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程建设范文

时间:2023-10-09 17:30: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专业课程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专业课程建设

篇1

【关键词】课程 高职会计专业 教师 学生

课程是架起教与学的桥梁,是学生获取职业技能的工具。因此改革现有课程体系,课程建设的水平和成效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关系着学校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必须将课程建设纳入教育教学改革的整体范畴,作为全面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课程的建设的目标是要以现代教育教学思想为依据,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力求把会计课程建设成与培养电类专业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相适应的优秀课程,教育部提出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但目前高职研究并没有为高职的快速发展做好准备,高等会计专业教育课程和教学内容的研究尤其如此。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目前,高职会计教育仍沿袭传统的教育模式,在课程设置方面重理论,轻实践,体现不出高职特色。很多高职院校虽然意识到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在教学计划中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但由于受种种条件限制,往往落实不到位。例如,没有完整的课程实训细则;实践课程的教材不够成熟;实践课程的内容不够充实;考核方式落后等。这样势必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应有的实践技能, 难以满足社会对会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改革现有课程体系,构建以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为主旨的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对推进高职会计教学改革有重要意义。

一、核心课程建设

所谓核心课程应该是高职“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中,构建?关键职业能力的课程组成,选择并建设好相关课程就可以基本保证培养的学生达到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主体目标,并可以基本体现出学校和专业的培养特色。因此,高职会计专业应以会计职业岗位能力作为核心课程开发的平台,并以胜任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设计课程,比如可确定“出纳业务操作”、“基本业务核算”、“特殊业务核算”、“成本核算”、“纳税实务”、“财务软件运用”和“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等为核心课程。与此同时,还要结合学生就业情况将会计施工、商品批发、商品零售等业务核算纳入课程体系,开设“行业会计比较”课程。在核心课程的建设中,需要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进行课程开发。课程开发要从行业发展趋势和职业岗位任务分析入手,结合职业要求的知识、技能、态度、素质,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和筛选。会计系统设计:主要包含会计产品设计的基本方法、控制方法和策略、会计系统设计实例等。核心课程要实施“双证书”制度进行教学,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会计技术资格考试内容全面融合于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中,通过对课程适当取舍和组合改革教学内容,使其基本涵盖两种证书考试的范围。

二、专门化模块课程

本课程要做到综合性、实用性、实践性强,完成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将培养目标分解到每一教学模块单元,确定每一教学模块单元所承担的功能,应培养的知识和能力,相应的配套实践教学环节,每一教学模块单元主干课程的内容组成。对各个教学模块之间相互重复与交叉的知识,应进行优化组合,强调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衔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可采用“讲练式”现场教学和“启发式”等主动型教学方法。该模块主要根据设立的几个专门化方向,具体操作时可把学生分成若干个专门化合作组,每个合作组完成一个子课题,子课题按性质不同分以下三类:开发设计型、制造加工型和设计制造综合型。如开发设计型可结合学生的能力安排某个总成的设计,或者某个控制系统的电路制作,或者某个控制系统的程序编制等;制造加工型主要是根据已有的设计,完成零件的机加工、装配和调整工作;设计制造综合型则完成一个简单会计产品或其中一部分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为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应以设计制造综合型为主。师资、设备等条件尚不具备的院校可与企业合作,把专门化模块放到企业中实施。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一)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利用多媒体丰富的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以及网络功能,增加信息的传授量。但传统教学模式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学生在十几年中小学学习过程中认知事物的主要方法。因此,多媒体的使用要适度,不能以它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只能作为教辅手段使用。

(二)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

现代教学理念强调兴趣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教育思想从知识传授型向培养能力型转变。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手段,采取“提出问题一解决方案――得出结论”的教学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仅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创新能力。

(三)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开设网上答疑系统,推动师生的互动交流,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实验室管理网络化,学生通过网上预约做实验的时间,刷卡进实验室做实验,教师可实时监控学生的实验情况(实验数据),通过局域网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四、强化校外实习环节教学,增强学生会计应用能力

针对高等会计教育中校外实习环节有所弱化的情况,本课程特别注重该环节的安排与实施。除开展传统各项实验外,还组织学生到不同厂家实习,增强学生对生产流程的感性认识。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到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工作,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缩短工作适应期,同时也解决了大量的会计专业学生到企业顶岗受限的难题,可以说是实践教学的创新。借助校外实习基地,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

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十一五”时期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协调高等教育规模速度与市场人才需求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高职会计教育作为向社会输送会计应用型人才的主渠道,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以实用技术和技能为主,不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科性和整体性,理论教学以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为度。通过各类教学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协同工作能力”、“创新能力。有很多还得到会计职业组织的认可。这些经验对于优化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篇2

一、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依据学院要求,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原则,突出本专业精品课程的重要性。《药理学》是药学专业核心的地位,按照培养计划和职业发展规划和业内人士分析,结合本专业课程建设状况,进一步提高突出精品课程为重点的教学质量改革,以培养“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专业思想牢”的技术型人才为目标,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借鉴省内外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大胆创新,突出特色,使精品课程进一步贴近社会,贴近岗位,以满足社会经济和医药行业需求的发展建设。

