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的具体措施范文

时间:2023-10-09 17:30: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治理的具体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治理的具体措施

篇1

第一,发展低碳经济基础薄弱。虽然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和社会的共识,但是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对低碳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地方仍以资源高消耗和环境重污染来换取经济的一时增长;更有甚者,还把GDP作为发展的全部,以廉价卖资源或补贴低价出口换取GDP。其次,是经济增长对发展低碳经济构成挑战。中国目前正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处于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必然造成“高碳排放”,这成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一大制约。而且,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总之,经济结构不合理,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是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

第二,政府规制手段比较单一。近年来,我国环境治理引入了一系列环境经济政策工具和手段,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目前采用的政府直控型环境政策和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工具不能适应环境治理新形势。由于直接管制政策不能以最小的成本实现环境改善,因此,各级政府以及各行各业在追求经济利润的过程中,对直接管制政策施加重重阻力,致使直接管制政策难以有效落地。其次是污染费用标准太低,不足以刺激企业主动减少排污。从某种意义上讲,目前的环境经济政策违背了价值规律,因为环境资源的价格与实际价值不一致,排污收费远远低于治理运行成本和污染损失费用,导致许多企业宁愿交纳排污费也不愿实施治理措施。再次是环境经济政策缺乏系统性。政府很少从宏观调控职能以及与其他政策相协调的角度出发,来制定环境政策或采用环境政策工具,导致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配套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难以形成并实施。

第三,环境治理机制不够完善。在环境治理机制上,中国政府比较注重政府的管制作用。环境政策中的大部分具体措施,都是由政府部门直接操作,并作为一种行政行为借助于政府体制来实施。但是,无论是在政策来源还是在措施推行的过程中,民间社会的公众参与都十分缺乏。换言之,社会公众本该是环境治理的重要主体,但是却被排除在环境治理之外,得不到政府的关注与重视;并且,政府缺乏一种有效的制度,对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给予保障,从而造成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程度与效率均不高。总而言之,在现有机制下,尽管较多的财政资源被消耗在环境治理当中,但难以撬动更广泛的社会资源和力量,形成了环境治理主体不完整的局面。因此,政府急需对现有的环境治理机制进行创新,进一步优化环境治理结构,推动各方非行政力量(包括公众与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实现“从行政性治理转变成为多元共治,突破环境治理困境。”

二、政府环境规制下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可行路径

首先,坚持科学、绿色、和谐的发展理念。科学、绿色、和谐发展是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以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为向导,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局面的发展模式。这要求必须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同时,要正确处理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既遵守社会规律,又遵守自然规律,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其次,建立多元、合作、共存的管理模式。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公众与民间社会,因此,政府必须建立公众与民间社会参与机制。首先,城市既是中国的能耗主体,也是主要的环境污染源。要解决环境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政府必须带动城市居民参与低碳经济发展。其次,非政府组织作为联系国家与社会、国家与市场的中介机构,它们了解国家政策、具有专业知识,拥有促进低碳经济的明显优势。政府必须动员非政府组织,让它们发挥政府难以发挥的积极作用,弥补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管理的“真空”。其三,考虑到环境治理及减排的社会成本,政府还应该引入市场手段,用市场杠杆引导社会资金的正确流向。要借助于价格工具,围绕价格形成一个公开、公正、透明的碳交易市场机制,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自主减排、改进技术,获得盈利。

第三,提高规划、引导、协调的运作能力。政府要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求,制订低碳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技术路线图。具体而言,“就是政府应统一制订低碳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实施步骤和方法;制订操作性强的低碳排放强制性标准及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职责,以及政府间、各职能部门间的资源整合和措施联动等。把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目标结合起来,使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一致,统一指挥、分步实施,确保低碳经济发展获得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三重收益。”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希望碳排放的自动减少和低碳经济的自动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决定了低碳时代需要政府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政府引导力量主要体现在低碳城市治理的制度安排方面。中央政府在制定国家战略时,应考虑将发展低碳城市纳入其重点发展方向,在产业布局和支持政策上,对低碳城市及相关产业予以倾斜。

篇2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机制;环境污染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对于矿区环境治理现状和较为系统的矿山环境的探究工作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后期拉开序幕,而对矿山环境的治理工作则是开始于21世纪初期,矿山的大量分布和大程度的开采是矿区的生态问题非常的严重,这也对我国的环境治理提供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我国来说,治理矿区的环境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面临时效长,任务重和生态环境复杂等难题。但是从近些年的整体情况来看,我国的环境治理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可谓是有喜有忧。

二、矿山地质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们大力发展矿山资源的同时,相关的管理部门也对矿山地质环境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整治和相关的调查工作,近几年来,资源管理部门针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及管理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主要有:(1)对各省级单位的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摸底调查,对各矿山地质环境开展保护与治理、规划与编制等工作;(2)大力推进有关矿山环境保护、治理的规章制度建设;(3)促进矿山公园、矿山博物馆等建筑的建设工作,全力维护矿区、矿业遗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现阶段,矿业开发在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负效应,由此给我国的矿山地质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这些破坏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大种类。(1)触发相关地质灾害。我国矿产资源分布极为广泛,因而矿山的地质环境也极为复杂、多样,这就导致我国矿山环境灾害类型较多。(2)破坏地下水资源。在地下有着丰富的水资源,不仅用来调节地表环境还参与到生态循环中,作用非常大。然而作为势必会深入底下的开采而言,此举会使地下水均衡系统遭到破坏,导致部分区域地下水、地表水渗漏,部分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达几米甚至数十米,随之造成大面积疏干漏斗,导致地表严重缺水,影响农作物生长,进而影响到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会引发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3)三废”废石、废水、废气)问题严重。我国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故而矿山企业数量也非常多。在开采的过程中不可能做到完全无污染、完全无浪费。据相关部门调查统计,我国各地的矿山企业每年在进行矿产资源开采的过程中产生的废石量和尾矿量极为巨大,这些被企业所丢弃的废石、尾矿对所在地区和周边地区的破坏是特别大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面积占用土地,周边坏境污染严重(2)处理不合格的矿山废液、废水大量、持续排放,加重了区域性、流域性水体污染以及部分水域的富营养化(3)开采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气和具有污染性的气体、粉尘颗粒,不仅会造成矿区空气浊化,酸雨区覆盖面积增大,甚至还会辐射至周边地区,对周边地区的环境造成威胁。(4)对矿区所在地区的地貌景观破坏严重。在我国,露天开采矿山占开采业的比例巨大、数量众多,覆盖面积广。有写地区的矿产开采对当地的山体环境和自然景观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比如就大量露天开采的石材来说,这样的开采不仅会对森林植被形成破坏,还会导致基岩,昔日的青山绿地也在这样的破坏中成为荒山秃岭,令人惋惜。更甚者是在主要交通干线和城市周边地区对露天矿山进行的开采,产生的负面影响更是无法想象、难以估计。

要想矿山能够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缓解和解决矿山的地质问题就一定要对矿山的地质环境经行大力的重视,加大治理的投入和治理力度,采用更加科学的技术手段和系统的法律和道德体系来对矿山的地质环境经行有效的治理和恢复,使土地能够恢复原有的地质机能,提高土地的产出率,这样还可以缓解近些年的土地危机,既可以促进矿业的发展,提高劳动就业率,还可以提高农民的收益,缓解人与土地的矛盾,促进矿山区域工农业的协调发展。

