财会实操培训范文

时间:2023-10-09 17:31: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会实操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会实操培训

篇1

关键词:电力企业;新型财会队伍;建设对策

近几年以来,甘肃电力公司庆阳供电公司不断锐意改革和创新,大幅提升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及其财务从业人员的素质。但是,在给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庆阳供电公司的财会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给企业的财务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因而,庆阳供电公司加强其财会队伍建设也已不可避免。

一、新型财会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开展新型财会队伍建设工作之前,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新型财会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性。笔者认为,新型财会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第一,响应国家电网的号召。近年来,国家电网大力号召各省实行“人才强企业”战略,尤其强调了财会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各省电网公司落实好财会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各电力公司的财会队伍建设,以提高财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素质。因此,庆阳供电公司加强新型财会队伍建设正是对国家电网“人才强企”战略的积极响应。第二,适应外部环境的必然要求。对于电力企业而言,科技进步既是机遇已是挑战,不仅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机会,更给企业的生存带去挑战。由于电力企业的行业特殊性,监管部门和社会舆论对庆阳供电公司的监督日益严格,要求其合理合法、规范经营。而又鉴于财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因此,势必要求电力企业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职业操守和专业素养,以合理合法地为企业谋发展。第三,企业内部管理的必然需要。电力企业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谋得生存,必然要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优化管理、降低成本。所以,电力企业有必要加强企业财会队伍的建设,切实提高企业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为企业的改革创新提供动力。

二、优化电力企业新型财会队伍的对策

(一)建立目标,把握方向。开展电力企业新型财会队伍建设工作的首要前提是要建立一个工作目标,并在队伍建设过程中始终不渝地坚持、把握好方向。这就要求庆阳供电公司根据国家相关财务法规,结合国家电网的工作指示和“人才强企”战略精神,再联系本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新型财会队伍建设的工作目标及工作规划,既不可冒进,也不能故步自封、止步不前。其中,工作目标的制定要切实可行,应该包括企业财务整体目标和企业各部门、各类别的具体工作规划及目标,并注意在实际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修正错误和方向。(二)制定标准,严抓考核。开展工作之前,首先要调查、了解本公司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为进行财会队伍建设做好前提准备。结合公司财会人员的具体情况,制定好一个严密的整改方案:第一,在财会人员完成好日常财务工作的前提下,严格组织好其参加财务技能学习、考核工作,考评结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企业财务人员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同时也丰富了本企业的企业文化。第二,实行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更加全面地肯定优秀财会人员的付出和成果。在财务知识培训的基础上,可以将纸质考试、在线考评、实际操作等方式相结合进行培训成果考核,并评选优秀财务人员,充分发挥其榜样作用;同时,选派优秀代表进行经验分享,对考核成绩不及格者进行再培训考核。第三,完善好企业考核、评价机制。一是考核等级机制。分阶段将财会人员的培训考核成绩进行分析,分成及格、良好、优秀三个等级,并根据财务人员的具体考核等级再做具体处理,对不及格者进行再培训,对优秀者进行嘉奖,对及格者、成绩良好者做好知识巩固工作。二是完善好激励机制。将财务人员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之间进行比拼,对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奖励,充分调动各小组成员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团体意识。(三)丰富形式,树立典型。企业财会队伍建设既要从宏观把握,又要落实到实处。从手段方面而言,需要特别注意形式的丰富性和创新性:财会队伍建设不仅要使本企业财会人员从观念上焕然一新,更要注重其实操技能的提高。因此,在方式上要兼顾到财会人员的理念和实操水平,必要时需要丰富新型财会队伍建设工作的方式和内容,可以采用理论培训、知识竞赛、实操评比等方式,综合考核、提升财会队伍的素质;可以邀请知名专家为本企业财会人员解答疑惑;建立维护好企业的财务知识网站,及时将更新的财务制度、税务政策粘贴到网站上,组织企业财务人员共同学习。从先进典型方面而言,需要注重选拔各个层次的优秀人员作为榜样,使得财务先进人物更加具有普遍性和层次性。比如,要保证财务先进人物在管理层和普通财务人员、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高等教育层次和中、大专层次中各占有一定合理的比例,评选样本具有普遍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先进财务人员的榜样作用。(四)梯队管理,做好规划。完善好财会人员管理机制是电力企业开展新型财会队伍建设的必要保障:首先,合理配置财会人员,实行定期轮岗制度。根据企业财会人员与财务岗位设置的实际情况,做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其次,做好财会人员的专业知识再教育工作。可以通过加薪、升职等途径鼓励在职人员积极向财务领域的更高层次发展,并按一定比例报销在职财务人员的后续教育费用。最后,加强监管。除了定期轮岗之外,还要充分利用外部媒体及公众舆论的力量进行财务管控,做到财务透明。

三、结语

无论是对于电力企业,或是对于其他行业企业而言,新型财会队伍建设工作已经成为当代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可或缺。本文所叙述的一系列关于电力企业开展新型财会队伍建设工作构想,旨在帮助本企业响应号召,更加顺利地展开财会队伍建设工作。但财会队伍建设工作必须要与时俱进,必须在日后工作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林晓红.基层供电公司强化财会队伍建设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6-03-31.

[2]谭娟.电企财会改革创新是电力工业深化改革的强劲助推力[J].财经界(学术版),2014-02-014.

篇2

EBITDA 是以队伍人员现状、提升组织学习发展资源为输入,以智力资本增值为输出,以赋能、构建、发展、使用等环节为链条的完整体系。其中赋能(Empower),是指通过有效培训培养活动,弥补财会队伍在职位胜任上的缺口,结构化提升团队能力水平;构建(Build),是指营造财会队伍学习发展环境,包括制度环境、资源环境和文化环境;发展(Develop),是指保持人员能力与使用的匹配,形成人才梯次和库存,打造生涯发展路径;使用(Assign),是指对职位胜任水平的人员给予更大的施展舞台,或给予更重大意义的临时性工作。赋能、构建、发展、使用等四个环节相互衔接、相互促进,旨在为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持续增值。

EBITDA 体系财会队伍建设实践

某公司着力打造财会队伍建设,对EBITDA 体系财会队伍建设进行了以下探索。

( 1)明确目标要求,构建技术、管理双通道。结合财务技术性强、管理要求高的特点,公司分别构建了“财务执行层—管理层—财务高管”管理进阶通道和“业务专责—业务骨干—领军人才”技术进阶通道。按照“分层进阶、快速培养、梯次成长”的原则,建立人才发展目标定位和分级计划。

(2)创新学习方式,开展SMOF、OPL 培训。结合财务实用性、操作性强的特点,创新开发SMOF培训模式,通过情景式、研讨式(Situation/Seminar)的展现方式,全过程、多维度(Multi-dimensional) 的学员评价方式,开放、互动(Open) 的培训方式,引入促动师(Facilitator) 的过程催化,加深对财务业务处理、会计执行要求的理解运用。

(3)管理者转型为培训师,培训师转型为“学习翻译”。发挥主任、处长等财会管理人员和财会专业领军人才的专业优势,增强财会队伍全员能力提升的师资力量。在制度层面,明确规定所有主任、处长等财务负责人必须成为兼职培训师,规定相应的授课课时目标;在平台方面,开设“领军人才讲坛”,由领军人才开讲自身专业课程,每位领军人才每年至少开讲一次;在能力方面,要求所有培训师发挥“学习翻译”作用,跳出“从制度到制度、从理论到理论”,在课件开发、授课准备环节,必须着手将课程内容、形式转化为最贴近实操的标准。

(4)创造跨专业交流机会,强化业财融合力度。为切实推动财务与业务的理解融合,公司建立双向挂职制度,鼓励财会人员到营销、基建等相关部门进行挂职,也接受其他业务选派非财人员到财会部门挂职。在挂职规划时,对各自业务的高峰低谷周期进行错峰配对,提升双边人员实际工作和挂职学习的综合效用。促进管理复合人才的发展。

