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前景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3-10-09 17:30: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音乐教育前景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音乐教育前景发展趋势

篇1

【关键字】中学音乐教育 发展前景 合理化建议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文化呈现出多样性的发展趋势,教育部门不断地进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以便更好地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重要作用,教育相关部门要对音乐教学方法深入研究,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潮流和步伐,当前艺术教育的主要工作就是大力发展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

一、中学音乐教育改革的作用

中学音乐教育要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成素质教育,确保孩子通过对音乐的学习,整体的素质得到提高,性情得到陶冶,音乐兴趣得到培养。音乐教学对实现跨世纪建设人才培养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提高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在提升学生全面素质方面作用无可替代。所以要加快中学音乐教育改革,快速实现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以促进音乐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突出音乐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价值。信息化和全球化对人才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对于创新型人才和全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学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训的最主要阵地,对于培养优秀素质的人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对音乐教学进行素质教育改革,确保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学习到音乐知识,开发学生的音乐天赋,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最终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全面的提高。

二、中学音乐教育未来发展前景

未来的中学音乐教育前景主要向大众化、综合化、多元化方向发展,音乐教学的内容将会更加丰富,方法更加灵活,设备更加先进,真正地实现设定的各项教学目标。

1.大众化发展是未来中学音乐教育的必由之路。教育部门相关文件明确指出,中学音乐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开展音乐教学活动,高度重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提高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把音乐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作为工作的重点,实现重在参与的大众化音乐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综合型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只要学习成绩好,以后就能找到好的工作的传统观念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新时期教学目标是努力让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开展。

2.多元化是未来中学音乐教学的主要趋势。弘扬民族音乐,对国外优秀的音乐作品进行学习理解是未来中学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努力培养学生的多元化价值观,对世界优秀的音乐文化进行深入的学习,采用中西方结合的教学方式,走博采众长的多元化道路,通过教育活动使学生对东西方音乐差异性和多样性进行了解认识,保障学生在差异和多样性的环境中能够更加有效地学习和欣赏各国的优秀的音乐作品。初中音乐教育多元化具有动态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广泛性主要指音乐的教学内容既包括现代音乐又含有古典音乐;既有西方传统音乐也有非西方音乐;既有现代文明音乐,也有远古的部落音乐。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既要分析不同时间地区音乐之间的差异,又要寻找各个地区音乐之间的共同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实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阻力,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水平,对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实现多元化初中音乐教学的目标。

3.初中音乐运用综合化手段进行教学。“综合素质教育”最初是由美国教育学者提出的,它是一种综合的音乐教学模式,通过音乐的构成因素对学生进行一体化教育,有效地弥补传统单一方式授课存在的授课内容不联系,所教授的知识跳跃性较大等弊端。综合性教学将音乐赏析、音乐表演等融入音乐课程,可使学生接受到较为完整的音乐授课过程。综合性教学过程除了包括专业的音乐知识以为,还涉及许多非专业的知识,将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与音乐课程教授进行贯通,并购买相应的多媒体播放设备,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综合性教学由于初步开展,还需要教师积极的进行实践,对教学方式不断地总结创新。

在素质教育如火如荼的开展过程中,初中音乐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教学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地运用大众化、多元化、综合化等先进教学方法,帮助初中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表演技巧,既了解我国优秀的音乐文化,又要熟悉国外著名的音乐作品,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审美力。音乐教师围绕教育体制改革为中心,对教学观念和教育思想及时调整,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一步地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鄢燕.浅谈中学音乐教育的发展与趋势[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07).

[2]陈洪涛.浅谈如何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中学音乐教学模式[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0(07).

篇2

本届论坛议题很多,来自全国各界的20位学者、教授和嘉宾的三场主题演讲就十分精彩。这三场主题演讲涵括了流行音乐教育教学、表演创作、理论研究和产业传播等几乎所有重要的领域,论题广泛,视角独到。中央音乐学院的梁茂春教授敏锐地对网络音乐现象作了细致的分析,表现出其宽厚的学术视野和对新事物的积极姿态;《人民音乐》编辑部主任、乐评人金兆钧以“数字音乐时代”为题,阐释了数字技术给整个流行音乐产业和文化带来的革命性转变,对未来音乐圈和产业界的发展策略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上海音乐学院的陶辛教授对流行音乐的“商业”形态和“民间”形态进行了剖析,试图为学术界由来已久的相关争论找到一条新的思路;武汉音乐学院的朱爱国教授从传统和声学角度出发,对流行音乐独特的和声现象和规律进行了梳理归纳;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的徐元勇博士则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流行音乐演唱理论体系;李汉颖、黄荟等嘉宾代表则以唱片业内人士的思路阐述了对流行音乐教育的关注和思考,等等。

高校流行音乐教育学科建设始终是本次会议的核心议题。作为南艺流行音乐学院代表,我在论坛开场演讲了《论我国高校流行音乐教育》,围绕高校流行音乐教育,以及流行音乐教育学科建设这一核心议题阐述了发展我国流行音乐教育的新观念和新思维。流行音乐教育体系是一个全新的、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有着广阔天地和绚丽前景的门类。它包含了教育思想、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学科建设、教学管理、教材建设、艺术实践、科研创作等方面。构建科学、规范、独立的流行音乐教育体系对流行音乐学科的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论坛期间,很多专家学者和院校领导都对尽快将流行音乐教育纳入教育部学科目录,建立流行音乐教育体系,完善和发展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许多专家的演讲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流行音乐的理性思考,体现了客观对待流行音乐问题的态度。专家们普遍认为,流行音乐在音乐语言、创作表演技术和产业发展规律,以及消费和审美接受问题等方方面面都存在着特殊性,有别于传统音乐。这些“特殊性”需要被我们不断地作全面的摒除偏私的审视,而不是局部的、简单的、概念化的评价。那么,相应的,流行音乐的教育也应该是特殊的,这是一个多范畴的综合问题,需要全局统筹,更新理念。所以,流行音乐教育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既要尊重教育的逻辑、教育的体系标准来寻求和开展学科建设,又要使教育符合流行音乐实践的俗约概念,尊重流行音乐的文化旨趣和发展规律。然而,我们当前的流行音乐教育很大程度上仍以西方古典音乐教育体系为逻辑基础;很多专业和课程的名称、概念以及教学内容都存在模糊性,这增加了教学的不确定性,影响了教学定位的准确性。李汉颖、陈复明等业内人士在发言中强调,流行音乐越来越需要“专业”人才。这里所谓“专业人才”是针对缺乏系统科学训练的“自习成才”的人才而言的。但是什么样的人才,才能算作流行音乐的“专业人才”呢?我们显然缺乏了解。这是摆在教育界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刘小山博士认为学院出身的人才并不是最终端的流行音乐人才,但他们是流行音乐人才的引导力量。流行音乐教育应该是具有独立性的学科体系,它应该与传统的古典音乐教育、民族音乐教育比肩而立,而不是作为某学科的附属或附庸。

除了以客观的态度认识流行音乐及其教育理念问题,我们要确立流行音乐教育的独立性,最实际的任务就是建立流行音乐教育的独立学科体系。作为一门学科,流行音乐教育的学科理念应该是:遵循时代需要培养音乐人才。“时代”是流行音乐的关键词,流行音乐的从业者们必须对时代保持高度的敏锐才能生存下去。流行音乐教育对时代性的强调会给传统艺术教育带来积极的影响。流行音乐各专业的开设要有所划分与规范,但相互之间却不宜强调界限。为了让学科互动,应该容许学科交叉突破限制。强化“课程”概念,淡化“专业”概念,专业对课程的选择性与分离度;课程对教材的选择性和这种领域间的相互作用和刺激,不仅可以激发提升专业、专业方向与课程、教材的质量,还可以培养出复合型人才与人才的多样化,这种跨学科、交叉学科也是当代高校学术领域的一种趋势。另外,流行音乐理论研究方向诸专业尚未在高校教育中全面展开,落后于表演和创作,成为了瓶颈和弱项。作为建立流行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它是学科建设的紧要任务。

