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要素范文
时间:2023-10-09 17:31: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宏观经济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总供给;要素价格;总供给曲线斜率;宏观调控
近年来,我国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紧紧围绕解决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问题,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节奏与力度,既注重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又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适度地调整政策,促进了经济平稳快速发展,避免了国民经济陷入过烈的波动。
一、总供给曲线分析的意义
现代宏观经济分析认为,总供给即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总产量(或国民收入),亦即经济社会投入的基本资源所生产的产量。总产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通常借助总供给函数予以描述,而总供给函数的几何表达即总供给曲线。从长期角度看,由于价格可以充分调整,因而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而从短期角度看,情况则不同,总供给曲线是一条由左下方向右上方延伸的曲线。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延伸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投入要素价格具有“粘性”。投入要素价格之所以具有“粘性”,主要是因为现实经济运行中通常存在着长期合同,例如,工会化行业的劳动合同如果三年一签,那么在三年的合同期内工资至少部分将是固定不变的,与之相类似,企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及其他投入的价格也常常因某些长期供货合同的约束而在一定时期内不能变动。投入要素价格在一定时期内难以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即要素价格具有“粘性”,使得厂商在其自身产品价格提高时便可以通过增加产量来获取更多盈利,因为当产品销售价格上升而投入要素价格暂时不变时厂商显然可获得更多盈利,因而厂商便有增加产量扩大供给的激励,于是在短期内价格水平的提高将导致产量的增加,从宏观层面看,便表现为价格水平与总供给量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化的关系,即总供给曲线系由左下方向右上方延伸的一条曲线。但是,如果投入要素的价格对产品价格的变动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及时进行调整,则这种价格水平提高导致总产量增加的现象将不复存在,在此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将重新成为一条位于潜在产量水平上的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因此,要素价格相对于产品价格变动而进行调整的速度,直接决定着总供给曲线的走向。一般而言,如果要素价格相对于产品价格的变化所进行调整的速度越慢,总供给随价格水平变化而变动的幅度便越大,于是总供给曲线便越为平缓,即其斜率将越小;相反,如果要素价格相对于产品价格的变动所进行调整的速度越快,总供给随价格水平变化而变动的幅度便越小,总供给曲线便越为陡峭,即其斜率将越大。从理论上说,这种在短期内要素价格调整速度决定总供给曲线斜率的情况有两种极端形式,一种为要素价格完全不能调整,于是总供给曲线表现为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一种为要素价格可以瞬间完成调整,于是总供给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前者即所谓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后者则为古典总供给曲线。
二、近年来我国总供给曲线的变化情况
我们选取2003年1月至2009年2月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两指标的月度数据作为分析依据。“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可以代表这一时期价格总水平的变动情况,“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则可以反映企业生产过程中投入要素价格的变动情况。我们的分析遵循以下思路:如果宏观经济学关于投入要素价格具有“粘性”因而其调整滞后于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理论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将可以观察到“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相对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应存在滞后若干期的相似波动;测定前者相对于后者波动的滞后时间将可以对总供给曲线的斜率作出推断,若滞后时间较长,便可推定总供给曲线斜率较小,即总供给曲线较为平缓,反之,若滞后时间较短,则可推定总供给曲线斜率较大,即总供给曲线较为陡峭;进一步地,对比不同时间段内总供给曲线的斜率,还可对其变动的趋势作出判断。具体分析中,为使计算简便起见,我们采用计算“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两指标数据序列间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的方法来判定其波动的相似程度。若两序列的等级相关系数值大,便说明两序列的波动形态相似程度高,反之,则说明两序列的波动形态相似程度低。
我们首先将2003年1月至2009年2月所有74组数据分为两个时段: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为第一时段,2006年1月至2009年2月为第二时段。对于这两个时段的数据,我们分别整理出各6组对应序列。每一时段中的第一组对应序列为两指标按同年同月指标数据一一对应的方式排列得到的序列,即两指标在无滞后情况下对应排列所形成的序列;第二、三、四、五、六组对应序列则分别为“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滞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排列所形成的5组两指标数据的对应序列。然后,分别计算所得两时段各6组对应序列中两指标间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rs。对于每一时段中所得到的6个rs值,分别在同时段中进行比较,其中每一时段中具有最大rs值的那一组序列所对应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滞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时间,便应是该时段内最接近于现实的前者滞后于后者波动的平均时间。最后,比较两时段内“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滞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波动的平均时间,从而得到这一滞后时间变化的基本趋向。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滞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波动时间的变化趋向,便可最终推断出这一时期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总供给曲线斜率的变动情况。经计算,所得两时段中各对应序列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rs值如表1、表2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以下两点:
第一,“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问确实存在着前者滞后于后者波动的现象。表1和表2的结果都表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两指标间的相关系数具有相当明显的规律性特征,两指标间的相关程度随着“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滞后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时间的变化而相应地有规律地发生着变化。表1中,当两指标数据按无滞后方式即同期指标一一对应排列时,两者的相关系数rs为0.85;当两指标数据按“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滞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个月的方式排列时,两者的相关系数rs上升为0.90,表明相关程度明显上升;当两指标数据按“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滞后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2个月的方式排列时,两者的相关系数rs进一步上升为0.93,达到相关系数rs的峰值,表明相关程度达到了最高水平;尔后,当两指标数据分别按“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滞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3个月、4个月、5个月方式排列时,两者的相关系数rs则呈现出由慢渐快加速递减的趋势。这种规律性的变动表明,在“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滞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2个月时两指标的波动形态最为相似,这就意味着,实际经济运行中这一时段内应当存在着“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平均约滞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2个月的相应波动。类似地,在表2中,我们则可以观察到“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之间存在着前者滞后于后者平均约1个月的相应波动,虽然这一时段内因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之间的相关程度明显低于前一时段,但两指标间存在着前者滞后于后者波动的态势仍相当清晰而明确。
第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滞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波动的时间呈现出正在缩短的趋势。比较表1与表2中两指标间滞后波动的时间,可以清楚地看到,表2中蕴含的2006年1月至2009年2月期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滞后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波动的平均时间,比表1中蕴含的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两指标间滞后波动的平均时间,已经明显缩短,后者为2个月,而前者已缩短为1个月。这种滞后波动时间的缩短无疑意味着,这一时期我国的生产要素价格相对于产品价格变动而进行相应调整的速度已经显著加快。
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可以有根据地推断,2003年1月至2009年2月期间,我国的总供给曲线已经发生了斜率增大的变化。根据前述宏观经济学理论,短期内要素价格相对于产品价格变动而进行调整的速度,将决定总供给曲线斜率的大小,要素价格调整速度慢,总供给曲线的斜率便小,反之要素价格调整速度快,总供给曲线的斜率便大。现在,通过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两指标间滞后波动时间的实际分析,我们已经知道,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以“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代表的要素价格,相对于以“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代表的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而进行调整的速度已经明显加快,因而可推断,这一时期我国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已经增大。
三、宏观经济运行中总供给曲线斜率增大的影响
首先,总供给曲线斜率增大将降低以短期需求管理为主轴的宏观调控政策效应。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我国已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同时明确提出应立足扩大内需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相应地,宏观调控的方略则定位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真正把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放在扩大国内需求上”。这就形成了以短期需求管理为主轴、通过扩张总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宏观调控基本格局。而总供给曲线斜率增大,恰恰将降低这一宏观调控格局下的各项政策效应。我们借助下图对此作一说明。
