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的背景范文
时间:2023-10-09 17:30: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非遗文化的背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艺术设计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艺术设计何以使日常生活以审美化方式呈现成为可能?其原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揭示:首先,在艺术设计与消费文化联手,使人生活在一个经过设计的世界,改变了人们的审美经验。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曾指出:“人的审美经验是日常生活经验的延伸和连续。”在当代在消费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影响下,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被消解,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之间的区分愈加模糊了,这种文化环境影响到了人们的审美经验和生存愿景,人们对生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消费文化的兴起和设计的发展使商品以艺术化的方式进入到人们的生活领域,从而使日常生活以审美化方式呈现成为可能。其次,艺术设计是人的艺术审美的体现。恩斯特.卡西尔曾指出:“人的突出特征,人与众不同的本性,既不是他的形而上学本性,也不是他的物理本性,而是他的劳作,正是这种劳作,正是这种人类活动的体系,规定了人性的圆周,语言、宗教、神话、艺术、科学、历史都是这个圆的组成部分和各个扇面。”艺术设计作为人的劳作的一种,在本质上是艺术的、审美的,是人艺术天性的体现。最后,艺术设计与影像、网络的、非物质的世界合流组成一个梦幻的、虚拟的、非现实的世界,这个世界组成了消费社会的某种核心力量,在这个世界中,实在与影像的差别消失了,日常生活以审美的方式呈现出来,也即出现了仿真的世界和后现代文化。”在此过程中,艺术设计通过作用于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从而进入到大众生活领域,从而使日常生活超越平庸和单调,变成审美的。
2.艺术设计与符号性消费
设计连结经济,生产,消费,文化及意识形态领域,它是人类物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和人类提高生活品质的愿望息息相关。正如如意大利著名设计师艾托•索克萨斯所讲的那样:“设计对我而言……是探讨生活的一种方式,它是探讨社会、政治、爱情、食物,甚至设计本身的一种方式,归根到底,它是关于建立一种象征生活完美的乌托邦或隐喻的生活方式。”艾托•索克萨斯所谓的生活方式,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一种消费方式,而艺术设计直接服务于消费,所以生活方式与艺术设计紧密相连。西方学者韦伯认为,特定的生活方式表现为消费商品的特定规律,消费行为是特定身份地位的确证,他认为:“地位的社会分层对于观念和物质的产品和机会的垄断并存的,从而给消费打上了‘地位群体’的烙印,具有了象征和符号的意消费文化视野下的艺术设计文/丁冬雨在当代社会,消费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艺术设计是它最主要的义。”在当代社会,生产和消费已经贯穿到生活的细枝末节,每个人都无从抵挡。正如美国学者约翰•费斯克所说,“晚期资本主义充斥着商品,即使有人想要规避商品的大潮,也定会劳而无功”。商品不再仅仅局囿于商品的实用功能上,而是一种关系,一种象征,一种符号,从而具有了丰富的社会学意义。也就是经济学家凡勃伦在《有闲阶级》中所谓的“炫耀性消费”,“使用这些更加精美的东西既然是富裕的证明,这种消费行为就成为了光荣的行为;相反,不能按照适当的数量和适当的品质进行消费,意味着屈服和卑贱”。对于这种消费行为,法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鲍德里亚认为,当代社会,消费已经从“功能性消费已转向了符号性消费”,消费已经从满足需要的过程转变成工业文明背景下的独特的象征行为,实物是象征的媒介,实物与象征结合才能成为完整的消费对象,消费成了一种操纵商品实物以及人们赋予其符号意义的系统行为。在符号性消费的过程,艺术设计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一定意义上,不同凡响的设计本身就可以使产品带上符号化的色彩,树立一种显著的符号形象。一件经过精心设计的产品、一个崭新的创意、一个著名设计大师的参与都可以使产品具有更高的品质、更好的性能,从而具有了特殊性,从而为符号性消费提供了条件和依据。在这个过程中,设计的本质和意义也发生了改变。当人们在消费过程中追求“拥有之外的意义”时,个性化的需求和地位身份的概念被凸显出来,艺术设计的社会价值在这个符号化消费的过程中进一步得到了彰显。
二、艺术设计在消费文化背景下的责任
篇2
[关键词]信息化;大学生;非物质文化保护意识;高校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9-017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5)09-0037-02
[本刊网址] http://
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劳动人民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并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它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精神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体现。
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文明,非物质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如何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能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还能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民族希望的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创新富有极其重要的责任。提高大学生非物质文化保护思想意识,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意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诠释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加强对大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可以改善他们对民族的误解,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提高大学生非物质文化保护思想意识可以使他们认识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以及其对未来发展的影响,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自觉地承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的责任;非物质文化内容丰富,涉及历史、文学、政治、艺术、哲学、宗教、道德等多个方面,提高大学生的非物质文化保护意识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陶冶他们情操,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从而提升他们的个人品质。
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为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时期,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方式也在发生着显著的改变,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方式也将发生极大改变。为了适应新的时展,高校在大学生的非物质文化教育中应该科学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从而提高大学生的非物质文化保护意识。
二、大学生非物质文化保护意识的教育现状
(一)高校的课程设置中缺少有关非物质文化的课程
高校是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是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应重视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教育,但是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高校在教育的过程中都忽视了这部分的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民俗学、民间文学两门学科都没有纳入到《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中,这严重影响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设和发展。另外,国内有些高校尽管开设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但是学校领导一般都不重视,不对这些科目做明确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只把这些科目当做选修课程,这严重影响了非物质文化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高校严重缺乏从事非物质文化教育和研究的教师
由于高校忽视对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使得很多高校没有学科专业作支撑,导致高校专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教师较少。有些高校的很多非物质文化教师都是从其他相关学科转行过来的,有的教师甚至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训练,这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这严重影响了对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效果。
(三)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认知水平较低,保护意识淡薄
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与其他相比,它有科技文化、人力资源以及学术研究等优势,而且,高校教育非物质文化还可以提高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水平、提高高校的整体教育水平,同时提升大学生的人格品质。作为高校教育主体的大学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主力军,但是据调查显示,我国当代的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认知水平较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有近80%的大学生甚至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都说不清楚,只有5%的大学生经常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三、提高大学生非物质文化保护思想意识的对策
(一)高校开设有关非物质文化的课程,构筑学科体系
高校非物质文化教育现状归根到底源于领导的不重视,因此,要想改善这种局面,提高大学生非物质文化保护思想意识,必须从制度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予以保证。教育部门应该在高校设置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民俗学以及民间文学专业,并且有计划、有重点地在教师配备、活动经费等方面扶持一些较好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课程,并支持和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革。另外,高校不能只局限于民俗学和民间文学,非物质文化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因此,高校除了对已有的专业重视外,还应该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其他的相关专业,从而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体系。
除了开设相关课程外,教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以普及知识、培育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为标准。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联系社会现实,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并鼓励学生进行文化创新,传承中华文明。
(二)加强高校非物质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提供保障
高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课程后,还必须加强对相关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可以从外部引进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人才,另一方面对于现在在职的非物质文化教师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从而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师的整体水平,最终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除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外,高校也应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研究提供保障,积极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以及国内外的学术交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科研项目的开展。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研究的方向有传统戏曲、民间美术、民俗、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语言、地方艺术、古代工艺、遗产旅游等方面,研究体系趋于完备。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形式主要有研讨会、学术讲座、参观、座谈、项目合作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推进和保护意识的增强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高校要想提高大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必须大力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研究工作。
(三)高校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非物质文化氛围
高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非物质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不乏是一种有效的传承方式。高校应当积极开展“保护文化遗产活动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等活动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教育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另外,高校还可以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片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纪录片播放、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讲座、民间传统手工制作欣赏、保护文化遗产签名等多种方式向在校大学生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激发大学生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参与社会实践
高校应当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进行参观等形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让大学生以自己的行动唤醒自己保护非物质文化的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实践教育是非物质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可以组织学生走向社会、深入民间,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激发大学生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另外,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调查活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进行资料的采集,并以影像、图片、实践报告等形式对这些资料进行展示,以此让在校大学生真正近距离地了解文化遗产的现状、认知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熟悉文化遗产的操作技艺,从而增强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并培养、锻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带来一定压力的同时,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开拓了新的方式。新时期,高校作为我国人才的教育基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中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用新思想、新技术改进原先的教育模式,提高非物质文化的教育效果和教学质量。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摇篮,是国家开展各项活动的人才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效果关系到民族精神文明的建设,因此,在社会主义新时期,高校必须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接受新的教学方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博豪,孟秋莉.加强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意义及途径[J].长春大学学报,2012(7):1007-1100.