二、课程建设的内容和要素

1.修订教学大纲,设计教学方案

教学大纲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巨大变化都体现在用人单位对从业药师业务素质的要求上。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了教学大纲,在不断的适用、调研后,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强化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2.加强教材建设,体现办学特色

为体现学院的办学特色,鼓励教师编写适应本专业学生特色的教材,现在处于撰写中期阶段。目前,我专业教材所选择的是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教师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角度增加了大量的实践教学环节,融入了教学改革研究成果,加强了教学改革进程。

3.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根据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在提高实践课、实验教学的同时,更要突出教学内容的掌握。综合性实验项目包括基本知识和技能训练,改变了原来的单一的验证性试验。同时根据近几年药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在社会药房和医药公司从事药品销售的占较大比例,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开发实践教学环节,例如:项目化教学、PBL教学、角色转换都是正在使用中的教学法,而下一步正在筹备项目化教学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4.加强师资建设,打造高素质队伍

按照学院“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通过引进、培养等多种方式,以打造年龄、知识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师队伍。几年来,我专业从企业引进技师5名,每学期聘请企业专家讲座。有2名教师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选派8人次教师到全国参加短期培训学习。通过几年的努力,目前专业在编教师10人,其中副教授4人,讲师2人,全部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教师。教师们经常互相听课,彼此团结,合作学习,具有奉献精神。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研讨会定期举行会议,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学方法。严格执行“以老带新”制度,制订详细的培训计划和青年教师培训记录,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5.科学论证成绩,建立评价体系

为了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专业课程都分为理论考核和操作技能考核。一般从三个方面来综合测评学生成绩,包括理论成绩占40%,实践操作成绩占40%,平时成绩占20%。理论成绩主要以考试的形式测试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实践操作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对本学科基本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实验报告的书写水平,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作业、出勤和平时测验等。通过综合评价体系,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以避免使用纯理论测试,以检测学生和贫困现实弊端的质量高、专业能力强的问题。严格执行教学与考试分离,每个科目由专业教师命题,在对等的原则上建立试题库命题,最少出两套试卷,考试从中抽取进行测试;试卷由教务科保管,做到严密性。每个测试的问题要难度适中,每章的内容要包含教学大纲。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现行的考试制度能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真实知识掌握程度。

三、课程建设取得的成果

在院领导和其他兄弟院校的支持下,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药剂专业课程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建立了更加科学的课程体系,进一步统一了教学计划,开发出了适应教学大纲和职业培训需要的多媒体课件生产线,数据库涵盖了所有教学内容,形成规范化教学的监督管理机制。药剂专业每年都申报院级精品课程,并有一支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的药学优质教学团队,基本实现了“教学内容和就业岗位相协调”的教学效果,自成立以来药学专业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得到高度认可,松原市的大部分连锁药店和制药公司给予高度的评价。通过全面创新的教学模式运行,围绕市场需求办学,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建设培养了一大批综合素质好,有就业竞争优势的中职毕业生。

参考文献:

[1] 陶荣兵;孙素海.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的分析与研究――以职业体能教学模式研究为例.考试周刊,2013-07-19.

[2]郭明;于跃;鲁春光;刘明川.基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构建医学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考核模式.卫生职业教育,2011-12-10.

[3]周晓华.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新课程(中旬),2012-08-18.

篇3

摘 要:本文基于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分析当前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现状,提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英语专业课程建

>> 以毕业论文为导向的英语专业课程建设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旅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探析 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主线”浅析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以职业技术能力为导向的中职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以创业教育为导向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汽车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开发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重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想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影视动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探索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及考核方式改革探析 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安全工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以互文性理论为基础的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资源建设 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电气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析 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专业课程考试模式改革创新研究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公路养护专业课程建设研究 建设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的影视广告专业课程体系 论以提升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开放教育专业课程资源建设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报关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呼叫中心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推进商务韩语专业课程改革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入世与外语专业教育》课题组.关于高校外语专业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写在中国加入WTO之际(一)[J].外语界,2001,(5).

[3]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2010,(1).

[4]Schon,D.A.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How prof-essional think in action[M].NY:Basic BooksInc.,1983:22.

篇4

【关键词】服装设计 创新 课程建设

历年来毕业生数量增幅都比较大,但社会整体就业岗位并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因此,就业就是大学毕业生迈出校门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如果是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专业,那么择业问题就更加的明显,我们学生的优势在哪里?这也是老师们所要面对的不变课题。现在是知识大爆炸,电子经济化的时代,每一位学生都或多或少在不同领域存在着竞争,说道这里究竟是在竞争什么呢?归根结底就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创新人才的竞争。

一、服装设计专业课程建设的实践

1、课程建设中应加入创新思维培养的内容

学生在踏入校门之前已经有了自己对本专业的一些认识,但还不是十分的明确,在创新的思维方面有部分学生已经有具备了一些创新品质,例如对新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对知识渴望对学习主动等等,可还有一部分学生并不具备这样的创新品质,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大环境的感染等,帮助学生去建立自己的创新意识。有了良好的创新意识才能更好的去学习本专业课程,服装设计专业是需要非常强的创新意识的,

