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存在问题范文

时间:2023-10-09 17:30: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建设存在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程建设存在问题

篇1

随着“互联网+”的概念提出,互联网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教学领域掀起一股改革浪潮,教育形式也在随之发生演变。教育资源的公平、教学成本的降低、教学质量的提升都成为了信息技术30时代下的新呼喊,在线开放课程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大众需求下问世。传统的课堂阵地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正面触动下,有望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真正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模式改变。

2在线开放课程的发展

在线开放课,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的简称,也叫“慕课”(MOOC)。2011年秋,来自190多个国家的16万人同时注册了斯坦福大学的一门《人工智能导论》课,并催生了Udacity在线课程。[1]紧接着,Coursera在线免费课程平台创立,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联手实施edX网络在线教学计划。[1]2012年,Coursera、edX和Udacity三大课程提供商正式兴起,这年因此被称作“慕课”元年。三大平台的课程特点是全部针对高等教育,这几乎搅动整个中国大学课堂。在部分西方大学中,甚至可以用课程平台上的网络课程学分来替代大学中的学分。

2012年,中国与该三大课程提供商签约合作;2014年4月,“WEMOOC东西部高校课程联盟”成立;5月,网易云课堂和“爱课程网”合作推出“中国大学MOOC”项目;2015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2]同年,浙江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争取用3年时间建设500门在线开放课程;2016年到2017年继续每年立项建设200门左右,供校内外学生选课使用,并逐步探索校际学分相互认定机制。

一系列的国家与地方政策表明,教育信息化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互联网+”已迅速渗透高校课堂。在线开放课程因其新颖的授课方式、不受限制的学习地点和时间以及受众面广、互动便捷等特点,也将逐步在教育界普及并成为今后的教育发展趋势。

3地方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存在问题

在线开放课程独有的优势使其迅速在全国高校盛行。它扩大了高等教育受众范围,降低了学习成本,有效地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推动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由于国家与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地方高职院校在推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方面都不遗余力,在校级培育课程、立项建设等方式给予了很大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课程发展和实践创造了条件,部分高校也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课程开发和应用推广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阻碍和制约因素,导致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进程缓慢,课程重复建设,利用率低,资源共享有限。我们亟须正视这些问题,并及时予以改进,才能加快在线开放课程的发展进程,真正做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31教师教学理念问题

“互联网+”虽已在各高校教师间耳熟能详,但教师对该概念的理解度,以及与自身教学结合的实现度因人而异。部分教师认为课堂内采用电脑教学、无线网络通信教室便可称作“互联网+教育”,事实上仍未摆脱教师上课“满堂灌”、学生课内被动听、课后机械完成作业的教育枷锁。教师是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推进过程中的关键力量,教师需要以线下课程教学内容为基础,厘清重点、难点、疑点,使之在线上形成一门与线下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与框架,逻辑清晰。每个章节包含若干单元,既有教学微视频,也有每个单元相关知识点的测试、作业等,可在线上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同时,线下传统课堂将作为线上学习的补充,起到答疑讨论、小组展示汇报的作用。

在线开放课程今后发展的两大趋势:①线上独立的一门课程,具备让学习对象学完该课程后完成“学分认定”的条件,拿到课程合格证书。②线上线下课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采用线上自主学习,线下课堂答疑的模式,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无论哪种发展模式,在线开放课程都需要实现由课堂内教师传统教学向课内外“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模式转变。但是多年来中国教师已有的固化的传统课堂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互联网+”的学习和实践也有深浅,有些老师不能很好地适应网络信息化教学,甚至认为线上学习反而增加了师生共同的负担,这都成为了在线开放课程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制约因素。

32建设经费问题

开放课程是信息化时代下的产物,每一门开放课程都包含了视频、在线作业、测试、论坛等几大功能,因此它对网络技术、硬件设备等都有较高要求。首先,需要有专业的视频制作团队支撑,包括视频拍摄、制作编辑、后期维护等。要保证视频清晰美观,剪辑衔接自然,字幕准确清楚,声音流畅无杂音,整体界面友好,这些都对制作团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建设期需要有较多的经费支持每个教学视频的拍摄与制作。其次,需要有稳定的服务器后台,流畅的网络速度,才能保证学习者能较好地观看教学微视频,完成线上作业、讨论等,以确保整个学习过程愉快而有效率。故而不仅在建设期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在后期维护更需要有经费保障。

然而,我国目前大部分地方高校办学经费短缺,特别是民办高校,大部分费用均来源于学生学费,需要自己筹措教育经费,在信息化教学方面的投入更显捉襟见肘。即使教学分管部门领导意识到在线开放课程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也难以大踏步地建设和发展在线开放课程。有些地方高校甚至还处于较落后闭塞状态,对在线开放课程抱着观望态度,真正着手建设的开放课很少。即使有些高校已动手开发,也因为经费问题,课程建设质量参差不齐,闭门造车,对外开放较少。

33资源利用问题

2012年以前,国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精品课程和视频公开课,但课程的利用率低,浪费了许多课程资源。因而在线开放课程只有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才能不步当年精品课程的后尘。但是目前地方高校在建设开放课程过程中,出现高校各自为营、交流甚少的问题。虽然有些省份已通过相关教育部门成立资源共享平台,但平台上仍存在部分课程重复建设的状况,课程之间缺乏竞争力,优质的课程资源无法真正做到共享应用。同时,课程建设后,在各自校内的利用率也较低,不能很好地实现学生自主选课,仍旧是出于教师强制要求学生选课学习,背离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初衷。

4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发展对策

在信息化浪潮下催生的在线开放课,已经席卷了中国高校。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教学改革中,地方高校该如何保持并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实现教师队伍的完美蜕变,实现学校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笔者认为,首先,以典型专业为试点,有针对性地先扶持一批有基础的课程,培养一批适应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模式的教学团队,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和鼓励机制,挖掘和激发课程教师的建设潜力与热情,促使他们对该教学模式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改革,进而引领辐射整个专业的课程。其次,地方高校教学主管高层要敢于投入,放手让教师去尝试,鼓励课程教师大胆改革,做好开放课程建设经济上的坚实后盾,保障政策与经费。最后,通过学分认定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选课学习,激发学习热情,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校际间课程资源通用,学分互认,实现课程利用最大化。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41提升课程团队整体建设能力

要使课堂真正从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整体建设水平是关键。

411树立教师“互联网+”的正确理念

教师首先需要对“互联网+”有正确的认识。“互联网+”是指互联网与传统的结合,因此“互联网+教育”是指互联网与传统教育的结合,它需要突破传统教育的局限性,绝不仅仅是上课有电脑、教室有网络、授课PPT这么简单。在教学个性化和教学互动上,教师需要设计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可根据自身不同的学习需求、兴趣爱好、能力水平选择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同时,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记录学生不同的学习过程,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3],并提出个性化的教学意见和反馈,能实现教育的人机交互。教师只有正确认识信息化时代中互联网对于教育的意义,清楚地了解高校教师如何利用互联网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才能正确把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思路和方向。

412提升教师现代化教学能力素养

2016年美国新媒体联盟的《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指出,教师的信息化能力素养是影响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4],而在线开放课程对教师的现代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教育可以提供多样化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也更加灵活多变,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元素融合应用,将教学内容以新奇、更加容易理解的表现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3]地方高校要通过多种渠道组织信息化专题培训、教师通过参加微课竞赛等信息化教学比赛,不断提升自己的现代化教学能力,提高自身设计制作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及电脑操作能力,将互联网技术密切融入日常教学,实现课堂教学信息化;同时随着4G、Wi-Fi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教师还需要不断钻研使用甚至主动开发各种可以促进教学的手机App,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的自主权,享受随时随地想学就学,这也让终身学习成为可能。

42保障高校的政策与经费支持

地方高校特别是一些民办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经费上,不如教育部或部委隶属高校宽裕,这是影响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缓慢最根本的问题。但地方高职院校不能在这股信息化改革大浪中坐以待毙,要想发展必须主动出击。一方面,国家教育部门需充分考虑地方高校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经费短缺的实际问题,对在线开放课程等信息化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在政策上适当倾斜扶持。另一方面,地方高校需要从上至下深化内涵建设,锐意改革,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制度保障教学,给予课程建设团队在政策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鼓励教师在开放课程等信息化教学方面改革创新,并为在线开放课程配备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创建良好的客观建设条件。

43创建共享平台,提倡“学分认定”

