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调查的困难范文
时间:2023-10-09 17:30: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力调查的困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月4日省政府召开全省就业再就业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后,该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时研究制定了具体的落实意见,6日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县城乡劳动力就业现状调查的紧急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紧急通知》两个文件,就应对金融危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就业再就业工作,保持就业环境稳定,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开展城乡劳动力资源及就业状况调查的程序、标准做了具体明确的要求,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为组长、政府办副主任、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为副组长,各乡镇长和街道办主任为成员的承德县城乡劳动力就业现状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为县政府主管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部门,为全面做好此次调查工作,局系统抽调50名党员干部,集中精力、集中时间、集中人力组成25个调查小组,局班子成员带队分赴24个乡镇和下板城街道办事处进行指导、督导调查工作,各乡镇(街道)政府高度重视,从书记、乡镇长到包村干部,从村级两委班子到村民组长、村民代表,从街道办主任、书记到居委会全体人员全程动员,共动用县、乡、村、组干部6000余人,出动车辆120余次。利用11天时间,对全县的城乡劳动力总数、农村富余劳动力数、在外务工总量、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数、09年新增外出务工数以及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人数、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等有关内容开展了详细的调查,做到了村不漏户、户不漏人。20日完成调查情况的基础信息录入和数据上报工作。
通过调查全面摸清了我县劳动力资源和就业状况: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23.1万人,从事农业生产12.4万人,就地就近转移就业2.1万人,劳务输出到县外就业6.2万人,未就业人员2.4万人,其中:有外出就业愿望的1.6万人。因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返乡人员6719人;城镇劳动力资源总量2.8万人,已就业2.5万人,调查失业人员总量2739人,其中:高校毕业生334人、新成长劳动力1027人、就业转失业人员1312人,退役士兵66人。调查失业率为4.9%,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
总的就业形势是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失业人员、城镇新成长的劳动力、退役士兵交织在一起,就业需求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转移输出就业,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强化措施,制定扩大就业、稳定就业实施意见
根据城乡劳动力资源状况调查情况,承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围绕缓解全球金融危机造成就业工作的严峻形势,实现“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综合分析承德县就业再就业工作面临的实际困难,紧密结合开展“下基层、摸实情、办实事、促就业”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企业亟待解决的困难、劳动力的培训及就业需求等实际情况,针对强化就业服务,提升劳动力就业素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发展工农业经济,增加就业,劳务输出转移就业,小额贷款鼓励创业,政策扶持灵活就业,开发公益岗位援助就业,研究确定六项具体工作措施,责成相关工作部门狠抓落实,扩大就业、稳定就业。
一是加强网络建设,统筹配置资源。整合城乡劳动力资源调查统计数据,加大县乡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工作力度,加大县乡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经费投入力度,重点加强乡镇劳动保障事务站信息化建设硬件的投入,同时开发城乡劳动力资源信息动态管理系统。6月底前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站建立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年底前完成县乡两级劳动保障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对城乡劳动力资源实施动态管理,建立完善的劳动力资源数据库,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对外劳动力资源状况信息,多形式、多渠道搞好劳务输出,科学统筹配置城乡劳动力资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提升就业素质,开展职业培训。以市场为导向,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培训的方式既要有专业性较强的培训,也要有短、平、快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技能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牢固树立培训为就业服务的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将社会需要作为培训专业设置的先导,真正形成以就业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工作格局。首先,开展阳光工程培训。以阳光工程为载体,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引导性培训、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在开展引导性培训“空中课堂”的基础上。根据返乡农民工培训意向,3月份起充分发挥三个培训基地的作用,按照年初制定的年度就业培训工作计划,开办实用技能培训班78期,涉及14个培训专业,计划培训3750人次。其次,开展特别职业培训。对困难企业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转业培训,帮助其实现稳定就业;对返乡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促进其实现转移就业或返乡创业;对城镇失业人员,开展3―6个月中短期技能培训,帮助其实现再就业;对新成长劳动力,开展6―12个月储备性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
三是服务项目建设,产业增加就业。抓住2009年县委、县政府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县支柱产业的影响,增加投资力度,加快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大量就业岗位的有利时机,加强与各业务主管部门的沟通,抓好劳动力资源需求情况调查,做好劳动力的储备性培训,促进就业。通过重点工业建设项目、农林产业开发项目、交通建设项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等预计可直接安置劳动力达18569 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就地转移实现就业。
四是落实扶持政策,稳定企业岗位。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变化,深入了解企业资金短缺、亏损和关闭停产情况,严密监控生产经营困难企业裁员情况,及时掌握企业用工动态、关闭停产企业劳动关系处理等情况,加强引导,对通过调整班次、缩短工时、降低工资不裁员的企业,认真贯彻市政府办6号文件精神,减轻企业负担,稳定用工岗位,落实缓缴社会保险费、调整社会保险费率、运用失业保险基金帮扶困难企业、稳定职工队伍,达到企业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实现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
五是开发就业岗位,实施就业援助。对就业困难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进一步开辟公益性就业岗位,深入实施城乡技能就业扶助计划,大力实施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政策,对困难就业群体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巩固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的成果。对用工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根据不同情况给予一定的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为扩大就业的主攻方向,重点拓展社区服务业,积极搞好托老、托幼、维修等传统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加强各种便民利民服务、后勤保障服务,深入开发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物流配送和保洁、保安、保绿、公共设施等公益,鼓励失业人员创办各类社区服务实体,开拓社区就业领域。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继续争取和用好用活促进就业的扶持政策资金,适当扩大公益性岗位开发范围和数量,安置困难就业群体再就业。年内调整两河保洁员等公益岗位数量、市容清洁协管员、医院护工等公益性岗位150 个,妥善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篇2
保障的调查与思考
——“创新破难、加快发展”大学习、大推进征文活动