首先就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斯坦伯格发现,个性中的兴趣和动机是促使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驱动力。人的一切认知都是从好奇开始的,好奇心也是我们学习世界认知世界最主要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第一步。

其次就是学习方式的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都已经养成了机械性的学习方式,对于自主的学习是陌生的,然后我们的社会发展是迅速的是瞬息万变的,新的思想,新的产品或是新的商机都是层出不穷的,学生如何可以跟上这样的脚步?只靠书本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学习应该是脱离书本走到实践中,主动的去学习新事物。这样才可以跟上飞快的时代步伐。

第三就是勤奋务实,教会学生懂得在创业上仅有创新的思想和拼搏的勇气是远远不够的,在此基础上,还要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不要急于求成,要有勤奋务实的态度。

第四是敢于竞争,竞争这个词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词语了,各行各业都在竞争中成长,要敢于直面竞争而不是退缩,想要创新创业就要有不怕摔倒的精神,只有失败才知道问题出来哪里,才会更好的发展。

第五是锲而不舍的精神,踏出校门就要面对社会当中林林种种的问题,在面对困难时选择哪一种心态面对是有不一样的结局的。在创业中不会永远顺丰水顺水,是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失败。没有坚强的意志力是很难走下去的,因此顽强的意志力,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是创业中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

当然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前提下还要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是引导学生在将来的创业路上走得直走得稳的先决条件。

2、为学生开设专业周边相关课程

普遍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比较落后,课程陈旧。比较刻板创新性不足,都是为提高制衣技术的课程,这样的学生在制作方面是非常优秀的但在设计方面就会差人意。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在设计和制作上都在一条平行线上。因此,在课程建设上加入了服装设计专业周边课程,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专业敏锐度,开拓视野增强创新能力。

二、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绿色平台

1、鼓励学生参加院内外各项创新创业竞技大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创新性竞赛是高校开展创新教育的一个重点,同时的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意的有效方式,在创新实践中找到乐趣。在创新实践中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不但可以让学生在创新创业竞技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在创新创业的竞争中激发学生的斗志。在竞赛过程中推动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情趣,增强青年学生的创业主动性。

2、社会实践任务,唤起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每个暑期、寒假都要安排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可以早早接触社会,让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理论知识尽快可以和实践联系起来。在社会实践中可以不断的激发青年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引导学生以 “学业、就业、创业、事业”为前提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3、勤工俭学,自食其力为主题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动力。

篇5

首先,要明确建设目标。根据职业岗位能力以及市场需要,结合行业、企业标准,以工作任务为主线,组建一个专业课程建设团队,制订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修改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建成优质专业课程。

而建设措施,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建设团队: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并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实训指导教师,同时,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电子技术行业专家或技师参与核心课程建设。向社会招聘和引进企事业单位和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到校任教,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2. 制订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按照先开发后建设的步骤,科学合理地规划建设流程。即:开发调研岗位分析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初步评审调整优化专业建设委员会终审。

3. 教学内容:以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要求为指导,使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经典性、先进性和科学性,以《电子线路》《电子测量仪器》《电子产品工艺与结构》《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单片机技术与应用》等为专业基础知识,以反映中职电子技术应用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为课题,同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由专业教师和电子技术行业专家共同完成课程教材、实训指导书、电子教案、考核标准、试题库、素材库的建设。同时根据国内电子行业具体情况,编制合适的补充教材和实训指导性教材,以培养学生电子技术应用职业技能。

3. 教学方法:要根据课程特点和实际需要,采取四级教学(教师示范,学生模仿)、PETRA教学(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拓展应用)、项目教学(提供任务,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导)三种循序渐进的主要教学方法,对不同教学阶段的学习单元进行课程开发。

以《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为例,该课程教学方法划分如下:

4. 教学手段:根据课程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段。实行工学结合,融教学作为一体。一是学生在具有真实生产环境的实训室中学习;二是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仿真教学软件、实践操作录像、网络课程等现代化教学手法;三如《家用电子产品维修》的课程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让学生走进居民社区进行家电免费维修,不仅锻炼了技能,还能让学生意识到学有所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 企业培训体系的引入:参照现今各电子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体系和培训资料,结合学校中职教育的理念,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提供最新的电子技术资源。同时,定期派遣专业教师到各电子技术公司参加技术培训,了解现今电子行业对员工的要求。将各公司技术培训体系的教育方向和内容加以优化,融入到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中来。

6. 教学管理:建立科学高效、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参照“双元制”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分四个等级:

一级评价:学生反馈

通过座谈、问卷调查等确定学生对课程的喜爱程度。对课程组织的反应;对课程设计、教材选用及教学内容的反应;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反应;能否在将来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二级评价:学习效果

这一阶段是对学生通过学习后的知识、技能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确定达到了哪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三级评价:行为变化

采用正式测试或非正式测试(观察等),确定学生通过学习发生的行为改进的程度。

这一阶段要回答的问题是:“学生在工作中是否运用了新的知识?”只有真正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达到职业教育的学习目的。