要建成一门优质的在线开放课程,必定需要学校和课程团队投入大量心血和精力才能完成。在地方高职院校资源紧张、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若还是各自为营,各立门户,只会造成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后,课程不能共享,优秀经验不能辐射,课程建设效果也不佳的结果。因此,地方高职院校需要大力加强校际合作,建设强大的平台共享机制,既共享了资源,也避免了课程的重复建设,更能互通有无,发挥各自优势,强强联手,极大地扩大课程受益面,提高课程的利用率。

其次,修完在线开放课程后,课程合格证书及“学分认定”会给学习者带来更大的学习动力,这是在线开放课程发展的最佳方向。但是目前只有上海交通大学的中文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好大学在线”对上海西南片区19所高校的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进行互认[5],地方高职院校在学分互认上,需要利用共享平台,探索新的合作机制,提倡学分认定,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开展在线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在线互帮协作能力,进一步促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

篇2

\[关键词\]高职;护理;课程建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10-0076-03\[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B类课题“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TBL)在高职‘护士职业基本技术’课程中的应用”(2011B0024)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蒙桂琴(1963―),女,广西柳州人,硕士,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副主任护师(副教授),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临床护理;蒙湛东(1988―),男,广西柳州人,本科,广西民族医院医生,研究方向:临床医学;黄霞(1988―),女,广西崇左人,本科,广西区妇幼保健院医生,研究方向:临床医学。

一、目前我学院高职“护理学基础”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过于强求专业目标的实现,对护生专业综合素质培养的目标不明确

目前,护理专业比较注重培养护生的专业岗位能力,强调专业技能实训,突出专业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重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因此,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过于强调专业化和针对性,拓展面比较狭窄,这对护生今后职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利。相关研究表明,科学技术和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新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的并不是劳动技能的日益复杂化,而是劳动技能的简化和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升\[1\]。对护生专业综合素质培养的目标不明确,不能适应新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管理职能不清,理论与实训脱节

理论课与实践课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最主要的课程类型。\[1\]“护理学基础”理论课主要教授护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术理论,主要培养护生的护理人文素养、护理专业理论和护理专业技术知识;实践课主要包括学校实训、临床见习、顶岗实习,旨在培养护生的职业能力与操作技能。理论课与实践课相辅相成,共同为培养护理专业高技能型人才服务。但这门课程目前教学管理职能不清,理论与实践课教学分别由护理学基础教研室、实训中心两个部门管理、实施,在教学改革方面比较难达成共识。学生的学习形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依然以理论讲授为主。理论先行、实践依附于理论的教学策略,将理论课与实训课分开实施,使理论与实践出现脱节现象。学生在课堂上学完理论,上实践课时教师提问相关理论知识时却无法与实践联系起来,造成理论与实训课之间貌合神离、二元分裂的局面,不能发挥二者共同促进护理专业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合力作用。

(三)单学科分段见习,护生难以掌握护理程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的全过程

单学科分段见习,是在每门课上完部分内容后,由各门任课教师或各教研室自行安排一定的时间临床见习。学生往往有2~3小时的见习时间,只能看到比较简单的疾病护理片段。在相隔一段时间后,当另外一门课再次安排见习时,学生无法将各门相关课程内容联系起来。这对于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距甚远,而临床工作要求护生能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学生在单学科分散式见习中无法实现。

(四)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临床快速发展对护理人才素质的需求

我学院目前主要是采用以讲授为基础的教学模式(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即传统教学模式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这对于高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来说是存在很多缺陷的。护理专业要求护士不但具有护理专业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灵活将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而临床护理理论及新型仪器的快速发展,也要求护理人员能自觉学习、自主学习。也就是要求护理人员有良好的自学能力,并且具有敏捷的思维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能灵活运用新知识于实践中。但目前的教学模式制约了学生这些能力的发展,多数学生缺乏评判性思维的学习能力,只限于课本内容和教师怎么教就怎么学,不愿意去思考,不愿意去查阅资料,不会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养成了依赖教师解答和示教的习惯。

二、高职“护理学基础”课程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一)以就业为导向,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确定“护理学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

将“以就业为导向、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符合护士技能要求、适应护士执业考试标准、突出高职护理教育特点”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整个课程的建设过程,要经过临床调研,通过与临床护理专家访谈或座谈会等形式,获得临床需求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然后确定课程培养目标。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必须准确定位,根据临床需求调整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对“护理学基础”课程设置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同时也直接影响着高职护理教育的课程开发,决定护理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规格与标准。只有紧扣临床需求,深入了解其发展趋势,了解社会发展对护理人才数量、规格等客观要求,才能明确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设计出符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护理学基础”课程目标。

(二)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决策的科学性,重视护生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突破口,也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1\]由于高职护理教育具有趋向性较强的特点,课程设置必须由医疗行业或临床科室等提出对护生素质的要求,包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各项具体的技术指标。课程建设与改革必须紧密结合临床需求,用人单位往往是“技术专家”,同时改革也要符合学生的学情,所以,课程的设计、编制和实施的决策,应该由用人单位代表、教师代表、行政部门代表、学生代表组成决策团队,对课程建设与改革方案进行科学的决策。课程建设与改革方案中要突出对护生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应该制定明确的护理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目标,强化护生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适应新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

(三)实行多学科综合的整体见习,让护生掌握护理程序在临床工作中应用的全过程

为了更好地培养与临床接轨、紧贴临床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应该对单学科分散式见习进行改革,实行多学科综合整体见习。即在学校基本完成专业教学后,让护生临床进行为期1~2周的整体见习,与医院共同制订整体见习计划,护生按5~6人为一组在内科、外科轮转,将“护理学基础”“护理管理”“康复护理”等课程内容整合在一起,安排见习,使学生能全面、系统地了解临床的实际工作任务、过程和情景,以及对患者疾病获得感性认识,了解常见疾病的发展变化及护理,掌握护理程序在临床工作中应用的全过程。

(四)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适应临床护理快速发展的需求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LBL、PBL、TBL(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team based learning)\[2\]、TBL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导学法等灵活运用到教学中,或几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开展TBL教学同时也能促进教师不断学习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3\]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内建设具有综合性和先进性的实训基地:实训仪器及设备要与临床相吻合,满足护生技能操作训练需求。实训基地要模拟与医院尽可能一致的工作环境,在高度仿真的环境中进行护理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与医院的需求紧密结合。在校外建设实训基地:学校要与医院联合办学,深化院校合作,主动适应医院就业市场的需求,探索“订单式”培养。如与医院签订并联合培养“急诊科护士”“ICU护士”“手术室护士”。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联合教学方法,即学校教师到临床参与学生的见习、实习带教及管理,临床教师到学校参与指导教学,形成校内校外稳固的理论-实训教学基地,联合开展教学科研、攻关克难,增强教学活力,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五)采取院校联合评价,形成学校、医院、学生立体评价体系

改革传统考核评价方法,以职业能力标准作为测试学生最终成绩水平的基准。\[1\]不仅仅以书面考试成绩判定学生学业水平,而是对学生的能力也进行考评,还要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考核,包括学生在模拟工作场景的综合案例考核。此外,组织医院护理专家对学生的理论、技能、人文关怀、沟通等综合能力进行考核。学生可相互充当技能操作考官,在教师的指导下相互考核,在考核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同时对各项操作的评分标准更加熟悉,有利于对操作流程的巩固,使学生学会评价自己、评价他人、评价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三、小结

高职“护理学基础”课程建设,应从课程人才培养目标、护生专业综合素质培养、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走院校合作之路,这样才能培养适应社会快速发展需要的临床护理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肖飞.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J\].职教通讯,2012,(3):4-6.