三、具体措施

1、建立健全矿山地区的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体系治理项目。发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专项管理体系和机制,加强对矿区环境保护和监察的力度,深入了解矿山地质环境的特性,把科学的发展手段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同时要想更好的对这一体系加以完善还应该善于吸取教训,从这一角度上看我们可以对已经开展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进行总结分析,找准切入点,对各个环节进行检测,找出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今后防止类似问题发生,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如,在申报的审批环节中,应严格核实其工程措施,防止虚报、假报,在实施环节中必须实行项目监理制度,在验收环节要严把工程质量关,并注重治理后的跟踪调查,以确保治理效果的巩固。

2、扩大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的专项资金的投入并强化资金管理。矿产经济和矿山企业的快速发展,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物质保障作用的同时,也形成了诸多地质环境问题,这里所说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专项资金就是为此而设立的。但是经过调查我们发现由于相关地区和企业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专项资金不够重视、投入程度小,这也是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基于这一点,国家应该强制要求相关采矿权人应当且必须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用以对矿区环境进行治理与保护。只有立足长远我们才能够在保证发展的前提下将相关问题解决好。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已经有多达30 个省份开始试建立和推行保证金制度。有关人士称,今后的关键是要抓落实,让保证金切实发挥效用。保证金作为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专项资金,不可以被做他用。与此同时也不能滥收,保证金的收取要与治理恢复方案相一致,在保证环境能够得到恢复的同时又不损害相关采矿权人的利益。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建立规范收取标准和动态评估机制,是的保证金的实际效用达到最大化。

3、矿山地质环境预防措施。等到问题产生之后想办法去处理虽然用用但仍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失,所以我们要想将相关损失降到最低就必须做好相关的预防。1)对于所在地区相关地质灾害的预防:这要求我们必须对所在矿区的地质地貌有详细的专业的了解与把握,依据相关科学检测对于确定潜藏的地质灾害威胁对象,依据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特点,提出对应的具体可行的预防方案和措施,实现对地质灾害的有效规避、对地下采空区的合理设置、对露天采场边坡与设置排水系统等的有效保护。2)矿区含水层破坏预防:每个地区的含水层是有区别的,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根据所在矿区含水层结构及地下水赋存条件,结合实施的采矿工程,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在保证攻城顺利进行的基础上防止含水层破坏,维护地下水系平衡。3)矿区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预防:采矿对于当地的地形地貌的影响是最明显的也是最大的。为了将破坏造成的损失尽可能的降低,进行开采矿业的企业必须依据科学发展观的精神采用开采与治理并行方式及时对被开采处的植被进行恢复,对山体的破损、岩石的等情况做好及时有效的处理。4、对于矿山地区已行程问题的解决措施。(1)地面塌陷治理:根据所在矿区地面塌陷的类型、规模、发展变化趋势、危害大小等特征,因地制宜,多管齐下,运筹协调,综合治理。

四、结语

采用科学的科学态度和技术手段对矿山经行开发。矿山可以说蕴藏这巨大的经济利益,可以促进矿区经历的快速发展,但是资源是有限的,总有天一天矿产资源会面临着枯竭,所以对待矿产资源不能盲目的经行开发,而是应当利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尊重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对待矿产的开采做到有利有节,在开采的同时对矿山的地质环境经行保护和恢复手段。树立长久的目标,促进矿山地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 刘慧芬; 危接文.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 科技风. 2010-08-15

篇3

[关键词]煤矿 地质 勘探 开采 环境 治理

[中图分类号] P62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9-215-1

0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煤炭能源的愈发依赖,但是煤矿开采对环境的破坏作用却不容小觑,那么要如何协调煤矿开采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减少因为煤矿开采带来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呢。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目前,专业人士普遍认为在还没有找到可以代替煤炭的清洁能源之前,煤矿开采带来的地质和环境问题必须依靠提升煤矿勘探、开采技术和加强煤炭开采的法律法规建设来完成。

1常用的煤矿地质勘探技术分析

随着我国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煤矿地质勘探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先进的煤矿勘探技术也层出不穷。基于煤矿地质的复杂性,只是单一的采用一种方法进行地质勘探很难准确把握煤矿位置和煤层瓦斯情况,因此,当前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勘探技术想结合的办法提高煤矿开采的效率和安全性。当然技术的提升离不开勘探设备的升级换代,我们也必须加强先进地质勘探设备的引进工作,从而最终确保地质勘探结果的准确性。以下笔者将介绍几种目前比较常用的煤矿地质勘探技术。

1.1地震勘探技术

地震勘探技术是主要是利用地下介质不同的密度和弹性差异,通过人工激发地震波观测对大地的影响,并且通过检波器接收和观测地震波向下传播时遇到密度和弹性不同的介质发生的反射和折射情况来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的这样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对于煤层较浅区域我们可以采用地面地震勘探技术,对于深埋超过地下八百米的深矿我们可以采用深层矿井地震勘探技术。由于深矿地质条件复杂、操作空间有限、不明因素众多,所以深层矿井地震勘探技术也主要包括具体四种不同的方法。首先是槽波勘探法,即通过激发导波在煤层中的传播,通过观测导波的传播特点来推测煤层的间断性,这种方法的主要优势是探测距离较大,精准度也比较高;其次是瑞利波勘探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激发界面附近进行传播的瑞利波(即面波),然后收集该瑞丽波,并分析其相对的速度和波长曲线,最后分析出相应煤岩层的地质状况。再者是震波超前探测技术 ,即通过发射地震法,在矿井有限的空间内多点多位置布置震波激发点和接收点,采集尽可能多的反馈数据以供处理和分析的一种方法。最后是井巷二维地震探测技术,这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深矿地震勘探技术,即为了避免不同波种和不同性质的地震波在接受时在不同分量上有不同程度的突显,在布置激发点和检测点时,根据煤岩层分布和地震波的传播规律沿测线进行排列,便于数据采集。

1.2地质雷达勘探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是利用地下各类介质不同的电阻率、介电常数等参数差异,通过发射高频电磁脉冲波来探测煤岩层地质的一种物理方法。该方法的主要优势是利用雷达技术可以很清晰精准的显示出在一定范围内岩石、瓦斯、水体的分布情况,进而为煤矿的开采提供重要的地质信息。

1.3矿井瞬变电磁技术

这种技术也被称为矿井瞬变电磁法,是一种非接触类的探测技术。这种方法在工作时,发射和接受回线边长依据采掘空间断面的大小选择,能够加大发射功率和接收回线匝数增加二次信号的强度,进而可以增大瞬变电磁法的顺层。

1.4无线电波透视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向地下介质发射高频无线电波,然后观测其高频无线电波在传播中的衰减状况来判断地质异常体的位置和形态的一种技术。但是由于这种技术是从国外引入,目前使用范围还不是很广泛,技术也不是很成熟,所以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1.5高密度电阻率法

这种技术主要是以岩石介质的导电性为基础,通过在人工建立的稳定电流场内观测、分析电流的分布状况,以达到勘探和找矿目的的一种物理方法。该方法的主要优势是测点密度大、多极距和多装置形式,并且可以通过求取不同比值参数从而突出异常信息的特点,这对于排除煤层瓦斯分布位置具有重要作用。

2当前煤矿开采引起的主要地质问题

当前我国因煤矿不合理开采引起的地质问题非常突然,其中主要包括地质灾害、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等三大类。地质灾害主要是由于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没有做好地质勘探调研工作而盲目开采导致一系列的地质灾害,诸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矿井突水、瓦斯气体泄露及爆炸等,这些地质问题对矿区百姓和采矿工人的生命安全都有巨大威胁。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由于煤矿开采活动而引起的煤层、煤矸石等地质体中有害物质泄露而引起的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土壤环境等污染问题。资源破坏主要表现在由于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破坏地表和地下水资源以及动植物栖息地资源等方面。