四级评价:产生的效果

该阶段评价要回答“培训为企业带来了什么影响?”的问题,包括经济和精神上的影响。如产品质量改善、生产效率提高等。

篇6

1.1基本思路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主线,以智能小家电为载体,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形成职业能力标准,最后构建课程体系。根据电子企业的五个典型生产过程及相关岗位群对能力、知识、素质的要求,由行业专家(电子企业的技术总监、产品研发部的技术骨干等)和课程专家(资深专业教师)共同确定四门核心课程:《电路原理及产品应用》、《PCB设计与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子产品综合设计》,并以此为框架来完成课程体系整体设置。

1.2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源于对工作过程的分析,通过对电子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五个典型流程及相关岗位群工作任务的详细分析,我们最终确定了含198个能力点的电子企业职业能力标准,由此构建如表1所示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课程的设计、组织与实践,则是以典型智能小家电为载体,通过对这些小家电控制电路板工作原理的分析讲解,对整机电路板的制作、调试将本专业的核心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涵盖进去。载体的遴选是关键,它将直接关系到项目化课程设计的难易及教学实践的质量。载体遴选原则是:①知识的涵盖性,即所选的载体要尽可能多的涵盖本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②教学实践的可操作性,即所选的载体要便于教学情景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展开。《电路原理及产品应用》这门课程涵盖了“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两门电子技术基础的理论知识,属于比较抽象难懂,学生感到很难学的一门课程。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感官认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从浙江瑞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智能小家电中精心挑选出若干个产品,尽可能多的涵盖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当然这些产品电路不可能将电子技术理论的知识全部包括进来。因此,我们再挑选4~5个有趣、实用的小电路进行补充。让学生始终处在实践操作中学习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其实,模拟电路的教学有些方面和电脑的操作很相似,某些知识点怎么讲学生就是不明白,通过实际电路的制作,学生很快就能理解了,并且这种体验是深刻的,记忆能长久地保持。《单片机原理与应用》采用模块化、项目化的教学模式,将课程的内容分为三个模块,分别为循环彩灯模块、电子打铃装置模块和智能温度测控装置模块。模块的遴选依据从简单到复杂,由点到面,循序渐进的原则,其内容如表2所示。教学思路:采用项目化任务驱动方式,开始教师指导很详细,手把手地教;然后逐渐放手以学生的项目小组互帮互助,相互学习为主;到最后教师完全放手,只作简单指导、点评。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选取应注意一致性和协调性。(1)课程载体的遴选应注意一致性,如《电路原理及产品应用》和《电子产品综合设计》这两门课程选取相同的产品电路作为课程载体;《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和《电子产品综合设计》这两门课程中所涉及的单片机选取相同型号的芯片;《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和《电子产品综合设计》这两门课程中所用到的传感器应作为《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解训练。(2)课程间知识的交叉、衔接部分处理应注意合理性、科学性,如“信号调理电路”、“接口电路”牵涉到四门课程《电路原理及产品应用》、《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和《电子产品综合设计》,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既不能重复更不能遗漏,通过教研会议的讨论、分析,大家一致认为这样安排比较科学,即先由《电路原理及产品应用》打点基础,然后在《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中重点讲解、训练。《PCB设计与应用》这门课程应以后续课程所选用的智能小家电控制电路为蓝本来展开教学,即将控制电路分割成若干小的功能模块电路,采用项目化任务驱动方式,通过对一个智能小家电控制电路的PCB电路板的设计学习,来训练PCB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技能,课程结束,学生在掌握Protel软件使用方法、PCB设计主要技术的同时,学生上交一块标准的智能小家电控制电路的PCB板,为后续课程《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和《电子产品综合设计》作准备。岗位能力课程《PCB设计与应用》、《印制电路制造工艺》、《电子产品检测》、《电子产品的结构装配工艺》、《电子产品品质管理》的教学应引入国家、行业的相关标准作为实施课程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这样能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拉近课程和岗位之间的距离,提高知识的利用率。同时这些课程在教学安排上打破传统的模式,采用一种和生产实际更接近的方式,即在投资一亿元完全按企业车间标准建设的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实训中心(也是湖州市的实训中心)连续安排若干周进行教学,这样能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实现工学结合。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两者合二为一,设计课题来源于实习岗位,由企业高工、生产经理和本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实习内容和形式也有所创新,实习岗位原则上两周一轮换,但前提是学生必须通过岗位考核,否则继续留在原岗位上直到通过为止,学生只有通过所有的岗位考核才能拿到相应的实习学分,否则不能毕业。为丰富学生的实习生活,由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定期作一些讲座,内容涉及企业文化、工艺创新、技术创新、营销策略等,时间一般安排在晚上。

2课程建设的成效

经过近些年不断探索、实践、发展,我校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已成为浙江省的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得到了职教专家、兄弟院校及社会的广泛认可。从2009年至今已连续承办了5届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本专业的学生参加全国、全省各类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成绩名列浙江省前茅,共获得全国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全省一等奖6项、二等奖9项。本专业的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所培养出的优质品牌学生已成为长三角地区一些中小电子企业的技术骨干。由于本专业毕业生的整体素质高、专业技能过硬,所以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现在已和浙江省瑞德电子有限公司、湖州生力电子有限公司、湖州海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湖州泰仑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专业成为上述企业的人才储备基地;上述企业则为本专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浙江瑞德”专门为本专业学生设立奖学金,而本专业则承诺每年为“浙江瑞德”培养几名品牌学生,扩充他们的研发团队。