篇3

从网络教育的办学实践看,根据教育部颁布的“网络教育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改进现有网络课程,参与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的申报和评审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但是,建设好一门网络课程,使它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不断提高网络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好的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这才是网络教育机构真正需要关心的问题。

本文结合网络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当前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中应关注的若干关键问题,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对策措施。

一、教师队伍建设

在传统学校教育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职能一般包括:组织和传递教学内容,监督并指导学生的学习。但在网络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教师不需要直接传递教学内容,也不需要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些职能通常由教学传输系统来实现,教师更多的作用是组织教学内容,并指导学生的学习。或者说,在网络教育中,教师是课程学术质量的把握者和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

这种变化并不意味着教师工作量的减少。在网络教育中,师生分离的特征决定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不方便,也不及时,教师从学生身上获得的信息很少,相反也是如此。这就从客观上决定了网络教学中的师生需要建立更多同步或异步的交流途径,以弥补师生交互的缺失,而教师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学生进行交流,如解答学生疑问,指导学习过程,组织网上教学活动等。

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中,教师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很容易成为一个问题。网络教育的教师通常由学校教师兼任,教师的主业(学校教学)和兼职(网络教学)之间经常发生矛盾。教师们通常感到网络教学的工作压力太大,工作时间太少,客观上则是对远程学生提供很少的指导,实现很少的交流,网络教学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问题。要妥善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保证网络教师在其岗位上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因此明确区分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两种角色,根据角色定位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分工明确的教师队伍是一个基本的对策。其中,主讲教师主要负责课程的学术质量,包括:制定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录制课程讲解,设计考试试题等。辅导教师主要负责教学过程的指导与支持,包括:课程信息,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习过程,答疑讨论,布置和批阅作业,批阅试卷等。

主讲教师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课程建设的前期,因此可以聘任该学科领域的知名教授来兼任,这样既能保障课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也不会过分增加教师的负担。辅导教师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他要负责与学生不断交流,因此应聘请该学科领域的年轻教师来专职担任。实践表明,主讲教师与辅导教师明确分工,相互配合,能够有效保障网络课程的学术质量和教学质量。

二、教学资源建设

在网络教育中,教学资源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学习对象,也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基本途径。根据教学资源的作用,可以把教学资源分为两大类:教学内容和扩展学习资源。教学内容是系统化的课程材料,是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它相当于一般意义上的“教材”,但比“教材”更丰富,包含了更多的媒体元素和教学策略。扩展学习资源是超出教学内容之外的各类学习资源,如报刊文章、影片、案例等,它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深入理解课程,或者强化学习效果,属于选修内容。

在网络课程中,把教学资源系统化的提供给学生,就需要制作网络课件。网络课件是目前网络教学的最主要的资源形式,它通常包括课程教学内容和一部分扩展学习资源。那么,什么样的网络课件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这首先要明确网络课件在网络教学中的作用。在网络教学中,教师不直接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网络课件不宜制作成一部静态教材,它应当承担更多的功能,包括:系统化呈现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根据这些要求,网络课件需要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设计要素包括:学习内容设计:选择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内容;打破课程内容的线性章节结构,设计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组织结构,如网状的知识组块结构。

教学策略设计:设计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使用方式,如文字呈现、教师讲解、动画演示、效果对比、模拟操作等。

动机策略设计:设计富有激励性的学习环境,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技术的新颖性、界面的艺术性、反馈语的归因导向、学习伙伴的伴学等。

学习指导设计:设计学习指导的内容和呈现策略,包括学习的重点、难点、学习方法的建议等。

学习评价设计:设计学生自我评价的内容和评价策略,如自测练习、模拟考试、学习游戏等。

学习资源设计:设计并提供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扩展学习资源。

由此反观目前流行的一种网络课件制作方法:使用IP课件作为网络课件。IP课件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流媒体和超文本的教学课件,它模拟播放教师讲课的ppt演示文稿,同时伴有教师讲课的视频图像和声音。学生在使用时可以随意点播,像回放电影一样。IP课件的制作方法简单,教师在演播室里模拟讲课,录制过程即可。但IP课件实际上相当于采用了“传授教学策略”的静态教材。实践表明,在缺乏课堂教学氛围的情况下,传授教学很难吸引学生参与学习,教学效果大打62折扣。因此,IP课件更适于作为课程复习的学习资源,在网络课件中,它只能作为一种教学策略提供,而不能用来代替网络课件的设计和开发。

三、网络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为了达到特定学习目标而开展的师生操作的总和,它是在教师主导下开展的师生交流活动。既然网络教育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那么,开展网上教学活动还有多少必要性?这首先需要明确教学活动的作用。教学活动主要有四方面的作用:①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②促进能力的培养;③促进态度的变化;④督促学习过程。可以说,通过网络教学活动,更加充实了网络教学的过程性,提升了网络教育的内涵。

在我国,开展网络教学活动尤其具有现实意义。国内的网络教育学生普遍存在外在动机强、内在动机弱的特点,他们参加远程学习的动机主要来自职业发展或生存需要,很少是自我能力发展的需要,因此更加注重学习结果(如学位、文凭)而轻视学习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开展必要的网络教学活动,促使学生重视学习过程,提高教学的质量。

在设计网络教学活动时,通常应考虑以下要素:教学活动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如对知识的理解,对能力的培养,或态度的转变;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而需要完成的具体的活动任务;教学活动的成果形式,如报告、作品、学习日志等;活动开展的时间期限;活动开展的组织形式,如个人完成、小组协作或集体参与;对活动过程和活动成果的评价方法;对活动过程的监管方法,如奖励哪些行为,禁止哪些行为,违规怎样处理等。

在上述要素中,活动任务是网络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也是最难设计的要素,其他要素(除了学习目标)都应围绕活动任务进行设计。实践表明,教学活动在设计和实施中应遵循以下原则,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1)明确活动目标。教学活动的基本目标是加强学习的过程性,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不是为了系统讲解教学内容或者进行考前辅导。明确这样的活动目标,教师才会自觉的把教学活动的重心放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上,通过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过程,更好的达到教学活动的目标。

(2)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不仅要全程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更要在教学活动的组织、监督、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可以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避免教学活动流于形式。

(3)设计综合性的活动任务。综合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单个活动任务应体现对知识、技能、方法等的综合运用;二是指课程所有活动任务的设计应具有整体性,总体上达到课程总目标的要求。综合性的活动任务符合知识运用的实际情景,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

(4)与教学评价相结合。教学活动一般都会产生活动成果,对活动成果的评价应计入学生的课程成绩。这样可以在客观上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同时,为了避免部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抄袭或者舞弊,教学活动的成果形式应设计成具有鉴别性,即不会产生一致的活动结果。

四、学习支持服务学习

支持服务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持,它是“各种信息的、资源的、人员的和设施的支助服务的总和”。或者说,学习支持服务就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习支持服务可以分为两大类:学术性支持服务和非学术性支持服务。学术性支持服务是与课程学习直接相关的各类支持服务,如答疑、指导、作业、资源提供、教学实践等。非学术性支持服务是指学术性支持服务以外的支持服务,如通知、选课、选考、评优、技术支持、校园文化活动等,它大体相当于传统学校教育中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支持服务的水平制约着网络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因此在网络教育中,学习支持服务一直都深受重视。网络教育开展这么多年,办学机构对于学习支持服务的作用、范畴、方式等已有深入的认识,在服务提供的广度上没有太多显着差异。目前的关键问题是学习支持服务的质量差异,尤其是服务的规范性问题。例如,服务意识是否正确,服务态度是否周到,通知是否保证学生及时收到,答疑和作业评价是否及时反馈给学生,是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别化的学习指导和建议,等等。

实践表明,网络教育的学习支持服务都有一个从松散到规范的发展过程。为了促进学习支持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制度建设来规范服务是有效的途径之一。首先,应建立培训制度,对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的课程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培训,培训的内容、时间和效果都应做出明确规定。新入职的教师和工作人员在没有经过培训之前应该不允许直接进入工作岗位。其次,应建立激励制度,利用奖惩机制对教师和工作人员的服务行为进行激励和约束。

五、学校政策支持

学校的政策支持是指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对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给予的政策支持。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中,网络课程的主讲教师主要来自学校的二级学院,学院对教师的行政管理,以及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体系都可能阻碍教师全身心投入到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上来。因此,学校的政策支持对于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学校的政策支持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成立专门的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机构,由学校领导挂帅,统筹和推动网络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第二,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例如:把网络教学工作量纳入到教师评价体系中;对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提供经费支持;鼓励教师申报网络教学改革立项;鼓励教师在普通本科教学中使用网络课程等。

六、结束语

篇4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物流管理;课程设置;上海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0-0305-02

一、上海三所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结构分析

中国物流管理专业教育从2000年国家恢复物流管理专业开始,截至2010年全国开办物流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284所[1]。上海高校物流管理本科教育自2001年同济大学首次招生开始,至今已有17所高校开设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见表1)。

1.华东理工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结构。华东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主要特色是培养既懂物流管理又懂工程管理、信息技术,既能从事制造、储存、运输、配送、货运等领域的物流管理工作又能从事信息管理、企业管理、进出口贸易、市场营销等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其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包括公共课程、大类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四大平台,四大平台课程学分分别是39、37、41和33,占总学分150的比例分别是26%、25%、27%和22%。专业课程设置更注重工科背景,开设了一些比较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例如房地产经营、博弈论、技术创新等。

