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范文

时间:2023-10-09 17:30: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

篇1

关键词:城乡建设;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

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样化了,我们接触到的日常用品也越来越多样化了,因此,我们生活中出现的垃圾也正在呈现多样化,也就是说处理这些垃圾就变得越来越困难了起来,再加上农村的发展本来就不如城市,甚至是一些城市直接把垃圾处理向农村,把农村变成城市的垃圾场,这就造成了农村垃圾处理越来越困难,也就造成了当前农村环境卫生的现状不佳,严重危及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针对这一现象,如何有效借鉴城市垃圾管理方法,彻底打破城市和农村卫生管理的不统一性,建立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体系,从而彻底解决农村环境卫生问题成为了当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1 当前城乡环卫调研现状

当前我国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做得并不到位,和经济的发展不同步,尤其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城乡环境卫生管理的现状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垃圾的处理不及时,当前城乡环境卫生问题最为主要的就是垃圾的处理不及时,长期的堆放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严重影响了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生产,据以往的调查显示,当前城乡居民对于居住环境不满意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垃圾的处理不及时;(2)农村环境卫生自己不足,任何一项公共事务的执行都需要有资金的支持,没有资金的支持只是喊喊口号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当前虽然国家已经意识到了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上的诸多问题,也正在加大投入进行整治,但是更多地还是倾向于城市环境卫生的管理和整治,对于农村的投入和关注明显不多,这也就造成了当前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起色并不是很大,仍然存在很严重的问题;(3)当前城市和农村在环境卫生管理上存在的另一各主要的问题就是在收集和运输垃圾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城市一般都是采取统一的垃圾车辆进行收集垃圾筒内的垃圾送到垃圾处理中转站准备进行后续的处理,而农村则一般是没有垃圾桶,也没有专门收垃圾的车辆,而是当地居民自发的把垃圾运到村落周围的山沟或者是道路的两旁置之不顾,这就很容易造成更为严重的环境问题,这种城乡差距也造成了农村环境问题比城市严重得多。

2 农村环卫管理存在的问题

要想彻底打破城市和农村卫生管理的不统一性,建立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体系,从而彻底解决农村环境卫生问题我们就必须首先了解当前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不足,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当前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由以下几点:

2.1 环卫设施硬件投入不足

当前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上存在的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同时也是亟待解决的先决问题是基础设施问题,没有基础设施也就是没法进行后续的一些环境管理,更谈不上城乡管理一体化。就目前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现状来看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欠缺最为严重的主要有垃圾桶、垃圾车、垃圾分类设备和垃圾处理设备等,这些设备的欠缺直接导致了垃圾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处理,除了这些最为基本的设备之外,还应该在后续的管理上增加的就是中转站中的垃圾压缩设备,这一设备的增加可以有效地减少往转运站运送垃圾的次数,增大垃圾处理的效率,提高农村垃圾处理的水平。

2.2 农村环境卫生规划编制滞后

除了基础设施欠缺之外,当前农村环境卫生管理还存在的一个主要的明显不足就是管理规划上的无序性,很多农村地区都没有形成有效的环境卫生管理规划,没有规划也就形不成一个有效的环境卫生编制,没有一个成型的农村环境卫生体系,从而也就不能针对整个农村的环境卫生处理工作做出统一的安排和布置,也就造成了农村环境卫生的无序性,进而造成了农村环境卫生条件的低下。

2.3 农村环卫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管理问题也是当前影响农村环境卫生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体系不完备是当前农村环境管理的主要现状,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当前城市的环境卫生管理机构还管理不了农村的环境卫生事业,而农村自身又不存在自己的领导机构,这就造成了农村环境卫生事业无人管理的现状,没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从而明确不了具体的责任,也就做不好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全靠农村人民自发的卫生管理意识是远远不够的。虽然当前有些农村乡镇意识到了这一点招募了一些人员进行环境卫生管理,但是这些人员都是一些老弱病残等人事,这些人远远承担不起维护一个村庄甚至是乡镇的环境卫生的责任。

2.4 村民环保意识不强

意识问题也是影响农村环境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试想一下,如果每个农村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都很强的话那么也就不存在垃圾污染的问题了,每个人都处理好了自身的环境问题也就不存在环境问题了,所以当前农村村民的环境卫生的意识还是不够的,很多村民都只考虑当前自己的便利而忽视了垃圾堆放对于农村长远的影响,所有村民都“自扫门前雪”,这种做法也就影响了整个农村环境卫生事业的发展。

3 推进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对策

了解了当前城乡环境卫生管理的现状,尤其是农村的现状之后我们就应该对症下药,逐步解决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问题,实现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

