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多样性范文

时间:2023-10-09 17:31: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命多样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生态文明;文明形态;整合性;建设性

Abstract:The integrative natur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refers to the integration of complexity,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synchronism and diachronism. The constructive nature refers to the rule of logic and circulation, human introspection, “sentiment and reason” in humanistic ecology, and affective synthesis of “human factor”. The perse pattern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re manifested in symbiosis, integration, reciprocity, multiplicity, complexity, poetic nature and “grand beauty” in civilization.

Key words: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ivilization pattern; integrative nature; constructive nature

一、生态文明的整合性

从深生态意义上看,生态文明不仅是治理与环保问题,更是一种观念、机制、形态及人类文明运行的终极性问题。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自然与人这两个维度的错综交织、多样融合及系统构成。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的文明形态,要通向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未来,必然以活化人的维度为主导。活化人的维度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这表明人是人的活动的目的又是手段。作为目的,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人的自由及和谐地生存与发展;作为手段,人的一切活动方式,人为自身创设的一切生存条件都能够体现出工具性,具有技术性的操纵取向。而人之所以能够活化自身存在的维度,不惟人自身,而必须是深生态性的,作为系统化的文明构成形态,生态文明成为润化多样机能的交叉互补的整合机体。

首先,复杂性整合。生态文明依据生态系统演替的节律而表现过程性与整合性、线性与非线性、有序与无序的复杂性,并且也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整合性。生态系统的演替本身既是一个进化的又是非线性的过程,在向人类生存活动的“化成”中,必然促使人类自身的进化与演替,同时就表现出“自然的人化”这个人类文明生成过程的线性与非线性、有序与无序的复杂特性。在这样的历史与逻辑序列中,生态文明必然整合与融括自然进化、人类文明的生成和发展的一切结果,体现人与自然生态同体进化的生态节律。其次,生态转换性整合。生态文明在人与自然生态互为工具和目的的关系中体现,是带有转换性特征的文明形态。对人类的生存活动来说,自然是人生成和发展的手段,也是目的。就其手段性而言,人不仅需要自然的生态价值支持,还需要借助自然的力量发展自身,获得自身生态优化生存的条件;就其目的性而言,自然是人类发展的目的。一方面,人类发展的未来形态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明构成;另一方面,人类自然之身的活动状态,必然依据和谐、生态化的自然形态,并且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最终结果,必然集中体现在人自然之身的优质化存在。对自然生态的和谐性结构来说,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既是工具又是目的,一方面,人类发展的程度可以映现自然的状貌;另一方面,人类发展的终极形态,也可以润化出自然生态的和谐形态。

再次,历时性整合。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由不同文明形态的历史性、韵律性及有序化的转换而表现了整合性。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多种形态,以及当下我们进行的后工业文明等,那么,生态文明作为新型的、面向未来的文明,辩证地汲取、有机地整合了一切文明的积极与合理因素,涤除其非合理因素及危及人的生态化生存的因素,并且通过最佳体现人与自然生态和谐一致的关系,而使人能够始终居于永续发展节律中。

最后,共时性整合。从现实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已经结晶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文明形态,这些文明结出了“人文化成”的累累硕果。物质文明筑就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成为发展的物质前提和保证;精神文明作为人的本质的体现,致力于构造人的精神—心灵结构,引领人们积极主动地追寻生存活动的自由,提升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魅力;政治文明通过建立社会运行中的约束机制与体制,而使人们能够合理而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生态文明作为多种文明形态的整合性文明,依据生态整体性的运行节律和方法,使多种文明形态形成辩证的统一体,并从中合理而有效地发挥各种文明形态的职能。

二、生态文明的建设性

生态文明是建设性的(广义):其一,它表现为生成性、合成化的人类文明形态。作为生成性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立在历史的演替和延续的脉系中,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不同文明形式的最高层次、最终极形态的展现;作为合成性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既整合了文明形成中适宜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诸多文明样式,同时也成就了自身的多样形态。其二,它表现为建设性(狭义)、和谐性的人类文明形态。所谓建设性(狭义),是针对人类对自然家园的变异及破坏性而言的;所谓和谐性,是指生态文明要通过重建自然生态的和谐环境,引领人们能够在和谐关系的演进中去享受和谐生存。

生态文明与人类其他文明形态的不同点在于,它建基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条件下,并不断建设性地完备这种和谐机制。显然,生态文明的建设性并不排除人类活动的工具性和技术性,更不排除科学活动及人的主体意识,同时还充分肯定了“人文性”,肯定了人类的自主生存意识,并立足于运用人类历史演替中形成的一切积极成果发展自身,进而使人类自身能够永久性地构建和谐自由的社会存在关系。但生态文明的建设性还要求,由人类的智慧与能量而成就工具性与技术能力,在不断地创造人类文明成果的同时,更要致力于创造生态恢复及补偿性的文明成果,必然需要设定对于自然环境及人的生存的生态安全,要不断生成深绿色之思,将工具与技术不断地转换为建构生态及绿色生境的技术。为此,我们可以从多重角度审视生态文明的这种建设性。

首先,从逻辑及演绎节律看生态文明的建设性。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关系是生态文明进程的逻辑起点,也是终点,而最终成就与完善的是人的生态和谐性的生存。但在起点与终点的逻辑转换节律中,终点形态的关系,必然是对起点形态关系的超越,是在更高层次,在更加深刻的意义上,在更自由、更和谐的情境中展示人类的文明,必然是体现人类在更高层次上的生态和谐性的生存。从这种意义上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关系的本质及价值就表征着一种和谐与循环性的路向,或者说,这种关系的韵律特征是创生和谐与循环性价值形态的展示,同时也使生态文明呈现着这种和谐与循环性的价值形态,并且在肯定与超越性节律运行中体现辩证否定的过程。

其次,从人的自省性看生态文明的建设性。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力量是能够积极主动地认识、体验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关系的人,是能够把人的生存与发展机制放在这种关系去构建的人。生态文明的建设性总是向未来迈进的,以“生态人”为主体构成的建设性的文明形态,需要人们有基本的反思力和自省力。人类要构建生态整体性文明机制,以完备自身的生态性生存能力,并有效地促合那种“深绿色”生命体验形式,就必须要求人的反思与自省。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人类的自省力要求人们应该完备自身的生态创生性能力,强化生态协调能力,进而激活人们的生态性生存能力。所谓自省力,无非就是要科学、合理且生态化地思考及把握人们这一系列能力的机能性和节度性。这种自省力不可能撇开自然生态力的作用。因为人类生存于自然生态系统中,受到“盖娅”母体的呵护,对生存资源的获取不可能超脱自然力的供给,人的一切生命活动机能无不来自于自然生态力,这基本是一种顺向的力的递进。但当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力图寻求最大化的利益,满足自己最大化的财富需求时,在向自然生态进行最大化的索取时,就必然造成自然生态力的反向作用。这实际表现了自然生态力及环境支撑力的有限性与人的欲望追索及扩张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像福斯特所言,“在有限的环境中实现无限扩张本身就是一个矛盾”[1]。这就警示人类必须反思自然力的负重程度及承载能力,必须思考人类如何才能在永久的程度上保持自然力永远处于跃动的状态,能够持续地、稳定地为人类提供生命力的资助,为人类永续发展不断注入生命的活力,进而优化人类的生存结构,构建人类的未来。

