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矩意识范文
时间:2023-10-09 17:30: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律规矩意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北京的宜居水平较低
自北京提出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以来,社会各界争议很大,认为北京人口多、城市规模大、城市功能集聚、资源承载力有限,北京不可能建成宜居城市。国际上公认较权威的对全球城市宜居水平进行评选的两大机构分别是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经济学家信息部”(以下简称EIU)和美国的美世人力资源咨询公司(以下简称美世)。EIU每年对全球140个城市进行宜居城市调查,美世每年对全球200多个城市进行宜居排名。2015年,EIU评选出的最宜居的五个城市是墨尔本、维也纳、温哥华、多伦多、卡尔加里和阿德莱德(并列)。2015年,美世评选出的最宜居的五个城市分别是维也纳、苏黎世、奥克兰、慕尼黑、温哥华。而全球最宜居的城市都不是特大城市(联合国有关部门将8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定为特大城市),人口都在800万人以下,如墨尔本440多万,多伦多250万,温哥华210万,维也纳170万,慕尼黑130万。东京、纽约、伦敦三大世界城市的GDP在全球城市分别排名第一、第二、第四,人口总量在800万以上或接近800万,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公里5000人以上。北京有2000多万人口,与东京、纽约、伦敦同属特大型城市之列。北京与人口较少、规模较小的城市比宜居水平显然有失公平。因此,北京要建设的宜居城市,应瞄准东京、纽约、伦敦等国际性、特大型城市的宜居水平。
根据EIU2015年的调查和评价,东京、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都已进入宜居城市之列,得分分别是95、87、87、89、89,北京得分76,没有进入宜居城市之列,而且与这几个城市存在很大差距(EIU将总分在80分以上的城市认定为宜居城市)。
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短板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和城市基础设施、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1)城区轨道交通密度低。北京五环内的轨道交通密度是0.58公里/平方公里,东京市区(23区部,面积621平方公里)1.23公里/平方公里,纽约(5个区)0.71公里/平方公里,伦敦(内伦敦)1.2公里/平方公里。(2)空气污染。2015年,北京PM2.5年平均浓度为80.6微克/立方米,而伦敦、巴黎PM2.5的年均浓度水平在每立方米20微克左右,低于35微克/立方米的国家标准。(3)水资源匮乏,饮用水质差。北京人均水资源量占国际缺水警戒线水平不到15%。由于饮用水质差,所以大量存在瓶装水。(4)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状况不乐观。(5)开放程度低。以入境旅游人数为例,2015年北京420万人次,东京、巴黎、伦敦分别是808万人次、1606万人次、1882万人次。而且,北京近年来还处于持续下降趋势。再以常住的外籍人口看,目前常住北京的外籍人员总量为14万,占全市人口比重不到1%。而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大都市,其常住人口中外籍人员的比例应达到10%以上,如伦敦约为30%,纽约约为15.6%,东京约为2.4%。
二、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提高北京宜居水平
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可以简要地概括为“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实现五个统筹”。指出:“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经济规律的认识有了很大提升,但是我们对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城市工作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没有充分认识和自觉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北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违背城市发展规律的现象屡见不鲜。北京要提高宜居水平,必须尊重城市发展规律。
(一)依托大都市圈解决城市功能集聚与城市发展空间有限的矛盾
从1900年代到1940年代,一些富有见识的规划思想家终于认识到:有效的城市规划必须从超越城市的范围着手――从城市及其周围农村腹地的范围着手。
盖迪斯是西方近代建立系统区域规划思想的第一人。他在1915年出版的专著中就提出,“人们不能再以孤立的眼光来对待每一个城市,必须认真进行区域调查,以统一的眼光来对待它们。”著名城市学家刘易斯・芒福德在1938年出版的《城市文化》一书中说:“真正的城市规划,必须首先是区域规划。”但是一直到1929年至1932年的西方经济大衰退后,人们才完全意识到必须要把城市与其影响、依托的区域联系起来进行系统规划。
1937年,英国政府为了研究、解决伦敦人口过于密集的问题,成立了以巴罗爵士为首的巴罗委员会。1940年提出的《巴罗报告》中建议:要通过疏散工业和人口来解决大伦敦的环境与效率问题。阿伯克隆比制定的“大伦敦规划”在1944年被伦敦国土委员会采纳。他对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最大的贡献就是在一个比较广阔的范围进行特大城市的规划;他吸收了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中分散主义的思想以及盖迪斯的区域规划思想,采纳了恩温的卫星城建设模式,将伦敦城市周围较大的区域作为整体规划考虑的范围。该规划体现了《巴罗报告》中提出的分散工业和人口的中心思想,提出从伦敦密集地区迁出工业,同时也迁出100万人口。从今天的现实发展情况看,伦敦由1951年的820万人口减少到目前的660万人口,“大伦敦规划”的思想及其提出的措施,使其成为成功舒缓现代城市压力的最典型的案例之一。“大伦敦规划”吸收了20世纪初期以来西方规划思想中的许多精髓,提出的方案对当时控制伦敦的蔓延、改善混乱的城市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所以后来为东京、首尔等城市效仿。
(二)确保城市产生丰富的多样性,避免城市功能单一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作者雅各布斯认为,大城市所谓的“死与生”完全由城市的多样性主宰。单调、缺乏活力的城市只能是孕育自我毁灭的种子。但是,充满活力、多样化和用途集中的城市孕育的则是自我再生的种子,即使有些问题和需求超出了城市的限度,这些城市也有足够的力量延续这种再生能力并最终解决那些问题和需求。
城市要产生丰富的多样性,有四个条件不可缺少。
第一,城市的功能必须多元,以确保在不同的时间段,城市某区域都有大量的人流;第二,街道必须要短,也就是说,在街道上能够很容易拐弯。街道频繁出现和街段短小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商店太多,从街头排到街尾,而且同一商业格式,会给人产生很压抑的感觉;第三,一个地区的建筑物必须各式各样,年代和状况各不相同,保留适当比例的老建筑;第四,人流的密度必须要达到足够高的程度。这四个条件必须共同作用才能产生城市的多样性,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会阻碍一个地区多样性的产生。
《雅典》和《马丘比丘》是现代城市规划的两大代表性文件。1933年8月制定的《雅典》最突出的内容是提出了城市的“功能分区”思想,认为城市的诸多活动可以被划分为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基本类型,居住、工作、娱乐三大活动在空间上分区设置,同时建立一个联系三者的交通网。44年后即1977年,国际建筑师协会在秘鲁的马丘比丘召开会议,制定了著名的《马丘比丘》。《马丘比丘》对城市功能分区进行了反思,提出不要为了追求清楚的功能分区而牺牲了城市的有机构成和活力。“功能分区这一错误的后果在许多新城市中都可看到,这些新城市没有考虑到城市居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结果使城市生活患了贫血症。”
