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课程建设范文

时间:2023-10-09 17:31: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前教育课程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前教育课程建设

篇1

关键词: 生活力 高师学前教育 课程建设

引言

教育和生活密切相关,这一点毋庸置疑。对于二者的关系,许多学者都有过精辟的论述。人们对教育与生活关系的探究,实质上是对教育目的一种思考,直接影响到课程与教学的价值取向与实施。近年来,江苏省有专家选择“生活力”作为研究课题,非常令人钦佩。高师是培养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师资的摇篮,因此,培养优秀幼师生,更好地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服务,是高师办学的时代担当。培养幼师生的“生活力”,培养幼儿的“生活力”,应该成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发展方向。如何处理好“生活力”培养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关系,如何开展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是摆在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生活力”及其内涵

关于“生活力”,百度词典是这样定义的:生物体维持其生存延续的能力,亦称“活力”、“生命力”。“生活力”也是一个植物学名词,指的是植物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下所具有的生存能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从陶行知留下的文献中查到关于人的“生活力”的现成定义,但从陶先生的一些关于“生活教育”的论述中,完全可以理解“生活力”的内涵。1927年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造社会的精神”的学生培养目标,这与他的“生活教育”的理论是吻合的。据此,“生活力”应该就是指独立生活的能力、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及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能力等。这些能力大致可分为两类:一为知识与技能,包括自主学习、生产劳动、创造发明、自我管理等;二是态度与品格,其核心是自立、坚强、高雅、担当。孩子的“生活力”丰富了,就会懂生活、爱生活、会生活,从而提升健康积极生活的品质和力量。

“生活力”的内涵十分丰富,既是能力、品味,又是视野、胸怀,集中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它的核心是一种向善力,使人们具有解决问题、担当责任、改造社会的能力,用善良的行动回馈这个社会。它是一种生存力,这种“生存力”不是市侩式的在社会中获得强势地位的能力,而是具有生存的意识、生活工作的技能、坚强的意志和豁达的胸怀。它是一种发展力,让人们能够在人生旅途中不断地自我教育,从而让自己人生的每个阶段更加美好、更加精彩。

二、“生活力”培养的现实意义

关于“生活力”的培养,莫过于杜威和陶行知的理论。

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与改造”已成为教育理论中的经典命题。他认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生活,儿童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体验生活的过程,并且随着经验的增长和重组不断地发展。在教育实践上,杜威主张学校教育应该利用现有的生活情境作为主要内容,教儿童适应眼前的生活环境,培养能完全适应眼前生活的人,最好的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学习”“在经验中学习”“在做中学”。

陶先生认为“生活教育”要反其道而行之,要教人生活,教人做人,培养孩子的“生活力”。“生活力”提高了,就能独立生活,且“帮助着生活继长增高地向前向上进”,以“实现那丰富的现代生活”,并能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陶行知一生中孜孜以求的两件大事就是做人和创造理想社会。他要创造的理想社会是民主、科学、富裕、平等互助、爱满天下的“五生”社会。“五生”里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共生”,就是人与自然要共生,人和其他各方面都要共生,而要共生就必须具备共生力,即“生活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提出了“教育的四个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其中“学会生存”,即“以便更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人格,并能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行动”。该报告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

由此不难看出,“教育的四个支柱”其实就是现代版的“生活教育理论”。而这一理论的核心则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很强的“生活力”,以成为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的现代人。

三、高师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目前,高师学前教育的课程由“通识课程”、“师范性课程”和“专业课程”三大模块组成。通识课程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所必需的;师范性课程是培养作为一个“教师”所必需的,包括普通教育心理理论及基本的说写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专业课程是培养“学前教育工作者”所必需的。这三大模块由一条基本线索串联起来:培养人培养教师培养学前教育工作者。这样的模块整体上符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然而,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也存在些许问题,概括起来有四点:

一是专业课学习问题。由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都是由初中升入,文化知识储备相当有限。入学后,教师对单门学科的理论讲解比重较大,虽然系统性和理论性较强,但是学生接受比较困难。而且,从学科之间的逻辑联系分析,课程开设承接性不是很强。同时,教学与实践环节脱节,缺乏有机联系。就大部分学科而言,用于实践环节的时间较少。

二是技能运用问题。通过观察了解,学前专业学生在初中时期几乎未受过任何专业训练。入学后,一些专业技能像钢琴、舞蹈、声乐、书法、绘画、泥艺、纸艺、布艺、环境布置等,对于他们来说真的是一头雾水。学生在短时间内不能有效掌握、吸收和运用,在技能展示中力不从心。

三是就业指导问题。近年来,尽管学前教育专业逐渐成为热门专业且备受广大初中毕业生青睐,但是学生在真正就业的时候也会出现困惑。他们认为,升入高中后选择就业的空间会更大,而学前教育的毕业生只能进入幼儿园当“孩子王”,而且工作压力更大。有关就业指导的课程、生涯规划的课程不足。

四是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问题。按照课程性质和功能,课程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类。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学习活动。学生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获得预期的知识和技能。隐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没有明确计划、不刻意组织的学习活动。然而,众多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学校,未能处理好两种课程之间的关系,过多地关注了显性课程的教学,忽略了对那些隐性的非预期性知识、经验、态度和价值观的传授。

四、融入“生活力”培养的学前教育课程建设对策

依据杜威和陶行知有关“生活力”的理论,结合高师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改进和完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全面培养学生的“生活力”:

1.课程内容生活化

生活即课程和课程即生活的课程内容,其实都是生活化的体现。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学就越有效。如何使课程内容生活化呢?最可行的办法就是巧妙创设与书本知识有联系的生活实际问题,尽量把学生带入“真实”的问题情境之中,让学生探究学习从“生活情境”开始,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积极的讨论与思考中训练思维能力,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生命价值观念。教师在任何备课活动中都要仔细思考学生在本节课的知识点方面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现实生活中哪些经验可以作为本次教学的铺垫,让学生进行哪些实践活动可以强化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等等。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不仅有利于促进理解,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激发联想、生成创意,使学生的情感真正得到体验,生命的意义得以思考,科学的人生观得以树立,新课程的培养目标真正得到落实。

2.课程内容情境化

课程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内容情境化指的是一种情境课程。根据李吉林老师的观点,情境课程包括学科情境课程、大单元情境课程、野外情境课程、专项训练情境课程和过渡情境课程。这五类课程相互联系,从不同方面发挥着情境课程的多种功能。情境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将知识的系统性、活动的操作性、审美的愉悦性融为一体,强调以特定的氛围激起热烈的情绪,在优化的情境中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进而得到主动发展。从课程设计的角度来看,情境课程展现出的实际上是一种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目的,以具体生动、发展变化的情境为基点,融知识、经验、活动、价值观等课程要素为一体的新的课程设计观。