再次,从人文生态的“情理”构合看生态文明的建设性。生态文明以演奏“生生”的韵律而突出“合”与“和”的机“理”,由生态系统的“合理”本性及合“理”的作用,组构成网络化、系统化并且是情意化的文明结构。生态学家王如松说:“复合生态系统不仅遵从自然界的‘道理’,也遵从人类活动的‘事理’和人类行为的‘情理’。”[2]97在这三重“理”的构合中,人的行为的“情理”不仅是溶解剂、剂,更应该是不同“理”的形态转换的中心。因为在人类文明的构成中,除了意识与观念、制度与律令等因素的导向性及规范性以外,主要是由人的行为来体现,即人的行为方式,往往可以体现出人的文明程度。显然,我们对“情理”的认同,一方面要符合人类生存活动的“情理”,另一方面要符合自然生态的“情理”。之所以称自然生态的“情理”,是因为人类认识和体验的自然生态必然是经由人对多种“理”的构合而展开的,这多种“理”的渗透便润化着由“情理”到“事理”再到自然之“道理”的转换韵律,其建立的运行模式的最终趋向,应该是在更高的意义上使人类行为的“情理”符合自然生态运行之“理”。 

最后,从“人力”的情意合成看生态文明的建设性。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因素在人,在人类自身而不是自然。复合性生态系统的运行机理在于人来掌控,是由人依据生态的律令及规则来调控,是要通过生态人格的塑造而不断地构建人与自然、社会及人与自身多重关系的自由融合,需要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的平衡机制,需要文化生态自组织系统所构建的人文基础。王如松说:“复合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最大差别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人这个超级生物可以通过技术、组织和文化在大的时空范围内操纵系统行为,使其为少数人的短期利益服务。因此,怎样调节人口、人力、人文、人气的关系,诱导人的温饱、功利、道德、信仰和天地境界,协调个体与集体、局部与整体、眼前和长远、物质和精神间的生态关系,是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2]97“三理”的情意合成必然彰显人的主体化力量,其行为及其“情理”必须顺化这种系统化、逻辑化之“理”的序列。在调节人口、人力、人文、人气的关系中,更重要的,还应该有“人情”,或者说,“人情”更是活化人口、人力、人文、人气关系的血脉,因为没有“情”、没有爱意的人的行为是干瘪的,无生命的。马克思认为,人能够以激情、热情“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3],其实,这种情意追寻同样构成人的本质力量,我们可以将这“五种”生存状态的合成视为广义的“人力”,而其连接的线就是“人情”。事实上,“人情”也促成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的有机融合,并且富有深情地演奏这种“化”性转换的交响曲。从这个意义上看,“人情”可以被赋予双重内涵:一是在人类的生命序列和社会生活序列中表现人情,包括亲情、友情、爱情、道德之情、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之情等;二是在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序列中表现“情”,主要是人类活动及人的行为方式对于自然的情,既有对自然生物又有对无机状态及无生命的自然物的情。

三、生态文明的多样形态

生态文明是有情意的文明形态,情意必然蕴含诗意性、融合性,必须是合理、科学、协调、统筹、全面及可持续地融通,并能够调控人的需要,消解人的欲望性的利益追求及非可持续性的财富观念。因为利益与财富的最大化作为功利性的追寻,往往是弱化“情意”的,是非生态性的,也是非“理”性的,必然背离诗意及融合性。生态文明的“情”应该通“理”,在 “情”与“理”的构合中把爱施放于全人类,施放于与人类生存活动朝夕相伴的大自然,施放于生命共同体,施放于大地之母;不仅施放于当代人,更应该施放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并以人类的“大爱”展示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大美”之境。

第一,共生性、融合性文明。生态文明不同于人类历时性发展中凝结的其他文明成就,因为迄今为止,人类所成就的一切文明成果作为历史性存在,尽管有其历史合理性,但同样也存在历史局限性及独有性,或者说,各自关注了自身文明存在的建设性领域。生态文明必然是全面、合理、可持续性的,是希求与自然生态、生物多样性,在共在家园中同体共生的人类文明形态,并且是整合及有机地融合了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成就的一切文明成果。

第二,互惠性文明。生态文明的审视角度更应该立足于生存论的向度,需要通过人在自然天地中的整体性生存而呈现生存质量向度。人的生存质量并不只是以物质生存质量体现,也不是脱离自然和现实生存而以虚幻的精神性生存质量来体现,而必然是整合性、融合性、共生性的,是以全面、科学、合理的生态性生存质量来体现。人的生存质量还需要以人的物质肌体的存在质量作为显示器,通过肌体的活力及能量输出,信息传递的速率、活性程度和质量来显示生存状况。人要求“生”固“命”向自然获取的首先是物质能量与信息,以完善肌体的存在,而当前人们面临的环境危机状况所危及的首先是人的物质肌体及其延续。这同时显示,人的生存理应同自然、环境构筑互惠互利的能量与信息的转换机制,同时还不可忽视代际互惠,即“为了能让未来世代有平等的机会从土壤、净水、森林、海洋和气候取得财富与福利,我们现在就不能任意破坏这些自然资源,以免后代子孙再也无法有效进行利用”[4]。只有在这种多重互惠状态下,才能保证共生性与融合性的生存机能,才能使人类文明的根基牢固。

第三,复合性文明。共生、融合及互惠互利性的文明构成的人类学基础应该是复合性的,即体现人类复合性生存的文明系统。复合性生存的基础是复合生态系统,它使自然与人(社会、经济、精神/文化)以复合性存在结构呈现着生态性构成。其中起码存在两套系统,一是人类“自体”性的生态存在系统,一是人类与自然“共体”存在的生态系统。由此也使复合体成为两套,即一是人类“自体”性的复合体,一是人类与自然“共体”性的复合体。两套系统和两套复合体是错综交织的,但必须相互支撑,呈现支持结构,这种支持性凸显和谐程度,各自机能得到优化、能量得到最优发挥实际就是文明的呈现。

第四,复杂性文明。复合生态系统是复杂性结构,生态文明同样是复杂系统结构。复杂系统构成了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的基本样态,必然使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世界中,文明也同样处于这种复杂且非线性的构成中。复杂性现象主要是通过有序与无序的交织,多样性的存在状态,以非线性、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体现自然生态、生命共同体和人类文明,体现人类存在的“自体”与“共体”不断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特征。这使得生态文明在“多”与“一”的统一,“异”与“同”的统一,无序与有序的统一中,形成复杂的、自组织性的并且是处于永久性演替节律上的系统结构。同时生态文明较之人类构建的物质文明在偏于物质基础性的建设方面,精神文明偏于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建设方面,政治文明偏于对社会规范体制与系统的建设等方面,也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整合性及复杂性。

第五,诗意性的文明。生态文明演绎人类的诗意生存,将人类的生存律动调适在诗性的节律中,使人的生存质量呈现为诗意的质量,也祈望将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化生为一种“诗性综合体”。同时,生态文明还力主拯救沉浸在那种被生存欲望及无限扩大的财富欲念所“遮蔽”的人的精神,促使人们不仅能够构筑“自体”性的诗性生存节律,更要和谐地润化“共体”性的诗性韵律,并使那种所谓神性的“诗性乌托邦”转换为现实、具体的生存场域,将生命的本真“敞开”,从而让人们真正且深度地体味到“诗意地栖居”的韵律。

第六,生态文明是“大美”的文明。生态文明作为塑美的文明形态,是不断地构筑系统整体性及和谐美的文明形态。显然,生态文明不仅要构建人类“自体”性的美,更要注塑人类与自然“共体”性的美,即“大美”。因为生态文明是在“大道”及“大化流行”之境中生成,所以它呈现的美的形态就必然是在宇宙自然之“大”以及在生生化育中显现着美的状态。同时,生态文明的整合性、融合性、共生性、复合性及其复杂性都必然是通向“和”的,是“大美”之“和合”及“生化”的神韵之境的显现。

四、结语

生态文明全面、整体、可持续性地,并且是绿色地集合与融聚人类那种无限的创生性机能,希求与自然生态、与生物多样性,在共在家园中同体共生、互惠互利,呈现了“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5]。

参考文献

[1]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

[2]王如松,周鸿.人与生态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9.