2.上海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上海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以商业连锁配送物流为特色,偏重于管理。培养目标是掌握相关物流法规和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方法,熟悉国际物流运作惯例,具备物流现场管理、系统整合规划、物流产品设计等较强实务运作能力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其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必修课、学校通识科、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和实践教学五大模块,五大模块课程学分分别是58、9、40、24、10和25,占总学分166的比例分别是35%、5%、24%、6%和15%。专业课程设置偏重于商科背景,在专业选修课中又细分为流通理论、商业管理和商业物流三个子模块,开设了诸如连锁经营原理、流通经济学、高级商业数据分析等特色课程。

3.上海金融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上海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以物流金融管理为特色,侧重于物流与金融的融合,培养具有物流金融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从事现代物流企业和商业银行的物流金融业务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专门人才。其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包括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教育和实践教学四大平台,四大平台课程学分分别是72、29、40和26,占总学分167的比例分别是43%、17%、24%和16%。专业课程设置注重金融行业背景,开设了诸如金融学、财政学、投资学、国际金融学、国际结算、物流金融运作管理、物流金融风险管理等体现金融特色的专业课程。开设物流专业课程包括:物流学、运输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成本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国际物流、采购管理、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等。

二、上海新建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1.课程体系不完整、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从总体上来说还没有形成令人满意的特色,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随意性、粗放性和盲目性。没有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更没有考虑自己的专业特色或者毕业生就业定位,从而导致毕业生的知识结构趋同,无法满足市场对物流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同时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2.课程体系无特色、缺乏从战略高度审核人才培养目标所需课程体系结构。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具有比较典型的行业背景,因此,其专业课程的设置都表现出较强的院校主观色彩,而缺乏专业发展的共性,专业方向比较分散。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缺乏统一规划,不能从战略高度审核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所需要的课程体系结构,从而导致培养方案制定的过于宽泛,侧重点不突出,特色课程不明显,最终导致培养的学生缺乏特色,无法在就业中占有优势。

3.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缺乏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国外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更多的强调从整个管理角度组织、控制、协调物流与供应链环节,注重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而中国物流管理专业课开设较多的是物流功能类课程,缺乏战略类课程和对整个物流环节的控制与管理,不利于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4.实践类课程比重薄弱、缺乏高技能型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目前各新建本科院校在设置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时,理论教学所占比重过大,实践教学内容太少,理论不能很好地与实际相结合,导致毕业学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与企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同时由于中国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由于起步晚,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形成了以传授学科知识为主的传统型教学模式,最终必然造成毕业生不能适应企业的实际岗位,难以真正的将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应用。

三、优化上海新建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对策建议

1.广泛调研人才市场需求、优化课程体系设计思路。各高校应充分发挥自有的优势,依托各自原有的优势学科,建设有自己院校特色的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结合专业培养目标,设计特色鲜明、满足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在设计课程体系时要做到三个结合:课程体系结构要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从战略高度审核人才培养目标所需课程体系;通识教育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建立模块式的专业课程体系;当前课程结构要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相结合、从毕业生长远职业生涯考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2.以特色课程建设为抓手、整合和优化配置教学资源。特色课程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新建本科院校在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时,要以特色课程建设为抓手,通过整合包括经济与管理的学科资源、校内校外的教学资源、企业和政府的协作资源,将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培养相互融合,构建适合学生基本实践技能培养与综合素质提高的物流管理课程体系。

3.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强化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现代大学教育,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拓宽专业基础和专业口径,是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科技加速发展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专业的有效途径。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系统科学的对不同学期各种课程的开展做恰当的安排,课程的设置应本着基础课为平台、专业课为支柱、选修课为延伸的思路,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循序渐进、统筹兼顾,既要保证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又要为学生的深入学习拓展空间,在强化知识学习的同时提高学生对现实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4.强化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和力度。从所调研的三所高校来看,新建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比重还是比较低的,如上海商学院和上海金融学院的实践教学学分比重分别是15%和16%,而华东理工大学作为全国重点大学和“211工程”高校,其实践教学学分比重就高达22%。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在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应强化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和力度。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物流实践和课程实验新体系。拓展实践性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到物流公司、大型仓储基地、货物集配中心等处实习,形成对物流系统各个结点的感性认识;建立一批适合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基地和专业教学设施,包括开放性实验室、网络实验室等。

参考文献:

[1] 张红丽.面向应用的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J].物流科技,2011,(8):16-20.

[2] 印玺.财经类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比较与创新策略分析[J].科技资讯,2011,(34):165-166.

[3] 李开.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3):148-149.

[4] 荆浩,等.普通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探讨[J].物流科技,2010,(1):138-140.

篇5

关键词:PKPM 教学内容 问题探讨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b)-0000-00

引言

PKPM土木建筑设计系列软件是我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发,集建筑、结构、设备(给排水、电气、暖通)设计于一体的大型集成化CAD系统,是目前国内各设计院结构设计中使用最广泛的结构计算软件之一,为我国土木建筑行业设计实现甩掉尺规、图板;提高设计效率作出了突出贡献,成为结构设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PKPM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是高校建筑工程专业必须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集专业知识理论和实践操作为一体,学好该课程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操作软件工具和命令,而且要求学生储备足够的专业理论知识并能进行迁移应用以便准确设置相关的计算分析参数,所以《PKPM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虽然是一门计算机实践性课程,想教好、学好都不容易。因此,有必要对《PKPM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问题的原因,探索有效的解决措施,改进教学效果【1】,从而切实培养出与企业需求相符的专业应用人才。

1 《PKPM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建筑结构的结构体系形式多样,教学学时有限,《PKPM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无法覆盖所有结构体系,通常以最为常见的现浇框架结构为建模对象组织开展教学内容,同时结合所教学的具体专业进行PKPM教学模块的取舍。

具体课程教学过程围绕现浇框架工程实例,利用模块一PMCAD创建全楼模型,施加楼面、屋面恒、活荷载,进行楼面布置及楼面荷载传导计算;接PMCAD模型数据生成模块二SATWE分析数据,进行分析与设计参数设置,启动分析进行结构内力配筋等计算,查看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利用模块三绘制梁、柱结构施工图以及模块一绘制结构平面施工图;以柱下独立基础为例,接SATWE上部计算数据进行柱下独立基础设计计算,并绘制基础平面施工图及基础详图。以上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过程的安排主要依据建筑结构设计过程,通过对各功能模块下各菜单命令的操作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PKPM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

2 《PKPM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2.1功能模块一PMCAD学习中的问题

本模块中有些命令工具与AutoCAD相同,命令的掌握并不难,本模块操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不能正确区分结构体系中的承重构件与非承重构件:建立框架结构模型时除了在轴上布置梁、柱构件外,还额外布置填充墙;

(2)不理解标准楼层含义:建立框架结构模型时,不考虑各楼层的平面布局实际情况,框架结构共有几层就相应建立多少个标准层;

(3)不清楚楼面和屋面:部分同学不清楚楼面和屋面的区别,因此不能正确的布置相应的楼面和屋面恒活荷载。

(4)不清楚梁间荷载:不清楚框架梁梁间荷载的来源也不知道如何根据所给设计条件进行估算。

以上问题涉及到学生前期所学课程中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基础知识,针对上述问题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讲解相关知识点,基本可以在实践上机操作练习中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

2.2功能模块二SATWE分析中的问题

SATWE是PKPM结构设计模块的核心功能模块,本模块启动计算分析前需要进行多项设计参数设置,计算分析完成后需要查看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文件。设计参数设置和查看分析结构是SATWE模块的关键步骤,这两大步骤是学生最难把握而最容易选择忽视的地方。

(1)设计参数设置:几乎每项各项参数设置都对应着相应的不同规范条文――荷载规范、抗震规范、混凝土规范等。虽然学生在前期的专业课程中有所涉及,但都是零散、分散的知识点,而且几乎都忘记了;授课教师备课时可以对相关的专业知识、规范条文进行充分的准备;但规范的讲解比较枯燥乏味,而且学生手中缺少相应的规范,短时间集中灌输大量信息,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

(2)查看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文件:学生上机操作时在老师的要求下会打开混凝土构件配筋图、WMASS.OUT、WZQ.OUT、WDISP.OUT等图形、文本文件查看,但不知道看什么,怎么看,不理解编号、符号的含义以及如何根据结果进行评估判断。

SATWE模块的操作非常简单,最关键的就是参数设置和查看分析结果,但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 PKPM的学习和运用仅停留在基本命令操作使用的初级层面上。