篇3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产业品牌化
1 邳州非遗产业化的自身条件
1.1 邳州非遗文化自身的价值
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即具有文教价值和经济价值。一方面,邳州每一项非遗技艺都经历了历史沉淀,无形中已经化为邳州丰厚的文教资产,另一方面,文教资产在历史的沉淀过程中又衍生经济价值,它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发展邳州的文教价值。两者互利共生,相辅相成。
1.2 邳州非遗开发的法律支持、政策扶持
非遗产业化一直是广受争议的焦点,因此在邳州非遗产业化措施实施之前,要制定相对完善的法律基础,权威性的制度保护措施,以保证非遗产业化中生产、销售过程的通畅化,让非遗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保护和发展双管齐下,利益最大化的效果。
1.3 邳州非遗的核心要素及市场化运作
邳州非遗产业化的最K目的是为了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给非遗传承人或非遗的相关群体带来现实的经济收益。要达到这样的成果,一方面要抓住非遗传承的核心要素――非遗传承人,让社会和政府同时对传承人进行辅佐保护,使非遗传承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另一方面,在市场化经济体制下,邳州应加快非遗产业链的建设,立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开发,模仿高校非遗“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将传承人、非遗生产基地、市场化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邳州非遗产业化的独特体系。
2 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难言之隐
2.1 传承人的局限
时代在飞速发展,众多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从手艺人变成了“守艺人”,他们未来得及与时代共进退,只单单用自己的手艺养活自己,面对产业化的冲击,他们没有积极应对,而采取一种偏激的保守措施,不肯接受非遗工艺的产业化发展,存在自我封闭的局限。
若想打破该局限,最为关键的是让传人主动迎合社会的新变化,做出适当的改变,使其手艺能够在新时代里能够继续为时代所接受。在守护中求发展,才是民俗文化正确传承方式。另一方面,传承人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都处在较低范围,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传承人的传承行为,阻碍了邳州非遗的多元发展。
2.2 非遗文化背后的利益纷争
目前,邳州部分非遗工艺的发展如火如荼,但非遗发展背后的利益纠纷仍不容乐观。部分非遗技艺者为争得传承人的头衔而费心思,只为了当地政府给予的补助资金,非遗技艺传承者的素质问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一些企业盗用非遗传承人的作品,赚取金钱,不理会传承人的权益,不给予传承人补偿,忽视利益的合理分配问题,致使当地非遗传承和发展进度缓慢。
2.3 传统思想与产业化根深蒂固的矛盾
产业化是对于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其先进的工艺完全服务于资本。老手艺人坚守的是原始而纯粹的手艺,是最根本的文化内涵。面对机器,面对产业化,手艺人选择大都是拒之门外。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传承脆弱、非物质形态流变或无形、表现形式个性独特、传播扩散呈现民族地域等特点,因而决定了其不能完全像工业化产品一样无限制地规模化、批量化、标准化生产,而更有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法进行产业化,即使对其产业化也会前景暗淡、步履维艰且负面效果较大。
3 邳州非遗产业化品牌发展的对策
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让邳州非遗文化的发展逐渐走向劣势,邳州非遗的产业化应运而生,如何打造别具特色的邳州非遗文化品牌,让更多的人了解、保护和传承邳州非遗,成为邳州非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3.1 充分利用现有媒体资源,加大对邳州非遗文化的宣传力度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让媒体的消息传播成为主力,借助媒体宣传邳州非遗产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我们需要建立起集文化与技术于一体的邳州非遗宣传方案,将邳州非遗文化的共性与个性集中体现,打造邳州非遗文化的特有品牌,营造邳州的非遗文化发展氛围,实现非遗发展与宣传的一体化效果。
3.2 深入对邳州非遗历史背景的挖掘,创作“新非遗”,培养“新传人”
每一项邳州非遗工艺都是历史积淀而来,它们发展至今的背后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故事。我们将这些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的审美观念,创作最具邳州非遗特色的文化产品,不断开拓邳州的非遗品牌类型,提高邳州非遗的含金量,将邳州非遗产业做大做好做强,让非遗文化保持活态传承。除此之外,我们还应积极发展新生力量作为邳州非遗文化的新一代传承人,鼓励他们个性发展,将本土化与个性化相结合,创作邳州“新非遗”。
3.3 建设及完善市场化经济体制建设,筛选邳州适合开发的非遗项目
邳州非遗的市场化经济体制建设,需要政府及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在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建设过程的同时,还应设立非遗产业化所需的督查小组、审核部门,确保邳州非遗产业的市场化发展合理有序。另一方面,利润的合理分配问题也亟待解决,传承人、企业和政府应在三方利益协调合理化的情况下,再进行市场的发展,以免日后的冲突加剧。
市场化的发展要选取邳州合适的非遗工艺,不能一概而论,囫囵吞枣,降低邳州非遗产业化的效率,破坏邳州非遗工艺的本土化发展。
3.4 重视非遗传承人
目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与非遗文化有关的活动层出不穷,参加活动的经费也大相庭径,这对有心将非遗文化传承下去的传承人来说,成了最实际的困难。邳州想要将非遗工艺产业化,就必须重视对传承人的经济支持,拨发专款,解决传承人面临的现实“危机”。另外,在获知相关活动开办时邀请相关非遗传承人,让传承人有更多机会对外交流,丰富其作品的形式与内涵;将传承人引入邳州高校,并颁发相关职位证书,让传承人进校园,把非遗文化带给高校学子,培养传承新生源,提升传承人的社会地位。
针对邳州思想保守的非遗传承人,应派遣相关从业人员对其劝解,解放思想,对于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传承人要致力于提升他们的素质,让他们理解非遗产业化的原因,积极投身到邳州的文化建设中。
4 结语
邳州传统民俗文化不胜枚举、形色多样,许多传统手艺人在文化传承的路上,举步维艰,传统传承方式的局限变得显而易见。顺应时代潮流,做出适当改变以寻求突破,将邳州非遗文化产业品牌化创新,不但可以促进邳州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还可以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焕然新机,协同好地方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发展。
参考文献
[1]叶舒宪.《文化再启蒙: 文化产业学科的观念基础》《光明日报》[N],2011.
[2]辛儒;王释云.《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内涵解读与策略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01期.
[3]冯骥才.《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第二轮破坏》[N].新华每日讯,2013-06-21.
[4]鲍展斌;黄亚男.新农村建设中非遗产业化与生产性保护问题探讨――以宁波市为例 [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29(01):100-105。
[5]闫玮.洛阳非遗产业化开发的条件及开发模式研究[J].区域经济市场,2014,124(07):17-18.