3强化煤矿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的措施分析

强化煤矿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不是只是纸上谈兵,需要落实到每一个细节当中,各矿产开采企业和各级监管部门必须端正态度,提高对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视程度,强化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治理意识,建立起一系列的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并且为地质环境治理提供技术层面、资金层面、方法层面和法律层面的错层保障。有句谚语说的好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地质环境的综合治理也不是朝令夕改的事情,待需我们共同努力长期坚持。

3.1提高煤矿勘探和地质调研的技术水平,以技术提升地质治理水平

我们的地质勘探工作除了要对煤矿具置进行勘探以外,还需要对矿区地质条件进行勘探,并且针对矿区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包括泥石流、地表塌陷、山体滑坡等进行具体分析。另外还需要注意勘探矿区的水文状况,理顺矿区水文分布规律,研究矿山开采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扩散规律,为控制矿区水污染及治理工作提供精准依据。最后需要对煤矿开采区域的瓦斯地质进行勘探和调研,注意瓦斯来源、分布规律和扩散条件等,这同样是为矿区的综合治理提供精准依据。

总之,我们需要要注意总结各种可能引起这些地质灾害的原因、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质构造地区分布规律、地质灾害覆盖程度和影响范围等,通过逐步研究,制定出一套地质环境指标和地质环境治措施,同时加强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等,以便在技术层面更好的防范和治理地质灾害的发生。

3.2拓宽煤矿地质治理的融资渠道,以资金拉动地质治理进程

煤矿地质治理不是朝令夕改可以完成的事情,他需要长期坚持,更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只有依靠资金的投入才能拉动地质治理的进程。关于地质治理的资金投入必须拓宽融资渠道,首先是对于部分国家控股的煤炭开采企业,治理自己需要由企业与政府共同承担。其次,对于新建或在建的私人煤炭企业,治理自己应当由企业自行承担。再者,地方政府还可以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进地质环境治理工程中,然后再比例分配收益。最后,政府应该对于地质治理的投资或者项目建设应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或者在预算允许的情况下预拨部分地区环境治理资金用于地质环境的治理。

3.3建立煤矿开采生态补偿机制,以常态化立体化的方法确保地质治理效果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环境治理方法之一就是建立起相应的生态开发补偿机制,我们应当效仿这种机制,以确保生态资源可以实现有偿使用和循环利用。建立煤矿开采生态补偿机制的具体措施包括很多方面。首先,可以制定矿产资源补偿费等条款,这部分资金主要用于生态环境治理资金库备用。其次,根据我国煤炭开采的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依据谁开采谁治理的治理原则,制定一整套的煤矿开采生态治理行业规范,确保煤矿开采生态补偿机制有范本可行。最后,环境监管部门应该实时举行听证会,广泛听取专家、媒体和群主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探索地质环境治理的新途径新方法。

3.4完善矿山开采行业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确保地质治理的执行力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各项法律法规还不尽完善,煤矿行业的法律法规同样不尽完善,这就给煤矿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的监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法律保障是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的基石,然而在法律上尚不完善的情况下,环境执法监管部门很难确定自己的权利范围是只有监管的权利还是可以促使企业强制执行等,因此我们的法律法规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篇4

一、钢铁行业环境污染现状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行业。2013年钢铁行业的SO2、NOx和烟(粉)尘排放量分别为200万t,54.3万t和60.1万t,其中SO2排放量占到工业源总排放量的10.5%,仅次于火电行业的排放量。而烧结工序则是这些污染物产生的主要来源,其排放的SO2、NOx和颗粒物等废气污染物分别占到了钢铁企业排放总量的70%,40%和35%以上,也因此成为钢铁企业大气污染防治的一个最重要环节。“十二五”以来,在全国工业行业中,钢铁工业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占比大幅下降,取得了显著成效,给环境带来了正效应;但是,SO2、烟粉尘等大气污染物的占比却大幅上升,给环境带来了负效应。因此,在肯定并进一步治理钢铁工业废水、固体废弃物的同时,必须注意到钢铁工业企业在废气治理方面还需要大力加强。

二、实现钢铁工业绿色转型的具体措施

环境保护工作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工作的重点,因此,我国近年来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条例,并在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中,对社会中的工厂生产情况施行了监督管理。面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钢铁行业必须加快绿色转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提高环保意识,环境与企业并存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经济竞争,我国的很多地区以及企业进行了盲目的生产,只为了经济效益的提高而没有注重环境的保护工作。没有按照相关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执行生产工作,为了节约成本,没有建立完善的废水、废渣和废气等工业废物的治理装置,在节省企业环境投资建设的同时造成了社会责任感的缺失,造成了社会大众生活环境的污染。甚至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包庇当地企业污染环境的行为,没有树立正确的政府管理职能。为了提高钢铁工业和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意识,必须加强政府部门的环境保护监督工作,对于没有按照规定施行生产的,应给予严厉的处罚,并追究相关责任人。从根本上确立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在宣传上,要对工作单位和政府管理部门进行多次讲座活动,论述企业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利害关系,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提倡人人有责的监督精神,共同促进企业与环境的。

2、循序渐进地展开环保技术生产

钢铁工业的生产厂区较大,工作环境与工作流程比较复杂,在工作原料中就涉及到了较多的矿石原料,在生产制造的多个环节中都会存在排污节点,若没有根据节点进行环境监督工作,就很难确定污染源和污染排放物的含量。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针对钢铁工业的生产进行细致的排查和监督工作,测定每个排污节点进行工业三废的含量,审核排放物是否符合其排放标准,对于超标的再次进行治理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工作经验,设计环境监督和检测方案,优化人员配置,提高环保工作职能。

3、针对工业三废进行具体治理

在钢铁工业生产中,主要的污染源是废水污染,硫化物和氮化物等气体污染,以及钢铁废渣等,针对具体的污染物化学组成,钢铁生产企业要掌握相应的工业治理办法,提高废弃物的治理技术,从根本上杜绝环境的污染。一是实现烧结烟气的综合治理。在脱硫的过程中,根据GB28662—2012对烧结机头烟气颗粒物、SO2、二恶英等多污染物的控制要求,采用多污染物协同减排技术,对烧结烟气进行深度综合治理。二是强化各工序烟粉尘的治理。采用高频软稳电源改造、脱硫后湿烟气湿式静电除尘器、电袋复合除尘器、覆膜滤料高效除尘器等高效除尘设施对烧结、焦化、炼铁、炼钢等各工序产尘点进行全面改造,确保颗粒物的排放满足新标准要求。三是加强水污染的治理。大力采用“三干”技术(干熄焦技术、转炉干法除尘、高炉干法除尘),从源头减少废水的产生;对焦化工序产生的酚氰废水、冷轧废水等特种废水进行独立的处理,尽量不要进入全厂水处理系统;加大综合污水处理力度,建设深度处理设施,尽量减少外排污水量。

4、推进钢铁工业环境信息透明化,提高政府资金支持

钢铁工业的绿色转型要想进行顺利的发展,就必须将环境信息透明化,采用媒体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形式促进企业环境治理工作。近年来,由于国家加强了环境保护的管理措施,鞍钢、宝钢等国家重点钢铁工业引领行业的发展,跑在了环境保护的最前列,利用创新的环境保护监督举措,推动了钢铁工业绿色转型生产的发展进程。其中创新的监督措施为:在社会上发表环境保护工作报告,将环境保护的治理明细和治理情况公布于社会,形成透明化环境管理;利用新闻媒体等对企业的发展状况和环境治理状况进行播报,既宣传了企业文化,又形成了群众监督的效应,为未来的环境治理扩大监督范围,保证了钢铁行业绿色转型的顺利进行。近年来,由于钢铁行业过量的生产,导致了供过于求,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较多的钢铁企业在盲目的投资中没有正视钢铁行业的风险,造成了后期的生产资金不足,对于环境治理的投资更是少之又少。针对目前的形式,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支持,放宽相应的管理政策,鼓励银行对相关单位提供资金的支持,对于环境治理工作有良好表现的企业进行资金的奖励,刺激企业的绿色转型发展。