3结束语

篇7

关键词:汽车运用技术;三段递进; 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高职学院办学的基础和核心,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办学特色以及学校的改革发展都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也是反映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随着职教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建设在高职院校受到了普遍的重视,纷纷开展对课程建设研究。下面以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课程建设为例,探讨如何建设新“三段递进”专业课程。

一、“三段递进”课程内涵

本文中的“三段递进”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课程开发理论,按递进的原则将汽运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程段”、“专业核心课程段”、“企业培训课程段”。

这种“三段递进”的课程之间是相互关联、互为促进、循序渐进的过程。尽管“三段递进”模式的课程进度安排雷同于传统的“三段式”课程,但其课程开发过程、课程内容、课程间的联结点是不同的。它更有益于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有益于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有益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课程设置体现了“就业导向”

“三段递进”课程模式的课程开发过程是依照“调研分析一归纳组织一课程转化”来进行,即要按照社会需求、教育需求、企业需求、发展需求等,首先对市场、专业、岗位进行专业的分析,并在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整理,提出满足行业企业及岗位技术发展要求的相关知识、能力和素养,以此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以这种方式设置的课程,使得专业教学与行业企业的岗位要求有效对接,体现了“就业导向”的要求。

2.递进设计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

“三段递进”课程模式,其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教学管理等,都具有“递进”的过程。课程之间,不仅“递进”而且有效衔接与融合,即知识与知识之间、知识与技能之间、技能与技能之间不是互不关联的,一种知识是为另一种知识作准备的,一种技能是为一种技能作基础的。通过这种递进培养,使学生递进掌握比较完整、系统的知识与技能、人文素养,有效适应行业与岗位的需求。

3.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内涵

在“三段递进”课程模式中,其主线是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在“三段递进”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把人文素养充分融入到知识体系、技能体系,充分体现以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内涵。

二、课程建设实践

1.课程开发

(1)调研分析

教学内容的选取来自“调研分析”,包括市场分析、专业分析、岗位分析、具体岗位的任务分析、过程分析和人文分析。

市场分析,是分析目前及今后若干年内我国汽车产业结构调整、职业人才需求变化趋势。

专业分析,是对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以及招生对象等的定位和层次进行分析。例如,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面向汽车维修、汽车整车与零配件销售、汽车美容装饰等企事业单位,培养能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汽车机电维修、钣喷、美容装饰和整车与零配件销售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岗位分析,是对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覆盖的职业岗位群进行分析。该专业职业岗位包括:汽车机电维修、汽车性能检测、汽车维修顾问、汽车钣金、汽车美容与装饰、汽车涂装等。

任务分析,是对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核心工作岗位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以汽车机电维修的工作任务为例,其工作任务包括汽车维护、汽车修理、汽车性能检测等。

过程分析,对完成核心岗位工作过程的一系列任务进行分析。以发动机维修为例,其工作任务主要包括了解发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检测方法、分析故障原因、实施故障排除、检验维修结果、总结维修过程等。

人文分析,分析社会、行业、企业对思想道德、责任感、文化修养等方面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并把这些要求融合到培养目标中去。

(2)归纳组织

包括对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养结构等的梳理,并将知名汽车维修企业的新技能、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新设备、新工艺和技能型人才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并参照汽车修理职业资格标准动态更新教学内容,以实现支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作用。

(3)课程转化

课程转化按“机械系统检修”-“电控系统检修”-“机电综合检修”顺序,递进开发,机械系统检修等基本技能设为专业基础课程,电控系统检修等专业技能设为专业核心课程,机电综合检修等综合技能设为企业培训课程。传统课程《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转化为分别对应“专业基础课程段”、“专业核心课程段”、“企业培训课程段”的《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三门课程,使能力培养实现从基础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的递进培养。

(4)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对接生产过程,即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和工作要求等,但不一定是真实工作任务的简单再现,而是教师将其按照“教育性”要求进行“修正”的结果。

教学设计的基础是教学情境设计,设计时一要设计载体,对汽运专业课通常是典型故障现象、或典型工作任务。二要设计情境之间的关系,情境之间的难度相近的是平行关系、情境之间难度递增的是递进关系,后续情境包括前导情境的包容关系。

以《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为例,按发动机大修工作任务将学习领域设为汽车发动机认知,汽车发动机检修,汽车发动机装配调试等三大情境,这三大情境是递进关系。在三个情境中虽都有发动机分解子情境,但其教学目标不一样。认知情境中的发动机分解是以“知”为目标,检修情境中发动机分解是以“会”为目标,装配调试情境中的发动机分解是“熟”为目标。

每个情境的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对接岗位要求的学习目标,对接作业设备工具及资料的教学资源。

对于专业基础段课程、专业核心段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为了使学习过程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促进学生掌握实践技能,课程教学实施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教学载体,以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为基础,在任务中学习知识与技能,每项任务均按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的过程进行,最终达到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培养学生完成从集中学习到分组学习到自主学习的学习过程。由任务需要构建学习内容,学中做,做中学,使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做”一体落到实处。