3.课程内容系统化

高师的学前教育应根据幼儿园的师资需求和客观条件安排课程内容与时间,课程体系设置要紧贴“以人为本,突出教育能力,注重整体,加强人文”的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素质、能力为主线增加人文知识,加大专业课比重,突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全程中所有实践环节的系统定位、统筹安排。从整个布局来看,要充分体现“一个原则,二个阶段,三个技能块,四个理论平台”的特点:(1)一个原则是与时俱进原则,即课程内容紧贴岗位要求,反映“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教育方法”;(2)二个阶段分别为基础教学阶段和专业教学阶段,基础教学阶段主要开设必备的文化基础课程和技能基础课程;专业教学阶段主要开设相关专业主干课程,充分突出专业性;(3)三个技能块主要包括基本技能(弹、唱、跳、说、画)、专业技能(活动设计与学科教学)、综合技能(主题活动及特色课程);(4)四个理论平台涉及职业文化公共课、专业必备技术课、专业方向特设课和相关知识选修课,以此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

4.课程内容师范性

一是充实通识课程中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幼儿教师承担着激发幼儿对自然世界的兴趣,启迪幼儿心智的任务。因此,学前教育专业通识课程要适当增加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都作为基础学科正常开设,这对于拓宽幼师生知识面、开阔视野、提高文化素质、培养师范性有极大的帮助。

二是加大技能教育课程的比例。幼儿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广泛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开展幼儿教育的职业技能和艺术表达能力,以满足幼儿教育自身的特殊要求。因此,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务必提高艺术教育技能课程的比例,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弹、唱、跳、画、做、演等艺术表达能力,有利于今后开展幼儿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三是注重教育实践课程的教育效果。首先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学前教育实习基地,并与实习基地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从而在较为真实、稳定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培养幼师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其次要丰富教育实习的内容和形式。将模拟实习、幼儿园各领域教学工作实习、幼儿班级管理实习、卫生保健工作实习等多项实习重点结合起来,使各种实习内容相互补充,提高高师生的教育能力;探索幼儿园实(见)习的形式,将集中实(见)习、分散实(见)习、穿插实(见)习、顶岗实习结合起来,强调教育实(见)习安排的创新,以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是改革专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要适当调整专业教育课程和通识课程的比例,对相关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对内容有重复的课程作适当的删减。同时,改革专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要密切关注幼儿园发展的新动向,及时根据幼儿园教育的实际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贴近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际。

5.实践活动课程化

一是要完善课程体系,发挥评价导向功能。实践活动课程化,就要完善课程机制,充分体现课程的四个基本要素:目标、内容、实施、评价。二是做好统筹安排,丰富学生实践基地。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重要板块,使实践活动课程成为体验生活、感悟人生的重要载体,以便学生更主动合理地安排好课余时间,涉猎更广博的知识,有意识地提高综合素质。三是借鉴成功经验,充实课程教育内涵。在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中纳入社会服务活动、社会考察活动、社会公益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培养社会影响力。

结语

今天,重温半个多世纪以前陶先生关于培养“生活力”的教导及其教育实践,深感它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要认真反思高师学前教育课程建设现状,加强对幼师生“生活力”的培养,使他们在面对来自生活、来自未来教学岗位的各种挑战时,能以坚强的意志和娴熟的技能战胜困难,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在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过程中,享受着幸福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张剑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初探[J].理论观察,2006(2).

[2]张承宇.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的思考[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5).

[3]费广洪,郑春娟,张丽娟.园长视角中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J].课程・教材・教法,2008(28).

[4]方少萌,俞玉理.从准教师的视角反思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0(1、2).

篇2

1.完善就职前培训以及人才的挑选对于就职培训的人才选择应该符合高级别就职系统的特点,选择更优秀的更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体现出新模式的优秀和与旧不同之处。在当今社会这种急需优秀幼儿教师的国情下,我们应该正确定位和挑选进行就职前培训的优秀人才,要强化幼儿园的专业教育方面的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不能过分强调文艺的音乐舞蹈的专业能力,而不强化学生的素质修养以及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能力和知识会出现短板,这是家长所不想看到的,因此,在对人才的挑选以及培训要更加重视。

2.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体系在现今依旧存在很多问题,无法正确科学而合理的设置学生的课程则是其中之一。很多幼儿园只是单纯的将未来要学习的高中知识融会进来,而没有正确引导学生理解理论基础课,更是缺乏实践和练习这方面的只是。造成学生无法适应理论课和实践课之间的协调,二者因此脱节,这种教育体系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经过实习,不少学生会感觉到理论课并不实用或者根本用不上,又或者学生实习后虽然积累了部分经验但是却缺乏理论的指导和提升。这种情况下,从一定的高度来分析幼儿园教学时间中发生的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都是急需改进完善的。

3.人才无法体现时代性在当今社会,人才高度集中与繁盛,应届大学生比比皆是,必须紧随时代的变化和脚步才不会被社会甩下,作为师资培训的院校和专业,也要因此完善自身的能力,才能在社会中立足和发展,在这个胜者为王的时代,幼儿的学前教育也要出现新的动态和发展,在《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科学、艺术五个领域,也可作为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与之前旧有的模式有很大的差距和不同,对我们五年一贯制的学前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教育的高度重视,社会对于双语老师的需求也是十分急迫的,因此我们的培育缺乏时代性。

二、发展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对策

1.明确学前教育培养目标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意见》中对高职培养目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所以,我们五年一贯制的教育专业体系应该明确学前教育培养目标,重点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选择热爱教育事业,对孩子有热情的高素质高学历人才。具有系统的学前培训知识,为适应当代社会更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电脑水平以及职业操守和素养。

2.系统化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在这种全新的应用型教育体系,我们应该让教育实践课穿插的各年级各专业中,系统化五年一贯制的教育实践课程体系,深部完善内容形成递进,与主题内容和思想纹丝相扣。针对目前的问题缺乏科学合理的系统化的课程,我们必须从整体上完善设置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重中之重,且要具有专业特色。五年一贯制的学前教育课程,不能只局限于眼前,而要更注意融合吸收实践等理念,更要跟随时代潮流,具有高素质以及专业能力,更加符合五年一贯制的特点。

篇3

【关键词】广告设计 教学与改革

一、广告设计教学的现况及所暴露的问题

现今,大多数高校《广告设计》课程,多偏重广告创意技法设计表现的训练,不重视广告设计的实用性,不关注广告设计前的广告策划工作,不考虑广告设计练习的系统化,往往造成花拳绣腿的设计形式无实用性后果。在实际项目广告设计工作中,如果没有广告市场调查,没有产品广告策划和定位,忽视广告策略和策划,是没办法制作出有用的广告的。因此,站在广告设计专业学科角度,引入实际广告设计项目和实际广告设计竞赛项目,进行系统化的广告设计教学方法,培养具有全局观的实战广告设计专业人才,是《广告设计》课程追求的教学目的。

二、广告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应该综合化

目前,市场企业要求广告设计师具备宏观把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相应地,广告设计的教学目的也应配合市场需求,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专业广告设计人才。这里同时强调了综合素质,它具体包括:

1.设计沟通能力。引入实际广告设计项目,让学生参与广告设计项目,了解与客户交流的全过程,在参与中逐步学习与企业中设计任务接触密切的市场部、营销部、策划部等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从而保证广告设计的后续工作顺利进行。

2.项目合作能力。在实际广告设计项目中,让学生学习与公司内部的策划人员、客户服务人员、媒介人员等进行团队合作,了解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和作用,在与别人合作中,做好自己的设计工作,齐心协力助力项目进行。