5、推广合同环境服务,鼓励第三方经营

较多的钢铁工业在生产过程中,既要保证经济效益的提升,又要进行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和治理工作,不仅分散了企业的管理精力,也分散了财力的管理,较多的中小企业出现了混乱的管理现象。针对此类现状,应该鼓励第三方经营治理工作,共同推动钢铁企业的绿色转型。第三方经营模式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不仅可以通过筹集资金的形式展开环境治理服务,而且由于第三方的治理设备与治理技术的先进化和统一化,对钢铁行业能形成规范的治理秩序,达到统一的治理标准,有利于政府监督工作高效的展开。另外,由于第三方有自己的团队建设,钢铁生产企业可以减少环境管理工作人员,可以专心的投入到钢铁建设中。

6、实施钢材产品的市场环保准入

篇5

关键词:西部生态环境治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稀少、地域辽阔,具有较大的气候条件差异以及复杂的区域自然条件。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对西部地区的生态治理,在新的发展背景下,需要做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以促进其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

1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西部地区发展过程当中,经济问题以及生态问题是其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具有自然条件恶劣以及环境脆弱等因素,但在影响因素当中,人为活动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在西部地区发展中,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不合理情况,并因此使当地的自然资源在发展过程当中受到严重的破坏,对环境以及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在资源粗放、掠夺式开发经营过程中,也正是在外延扩大再生产基础上来说的,即依靠劳动力投入以及土地增加基础对农产品总量的增长目标进行实现。在传统经营方式中,不仅以掠夺式的方式开发资源,使资源在数量以及质量方面都受到严重的影响,且在劳动力数量增加的过程中,因人口素质以及总量方面存在的不足对生产率的进一步提升产生影响,严重破坏了当地资源环境,进而影响农业生产效益。总体来说,生产方式的落后以及人口的高负荷是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限制的重要因素。

2发展措施

2.1转变经营方式

现阶段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压力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很多地区按照传统方式发展经济,其代价即是牺牲环境,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植被破坏、超载放牧等情况。对于这一情况来说,其不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温饱问题,且极大地破坏了区域生态环境,并因此使西部地区在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方面陷入恶性循环。在该种情况下,要将经济同生态的结合作为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关键性问题,以此实现当地农民致富问题的良好解决。具体来说,需要能够对当地的特色经济以及优势农业产业做好把握,联系实际做好生态旅游、经济林果、畜牧业以及花卉业的发展,同时积极做好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此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在以往的发展当中,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效益低的问题即附加值不高,且在加工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缺少具有特色的产品。其原因在于,一是相关人员在商品经济意识较为淡薄,并没有严格联系市场发展需求进行经营生产,因此产品无法良好走进市场;二是在生产经营规模方面存在不足,具有较高的生产成本,且在经营方式方面也存在较为粗放的特征。经济结构方面,主要为种植业,仍存在经济结构单一的问题;三是所处区域在交通条件以及基础条件方面存在不足,在市场发育方面存在滞后的情况,并因此对产品的流通产生影响。在该种情况下,需要我国西部地区能够充分把握市场导向,在以自身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做好市场经济发展,做好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推进,通过产业链条的延长实现农业产业化升级目标的实现,在此过程中也需要做好品牌战略的实施,以此实现产品竞争力的提升。

2.2加大人口转移

西部是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地区,很多环境都不适合人的居住。相关研究,西部地区人口数量超出生态以及自然资源承载能力,是导致经济贫困、生态恶化问题的的重要原因。要想实现这部分区域环境问题的良好解决,要做好生态转移战略的实施,将地区当中超出承载的人口向外进行转移,在降低这部分区域人口压力的情况下,保证人口能够低于生态环境以及资源的承载力,在对资源、环境以及人口等协调发展目标进行实现的情况下实现持续发展目标,其具体措施有:一是有组织、有计划的组织劳动力外出务工,对于中东部区域具有较大劳动力需求量的城市,国家在给予资金以及政策方面扶持的情况下对农民工小区进行建立,以鼓励这部分务工人员能够具有稳定的居住以及就业场所,实现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在该过程中,不仅是人口以及劳动力的转移,对于我国西部地区的环境压力也是有效的减轻,对生态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二是西部地区需要充分发挥自身旅游资源以及能源方面优势,做好非农产业的发展,在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基础上做好城镇化建设,以使农村人口能够更好的向城镇转移,在资源发展方面实现开采与加工的结合,通过该方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三是对于生产生活条件已经较为恶劣的区域,需要将居住地区较为偏远的人口实现整体迁移,通过该方式也能够较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篇6

在审议中,委员们认为,该条例施行两年多来,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积极开展条例的贯彻实施工作,依法加大对矿产资源和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特别是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实行规划管理、对独立选矿作业的单位和个人实行许可证制度、优势矿产设立保护区以及实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制度等方面具有突出特色,在全国首创,得到国务院矿产资源治理整顿督察组的肯定。同时,委员们也直言不讳地指出了该条例在贯彻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各地宣传贯彻条例虽然有一定的声势和力度,但大多局限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本系统内,对一些小矿山、私营矿山业主影响力有限;二是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获取短期经济效益的掠夺式开采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三是露天开采破坏植被严重,破坏和占用土地问题突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不容乐观;四是与条例配套实施的政府规章出台工作进展缓慢。

根据吉林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和这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委员们提出了如下建议:

――进一步深入开展贯彻实施条例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大对薄弱环节的工作力度,特别是要把广大矿山企业经营者,尤其是私营个体矿山经营者作为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教育他们自觉遵守条例。同时,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要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违法勘查开采矿产资源行为。

――继续采取严格措施,严把矿山企业开采资格审查关。坚持标准,严格管理,严厉查处那些不具有矿山开采资格,没有合法手续,没有按照批准的开发利用方案的开采行为,或虽有合法手续却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采取掠夺式开采的各类矿山企业,并追究企业负责人的法律责任。与此同时,要更新观念,彻底摒弃“有水快流”思想,加强对矿山开采的科学论证工作,进一步提高矿山开采准入标准。

――进一步强化采矿权管理中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继续坚持“规模整治、综合开发、扩大限采区和禁采区、设立保护区”的方针,加强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在继续开展对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同时,根据规划确定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要求,完善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对新办矿山企业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制约;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矿山年度检查的监督机制,加强对生产矿山企业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的约束。

――在积极争取国家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资金的同时,省财政和各级地方财政也要加大对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投入。省、市(州)两级政府在已有投入的基础上,应积极创造条件设立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专项资金,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与国家投入的资金相匹配,以更快地推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创建更多的“国家矿山公园”。

――进一步加大矿产资源勘查投入力度,变矿产资源的潜在优势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吉林省的成矿条件好,找矿潜力大,但地质勘查投入不足,勘查程度不深。应按照现行法律规定的“拥有探矿权则采矿权优先”原则,设立专项勘查资金,加大对油母页岩、矿泉水、陶粒页岩、火山渣等省内优势矿产和煤炭、铁、油气、金、铜、镍、钼等紧缺、热点矿种的地质勘查投入,进一步摸清家底,通过合理有效开发利用,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以缓解全省资源供需紧张局面。

――保护矿山生态环境是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共同责任,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非金属矿山的综合整治力度。对象白山砟子煤矿(西煤山矿区)、集安鸿源硼业有限公司、梨树硅灰石矿业公司、梨树县公路碎石场那样严重违反条例和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企业,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严厉整治。

