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法律意识范文

时间:2023-10-09 17:31: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提升法律意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提升法律意识

篇1

【关键词】被征地农民;法律意识;培养;途径;探析

一、培养被征地农民法律思维和意识的必要性

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要求和政府经济发展需要,被征地农民就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下的新群体,户口上仍是农业户口,却没有农业生产资料,只能依靠改行来谋生。城镇化进程中被征地农民与政府和企业经常会发生冲突,反映的现实就是补偿不合理。被征地农民成为弱势群体,农民土地征用后的权益得不到充分保护,多数农民对国家法律制度了解较少,对自身权利和义务认识较模糊,无法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利益。1、培养被征地农民法律意识是维护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失地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城镇化水平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法律意识的提高是实现这一目标重要保障,有了成熟的法律体系他们的利益才能得到较好保障。所以,在整个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下,首先要让他们懂法,知道自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拥有的权利、应履行的义务,这样既遵循了市场经济秩序,也尽可能降低生产风险,为促进城镇化良性快速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引导作用。2、提升被征地农民法律意识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我们现阶段正处于追赶超越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农村社会所出现的问题也更加复杂。新形势下生产秩序的稳定,要依靠于农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由最初拥有生产资料到现在土地被征用,身份、户籍和生活发生变化,农民存在很大心理落差,这对当地的稳定有较大影响。要针对这一群体宣传政策、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法律意识,让他们了解政策、懂法、知法才能有效保证农村治安稳定和经济发展,农村居民生活和权益得到很好的保障,才能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构建和谐社会。

二、被征地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由于受历史传统文化轻法思想的深远影响、法制思想在城乡建立和宣传的难题以及涉及被征地农民法律体系不完善等因素影响,被征地农民法律意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缺少主体意识及权利意识在乡村法律没有被群众当成解决纠纷的主要手段,法律的权威性不能得到很好的维护究其原因就是农民自身的法律信仰缺失。现实情况反映农民自身存在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缺失。他们固有的生活方式、生产环境造成法律思维和意识不高。在处理纠纷中,“找关系”、“上访闹事”、“协商私了”等非正常途径成为了不懂法民众的主要方法。近年来普法工作在农村虽然经常开展,却收效甚微,农民仍旧没有树立正确法律意识,没有正确认识权利和义务,再加上在农村法律没有得到重视,法律监管制度不严格,导致许多越权行为时有发生。众多农民对法律的威严性、强制性产生了怀疑,在这样一个恶性循环过程中,使得法律在农民心中渐渐疏远,法律权威性大大降低,也造成人们轻法律重。2、忽视法律的存在从社会大背景来看,立法体系中有关三农法律较少,法律位阶较低,还有很多方面法律法规严重缺失,涉农法律尚未形成完整体系。三农法律体系薄弱的状况和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很不相称。已经颁布的法律法规也还存在不足和缺陷,例如,浓重的计划管理色彩,原则性以及可操作性差,导致执法过程中出现违法难究的现象。有关农业生产经营者权利与义务规定不明确,忽视经营自和其他合法权利等。涉农立法严重滞后,很大程度妨碍了农村居民对法律的认识和运用,容易让群众忽视法律存在。造成农村居民对权利义务不了解、法律意识淡漠。社会生活和农业生产形式简单导致农民不使用法律武器,法律逐渐淡出农民视野。3、传统乡土人情社会影响《乡土中国》中写道:“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是情大于理的熟人社会。”农民长期处在乡土人情社会中受传统观念影响,“情”大于“法”、情大于理,遇到事情会通过以往传统习惯和方式来解决而很少应用法律。多数人不愿通过司法程序来解决纠纷,多会采用私下解决。虽然有人愿意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纷争,但法律维权程序复杂和高昂诉讼费却又会让人望而却步。在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无讼思想。人们提倡以和为贵,诉讼是一个让人所不齿的做法。当利益受到损害时,人们多会选择隐忍和退让,这与发展法治理念背道而驰,阻碍了法律文化的传播。4、农村居民缺乏诉讼观念由于诉讼复杂的程序和高昂诉讼费用,以往产生纠纷使农村居民会选择协商和私下解决的方法来替代法律解决纠纷矛盾。长期以来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诉讼很是抵触。在往常都会采用私自协调,当私下无法协调时,人们才会另寻其他途径。诉讼只有在矛盾无法调解时才被人们采用。在法制社会中人们往往通过法律来维护合法权益,人们信仰法律。依法治国的普及程度在农村社会中没有被完全推广。多数农民在遇到纠纷后还是采用传统方式解决,通过法律诉讼解决问题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三、培养和提升被征地农民法律意识的途径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治国之前提,法治社会的建立离不开广大农民对法律的遵守和信仰。建立民众法律意识,依赖于群众对法律的信仰和法律意识的觉醒。推进依法治国关键是探索提高被征地农民法律意识新方法和途径,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思想意识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积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为培养法律意识奠定物质基础“农村的城镇化进程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的方面很多,在城镇化中农民作为执行主体,也作为受益者,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营造了被征地农民法律意识提高的良好环境。被征地农民法律意识的提升必须坚持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中心目的,大力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和促进生产力。通过竞争机制,调动被征地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其适应能力和竞争意识。这既可打破农村居民的传统保守思想意识,又能让他们的陈旧思想观念得到转变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利益刺激农民群众增加对农业方面法律知识需求、利益带动他们自觉去认知、学习、使用法律。因此,农村居民法律思维和意识会随着农村市场经济发展逐步提升。只有发展农村经济,大力搞好农村经济建设,提高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农民的思想才能解放、视野才会更加开阔、主动积极维护其合法权益提高生活水平,为使用法律武器保护合法利益提供全面的物质保障。所以说,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对解放农民思想、开阔视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样也为法律意识的提高创造良好条件。2、加强法治教育,有针对性地展开法律宣传教育与咨询服务法律的宣传教育是我国对农村进行法制普及和教育所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多年实践,该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着许多细节问题。在普法工作的推动中,存在着很大阻力,农民文化素质普遍低下、思想方面相对保守等都是制约着普法工作顺利进行的主要因素。在推进农村文化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下,我们应该加强法治教育,有针对性地展开法律宣传与咨询服务,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来提高扩大被征地群众懂法用法社会范围。拓展法制建设的渠道,为提高法律的公信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依照需求按层次给被征地群众送去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经常在乡村举办法律知识进村入户和宣讲活动,把法律咨询服务和法律援助带到基层切实做好普法教育法律文化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农民群众使用法律武器保护切身利益,讲述的现实案例与农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且通俗易懂,对他们日常生活能够起到引导和警示作用,帮助被征地农民在生活、生产和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将自身法律意识得以完善和提高。此外,建立农民法律咨询援助服务。根据农村居民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法律知识的需求进行答疑解惑,例如宅基地纠纷、邻里纠纷、借贷纠纷、继承和赡养纠纷、财产和人身损害纠纷、劳动纠纷等,这些农村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给农民做出一个详细的咨询服务。让农民真正的能够懂法用法律保护自己,知道法律所赋予的基本权利是什么,在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侵犯后,应该找什么机构能获得救济和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能保障自身权利,让民众都知道法律尊严、公正和权威。要改变法律在农村这个环境的现存状态,提高农民法律知识认知度,农村法律文化的宣传教育依然任重而道远。加强普法教育有针对性地展开法律宣传与咨询服务,对我国依法治国和法治化进程有着润物细无声式的作用。3、加快完善被征地农民的相关法律法规在涉及被征地农民的法律法规时,就各地在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中,有这么两个方面的划分:一是在城乡一体化规划内的或者之外的失地群众;二是按照年龄将其分成了三类:到养老阶段的被征地人员;具有劳动能力被征地人员;未成年不具备劳动能力的被征地人员。各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将被征地农民纳入了不同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对被征地农民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分析,已经享受领取社会保障资金补助的和进城务工的人生活相对有保障,其他情形下的被征地农民的生活很难获得充分的保障。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保障水平没有城镇社会保障体系高,而被征地农民失去土地以后面临的状况无法通过社会保障得到完全解决。目前靠外出打工和自主创业或择业获取劳动报酬,收入不是很高也只能维持基本生计。综合来看,都是由于与被征地农民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造成的。现阶段完善被征地农民的法律法规成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权益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制度和法律的不断完善,才能提高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法律意识。4、增强守法意识,形成理性维权的思维方法在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关键时刻要充分发挥法律在农村社会中主导作用,让法律成为保护广大农民合法利益的有利武器。在现实中兑现法律赋予农民的各种权益,使他们感受到用法律维护权利的实用和效力,是实现保护自身权利的重要途径。城乡现代化建设中要求被征地农民普遍积极守法,而他们的积极守法必须基于一定的公民权利意识的提高。当被征地农民的应得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时候,要有理性的维权思维和意识。法律意识的提高与自身综合素质和社会法律环境都有直接关系,在推进被征地农民法律思维和意识跟进时代步伐满足生存需要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提高他们的自身素养和文化素质,如市场观念和理性维权、生态环保等现代价值观念,并使之与法律意识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提高他们综合素质及生活水平。从而正确认识法律价值、树立正确法律意识和正确的使用法律。5、增强诉讼意识,形成善用法律维权的法律意识要从被征地农民的心里改变法律在生活及心目中的状态,使法律在维护切实利益上起到保护和推动作用,在现实社会中他们会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执法者的素质与执法意识与他们对法律的认识息息相关,努力提高执法者的素质与执法意识,树立法律的公平性和公信力改变以往执法人员在群众心目中的印象。司法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在执法的过程中要改变以往陈旧执法观念和陋习,让执法行为按照司法程序执行并且让群众知情支持,让他们感受到法律对维护自身利益协调农村关系确实有效,让他们在自身利益被侵犯时放弃闹事、对抗、上访的负面行为,理智维权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和霖华.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3.