2.3功能模块三绘制梁、柱施工图中的问题

模块三要求在完成模块一、二的基础上,绘制梁、柱的平法施工图,该模块操作比较简单,学生都能熟练掌握,但仅满足于完成出图操作,缺少读图识图能力,因而忽视图识图过程。

这与专业课重理论轻实践有关,相关专业课教学主要向学生讲解构件内力计算、截面配筋计算,而缺乏足够绘制截面配筋图以及读图、识图训练。

2.4功能模块四JCCAD学习中的问题

本模块在教学中主要讲解柱下独立基础的设计操作,相对比较简单,学生易于掌握,存在的问题和功能模块三相同,读图识图能力欠缺;另外,基础类型多样――墙下条基、筏板基础、桩基础,这些基础类型不能逐一讲解,一方面是由于PKPM学习课时有限,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基础相关课程的时候也没有系统学习每一种基础类型,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

3 《PKPM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改进探讨

上述各模块教学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学生缺少系统的专业知识储备;二是专业实践、实训能力不足,这也是目前高校本科生培养中普遍存在的两大问题。要改进PKPM课程的教学效果,需要克服上述两大问题,而解决这两大问题,仅靠本门课程授课老师去克服显然不现实,它需要建筑专业各专业任课老师共同努力。针对第一大问题,任课老师可以根据讲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把它们归类到相应的专业课程中去,并把它反馈给专业课程任课老师,让他们在讲解相关知识点的时候着重强调。第二大问题PKPM教学中所需要的读图和识图能力,可以通过开设建筑识图课程、加强实训锻炼来解决。

结语

PKPM系列CAD软件作为辅助设计软件,操作简便、计算精确、运行效率高、设计修改方便,国内大多数设计院的结构设计都采用该软件来完成,成为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必备的技能。《PKPM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虽然是一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初级层面的菜单、命令操作容易掌握,但由于它的操作和运行建立在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之上,因此不可避免在学习过程中会存在上述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即使前述问题都得到了解决,那也只能表明学生具备了运用和操作PKPM软件的基本能力,而做出一个受力合理、经济适用的结构设计还需要足够的工程实践经验进行辅助判断、手算校核以及设计修正【3】。因此,熟练掌握和运用PKPM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课堂教学只是引导入门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赵海燕,赵军,PKPM建筑结构设计软件课程教学探讨[J],价值工程,2011(1):283-284

篇6

1目前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存在的问题

自我国开展精品课程工作以来,各类高校都十分重视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许多高校根据不同专业课程建设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依据国家级、省部级精品课程建设目标,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制定了本校精品课程建设发展规划和实施细则,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并配套投入相应的建设经费,全校齐抓共管共同努力创造良好条件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精品课程如何有效的发挥示范模范效应,如何更好地展示其优秀精粹所在,要依赖于精品课程网站的设计、建设与分享。精品课程网站是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自学、师生教学互动和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

1.1精品课程建设中的资源共享中存在问题

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中提出,国家精品课程按照规定上网并向全国高等学校免费开放。但现实却并非如此,目前存在的现状是教师和学生在使用精品课程资源时出现有点击网页时找不到服务器无法显示网页、网络无法连接、无权查看网页、无法连接数据库等问题。而在能够浏览的精品课程中,也有部分课程出现网络不通、网页跳转速度太慢、无法找到文件、IP受限、非本校用户不能下载等问题。精品课程网站出现这些情况表明,一些高校在精品课程申报成功之后很少对精品课程进行后期有效的完善和维护,没有安排专业人员负责定期维护和更新,这种现象和结果背离了教育部开展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没有真正实现优质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和免费共用,不利于高校师生的相互交流和共同进步。

1.2精品课程建设中只求“量”不求“质”

精品课程是涵盖教学目的、教学定位、教育理念、教学思路、教学体制、教育前瞻性、教学队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课程体系、专业课程教材等多种要素改革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有些精品课程的建设出现的问题表现在:有的精品课程还停留在“知识”的表观表面教育上,专业教师平时不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经验、教材改革、教学资源、教学效果等的积累,一到申报精品课程时,临时上阵,仓促准备资料、胡乱堆砌资源,而没有全方位考虑专业课程的特性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当一些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之后,可以明显观察到,绝大部分精品课程网站的更新和维护工作就停止运行,没有专门的专业人员进行维护和更新,特别突出的是,课程网站的学习交流、疑问解答和师生互动基本上都发生在该精品课程评选的当年,而在评选之后长时间内没有师生交流学习互动的体现,学生在论坛和留言板中的留言、提问和迷惑等都没有得到教师及时的解答和有效的解决。

1.3精品课程建设中的评价方式单一

我们在学习浏览精品课程网站时可以看到大多数精品课程使用了教学评价体系,而这些评价体系许多只是使用了专家和部分听课学生对该课程的评价,并且普遍采用的是学生评教与专家、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这些评价只是单方面从教师教的角度出发,注重了对该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价,而忽视了学生学的这一角度,没有从接受者学生的这一侧面来考虑,忽略了对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对学生学的结果进行评价。

1.4精品课程建设中网站的设计制作欠缺

有的精品课程网站设计得很花哨,使用的颜色复杂多变,看着即不美观也不大方,视觉效果欠佳,这种网站不适合长时间浏览,而且有的网站没有一个清晰的布局,各部分内容安排的不合理,分配不均匀,设计杂乱,没有给浏览者一目了然的感觉。

2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开放精品课程资源,实现资源有效共享

实现精品课程资源的有效共享,不仅有利于学生方便的查找与学习有关的资源或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也有利于各个专家、教师进行商榷探讨学术问题,取长补短,及时修改教材、教法等存在的问题。

2.2充分运用交互平台,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精品课程网站的设计中,设计者和教师要能够充分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发展前沿,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功能全面的学习交流平台。如在网站中可以建立BBS,留言板,blog、QQ群、微信、微博等这样的交流平台。教师可以在这些交流互动平台上组织教学及研讨活动,与学习者交流探讨专业及前沿知识,为学习者提供教学、科研指导和启发,为学习者解决专业、思想难题,为学习者排忧解难,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更好地进行学习交流与探讨,教师要经常去查看交互平台,如有学生留言,应及时地给与反馈信息,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以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也能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范围。这种积极有效的平台可以吸引更多的教师加入网上教研的行列,形成高效互动的良好学习环境,使精品课程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以及专业课程建设方面真正起到模范示范作用,从而成为名副其实的真正的精品课程。

2.3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教学评价监控系统

精品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创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而精品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是精品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系统完善的教学评价系统对精品课程教学可以进行有效地指导和监督,因此,各级各类高校应根据不同学科领域自身的性质和专业特点,从不同着重点出发,尽可能全面制定评价体系并兼顾个体差异,既要能够反映出高校教学的改革动态和前沿发展方向,又要能够引导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创新改革,激发学生有创造性的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采用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有效地结合,形成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评价体系,尤其在教学评价中,在注重课堂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学生评教、专家评价、同行评价等方式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对学习者自身的评价以及同伴的评价,进而实现全方位、立体式、多种形式并存的教与学的评价,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另外,根据精品课程的国家级、省部级、院校级的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的分类,对其具体的评价标准也要有相应的差别,评价标准的具体内容都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规划、教学队伍、教学内容和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教学效果、课程特色。

2.4健全丰富网站内容,建设功能全面的精品课程网站

专业课程内容、网页的设计和制作,必须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和专业授课教师的共同参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可以解决课程网页设计制作技术上的问题,经过一定时期的试讲、学生的反映进行反复修改,能较好地实现专业课程设计的思想和特色。

3《无机化学实验》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路

按照高校《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建设目标,不懈努力强化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龙头地位,以产学研三位一体相结合,以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交叉渗透和谐发展为依托,有效推动无机化学和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建设;以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为中心,将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建设任务逐一进行分解确认,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共同参与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以期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实验教材、实验教师队伍、实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考试体系、实验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等方面取得一流的成果[2-3]。(1)加强教学队伍建设,造就一支教育理念先进、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高职称、高学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实验教师、助理实验师。(2)充分发挥博士的科研优势和化学结合的特点,建立一套产学研融合,能适应21世纪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无机化学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体系,编写出内容先进、特色鲜明并与新课程体系相适应的系列新教材。(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要两手一起抓,强化理论和实践的并重性。高度重视实验、实习、见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实施计划,通过多种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着力推进实验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考核,实验考试体系的改革,多开设综合设计性、创新性和研究探讨型实验,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科研实践活动。(4)探索和建立能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建成培养化学及有关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高水平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基地和实训基地,形成基础实验、课外开放实验和实训基地实验三位一体的训练模式,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5)积极改革和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大胆改革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相关课程可以适时适当采用网络、QQ群、微信群、学院主页等多种新媒体方式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师的教案、问答与思考、实验注意事项、基本操作及安全指导、参考文献等要免费上网开放,同时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规范操作步骤等一并上网开放。