纽约曼哈顿地区最有名的两个商务区是华尔街金融区和中城商业区,这两个商务区由于承担的城市功能不同而呈现了截然不同的情况。
华尔街金融区汇聚了近3000家大大小小的金融机构以及成千上万个贸易公司和律师事务所。华尔街最大的问题是晚上像座“鬼城”,周末像座“死城”。
中城商业区既是许多著名大公司的总部所在地,也是一个以洛克菲勒中心为主要区域的商业区,第五大道聚集了名声赫赫的大型百货公司和世界一流品牌的名店,中城是个“不夜城”。两个商务区都在曼哈顿地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究其原因,华尔街金融区仅仅发挥了城市的单项功能:办公。而中城商业区不仅发挥了办公功能,还使商业发展与城市生活――娱乐、休闲完美结合在一起,将城市综合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三)实行TOD开发模式,建设紧凑城市
紧凑城市具有三个典型特点:
一是城市土地利用密度高,城市和乡村有明显的分割;二是城市建成区由公共交通连接;三是城市不同的地区都能提供本地就业与服务。建设紧凑城市,要实行“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TOD(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开发模式,即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城区,以实现各个城市组团紧凑型开发的有机协调模式。香港、新加坡作为高密度城市,主要靠TOD开发模式建设紧凑城市,提高城市宜居水平。
香港1970年代起强调通过综合开发,创造人车分流的、舒适的步行系统,目前已建设了600余条天桥及空中步行走廊。香港的CBD已打造成步行城,由CBD中心到其东西两边步行10分钟可达,步行系统连接30多座高层建筑和交通枢纽,配备了30条自动手扶电梯及3条自动行人通道。同时,居民足不出社区就能解决日常生活、就医、就学等各方面需求。社区要紧邻大型公共交通网络,要建有居民步行可到达的商业设施、医院、学校、公共空间。
(四)充分开发和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实现城市精明增长
由于城市开发密度高,土地和空间资源有限,把地下空间当成地上空间的必要补充,统一规划、协调,合理开发,是世界城市实现城市精明增长的一条有效路径。同时,世界城市的现代化绝不仅体现在地上空间的现代化,看看每一个世界城市的地下空间,无不进行着有序、综合、多功能的开发与利用。世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呈现以下趋势:
1.地下空间开发形式的多元化
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在地下建有各种商业设施、市政基础设施、防灾设施、交通设施、文化体育娱乐设施,极大地拓展了城市发展的空间潜力。
2.地下空间开发的网络化
地铁网络与地下商业街、地下通道、地下停车场相连接,形成了以地铁车站为节点、由交通空间和商业设施组成的新型地下城市空间单位,这些单位又通过地铁网络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城市。同样,市政管线、共同沟系统、地铁系统隧道空间等各种类型地下基础设施在经过严密细致的规划之后,开发利用有序、协调进行,并逐渐形成了网络化布局。
3.地下空间开发的深层化与分层化
篇2
1、《民事诉讼法》第64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2、2002年4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3、2001年4月30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共二十一条,(其中第十三条)2002年4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共八十三条,(其中第六条)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规定了因用人单位作出不利于劳动者的决定而发生争议的劳动诉讼,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具体要求如下:(略)
篇3
遵纪守法是一种被人们公认的美德。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遵纪是守法的基础,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遵纪守法国旗下讲话稿,仅供参考。
遵纪守法国旗下讲话稿(一)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遵纪守法 从我做起”。
最近发现我校个别同学经不起社会青年的诱惑参与敲诈活动,甚至加入黑社会性质的组织,这是犯罪行为,严重的将面临判刑的结果,这些同学已经严重远离一个中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要求,秀屿区公安局已经介入调查,并列入重点打击对象,在这里希望全体同学一定要高度警惕,明辨是非,犯了错误要及时纠正,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学法、懂法、守法。
然而,根据国家有关数据表明: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呈大幅度增长趋势,可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制观念对我们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青少年违法犯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法律意识淡薄、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比如在社会不讲社会公德,惹事生非、打架斗殴、偷窃敲诈。在学校不遵守中学生守则、违反校纪校规。这些青少年学生虽然也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违、,但他们无法真心地体会到事态的严重性。因此校园中违纪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同学认为违纪与违法是两码事,违反校规校纪大不了被老师批评,没什么大不了的,殊不知习惯成自然,违纪就会逐步成违法,以后到社会就有可能做违法的事。有的同学认为如今是追求个性化的社会,如果被学校的规矩、纪律所束缚,不利于自己发展,做一些违纪的事才能体现自己的潇洒,但是,设想一下,如果学校没有了校规校纪,那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如何保障?一个从小没有遵纪守法的意识与习惯的人,长大了很难说他能成为一个守法的公民。
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遵纪守法是一种被人们公认的美德。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遵纪是守法的基础,青少年时代是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代,我们青少年学生要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荣辱观,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遵守校纪校规,遵纪守法,严以律己,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自强、自尊、自重、自爱,争当一个讲文明的好少年。 同学们:习惯决定成败,文明伴你成功。
遵纪守法国旗下讲话稿(二)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我演讲的题目是《遵纪守法,做一名合格公民》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人人守法纪,凡事依法纪,社会就会安定,经济就会发展。在我们国家,依法治国的方略正在大力实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深入人心。能够在这样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环境里成长,多么幸福!我们更应该思考:在成长道路上,如何与法同行?