基于对流行音乐学科建设,与会院校最后达成共识:

一、呼吁国家教育部门将“流行音乐”纳入正式的学科目录,与传统音乐学科“音乐学”、“作曲和作曲技术理论”和“音乐表演”并列。国家教育部2005年度已将《流行音乐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列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国家文化部组织了专家考察团,对美国的流行音乐以及相关产业进行了专项考察。近年来高等院校流行音乐教育的迅速发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高校培养出的大批流行音乐创作、表演方面的专业人才,在音乐舞台上已是大放异彩,提高和促进了行业的专业素质和艺术水准。目前,全国每年报考流行音乐各专业的人次高达十几万,毕业就业率也超过了传统的音乐教育,而且发展的前景和势头还在不断升温。尽快将流行音乐教育纳入教育部学科目录中,有利于流行音乐高等教育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同时也是对现有音乐教育体制的补充。

二、建立统一的流行音乐本科教育核心课程。随着国内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院校将学科建设的中心从重专业建设转移到重课程建设,由学年制向学分制过渡,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核心课程的确立与完善成为学科发展的支柱。核心课程的认证与开设,直接左右并影响教学的方向与质量。因此集中全国各相关院校的力量,调研与论证,建立统一的本科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对流行音乐学科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三、最后是统一编写流行音乐学科的核心课程教材。核心课程教材是教材建设的重中之重,建立流行音乐学科体系中最具体、最基本也是最基础的任务是编写一套核心课程系列教材,它有利于学科建立统一标准。

篇3

关键词:音乐专业;就业;竞争力

一、影响地方院校音乐专业毕业生竞争力因素分析

音乐专业学习投入巨大,许多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因此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待遇、职业前景形成“落差”。通过对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观念和求职准备工作方面的研究,发现音乐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欠缺。影响因素如下:

第一,地方音乐类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从高校扩招后到现在,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普通高校开办音乐类专业如潮水般兴起。除传统的艺术类本科院校外,许多综合性大学也设立了艺术学院,民办高校设立艺术类高职专业则更多。

第二,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师资力量不强。地方高校在师资力量方面基础比较差、底子薄,特别是新成立的系院和新组建的音乐类专业,缺乏一支有过硬专业技术和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

第三,学校专业结构不合理。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在专业设置上观念落后,缺乏创新,在专业设置上延续的全国知名音乐院校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专业结构模式。但按照这种专业设置模式培养出来的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由于专业优势不是很明显,导致往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太适应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的专业需要,找工作的局限很大,就业质量不高。

(一)重专业学习,轻综合素质。各艺术院校在办学过程往往把艺术教育作为单一专业技巧教育而不是艺术素质教育,重“技”轻“艺”或重“艺”轻“文”的现象普遍存在。其最直接的后果是影响了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所培养的人才只是身怀某项技能的“工匠”,或者是文化修养匮乏、缺乏创造力的表演者、艺术模仿者。地方高校音乐类专业的学生入学时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都相对较低,学校在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学校声誉和地理位置等方面也处于劣势,而且在办学过程中也普通存在重专业,轻综合素质的现象,学生与艺术院校、重点综合性大学音乐类专业的学生一样,“主修”意识特别强,认为自己专业学好就行了,忽视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就出现了只会唱歌、只会跳舞、只会弹琴的单一发展、知识面过窄,综合素质较差的毕业生。这样的“专才”无法适应相关岗位的工作要求,无法满足区域经济建设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重个人才艺,轻合作培养。音乐类专业的学生具有艺术类学生共有的特点:思维活跃、个性张扬、独立意识和自我表现意识很强,往往只对自身及专业感兴趣,对除此之外的事情关心较少,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普遍不强。加上音乐类专业特殊的教学规律,专业授课大多采用一对一或小班教学的形式进行,由于每个人上课的时间不尽相同,且分散零碎,因此不能像普通专业的学生一样经常开展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和合作精神的团队活动,带来的结果是不利于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提高。而职场的发展是以合作和竞争为基础的。

(三)重创新意识,轻AQ教育逆商。AQ来自英文AdversityQuotient全称逆境商数,一般被译为挫折商或逆境商。是美国职业培训师保罗?斯托茨提出的概念。它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大量资料显示,在市场经济日趋激烈的今天,大学生能否成功就业、创业和有较好的职业发展,不仅取决于其是否有强烈的创新创业意识、娴熟的专业技能和卓越的管理才华,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大多数音乐类专业的学生家庭条件和成长的环境相对优越,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父母关注、关爱较多,依赖思想严重,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面对困难的勇气,心理承压能力较弱,AQ不高。而音乐类专业在人才培养要求和实践过程中,始终强调学生个性化的特征,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创新意识强,而AQ不高,抗压能力差,往往会因为曾经的失败导致自信心不足,这在竞争中是最致命的。

二、提高地方院校音乐专业毕业生竞争力的措施

首先,控制招生规模、提升生源质量。近几年,音乐本科教育在不断扩招的同时,出现了不少问题,教学质量的下滑就是扩招带来的最直接最严重的后遗症。

第二,建立一支学术研究与艺术实践兼备的师资队伍。当控制了招生规模,教师将有时间进行专业学习,因此,创造条件选派青年教师外出进修,攻读学位,以提高W历层次、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采用外聘导师方式,聘请专家、教授进行青年教师的培训、专业教学指导和科研实践的指导,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建立专业的实践机制,音乐专业教师定期进行实践性的演出活动,参加地方、社会组织的音乐晚会。以取得演出实践的经验;达到音乐教师们从讲台到舞台,再从舞台到讲台的音乐专业素质提升的转换,取得宝贵的经验,以用来充实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调整专业课程设置,转变教学理念。音乐教育专业现状的形成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音乐教育专业的理念,所以,要培养应用型音乐艺术人才必须首先转变音乐教育专业理念。地方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应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积淀知识文化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职业道德,培养他们高深的音乐表演能力,培养学生超常的音乐思维和创造力的整合力。要使音乐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还应该注重专业课程的调整。音乐专业课程设置要在夯实学生坚实的专业基础上,拓宽专业口径,构建多元的知识体系。一方面要科学合理的开设专业课程,增加文化科学基础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要面对音乐市场的变化,要不断增加大量新知识,新课程,注重与音乐实践的结合。

参考文献:

[1]李新.综合性大学艺术类学生人学教育有效性初探[J].现代教育管理.2010(11).

