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3-10-09 17:31: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乡一体化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乡一体化的含义

篇1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职业教育 内涵 理论预设 路径

[作者简介]谭璐(1973- ),女,广东台山人,广西科技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柳州 545006)

[课题项目]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教育体制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JZD0041)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6-0012-03

一、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提出及其内涵

(一)城乡一体化的内涵解读

从词源上来看,“一体化”的概念主要出自拉丁语的“integration”,其本意为“革新”,翻译成汉语后其含义则是“将各个部分组合为一个新的整体”①。早在19世纪末期,英国著名城市学家哈沃德・艾本泽(Ebenezer Howard)在其《明天是最好的变革路线》一书中就提出“城乡一体化”的概念,书中倡导“要用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结构来取代城乡对立的二元分割的旧社会形态”②。在此基础上,很多学者也对城乡一体化展开了相关研究,并针对城乡一体化提出了不同的概念。如张涛等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在城乡统一发展的规划基准下,实现城乡之间各个要素的自由流动、互通互融、相互协作,最终实现城乡社会之间协调发展的和谐形态③;黄爽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乡村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从各自的优势出发,谋划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和富裕的方略,最终实现城乡融合。④

综合我国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研究的定义,我们将城乡一体化概括为:当一国生产力与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或阶段时,社会的结构化转型迫切要求打破城乡二元制的社会经济结构,缩小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这时就需要通过政治、经济、管理等体制的改革,以实现城乡之间在经济、文化、教育、生态等领域的“共存、共荣、共促、共发”,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生态等方面的一体化。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概念衍生

关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相关学者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了阐述。部分学者从“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实现”这一研究视角出发,认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就是城乡一体化在教育层面的目标实现。还有部分学者从城乡教育公平与均衡的角度出发,认为城乡教育一体化本质上就是为城市和农村的受教育者提供平等、均衡的受教育产品和环境。

综合各个学者关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论述,笔者认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就是为了满足城乡居民对物质和文化的共同需求,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把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谋划,通过教育体制改革,以打破城乡二元教育结构,在教育资源配置、规划发展、政策保障、体制机制、内涵建设等层面达到一体化,最终实现城乡教育共同现代化的过程。

(三)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内涵的界定

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作为城乡一体化的三级衍生概念,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根据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我们认为,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是指打破城乡职业教育的二元结构,将城乡职业教育纳入一个共同的职业教育系统环,在职业教育系统环中通过整合城乡职教资源,实现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的“共享、共融、联动”,最终呈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职业教育局面,促进城乡职业教育的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城乡教育一体的发展过程与目标。

二、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理论预设

(一)共同体论

共同体理论作为人类生存生活的基本方式的理论化表现,是指人类基于一定的生活需要或生活目的,组成的一个具有稳定性和共通性的交往或生活圈,同时也是人的组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将处于两个端口的城市职教与农村职教进行完美衔接,组成一个职教共同体。在城乡职业教育的共同圈中,城乡职业教育有一个共同的公益性目标,即为了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的共同提升,满足城乡对职业教育的共同需求,在城乡职业教育之间所开展的相互维系和帮扶。城乡职业教育作为职教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兼顾城市职教与农村职教双方的共同利益,使两者利益服从于集体利益,发挥超个体功能,实现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提升。从根本上说,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将城乡职教作为一个共同体进行调配,也从政治体制层面打破了二元格局的枷锁,对实现城乡职教的和谐发展、共生共荣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育公平论

教育公平论不仅要在理念层面体现教育起点、过程以及结果的公平与正义,更要在实践中进行落实。教育公平与教育均等不同,教育均等论强调的是教育的均等化与平均化。⑤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不能直接断定两者无法相容。在一些特定的情景中,教育公平是一种无视个体差异的人人平等,而且把量的均等化作为实现公平的重要手段。但在另外的情形下,教育公平和教育均等作为一对矛盾体共同存在,两者的指向也存在差别,过于追求量的均等化会对教育公平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个体间的差异进行量的区别划分可能会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城乡职业教育公平的衡量标准与教育公平的衡量标准具有共性,可以用职业教育的起点公平、职业教育的过程公平以及职业教育的结果公平这三个标准来衡量。职教的起点公平是实现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基础条件,因此,必须打破二元化的职业教育城乡招生体制,才能使农村职教生不输在起跑线上。根据教育的公平论,在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首先要保证教育起点的公平,然后再实现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

(三)社会和谐论

和谐社会论作为教育发展的理论支撑之一,在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从目前来看,我国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直接导致了城乡居民的经济和综合素质的不平衡。针对这一现状,提出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建设既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只有加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的生存技能水平,才能间接地提升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化解城乡发展的二元矛盾,这也符合和谐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与规律。贯彻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必须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妥善解决城乡职教间的利益差别和冲突,这也要求在教育发展和改革中,既要尊重城乡职教的差别,也要利用教育行政手段促进二者的利益融合,以合二为一的模式统筹规划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路径。

(四)城市发展论

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和思路符合我国城乡发展的路线,也是城市发展论的要求。城乡差别是马克思早年提出的三大差别之一,也是首先要解决的差别。具体而言,要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即城乡依存、城乡分离和对立、城乡融合。对此,很多学者也对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阶段进行了设想,如周家来提出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要经过“乡育城市―城乡对立―城乡相融―城乡一体”这四个阶段。从这方面看,我国城乡职业教育的发展由城乡对立到城乡均衡、再由城乡均衡到城乡统筹,最后达到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这个过程也符合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规律。

三、实施城乡职教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一)积极推进职业教育资源的城乡共享一体化

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目标在于通过城乡统筹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师资、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⑥

1.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大背景下,要加快推进职业教育资源或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实现城乡职业教育间的资源共享,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一般来说,教育资源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软”性教育资源,包括智慧型的师资力量、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等;另一部分是“硬”性的物质型资源,包括校园校舍、图书、教学设备设施、教学场地等。推进职业教育资源的城乡共享一体化,需要软硬兼施。

一方面,在职业教育的“软”性资源共享方面,要建立城乡职业院校的教师交流或流动制,在城乡区域化之间实行教师的流动化教育教学。实施职业教育教师在城乡之间的岗位流动制,不仅能够提升农村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也能加快职业教育教师的成长;在职教信息技术资源的城乡共享层面,构建一套城乡职业院校信息交流服务平台,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的可重复性、可复制性、再增值性等特点,研发出一个城乡职校的招生、技能培养、就业的信息服务网络,实现城乡职业教育在学生培养全过程的信息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在城乡职教的“硬”性资源共享方面,由于城市职业教育的办学物质条件远远高于农村,可以开展城市职业院校扶持农村职业院校的帮扶办学活动,共享教学设施、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在帮助农村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实现城市职校硬件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2.要加快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的结构性优化和调整,不断加大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特别是落后地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只有建立完善的农村教育配套设施,才能吸引更多的职业教育人才。政府可以将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实施优惠的财政政策,加大对农村职教的投入,打造一个全域型的城乡职教一体化建设试点区。加快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建设,还要注重城乡之间的平衡,在城乡职业教育的资源配置方面不仅要锦上添花,还应雪中送炭。与此同时,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建设不是城乡职业教育的同质化、对等化,而是在强调城乡职业院校特色与个性基础上的共同发展,即要根据不同地区经济文化背景和学生的差异,配置不同的职业教育资源。

(二)不断加快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的城乡一体化

1.建立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城乡管理制度。推进城乡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建设,先从管理制度入手,建立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管理制度。⑦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仍以县为核心,由于范围过小,无法实现更高层次的统筹,与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目标存在很大的差距。众所周知,县级政府财政与资源的制约性很大,管理权限和管理能力也比较有限,在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过程中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城乡差距过大的现实无法得到真正的缓解,在教育方面更是如此。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从政府管理体制中找到突破口,提升统筹主体的管理级别,拓宽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统筹区域和范围,如可以将对教育的城乡统筹主体上升为市级管理的范畴,在市域范围内由市政府对人财物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处理职业教育投入、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育管理等重大问题,这样可以大大增强与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内涵的契合度,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别。