篇2

关键词:学科理念;科学素养;思维方式;高效课堂

赵占良先生说:“提升对生命世界的理解力,主要不在于增加了多少内容,而在于提供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认识事物的视角。”意思是说,是否学好了生物学,主要不在于记住了多少生物学中的事实性知识,而在于是否掌握了分析、判断生物学事实的生物学基本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生物学科中的基本理念认识生命,分析生物学问题,有助于形成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提升对生命现象的理解能力,从本质上理解生命系统和生命现象,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一、生命系统的理念

生命系统是指具有生命的各种不同层次的结构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整体。生命系统是一个多层次自由组织的开放系统,属于复杂的系统。作为系统的整体特性并不是其各组成部分性质的线性叠加,而是在各组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显示出的一些全新的特质。

把生物和生物学知识体系放在系统的位置上加以认识和考察,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生物学知识,使之成为一个有明显结构层次、线条清晰而成网络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注重体现系统论的思想和方法,对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生物学知识体系,提高学科内综合能力等,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二、细胞代谢的理念

美国科学家威尔说:“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生命系统,细胞代谢的正常进行,就必须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细胞代谢就是生物细胞内发生的使细胞成分不断更新的一系列化学反应。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代谢是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生命活动异彩纷呈,精巧惟妙,多种多样,这是生命活动的多样性。但从生命活动的本质上看,细胞代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这就是生命活动的统一性。

三、基因的理念

所有生物都需要获得精确的信息指令来指导和控制其生长、代谢、运动、分化和繁殖等,而分子水平上的信息传递或信息流动是一切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过程。这个信息传递就是由DNA分子携带的基因中的遗传信息向后代的传递,还包括由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翻译过程合成蛋白质,通过蛋白质作为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进而控制生物性状。基因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是一切生命活动最本质的基础。我们要学会深入到基因水平,寻找生命活动的根源,运用基因的理念解释生物学现象,就是从本质上认识生命世界和生命现象。

四、稳态的理念

生命活动是生命系统与所处环境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需要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和形态结构的相对稳定,而环境又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环境条件的变化有可能影响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和形态结构的稳定,所以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不断进行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和结构与环境变化的协调,维持生命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稳定,这就是稳态。生命系统的结构属于耗散结构,也就是说,生命系统需要耗散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的能量,才能维持其稳态。一方面,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功能都是以维持稳态为目的,另一方面,生命系统保持其组成成分和结构的稳态,是各层次生命系统维持正常功能的必要前提。

五、生物进化的理念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来自最原始的共同祖先。现存的每一种生物身上都浓缩了大约38亿年的进化历程,积累了经过自然选择的洗礼而保留下来的基因库。这些基因库在每一个生物个体上表达,表现出它的适应性和独特性,众多的独特性又表现出生物的多样性。进化可以把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系统和生物学现象串联起来。

每一种生命现象,我们都可以从现实情况和进化渊源两个方面找到原因。例如我们都体验过的膝跳反射,从现实情况看,是我们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应答性反应,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是我们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避害机制。

通过生物与环境的共同进化,地球上出现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使我们的地球五彩缤纷,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六、生物多样性的理念

生物多样性反映的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在内的相互间存在着错综复杂关系的一个概念。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资源过度利用、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越来越突出。20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80年代以后,人们认识到维护地球的生命是由多样性的生命来完成的,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的生物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已成为广泛的国际共识。只有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以代谢、遗传和进化为特征的生命才是永恒的,才能真正达到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科学基础。

学科理念是学科教学的灵魂。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生物教学中,重要的是始终贯穿生物学科理念,让学生掌握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全面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因而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篇3

沃尔什的警告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学家P・沃尔什教授率领的考察队于1998年至2002年对类人猿的主要栖息地西非加蓬和刚果(布)原始森林的黑猩猩和大猩猩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这两种灵长类的洞穴数量在过去的20年中锐减过半,少了56%。据他们推测,如果照此速度发展下去的话,30年后,黑猩猩和大猩猩的数量将再减少80%,从而使这两种物种濒临灭绝!

问题的严重性还远不只是黑猩猩和大猩猩,几乎世界各地的灵长类动物都将面临灭顶之灾。目前,国际物种保护委员会以及其他一些国际动物保护组织共同起草了一份世界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的名单,总数竟达25种之多。它们的种群数多者几百上千只,少者仅存几十只,其中,现存数量最少的当数生活在中国海南岛的海南长臂猿,仅有20多只;其次,是生活在越南的灰腿白臀叶猴、越南金丝猴和达氏叶猴,以及生活在尼日利亚和喀麦隆的大猩猩,它们也只有100只到200只。像巴西的北方蛛猴,刚果一带的山地大猩猩,也都只有300来只。如此多的灵长类动物的种群数已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难道作为灵长目之首的人类还不心急如焚,引起高度警觉吗?

同命相怜的忧伤

也许我们已经听惯了物种灭绝的消息,习以为常了,因为当今世界每天都有约100种物种在灭绝。根据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进化论法则,老的物种的消亡,新的物种的出现,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但专家们却严正警告我们,现在出现的物种灭绝远远超出正常物种动态平衡下的物种消亡,而且已经危及地球上的顶级动物灵长类。在进入21世纪之前的2000年中,还没有一种灵长类动物灭绝过,而恰恰在刚刚跨入21世纪之时,就有一种名叫非洲疣猴的灵长类动物灭绝了。这说明物种灭绝现象已经扩展到了适应力最强、最有智慧的高级动物,我们人类最亲近的同类――猴子了。

人们一般所说的猴子,是泛指学名为灵长目类的最高等的哺乳动物,又分为狐猴亚目(包括狐猴、懒猴、眼镜猴等)与人猿目(包括各种猿猴、猩猩和人类)。早在1个半世纪前的1859年,英国博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煌煌巨著《物种起源》,它阐明了人类在动物界中的位置及由动物进化而来的依据,得出了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结论。此后,由猿到人的进化线索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到了现代,分子生物学家们用DNA生物分子比较法对人类、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猴等的DNA分子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人与黑猩猩、大猩猩之间的差异仅为1.9%,这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证明猿猴是人类最亲近的近亲。现在猿猴濒临灭绝,任其发展下去,人类的消亡还会远吗?

时不我待的反思

要真正认清猿猴灭绝的严重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还得从生物多样性说起。

篇4

一、湿地概述

湿地一般以《湿地公约》的定义为标准。即:不管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威水、成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5米的水域。

湿地是地球上分布广泛具有多功能的独特自然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有很高的生产力和许多潜在的功能。它因其复杂的食物网和丰富的动植物多样性而被看作是“生物超市”。由于其能够降解、去除水中沉积物、化学物质和其他污染物而被称为“地球之肾”,同时能够提供控制洪水、保护海岸免受侵蚀和风暴破坏的有效体系而被认为是“自然界的土木工程师”。湿地不仅向人类提供了大量的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在涵养水源、蓄洪防旱、净化水质和提供旅游资源等方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世界各国都在针对湿地保护,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保护有限的湿地及其资源,使之达到可持续利用,与人类。

二、湿地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即一个地区内所有的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它是一个区域内生命形态的丰富程度。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也可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