(5)创新构建柔性团队机制,增强财务整体战斗力和应急性。建立财务柔性团队机制,选拔一批业务能力强的财务骨干,组成精干的队伍,对突发性、集中性的工作事项的有效应对。具体分为应急型柔性团队和互助型柔性团队,应急型柔性团队主要针对公司突发性、集中性的财务工作事项,如重大事项及突发性事项等。互助型柔性团队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基层单位的支撑指导,实现财务工作事项峰谷之间的调剂。提高财会团队的应急管理能力。

EBITDA 体系财会队伍建设成效

队伍建设系统创新,组合效应明显发挥。在EBITDA 体系框架内,落实分级能力建模、梯次人才培养等系统举措,创新实践SMOF、OPL 等新型学习培训方式,财会队伍学习意愿和工作能力大幅提高,财务团队的整体工作效率、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财会专业 实训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F233,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1-208-02

引言

对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而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实训基地能帮助学生专业水平得到提高,促进本专业教育改革的实施。近年来,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发展获得了显著成就,在实际工作中,要及时进行经验总结,通过实训基地建设促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稳定发展。

一、财会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一)专业教育目标实现的要求

在高职院校教育中,财会专业拥有完整、复杂而系统化的教育目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要将社会实际需求与学生学习有机结合,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职业道德与专业技能更高的财会专业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二)财会专业老师综合能力得以提高

对高职院校教育而言,师资力量是非常关键的,财会专业也不例外,只有实践与教学融为一体,才能实现双师型老师队伍建设目标,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为有效解决途径之一。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贯彻落实全面发展教育观,通过实训基地建设,财会专业老师更好的了解社会与专业发展需求,丰富自身知识结构,提高专业能力与教学质量,从而全面提高财会专业教学水平与效率。

(三)专业社会服务水平得以实现

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建设校内实训基地,能够有效提高本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同时满足社会与企业的不同会计服务需求。加强培训、鉴定及认证等会计服务训练,社会、企业及学校联系更加紧密,从根本上提高学校财会专业社会服务水平,实现教育效益目标,从而提升本校专业教学的社会效益。

二、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功能

(一)知识转换为能力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锻炼场所,学生能够从有所知转为有所为,这是财会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首要功能。结合专业教学计划与实训大纲要求,在理论知识学完后,学生要进行单一到综合、简单到复杂、模拟到真实的实操训练,学生动手及综合处理问题能力不断增强。

(二)信息反馈

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建设并运行校内实训基地,一方面,能够掌握社会各界人才需求状况,及时发现课程设置、实践活动及师资建设等方面问题,深入开展教学改革,以此提升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教学实力。另一方面,可了解各企业会计工作环境,经过比较发现模拟与真实工作环境间的不同,以此完善模拟环境,为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三)预就业

高职院校为财会专业学生建设实训基地进行锻炼,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岗位技能与专业技术,正确认识会计工作流程,经过环境氛围的熏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道德及意识,提高自身竞争力,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引导学生就业之前体验就业感觉,大大缩短了就业工作适应期。

三、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足

一些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没有正确认识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而且资金主要用于校内基础设施或工科等见效快的实训基地等建设中。很多领导认为建立工科专业实训基地,要求明确、清晰的流程,充分体现生产工艺过程,学生能够从感性方面认识生产设备与组织管理,学生的工程应用技能水平直接得到提高。而财会专业,其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界限不清晰,实践成果无法转换为实物化产品,以课题讲授结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机会比较少。因此,高职院校不重视建设财会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实训工作缺乏实质性意义,无法满足教学需求,从而不利于系统与完整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软硬件建设不足

相较之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实践条件比较好。据相关统计表明,高职教育成本是普通教育的2.5倍多。但目前在我国,高职教育办学经费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此影响到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实训缺乏先进的手段,学生实操机会少。对于财会专业而言,实训基地建设要以软硬件为基础:场地与设备是必备硬件条件;完善的管理制度、高水平指导老师及科学的实训教材则是其必备软件。目前,财会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中,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岗位人员职责与分工也不够明确、奖惩考核机制不健全、师资配备不合理,专业素质不高;实训教材难以满足实际岗位需求等问题比较常见,使得实训基地建设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

(三)结构条理性不足

当前,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结构条理性不足,主要表现为:(1)实训基地运作比较落后。对于财会专业实训基地而言,典型操作软件与案例分析是主要实训手段,但由于缺乏同步性,无法体现行业岗位变化。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中,其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因此,案例教学、模拟及仿真实训与实际岗位要求差异比较大,人才培养实训链相符合的体系建设y度大。(2)基地建设规划不科学。某些实验及实训室规模不合理,实训设备配置与工位设置不合理,造成浪费或不够用;专业内实训设备无法实现共享,重新购置,造成资金浪费;实训设备类型与配套设施不合理,先进性、真实性、实用性及经济性无法协调发展,资源浪费比较严重,影响到实训基地自身功能的发挥。

四、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加强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策略

(一)仿真与生产性有机结合

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在建设校内实训基地过程中,要将仿真与生产性融为一体,换言之某些实训基地实训室对真实工作环境与经济业务进行模仿以此进行实训锻炼;某些实训室可以通过校企联合共建并运行,实训生产性场所,充分利用校内场所资源,吸引社会人才,比如记账公司等代办真实业务,学生能力锻炼的同时还可以获得一定收入。

(二)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制度与科学化的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划中,必须要以岗位需求为基点,加强校企联合,以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提高学生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水平,确保职业技术水平获得提高。在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中,要充分发挥专业与办学优势,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制定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相长,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职业培养计划,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企业也要增强合作意识,与学校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实习学生加强管理,帮助高职院校不断完善并实施实训基地管理体制,促进校企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操能力意识。

(三)与行业机构合作扩大实训范围

在高职教育就业保障中,实习推动就业是非常重要的,独立的社会单位无法容纳大量学生进岗实习并成为企业正式员工。但会计行业与各行业之间联系比较紧密,会计人才需求量比较大。同时行业协会能够敏锐察觉市场变化,为校企搭建沟通桥梁,提供合理化信息建议,确保双方在权益基础上实现社会与经济双重效益。此外,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与相关会计企业,比如用友软件公司等,因业务会与各行业财务部联系比较紧密,发挥会计行业协会的作用。

(四)成立校办会计师事务所或代账公司

对于会计实训而言,无法接触真正的财务账目是重要问题。高职院校将从企业引进的优秀老师及自身水平较高的老师组合起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成立会计师事务所或代账公司,满足学生实训需求,同时为学生第二产业的开办创造机会。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财务专业在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时,必须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提高财务专业老师的综合实践能力。当前,校内实训基地老师,尽管很多老师教学水平比较高,但其实践能力却不足,因此为了推动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老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是首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提高。其次,诚聘企业优秀会计师担任学校老师,这样能够及时掌握企业会计人才实际需求,加强校企合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建设校内实训基地,能够有效提高专业实训质量、档次及塑造专业特色。在实际教学中,要及时总结经验,充分发挥专业实训基地的作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财会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葛君山,王菲.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

[2] 陆春芬.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07):162-163

[3] 李凌.高职院校会计实训基地建设的路径分析――以会计服务公司的设立为例[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66-69

[4] 朱淑芳.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构建研究[J].财会学习,2016(14):251+253

[5] 刘红英,琚兆成.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及运行机制探讨[J].国际商务财会,2016(06):59-62:

篇4

中职财会专业的学生步入岗位后为什么当会计的少?为什么社会需求又缺少当会计的人?通过很长一段时间就业信息的反馈,我发现中职财会专业的学生就业面临一些问题。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就业教育,就目前多数行业而言,始终希望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顶岗操作能力,这也是应用型人才所具备的长处。用人单位都希望招聘的人员不花费岗前培训成本就能直接从事工作,而现在很多毕业生不能达到一上班就能顶岗这一要求,从而出现用人单位想用不敢用的状况。加强职业技能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会计实务操作技能,才能较快适应立即上岗的需要。