2.建立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城乡投入制度。教育投入直接关系到教育的发展,城乡职业教育之间的发展差距很大一部分归因于我国存在已久的、不合理的城市偏向的教育投入制度。⑧在职业教育资源的占有量层面,要落实“财政中立”与“重点补偿”的政策。第一,要建立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公共财政体制。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职业教育的弱势局面,就必须提高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拨款额度,统一城乡之间的教育经费标准。此外,还要加大对农村贫困职教生的财政投入,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第二,构建各层级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基金的责任分摊制度。为了保持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稳定性,需要拓宽教育经费的来源,在适当条件下可以通过建立“以中央政府为主体、地方政府为辅”的教育财政分担制度,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财政拨款力度,由县级政府按一定标准进行扶持。第三,完善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保证转移支付制度的规范化和透明化。此外,还要健全职业院校的财务公开与投入绩效考核制度,保证教育经费使用效用最大化。

3.建立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城乡办学制度。加快办学体制改革,促进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办学体制的建立,打破城乡二元办学体制的束缚,推进城乡职业教育的交流与协作,积极探索城市职业教育帮扶农村职教发展的模式与机制。第一,加快办学体制创新,探索多元化的职教办学体制以拓展优质职教资源⑨。城乡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就是在整合现有职教资源、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效用的前提下,拓展职教办学的增量资源,从明确政府责任的基础上,积极吸纳社会资源如社会团体、行业、企业以及个人参与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拓展职业教育的办学资源。第二,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办学模式。在城乡职业院校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其办学管理的自,同时还要根据职校的类型及其所处的发展阶段,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探索职业院校的多元化办学模式。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公私合作等方式,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职教办学模式,满足不同学生的教育需求。

4.建立职业教育一体化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教育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城乡职业教育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从根本上说是教育质量的差距。要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建立职业教育一体化的质量保障制度尤为重要。具体来说,质量保障制度由质量评价标准、检测流程、问责与改进体系等构成。第一,从上到下依次建立国家、省、市、县域的各层级教育质量评价与保障标准,在制定该标准时应兼顾职业教育的基础性、宽泛性以及差异性。第二,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的质量检测与评价标准,对教育质量标准的实施情况及时进行监测与评估,以保证质量标准能够顺利落实。第三,根据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结果,及时向被测评的区域和院校反馈信息,对管理或教育质量未达标的区域或学校提出改进措施,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处理。

(三)建立职业教育一体化的教师管理机制

1.建立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师资管理机制。教师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它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教师人事制度是对教师这一重要资源进行配置的相关规则。⑩从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视角加以审视,当前的教师人事制度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制度瓶颈,总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城乡职业教育教师人力资源的规划上,缺乏统筹安排,导致农村地区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第二,在职业教育教师的选聘制度上,存在教师资格审查机制不健全以及教师编制缺乏弹性的问题,导致农村教师队伍封闭性老化、结构性短缺、教师“终身制”缺乏激励机制、“代课教师”待遇不公等;第三,在教师的绩效评价制度上,存在着评价标准不健全,对农村职业教育教师的绩效评价不合理、职称名额少、晋升难等问题;第四,在教师的培训制度上,存在着农村教师的培训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包括职前职后教育脱节、培训内容背离农村教师需求、培训成本的负担缺乏制度安排等问题。

在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建设过程中,要提升农村职教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必须打破城乡分割的教师管理制度,建立一个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师资管理机制,这也就需要取消城乡教师编制的层级化,实现城乡教师编制的统一化。第一,在教师编制管理方面,要取消城乡教师之间的差别,这样有利于教师的城乡流动。可以将教师管理提升到市级范围内进行统一标准化管理,进而突破县域管辖的限制,实现教师层面的一体化。第二,在教师流动的制度化建设方面,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师流动化体系的构建,保证职业教师资源在市域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实现职业教师资源在城乡间的共享。此外,还要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水平,以避免优秀教师的结构化和地域化流失。

2.建立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师资共建机制。搭建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师资共建机制,就是把城乡职业教师的招聘、培训、晋升与考核连接起来,在城乡职业院校间用一个共同的标准在市域范围内统一开展。11首先,城乡职业院校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基础上招聘教师,吸纳优秀教师充实到城乡职业院校。其次,要不断完善教师技能资格证制度,保证教师的入口质量。再次,要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或评估,保障考核的公正性与客观性,同时还要科学地使用教师考核结果,在城乡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选拔机制。最后,加强新进教师与在岗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构建科学有效的城乡职业院校教师培训机制,并且要不断加大对农村教师培训的投入,使农村职业院校的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免费培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与此同时,针对职业院校教师的培训还应注意提高培训质量与实用性,构建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立体化的培训体系,有针对性地解决城乡职业院校教师的自身需求。

3.建立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教师工资待遇机制。在构建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工资待遇机制时,要重点解决农村职业院校教师待遇较低的问题。统一城乡工资待遇,本质是完善城乡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城乡师资民主管理制度的过程。这几乎在每次教师工资改革中都有提及,但未有实质性推进。事实上,职业教育城乡管理的不民主,造成城乡职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利被忽视,进而导致整体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质量下降等冲突加剧,这是导致很多教育问题的根源所在。从我国目前职业教育发展情况来看,农村职业院校在教师工资、住房、医疗、培训等方面,与城市职业院校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对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很多农村职业院校很难留住人才。因此,建立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工资待遇机制,就是使城乡教师共同享有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享有共同的薪酬待遇、福利待遇以及社会保障等服务,而且还享有对艰苦条件的额外津贴与补助,切实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师工资待遇制度,保障教师的权益。

4.建立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教师培训机制。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推进,亟待改革教师管理制度,从而为实践创造可能空间。而在这一系列需要变革的制度清单中,教师培训制度无疑是其中的关键项目。教师培训培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这就需要有强大的政府作为支撑。12要建立健全城乡职业院校教师的培训机制,特别是将针对农村教师的培训经费专门列入政府的年度开支预算,进而不断提高农村职校教师的教学能力,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同时,还应建立城乡统筹的教师培训体系和农村教师全员免费培训的新机制,进而提高教师参与岗位培训的积极性。

要想真正实现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就必须从教育资源共享的城乡一体化、教育制度建设的城乡一体化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的城乡一体化等几个方面入手。真正的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应建立在城乡职教平等地位的基础之上,通过职业教育城乡一体的机制体制保障,促进城乡职业院校经费投入、办学条件、管理水平以及教师资源等的全面一体化,从而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的共同、有序发展。

[注释]

①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378.

②Ebenezer Howard.Tomorrow: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M].Routledge Chapman & Hall,2009:145.

③张涛,罗旭,彭尚平.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2(27):5.

④黄爽.成都市农村应大力发展小城镇[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27.

⑤李玲,宋乃庆,龚春燕,等.城乡教育一体化:理论、指标与测算[J].教育研究,2012(2):42.

⑥黄永秀,朱福荣,全.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保障机制研究[J].职教论坛,2012(16):72.

⑦张旺.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公平的时代诉求[J].教育研究,2012(8):17.

⑧张涛,熊爱玲,彭尚平.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8):11.

⑨于月萍,徐文娜.论城乡教育一体化制度体系的构建[J].教育科学,2011(5):4.

⑩孙冬梅,胡慧妮.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与价值追求[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1):182.