4目前我院《无机化学实验》提高实验技能的几点做法

4.1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紧密结合

理论课程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结构-性能-原理-应用”为主线,理论部分与元素化学部分相结合,采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式和无机化学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内容根据专业特点和需要进行合理取舍,将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实验室规章制度、实验安全、基本操作技能等融入理论课教学中,加深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认识和重视程度[4]。

4.2基础实验训练

实验课程按照“查阅文献-实验预习—实验课—结合理论课书写实验报告—思考与分析”的原则开展教学,使学生在实验动手能力、实验方法、科学态度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验问题的综合能力等方面受到良好的训练。实验过程中随时对学生进行节约药品的理念教育,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并进行综合设计性实验改进研究,跟踪观测学生的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习惯。

4.3课外开放实验训练和实训实验训练相结合

二年级学生开始走进实验室进行课外开放实验训练:(1)通过学生选导师,业余时间由老师指导完成;(2)通过导师选学生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业余时间由老师指导完成;(3)通过导师选学生申报我校大学生基金项目,业余时间由老师指导完成;(4)四年级下期考研笔试后准备进行面试前,由优秀的指导老师进行开放实验室统一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完成;(5)还有我院每年下学期针对新生举行的一次无机实验技能大赛,每年针对高年级学生举行的实验技能大赛,使不同年级的学生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都发证书),学生成果以论文及各种奖励得到认可,因此使学生更加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扩展了学生的视野。(6)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课程已建成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充分进行和完成相关技能训练。

4.4存在问题

目前我院欠缺的有:教学内容如何优化和组合?针对性强的优秀教材如何选择和编写?目前,我们的《无机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在内容上有一定的重复,对于师范院校化学专业、应化专业的实验内容该如何进行整合?这两个专业实验内容的区别和联系?另外,应根据课程改革要求和化学学院一年级学生化学基础知识结构及实验技能特点,编写适合本系学生使用的《无机化学实验》教材,对实验内容进行合适的重组,尽可能使学生在实验动手能力、实验方法、科学态度、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验问题和初步具备独立设计完成实验的综合能力等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训练。所以,针对性强的优秀教材的选择和编写很关键。

5结论

篇7

[关键词]网络课程 建设 探讨

随着网络教育在我国的蓬勃发展,网络课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组织方式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日益明显,极大地提升了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尽管网络课程建设突飞猛进,取得了一些喜人的成就,但仍然存在着与教育学习不相适应的方面,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目前网络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重建设轻应用

近年来,网络课程建设得到了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的重视,出现了红红火火、一片繁荣的景象,涌现出了一大批学科门类齐全、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功能齐全、制作技术先进的网络课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网上教学体系。但许多学校在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前期建设力度大、投入多,制作完成、验收合格后便万事大吉的情况,各级管理部门和一线教师都没有在如何用好网络课程,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致使网络课程成了摆设,其效益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2.重硬件轻软件

许多学校在硬件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了目前较为先进网络硬件环境,但在软件建设、人员培训与教育资源建设上却投入很少,教师的观念没有及时转变,不能充分体验和感受到网络对教育教学的深远影响,加上缺乏教学资源库与合适的应用软件,网络优势功能难于发挥,设备浪费和闲置,成为参观的展品。因此,就谈不上进行网络教学和进行基于网络的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及研究性学习。

3.重数量轻质量

纵观当今存在的各种类型的网络课程。不但开设科目非常齐全,各个专业各个方向都有涉及,而且高校网络学院的热门专业课程设置非常多,新兴的正在发展的专业课程设置也有所涉猎。但是正是由于这种纷繁复杂的课程开设,导致了网络课程的整体质量不高,大都停留在内容呈现上,缺乏充足的课外拓展学习资源和教师资源;一些课程虽有学时安排、学习方法介绍等涉及教学设计的东西,但多半是过去传统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并没有根据网络教育的特点进行较为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少数网络课程没有反映本门课程的发展前沿,一些功能模块几年如一日,内容不能及时更新和充实,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使得学校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建设的网络课程使用效率低下。

二、加强网络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1.完善运行机制,规范管理体系

网络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信息化的重要内容,首先高校要提高认识,统一规划,重点加强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网络课程的建设。探索以立项招标、建设开发、评价验收、应用推广为模式的运行机制,各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建立组织、计划、项目管理、经费保障与技术支持的管理体系。在教学组织和质量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到其中的复杂性,更加注重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起综合质量保证体系,优化评价指标,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对教学各环节进行宏观调控和整体优化,逐步形成和完善网络课程教学管理度,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网络课程建设应用模式。为网络课程建设奠定良好的运行基础,促进网络课程建设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2.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应用能力

要建设高质量的网上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转变教师对新信息技术的态度问题,要消除教师对新信息技术的“抗拒”和“恐惧”意识,让教师了解新信息技术,了解网络教育,并积极参与网络教育;其次,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及相应的教学系统软件;再次,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能够逐步编制和积累教学课件,扩充服务器课件库中的课件和教学信息,及时更新网页内容,不断维护网络课程系统。从网络课程的系统性、复杂性、长期性的角度考虑,提高教师对网络课程全面、科学的认识,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使更多的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娴熟地运用网络技术,更好更快地适应网络教学的要求,充实网络教学资源,形成一支实力强大的网络课程教学队伍,促进网络课程的健康发展。

3.优化教学设计,增强交互性

网络课程的设计一是要考虑学习者的心理特点,要充分注意学习者自主性的发挥。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十分必要,但更为关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设置模拟真实的学习情景,让学习者主动地接受教学内容或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二是在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网络课程不是仅提供资料,而是影响学生使其成为自己的“教师”,因而好的网络课程应有比较详细的关于本门课程学习方法的介绍,适合于自学的学时安排,循序渐进的课程内容的导入,及时的练习,以便于学习者检测自己的掌握程度。三是在网络课程的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程的教学内容表现形式要丰富多样,除了采用文字说明和图片演示的方式讲解基本的教学内容外,还要对学科内容的重点、难点采用动画或视频等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教师不应采用将书本、教材上的内容简单地搬到网络上或将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罗列的单一教学形式,也不能在教学中运用多种表现形式的时候插入与教学内容毫不相干的资料、图片干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

网络课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涉及到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模式的改革、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运用和教学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因素,网络课程建设中存在问题是必然的,也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解决,只有通过我们在建设和应用中总结经验,不断努力改革和尝试,才能对今后的网络课程建设提供有益的模式和对策,使其走上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课程质量 课程资源 课程理念 课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Construction of Local University Courses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LI Xing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 Guizhou 550004)

Abstract With the extensive research on education quality guarantee system, curriculum quality assurance also attracted the researchers' focus attention. We make a thorough study on the bottleneck problem of curriculum quality and its causes in local colleges from three aspects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curriculum idea and curriculum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and then we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construct curriculum of local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quality assurance.

Key words curriculum quality; curriculum resource; curriculum idea; curriculum management

0 引言

课程是高校教育教学过程的核心,在教育活动中是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而课程质量的高低是高校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主要体现,对高校的教育质量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课程也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进行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因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高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与人才的培养质量的好坏都取决于高校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课程管理的规范性。特别地,在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大众化的趋势下,地方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如何站在全球的角度,运用国际先进知识与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具有竞争优势的应用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而地方高校课程建设作为实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关键因素,研究地方高校课程质量保障体系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因此,本文拟通过深入探讨现有制约地方高校课程质量的瓶颈问题,提出地方高校课程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对策,为提高我国地方高校课程质量以及如何构建课程质量保障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制约地方高校课程质量的瓶颈问题与根源分析

关于高校课程质量方面的研究,黄秋明、胡小飞等学者均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在此研究基础上,把制约地方高校课程质量的主要问题归纳为地方高校课程资源与地方高校教育目标不匹配、地方高校课程管理不规范、地方高校课程理念的封闭落后等三个方面:

1.1 地方高校课程资源与高校教育目标不匹配

教材是地方高校主要的课程资源,导致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教材是地方高校唯一的课程资源,而实际上,课程资源既有校内的课程资源与校外的课程资源之分,也包括素材性课程资源与条件性课程资源之分,因而往往也就导致了地方高校在实现地方高校教育目标过程中对课程资源的匹配不足,使得地方高校课程资源匮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地方高校高水平教师资源匮乏。教师是地方高校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的主体,是保证地方高校办学与国际化发展的主要力量。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发展速度的加快,高等院校的教师队伍也不断得到扩充,基本上满足了高等教育发展所需要的教学力量,但教师队伍的质量问题还存在问题,无法真正达到实现“优质教学”所需的师资水平,毫无疑问就会给课程质量造成较大影响,更不用说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化人才。二是地方高校财力资源投入不足与投入政策执行不力。显然,要改善课程质量,就需要在财政资金上提供支持,但目前国家对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经费支持情况并不理想,特别是近年来学生招生的不断扩招,使得地方高校人均教育教育经费在不断下降。三是地方高校教材资源创新不足。目前,地方高校大多教材均还是沿用以前的老教材,教材知识点比较陈旧,有些内容已经是被淘汰的知识,无法跟上当前知识的更新速度,不利于学生吸收新的知识。