党的十六大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城乡统筹”就是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竞争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拓展新的空间,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途径。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农民离开土地,从而在工业化、城镇化的牵引下完成人口与资源的优化组合。近年来,随着我镇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征用了一定数量的农民土地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及工业小区建设,推进了我镇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也为被征地农民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就业岗位和增收来源。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保障等利益问题日益突显,处理不当,就会影响社会稳定,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制约和谐社会目标实现,为此,我们走访调查了我镇石龙、晓墅、梅溪等一些村,就被征地农民和社会保障问题做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一)被征地农民分布和被征地农民收入状况
经过最近对全镇被征地农民分布和被征地农民收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从1992年6月至2005年1月,全镇共征用农村集体土地1934亩,主要涉及石龙、晓墅、梅溪等三个村,人均耕地均在1亩以下;被征地劳动力人口为5248人,占全县被征地劳动力总数16%,其中年龄在20岁以下有1240人,占23.6%,20—40岁的有1651人,占31.4%,40—60岁的有1827人,占34.8%,60岁以上有530人,占10.1%;216名农村劳动力参加了社会保险,占被征地农民的4.1%;被征地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570元,低于全县农民人均收入。
(二)被征地劳动力就业现状
通过走访调查,据统计被征地劳动力从事传统农业的892人,占被征地劳动力人口17.1%,在企业或其他单位务工3100人,占被征地劳动力人口64.7%,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的870人,占被征地劳动力人口16.6%,无业的386人,占被征地劳动力人口7.4%。被征地村中,从村集体经济、村企业效益等方面综合看,就业情况出现:一、村企业效益比较好的村,80%—90%左右的农村劳动力在本村企业工作,其余外出打工或在本村自谋职业,这些村就业问题解决得比较好,基本上无农村劳动力失业问题,生活富裕,社会稳定。如石龙村依托广隆五金工业城安置本村750名被征地农民,占全村劳动力的41.6%;二、部分无村企业或村企业少,效益又不佳的村,农村劳动力只有30%左右在村企业工作,其他在外打工或自谋职业,还有部分无业,就业压力大,如晓墅村、华光村。
(三)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及生活保障情况
近几年来,我镇在拆迁安置过程中始终考虑到拆迁户是弱势群体,千方百计减少被征地农民损失,切实确保将安置补助、土地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房屋拆迁补偿费和过渡安置费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在拆迁安置中尤其注重贫困户的拆迁工作,在做深、做细思想工作同时,依据补偿标准,适当合理的增补补偿费。如针对梅晓大道用地拆迁房屋,涉及部分困难户的安置问题时,镇、村共同协调解决其安置费用,尽力满足要求。在安置方面也进行了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石龙村、华光村为被征地农民统一规划安置小区,并配套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既节约土地,又利于形成规模效应。
二、存在的问题
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民在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后,在其自身观念以及与其相联系的随之而来的就业、保障等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这是一个全新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被征地村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思想观念没有根本转变。一方面,就业观念差。农民被征用土地后,其生活习惯、思想观念还停留在农民原有的层次上,仍存在只要有土地就有饭吃、就有保障,失去了土地就等于失去了生存的权利,只能依靠政府、依靠村里补助救济,认为就业仍然是村和集体的事,通过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通过其它途径实现就业的意识较差。对参加社会保障没有充分的认识,这些问题在经济条件差的村表现的尤为突出。另一方面,社会保障观念淡薄。在调查中发现,许多村民对自身生活保障只对当前作初步打算,缺乏长远考虑,认为眼前生活能维持下去,孩子能上学就行了。有些村领导希望能有一个比较好的保障方法来保障村民今后的生活问题,但没有达成村与村民的共识。
(二)社会保险执行滞后,且开展难度大。目前,作为县出台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还处在试行阶段,只是刚刚起步,我镇也仅在调查摸底过程中,要解决全镇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任重道远。从调查摸底情况看,一是村民对补助对象的条件、要求持有不同意见。依据保障制度执行可能会导致一部分被征地农户享受不到生活保障。二是各村经济发展不一样,给农村社会保障带来一定困难。根据政府出一点、集体补一点、个人缴一点“三个一点”的办法,集体经济薄弱的村顾虑集体难以承担缴纳社会保险费。三是个体存在的经济水平不一样,也影响社会保险的参与率。有的农民从事个体经营,经济收入较高,不在乎参不参加保险,甚至不愿参加。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仅能保障基本生活和子女上学,无力参加保险,会造成两级分化的问题。上述问题,在调查摸底中已反映出当前社会保障要开展得富有成效有一定难度。
(三)就业安置困难。从我镇目前的产业结构来看,有三分之一的被征地劳动力处于就业不充分状态,加上今后平均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从无业农民情况看,被征地的中老年农民失业比率比较高。具体分析:一是企业提供的再就业岗位有限,安置大龄下岗职工十分困难,再要安排被征地农民的就业更难。二是受下岗职工和外地来的打工者的冲击,就业岗位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无地农民对工作挑肥拣瘦,这与外地农民工“肯吃苦、低报酬”的优势形成鲜明对比。三是农民素质低,尤其中老年农民素质更低,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更难。由于文化程度低,掌握新技术难度较大,再就业困难重重。四是被征地农民中“弱势群体”就业难尤为突出。这不仅包括身体上有缺陷的残疾人和体弱多病者,还包括40岁以上的妇女,50岁以上男子农民。这些人有土地补偿金,生活还能勉强维持,一旦补偿金用完了,生活将无着落。
三、对策建议
解决被征地农民问题必须综合考虑,统筹兼顾,既要有利于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又要从保障农民的生活需要出发。研究解决征地费用偏低、就业困难等问题,还要从保障农民长远利益出发,探索制定深化体制改革的政策,以更优惠的政策,更多的关注,从根本上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生活和出路问题,以维护社会稳定。
(一)充分认识保障被征地农民利益重要性和紧迫性。我镇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出现一定数量的被征地农民在所难免,今后的发展中还会有相当数量的被征地农民出现。虽然,这个问题是前进和发展中的问题,但是,若不及时有效地处理和妥善解决,势必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影响社会的稳定,最终将会影响到我镇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和经济发展的大局。因此,我们本着不让为城镇建设、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的被征地农民吃亏、不让被征地农民因征地而导致生活水平下降的原则,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尽最大努力使被征地农民不失利、不失业、不失居,有保障。这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我镇和谐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经常地不断地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和工作力度。
(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倾力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一是让被征地农民中的困难户、特困户直接进入城镇居民的低保体系。二是建立被征地农民医疗缴费、村集体扶持、政府支持和社会多方面筹资相结合的办法,建立以住院大病统筹为主的被征地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防止被征地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三是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制度。采取政府出一点、集体出一点、个人出一点“三个一点”的办法解决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金。即政府从土地出让金收益中划出一块,村组集体从土地补偿费和集体积累中拿出一块,被征地农民个人从安置补助费中抵扣一块。根据我镇被征地农民和经济发展的实际,设立不同的参保档次,让被征地农民根据自身的家庭条件进行选择,不搞“一刀切”。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使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与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障并轨,以建立起全镇统一、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
篇3
选取惠民县有代表性的部分村庄进行调查,采用入户走访、实地调查等方式,同时,充分发挥同学、亲戚优势利用电话、短信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完成此报告。