作者简介
篇4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院校;保护意识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199-02
2013年6月,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国成为仅次于意大利的世界第二大“非遗”大国,目前共有45项遗产成功入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国的“非遗”之路开始于“申遗”,近些年硕果累累,获得了国际性的广泛认可。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步时间比较晚,大众对“非遗”这一概念还不熟知,这对我国的“非遗”保护与传承极其不利。提升大众对“非遗”的认同度,走由学校影响社会的发展路径,艺术院校因其专业设置的独特性而扮演着重要地位。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或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及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它在成为“知识”之前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包括居住形式、饮食文化、民间工艺、节庆习俗等,特别是手工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历史上先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是先民们在生活中创造的先进文化,直至今天,也仍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比物质遗产更加重要,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人们所处的时空、周边环境和人类活动之中,是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人类的文化命脉。它包含着人类的情感,蕴藏着人类文化的根源,保留着某种民族文化的原生状态以及各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所以,不同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价值。”可是大众对“非遗”的不了解,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带来重重阻碍。我国的“非遗”之路要稳步前进,必须让“非遗”概念深入人心。相较于国家层面的世界“申遗”,民间的“非遗保护”任重而道远。国务院从2006年起设定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可看到我国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视日益增强。总理也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二、了解“非遗”是实现“非遗”保护的有效路径
今天,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境界与能力,已成为国际社会对国民素养的评价标准之一,民众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加强对文化遗产价值和意义的了解,增强自觉保护意识,进而影响和带动更多的民众来关注、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至关重要。今天文化与社会的公共性日益加强,文化遗产不应只是少数专业工作者呵护的对象,不应“锁在深闺人未识”,而应当融入文化和社会,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进一步诠释和丰富它的历史科学艺术和社会价值。作为传承文化途径之一的学校教育,在提高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上肩负着重要的作用。以学校为中心,进而影响社会,这是提升公众对 “非遗”认同度的一条有效路径,也是积极响应国家层面对“非遗”保护的号召。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决定:“由文化部牵头,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时,广泛吸纳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条规定:“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传统的家族式等非遗传承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下社会的发展,将非遗传承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是必然选择。艺术院校因专业设置的需求而与非遗文化不谋而合,在普及“非遗”知识方面承担着重要作用。
“2002 年10月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首次提出了非遗的教育问题。这一时期非遗主要为学界所关注,并开始逐步推进非遗的学科化探索。2004 年,中国签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正式进入该组织非遗保护工作体系,意味着非遗开始走出学界,为官方所认同,从此掀起了非遗研究的热潮。”关于教育在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问题,学界的研究成果已蔚然可观,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当代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新途径》、《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策略》等,但是大部分都是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理论研究,而实践教学方面的参考内容则知之甚少。
三、提升艺术院校学生非遗保护意识的方法
“在当前中国社会正经历着重要的经济转型,民族民间文化传统面临急剧流变和消失的时期,高校作为专门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基地,应当继承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传承和保护方面,充分发挥大学教育的重要作用。”
如何提升艺术类院校大学生对非遗的认同度,如何提升艺术类院校的大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实践性运用,将切实影响到非遗保护能否行之有效地继续推行。要提升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同度,就必须提高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实践性参与。因为文化认同不可能建立在抽象的文化共性上,它应当是一种存在于具体的社会生活中的精神上的共鸣,只有在具体的人际交流和情感亲和的心理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认同。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秘书处负责人塞西尔杜维勒女士曾指出:“《公约》所提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活遗产:它必须不断地被相关社区、群体或个人创造、延续、再创造并保存保护,否则就说不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遗产,源于过去,并在当今和未来予以继承”。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离不开其在民族或地区的民众中代代相传。要提高学生对非遗文化的感知度,不能仅仅依靠书本知识的“照本宣科”,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融入非遗文化之中,唯有亲见亲历亲感受,才能让学生切实提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度。
“大学应当积极创建国家及社会文化遗产事业急需的新学科,为国家文化遗产事业服务;要倡导面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方位教育传承的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识过程。”
(一)构建完善的学科体系,普及非遗基础知识
艺术院校的课程设置更讲求实践运用,如设计艺术系、音乐舞蹈系及广播影视系等更加注重学生在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摄影等方面的实际技能。这些专业的知识内容恰好与非遗知识不谋而合。从非遗中汲取相应的知识,将为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带来极大益处。如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中国民乐中获取营养;舞蹈专业的学生可以从各少数民族舞蹈中获益良多;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也可从传统的水墨画、刺绣、织锦等作品中获取灵感。艺术院校可以从专业课程的设置入手,开设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戏剧等非遗基础课程,为学生了解非遗知识奠定良好基础。
为提升学生对非遗知识的认同度,授课老师需有良好的专业背景知识,可以邀请有代表性的非遗传承人为学生授课,组建由高校教师和传承人构成的非遗教学团队,结合专业设置的实际需要,编写适合艺术院校使用的非遗教材,建立非遗课程体系共建机制,开发非遗传承与保护系列课程,构建完善的非遗教学体系。
(二)充分利用各种校园宣传平台,形成独特的校园非遗文化
艺术学院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可以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因素,充分调动学院各系部、学生社团以及学院网站、广播电台、电视台、宣传栏等各种宣传平台,对非遗知识做有针对性的专题宣传。学院网站可开辟非遗专栏,及时更新与非遗相关的国内外最新动态,便于师生及时了解最新的非遗讯息;广播电台可充分发挥其校园覆盖面广的特征,定时播报非遗领域的相关知识;学生社团活动也可与非遗因素相融;学院各系可针对一些代表性的传统佳节,打造校园节日文化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传统民俗活动的过程中真切体会非遗魅力。
(三)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非遗感知力
充分利用艺术院校的学校资源,挖掘非遗因素,推进可供学生实践操作的工作室,推行“课堂教学和工作室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搭建校内学生实习实践平台,将非遗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融合,为非遗保护与传承探索可行性发展道路。如川音绵阳艺术学院组建了“陶艺工作室”和“中国绣工作室”。“陶艺工作室”主要开设陶艺传习课,通过陶艺制作传承人向设计艺术系学生传授陶艺制作工艺,为学生提供学习平台,学生在掌握传统技艺的过程中,融合现代化理念,设计出新产品,让古老的陶艺绽放出新的生命力。“中国绣工作室”则通过收集整理国家、省、市各类有代表性的非遗刺绣织锦,为学院师生了解我国民间工艺提供平台,并聘请各类代表性的刺绣织锦传承人为学生讲学授艺,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知绣花针的魅力,为培养出刺绣织锦类的设计型应用人才做准备。
(四)立足本土非遗文化,拓展地方性非遗平台
艺术院校可通过加强与地方政府、文化事业单位及非遗保护中心的沟通交流,整合各种非遗资源,建立合作项目,将学院教育培养目标与地方需求进行有机结合,开展地方性的“非遗活动进校园”,让艺术院校为地方文化服务,为地方非遗文化保护做贡献,也带动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以地方文化为中心,逐渐辐射周边省区文化,让学院师生深入各省市非遗文化集中地,进行详尽的田野考察,并搭建相关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实践平台。
四、结语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大精深,但大众对非遗的认识度还急需提高。艺术院校承担着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任,完善非遗课程体系建设,普及非遗基础知识;实现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切感受非遗魅力;提升学生的非遗感知力,同时让学生将专业知识与非遗知识相融合,为非遗传承提供新的生命活力;以学校为中心的非遗教育将间接影响社会对非遗的认同度。提升艺术院校学生对非遗的认同度,不仅利于非遗的保护,更能为非遗传承提供不竭的源泉。
参考文献:
[1]邹启山.如何认识“非物质遗产”[N].人民日报,2004-05-25(16).