[2]邹爱华.被征地农民的补偿权与社会保障权[J].政法论坛,2009.03.100-109.

[3]石中光,刘勤.现状与因应:怀化少数民族农村法律普及现状及对策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06.12.57-60.

篇2

(一)社会因素影响

现阶段我国法制环境还不完善,大学生较少的参与立法使得大学生根本不知道国家有那些现行法律,更谈不上适用和掌握。另外执法不严、知法犯法、执法者违法的事情大量存在,此种社会现象使大学生难以信奉法律的权威性,也无从建立其对法律的崇高信仰。法律工具主义的影响使大学生仅仅将法律看作一种手段。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但同时法律体现了公平、公正、权利等价值观念。很多大学生否认法律的价值性,认同即便是恶法也是同良法一样具有同样的功能,这对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培养是极具危害性的。

(二)学校因素影响

学校法制教育不足。对于非法律专业学生来说在学校接受法律教育的途径只有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但此门课程是一门公共课,学校和学生态度不重视。课时设置少,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难以真正树立法律意识。学校偶尔有法律知识讲座,也只有极少数学生参加,没有达到对所有学生进行普法教育之目的。

(三)大学生自身原因影响

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至23,既处于生理发育成熟期,又处于心理发展的过渡期。表现为: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迅速,但亦主观片面性;情感丰富但波动较大;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但发展仍不成熟;独立性、闭锁性和依赖感、归属感并存。首先心理特征影响了其法律意识的形成,法律意识淡漠,遇到实际问题时,不会用法律思维考虑和解决问题,易于冲动,义气用事。其次,大学生认识问题思想片面,存有消极的法律观念,不信任法治。第三,大学生价值目标有功利性的特点,受市场经济趋利性影响,大学生也易形成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的人生观,由此也影响其对法律的学习及认识也带有功利性的特点。多数大学生认为《思修与法基》课程是公共课,也是必修课,学习仅是为了修够总学分而已,几乎没学到相关法律知识,更谈不上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我国高校提升学生法律意识机制建构

(一)有效的领导机制建构

第一,需专门建立组织高校法律教育的领导体制,实行校长或党委负责制,并且明确把学校法律教育有无成效作为考核领导班子以及选拔领导干部的标准;也需要成立专门法律教育管理机构,职能如统筹安排法律课程的设置、制定可行的教学计划、丰富的教学内容,以及组织实行多样的教学方式;法律教育管理机构与教务处共同合作,在评估学校教育质量及学生综合素质时,把法律教育状况作为指标之一,开展专项评估。第二,同时加强法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如笔者所在学校由于是理工类院校,也无法学专业,法律教研室仅有5名专职法律教师,但《思修与法基》课是全校新生需学的必修课,课程一般安排在大一第一学期,因此这门课程还由全校的辅导员老师也来承担教学工作,而辅导员老师专业各异,自身对法律都不甚清楚,那当然也不能给学生进行有效的法律知识讲授,法律教育的成效当然不尽人意。因此针对目前各高校法律教育师资队伍情况,高校需整合法律教育师资力量,成立法律教育专职教师组,教师具备很高的法律素养、过硬的法律专业知识储备以及敬业爱业的奉献精神。国家许多法律也是在不断修正、完善之中,因此要经常组织法律专业教师学习新法律,了解立法新动向,必要时参加相关培训工作,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在课堂中把最新的法律知识传授给学生。当然学校应保障教师接受法律教育,组织法律实践活动的经费,改善本校法律教育的条件,为有效开展法律教育活动提供扎实的物质保障。