生物多样性是描述地球上生命的变化及其形成的自然格局的术语,是生命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跟多种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生态系统进化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生物圈或其部分区域中的某个物种过于强大时,会造成其他物种数量的减少甚至灭绝,从而损害生物多样性。目前这种情况正由于人类的过于强大而造成。因此,生物多样性还意味着生物种群在个体数量上的均衡分布。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生物多样性是几十亿年来生物进化的成果,生物多样性是自然过程塑造的,同时也日益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生物多样性形成了一个生命的网络,人类是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依赖于它的发展而发展。

三、湿地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湿地生态旅游首先是对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理解和保护,其次是对湿地和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体验欣赏,最后才是经济效益。在湿地生态旅游中,生物多样性保护要集中考虑野生生物、生境和游客三方面的因素,重点体现在野生生物及其生境的科学合理使用。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湿地生态旅游应该重点关注水鸟及其生境的保护,合理控制游客行为,严格按照湿地生态旅游的原则和目的制订相关政策。

(一)建立专管部门

召集来自湿地、生态旅游、生物、水鸟、经济、交通、农业、司法、建设、及地方各个部门的专家组成专门的湿地生态旅游规划管理部门,负责湿地生态旅游的筹建、规划和管理工作。具体包括搜集各国生态旅游的特点,监测和评估全国的生态旅游活动并收集相关数据,促进地方生态旅游立法等,为湿地开展生态旅游提供借鉴和支持。在研究国内外生态旅游形势和未来发展潜力的基础上,构建科学完善的综合战略方案和管理实施规划,同时加强各级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建设,使湿地保护管理工作能够深入到基层。

(二)进行科学规划

遵循旅游经济和生态学规律,制订生态旅游整体部署、将生态旅游纳入当地社会经济整体规划中去,减少由于规划的盲目性、局限性和短期性而造成的损失。由于任何一个湿地生态系统都是处于大范围的湿地网络中,因此在生态旅游设计中,要考虑湿地网络的整体功能,充分利用城镇公路、轻轨以及天然廊道如林带、河流将各个湿地相连接,形成游览网络,这可避免某一地区旅游活动和游客过分集中而导致局部生态压力加重,同时公路轻轨的设计不可影响湿地之间野生动物的迁移和基因交流。

在每个生态旅游湿地,要按照生态学理念,合理规划各项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布局,包括公路、宾馆、餐馆、供水、供电、给排水、游览步道、公厕、垃圾收集及宣传牌等。所有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在布局上要避开湿地鸟类的核心区,而且要尽量采用低耗水、低耗电或零排放的战略,并利用适宜的系统处理固体废物和废水,以免造成湿地的环境污染。

(三)落实环境教育

生态旅游的教育对象除了游客还包括开发者、经营者、导游、服务人员以及志愿者等所有员工。首先,对生态旅游区的所有工作人员进行自然生态教育和生态旅游专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充实科技知识。尽快形成一支高素质的生态旅游专业队伍。其次,对游客进行环境教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以生态旅游宣传册等形式预先告知游客来湿地进行生态旅游的目的和旅游中的行为规范等。(2)在旅游中对游客组织开展相对系统但又不乏趣味性的环境教育活动,主要通过导游的讲解、湿地博物馆参观以及环境教育的告示牌等来实现。(3)对当地没有直接从事生态旅游的居民和青少年举办环境教育讲座,鼓励当地社区和有关利益团体积极参与生态旅游过程湿地的维护。只有在明确了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密不可分,人们才可能真正去考虑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的问题,才会进行有效的社区参与,才会为湿地生态旅游成为一项可持续性的产业贡献力量。

四、结语

篇5

一、解答分子与细胞类试题失误归因

【例1】(全国理综改编)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 ( )

A. 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B.转运RNA不同

C. 信使RNA不同 D.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答案】D

【解题思路】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是其细胞分化的结果,而细胞分化的原因又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所以,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是这两种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失误归因】有一些人认为,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两种细胞中的信使RNA不同。其实,在生物学问题中,谈到“根本原因”,必须深入到基因表达的层次中去寻找答案。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是一个细胞分化的问题,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选择性基因表达”。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直接结果是转录了不同的信使RNA,其次是在不同信使RNA的指导下合成了不同的蛋白质,最后由不同的蛋白质体现出细胞不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由以上分析可知,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两种细胞的“信使RNA不同”,只是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这个根本原因产生的结果。

【解题思路】(1)由于噬菌体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所以标记噬菌体首先要用相关同位素标记细菌,然后用噬菌体感染相应细菌,以达到标记噬菌体的目的。(2)用噬菌体分别感染有32P和35S标记的大肠杆菌,可以获得由32P标记DNA和由35S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3) 第三步过程中,搅拌的作用是让试管中侵染细菌后的噬菌体外壳与细菌细胞分离。离心的作用是让试管中的液体分成密度较小的上清液(主要含噬菌体外壳)和密度较大的沉淀物(主要含细菌细胞)。(4) 艾弗里最早发现了DNA是遗传物质,由于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念在当时人们的思想里根深蒂固,他们怀疑艾弗里实验中的DNA纯度不够,不认同艾弗里的伟大发现。噬菌体只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构成,赫尔希和蔡斯假设,用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如果能确定是噬菌体的哪种物质进入了细菌细胞,就可以肯定进入细菌细胞的那种物质就是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只能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意思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这一结论是在对许多生物的遗传物质进行研究才得出的。

【失误归因】考生对本题解答出现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以为标记噬菌体是以培养基培养噬菌体进行直接标记。(2)用两种带有不同的标记的细菌分别标记噬菌体后,只会得到一种标记(32P或35S)的噬菌体。(3)不清楚“搅拌”和“离心”的作用。(4)以为最早发现DNA是遗传物质的科学家是赫尔希和蔡斯。(4)以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1)(2)(4)的几个问题主要是受思维定式的影响。第(3)个问题要加强理解和识记。第(4)个问题还可能是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过程理解不透或不会表达引起的。

【失误归因】本题考查的内容综合性比较强。需要考生有良好的知识迁移和应变能力。考生容易发生的错误主要有:不能将噬菌体增殖与DNA复制相联系,不能正确判断A选项的正误;不能准确理解DNA的半保留复制,导致对C选项的判断失误;不能将基因突变与密码子的简并性相联系,导致D选项判断错误。

【解题思路】(1)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R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2)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是4%和1%,则RR的基因型频率为95%,R的基因频率为R/(R+S)=(4+2×95)/200=97%。(3)1967年中期停用了杀虫剂,到1969年中期RR基因型幼虫几近消失,说明在不使用杀虫剂的情况下,RR基因型的幼虫比SS基因型的幼虫适应能力差。(4)由于RR基因型的幼虫在不使用杀虫剂的环境中适应能力较差,当该地区从此不再使用杀虫剂的情况下,持续的选择作用使R基因频率越来越低,最终频率最高的基因型是SS。

【失误归因】1. 有的考生一看到是有关生物进化的题目,就想到自然选择,这个本来没有错,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例如本题第(1)小题中,R基因出现的原因就不能答自然选择,而要答基因突变。2.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是近年来生物高考考查的热点之一,在平时的学习训练中,必须加以重视,第(2)小题可以运用遗传平衡公式,以SS的基因型频率为1%为切入点进行计算。3. 第(3)和(4)小题组织答案紧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本内容进行,特别要从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角度分析生物进化的问题。

二、内化基因表达的学科理念,提升高考应试技能

所有生物都需要获得精确的信息指令来指导和控制其生长、代谢、运动、分化和繁殖等,而分子水平上的信息传递或信息流动是一切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过程。信息传递包括由DNA分子携带的遗传信息向后代的传递,还包括由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翻译过程合成蛋白质而控制细胞与组织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和其他化学物质如激素还可以作为特殊的化学信号通过细胞的传导途径来调节相应的细胞代谢。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主要是基因的功能,基因的结构和表达是任何生命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是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本质。运用基因的理念认识生命系统和解释生命现象,有利于提高考生对生命现象的理解能力,从本质上理解生命系统和生命现象,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1.基因与生命本质的统一性和生物多样性