篇4

关键词: 音乐分析误区 发展趋势 实践价值

音乐分析是对音乐作品解读的一种方式,在人类的音乐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音乐分析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十八世纪中叶以前的早期音乐分析、十八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末的以曲式学为核心的音乐分析、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的以个人风格和理论融合为特征的音乐分析。作为人们认识音乐作品的方法,它是经过漫长的发展才达到今天的高度的。随着作曲实践中各种新的技法的出现,音乐分析在二十世纪达到的高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其理论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形成了五大分析方法:兴德米特分析理论、申克音乐分析理论、十二音序列音乐的分析、音级集合分析法、主题一动机分析法,为音乐分析的发展奠定了厚实的理论基础。

1.音乐分析误区的批判

由于近年来音乐学开始面临诸多的挑战,业内的有识之士开始着力于对学科自身基础理论的讨论与建设,音乐分析作为一种方法论前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整体审视,所产生的误区也引起了人们强有力的批判。

1.1单一、固定的视角。

现今所有的音乐分析方法几乎都是采用单元的、唯一的视角,在阐释作品时往往从单一的原则出发,将作品的所有细节都看作是这一原则衍生出来的产物,无法兼容其他方法的视角而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同时,这种狭隘的思维模式也使在音乐分析的过程之中无法顾及音乐结构其他的方面。以申克的音乐分析法为例,这种方法在分析作品的和声对位线条结构时就很少注意音乐的动机联系等,而这种弊端,往往使人对各种分析理论产生一定程度的缺憾感。

1.2片面的着力点。

通过比较分析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音乐分析方法的着力点都集中于音高结构,不约而同地将乐谱所代表的整体音乐结构这个分析的对象置换成了仅作为音乐结构中一个部分的音高结构。不可否认,西方音乐最具特性的方面就是经过长期演化而形成的音高结构,它可以成功地体现现实作品有机统一的属性,但显然音高结构并不足以代表音乐结构的整体。因此,对音乐结构的其他方面,诸如音响性质、时间性质、词曲关系等回避,是现今音乐分析犯的一个根本性错误。

1.3孤立主义的态度。

在对音乐作品的分析态度上,现有的音乐分析法常秉持脱离历史上下的孤立主义态度,有意无意地忽视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的创作意图,甚至割裂其他作品的联系,从而导致音乐分析不能向我们提供全方位的音乐阐释。相关音乐史学家对此也颇多微词,他们指责音乐分析将作品仅是作为一个固定于乐谱文本上的标本。这种孤立主义的态度使得音乐分析在对歌剧这样的综合性体裁进行阐释时显得十分乏力。

音乐分析的这些误区是难以否认的,为它自身的发展设置了种种障碍,只能在一条偏狭的道路上生存和前行。音乐分析应努力进行突破,积极汲取音乐学科其他方面的精髓和营养,向更高层次发展。

2.音乐分析的发展趋势

音乐分析在二十世纪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分析方法和体系,使各时期的音乐作品及其各个方面能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极大地提高人们分析和研究音乐文化的能力。经过二十世纪的迅猛发展之后,如今的音乐分析有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传统分析理论被分析家再次重视。

音乐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已走到二十一世纪,新的音乐分析法相继成形并逐渐成为主流,但是传统音乐分析作为新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在某些方面仍有其存在的重要价值。不论音乐文化如何发展,其本身固有的某些特征都不会发生本质的变化,传统理论依然是各种分析法融合、转化、互渗的必要平台,比如申克分析法是调性音乐分析的代名词,音级集合分析法也可以解释分析传统音乐等。音乐分析理论的发展离不开传统的基础,在音乐现象异常复杂的今天,传统分析理论也要发挥应有的作用,紧密联系音乐创作,促进共同发展。

2.2音乐分析体系的分化与融合

音乐分析体系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分化,这种分化主要表现在将音乐作品中微观更单一的因素与乐曲的总体运动的关系作为分析对象,开始对特定时代、特定民族、特定地域的音乐进行专门的研究。而融合方面,是指各种分析体系之间或某种音乐分析理论与其它学科理论之间进行了有机渗透,它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推动,自然科学的成果对音乐分析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如今,音乐分析法的发展使得分析的质量更多地取决于分析思维分与析方法的选择对分析实践的影响,这不仅是音乐本身的要求,而且是人对音乐艺术认识的需要。

3.音乐分析的实践价值

音乐分析对音乐实践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对于提高我们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也有着巨大的辅助作用,大致可以从音乐欣赏、音乐教育、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3.1音乐欣赏。

在音乐欣赏方面,音乐分析能帮助我们提高对音乐的整体感受能力,有益于我们理解和体验音乐本身及其内在美,在整体上把握音乐结构,并使我们的听觉思维得到有效训练。听觉系统是人类接受信息的重要渠道,具有很强的审美感受能力,如果没有具备审美感受能力的人类听觉,根本就不会有音乐艺术的存在,因为音乐的价值只有通过欣赏者的聆听才能得以最终实现。音乐的感受力一方面含有先天的成分,另一方面却凝聚着后天培养的结果,因此这种能力在音乐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音乐分析的过程使我们充分了解了音乐要素,如旋律、节奏音色、曲式、和声等有机建构,进而能对其进行综合性的整体感知。

3.2音乐教育。

在音乐教育方面,音乐分析能使老师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提高音乐实践的能力。对音乐的理解既要依赖准确的听觉感受,还要通过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进行分析,毕竟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音乐是听觉和音响的艺术,要想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就必须在音乐实践中不断训练,对古今中外的名曲经常反复地进行分析,获得多层次的审美感受和体验。将音乐分析贯穿于音乐实践中,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便能准确地把握音乐艺术的普遍规律及音乐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教师将音乐分析贯穿于音乐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并汲取相关的音乐知识和信息,便能在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上得到很大提高。

3.3音乐表演。

在音乐表演方面,音乐分析能帮助演奏者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用更优秀的艺术表演来诠释作品,感染听众。音乐表演艺术是一门十分个性的艺术,同一首作品经由不同的音乐家表演往往会有不同的效果。因此,表演者要不断进行音乐理论的学习,提高音乐修养和音乐分析能力,对音乐作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这对于他们准确把握和诠释作品、吸引和感染观众及升华艺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4音乐创作。

在音乐创作方面,音乐分析能帮助作曲家提高控制作品结构的能力,在创作时选用适当的创作技法及音乐语汇并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对音乐作品的细致分析,不仅能更深地理解相关的技法,而且能在分析的过程中明确作品的构思并获得创作灵感。毕竟音乐创作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拥有着丰富细腻的精神体验,它除了需要理性层面的技术控制以外,还需要依赖于作曲家丰富的想象力,而这种想象力依赖作曲家通过音乐分析而获得的灵感和结构构建。因此,作曲家必须正确分析、看待别人的作品和自己创作之间的关系,避免束缚自身创造力、想象力及个性的发展和形成。

参考文献:

[1]贾达群.音乐分析学的任务与使命[J].音乐研究,2010,(01).

篇5

关键词: 光学乐谱识别,数字化,数字音乐图书馆

1 问题的提出

信息技术改变着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社会正在步入一个数字化时代。现代计算机科学与音乐艺术的结合产生了计算机音乐,它的出现不仅体现了计算机技术的一次革命,而且给人类的音乐活动带来了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人们对音乐的创作、演奏、传播从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一跃而为高科技方式。

乐谱的发明是人类音乐史上的里程碑,它的出现使人们可以在一个相对标准的平台上进行音乐的交流和传承。古往今来的优秀音乐作品大都以纸质乐谱的形式保留下来,直至今天,纸质乐谱仍是表达和描述音乐作品的主要载体。

基于以上的时代背景与事实,那些长期涉足于计算机音乐的人士便迫切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让“纸质乐谱进入计算机,计算机读懂乐谱”,能够实现吗?