2.课程教学团队建设

课程教学团队是“三段递进”课程实施的主体,对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专业基础段、专业核心段的理实一体课程教学,由校内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担任,企业培训课程由兼职教师担任。因此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一方要注重学历、职称、人文素养的提升,也要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对此一方面要定期派校内专任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增加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聘请行业专家、企业能手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理实一体课程由相应高技术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担任技能指导的局面。

3.课程实训基地建设

三个阶段的课程实施需要相应的教学环境和硬件,前两段课程主要是在校内理实一体教室和“校中厂”进行,要求其建设既要考虑模拟真实的生产一线作业环境又要考虑有利用于教学开展。

前两段课程中暂时没有配套的理实一体教室,可以通过虚拟仿真实训室来辅助教学。对于少数更适合采用企业现场教学的课程,可搭建远程数字教学课堂,实现企业与学校网络视频远程教学。

第三阶段课程在“厂中校”进行,即将“教室”搬到深度合作的汽车技术服务企业。学生“边学边做、学工交替”,使企业培训课程更加贴近企业岗位需求,强化学生岗位技能培养和职业经验的获取,提高学生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能力。

4.课程资源建设

课程资源建设除教材、学习工作页和实训指导书外,还要以服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核心,建设好“三大标准,五大库”,三大标准即课程标准、技能标准、考核标准,五大库即教案库、课件库、实践教学视频库、素材库、习题试题库。并以系部网站、世界大学城为依托,使资源上网使之具有资源检索、远程教学的功能。

经我校实践证明,新“三段递进”课程改革有力促进了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形成,获得了学生、企业、社会的好评,值得我们广大职教工作者为之继续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职业岗位群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 课程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因此,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市场需求,按照职业岗位的要求设置课程目标,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目前社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艺术设计行业专业岗位不断细化,随着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的不断推出,对艺术设计专业办学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根据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成为现代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设计专业在各高校已经是很普遍的专业。但是传统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在培养目标上重视其“高等性”,而“职业性”目标不明确,往往以培养设计师为目标,从而偏离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轨道。目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的课程与职业岗位能力联系不紧密,课程实施以知识教学为本,导致了课程内容与学生工作的实际需要脱节,人才培养在教育结果与市场需求之间产生了偏差。因此,怎样使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开发与职业岗位群相对接,实现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以职业岗位为导向进行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将社会实际需求融入到实际的教学中来,按照实际工作中的岗位需要来构建课程,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性成为现代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

二、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群的对接

课程建设的前提是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课程体系中课程门类的排列顺序以及教学内容的设置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当反映当前社会技术水平和职业岗位资格要求,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即打破学科型的课程体系模式,建设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及精选内容,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

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具体设置中,首先应分析岗位群的职责、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并确定专业职业岗位群的岗位职责任务和岗位专项能力;其次选择能体现职业岗位职责任务和专项能力的工作项目,依据项目内容划分各课程模块,分析每一单元模块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要素,按照职业性原则构建以项目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应遵循以下几点:一是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明确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确定岗位课程设置。二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组织课程内容;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三是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学生技能训练。

三、加强校企合作,深化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群的对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必须以艺术设计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依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同时还要适应艺术设计岗位群的要求。因此,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应贴近企业与行业,校企合作共同建设课程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校企合作是深化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群对接的关键。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要建立校企合作开发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课程开发应该与知名企业合作,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课程体系。通过市场调研,与企业专家共同探讨,通过对艺术设计行业未来职业岗位分析与职业能力分解,明确岗位职业技能、职业素质等要求,分析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及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以职业岗位的核心技能和职业素质为主线,以企业技术标准、职业素质标准、职业资格标准为参照,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及学习规律,进行归纳、序化,整合知识、技能和态度,确定课程结构,遴选课程内容,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职业技能教学全过程,形成教育性和职业性并重的课程体系。

在校企合作共建课程体系以及与相关艺术设计企业合作共同建设课程的过程中,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是关键。为了和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使企业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各高职院校应该有一些好的举措。

四、建立“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实现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构建校企合作开发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除了要实现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工作过程的融合外,还必须制定各门课程的标准。因此,课程标准必须与职业技能要求相适应,借鉴各岗位的技能标准。目前,各艺术设计职业岗位都有不同级别的培训、考核与鉴定相对应。因此,结合职业技能标准制定课程标准,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推行双证书制度,学生毕业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实现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要求将职业素质要求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按照企业岗位对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要求,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将企业岗位工作标准、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以及国外高职艺术设计教学标准引入课程标准,将知识、能力和态度的要求细化并纳入课程标准中。学生在校期间考取国家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课堂教学也利用实景职场、虚拟职场,让学生尽早进入职场,并根据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安排了为期半年至一年时间的专业实训基地实习、实训。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工作岗位,岗位工作能力强,具备就业优势。