[2]周兴茂,周丹.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几个基本问题――以土家族为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7(1):60-65.
[3]钱益汇,黄.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现状与培养机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3(5): 132-137.
篇5
关键词:徽雕 展示设计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J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b)-0018-01
1 婺源徽雕文化的展示对象
徽雕文化发源于宋代,鼎盛于明清,是古徽州重要的工艺美术精粹。婺源原属于古徽州的一个县,解放后在行政区域上划归江西,但是其风俗习惯文化基础都是与徽州文化一脉相承的,其著名的“婺源三雕”(木雕、石雕、砖雕)也是徽雕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具有典型的代表性。2009年婺源著名的雕刻大师俞有桂被文化部授予徽州三雕(婺源三雕)代表性传承人,这是国家对于徽雕文化遗产保护的极大认可与重视。此次非遗的实验性记录研究就以传承人所在的传承基地建设一个700m2的徽雕艺术馆为突破口,对于这项文化的展示内容是需要进行前期的详细策划,雕刻品的陈设是此次展示最为重要的展品,通过与“非遗”大师俞有桂的调研交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其展品主要确定在根雕艺术品、木雕家具、古建筑的砖雕石雕装饰部件三个主要方面。徽雕主要是依附于建筑装饰和徽州家具而存在,经过装饰性的发展之后产生了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根雕、木雕艺术品体系。在图片和文字展示方面主要是关于徽雕文化的发展历程简介、雕刻技艺简介、材料的展示介绍及最近几年这项“非遗”行业所获得的传承性发展与创新四个方面来进行。但是要将这些作品、图片及文字合理地植根于地域性的浓缩空间中,并与空间融为一体来使观众感受到沉淀的历史文化氛围是需要仔细推敲斟酌的事情。最好的方法便是从与当地环境、文化的类型学建构着手,来寻找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文化符号,这样设计出来的空间就会与历史、环境与文脉产生某种天然的联系。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先进行广谱式的考察,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沟通,将婺源所有与徽雕有关的地理环境、人文特色进行归档研究。通过资料及现场调研分析得出当地具有特色的文化符号主要有:江湾古村落群及萧江宗祠、非遗传承人的故乡汪口村、婺源步行街、婺源景观桥、沱川理坑为代表的徽州古建筑群、当地著名的自然景观油菜花及月亮湾等。其文化符号中有完全传统遗留的徽雕艺术,有与现代地域发展结合而创新的徽雕艺术,还有哺育徽雕艺术的基础性自然环境代表,就完全能够有机地串联成一个能够反映非遗传承基地发展现状的背景资源。
2 展示氛围的营造与展示方法
2.1 利用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手段进行非遗文化的多媒体展示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互动投影视频,其主要内容是关于讲述徽雕的发展历程、华龙徽雕非遗基地的发展历程、已研发成功的代表性项目和作品以及相关史料典籍的数据库链接等。参观者可以根据触动触摸屏进行选择性点击,与此相链接的是一个完整的徽雕多媒体资源库平台建设,其中包括这个展馆所容纳不下的所有徽雕艺术品的基本背景资料及相关数据、相关的影像视频资料以及个性化定制的选择服务等。展厅中的部分展品比如龙椅采用360度旋转的动态展示,配合其背景的虚拟展示墙面产生一种虚实结合的幻影空间效果展示。对于前期调研过程中所发掘的文化符号也要进行科技化的展示融合,比如由该基地所完成的景观桥、萧江宗祠、步行街等大型项目以微缩模型的形式加以展示,其周围的场景以现实中的周围的活动场景作为动态背景进行影像投射,使其更具备真实性和趣味性。
2.2 注重在展示过程中的互动体验性
在参观的过程中使部分家具类展品可以与参观者产生互动体验关系,参观者可以亲身的坐在或者躺在相关的座椅及木床上进行舒适性体验。在参观完木雕艺术品的时候可以在展厅的雕刻体验区自己动手雕刻一些相对简单的小艺术品作为纪念,让更多的人感觉到这项艺术的博大精深及保护发展的重要性。又比如在进行古建门头砖雕的展示时就会出现两种思路,一种是将收集回来的古建零件在展厅的某一入口处进行重新的拼接组合,复原其原来的面貌,而另一种思路是用等比例的图片或投影将这个门头的原始样貌展现在墙上,然后在图像旁边的墙上以人视线的范围内为基准安装玻璃展示盒,将零部件展示其中,零部件的盒子用发光的灯线指引在图像中的原始位置,这样的展示效果显然就更加具有体验性,因为一般平时人们只能看到高高在上的门头,而以人视角来观察这些组件显然更加别具一格,令参观者印象深刻。
2.3 流线及空间排布的趣味性设计
在流线上由于整个展厅的空间面积并不大,只有700 m2,因此适当增加其室内的流线长度是非常有必要的。整个流线采用造园方法中的借景、对景等基本方法,使参观者在整个过程中的任何视线都有相应的主展物品呈现其中。在铺地材质上也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在统柜和零散的展区就用PVC等反光适宜的材料来与整个叙述性“博物馆”展示的语言来表达徽雕的发展历史和静谧的艺术氛围,而在套件样板中则用青石板的铺地来还原真正徽派室内空间的特质,来展现最为现实的生活场景。在整个流线的设置中使叙述性“博物馆”展示方法与场景式样板空间相结合穿插,以避免其参观的乏味性,并且整个展示空间的光照也会不断的进行亮暗交替,来增强展示“过程中”的体验印象。
3 文化遗产空间化记录的后续设计研发保护
对于徽雕的艺术馆记录设计其实只是对于这项非遗保护的第一步,而要真正发掘这项非遗文化就必须进行更为深层次的梳理规整,将其所有的价值性资料完整的记录下来,比如在后期可以进行多媒体资源数据库平台建设和徽雕的大型数字化虚拟博物馆设计,与现代高科技的结合更能够焕发出传统工艺的魅力价值,虚拟化的空间记录是当下人们更为方便且更容易接受的保护方式,可以结合徽雕文化和数字化虚拟展示的最新技术进行了原创性的研发运用,当完成对这项非遗的保护和展示两个方面工作之后便可以与市场商业接轨,建立“产学研“的互动平台自行运营体系,解决这项非遗事业后继无人的现状。由于目前非遗的此类数据库及虚拟展示平台系统大都是由政府出资运营维持,长此以往势必增加政府负担,并且不能够激活传统非遗的现代化应用,通过平台的搭建策划一种自行运营的模式,使其带来的经济效益能够满足平台的运作费用,使非文化遗产平台摆脱完全依赖政府的局面自行发展,这才是对于传统文化复兴、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创意产业的重要示范途径。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传统;现代;非遗;装饰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繁多,形式多样,文化底蕴深厚,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仅仅只是被收录进各级非遗名录,对非遗项目只起到了调查和记录的作用,没有很好地进行传承和发扬,使得很多非遗项目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为了进一步弘扬非遗文化,传承非遗项目,如何利用新时期的创新创意设计,将非遗融入现代装饰艺术已经成为当今热门话题。
1现代装饰艺术中的非遗装饰元素以及文化内涵
我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10类: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1]传统手工技艺因其形式多样、具有实际载体、技艺性强、花纹特色明显等多个特点,能与现代装饰艺术很好的融合,强有力的烘托产品内在艺术特色,使产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选取瓯塑、黄杨木雕、苍南夹缬、细纹刻纸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技艺,根据这些传统手工技艺与装饰艺术的结合层次,将其分为三个层级,并对这三个层级分别进行深入研究,并延伸拓展。
第一层级:技艺搬迁。所谓技艺搬迁即指将传统手工技艺原封不动或者简单整合,将其完整搬迁到现象产品装饰艺术中,实现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产品的第一层级结合。这一层级结合比较简单,主要通过利用原技艺特点,改变其基材、表面形式等方法,实现技艺搬迁。在此基础之上,产品设计者结合瓯塑特点,利用瓯塑油泥自身特性,将图案缩小,将其制作在眼镜架上。设计者可以利用镜架本身镜腿宽度以及金色斜线的位置,在斜线上制作出金色花瓣的感觉,为镜架增添几分优雅,使镜架更具文化底蕴。类似的方式还可以应用到其他传统手工技艺中,如将小面积瓯绣作品、细纹刻纸作品等,采取简单结合的方式,将这些传统手工技艺运用到现代装饰艺术中,打破传统非遗作品宣传方式,使消费者在购买这些产品时,主动了解、认识并接纳非遗文化。