在计算机音乐发展的近几十年中,各种音序编辑软件层出不穷,如Encore、Cakewalk等,这类软件的出现告诉人们,“乐谱进入计算机”已经不成为问题。然而,利用音序编辑软件进行乐谱数字化是一种纯手工人的方式,即手工录入——校对——修改的方法,录入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音乐专业知识,而且输入工作量大、效率低。因此,在纸质乐谱数字化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低速的音乐信息输入与高速信息处理之间的矛盾。于是,一些计算机学者和专家们开始寻求一条纸质乐谱数字化的新途径,力图突破纯手工的乐谱数字化瓶颈,自动完成乐谱向数字音乐的智能转化,即实现真正意义的“计算机读懂乐谱”。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和探索,计算机光学乐谱识别(Optical Music Recognition,以下简称OMR)技术应运而生。

2 光学乐谱识别技术的应用

OMR技术是将纸质乐谱由扫描仪输入到计算机,经过处理,把乐谱图像自动转化为计算机能“读懂”的数字音乐--标准音乐格式文件(如MIDI格式)。这数字音乐文件与采集声音数据的音频文件(如WAV格式)不同,它的原理是“记谱”,记录的正是乐谱所表达的音乐内容。在计算机软、硬件强大功能的配合下,人们可以轻松地对其进行编辑、加工、打印、传播或实时演奏。OMR技术为纸质乐谱数字化提供了一个智能、高效的新途径,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以下我们重点从计算机辅助音乐教学和数字音乐图书馆建设两方面介绍OMR技术在其中的应用:

1)计算机辅助音乐教学

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并不断发展的今天,多媒体电脑音乐走进课堂已成为时展和音乐教育的需要。一台集成OMR系统、MIDI音乐系统的多媒体电脑即可代替传统的“课本+黑板+钢琴”音乐教学模式。通常,音乐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的谱例在学生心中难以形成音响的听觉联想,而钢琴上弹出的声音转瞬即逝。借助OMR系统,教师则可在课堂上即时地将课本上的谱例生成MIDI文件,利用其非常直观的乐谱显示功能以及实时性、动态性的特点,将谱例与实践音响同步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可迅速重新演奏或演奏乐谱中的任一片断,使学生的听觉与视觉形象融为一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数字音乐图书馆

随着数字图书馆的蓬勃发展,数字音乐图书馆也悄然兴起。如同音乐文献资源建设是传统音乐图书馆的基础性业务工作一样,获取大量的数字化音乐内容是建设数字化音乐图书馆的核心内容。在建设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已有音乐资源的数字化问题。传统音乐资源最主要的对象是印刷型纸介质乐谱,快速准确地将传统图书馆保存的纸质乐谱资源数字化便成为建设数字音乐图书馆的当务之急。

纸质乐谱的数字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采用光学扫描压缩存贮乐谱图像,存贮格式有TIFF、JPEG、GIF等多种。另一种是根据乐谱描述的音乐内容将其转化成数字化音乐文件,如MIDI文件。同样作为数据资源,数字化音乐文件具有存贮空间小、表现方式灵活、检索方便快速等许多图像文件无法比拟的优势,是数字音乐图书馆在Internet环境下理想的数据载体。

音乐图书馆所藏的乐谱数以万计,如此浩大的电子化工程,若单纯靠传统的人工录入,将是漫长和繁重的工作,既费时又昂贵。所以,建立一个快速准确、重码率低的乐谱输入方案,是进行大批量乐谱数字化的关键。OMR技术正为数字音乐图书馆解决乐谱数字化难题提供一套完整便捷的解决方案。国内外,光学字符识别(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简称OMR)技术在数字图书馆文献录入的应用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样,在数字音乐图书馆领域,OMR拥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价值。

国外已经意识到OMR对数字音乐图书馆建设潜在的巨大作用。1994年9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正式公布了一项为期四年投入2440万美元的“数字图书馆首创计划”(Digital Library Initiative)。1998年,由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国家人文学资助会(NEH)等机构联合资助数字图书馆倡议第二阶段。在中标的47个项目中有3项是关于数字音乐图书馆的研究和开发[4],其中以OMR为技术支持的研究项目有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的连机音乐识别和查询系统(OMRAS),琼斯·霍普金斯大学的Lester S. Levy数字化活页乐谱藏品录入与查询系统。此外,在新西兰,瓦卡托大学为新西兰数字图书馆开发了乐谱联机识别系统和基于音乐内容检索的查询系统(MELody inDEX)。值得关注的是,以上系统的乐谱录入方案均采用的是OMR技术。

由于国内数字音乐图书馆的建设才刚刚起步,目前尚未见到OMR应用于数字音乐图书馆的文献和报道。但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早日研究和开发出国内自己的OMR系统,不仅对于我国未来数字音乐图书馆的建设和推广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而且势在必行。转贴于

3 国内外光学乐谱识别技术研究现状

国外有关OMR的研究起始于60年代后期,当时由于技术条件和硬件设备的限制,所研究的内容也是非常有限的。到了70年代,随着光学扫描仪的出现和机器性能的提升,OMR才真正已经引起众多学者的广泛注意。进入8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研究内容越来越深入,其研究成果也逐步进入实用阶段。目前已经出台的商品化OMR软件系统有:OMeR、MidiScan、SmartScore、SharpEye Music Reader、PhotoScore等。对于常见的印刷体五线谱乐谱,它们的识别率均在90%以上,同时提供强大的后期编辑、打印功能,最终识别结果可导出为Midi、Niff、Music XML等数字音乐文件。

在我国,一方面由于计算机音乐发展起步晚,计算机音乐只是少数音乐工作者的“专利”,社会缺乏计算机识别乐谱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国内高校的学科设置综合化程度、学科交叉的跨度与国外有着相当大的差距,长期以来,从事计算机音乐研究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因此,OMR技术在国内的系统研究和实践工作几乎为空白。目前,西北工业大学与西安音乐学院合作正在开展印刷体光学乐谱识别技术的研究。随着我国大规模传统资源数字化进程的推进,数字化音乐教育与图书馆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增加与扩大,OMR技术必将逐步受到国内学者与研究机构的重视。相信在不远的将来,OMR技术将在我国数字化音乐教育与数字音乐图书馆的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缩小我国计算机音乐在应用高新技术方面与国外的差距。

4 光学乐谱识别技术原理简介

OMR是一项综合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音乐理论等多门相关学科的交叉技术,其目的就是要让计算机“读懂” 乐谱。一个完整OMR系统主要由五大模块组成:乐谱扫描输入与预处理、谱线定位与删除、音符基元识别、音符基元重组及语义理解,其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OMR系统处理流程示意图

(1) 乐谱扫描输入与预处理

将纸质乐谱经扫描仪输入计算机生成乐谱图像,并对扫描图像中的噪声、局部变形等缺陷进行消除和弥补。

(2) 谱线定位与删除

针对乐谱图像绝大多数符号和标记都叠加在谱线上这一特征,在提取和识别音符对象前首先对谱线进行定位和删除,这样可将各种音乐符号从谱线中分离出来,以排除谱线在识别音符过程中造成的巨大干扰。

(3) 音符基元识别

谱线删除后的乐谱图像可视作一幅仅由音符基元组成的图集。所谓音符基元就是由各种音乐符号分解得到的最小符号图形,它们通常是符头、符干、符尾、升降号、谱号、休止符等,这些图形的有效组合即构成了具有音乐语义的音符对象。识别音符基元的目的就是经过计算机的模式识别处理,使计算机能“认识和区分”这些最小音乐符号。

(4) 音符基元重组

利用乐谱知识规则将音符基元重新组合成特征音符对象。其功能是通过基于知识的意愿重组技术,将人所具备的音乐知识“传授”给计算机,使计算机能模拟“识谱”这样一个人为学习过程。