图中,横轴代表国民收入,纵轴代表价格水平,AD、AS分别为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假定开始时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总需求处于较低水平,位于AD1位置,同时总供给位于AS1位置,则AD1与AS1在E1点达成均衡,均衡国民收入为较低水平的y1。现在为确保增长,比如为将国民收入扩张至y2,宏观调控便采取多种扩张性政策措施扩大总需求,从而使总需求曲线右移至AD2位置,这时如总供给曲线未发生变化,则AD2将与AS1在E2点达成均衡,均衡国民收入将达到目标水平y2。但是,如果在这一过程中总供给曲线斜率增大,比如由原先斜率较小的AS1变动为斜率较大的AS2,则同样的宏观调控操作将不再能使均衡国民收入达到y2,而是只能达到低于y2的某一水平。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总供给曲线变动至AS2时,由宏观调控右推至AD2的总需求将与以新的总供给曲线AS2代表的总供给在E3点达成均衡,均衡国民收入为y3,十分明显的是y3<y2。这就表明,总供给曲线斜率增大,使得以短期需求管理为主轴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实际效应降低了。
其次,总供给曲线斜率增大还将增加后续的通货膨胀压力。仍见上图。当总供给与总需求处于初始状态即分别位于AS1、AD1时,总供求均衡点为E1,E1在确定了均衡国民收入y1的同时也确定了价格总水平p1。尔后,当扩张性的宏观调控将总需求曲线右推至AD2时,如果总供给曲线不变仍为AS1,则AD2将与AS1在E2达成均衡,此时均衡国民收入由原先的y1增加至y2,而价格总水平也由原先的p1提升至p2,说明扩张总需求的宏观调控在使均衡国民收入增加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价格总水平。但是,如果在总需求扩张的过程中总供给曲线斜率增大,比如由ASD1变为AS2,则总需求曲线由AD1右移至AD2时,AD2将与AS2在E3达成均衡,而E3在确定了一个低于y2的均衡国民收入y3的同时,却决定了一个高于p2的价格总水平p3。这一状况直观地说明,总供给曲线斜率的增大,将使着力于总需求变动的宏观调控产生更大的拉抬价格总水平的效应,亦即将使后续的通货膨胀压力进一步加大。
以上分析的政策含义是,既然在总供给曲线斜率增大的宏观背景下,以短期需求管理为主轴的宏观调控难以避免政策效应降低与通货膨胀压力提升的困扰,那么,宏观调控的总体思路由当前侧重于需求管理及时向供给与需求管理并重转变,便系势所必然的明智选择。事实上,通过供给与需求的双重管理来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将可有效地化解宏观调控中的诸多矛盾。在上图中,如果采取供给与需求管理并重的方略,在扩张总需求的同时也扩张总供给,则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将同时右移,只要操作得当,在运用需求管理政策措施将总需求曲线由AD1右推至AD2,同时在总供给曲线由AS1变为AS2后运用供给管理政策措施将其右推至AS3,便可使总供求在E2达成均衡,从而实现均衡国民收入由y1增加至y2,价格水平却不会冲高至p3,而仅上升至p2的调控目标。
实际宏观调控中,当前实施供给与需求管理并重的方略,便应在继续推进需求管理的同时,着力启动与实施多种供给管理的政策措施。调节短期经济波动的供给管理政策主要有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工资政策、原材料和能源价格政策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通常被视为需求管理政策,但事实上,它们也都具有供给管理效应,因而均可成为供给管理的有效手段与工具。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调节利率来影响短期经济运行,它既可以影响总需求也可以影响总供给,因而短期内货币政策既具有总需求效应又具有总供给效应。当前,研究并实施有助于通过短期利率调整来降低厂商生产成本从而促进供给增加的相关政策措施,将使货币政策在扩张总供给中发挥积极作用。财政政策的供给管理政策效应通常要强于货币政策,因而在短期供给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供给管理政策的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影响厂商的成本,包括影响厂商的税收成本、工资成本、利息成本、原材料成本等来影响供给,达到调整供给数量的目的。所以,当前运用财政政策调节企业所缴纳的各种税收来降低企业的实际生产成本,将对增加总供给起到重要作用。
注释:
①之所以这样划分,是因为2003年至2005年期间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动荡相对较小,而2006年至2009年初则系美国次贷危机从酝酿到初露端倪再到快速发酵直至引发肆虐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的特殊动荡时期,这两个时段内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具有相当显著的差异,分别予以考察并进行对比易于发现其中某些值得关注的新动向。
主要参考文献:
[1][美]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宏观经济学(第七版)[M].中文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篇2
相当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的国有企业效率状况是一个“悖论”,即从微观财务角度来看国有企业不断恶化,是非效率的,但全要素生产率(TFP)却一直处于正增长状态,是有效率的;从微观竞争和经济比重的变化来看是没有效率的,但从宏观经济影响来看却是有效率的;从生存竞争指标来看是非效率的,但从宏观社会经济资源配置来看却是有效率的。中国国有企业的这种效率状况被世界银行称为“效率悖论”。许多学者对这种效率状况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一是世界银行的早期解释,认为是中国市场竞争的加强促使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出现正增长,而产权的残缺和相应的委托关系导致了国有企业财务效率的恶化;二是李培林等人的解释,认为是国有企业过高的社会成本导致了这种效率状况;三是《中国工业发展报告(1999)》、诺顿、江小涓、卢获和陈鸿文、张军对国有企业的“效率悖论”进行的解释,认为是规模经济导致了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而宏观经济环境的恶化导致了国有企业财务状况的恶化(卢获,2000);四是Yoshio Wada的解释,认为“管理成本和融资成本的过高侵蚀了国有企业的赢利能力,从而导致了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与财务效率的背离”(Yoshio Wada,1998)。
上述四种解释都存在着问题。第一种解释是自相矛盾的,因为竞争既然可以通过压力改变市场主体的行为,使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出现正增长,但是,竞争的效率为什么没有反映在财务状况的改善上呢?产权的残缺使资源配置无法达到最优,但为什么产权残缺的资源配置效应只体现在财务绩效的恶化上,而没有体现在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增长上呢?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与财务效率的改善为什么没有直接的关系呢?第二种解释可以利用社会成本过高来解释国有企业财务恶化的原因,却无法解释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出现正增长的原因。因为社会成本过高并不能构成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原因。第三种解释有它的新颖之处,但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是否能够完全归结于国有企业的规模经济?宏观经济的恶化是否是国有企业财务恶化的直接原因?都是值得商榷的问题。因为宏观经济的恶化很可能就是国有企业效率恶化的结果。同时,企业的规模经济为什么没有反映在财务效率的好转上?企业规模经济的形成与财务指标的恶化有何联系?这些问题都是该种解释无法回答的。第四种解释在本质上只给出了国有企业财务绩效恶化的部分原因,它与前几种解释一样没有给出国有企业生产效率提高的原因,以及“效率体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因此,国有企业“效率悻论”依然是一个没有得到真正解决的问题。
二、 理论解释框架
上述四种解释之所以无法正确地说明中国国有企业“效率浮论”的形成原因,其关键在于它们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存在着问题:①在“次代世界”中不能简单地以新古典效率标准为准,不能只从微观的角度来处理效率问题。因为“次代世界”中的各种外部性不但决定了帕累托效率标准的失效,而且也决定了微观效率与宏观效率的不一致。而上述解释中的“竞争论”和“产权观”从本质上都是以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为基础,所采取的财务指标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标也都只是微观指标,并隐含了帕累托效率判断标准。②国有企业的制度性质决定了我们在处理国有企业效率时不能把它放在一般的市场环境中进行分析,必须从中国的特殊环境出发,充分考虑国有企业的战略定位和效率定位,才能对其效率状况做出全面的理解。因此,充分考虑中国转型期、过渡期和后赶超期国有企业的性质和定位才是解释中国国有企业“效率悻论”的关键所在。
我国国有企业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在理想经济状态下的国家所有制企业,必须把国有企业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背景下进行分析。而这意味着:①必须将国有企业与在生产力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施赶超战略相联系;②必须把国家所有制当作一种全面的社会经济制度安排,而不是西方社会派在先进生产力水平下推行简单社会竞选和社会福利政策的工具之一;③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保持不变,而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化的过渡时期,必须把国有企业与现代生产力发展模式的变革以及经济与政治的相互作用联系起来。
1. 后赶超战略时代国有企业的定位
乔安·罗宾逊夫人对现实社会主义的性质做出过精辟的概括。这就是,社会主义不是“超越资本主义的一个阶段——(而是)一种没有进行产业革命的国家可以用来效仿产业革命的技术成就的手段,一种在一套不同的游戏规则中进行快速积累的手段”(Joan Robinson,1960)。一套不同的游戏规则主要是指国家控制下的计划体系,它肩负着实施“技术效仿”、“技术扩散”和“技术赶超”的战略任务。但是,当这些国家初步建立工业化体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进行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现代高新技术的模仿、移植和赶超时,社会主义计划体系已经不能胜任这种“后赶超”任务了。因为落后国家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技术效仿”、“技术扩散”和“技术赶超”不再像传统的技术赶超那样,其方向和发展都具有严格的确定性,国家只需要集中各种资源,通过计划控制以克服“技术移植”中的市场失灵问题,就可以快速建立工业化体系。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新技术模仿、移植以及赶超在某种程度上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它需要良好的激励机制、信息传导机制和风险分散机制以克服国家计划体系在激励、信息传递和风险分散方面的缺陷。但是,政府主导下的技术赶超体系的失灵并非就意味着单纯地利用一般的市场体系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因为赶超中的技术移植、模仿虽具有不确定性,但它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有着本质的差别,有相当部分的技术发展依然具有确定性,依然带有强烈的公共品属性。如果依赖一般市场机制又会产生大量的市场失灵问题,具有确定性的技术就会因为其公共品或半公共品的性质而不会得到有效的供给。如何解决“市场失灵”与“政府计划失灵”在知识经济时代实施后赶超战略所面临的两难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最好的制度适应性创新,而其核心就在于国有企业制度安排。利用国有企业作为“技术移植、技术模仿、技术赶超和技术扩散”的主体,有利于克服“国家失灵”和“市场失灵”,并利用国家与市场的各自优势实施后赶超战略。一方面可以利用国有企业与政府间的关系,把技术投资和技术发展作为“半公共品”提供给社会,以克服一般市场的提供公共品不足的缺陷,推行国家的产业政策,促进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则可以利用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引入竞争和激励约束机制,克服单纯政府控制公共品和分散风险方面的缺陷。