1.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困难。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解决农民增收的根本条件。然而,从调查情况看,我县农民就业问题严峻,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并且,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土地规模经营的推进、农业科技水平的逐步推广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过剩程度必然会进一步增加,相应的需要更多的劳动岗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然而,我县乡镇企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2.农民素质偏低,与农业现代化不相适应。在农民素质方面,我主要调查了以下四点:一是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8年,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9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只占7.8%。二是农民的科技素质。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农民农业科技素质不高,进行农业活动大多依靠传统经验,接触过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不足15%。三是思想观念。我县农民思想观念保守,缺乏进取精神,很多农民表示只要能够吃饱穿暖就别无所求,因此,很多农民仅依靠传统的种植业维持生计。四是农民对农业政策的关注力度。调查结果显示,有70.13%的农民从未关注过三农政策,33.7%的农民不知道三农指哪几方面,63.64%的农民仅靠听说获取农业政策信息。从这四方面来看,我县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一大障碍。
3.生产力低下,矛盾凸现。在我国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改革初期,它的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消极作用已开始显现。精细的生产模式不能形成规模,农业机械化和先进生产技术推广缓慢,且农产品批量小、质量差,无力面对市场竞争。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将大批劳动力禁锢在农业上,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也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障碍。
4.村官选举问题重重,村委服务不到位。在调查村官选举这个问题时,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经济发达、乡镇企业较多的村庄,村干部成了美差,有人为了当上村干部,花费巨额资金送礼,有的甚至打起了“选票价格战”,一张选票从100到1000不等,有的候选人一次竟花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与此相反,在经济落后、没有乡镇企业的村庄,村干部选举却很少有人问津,当选者多为年龄较大、无力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不难想象,在这两种情况下组织起来的村委会其服务意识和带动能力是怎样的。素质偏低的村委会成员导致村委会发挥不了应有的职能,使其在引导种植结构、引导推进产业化经营、引导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引导加快劳动力转移等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这也是农民增收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5.城乡教育差距继续扩大,留守儿童教育受制约。我县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当地教育发展受限,突出表现在教师工资上,根据调查,我县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分别为17400元和14650元。较低的工资水平致使大量优秀教师流失,导致农村教育质量下降。同时,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由于其父母常年在外,对他们的辅导、教育乏力,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像心理发育不健全、学习成绩下降等。城乡教育的巨大差距,是农民在“起步”方面就比城镇居民差。
6.社会保障措施不力,致贫因素增加。由于政府对农业和农村投入不足,农民生产和生活保障能力差,致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民在住房、医疗等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此外,国家出台的一些保障措施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在执行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农民实际收益不大,像农村合作医疗,仅从定点医疗机构的药价看,同一品牌和剂量的常用药,从定点医疗机构购买的,药价即使扣除报销部分,往往比从药店购买的还贵,因而其最大受益者并非农民,而是医院。
7.农民工地位低,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由于城乡差别,农民工在与城镇居民的岗位竞争中多处于弱势,因而农民工多从事脏、累、差且收入低的工作,无固定住房,子女教育无着落,个人生活不方便以及无权享有城市居民的医疗、养老保险等保障,而且工作很不稳定,甚至不能按时足额领取基本的低收入工资。
从上述可以看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要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多管齐下,切实解决上述问题。
1.立足农业特色,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城镇化进程。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困难这个问题,我认为应立足农业特色,靠发展农业和相关产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根据各乡镇的农业特色,建立与其相关的乡镇企业,例如在大年陈乡建立水果加工企业,在何坊乡建立蔬菜加工企业,在石庙镇建立桑蚕加工企业。通过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城镇化步伐,创造有效的就业岗位,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
2.整合社会力量,从多方面提高农民素质。一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教育事业,积极开展农业知识的科普宣传,发放一些农业科普书籍,定期组织专家进行农业科技知识讲座,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二是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一大批大中专毕业生等高素质人才回乡任职,使之成为现代农业知识的传播者。三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宣传文化阵地。
篇4
一、依托乡镇平台实施人员动态管理
每年年初,旗就业局都要组织苏木、镇劳动保障平台对辖区内富余劳动力情况进行详细地摸底调查,健全各类统计台账,建立辖区富余劳动力基本情况数据库,对他们的就业培训愿望、技能特长、联系方式等进行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实施动态管理。
二、依托乡镇平台加强政策宣传
旗就业局将政策宣传作为促进牧民实现转移就业的重点工作,由乡镇平台工作人员深入到牧区每家每户,为牧民发放“就业援助联系卡”,并利用苏木、镇开会、那达慕仪式等一些便于牧民集中的场合,举行牧区人口转移就业政策宣讲活动,发放宣传单。
篇5
安徽是农业大省,也是农村劳动力资源大省。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就有以无为保姆为代表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被人们誉为“皖军”,与川军、湘军、豫军、赣军等齐名,形成中国的民工潮。千万“皖军”浩浩荡荡,足迹遍布京、津、沪和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
那么,这些在外务工的安徽籍农民工到底过得如何?他们为什么外出务工?工作如何?收入如何?生活又如何?他们又面临着那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呢?
近日,国家统计局安徽省调查总队就此在安徽33个县(市、区)进行了调查。调查形式为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660份。调查对象为农村家庭成员中外出从业者与举家外出家庭。
从获得的调查数字信息显示:2007年,相对于安徽省2006年农村外出的1046.1万劳动力,增长了4%,增幅处于相对稳定增长期,而值得注意的是外出劳动力从业现状有喜有忧,且喜大于忧。
4.4%成为私营企业主
2000年,安徽农民劳动力2821.5万人,流动劳动力在外地的时间按超过半年计算,就有513万人,其中安庆、阜阳、六安三地流动劳动力占全省50%以上。如果把短期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村劳动力计算在内,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有800万以上,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8.8%。
现在,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已经在1100万以上,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数的三分之一,有些地方占50%左右。流向省外的劳动力按流量大小排在前列的省区依次为: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北京、福建、天津、山东、新疆等,其中前5个省市吸纳了安徽流动劳动力76.3%。这说明过去以“空间距离远近来决定流向”的情况,正在逐步转向“以经济发达和资源丰富程度来决定流向”。
这些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驱动力各异,但是最主要还是追求收入最大化与未来发展。本次调查显示,85.9%举家外出家庭是“为多挣钱,改善生活”,61.1%是“寻找更合适自己发展的地方和职业”,48.6%是“为了孩子上个好学校”,23.5%是“务农太辛苦,羡慕城市生活”,23.2%是“在家无事可干”,而“没有耕地”、“逃避家庭和社会矛盾”的分别占10.8%和3.5%;