有这样一件让人痛心的事:浙江台州市11名中学生参加同学生日聚会,饮了酒,他们在回家路上碰到本镇居民陈某,双方因为小事发生口角,陈某当场被打成重伤,后因抢救无效死亡。参加打架的学生的年龄都在14岁到17岁之间,事发后一两天,他们由家长或老师陪同全部到派出所投案自首。某报记者与他们交谈时发现:他们打架全凭一时冲动, 根本没有想过后果,而且他们毫无法律意识.逆法而动,越规而行,不是什么勇敢的举动,恰恰是无知和愚昧的表现,终究难逃法律的制裁。
青少年犯罪成了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许多走上犯罪道路的青少年仍对法律一无所知。当然,司法机关不会因为他们不懂法而不予追究,不懂法并不能减轻他们的罪错,当他们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时,才追悔当初不应该不学法、不守法,以致犯法,受到处罚。这些教训是惨痛的,值得我们成长中的青少年深深思考。当灾难降临时,既贻害自己,也贻害他人,留给人们的绝不是对意气行为的扼腕痛惜,而是对冥顽落后的鄙视和警示。
遵纪守法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和义务,是保持社会和谐安宁的重要条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我们进入希望高中的第一天起,学校就教育我们,任何自由都是建立在规则之下的。在学校里,同学间难免有时总会有些矛盾和摩擦,这时一定要冷静处事,决不可意气用事,更不可挥拳相向,伤及自身或他人。我们要知法、懂法、遵法、守法。
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同学之间的互相监督到严格自律;从被动约束到主动地养成遵纪的习惯;从杜绝暴力到自觉抵制社会不良思想,用法律手段约束自己、保护自己,努力完善自我,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谢谢大家!
遵纪守法国旗下讲话稿(三)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遵纪守法 从我做起”。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个国家的法律体制完善与否也日益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现代化程度高低的标志。我国法律法规也日趋完善,只要留意,不难发现我们身边无处不存在法律的气息。《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教师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现代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学法、懂法、守法。
然而,根据国家有关数据表明: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呈大幅度增长趋势,可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制观念对我们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青少年违法犯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法律意识淡薄、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比如在社会不讲社会公德,惹事生非、打架斗殴、偷窃敲诈。在学校不遵守中学生守则、违反校纪校规。这些青少年学生虽然也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但他们无法真心地体会到事态的严重性。因此校园中违纪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同学认为违纪与违法是两码事,违反校规校纪大不了被老师批评,没什么大不了的,殊不知习惯成自然,违纪就会逐步成违法,以后到社会就有可能做违法的事。有的同学认为如今是追求个性化的社会,如果被学校的规矩、纪律所束缚,不利于自己发展,做一些违纪的事才能体现自己的潇洒,但是,设想一下,如果学校没有了校规校纪,那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如何保障?一个从小没有遵纪守法的意识与习惯的人,长大了很难说他能成为一个守法的公民。
篇4
这个回答很巧妙,没有直接说“是绿灯还是红灯先走”,因为“说不好,不好说”。
按规矩,“红灯停绿灯行”,人人皆知。可知道规矩是一回事,不守规矩是另一回事。一些城市交通秩序混乱,“人走车道,车走人道”,很多十字路口有很多人在毫无顾忌地闯红灯;一些司机在斑马线上如入无人之境,斑马线成了“夺命线”,无论红灯绿灯都可能被撞死。
由此可见,说绿灯先走或红灯先走都不对,还真是“勇敢的人先走”。