第二层级:加工技巧。传统手工技艺加工自成一体,加工特色明显,产品独特,深受人们喜爱。有些有特色的手工技艺,可以在原有基础上,缩小加工面积、减少加工复杂程度、变化加工形式等,甚至可以将这些不太复杂的手工技艺交由消费者进行判断、选择,根据消费者意愿进行个性化设计和定制,使传统手工技艺和现代产品设计有机结合。第二层级主要在第一层级基础上,通过对手工技艺加工技巧的分析,将这些非遗手工技艺加以转化,将其移植到现代产品装饰设计中,或者结合现代先进的加工设备,体现消费者个性需求,在装饰设计中添加传统手工技艺。
(1)仿黄杨木雕工艺。温州黄杨木雕,作品内容贴近社会,作品造型生动,其刻画的人、物神形兼备,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内容题材大多表现中国民间神话传说、民间风俗习惯中的人物、动植物等,如八仙、寿星、关公、弥勒佛、观音等。黄杨木雕刀法细腻,图案清晰、生动,现代产品设计中,吸收黄杨木雕的加工特点,将其和先进的精雕机相结合,将黄杨木雕这项手工技艺应用到现代产品装饰中。利用雕刻机仿黄杨木雕技艺特点的眼镜产品。
(2)仿细纹刻纸工艺。温州细纹刻纸刀法精妙绝伦,图案线条细若游丝,工整细腻,纤而不繁,手法高超者可以在一寸见方的纸面刻出50条线条,其纹样细若游丝,经过这些刀具打造的经纬格子线,手工技艺者能随心所欲地刻画装饰图案、纹样。眼镜镜腿表面的花纹可以采用镭射加工,能在镜腿金属饰片表面形成很好的一层细致花纹,并且花纹大小不受限制,花纹复杂程度由设计者决定,能很大程度提高本款眼镜档次。同时眼镜销售人员可以通过对这款眼镜特色的宣传使消费者了解这款眼镜的文化内涵,了解温州细纹刻纸手工技艺的特色,增强对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加深消费者对这款眼镜的喜爱程度。
(3)仿苍南夹缬。温州苍南夹缬是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一种在织物上印花染色的传统手工技艺。苍南夹缬手工技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苍南当地广为流传,20世纪初,本地民众婚嫁均会选用当地夹缬技术制作相应织物。2006年“苍南夹缬”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三层级:提炼升华。经过技艺搬迁和加工技巧沿用,非遗手工技艺能在现代加工技术手段之下,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并在各类工业产品中加以体现,从而使工业产品和非遗更好的结合,也在工业产品中体现当地非遗文化内涵。在这两个基础之上,提炼升华主要将流传至今的非遗手工技艺中的图案、花纹、加工特点、工艺特点等各种内容加以综合,[2]并将其进行提炼和提升,用现代工艺手法在现代工业产品上得以体现。非遗手工技艺中,很多图案、花纹、颜色、工艺特点等,都和当地民众生活、生产以及风俗相结合,有很强的文化气息在内,如瓯绣、瓯塑、细纹刻纸、苍南夹缬等多种手工技艺,图案以花鸟、山水、人物等为主,制作细腻,图案清晰,颜色鲜艳生动,层次感强,作品效果突出,制作精美。在此基础之上,很多工业产品也吸取这些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特点,结合现代工业设备,将这些优美的图案、花纹提炼升华,结合产品本身尺寸、造型基础等加以应用。
2总结
温州当地非遗手工技艺有着很强地方气息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手工技艺很多都展现了南方手工艺人精妙的技艺和细腻的装饰风格。[3]这些细致、烦琐的装饰花纹和图案,结合现代先进的加工设备,通过简单搬迁、加工技艺搬迁和提炼升华等方式,将温州当地的非遗手工技艺成功转化到现代工业产品中,使这些非遗手工技艺能通过现代产品得到更好的体现,也使非遗手工技艺的精髓在现代产品上得到传承。以非遗为基础,通过现代加工手法设计、生产的现代产品,能使消费者在了解温州当地民俗文化的同时,更好的认识、接纳、传承和推广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更好地认识温州、了解温州。[4]参考文献:
[1] 汪颖.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设计案例研究[J].包装工程,2012(06):6871.
[2] 宗伟刚,段晓昀.黎平侗族童帽装饰艺术研究[J].装饰,2013(03):8486.
篇7
一、移动学习时代下图书馆读者教育培训服务的新变化
(一)移动学习的内涵
当前图情节对于移动学习的概念尚未有统一的界定,但从相关学者的研究与实践中可以总结出移动学习的内涵:其一,突破时间与空间的新型学习模式。在我国社会步入移动学习时代以前,图书馆就已经开展了读者教育培训服务,但需要读者共处于图书馆所创设的现实性学习空间之中,一方面,传统的学习模式不能保证读者的全员参与,部分读者可能在路程、时间等多因素的限制下缺席线下学习;另一方面,此种传统的教育培训模式具有时间限制性,读者错过此次学习机会后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等待下次学习机会。由此可见,传统图书馆教育培训具有时间及空间的限制性。而移动学习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形成教育培训“拟态空间”,读者仅凭借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即可完成学习,因此移动学习一种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的新型学习模式;其二,可满足读者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学习平台。学习资源数据库、网络系统、多功能教育培训模块构成了移动学习平台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可满足读者多元化学习需求;其三,可帮助读者达到预期学习目标的多元化服务。图书馆通过多元化服务促进读者与信息之间的交互,继而帮助读者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二)移动学习时代对图书馆读者教育培训服务的新要求由上述内容可知,移动学习是对图书馆提供的传统教育培训服务截然不同的读者自主学习模式。基于此,移动学习时代必然会为图书馆读者教育培训服务带了深刻的变革。其一,读者信息获取形式变化对图书馆读者教育培训服务空间的新要求。移动学习时代,读者倾向于在网络上获取学习资源,这就要求图书馆加快数字化资源的转化速度,抢先占领网络教育培训高地;其二,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对图书馆读者教育培训服务方式的新要求。移动学习时代下,便携、容量大、支持多类型资源播放的iPad、kindle等移动阅读设备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这就要求图书馆丰富教育培训服务方式,满足读者多元化学习需求;其三,读者知识更新速度的提升对图书馆读者教育培训服务理念的新要求。移动学习时代加快了读者知识的更新速度,为此,图书馆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将教育培训延伸至读者触手可及的地方,并为其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继而实现图书馆教育培训服务的泛在化。
二、移动学习时代下图书馆读者教育培训的创新途径
(一)提高图书馆馆员服务意识及能力
移动学习时代对图书馆读者教育培训服务范围、内容、方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图书馆读者教育培训服务的执行者,图书馆馆员的职业态度、精神、综合素质、信息素养、互联网及大数据思维将会直接影响读者教育培训服务质效。为此,图书馆要加强对馆员的培训,提高其服务意识与能力。例如针对当前的媒介融合发展形势,图书馆可以开展“新媒体信息制播”专题培训活动,请新媒体平台上的“大V”讲解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特点、新媒体信息制作的技术等,并构建理论+实践培训模式,请馆员结合所学知识与技能尝试将其所录制的读者培训讲座视频上传至新媒体平台,培训教师从该新媒体作品的标题、内容等各个方面对其作品进行分析,以加深馆员对新媒体的认知,继而提高其利用新媒体创新读者教育培训服务的技能。同时,图书馆要注重对馆员职业道德的培养,继而构建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读者教育培训队伍。
(二)以读者需求为核心开发数字化文献资源
读者需求是创新图书馆教育培训服务的最大驱动力。移动学习时代下,图书馆要致力于为读者提供全面化、个性化的教育培训服务。为此,图书馆首先要全面整理当前现的教育培训文献资源,并做好分类与研究工作,已明确自身的资源优势。其次,整理移动学习平台上登记的读者信息,了解其年龄、职业特征、所浏览及检索的文献,利用大数据进行读者教育培训服务需求“画像”,初步掌握读者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阅读方式习惯、阅读实践等,通过对比现有文献资料及读者“画像”了解馆内资源的不足之处。最后,以上述分析结果为基础构建图书馆教育培训资料数据库,将馆内检索、阅读数量最多的纸质资料转化为数字及电子资料,针对馆内资料不足的问题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方式广泛开发文献资源,将图书馆打造为“地面+云端”立体化资源平台,并将资料管理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相连,管理人员可实时了解读者对数字化文献资源的使用情况,继而为其补充、更新、整理教育培训资料提供真实的数据基础。