用基因的理念认识生命,可以明确任何生物都是以核酸为遗传物质和生命信息的,都共用一套密码子,都是以蛋白质作为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这说明千姿百态的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然而不同的生物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又都是不一样的,哪怕是一卵孪生的兄弟(或姐妹),其遗传物质也是有差异的。由于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遗传物质和生命信息,造成不同生物的特异性和生物多样性。

2.基因与细胞结构和新陈代谢

组成细胞结构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细胞代谢是指在细胞内发生一系列使细胞成分不断更新的化学反应,细胞的新陈代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细胞代谢中,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而蛋白质都是基因控制合成的,也就是说细胞代谢实际上是由细胞内的基因来调控的。

3.基因与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从现象上看,生物的生长是生物个体中生命物质量的增加,而从实质上看,生命物质量的增加是基因表达和调控的结果。从现象上看,生物的发育是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出现新的组织和器官的过程,而从实质上看,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从现象上看,生物的生殖是生物产生新个体,传宗接代的过程,从实质上看,则是基因在生物的上下代之间的传递过程。由于基因的传递,使生物个体的死亡转变成了种族的不断延续。

4.基因与遗传和变异

从现象上看,生物的遗传是生物性状在生物的上下代之间的延续,从实质上看,则是遗传物质在生物的上下代之间的传递。从现象上看,生物的变异是生物体的性状在生物的上下代之间和在子代个体之间表现出差异的现象,而从实质上看,则是基因重组或基因突变在生物性状上的反映。

5.基因与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从现象上看,生物的进化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生物多样性,从实质上看,是由于自然选择使生物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还出现了生物多样性。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有效措施是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其实质是保护了基因多样性。

6.基因与育种

传统育种方法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要使品种具有优良性状,二是要能使品种尽可能地保持稳定。从实质上认识这两个原则,就是要在育种过程中要使品种具有优良基因,并使之成为纯合子,以保证其稳定遗传。在杂交育种的基础上,人们又创新了一种大大缩短育种年限的方法――单倍体育种。

为了使所培育的品种具有优良基因,采用的措施有诱发基因突变的诱变育种。在育种过程中,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向所培育的品种中直接导入优良基因等方法,更是能够定向获得人们所需要的生物品种和生物产品。

7.基因与生态保护

生态系统的发展,就是生物基因库与环境相互作用,使生物与环境的共同进化。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保持了生物基因库在生态系统中的相对稳定。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这个影响有正面的影响和负面的影响。如果人类活动是使生态系统的结构遭到破坏,则生态系统往往会崩溃,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难以维持,从而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相反,如果人类活动使生态系统朝着更复杂更稳定的方向发展,则会促进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人类活动还可以使生态系统得以休养和修复,使生态系统终止恶化并保持稳定,向着有利于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和稳定的方向发展。

篇6

一、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满足学生生命发展需求

课程是学生生命发展的重要资源。无论是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以及校本课程,其所涵盖的知识体系无不体现出促进生命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学校在研究课堂教学时特别关注“备课”这个环节,强调要备教材、备学生,把课程资源与生命个体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抛开生命个体谈课程,课程就是没有血肉的空架子;抛开课程谈生命个体,生命的活力就得不到支撑。为了把课程与生命发展结合起来,学校在尊重生命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确立了“促进学生多样性及个性发展”的课程建设目标,建立了“长子营中学生命教育课程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生命的存在、生命的成长以及生命的品质三个部分,其中生命的存在包含生命安全、运动与健康两个板块;生命的成长包含学科基础、知识拓展、心理健康、综合实践四个板块;生命的品质包含梦想铸造、品格修炼、文化传承、艺术追寻四个板块。

生命教育课程体系中的10个板块既包含了义务教育阶段各个学段的国家必修课程、地方课程,还包含了学校开发的《米粒画》《生活中的科学》《校园心理剧》等特色校本课程。10个板块之间融会贯通,相互补充,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资源,充分满足了学生生命多样性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在健康、人文、科学、艺术等方面的综合素养的提升,使每一名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绽放出生命的光彩。

二、优化教与学方式,绽放学生生命活力

课堂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主渠道。在追求高效课堂的行动中,我们常常说“把课堂还给学生”。那么,具体该怎么做?为此,学校把着力点放在了研究“教与学的方式”上,深入研究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认真研究杜威的“做中学”教育理论以及“学习金字塔”理论,并组织教师、教研组长、教学干部进行多次研讨,制订了一些教学改进策略。在众多的改进策略中,逐渐关注到“读、研、讲、练、评”在教与学中发挥的作用,为此提出了“读、研、讲、练、评”五字两主体的教学模式,以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运用“读、研、讲、练、评”组织教学,从学的角度看,是学生在课堂上“学”的行为,明确了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从教的角度看,是教师组织“学”的行为,明确了教师“教”的内容以及组织教学的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课堂上,以师生为主体的“读、研、讲、练、评”使学生“学”的行为可操作、可评价;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读、研、讲、练、评”时,做到了面向全体,关注差异,调动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搭建了更多的平台,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自信展示中绽放生命活力。

三、尊重个体的多样性,展现学生生命价值

学生是具有多样性的生命个体,教育要顺应生命的这种多样性。为了将学生的生命多样性展示出来,一方面,学校积极开展各类评价活动,挖掘学生生命中的闪光点,激励学生建立自信;另一方面,大力开展特色活动,为学生发掘自身的闪光点搭建平台。

结合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校为每位学生制定了评价手册,记录学生在各年段的成长历程,用学生成长中的闪光点激励他们前行。学校还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拓展到“班级月工作评价”中,让学生在团队中展现自己的价值。

一方面,学校制定了“周反思”制度,即学生每周都要书写反思日志,并将反思日志的主要内容填写在“反思卡”上。起初,学生反思的内容几乎全部与学习相关。渐渐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始从态度、习惯、待人接物等方面多角度地反思自己的表现。

另一方面,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读书写字活动。每天,要求学生坚持15分钟的写字练习;每周,学校聘请书法教师为学生分年级做书法知识讲座;每月,学校德育处组织各年级开展书写评比;每学期,在学校艺术节上进行书写展示;每学年,邀请家长、任课教师参与书写工作的研讨与交流。书写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学会规矩做人、专注做事,也逐渐懂得“只有坚持才有希望”的道理。

总之,评价、反思、书写等育人活动的开展,为学生营造出积极、向上的生命成长氛围,展现出生命的价值。

四、发挥公共关系作用,搭建学生生命的成长网

学校的各项育人工作是由家庭、社区等相关利益者密切配合、共同完成的。我校坚持开放与融合的办学原则,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化办学模式,为学生生命成长创造优质软环境。

首先,我校抓住教研协作区内小学、中学、高中等学校的优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和区域内的小学密切合作,在学生的习惯养成、课程开发、体育、艺术等方面进行有效衔接;设计并组织学生到区域内的优质初中校、高中校开展游学活动,走进这些学校的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进取精神。同时,组织学生走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高校,和大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邀请北京师范大学爱心社的学员们到校和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尽早明白大学阶段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良好的习惯。这样的活动,为学生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激发了学生的斗志,引导他们树立理想并为之不懈努力。

其次,我校还构建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横向合作链。落实家访制度,组织班主任逐一走进学生的家;开设家长大讲堂,交流家教方法;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参加学校重大特色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养老院等,了解社会、关爱老人,让生命的意志品质在社会实践中得以锻炼。