与此类似,应当排队还是不排队?可不可以随地乱扔乱吐?可不可以随地大小便等都不能以规矩为准,而应看客观事实。很多小学生在老师教育下,上下校车排队、进出校门排队。有的大人在街上扔烟头,小学生在后面捡。可小学生长大后就被大人同化了,不再守规矩了。他们看到了大人的言行不一,看到了社会对不守规矩者的纵容,慢慢地“成熟”起来,成了不守规矩的大人。
可能有人会说,这“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排队”等都是小事,不必看得太重。那好,我们就来看看大一点的事:
比如“到底是勤劳致富还是勤捞致富”?从规矩上说,政府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前提是遵纪守法,而不是钻政策空子,贿赂公共资源管理者而获得暴利。可现实如何呢?这些年的先富者,有勤劳致富的,也有破坏规矩致富的,可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换言之,就是“勇敢者先富”。
又比如选人用人“到底是组织说了算还是个人说了算”?从规矩上说,干部选拔要群众推荐、组织考察、党委集体研究,可有的地方是个人推荐、按个人意图考察、最后讨论时向个人意见集中。在一个县,县委书记说了算;在一个市,市委书记说了算,也就是轻视规则的“勇敢者说了算”。
又比如法大还是权大?从规矩上说,当然是法大,任何权力都要受到监督,任何权力都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但现实中有的人把“讲法律”与“讲政治”对立起来,把法律置于“政治”之下。在基层治理中,法不敌政策、不敌红头文件、不敌领导意志的情况比较普遍,法律成了“勇敢者”的奴仆。
凡此种种,归结起来就是“到底是守规矩光荣还是不守规矩光荣?”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所有规矩,都有例外;所有法规,都有法外之人。一些掌管规矩者,往往是规矩的破坏者。大人物破坏大规矩,小人物破坏小规矩,结果是,统统没规矩。在“勇敢者”面前,再好的规矩也是一纸空文。
在一些人看来,不守规矩的“勇敢者”是牛人,是敢想敢干、有开拓精神的人。守规矩的不勇敢者是老实人,是无用的代名词,你是做牛人还是做老实人?
也有另外的观念和做法,在新加坡和香港,你要不守规矩,不管你多勇敢,也不管你爸是不是李刚,像闯红灯、乱扔烟头、随地吐痰等小事,犯了规矩就要惩处,不是鞭打就是罚款。而任用私人、贿赂官员、干扰司法等大事,那就得蹲监狱,谁说情也没用。
篇5
在《威尼斯商人》中,合同是私人定的,难道就成了法律不成?法官难道就不能宣布这合同“不近人情”而将其作废?这就需要了解这个故事后面的西方法律文化了。
在古代环地中海地区,合同往往具有一种神圣色彩。比如古代希伯来人在合同方面很迷信,认为神和人是以“约”联系在一起的,犹太教的经典《圣经》就以“约”为名,着重强调上帝和人类的几次约,即《旧约》。后来的基督教教义里,仍旧保留上帝和人类立约这样的概念。基督教的《新约全书》,是相对于旧有的上帝与人类的约而言的。
在古罗马法中,合同也是一种不可动摇、必须履行的约定。古罗马法对于债的定义是:“法律是用以把人或集体的人结合在一起的束缚或锁链。”合同和法律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
在《威尼斯商人》所叙说的那个时代,合同等同于法律仍然是一项普遍的原则。因此只要是立约人当时自己作出承诺的,无论是多么不合理的合同,就只能自认倒霉。法庭只能严格依照当事人原先约定的合同文字的字面意义进行判决,赋予强制执行,不能对合同本身自行作出解释。
由于这样的法文化的社会背景,一个人在生意上丧失信用、不能及时还清债务,就会被世人蔑视。所以在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里,当摩莱尔公司不能兑现自己开出的期票时,父子二人竟然打算自杀,“用血来洗清耻辱”。
生活中到处都是法律和规矩
瀚文要去旅行,他来到火车站的售票大厅排队买票,队伍好长好长,可是,不巧的是,刚好排到瀚文的时候,票卖完了。
瀚文惊呼:“为什么买票要排队?直接冲过去买就好了嘛!为什么要买票上车呢?直接上车再给钱就好啦!为什么要有这些繁琐的规矩和手续?实在是给自己找麻烦啊!”
站在一旁的小巴倒是来了兴致,“瀚文,你真的这么想?要不要试一试?”
“好啊好啊!我灵活聪明,一定能坐到车的!”瀚文兴奋异常,他早就希望如此啦。
小巴开启了虚拟空间机器,设置了一个虚拟的空间,还是那个售票大厅,还是这么一大群人,只是所有的法律和规矩都消失了。
瀚文却看傻了眼,“啊?到哪里坐火车呢?一切都变样了。”正巧这时有汽车开了过来,车上有人招呼:“去杭州的快上车!”呼啦一下子,一群人挤了过来。瀚文高喊着,“别挤啊,大家排队,我的行李……”瀚文的行李仍然被众人踩在了脚下。最终瀚文鼻青脸肿,没有挤上车,抱着破损的行李坐在地上哭泣,“这帮人太没有素质啦!”
又一辆汽车开了过来,车上人探出头招呼,“去杭州的快上车!快点,快点!”瀚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挤上车,这次成功啦,瀚文坐在车上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汽车上路啦,瀚文刚要拿出饮料喝一口,筹划着路上该干点什么,却听见有人大声对车里人喊:“下车啦,下车啦!”