3.广告策划能力。要求广告设计学生在进行广告设计工作前,与广告策划、广告文案人员一起进行市场调研,参与各种信息的分析、提炼,进行广告设计前的定位,讨论广告策略和具创意性的广告主题,确保后续设计工作的有效性。

4.设计创造能力。广告设计师水平能力的高低,最主要体现在创造能力的高低。设计创造能力要求学生多进行创意思维的训练,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开阔思维,训练自己根据主题多角度进行思考,产生利于设计表现的独特性主意。

5.广告表现能力。广告设计师最终需要把创造性主意用自己所学的专业技术,通过设计图表现在具体的广告媒介上。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图形创意技巧,色彩搭配方法,文字设计技法,版式构图法则等综合知识,设计表现优秀的广告画面。在实际项目中,还需要学生面对客户,讲述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在提案中说服客户采纳作品,努力实现作品的正式采用,争取相关的广告设计报酬。

三、广告设计教学方法应该系统化

笔者有多年从事广告策划和广告设计的具体实战经验,根据实际项目要求,在课堂教学中逐步认识到:广告设计不能只片面单一的、割裂的训练学生具体点的设计技能,应该采用现代广告全案实战运作方法,引入实际广告设计项目和实际广告设计竞赛项目,让学生参与从市场调查到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制作,广告媒体全过程,使学生更加符合实际社会人才需求。

广告设计的系统化教学方法,由五种具体形式组成,分别是:基础课堂教学、广告市场调查、设计专题讲座、广告模拟实战和项目分组协作。

1.基础课堂教学。在多媒体课堂上,讲解基本理论,针对知识重点和难点,组织学生讨论、答辩。课堂组织讨论、答辩体现了教学互动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和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

2.设计专题讲座。定期邀请社会有丰富经验的广告设计师,讲解和分析自己的经典案例作品,让学生了解广告案例实际运作过程,为实战训练奠定基础。

3.广告市场调查。让学生任选某产品专题,把课堂讲授的调查方法运用到实际广告调查活动中去,要求学生对自选的广告调查内容、结果进行分析统计,撰写出具实际指导意义的结论的调查报告。根据报告,写出有独特想法的可执行的广告策划方案,要求学生课堂PPT演讲。

4.广告模拟实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商品,围绕产品项目,进行市场调查,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制作,广告媒体等从头至尾的整体工作。强调学生的营销意识,为以后设计实用性广告打好基础。

5.项目分组合作。现在广告设计项目,分工非常精细。每项工作都需要互相配合,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在课堂教学中,模拟公司运作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学会合作,培养有全局观的实用人才。

以上的五种教学方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化整体,针对本科和专科不同基础的学生,可以灵活的调整运用,培养有全局观的实战广告设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设计教材丛书・五大构成.辽宁美术出版社.

[2]张建平,荆雷.CI战略的教学与设计.河北美术出版社.

[3]金琳,赵海频,周燕芳.网络广告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篇4

关键词 C语言 程序设计 教学实践 改革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1 C语言程序设计在当今教学中的现状

当前高校在计算机程序设计C语言教学方面存在如下的问题:(1)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普遍感觉难学,特别是数学底子较为差的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不愿学习;(2)教师普遍反映难教,课堂上认真学习的人较少,计算机二级考试当年通过率很低;(3)随着可视化编程工具的增多,部分学校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课时都已经大幅度地减少理论内容,教师在授课时若要完成相应的教学计划,就不能保证教学进度和质量,因而教师对知识的延伸讲解很少;(4)C语言程序设计集抽象性、逻辑性、实践性于一身,在教学过程中解决好这三项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习压力。

2 如何开展C程序语言教学

2.1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案例的选择上,我们通常采用生活中的具有趣味性、实用性的诸如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相关模块进行教学。用例通俗易懂,既能吸引学生,又易形成互动,活跃课堂,提高课堂效率的案例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注重从直观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渐进地学习,从而减轻了学习负担,提高了学习热情。通过对案例实现过程的分析,引导、启发学生逐步理解与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使整个学习过程下来,既能轻松掌握语法知识,又能在分析与解决问题上有所收获。最终通过各案例相关模块实现融会贯通,加深对程序设计的结构化、模块化设计思想体会,真正达到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的目的。

2.2 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建立学生的编程意识

笔者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很多学生学这门课始终都没有较强的编程意识,通常到课程结束,怎么编写程序,他们都无从下手,没有自信。如果根据一般课程讲解,按照课程内容中的数据类型、程序控制语句、指针、数组、函数及机构体等这样一个顺序对内容进行讲课,通篇讲解完毕后,学生感觉到内容不能形成一个整体,而只是一堆零散的知识点,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讲课模式,要让学生建立编程意识,从一个完整的程序出发,在程序中讲解语法和语句的作用,培养学生对个别知识点的掌握和整体程序结合起来,从整体出发讲解再涉及个体。

2.3 过程教学中巧妙讲解课本知识点在实例的应用

在C语言课本中都会有很多对应知识点的例子,在教学中如何讲解课本中的实例和实例中相应知识点的作用、关系至关重要,有效的讲解和演示实例对学生巩固知识点非常重要,如果就书论书的照本宣读,学生的逻辑思维得不到很好的建立和锻炼。因此,在一节的知识点讲解完后,应对实例,我们要很好的应用C语言上机练习的平台,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turbo c3.0或者Microsoft Visual C++ 6.0,利用多媒体平台,在理论教学中对实例进行现场过程演示和编程,演示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编程思维,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2.4 注重理论课与实践课相互融合

C程序语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只有理论教学,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必须上机实践。高校本科教学中一般理论课和实践课课时比例为3:2,在讲理论课后相应的给学生布置实践学习任务很重要,学生在实践练习和思考中得到编程的快乐,同时在运行结果正确的时候会有一种成就感,能更好的对知识点理解和应用,在教学中要先讲课后实践,而且实践课要紧随其后,如果间隔时间太长学生早已把课上听到的内容忘记,所以要及时上机实践。在上机练习中必要的指导和演示也很重要,在学生实践练习时穿插对本节理论知识点的总结和指导,做到在过程教学中完成教学结果的考察。多实践是学习掌握C语言的必经之路,理论-实践-理论。最后强调一点课程考核采用机试与笔试相结合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C语言的掌握程度作全面的反馈。

3 C语言教学的改革

在C语言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一方面要能够把握好授课内容,同时也要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此提高教学质量。以下是笔者在几年的C语言课程教学中采用一些新的方法。

3.1 强调知识总结的教学方法

以崔永君编写的《C语言程序设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为例,内容中有大量的定义、概念、语法和语句,它们像数学的知识点一样使用灵活、记忆难度大,特别是使用起来容易出错,很难吃透。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时进行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C语言学习中发现,有一些定义、概念、语法、函数等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例如:puts( )与gets()函数、printf和scanf函数等、基本数据类型的学习等,法规则是一样的,对它们进行归纳总结之后,学生只要记住其中一个函数或知识点,另一个自然就会使用了。