3.1 加强环卫管理硬件设施和人员配备

首先,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和环境卫生管理的专门人员的匹配工作,这是进行其它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具体的操作内容如下:(1)在每个农村街道和主要的人员聚居地都安装垃圾收集装置,最好是安装垃圾桶,落后地区也可以安装简易的垃圾袋代替,然后定期进行统一收集,这样就可以避免垃圾的乱丢现象,此外,还应该配备专门的垃圾运输车辆,最好每个村庄都能有一辆;(2)设置专门的环卫人员进行垃圾的定期收集和主要地区的垃圾清扫工作,确保农村大部分环境的干净整洁,环卫人员的设置应恰当,不能过少,以目前来看,每个村庄至少应该设置三名专门的人员。

3.2 创新机制,落实责任

其次,有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和人员之后就应该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和体系,管理体系的建立能够更加有效的促进农村环境卫生的管理和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的建立,在每个乡镇,甚至是村落都设置必要的环卫机构,具体负责各自乡镇和农村的环境卫生事业,并且把这些零散的机构和上一级的城市环卫机构联系起来,构建统一的考核管理和升迁机制,这样逐步就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同时也就能充分的利用城市先进的环境卫生管理经验来带动农村的发展。

3.3 结合新农村建设,抓好规划布局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也正在逐步进行中,新农村的建设更加需要环境卫生事业的配合,同时,进行环境卫生保护工作也可以依托于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布局时可以优先规划好环境卫士保护所需要的一些基础设施场所,为后续的环境卫生工作打下基础,并且还可以以新农村建设为着眼点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提高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此外,还可以依托新农村建设进行垃圾的回收利用,比如兴建一些沼气池等设施进行垃圾的处理。

3.4 多方筹措、加大投入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上文中提到资金问题也是影响农村环境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三种途径进行资金的补充,一是依靠政府的作用,争取政府在农村环卫上的资金投入;二是村民自行投入,充分调动村民环保的积极性,鼓励村民自发的为环卫工作做贡献,自发的进行资金的捐助;三是在整个社会进行募捐,鼓励当地的企业捐献资金行进周围环境的治理工作。

3.5 加强宣传,营造舆论

除了上文中说到的依托新农村建设进行农村环卫事业的宣传之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多种其他的措施来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比如利用电视、宣传窗、报纸、网络等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努力改变农村居民的意识,使其能够自发的进行环境的保护工作,每个人都做好了自身的环境保护工作也就为整体的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进而逐步缩小和城市环卫之间的差距,最终形成城乡环卫管理一体化。

4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农村环境卫生问题极为严重,迫切的需要我们相关人员进行相关的工作去整治,以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先进体系来带动农村环境卫生事业的发展,并且逐步把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和城市的环境卫生管理体系相融合,最终实现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这就需要我们切实做好农村环境卫生保护的各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务求把工作都落实到实处,彻底改变农村环境卫生发展低下的现状。

参考文献

篇2

一、工作重点

在巩固第一批村居环卫一体化工作成效的基础上,全面总结经验,继续探索全托管、半托管、自我服务等多种环卫一体化运行模式。按照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突出重点、统筹推进的原则,加大工作力度,强力措施落实,确保6月底前,将“三线三河”沿线的262个村纳入环卫一体化管理,使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率达到60%以上。

二、工作要求

1、做好一批收尾,巩固整治成果。环卫管护中心要会同有关乡镇(街道)对第一批城乡环卫一体化村居进行摸底排查,拉出单子,明确责任,确保5月底前,完成第一批村居覆盖收尾工作。同时,各乡镇(街道)要按照“镇村收集、市运输处置”的要求,与环卫一体化村居签订责任书,完善农村环卫设施、环卫管护队伍,把任务目标落实到村庄,明确到人,形成环环相扣、衔接有序、推进有力的运行机制。环卫管护中心、各乡镇(街道)要加强村级保洁员和监督员队伍的培训管理、指导考核,保证农村环卫作业规范化运行,提高城乡环卫作业质量。

2、严格验收程序,推进二批覆盖。按照“镇村为主、部门配合、系统整治、长效管理”的原则,6月15日前,由乡镇(街道)牵头,水务、交通运输、公路、环卫等部门协同配合,对乡镇(街道)辖区积存垃圾、河道垃圾进行全面彻底清理。对第二批纳入环卫一体化管理的村居,各乡镇(街道)要按照工作重点和工作步骤,以集中清理农村“三大堆”和治脏、治污、治乱为重点,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逐步将第二批262个村居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范围。对实行全托管模式的,环卫管护中心要按照“整治一个、验收一个、纳入一个”的工作要求,严格验收标准,及时纳入接管,并将环卫设施配备到位,实现环卫保洁、垃圾清运的常态化。对采取半托管、自我服务模式的,环卫管护中心及乡镇(街道)要加强管理指导,确保垃圾及时清运。