1.2 地方高校课程管理不规范

现有地方高校对课程管理存在不规范性问题,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地方高校课程的建设质量。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地方高校课程设置没有明确的标准。现有地方高校虽然对课程设置进行了质量控制,但大多并没有制定明确的标准,因而造成地方高校对课程设置的质量控制往往就成了一种形式。二是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模式与教师的价值取向存在问题。在课程实施的中,大多数地方高校教师采取应付一差不多就行的实施方式。在课堂上照本宣科,侧重的是书本知识的传送,而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课堂教授太少。同时地方高校也存在教师知识量有限、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缺乏创新,特别是对于新进地方高校教师,往往还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三是课程评价方式存在缺陷。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课程评价目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的单一化,目前地方高校课程评价机制的主要功能在于为教师的奖惩提供依据,而并没有从发展的眼光来制定课程评价体系。同时,在制定课程评价标准时,往往只关注对教师专业技能的评价,而对于教师职业素养和思想到达方面的评价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欠缺。

1.3 地方高校课程理念的封闭落后

当然,要想切实改善地方高校课程质量,除了需要与地方高校发展目标相匹配的地方高校课程资源、地方高校课程管理的规范化之外,还需要树立科学发展的先进思想理念。课程理念的封闭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方高校课程重理论轻实践。从目前地方高校课程结构设置来看,理论性课程居多,实践性课程较少。从地方高校课程内容设置来看,无论是理论性课程还是实践性课程,理论知识都占据了较大比例,而操作层面所涉及到的内容较少。二是地方高校课程重科学轻技术。从目前地方高校课程结构的设置来看,现有的地方高校课程大多是关于科学理论的介绍,而对于技术理论与运用方面的关注较少。

2 地方高校课程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对策分析

2.1 在地方高校课程资源方面,建立课程有效运行机制与管理控制机制

一是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地方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地方高校应根据自身发展目标,通过制定优厚的人才政策,吸引一批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同时为优秀的中青年教师提供出国访问、进修,进一步优化年轻教师队伍。二是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地方高校教学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为改善高校教学条件,地方政府应制定扶持地方高校发展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为地方高校课程质量的改进提供有效资金。三是科学规划、合理吸取国内外优秀课程与教材。面对国际化进程的进一步加深,地方高校的应开设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传授国际化人才所需的各种知识与技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与实践能力,成为优秀的国际化人才。

2.2 在地方高校课程管理上,完善制度建设、建立课程质量社会保障机制

一是进一步完善课程质量管理制度建设。通过建立与课程质量相关的合理的评价制度,来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保证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加强课程管理体制改革,注重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性管理体制,进行课程管理制度创新。二是教育行政部门为学校开展课程质量提供支持。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参与对高校课程质量的监督与各项教学工作的评估,切实对高校课程建设与管理方面提供指导性意见,并邀请专家对高校教务人员与教师工作人员提供指导与帮助。同时,教育行政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教学方式、学生学习考核方式等方面评估,切实使高校课程质量的提高落实到每位教师身上,并针对上述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勇于进行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改革,使地方高校课程质量切实符合高校发展定位。三是将外部社会力量吸入到高校课程质量的建设当中来。地方高校应积极构建校内外互动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高校课程质量的监督与评估中来,提出有助于改善高校课程质量的建设性意见与想法,制定高质量的课程运行管理机制与课程质量评价机制,推动地方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2.3 在课程理念上,树立科学发展的课程质量保障观

发展是高校实施课程质量保障的前提和基础。地方高校要站在发展的角度来对待目前高校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善于根据问题来查找原因,并以此调整高校的发展战略定位,提出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与战略措施,并在借鉴国内外成功典范,不断探索课程建设机制、教学模式变革、人才培养方式创新,提出符合自身高校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同时,以高校学科链对接产业链的方式开展高校的课程建设,高校的课程建设紧密跟踪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趋势,根据地方产业发展的需要培育学科方向,调整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结构,重点发展和培育与当地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急需和相关的新型课程,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使教学内容能够真正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课题资助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黔科合J字[2013]2089号)

参考文献

[1] 马悦宁.课程质量: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基础和核心――陇东学院课程建设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 李亦华.中美高职教育课程设置之比较[J].机械职业教育,2008.5.

[3] 胡小飞.地方地方高校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6):26-31.

[4] 黄秋明.高职课程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4):60-81.

篇9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发展 就业指导 课程评估 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1-0036-02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各高校逐步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之中。目前,虽然各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但是该课程的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通过课程评估,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当务之急。

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现状

首先,各高校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但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不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每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突出。国家、社会、高校对大学生就业工作越来越重视,毕业生就业率俨然已成为一个衡量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但作为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载体――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

其次,有一定数量的师资,但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高。课程建设的好坏关键是看有没有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化师资队伍。目前,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师资主要是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学生辅导员和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等组成,这些人员虽然熟悉学生就业工作,但他们有大量的事务性工作要做,上就业指导课只是兼职,不能全心全意地做好课程的教学和科研,专业化不强。再加上他们的流动性较大,职业化不强,这些都影响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再次,教学方法注意到兼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学生实践、实训基地严重缺乏,指导的学生实践不系统。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不同于一般的公共课和基础课,它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且经验课程的属性更为明显。[1]实际上多数高校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得到实践的机会不多,社会上许多用人单位考虑到经济效益问题,不愿接受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严重缺乏。

另外,虽然意识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存在问题,但由于缺乏科学的课程评估体系,对课程建设水平和问题监控不到位,课程建设的目标不明确,教学改革缺乏针对性。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评估的意义

课程评估是对列入教学计划的课程,根据理论和教学原则提供的规律认识,运用包括数学在内的科学手段努力作出判断的过程,是检查、判断课程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是保证课程建设顺利实施的必要手段。[2]

因此,构建科学、系统、规范且具有良好可操作性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评估体系,对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课程评估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指明方向。科学的评估体系为课程建设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政策保障,规范了课程建设的内容和标准及教学行为准则,引导课程建设今后做什么,怎么做,有效地减少了教学行为的随意性。

其次,课程评估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依据。通过科学规范的评估,我们能够较为准确地掌握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找出差距,进一步明确教学改革的方向。

再次,课程评估能充分调动任课教师的积极性。课程评估具有检查和判断功能,通过评估评出优劣,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这样能调动教师主动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

三、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评估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作为一门高校普遍开设的公共课,具有一般课程教学的客观规律。因此,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也应符合一般的教育教学规律,使评估能科学、客观地反映完整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

(三)导向性原则

我国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现仍处于起步阶段,多数学校对此的重视程度不够,建设水平不高。通过评估,能有效引导学校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重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课程建设,加大教学投入,积极引导教师更新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三)针对性原则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是涉及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具有综合性、政策性、全程性、实践性、实效性等特点它既不同于英语、数学等公共基础课,也不同于专业类课程,因此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应针对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来设计。

四、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评估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具备一般课程的性质,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课程评估体系也具备一般课程评估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要素,即应由教学管理、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条件、教学效果、特色项目这七方面内容组成。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又有自己的课程性质和目标,因此,各要素考查内容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

第一,教学管理。主要考查是否有专门的教研室和课程负责人;是否有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否有符合教学目标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相关管理制度文件的检查落实情况。

第二,教学队伍。主要从三个方面考查,一是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二是教学队伍的结构和培养,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及专兼职教师比例是否合理;是否有严格的教师培养计划及落实情况。三是教师的教学研究与改革是否有定期的、集体的教研活动;是否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参加各类学术活动等。

第三,教学内容。一是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否符合教学规律,体现现代教学思想,符合学生特点与需求。二是教学内容的组织是否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实践教学是否系统和完善。

第四,教学方法和手段。一是教学方法是否采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现场模拟、团队训练、案例分析等方法。二是是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是否利用网络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第五,教学条件。一是教材及相关资料的建设是否选用优秀教材,有丰富的课件、案例和文献资料。二是实验室及实践基地建设是否有专门的实验室、资料室和咨询室,设备是否完善;各学院、专业是否有固定的实践基地,实践基地的利用率如何等。三是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网络硬件环境是否良好,网络资源是否丰富,是否有专门的职业测评系统。