2.国有企业宏观经济效率的定位
W·布鲁斯曾经论述过应当将社会主义所有制从整体层面来进行把握的思想。他谈到,“在马克思看来,在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的基础上,把互相分离的经济活动单位一体化为一个社会整体在这里起着首要的作用。奥斯卡·兰格一直特别注意社会主义的这种属性,认为它会提高从个体到社会规模,或者换句话说,从微观水平到宏观水平的合理行为的标准。这种联合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外部性的内化’,即不仅仅在于有可能把微观单位活动之外的成本和收益计算在内,而且在于可以消除由于追逐只是从微观经济的角度看才合理的目标而引起的宏观范围无效率”。“通过把合理行为的标准从微观经济水平提高到宏观经济的水平,社会主义被假定应当显示出较之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Bruce,1998)。因此,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定位的立足点按照经典理论的解释就不仅仅在于微观的资源配置,社会主义制度的设计更重要的是要克服微观经济组织配置资源的非效率问题,从整体上达到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
虽然现在的资源配置以市场为基本手段,但是社会主义的性质同样决定了它宏观经济效率的定位。而实施这种宏观效率定位的途径就从传统的计划资源配置方式让位于国有企业这种介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制度安排。国有企业制度安排依然是国家对整体宏观资源配置效率实施控制的根本手段之一。在过渡时期和转型时期这种宏观效率的定位就体现得更为明显,因为市场的不完全和经济结构的转换决定了以较为完善的市场制度为实施前提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缺乏实施的基础和传导机制。所以,国有企业的效率定位不仅仅是单个组织的微观效率,更重要的是社会经济宏观效率。其具体体现是,国家利用与国有企业的特殊关系把它作为宏观经济调控和产业政策的直接传导工具。
篇3
关键词:分析;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
宏观经济学课程是财经类本科院校开设的重要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经济学课程建立理论基础,使之能够掌握宏观经济学分析工具,用来认识和理解现实中的经济问题,尤其是中国宏观经济问题。本文根据教学实践,对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对该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路径。
一、把握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思维趋向是该门学科的重要前提
宏观经济学的课程体系是较为清晰的,它遵循理论基础―理论―理论应用的分析顺序,包括一个总量(GDP)、三大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和AD-AS模型)和四大问题(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要把握课程体系架构的要点,可围绕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这条主线,寻找每一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联和先后顺序,整个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决定国民经济的两个主要力量,图1表明,短期国民收入的主要决定取决于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又取决于3个市场的变量,即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国际市场。曼昆认为在长期内,真实GDP的增长依赖于要素投入的供给增加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图1表明,国民收入的长期决定有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不同经济学家围绕需求与供给谁占主导地位就形成不同的宏观经济学流派。
实际上,按木桶理论的逻辑,需求和供给是同一木桶上的两块木板,它们对GDP的影响,完全遵守短边规则。总需求这块木板本身又是由若干小板组成的。具体地说,是由C、I、G和(X-M)组成的,即由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组成的,这几块小板也有个长短问题,例如,总需求的两个基本部分:消费和投资,相互关系密切,一板过短,则短线制约不可避免。一个国家的总产品供给能力受两个因素制约,一个是一国的资源禀赋,或称为资源环境条件,第二个因素是该国的资源产出率或要素生产率,即资源或要素投入量与有效产品的产出量之间的对比关系。由此可见,宏观经济学的思维模式将趋向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同时着手,只有实行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并重,才能实现供需的均衡。供给决定论与需求决定论在争论与对立中,最终必将走到合流与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把握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思维趋向,以国民收入这条主线把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经济理论串起来,使其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既见到树木,又看见森林”,不至于迷失方向,使他们在把书读厚后,又会自然会把书读薄。
二、理解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联系和区别是该门学科的基础
学习宏观经济学,必须要回答两个问题,即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吗?它们的联系是什么?回答这
两个问题的关键性概念是生产可能性曲线和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经济学研究的起点,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用来说明和描述在资源的稀缺性情况下可能达到的最大产量组合曲线,它可以用来进行各种生产组合的选择。
假定用现有资源来生产黄油和大炮两种产品。如果全部用来生产黄油,可生产15万吨,如果全部用来生产大炮,可生产5万门;如果同时生产黄油和大炮两种产品,则可能有各种不同黄油和大炮两种产品的产量组合,将黄油和大炮两种产品的各种不同的产量组合描绘在坐标图上,便可得到生产可能性曲线,如图2所示。图2中的AB线即生产可能性曲线,或称生产可能性边界。
在AB线上任意选择C和D点进行比较,表示生产黄油和大炮两种产品的两种不同组合,到底应选择C点,还是D点,或者是AB线上的其他点,这就是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微观经济学是假定资源已经实现了充分利用,也即生产一定处于生产可能曲线上,来研究经济理性人如何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即选择AB线上哪一点进行生产,资源配置依靠看不见的手,即价格机制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微观经济学理论又称为价格理论”。
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是社会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的点,而生产可能性之外的任何一点(如G点),则是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所达不到的。那么,曲线以内的任何一点(如H点)说明什么?它说明生产还有潜力,即还有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存在资源闲置。在此前提下,经济理性人会实现资源更高的利用程度,即经济理性人会使经济慢慢靠近充分就业状态,也就是H点如何移向AB线上的任一点。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由于存在市场失灵,在经济利益博弈过程中往往出现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矛盾和冲突,难以使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那么宏观经济学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帕累托改进,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自然发挥重要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说微观经济学构成了宏观经济学的基础。资源如何充分利用就成了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两者的具体比较如表1所示。
实际上,研究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基础成为西方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现在几乎所有的西方经济学家都认识到,由于宏观经济产生于许多居民户和厂商的相互作用,所以要理解总量行为,就必须分析居民户、厂商与政府在劳动、商品与资本市场上的决策行为和相互作用,就必须坚持将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原理结合起来,实现两部分经济学的内在的合理的统一。正如斯蒂格利茨所说:“整个经济学界已经相信宏观的变化必须以微观经济学的原理为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拿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作比较,使学生理解两者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既复习了微观经济学又促进宏观经济学的学习。
三、构建宏观经济学与现实经济现象的联系是该门学科的实践桥梁
学习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分析和理解当今国家的经济现象,同时也只有与经济现象紧密联系才能更好地把握宏观经济理论。我们认识事物要从具体上升抽象,再从抽象回到具体,从而更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可以从国家当今财政或货币政策入手,分析我国为什么要采取如此的财政或货币政策,从而从具体的经济政策上升到宏观的经济理论,再用宏观经济理论来分析经济政策,使学生更能够把握宏观经济学的本质。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国家财政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这完全从宏观经济学理论找到根据。我国这几年尽管经济高速增长,但是生产能力普遍过剩、消费不足仍然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从目前形势来看,生产能力全面过剩,这是“十一五”期间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能将生产能力问题在各个领域解决的话,国内则可能出现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一线天”的情形。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要将存量消化掉,这可以利用“四个存量需求”来实现,“四个存量需求”两个在投资方面,两个在消费方面。两个投资分别是外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和民间的投资,两个消费分别为城市消费和农村消费。前三个已经解决,唯一没有真正启动的是农村消费。我国有2/3的人口在农村,而它的消费水平却远远低于城市的消费水平。但是,农民收入低,缺乏购买力,培育不了市场,由此可见,要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消费能力,才能有效地启动内需。对农村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新农村建设,拉动农村消费和投资,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政府在基础设施上面的投入本身是一个投资需求,同时还会创造出很多的消费需求,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为0.74,如果农民收入每年增加300元,则农民人均消费每年能增加200多元,农民消费总水平年均能增加1500多亿元。由此可见,新农村建设必然会启动内需,从而拉动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这是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现实样板。
上述说明,宏观经济理论必须与经济现实相结合,既可以增加宏观经济理论的说服力,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曼昆.经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几个问题[J].农业经济导刊,2006(4).