篇2

主要原因在于,企业作为经济转型的主体,在经济增长阶段内缺少对国际经济前景的正确认识,总认为现在日子好过,何必考虑未来?例如,对广东一些出口导向的企业来说,他们认为依靠低成本的劳动力和对资源的大量使用,还可以使自己的产品继续保持销路,而―旦国际金融危机来了,国际市场萎缩了,这时候想产业升级、产品调整就困难了。加之,企业融资困难加大,一般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是难以实现经济转型的。

尽管广东省在2008年和2009年一再强调要“腾笼换鸟”,要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但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处境困难,为了避免失业大量增长,地方上的一些人对推动经济转型也感到力不从心。

由此可见,我们不但要看到经济转型的必要性,也要考虑到推行经济转型的最佳时机。现在经济回升了,市场活跃了,应该说正是推进经济转型的最佳时机。

2010年春季,广东出现了招民工难的问题,这-说明了两点。第一点,外出农民已经不同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所出来的那批人,当时他们只考虑收入,只要城里打工的收入比农村收入多,,他们就愿意在城里打工。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新一代农民工考虑的是成本和收益的对比,他们不只是考虑在城市打工的收入,他们也重视到成本,大家意识到外出打工的成本已经越来越高。为什么?因为对他们来讲,离家出走这就是最大的成本!离开妻子儿女,他们怎么生活,怎么照顾她们?这也是成本。因此,他们宁可选择就近打工,何必到珠三角来呢?这说明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另外一点,如果农民出来打工,但技术水平又达不到广东企业的要求,同样广东这边也不需要他。因此可以看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尤其重要的问题。

经济转型有两个含义,一层含义是:产业要升级,要采取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资源,重视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走低碳经济、绿色经济道路。另一个含义是:劳动力素质要提高,要符合产业升级、自主创新的要求。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目前,中国在经济结构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是第三产业的比重过低,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不发达,因此就业问题不好解决,内需也因服务消费小而不易扩大。“单向城乡一体化”有助于这一问题的缓解,但“双向城乡一体化”的作用更大些。所谓“单向城乡一体化”,是指农村人口进城居住、生活和就业。城乡一体化最终应当是双向的,即不仅农村人口进城,也包括愿意到农村、到山区去生活、工作和投资的城市居民也可以如愿以偿。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城乡一体化都是按双向流动处理的。中国迟早也会如此,不过这是城乡一体化第二阶段的事情。

之所以说“双向城乡一体化”比“单向城乡一体化”的作用大些,这主要因为“单向城乡一体化”只解决进城农民在城市中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服务消费,而“双向城乡一体化”还会扩大城市居民在较高层次上的生活、工作和投资所带来的服务消费。对服务消费的需求的增加,必然导致服务供给的相应增加。需求创造供给是一般经济规律。供给创造需求是现代服务业的常见现象,即先由现代服务业提出某些服务项目,然后需求相继被激发出来,进而供给和需求出现相互推动的效应。“双向城乡一体化”之所以能够大大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比重,正因为它是在较高层次上提高了人们对服务消费的需求,并相应地增加了服务的供给。

篇3

关键词:城乡水务;一体化;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一、水务及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一)、水务的含义

水务是指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所有涉水事务。水务主要包括:水资源、城乡防洪、灌溉、城乡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收利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等涉水事务。

目前我国使用的水务的概念有别于水务公司的服务形式,也不同于把分别由建设、交通、环保部门分别进行管理的城市防洪、城镇供水、排水、污水处理、航运等方面的事务简单地水利的管理范畴,而应该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涉水事务。

(二)、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指水务管理所涉及的各项职能和各个环节之间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即对区域的防洪、排涝、供水、需水、节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地下水回灌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取水许可、统一配置、统一调渡、统一管理。也就是说由一个部门对水质和水量负责。

二、水务一体化的优越性

(一)、理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保证。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对区域的防洪、排涝、蓄水、供水、排水、节水、水资源的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收利用等实行统一管理,改革“多龙管水”为“一龙管水”。这样才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促进了城镇的防洪与排水工程建设。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既可以从区域上统盘考虑防洪与排水,也可以根据有偿使用的原则,解决部分工程的投资和运行费用,促进城镇防洪排水工程的建设。

(三)、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产业。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可以使水利从以防汛抗旱为主的纯公益性基础设施向同时兼顾城乡供水、旅游、养殖和排水治污等经营性产业发展,以促进水利基础产业的良性运行与发展。

(四)、强化了水行政执法工作。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可以强化水行政执法工作,丰富水行政执法的内容。切实解决以前由于是多个部门管水形成的困难,如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费征集制度等实施都可迎刃而解。

三、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在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一)、改革认识不到位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地区改革的主动性和深度不够,有些地区改革进展较慢,而在已经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地区,也可能存在着改革目标不明确,改革浮于形式的问题,改革后工作思路和工作内容并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变化。

(二)、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主要表现为上下不对口、左右不协调的问题。如部分地区上下级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步伐不一,带来了行政机构上下不对口、工作协调难的问题。同时,水务一体化改革要打破水务管理上原有的条块分割,要重新调整相关涉水部门的管理职能,会触及到一些部门的既有利益,如何理顺水利、城建、环保等部门的分工合作关系,这是一个困难的过程,需在实践中不断适应调整。

(三)、投资渠道不畅,水务市场多元化、多渠道投资格局尚未形成。在改革过程中,一些地区政府机构职能发生调整和变化,导致水务基础设施政府投资主体缺位问题更加明显,原有的投资渠道没有了,新的投资渠道又没有建立起来。水务基础设施对社会资金、外资以及金融资本等吸引力不强,市场化机制不健全,水务市场多元化、多渠道投资格局尚未形成。

(四)、国有水务资产管理改革滞后,水务市场产业化程度不高。水务国有资产兼有公益性和经营性的特点,以及相关经济政策还不配套,使国有水务资产管理改革面临着一些难题。在推动水务市场化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上水务市场发育还不完善,继续加快推进城市水务产业化市场化进程,仍然是许多地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五)、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亟待完善。一些过去的行政法规和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现状,急需修订完善,同时,新的形势还要求制定新的政策法规体系来保证改革与发展的有序进行。

(六)、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高水平的管理人才缺乏,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程度较低,公众参与管理和监督不够,水务技术规范标准有待补充完善。

四、解决措施

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水思路,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开拓进取,因地制宜地开展水务一体化改革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快水务一体化改革步伐。要适应发展形势,进一步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这项改革是统筹城乡发展和落实治水新思路的必然要求,要从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解决我国水多、水少和水污染问题的高度,提高对改革工作的认识,切实加快改革步伐,真正实现城乡涉水事务的一体化管理。

(二)、加强部门协调,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涉及面广,难度大,在改革过程中只有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理解、支持,勇于探索,及时总结改革经验,加快推广行之有效的水务改革模式,才能不断理顺城乡水务管理体制,实现“一龙管水,团结治水”的好局面。

(三)、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对现实需要但还缺乏的政策法规要加快建立健全,对一些过时的要及时修改完善。要通过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保障和规范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确保水务市场公平竞争,有序发展。

(四)、健全水务投融资体制。按照有进有退的要求,调整政府财政投资范围,加大公益性水务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投入力度。水务企业的国有资产出让收益、经营权出让转让收益等,要用于水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水务投资环境,加快形成向水务产业倾斜的投融资优惠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水务设施利用信贷资金、社会资金以及外资等力度。

(五)、推动水务市场产业化发展。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应准确定位,要从直接管理企业向市场监管转变,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加强政策引导,间接调控,强化监管,组织制定全面的产业发展规划,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引入公平竞争机制。

(六)、深化水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改革。按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实行政资分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在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水务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推进水务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促使水务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切实保证落实水务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任务。

篇4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区域发展;策略

吉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全国相对落后,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我省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缓慢,区域布局不合理。因此统筹我省中东西部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已成为我省经济、社会的重大议题,吉林省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了“一体两翼”的一体化城市布局,错位发展战略。此战略的含义可简述为:以中部地区(包括长春、吉林、辽源、四平等城市和地区)的工矿企业集聚等优势,形成吉林省中部地区城市发展群,即中部一体;以东部地区(包括通化市、白山市、延边自治州及其周边地区)的医药、钢铁、旅游、边贸经济等为重点,形成吉林省东部地区城市发展群;以西部地区包括白城市、松原市的农、牧、渔业等特色产业为基础,形成吉林省西部地区城市发展群,即东西两翼。其核心就是要统筹协调“一体两翼”,充分发挥各地不同的比较优势,寻找突破口,谋求快速发展。

吉林西部在全省发展中相对落后,城乡一体化建设相对迟缓,拖了全省发展的后腿。可见,该地区发展刻不容缓,战略意义重大。该地区在全省统筹发展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发挥资源优势,调控人口迁移,构建现代产业、生态格局