(二)合理的教育机制建构

我国已经提出“依法治国”及“以德治国”。因此各个高校要科学定位法律教育,明确法律教育与德育教育同样重要。具体做法如下,设置科学合理的法律课程,除《思修与法基》课程外,设立专门的《法律基础教育》课程,并把《法律基础教育》课程纳入全校所有专业的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之中,明确教材编写、课时分配、学年编制等基本情况。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明确道德和法律的联系与区别,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都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规范,两者在产生、内容、表现形式以及保障方面都村在明显区别,但是它们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两者有着一致的价值追求,如公平、正义,最重要的是法律是道德的最低要求,许多法律规范都来源于道德规范。诚信是道德要求,但也是民法的基本原则,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清楚违反法律也是不道德的行为。学生在追求真善美及反对假恶丑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同时也会逐渐提高其遵守法律的意识;学生遵守法律也是道德义务使然,从而也会自觉主动的学习相关法律知识。

(三)日常的渗透机制建构

法律教育日常渗透机制,是指无时无刻、并且运用直接、间接等多种方式使在校大学生接受法律教育的影响,在学生成长的各个方面及各个环节都对其渗透法律意识教育,在潜移默化培养起相应的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教育不仅贯穿于有关法律教育课程,而且也渗透于其他有关课程,当然这些都仅限于课堂教育。另外法律意识教育也需渗透与对学生的日常管理活动之中。告诉学生做人做事都有一个最基本的底线,不要去触犯法律,否则害人害己。在法律教育日常渗透机制中,反复训练学生,强化其遵纪守法之意识,从而形成遵纪守法的习惯。此外,还应组织学生参加法律实践活动,使学生得知法律离自己并不遥远,就在自己的身边,是法律保障了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利,当然学生会形成一定的法律意识。

(四)教学方法创新机制建构

篇3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中职学生受到用人企业的青睐,但其法律素养并不理想,纪律观念淡薄、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本文将从树立法律信仰、创设情景教育、培养法律思维、营造文化氛围提高法律认知能力、等方面着手,论述如何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机率。

关键词:中等职业;法律意识;途径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94-01

近年来,中职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呈现上升趋势,日常生活中学生法律意识薄弱,不能有效运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因此,提高中职学生的法律意识已刻不容缓。

一、中职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

中职学生受到家庭、教育、社会等因素影响,重视个人利益,缺乏责任意识,法律观念淡薄、法律信仰缺失,侵犯财产、人身权益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不仅严重妨碍学校管理秩序,给家长带来困扰,也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学校教育中,受教学计划的限制,不能系统讲授法律知识,导致学生法律知识匮乏;法制课教学形式单一,学生被动接受法律知识,导致学习法律的热情不高;法制教育成效不明显;使得学生不能准确定义自身行为性质,无法对行为进行法律评价,以致学生法律意识无法得到提升。

二、培养法律意识的必要性

中职生普遍年龄偏小,心智不成熟,易受不良行为的误导,易冲动,阅历浅、经历少,对法律知识一知半解。法律意识淡薄是导致其走向违法犯罪道路最根本原因。因此,只有加强法律信仰教育,树立法律权威,培养起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其思想状态,进而预防和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三、提高中职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中职学校通过法制教育使学生具有了一定法律认识,但并没有真正形成法律思维、法律意识和信仰。学校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必须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加大法律知识普及,培养法律思维等综合教育入手。

1.从信仰法律中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法律意识应当学会尊重法律、敬畏法律、信仰法律开始,只有对法律有了尊重、敬畏的意识,才会从心里下意识的学好法律、遵守法律,才会以法律为准绳去规范和制约自己的行为。生活中,存在着少数不符合法律规范的事情发生,从侧面反映了法制的不健全和国人法律意识的淡薄,法制教育应从国情出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不合法的现象,运用法律知识去分析和评价不合法的现象,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价值观,让学生树立起对法律的尊重、敬畏和信仰,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法律意识的培养。

2. 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认知能力。法律知识影响个人行为。通过法制教育,让学生明白哪些行为是法律允许的,哪些是法律禁止的。利用“案例教学”方法,直观形象的把法律的规定用简单明了的方式传递给学生,通过行为对比,帮助学生鉴定行为的合法性;使他们把所学的法律知识变成自己行为规范的一部分,从而提高自身行为标准,约束外在行为,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知法、守法的水平。

3.创设情境模式,加强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了解。学习法律知识就是要让学生合理地运用法律知识。然而,法律条文抽象乏味,学生理解较为困难,学习相关内容提不起兴趣,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从学生实际状况和认知规律出发,创设教学情景,组织相关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亲身观察、感受,体验违法犯罪行为对他人、自身、家庭及社会所造成的伤害,最终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转变学校法律课教学理念。要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必须先改变教育教学理念。实践中,大多数学校认为学生最重要的是专业技能的学习,将促进学生就业视为教学的最高目标,反向指导教学,法律课程流于形式。相反,学校应当坚持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品行和规范意识,加大法律教育的力度。学校也应不定期的聘请律师、司法人员、法学专家来给教师做培训,让其接受先进的法律理念,学习如何把法律理念融入到教学中,转变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轻松的接受法律知识。

5.营造校园法治文化,创设法律学习氛围。学校应当积极加大法律知识的宣传,在校园中营造出良好的学法氛围。利用文化专栏、校园网、校园电视台、组织法律社团等,定期宣传法律知识,进行普法教育工作,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促进自身法律意识的提升。将社会生活作为法律知识学习的教材,定期组织师生对身边典型案例进行讨论、辩论,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思辨法律问题,使学生受到积极的影响与启迪,更好的理解法律知识、运用法律知识。将法治理念逐渐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学会用法律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逐步形成法律思维,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综上,中职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法律素养的提高,需要学校在法律教育、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创设法制文化氛围、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以帮助学生学会尊重、敬畏、信仰法律,学会利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农旅一体化;经济转型;六盘水市

一、六盘水市农旅一体化发展现状

从九十年代中后期,六盘水市便开始注重生态环境治理的问题。一座能源原材料工业城市,其污染源头自然是不言而喻,针对这些污染源,六盘水市将不规范的大批工厂取缔,以首钢水城钢铁集团为首的企业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始终坚持在环保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最大程度上减轻污染,提高生产效率,使得生态和发展二者均衡。