一、中职财会教学的现状

中职学校基本都有财会专业,相对于机电、计算机、艺术等专业,财会专业可以说是各学校投入资源最少的专业,基本上只有几张工作台,几本账,几张凭证。这些仅能满足于手工填制凭证和登记账簿的需要,与会计工作现代化的今天实情是不相适用的。而会计电算化教学,也仅仅是为了会计考证的需要,与实际需要关系不大。由于实验设施简陋,实训内容简单化,因此,实训效果就不可能理想。还有部分学校就连简易的实验室都没有,根本就谈不上培养财会实践能力。有相当多的学校教与学脱节,学与用脱节,专业教学成了纸上谈兵。学生毕业后,真正从事会计工作的极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除有人才竞争激烈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弱,独立处理业务能力差,学校所学的与实际用的脱节,只有书本上的理论,而缺乏实践训练。由于学生在校期间对会计工作缺乏系统的训练,毕业后,对会计工作既希望又害怕,希望的是能找到一份财会工作,但害怕的是如果给我这样的机会,那么我能胜任吗?有相当多的毕业生就是由于这种担心而放弃了自己所学的专业,因此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不得不改行。目前,财会专业的教学,大部分学校以考财政局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为主要目标,学校的财会专业课程设置,课时的安排,都围绕着考到会计证这个中心,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由于目前我市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中,只考理论,不考实操,因而学校教学只重会计理论,而忽视了会计实操。这不是个别学校的问题,而是大部分学校的做法。因此,现在的职中生,毕业后,普遍的问题是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有财会专业毕业证,但就是做不了会计。为何学生学了两三年的会计,又有会计上岗证,还是做不了会计?出现这样的局面,难道说我们的教育适应了社会需要吗?当然,要使学生真正熟悉财会工作,体验实际工作,较好的途径是让学生下工厂,到公司实习,通过对企业财会工作的切身了解,亲身实践。这种效果是在学校难以实现的。但校外实习,由于财会资料的保密性,实习点多且分散,因此实习单位落实难,实习内容接触难,单位既不欢迎,又不让学生插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职中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实现财会教学与会计岗位对接的探索

职业中学财会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够科学。第一,一些学校开设了某些超越中职学生理解和接受能力范围,有可能在他们毕业之后派不上用场的课程,如管理学、审计学等。第二,职业中学财会专业的课程设置模仿高等或中专教育,存在追求完整的科学体系的倾向。由于忽视学生专业操作技能,而过分追求课程设置的理论体系,因而实习课在职业中学的课程安排中难以找到应有的地位,而这恰恰是职业中学在教学中所不可缺少的内容,又是职业中学的办学特色所在。第三,很多会计专业课程在内容的设置存在着大量重复的地方,如《基础会计》中有关工业企业基本业务流程的核算与《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各章节的有关各会计要素的具体经济业务的核算存在着重复;《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很多内容与《财务管理》中的很多内容存在着重复。这样在教学上由多个教师任教,教师间往往没有交流沟通,就导致时间上和精力上的浪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究竟是培养初中级财务核算人员还是培养高中级财务管理人员?在课程设置上,也还存在目标和方向不够明确的问题。

综上所述,职业中学的财会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有必要进行调整,不然,我们有可能在办学的过程中逐步失去自己的市场定位,进而影响学生在毕业后的择业竞争能力,并最终将影响职业中学财会专业的生存能力。近几年来,我校对财会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在教学目标上,除要组织学生参加市财政局的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外,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上,强化学生的实习、实验教学,学生在校三年中,最后一年多安排多种类型的实习。在教学内容上,强化实用性,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手段上,多上实训课,多让学生动手,在课时安排上,实训课要求占总课时的60%。改革教学内容和手段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有明显的效果,学生对会计工作有了“理论―实训―理论―实践”的认识过程。中职教学要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行动起来不那么容易。面对重重困难,想想学生的需要,我们没有太多的选择,作为职教人,我们有责任也必须让学生掌握生存和发展的技能。做财会工作最起码需要有三个方面的专业能力。第一方面,是财会基本功方面的能力,包括以手工和电脑完成基本操作,如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账户的设置,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的登记,以及对账和结账的工作;第二方面,是财会工作全过程的运用能力,即根据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需要,完成账户的设置凭证的填制账户的登记报表的编制凭证的装订和资料的保管等一系列工作;第三方面,是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能力。如财务预测、决策、考评等。而对于职中生来说,最主要是掌握第一、二两个方面的能力,即学会如何填制会计凭证,如何登记会计账簿,学会对账和结账工作。以上三个方面的能力中,第一个方面的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是重实践的能力,而这一能力的获取,关键就是让学生多做多练。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增加企业工作流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用计算机实现虚拟工商、税务、银行。再如,在电算化会计的学习过程中,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应来源于企业日常碰到的会计实务,还应额外教会学生如何填制支票、汇票、办理银行转账业务等;另外,应让学生掌握如何申请成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如何办理工商和税务的登记、变更、年审等基本常识。这样,学生就业后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就可以马上进行实务操作,提高就业素质,增强竞争能力。几年来,我们在探索中求提高,在实践中求完善,基本摸索出一条较为适合职中生,又有一定成效的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

首先,制订三年内的学习实训实习计划,有重点分阶段地实施,避免实训内容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实训内容的安排上第一学年为财会基本功训练,重在会计凭证的填写,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的登记方法,即财会基本功实习。第二学年,具体业务的处理实训,即专业实训,主要是安排在校内综合模拟实训,并且鼓励学生参加针对中高职学生举办各种技能大赛,以赛促练,不断提高学生能力。第三年,因为专业课题都已学完,安排学生校外见习。学校尽可能多地与民营企业、学生家长联系,为学生找到合适的外出实习单位。最好能使外出实习的单位成为今后就业的单位,使实习与就业结合起来,走见习与就业一体化道路,这样既可以解决毕业生就业时与实际脱节的现象,又能消除私企老板对实习生不放心的顾虑。实习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依法办事,依法从业,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从而接触实际性的会计技能操作,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真正结合。

其次,制定财会专业技能等级标准,对学生技能进行等级评定,将“财会模拟实习”作为独立一门课程来安排,并进行严格的考核。以各种实习,实训成绩作为评定专业技能等级的依据,使学生提高对财会实训的认识。严格实训要求,除要求处理各项业务外,还要求填写规范、清晰,数字公正,严格执行《财会基础工作条例》。

最后,不断完善和改进实训内容,尽可能地使实训内容符合时代,符合当地企业实际业务的需要。实训资料要有一定的真实性,最好能以一个有代表性的企业的实际业务为蓝本,通过专业教师的适当整理,让学生进行操作。手工处理与电算化处理要求相互配套,相互协调,对于一套实训资料尽可能地以手工处理一次,再以电算化处理一次,对两种处理方法进行比较,这样既可以加深对实训内容的掌握,又可以发现它们各自的优缺点。财会实训室应成为学生从事财会业务的演练室,要让学生通过在实训室的演练,学会财会工作的全部内容,在财会实训时,除了要配备必需的实训设施外,还要有能力强,又有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进行指导,就是外请经验丰富的财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在实训的组织形式上,一般以四到五人为一组,分别扮演出纳、会计、制单、审核及主管等角色,有序协同完成相应的业务处理,并定期进行轮换,通过财会角色的扮演,让学生亲身经历财务工作全过程。另外,以各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和评比,选出准确、符合规范并且又美观的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展示出来,让学生享受自己的成果,也让其他学生参考,调动学生实训的积极性。

在探讨、应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同时,我们还要在课堂上渗透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的教育,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在充分发挥职业中等学校学生竞争能力的同时,做一个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

篇5

论文摘要:本文在分析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育中存在的教育观念落后,教育目标模糊,会计专业学生对口就业困难等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其成因及如何改革。

目前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越来越困难,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现在中职会计教育的尴尬处境,本文对此做了系统分析,以期对我国中职会计教育有所裨益。