在外出农村劳动力中,女性外出的规模和频率正在得到迅速提高,流动的主动性正在加强,男性占57.4%,女性占42.6%,男女比例为134.6:100。这可以看做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从年龄结果上看,20―34岁人群占外出农村劳动力总量的54%,40岁以上的人群则呈递减趋势。
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中68%在民营企业就业,其中有4.4%已在流入地脱颖而出成为私营企业主,甚至成为拥有资产上亿、上10亿的企业家。其他的自谋职业、从事营销经营、充当自营劳动者占17.7%;大部分则为各类企业和家庭的雇员。即便在从事雇员的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中,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也逐步在从低层次转向较高层次,本次调查的数据还显示,他们成为单位负责人或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占到了整个调查人群的7.6%。
也许正是务工层次的提高,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安徽省内的平均水平。从收入来看,独自外出从业者的月人均纯收入,2006年为1324元,是同期安徽农村住户抽样调查中的劳均纯收入的3.73倍;2007年为1638元,是同期安徽劳均纯收入的3.89倍。
从消费支出看,独自外出从业者2007年每月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71.5元,是同期安徽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3.36倍,其中:交通和通讯、衣着、饮食支出是安徽农民平均消费水平的7.21倍、6.08倍和3.41倍。举家外出家庭的生活费支出也明显高于安徽农民的平均水平。2007年他们每月人均生活费支出448元,是安徽农民平均水平的1.95倍,其中:交通和通讯、衣着、食品消费支出最多,分别是安徽平均水平的2.89、2.31和1.91倍。这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同时,随着务工层次的提高,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的从业也渐趋稳定,40%举家外出家庭有住房。独自外出从业者从事当前工作的时间人均29.5个月,其中28%的人在2000年之前就开始外出从业,举家外出从业者,30.5%是在2000年之前外出从业。与独自外出从业者相比,举家外出从业者更倾向于自家住房。31.4%的举家外出家庭在城镇购房居住;8.4%的家庭搭建住房;51.4%的家庭租房居住。举家外出从业者虽以租房为主,但2007年在城镇拥有住房者高达39.8%(包括自购住房和自建住房)。购房者主要集中在35至45岁,收入相对稳定,比较适应城镇生活。而独自外出从业的购房者仅占2%,搭建住房的占5.3%,住集体宿舍比重高达44.1%,租房的比例也高达43.9%。这些都是历史性的进步,对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产生了促进作用。
56.4%从未接受技术培训
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面临着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困难。这些问题与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的外出途经狭窄,仍然依靠劳动者自我闯市场,寻找就业岗位。在本次调查的受访对象中,73.7%的外出农村劳动力是通过同乡、亲友找到工作;13.3%的受访对象是自由就业;另外还有7.3%的受访对象是通过职业中价机构、劳务市场和招聘会找到工作;3.8%的受访对象是由“包工头、老板直接招募”;而“由家乡政府、社会组织介绍”找到工作的仅占0.5%。
足见,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仍然还是通过亲友介绍,地方政府在劳务经济的服务上仍然十分薄弱。而正是由于外出就业渠道的“陈旧”,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在找工作过程中有14.1%被欺骗过。
其次,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未能有效地帮助找到工作。农民外出从事工作技术含量一般较低。本次调查显示,独自外出从业者,49.8%是建筑、市政环卫等普通工人;12.7%是技术工人;11.4%是各类服务人员和一般职员;12.3%是个体业主或小商小贩及其他人员。而需要有较多经验和较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占13.8%。与此相互印证的是,在本次调查中,独自外出从业者中,84.1%的人过去一年中未受过技培训;56.4%的人从未受过技术培训。在已经受过技术培训的人当中,51.4%的人认为技术培训对找工作“有一定帮助”;36.8%的人认为技术培训对找工作“非常有帮助”;也有11.8%的人认为技术培训对找工作“没有帮助”。
三是外出农村劳动力遭遇的教育制度困境一直没有改变。外出从业农民普遍重视子女教育,为让孩子受到良好的城镇教育,他们应支付高昂的借读费、赞助费。在独自外出从业者中,有11%的人把孩子带到从业地上学。这些在外地从业地上学的孩子中,在公办学校上学的占44%,在私立学校上学的占40%,在民工学校上学的占16%。他们都是外出从业者自己或通过亲戚与学校联系,使得孩子能够上学。这些在从业地上学的孩子人均支付学杂费2938元,其中借读费650元,所支付学杂费比当地居民高很多。举家外出家庭更重视孩子教育。他们外出从业的原因中,48.6%的人是“为了孩子上个好学校”,他们的学龄孩子都在从业地上学,他们中87.4%的人在公办学校,在民工学校的仅占4.1%。平均每个孩子一年的学杂费1936元,其中借读、赞助费228元。
四是外出农村劳动力合同意识不强,劳动者权益得不到保障。用工合同能够保护劳务供需双方的权益,外出从业应从签定用工合同开始,但很多人未能应用合同保护自己,以规避从业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在独自外出从业者中,70.5%的人未签定用工合同,而在所签定的合同中,无固定期合同和临时合同所占比重高达34.9%,签定固定期合同的,合同期也较短,平均仅14.1个月。非固定期合同和临时合同不规范、不合法,强调用人单位享有的权利和从业者义务的较多,保证从业者权利的较少。在合同签定过程中,一些用人较多的单位往往不直接
与从业者签合同,而是先与包工头签合同,包工头再与从业者签合同。很多签了合同的从业者,对合同的内容不了解。对合同的内容“比较清楚”的仅占67.2%,“完全不清楚”的占13.8%。
最后,拖欠工资现象仍然严重。在本次调查中,从业者在获取报酬的方式上,“干完领取、按周领取和按月领取”的占56.4%;“按季度领取、按半年领取、按年领取、工程完工后领取”的占20.7%;“支取生活费,以后补发”的占15.3%。按季(半年、年)或在工程完工后发放工资,依法都是变相拖欠工资行为。在独自外出从业者中,20.9%的人“偶尔被克扣”劳动报酬;2.1%的人“经常被克扣”;77.0%的人“未被克扣”。有69.7%的人被克扣的是正常工资;11.2%的人被克扣的是加班报酬;19.1%的人被克扣的是其他补助、津贴和资金。解决工资拖欠问题,多数农村外出劳动力是直接找老板,而老板往往找理由拖延或搪塞,从业者无可奈何。有的因农民工为讨工资闹事,影响社会稳定,政府相关部门才出面调处解决问题。
上述这些数字情况表明:当前农民工的处境依然令人揪心!
篇6
关键词:农业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负反馈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分类
所谓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超过农村农业生产所需要的那部分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一个动态的和相对的概念,它随着耕地面积、机械化程度、科学技术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里的剩余是相对的剩余,即隐形或不充分就业的剩余,其边际生产率为零。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积累型剩余农业劳动力。指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劳动力的增长超过农业生产的需求而日渐增多的剩余劳动力。二是效益型剩余农业劳动力。指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新技术的应用、产业的更替等原因使部分劳动力剩余。三是结构型农业剩余劳动力。指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导致的城乡经济不合理,限制了农业劳动力向城市及工矿企业转移,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单一,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自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而产生的剩余。四是季节农业剩余劳动力。指由于农业生产自身具有季节性特点,农忙时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较多,农闲时对劳动力需求较少,在农闲时产生部分剩余劳动力。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原因
第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造成的不适应性剩余。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加快,出现了一些新兴的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由于新兴的产业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而农民大部分素质较低,短时间内无法满足用人需要,因此造成农村劳动力剩余;同时随着传统农业及农产品工业资本存量的调整,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步下降,也致使一部分人无事可干,从而导致农村富余人员增加。
第二,农业边际报酬率递减造成的弃地剩余。随着农民物资投入的增加,农业生产出现了“边际报酬递减”的效应。农业边际报酬递减促使农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进而增加农业生产的成本,因此边际报酬递减现象就更加突出,致使农民家庭的生产费用增长快于生产增长,农民家庭直接减收。不断减少的土地回报率使农民的收入逐年减少,有的地区甚至仅能解决农民的基本温饱问题,农民的生活水平无法得到提高,更无法满足他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最终农民不得不从土地上游离出来,成为隐形失业者。