(三)以移动学习平台为依托提高服务质量
当前大部分图书馆都构建了移动学习平台,但其中存在功能设计不完善、内容庞杂且检索困难、互动性较差的问题。为了提高读者教育培训服务质量,建议图书馆改进现有移动学习平台。首先,在移动学习平台中嵌入学习指导模块,清晰列出移动学习平台使用方法、图书馆功能分布和利用、图书馆资源查询及检索方式、计算机操作与设备使用方法等;其次,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拓宽教育培训服务范围。通过设置虚拟馆员实时在线解答读者的问题,并智能化生成读者学习需求文献清单,例如读者想要了解“PLC技术”相关知识,“虚拟馆员”系统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列出读者可能需要的数字化文献:PLC自动控制技术、PLC自控技术与变频器、PLC网络构建等,以缩短读者检索文献的时间。图书馆也可根据对读者需求的调查设置平台功能模块,核心目标在于应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颠覆性技术增强读者的学习体验,继而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依赖程度。
(四)借助新媒体平台构建图书馆宣传矩阵
新媒体自诞生以来,凭借其信息内容的丰富性、信息传播的实效性、信息形式的创新性迅速占据媒介市场大量份额,获得极强的竞争优势。图书馆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构建宣传矩阵。利用新媒体的前提为了解不同类型新媒体的特点。例如“抖音”平台信息传播以短视频为主,图书馆可以馆内环境为主题制作“快闪”视频,在仅一分钟的视频中彰显图书馆的时代性特征,以环境吸引读者的关注;“微博”平台具有互动性的特征,支持读者的评论、发表观点,为此,图书馆可借助微博超话向读者提问:“说说你对当代图书馆的‘不满’”,读者在该微博下放的评论即体现出其对图书馆服务的新要求,图书馆可整合读者评论并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对馆内各个方面进行优化;“微信”平台信息以图文为主,图书馆可制作“图书馆发展史”图文作品,以向公众宣传图书馆一直以来“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继而增强读者对图书馆的认同感、信任感。除此之外,图书馆也要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价值,通过与当地文物所、博物馆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下文化活动,例如在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图书馆可向当地文物所了解当前所内已立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并从博物馆获取手工制品、舞蹈、歌曲等照片,通过在室外搭建展台,在馆内摆放非遗文化陈设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并以非遗文化册、各类文化的介绍书籍吸引读者,使读者切实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继而形成保护、传承非遗文化的意识。
篇8
关键词大数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现代化传播
一、研究背景
为实现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结晶的普及与传承,弘扬国家文化传统与精神,近年来文化领域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在当前科学技术快速更新换代的情况下,海量信息扑面而来,碎片化、无序化的信息传递模式慢慢消解了传统保护与传承模式的作用,寻找适应大数据时代的非遗保护展示与传播策略变得十分迫切。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系统性研究已经非常前沿,如涉及文化文物业馆藏文物和古籍数字化保存技术、互动服务与网络服务平台搭建、民族音乐与口头文学数字化记录留存、前沿科技手段(3D影像、虚拟场馆、立体投影等)的开发应用等方面,这些具有良好操作性的研究成果被应用于故宫博物院文物保存和多媒体导览服务、中国国家艺术研究院对传统音乐的数字修复和保护、“数字敦煌”建设项目、法国卢浮宫艺术馆“漫游卢浮宫”多媒体视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亚洲文化数据技术等项目中。可见,随着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工作已经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浙江作为文化大省,一直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而在当下,社会环境与以往显著不同,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流量经济等关键词都暗示着这是一个信息媒介的时代。以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已经被各种信息平台上抢时间、重推广的新兴传播理念所取代。在这样的大数据背景下,浙江省的文化从业者们越来越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步骤在于怎样展示和传播这些文化。要想以智慧化的手段构建和传播浙江独具魅力的地方文化,就必须重视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承,在信息社会中寻找适应社会新环境的保护与展现途径。
二、大数据背景下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
浙江的文化文物业依托于文化大省的优势,底蕴深厚。在文化事业场馆中,博物馆、文化馆、档案馆都是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场所,因此它们的数字化展示进程就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扬息息相关。浙江的非遗文化场馆如果能加快面向智慧城市建设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关键技术的应用,相信会有效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的广泛度和有效性。
(一)着力虚拟文化展示中心建设
参考谷歌公司文化学院项目,利用3D拍摄技术记录场馆展厅,再通过后期制作建构三维虚拟非遗展示场馆。同时,将藏品数据库中的高清图片、三维图像、视频等与之结合,达到能在线参观虚拟博物馆、文化馆,并自由读取展示对象信息的效果。随着新技术的成熟,还可以在此基础之上,利用VR(虚拟现实)技术,使参观者通过VR眼镜身临其境地畅游虚拟博物馆,以更生动和沉浸式的体验感受历史文化。也可使用3D建模技术对历史遗迹进行虚拟重建,开发文化特色体验项目,在AR(增强现实)技术的帮助下,让观众趣味性地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另外,还可以利用三维扫描和立体投影技术,使文化场景以极高的精度出现在参观者面前,从而实现视觉效果与现场无异。
(二)利用大数据拓展展馆的功能边界
大数据的应用必然要建立在获取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对于展馆来说,这就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展品数据,另一方面是参观者数据。建成展品数据库后,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某个年代或某个地区文化的发展流变,或者艺术作品题材、创作手法方面的特征,这不仅能拓展与展品相关的知识系统,还能使原本感性为主的艺术研究获得理性的支撑。在档案馆,可以利用档案数据追踪一段历史时期内的社会工作重点、人口流动、家族变迁等,从而得出具有社会学意义的结论。在参观者数据方面,可以利用线上销售门票、线下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参观用户的基本信息,并通过统计门票数据、客流量数据,对用户进行细分。具体说来,可以有以下几方面的尝试:(1)通过历史客流量数据和旅游客户数据进行日客流量预测,提前做好工作预案;(2)根据细分用户特征,预测不同时段观众的群体特性;(3)通过摄像头、红外线灯感应设备定位用户,监测人群密度,如果超过安全密度,则在入口处进行调控,或加强保障力度;(4)通过微博、微信等分析,为用户设计个性化的城市展馆文化旅游线路,并采集观众意见建议,优化展馆服务;(5)通过馆内人群轨迹分析,以及社交媒体内容分析,得出最受欢迎的展品,并围绕其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周边产品;(6)通过手机客户端实时为观赏者提供掌上导览、藏品讲解、资料下载等信息服务。