立足该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和发展基础,建设吉林省西部生态经济区,构建人口规模适度的西部城镇组团,有序引导人口向西部中心城市和中部地区转移。发挥西部地区草 原辽阔、湿地广袤、河湖互济的生态优势,打造渔兴牧旺、草茂粮丰、人水和谐的城镇群。强化与内蒙古相接地区的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水土保持,退耕还草还 林,加快修复草原、湿地生态系统,逐步构建现代化大农业格局。支持中心城市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强化与内蒙古、黑龙江的能源、物流、旅游产业合作,构建绿色 新型工业基地。支持小城市和重点镇完善功能,培育特色产业,保持独特城镇风貌。控制生态功能重要、远离中心城市、产业基础薄弱的城镇规模,为生态修复腾出 空间。支持保护、恢复城市周边草原和湿地,构建河网密布水系,建设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

二、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科技化

农业产业化指的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以资源禀赋为条件,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为基础,龙头企业和各类中介组织为依托,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链接起来,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一体化经营的产业系统和运行机制。

从该地区条件看,最现实的选择:一是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该地区农牧业资源优势,发展粮、棉、油、畜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企业。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优质、安全、方便、营养丰富的加工制品,打造具有国家乃至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名优品牌。三是要以科技为手段,逐步实现农产品由初级生产向精深加工转变,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及其制成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其附加值、含金量。四是要大力发展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定向加工等公司加农户定单式的产加销生产模式,实现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原料基地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运作,最终实现农业发展和农村生产力水平提高,为减少农民,转移农民,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科技化及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进程创造条件,提供动力。

三、加强制度创新,保证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有效制度供给

制度创新是指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有制度的有限理性和信息的不对称等因素引起的,社会规范体系的选择、创造、新建和优化演进的过程,它包括制度的调整、完善、改革和更替。加强制度创新是实现该地区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1.土地制度创新。在稳定和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上,实现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实现土地的自由、有序、合法流转,建立、健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完善农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同时尽快建立、健全和完善土地征用审查及补偿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配套体系。

2.户籍制度创新。户籍制度创新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将现行的城乡“二元”制发展为“一元”化。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影响了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规模与速度,已成为延缓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户籍制度改革,既要充分考虑农民工的落户意愿,又要充分考虑流入地人口承载能力。应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循序渐进,区别情况,逐步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和农民工的落户条件。逐步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统一的户籍制度。

3.就业制度创新。打破原有城乡就业壁垒,真正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双向流动的就业制度。就吉林西部而言,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区域大农业的有利条件,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建立统一规范的人才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鼓励个人创业;积极鼓励和大力扶持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壮大,重点是农产品加工和服务企业、中介企业、物流运输企业等,逐步拓宽转移农民的就业空间。

4.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典型的城市居民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有限,无法满足该地区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中城乡居民的现实需要。因此,必须加快建立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将进城的“农村人口”及不进城的农村人口纳入统一的的社会管理,逐步实现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服务的均等化。从根本上消除的后顾之忧,使进城农民、留农人口均有保障。

四、大力开展职业教育,为区域社会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保驾护航

人的素质决定社会文明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确保吉林西部城乡一体化建设顺利开展的保证。只有发展职业教育,提高“留农” “转移”的劳动力人口的从业素质,才能保证调控人口迁移的顺利进行;才能更科学合理利用自然、行业等各种社会资源,发挥资源优势;才能保证顺利构建现代产业、生态格局;才能利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科技化为;才能确保各种创新制度的顺利实施,为该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提供动力。

篇5

关键词:京津冀;区域发展;社会保障

京津冀协同发展关乎区域行政体制改革的方方面面,其中社会保障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一个易被忽略,实则非常重要的问题。加快京津冀社会保障一体化,既是京津冀城市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能为整个区域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提供有力支撑。

1京津冀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含义

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体化的含义是建立跨地区跨行业的,包括所有社会成员在内的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或者在分立的多个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之间建立制度化的连接,使之形成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其包含对象、项目、管理、标准和经费来源等方面的要素。第一是对象一体化,即实现覆盖所有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二是项目一体化,即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各个项目之间形成整合的制度体系;第三是标准一体化,即对社会保障对象实行统一的保障标准;第四是管理体系一体化,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统一的管理体系;第五是经费来源一体化,即统一建立制度化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体系。

2京津冀社会保障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2.1理论意义。区域社会保障一体化属于福利经济学的范畴,关系并惠及民生,是政府公共职能职责所在,体现政府公共产品供给主体职能。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加强区域社会保障一体化,城市政府主体共同对京津冀公民社会保障障碍提供地方财政支持,有利于使经济区政府间的合作深入到公共财政等核心利益层次,使区域合作进入各类主体利益关系调整新阶段。

2.2实践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京津冀区域社会保障一体化比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具有实质性意义,这个可以从经济、社会、体制、技术四个层面来说明。

2.2.1是更紧密的经济一体化。京津冀社会保障一体化有助于实现京津冀区域内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使经济一体化赢得要素流动的红利,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2.2是更广泛的社会一体化。社会保障从本质上来说体现的是一种政府财政的利益分配问题,实现京津冀区域内的社会保障一体化,有利于京津冀区域在财政收入分配上向社会公平的推进。

2.2.3是更深层的体制一体化。京津冀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实现,从制度高度要求三地在财政体制机制方面加快改革步伐,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一体化的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形成事权和财政相匹配的财政体制机制。

3当前京津冀社会保障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3.1对象、项目体系和制度安排等一体化的不完全。在京津冀区域中,和全国的情况类似,存在着针对各种不同人群的多个社会保险体系。且多个体系和制度之间的空缺,导致部分社会成员至今未能被纳入社会保险体系。同时,社会保障项目体系并不完整,普惠型的社会福利项目在京津与河北之间,城乡之间仍然还有很大差距。同时,随着社会保障项目的增多,新建的项目与传统的项目之间的制度整合存在较多的问题。

3.2管理方面的一体化程度不高。京津冀社会保障一体化,从宏观层面上看,已经形成了比较成体系的政策制定和指导监督体系,但在具体的经办层面上仍然是碎片化的。且地区之间没有制度化的沟通和信息共享渠道,无法解决农民工等异地就业和居住人员申请社会救助项目的问题。同时由于具体管理经办单位不统一等问题的存在,常导致多个组织以不同的资源和不同的方式同时介入一项社会保障事务,导致保障待遇叠加和重复受益。因此,在管理方面的一体化程度低下的问题也是其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3.3经费来源方面存在一定的碎片化现象。我国社会保障的财政安排在基本制度上仍是沿用1994年实行分税制时的规定,在京津冀区域同样如此,中央单位以外的人员均由地方财政负责其社会保障所需的财政经费。尽管近年来事实上中央财政已经在很多社会保障项目中承担了很大比例的财政投入,但是对中央政府的财政责任仍然缺乏制度化的规定。

4加强京津冀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建议

4.1明确一体化的基本方向、原则和步骤。首先需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认清一体化建设对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长期发展的意义,在社会保障发展战略中坚持一体化基本方向。重视社会保障制度的顶层设计、促进社会保障管理体系的整合。应该认识到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难以一步到位,而应该分步骤进行。

4.2加强中央政府对京津冀区域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统筹管理。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需要中央政府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明确地方政府的责任,并采取恰当的政策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在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责任不应该被割裂开来或此消彼长,而应该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通过恰当的方式形成在中央政府主导下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负责的制度体系。

4.3京津冀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的重点领域。强化京津冀社会保障一体化水平,首先应该提高社会保障的统筹层次,包括社会保险类项目和社会救助类项目的统筹层次;其次,要加快京津冀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建设,应该把“城乡一体化建设”作为现阶段京津冀社会保障发展的重要目标;再次,应该加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将农民工逐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最后,要加强社会保障管理体系的一体化建设,在已经实现社会保险“五险合一”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建立社会救助项目统一的管理体系,医疗保险与服务之间在管理上的协调,以及社会保险与社会之间管理的统一和协调。

作者:楚伯微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丁雪梅.关于现代保险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探讨[J].劳动保障世界,2013(9):200-202.