第三,农业耕地面积减少造成的资源短缺性剩余。从全国来看,目前我国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仅近1.3亩,是世界平均耕地面积的1/4左右。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一些对土地的不合理的使用,我国耕地正在以每年500万亩-700万亩的速度减少。与此同时,我国农村劳动力却以每年1000万人-1300万人的速度急剧增加,使得我国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第四,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造成的相对性剩余。随着我国农业科技战略实施的不断深入,农业科技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技成果得以广泛的实施。在农业中出现了资本替代劳动的现象,如高效农药的使用、良种的推广、收割机等机器的使用都极大地减少了农民为施肥、收种、除草、灭虫等田间管理的劳动时间;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业技术效益不断增加也大大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资本有机构成相应地提高,使农业对活劳动的需求减少,也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三、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负反馈
(一)造成流出地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短缺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尚处于自发、分散、组织化程度较低的初级阶段,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社会问题,在农村人力结构上不利于农业生产,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短缺问题,使农村发展支付较高的社会成本。我国农业劳动力素质本来就不高,加上年轻有文化或有一技之长青壮年随“流”而去,另一部分人转入当地第二、三产业,使得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在农村出现了“断层”,导致劳动力供求结构逆转,实现收益与预期相背,“青壮去务工,种田童老姑”的现象极为普遍。农田耕作效率下降,土地实际利用率下降,有的地区甚至造成田地荒芜。这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直接后果之一。在我们调查的湖南澧县宜万乡、桃源县桃花源镇、双峰县石牛乡等三个乡镇的数据看,三个乡的总劳动力人口为60653人,其中外出务工人数为20572人,占总劳动力人口的34%。外出务工农民趋于年轻化,综合素质相比于长期滞留农村的中老年人口较高。青壮年劳动力一直是外出务工人员的主力,特别是18岁-40岁之间的青壮年一直在历次调查中占了绝大部分。而本次的调查中35岁-39岁年龄段留村村民大大增多,也就是说35岁以下年轻人成为了外出务工的主力军。这可以从留村村民,即调查对象的年龄结构得以印证。从问卷结果来看,参加问卷调查的留村农民40岁-45岁之间的比例最高,为17.0%,45岁-49岁、50岁-54岁、55岁-59岁年龄段的比例明显高于40以下各年龄段的比例。而在40岁以下年龄段中,35岁-39岁年龄段人口比例明显较高,19岁以下、20岁-24岁、25岁-29岁、30岁-34岁年龄段的人口比例非常少。
青壮年劳动力年富力强、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无疑是新农村建设的绝对中坚力量。农村大批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农村经济建设面临着主体缺位的难题。调查中,几乎所有村民都反映由于人手缺乏,现在乡村公共事业开展困难,比如乡村公路修建、水利基本建设维护、危桥改造等,甚至有些地方连丧葬都产生了困难。实际上,对公共基础设施维修已经很难像过去一样采取按户分摊劳动力的形式,而是转而通过分摊资金从外面雇佣劳动力来进行建设。调查中五个乡镇一致反映,举办公益事业缺少足够的劳动力,主要依靠分摊资金才能开展。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中的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地方以劳代资,需要投入足量劳力完成项目建设,但在工程实施时,即使留守劳动力全部到位,工地上仍人影稀疏。
(二)造成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出地的农地荒废
我国农村在外务工人员大多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家庭的耕地大部分由家中留守的老人耕种,而家中留守老人体力不足、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只从事简单的农业生产,导致农业生产先进技术应用不广,耕地处于一种新的耕地抛荒或隐性抛荒状态。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其积极作用的实现是有条件的,并不是实现了转移就会自动实现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现行的土地产权安排规定农村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使用权分散在各农户家庭,土地产权不许自由买卖,但使用权可以转让。农民比较利益很低,负担重,务农净收益微不足道,这就决定了农民转租责任田的净收益不大,租赁别人的责任田的净收益也很少,以至于这种出租使用权的交易事实上难以进行。而且出租土地还有可能形成地力下降,利益权衡的结果导致一部分外出务工农民干脆抛荒责任田,一门心思打工。正如农民总结出来的一条经验表明:田不可不种,但不可多种。责任田尤如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可见,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造成农村劳动力短缺,进而使土地抛荒,必将浪费农村经济发展的土地资源和其他资源,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农业劳动力转移还需要土地产权安排做出相应的变更,使得土地能够通过产权交易适当集中而不至于荒废,浪费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源。
如在我们调查的五个乡镇中,如双峰县某镇镇共39000亩耕地,但是全镇抛荒土地累计竟高达500亩,抛荒率为1.3%,而且原种双季稻改种一季稻的亩数高达到1800亩。在抽样调查中,只有85.9%的农户耕地是自己正常耕种,有29.5%的农户土地对外出租,3.7%农户土地存在部分抛荒,0.4%的农户是全部抛荒,可见,如果综合统计,这些地区的土地抛荒绝对量也是不容小视的。在调查中,有12.6%的人认为如果务工经商收入稳定,能够养活一家人就会放弃土地承包权,26.7%的选择了出租土地,只有60.7%的人选择了自己经营土地。可见即便是选择留守从事耕种的农民也有相当部分希望外出务工。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由农村转向城市、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老幼妇孺成为农村留守者,青壮年虽然放弃了农业生产,但相当一部分人并不愿意把土地转包出去,土地基本都留给家中老人或妇女耕种。问卷调查中57.0%的人反映村里劳动力外出后田地由家中的老人耕种。留守老人或妇女劳动力有限,再加上带孩子做家务等琐事占据了很大的精力,他们只能种一些易于管理的庄稼,或将部分农田改作单季稻而形成土地荒芜,像在衡山白果镇的岳北和同兴两个村子进行调查时,虽然这两个村土地抛荒的极少,但还是有20%左右的土地改种了单季稻,无形中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三)抬升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成本,使农村劳动力投入产出效率下降
近两年来,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及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普遍高涨。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由于绝大多数有文化知识、懂技术的农村劳动力仍然长年在外务工,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不能形成,农产品科技含量得不到提高,产业结构得不到升级。在现代农业的国际大趋势下,如果农村经济发展缺乏高素质的人才和高技术的支撑,农村经济就只能永远在低效率下发展,永远不能融入世界市场,从而农村经济的发展效率就低下。在低下的发展效率下,更加不能留住优秀的农村经济人才,例如,有的村庄连个村干部都选不出来,原因是有能力当村干部的人都“转移”出去了。
同时,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甚至连农村经济发展的正常劳动力也不够,造成了农村劳动力不是剩余而是短缺了,当前某些农村许多所谓的“空心村”就是这样。这种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错位,特别是大量劳动力外出,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劳动力减少后,农村经济发展的劳动力价格就会上升,加上农业的化肥、农药价格的上升,农业的发展成本就更加大,进而带动农村其他物资价格的上涨,势必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的成本上升,造成新的农村发展问题。
此外,由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时间比较集中,使铁路运输更趋紧张,形成不容忽视的民工潮和春运高峰。他们进城后,由于信息不灵、目标不准,又缺少统一领导,一旦找不到工作就无以为业,由最初的对社会不满继而可能铤而走险,给社会安定构成威胁。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使城市的公共交通、卫生、教育、环保、工商管理、税收、计划生育等各方面工作受到冲击,影响了城市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和城市发展格局。农民工对城市造成的压力也将影响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是以农民为主体地位,农民应该发挥自身的主体性,激发自身的创造力,增强其自身的造血功能。但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低效与廉价外流,造成了新农村建设的低效与主体缺失,影响了农村区域经济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勇,钟菊英.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形成结构与转移战略研究――兼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概念辨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5).