1、目前中职会计教育的现状及问题成因分析

1.1中职会计教育的现状

1.1.1中职会计培养目标模糊对于中职会计教育,如果继续沿用过去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会计教育目标,学生学起来很枯燥。过去缺乏对中低层次会计人员专业能力的细致调查分析,因而没有一个长远的中职会计教育发展规划,培养目标的模糊,使得办学没有特色,社会的认同程度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职会计教育的良好发展。

1.1.2中职会计教育办学观念、模式依然比较陈旧中职会计教育缺乏和社会以及会计职业界的沟通,过去国内财会人才缺乏,培养企业需要的中低层次的财会专才符合当时我国国情。现今市场对中低层次的会计人才需求已经饱和,作为一个中职学校,如果一直沿用的学历教育的办学理念和模式,片面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忽略岗位技能培训,显然存在很大问题,搞理论不如本科生,做实务,学生的职业能力又尚未形成。当中职学校失去了办学特色的时候,中职会计教育便从先进走向了落后。

1.1.3办学条件比较差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较差,主要表现为专业师资的缺乏。富有人格魅力,专业知识精深,实践经验丰富,操作会计软件娴熟的专业讲师在中小城市的职业学校普遍缺乏。其次就是教学设施明显落后于教学实际需要,教室里没有装多媒体,课堂讲授内容非常有限,以至于像会计报表填制那么重要的内容往往没有时间讲的很细。最后就是实训条件差,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即便是有,也缺乏教学专用的软件,和中小企业中实际使用的软件有一定差距,不能完全达到教学要求。

1.2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1.2.1中职会计专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在1999-2003年之间,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只占到整个教育经费投入的7.4% -11.47,且呈下降趋势,比中学,小学,大学都差了一大截,尤其是专业教师的培训问题,直到2007年由国家出资开展师资培训后,才有所改善。

1.2.2会计职业教育没有职业特色介于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逐渐演化为普及性知识,不同学科之间的横向交融日益增多,而中职会计培养目标定位一直都过于校园化,缺乏社会性;过于规范化,缺乏职业性;过于学历化,缺乏实用性。表现为:一方面大量的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对口的工作,而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急需持上岗证的会计人才,却找不到满意的,会计教育已经和会计需求背离。

2、对中职会计教育改革的建议

2.1根据长远发展规划,正确定位中职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企业以及会计人员对职业能力的要求集中体现在知识、能力、技能、品德等四个方面。现阶段,中职学校招来的学生大都动手能力比较强,不擅长理论的学习,如果我们按老的教学目标去培养,矛盾很难化解。中职会计教育应该根据宏观政策的变化和社会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培养目标。我认为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确定为: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身心健康、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备一定专业能力的中低层次的会计人才,以及培养通过“中升专”进入高等教育对口专业学习的预备人才。

2.2改革课程体系当今,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不在其宏观结构,而是课程内容的设计与编排能否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我们在探讨面向21世纪的职教课程改革时,在模式目标的取向上,不能不跳出“只见物不见人”的“能力本位”模式,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在“能力本位”的基础上,以提高全面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致力于人格的完善为目标,培养跨世纪的适应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综合职业素质的人。具体改革可以从一下几方面展开: 转贴于 2.2.1课程内容应体现职业能力培养与人格教育相结合的特点根据会计岗位设置教材,把大块的专业知识分解到具体的岗位技能中。根据市场需求,用人单位的要求,加强实操课程具体内容的开发和拓展,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岗位进行会计实操,体现出“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把人格教育的内容编入会计法规等课程中去,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

2.2.2聘请合作企业的财务主管参与课程开发指导聘请企业的相关财务会计主管配合学校老师做专业课程的开发设计与改革,并一起开发模拟会计操作流程的实训教材,做到按需培养。

2.2.3理论教学课程内容配套仿真练习内容为专业课老师提供多媒体技术支持,改善专业课的课堂教学,根据会计操作性强、实务性强的特点,充分利用教学仿真软件,巩固理论教学成果。

2.2.4主干课程内容开设围绕会计资格考试展开这样,可以很好的将获取上岗资格的会计知识,融入到我们的专业教学体系中来,方便对教学成果进行检验。

2.3改良会计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指运用教学辅助工具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可以是视听,也可以是实践活动。会计专业课教师在选择教学手段时要遵循“该用什么用什么,什么有效用什么”的原则。目前看来主要的会计教学手段就是:

2.3.1在会计专业教研室中和专用实验室中配备网络,实现计算机教学。

这样一来可以用使用电子教案,制作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PPT课件,专业的内容往往变化很快,电子教案更新和修改也方便,能减轻专业老师书写教案的工作,可以把精力用来创新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做到个性化教学。

2.3.2在手工模拟实验室和多媒体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比如,在会计教学中,我们可以边讲(基础会计》边到手工模拟实验室里,对学生进行填制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更正错账,结账,编制会计报表等实训操作的训练。在讲《财务管理》时,可以播放一些结合筹资,投资,分配等章节内容的案例,进行案例分析,讨论,给学生一些视听方面的刺激,激起学生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兴趣。

2.4做好中职会计师资的培育工作国家给了中职学校自主发展的权利,如何发展,我认为人才的培养是个关键,优秀的会计讲师队伍是学校会计专业未来竞争的主要核心资源。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做好会计讲师的培育工作。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篇6

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设备现状不容乐观,校内仿真实践难以实现课题组调查发现,目前开设会计及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大多数都配有会计模拟实训室。但是,由于实训经费短缺,实训室软、硬件滞后,无法保证实训需求。就实训室的配置来看,第一,过于简陋。由于实训经费短缺,实训室软、硬件建设滞后,仅摆设几张凭证、账簿、报表等。第二,并不仿真。实训环境、实训资料的仿真度不高。第三,实训资料内容陈旧、简单。有些实训资料已使用多年,与现行会计制度、会计核算要求已不相符,而且内容简单,能全面涵盖税收、金融等方面的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实训资料比较少见,使得实训效果达不到预期目的。

(二)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不同步,会计实训教学采用的手段和考核要求过于单一调查显示,13所高职院校中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相关课程未单独开展实训教学,不同课程未单独开展实训教学的程度不同,其中‘基础会计”占10%,“财务会计”占60%,“成本会计”占40%,“会计电算化”占40%。、调查同时显示,在单独开设实训教学的院校,大部分学校都采用在全部会计理论课程学习结束之后开设实训教学的方法。这些实训教学虽然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容易造成理论课枯燥乏味,实践课烦琐易错,形成一定的脱节。专业实习中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及毕业前最后一学期到企业进行实践实习,并以实践单位的评定为依据,对此很多学生为了应付,随便找个单位盖个公章敷衍了事,使实践效果大大降低,学校的培养目标难以较好地完成。

(三)校外实习实训流于形式

1.实习实训效果不理想,学生到实习单位并不能真正接触到企业账务。各个高职学院为学生实习实训做了大量工作,并积极寻找可以开展实习的合作公司,分派学生去实习单位实习,但实习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是高职院校在实施顶岗实习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符合顶岗实习要求的岗位数量不足,与企业的沟通协调不够,管理不到位、实习生放任自流等问题,导致顶岗实习达不到预期效果。就财会专业而言,绝大部分学生也不可能在短短的实习期接触到企业的账务,这样不但无法达到实习实训的目标,也实习不到真正的东西。目前各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缺乏对企业管理过程的全面了解,在进入企业之初不知道该做什么及工作如何下手,不能很快上岗胜任工作,不符合大多数企业用人的实际情况。

2.无法解决大规模学生去实习单位实习实训问题。各个职业院校招收的财会类专业少则七八个班,多的达到十几二十几个班,甚至更多。大量的毕业生在同一时间去实习,其中少量学生或家长可以给自己孩子联系实习单位,但绝大部分学生还得依靠学校联系实习单位,由于受实际工作单位财务部门工作环境的限制,学校要一下解决这些学生的顶岗实习单位实际上困难重重,更谈不上实习的质量问题了。