“这哪是杭州呀?还没出北京城呢!”瀚文有些纳闷。
“少哕唆,快下车!”喊话的人可不管这套,拿着瀚文的行李就要扔下车。
“我买的是去杭州的票,我要去杭州!”瀚文急得直跺脚,但也无济于事,被人推着几乎是滚下了车。
现在的瀚文哭得更惨啦,“我要回到过去,我要过有规矩的生活,我喜欢规矩!法律和规矩是为了保护大部分人的利益而存在的。”
一旁的小巴看着可怜的瀚文,先是摇了摇头,接着就关闭了虚拟空间机器。
开心乐园
如果哪一天世界上没有了法律,你会干什么?
我会每天上街到超市去找瓶装饮料,然后把它们全部摔碎。
没有法律了这还了得?得赶快找些志同道合的兄弟们组织自己的武装,占领大中城市,制订出暂行法规,以便于生产生活的正常开展。
抢银行,然后找个有法律的国家生活。
组织军队,设立法庭,颁布自己的法律,想干啥干啥。
当然不上学啦,钱也不重要了,要什么拿人家的就行了,哈哈!
那就强烈要求爸爸更新防盗门窗等,怕被人误伤。
没有法律了,只有道德来约束人类自己,要不回到原始社会,要不就是侏罗纪恐龙时代来临!
如果没有法律的话,还是先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我是不会杀害那些弱小生灵的。
虽然我们已经学到了一点知识,但是我们还是未成年人,父母是我们的法定人,由他们我们进行民事活动。但是,我们拥有了一定的自。10周岁以后,我们可以进行与我们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比如拥有零花钱、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书和食品。但是如果我们想买一辆自行车,还是需要征得父母的同意。
14周岁
在14周岁到16周岁期间,如果我们做了严重危害社会的事,就会受到刑事处罚。属于相对刑事责任年龄。
16周岁
到了16周岁,我们已经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将对自己的一切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爸爸妈妈再也不能替我们担当了,只是我们还处于减轻刑事责任的年龄。即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没有死刑。
篇6
大到一个国家的法律、小到一个组织团队的规章制度,没有法律的约束,国将不国,天下大乱。没有纪律的约束,一个团队的成员,各行其是,没有秩序、没有工作绩效,不能树立严谨的团队形象。共同阅读严守纪律演讲稿中学生,请您阅读!
严守纪律演讲稿1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代表298班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遵规守纪从我做起”。作为学生,我们应当明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规章制度建立并执行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约束个性,而是为了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维护学生生活与学习的权益,并为安全提供保障,提高同学们遵规守法的自觉性,这才是校规校纪的实际意义。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是学校的形象代表,希望同学们严格按照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争做遵规守纪的好学生。
当我们用理性和智慧真正理解和认识规则之后,那么规则和纪律就不再是一种强迫的任务,而是一个利己的选择和道德的义务,我们就真正自由的在有纪律的秩序中尽情发挥,让积极的个性在有规则的环境里得到张扬。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这是告诉我们“懂礼仪,讲文明,守纪律”是做人的根本,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作为一名致力于仪表,言语美,行为美,心灵美的中学生,时刻审视自己的一言一行,时刻遵守学校的一规一纪,我们责无旁贷!我们应经常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要求来调整自己的言行,努力提高遵守校规校纪的能力,做一名严于律己的合格学生。同学们,作为龙胜中学的一名学生,我们应当感谢学校对我们的重视,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不但自觉遵守各项校规校纪、法规法纪,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且,积极主动做好宣传。这样做不仅为了使学校环境更加美好,更为了使我们能够健康成长,有效的学习,使我们每一个人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前程,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规范自己,监督自己,使自己率先成为守纪、护法的“模范标兵”!
谢谢大家!
严守纪律演讲稿2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九年级四班的__!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遵规守纪明荣知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纪律彰显一个人的底线,纪律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一种约束,制定纪律并不是管制我们,而是让我们都能变得更好一些。只有纪律严明,我们的学习环境才会更加自由和宽松。纪律实际是为那些没有规矩的人制定的,对于遵规守纪,能力强的同学来说,根本就不会起恐惧之心。
严明的纪律能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帮助,纪律能使我们有意识的约束自己,改掉不良习惯,变得更加有责任心有集体荣誉感。
当前,我们不难发现,在身边、校园里仍存在着纪律松弛,不遵守规则的行为,违反学习纪律、迟到早退、不假而归、上课睡觉、损坏公物、踩踏草坪、破坏植被等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些违纪现象都应是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注意的。希望全体同学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社会的蓬勃向上靠秩序,球场的酣畅淋漓靠规则。同样我们学校要更加向上,更应该遵守我们的校规校纪。也只有真正守本分、遵规守纪,才能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一天,才能真正的完善自我。
遵规守纪、明荣知耻,让我们携手建设-美-好-的-校-园!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严守纪律演讲稿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与纪律同行》。
在生活中我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但遵守纪律却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重视而牢记的。学校作为我们接受知识的平台,传授知识的神圣殿堂,自然更是需要铁的纪律。
遵守纪律是我们的安全保证:新学期刚刚开始,同学们更要遵守学校的纪律。在课间活动时,同学们可以放松一下紧张的情绪,但一定不要进行剧烈活动,更不能打闹,以免出现安全事故,否则会影响你或他人正常的学习。放学路队上要遵守路队秩序,保障个人安全。在新的学期,愿大家一起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从热爱学校,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做起,进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做一个无害他人、有益社会发展的人。
2.严格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新的学期,以全新的面貌展现给老师、同学,做一个行为规范的小学生。
3.做一个仪表大方,情趣高尚的文明人,课间文明休息,不在校园及教室、走廊追赶,见到客人和老师主动打招呼,做到彬彬有礼。
4.讲究卫生,保护环境。
从改变自己不好的生活习惯做起,不乱扔果皮纸屑,不乱倒垃圾,不在墙壁上乱涂乱画,爱护学校公物,共同营造整洁、舒适、美丽的校园。
同学们,与纪律同行,去实现我们每一个人的梦想。与纪律同行,使我们的人生更加灿烂辉煌,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是优秀的小学生!