2、于洪平.发展经济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3、黄斌,周宇飞.试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中国商贸工业,2008(8).
篇7
关键词:公共就业服务;供给;需求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8.043
1 陕西省农村公共就业服务问卷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在西安农民工自发聚集的地点、蒲城、铜川、榆林等地区。本次调查共发放了800份问卷,回收了72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646份,调查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0.75%。针对就业服务机构的问卷发放13份,回收13份,同时主要走访了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西安市就业服务局、雁塔区人力资源市场、铜川市就业管理局、渭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从表1可看出,调查对象中男性比例为64.1%,女性比例为35.9%。年龄分布总体偏年轻,主要集中在20~29岁间,占总体比例的62.7%,40岁以下的占总体的84.2%。从调查对象的就业状态看,新失业和长期失业的劳动者分别占总体的13.6%和11.0%,有30.2%的调查对象是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应届毕业生。调查对象的月平均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占总体78.1%。
从表2可以看出,有169个调查对象处于失业状态,占总体的26.2%。在已就业的477个调查对象中,制造业、服务业以及加工业所占比重较大,分别在所有就业调查对象中占了16.1%、22.6%和17.6%。
2 陕西省农村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
2.1 农村劳动力接受的公共就业服务现状
(1)农村劳动力接受现有的公共就业服务比例较低。通过调查发现,陕西省有35.19%的农村劳动力没有接受过任何公共就业服务。有40.72%的人参加过招聘会和接受过职业介绍。接受过单项服务的比例较低。
(2)农村公共就业服务层次较低。调查显示,陕西省农村劳动力接受基础的比例较高,例如,招聘会、职业介绍、就业信息和职业指导等,而接受技能培训及鉴定等拓展的比例很低,在样本中,创业服务的接受率为0。
(3)就业、失业管理未发挥实效。调查结果显示,陕西省农村劳动力接受过就业失业登记服务的比例也很低,仅为4.69%,一对一就业援助、岗位援助等针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服务接受比例也很低。
2.2 农村劳动力接受就业培训的现状
2.2.1 接受就业培训的比例较低
通过调查发现有53.67%的人未参加过任何就业培训。主要原因:一是劳动力培训时间和工作时间有冲突;二是不知道培训的地点和就业培训信息;三是培训内容不能满足需求;四是收取的就业培训费用太高。
2.2.2 就业培训内容缺乏对职业的长远规划
(1)技能培训偏重计算机操作。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绝大多数的工作岗位都需要求职者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水平。为了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40.12%农村劳动力接受了计算机操作培训,接受度相对较高。38.24%的农村劳动力参加了维修电工操作的培训。对于其他技能培训项目农村劳动力的接受比例不高。
(2)职业指导培训偏向实用型。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更偏好参与求职技巧的培训,参与率为35.44%,而对职业引导以及规划培训参与率较低,为20.25%。因此,这足以说明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缺乏对职业的长远规划,只重视短期的立即就业。
2.2.3 就业培训的途径以政府为主导
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的组织机构为多元主体。有51.27%的农村劳动力接受了政府相关培训机构的培训,因此,就业培训以政府为主导。同时,陕西省各地区的地方职业院校也成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的主力军,调查显示,26.59%的农村劳动力接受过这些院校的就业培训。此外,营利性私人就业培训机构也是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的提供主体,但是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力在此类机构中接受培训的比例只有19.36%。
2.2.4 对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了解程度
调查显示,只有1.5%的农村劳动力对完全了解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绝大多数劳动力对农村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不了解,比例接近79.4%。对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内容以及服务机构都不是很了解。
2.2.5 享受的公共就业服务项目及满意程度
调查显示,没有享受过公共就业服务的调查对象占总体调查对象的68.9%。调查显示,接受过服务的农村劳动力对就业服务内容的总体评价偏向于基本满意。其中满意程度较高的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的用工信息,而满意度相对较低的服务项目是就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对服务程序、服务专业水平的满意度评价非常高,半数以上的调查对象选择了满意和基本满意,而服务机构的环境设施还有改进的空间。
3 陕西省农村公共就业服务需求现状
3.1 整体需求
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力对公共就业服务的需求较大,87.86%的劳动力表示需要就业服务,不需要任何就业服务仅有12.14%。农村劳动力需求率最高的服务项目为提供就业信息,需求率为38.69%。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农民工职业介绍服务项目的需求率已明显下降。尽管就业信息的提供并不能直接为劳动力推荐就业岗位,但它意味着劳动力可以自主选择的空间变大。办理就业失业登记是农村劳动力需求率最低的项目,需求率仅为12.56%。
其中,在所有服务项里排名居中的拓展性项目为劳动保障事务、技能培训和创业服务,农村劳动力对其需求率也较大,特别是对劳动保障事务项目和技能培训培训项目的需求比例较大,分别占25.62%,24.38%。
3.2 就业信息需求
3.2.1 信息内容
调查显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是农村劳动力最希望获得信息,需求比率有54.36%。这也反映出农村劳动力市场信息严重的不对称,农民工不太了解每个行业的工资标准。其次对岗位空缺信息的需求率为45.81%,对各行业用工供求信息和技能培训信息的需求率分别为30.24%和29.76%。最后,需求率较低的是对创业培训信息,需求率为24.05%,招聘会信息需求率为22.58%,政策法规信息的需求率为21.54%。
3.2.2 信息形式
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力最喜欢的就业信息形式为网上,需求率为56%,希望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内公布信息的需求率较低,仅为18.1%。在农村劳动力居住密集的生活区内分发信息手册的需求率为33.86%,通过手机发送的需求率为30.12%,在报刊上刊登招聘广告的需求率为25.13%。
3.2.3 就业培训需求
(1)培训内容。
农村劳动力对综合类培训的需求率较高,而且大于对技能培训的需求率。综合类培训中其中对法律法规的培训需求最高需求率为48.34%。对求职技巧的需求率为45.45%,对创业培训的需求率为42.13%。25.22%的人需要职业引导、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在技能培训中对计算机操作的需求率较高,为51.68%。
(2)培训形式。
调查结果显示,最受欢迎的培训形式为现场培训,其需求率为72.87%。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农村劳动力对远程网络培训的需求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需求率为24.42%。以前占有较大比例的广播形式将会被淘汰,需求率仅为9.61%。
4 完善农村公共就业服务的对策
4.1 加大、加快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
信息网络的建设可以打破农村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因此,加强、加快公共就业服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打破传统劳动力市场服务对象单一化的局限性。将劳动力市场建设成为城乡一体的、服务于所有劳动者的市场。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建立覆盖城市和农村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并实现地市之间的信息共享。通过这种信息一体化的建设,可以实现城乡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升农村公共就业服务的运作效率。
4.2 促进农村公共就业服务主体的多元化建设
我国目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主体构成还比较单一,应借鉴发达国家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运作的经验,遵循以政府主导,与社会机构合作的原则,建立多元化的农村公共就业服务网络体系。服务主体包括政府公共部门、非营利组织和营利性组织,农村公共就业服务以需求为导向,引入市场机制,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服务外包等方式来提供就业服务。
4.3 创建公共实训基地,创新公共就业培训机制
建立完备的公共实训基地是提高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的重要手段,陕西省可以依靠自己的教育资源优势,依附某个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来建立。在院校原有的基础上,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对一些职业院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加以改造,创造良好的实训环境,投入较高的师资力量来对社会上的农民工进行培训。
建立职业培训工作委员会。成员可由各利益相关者的代表组成。该委员会对职业培训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比如培训管理、培训方向、专业设置、培训课程、培训教材、培训方法、培训效果评估、培训成绩考核、职业资格证书发放、培训后的就业率等。并提出指导性的咨询意见,以供行政主管部门和基层职业培创机构采用。在基层培训机构一级也应建立培训咨询指导委员会,使职业培训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和社会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竺淑琴.澳大利亚公共就业服务模式[J].中国劳动,2006,(12).