――要按照中央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调动行政主管部门、建筑建材监管部门、科研部门和矿山企业的积极性,加快对矿山废弃物如煤矸石、硼泥、尾矿石、低品位矿石、矿渣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这样既可以变废为宝,解决吉林省局部地区工程建设材料短缺问题,推动新型建材业发展,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全省煤炭、铁矿石等矿产资源不足问题,同时还能化害为利,解决矿山废弃物堆放污染环境问题。

篇7

关键词:末端治理;清洁生产;规划环评;生态工业园;清洁生产审核

1 引言

环境问题是在发展中产生的,也只能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清洁生产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种新的创造性思想,是环境保护从“末端治理”的传统战略到污染源头预防和生产全过程优化控制的转变。笔者基于清洁生产的理念,着重探讨将环境保护工作融入经济发展之中,积极参与政府综合决策,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2 传统环境战略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环境战略偏重于处置末端产生的废弃物,将保护环境与社会和经济活动相分离,主要是在生产和生活链条的终点或是在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界之前,对污染物进行处理,以降低污染物对自然和人类的损害。事实表明, 这种仅着眼于控制排污口(末端),使排放的污染物通过治理达标排放的办法,虽在一定时期内或在局部地区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污染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基本上走的是高物耗、重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的发展道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求得生存和发展,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整体的、长期的环境效益,对环境污染的治理缺乏积极性,即使在外界的环保、能源等高压政策下,也存在侥幸心理,甘愿缴纳排污费或受罚而污染环境,也不愿积极投入资金实施有效的环境治理。不可否认,末端治理的环境战略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活动,但事实证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末端治理所带来的弊端日渐突出,一方面,高额投入的末端处理成本加重了企业负担,部分可回收资源得不到有效回收而流失,造成资源浪费,产品成本增加。另一方面,末端治理对环境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会造成间接的二次污染,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惨痛的教训面前,人们已清醒意识到,末端治理不能彻底解决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从我国今后人口、经济增长的趋势看,环境保护将会长期面临工业化进程加快、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发展、全球环境问题三大压力。如果不能有效解决由此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就难以取得重大的进展,可持续发展将面临重重困难。

3 清洁生产是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模式

清洁生产是对传统环保理念的冲击和突破,是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的基础。它是相对于末端治理的一种新的创造性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经典的清洁生产是在单个组织(包括具有自身的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或团体,或是上述单位的部分或结合体)之内将环境保护延伸到该组织有关的方方面面,强调的是源削减,削减的是废物的产生量,而不是废物的排放量;而在清洁生产理念基础上拓展的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是在企业群落之间,在企业进行源削减,做到清洁生产的基础上,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形成的生态工业园区,强调实现工业体系中物质的闭环循环,通过不同企业或工艺流程间的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为废物找到下游的“分解者”,建立工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达到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的目的;循环经济的根本目标是要求在经济过程中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再用和循环都应建立在对经济过程进行了充分的源削减的基础之上。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大大提升了环境保护的高度、深度和广度,提倡并实施将环境保护与生产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全部生命周期紧密结合、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模式统一协调,将环境保护与生活和消费模式同步考虑。

清洁生产理念建立在物质平衡理论基础上的物流分析结果认为, 在生产过程的任何一个阶段 ,废物的减少都对企业提高生产资料利用率有促进作用。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通过人类的具体劳动,一部分转变为具有价值的商品,一部分转变为废弃物,产生的废物越多,则生产资料的消耗越大。事实上 ,废物只是不符合生产目的、不具有价值的非产品产出 ,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若合理利用 ,则废物不废。所以清洁生产可最好地体现了生产资料利用最大化、废物产生最小化 ,环境污染无害化 ,是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模式。

4 基于清洁生产理念的环境保护对策探讨

(1)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出发,以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为技术手段,结合环境承载力研究,积极参与政府综合决策,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基于清洁生产的理念,为了实现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全面改善生态环境,就必须坚决贯彻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赋予的各种职责,以规划环评为技术手段,从经济发展规划入手,积极参与政府的综合决策,结合环境承载力研究,指导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布局,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环境管理制度。《环评法》中明确规定“一地三域”综合性规划以及十个专项规划均需要开展h境影响评价,对拟实施规划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规划环评应在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在不违背和超越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的前提下,合理有效的利用自然。另外,规划环评绝不应仅仅局限于保护环境,应由以环境质量为主的评价扩展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及全过程,特别是产业发展、城镇化建设、生态功能区划、交通发展、土地利用等对环境和资源有深层次影响的方面,由基于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预测上升到综合考虑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分析,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以期实现经济、产业、交通、能源等各领域的绿色发展。规划环评的实施应从决策层面提前介入,积极参与到政府综合决策中去,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让规划更好地符合国家的环境政策和行动计划。

(2)从清洁生产审核入手,结合排污许可证制度,全面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有关法规,推进企业清洁生产,促进企业经济与环境“双赢”,树立环境保护部门为企业发展服务的新形象。

首先,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以清洁生产审核为切入点,指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实现企业“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标,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使企业环境保护变被动为主动,树立环保部门的为企业发展服务的新形象,减少污染物产生量,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第二,通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控制落后生产项目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盲目建设,限制和淘汰技术落后、严重浪费资源能源的工艺、设备和项目,鼓励低污染和无污染、资源能源利用效率高的技术和项目,将使新建工业项目环境保护要求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文件中应明确制定清洁生产目标,包括原材料消耗、能源、资源消耗、污染物产生量等,并作为验收指标列入验收表中,将清洁生产分析落到实处,稳步提高新建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

第三,加强对企业生产全过程的监督。为保证强制性和促进自愿性清洁生产的实施,要认真做好企业情况的摸底调查,核定应实行强制性或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公布一批污染严重企业名单,要求列入名单的企业,公布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接受公众监督,增强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3)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着眼点,以推进生态工业园区等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为机遇,以生态市、县建设规划的制定为切入点,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

生态工业是模仿自然界生态系统运行的物质循环方式,通过园区内企业彼此之间的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实现园区内物质流动和能量流动,从而达到一个区域总体资源、能源的增值,是循环经济在工业生产中的表现形式。应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建立循环经济科技支撑体系,引导各级政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确定经济发展主线,通过对物流、能流、信息流的分析,积极探索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设计工业化城市路径,以生态市、县建设规划制定为切入点,大力推进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布局,降低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晓光.论推行清洁生产方式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措施[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3).

[2]刘颖辉.“末端治理”和“清洁生产”[J].中国环保产业, 2002(6).

[3]杨 卫,雷进杰.清洁生产与环境保护对策[J].油气田环境保护,1994,4(4).

[4]治学.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J].中国科技论坛,2005(5):21~25.