(四)教师自身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

1.人才引进重学历轻技能,导致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本次调查显示,会计教师来源中85%以上是从研究型大学校门走出直接进入高职院校,从事过会计实务的会计教师只占15%,绝大部分教师缺少实践经历。在被调查的13所院校会计教师中,取得硕士学位的教师占40%以上,“双师型”会计教师的比例接近60%,但离教育部提出的到2010年高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中的“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要达到80%还有很大距离。被调查的l3所高职院校中只有2所院校(占15%)要求新进入的年轻会计教师在上讲台之前必须先到相关会计部门实践半年以上,说明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入口关”上轻视实践技能,只重视学历,高学历和双师型二者没有互相融合。

2.企业兼职教师数量较少,学校专职教师交流渠道不畅。本次调查显示,有80%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没有外聘的来自于企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兼职教师,外聘教师大多来自已退休教师或外校专业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大多数具有丰富的行业企业实践经验,熟悉各自行业的财会制度和税务法规,专职会计教师能从企业兼职教师的实践教学中获取经验,如果没有这种学习与交流的机会,则会使专职会计教师拓展实践视野的途径不畅。

三、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训模式改革途径

(一)校内实训改革

1.校内实训实现仿真化。首先,要完善校内会计模拟实验环境,建立设备齐全、仿真性强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建设理实一体化的实训中心。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和学习环境。由于一体化教学方法强调空间和时间的统一,即在同一场地、同一时间完成教学的多种任务。所以,要实施一体化教学,就必须具有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习教学的“一体化”场所。

2.校内实训实现分项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分项实训可采用模块化实训,课程主要有: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实训内容包括数字书写、点钞、收银、珠算等模块的单项实操训练;基础会计实训,实训内容包括账户与复式记账、原始凭证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填制与汇总、会计账簿设置与登记、会计报表编制等模块的单项实操训练;财务会计实训,实训内容包括应收及预付款项、金融资产、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财务报表等模块的单项实操训练;成本会计实训,实训内容包括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其他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等的归集与分配、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定额法等模块的单项实操训练;审计实训,实训内容包括货币资金审计、债权债务审计、报表审计、审计报告等模块的单项实操训练等。综合实训建议在学生学完会计系列大部分专业课程后进行,可放在第五学期,实际操作时以一个企业某一阶段的综合业务为基础进行模拟训练,可采用项目化实训。可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整合课程内容,按照三大模块——手工财务处理模块、会计电算化模块和会计电算化专业校内实训工作报告模块实施教学。

3.校内实训实现综合实训、分行业实训与分岗实训相结合。在进行会计综合实训时,可按照“岗位环境”,模拟企业财务工作岗位设置,将各个模块划分为若干工作组,为每个工作组布置实验项目,组内成员分别扮演不同的会计岗位角色,从事不同会计岗位的工作,为每个岗位设计“任务驱动”的实训内容,根据规定权限进行会计处理,一句轮岗一次,教师动态控制每组工作进度,要求各财务小组同学共同完成实训。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等形式,通过以校内制造业模拟实训为主线,校外服务业实账操作为辅线的教学途径,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训机会,从而有效地实现会计综合实训、分行业实训与分岗实训的有机结合。

4.改革会计实训课程考核和评价方式。会计实训课程在考核方式上应改变传统的试卷考核,期末考核利用企业考核员工的标准,重点考核和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养成。以“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为例,该课程采用真实的会计用品,要求每个会计小组的学生利用真实的原始资料共同完成一整套手工账的操作,同时要求每位学生利用同一原始资料完成一整套电子账的操作。课程考核分为“会计手工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两部分进行考评。每部分的考核办法,都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核成绩综合评定。满分100分,其中平时成绩、期末考核各占20%、80%。平时成绩:实行百分制。包括各个分项实验和综合实验的完成情况,以及出勤和学习态度等方面。“会计手工实训”期末考核:实行百分制。每个会计小组的学生模拟实习结束后,应上交手工账套。根据学生完成的一套手工账分6大项进行评定。包括:建账(规范、正确1O分),原始凭证(规范、完整l0分),记账凭证(规范、齐全、正确30分),科目汇总(正确l0分),记账(规范、明细账正确、总账正确、日记账正确20分),会计报表(正确20分),合计100分。“会计电算化实训”期末考核:实行百分制。每位学生模拟实习结束后,应上交电子账套。根据学生完成的一套电子账分8大项进行评定。包括:建账(规范、正确10分),基础设置(完整、合理10分),期初余额录入(正确、试算平衡正确10分),记账凭证(齐全、正确20分),审核签字(10分),出纳签字(10分),记账(明细账正确、总账正确、日记账正确10分),会计报表(正确20分),合计100分。

(二)校外实训改革

1.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使校外实训基地发挥应有作用。“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模式,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与企业双赢的模式之一。依托校外实训基地,一方面能够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和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校外实训基地参加社会实践,与企业会计人员加强交流,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并能够带回典型的教学案例;会计教师在实践的同时可以为企业设计会计制度、提供会计咨询、对企业财务人员进行培训等内容的服务,因此是一个互惠互利、双享共赢的好事,真正实现了“产学结合,共享共赢”。因此,各高职院校应该在校企合作、共享共赢方面再做文章。

2.“订单培养”企业——学生校外实训实习的基地。订单式的人才培养,就是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合同,企业参与院校的教育与培训活动,最后,优先录用合作院校的毕业生。简言之,即企业提用人计划和标准,学校为用人单位“度身订做”的职业技能型人才。早在2008年伊始,陕西兴茂侏罗纪煤业有限公司就与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企合作,组建了会电0841班,实施订单式的会计人才培养计划。订单式的培养模式,不仅在学生毕业时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而且在日常的会计教学中解决了学生的校外实训问题。0841班的同学在假期时就轮流到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不仅熟悉了以后的丁作环境和工作岗位,更重要的是尽早进入了工作角色。订单培养企业成了学生校外实习的绝好去处,有效解决了实习单位难找或校外实训流于形式的问题。

3.与专业认知及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同步,进行校外单项及综合实训。与专业认知及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同步,分为四个层次,可开展校外单项、模块及综合实训。第一层次:职业认知课回程,包括“基础会计”“基础会计实训”课程,在进行校内理论实践教学的同时宜选校外中小企业及事务所等参观,完成校外认知实践单项实训。第二层次:核心职业能力课程,包括“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税务会计”“银行会计”“预算会计”“会计报表分析”“财务会计实训”等课程,在进行校内理论实践教学的同时宜选大中型制造业、商品流通业、服务业等不同行业企业参观学习,也可选事务所参观学习,完成校外实践模块实训。第三层次:综合职业能力课程,包括“会计综合实训”“会计软件应用”课程,在进行校内模拟仿真实训的同时,宜选大中型企业或事务所进行实践、实训,完成校外实践综合实训。第四层次:顶岗实习,到校外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顶岗实习,实习期不少于半年,切实体会并缩短学校教学与企业实际的距离,为毕业论文的撰写及正式就业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三)加快“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1.应严把“入口关”,从源头上保证师资队伍质量。对刚进入高职院校的年轻会计教师,建议应从制度上严格规定需有一年的专业实践工作经历,在正式讲课前不仅要通过理论课试讲,更要对其指导实践的技能进行测评。此项制度的实施能从源头上保证年轻教师具备一定的实践指导能力。

篇7

【关键词】中等职业 会计专业 课程改革

一、目前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

课程设置不合理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专业课和公共基础课的开设比例失衡,另一点是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课时设置不合理。首先,公共基础课过多,专业选修课占的分量较少。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中,有40%左右的课时是公共基础课,如数学、语文、英语、德育等;其他60%是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基本上没有设置专业选修课。这样导致了会计的核心专业课程不能顺利进行,或因课时不够对部分内容进行删减,从而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其次,中职学校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上注重理论,放松了实践。实践课课时偏少,仅仅占课时总数的10%左右。实践课程也只停留在填制一般的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等操作上,学生只是“纸上谈兵”。以本人所在学校为例,理论课通常要占到总学时的70%以上,而实践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通常在毕业前夕做模拟实习,最后一年的时间到单位实习。在校的模拟实习达不到真正的实习效果,好的学生能够从前到后的做上一遍,而有的学生就只能马虎应付了事。