3、坚持示范带动,提高环卫标准。各乡镇(街道)要结合各村居实际情况,按照亮点突出、特色鲜明、运行规范的要求,抓好不同类型的环境卫生示范村建设,同步推进实施“美化、净化、硬化、绿化、文化”工程,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向更高层次纵深发展。

4、落实工作责任,建立长效机制。各乡镇(街道)要健全完善“五个一”为核心的环卫一体化长效运行机制。即建立完善一套农村垃圾管理、卫生评比等制度,建立完善一套农村保洁员工资保障制度,建立完善一套农民环卫意识宣传教育制度,建立完善一套农村环境卫生督查落实制度,健全完善一套农村环境卫生奖惩考核制度。通过完善的制度和规范的运行机制,确保环卫一体化工作人员到位、设施到位、管理到位、考核到位,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5、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各乡镇(街道)要进一步强化舆论引导,积极培育不同层面的示范村典型,用群众身边触手可及、真实可信的典型引导各村开展工作。市环卫管护中心等有关部门要创新宣传教育手段,扎实开展“做一天环境卫生义务保洁员、宣传员、监督员”等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环卫意识、文明意识。新闻中心、电视台、政务网等媒体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倡树先进典型,加大曝光力度,努力形成老少皆知、人人维护环境卫生的良好环境。

篇3

一、总体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意见》,全面清理历史遗留及新近形成的农村存量垃圾和卫生死角,彻底杜绝乱倒垃圾、乱排污水、乱堆杂物等“脏、乱、差”现象,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确保年内完成环卫一体化市场化运作,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现常态化。

二、整治时间

4月10日—6月10日。利用三个月时间,在全街道范围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百日会战”集中整治活动,打造卫生整洁、干净有序的镇村环境,完善长效机制,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常态化。

三、整治内容

4月10日—4月30日期间,实地查看了7个社区45个村,召开了座谈会,传达了县推进会精神。确定这七个村作为试点。各村发动群众积极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着重治理各村生活垃圾乱堆乱放、卫生死角清理不到位等难点。对各村进行督导检查,展开拉网式排查,各村治理不到位的地方拍照、通报,责令各村立即整治。

5月1日—5月15日,彻底整治农村“三大堆”。一是统一规范柴堆草垛存放场所。各村要合理划分区域,调整腾出土地。柴草存放场所要固定,相对封闭。除必要的进出口外,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绿化或院墙遮挡,并落实好安全措施,消除火灾隐患。同时,本着方便群众,存取便捷的原则设立,控制数量,尽量少设,相对集中。二是集中治理人禽畜粪便乱堆乱放,清除露天粪坑和简易厕所,采取即时填埋、堆肥产沼等方式妥善处理人禽畜粪便。三是合理处置以建筑垃圾为主的杂物堆。对砖、石、土及其他杂物混合的垃圾堆,要采取建筑填埋和就地掩埋等方式消纳处置。

5月16日—5月31日,全面清理农村存量垃圾。按照“属地管理、公众参与”原则,拉网式清理村庄内外、河塘沟渠、桥梁涵洞以及房前屋后的存量垃圾和卫生死角,确保无整治盲区(盲点),杜绝垃圾“搬家”、“转移”现象。清理后的区域,要采取配套设施、硬化绿化、专人盯防等有效措施,防止反弹。保持公厕设施完好,有专人保洁,定期消毒,厕所内外清洁,无乱贴乱画,基本无异味。公厕外周3米内无垃圾杂物以及污水外溢。

6月1日—10日,重点整治路域卫生环境。重点抓好驻地内主要道路及街道、驻地出入口及沿街环境卫生整治,清理道路、街道两侧存量垃圾和卫生死角,确保可视范围内无白色污染。实现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集中整治中,收集的生活垃圾要及时收运处理,直运生活垃圾处理厂集中无害化处理,严禁自行焚烧或简单填埋。在清理过程中,要做到宣传到位、清理到位、管理到位。各村认真落实长效管理机制,保证清理一处、干净一处、巩固一处。

四、验收阶段

各村要组建检查小组,按照相关标准,对各村内的主街道、巷道的沿街商户(住户)的环境卫生进行自查自纠,并形成书面总结汇报材料,上报街道;街道安排专项人员,每两周对各村环境卫生整治情况进行集中检查。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社区书记为第一负责人。街道各社区、村要高度重视这次环境卫生“百日会战”集中整治活动,切实把这次活动作为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化城乡环卫一体化的重要措施,抓牢做实。及时召开动员会议,制定整治方案,明确整治目标、重点、措施和时限,分阶段组织实施。按照整治任务和时间安排,逐村建立工作台账,量化分解任务,一项一项抓落实,确保整治活动有组织、有行动、有实效。改善农村环境卫生。