三、大数据背景下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地区内涵、精神、艺术的所在,并不仅仅是一个需要保存和保护的对象,如果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地对非遗资源加以发展和利用,构建起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展示体系,才能够使非遗工作获得更为全面的价值。
(一)推进文物的数字化保存与传播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线上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对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更在于让本国的历史文化与世界有一个数字化的接口,让全世界对历史感兴趣的人都能够足不出户便能访问、感受历史与文化。目前,大英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法国卢浮宫、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国家级大型博物馆都将数字博物馆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同时,国内的城市博物馆,如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馆等也都以数字技术为基础,探索数字博物馆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应该加快数字化建设步伐,可以利用文字、图片、全息视频、三维扫描等手段,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全方位保存非遗文化和藏品信息,并通过数字平台展示,打造智慧文化馆、博物馆,以供参观者、研究者随时访问,补充实地观展的不足。系统运行顺利后,远期目标还可以与其他场馆进行数据交换,链接展示与对象有关的历史资料及文物,以挖掘各地馆藏之间的联系,从而建立完善的文化体系。
(二)改造文化场馆门户网站
目前,浙江的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非遗展示中心虽然大都有自己的数字门户,但大都偏向于行政风格,习惯于将新闻动态、学术研究、概况、资讯等这些普通参观者很少关心的信息放在首页,没有真正站在访问者的角度思考他们需要怎样的信息,这是国内许多文化网站存在的问题。对比国外的博物馆主页可以发现,其网站的排版都比较活泼,具有图片为主的特点,并在醒目位置提示在展信息,以及提供儿童到馆、馆区地图、展览日历等服务信息。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站应充分借鉴国外网站设计风格,努力提升网站吸引力,提高特色项目的知名度和利用率,并营造活跃的分享与探讨氛围,以将非遗知识进行充分推广。
四、结语
篇9
关键词:非遗传承;湘绣;设计;创新
湘绣,作为我国“四大名绣”之一,其名声在外,湘绣艺术作品栩栩如生。湘绣2000多年的历史传承,其所发展而成的多种刺绣技艺能够传承下来,实属不易。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传承需求进一步提高,人们对于传统文化艺术产品的欣赏能力也进一步提升,在国力日渐强大的同时,人们更乐于接受我国传承下来的文化艺术形式,并有自信将这些艺术形式推广至全球。湘绣本身具备很强的工艺价值和人文价值,是一种值得传承应用和创新的艺术形式。因此,在非遗传承视角下来看,湘绣技艺不但要传承下去,还要符合新时代的要求,符合当下群众的审美和适用需求,在设计上加以创新。
一、非遗传承视角下的湘绣艺术概述
(一)湘绣艺术介绍
湘绣,顾名思义,是起源于湖南湘西地区的一种刺绣艺术。湘西地区是汉族和苗族杂居的地区,湘绣既受到了顾绣的影响,也受到了苗绣的影响,同时也吸收了苏绣和粤绣的一些技法优点。湘绣本身属于民间刺绣,自古以来,湖南湘西区域及长沙周边区域就形成了以刺绣为主的手工业,并成立了诸多知名的绣坊,古长沙县就曾有“绣乡”之称。从考古挖掘出土的湘绣艺术作品来看,湘绣艺术产生于2000年前,那时的湘绣艺术就已经比较成熟,出土绣品的图案就有十多种,绣线的色彩也多达18种。现如今,湘绣传承下来的技法十分丰富,有70多种,并且有上百种色彩的绣线,结合起来运用,可以绣制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图案,从花鸟鱼虫,到动物人物,再到书画的绣图等等,广大的湘绣艺人传承下来很多优秀的作品。
(二)湘绣艺术特色
湘绣艺术有着其自身的特色。首先,湘绣所使用的技法就有平绣、网绣、织绣、立体绣、双面绣等多种,采用不同的刺绣技法所绣制出来的图案样式不同,在绣制不同图案时,也会考虑到技法的选择。所以,从湘绣的发展来看,相应的刺绣技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这些技法的掌握和应用直接影响到湘绣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其次,湘绣的针法千变万化,正是在这些针法的应用下,湘绣才能形成极富表现力的刺绣作品,而且,湘绣的绣图都有着相对严谨的结构,经过构图设计之后再进行刺绣,这样所绣出的图案更加栩栩如生,特别是花卉以及动物图案的绣制在湘绣中极为传神。再次,湘绣的彩色多样,十分鲜艳,湘绣的作品色彩明亮,绣制时通过对不同线的选择,还可以造成不同的明暗、反光效果,比如,丝线和绒线的效果就不一样。最后,湘绣还有较强的立体感,相比原画稿来说,进行了立体效果上的处理,湘绣是在画稿上的再创作,特别是基于双面全异绣技法绣制出的湘绣狮虎作品,则更为生动立体。
二、非遗传承视角下湘绣设计创新的必要性
(一)发挥出湘绣艺术的商业价值
湘绣是一种民间刺绣,所以其所绣制的图案不仅仅是用于一些大件的摆设中,比如,屏风等,主要还应用于服饰以及生活装饰品中,这些与生活相关的湘绣产品更能发挥出湘绣艺术的商业价值。湘绣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身就具有商业价值,但是,现如今存在湘绣艺术作品价格较高的情况,属于有价无市,湘绣艺人制作一幅湘绣艺术作品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还需要练习和积累多年,但是久而久之,湘绣艺术作品成为了收藏品,而非生活中可用的产品。创新湘绣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让湘绣艺术作品走进大众生活,提高商业价值。
(二)在青年群体中实现湘绣文化的推广
在青年人的视角中,非遗文化项目往往都与传统文化有关,都属于较为古老的文化艺术项目,与新时代的文化艺术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也就是说,大多青年人知道湘绣文化,并且尊重和乐于承担保护非遗文化的重任,但是,在生活中青年群体并不能很好地接受和理解湘绣文化,无法在青年群体中形成湘绣文化的传承热潮。而在湘绣的创新设计下,湘绣文化才能更加适应青年人的审美需求,推动其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承推广。
(三)与设计专业联合培养湘绣传承人
非遗传承视角下,通过促进湘绣设计的创新,还可以推动湘绣文化艺术的传承渗透到设计人才培养中,达到湘绣与高校设计专业联合培养湘绣传承人的积极效果。尤其是在湖南省的高校中,设计专业学生学习湘绣有着得天独厚的基础,其可以借助湘绣来开拓设计思路,湘绣也可以有更多创新设计,从而实现双赢。
三、非遗传承视角下湘绣设计创新的不足
(一)湘绣设计仍以传统的图案形式为主
非遗传承视角下,湘绣设计的创新度不足,其在设计时,对传统的图案的应用较多,对图案形式的创新较少。在新时代背景下虽然湘绣的传统图案都比较漂亮,以花卉图案为主,但是在人们审美多样化的需求下,更期待看到与众不同的湘绣设计。为了实现湘绣的商业价值,其在产品设计开发的过程中就要拓宽视野,在保留湘绣技法的同时,对传统的图案加以创新。
(二)湘绣设计创新的领域拓展不够全面
非遗传承视角下,湘绣设计的创新需要其覆盖更多的商业领域,而不仅仅是传统的湘绣产品领域。湘绣本身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风格,有浓浓的中国风,其能够有更为广阔的设计应用领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湘绣的设计创新领域拓展不够全面,并没有深入到生活的更多方面,大多湘绣的设计还是停留在服装以及家居装饰品方面。
(三)湘绣设计与市场对接的不够精准
湘绣是一种手工刺绣工艺,在湘绣设计应用中,往往呈现出来的都是大件作品,作品的完整度高,从设计到制作都十分精美虽然这样的作品有很高的人文艺术以及收藏价值,但是与消费市场的对接不够精准,对此类湘绣设计制作作品有购买能力的人并不多,所以,湘绣艺术的社会传播程度不高、传播范围不广,不利于湘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四)湘绣设计与手工生产效率比较低