篇4
关键词:经济景气分析方法 物价周期波动 季节调整 合成指数 扩散指数
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1-061-02
一、经济景气分析方法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经济景气分析方法在宏观经济的监测、预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国家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等有影响力的机构都开展了对国家层面的宏观经济的监测、预测,并取得了较好效果。除了对宏观经济整体面的监测和预测,经济景气分析方法在宏观经济的重要领域、产业层面和区域层面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如:国家信息中心对物价、投资、进出口等宏观经济的重要领域进行了监测、预测;经济日报联合国家统计局开展了对煤炭、家电、机械等国内主要行业运行情况的监测、预测并定期中经产业景气指数;内蒙古、湖南等省份的地方机构也分别开展了对本区域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预测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在借鉴有关机构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国宏观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系统”这一软件,对山西物价的周期波动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为山西制定物价的有关政策提供支持。
二、经济指标的处理和数据库的建立
经济景气分析方法首先需要建立数据库,将有关的经济指标以适当形式保存在数据库中。由于我国经济一般呈现出绝对水平上升而增长率存在波动的情况,国内研究机构普遍采用增长率循环来研究宏观经济的周期波动。本文也采用增长率循环,将有关经济指标的增长率序列作为研究山西物价周期波动的依据。本文的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山西省统计局对外的《山西月度统计》,其中大多数指标直接采用《山西月度统计》中的月度同比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类指标采用累计同比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类指标、房地产开发类指标、消费品零售额类指标、工业增加值类和工业产量类指标由于一月份的数值缺少,故采用直线内插法等数据处理方法将上述指标的一月份的数值补齐,以保持经济时间序列的连续性,便于软件处理。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数据库中的经济指标是2006年1月至2016年8月的连续十年多的月度经济时间序列。
三、季节调整、选取基准指标和建立先行、一致、滞后指标组
由于数据库中的经济指标是月度数据,受到节假日、天气情况等季节因素的影响,为了消除这种影响,需要对上述经济指标进行季节调整。目前比较成熟的季节调整方法是美国商务部开发的X-11季节调整法。本文采用X-11季节调整法对数据库中的经济指标进行季节调整,去掉原有经济时间序列Y中的季节要素S和不规则要素I,保留趋势循环要素TC(本文中的季节调整采用乘法模型Y=T*C*S*I,其中Y为经济时间序列、T为趋势要素、C为循环要素、S为季节要素、I为不规则要素){1}。
物价的基准指标是一个重要的能够敏感反映当前物价变动状态的经济指标。在由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等指标构成的反映不同方面价格的体系中,本文选取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作为山西物价的基准指标。因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是最终端的价格,其他不同方面价格的变化最终将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中有所体现;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也是当前各种政策的重要参考指标。
先行指标和一致指标的选取应该采用统计检验和经济意义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为基准指标,采用时差相关系数检验,从山西的宏观经济月度指标中筛选出物价的先行指标和一致指标。其中,先行指标组中的各个指标的时差相关系数均在0.70左右或者以上;一致指标组中的各个指标的时差相关系数均在0.80以上,表明先行指标和一致指标的选取较好(见表1,其中的指标均为经过季节调整并去掉不规则要素后的增长率指标)。再结合K-L信息量、峰谷对应法、评分系统等多种方法进一步检验,可以初步确定表1中先行指标和一致指标选取的合理性。
从经济意义来看,工业是山西经济的主要产业,工I经济的变化反映了宏观经济的变化。钢材产量、粗钢产量、原铝产量作为工业领域的主要指标因此是宏观经济的一致指标,而物价一般是宏观经济的滞后指标。因此,钢材产量、粗钢产量、原铝产量在经济意义上领先于物价,是物价的先行指标。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分别反映了商品零售领域和工业生产领域相关的价格变化,与反映最终端消费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一起构成了全面的价格体系,因此上述四种价格指数是物价的一致指标。
四、构建物价的合成指数和扩散指数
景气指数方法认为:宏观经济的周期波动是各个方面相互波及、相互渗透、共同影响的过程,单一经济指标难以全面反映这一过程;需要全面选取相关的经济指标并通过指数化的方法来对宏观经济进行监测预测{3}。本文根据表1中筛选出的物价的先行指标和一致指标,分别采用合成指数和扩散指数的指数构成方法来构建反映山西物价运行现状的一致指数和预测物价未来走势的先行指数。
图1是合成指数法构建的山西物价的先行合成指数和一致合成指数。从图中可看出:如果以谷到谷为一个周期,先行合成指数经历了2个周期,一致合成指数经历了3个周期。先行合成指数于2011年10月达到峰以来长期处于波动下行态势,2015年7月达到谷底后逐步回升,进入新一轮上升期。一致合成指数于2013年10月达到峰后波动下行,长期呈现逐步趋缓态势,并于2015年10月跌至谷底,此后缓步回升。
先行合成指数2009年2月、2010年11月、2015年7月的谷分别对应着一致合成指数2009年8月、2012年10月、2015年10月的谷,先行合成指数的谷分别超前于对应的一致合成指数的谷6个月、23个月、3个月,平均超前11个月;先行合成指数2007年1月、2010年2月、2011年10月的峰分别对应着一致合成指数2008年6月、2011年8月、2013年10月的峰,先行合成指数的峰分别超前于对应的一致合成指数的峰17个月、18个月、24个月,平均超前19个月。
根据先行合成指数谷和峰的超前期可以预测一致合成指数未来的谷和峰。根据合成指数的指数构成方法,合成指数不仅可以反映物价周期波动的谷和峰,而且其大小也可以反映物价变动幅度的大小。{4}因此,根据图1所示的山西物价的先行合成指数和一致合成指数的先后关系并结合影响物价的各种因素初步判断,2016年8月之后山西物价仍然将处于上升期,物价涨幅仍将保持低位运行态势。
图2是扩散指数法{5}构建的山西物价的先行扩散指数和一致扩散指数。表3是图2中的扩散指数的转折点。根据扩散指数的峰和谷的判断规则,扩散指数由上向下穿越50时,穿越50线的前一个月为景气波动的峰;由下向上穿越50时,穿越50线的前一个月为景气波动的谷。可看出:如果以谷到谷为一个周期,先行扩散指数经历了4个周期,一致扩散指数经历了4个周期。山西物价的先行扩散指数于2013年6月达到峰,此后进入下行周期;2015年7月跌至谷底,此后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物价的一致扩散指数于2014年7月达到峰,此后进入下行周期;2015年10月跌至谷底,此后进入上行周期。
先行扩散指数2006年4月、2009年2月、2011年2月、2013年1月、2015年7月的谷分别对应着一致扩散指数2006年7月、2009年7月、2012年11月、2014年4月、2015年10月的谷,先行扩散指数的谷分别超前于对应的一致扩散指数的谷3个月、5个月、21个月,15个月、3个月,平均超前9个月;先行扩散指数2007年2月、2010年3月、2011年11月、2013年6月的峰分别对应着一致扩散指数2008年7月、2011年8月、2013年11月、2014年7月的峰,先行扩散指数的峰分别超前于对应的一致扩散指数的峰17个月、17个月、24个月、13个月,平均超前17个月。
需要指出的是,与合成指数的大小可以反映物价变动幅度的大小不同,扩散指数的大小并不反映物价变动幅度的大小,如图2中的一致扩散指数从2016年起逐步下降,但这并不表明物价走势趋弱。由于2016年起的一致扩散指数仍然大于50,所以2016年以来的物价走势仍然处于上升期。
根据先行扩散指数谷和峰的超前期可以预测一致扩散指数未来的谷和峰。根据图2所示的山西物价的先行扩散指数和一致扩散指数的先后关系并结合影响物价的各种因素初步判断,2016年8月之后山西物价仍然将处于上升期。
注释:
{1}季节调整的理论可参考董文泉,高铁梅,姜诗章,陈磊.经济周期波动的分析与预测方法.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三章第3.6节X-11季节调整方法
{2}延迟数中,“―”表示先行,“0”表示一致,“+”表示滞后
{3}景气指数方法的理论可参考董文泉,高铁梅,姜诗章,陈磊.经济周期波动的分析与预测方法.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五章景气指数方法
{4}扩散指数峰和谷的确定方法可参考董文泉,高铁梅,姜诗章,陈磊.经济周期波动的分析与预测方法.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74页
{5}合成指数和扩散指数的区别可参考董文泉,高铁梅,姜诗章,陈磊.经济周期波动的分析与预测方法.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74页和第182页
参考文献:
[1] 董文泉,高铁梅,姜诗章,磊.经济周期波动的分析与预测方法.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
[2] 高铁梅,王金明,陈飞,梁云芳.中国转轨时期的经济周期波动――理论、方法及实证分析.科学出版社,2009年。
篇5
摘要: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产品的价格整体上来看,呈现出了快速上涨的发展趋势,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运用蛛网理论研究农产品价格上涨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以揭示保障农产品价格稳定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农业经济;宏观经济;影响
农产品价格稳定对于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的快速、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农产品“蛛网理论”
蛛网理论是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价格变化的主要理论之一,其主要是用于产品动态均衡分析过程中。蛛网理论下,每个生产者都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因此,在农产品价格较高的情况下,每个生产者都倾向于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反之亦然。在供需不平衡的条件下,农产品的供需价格弹性不同,就会出现三种结果:(1)收敛型蛛网,当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其供给价格弹性时,农产品的生产受到价格的影响较小,经过短期的波动以后,农产品的供需、价格最终会趋于平衡;(2)发散型蛛网,当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其供给价格弹性时,农产品的生产将会受到价格的明显影响,价格较高产量就会较大、价格较低产量就会较小,最终会使得农产品价格、供需严重地偏离最初的平衡,对农业的发展会造成致命的影响;(3)封闭型蛛网,这一情形出现于供给、需求价格弹性相等的情形,此时,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并不会影响到农产品产量的变化,产量、价格始终处于一种相对均衡的状态。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量又比较少,这就导致中国农产品价格的供给弹性比较小,更容易发生发散型的蛛网波动,然后通过一系列的“蝴蝶效应”对农业经济乃至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分析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宏观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有利于相关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政策,确保将农产品价格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从而实现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GDP不断增长的“双赢”目标的实现。
二、农产品价格上涨对经济的影响
价格理论倡导者认为商品或者服务的价格传导可以分为逆向、顺向传导,其中,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商品价格的上涨会增加下游商品的成本,并最终会引起CPI的上升,甚至于还会引发国内生产总值的大幅上涨,这种价格传导机制成为顺向传导;反之,则称之为逆向传导。农产品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上游,其价格上涨必然会通过顺向传导机制间接或者直接地影响到农业经济、宏观经济的发展。
(一)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农产品价格上涨必然会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传导途径:农产品价格上涨——工业品等价格指数上涨——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GDP“上涨”。CGE模型主要是基于农产品生产者生产成本最小化、消费者购买农产品消费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实现为基础的,在一系列的预算、要素条件的约束、限制下,进行投入与产出的决策。
(1)农产品生产模块
(4)闭合模块
农产品价格、供需平衡需要综合考虑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仅认为资本要素出清,而劳动力市场并未完全出清。运用CGE模型对农产品价格与宏观经济的关系进行分析,假设农产品价格上涨10%、20%以及50%,根据公式进行测算,可以测得GDP波动分别为-0.00012、-0.00025、-0.00056,由此可见,农产品价格上涨对GDP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对CPI的影响相对较为明显。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因并不是种植成本或者天气因素造成的,往往是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完成了“价格增值”。与美国农场式的发展模式不同,我国农业发展基本上是以户为主的发展模式,农产品的生产相对比较分散,这就导致农户与采购方、销售企业的讨价还价的能力比较弱。农产品价格飞速上涨给农户带来的收益微乎其微,甚至于可以忽略不计,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会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引起工业、服务业等行业内相关产品价格的变动,进而表现为CPI的变动。同时,依据蛛网理论,我国的农产品价格与产量之间属于发散型的蛛网,因此在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时,政府又必然会采取政策调控农产品价格,进而表现为社会供需矛盾逐渐趋于新的平衡。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就表现为虽然CPI上涨了,但是GDP上涨并不明显。