3.2 应用实例练习的实践教学法

强化实践,这门课主张程序设计是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不是听会的,也不是看会的,而是练会的。引导学生在解题编程的实践中探索其中带规律性的认识。将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高度。

教学重点要放在实例演示讲解和过程在解题的思路上,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和书本提供的实例让学生学会怎样设计一个基本的算法,利用语句和规则构造一个简单程序。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让学生理清程序的需求,进而编写程序设计流程图,接着根据流程图编写简单的程序,举一反三,通过程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实验题目设置上,根据课时安排以及要掌握的基本知识,根据各个层次的学生需要,设置相应不同难度实践课题。在本课程结束后,安排一次综合的社会应用的虚拟项目实例的制作,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篇5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科 五年制 课程内容 职业化

[作者简介]杜凤岗(1968- ),男,河北泊头人,河北泊头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学教育管理和学前教育;安惠敏(1983- ),女,河北张家口人,河北泊头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河北 泊头 06215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5-0147-02

2012年2月10日,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落实《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关键在于严格幼儿教师的培养、准入、培训和考核机制,深化幼儿教师的教育改革,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培养、培训质量,这要求幼儿师范类院校要针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作为我国一线幼儿教师培养主要渠道的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具有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要紧紧围绕课程这一学校教育的核心,努力使课程系统中的各个因素都能发挥职业教育功能,其中,课程内容的职业化建设是实现课程整体优化的关键环节之一。

一、现行的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课程内容是由过去中等和高等幼儿师范教育的课程叠加而成,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门类众多,容量过大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招收初中起点的学生,进行专科层次的教育。为了弥补学生高中文化的缺失,学校开设了大量的文化补偿和专科通识教育类学科;为了塑造学生从事学前教育的理念、技能、实践能力,开设了众多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专业实践类学科。虽然这种内容结构适应了幼儿教师“通才”教育的特殊性,但也造成了学科林立、内容繁杂、总量过大的问题。

(二)结构不合理,系统不科学

现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课程的内容体系采用必修课唯一、课堂教学主体、显性课程主导的形式,缺乏必要的选修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忽视学生的选择和个性;文化和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主要移植于高中和专科的课程内容,采用分科设置课程,体系庞大,挤压了专业教育类课程的开设空间;课程内容系统忽视横向的通联关系和纵向的领属关系,学科各自为战,内容彼此阻隔、互不贯通,没有达成一致的职业教育价值指向,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和“渐进式”梯度结构。这种“结构性”的问题淡化了职业教育的“色彩”,难以形成课程系统的整体教育合力,职业教育的实际效果不理想。

(三)内容陈旧,定位不准确

现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的课程内容主要移植于过去中等和高等幼儿师范教育,未建立起具有“五年制”特色的教材体系,存在着课程内容陈旧,学科教学内容定位不准确、不统一, “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重原理阐发、轻案例和实际运用”等问题严重,不利于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课程内容的职业化建设框架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不同于培养理论型、研究型人才的学前教育本科,它主要是面向幼儿园教育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人才。这种特定的人才规格定位决定其课程内容应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因此,其课程内容的构建必须确立“实践能力本位”的思想,采用职业教育的理念,讲求“工学结合”和与未来岗位的对接,打造课程内容的实践性特色;必须适应幼儿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注重专业文化、理念、态度和专业技能能力的培养,打造课程内容的专业教育特色;必须考虑学前教育专业“通才教育”的特殊要求,突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广泛性和基础性,打造全面教育特色;必须体现其高等师范教育的属性,做到人文课程与科学课程“两结合”,坚持学生人文和专业素质“双培养”,围绕着“学会做人”和“学会做事”两个方面进行课程内容建设,打造素质教育特色。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课程内容的职业化建设要充分考虑幼儿园教育的实际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文化基础课程内容在满足“ 广泛、必需、够用”的基础上,突出工具性和基础性;专业理论课程内容以职业素养持续发展为目标,突出理念化和实践性;专业技能课程内容以幼教岗位实际需求为指向,突出语言、艺体、保育教育等职业核心技能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要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进行全面启蒙教育的要求,构建“文化奠基、理念引领、应用为本、技能先行”的模块化课程内容体系。基于上述认识,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课程内容职业化建设的框架应包括文化基础与应用课程、专业技能与应用课程、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三个课程板块,各板块由相互贯通学科集群组成,采用“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活动课程并存”的课程设置形式。

(一)文化基础与应用课程内容板块

此板块由三个学科集群构成。首先,需要对现行课程中的文化补偿和专科通识类课程内容进行压缩整合,由分科设课转化为综合学科设置,为专业课程开设预留更大的空间。其次,对文化学科内容进行专业化改造,嵌入职业教育功能,文化基础学科与应用性学科并行开设,以发挥其文化奠基和专业教育的双重功能。

1.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与应用学科集群。把高中文化补偿课程中人文类学科(历史、地理、政治等)和专科通识教育课程中的思政类学科以及其他门类社科类知识压缩整合,突出知识的基础性和系统性,综合为“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学科,与“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学科相互融合,横向贯通,并行开设,实现文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在学前教育中的实际应用有机结合。

2.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与应用学科集群。把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与其他自然科学知识整合为“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学科,与“幼儿园科学、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学科并行开设。

3.学生成长指导学科集群。把幼儿教师礼仪、就业指导、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教师职业道德与认识、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学习方法指导、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内容整合为“成长指导”学科,缩减周课时,拉长学程,伴随并指导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

以上三个学科集群均为必修课程,应在后两年学程中适当添加文化选修课程,如大学语文、大学英语、高等数学以及国学、文学名篇阅读等,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二)专业技能与应用课程内容板块

具有过硬的职业技能是实用型幼儿教师的重要标志,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的专业技能与应用课程是核心课程。此板块构建要遵循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讲求内容的系统性和相对独立性,必须提供技能训练的程序和原理性知识,必须与相应的教育方法学科内容结合,使学生明确每项技能“怎样做”“为何做”“怎样用”;要根据幼儿教师职业的需要,把语言、艺术、教育教学技能等技能的训练作为重点,把综合教育技能渗透到一般专业技能训练中。本板块主要由六个学科集群组成:

1.汉语言学科集群。“文选与写作”“现代汉语基础知识”“幼儿文学” “听话与说话” “普通话等级证书辅导”“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等语言文学基础与应用主干学科依次全程开设。其中“文选与写作”放在在一、二年级,“现代汉语基础知识”放在三年级,“幼儿文学”放在四年级,“听话与说话”放在前三个年级,“普通话等级证书辅导”放在四年级,“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放在五年级。同时,把“朗读、讲故事”以活动课程的形式全程开设,使之形成以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和实际应用为主线的语言课程系统。