我的讲话结束,谢谢大家!
严守纪律演讲稿4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做一名遵规守纪的好学生》。
我们知道,从开校至今,大家在美丽的板桥镇中心校学习生活快一学期了。这一学期以来,在老师们的辛勤培育和耐心教导下,同学们学习更加进步,同学之间相处的更加和睦;尤其是三年级的小同学,在生活自理方面进步很大,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好的校园要有好的学生来爱护它、维护它。那么,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呢?学校要求我们要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是保护校园环境,二是遵守校园秩序。
现在,可以说大部分同学都知道往校园内乱扔果皮纸屑,乱扔食品包装袋以及其它杂物的危害性。每天值日生都在自觉主动地搞卫生,每天校园各处自觉拾捡垃圾的同学也越来越多。正是因为有了大家自觉的保护校园环境的行动,才使得我们感受到良好环境带来的好处,让我们能够在洁净的校园内享受到学习与生活的快乐。
无须掩饰,近期也有个别同学保护校园环境的意识有所淡忘,花池内乱扔垃圾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维护校园秩序方面,同学们做得也还不够好,校园内还有许多无秩序的现象依然存在。比如,上课铃响之后,有的同学还不能主动做课前准备;有的同学上下楼梯时还不能自觉排队靠右行走;课间休息时,有的同学还在教学楼内互相追逐打闹、大声喧哗;再比如,进餐厅用餐,排队不整齐,或者断断续续、稀稀拉拉,或者拥拥堵堵、混乱不堪,用餐时吵闹声不断;宿舍熄灯后,有的同学也不能立即入睡,还在喧哗说笑不止,影响他人休息......我们学校有11个教学班,有400多名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校园秩序,还能学习吗?肯定不能。同学们,我们要知道,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展现的是我们学校的风貌,关系着学校的荣辱。一个同学的不良行为,往往影响了整个班集体,一次不遵守秩序,往往影响整个班级荣誉,破坏班级集体形象。因此,学校要发展,班级要进步,就需要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共同努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班有班约”。没有纪律的约束,就像断线的风筝一样,会在空中乱飞的。同学们,遵守校园秩序,要从我们自身做起,要从今天做起。我们要遵守学校一日常规。比如,下课了,上下楼时,要有秩序排队靠右依次行走;比如,用餐时,要依次排队,安静有序地走进餐厅,走到窗口,有序打饭,不推搡拥挤;周五放学时,我们要自觉站好队有秩序地整队集合,静静耐心的等待家长到来签字接走......同学们,校园秩序无处不在。学校设立了红领巾监督岗,目的就是监督同学们能养成良好的自律意识,只有我们遵守各项校纪校规,我们的校园生活才能井然有序。遵规守纪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遵规守纪的好学生吧。
谢谢大家。
严守纪律演讲稿5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所要演讲的题目是《遵规守纪爱文明》。我们大家都知道文明这个词代表的含义,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讲文明,为什么要遵规守纪呢?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当我们没有了规矩,没有了纪律,那我们也就会失去文明,和那些古老原始森林里的野人一样。正是因为有了规矩,才能更好的发展。在古代,这个纪律很多时候代表的就是由圣人孔子的儒家思想了。君臣、父子,君王与臣子之间的规矩,父与子之间的规矩,这些被定名为“仁”、“义”、“礼”、“孝”。但这只是人们在道德上、在思想上的规矩,我们今天要谈的则是明文规定的法律上的规矩。
什么是法,法就是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保持社会稳定的条例。它是一个枷锁,锁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我们可以去挣脱这个枷锁吗?答案肯定是不行的。即便最开始,这个枷锁只是统治者用来约束自己领土里的平民百姓,只是用来维护自己统治的工具,但我们不能忽视掉它的作用。正是因为有了约束,才有了自由。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自由,每个人都想挣脱其他人的约束。但你们知道什么才是自由吗?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建立在规矩之下的你能够做的行为范围。试想一下,如果说别人今天偷了你家的东西,他说这是他的自由,而你气不过,又去拆了他家的房子,说这是他的自由。那这样的社会,还真的自由吗?所以古代的君主、统治者们纷纷制定了规矩,制定了法律。它虽然是巩固了统治者的地位,但同样也维护百姓们的利益。因为规矩,所以有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样的示例,因为规矩,才有了包青天这样为民平冤的好官。不遵守规矩的人,是无法被他人认可、被社会认同的。而践踏规矩的人,只会受到无情的处罚。
篇7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遵纪守法,从我做起》。 今年是我们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30周年,怎样开展学法、用法、守法、护法活动,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国家确定每年12月4日为法制宣 传教育活动日。明天是12月4日,我们即将迎来第12个全国法制宣传教育日。