(5) 音符语义理解

篇6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 学科贡献 音乐与文化 本土化

如果从1885年民族音乐学先驱埃利斯发表《论诸民族的音阶》算起,西方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已经有了100余年的发展历史。如果从1980年南京会议民族音乐学正式进入中国算起,中国民族音乐学也有了30余年的发展历史。当下,我们应当认真总结中国民族音乐学的特点,展望未来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发展动向,更好地从事民族音乐学研究。

2001版《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ethnomusicology”词条,将西方民族音乐学的发展趋向归纳为十点:1)理论与文化;2)社区及其音乐;3)族群性;4)民族主义;5)散居与全球化;6)种族;7)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8)新历史主义;9)实践理论;10)音乐理论与分析。国内学者也曾总结过中国民族音乐学的主要发展特色与趋向,如沈洽在《中国当代音乐学》一书中撰写的“民族音乐学”词条、杜亚雄的系列文论、洛秦的《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导论》等。笔者从中也深受启发和鼓舞,在此谈一下对该问题的认识。

一、总体发展趋向

1.开启民族音乐学本土化的历程

民族音乐学从源头上来看,是一门西方的学科。它从欧洲传入美国后,和美国的文化人类学学科相结合,产生了以人类学研究为特色的学科体系。进入其他国家后,它必然面临着本土化的问题。从1980年进入中国伊始,民族音乐学就进入了中国化的进程。例如上世纪80年代初高厚永的《论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沈洽、杜亚雄等学者早期的文章,便是对于该学科中国化、个性化的理解。在30年后的今天,国内对于民族音乐学的本土化意识也愈加强烈。“中国民族音乐学”“民族音乐学在中国”“民族音乐学中国学派”等称谓即是本土化的一种诉求与表现。刘勇曾提出建立“民族音乐学中国学派”,“全世界民族音乐学家,联合起来”,认为以西方民族音乐学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以中国音乐为主要研究对象,重视历史研究,重视音乐形态的研究,建设以中国传统音乐为主的课程体系,是“民族音乐学中国学派”的主要特点。②而伍国栋关于中国民族音乐学“三得”“三思”的思考,则是对民族音乐学本土化过程的一种深度反省,认为,“无论是‘本土无视’‘本源回避’还是‘本体消解’,其性质都是一种非理性的学科学理的‘自断血脉’。对于‘民族音乐学’学科的形象和学科自身完整建构来说,‘自断血脉’带来的负面影响将十分深刻和深远”。面向未来,中国民族音乐学的本土化意识将会更加自觉,研究成果也会更加具有中国特色。

2.进一步受英美民族音乐学思潮的深刻影响

民族音乐学由西方传入,因而该学科在中国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的影响。当前国际民族音乐学界以美国为核心,而我国主要推广的外语又是英语,因此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英美民族音乐学的思潮将会对我国持续产生深刻影响。美国的民族音乐学以人类学倾向为特色,ethnomusicology期刊中的论文几乎每篇都没有音符。因此,中国民族音乐学的人类学倾向,在其影响下也会加强。从积极的方面来讲,这将会丰富以往单纯重视音乐分析的研究传统。同时,我们也不要忽视三点:1)中国有着音乐形态研究方面的传统优势;2)美国民族音乐学本身也是多元的,例如恩克蒂亚和查尔斯·西格尔就批评过忽视音乐本体、过于重视文化语境的倾向;3)不要忽视其他国家,如法国、德国、匈牙利等国家的民族音乐学(或比较音乐学、音乐民俗学)。民族音乐学学科史上的巴托克、斯通普夫、霍恩博斯特尔、萨克斯等巨擘,皆出自欧洲大陆。这些国家的民族音乐学,也应成为我们在建立中国民族音乐学学派时的学习、交流对象。

二、具体研究内容之趋向

1.立足于音乐文化单元的个案音乐民族志研究

就中国音乐民族志的现状来看,主要有

三类:方志类音乐民族志、科学民族志、实验类民族志(按照安东尼西格尔先生的观点,音乐民族志就是对于音乐尤其是音乐活动或音乐表演的记录和描述)。③该类研究的特点是,立足于微型的音乐文化单元,发掘音乐与该文化单元中诸种文化要素间的内在有机联系。④较之以往的概论式研究,此类研究在范围上有所收缩,将关注点聚焦于个案对象,但研究深度却大大增加了。由于目前硕士、博士研究生逐渐成为重要的研究力量,立足于音乐文化单元的个案音乐民族志研究在未来也将会得到凸显。

2.少数民族音乐及跨界族群音乐研究

由于少数民族音乐与生活、习俗、信仰等融合得更为紧密,少数民族音乐与民族音乐学研究也结合得更为顺畅。20世纪上半叶,凌纯声对于松花江下游赫哲族音乐的研究已带有民族音乐学研究的性质。当前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及跨界族群音乐为选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跨界音乐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研究群体:中国音乐学院赵塔里木的澜沧江——湄公河跨界音乐研究团队;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的跨界音乐团队;新疆师范大学张欢的中亚跨界音乐研究团队;黑龙江省中俄少数民族跨界音乐的研究团队;云南、广西高校的东南亚跨界音乐研究团队等。

3.仪式音乐研究

仪式音乐研究已成为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显学。在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的年会上甚至专门设有仪式音乐研究的专场。这主要得益于曹本冶主持的“中国传统仪式音乐研究计划”,以及上海音乐学院的市级哲学社科基地“中国仪式音乐研究基地”对于仪式音乐研究的推广。涌现出《中国传统民间仪式音乐研究》《仪式音声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本土化与现代性——云南少数民族基督教仪式音乐研究》等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并编辑出版年刊《大音》。由于中国丰富的仪式音乐现象,以及高校扩招带来硕博研究生数量的增多,仪式音乐研究的成果不断增长。未来,关注仪式音乐的学者也会越来越多。目前该领域的主要动向是,仪式音乐研究的代表人物曹本冶反复撰文呼吁不要过多关注音乐以外的问题,要将仪式音乐研究的关注点放在音乐上。⑤ 4.城市民族音乐学研究

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一切音乐,其中也包括城市音乐。有学者倡议“民族音乐学家,请你也将目光投向城市”,⑥流行音乐、街头音乐、手机音乐、广告音乐、酒吧音乐、音乐考级等,都已经进入了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视野。目前开展得比较集中的城市民族音乐学研究,是“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对于上海城市音乐,如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上海犹太社区音乐、上海俄侨音乐等音乐事项的研究,出版了《海上回音叙事》《黎锦晖与黎派音乐》《城市音乐景观》《上海犹太社区的音乐生活:1850—1950,1998—2005》《俄侨音乐家在上海》等著作。除上海外,北京、哈尔滨、沈阳、广州、香港等城市,在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上城市音乐文化也异常丰富,未来将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5.音乐地理学研究

音乐地理学主要关注音乐与地理文化之间的关系,它实际上并不是一门学科,而是民族音乐学非常有特色的一个研究领域。洛·马克斯的《歌唱测音体系》实际上就是一部音乐地理学的专著。国内该领域的代表性成果为苗晶、乔建中的著作《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以及乔建中的系列文章。中国地域广阔,音乐品种丰富,音乐地理学研究有着广阔的空间。目前国家已经设立了《音乐地理学》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课题,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也编有《音乐人文地理》期刊,已出版《古典与流行》《观察与对话》《民族与传统》等卷本。以上项目若持续开展下去,中国音乐地理学的研究前景将会更加灿烂。