2.外国语学科集群。与上同理,本集群由“实用外语语法与语音”“外语基础”“外语阅读”“外语口语与听力训练”“少儿外语教学法”等主干学科组成。其中一年级开设实用外语语法与语音,二、三年级开设外语基础课,四年级开设外语阅读,五年级开设少儿外语教学法,口语与听力训练课全程开设,以突出外语口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3.音乐学科集群。围绕着幼师生音乐素质综合性要求和音乐素质生成的规律,音乐课程内容应由音乐理论和基本素质的培养逐步过渡到技能的训练和实际应用。开课的顺序大致为:一年级开设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形体与舞蹈基训;二年级开设声乐基训、和声与键盘、现代舞蹈;三年级开设歌曲演唱(儿童和美声、民族、通俗歌曲)、键盘器乐弹奏与合奏、民族与国外舞蹈;四年级开设童声合唱与指挥、键盘即兴伴奏、少儿舞蹈与创编,五年级开设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把音乐欣赏、小器乐演奏、非键盘乐器演奏、音乐编导、播音主持、晚会组织等作为音乐选修拓展课程。

4.美术学科集群。一年级开设美术基础(素描、水粉、速写)、书法;二年级开设图案、国画;三年级开设简笔画创作、手工制作;四年级开设手工美学与美术欣赏、幼儿园环境设计;五年级开设美术教学法。把摄影摄像、舞台设计、手工染绘、形象设计、服装设计课程作为选修课,以拓展学生美术专业技能的广度。

5.现代教育技术学科集群。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是幼儿教师的一项重要技能,应把计算机技术与专业应用对接起来,在前四个年级依次开设计算机操作基础、课件制作、电脑美术、电脑音乐制作等学科。

6.体育学科集群。体育舞蹈、韵律操、体育游戏、器械类活动、幼儿园体育教学法等课程与大学生体育教育内容并行开设,以达到增强学生的体质、服务幼教职业的双向目标。

(三)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容板块

学前教育理论主要包括学前心理学、幼儿卫生保健基础、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园游戏理论与实践、幼儿园课程、家庭教育学、幼儿园管理、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等主干学科;专业实践课程主要包含教育见实习、教育调查、教育模拟实践等活动类型。

塑造学生先进科学的学前教育理念和实际岗位工作能力是本集群的教育目标,教育理念和岗位实践能力形成的前提是理论学科教学与专业实践活动的高度融合,要将两个类别的学习内容穿行,紧密结合。具体做法是: 学前心理学与幼儿心理观察测量、幼儿心理健康调查等实践活动穿插,幼儿卫生保健基础与卫生保健见实习活动穿插,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心理学与幼儿园教育见实习、幼儿教育调查、幼儿园参观等实践活动穿插,幼儿园游戏理论与实践、幼儿园课程与幼儿园教学见实习、游戏见实习、模拟实践等活动穿插,幼儿园管理与幼儿园或班级管理见实习活动穿插,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与定岗见实习结合,家庭教育学与家庭教育观察调查活动结合。

为了使理论与实践课程更加紧密地结合,应大力开发校园合作课程、幼儿园特色教育课程、幼儿教育实践模拟课程、学前教育时事以及与职业资格证书匹配的教育训练课程。同时,应适当开设中外学前教育史、教育统计与测量、当代幼教改革与实践等选修课程。

[参考文献]

[1]邵长媛.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5(5).

[2]戴军.关于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3).

[3]杨丽华.建构五年制学前教育大专课程体系的思考[J].昆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报,2011(2).

[4]张富洪.构建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训练层级课程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导刊,2009(12).

篇6

一、韩剧的选材要紧贴时代潮流

教韩语一定要选择最新播放的、收视率高的韩剧作为授课题材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其实最早被中国人所熟悉的韩剧是1997年引进的《星梦奇缘》,由崔真实和安在旭主演。剧中又帅又酷、感情专一的小民哥(安在旭),淳朴善良的涟漪(崔真实)等演员的精湛演技博取了中国观众的好评。之后的《天桥风云》又将韩国超级模特的生活一览无遗地展现在大家面前,观众一方面被男女模特每天都变换的韩国时尚服饰所吸引,一方面又看到了模特舞台上光鲜靓丽的形象背后不为人知的努力、无奈和泪水。韩国导演对每个人物的性格刻画和对模特行业的深度剖析在20世纪90年代末为中国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饕餮盛宴,从此大家对韩剧的喜爱一发不可收拾。《黄手帕》《浪漫满屋》《花样男子》《我的名字叫金三顺》《大长今》等韩剧收视率屡创新高。直到前段时间上映的《来自星星的你》创造了全韩国范围28.1%的最高收视率,又一次刷新了韩剧的收视记录。中国的观众也通过互联网、韩国电视台等各种渠道第一时间关注着最新剧集的播出。所以本学期我院就选取了这部热剧为题材进行授课,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二、课前铺垫很重要

韩语不像英语那样普及,学生基本是零基础学习,所以授课前的铺垫显得尤为重要。像其他小语种一样,韩语有它独特的魅力。中国人学习韩语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例如:韩语70%是汉字词,20%是固有词,10%是外来语,所以很多时候韩国字虽然看不懂,但是韩语能听懂。举个例子:“休息”韩语叫■(xiu xig),“头疼”韩语叫■(tu tong),“中国”韩语叫■(zong gug),“心脏”韩语叫■(xinm zang),“重要”韩语叫■(zhong yao)发音及其相似,而且韩文字设计得非常简便化,只要会读就会写,所以完全不用担心韩语难学的问题。

三、如何上好第一堂课

初学者看韩剧学韩语,主要是培养语感。在讲韩语前首先要让学生先大体了解一下韩国的基本状况,学习一些简单的短句。例如:我会在第一次授课时从韩国的地理位置、国土面积、人口总数、国旗、国花、韩国人的姓氏特征、韩国饮食的特点、韩国人的生活习惯、民俗文化、喜好和忌讳等方面入手讲解,让学生有个大致了解,然后教授几个简单的问候语。比如,‘■’你好,■’您好,‘■’哥哥,‘■’不要走,‘■’我爱你,‘■’不是,‘■’对不起等。这样的短句,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比较高,发音简单,无音变,易于学。即使没有学过韩语发音的人听过几遍之后,也可以说得有模有样。在学生有兴趣之后再讲解韩语的字母和发音:韩语是由李氏朝鲜的第四代国王——“世宗大王”所创造,于1446年10月发表。当时的韩语叫《训民正音》有二十八个字母,而现代韩语经过几代人的改良已经发展成为四十个字母。分别由21个元音和19个辅音组成。21个元音如下:

19个辅音字母如下:

四、看韩剧学剧本,二者结合提高快

在学习了韩语的收音部分后就可以学习剧本和看韩语字幕了,个人认为,学习剧本可能效果更好一些。因为我们在看视频时,注意力往往都放在了便于理解的中文字幕上,即使有韩文字幕往往也会被忽略。但是初学者不一样,可以先看一集或者半集韩剧知道大体故事情节,再配合剧本学习具有代表性的短句,每节课都挑选十句左右的经典剧情短句进行学习,下节课前复习提问后再进行新的课程。争取每次课能看一集剧情,讲一集短句是最好不过的了。不过,很多初学者对发音部分掌握不好的话,需要反复纠正发音方面的语音、语调和语气。高级学习者可以在看视频的同时将听到的对话写下来,可以放慢视频的速度,甚至可以听一句写一句,然后同剧本进行对比,找到错误进行改正,这样可以高效学韩语。这种学韩语过程看似繁琐无趣,但是我们可以学到地道的更加贴近生活的韩语,而且便于理解和记忆。学习剧本的时候最好选择近期播出的韩剧,这样在看韩剧学韩语的过程中还可以学习到流行语。这里我想补充一点,在电影里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俗语、俚语,也可以通过剧中的场景欣赏到韩国四季的不同风景。比如:每年5月份大学校园樱花树下的花瓣雨,每年夏天釜山海云台的海滩冲浪者,每年秋天雪岳山上的漫山红叶,每年冬天江原道近4个月的天然滑雪场都是韩国的特色景点。