对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动手能力强是他们与财经类高校学生竞争的主要优势,也是他们在社会上的立身之本。然而,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仍影响着中等职业教育,这无论在课程设置、教学课时安排,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表现得很明显。尽管中等职业教育会计教师已认识到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还存在着对会计实践性教学这样那样的片面性理解,致使目前的会计实践教学存在较大的缺陷。

(二)教学资源的局限性

教学实施的不足。会计专业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目前,大多数职业中专学校都配有会计专业模拟实验室,以供学生会计实验、实习需要。但是,就实验室的配置情况来看,远未达到仿真要求。由于实验经费短缺,实验室软、硬件滞后于当前的实际情况,没有完整的会计模拟数据系统,无法保证实验需求,有的院校甚至完全是手工实验操作,其实验能力、效果可想而知。

教学师资的不达标。大部分会计专业老师,是从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直接应聘到中职学校任教,理论和实习课一肩挑。大多数中专学校也没有把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计划或形成制度。由于没有财会实际工作经历,对知识的理解仅限于书本,教学时,难免是纸上谈兵,缺乏工作经验的支撑。

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面临的困境和改革思路

(1)解决教材问题。一般上会计专业教师都是根据现有教材来进行教学,市面上普遍还是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的会计专业课程教材,而注重会计理论和实操教学相结合的教材相对较少,这就需要对教材进行研究与开发,过时的教材应该主动被摒弃。

(2)会计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会计专业教师既要懂理论又要具备丰富的财会工作实践经验。中职学校可以和企事业单位签订培训合同,将缺乏会计从业经历的专业教师送到相关单位的财务部门进行学习,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切实加强会计专业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

组织专业教师培训。学校可以组织、要求会计专业教师积极参加会计继续教育培训,掌握会计专业知识最前沿的发展变化,并将其充实到会计实践教学中。

(3)需要学校的支持。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将传统的理论教学转移到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就业为导向,让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比得上甚至强于高校的会计类毕业生,这就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设施。比如设置专门的手工会计实操室,会计电算化机房,甚至购买一些专门为会计类学生开发研究的模拟企业财务工作的软件,切实为课程改革提供充分的教学设施。

总之,笔者在最近几年的会计教学实践和指导学生实习实训中明显感觉到,把握职业教育定位是中职类学校能否发展的关键,而课程设置的改革则是重中之重。社会对中职类学校的要求就是输送上手快、技能强的应用性人才。职业院校会计类课程应根据这一要求设置,突出职业教育的优势和和特点,让我们的职校学生在今后的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董书俊.中职会计改革之我见[J].职业技术教育,2012.

篇8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中职学生;酒店管理教学;学徒;职业素养;有效性

1现代学徒制的存在

学徒制是一种技术传承方式,对中职教育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在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程中,现代学徒制的出现,也是职业教育不断自我完善的结果,更是对学徒制的继承与发展。在原职业类学校传统专业教学基础上,体现出真实工作场景中师傅带徒弟这一特点,强调实践经验教学活动。我校深度校企合作,酒店管理专业在“拜师—学技—出师”三个环节,通过管理模式项目化、师生关系师徒制、学习环境开放灵活、教学实践交替互动、课程内容真实有效等途径,形成具有本专业特色的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并展开实践。

2现代学徒制在中职酒店管理专业的运用

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在完成基础知识、技能要领教学之后技能实训环节,让学生既获得学校系统的专业知识,又获得酒店岗位的实践训练,学校和企业资源优势互补,逐渐完善并发展自身职业能力。一是专业课程设置。在中职课程教学中,专业技能作为核心课程实施有效教学,一直是专业课教师无法规避的难题。目前,我国中职学校普遍存在专业课程内容滞后,教授知识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轨,学生虽然经过系统学习,仍无法对口就业这一难题。实施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就是要解决酒店需求与学校教学直接的矛盾。在专业课程设置中,把酒店实际需求、岗位资格标准作为培养目标,在教学实践中起到主导作用,师傅和专业教师共同制订课程,理论和实践交叉进行,实训课占专业课程一半以上,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练”,掌握更多实操本领。二是专业教师社会化。深入校企合作的核心是让专业教师不断地走进企业,教学内容紧跟企业发展,与企业需求相匹配。专业教师在酒店任职,明确定位培养目标,锁定学生发展目标,促进学校与酒店的互动交流。三是营造真实工作环境。在中职酒店管理课程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教师灵活运用酒店实操案例,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在工作环境中学习收获。真实的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让学生学会思考、体会过程、获得经验。四是明确工作职责。确保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顺利完成,要求明确职责,履行学徒义务,保证教学计划、课程目标顺利完成,达到教学目的。此外,酒店要参与到学校教学环节,制订实训内容、培训任务等,保证培训具有针对性。五是多对一师徒模式。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建立多对一师徒模式,学生在不同岗位都有一位师傅对其言传身教,学生在酒店获得多位师傅的单独指导,把各岗位技能分解,实施针对性教学,集中授课、训练,在多位师傅的关注下加深技能培训。六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在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中,学生学会适应酒店的要求,遵守酒店制度和岗位规范,在实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和职业能力,把自身当作一个服务者,提升职业素养。

3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难点问题及解决办法

难点一是缺乏政策支持。企业因盈利需求,对现代学徒制的合作热情不高,学校与企业关系从确立到合作,都是凭借个人人脉资源,存在大量的实际问题。针对这个问题,需要政府给予专业和企业有利的政策支持。难点二是企业营业时间与学校授课时间不一致的矛盾。酒店营业时间一般为24小时倒班制,顾客最多的时间是在晚5点后和周六、周日,而学校上课时间为早上7点40分至下午3点35分,周六和周日学生休息。这就产生了一个时间矛盾点。顾客多时,学习的东西也多,可是我们由于课程时间限制就只能是周三、周四到店学习。针对这个问题,需要与企业反复沟通,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到企业实习,企业师傅在我校学生去实习期间,再单独为学生授课。难点三是企业用人标准与学生个人情况的供需矛盾。酒店管理专业的岗位用人要求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行、学生具有良好的个人形象、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有一颗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心。我专业大部分学生可以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可是有部分学生因为个人形象和性格问题,无法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这就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矛盾,学生想从事的岗位,可是企业不能录用。针对此问题,需要说服企业给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统一的学习机会,在双方建立良好的师徒关系的基础上,坚决完成现代学徒制教学培养任务。在实习期结束后,如果不录用,学校进行再次推荐。难点四是企业师傅实操能力远大于教授能力,理论总结能力更是不在业务范围内,所以,达不到最好的教授效果,也无法撰写教材、编写现代学徒制成果性材料。针对此问题,经过几次的沟通磨合,由专业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成长,弥补教学过程中疏漏的环节,在理论提升过程中,双方共同完成,提炼、总结、撰写部分。

4结语

总之,我校在中职酒店管理教学过程中,现代学徒制模式被广泛运用。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在接受院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深度校企合作,还会接收酒店师徒关系的实践训练,对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养提升大有益处,也为学生更好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学校、酒店、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促进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顺利完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小企业;小企业会计制度;对策与方案

abstract: "small business accounting system" the implementation promoted our country small business's healthy development. in the article through implements the question which to "small business accounting system" in the process exists to carry on the concrete study, and unified the system implementation proces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actual situation, proposed target-oriented solves the question countermeasure and the basic measure, was "small business accounting system" further smooth implementation put forward the proposal and the plan.

key word: small business; small business accounting system; countermeasure and plan

一、问题的提出

财政部于2004年4月27日颁布并于2005年1月1日开始在小企业范围内执行的《小企业会计制度》,是在遵循一般会计核算原则的条件下,借鉴国际惯例,结合我国小企业的实际情况,以《企业会计制度》为基础制定的。这次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实施充分体现了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及其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它健全和完善了企业会计核算体系,提高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加快了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小企业会计制度》在适用范围、主要内容、会计科目、会计报表等方面都与《企业会计制度》有差异,它更具有清晰性、灵活性、指导性和针对性。它是我国会计核算制度走向成熟的标志,对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财务报告条例》、规范小企业会计行为、促进小企业健康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我们通过最近对制度实施情况的调查情况来看,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制度实施过程出现了相当多的问题,不同程度地阻碍了制度的顺利实施,导致制度执行无法到位。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本文试就《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若干对策。