6.民族音乐学之音乐形态研究

音乐形态是民族音乐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与传统的音乐形态学不同的是,民族音乐学的音乐形态学研究不一定追求建立作曲技术理论体系的宏伟目标,而是要准确、客观地认知人类的音乐文化特点。沈洽的《音腔论》即可视为民族音乐学音乐形态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但实际上,除少数出色的著作和论文外,民族音乐学领域高质量的音乐形态研究成果并不多见。目前有学者提出“描写音乐形态学”的概念,号召“采用现象学的‘悬置’技术直面作为研究对象的音乐声轨迹本身,发现和找出研究对象中对音乐操持者和拥有者而言有意义的各音乐元素的位的系统,按研究对象的操持者和拥有者集体无意识约定的观念为研究对象作

型化处理”。⑦这是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其完成后将在学界产生积极的影响。

7.世界音乐研究

世界音乐实际上属于“非我音乐”的研究,这是一个具有鲜明民族音乐学特色的研究领域。但该学科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先天不足”——中国人去研究外国音乐,有诸多不便利的条件。笔者认为,我们可以扬长补短,一方面开展与中国音乐相关的外国音乐研究,如王耀华、赵维平的中日音乐比较研究;杨玉成等蒙古族学者的中蒙音乐研究;张伯瑜的《喜马拉雅音乐文化研究》等;⑧另一方面,积极开设世界音乐的课程,引入多元音乐文化,破除“欧洲音乐中心论”的影响。在陈自明的主持下,国内成立了世界民族音乐学会,该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学术活动。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世界音乐研究将在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8.历史民族音乐学研究

历史民族音乐学是民族音乐学的新兴研究领域。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厚的音乐文献和音乐考古传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有利于开展历史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国家。中国学者在历史民族音乐学领域已经有了相当的积累。例如,杨荫浏就是一位打通音乐史研究和民族音乐研究的学者;项阳的《山西乐户研究》是一部成功地将民族音乐学田野考察与历史文献研究结合、解决重要学术问题的专著;陈铭道的《民族音乐学地解读〈圣经〉》,也是采用民族音乐学方法来研究历史问题的一种尝试。今后,历史民族音乐学的发展趋势会进一步加强。

9.音乐性别研究

性别研究在西方民族音乐学界的讨论比较热烈,但国内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见。其中,萧梅教授的文论《国乐三女性》属于较早的研究成果。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在音乐性别领域有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对象。例如京剧中的男旦现象、越剧中的女生现象、豫剧中的女黑头等,均值得我们从性别的角度探讨。近年来,《音乐和社会性别》《音乐学与差异:音乐研究中的社会性别和性》等西方经典著作已经有汉译本。该领域的研究也亟待开拓。

10.应用民族音乐学研究

应用民族音乐学较为突出的有两个方向:音乐教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学卓有贡献的领域,很多发达国家音乐教育政策的制定是以民族音乐学思想为基础的。内特尔等民族音乐学家就经常在世界音乐教育大会上做主题发言。国内民族音乐学经过30余年的发展,音乐教育由西方音乐主导的现状得到了一定改善,民族音乐在教材中的比重逐渐加大,民族音乐进课堂等项目也持续开展。同时,在民族音乐学的影响下,国家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先后有20余项音乐、民俗项目被列入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名录,国家也设立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4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非遗保护尽管不限于音乐领域,但该项内容的启动却是在民族音乐学家们多年的呼吁下才启动的。其中,民族音乐学的贡献功不可没。中央音乐学院等高校也陆续开设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

民族音乐学家布鲁诺·内特尔曾在《民族音乐学研究:31个论题和概念》中,倡导民族音乐学应是世界各国民族音乐学的联合体,是包括“印度民族音乐学、中国民族音乐学、非洲民族音乐学”的多元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ies)。⑨我们期待着一支借鉴国际民族学界经验,同时又与悠久音乐研究特色传统相结合的本土化的中国民族音乐学(或民族音乐学中国学派)屹立于世界民族音乐学之林。

注释:

①陈婷婷.民族音乐学当论问题——摘译自《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2001版)“ethnomusicology”辞条第四部分.音乐艺术,2007(2).

②刘勇.全世界民族音乐学家,联合起来——兼论民族音乐学中国学派的形成和学术特点[j].中国音乐,2008(2).

③杨殿斛.三分鼎足:当代中国音乐民族志概观——近三十年来中国音乐民族志研究考察成果回顾和检视[j].音乐艺术,2012(2).

④赵塔里木.蒙古族额鲁特部民歌特征的鉴别与解释[j].中国音乐,2012(4).

⑤何华.无知—有知—认知:学术研究之返本归真——曹本冶教授中央音乐学院讲演录[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2(1).

⑥杜亚雄.民族音乐学家,请你也将目光投向城市[j].中国音乐,2011(1).

⑦沈洽.描写音乐形态学之定位及其核心概念[j].中国音乐学,2011(3).

⑧张伯瑜.跨界族群音乐文化研究的思考与实践[j].音乐研究,2011(6).

篇7

关键词:新时期 中原地区 音乐文化产业 发展思

一、加大对传统音乐资源的传承力度

音乐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广泛体现在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对地方音乐艺术的保护以及民族民间文化底蕴的挖掘与传承上,尤其是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使得我们不但在产业化过程中创新了一批品种,还搞活了一批传统的艺术种类,这些无疑都是推动音乐文化事业发展的有力举措。中原地区历史悠久,全国七大古都中,中原地区就占据了三个席位。各种民歌、器乐、曲艺资源十分丰厚。一方面,对这些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当前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在音乐审美多元化的今天,对这些音乐文化的深入挖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一定人群的音乐审美需要。所以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传统音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体来说,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的力度,为各种音乐资源的保护和研究提供充裕的经济支持。另一方面则是在普及和传承上下功夫。对此一个捷径就是和高校音乐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将传统音乐全方位引入到高校音乐教学中,如声乐演唱、器乐演奏、视唱练耳等课程,都可以将传统音乐资源作为教学资源广泛运用,不但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开发,而且让学生对传统音乐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同时,在全方位融入教学的同时,也要辅以相应的教学活动。如近年来大力提倡的“请进来”和“走出去”,“请进来”就是将一些传统音乐名家请进大学校园,或者为学生授课,或者举办讲座等。“走出去”则使学生们对一些传统音乐的发源地和代表地进行采风,实地对其进行考察。通过这种有机的传承,让音乐专业的大学生,这一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的主力军,对传统音乐有正确的认识,最终使传统音乐成为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打造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品牌项目

“品牌”是近年来各种产业发展中一个十分热门的词汇,这两个字代表着一种特色和理念,尤其是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的今天,品牌建设直接关系到文化产业发展的成败。对此河南省有着深刻的认识,在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十分注重品牌建设,近年来先后推出了多部在国内,甚至国际舞台上广受好评的音乐佳作。如《木兰诗篇》,这是中国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一部民族歌剧佳作。取材于妇孺皆知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之前豫剧大师常香玉已经用豫剧的形式对其进行了经典的演绎,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河南省的文化部门联系全国各地著名的创作者和演唱者,多方联动,上下一心,打造出了这部音乐精品。歌剧一经上演之后,立刻在全国引起了广泛的好评,而且还走出了国门,在日本、美国等多个国家巡演,歌剧中表达出来对和平的向往,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赞同。不但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扩大了和丰富了河南文化的内涵。又比如《禅宗大典》,少林寺也是河南的“名片”,在工作和生活压力日益加大的今天,人们渴望远离尘嚣,返璞归真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而《禅宗大典》正式从人们的这种心理文化诉求出发,创作出了这部带有浓郁禅宗风格的音乐大作。演出分为《水乐》、《木乐》、《风乐》、《光乐》、《石乐》五个乐章,。《风乐》演绎的是禅宗祖庭少林寺的传奇故事,由“达摩面壁”开始,讲述千年古风的承传;《水乐》是演出的诗境篇,描绘了中国古典山水名画的优美禅意;《光乐》是演出的华彩乐章,表达禅宗对生命万物的礼赞;《石乐》是演出的唱颂篇,它用36亿年的嵩山古石制成乐器,将音乐大典推向。整个演出全是禅宗音乐,体现和谐之美,是对禅宗文化传统的追溯和挽救,也是对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理想的呼应。演出规模宏大,音画一体,88架古筝的激情演奏,近600人的禅武演绎,春夏秋冬的景观变化,直指心性的佛乐禅音,奏响了一曲中岳嵩山的辉煌交响,成为了河南省的旅游和音乐文化的新名片。