[2]刘昕.政府公共就业服务外包体系:制度设计与经验启示[J].江海学刊,2008,(3).
[3]马永堂.澳大利亚:政府购买就业服务成果新机制[J],中国劳动,2002,(5).
[4]李翔.完善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的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7.
篇8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社会保障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长期以来他们一直是城市的“边缘群体”,缺少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截然不同的两个部门:传统的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即“二元结构”。前者缺乏资本,劳动生产率低下,但拥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后者主要集中于城市,集合了大量资本,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剩余劳动力被不断增加的资本吸收的过程,这一发展态势持续到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为止,从而推动国民经济不断增长。
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地转移到城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和重要措施之一。2008年青海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达100.3万人次,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量首次突破百万。
一、青海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1.剩余劳动力转移呈明显增长势头
2008年我省劳动力转移数量大,达到100.3万人次,首次突破了百万大军,比2007年增加2.07万人次,其中,稳定就业的人数达到了27万人次。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增长势头强劲。
2.劳务收入已经成为农牧民收入增加的重要来源
2008年劳务收入大幅度增加,劳务收入达到了33亿元,比2007年增加2.1亿元,增幅达到6.8%。随着劳务经济的发展,农村牧区劳动力流动性增强,劳务收入将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3.就业渠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调查显示,到2008年,经政府与中介组织的外出务工比例有了很大幅度上升,比例总和为39%。其中通过劳务经纪人带领,有组织、成规模地输出人数增多,占到总输出数的32%左右,由政府组织的人数占了整个输出比例的7%。只有47%的人员是依靠亲戚或朋友取得。
4.省外就业比例在逐年提高,但变化不大
虽然近几年青海的经济发展比较快,但从全国来看,我省经济水平仍然较低。2006年我省转移的农村牧区劳动力中,有41.4%到省外转移就业;本省就业的比例为58.6%。而到了2008年,有42%的人员到外省就业,本省的就业比例为58%。
5.外出务工具有一定的兼业性和季节性
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在参与非农就业的活动中并没有完全脱离农业、放弃土地经营活动。农村劳动力在省内从事非农产业劳动的基本上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据调查:2008年青海省西宁市外出从业累计时间在一个月以下的人占0.73%,外出从业累计时间在1个~3个月的占10.87%,外出从业累计时间在3个~6个月的占33.33%,外出从业累计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仅占55.07%。可见,青海省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仍有一定的兼业性和季节性,尚未形成稳定的转移。
二、青海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社会保障的现状
目前,青海省外出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规模巨大。但根据调查,只有很小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占总数的6%)有一至两项非均衡的、水平极低的社会保障。
1.社会保险现状
从总体上来看,青海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普遍社会保险意识不强,处于严重缺乏状态,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工伤保险参保率低
截至2008年,全省参加工伤保险人数达34万人,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仅有3.2万人,工伤保险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的覆盖率只有3.19%。调查显示,40%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工作地环境差,并且在从事工业和建筑业的584人(63%)中,只有3%的人反映安全防护用具配备完善,发生事故后单位负责医疗费用的仅有33%。有的学者将其概括为“3D”(险、脏、难的英文第一个字母)职业。
(2)失业保险处于空白状态
调查结果显示,87%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中都有没活儿干的经历,从“失业”时间上看,失业在一周以上的居多,占62%,失业1个月以上的占14%,并且,67%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反映自己曾遇到过用工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就业过程突然中断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打击比下岗对于城市职工的打击更为沉重。
(3)医疗保险不健全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队伍中,尽管大部分都在自己户口所在地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由于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较低,在加上不能做到省级统筹,因此在这一群体中“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的现象较普遍。调查显示,有33%的农民工生过病。他们的看病支出绝大部分是自费,由用人单位为他们支付费用的只有6.2%。由此可见,在医疗看病方面,农民工的保障待遇非常有限。
(4)女性农民工的生育保险严重缺失
生育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对女性劳动者在怀孕、分娩过程中给予生活保障和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制度和政策。尽管在调查中,女性比例不算高,只占了24%,但现实情况是绝大多数企业或雇主没有为女性农村剩余劳动力办理生育保险,女职工生育保险基本上是空白。
2.社会福利现状
调查发现,在社会福利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无法与城镇职工相比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社会福利缺失表现在与城镇职工在住房条件或补贴、在职培训或进修、各种劳动保护及保健费、子女入学、入托、社区服务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别。调查显示,34%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居住在简易工棚里,承租私房的农民工也占有一定比例,达到15%。从教育福利上看,除了少数技术性强、工作年限长的农民的农民工有机会参加在职培训或进修外,68%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机会享受。
3.社会救助现状
社会救助是社会成员陷入生存危机或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定程序和标准,向其提供最低生活需要物质和其他援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调查显示,农村剩余劳动力处于社会的边缘,虽然身在城市,但是不属于城市这个范畴。他们一般都住在建筑工地,如果遇到生活和其他困难,他们是很少会得到单位救助的。即使那些住在固定社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租房居住),社区也只是关心他们应尽的义务,例如交纳卫生费、计划生育检查等。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例,城市职工如果家庭收入达不到最低生活标准,就可以从城镇民政系统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而在所调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没有一例是得到过这种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的。
三、青海省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社会保障制度的策略
1.稳定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社会保险方案(稳定就业这里界定为在同一个单位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
(1)全面强制施行工伤保险制度
青海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障中最重要的保险项目。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特殊身份,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主要在条件较差的第二劳动力市场,因工致伤、致残、致命的事故时有发生,并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劳资纠纷,决定了对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应当作为最基本的社会保障项目尽快得到建立。当前,尤其要加快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较为集中、工伤风险程度较高的建筑行业、煤炭等采掘行业参加工伤保险。
(2)有条件地推行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入城镇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制度是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非本人原因失去工作,中断收入时,为其提供职业培训和保证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有条件”是指在本单位工作至少两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才准参加失业保险,并且只保障已就业过的而又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对新进入城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予参保。之所以有时间限制是这样一方面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至于盲目流向城市,使劳动力资源达到优化配置,同时还因农村剩余劳动力有田地保证其有“业”可“就”;另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一失业就有“失业保障”,可能会产生在现有就业岗位上不珍惜,同时也给企业和政府对解决城镇职工失业保险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3)完善现有的医疗保险
患病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最为惧怕而又是难以避免的问题。截止2008年,青海省农牧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转移之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因保留了农村户口而均为新农合的参保人员,但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分散风险,应该建立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病医疗保险,其筹资机制由个人缴费和地方财政的一定支持构成,所形成的基金由有关的社会保险机构专项管理。凡参加大病医疗费用统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均可持大病治疗卡到指定医院接受治疗。缴费额可以根据大病发生率和治疗费用及其变化来确定,为使该制度能够顺利推行,初期可确定相对较低的缴费水平和保险水平,将来视情况逐渐提高,最终实现与城镇医疗保障制度的并轨。