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个规矩,否则就什么也做不成。对国家、社会来说,这个规矩就是法律;对于学校来说,这个 规矩就是纪律。一个文明的学生,必须是一个严格遵守纪律的学生。有的同学认为讲纪律就没有自由。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自由是有条件的。鸟在空中飞翔,它们是 自由的,鱼在水中嬉戏,它们是自由的。但如果把鸟放入水中,让鱼离开了水,那么它们不仅得不到自由,而且很快就会死掉。人走在马路上是自由的,但如果不遵 守交通规则,乱窜马路,被车辆撞倒,那就失去了行走的自由。学校如果没有校纪校规,一切自由,那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就无法保障。 有的同学在上课时随便说话、破坏学校的公物、打架等这些行为都是不遵纪守法的表现。有的同学认为违反校规校纪,大不了扣几分罢了。同学们,"勿以善小而不 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任何丑恶的、不良的行为和习惯,我们都应坚决制止。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后悔也来不及了。
所以,我们小学生更应该学法、懂法、守法。 那么怎样做到"遵纪守法"呢? 在这里,老师向同学们提几点希望和要求:
1、在行为礼仪方面,要严格按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争做文明向上的好学生。
2、对待学校公物上,我们要做到不损坏学校的一草一木。
篇8
我们从小就接受法制教育,享受法律给予我们的权利,我们应该学会通过法律来维护自身健康权利。
法律好比一艘在大海上的船,在船上行动是自由的,可一旦跨出了这艘船的底线,就会掉入海里。然而在社会上,有些虽然没被制裁,但其实已经被法律盯上的事件,例如:群抠、吸毒、抢劫、偷窃、迷恋网吧等。
在一个由贵阳市公安局延安派出所抓获的入室盗窃未成年人犯罪团伙中,年龄最大的17岁,最小的11岁,在甘荫塘派出所打掉的抢夺妇女首饰团伙中,年龄最大的20岁,最小的11岁,其中16岁以上的6人、14—16岁7人,14岁以下6人1.在一些案件中,许多都是未成年人所干的。据我所知:刑法的第十七条标明:已满十六周岁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1世纪是哦一个法制社会,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法律的严重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了法律我们的生活无法正常的进行,也许同学们对这些不以为然,认为人应该拥有自由,而自由是有自己决定,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在没有规则,在没有规矩的生活中,也不能不顾一切的去追求这些自由吗?当然不能,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你不能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青少年是祖国ideas未来,是21世纪国家建设的主力,我们应该大力加强青少年普法教育,从小培养他们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提高我们的责任,不仅是加强青少年的保举,遏制青少年严峻的犯罪发展态度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提高战略的基础性工程。
“诺子科教,家之希望、青少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热情、最有生气,和创造力的群体,是国家未来的、民族的希望,是21世纪国家建设的主力。
同学们,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只有学法,才你能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才能辨别是非,识别善恶,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只有学法,才能树立民主法制观念,明确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法律,是正义之火;法律,是光明战士;法律是慈祥老人;法律,是严厉者。所有,我们要做个知法、懂法的好青年!
篇9
关键词:中职学生 培养 公民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2-0133-01
一、什么是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等。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
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一种现代意识,是在现代法治下形成的民众意识,它表现为人们对“公民”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法律等活动主体的一种心理认同与理性自觉,公民意识决定于公民的实践。作为在校学生,可表现为对学校规章制度、校纪班规制定的积极参与。
二、公民意识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
1.参与意识
公民的参与意识,主要是指公民作为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具有积极参与(包括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公权力运行的主人意识,实质上也是一种践行权利的意识。在参与中,公民才能切身体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逐渐形成理性的参与意识。
2.监督意识
公民的监督意识正是权利制约权力机制的思想保障,国家权力受到人民的监督是人民原则的核心所在。
3.责任意识
公民责任是指公民履行与自己的公民身份相适应的,公民在遇到有关国家政治和社会利益的问题时,必须自觉维护公共利益,克服个别自我或本集团的利益与人际关系。
4.法律意识(规则意识)
即依据明确的规则来协调各种相冲突的意志和行为,而不是由某个个人或某个利益集团决定。这些规则都是公民共同合意的结果,或是通过国家予以确认,或者是通过习俗加以强化。
公民意识的实质是强调一个人在社会、国家中所处的地位及个人对自己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识。
三、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决定于公民的实践,公民的实践活动既可以是纯粹的公民政治实践活动,也可以是与之相关联的其他活动。中职学生中的大多数是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作为这个特殊群体的学生,更应提高他们的公民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校规章制度、校纪班规制定。