如今的六盘水市已经完成从“煤都”到“中国凉都”的华丽转身。凭借六盘水市炎热夏季月平均气温仅19.7℃的宜人气候,2005年中国气象学会向六盘水颁发了证书,六盘水市可称“中国凉都”,成为中国第一个气象资源优势得到首肯的城市,是全国首个以气候资源打造的都市品牌。六盘水市不仅仅拥有良好的气候资源,六盘水市境内还拥有极其丰富的动物、植物、水文资源,是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自然基础,且六盘水市共有少数民族44个,多样的民族文化同样为其旅游发展锦上添花,同时,六盘水市与昆明、成都、重庆、贵阳、南宁五个省会城市的距离仅为300-500公里左右,其交通位置良好。因此,对六盘水市这座长久以来依靠工业发展,经济增长粗放单一的能源型城市来说,凭借其拥有的优秀生态资源,跟随生态文明建设脚步和趋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推动农旅一体化融合,是促进六盘水市经济转型,拉动六盘水市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

过去碍于交通等基础设施的缺乏等等原因,六盘水市的旅游业发展十分缓慢。直至2012年贵州省第八届旅游发展大会在六盘水市召开,六盘水市的旅游业发展才得以启航。从2012年至今,六盘水市的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六盘水市准确地找到了自己的形象定位,利用其优厚的自然条件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亮出“中国凉都”的名片,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游客走进六盘水,了解六盘水。2013年以来,六盘水夏季的凉爽使得各类赛事在此举办,“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全国青少年自行车锦标赛”、“洲际男篮巅峰争霸赛”,尤其是至今已经连续举办四届的“夏季国际马拉松赛”,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游客到此参赛和旅游,向全国、全世界展示了六盘水市独特的魅力,抓住这些赛事举办的机遇,六盘水市在这些赛事举办期间推出了“黔菜美食文化节”、“夜郎文化节”、“梭戛乡长角苗文化节”等极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节日活动,以“彝族民间火把节”最为吸引人,在火把节举办期间,可谓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数万彝族同胞,穿着节日的盛装,举行斗牛、斗羊、斗鸡、赛马、跳舞等活动,夜暮降临,燃起笼火,高举火把跳起欢快的达提舞。在2016年11月,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峰会在六盘水市盘县妥乐乡举办,这次中国-盘县对接东盟系列活动对扩大六盘水市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吸引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这次活动能够放大中国凉都形象,让更多的人关注六盘水、了解六盘水、投资六盘水。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趋势下,六盘水市经济不再仅仅依赖于重工业,凭借自身生态优势,转而发展生态旅游业,展露出农旅一体化的基本建设格局。

二、农旅一体化发展现状中的不足

但是在六盘水市旅游业“井喷式”发展的同时,六盘水市农旅发展的道路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从六盘水市农旅一体化的发展现状来看,六盘水市农业旅游发展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

(一)交通硬件设施仍然存在不足

近年来,六盘水市在铁路、公路方面建设成果颇多,新开通建设的铁路、公路路线为六盘水市农旅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4年11月28日,备受凉都市民关注的六盘水市月照机场也正式通航,主要航线为六盘水市至贵阳、成都、昆明、重庆、西安、广州、武汉、北京、上海、海口等城市,相信未来六盘水市的交通网络会延伸得更远,带来更多四面八方的游客。但是六盘水市的交通建设始终存在一个极大的缺陷,作为游客即便到了六盘水车站、机场之后,要想到达旅游目的地也是十分困难的。带来这种困难的原因在于六盘水市境内的农业旅游景点多分布于六盘水市下辖的盘县、水城县以及六枝特区,分布在钟山区境内的景点屈指可数。例如,在六盘水市农旅发展较为典型的的景点有盘县“世界古银杏之乡”,水城县猕猴桃产业园、六枝梭戛长角苗族生态博物馆以及钟山区月照休闲养生谷,其中,仅有到钟山区月照休闲养生谷的旅游专线公交车已经成功运营,其余景点均无旅游专线,游客只能依靠租车或者自驾游前往,因为交通的不便利,可能导致各个景点损失大量的游客。六盘水市境内交通硬件设施急需加强。

(二)大多数旅游项目的实施不完整

以钟山区月照休闲养生谷为例,2015年7月15日,中央电视台《乡约》栏目在月照社区双洞村进行节目摄制,节目中的双洞村民风淳朴景色优美,希望通过这次节目能够最大限度宣传、推介钟山区文化旅游,宣传重点紧扣城市定位和旅游资源。但是实际到拍摄地双洞村不难看出,这里旅游项目开发不完全,大部分项目处于中止状态,景区内缺少完整的游览路线规划,游客没有参考路线可供选择,只能在景区内漫无目的地进行游览。景区内的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没有充分利用其生态资源、农业资源、文化资源,导致景区与游客之间的互动性不够强。景区整体布局较乱,兴建的各种旅店、民宿、餐馆均缺乏统一监督管理,也未能做到有效地营运。

(三)农业旅游发展缺乏旅游特色

这是发展农业旅游的核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使得农旅结合模式的景点在全国乃至世界百花齐放,现在的六盘水市农业旅游发展也正面临着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经营模式单一、旅游产品开发水平低、缺乏鲜明特点已经成为限制六盘水市农业旅游乡村游发展的瓶颈,六盘水市农业旅游若要更向前l展,就必须找到自身的特色所在。

三、改善农旅一体化发展现状的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实现六盘水市农旅一体化特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策略。

(一)完善六盘水市境内各处交通及相关硬件设施

据了解,六盘水市公交公司现有的普通公交路线已经基本覆盖钟山区“三池三湖”景点,2016年又增设五条旅游公交专线,已经正常营运,效果良好,旅游公交专线应当大力推广,覆盖到更多已经投人建设的农旅景区,尤其对在六盘水市盘县、水城县、六枝特区的各个较为优秀的景区应当加大投人,可以在盘县、水城县、六枝特区均开通旅游专线。例如,盘县当以“世界古银杏之乡”妥乐为重点建设对象,在客运站增设到达妥乐景区的专线,或节假日定期公交,先少量投入,对游客数量进行统计和预测,以数据为依据决定是否增设专线。针对租车、自驾游的游客来说,顺畅无阻、明确无误的交通路线最为重要,道路同样是城市的一张名片,因此六盘水市必须尽快建设到达各个景区的路线,且设置相关标识牌,完善水、电、网、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