第六,教学效果。一是专家的评价,即专家对教学效果的考察和认同。二是学生评价,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教师教学态度、水平、能力、效果的直接评价,另一方面是课程对自己的影响,即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对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职业规划能力的提升、求职择业知识技巧的掌握,提供了多大帮助。三是社会评价,通过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的满意度,来评价教学效果。

第七,特色项目。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不同于一般的公共课,与学生所学专业有较大关系。因此,就业指导课不能千人一面,应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专业兴趣,具有专业特色。

五、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评估的方法

现阶段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评估既是课程建设的内容,又是课程建设的目标。因此,在评估方法上要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相结合,以评促建,重在建设。

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评估要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自评与建设阶段,首先是任课教师对照评估体系进行自评,查找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改进或提出建设性建议。第二阶段是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即通过听取汇报、专家听课、检查各种资料、召开各种座谈会、实地参观考察等方式对课程建设情况进行评估,最后得出结论。

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相结合。过程评估是为促进课程建设而进行的评估,目的是对课程建设进一步修订和完善,适用于建设初期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结果评估是对课程建设的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激励各方面的力量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要将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相结合,达到评建结合、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篇10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高职课程;建设;实践

近年来,随着企业接受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的步伐不断加快,市场对劳动力整体的技术与职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是高职教育面临和必须解决好的问题。高职教育与技术能力、适应就业等关系密切,但它终究还是一种教育,而不是一种训练。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做人的教育,而非仅仅是知识的堆积和技能的提高。在高职课程的价值取向上,从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转向注重发展职业能力与建构内在精神的有机结合,超越技术生成与精神建构二者的对峙,是高职课程建设在今后一段时间里的主要目标,这对实现高职培养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但由于高职一味地迎合市场经济和社会上各色各样的需求,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全部依据就在于对现实世界的适应。在这一观念支配下,课程被当作一种工具、一种手段,只注重如何用手段达到目的,至于目的本身的价值是否为人类理想的终极价值则在所不论,在这种思路指导下的高职课程建设存在重客观轻个体、重技术效率轻技术伦理、重物质效益轻精神发展、重理论轻实践、课程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建设模式

工作过程导向理念下的高职教学的新特征主要表现在:以工作过程知识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以情境教学为典型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以营造真实职业情境为代表的教学环境。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框架也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环境进行构架如图1所示。

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建设特色

(一)教学内容选取基于经验和策略,以过程性知识为主

教学内容的选取以获取自我建构的过程性知识即“怎么做”和“怎么做更好”为主。以实际存在的陈述性知识即“是什么”和“为什么”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基于行动,是工作过程的归纳、抽象和整合

课程内容组织按照工作过程来串行组织,即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在适度、够用的陈述性知识的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工作过程的归纳、抽象和整合让知识在课程中的排序方式发生了变化。课程不再是静态的学科体系的显性理论知识的复制与再现,而是着眼于动态的行动体系的隐性知识的生成与构建。

(三)“教”法基于尝试导向、问题导向和项目导向,实现“互动”的“传授”

教师传授学习内容的学习组织措施以“互动”的“传授”为主,通过思考直面问题情境确定问题,再对解决问题的原则予以阐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予以评价,再将解决问题的方案在类似情境中予以应用,让学生能在社会技术学的层面,主动参与技术的设计,从而整体地把握技术发展的趋势与结果。

(四)“学”法基于学习技术进行自学技术、交流技术和创新技术培养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掌握自主性地获取信息、生成性地加工信息、指向性地阐释信息的技术,形成与别人沟通、合作的技术,掌握设计导向、催化导向和方案导向的创新技术。实现本体主动、自我调节以及实践关联的内涵学习,支持多种联想、理解反思与自我生成的学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

(五)教学环境是基于实际职业情境不经过加工而直接移植的最具典型意义的真实再现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课程,关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它涉及同一范畴的多个学习情境的教学实施。这些学习情境的教学过程,是在遵循“比较—鉴别—异同—范畴—迁移”的逻辑顺序下展开的,也就是说,学生从凸显实践的学习情境的载体学习中获得感悟,再经过同一范畴的学习情境的载体学习而辨明异同,形成非完全符号的“类”概念,进而有能力应对新的情境。这样,从开始的相对简单的情境教学“手把手”,逐渐进入后续的相对复杂的情境教学“放开手”,从而完成从经验学习到策略学习的跃迁的全过程。伴随着教学进程的深入,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有利于其在新情境中实现知识的迁移。

三、基于工作过程高职课程建设与实践成果

从职业出发,在理论上构建社会职业——教育职业(专业)——学习领域——学习情境,一步一步细化,关注于生产或工作的流程,并按这样的流程,对高职课程进行设计和实施。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七门省级精品课程和27门校级精品课程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进行了建设,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一)教学内容建设

课程建设的内容注重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课程内容选择的标准,二是课程内容排序的标准。在课程内容选取上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选取涉及事实、概念及理解、原理方面的“陈述性知识”,二是选取涉及经验及策略方面的“过程性知识”。课程内容的排序按照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课程不再是静态的学科体系的显性理论知识的复制与再现,而是着眼于动态的行动体系的隐性知识的生成与构建。如《动态网站开发与设计》课程内容选择以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流程中每个节点(设计任务)要使用的技术为依据,以真实电子商务平台管理开发项目为载体,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实训为实现途径,将课程内容划分为IIS服务器创建、HTML及JAVASCRIPT、C#技术、ASP.NET技术、身份验证技术、ADO.NET、AdRotatorWeb服务器控件应用等七个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和一个综合实训项目,以模块为教学单元,以工作流程为学习任务,进行教学组织。

(二)教学方法建设

教学应本着能力本位、素质基础、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打破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离的教学模式。开展以行动为导向,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学设计,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课堂与实训基地一体化,校、企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每项任务的实施按照任务提出——资讯相关知识——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实施方案——教师检查、提出修改意见——学生修改完善——按设计方案完成工作任务——教师或企业技术人员巡回检查、监督、指导、验收——学生撰写任务报告——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和评价——学生按要求进一步完善项目报告。采取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满足职业性的要求。如《动态网站开发与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宏观上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以本教学团队开发的实际课题“甘肃林院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为实例项目,以它的实施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将本系统分解为独立的任务单元,以完成各任务单元作为目的,结合“情景教学法”,采用印度软件车间模式,小团队合作,完成项目设计,以此掌握动态网站开发的全过程。在微观教学设计上,始终以“甘肃林院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案例中的模块作为问题牵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首先在每个任务单元里分析出开发“甘肃林院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习各个知识点,积累实用、够用的理论知识。通过在每个任务单元中要解决问题的延伸、拓展,在前后知识点之间建立起联系,实现知识点的多重循环,巩固和加深学生从应用角度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平台。完成各任务单元的过程,就是以层层递进、模块组装方式学习的过程。

(三)教学环境建设

教学环境建设按照“校站联动、共建共享”的原则,扩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与行业深度融合,建立集学生就业、校外实训、顶岗实习、教师顶岗锻炼、应用技术研究与应用“五位一体”的校外实训基地。尽可能在实训现场、生产一线,以真实的生产任务为载体,现场授课,学生边做边学,学做结合。教学设计和实施突出课程的职业性(教学场所、授课方式、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职业岗位要求)、实践教学环节多样化(课堂实训、课堂小论文、综合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和开放性(教学内容的可选性、可拓展性、可延续性和可更新性)。借助情景或情境构成学习的时空,使学生能够在客观与客体的“景”或“境”中探求知识,并通过主观与主体的“情”的加工升华为能力,在新的环境中可以有目的地调用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结论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突出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其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培养为主,帮助高职学生顺利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这符合高职课程建设的目的、原则。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行动导向、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教学体系,实现做中学、学中做、能做会学,以突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形成能力本位、知识保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任务载体、实训保障的办学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武文.基于“工作过程”还是“能力本位”--对高职人才培养借鉴国外模式的几点思考[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2):46-49.

[2]胡成明,胡承武.浅析高职设计教育改革方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体系开发[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3(3):12-15.

[3]廖福英.高职院校工作过程导向教学观践行障碍及其对策[J].理论博览,2009,(6):51-52.

[4]鞠红霞.“工作分析"在高职教育课程开发中的实践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6(17):104-105.

[5]孙可,金鸿,陈羽.基于工作过程的光电子技术精品课程教学探索[J].教育教学研究,2009,(4):106-107.

[6]于丽.论实行一体化教学模式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之间的必然联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8(17):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