篇8

一、高职学生社会能力研究成果及不足

(一)高职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的现状研究

高职学生偏低的社会能力已成为其专业能力学习、高质量就业和后续发展的阻碍,这一现状已经引起部分高职教育研究者的关注。笔者曾采用《全国职业核心能力统一测评》(简称 ZHPC)编制了《高职学生职业社会能力问卷》,对几十所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能力进行了抽样调查,薛小明学者采用职业核心能力测评卷对甘肃省四所高职院校 369 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评,调查结论基本一致:一是高职学生的社会能力偏低,二是高职学生不同群体的社会能力参差不齐,三是高职师生对社会能力培养重视不够。

(二)高职学生社会能力培养对策研究

大学生的社会能力很重要,其培养对策就成为研究的重点,相应的成果也很丰富。培养体系方面,要求建立自身、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共同参与的培养体系。具体措施方面,强调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中都要有培养社会能力的具体内容。笔者认为,可以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在融合现有社会能力培养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编制《高职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等教材并付诸实施。可以借鉴小组社会工作的相关思路和做法,开展团体活动培养社会能力。可以考虑在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加培养社会能力的目的和相应的任务,并配备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

(三)需要深思的几个问题

培养对策虽然指引了培养的方向和思路,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主体意识如何培养、政社支持系统如何建立、几个途径如何交融,等等。作为社会能力培养的对象和受益方,高职学生一方面要意识到社会能力在今后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培养活动中,另一方面根据差异化原则,积极评估自身社会能力的缺陷,不断改进和提高社会能力水平。培养体系方面,政府应创造良好的培养环境,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引导社会各界关心高职学生的社会能力培养,从而形成家校政社共同培养的良好氛围。培养措施方面,应鼓励老师深耕社会能力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改革,打通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三个途径间的壁垒,促进相互间的交融。

二、高职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一)主体意识形成的心理学基础―核心价值观

社会能力包括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形成和运用的核心在于价值观。综合学者们的观点,本文认为,价值观是人们对周边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和对自身行为结果的意义与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它反映人们对事物与行为是非和重要性的评价,即判断哪些是好的和哪些是重要的。“价值观”是一把“尺子”,它支配着人们衡量、评价一切人和事并做出选择,所以它是促使自我认识、自身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形成某一行动主体意识的心理基础,即人们如认为某件事情或某项行动很有价值或很重要,他们就会自发地积极地去做,反之亦然。社会能力价值观是行动主体对社会能力的认识与评价,它在社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发挥能动作用,即意识到社会能力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社会能力。学生对社会能力价值观的认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学校、家庭与用人单位对社会能力的重视程度、社会的主流意识和个体因素等。诸多因素中,个体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个体只有受到外界的良性刺激,才能形成比较正确的社会能力价值观。

(二)途径间交融的哲学基础―实践的逻辑

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对认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们的认识离不开实践活动,认识的产生、发展、检验和归宿都离不开实践。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性循环。教育学本身就是实践哲学,它是指向个体的具体的完整的生存能力的实践哲学,教育来源于并且归根于实践的“生活世界”的需要。不管是教育者还是教育对象,他们都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认识,再去指导实践。作为教育学的基本范畴,社会能力的培养也要遵循实践逻辑。首先,社会能力的培养智慧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在实践中追随社会能力不断变迁的时代内涵,在实践中选择培养的内容和形式。其次,高职学生的社会能力培养有其特殊性,应考量高职学生社会能力现状和现有培养问题,根据高职学生社会能力培养原则以及遵循职业教育内在规律性这一实践逻辑而展开研究。最后,社会能力的实践活动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能力是一种生存能力,具体水平需在实践中检测和提高,实践是唯一的检测标准。

三、高职学生社会能力培养途径再思索

(一)满意度调研是树立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促建政社支持系统

1、水环境教育是形成社会能力价值观的载体

一直以来,价值观的渗透教育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和开发。教育者会指导学生怎么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但是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只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和技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能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可想而知,价值观教育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可以借鉴国外价值观教育的一些做法,如形象教育和渗透教育。形象教育和渗透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形象”是载体,“渗透”是手段,最终达成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教育者让学生参与具体的活动,让具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参与活动和处理问题中,会碰到价值判断和事物取舍的问题。通过研判老师的做法,学生会自觉地去修正自身原有的价值观,自觉地形成价值认同。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价值辨析、价值判断和价值评价等能力水平,进一步地会促进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和解决问题等社会能力的发展。当然,在实施教育活动中,要对活动载体有个选择,选择的标准就是看其有无宽泛的内涵。

水环境教育的内涵十分宽泛,从历史到现实、从知识到文化、从管理到技术、从生态到安全、从现代化到国际化都可以作为水教育的切入点。水教育的内涵结构可以作以下考虑:第一水传统和水文化,它是水教育的引导内容,指向水习惯的践行。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有关水的民间文化和民俗活动培育人们对于水的积极使用的集体意识,形成公众共同参与水资源共享共管的良好社会氛围。第二水资源和水知识,它是水教育的基本内容,指向水伦理的践行。通过水资源的教育帮助人们客观地对待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遵循合理的伦理规则。第三水科技和水管理,它是水教育的高新内容,指向水科学的践行。加强公民对先进水设施和水技术了解的教育,开通公民体验先进水科技的渠道,提高水管理的现代化水平。第四水生态和水安全,它是水教育的深层内容,指向水保护的践行。水安全教育实际上是水问题的综合素质教育,使人们认清水安全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并树立水保护的信心,引导人们严格按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实施水资源的全面保护。第五水现代化和水国际化,它是水教育的拓展内容,指向水规划的践行。水现代化的教育必须具备国际视野,同时要立足于国家和地区水资源中长期规划的制定,一些国家解决水问题的基本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高职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水环境教育,就会形成水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能力价值观。

2、满意度调研能促建政社支持系统

通过师生对水环境治理满意度的调研,一方面可以了解水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现状,另一方面也会促使学生思考保护水环境的诸多问题: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推进各类面源的污染防治工作,如何正确行使政府职能并做好水环境治理的保障工作,如何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并提高居民的满意度。如果这些问题的对策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那么调研活动就能够获得政府和社会的广泛支持,从而在实践中锻炼高职学生的社会能力就成为可能。

(二)满意度调研是培养社会能力的实践平台,促进途径间的交融

1、社会调研有助于提高与人沟通能力

与人沟通能力是指在人际交往活动中,通过谈论、演讲和书面等方式,来阐述观点、增进情感、获得和共享信息的能力。在社会调研活动中,前期小组成员间要就调研方案进行充分沟通;中期收集资料过程中无论是采用问卷法还是访谈法,都需要与人沟通;后期小组成员还要就问题对策与调研报告进行深入沟通,所以整个调研活动离不开沟通。当然,在调研中也会遇到不少问题,如不讲究提问的技巧、不考虑被调查者的文化程度、不会因势利导等。正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增强了与人沟通的自信心,提高了自身的沟通能力。

2、社会调研有助于提高与人合作能力

与人合作能力,它是指根据工作需要,共商合作目标,彼此配合,并不断改进合作方式和改善合作关系的能力。在调研活动的各个阶段, 都需要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以及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由于受到父母行为方式的影响和父母的过分溺爱,高职学生的合作能力普遍不高。针对这一现象,可以成立若干调研小组,根据优势互补的原则,考虑人员搭配和组建团队。小组成员既能独当一面,又要求彼此配合,大家通过集体合作完成小组任务并形成优秀的调研成果。通过调研活动,学生们既能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又能提高他们自身的组织协作能力。

3、社会调研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是指能够精确地把握问题的实质,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案,利用周边有效资源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能力。社会调研是研究者针对某一社会现象选择某个角度运用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对策的过程与活动。调研者一方面要有问题意识,另一方面要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了解与认识。高职学生由于理论知识欠缺和知识迁移能力不够,所以他们解决问题能力偏低。通过社会调研,深刻领悟社会现象,查阅相关理论知识,并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分析社会现象和解决社会问题中去。这样,不仅可以强化他们所学的知识,而且还可以掌握学术研究的方法,从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4、满意度调研促进途径间的融合

水环境治理满意度调研可以实现实践活动与第二课堂互动,能够培养大多数人的社会能力。首先,组建满意度调研小组。加入小组的成员除了能发挥专业特长,同时也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组织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其次,参加实践活动。将对水环境治理满意度的调查作为实践项目,在调查过程中可以锻炼他们的沟通、组织能力,促成他们好的劳动习惯的养成和意志品质的磨练。第三,结合竞赛项目。将调研项目与省级以上的竞赛相结合,在竞赛的准备过程中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水环境治理满意度调研可以实现实践活动与第一课堂互动,共同承担起培养社会能力的重任。主要途径是项目化教学。调查结束后,及时整理水环境资源,制作成画册或视频,向社会宣传水环境保护知识。当然,要使画册或视频制作得精致,就必须有专业老师的参与和指导。传媒专业的老师可以将水环境作为摄影或摄像专题制作的教学素材,文秘专业的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撰写专业画册或视频的文本,英语专业的师生可以帮忙将文字翻译成英文。