1.班规的制定——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现代社会强调个人自由和尊重异己()。但是,尊重异己的多样性并不是没有统一的规矩或纪律。任何一个群体或集体都需要一些统一的规矩。因学生不同而可能会有些不同的行为规章。即使是在老师有明确的意见时,或者在学校有明确规定的事情上,老师一般也要以建议的口吻引导学生们达成共同的认识,从而让学生们感到是他们自己制定的规则,这样就更容易让学生们自觉地遵守。违犯纪律必须就有惩罚,违规者当受相应的惩罚,在制定规矩时就必须明确,所以到时候自己违纪受到惩罚时,也会甘心接受。这样从小处培养了学生对于法律制定程序的认识,以及对于纪律和法律的自觉遵守。
2.班干部的选举——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在班干部的产生上,要有意识的搞民主选举。民主的一个前提条件是按照规则和程序行事。这种按规则行事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慢慢培养,才能养成这种习惯尊重民主的规则要从小处着手,民主的过程也会做出老师并不喜欢或赞成的决定,在老师不赞成的情况下也要尊重民主的决定,遵循规则。
民主的参与不仅是每个人的权利,更是每个人的责任。从家庭到学校到大的社会,都要强调这种权利与责任观念的教导。我国5年一届的人大代表选举,就是很好的教育机会。无论是小范围班干部的选举还是人大的选举,都可以提意见,但却要按照民主程序去表达,否则就是不负责任的行为,缺少公民意识。可以说,没有对于个人的自主选择和尊重异己的练习和培养,也就不会有根据程序进行的民主参与。
3.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正确的公民意识绝不是空中楼阁,要以一定的文化知识、法律知识作为底蕴。因而中职学生首要的是理论学习,学习的哲学观和人生观。通过课堂教学掌握我们国家基本的理论,这是确立公民意识的前提和基础。注重课堂教学,还应该增加课时,通过大量的法律知识的灌输,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特别是中职阶段,应该成为全社会公民教育的处女地。如何不传谣、如何不信谣,都有赖学生法律意识、公民意识的提高。
4.营造良好环境,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者,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才环境方面,旗帜鲜明地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首先在学习方面,帮助新生树立三年后的成才目标。在制度层面,提倡学习,鼓励锻炼,争取让每一位学生在三年之内习得一技之长。在学生管理方面,经过半期、一期甚至一年的观察、考核,应及时将少数道德品质败坏的害群之马清理出学生队伍,以收杀一儆百之效,及时遏制歪风邪气的蔓延。中职学校要增加法制、思想道德教育课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普法教育,可举办专题法制讲座,参观法制图片展览,旁听法庭审判,邀请表现好的犯人现身说教等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和政治思想觉悟。老师要注重言传身教,为培养中职学生的公民意识提供坚强的后盾。学校要强化假期社会实践(结合政教处社会实践记录),寒、暑假期间或组织学生进厂顶岗实习,或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开展社会活动先组织动员学生,明确活动主题及意义,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围绕某一方面的内容制定调查方案,确定调查方式选择访谈对象,进行人员分工。
公民意识的提高的重点是学校公民教育,尤其是中职教育阶段的公民教育。但就公民教育整体而言,又不仅仅局限在学校中职教育阶段内,而是面对全体社会成员的终身教育,因此它是一个庞大的教育体系,它的最终完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书林 段志义 《职业道德与法律》 人民教育出版社.
[2]沈越 张可君《经济政治与社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孙晓楼《法律教育》.
篇10
我乡农民老乡亲近年来种梨树致富,很自然地被卷入商品经济的新疆域,而对批发、零售、借贷、利息、资金周转、回扣等等商品交换的诸多环节,颇感陌生,折本赔钱,被“涮”被“耍”的事所在多有。姑举两桩奇事,试作门外谈。
其一,一位大叔,今年收梨甚丰,拟将两万斤雪梨贩到广州,据说那里的价钱看好。经朋友介绍,此叔和广州一贸易货栈挂上了(后来得知此货栈系仨街头崽所为)。大叔亲赴广州,货栈各位“经理”殷勤备至,请大叔住“白天鹅”,吃“大三元”,不几日,便互相之间言必称兄弟。“经理”们称,本货栈阮囊羞涩,资金拮据,请大叔先发货,出手后再付钱。有人以为不妥,买卖不能这样做,即使做也得立个字据什么的。然而“经理”们说得亲切:“老哥您还信不过我?!”大叔觉得此般情分难道还要立什么字据不成,见外了。于是回乡发货。然而悠悠过了半年,连个钱影也不见,再找诸“经理”,皆称绝无此事。呼唤警方,但此案根本无法成立,一句话就把大叔问傻了:“有何凭证?”
其二,一位大伯,找邻村一老乡亲借资金100元买化肥,是请了中人,立了字据的。字据写得简单:“今有马圈村刘大保借王佐村柴又门人民币100元,口说无凭,立字为据。”但过了秋,王佐村柴又门持此据索钱时,借条上的100元变成了1000元。官司打到乡里,柴家男丁多,是大户,中人不敢惹,说记不清了。大保伯吃了亏,却有口难辩。借条上写得分明,乡里首长也难断真伪;告到县上,仍无结果。大伯只好认赔。找到当记者的我,也是枉然。一张毛边破纸能说明什么,大伯所言是真是假,我也说不清。我有个馊主意,但没出。看字面,借和被借的关系十分含糊,借“刘大保借……”一句,就能使大伯变成债主。但那着实太损了。
农民种了一辈子地,做生意是门外汉,连做生意的规矩都不懂,不被坑才怪哩。有没有生意法,我不知道,但没有法,没有规矩,或不懂法,不懂规矩,没准得把命搭进去!这并非危言耸听。听说有本书叫《论契约》,我没看过。作者的名字叽哩咕噜也记不得了。不管此书讲的是怎样的道理,我想,我们的生活别是经济活动中,有这种契约的习惯和精神,恐怕是必要的。
- 上一篇: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 下一篇:阅读课程建设规划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法律职业伦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