五、看韩剧学文化,深入浅出效率高

想学好一门外语,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要在每次授课中拿出10~15分钟讲一讲韩国的文化。韩剧的题材内容广泛,涉及到韩国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我们都属于亚洲文化圈,但中韩文化的背景却不尽相同,韩国人的衣、食、住、行也与我们存在很大差别,而韩剧为学生更好地了解韩国文化背景知识,提供了真实、全面的教材。观看者可以从各个侧面了解韩国人的风俗习惯,充实语言文化的背景,拓宽知识面。如韩国的酒桌文化,在就餐座位的选择上,长辈的位置都是在最里面的,靠着墙。当入座就餐的时候,要首先将长辈引导至上座后再入座。喝酒的时候也是有顺序的,首先应当由晚辈向长辈敬酒表示尊敬,敬酒的时候或是接长辈酒的时候通常要跪坐,长辈让随意坐的时候要说“谢谢”。表示谢意后可以变换舒服的姿势坐。长辈给的第一杯酒必须要接下来。用两手恭敬地接过酒杯说“谢谢您”,等长辈先喝后再喝,这个时候应背过身或是将上身和头转向一边不出声地喝,不能面朝长辈喝酒。倒酒的姿势同样是非常讲究的,斟 酒的时候要将瓶底对着自己的身体,酒不能太满,九成左[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和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右即可。同时斟酒姿势还与左手位置和衣着有关,穿着韩服时要用将右手臂抬高用左手握住衣袖斟酒,穿西装的时候则要用左手托着酒杯斟酒。

最后讲一讲韩国人的日常生活禁忌:韩国人普遍忌“四”字,因韩国语中“四”与“死”同字同音,传统上认为是不吉利的,因此,在韩国没有四号楼、四层楼,在电梯里面表示四楼的按钮是“F”,军队里没有第四师,宴会厅里没有第四桌,敬酒不能敬四杯,点烟不能连点四人。此外,孕妇忌打破碗,担心胎儿因此而裂嘴;婚姻忌生肖相克,婚期择双日,忌单日;节庆期间要说吉利话;打喷嚏时要表示歉意;剔牙要用手或餐巾盖住嘴;交接东西要用右手,不能用左手,因传统观念上认为“右尊左卑”,认为用左手交接东西是不礼貌的行为,给长辈或接长辈给的东西是要双手;等等。

总之,韩语的教学方式还有很多种,比如教学生学习流行韩语歌曲练习发音、看韩国的剧本练习情景对话、听韩国的电台节目练习听力等,就看学生更适合哪种方式了。

参考文献:

[1]王文玲.看韩剧轻松学韩语[J].考试周刊,2010(47).

篇7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美术课程;建设;建议

美术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要想获得高效的教学效果,就要在课程建设上下功夫。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美术教师,应该在高职美术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在教学改革的思想下深化自己的教学观念,重视培养符合现代化社会要求的人才,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设置现状与特点

美术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那么高职教育中美术课程设置和教学现状是怎样的呢?

首先,高职院校中对美术教学的课时设置明显存在偏差或者不足,课本知识理念和内容也有待革新。

其次,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较为传统,比如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不乏教师认为只要自身美术底子过硬,那么教学目标便会较容易实现,而这样的“自信”用在治学严谨的教学中,显然是有点浮夸了。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沟通与促进,只有教师单方面自我感觉良好,却忽略了学生的接受状态,这样的教学方式无疑是不利于高效美术教学目标实现的。

再次,美术课程教学的综合性明显不足。任何教学都是追随者教育育人理念的,美术教学并不单单是画画,手工等,还需要教师借助于美术教学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和完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而对于相关学科的涉猎,同样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搭架良好的知识架构,以实现不同学科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本身具有鲜明的特点。其中绘画和手工课重在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力和创造美的思维能力。并能够使美育教学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实现幼儿教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美术教学革新思想的推进和普及,在美术课程建设亦彰显出诸多鲜明的创新化特点,主要有:情景创设数量的增加、注重形象表达能力和视觉艺术、创造性的持续提升等等,这些特点催动了教学思维的转变,有效提升了美术教学效率,并且对美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

二、优化高职学前教育美术课程建设的原则理念

关于高职学前教育美术专业课程建设设计的原则理念上,笔者在教学中遵循了以下几点:课程建设应立足本土文化,学生的发展是建立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向外扩展的,学习就应该首先从本土文化到地域文化,再走向多元文化的融合。

(一)注重教学实践性原则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全面幼教教学素质的幼儿教育人才,幼儿教育关系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要尤其注重对高职学生社会发展能力的培养,现代化社会发展尤其需要具有社会实践能力的人才,在美术教学课程建设中,高职教师同样要将理论知识的实践性放到首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学习和运用中来,在学习思维上认识到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二)提高课程综合性原则

要培养学生统筹课程的能力,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有效引导学生扩大学习视野,将培养学生全面综合性素质发展的教学思想,贯穿到今后幼教中,让学生认识到美术学习不单单是简笔画或者手工课等等,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美术学习来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高职学前专业在培养学生幼教美术教学能力的同时,更要向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灌输美育思想,并将其运用到幼教教学中。

(三)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

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价值观体现,在高职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以生为本的教学方式,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兴趣的促动下,主动探索美术知识,理解和深化幼儿教育教学思想,并将其运用到今后的美术教学活动中。

三、关于高职学前教育美术课程建设的四点建议

(一)明确教学目标,注重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践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无论是高职教育还是幼儿教学,都不能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应用。在高职学前教育美术课程建设中,要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还要尤其注重知识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以手工制作为例,例如在学习纸造型单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各类纸材,感受各种纸的性能、质地、特点和结构,充分体验材料带给自己的感受,通过对材料的认知,再采用因意选材或是因材施艺的方法学习,在造型的设计上注重一物多思,力求与专业实践结合,体现其幼儿的教育功能,学生练习起来也更有趣了。

基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幼教特点,教师还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感受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将自己学习到的美术技能与实践运用接轨,让学生对今后的幼教教学环境先声了解,为学生的幼教职业角色和发展做好铺垫。

(二)提升教学效果,实现课堂教学动态化综合性

高效的课堂教学具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教学动态化发展,课堂内容综合性特征。在高职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亦是如此,实现教学动态化就要求教师不局限于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学途径和方式因时而变,因人而异,适时调节做到因材施教有机结合。教学内容体现综合性延展性,扩展学生视野,发展其实践能力。

一种课程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具有不同的定位,比如简笔画课,在高职学前教育阶段,其教育目标定位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个体为主,基于个体差异性上,来开展教学活动,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有独特灵魂。