为了突出绣工,湘绣的设计都是精雕细琢的,目的就是通过设计和刺绣能够展现出栩栩如生的画面,但是,正因为湘绣制作的难度较高,设计越复杂,其手工生产效率就越低,想要大规模地推广湘绣也就存在一定的难度。
四、非遗传承视角下湘绣设计创新的策略
(一)结合时展创新图案设计
非遗的传承不仅仅是有几个传承人,将古老的手艺保存下来即可,更是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活”起来。湘绣是一种刺绣艺术,在机器化大生产的背景下,手工刺绣艺术逐渐被社会所淘汰,机绣技术的应用可以生产制造很多花样的图案,随着人们对于手工传承技艺的逐渐重视,湘绣又回到人们的视线中,成为高端定制的宠儿。这两种对湘绣艺术的态度都不利于湘绣的广泛传播和传承发展,因此,有必要结合时展的要求来创新湘绣的图案设计,让一些具有时代特性的图案成为湘绣设计的新图案,还可以促使湘绣走出一条多元风格的设计路线,可以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内涵融入图案设计中,也可以将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抽象派、印象派等的艺术风格融入图案设计中,不断推陈出新,提高湘绣的市场发展潜力。
(二)拓展湘绣设计及制作产品的领域
非遗传承视角下,湘绣设计及产品发展的领域应进一步扩大除了湘绣服饰之外,可以创新拓展一些其他的生活类湘绣用品,比如,丝帛制作的团扇,团扇上可以绣上简约大方的湘绣作品;又如,家具布艺装饰品中,可以设计一些湘绣制品,湘绣的图案纹样不需要很复杂,纹样面积也不需要很大,重在风格点缀,从而给家居生活带来更多的审美和传统文化体验;再如,湘绣的婚庆用品礼服、喜帕、手绢、床上四件套等,也可以采用湘绣和机绣相结合的设计制作手法,重在展现传统文化。湘绣设计和制作的领域还可以拓展到旅游产业中,不仅仅是在湖南本地进行销售,更是可以将湘绣艺术推向世界,让高端湘绣作品成为西方人所崇尚的奢侈品、艺术品。
(三)加强湘绣设计与市场的对接
从非遗传承视角来看,现如今的湘绣艺术有着传承人体系,但是仅有传承人是不够的,传承人的责任是将湘绣艺术传承下去,但是仅仅依靠这些为数不多的正统传承人很难有精力将湘绣艺术推广到全社会。想要更多的人民群众了解并喜爱湘绣艺术,愿意为湘绣艺术买单,能够在生活中用的起湘绣艺术产品,就需要将湘绣艺术进行设计上的创新,实现湘绣艺术与市场的对接,既保留湘绣艺术的艺术特色,又简约化湘绣艺术的制作,形成不同难度层次、不同刺绣面积的湘绣艺术设计图样,实现湘绣设计的普及应用。
(四)采用部分手工绣提高生产效率
现如今,湘绣的正统传承人并不多,但掌握湘绣的一些基本技法并不难,想进入高阶层次则需要多年的学习和练习。为了推进湘绣的传承发展,有必要采取部分手工绣的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湘绣制品的成本,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湘绣,从而将湖南的湘绣推广到全国乃至世界。部分手工绣即在机绣的支持下,只在较为重要的设计区域进行手工绣,既让消费者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湘绣,又让消费者认识到湘绣工艺的价值,能够更好地珍藏湘绣产品,让这些珍贵的湘绣设计创新的产品都能销售出去。
五、总结
综上所述,湘绣作为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叫好不叫座”的情况,湘绣设计没有及时推陈出新,影响了湘绣艺术的广泛推广和传承,因此,湘绣的传承发展必须要跟上时代的发展需求,创新图案设计,拓展设计和制作产品的领域,加强与市场的对接,甚至可以与机器绣融合应用,重在将湘绣推广出去,达到非遗保护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文.创意文化视角下的湘绣题材设计创新[J].美术教育研究,2019(22):68-69.
篇10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活态传承;价值;途径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67-01
一、川剧“活态”传承的现状
“活态”传承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进行传承与保护的一种方式,用文字、音像、视频等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方方面面,以此来达到对川剧乃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随着城市化改造,一些传统村落正在不断消亡,非遗文化产生的源头在发生改变。大量传承人离开原生地,他们也从此与“根”断裂。前文化部部长蔡武曾表示,“非遗”的传承链条正在中断,60年间传统剧种损失了三分之一,传统文化目前的生存境地已危在旦夕。
二、川剧“活态”传承的价值
川剧“活态”传承的关键在于“活”,结合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加以融合创新,完好地继承和发展民族艺术文化的精髓。川剧是传承本土民族文化艺术的核心,是对充满着民间生活情调和地域风情的蜀地文化的重塑。
川剧是四川省优秀的文化资源。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对国家和四川省“十三五”规划中,遵循创新发展理念,推动文化创新,遵循协调发展理念,构建优秀文化传承体系等战略部署的实践探索,也是服务地方精神文化需求、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川剧“活态”传承的途径
(一)以创新形式开展川剧文化艺术的传播
其一,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体的迅速发展成为川剧新的发展途径,通过电视节目的展演并加以创新,不断丰富川剧戏曲类节目的种类及内容;改革或翻新传统的川剧戏曲剧目,结合时代编写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新剧,使川剧以全新的面目走向大众的视野。
其二,把川剧戏曲引进校园,将川剧艺术搬上高校课堂,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还为广大在校师生提供了多彩的校园生活和展现自我的舞台,为延续川剧的“活态”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三,针对川剧的地域性发展,在西南地区或成都本地设置川剧文化生态保护基地,实行“一带一”的政策,加强与周边地域间的文化交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活”起来。
(二)对川剧传承人的事业扶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载体即传承人,他们最大的价值是其对信息的传递,将传统技艺继承下来,传承下去。从被忽视到被关注,传承人身份的认定,是基层民间艺术家得到上层文化的重视。传承人们不仅要有使命感,还要通过传习手段引导社会的关注与保护,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川剧的根本便是“活态”传承。从“活态”传承的角度出发,为川剧的延续寻找一份新的途径,为川剧更好地发展谋求一条新的道路,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完善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统。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邓运佳.中华梨园一枝花――川剧艺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3]郭峰.川剧[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
[4]厉震林,倪震.双轮美学――中国戏剧与中国电影互动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
[5]刘文峰.中国传统戏曲传承保护研究(上)[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
[6]于学剑.当代戏曲创新思考[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7]姚於,王斌.川剧之困―――天下第一戏现状报告[J].新西部,2012.
[8]孙晓涛.论地方戏曲保护和传承与增强文化核心竞争力[J].四川戏剧,2012(2).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李梦诗,女,湖北宜昌人,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2014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第二作者:魏园,男,河北张家口人,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2014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