篇6

【关键词】优化;发展环境;城乡教育;一体化

城乡统筹发展是廊坊市面临的重大课题,城乡统筹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教育的城乡统筹发展。为了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我们必须理清廊坊市教育发展的现状,从观念、政策、体制等方面推进教育的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公平、和谐地发展。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含义

目前对城乡教育一体化也没有统一说法,巴登尼玛等认为“城乡教育一体化是由城乡一体化所引发出来的一个概念”,“城乡教育一体化则是在教育领域内实现城乡和谐发展,城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并通过教育传承和分享共同的人类文化成果”。王克勤则认为:“把城乡教育置于由城市和乡村所构成的同一个大系统中,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束缚,把它们视为同一个整体,以系统思维方式,推动城乡教育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实施教育的现代化”。根据系统论的观点,世间一切事物都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的,系统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所以,从整体上进行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就成为必然要求。根据耗散结构理论,整体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为整体的开放性、非平衡性和流动性,由于有差异,就会引起流动,有了流动,就可能形成系统中新的有序结构。所以,要进行有效的教育宏观管理必须高度重视这一制度性因素,实现城乡教育由原来的“二元”或“三元”向“一元”的转变,农村教育必须与城镇化同步发展。因此,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就是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城乡教育形成新的有序的一体化系统。换句话来说,“城乡教育一体化就是指城乡教育空间的布局、教育体系、教育制度、教育政策、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等方面实现融合、融通,城乡教育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二、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意义

1.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更加科学、更加理性的新阶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国家能否持续繁荣关键在有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而它的根本就是人才,就是教育。教育的发展不仅关系着当前而且关系未来,不仅关系着经济繁荣而且关系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进步。我们要抓住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机遇,继续大力发展教育,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对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非科学发展的现象或倾向还非常的突出。比如,“以考为本”在很大程度上使教育偏离了以个人需要为依据,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目标。在现行的城乡教育环境下,农村的教育资源和制度的不均衡,根本无法满足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以人为本”难以真正落实到教育上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就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所以,教育要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改变过去的发展理念,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廊坊市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推进城乡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实现城乡教育的一体化。

2.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体现

统筹城乡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就包括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和农村公用事业的发展。“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力度监管和规范农村学校收费,进一步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因此,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减轻农民的负担,使农村孩子也享受优质的教育,能够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只有发展了农村的教育,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才能顺利完成。

城乡教育一体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的主人也是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从一定程度上说,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水平、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只有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才能提高农民素质,在农村传播科学知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3.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同志曾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城乡教育之间还存在大量的不公平现象,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能否接受义务教育与贫困生救助、教育乱收费、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越来越高等都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教育公平是人发展起点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前提和社会和谐的基础。特别是在当代社会,谁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谁就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教育不公已成为了当前社会中最大的不公,而教育不公平中最大的不公平是城乡教育的不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要求和必然反映。教育公平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

(1)公民接受教育的机会要公平。适龄青少年都应当享有公平地受教育的权利,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和加大力度发展教育事业,科学、公平地配置教育资源,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和愿望。

(2)公民受教育的过程要公平。要能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享受到同等的优质教育资源,这就要求每一所学校都应在资源配置上体现公平的原则,使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同等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过大的差距,促进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就能保障教育的公平。

三、廊坊市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廊坊市农村人口占总人口75.4%,城乡收入差距比为2.65:1,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小城市、大农村”是廊坊的基本市情。因此使得城乡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别,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城乡教育基础设施之间的差距较大

城市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电脑室、实验室等一应俱全,操场跑道也可与专业比赛用跑道相媲美。但农村学校却不然。由于用地紧张、资金不足等问题,往往出现“一室多用”的状况,设备也不如城市学校一般齐全,甚至有的学校是没有图书馆和电脑教室的。而有的农村学校由于教具不齐全,上课仅限于抽象说教,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学生难以理解等问题。农村学校的操场几乎都是泥土地,有的学校甚至是没有操场或操场被承包占用。这样一来,农村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也成了一大问题。身体素质不好也会影响文化课的上课效率,最终影响到学生的成绩,这也是农村学生成绩无法与城市学生相比的原因之一。

(二)农村的师资匮乏,教师结构不合理

农村学校的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因为待遇、环境、条件等与城市中的教师有很大差别,致使流动越来越严重。城市里的教师学历都是达标的,并且还有很多是高学历的,农村的教师特别是小学老师很多都是民师转正的,年龄大而学历低。缺乏中青年骨干教师。

1.不同学段教师结构不合理

总体上来看,某些年级教师人数不足。因此,为了满足教育的需要,在引进教师存在困难的前提下,学校常常从其他年级抽调教师。因此,造成农村师资力量薄弱,极大地影响了教学的质量,不利于农村很好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因此,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问题在于师资是否充足。

2.不同学科教师结构不合理

当前,在农村小学,音乐,美术,体育教师严重缺编,外语,物理,化学教师多是半路出家,身兼多职。因此,农村音体美课面临着难以开齐科目,开足课时的困难;而农村中学的物理,化学,外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这些将严重制约着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教师课时负担重,教育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3.不同年龄教师结构不合理

由于许多农村教师是民办教师转正,同时收编制所限,缺乏年轻教师的补充,整体上,教师年龄老化严重,缺乏中青年骨干教师。

4.农村教师培训不足

由于缺乏专项经费,教师教育培训机会不足,许多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落后,严重制约新一轮教程改革在农村学校的推行。由于教研室的教育指导演员的培训和进修机会也很缺乏,因此,难以发挥各教研室的在本教师培训的优势。

(三)农村学生流失严重,学生辍学数量增加

由于农村教师的质量一直在一个低水平线上徘徊,使得农村教育对经济社会的作用降低,农村学生受教育的收益不明显,很多学生乃至家长认为读书无用,导致很多的学生外出打工,辍学,造成了农村学生的受教育过程和机会的不均等。

四、优化发展环境,助推廊坊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对策

(一)推进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变革

随着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转变为城乡一体化社会,教育战略指导思想要实现第二次重大转变,把城乡分割的教育理念转变为城乡教育一体化理念,对城乡教育统筹规划、整体布局,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促进实现城乡教育在教育政策上平等、国民教育待遇上一致、教育事业发展上优势互补、教育资源上合理配置城乡共享、教育质量上共同提高、教育公平上全面推进,使均衡化的公共教育服务覆盖城乡,缩小乃至消除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协调发展。

(二)落实各级政府统筹城乡教育的责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经费保障体系

1.落实各级政府责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领导体制

要进一步明确市、县、乡各级政府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在经费、教师、教学、督导评估等方面统筹责任,构建动态均衡、双向沟通、良性互动的教育体系、制度和机制,实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相互依存、互补融合、协调发展的城乡教育关系,逐步消除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格局,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教育支出结构,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加大对基础教育和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发挥市财政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调控能力。

2.加大对基础教育和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

一是调整政府对15年普及教育的投入结构,坚持投入主体重心上移,着重强调市级政府的责任。国家教育经费投入应注重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由政府承担,学前教育、高中段教育逐步提高政府分担的份额和比例。经费进一步向农村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帮助处境不利地区达到一定的普及15年教育财政水平。确保普及教育财政资金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配置均衡,提高经济落后地区生均公用经费水平。保证所有学校都能具备最基本的办学条件,保证各地区每年教育经费的投入能够维持在国家设定的最低水平以上运作,确定教职工编制标准以及工资标准、学校基本建设标准、学校正常运转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等。

(三)加强城乡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

1.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必须把城乡教师的一体化现代化摆在首要位置

深化教师培养制度改革。建立稳定的城乡一体化的教师队伍,建立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资格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幼儿教师必须是幼儿师范专科毕业;小学教师、初中教师、高中教师实现岗位学历本科化;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实现岗位学历能力专业化、技能化,培养“双师型”教师。

2.建立城乡统一的教育人事制度

实行城乡统一的教职工编制制度,对边远乡村编制倾斜。统筹城乡教师管理,实行教师“县管校用”制度,实现教师资源配置城乡一体化,促进教师在全市、全县范围内流动,确保名师进乡村。完善教师准入和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教师转岗和退出机制,建立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与岗位聘用相结合的用人制度。鼓励和引导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从教。健全教师流动机制,探索多样化教师交流模式。义务教育教师要依法实行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定期交流。所有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都必须有在农村学校两年以上任教、支教经历。