(三)融洽课堂氛围,多方位激发学生兴趣与思维

融洽的课堂氛围源自于良好的师生关系,而兴趣源自于热爱,当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怀和真诚时,师生关系便如和煦的春风一样,传递着温暖与正能量,学生自然会喜欢老师所授课程。

在高职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教师机智灵活的采用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感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和促进思维发展。

教师可以运用鼓励的话语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也可以利用新颖有趣的教学形式,如图片展示或多媒体视频播等形式,为学生讲授知识。总之教师教学情感的注入,将教育融入“娱乐”,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美术的乐趣。

(四)动态化评价教学,不断完善多元化评价体系

教学效果的好坏,需要配以完善系统的评价机制来判定。动态化多元性的评教学评价体制,能够更加理性完整的反应教学的客观情况,对教师教学发展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都具有促进作用。

因此,美术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开展作业评价、美术展览、户外考察等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评比,了解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互评,自评等,从侧面来了解教学情况,改善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四、结语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建设,应在职业教育的前提与学前教育的规范下进行,教师要紧紧抓专业特点,以促进幼儿发展为宗旨,开展高效的符合美术教学可持续发展的课程建设,注重理论与实践,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及多元化的评价手段,为毕业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金艳.浅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教学改革[J].读写算,2015(35).

篇8

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理论课程设置来看,课程的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有些院校在课程安排上表现得急功近利,单一的强调技能的培养而忽视素质教育,更有甚者主张摈弃基础理论教学,执此观点者认为高职学生根本没必要开设理论课程,这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态度,这样一来高职学院和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又有何区别呢?艺术理论课程的学习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与较高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未来艺术事业的从业者和传播者,艺术设计专业的高职生必须具备高于非专业人群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设计理论教学可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打开学生的眼界,是实践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专业实践教学是通过动手去解决问题、掌握技能,是理论教学的目标和归宿。所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要不要开设艺术理论课的答案是肯定的,设计理论课程不是无足轻重,而是十分必要的。

一方面肯定艺术理论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走入另一个极端,照搬艺术院校传统理论课程,开设诸如《美术史》、《艺术概论》与《现代设计史》等综合理论课程,这些课程设置不能适应高职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所以是不合理的、不科学的。高职学院应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课程设置应与专业或行业相关,理论联系实际,有选择性的开设课程,有选择性的筛选教学内容,而不是什么课程都开,什么都讲。就高职学生的教学目的而言,最主要的还是培养其技术应用能力,基础理论知识是必要的但要适度,因此,研究当下高职艺术设计理论课程建设与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

理论课程设置必须优化理论课程结构,既要排除与艺术设计学专业不太合适的美术学类综合基础课程,又要突出专业个性,做到科学、合理的搭配。如《设计学概论》可作为一年级的普修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全面、系统地了解设计学理论的基本概况并掌握所需的相关知识,不必单独开设《中国工艺美术史》等课程,毕竟高职不是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在二年级阶段,根据专业技术方向开设各专业相匹配的理论课程,环艺设计专业开设《建筑装饰史》、服装设计专业开设《服装史》、动漫设计专业开设《动漫概论》等。教师根据课程特点,针对设计专业特色深入研究教材,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区别于普通高校艺术专业的教学内容,首先教材的选择要合理,要选择较适合高职艺术生的教材,针对高职艺术生的特点编写教义;有些高职院校的教师根据高职高专的教学目标定位总结教学经验自编教材,这是值得肯定的尝试,从源头上确保了教师讲授的是与高职艺术生学习目的和文化水平相应的教学内容,做到了科学、合理的搭配,优化了理论课程结构。

二、课堂教学模式

篇9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教学实践改革

在IEEE 计算机协会2004 年6 月的Comput ing Curricula Computer Engineering Repor t, Ironman Dr af t 报告中把嵌入式系统课程列为计算机工程学科的领域之一, 把软硬件协同设计列为高层次的选修课程。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嵌入式系统认证”课程目录包括实时嵌入式系统导论、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嵌入式系统工程训练课程。美国华盛顿大学嵌入式系统课程名称是嵌入式系统设计导论, 它基本包括了前面三门课程的内容。2006 年6 月,我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规范( 试行) ”中也将嵌入式系统列为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

嵌入式系统产品需要设计者具有较强的综合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是一门综合性强、知识覆盖面大的课程,既涉及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等硬件知识,又涉及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软件知识,其过程极其复杂、繁琐,对于计算机专业本科生而言,开始学的时候往往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无从下手。因此,迫切需要在高校建立一个新的、基于先进嵌入式工程培养的、基于ARM技术和多任务操作系统的嵌入式系统教学课程体系, 从根本上解决嵌入式技术发展对人才的需求[1]。

由于高等教育提出朝着“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方向发展,培养适应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复合型人才是高等教育追求的目标。为了提高学生对外部变化的适应和反应能力,拓宽学生的基础知识,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设计和创新能力,以增强学生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后劲,各个高校都在加大课程重组和整合的力度,修改教学计划,构建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优化课程建设方案,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强化优势学科和打造学科品牌的目的。

实践教学是实现“做中学”模式下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实践教学的实施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从简单、实用入手,激发学生兴趣与爱好。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愿望和需求,生动地向学生介绍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加深学生对学习本课程必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喜欢学习这门功课。大大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学习效率。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实施启发式教学。比如采用对比教学法:有些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对比教学法,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强度。

(2)入门程序要直观、易懂、容易操作;使学生很快掌握软件的编辑、编译、链接、调试、移植等过程;掌握软件工程项目的概念。

(3)安排实用性强的实验项目,比如LCD显示、触摸屏、键盘等内容,并让内容与手机关联起来,使学生明白手机是如何工作的,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同时实施实例化教学方法,就是以实际产品(或者半成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强调从实际出发,采用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的方式对方案进行设计测试,并在过程中对传统模式下的理论知识进行与时俱进的淬炼,努力使学生学习了一个例子,就掌握一方面实例的设计方法,学会嵌入式系统的设计理念和技术。以实例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活动,涉及信息量大、知识点价值高、贴近实际应用,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在学期课程结束进行评价测试时,实例化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成绩和其他评测结果也好于传统模式下的结果。

(4)编写基于“做中学”理念的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增加创新性实验项目,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设计,要紧密结合科研、产品与社会应用实践,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和教学改革新成果,积极开发综合性、设计型、研究型等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项目,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的比重,要围绕让学生自己以市场的需要为导向,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分析、解决和实施等几个过程来展开。同时要紧跟时代的热点需求,以智能家电、iPad、PDA、GPS 导航等社会热点产品为CDIO的工程项目,使得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嵌入式系统的系统组成、开发过程及应用领域。

(5)网络教学模式的积极引入。制作课程的相关网站,通过编写教学课件、制作题库,为学生提供网络学习环境。网站已包括教学资源、网上教学、习题解答、疑难解答、最新留言、子程序库、教学体会、教学交流、学生心得等几个板块。通过和学生在课下互动,加深学生对课上知识点的印象和理解,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并且通过网站建设也与其他高校及相关行业人士进行专业交流。

(6)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大赛及创新性试验计划。组织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小组的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种相关的科技性设计大赛,根据学生完成实际项目的情况和大赛获奖情况,判断教学改革的成效,对根据结果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

(7)重新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建立以理论考核与实验考核相结合的模式,以实验考核为主;在实验考核中又以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成绩为主,通过观察学生所完成的实验内容、质量、正确性等,着重考核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作风,考核学生的设计方法和创新能力以及是否满足实验指标要求,期终考试则着重考核学生对原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王硕旺,洪成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教育的经典模式:基于对CDIO课程大纲的解读[J].理工高教研究,2009,28(4):116-119.