三、注重音乐文化对大众的普及

任何一门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是要以人本,这里的以人为本,并不以指创作者、传播者为本,而是以音乐的接受者——民众为本,如果能够充分满足多数人的音乐审美需要,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就成功了。所以各种音乐的普及是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具体来说。首先要对各种音乐文化进行定位,即对音乐作品的接受群体进行定位。比如音乐剧作品,主要面对的是30岁以下的年轻观众。传统民歌和器乐,主要是面对的是三十岁以上的观众,通过这种大致的归类,让各种音乐创作和传播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指向,从而对音乐市场有更为深刻的把握。其次是对各种新的音乐形式的传播。很多音乐形式,因为之前的传播力度不够,所以其特点并没有为广大民众所充分认知,不但阻碍了这门音乐艺术的发展,也失去了一个新的音乐文化经济增长点。如歌剧,歌剧被誉为是最誉为是音乐魅力最丰富的音乐门类,但是长期以来则更像是“阳春白雪”,难以为广大民众这些“下里巴人”所接受,对此创作者就应该及时调整创作思路,如前文中所提到的《木兰诗篇》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其取材于妇孺皆知的传说,人们对作品的内容是耳熟能详的,在此基础上,他们愿意看到用歌剧的形式对其进行表现的景象。这就从客观上实现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诞生。所以说,要充分做到以人为本,始终坚持音乐文化的普及,这不但是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同时也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需要。

四、建立科学、完备、规范的民间音乐文化产业市场体系

加强河南音乐文化体制改革,建立科学、完备、规范的音乐文化产业市场体系。一是在改革音乐文化体制过程中,需要了解和领会国家与文化产业单位的产权关系,培育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行为规范、富有竞争力的市场运行主体。同时加强对音乐文化艺术资源的整合力度,提高音乐文化艺术资源的整体竞争力,更好地体现出我国音乐文化产业在国际艺术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实力。二是加速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塑造理性的市场调控主体。三是调整和完善市场结构。充分了解音乐文化产业市场优势与不足,建立健全音乐文化产业经营的批发、零售和中介市场。探索音乐文化产业的交易和远期交易市场建设的途径。四是深化音乐文化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必须利用先进的科学信息技术,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加快发展连锁经营及配送网络。五是改革音乐文化商品价格体系,完善省内音乐文化艺术商品的价格机制。六是加强音乐文化市场的法制和国民信用体系建设,政府对各类文化市场要依法管理,为市场体系的健康运转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起科学、完备、规范的音乐文化艺术市场体系。还要推进以转企改制为中心环节的文艺院团改革,深化公益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完成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

综上所述,21世纪,文化发展呈现出了鲜明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已经为世界各国所充分认可,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本身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最好体现。在河南省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的决策下,各类音乐文化产业正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本文结合实际形势,就新时期下中原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引起更多人对这一课题的充分重视,为中原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庞彦强.艺术经济通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篇8

2.我国共犯制度的本体解读及实践困境王志远,WANGZhi-yuan

3.论行政犯罪客观要件的概念和特征邱帅萍,QIUShuai-ping

4.情谊侵权行为初探邱雪梅,QIUXue-mei

5.论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政策的有效性陈为,欧阳葵,CHENWei,OUYANGKui

6.广东金融生态的问题与对策黄琼,HUANGQiong

7.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现状和对策陈剑飞,CHENJian-fei

8.小林多喜二与壁小说渡边晴夫,李萍

9.世界华文微型小说30年发展历程及拓展路径姚朝文,YAOChao-wen

10.海外新儒学的文学批评实践——评刘述先的《文学欣赏的灵魂》孙琪,SUNQi

11.对海德格尔的诗思同源的探讨温雪梅,WENXue-mei

12."宇宙"观中的生命底蕴——浅论"宇宙"观对庄子生命哲学的影响郑珊珊,ZHENGShan-shan

13.责任生存:贫困生生存发展的伦理范式——济困育人视野下贫困生责任承担之合理性论证林瑞青,盘健,LINRui-qing,PANJian

14.导游人员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关系实证研究——以广东佛山为例王取银,WANGQu-yin

15.南海西樵山文化游初探施国新,梁四安,SHIGuo-xin,LIANGSi-an

16.美国20世纪社会保障制度的困境及其社会影响王楠,徐占春,WANGNan,XUZhan-chun

17.博尔赫斯与中国先锋小说李曙豪,LIShu-hao

18.现代汉语规范化依据的定量分析付翠,施春宏,FUCui,SHIChun-hong

19.顺应理论对法律文本翻译研究的启示黄朝立,HUANGChao-li

20.佛山市妇女艺术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张克学,ZHANGKe-xue

21.宗教意识的折射——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第一乐章呈示部主题分析苏里曼,梁丹妮,SULi-man,LIANGDan-ni

1."岂不怀匡济,天运当何如"——论天然禅师的安攘匡济情怀与通脱的应世方式王富鹏,WANGFu-peng

2.明清时期纳贡贸易与《广东新语》江波,JIANGBo

3.儒家文化视野中的"大国地位"戢斗勇,JIDou-yong

4."生态文明"理念与"绿色广东"建设刘玉侠,丁晋清,LIUYu-xia,DINGJin-qing

5.明代的荐举取士与陈白沙的拒试南归章继光,ZHANGJi-guang

6.试论宋代文化的地域性特征陈未鹏,CHENWei-peng

7.基于产业发展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与发展研究李长健,蒋诗媛,朱汉明,LIChang-jian,JIANGShi-yuan,ZHUHan-ming

8.论抵押权自力实现制度的完善廖焕国,李凌,LIAOHuan-guo,LILing

9.新刑法猥亵犯罪立法缺陷探微莫传明,MOChuan-ming

10.从生命权平等看死亡赔偿金——兼评《侵权责任法》第16、17条等规定成尉冰,CHENWei-bing

11.犹太智慧文学的审美机制左英姿,ZUOYing-zi

12.大雾迷茫中的尤金·奥尼尔胡建萍,HUJian-ping

13.论维吾尔语元音/i/和/e/的定位及其音位变体李燕,LIYan

14.めぃづち与日语专业基础口语李惠清,李锋,LIHui-qing,LIFeng

15.中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投入产出分析——基于省级截面数据的实证研究向琳,李季刚,XIANGLin,LIJi-gang