3.实行全市城乡一体化的教师工资制度

建立全市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实行全市统一的教师最低工资标准。为了缩小农村地区优秀教师进不来、留不住问题,可参照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办法,应尽快制定全市统一的最低农村教师工资津贴标准,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实行地方工资加国家津贴的双轨制度,以利于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4.统筹城乡教师专业成长和培训

构建学习型教师组织,促进各类教师群体专业成长。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投入按不低于教师工资总额的5%的比例由财政单独安排,市、县财政按照各自分担50%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学校年度公用经费总额中用于教师培训部分不得低于5%。健全培训体系,完善培训网络,加强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教师队伍业务素质。

5.统筹城乡校长队伍建设

倡导教育家办学,注重选拔有思想、有追求、有能力、有魄力敢于创新的教育管理人才。实行城区优秀校长到乡村学校定期任职制度。

(四)建立与城乡教育一体化相适应的教育政策法制体系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过程是城乡教育利益共同体的形成和分享过程。随着城乡教育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原有的教育政策体系和教育法制体系必然与日益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教育形成尖锐的矛盾,这就需要我们加强超前研究,注意均衡和协调各种教育诉求,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整体教育利益提升。重视教育政策、教育制度的设计和创新,通过政策、机制、体制和制度的创新,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化解新的矛盾,促进城乡教育和谐发展。疏通城乡之间教育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建立和完善不同社会阶层参与教育决策的机制,维护城乡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五)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理论体系

教育现代化需要科学指导。城乡教育一体化既是一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社会实践,同时又是一种与城乡一体化相适应的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我们需要加强理论研究,特别是要加强国际经验的研究以及对国内教育现代化实践的科学总结,根据廊坊的区域特点,不断丰富和完善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上海社科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2)[R].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2011.

[2]方烨,蔡昉.再续人口红利需深化教育改革[N].经济参考报,2009-9-16.

[3]聂华林.中国西部三农问题报告[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教育振兴是中国振兴重要标志[OL].http://.cn.2006.11.22.

[5]刘运来.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J].群言,2007(06).

[6]孙刚成,王婷婷.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城乡教育公平探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7(05).

[7]张海东,殷桂金.资源统筹和谐发展提升农村初中校教育质量[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7(05).

篇7

首先,是需求拉动型的价格上涨,需求的过度上升导致价格的过度上涨,必然引发货币多发。

我国货币多发有两个口子,一个是再贷款,还有一个外汇的大量流入迫使中央银行多发货币。这两个口子发力最多的不是再贷款,而是外汇占有过大导致货币多发。2006年我国所发的货币外汇和再贷款的口子差不多一半对一半,世界的警戒线是外汇所发的货币只能是整个货币发行总量的10%以内,我们却接近50%。国际收支不平衡导致货币多发,最终导致需求拉动型的货币上涨。

大量的资本进入中国,导致货币多发所引起的价格上升,这是一个需要解决却不敢真正去解决的问题,面临两难的选择。明明知道必须解决国际收支失衡,必须减少出口,必须减少外资过度进入,但是要减少就必然引发失业。对付此陷阱惟一选择就是必须启动国内市场,解决失业问题。中国国内市场如果不启动,中国将会导致像已经爆发的这种陷阱国家的局面。怎么样启动国内市场?目前,国内市场消费低迷的原因是财富分配有问题,必须提高普通老百姓收入问题。

如何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呢?我认为有以下五个办法可以提高百姓的收入:

第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现在国民收入的比例中,国家收入增长太快,居民的个人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持续下降。必须提高居民个人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第二,提高初始分配中劳动的收入比例。初始分配就是企业的个人分配。现在看来,中国经济现在一直持续增长但劳动收入增长非常缓慢,如果不在初始提高劳动收入比例的话,居民收入不会提高。

第三,提高财产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例。财产性收入我们现在太低,美国的财产性收入占了居民收入的40%多,我们现在不到2%。所以老百姓收入太低,仅靠劳动性收入没法提高收入。

第四,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体制改革包含两个含义:一个是城乡的公共产品享受一体化,农民和城里人一样享受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第二个一体化是城乡经济体制的一体化。现在城乡经济不是一体化,城里人买了房子有产权,既可以抵押也可以流动。农民呢?宅基地不能抵押不能流动。城里人买股权,股权可以流动,但农民的土地既不能流动也不能抵押。因此,产权不一体化,农民富不起来。要进行体制的深化改革才行。

第五,提高落后地区人们的经济收入。过去我们的办法是所谓的简单的扶贫,结果越扶越贫。因此要修改战略,主要为这些地区提高创业和就业机会,这个地区如果没有创业、就业机会的增长,这个地方的群众不可能真正起来。

启动国内市场的关键是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只有先解决国内市场,才能再去解决国际市场。

其次,企业成本上涨非常快,成本上涨导致企业产品价格的上涨,成本推动了整个价格上涨。

这次成本上涨的最主要原因是资源短缺导致的,中国自身的原材料已经不能满足中国的经济增长,对能源和原材料的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引发企业成本上升和产品价格上涨。中国资源难以控制必然使中国进入全球配置资源,进入全球配置资源就引起了现在的利益格局,各种力量都想阻止中国的发展,这样就会出现一系列利益的摩擦,这都是国际化进程的必然情况。

因此,我们必须从成本优势转向技术优势。低成本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企业必须调整战略,必须要推动技术创新。最近我们学传统文化成功,甚至有人提出来用国学治国。对于传统文化我们需要发扬,但是传统文化不能解决中国现在的新问题,中华民族必须有新的思维体系才行,必须要进行思维的创新。

实际上,我们技术创新难以推进的重要原因就是思维创新受到巨大的统治,这种统治不能光批判传统的社会主义,也要考虑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问题,不然我们很难朝前推进。现在,中国遇到价格上的问题实际上不单是中国经济的问题,是我们在国际化进程中必然所引发的问题,这个问题就叫国际化陷阱。

篇8

摘要:总结了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的特点与不足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全域城市化的内涵、认识误区及实施途径。认为全域城市化可以避免城市区域化空间范围过小和区域城市化地域分割的不足,适合较发达地区的地级市或县域内实施。

关键词:全域;城市化;城乡协调;区域一体化

城市化反映了由乡村到城市转化的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包括人口结构的转型;经济结构的转型;地域空间的转型;生活方式的转型等4个方面。其中地域空间的转型包括区域范围内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单个城市地域的扩大两个方面①。从空间角度刻画城市化的概念有很多,如郊区化、摊大饼、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演化等,最近的概念还有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

一、超越郊区化的城市区域化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西方国家走过的道路相比有显著的差别,突出表现为“时空压缩”这一特点。一方面,从全国或区域的角度来看,我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的阶段,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表现为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另一方面,在一些发达的大城市已经出现了郊区化的过程,表现为人口、产业、住宅等向郊区的迁移。由郊区化引起的城市空间向(郊区)的扩展只是我国城市化空间过程的一个方面。与此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在我国的珠三角、长三角等范围内区位优越的郊区也获得了大量的国外投资,同时集聚了大量的人口,促进了这些郊区的快速城市化。可以看出,城市扩展是一个比郊区化更能真实刻画我国当前大城市空间变化的表述②。

殷毅等在分析了我国1990年以后城市空间扩展的特点后提出了城市区域化的概念③,认为城市区域化是中国较发达地区大城市随着城市发展、功能提升、规模扩展而产生的城市空间大规模扩散的过程,这一过程产生了新的城市―区域空间形态,表现为产业、人口、设施在区域空间层次大规模的扩散,空间形式已不同于原先的“点”,而是覆盖了相当范围的多层次的“面”。城市区域化这一概念比城市扩展更加规范、专业,有明确的动力机制、空间范围等,同时比郊区化更准确的刻画了我国当前大城市的城市空间变化。