二、《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制度执行的不完全确定性,导致制度执行过程中容易发生偏差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小企业继续执行原来的《企业会计制度》,这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来看,无可非议。虽然国家统一制定的会计制度具有强制性的特点。但符合《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小企业既可以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进行核算,也可以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据此而论,会计制度的强制性特点如果从整体上考虑,只要企业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了某一会计制度即可。另外从鼓励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出发,也应该允许并鼓励有条件的小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因此,符合小企业标准只是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必要条件而已,即凡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规模必须符合小企业的标准,但并非符合小企业标准的企业就必须执行,如有条件也可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但问题是有的小企业本来会计基础工作就比较薄弱,人员的素质也比较低下,原来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就没有执行好,换句话说原来执行过程中就存在很多困难。加上这类小企业发展的态势显示近年内企业发展规模不会有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这类小企业如果转换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也许更适合其企业自身的特点。其价值就在于整顿和规范小企业会计工作秩序,规范小企业的会计行为,促进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但这类小企业认为,只要不违反会计制度规定就可以了。既然允许何必再执行新的会计制度呢,如果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不仅要派员参加培训,而且制度转换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何必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这种认识带有一定代表性。本来《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就是考虑了这类企业的实际,但部分小企业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价值所在。所以《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中的不完全确定性,就会给部分对制度认识不足的企业开了绿灯,导致《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的现实价值发生偏离。

2、培训工作缺位,导致小企业对制度理解和实施力度不够

《小企业会计制度》颁布之后,为使广大小企业会计人员充分了解《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内容,准确把握相关政策、规定和方法,确保该制度在企业中的贯彻实施,各地财政部门举办了《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培训班,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小企业的会计或出纳人员。通过培训,使会计人员在短时间内有的放矢地学习,提纲挈领地了解《小企业会计制度》。应该充分肯定这种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分期分批培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做法对确保《小企业会计制度》在小企业中的贯彻执行无疑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另外,这种培训方法也是常规的做法,因为通常我国颁发新的会计制度都是需要组织企业的财会人员进行培训的。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种做法如果针对财会工作比较规范的大中型企业或上市公司而言,也许能达到比较好的培训效果。如果针对小企业也许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原因在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或执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是小企业领导者的态度。而领导者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小企业会计制度》内容与实施价值的认识。事实上很多小企业的领导者对会计工作的职能一知半解。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小企业的领导者对财会工作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比较肤浅的认识上,他们比较关注的是盈利和税收的指标,往往忽视会计制度本身的价值。所以举办《小企业会计制度》培训班,其培训对象不只是针对财会人员,也应该扩大到小企业领导者范围,只有让小企业的领导者真正了解《小企业会计制度》对其加强经营管理价值所在时,才有利于《小企业会计制度》贯彻实施。

3、小企业内在不利因素影响了《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

(1)小企业会计机构设置过于简单,会计人员配备不全、工作不固定,分工不明确等原因,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执行。由于小企业名目繁多,行业比较齐全,所有制形式多样化,经营规模较小,缺乏相应的决策机构,或者决策机构发挥不了应有的决策作用,业主基本上支配了企业的所有的经营活动,缺乏正常的业务报告制度,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的好坏完全取决于业主个人的能力与水平。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小企业会计机构设置不规范,甚至个别企业不设置会计机构。即使是设置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分工也不明确,甚至是兼职,缺乏完善的内部牵制机制。所有这些都给《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2)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差,也不利于《小企业会计制度》在短期间内实施

众所周知,会计基础工作是做好会计核算的前提,它主要包括会计凭证格式的选择或设计、填制、取得、审核、传递与保管程序,以及会计帐簿的设置、格式、登记、核对、结帐等等。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小企业都是贪图便利,甚至看业主眼色行事,不少小企业从来就没有认真思考过如何规范地做好这些会计基础工作,而是得过且过,会计实操有一定随意性,没有严格执行会计制度。比如,原始凭证缺乏必要的审核程序,凭证、账簿、表格在市面上随意购买,相关政府部门硬性规定除外,很多做法都不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和要求。甚至个别小企业还没有明确的成本核算方法与制度。不难设想在这样的会计基础工作上,要求小企业认真执行和快速推行《小企业会计制度》也是非常困难的。

(3)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较低,也难于确保《小企业会计制度》准确无误地实施

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与大企业的会计人员相比,业务水平、文化层次不高,业务不精,素质普遍较低。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小企业的会计人员普遍存在两种不利于《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的现象。一是学历层次比较低,无学历或改行从事会计工作的人数占绝大多数。二是年龄出现极端现象,呈现“一老一少”的局面。会计人员中的老者虽然有一定会计工作经验的积累,开展一般性的业务没有什么问题,但接受新知识能力比较差,对新制度消化慢,甚至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会计人员中的新者,多为刚离开学校走向会计岗位的年轻人,虽然他们比较系统地学习会计专业知识,但在实操能力比较弱,特别是在从事会计工作过程中缺乏会计理论基础扎实、能力强、业务熟的老会计的指导,导致在实践中会计技能提高比较慢。上述两种现象的存在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小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开展,也制约了《小企业会计制度》在小企业的实施。在调查中,个别小企业会计人员表示,他们也认真地组织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显然在这样一支小企业会计队伍中要求做到快速、高效、准确、无误地贯彻《小企业会计制度》确有困难。即使《小企业会计制度》在小企业中能组织实施,但实施结果也必然大打折扣。

(4)小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素质较低,也不利于《小企业会计制度》快速实施

从会计的重要性原则来看,某项会计信息在会计报告中是被详尽、充分的披露还是被简要、粗略的列示主要是看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是否有利人们做出满意的决策。某些对大企业或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言非常重要的信息,可能在小企业里显得毫不意义。由于小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重合使得小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基本不存在,由于融资方式的独特性,从而使小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与大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别,小企业的股东、税收部门、银行是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而这些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程度不高。尤其是小企业的经营者,本身经营素质就比较低,大多对企业实行粗放经营,除了关心盈利指标外,并不要求企业会计提供更多的信息,由此,造成小企业会计信息不全面、不准确。这也给《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贯彻执行增加了难度。

三、解决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中现存问题的对策与方案

1、要为《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培训工作确定新的培训思路

目前,各地普遍是组织小企业会计人员系统学习《小企业会计制度》,我们不否定这种培训对促进《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的作用,但效果仍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正如前所述,《小企业会计制度》在一些企业执行中受阻,更重要的是小企业业主的意识。虽然有个别小企业业主不愿意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但他们的认识更多的是停留在对《小企业会计制度》比较肤浅的认识上,即对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对小企业有什么好处一知半解。为什么要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更是迷惑不解。因此来自小企业主的障碍主要还是认识上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在提高小企业业主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自觉性上下功夫,一个比较有效的做法就是加强对小企业业主的培训。即组织小企业业主系统学习《小企业会计制度》。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对小企业会计人员的培训和对小企业业主的培训,要有所侧重。对小企业会计人员的培训重在业务上培训,对小企业业主的培训重要说明《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的价值,即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对改善企业管理水平以及提高小企业经济效益有什么好处。如果采取双管齐下的培训方法,我们相信对《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无疑会起到更好促进作用。

2.各级财政部门应组织相应的高素质人才咨询队伍,深入小企业会计部门第一线,帮助小企业正确选择适宜的会计制度

如前所述,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小企业受到自身素质的限制,在选择企业会计制度时,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连自己该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还是《企业会计制度》,自身都说不清楚,错误地认识只要不犯法,按规定执行会计制度就可以了,这是天大的误会,当然也并不排除人为的装糊涂。为此,各级财政部门(市县镇)应组织相应的高素质人才咨询队伍,深入小企业会计部门第一线,给小企业财会部门把把脉,帮助小企业正确选择适宜的会计制度,特别对不适宜选择《企业会计制度》的小企业,应帮助其提高思想认识,劝其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必要时,强制性要求其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