[2]陈春林,朱张青. 基于CDIO 教育理念的工程学科教育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现代化,2010,94(1):30-33.

[3]黄智伟,邓月明,等. ARM9 嵌入式系统设计基础教程[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1-4.

[4]张雯,高守平,等.应用型本科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04(18):39-40.

篇10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学校,应用的培养就应该体现为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从近年来我系开展动态网站课程设计的教学实践分析,不少学生就算程序设计的理论知识掌握得较为扎实,但对于动态网站的实际开发能力还是比较薄弱,单纯用代码完成一系列的网站开发较为困难。动态网站开发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主要分为三个区域:网站前台设计、数据库设计以及数据交互技术,因此这门课涉及到计算机网络技术,图形图像设计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知识。在长期的实践和分析中,偏向单纯地编程开发网站的教学方法已不是特别适合高职教育的需要和就业市场的需求,所以必须时刻随着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改进教学方法,引入更加迎合市场需求的教学理念。

1.课程目标

动态网站设计课程是很多理工科高职类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之一,在多次的比较和研究下,可选择 PHP开发技术 等课程作为动态网站设计技术的代表课程,PHP开发技术的入门相比JSP等动态网站开发技术要稍微简单,更容易让学生快速入门,同时,当掌握了PHP开发技术以后,对其他的动态网站开发技术也有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不过 PHP开发技术 这门课综合性很强,牵涉的内容较多,因而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达到最终的目标是需要进行反复探讨和实践的关键。

2.教学内容

在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时,按照php动态网站开发技术所涉及的技术和需要培养的目标,规划出以下几个方面:

(1)web界面设计

以HTML语言为主,包含的主要内容有站点创建、页面布局、文字和图形的处理、多媒体的处理、CSS技术、表单,行为等。在这部分的介绍里,引入web标准的核心思想和基本技术,例如使用CSS实现内容和样式分离,合理使用HTML标签,将CSS应用于结构化的HTML文档,使用DIV+CSS的方法进行页面布局。通过这部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网页设计和网站开发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掌握web标准的基本理念。

(2)数据库

以Mysql的介绍为主,包含的主要内容有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术语,数据库的设计,mysql数据库的管理,表的创建、管理和操作,数据记录的相关操作,数据记录的查询,在介绍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用过phpadmin这类辅助软件进行分析和讲解。

(3)PHP编程

以PHP基础知识为目标,案例的实现为载体,包含的主要内容有PHP开发环境的搭建,PHP语法,FORM表单的数据采集,PHP与数据库的连接方法,session对象、cookie对象等。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将动态网站的前台设计、数据库访问技术和后台页面的创建综合在一起由浅入深地讲解。

(4)综合实训

通过实训,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在实践中,所以实训项目的选题比较重要,我系采用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的项目实训方式,让学生在规定时间段内完成整个php网站的建设。

3.教学方法

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采用较多的教学方法有:在机房或多媒体课堂上课和案例教学以及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

(1)在机房和多媒体课堂上课,边讲边练

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可以很快地了解程序设计的理念,及时看到程序设计出的结果,如果程序有错误,也容易马上发现并改正;对于动态网站开发这类课程,如果只是在教室里讲解,或者长时间的讲解理论,然后后期再让学生上机练习,这样的效果并不是很好,所以课堂讲解和上机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容易让学生接受并掌握要点。

(2)案例教学

现在大家都推崇项目教学或者驱动式任务教学,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是对于案例的选取,还是应该慎重,如果教学的案例选择太简单或者太脱离实践性,就会达不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对市场实际要求也没有帮助;如果选取的教学案例太难或者太复杂,学生就会觉得很难完成,甚至失去耐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的案例选择,应该由浅至深,但还要和实际的应用密切关联起来。比如,在给学生讲解多路选择这个知识点的时候,以前选择较多的案例可能就是单纯去找个简单的选择题,类似实现从外界传入一个数字,判断今天是星期几;或者传入一个数字代表学分,判断是哪类成绩等。其实这样的例子,虽然可以让学生理解程序的结构,但在实际的使用上,意义不大,所以我们选用的例子,可能就偏向于实践性较强的方面,比如,输入一个人名,进行多路判断,然后再向页面输出问候语;或者判断用户选择的颜色,再根据颜色,改变页面背景等,这样的例子即不单调,也比较贴近实际,可以在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

这里所提及的教学方式,并不是指知识点的深浅,而是指同一个知识点讲解的教学方式。例如,给学生介绍将数据表中的数据显示在前台页面上,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先通过dreamweaver之类的软件直接实现,让学生了解并熟悉步骤,然后讲解软件所产生的关键代码,最后让学生自己通过代码实现相同的功能。这种方式,一是学生容易理解和记住功能的实现原理和流程,二是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专研精神。在反复的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很适合网站开发的这类课程。比如,给学生讲解php页面和数据库的连接,使用dreamweaver的时候,软件会弹出一个如下的对话框(如图1所示)。

根据这个对话框,在实现数据库连接的时候,应该首先创建一个连接变量,然后再输入服务器的名字,用户名的名字,密码等等,当学生面对这个对话框,就可以非常清晰地知道连接的步骤,于是,再将代码的讲解和这个对话框对应起来,代码就写为:

通过这种方式,使得知识点简单明了,学生也更容易掌握和记忆。

4.实践教学

现在大家使用最多的实践教学类型是项目教学实践,将一个综合项目通过小组的方式来完成,然后将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工,比如项目经理,网站设计师,网站程序员,数据库设计员等。这种方法确实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培养团队精神,但是为了让学生对这个领域有比较全面和透彻的了解,所以建议采用的实践教学方式是通过一个大小深浅较为合适的项目,比如留言薄管理系统、新闻管理系统、小型论坛的创建,小型商务网站的设计等,让每一位同学独立去完成,从项目的创建、资料的收集、页面的设计直到前台后台程序的编写。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充分认识相关的职业岗位,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例如新闻管理系统,项目完成的评价标准为整体页面是否友好,是否达到web标准,是否实现对新闻的分类和,从而模拟新闻媒介的过程,主要涉及的操作有访问者的新闻查询功能,系统管理员对新闻的增加、更新和删除功能等。通过一个简单的小项目,就可以让学生对整个动态网站的设计有个全面的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专研能力,这便是我们实践教学的目的。

校企合作也是通常采用的一种实践教学方式,通过这方法,可以让学生去企业参与实际项目的学习和开发或者邀请企业资深的项目开发工程师指导学生项目开发,引入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提高学生的开发技能,让其尽快适应市场需求,为学生就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预期教学效果

通过对于动态网站设计的教学改革研究,让学生对这门课学习的积极性大有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很多学生经过这种方式的学习,都可以独立设计出常用的动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