二、有别于传统的区域城市化

区域城市化这一概念在国内城市化研究中有较高的使用率,一般理解为区域视角的城市化④,从空间上看是着眼于面,分析某一区域的城市化状况。江莹在其硕士论文中指出了区域城市化与传统城市化是有区别的⑤。城市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深受时代背景、国家制度和政策、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当前的城市化是在全球化时代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国内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政策及管理等迅速、深刻变化,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基础的作用依旧巨大。因此,这种条件下的城市化过程必定不同于传统(西方)的城市化过程,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

我国当前阶段的城市化始于改革开放以后,通常认为这一背景包括全球化、分权化和市场化。全球化时代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快速发展,产业间分工向基于价值链的产业内分工演化,全球化的影响深入到了几乎每一个角落。同时,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管理模式的转变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始于1980年代的行政性分权包下放括财政权和税收权,实施财政包干体制;下放投融资权限;下放企业管理权限⑥。分权化改革给予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动力和能力,从而带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快速进行。另一方面,虽然我国的市场体制还不够完善,统一的市场体系还没有形成,但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已经很大,人口的跨区域流动非常显著,不仅是大中城市,东部沿海地区的郊区及区位优越的农村地区都成了人口的集聚区,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三、扬长避短的全域城市化

城市区域化的特点与不足城市区域化以大城市为中心,城市空间由点向面扩散。在这种扩散过程中实现了城市中心区功能的转换和城市周边(郊区)的发展,城市空间结构更趋合理。目前以经济一体化为主导的一体化区域已经成为国家或地区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的基本单位,国内区域一体化的要求和实践越来越多,如何从城市化的角度推动一体化发展应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城市区域化这一概念因其空间范围的有限性不适于应用到着眼于区域一体化的城市化进程。

区域城市化的特点与不足区域城市化。从区域的角度概况了我国当前城市化的特点,范围包括了从城市到农村的广大地域,为城市化研究提供了更加宏观的视角,为一体化做了铺垫。基于全域和区域协调视角的全域城市化我国当前的城市化进程需要着眼于区域,实现协调发展和整体推进,以避免地域分割带来的问题和实现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全域城市化正是为实现上述目的提出的,它以整个区域为推进城市化的实施范围,通过管理改革和地方协调及市场建设实现区域一体化,通过城乡协调实现共同发展。这样即实现了经济要素的优化配置,又避免了地域分割和城乡差距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因而是一种扬长避短的城市化实现模式。

四、全域城市化的概念与内涵

概念与内涵。全域城市化是指在城市化的中后期,区域经济实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和上级政府的协调和统一推进作用下,城市化的主要空间过程从少数几个点通过城镇体系扩散到整个区域,从而增强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进步,通过人口、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区域一体、协调的城市化过程和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全域城市化的认识误区全域城市化不是全面城市化。

全域城市化与区域一体化。全域城市化与区域一体化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区别主要体现在两者的着眼点。全域城市化要解决的是如何在区域范围内更好的实现城市化,从而推动区域的发展。全域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和全域城市化紧密联系,城乡一体化是全域城市化的目标之一。全域城市化的落脚点不仅在城市和城镇体系,它着眼于全域,在实现城市化空间扩展的同时改善了农村的发展环境和城乡关系,可以促进农村发展和城乡互动,为城乡一体化创造条件。同时,农村是城市化过程的另一端,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支持,只有农村与城市形成互动,共同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化。

五、结语

全域城市化是一种有别于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的新的城市化模式。它的要义在全域,包含全部区域(空间范围的扩大)、区域一体(防止地方分割)和城乡协调(共享发展成果)等三个基本含义。全域城市化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靠上级政府推动实施,具有自上而下的特点,可以较好的协调地方利益,体现政策的一致性,符合当前我国行政力量强大和市场机制不够健全的现实。在此过程中,需要逐渐调整地方政府的行为空间,探索符合市场机制的政府运行模式,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为市场机制的充分发挥创造条件。全域城市化的实施是一个系统推进的过程,需要从政府与市场力量调整、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镇建设、城乡及地域关系等多方面入手,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参考文献:

[1]许学强,等.城市地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5.

[2]魏立华,闫小培.大城市郊区化中社会空间的“非均衡破碎化”――以广州为例[J].城市规划,2006,30(5):55-60.

[3]殷毅,曾文.城市区域化与武汉城市空间布局[J].经济地理,2006,26(1):83-87.

[4]张敦福.中国区域城市化道路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篇9

一、内蒙古城镇化水平与全国的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同全国一样,城镇化进程持续加快,形成了大中小城市20个、建制镇491个,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大体相当,部分指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城镇化率。从2012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看,全国为53.7%,内蒙古为57.7%;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看,全国为36%,内蒙古为41.2%。两项指标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能与内蒙古人口基数小、空间分布密度小,行政事业人员、科技人员占比较高,还存在150多万矿区、林区、垦区城镇户籍职工等因素有关。

(二)城市数量。从城市数量看,全国为658个,内蒙古为20个。全国平均每205.8万人拥有1座城市,内蒙古每124.5万人拥有1座城市,全国平均每1.46万平方公里拥有1座城市,内蒙古每5.92万平方公里拥有1座城市,反映了内蒙古人口稀少、城市稀疏、集聚程度较高的特点。

(三)基础设施。全国人均道路、供水普及率、用气普及率、城镇污水处理率、人均居住面积分别为14.4m2、97.2%、93.2%、87.7%、32.9 m2,内蒙古分别为17.9 m2、90.9%、76.3%、83.6%、34.3 m2。除人均指标外,其它基础设施指标偏低,在衡量城市基础设施10项指标中,内蒙古有6个列全国20位之后,反映了内蒙古城市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现状。

(四)存在问题。国家城镇化建设中存在6个问题,即: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建设缺乏特色、体制不健全等,这些问题在内蒙古城镇化进程中也都有存在。除此之外,内蒙古城镇化还有其独特的问题:(1)地域特点。内蒙古东西狭长,首府呼和浩特难以形成经济、社会中心,东部5盟市就近融入东北经济中心,西部乌海、阿拉善盟及鄂尔多斯西南部接收宁夏银川市辐射,城镇化格局呈现一核、多板块特点。(2)人口密度较小。内蒙古人口密度仅相当于全国的15%,人口基数较小,大量农牧民需依赖土地、草场生活,人口迁移半径较小,对城镇聚集人口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人口密度小,政府规划建设新城镇集聚人口的速度较慢,形成空城、鬼城现象。(3)缺乏城镇特色。许多古迹受战火影响,留存遗迹很少,文字记载缺乏。经过近年来大规模城市化改造,古城特色基本消失。新建城镇多数沿交通线、旅游点、口岸等经济活跃区建设,未能充分结合当地人文历史,造成我区大部分城镇特色缺失。

二、内蒙古新型城镇化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以产业发展为载体推动新型城镇化

“十五”以来,内蒙古加快了工业化进程,现处于工业化后期。以往工业发展以迅速做大产业为目标,没有与推进城镇化一并考虑,造成产城分离,当地人就业不足与劳动力供给不足的矛盾并存,劳动力长期稳定供给与工人流动性较大矛盾并存,区外劳动力在自治区大量就业,更加剧了融入当地城镇的困难。没有产业支撑,靠主观意志造城,大量人员无法稳定就业,难免出现“空城”、“鬼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将强化城市就业产业支撑作为单独一章,从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创新能力、营造就业创业环境等方面明确了政策取向。针对内蒙古实际,在产城融合方面,应做好以下工作:(1)产城一体化,以业养人。自治区在产业发展战略中,出于交通、环保及城市布局等方面考虑,要求项目“近城不入城”,员工生活与工作地点相距较远。因此应将产城一体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突破口,在规划产业基地时,除了在产业发展方面进行规划外,与员工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应一并规划统筹,在产业发展同时推进城镇化发展。开发区不仅要成为产业发展基地,同时要成为人口集聚区。按照方便生活、协同发展原则,完善开发区人居环境,使之成为产业与城市共同发展的重点区域。(2)大力发展能源、冶金、新材料、云计算等具有内蒙古特色的产业,形成上下游产业集聚优势,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同时,利用内蒙古地广人稀优势,积极承接能源、航空航天等产业转移,尤其是要充分抓住京津冀一体化机遇,吸引北京市制造业向内蒙古环交通线转移,在乌兰察布、赤峰等地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同步规划城镇化建设,推进产城协调发展。(3)各级政府要对产城一体化项目给予支持,在道路、供水、供气、供电等公共设施建设中给予支持,并对社会资本进入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二)加强体制机制一体化设计