3.消除小企业内在的不利因素,为《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创造有利的条件

(1)加强小企业会计基础规范工作的建设,为进一步规范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前所述,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差,不利于《小企业会计制度》在短期间内实施。因此,要加快《小企业会计制度》在小企业的实施,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规范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因为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即使组织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也不容易到位或发生执行上的偏差。为此,小企业应以《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依据,针对小企业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要设计合理的会计记录程序,要完善严密的凭证制度,要建立严格的日常核对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小企业会计制度》在小企业规范组织与实施。

(2)重视小企业会计人员的培养,加快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为《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提供合格的人才保证

小企业要适应时展的步伐,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解决小企业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低,业务工作不适应的问题。为此小企业要自觉组织学习,小企业会计人员更应自觉学习,不断充电。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使小企业会计人员有过硬的业务本领,具有扎实的会计知识、娴熟的会计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使小企业的会计人员能够从较高层次理解《小企业会计制度》,做到充分了解该制度的内容、理解、掌握制度中规定的会计核算方法和相关规定,用以指导、规范会计实务工作,提高会计业务能力,并提高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自觉性,为《小企业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3)构建完善的控制环境,设置合理的会计机构,严格划分不相容职务,设置适宜工作岗位,为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提供运行机制

控制环境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其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管理观念、方式及风格,组织结构,管理控制方法,内部审计及外部影响等等。构建良好的控制环境有利于小企业严格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健全符合小企业会计发展需要的会计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并为小企业改善会计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因此,小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小企业会计机构,并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合理划分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不相容职务,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根据小企业的特点,会计核算宜采用集中核算的方式,即由会计机构统一办理;钱账分管、出纳不得兼任往来账户的核算工作;业务较少的企业一般可设会计主管兼总账会计、明细账会计兼稽核、出纳三个岗位。只有会计机构设置合理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问题,才能提供《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的良好运行机制。

(4)转变小企业业主的观念,为小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清除不必在的障碍

如前所述,小企业业主对《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认识不到位,对会计工作重视不够。目前很多小企业的业主的法律和管理意识不强,重销售轻管理、重税收轻会计现象非常严重。很多业主对会计方面的知识、政策、法规存在着很大的认识误区。这已严重地阻碍了《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因此各政府部门一定要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宣传,使小企业业主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引起他们对会计工作的高度重视,让他们认识到不但要学会“赚钱”,更要学会怎么去“省钱”,统筹地“用钱”,使会计管理工作为更好地创造效益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小企业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

综上所述,《小企业会计制度》虽然颁布并实施一年多了,但由于制度执行的不完全确定性、培训工作缺位、小企业内在不利因素的存在等原因,致使《小企业会计制度》贯彻执行难度较大。但一套新制度的执行,总会存在一些问题。只要我们本着科学、合理、审慎的态度,从不同层面采取有效措施,标本兼治,一定能起到显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田金玉,赵颜峰. 构建和谐会计环境 推进《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j〕.中国农业会计.2005(6)

〔2〕徐金仙.《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过程若干问题的探讨—执行环境、实施效果、建议〔j〕.会计之友(下).2006(2)

篇10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出纳实务

一、何为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体验式教学方法是2006年通过企业培训的形式引入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旨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亲自体验的形式去感知、领悟所学知识点。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以教师的教为主,学习的学为辅;多数学生是被动接受和吸取知识点,自我转化的能力很弱;而体验式教学方法,则能让学生充分地运用看、听、用、参与等多种手段积极地加入到教学中来,使课中教学与课后、课前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从而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形成“我要学”的教学情景。

二、体验式教学在《出纳实务》课堂中的运用

体验式教学的教学形式是多样的,具体可概括为直观感受型、动手操作型、社会调查型、师生置换型、角色模拟型等五种形式。下面笔者将从实际授课过程中如何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以模拟采访和招聘的形式开始第一课。

《出纳实务》的第一章内容导入新课环节,就是一个模拟招聘的情境设计,而此章节内容是学生在参加会计证考试中已经学习过的,如何再次让学生感兴趣,能顺利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于是,在课程开始前的几分钟,笔者播放了一段大学生面试的视频,先让学生从思想上开始热身。然后,根据教材中的模拟招聘的情境布置任务,将全班分成两大组,给出10分钟的准备时间,让两组学生分别模拟招聘中的甲方和乙方,进行现场招聘。学生起初表现比较生涩,不够大胆,于是,笔者先与该班能力较强的班长进行模拟示范,引导两组学生开展此次活动。短短一节课时间,学生分别开展了4组模拟招聘表演,一方面学习了出纳员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另一方面对就业前的面试做了一次操练。

(二)以师生置换的方式讲授传统出纳法规的内容。

《出纳实务》的第二章内容中关于银行结算方式的比较部分,都是学生在参加会计资格证考试的过程中学习过的,再加上此内容文字部分多,理论难度较低,且与他们今后的工作密切相关。所以,笔者在具体讲解此内容时,采取了师生置换的方式来进行。首先分好小组,选定组长,再安排小组制作好PPT课件,从学生的角度来讲解重点内容。各组长能力较强,表达清晰,以他们的立场出发,将容易出错的环节解释得很清楚,学生通过亲自体验的方式将本章节重要的知识点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

(三)以社会调查的方式收集出纳的重要单据。

在《出纳实务》的实训练习册里,安排了很多关于单据的练习题目,以往的教学方法都是让学生模拟单据的形式来完成。笔者在实操课中,提前布置了一个额外的作业,即利用课余时间以社会调查的方式收集与出纳相关的原始凭证,并且在收集过程中,说明该单据的重要用途。一周之后,学生分别收集了10种与出纳相关的单据,比如收据、转账支票、现金支票、借款单等。在具体解释单据用途的过程中,因为有亲自的体验,学生感受很深,对每张单据的填写细节也分析得很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表明他们已经完全掌握了此章节的内容。

(四)以小品表演的形式汇总出纳违规的各种情况。

在《出纳实务》已经学习了两个章节之后,在出纳的基本知识点与银行九类结算方式进行汇总复习的过程中,经过几番准备后,笔者按照之前分组的情况,给组员提前布置了课前预习作业,将他们认为出纳员常犯的错误情况给予罗列,然后让该班比较大胆的男学生以小品的方式,在全班学生面前演示出来。这种形式的复习课,既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又能达到感受深刻的目的,不管是参与者还是观看者都有良好的复习效果。

三、关于体验式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体验式教学可在部分专业课程中推广。

笔者认为根据体验式教学的适应特点,该方法应在职业学校部分专业课程中广泛推广和普遍实行。因为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的特殊性,需要他们提早体验所学技能与今后工作的成就感,而对于《出纳实务》课程而言,高三学生对课程的基础知识点是完全掌握的,他们更需要的是一个知识积累和巩固的过程,所以完全适合采取体验式教学方法。以此类推,对于其他实操内容较强的课程而言,只要基础知识点并不难,需要学生强化动手能力的基本操作都完全可以采用此类教学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目的。

(二)体验式教学对学生的具体要求。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职业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思想活跃、敢于尝试是他们比较明显的心理特征。社会实践活动,诸如参观、调查访问、模拟招聘、表演小品等形式恰好符合青少年好动求新的心理特点,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要高质量地进行体验式教学,还需要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帮助,因为很多工作都是由学生在课余时间去完成的,这对财会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可行的。其次,从知识点来说,学生必须是非常熟悉这些相关知识点的,只有在驾驭这些知识点的基础上开展此类教学方法,才可以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美国谚语有云:“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亲做,我才懂得。”这说明亲身体验在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在新课程改革与实施过程中,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同样也应该更新教学观念,尝试使用体验式等有效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往的能力,真正将知识内化为学生个人的思想和素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佛山市顺德区陈登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