从价格传导的过程来看,由于通货膨胀率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其滞后值与农产品价格的增幅存在正向相关的关系,这就必然会对通货膨胀预期产生放大效应。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不特别明显,但是,为了避免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而引起“蝴蝶效应”现象的发生,政府必须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在保障农户切身利益的基础上,保障农村品价格的稳定,这对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作者单位:安徽省寿县县委党校)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经济策略 企业经营管理 影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宏观经济策略对企业经营管理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企业决策有重要作用。要想使宏观经济策略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就应该对财政策略和货币策略进行相应的分析。如何将经济策略更好的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
一、宏观经济策略概况
所谓的宏观经济策略就是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计划的运用相应的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运行进行调节,以满足一定政策性目标。宏观调控就是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责,也就是公共财政,其主要作用是为了更好的弥补市场损失,向社会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分配行为或是相应形式的经济行为。宏观策略是以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为目标的。充分就业是指劳动就业,也可以指包括劳动资源在内的一切资源被充分利用的状态;物价稳定就是指整个经济社会总体物价的稳定,其一般是通过价格指数和服务价格进行衡量的,只要是价格水平相对稳定即可;经济增长就是保证经济持续稳健、均衡的发展;国际收支平衡就是国际收支的赤字或是盈利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二、宏观经济策略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1、货币策略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所谓的扩张性货币策略就是市场需求较冷的状况下,政府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以刺激消费,使总需求有所增长。这种策略在需求增加或失业增加的状况下,也会采用货币策略。一般情况下,增加货币供给有两种,一种是降低存款准备率,一种是降低再贴限现率。无论是哪种手段对都会对市场供求关系有重大的影响,对企业管理也有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经营管理就需要一个变量,来降低企业成本。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需要降低的成本,就应该从企业资本、劳动力两方面着手,不仅要提高资本的比重,还要降低劳动力的比重,同时也要积极的吸收资本,进行相应的资本储蓄,但是这里的资本储蓄,必须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进行。此外,还要结合公共关系的需求,对生产要素进行适当调整,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所谓紧缩性的货币策略就是政府通过减少货币供给,提高利率,对相应的需求进行抑制。紧缩性货币策略,正常情况下,可以达到抑制总产出的目的。但是总产出过少也会减少国家收入,甚至会抑制经济发展,会给企业造成重创。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对产品进行适当的调节,并适当的降低资本成本要素的比重。同时也应该适当的吸收劳动力,适时的对产品进行更新、对员工进行培训,也可以用资本储蓄或是银行投资对相应的产业进行调整,使企业在市场上占有有利地位。
2、财政策略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财政策略包括扩张性财政策略和紧缩性财政策略。扩张性财政策略就是在经济运行状况较差的情况下,政府为了刺激消费,采取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的方法以增加人们的收入,实现充分就业。当市场上出现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下,政府就采用这种策略。一旦政府采取这样的经济策略,企业就应该将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及国家经济策略结合起来,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分析,为企业作出正确决策提供相应依据。要想作出正确的决策,企业就应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以保证采购到到市场销售环节与客观要求相一致。企业要知道在这时期,市场对商品的需求量是有限的,应该及时对相应产品的数量及品质进行相应的调节,以便在保证利润的同时,也能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企业要明确现有的扩张性策略是暂时的,要时刻关注国家相关的经济策略和市场需求,把握市场规律、消费心理,对产品更新换代,以便更好的实现企业价值。这些新的策略虽然不能一步到位,但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扩张性策略却有促进性作用;紧缩性财政策略就是政府在经济较热情况下,政府通过支出或是税收等方法,来抑制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以达到稳定物价的目的。国家一旦采取紧缩财政策略就会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一定的损失,特别是中小企业。紧缩财政策略不仅会减少资金外贷,同时也会使企业出现资金困难状况,且短时间内企业利润得不到保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应该有步骤的对相应策略进行调整,根据市场的实际状况有计划的减少不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产量。要不断的研究产销对路的新产品,并对产品进行升级,在市场供求关系的引导下,将相应的产品投入市场。
三、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策略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呈上升趋势。在经济策略中,宏观经济策略是比较重要的,其不仅包括货币策略,也包括财政策略。这两种经济策略对企业管理都有促进作用,通过这两种经济策略,企业通过经济策略中的相应规定,能正确的把握供求关系,根据相应的信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促进现代化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易冰娜.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影响[J].科技咨询导报,2007;13
[2]李巍.浅析财务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J].品牌(理论月刊),2011;06
篇7
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经济增长速度迥异,宏观经济政策政策也大相径庭,对企业经营和外部融资环境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投融资。
(一)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关联性研究 王风云(2005)等认为经济波动频繁的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频繁调整。付一平(2005)等通过对财政政策与经济周期波动之间关系的判断,描述结构VAR模型中财政政策的作用和反馈过程,结果发现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操作过程中体现出了一定程度的相机选择性和对经济周期阶段的依赖性。而杨召举(2007)从经济周期角度考察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不是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经济周期也不是货币政策变动产生的原因;但货币政策变动会对经济产生影响,剧烈的货币政策波动将使得经济也产生同向的波动。刘士宇(2007)围绕总需求角度,运用多种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改革以来引起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因素,以及这些冲击对经济系统的影响。其分析结果表明:在总需求的三大构成要素中,投资波动是引起我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虽然学者的结论并非完全一致,但本文认为经济周期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对企业投融资产生了影响。
(二)经济周期与企业投融资行为的研究 基于宏观经济环境,从经济周期角度解析企业投融资问题得到了诸多学者的关注。Altman(1983)发现,在经济衰退时期,公司更容易陷人困境,经济增长、股价指数和货币供给量对公司陷人困境的可能性有显著影响。Bae(2002)以亚洲金融危机为背景,证实宏观经济状况通过银企关系影响公司财务困境的可能性。Myers & Majluf(1984)分析了不完美资本市场对企业融资的影响,基于逆向选择提出了融资偏好理论。沿着此思路,Levy & Hennessy(2007)从管理者利益角度研究了经济周期中管理者的投融资决策。为避免冲突,管理者多数持有较多权益,但在经济收缩时期,管理者倾向于用债务代替权益来维持管理者权益,在经济扩张时期则正好相反。围绕经济周期的变化,许多学者也从实证角度验证了宏观经济政策对公司投融资行为的影响和公司价值的意义(Deangelo & Masulis,1980; Nejad
malayerz,2002;Korajczyk & Levy,2003;Drobetz et al,2006)。
(三)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投融资行为影响的研究 我国目前专门针对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周期对企业投融资行为影响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见。一些学者对宏观经济因素与企业投融资的关系进行了描述(王强,2002;原毅军、孙晓华,2006)。蔡楠、李海菠(2003)认为企业投融资行为不仅要考虑微观经济因素形成的技术约束影响,还要考虑宏观经济因素形成的市场约束的影响,并验证了宏观经济因素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有着显著影响。Chen等(1986)认为,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影响公司的股票收益率,即不同公司的股票收益率对于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同。而Beaver(1966)认为,公司的股票收益率越高,其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就越小。鉴于我国企业的特征不同,可能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敏感程度不同,企业投融资行为也不同。王克敏、姬美光、赵沫(2006)的研究表明,宏观经济环境对公司陷入财务困境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公司对于工业增加值和实际利率水平等变化越敏感,就越容易受到弱化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而陷入财务困境。应惟伟(2008)研究认为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经济增长速度迥异,政府实施的财政货币政策大相径庭,这些对企业的经营和外部融资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对企业投资产生显著影响。这些研究都认为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周期是影响企业投融资政策的重要因素,这对于理解我国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具有积极意义。
(四)企业投融资行为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的研究 有学者围绕融资结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进行研究,如刘星、杨益民(2006)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整体样本融资结构与投资支出显著负相关,融资结构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在不同成长机会的企业中存在显著差异。郝颖、刘星(2009)的实证研究结论表明,股权融资的依赖程度越大,企业投资水平对股票市价的敏感性越高;股权融资的依赖程度小,则内部人控制下的企业投资行为倾向于大规模扩张。围绕融资结构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债务比率与企业价值负相关(李洪波、赵宇、杨秀苔,2002;皮毅,2004),股权集中度与企业价值的关系(Boyle & Eckhold,1997;Frank & Goyal,2003;Hirota,1999;Booth,2001;Harold Demsetz & Belen Vilialonga,2001),研究结论并不一致。
篇8
[关键词]宏观经济管理;市场经济;作用;策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有效的经济管理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而宏观经济管理就是一种高效的经济管理手段。因此,必须增强对宏观经济管理的全面了解,充分认识到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的前提是对经济管理和相关研究工作进行掌控,在掌握相关概念和理论之后在科学的宏观经济管理理念指导下开展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维护市场经济发展的正确轨道。
1宏观经济管理概述