16.企业员工工作压力源分析及压力管理应对策略黄跃辉,HUANGYue-hui

17.环洞庭湖经济圈民俗体育旅游的现状调查周争蔚,ZHOUZheng-wei

18.论信息自由与开放档案彭坚,PENGJian

19.从行为理论看博物馆的管理改革邝倩华,KUANGQian-hua

20.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高洁,GAOJie

1.中国文学在北美生存境遇中的五个问题——兼答澳大利亚华人作家欧阳昱姚朝文,YAOChao-wen

2.日本中国学研究之观感杨合林,YANGHe-lin

3.20世纪以来日本学者的黄庭坚诗歌研究邱美琼,QIUMei-qiong

4.捷克华文文学写作的现状与分析——兼论华人新区华文文学的特征李永华,LIYong-hua

5.名名组合的语义折叠与受事域外化周日安,ZHOURi-an

6.判定网络词语发展前景的标准唐芳,TANGFang

7.《亦报》连载小说:东方蝃蝀的《双城故事》——《亦报》研究之二巫小黎,WUXiao-li

8.裴奈罗佩和朱丽叶爱情之比较莫运平,MOYun-ping

9.加里·斯奈德的生态诗学陈小红,CHENXiao-hong

10.敬畏即美:《巴黎圣母院》的美学思想顾亚娟,GUYa-juan

11.论中国转型期社会风险与政府治理刁宏宇,DIAOHong-yu

12.派组织发展的"三个为主"问题探析林怀艺,LINHuai-yi

13.论医事过失犯罪的注意义务彭文华,PENGWen-hua

14.论股份回购中信息披露制度的立法完善李晓春,朱道华,林瑞青,LIXiao-chun,ZHUDao-hua,LINRui-qing

15.试论旅游犯罪的概念、特征和类型桑霞,SANGxia

16.论"以工作为中心"文化对现代家庭的冲击毛萍,MAOPing

17.客家文化对人格塑造的影响侯秋霞,何尚武,HOUQiu-xia,HEShang-wu

18.广东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的构建刘耘,刘丽辉,LIUYun,LIULi-hui

19.论企业生命周期视角下的中小企业管理李功网,罗蔚,LIGong-wang,LUOWei

20.浅谈我国电子商务税收应采取的原则何卓明,王慧,HEZhuo-ming,WANGHui

3.文体记忆与文化记忆的协奏——梁修《花埭百花诗》用典艺术初探闵定庆,MINDing-qing

4.粤语曲艺的种类、唱腔、影响和价值陈勇新,CHENYong-xin

5.苏曼殊翻译实践述评黄元军,覃军,HUANGYuan-jun,QINJun

6.近五年来我国古典接受诗学研究述要胡建次,罗佩钦,HUJian-ci,LUOPei-qing

7.楚骚"发愤抒情"说对汉代"情性"思想的影响樊祯祯,FANZhen-zhen

8.动量词的语义特征与动词过程结构的联系许结玲,马蔚彤,XUJie-ling,MAWei-tong

9.主述位理论观照下的歌曲翻译章莹,顾翔,ZHANGYing,GUXiang

10.基于战略目标的股市参与主体波段策略研究阮建军,RUANJian-jun

11.资本市场功能与会计信息李钰,刘国庆,LIYu,LIUGuo-qing

12.和谐社会视野下佛山慈善事业的发展何东云,HEDong-yun

13.高校科研管理中的主客体关系探析欧阳洁慧,OUYANGJie-hui

14.论我国缓刑制度的完善张慧清,ZHANGHui-qing

15.我国诉前禁令制度探析张亮,王健,ZHANGLiang,WANGJian

16.大学教育主体的双误与出路蔡平,CAIPing

17.社会需求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探讨袁蕾,YUANLei

18.高校教师管理的人文关怀视角沈辉香,SHENHui-xiang

19.图书馆内部隐性知识的共享策略研究黄远慧,HUANGYuan-hui

20.高校信息用户培训的发展趋势及新技术应用黄连庆,HUANGLian-qing

21.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探索区旭坤,OUXu-kun

1.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改革开放后广东省的统计数据林仲豪,陈方,LINZhong-hao,CHENFang

2.论低碳特区建设的战略及意义——以粤北河源为例安文,倪楠,ANWen,NINan

3.银行业务外包风险控制问题探析——以国家开发银行IT服务外包风险控制为例马雪彬,陈娇,MAXue-bin,CHENJiao

4.关于家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探讨张兴夏,ZHANGXing-xia

5.广东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模式研究卓玲,ZHUOLing

6.古诗词曲中鸟类意象翻译方法顾正阳,刘叙一,GUZheng-yang,LIUXu-yi

7.语用英诗汉译与美学理念的辩证统一张仰奋,ZHANGYang-fen

8.韦努蒂阻抗式翻译策略的女性主义操纵姬琨,JIKun

9.谈《词林韵释》中声母的合并情况曹祝兵,吴天华,CAOZhu-bing,WUTian-hua

10.洛夫论中国现代诗禤展图,XUANZhan-tu

11.真性、趣味与寄托——试探《聊斋志异》与"童心说"之关系何敏怡,HEMin-yi

12.加罗法洛自然犯罪理论法层次分析赵赤,柯海霞,ZHAOChi,KEHai-xia

13.陶瓷行业知识产权质押面临问题及其对策补析谢九华,辜林燕,XIEJiu-hua,GULin-yan

14.弥合裂变:佛山市社会保障制度的拓展与经验张喜平,ZHANGXi-ping

15.主客观主义的鸿沟与衔接——吉登斯与布迪厄结构理论之比较侯志阳,HOUZhi-yang

16.试论美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与地位陈洪波,CHENHong-bo

17.梁启超历史观辩析曾光,ZENGGuang

18.南海博物馆馆藏五件康有为信札考略吴振宇,WUZhen-yu

19.学生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结构性困境的破解——从心理学视角看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颜农秋,梁春华,YANNong-qiu,LIANGChun-hua

20.团体辅导:当前高校学生工作新模式的探讨曾保春,ZENGBao-chun

21.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李新,孟红旗,蒲凡,LIXin,MENGHong-qi,PUFan

1."人类中心主义"的是与非毛萍,MAOPing

2.美丽的幽灵——浅析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的人类中心主义实质乔燕冰,QIAOYan-bing

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和自然的关系及其当代价值钱伟,QIANWei

4.生态与人类社会系统演化的熵增分析和高熵危机周理乾,张云霞,ZHOULi-qian,ZHANGYun-xia

5.和谐社会构建中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机制探析朱道华,ZHUDao-Hua

6.基层政府和组织在物业管理中的参与机制黄礼泉,李荣华,HUANGLi-quan,LIRong-hua

7.标准化战略与佛山机电业破解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刘耘,LIUYun

8.基于Nerlove模型的中国粮食供给反应研究罗锋,LUOFeng

9.岭南酒文化对现代广东酒业的启示——从三家史料看岭南酒文化贺仁智,万伟成,HERen-zhi,WANWei-cheng

10.从教师考勤看现代教育管理的缺失朱月尘,ZHUYue-chen

11.法律语言规范化思考邹玉华,ZOUYu-hua

12."女书"研究的分歧及拓进蒋书红,JIANGShu-hong

13.形式主义与历史主义的弥合——海登·怀特历史诗学的跨学科视野董馨,DONGXin

14.朱自清古典诗学批评初探方大卫,FANGDa-wei

15.复辟时期英国社会中上层婚外两性关系探析龚敏,张弢,GONGMin,ZHANGTao

16.论18世纪后期英国福音派对城市郊区化的影响欧阳萍,OUYANGPing

17.从理性主义和建构主义试析欧盟东扩发展动因唐群英,唐姗,TANGQun-ying,TANGShan

18.高校教育信息化必须正视的几个问题谢海波,赵忠,XIEHai-bo,ZHAOZhong

19.音乐教育对大学生情商的培养张克学,ZHANGKe-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