篇7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分子与细胞”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2节内容。其中的教学难点较多,如,氨基酸的结构特点、脱水缩合反应的过程、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等。本节内容比较抽象,高一学生没有有机化学的知识基础,对于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以及氨基酸如何脱水缩合等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根据心理学的首因效应,新授课的教学效果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上述疑难问题理解的深度。因此,我将新知识进行分层引导,以简单知识作为理解疑难问题的台阶,让学生能够顺利地掌握难度较大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阐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

尝试建立氨基酸结构通式的球棍模型,以及使用球棍模型演示脱水缩合过程;能够利用多媒体搜集相关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2004年安徽阜阳出现的“大头婴儿”照片和2008年三鹿奶粉添加三聚氰胺事件照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哪些食品富含蛋白质?展示不同食品,学生思考回答。为何食物中蛋白质如此重要?蛋白质在我们生命活动中有哪些作用?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总结蛋白质的主要功能。蛋白质能够承担多种多样的功能,这与它的结构有什么关系呢?展示“瑞年氨基酸片”的图片、说明书,启发学生思考:瑞年氨基酸片为什么能够促进生长并提高免疫力?我们需要服用吗?从而引出氨基酸的结构。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事件入手,引导学生思考归纳蛋白质的功能,从保健品“瑞年氨基酸片”引导学生思考蛋白质和氨基酸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2.以甲烷模型为例,构建氨基酸结构模型

展示甲烷结构模型,以学生熟悉的乙酸(CH3COOH)引入化学基团羧基(―COOH)的概念,以学生熟悉的氨气(NH3)引入化学基团氨基(―NH2)的概念。接着要求学生利用所给的球棍(红、黑、绿、蓝色球分别代表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氮原子,小铁棍代表化学键,弹簧棍代表碳氧双键)模仿甲烷的结构模型组装出甘氨酸。组装完后请学生从不同角度识别氨基、羧基,并比较氨基酸空间结构与平面结构的区别。展示四种不同的氨基酸图片,请学生比较归纳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及其结构特点。

设计意图:在学生没有相关有机化学知识的情况下,通过学生熟知的甲烷、乙酸、氨气等知识引入羧基、氨基新概念,通过动手操作构建氨基酸模型,多角度比较使学生掌握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从而突破该教学难点。

3.学生活动,模拟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

展示氨基酸脱水缩合的Flas,利用前面组装的氨基酸

球棍模型构建两个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模型。由学生活动模拟多个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具体做法:(课前用A4纸分别打印好羧基、氨基、肽键、水,其中肽键用彩色纸打印最好)若干名学生(身躯代表碳原子,头代表R基,腿代表H)每人一手拿羧基,另一只手拿氨基,互相之间找同学(代表氨基酸)发生脱水缩合反应,一名同学专门负责取下消耗的氨基和羧基并换上肽键。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学生模拟脱水缩合反应过程中肽键与水分子、氨基酸数目及肽链数目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模拟脱水缩合反应,变抽象为直观,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4.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其功能的多样性

展示因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肽链折叠空间结构不同而形成的蛋白质,让学生归纳出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其功能的多样性有怎样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生物界的普遍规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自主归纳出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进而理解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四、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因学生缺少相关化学基础知识,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笔者通过对新知识进行分层引导,化抽象为直观,学生活动模拟实验,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突出知识的主要矛盾,促进学生理解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

篇8

从无数动物选择食物的例子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动物不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胃口而吃,它们好像是为着完成某一个使命。例如,蚯蚓就不是为了活着而吃,但它们活着却是为了吃,它每天吃的泥土几乎是它体积的200倍,达尔文曾经说过,如果不是蚯蚓,地球的土壤不可能像现在这样肥沃;海洋里有些单细胞生物有过滤器的功能,它能去除水里的有毒成分,而陆地上的乌鸦与秃鹰是大自然的清洁工。无论何种生物,所有成员都在合作地维护整个自然界的和谐统一。有些动物不仅仅为自己而生存,它们为了其他生命的生存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些神奇的现象,都依赖于生物多样性的存在。

支撑人类生产生活的各种物质资源以及精神文化资源均与生物多样息相关,如《生物多样性公约》中强调,“生物物种越丰富,药物发现、经济发展、有效应对类似气候变化等新挑战的机会就会越大。”本刊本期采访了关注此领域的企业社会责任专家与企业,并就生物多样性议题针对2013年上半年不同行业企业的约1000份报告中甄选100份展开了相关披露状况的调查分析,同时针对各年龄阶层、地域、教育背景的公众收集了87份对该议题认知情况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21%的样本报告以不同的方式提出生物多样性议题,绝大多数受访者也认为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详见本期封面《多样之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实践路径》系列文章)

经过一系列的分析,本刊认为,生物多样性本身的价值及其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已经变成了一项需要保护以及可持续开发的宝贵资源,作为社会与经济活动中最活跃、对生物多、样性影响最直接而广泛的一份子,企业应如何把握这一契机,越来越考验其生存智慧,并逐步成为一项重要的竞争法则。

篇9

JOURNALOFLISHUITEACHERSCOLLEGE2001年4月Apr.2001

生态示范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朱圣潮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系,浙江丽水,323000)

X

摘要:阐述了丽水生态示范区的生物多样性特点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和建议。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生态示范区;自然保护区中图分类号:X1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49(2001)02-0048-03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variety)和变异性(variability)0(U#S#OfficeofTechologyAssessment,1987),或指/生命形式的多样化,各种生命形式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多种相互作用,以及各种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及其生境与生态过程的复杂性。0[1]一般可从3个层次去描述,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指存在于生物个体内、单个物种内以及物种之间的基因多样性。任何一个特定的个体和物种都保持着大量的遗传类型。不同物种,其遗传多样性的丰富程度存在着很大差异。例如,细菌的基因数约1000个左右,某些真菌约达到10000个,而高等植物则可达40万个以上,一个物种通常由许多具有非常丰富的遗传变异的种群个体组成,从而使其具有大量的基因型。丽水山区具有极为丰富的物种,遗传多样性也很为丰富。物种多样性是指多种多样的生物类型及种类,强调物种的变异性,物种多样性代表着物种演化的空间范围和对特定环境的生态适应性,是进化机制的最主要产物,作为全国第四个生态示范区的丽水,生物种类极为丰富,已知有苔藓植物58科132属295种、蕨类植物41科88属365种、种子植物165科852属2572种、昆虫20目199科2094种、鱼纲动物10目21

X

科100种、两栖动物2目7科35种、爬行动物3目

11科54种、鸟类动物15目48科259种、哺乳动物8目23科57种、大型真菌800多种,是浙江省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地区。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中生境类型、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丰富程度。生态系统由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微生物群落及其环境所组成,丽水生态示范区内生态系统较为复杂,可分为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湿地生

[2]

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的植被组成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兼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混交林、落叶林、山地矮林、山地

[2]

灌丛、草丛和竹林等。湿地生态系统虽仅庆元、青田小面积分布,但其所起作用不可低估,淡水生态系统又由水库、池塘、山溪、瓯江等构成,是生态示范区内不可忽视的成员。景观多样性,是指景观与环境和植被动态相联系的景观斑块的空间分布特征,它实际上包括了所有其它层次上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尽管有的已为人类所利用,但绝大多数生物资源的潜在价值至今未被人们所发现,丰富的物种资源对人类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自然

[3~6]

财富。近两个世纪来,由于科技的发展、人口

的剧增,对资源的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和环境污染及生态环境破坏,对各种生态系统及生物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森林遭到严重破坏,每年有15km2的森