宏观经济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推动力,主要是指国家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从而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和施加影响的经济管理活动,能够对经济管理行为进行约束和提供方向指导。第一,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主体是国家各级政府,因此宏观经济管理的实质是国家层面的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需要注意的一个概念是国家管理和政府管理相比具有极大的差异性,我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一样都是将政府管理作为国家管理的组成部分,除了政府管理之外还有其他的管理分支,其权力和管理范围都高于政府管理。第二,国家开展宏观经济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而且在市场经济不同发展时期会有不同的宏观经济目标,这就需要根据特定的时期和条件进行目标的调整。宏观经济管理想要实现的目标包括: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全面提升经济效益,进一步优化国家经济结构,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全面增强综合国力等。第三,宏观经济管理的内容是宏观层面的各项经济活动,主要包括宏观收入分配、宏观经济结构优化以及宏观经济总量平衡等,它和微观经济管理相对。
2宏观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1适应社会化大生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逐步进入到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而且正在向着社会化大生产的目标迈进。宏观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全面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一方面,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推进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在这样的环境下,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生产要素的流通也逐步加快。那么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的稳定和正常发展,就必须对社会劳动进行合理分配,将其按照一定比例并且依据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进行分配,确保市场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对经济的管理和调控不能仅仅依靠价值规律的市场调节,还需要借助宏观调控这一有形之手增强宏观经济管理能力。另一方面,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国家已经完全摒弃计划经济模式,不会下达指令性计划,也不会再对企业生产进行系统规定。所以,社会经济以及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在无政府状态下发展,这样的情形容易导致市场经济混乱情况的出现,从而影响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对此,要通过宏观经济管理有计划和有步骤地对国家经济进行协调指导。
2.2弥补市场调控缺陷
市场在经济管理中存在着一定缺陷,而宏观经济管理则成为了弥补市场缺陷的保障,并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起着协调稳定作用。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是市场,而且市场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当中不可或缺。但是市场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并不是万能的,因为在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多种多样复杂问题,仅仅依靠市场调控是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例如,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市场竞争的存在,从而为市场的发展与进步提供动力支持。但是不合理的竞争也是难以避免的,它会导致市场紊乱,这个时候市场调节也就难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造成经济波动。对此,国家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迫在眉睫。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仍受到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进而导致市场经济不成熟因素的存在。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宏观经济管理成为促进市场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市场机制不是完美无缺的,那就可以通过增强宏观经济管理的方式解决无法通过市场调节而解决的难题。
2.3维护我国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最为基本的特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国企内部也进行着一系列改革,在产权分离以及政企职能分开的情形之下,我国政府逐渐把国企推向市场,在对国企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没有直接插手其经营与管理,但是仍然充当着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角色对国企进行必要管理,尤其是在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国企制定重大经济决策的过程中,必须给予一定干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够维护我国的公有制制度,并且促进体制改革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可以说宏观经济管理是维护国家经济体制的关键,更是市场经济发展进入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这与我国的国家体制和发展现况紧密相关,更是国家长治久安和维护国计民生的大事。我国各级政府一定要不断强化宏观经济管理,确保我国经济体制不动摇,并加快我国的改革进程,促进社会经济以及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3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的策略
3.1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宏观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市场经济的持续稳定进步,国家各级政府就需要不断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策略,根据宏观经济管理的现实需要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制定针对性的经济管理策略,进一步提高管理效果。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是创新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策略之一,在宏观调控中不可忽视。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各级政府在宏观经济管理中所要达成的经济运行状态的预期目标,这一目标也成为评价宏观调控工作质量的标准。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必须具备有效选择性特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发展状况处在不断变化当中,伴随着经济发展情况的差异和变化,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也需要具备不同的侧重点和差异性的特征,必须是可以根据现实状况进行合理选择的目标。例如,经济过热环境下,应该将控制经济增长速度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最大化地降低经济过热对国民经济造成的不良影响;经济衰退时期应该将促进经济发展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来确保经济的稳定协调进步;我国在加入WTO之后,我国需要将维持经济总量平衡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并且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第二,宏观经济管理应该在居民消费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并对管理目标进行针对性调整和创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居民消费行为日趋成熟,社会消费走向稳定发展之路,此时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需要对投资增长速度进行控制,以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第三,就国家进出口而言,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必须将侧重点放在合理控制进出口比例以及优化进出口环境方面。
3.2创新宏观经济管理方法
为了更好地发挥宏观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必须采用科学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手段,这就需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手段的创新,也就是全面优化能够促进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实现的方法,具体而言,主要包括经济、法律、行政以及传媒手段等。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手段的创新和优化,能够最大化地提高经济管理效能,国家各级政府应该根据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采用以下几种创新型的宏观经济管理方法:第一,强化法律手段对宏观经济管理的作用。市场经济同样也是法制经济,再加上我国正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维护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就必须利用法律手段确保经济运行状态的稳定和运行方式的合理运用,在宏观经济管理方面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规范管理行为,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第二,对宏观经济管理的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进行创新和优化。宏观调控重点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管控,那么就需要根据经济环境、发展要求、经济管理目标等实施经济管理手段,并与行政手段实现紧密配合,进一步强化宏观经济管理的作用。第三,推进电子化政府建设,提高宏观经济管理的现代化水平。经济全球化步伐正在逐步加快,这就需要对电子商务引起高度重视,根据时展潮流推进电子政府机构体系建设,并在网络政府工程建设上加强投入,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成效。
3.3创新宏观经济管理主体
宏观经济管理主体创新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管理效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包括依法成立并且承担着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政府组织机构,而在对管理主体进行创新后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其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维护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第一,组织创新。组织创新即改革和完善国家政府机构,对政府机构的职能进行创新改革,进一步协调政府机构,全面优化政府规模,并在政府机构办事效率提升方面加大力度。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国家各级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职能是对市场运行进行全面监管,维护好市场运行程序,从而为市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同时,承担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政府机构必须在人员创新方面提起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应根据实际发展要求进行人员选拔,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使其能够在宏观经济管理过程中发挥出更大作用。第二,严格遵循政企分开原则,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一个完善的公共决策体系,有效提升公共政策的质量,实现从微观干预到宏观调控的巨大转变,由直接性的管理变成间接性调控。第三,严格遵循权责一致的原则,进一步调控与约束政府各个职能部门的权限,积极协调各个职能部门,使其能够分工合作,各自承担相应的职责,避免职能交叉情况的出现,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宏观经济调控水平。
4结论
宏观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大环境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宏观调控能够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更加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弥补市场调控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维护我国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发展。在明确宏观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之后,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策略,提高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市场经济的长足发展提供更大的平台,在具体工作中可以重点就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管理方法以及管理主体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张勇.宏观经济管理中国范式的形成与发展———论中国宏观调控实践的理论价值[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3):83.