目前,制约农牧民进城的主要问题包括户口、住房、子学上学、就地高考、社保等,在户口方面,除呼包两个特大城市外,其它城市、建制镇转移障碍较少,这次自治区《意见》以稳定居所为唯一条件,没有附加稳定职业条件,并放开了所有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住房方面,部分城市有购房户籍限制,小城市、小城镇没有限制,农民工没有享受保障房待遇。在子女入学方面,仍有一些受限制,有的还需交纳借读费。在升学考试方面,尚未放开就地考试限制。在社保方面,尚未实现城乡统筹,城乡间差距很大。以上问题,除户籍在《意见》中有突破外,其它都是原则性的。

在体制构建上,从分割向一体转变。相对于传统城镇化行政分割、城乡隔离、城际封闭等问题,要以一定的空间地域为“基底”,把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与邻近乡村,作为开放有序、功能互补、要素流动、具有同一发展基础的共生系统,实现城市的高级演化形态和最优空间填充,改变城乡二元体制,推动区域、城乡、城际一体化发展。在政策一体化设计上,要把产业、城乡及其居民作为一个整体,把城乡规划、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等作为一个体系,通盘考虑、综合设计,为城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保障。在空间一体化布局上,要按照主体功能区划分,打破行政界限,将城市的内涵扩展到邻近乡村,把广阔的乡村作为城镇化的“底板”统筹兼顾,保持各自特色,实现共同繁荣。在产业一体化上,要将城与乡打造成相互支持和依存的物质能量交换系统,顺应资源全球配置、产业梯度配置,注重比较优势,促进城乡、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产业链、技术链、资金链上竞争合作、分工协同,推动产业联动、结构升级。在市场一体化建设上,要加快统一的信用体系、市场准入、质量互认等制度建设,促进产品、技术、产权、资本和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构建开放、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

(三)有序推进农牧业人口市民化

按照自治区确定的一核(呼包鄂城市群核心区)、三群(赤通锡、呼兴、乌海及周边城镇核心区)、多中心发展布局,促进人口向城镇聚集,实现到2020年,全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3%、(平均年增46.8万人,城镇人口自然增长28万人,吸收农牧民进城19万人,平均每个盟市1.5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

对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聚集人口情况进行细分,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制定人口转移政策。除对特大城市进行适度控制外,以具有稳定住所为唯一条件,放开其它城镇落户限制。放开中小城市、小城镇户籍限制,鼓励引导农牧民有序转移到城镇。鉴于土地、草场仍是农牧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城镇落户后农牧民,可继续保留承包地和草场,以解除其后顾之忧。在城镇化布局上,针对内蒙古地广人稀的实际,许多地方不适宜人居,基础设施落后等情况,应以现存城区为基础,引导农牧民向此聚集,使其发展壮大,不宜再铺新摊子。

(四)建设完善的城镇基础设施

良好基础设施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吸引农牧民进城的保障。要以现有城镇为依托,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体,建设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尽快缩短我区城镇基础设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一是按照城镇功能定位,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增强对人口聚集和服务的支撑能力。二是建设高效综合交通体系,适应我区地域广阔、居住分散的特点,形成便捷快速的立体交通网络。三是适应信息社会要求,完善信息传输网络。四是加强油气、电网、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市生活的舒适化。

(五)推动农牧民就近城镇化

篇10

关键词:重庆;城乡;统筹发展

1. 统筹城乡发展的含义与重要性

    1.1含义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涵盖的面比较广,主要涉及城乡收入分配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劳动就业统筹、城乡公共事业发展统筹、城镇化发展统筹、城乡体制改革统筹等。结合本文主题,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达到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实现农民与城市居民的共同富裕。

1.2重要性

统筹城乡发展意义深远,它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措施;是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创举;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中心任务;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点和落脚点。它既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 重庆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重庆市共有3100万人口,80%在农村,700多万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城乡居民收入比达4∶1。重庆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现在的重庆还呈现着“大城市大农村”的二元城乡结构。

2.1城乡收入差距日趋扩大

设立直辖市以来,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要成就。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的收入都在不断地增长。然而,两者收入增长的速度却不尽一致,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农村居民,使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如图1:

图1:1997—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较

                注:相关数据摘自《重庆统计年鉴2009》

2.2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明显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个地区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恩格尔系数就越小。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差异度即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与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之差,该指标反映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差别程度。当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差异度小于5%时,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基本一致;当城乡差异度大于10%时,属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从图2可以看出,重庆城乡恩格尔系数之差自1997年到2008年都没有低过10%。可见城乡二元结构始终非常明显,城乡生活质量差距大,城乡分化严重,消费水平差距明显。

      图2:1997—2008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比较

      注:相关数据摘自《重庆统计年鉴2009》

2.3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和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差距较大

一是就业差距。包括城市与农村的劳动就业者在求职、就业、管理等方面的不同待遇,如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总量控制,职业、工种限制,先城后乡控制等。二是社会保障的差距。社会保障水平最高、范围最全面的是本地的城镇职工,其次是本地农村劳动力,最后才是外地的农村劳动力。城市职工普遍享受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五大保险,本地农村劳动力则有部分镇村依据城市保障标准及镇村财力情况自办的养老、医疗保障,外来农村劳动力一般不享受任何保险待遇(部分从事高危工种的外来工参加有工伤保险除外)。三是教育培训的差距。影响劳动力外出就业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务工地为其提供的技能培训条件及为其子女提供的义务教育机会,因此教育与培训是与流动就业直接相关的深层次问题,也可以作为其就业报酬的一种延伸。四是户籍界限。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所承载的权益是不一致的,拥有城市户口的居民可以享有一系列福利保障待遇,相反,农村居民就不能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福利保障待遇,而且要承担比城市居民更重的税收和各种非税负担。

3. 重庆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建议

为推进重庆城乡统筹发展,本文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3.1加快建成“一圈两翼”的发展格局

重庆要加快建成提出的构建“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着力打造以主城区为核心的“一小时经济圈”及建设以万州为中心的渝东北地区和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地区“两翼”。 “一圈”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提高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能力,奠定城乡统筹发展的坚实基础。“两翼”突出劳务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人均资源和财富占有水平。

3.2完善制度保障,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农村综合改革的实质在于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环节和方面,逐步消除影响城乡互通的政策障碍,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农民增收减负的长效机制,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加快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机制。

一是加快建立统筹城乡的土地利用制度。不断规范和有序引导农村土地和林地流转,着力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稳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积极探索保护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机制,强化土地规划管理和用途管制。

二是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取消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的不合理规定,在新形势下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农村居民在城镇就业并落户后,在住房、参军、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整治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行为;加强劳动力培训转移,在就业方面提出建立多层次就业培训体系,鼓励创建劳务品牌。

三是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建立完善农村医保、社会保障制度。要加快解决城镇社会保障遗留问题,推进现有社会保险扩面提标,推进城乡、区域社会保障的对接转换,完善统筹城乡社会救助,制定灵活就业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

四是加快建立统筹城乡的金融体制。推动银行、证券、保险三类主流金融机构在农村持续快速发展;加快培育担保、小额贷款、金融租赁、信托、股权投资基金、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六类新型金融机构;努力争取和积极发展金融市场。

五是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尽快打破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赋予农民同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确保城乡居民竞争中的 起点公平。要建立城乡统一的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即任何一个人,只要其在一地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就有资格办理当地户口,依法享受当地居民的权利,使户籍登记能够准确反映公民的居住和职业状况。

3.3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应当看到,农村基本公共产品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关系到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因此,要在为农村提供基础设施的同时,把财政支农的重点放在为农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上。要增加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增加农村基本建设资金等,以有效缓解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并由此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协调发展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