(二)要合理构建农旅一体化发展格局

六盘水市的农旅景点地理位置分散,规划团队应该将分散的旅游资源由各个点串成线,形成完整的旅游路线,加强旅游业发展规划、土地开发以及生态保护。但是投入建设的经济资源是有限的,六盘水的农旅景点数量却较多,目前,各个景区均在逐步建设和发展,但实际效果却不好,建设项目中止、规划不合理等问题突出。因此,应当改变策略,选择在钟山区、盘县、在水城县、六枝特区生态资源最为优秀,最具有发展农业旅游潜力,交通设施已经基本完善的景点作为重点主要投人建设对象,争取让各个先发展的景区取得成功后带动周边景区发展建设,简言之就像我国改革开放时运用的“先富带动后富,共同富裕”的策略,使得有限的经济资源尽可能发挥最大的作用,确保各个关键景点建设脚步更快、更稳、更好,而不是遍地撒网,导致各个项目半途而废,开发无序,最终只会颗粒无收,入不敷出。在景区的管理营运方面,六盘水各个农旅景点相关部门应当负起责任来,全心全意投入旅游业建设,完善监督管理制度,严肃管理当地旅社、民宿、餐饮方面的建设,一方面要有专业的营运管理人员保证景区正常运作,另一方面要号召当地农民学习相关知识,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加人旅游建设发展,充分利用其生态资源、农业资源、文化资源,富裕当地农民。

(三)六盘水市农旅一体化发展应该找准定位

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结合优秀的技术、适当的策略等,挖掘自身独特之处,形成比较优势,才能在遍地开花的农业旅游当中打造特色,独树一帜。在建设农业旅游项目时,还应结合地方特色、生态特点、少数民族文化等方面,把现有的资源进行包装、改造,创造特色,凸出优势。以盘县“世界古银杏之乡”景区为例,景区内旅游项目贫乏,几乎只有观赏、农家乐之类常见的已经缺乏新意的旅游项目,当地农民与这些古老的银杏为邻,必然有与之相关的风俗文化,开发团队应该对此深挖;在古色古香、景色优美的妥乐乡中开发出更多民族文化旅游项目,让游客体验、参与这些文化,提高景区的整体游览价值,同时,成千上万的古银杏树所结的品质优秀的银杏果是一大亮点,银杏产品的生产和营销问题因银杏果本身含有银杏毒素,在我国乃至世界仍然是一个较大的难题,但是银杏产品的保健、医疗效果也不可否认,如果利用这些银杏,生产制作银杏产品、开展营销活动、推广银杏文化是一个值得深挖的问题,六盘水市应当引进相关技术,开发银杏产品,例如先在市场上已有的银杏茶、银杏果产品,融人景点特色,打造妥乐银杏品牌,甚至可以开l与银杏相关手工艺品、模型、纪念品等。同时,六盘水市农旅的相关宣传广告制作要跟上脚步,首当其冲的便是六盘水旅游门户网站的建设一定要完善,要突出六盘水旅游的特色,信息量要丰富,不能忽视的是各个旅游论坛的评价,旅游网站的信息是大部分游客出游重要的参考意见,在同程旅游、去哪儿、途牛、驴妈妈、蜂窝旅游等旅游网站上,关于六盘水市景点的信息极不完整,且差评率较多,相关部门应当重视,予以改变。

篇5

首先,要培养学生依法办事的思想观念,坚决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使社会法律得以真正实现。以及培养宪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权威的观念,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国家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无条件地服从和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最其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权利义务相一致的观念。

法律最重要的精神即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公民要正确对待权利义务关系,既要依法行使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要赋予公民的义务,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以社会主义法律为武器,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在享有个人所拥有的权利时,不忘记尊重和承认他人的合法权利,不忘履行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义务。同时应杜绝一切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培养只有付出才有收获的良好观念。另外,应培养大学生法律与自由相统一的观念。所谓的自由是在法律下的自由,不要透过法律的光环做不应该做的事,如果那样终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就让这些法律意识贯穿我们的灵魂 我们的骨子,好在我们内心深处荡气回肠,让法律意识不仅印在我们脑中心中,更要印在我们的行为之中,这样就不难成为一个所谓意义上的法制达人。黑格尔也曾说过,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人的修养。如果作为像我们这种新兴的知识分子意识,作到理解法律。在无形中,也能体现一个有教养修养的新型青年。如果人人都能作到这些,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想不发展想不前进都难啊!

篇6

关键词: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实一体化;生态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152-02

《旅游概论》这本书是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规划教材,其中第六章《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旨在通过学习,指导学生领会生态旅游及旅游可持续发展知识,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的认识及解决旅游业现实问题。《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旅游概论》第六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通过对学生生态旅游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启发,本课的教学应承担起整合旅游可持续发展知识,提升学生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实际旅游活动中的活学活用能力的责任。

一、教学目标、重难点设计

1.教学目标定位。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旅游业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协调发展的一种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旅游从业人员应完全树立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据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态度目标三个层面的要求,具体体现为:

知识目标:(1)理解可持续发展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掌握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及小组协作能力。

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观念,增强学生的绿色旅游意识,培养学生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

设计依据:生态课堂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本课力求通过学生社会调查实践,促进其旅游专业理论的深刻理解以及旅游可持续发展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从而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主学习及旅游课程生态教学进程中。

2.教学重点确立。教学重点:理解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实质。设计依据:教学目标中对知识目标的要求。同时,这也是实现能力目标的基本出发点。

3.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难点:掌握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突破点:结合秦淮河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案例去具体分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设计依据: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实地调查、社会实践等无标准答案的学案设计,养成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实践的态度,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够解除学生思维的禁锢,发挥集体优势;同时,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引发其对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的思考,使其创新能力得以培养,绿色旅游意识得到强化。

二、教法设计

1.理实一体化,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该法是本课的主导教法,贯穿于整堂课的课前、课中、课后的生态教学实施过程中。设计依据:本课通过将课前社会调查实践、课堂分组呈现、课后再实践联系在一起,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得益彰,使其在实践―认识―再实践的生态学习过程中,更加牢固地掌握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学生所展示的秦淮河可持续发展情况的社会调查案例,提供正反对比,引发学生思考并明确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途径和方法。

3.情境引导法:在研习的过程中,提供特定社会情境,学生以联合国、政府官员的角色进行思考、论辩、剖析,强化学生对于各种社会专业角色的认知,训练学生换位思考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

4.小组合作法:小组合作的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极为有效。

三、学法设计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旅游专业中专一年级学生,因生活阅历所限,其对地球生态环境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发展现状的认识不够深入。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及学生特性,特确立如下学习方法:

1.任务引领法:课前、课上、课后分别布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社会实践或学习任务,引领学生的自主合作及探究学习。设计依据:社会实践等学习任务的设置,使得学生能够深入到社会及实际生活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化为生动、具体的感性材料,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掌握。

2.实践感受法:课前布置的任务给予了学生实践学习的机会,利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同时也帮助学生积累了感性认知材料,为顺利进入深层次的理论学习提供了可能。

3.问题探究法:本课的学法设计安排是遵循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思路进行的。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而后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才可能让学生真正地实现自主学习、探究思考。