四、小结与讨论

高职学生低水平的社会能力已成为其成长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阻碍,这应引起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政府虽注意到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短缺给我国经济所造成的影响,对高职学生培养给予政策支持并加以巨大的投入,但是在高职学生的素质提升方面还有很多的施展空间,关键要转变培养观念和行政管理体制,观念变化的落脚点是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目前,地方政府中的劳动部门是与高职学院联系比较多的部门,主要负责高职学生的技能鉴定。政府培养观念和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直接体现为让更多的政府部门参与高职学生高素质以及社会能力的培养,如文化部门。

高职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需要老师们观念的转变,需要老师不仅关注第一课堂,而且要关注第二课堂和实践活动,这对老师的成长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师能通过合适的项目将几个途径加以交融,从而促进学生社会能力的发展。当然,项目的完成与学生的指导光靠一个老师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教师团队的支撑。高职院校可以在这块做大文章,出台相关奖励政策和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小娟.高职学生素质能力评价研究[J].教育研究,2013(5)

[2]姜大源.论世界职业教育的主体脉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11)

[3]高宏,高翔.对我国职业教育中关键能力研究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1)

[4]王同军.重视社会能力培养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0)

篇9

关键词:环境检测;管理;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X8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一、我国环境检测中存在的弊端

1、监测结果难以对环境质量做出全面的反映

要想对环境污染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处理措施,首先要详细的了解和掌握环境的实际情况,而这一切都要靠环境监测技术来实现,就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来看,并不能达到理想的环境状况反馈的效果,主要表现为对于待测对象的污染指标的监测不够准确。同时,由于环境监测和治理技术受人力、财力、物力等因素的限制,导致监测过程中的我频次较低,所以无法得到较为详实的待测区的具体环境情况,更加无法监测出企业的排污状况。另外,我国的环境监测和治理工作的重点主要侧重于各种单项污染指标的检测,对于全方位的环境状况描述还有待提高。

2、环境检测缺乏必要的执法机构,质量管理人员能力低(现在有专门的环保执法机构)

目前,我国对环保执法机构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很多环境保护机构属于建设单位或部门,环境检测缺乏必要的执法机构,加上执法人员的素质较低,推脱责任、不按规定执法、执法能力低等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执法队伍建设,也影响了我国环境检测的公平和公正。

3、缺乏环境监测工作评价体系

环保部门在进行环境检查的时候需按照此部门制定的环境检测标准进行,但是,由于环境立法不完善,指导思想比较滞后,导致我国许多环保部门的环境检测依据标准比较低,甚至无法适应环保需求,这就造成人们难以信服我国的环境执法力度。

4、惩罚力度不够

很多环保部门在进行环境检测的时候,对于不合格排污单位的责任追究大多是通过罚款方式解决,并没有追求他们的相关法律责任,这种重罚款轻防范的方法虽然为国家带来了一定的收入,但是许多企业会在交过一次性罚款后在排污方面会更加随便,间接纵容了排污行为,不仅无法做到防治环境污染,甚至还会加重环境污染。

5、环境监测和治理技术缺乏应急措施

所谓应急措施,就是指在环境监测和治理的过程中,所采取的对于突发污染状况的处理措施。就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与治理工作来看,在这方面的建设还不够完善,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制度上都没有形成一个相对成形的应急预案。这也就导致了我国现行的环境监测和治理工作在采样分析的过程中,无法对现场动态做出及时的准确的反应,给突发污染的治理带来了不便。同时,由于我国地理位置跨度较大,自然环境多变,应急措施的不完善也会给环境监测的采样工作增加难度。

二、环境检测与治理工作实现长足发展的对策

1、实施科学的环境监测

首先,要认真分析待测区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确定环境监测工作的重点,选择该区内的出现频度高、危害大的污染进行重点监测,以准确描述待测区的污染特点;其次,要制定一个周期性、综合性强的监测模式,以便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能全面掌握测区的受污染状况,对污染动态进行掌握有利于制定更加符合待测区的实际情况的治理方案;再次,从人体危害的角度,对污染物质和污染源进行分析,正确描述该污染对于人体可能产生的危害,并对有毒物质进行重点监测和治理;最后,对所得的各项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据监测数据背景进行相关性研究,做出有预见性、综合性的分析评价,并为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提供依据。

2、明确环境监测与治理的标准化

要想充分发挥环境监测在环保工作规范化中的支柱作用,首先应充分的认识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环境监测是环保部门进行管理的依据,是做好环保工作的基础。随着环境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关注化学污染的同时,也开始注意到辐射等物理因素造成的危害。这种危害的监测需要环境监测工作来实现,从而为环保工作规范化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依据。通过对现代环境监测、环境治理、采样制样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取其精华,对于存在缺陷的地方,积极进行改进。国家投入相应资金,完善环境监测与治理设备,缩小同发达国家间在环境监测、治理领域的差距,引用发达国家相应标准,作为标准的技术参照。

3、加强突发环境事故的监测与治理

首先,明确突发环境事故的监测与治理重点,快速确定突发环境事故的动态变化及具体处理措施。待处理结束之后,查明原因,总结相应事故处置经验并分类建档,构建环境事故应急体系并经常开展应急演练。其次,采用多种预警和应急手段,使用应急检测车等仪器,采用标准的采样与分析方法,配备经培训合格的技术人员,从而提升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环境事故处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预见性。最后,加强对自动化、便携式检测仪器设备的研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科技指导行动,才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实现长足发展的必然出路。

4、注重对排污行为的防范性惩治

注重对排污行为的防范性惩治首先在于环保部门,对于偏袒排污单位和个人的环保部门和执法人员,要追究其责任,同时加大对排污单位或个人的惩治力度。这就要求环保部门严格执法,对于环境检测中不合格的排污行为,要在明确主体的基础上,加大防范性惩治力度,而不应将惩罚眼光全部放在罚款方面。

5、完善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法律保障体系

从大方向考虑,想要做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创新,除去细节问题以外,最直接的方法是借用法律手段,利用法律法规来约束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行为。具体措施有,组织建立专门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部门,并制定出台相关的环境监测条例以及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条例,利用法律条令来对环境监测进行定位,并借助法律法规来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的管理,规范管理行为,从法律、制度以及人员三个方面来保障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质量。

6、加强人才培养,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

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中提到,国内相当一部分质量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并不高,综合素质也相对比较差,再加上环境监测工作以及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极为复杂,所以导致其在实际工作时并不能完全胜任,最终也就造成了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滞后。面对这一情况,在创新质量管理体系时,除了要完善各项制度建设之外,还要注重对质量管理人才的培养。具体措施有:多多开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培训活动,并注意在培训中引入实际问题,利用实际问题来对其进行指导;积极做好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工作,让他们明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要加强管理人员的技能训练,提高其管理能力,使其能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促进我国环境的有效治理。

三、结束语

虽然国家基于保护环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适时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引导和协调,但是由于环境保护法中制度方面的制约,使得我国环境检测得不到落实,环境问题依然突出。因此,深入分析我国环境检测中存在的弊端,并针对这些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治理建议非常有必要,其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和健康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窦国英.论我国环境检测中的弊端及改进建议[J].神州,2012,6(2):25.