收稿日期:2000-12-22

(,,

第2期 朱圣潮:生态示范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林消失,世界森林覆盖率已从原先的66.7%降到目前的22%,生物物种最丰富的热带雨林遭到大量砍伐,使这些物种赖以生存的环境被破坏,据估计在未来30年中,全世界将有5%~15%的物种将会消失,也就是说每年可能失去1.5~5万个物种,或者说,在短短1天时间里,地球上有40~150个物种销声匿迹。几年以前,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估计,在全世界已知的约25万种高等植物中有2万~2.5万(即相当于占总数的8%~10%)物种处于严重受威胁状态,并估计到2000年末,将有可能增加到6万种,一个物种一旦消失,人类将永远丧失这种对后代可能是非常宝贵的生物资源。

建立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对丽水市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全省城市化建设、经济大发展的形势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能否有效实行,能否给浙江人民、给全人类保留下最为珍贵的生物物种资源和生态系统资源。这是建立生态示范区过程中必然应当考虑的问题。就目前而言,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一般可分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迁地保护要涉及基因库建立或植物园、动物园的建立,对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要求较高,显然丽水市在这方面的工作尚属空白,若在生态总体规划中能够选择一个合适的场址进行物种资源的引种、驯化,结合城市化进程的开展,集旅游、观光、科普宣教、科学研究等功能,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整个丽水市目前只停留在个别自然保护区对少数稀有濒危植物物种的引种栽培上,如百山祖冷杉(Abiesbeshanzuensis)、竹节人参(Panaxjaponicus)、白豆杉(Pseudotaxuschienii)等。而现在较普遍采用的是就地保护法,当然,就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最有效的措施,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的核心。就地保护就是以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包括风景名胜区的方式将有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生境保护起来,以保护生态系统内生物繁衍与进化,维持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目前,生态示范区内已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凤阳山、百山祖、九龙山;拟建中的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松阳箬寮土见、缙云大洋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仙都。仙都等风景名胜区以保护自[1]

49

位。凤阳山自然保护区占地7万亩(绝对保护区1.2万亩,相对保护区5.8万亩)。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占地2万亩已与凤阳山保护区连成一体,成为浙江省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其保护的对象主要有三:首先是保护古老、稀有珍贵树种,如白豆杉、天女木兰、华东黄杉、银钟树、鹅掌楸、南方铁杉、福建柏、钟萼木、香果树、蛛网萼、短萼黄连、天麻、竹节人参、八角莲、百山祖冷杉等。其次是保护中亚热带典型森林植被类型)))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竹林、混交林、中山矮林、山地草甸灌丛,百山祖大洋林区的湿地,该森林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反映了北半球亚热带区域的纬向地带性特征,该湿地也是生态示范区内为数不多的几个湿地之一。再次是保护珍稀动物,如华南虎(1999年百山祖首次发现华南虎踪迹,引起各方关注)、黄腹角雉、金钱豹、云豹、猕猴、穿山甲、苏门羚、大灵猫、小灵猫、娃娃鱼、角怪、白鹇、红嘴蓝雀等。九龙山自然保护区面积为3万亩(绝对保护区1.5万亩,相对保护区1.5万亩),主要保护对象是森林资源及其生态环境和珍稀动植物资源,其中植物资源如:钟萼木、连香树、福建柏、香果树、鹅掌楸、白豆杉、蛛网萼、长叶榧、短萼黄连、八角莲、天麻、银钟树、黄山木兰、凹叶厚朴、闽楠、黄蘖、紫茎、银鹊树、南方铁杉、长序榆、九龙榧、兴山榆、毛红椿、川鄂山茱萸、江西杜鹃、野香椿、钟旭兰、山珊瑚、无叶莲、银杏、苏铁及古老的杜鹃林。动物资源如黄腹角雉、环颈雉、金钱豹、云豹、短尾猴、穿山甲、毛冠鹿、獐、黄麂、黑麂、白鹇、大灵猫、小灵猫、苏门羚、青羊、娃娃鱼、角怪、相思鸟、水獭、青鼬、獾、原猫、金猫、虎、黑熊等。松阳县箬寮土见天然林保存较好,其中有珍稀植物乐东拟单性木兰、短萼黄连、百日青、南方红豆杉、厚朴、鹅掌楸、白豆杉、穗花杉、香果树、长序榆等。官山岭的杜鹃林可以认为是浙江省内面积最大,林相最为整齐的。缙云大洋山则分布有香果树、福建柏、白豆杉、长叶榧、浙江七子花、钟萼木、南方铁杉、银钟花、紫茎、黄山木兰、凹叶厚朴、浙江樟、乐东拟单性木兰、黄山花楸、短萼黄连、独蒜兰、野大豆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我认为在充分考虑保护上述国家珍稀濒危物种的同时,作为一个生态示范区,对生物物种的保护还应参照以下3个标准:(1)特色性。,

50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

除了重点加强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外,生态示范区的生态规划也应更加科学化。在城市化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应把如何保护和有效提高生物多样性作为重要原则,强调生态规划的目标与城乡总体规划目标的一致性,追求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整体最佳效益。坚持趋适开拓,以环境容量、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适宜度为依据,寻求最佳的区域或城乡生态位,不断开拓和占领空余生态位,以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潜力,促进生态建设。在可能的情况下,生态示范区可建立植物园、植物资源引种栽培基础和动物园,使一些珍稀物种能理直接的得到人为保护,并积极发挥本地基础研究力量较强的优势,进行有关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科学研究,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力度和有关法律政策的宣传,使生态示范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够切实有效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李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38~3412 吴征镒.中国植被[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63~643 曲仲湘,吴玉树,等.植物生态学[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1993.15~25

4 李博,弓濯明,等.普通生态学[M].呼各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

社,1993.1~3

5 孙儒泳,李博,诸葛阳,等.普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1993.1~6

6 金岚.环境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203~2047 钟章成.常绿阔叶林生态学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8.1~8

篇10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城市园林绿化;城市生态

城市园林绿化是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展示一个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窗口,是人们文化素养和道德风尚的体现。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认识的不断提高,绿化在城市建设的作用愈来愈引起普遍的关注,而且特别强调保留天然森林和自然景观,大力营造片林,并强调乡土树种选择及其合理配置;在天然森林已不存在的地方,模拟原来的天然森林进行恢复和重建。

1. 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重草坪轻乔木

由于受草坪热的影响,绿化时人们多采用大面积草坪。不少单位只重视草坪,轻视乔木,忽略绿化层次美,造成绿量不足,消音、滤尘、防风效果很低,遮荫、降温效果差,使人们夏季漫步时无处纳凉,所以在规划设计时应注意乔灌草的合理搭配。

1.2 重绿化轻美化

园林绿化既要体现生态效益,又要具有韵味美、内容美、形式美、色彩美,同时还要突出个性和特色。但不少单位只注重了做了绿化,忽略美化效果,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植物选择上只注重绿色植物的选择,而忽视了开花植物的搭配,造成一年四季均无花开;二是规划不科学,或照搬照抄,或杂乱无章,没有突出一个主题。

1.3 重平面绿化轻垂直绿化

平面绿化是面广、量大的平地绿化,垂直绿化是指与地面相垂直进行自下而上的绿化,包括屋顶、花架、墙壁等的绿化,它是利用较小土地而获得较大绿化面积的有效方法,而且还能丰富绿化层次和形式[1]。

1.4 重常绿轻落叶

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配置要尽量使用品种不同的植物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一年四季树常绿、花常开,给人带来不同的美景。但不少人却因为落叶类花木冬季要落叶而忽略它,在选择植物材料时只局限于常绿植物的范围内,导致许多落叶花木如芙蓉、紫荆、梅花等无用武之地。