4.小组讨论法:讨论对于提高思辩能力,锻炼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探索精神是极有效的;同时,小组讨论的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团队意识。

设计依据:课前,通过布置学生媒体学习、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学生达到“学中做,做中学,知行合一”;课堂上,学生是合作者、整合者、探究者、建构者;最终达成理论的学习“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完全理实一体化的生态教学过程。

四、教学程序设计

为便于学生对旅游可持续发展有一个感性直观的认识,课前安排学生分组,分别去旅游景点实地调查。在此过程中,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任务,各组在上课前将完成任务的情况,形成书面材料并汇总制作成PPT交给老师。课前准备的充分与学案指导的详尽,也是本堂课生态教学设计的一个显著特点。

本课的生态课堂教学包括导入新课、任务引领、探究研习、拓展总结、布置作业五个环节:

1.导入新课。以FLASH动画(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生动形象地直接导入可持续发展理论。设计依据:通过FLASH动画的播放,营造气氛,从视觉上刺激学生的感官系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本课题的重要性,为开展生态教学活动奠定情境基础。

2.任务引领。各小组依次汇报完成课前任务情况:第一组:展示人类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的严峻形势;第二组:展示南京秦淮河旅游可持续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第三组:展示秦淮河周边景区环保实践活动及旅游可持续发展宣传活动情况;第四组:展示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都达到双赢的现实案例。设计依据:以学生媒体学习、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反馈的形式导入各知识点学习任务,有助于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3.探究研习。四个小组汇报调查研究的结果,引出课堂的四个学习任务:(1)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2)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3)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4)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研习的过程中,教师是引领者、指导者、组织者。学生则以联合国、政府官员的角色进行情境思考、论辩。小组内合作、探究、讨论;组与组之间则是竞争者。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生态教学活动中来,学生的语言应变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得以有效培养。设计依据:从四个学前任务引出对知识目标的学习,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知识体系,为完成本课教学任务奠定基础。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生课前社会实践、体验、感受,课堂反馈、交流,形成了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生态学习氛围,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为实现本课的有效生态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4.拓展总结。拓展:借用训练团队凝聚力的拓展游戏(最小的空间站最多的人)来说明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要合理保护、开发、利用,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及理解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游戏环节同时组织其余学生分组讨论并点评,教师小结。设计依据:在课堂上设置拓展游戏,一米的空间可以容纳N多人的呈现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验到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有限,它既是一种对理论知识的及时巩固,又是一种对教学内容的再呈现、再认识。总结:结合拓展游戏的情况,总结巩固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针对课前、课中出现的问题,运用理解、尊重、关爱的态度对学生进行正面激励,要求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善于活学活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真正促成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等方面有所收获与提高,从而使本课教学目标得以全面实现。

5.布置作业。(1)书面作业:试运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资料并结合社会实践,分析论证、探讨南京市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2)自主研究:继续通过网络等媒体收集一些世界著名的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都达到“双赢”的现实案例,并将此案例交流共享。设计依据:要通过教学,为学生树立“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学习观念。让学生在再实践中更深地体悟授课内容。至此,本课教学从实践到理论,到再实践的生态教学过程得以完整呈现。

课堂教学过程,采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领者、指导者、组织者的新型生态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最终使学生从秦淮河可持续发展的感性认识升华到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性认识。

本课的完整教学过程,采取“学中做”、“做中学”、“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深化理论”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生态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达到学生自主学习并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

通过与传统理论教学相比较,本课理实一体化的生态教学设计,探索能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本质特征的、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及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专业课教学新模式,从而提高旅游服务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真正实现旅游职业教育的本质功能。

参考文献:

篇7

【摘 要】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高校和用人单位都开始关注大学生实习环节,尤其是用人单位特别看重大学生的实习工作经验,使得在校外从事有酬劳动的大学生日益增多。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实习权益屡屡遭受侵犯,因此,本文从民商法角度出发,去分析大学生实习权益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出了我国民商法框架下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实习权益保障法律体系的途径。

【关键词】民商法;大学生兼职;法律保障

一、大学生兼职实习中的法律关系

大学生兼职实习行为涉及三个法律关系主体:学生、学校和实习单位。他们之间存在三个法律关系: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法律关系、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和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

(一)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学校与用人单位在兼职实习类型中并不直接具有法律上的委托关系。兼职实习不同于学校与用人单位签定实习协议的教学实习。在兼职实习中,由于实习是大学生自发寻找并提供劳动服务的,签定实习协议的主体只有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学校并不参与。因此,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并无合同或协议进行约束。从责任承担而言,兼职实习中,大学生脱离学校监管自发到校外寻找实习单位并从事劳动,学校的教育、管理职责及安全保障义务等也相应转为用人单位承担。

(二)大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法律关系。大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法律关系是《教育法》中规定的教育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兼职实习中,虽然学校对大学生一定的教育管理职业和安全保障义务转由用人单位承担,但是,学校作为学生的教育管理主体,毕竟对学生负有监管的义务,应当尽可能地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基于此种监管责任,如果在校生在实习过程中,遭受人身安全损害,学校应该担补充责任。如果用人单位不能完全支付赔偿费用时,由学校承担补充的赔偿义务;在用人单位不能及时支付赔偿费用危害到受伤学生的治疗或康复时,由学校先行垫付相关费用。

(三)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兼职实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是一种劳务关系。劳务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工者依约定,由劳动者向用工者提供一次性或特定的劳动服务,用工者依约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一种有偿服务的法律关系。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权利义务不同。劳动关系的建立伴随着一系列义务和责任的产生。用人单位必须依照法律规定承担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等义务,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权益时,需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但对于劳务关系,雇主不承担被雇佣者的社会保险等义务,当雇主侵犯被雇佣者权益时,雇主一般也只承担民事责任。主体地位不同。劳动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劳动者服从用人单位的管理和指挥;劳务关系则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是通过协议或约定来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二、大学生兼职实习权益受到的侵害

(一)习报酬及工时问题现状。大学生兼职实习过程中,实习报酬工时问题倍受关注。一方面,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兼职实习报酬是其赚取生活零用、生活费甚至学费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实习报酬普遍低于正式工或临时工工资水平,部分用人单位也愿意为大学生兼职实习“买单”。然而,用人单位变相利用大学生顶替临时工,赚取廉价劳动力甚至免费劳动力;用人单位故意克扣或延期支付实习生工资;用人单位并不缴纳任何保险费用等。由于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实习期限,现实生活中,不良用人单位无故延长或缩短实习期限,把实习期与试用期相混淆的现象比比皆是。