篇9
关键词:房地产波动;宏观经济波动;发展道路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使得房地产市场得到快速发展,如今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行业之一了。我国房地产的产业链非常广,时刻关注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有助于更好的对我国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1.中国房地产市场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1房地产市场整体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
研究者顾云昌通过定量分析[1],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拉动作用。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王国军、刘水杏[2]通过投入产出的模型来研究我国房地产产业1单位增加产值的总带动效应约为1.5,从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房地产市场上产业具有联动性。王洋对我国国有经济20年来房地产和宏观经济的数据[3]的研究表明房地产和城市化、工业化的密切关系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道路上的引擎。
1.2房地产市场投资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
研究者郑思齐、刘洪玉从建筑投资、房地产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4],房地产投资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房地产的波动能够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异化,一旦房地产价格波动到一定的程度时,一些以融资为主的融资机构的承受能力就会比较弱,经济发展就难以得到稳定的发展。
房地产市场投资是指房地产业完成的固定资产,其中主要是房地产开发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是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进行的房屋开发投资和土地开发投资。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劳动力的数量、劳动素质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生产要素主要是通过投资来进行配置的,生产要素配置是否合理主要是看投资在各经济部门间分配的关系比例是否恰当,从而判定经济结构是否协调。
1.3房地产价格对宏观经波动的影响研究
首先针对房地产市场房价与总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房价的变动会带动我国经济总需求的水平。催光灿(2010)采取我国30各省市的房地产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就通过研究发现,房地产通过“财富效应”能够带动消费,影响经济的总体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房地产价格也一路飙升,首先,在我国国有经济中,投资需求助推了房地产价格的飙升,城镇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同时也加速了房地产规模的被需求。房地产规模的扩大从而拉动了国有经济的内需,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
2.房地产市场对消费的影响
在国有经济体系中,房地产作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其市场波动会直接或间接的引起经济水平的变动,经济水平的变动会影响到居民消费水平,从而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发展。投资房地产可以带动住房消费、建材消费和耐用消费品的消费。房地产投资必然会使房屋总量增加以及住房对应的折旧费、管理费、水电煤气等费用增加,同时投资房地产还将会增加就业岗位,带动建筑工人的日常消费,拉动国有经济的内需。从宏观经济角度讲,消费需求还受居民收入的影响。
2.1财富效应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速度加快,房价上升使得居民拥有的房地产资产也在不断增加,我国人口基数大,资产的增加会使得消费者增加消费。作为我国居民主要资产的房地资产,房屋数量的增多会对我国居民的消费产生财富效应。在消费者将自己的房地产资产用于消费时,会增加他们的原有资产,但是财富效应受房地产资产套现的难易程度。。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出法,当房地产资产比较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时候,房地产价格的财富效应就会比房地产资产分配均匀的财富效应小。
2.2挤出效应
在我国,受着传统文化的制约,加上经济发展水平不够发达,金融市场范围小,我国普通居民利用房产进行贷款的情况很少,在房价快速上涨的情况下,大多数的选择是几人合租或是私人租房,加上房价跟居民收入比率不协调,房价的飙升对许多普通居民的消费就会产生挤出效应。
3.房地产市场波动对关联产业的影响
在我国国民经济链条中,房地产业处于中心环节,房地产的波动会影响到关联产业的发展。从生产角度看,房地产投资主要是由建筑企业具体完成,,是建筑行业总产出的一部分,而与建筑业有关的行业侧有机械设备制造、金属产品制造、建筑材料、化学工业、采掘业、煤气以及石油加工业。根据2009年的投入产出表,大致可以估算,每100元的房地需求可以带动38元的金属产品制造业需求、26元的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需求、46元的机械设备制造业需求、28元炼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的需求、21元的化学工业需求、26元采掘业需求。
综上对所有行业的影响,每100元房地产需求,大约会影响到其他行业288元的需求,如果再加上房地产本身的需求,会影响388元的总产出,2013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6013亿元,较去年增长1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4%),可见,。加大对房地长的投资可以有效的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增长。
4.房地产市场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
房地产是一个产业链很广的产业,房地产价格的上升会加大钢铁,建材等多种建筑材料的需求,就会使得这些产品价格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体系当中,就会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其次,通过财富效应会增加居民的收入,居民收入提高就会降低对价格的敏感度,一旦房价上升就会导致银行信贷增加,银行信贷增加就会使得市场上货币的流通过大,从而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收的人维持生活,有利于变动收入的人,随着膨胀出现,产出增加,收入增加,随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会提高产出水平,同时通货膨胀也会使产出和收入减少,从而使得失业率增加。
5.结语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出产业,是城市建设的基础,是实现现代化和城市化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实例以及理论分析表明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会引起我国宏观经济的波动,在发展房地产事业,要是时刻注意房地产的发展状况,科学的对待。在我国国有经济发展道路上要适度发展,稳中求进,防止泡沫市场的出现,要想使房地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就必须保持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有效的控制房地产业的发展速度,加大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国家要大力发展多元化房地产金融市场,拓宽房地产融资的渠道,在房地产市场中,货币政策当局要时刻关注房价的变动,为我国国有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条件,避免在宏观经济条件下,房地产市场的风险的存在。
参考文献:
[1]顾云昌.住宅产业与经济增长[J].城市开发,2010,09(05):15―16.
[2]王国军,刘水杏.房地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2011,08(08):75―77.