篇10

关键词: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9.049

随着2015年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国家对环境污染加大了惩罚力度,对污染企业可按日连续计罚,且罚款上不封顶,这无疑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环境成本压力,环境成本的核算与控制问题不得不引起企业的重视。

1 企业环境成本的涵义

关于环境成本的定义,比较权威的是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组(ISAR)在1998年第15次会议上通过的《环境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立场公告》中的定义,其认为环境成本是“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发生的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具体可分为环境污染补偿成本、环境治理成本、环境损失成本、环境保护维持成本、环境保护发展成本等。”随着国内外学者对环境成本研究的不断深入,环境成本的内涵也得到了不断扩展。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环境成本的内容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类:(1)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分为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的研发实验污染成本、材料采购阶段的环保材料采购成本、产品生产阶段的环境资源消耗成本和环保设施投资成本、产品销售阶段的环保包装支出和运输途中的能源消耗成本、废弃物处置阶段的循环再生成本和不可循环废弃物的焚烧或填埋成本等;(2)基于环境成本发生的空间角度,分为外部环境成本和内部环境成本;(3)基于资源流转平衡的角度,分为环境预防成本、环境检测成本、废弃物回收及再利用成本、环境资源损失成本及其他环境相关成本。

2 加强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经营方式,不但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社会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国家各项环境保护法规的颁布,企业面临的环保压力越来越大。环境成本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也渐渐增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甚至影响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加强企业环境成本管理,促使企业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能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不断削减环境成本,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树立企业绿色形象,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并带动社会推行绿色消费方式,理顺企业、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自然、企业、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3 当前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的现状分析

3.1 不重视环保问题,环境成本意识薄弱

虽然我国已经加大了环境保护投资力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但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仍然有一些企业并没有真正的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存在侥幸心理,往往忽视环境成本。如果企业排污没有被有关部门发现,则排污企业是不会主动对污染进行治理。只有当污染被发现或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后,迫于管理部门及社会舆论的压力,排污企业才会对污染进行治理,并将治理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计入环境成本。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都是迫于压力才考虑环境成本的,而并非积极主动地关注环境成本问题。而且,一般企业对环境成本的考虑仅仅停留在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的角度,并没有从生态环境的深层次角度去看待该问题。

3.2 存在末端治理思想,多采用事后控制的方法

我国学者提倡的环境成本控制方法主要有三种即生命周期法、作业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这些方法在西方国家均得到了较多应用。但是,现阶段这些方法在我国却很少采用。究其原因在于,这三种方法的运用是以企业重视环境成本并具有主动控制环境成本的意愿为前提。然而,结合我国实际,很多企业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对环境成本控制的主动性不强,从而影响了这些方法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实务中,我国大部分企业采取的还是基于末端治理思想的事后控制的方法。这种事后处理的方式,投资额大,运行费用高,增加了企业的治理成本,加大了企业的财务负担,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很难非常尽责地治理,往往是敷衍了事。而且,在这种处理方式下,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不变,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受影响,环境成本降低的空间十分有限,治理效果自然不明显。正是由于思想上不重视,企业环境治理意愿不强,治理效果难见成效。这也是为什么我国虽然逐年加大环境保护投入,但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的重要原因。

3.3 忽视事前预防与产品生态设计,忽视外部环境成本

按照物资流转的顺序,从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到销售、消费等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因此,对环境成本的管理应贯穿于企业购、产、销全过程。然而,基于传统成本管理思想,企业对环境成本的核算与控制局限于内部生产过程,主要核算与控制产品生产成本,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忽视事前的成本预防及产品生态设计,对企业外部的社会环境成本及对上下游企业造成的环境影响并没有考虑。

3.4 相关法规不健全,成本核算不规范

我国现阶段法规体系中,与企业成本核算有关的会计法、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以及税法几乎都找不到有关环境成本核算的具体条款,使得环境成本的核算无法可依,再加上外部环境成本本身确认计量上的复杂性,导致环境成本的会计核算难以规范化。实务中,有的企业在成本核算中根本没有包括环境成本,有的企业即使核算了环境成本,也仅限于现有条件下很容易取得的排污费、绿化费、因违法导致的罚款和因污染而赔偿的损失等,核算内容非常有限。而且,没有开设环境成本账户进行独立核算,只是在管理费用账户中开设明细账户来核算绿化费、排污费等费用;对于违反环保法规而支付的罚款和因污染而支付的赔偿费用则直接计入营业外支出账户,也没有与营业外支出中的其他项目区分开来;对于环保设备的购置支出则直接与普通生产设备支出一同计入固定资产账户。可见,目前对环境成本的核算没有遵循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比性、重要性等要求,使得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缺乏完整性和可比性,不利于企业进行环境成本控制。

3.5 环境成本控制体系不健全

我国对环境污染的监管标准和处罚力度相对宽松,部分地方政府出于地方财政收益的考虑也往往对企业排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监督管理乏力,没有建立健全的环境污染影响评价体系。正是由于外部环境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企业内部难以真正建立完善的环境成本控制体系,有的企业虽设立有环境成本控制目标,但往往目标不明确,也没有制定具体措施来保证目标的实现,环境成本控制成为空谈。

3.6 缺乏独立的环境成本控制评价考核体系

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大多数企业由于受到短期利益的驱使,并不会过多地考虑环境治理问题,更不会主动建立评价考核体系对环境成本控制业绩进行考核。缺乏应有的评价机制,企业往往敷衍了事,环境污染问题难以得到明显改善,环境成本控制只是流于形式。

4 加强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的对策

4.1 转变观念,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对环境成本的重视程度

在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环境问题已经演变成为一个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政府部门、企业管理当局、会计人员、社会公众都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环境责任意识。企业会计人员要积极更新知识结构,学习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方面的新知识,掌握现代成本会计的理论与方法,重视环境成本的核算与控制问题。

4.2 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增强其可操作性

我国目前环保法规原则性太强,缺乏可操作性,难真正落到实处。政府有关部门应在现行环境法规的基础上,制订更多具体可行的实施细则,加强对环保法规实施的监督管理,制订环境保护业绩考核标准,从外部对企业加强环境保护形成压力。同时,进一步改革完善税收、财政、金融等相关法规,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给予更多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以及贴息贷款,从政策上给予足够支持,逐步引导企业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和行为。只有外部有压力,内部有动力,企业才会真正主动地考虑环境保护问题。

4.3 加强环境成本理论与实务的研究

环境会计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国内理论界就环境会计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讨论,但研究还不够深入,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环境会计准则制度出台,对于实务界的具体操作缺乏指导性。因此,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应联手推进环境会计的深入研究,拓展环境成本的内涵,加强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研究,明确环境成本的确认标准与计量方法,提出科学有效的成本核算方法,加强并规范环境成本信息的披露。同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优先开展案例研究,为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4.4 建立健全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体系,采用超前控制和多维度控制模式

针对环境成本明显外部性和成本锁入效应的特点,企业可以采用超前控制和多维度控制模式,将成本控制的重心由传统的事后控制转变为事前的预防和产品生态设计,结合产品生命周期,将产品生态设计、绿色采购、清洁生产、绿色营销、环保消费有机结合,形成政府、上下游企业及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多维度控制模式。

4.5 建立环境成本控制考核评价体系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环境污染及其治理情况的跟踪调查,加强对环境污染企业的曝光力度,研究建立环境保护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且将其纳入企业业绩考核指标体系中,实行环境保护指标一票否决制度,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企业予以重罚,对于考核优秀的企业予以补贴和税收优惠,迫使企业主动对环境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在企业内部,鼓励企业设立环境成本控制责任中心,建立健全环境成本控制体系,并确保其能得到切实有效地执行。

参考文献

[1]周守华,陶春华.环境会计:理论综述与启示[J].会计研究,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