(二)实习工伤事故性质。大学生兼职实习期间发生的人身伤害并不属于劳动法规定的“工伤”,应该按照民商法关于人身伤害赔偿处理。由于实习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劳动,实习生和用人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实习生也不是受《劳动法》保护的劳动者,在劳动当中受到了伤害,不能按照《劳动法》或者《工伤保险条例》来进行工伤认定。劳动部1996年8月12日颁布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61条规定:“到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实习的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学生发生伤亡事故的,可以参照本办法的有关待遇标准,由当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发给一次性待遇。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不向有关学校和企业收取保险费用。”这一规定对在校生在实习过程中受伤的情况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三、大学生兼职实习权益保障法律体系的完善

(一)实习协议强制制度。目前大学生实习兼职行为处于学校监管的“模糊”地带,而实习学生在与用人单位构成的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实习学生签订实习协议的意识不强,用人单位更没有签订实习协议的主动意识。兼职实习行为在现实纠纷处理中,又基本只能依赖于民商法、合同法等法律规定制约和保护。因此,我国应该立法确定实习协议强制制度,要求接受在校实习学生与接受兼职实习的用人单位事先必须就实习事项签订实习协议,规范实习期限、实习内容、实习地点、实习报酬、实习保险、实习工作条件、实习期间休息休假、实习保密协议、发生意外伤害事故责任分担等。在实习协议中明确且量化违约责任。另外,为了保障实习协议的有效性,而不是一纸空文,双方都应该遵守实习协议的有关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或刑事责任。

(二)特殊举证责任制度。实行举证责任倒置是当今有效维护兼职实学生合法权益的一种趋势。我国劳动纠纷解决的一般举证原则遵循民法的“谁主张,谁举证”。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如第十九条规定:“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我国关于劳动纠纷的举证原则是区别对待的,特殊侵权如劳动工伤等,是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而其他一般的侵权则是一般举证责任原则。鉴于处于弱势群体和尴尬劳动身份的大学生社会经验少,实习维权意识低,举证非常困难,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时“工伤”性质认定又颇有争议,故宜采用特殊举证责任制度。

(三)特殊工伤保险制度。建立一种针对大学生实习的特殊工伤保险制度,赔付的对象仅限于兼职实学生,保险费用由实习单位、实习学生和国家共同承担。对于国家而言,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有义务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因此国家支付一定的保险费用是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就业的应有之意,规定实习工伤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国家和实习生共同承担,减轻了用人单位负担,节约了成本。而对于实习生而言,其自身只需缴纳一小部分的保险费用,一旦发生人身损害,即可获得全额赔付,这极大保障了他们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

(四)特殊薪酬工时制度。由于大学生薪酬与工时并不等同于劳动法规定的企业职工工资和工作时间,法律上并无实学生薪酬工时的规定。各地在制定办法、意见等行政法规过程,对此也没有统一标准,在保护实学生薪酬、工时的执行层面上,立法不一,实施难度很大。因此,应该统一规定用人单位招募兼职实学生要遵循最低工资制度和最高工时制度,并将其规范在实习协议中,以条款形式体现。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必须在实习协议中体现。这样做能统一全国各地区关于实习薪酬和工时的法律法规和依据标准,能保证各地区有一定的制定标准和自由裁量的余地,实习薪酬只规定下限,实习工时只规定上限,能保护用人单位接受大学生实习兼职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泽鉴,民法总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利民、杨立新,侵权行为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

篇8

【关键词】大学新生;乙型肝炎;发病率;预防

【中图分类号】R1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90-02

乙型肝炎是威胁大学生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学习的一大疾病,我国高校会在新生入学时组织统一体检,了解大学生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校2007级新生入学体检的5200名新生乙型肝炎发病情况,为大学生乙型肝炎诊疗工作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2007级新生入学体检的5200名大学生,其中男3015名,女2185名;年龄17~20岁,平均年龄(18.6±0.7)岁。

1.2 方法

全体学生由校医院医务人员规范抽取血标本,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学生第二次空腹抽血,进一步作肝功能、乙肝五项检测[1]。

1.3 数据处理

本次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卡方检验,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乙型肝炎发病率

接受体检的5200名学生中359人乙肝病毒感染呈阳性(乙肝病毒感染率为6.90%),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

2.2 乙型肝炎预防措施

隔离消毒。检查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学生立即到上级医院接受进一步流行病学及血清学检查,安排住院隔离治疗,休学一年;发生感染的学生所在宿舍使用紫外线全面消毒。另外,体检发现血清转氨酶水平上升且存在乙肝感染体征与症状,但肝功能检查结果正常的,也要隔离观察治疗。所有发现乙肝病毒感染及存在检查异常的学生经治疗再次检查正常后方可复学。

检查确认为HBsAg携带者的学生予以持续医学追踪观察,定期检查血清HBV感染情况及肝功能,发现转变为慢性肝炎需立即入院治疗。此类学生不可献血,需接受系统健康指导,强化个人生活卫生管理,生活用品专人专用,避免血液、汗液、大小便、唾液、月经传播[2]。

开展校内乙肝防治宣教。通过设立校园公示栏、开展寝室宣教、定期开展健康讲座等方式向在校师生宣传预防和控制乙肝的知识,提醒广大师生注意在生活中自我保护、积极接受乙肝普查,并共同维护环境卫生。

避免病从口入。加强学校食堂及食品零售门店卫生教育和检查,严格根据《食品卫生法》指导餐具清洁和消毒,建立校内食品卫生评比和举报制度,加强和优化食品卫生管理。

预防接种疫苗。预防性接种乙肝疫苗,疫苗接种所用器械要一人一用一消毒,使用正规医疗器械生产商提供的一次性注射器注射疫苗。

设立特殊门诊、病房和生活服务部门,专门诊断和收治乙型肝炎学生,安排经验丰富的固定医务人员;多次使用的用具彻底消毒,一次性用具用后丢入医疗垃圾处理桶并按规范处理,学生理发所用刮刀及面巾等要注意消毒。

3 讨论

本次研究对我校接受规范体检的5200名学生的检查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了解大学生乙型肝炎发病情况,检查结果显示,我院结合体检的5200名学生中,6.90%感染了乙肝病毒,低于前几年国内高校大学生乙肝平均患病率,这是我校积极开展新生体检、校内接种乙肝疫苗的成果。

我校体检发现的359例乙肝病毒感染学生中,男性构成比高于女性,这一结果与国内大多高校乙肝病毒检测结果基本相符[3],此种现象主要是由于男生相比女生卫生习惯较差、生活作息不规律、接触电脑时间长、多熬夜、抽烟饮酒,降低了机体抵抗力、影响正常生理功能,因此乙肝病毒感染率更高。高校应着重帮助男生纠正错误生活和作息习惯,注意自我调理和保护。帮助乙肝病毒感染学生尽早隔离治疗,加大乙肝防治健康宣传工作,并通过有意义的乙肝防护专题培训活动让学生真正掌握乙肝防治知识,指导大学生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运动锻炼,正确认识乙肝疫苗的作用,定期主动接种乙肝疫苗,提高机体免疫力、阻断乙肝病毒传染途径,全面预防乙型肝炎。同时,高校也要纠正学生对乙肝的错误认识,让学生明确乙肝病毒传染途径,纠正消化道传染、呼吸道传染等错误认识[4]。

参考文献:

[1] 童红梅.甘肃省某高校2008至2010年新生体检血清ALT检测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检验医学,2013,28(2):117-119.