篇9

关键词:中等职业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建设;途径分析

西方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建设,成为强大的教育力量。职业院校的具有多种优点,如:培养体系更加完善、课程设置适应市场需求与更加贴合工作岗位等,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与认可。我国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了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则设立中等职业院校。然而,由于缺乏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的充分的认识,导致课程体系的设置方面出现较大的混乱。因此,中等职业院校的国际贸易的专业课程体系在构建的过程中,需要逐步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充分地发挥出职业院校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1中等职业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建设现状

1.1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现阶段,中等职业院校具有多种多样的办学渠道,如:民间力量办学与公办的民营独立的二级学院等,受到经验不足与历史思维惯性的影响,中等职业院校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此外,社会还未能够充分地认识到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大多数社会群众还不能够充分地认可中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院校出于招生与宣传等方面的需要,则会采取模糊培养目标的方式,由于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使得专业课程体系出现混乱与缺位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如:借助外校的本科的教学计划等,某些中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机构甚至没有设置专业的技术计划与课程体系[1]。

1.2缺乏课程设置的特色:中等职业院校具有众多的课程设置,难以突出课程设置的特点,成为中等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上的重点问题。在国民教育体系中,高职教育占据绝对的优势,中等职业院校则不希望与其存在较大的差别,致使中等职业院校与高职教育相关专业靠近。部分的中等职业院校所开设的国际贸易专业的一周课时已经达到30多节之多,并要求学生全程修完180多学分。教师则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点,制约着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1.3学时分配存在的问题:学时分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分别是:首先,不能够正确地处理实践课与理论课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过于重视理论课程,却严重忽视实践课程,教学计划从整体上没有突出实践课程的重要性,缺乏一定的实践课程内容的分配,另一方面,严重轻视理论课程,却过于重视实践课程,一部分的中等职业院校将理论课程压缩至2个课程,甚至将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程“压缩”成一门课程,进而达到节约课时的效果;其次,不能够正确处理好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的关系,现阶段,大学生面临更加巨大的就业压力。职业院校在坚持“以就业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方面,却未能够建立健全完善的课程体系,在专业教学计划安排方面,一部分的非专业的核心课程与跨专业课程被纳入至专业的选修课程中[2]。

1.4课程设置与执行问题:由于职业院校的教师存在较大的流动性,致使课程体系缺乏足够的稳定性,经常性地更换专业与课程的负责人,致使教考内容与课程设置体系需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导致课程设置缺乏足够的连贯性。此外,教师采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无法提升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

2推进中等职业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措施

2.1树立职业教育的品牌:中等职业院校应努力地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的人才,在以下几个方面应突出自身的办学特色,与传统的本科与专业教育进行区分。如:教学内容、实践课程,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等,力求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此外,社会对于中等职业教育还存在一定的偏见,中等职业教育应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树立起中等职业教育的品牌,赢得教育市场的竞争优势,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如:首先,中等职业院校应树立起明确的专业培养的目标,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其次,中等职业院校在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下,应突出自身的办学特点,确立多种形式的培养方向,中等职业院校应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品型”的品牌专业,进而赢得社会的好评。

2.2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应用:中等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应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提升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实施的质量。首先,中等职业院校应具备先进的实验室的硬件设施与软件、技术支持,及时地更新可使用的信息,为进出口的模拟实验课程的实施提供重要的保障;其次,中等职业院校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堂模拟环境与各种实训条件,采用科学的考核办法对学生进行准确的评价;再次,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应用讨论式、探究式、归纳式等多种教学手段,开展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直观的、形象的呈现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此外,对于一部分政策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内容,则需要聘请有关的专家学者进行,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2.3突出课程体系的特色:中等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应突出自身的特色,则应当根据培养的特色,进而优化课程体系的结构,避免出现抓不住重点的状况。与此同时,应提高对国际贸易专业的重视,提升学生的外语能力,向学生传播国际风俗礼仪等方面的知识。

2.4课程设置应当程序化:课程设置过程中应具有程序化,课程设置通常需要经过如下几点制度,如:讨论制度、审批制度、验收制度等,为课程的设置与执行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伴随着实际需要的变化,则需要及时地更新与调整课程设置,而在更新课程体系时同样需要严格地遵守上述程序按照规范进行操作,为课程设置体系的改革提供重要的质量保障。

3结语

综上所述,自从我国加入至世界经济贸易组织后,对国际经济贸易的专业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中等职业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上应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改变,坚持以市场导向为原则,突出办学的特色,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推动中职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的顺利开展,为社会经济的建设与发展输送大量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林亚 单位:浙江商业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牛士华,韦宏,陈相芬,蔡滟.高等职业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建设路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9:268.