1.5 重种植轻管理

不少单位对绿化工作重视不够,绿化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组织的检查或者验收,或赶时髦。植物栽后就忽略了管理,造成成活率低,树形杂乱,杂草丛生,病虫害发生严重,苗木生长衰弱,绿化效果差[1]。

2. 城市园林绿化中对生物多样性的误解

做好生物多样性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特别要重视生态系统和景观尺度上的多样性。目前,在实施城市绿化植物多样性的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不合理做法,许多研究集中在统计物种的变化,并把它与濒危物种的保护等同起来,而在城市又常常把它与物种丰富度等同起来,这对于城市绿化建设和城市生物多样性的运用是错误的。

2.1 生物多样性不等同于物种丰富度

在城市生物多样性的运用中存在一种倾向,就是特别重视物种的多样性。许多城市都把城市绿化植物中使用了多少种植物作为一个重要的生态环境建设指标,倾向于统计城市绿化植物种类增加了多少。当然,不能否定这些植物种类的增加为城市绿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营造了丰富的景观效果,但如果把城市绿化建设的核心都放在植物种类上就是错误的。因为物种丰富度仅仅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指标,它还包括物种的优势度和均匀度,这两点是十分主要的。

2.2 物种多样性高不一定表示生态系统最稳定

我们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绿化植物配置是经常做的一项工作。许多设计都很重视增加植物的多样性,进行尽可能多的搭配,达到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也期望获得稳定高效的生态功能。而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是靠构成生态系统的各个成分之间以及它们与生存环境之间形成的相互协调关系来维持的,物种多样性只是一个方面。物种的多样性不一定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赵惠勋,1990;何芳良,1998)。人工搭配的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是不相同的两个概念。人工植物搭配最大的弱点就是它的不稳定性,因此这种植被类型生物多样性的高低并不能说明其稳定性大小和生态功能的强弱。

2.3 重视植物的物种多样性,而轻视了动物的多样性

运用生物多样性与提高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并不矛盾,城市园林绿化好了自然会促进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现在有些在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过程中,仅仅倾向于运用了多少种植物,增加了多少个配置模式,建设出来的植物种类比其所处的地带性植被的组成类型要多得多,忽略了对当地动物的多样性,忽视了提高城市生态系统整体生态功能这个核心问题。因此,城市绿化建设的主体应该是以乡土树种为主而形成的植被类型。

2.4 生物多样性高不是人为拼凑的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人工植被的比重大。许多城市通过引种丰富了城市园林绿化的植物种类,也建设了许多组合模式,使物种的丰富度显著提高了,但许多植物和配置模式的保持都必须靠人力来实现,有时死亡率很大,因此会花费很大的人力和财力。生物多样性应该主要通过生态系统的内部调节来维持,而人为拼凑出来的较高城市生物多样性与保护和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是有差别的。

3. 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生物多样性的运用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 包含三个层次的含意: (1) 遗传多样性,即指所有遗传信息的总和,它包含在动植物和微生物个体的基因内; (2) 物种多样性,即生命机体的变化和多样化; (3)生态系统多样性,即栖息地、生物群落和生物圈内生态过程的多样化[2~4 ] 。

3.1 以生物多样性满足城市园林绿化功能对物种的需求

所谓城市绿化,是以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以人工植物群落为主体,以艺术手法构成的一个具有净化、调节和美化环境的生态体系,因此绿化种植中首先要考虑功能的需要[5]。在城郊过渡带,特别是在特大城市和风沙侵害严重的城市周围,应建立较大的防护隔离地带;在高速公路或城市交通干道两旁,宜种植灌、乔复合结构的降噪林;在重工业区应多种植针叶树以及白桦、橡树和洋槐等,吸烟滞尘,净化空气;在居民区应以圆柏、法国梧桐为主,以杀菌抑菌,有利于人类健康,雪松还有消灭苍蝇、白蛉子、蟑螂等能力,为居民生活排除困扰[6]。

3.2 以生物多样性维护城市园林绿化成果

城市园林绿化中应把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作为核心问题予以关注,应注重依附于植物的动物在维护绿地系统稳定性中发挥的作用。面对病虫害,若喷洒农药,会导致环境污染及害虫的再猖獗。从生态学观点来讲,利用生物链调控才是治本之法。况且动物对植物群落还能起到传授花粉的作用,大量鸟粪与昆虫残体还是哺育植物的优质肥料。据统计,1只灰喜鹊一年能吃15000 条害虫,可保护1~2亩树木免遭虫害; 1只杜鹃一个夏天能消灭31500条松毛虫,可控制40 亩杨树不被虫蛀。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城市绿地多样性保护,构建合理植物群落,为鸟类和昆虫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7]。

3.3 以生物多样性构建优良群落

城市园林绿化中要注重群落垂直结构,即成层性,成层现象是群落中各种群间,以及种群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不仅能缓解植物之间争夺空气、水分、阳光和矿物质的矛盾,而且确保了植物对单位空间资源的最佳利用,提高了同化功能的效率和强度。因此,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可以建立“草坪―灌木―乔木”三位一体的立体化结构[8],既可提高物种丰富度,又可提高资源利用率。另外,我们不可忽视楼顶、阳台、外墙壁,窗沿及桥墩等城市绿化的“特殊空间”。

在平面上,主要特征就是镶嵌性,这是由于土壤、地形、水分、 阳光等环境因子的不均匀性而造成的,布局要因地制宜,因此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应遵循岛屿生物地理学原理,应用“基底―廊道―斑块”理论[9],在各生境岛以及与城外自然环境之间修建“廊道”,减少城市生物迁移、生存和分布的阻力,以形成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给生物提供最大的生存空间,偏于系统的稳定。

3.4 以生物多样性提供适宜环境绿化树种

我们首先应重视乡土树种的种植,乡土树种适应当地自然条件,抗病虫,抗逆境胁迫能力强,而且低成本,易管理,易繁殖。多用乡土树种,还可以体现本土特色,使生物群落更趋稳定。面对物种单一现象,城市可结合当地土壤、温度和水分等生态因子,开展园林植物引种工作,这是弥补城市绿化物种单调,丰富城市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3.5 合理规划城市生态环境系统

现在城市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一个狭小的商业区域,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要从整个区域的角度着手,把城市的建成区、近郊区和远郊区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规划,扩大对城市园林绿地的全面规划和合理布局,着力保护和发展自然、近自然林模式,提高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要求我们在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方面必须通过充实、调整、重建城市生物多样性,使城市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才能建成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型城市。城市生物多样性运用是整个自然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予以重视。城市生态园林为保护与发展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有利条件和新的机会。生物多样性不仅是衡量城市园林绿化完善与否的一个指标,而且也是整个城市环境质量好坏的一个标准。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如何在城市园林建设中体现保护与发展生物多样性的宗旨,如何将生态园林与生物多样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生物多样性大国,尤其又处在城市化进程加剧的当代,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雅娟,赵桂芬,刘绪军,等.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防护林科技,2003,54(1):54-55.

[2] McNeely J A, Miller K R et al. Conserving the world’s biological diversity.Gland,Switzerland,1990

[3] Soule M E. Conservation:tactics for a constant crisis. Science,1991,253:744-750

[4] NA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 Conserving biodiversity:a research agenda for development agencies.Washington D C: 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2

[5]吴慧,周青.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城市环境绿化[J].生物学教学,2006,31(3):2-3

[6]王清淮.城市绿化功能及树种选择[J].城市问题,2001,(6):67-69

[7]王民中.浅谈城市绿化,益鸟保护与招引[J].绿化与生活,1994, (6):21-22

[8]赵桂英.立体种植与水土保持[J].云南环境科学.2001,20(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