[2] 陈慧娟,赵守松,蒋玖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淋巴细胞与肝脏病理的关系[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3,31(10):603-607.

[3] 杨小华.学校组织乙型肝炎相关检查流程探讨及其与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的关系[J].护理研究,2009,23(1):79-81.

[4] 熊学美.大学生体检中乙型肝炎发病率情况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51.

篇9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

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对于社会中的法以及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和态度的总称。[1]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指在校的大学生群体对现行法律制度运行效果的认知、情感、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2]自2008年以来,第一批“90后”大学新生进入大学校园,到现在,“90后”大学生成为高校的构成主体。近年来,高校大学生上当受骗的事件频频发生以及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例子屡见不鲜。因此,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势在必行。

一、“90后”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困境

1.培养途径单一。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已成为大学生立足社会的基本条件,“90后”作为新一代接班人,需亟待提升法律意识,以适应社会发展。高校普遍开设法律基础课,成为“90后”大学生提升法律素养最主要的渠道。课本内容主要集中在法条和抽象性较强的基础法律概念上,教师以单项讲授为主,重视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忽视了更为重要的法律意识教育。法律基础课实践性较为突出,但课时较少,明显制约了教学效果。单一的培养途径,不利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升。2.法律意识淡薄。“90后”大学生对法律学习的重要性缺乏必要认识,存在忽视法律教育的倾向。他们认为了解一些法律常识,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就能很好地生活。虽然经常看到或听到社会上有关法律的事件,但总觉得那都是别人的事情。使得学生很难主动获取一定的法律知识,法律知识匮乏。同时,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部分“90后”大学生存在“权大于法”的错误观念,使得“90后”大学生对法律的认知水平不高,对一些法律观念和法制概念缺乏正确认识,导致法律意识淡薄。3.运用形式僵化。对法律知识的运用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是衡量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强弱的重要标准。我国“90后”大学生在对法律的运用上,存在“知与行”的偏差,不能将学到的法律知识正确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且理论和实践不能同步,有时虽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但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法律手段以及法律经验作为支撑。对知识没有深入掌握,具体实践经验缺乏,导致运用形式僵化,不能灵活使用。

二、“90后”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价值

1.培养法律意识,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是大学生适应、融入社会的重要条件。在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90后”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正面临多重挑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等道德领域的失控现象冲击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正确形成。由于“90后”大学生人生阅历尚不丰富,在成长过程中易受到社会中不良风气的影响,使之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有利于规范引导思想,树立正确三观。2.培养法律意识,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大学生法律意识提升,有利于自觉维护法律权威,严格恪守知行一致,形成强烈的守法意识,自觉遵守法律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责任感,增强护法意识,敢于同违反国家法律与校园规章制度的行为作斗争。有利于形成依法办事的意识,养成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构建和谐校园。3.培养法律意识,有利于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加强大学生法律知识培养,是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法律意识提升,法律认知水平提高,有利于增强“90后”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形成良好的法律素养。提高法律知识的运用能力,提升权益意识,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保护自身安全与合法利益。由此可见,培养法律意识,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成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中流砥柱。

三、“90后”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途径

1.实行依法治校,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完善高校规章制度建设,坚持依法治校,为“90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树立良好示范作用。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法制教育经常化,将其同校风校纪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资源进行法律知识宣传。同时,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严格执行,要求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违章必罚,使学生在最直观的法律环境中树立法律意识,感受浓厚的法制氛围。2.改善教学方式,传授丰富法律知识。教师的课堂知识讲授是大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要优化学校主课堂地位的作用,完善法制基础课的教学方式。充实教学内容,减少条文式、抽象性的内容。适当引进案例教学和开放式教学以及翻转课堂等教学新模式,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实效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正确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用法能力。3.注重法律实践,促进法律知识合理运用。法律意识的培养不能脱离法律生活与法律实践,高校要运用各种资源,为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创造条件。以“90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总体情况为切入点,将其融入到高校日常发展建设体系中,成立法律社团、组织模拟法庭等,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的立法讨论,发表自己的相关意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提高大学生参与法律的热情与实践能力。4.强化自我教育,提升自身法律素养。“90后”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心理与生理正在高速走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稳定。遇事反映强烈,情绪易冲动,受挫折能力弱,明辨是非能力差。因此,大学生要激发自我觉醒,重视法制思想的学习,内心形成坚定法律信仰,乐于接受法律行为规范。自觉培养法律意识,从法律的高度分析、认识和解决问题,成为一名法律素养提升、全面健康发展的优秀大学生。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小学;德育;重要性

德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奠基教育工程,同时,德育又是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起点,只有保障良好的德育,即保障德育质量,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抵制消极思想的侵蚀,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的小学德育往往被忽视,而且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德育的顺利开展,因此,需要强化家校合作,不仅需要在学校接受教师的德育,在家里,学生家长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德育的重视度,并且积极采取行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家长,要密切关注学生(孩子)的言行举止,注重细节,从小事抓起,帮助学生(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孩子)的错误,不能一味地批评、指责,要加强正确引导,告知学生(孩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从学生(孩子)的一点一滴抓起,并且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家长,要保持积极的思想观念,给学生(孩子)传输正确的思想,从而有效地抵制消极思想对学生(孩子)的侵蚀,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

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思想意识是相辅相成的,通过良好的德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保持正确、积极),而且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小学生属于法律意识薄弱的群体,往往在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时,难以有效地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身的利益,因此,要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普及法律知识,健全他们的法制观念,提升他们的法律意识,将德育培养有机地与法律知识教育融合在一起,互相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具备强大的法制观念及法律意识,能够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将德育培养有机地与法律知识教育有机融合,提升德育的价值,同时,帮助小学生自卫(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通过德育,不仅可以培养出健康的人才,还能普及我国法律知识,培养出法律意识强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国家建设储备优秀的人才,全面提升小学德育质量。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