篇10

[关键词]高职助产专业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程瑞峰(1964-),女,江西婺源人,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助产专业教育和教学管理。(江西南昌330029)马李琛(1988-),女,山东临朐人,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江西南昌330031)郑巧灵(1980-),女,江西临川人,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助产专业教育。(江西南昌330029)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8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课题“高职助产专业课程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JXJG-08-66-1)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9-0153-02

助产专业是我国卫生职业教育的传统骨干专业,随着国内、外助产就业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与成熟,高职助产人力资源需求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近年来我国高职护理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其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已基本步入正常轨道,而高职助产专业起步较晚,其课程体系建设目前国内尚无具有指导意义的标准体系。为此笔者带领研究团队在完成了江西省卫生厅“高职助产专业人才规格和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的基础上,承担了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课题“高职助产专业课程建设研究”,对高职助产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课程的评价与改进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尝试性进行了改革实践,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现就课程体系构建报告如下。

一、顺应形势发展,明确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医学模式、卫生服务模式和人们对卫生服务的需求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国际助产士联盟将助产士定义为“一名可信赖的专业人士,通过与孕妇建立伙伴关系,提供妇女整个孕期、产时和产后必要的支持、护理和咨询,在其职责范围内进行助产接生、提供新生儿照护,为孕产妇提供全程连续”。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卫生部着手调整了2011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目前我国助产专业从业人员均需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方能取得执业资格,如何加强院校教育与职业准入衔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要课题。课题力求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根据助产技术领域和护理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它是以职业定向教育为基本特征,使受教育者掌握专门的实用知识和技能、技巧。而“学用脱节”是目前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扰,如何做到助产专业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内容与工作任务一致,是我们迫切需要破解的教改难题。助产人才的培养应紧扣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突出实践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努力实现课程功能取向与人才培养目标取向一致。课程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用人需求目标统一,教学内容与技能发展水平统一,教学模式和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统一。助产人才的培养应紧扣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突出实践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努力实现课程功能取向与人才培养目标取向一致。在课程中将职业资格要求融入教学实际内容,融“教、学、做”为一体。课程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用人需求目标统一,教学内容与技能发展水平统一,教学模式和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统一。

二、通过“四分析”找准“三能合一”的课程定位

本课题组选取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行业专家,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机构、卫生院校专业人员和教师及部分孕产妇,通过问卷调查、走访、资料检索等方式,并于2010年4月在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相关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助产专业分委员会召集下,组织了全国二十多所开设了高职助产专业学校的助产专业骨干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对助产专业课程规范进行了讨论。2011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调整后,课题组再次组织相关专家,对助产专业的“岗位、职业能力、工作任务、工作过程”进行深入分析,以职业分析为基础,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体现高职助产专业课程模式的特色,通过职业能力分析识别出完成工作任务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与情感目标,确立专业培养目标,包括业务范围和人才规格。本课题组采用DACUM方法对助产岗位的工作内容进行陈述、梳理和分类,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找准高职助产专业基本护理技能、综合护理技能、助产技能“三能合一”的课程定位,将课程体系进一步划分为人文素质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能力拓展模块。

三、根据岗位工作实际构建“理实一体”的课程模式

我国学者姜大源教授提出“职业教育的课程应该是整合了职业实践与专业知识的工作过程的集合体,是根据就业导向的 教育目标,将职业和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的内容,根据学习主体的心理特点和智力特点,按照工作过程进行基于教学论的组合和序化而构成的教学内容体系,是主体进行学习活动的根本依据”。课程是实施教学目标的手段,没有课程,任何教育目的、思想、观念、宗旨等都不可能落实。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质量高低,实施过程是否有效,都直接关系到人才质量。专业建设的实质是课程建设,专业是课程的组织形式,承载了专业的培养目标。

课题组在行业专家的参与和指导下,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助产专业系统化课程,确立以职业实践能力为中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体系结构为框架,根据工作任务体系确定课程体系结构、划分课程门类、分配学时学分、排列课程顺序。我们秉承以下三点原则:第一,边界区分原则,以工作任务之间的区别为边界划分课程门类;第二,课程排序原则,以工作过程的开展先后为依据设置课程顺序;第三,学时分配原则,以工作任务的频度和难度为依据分配课程学时,使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协调性趋于完善。

[6]杨丽.关于高职高专教学改革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17).

[7]唐永泽,卢兵,霍雄飞.以工学结合为主线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1).

四、与岗位职业能力无缝对接,力求“双证融通”

课程既是教育目标实现的核心,又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只有建立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与岗位职业能力无缝对接,才能保证培养的人才真正掌握专业的基本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真正体现“学用一致”。

本着“必需、够用”原则,结合岗位特点,改革公共基础课程,在有限的时间内,学校教育不可能也无法包涵所有的公共基础知识,但“课内有限、课外无限”,可通过专题教育、人文课程、学生社团等隐形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合作和表达能力。围绕助产临床工作任务,优选与组织课程内容,注意课程间的衔接,使知识学习与技能培养整合交叉,把岗位执业资格所要求的应知内容和应会技能融入教学过程。一是根据行业技术领域岗位群(护理大类)所需基本职业素质,构建护理专业群公共平台的知识和能力模块;二是将完成助产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关键知识和能力构建形成一组核心课程和实训项目。

五、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助产专业参考课程体系

本课题组建议开设的主要课程有31门(详见文末表),高中起点三年制总计1782学时,9分;初中起点五年制总计2682学时,14分。另国防教育2周,计2学分;毕业实习40周,计40学分。各类学校可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本校生源和教学资源情况适当调整课程门类和学时数。

[参考文献]

[1]侯维芝,董兆伟,梁艳清.关于高职教育专业与课程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0).

[2]姜大源.职业教育:课程与教材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9).

[3]张燕,王建华,葛秀萍.“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