(4)强化生育保险
农村剩余劳动力生育保险制度是针对女性农村剩余劳动力生育可能的风险因素而设置的社会保险项目。因生育保险具有特定对象且是一种短期保障故可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生育保险完全纳入城镇生育保险范畴,适用于《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
2.不稳定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社会保险方案
不稳定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在同一单位现实就业年限和意向就业年限不满一年的。这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属于高流动人群,建议设立实行以个人账户为核心,低门槛、广覆盖、易流动、便于参保的综合社会保险。综合社会保险涵盖农村剩余劳动力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及养老保险。用人单位按农村剩余劳动力工资10 %缴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个人按工资5%缴纳,共同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个人账户,个人账户的资金由财政专户存储,社会保障部门专门管理和监督,个人账户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而流动但个人账户的资金平时不可以取出使用,只有在发生失业、工伤或重大疾病时由用人单位、剩余劳动力及相关医疗机构提供有效证明材料,经社会保障机构审核方可领取。
当第二类农村剩余劳动力(即不稳定就业的劳动力)符合条件而转向第一类农村剩余劳动力(即稳定就业的劳动力)社会保障时,应前后分开,按各自的条件要求去操作。
3.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扶
将已在城市稳定就业且是暂时性陷入贫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纳入到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通过专业技能培训和社会组织的帮助,促其尽快就业,在住房补贴、工资福利、社区服务、子女教育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对于未在城市实现稳定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考虑到其流动性较大且年龄普遍较轻,可为他们建立“公共劳动”制度,一是提供暂时的栖身之所和劳动就业机会,以维持其基本生活;二是对于因遭遇意外伤害或重大疾病而陷入生活困境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可由政府给予临时性的应急救助。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105-01
引言及文献回顾
近年来,山西省对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程度、数量和规模都不尽如人意。如何进一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变人力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逐步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关系到山西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刘金兰[1](2007)在《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中指出三农问题的中心环节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刘养洁[2](2007)在《加快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中对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进行了测算,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过剩及制约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并提出了对策措施。刘芳[3](2007)在《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分析》中着重分析了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这些文献中不难看到,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任务是一项重要的而且长期的系统工程。
一、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所从事的行业以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从劳动力转移的行业来看,山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行业以采矿业和制造业为主,其次是建筑业,男性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从事的一些艰苦环境,危险的行业。虽然身处恶劣环境,但是收入相对要高些,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所从事的行业以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劳动力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目前,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的文化程度大多是初中文化程度,这与农村的基础教育落后是分不开的。很多农村孩子由于家境困难,以及其父母缺乏教育理念,导致大量的农村孩子只上完初中就走向社会,长期积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农村劳动力以男性中青年为主。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农村劳动力,其中40岁以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到77.1%。其中75.3%是男性劳动力。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家庭还是主要靠男性劳动力养家糊口,所以挣钱的责任会落在男性农村剩余劳动力身上。
二、加快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措施
1.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及其综合素质,是加速转移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措施。山西农村基础教育严重滞后是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低下的直接原因。通过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各种形式的培训,逐步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术水平及其综合素质。
2.发展壮大农村企业,鼓励农民创业,实现内部转移。据调查,很多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不愿意到异国他乡就业。因此,希望政府能够帮助农民建立自己的农村企业,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业平台。这样不仅可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可以逐渐引进人才,逐步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另外,希望政府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优惠措施,鼓励农民创业,鼓励有经验的农民回乡创业,争取实现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内部消化,内部转移。
3.转变农民的就业学习观念实现可持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普遍没有继续再教育的意识,似乎一没考上高等学校就认为这辈子也不需要再继续学习了,因此,政府要为他们提供继续教育学习的平台与机会,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同时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有识之士投入到农村建设中去,带动他们转变就业学习的旧观念,从而加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参考文献:
[1]刘金兰.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5).
篇10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惠及城乡居民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市“中国幸福乡村”创建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开展创建充分就业行政村活动,进一步提升村级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就业服务水平和就业援助功能,全面落实各项促进城乡统筹就业的政策,建立健全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和就业体制,形成创业促就业、政策促就业、培训促就业、服务促就业的良好机制,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二、工作目标
各村(社区)要把创建充分就业行政村作为落实本辖区扩大就业的重要目标和基础性工作,依托劳动保障工作平台,通过实施农村劳动力资源登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转移就业服务、困难群体就业援助、促进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等措施,形成保障城乡劳动者平等充分就业的市场、制度和服务体系。到年底,全镇%以上的行政村达到充分就业行政村标准;年底前,全镇所有行政村均达到充分就业行政村标准。
三、创建标准
1.行政村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劳动力就业率达%以上。
2.行政村中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
3.行政村中无连续失业一年以上的有劳动能力的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
4.行政村中未发生过因就业问题而出现的上访事件。
四、工作措施
1.村“两委”中有分管劳动保障工作的领导,有一名以上劳动保障员。
2.全面掌握辖区内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情况。
3.全面掌握本村适龄劳动力的就业和失业状况,实名登记,建立台帐。
4.积极开发就业岗位特别是公益性就业岗位,兴办服务实体,组织灵活就业,努力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尤其是“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五、工作步骤
充分就业行政村创建工作从年月起至年月止,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年月—月),主要任务:
1.建立创建工作机构;
2.拟定创建方案;
3.开展创建工作宣传。
第二阶段为创建实施阶段(年月至年月),主要任务:
1.组织各行政村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2.对行政村内适龄劳动力的就业、失业和技能状况进行分户调查、实名登记、建立台帐,并及时进行数据增减维护,实施动态管理。
3.对行政村内用工单位的用人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建立长期联系制度和工作台帐;
4.开发就业岗位,对本村有就业愿望的劳动力特别是就业困难对象和“零就业家庭”开展“131”(提供一次职业指导、三次有效就业信息和一次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援助工作,并建立就业援助服务台帐;
5.定期走访失业人员家庭(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建好失业人员基础台帐,实施动态管理。
6.组织失业人员参加就业和创业培训;
7.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对有创业要求的要协调落实创业培训、创业项目服务工作,积极培育创业典型。
第三阶段为总结评估阶段(年月),主要任务:
按照创建目标和要求,对创建工作情况进行评估检查。
六、工作要求
1.建立组织,加强领导。为切实抓好创建工作,各村(社区)、村要结合各自实际,建立领导机构、制定创建方案。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劳动实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