篇10
关键词:产品内国际分工;成本优势;次贷危机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392(2008)11-0046-03
当前我国经济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宏观运行困境,尤其是经济下滑的风险在逐渐加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回落21.2个百分点,出口增速在9月份也出现了明显下降,大量中小企业倒闭,在全球金融动荡的背景下,我国实体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衰退风险。
从实体经济角度分析,导致我国当前宏观经济运行困境的主要原因,源自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产品内国际分工和我国参与全球分工的方式,而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则直接导致了我国在产品内国际分工模式下所积累的问题显性化,同时加大了我国宏观政策调控的困境。
一、产品内国际分工对我国经济运行机制的影响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跨国公司主导的产品内国际分工日益成为一种主要的国际分工方式。在这种分工方式下,跨国公司利用自身的资本、技术与管理优势,借助于FDI将产品的生产环节转移至发展中国家,从而充分利用了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要素优势,再通过全球采购确保能源与原材料供应,生产的产品借助于跨国公司的销售网络面向全球实现销售,全球资源在跨国公司主导的企业层面得到了最优配置。由此,各国经济的运行机制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国家,其国内总供给和总需求均不再单纯地是国内要素和国内收入的函数。具体来说,一国的商品供给能力不再完全取决于由本国资源禀赋决定的实际产出能力,它可以通过全球化的采购实现本国在既定价格水平下的商品供给。同时,全球从事产品生产的企业可能属于不同的国家,但产品最终都是利用跨国公司的品牌(如发展中国家企业大量从事贴牌生产)和全球销售网络(如发达国家的知名零售商掌握了发展中国家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全球销售),面向世界市场进行销售。在这一背景下,某一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已非传统意义上由该国的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情况来决定,当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世界性的总需求规模扩张超过全球资源的承受能力,会带动全球性的物价上涨,而且这种上涨是所有参与全球经济循环和全球分工的国家无法避免的,不同的经济体在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具有了更强的一致性特征。
这种经济运行机制的改变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具体到我国来看,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一方面,使我国在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储蓄率不断上升,投资需求受到宏观控制的情况下,借助于外部需求(出口)有效吸收国内过剩储蓄,确保我国经济实现了无通缩的均衡增长。另一方面,借助于引进外资和进口,我国也得以突破国内技术与资源约束,实现产业升级,并在物价稳定基础上保持了产出的持续增长。因此,2003-2007年间,充分利用国际市场,使我国在物价稳定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外贸易和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并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综合经济实力。但其不利的影响在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将更多地取决于外部而非内部因素,国际市场变化对我国宏观经济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在发达国家掌握国际金融和贸易规则主导权情况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风险会进一步加大,且我国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和调控有效性将受到不断削弱
二、以低成本优势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削弱了我国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
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出现为发展中国家通过参与简单加工区段,在符合比较优势原理基础上融入国际经济系统提供了可能。我国也正是借助于劳动力要素优势成为了全球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但与欧、美历史上依靠原创型的技术创新确立制造业在全球霸主地位、日本等国20世纪60-80年代凭借管理创新和应用技术创新快速提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同,中国是在产品内国际分工下,以加工组装环节的低成本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承接国际制造业生产环节对外转移,发展起来的国际制造业基地,其突出的特点是大多不拥有行业的核心技术和产业主导权,处于全球价值链的最低端。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在为我国带来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也导致了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深层次的矛盾。
(一)导致了我国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与最终消费需求不足
从根本上来讲,产品内国际分工模式改变了全球资源配置的模式却并没有改变全球要素分配原则,具有稀缺性和垄断性的知识、技术要素仍然是主导全球利益分配的因素,劳动力等过剩要素在全球价值分配中依然处于依附地位。因此,我国以劳动力要素优势参与全球分工的结果,是在贸易规模扩大和贸易结构改善的同时,在全球贸易中的利益却没有得到等比例的提升。这种要素分配比例的不均衡也同样表现在国内:由于政府占据了大量经济资源配置权,且与劳动力的供应相比,我国资本还处于相对稀缺状态,因此,我国在全球化中所获得的利益更多地是被政府和资本所有者(即企业主)获得,劳动力过剩直接导致了劳动力要素收入被长期压低,使我国出现了明显的经济增长、贸易扩张与居民收入水平变化之间的严重背离。从2003-2007年的数据看,我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企业利润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之间的差距非常明显(见下图)。《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2007)――盈利能力与竞争力》中的数据也显示,1990至2005年,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从53.4%降至41.4%,下降12%;而同期营业余额占GDP比例从21.9%增加到29.6%。此外,税收占GDP的比重也在逐步提高,由2002年的14.1%,提高到了2007年的19.8%。
劳动者报酬长期维持在低水平,居民收入增长过缓,直接影响我国的最终消费需求,导致我国消费水平持续徘徊在低位,最终消费需求难以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1年至2006年,我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65.1%下降到39.2%。
(二)使我国难以通过投资增长缓解高储蓄带来的宏观经济运行压力
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均衡的前提是国内投资和出口之和等于国内储蓄。理论上讲,对于高储蓄率国家,必须有相应的投资或出口增长率来弥补国内最终消费的不足,以实现无通缩的均衡增长。而对于低储蓄率国家,若不能有效压缩国内投资规模,则净进口(伴之以外汇储备减少或资本内流)可以使一国实现无通胀的均衡增长。
如前所述,以低成本优势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使我国劳动者报酬增长过于缓慢,在支出预期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导致了我国居民强制性储蓄的增长,而资本要素收益在分配中占据的比例上升,也导致了企业储蓄的较快增长,因而,近些年我国的储蓄率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理论上说,如果这部分新增储蓄能由企业新增投资吸收,则我国出口增速就可大大放缓,外部失衡的压力可以得以缓解。但现实情况却非如此。我国参与全球产品内分工的过程,实际上表现为长期依赖FDI实现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的过程,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由外资企业垄断,国内企业普遍缺乏领先技术,使其难以实现技术密集型的高附加值产业投资。所以,我国2003-2004年投资的快速增长,主要集中于一些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普遍存在技术含量偏低,粗放式特征明显,且重复投资问题比较严重,而且会加大我国能源与环境的压力,对国内经济增长的消极影响远大于积极作用。因此,我国在国内储蓄率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却不得不同时压缩国内投资规模,难以通过投资增长缓解国内高储蓄引发的国内资本与劳动力的过剩。
(三)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出口增速
在产品内国际分工下,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将生产与加工基地转移至我国,使我国在已形成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优势基础上,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又形成了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国际优势,同时借助于跨国公司的品牌、全球销售渠道,成为全球制成品的主要供应商,由此带动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出口成为缓解我国过剩储蓄的有效途径,并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因此,以低成本优势参与全球经济循环,虽然使我国消费增长缓慢,且企业因缺乏技术支持难以实现有效投资,但却使我国实现了全球要素优势的充分聚集,从而带动了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以出口缓解国内消费与投资的不足,保持了既无通胀、又无通缩的经济高速增长。但其最终的结果是导致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8月初发表的经济述评称,目前,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已超过60%,外部冲击对我国宏观均衡的影响大大增强。
三、以低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使我国难以获得产业主导权
在产品内国际分工模式下,一种产品不再是在某一国国内完成其全部的价值增值过程,而是将产品价值链不断细分并依据比较优势原则分散于不同的经济体。因此,产业的全球竞争优势不再体现为其生产的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而主要反映在一国是否拥有构建产业全球价值链的主导权或控制权。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例,发达国家可能不生产技术密集型产品,但凭借其拥有的核心技术,却主导着全球生产链条的构建并决定着产业的全球价值链或利益分配。相应地,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获得产业主导权。拥有知名品牌和全球销售网络的企业,自己并不需要从事产品的生产,通过外包伙伴的选择和全球采购,却在实际上控制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全球生产链条,并获得了产业链上最大的利益份额。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利用自身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通过产品内国际分工,参与到了全球经济循环中,成为全球产业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总体上看,无论技术密集型产业,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都没有建立起相应的产业主导权。从高新技术产业看,我国大多是通过跨国公司的FDI发展起来的,所以,我国拥有了高新技术产业,但不拥有其核心技术;生产并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但并没有获得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相匹配的高附加值。而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看,虽然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的优势产业,但我国企业主要从事商品的生产,既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民族品牌,也没有建立起中国自己的全球销售网络,一些发达国家的零售业巨头通过掌握全球的销售渠道,对于我国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控制与利润侵蚀越来越明显,从而使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所以,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也并未获得真正的产业主导权。
由此可以看出,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使我国在技术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均形成了巨大的生产和出口能力,但我国在这些产业上并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优势,产业发展对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的依赖性,一旦我国原有的要素优势弱化或跨国公司基于其他因素重构其全球产业链,就可能带来我国大规模的产业对外转移,对中国实体经济层面带来巨大的冲击。此外,我国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总体产业附加值偏低,企业利润空间过小,也加大了我国产业的脆弱性,一旦价格或成本因素出现不利变动,就可能出现企业的大面积亏损。
综上,我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结果是对外贸易依存度的不断提高,形成了我国经济增长对外部市场的严重依赖,而以低成(下转第19页)(上接第48页)本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则导致了我国产业的脆弱性和国际收支的长期失衡。美国的次贷危机不仅使美国的国内需求下降,欧盟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内部需求受其影响也出现了明显下滑,全球最重要的两大市场均出现需求下降,必然会影响中国出口的增速,从而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居民收入长期偏低又决定了国内消费短期内很难有大幅度提升,无法替代出口成为拉动国内增长的动力;而一旦出口下滑,消费也没有明显增长,扩大投资的风险就更大。总之,我国目前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决定了我国的总需求更多地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次贷危机导致的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减速加大了我国经济下行的风险。因此,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困境,除采取必要的货币与财政政策刺激国内需求增长外,更为重要的是应逐步建立我国在各类产业的主导权。
参考文献:
[1]李向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演变与美元霸权》[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10 期。
[2]杜健,顾华.《基于产业技术创新的FDI技术溢出研究述评》[J].《财贸经济》,200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