(二)加大资金保障。结合工作实际,拿出集中整治专项资金,为整治活动提供有力资金保障,确保配套资金到位。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村民“一事一议”自主投资投劳,共建美好家园,推进各村卫生保洁工作,引导和发动驻地企业、能人富户、广大群众投资投劳,参与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中抓住重点,攻克难点,解决薄弱点,把钱花在刀刃上,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满意,坚决杜绝为整治而整治的消极应付思想。

篇4

2016年上半年以来,__市以“双创”为目标,继续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就我市上半年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深入开展“双创”工作,城市环境卫生整体质量明显提升。

一是做好道路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对全市3584条道路实行常态管理,132辆机械化清扫车以司机轮班、车辆循环作业的方式清扫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67.01%,__主要街道逐渐显现路面本色。同时,延长保洁时间,主要街道保洁时间在16小时以上,一般街道包括小街小巷保洁时间在12小时以上,道路卫生质量明显提升。

二是优化生活垃圾清运模式,有力促进病媒生物防制。市、区环卫部门和PPP一体化管理服务企业共同研究生活垃圾清运工作长期存在的噪音、臭气扰民,引发城市交通拥堵的老大难问题,制定工作方案,采取增加夜间垃圾清运班次,延长大、中型垃圾转运站开放时间,真正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有效解决因垃圾暴满引起病媒生物孳生问题,有力促进全市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三是建立水域环境卫生管理机制。今年5月,我市将全市水域卫生管理移交四个区环卫PPP一体化管理服务企业实行属地管理,按照《__市城市水环境垃圾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责任分工,对岸线总长160.16公里,水域面积4910万平方米的城区海岸线及内河(湖)、城区外重点水域进行全面整治。同时,起草《__市水域环境卫生管理规定》,完善执法体制机制,建立长效的水域环境卫生管理机制。

四是开展高铁沿线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根据《2016年__市高铁沿线__段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规划了整治内容和进行了责任分工,针对沿线垃圾、沿线建筑工地、沿线空旷地、沿线建筑物立面、沿线广告、电线杆进行全面整治,使高铁沿线环境面貌大有改善。(二)积极推行环卫一体化作业PPP模式,全面提升城市环卫综合管养水平。

根据孙新阳书记对环卫工作“转变思想、提升管理、改善设施设备”的指示精神,结合我市环卫现状和发展需求,积极推行环卫一体化PPP综合管养模式试点工作,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全面提升我市环境卫生作业水平,为我市实现“双创”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年5月,美兰区环卫PPP项目正式签约,标志环卫PPP模式在__全面铺开,预计每年投入8.96亿元。目前,各区均已完成业务交接,环卫PPP一体化管理服务企业全面接管城市道路及其可视范围内(含公共活动场所、三无小区、空旷地、闲置地、街心街边公园、小游园等)清扫保洁服务、垃圾收集清运(包括无主建筑垃圾的清运)、公共厕所运营管理、环卫专用车辆和设施设备的配置与更新管理、特殊情况下的环卫保障等工作。

(三)依托数字城管信息平台,环卫监管工作有新突破。

为了加强对环卫PPP一体化项目作业质量的监督考评,进一步提升我市环境卫生监管水平,今年5月,市环卫局从基层各单位抽调120人专门成立了__市环卫作业质量监督考评队伍,负责对城区范围内的环卫PPP一体化综合管理的城乡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清运、水域环境卫生、公厕保洁以及城区范围内的垃圾转运站、公厕及环卫设施等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等情况开展常态化巡查工作,并依托市数字化城管平台,对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平台分类立案、派发处置,对案件处置进展及结果进行全方位跟踪监管,确保问题及时有效得到处理,并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四)加强“三无”小区的环境卫生管理。

“三无小区”是我市双创工作的难点,也是我市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我市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三无小区”环卫基础设施和配套投入,不断完善收运体系,使“三无小区”卫生面貌得到明显改观。秀英区环卫部门协同街道办、社区居委会投入100多万元对金滩路省储运公司、丘海一横路冷冻厂等“三无小区”进行整治,建成示范单位。龙华区环卫部门为全区61个“三无”小区配备了密闭垃圾桶,并安排人员定时上门清扫和收运垃圾。美兰区环卫部门对现有的125个“三无小区”的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正常收集、清运,其中38个道路条件允许的小区采取“桶车清运”的方式,44个清运车辆无法进出的居民小区则采用电动车进行清运,确保登记在册的“三无小区”垃圾清运实现全覆盖。

(五)抓好法定节假日的环卫保障工作。

上半年以来,清明节、五一小长假、端午节等一系列假期接踵而至。据

统计,节日期间全市环卫系统共投入出动35830人次,重点加强港口、车站、机场及城区主要干道和景区景点、繁华闹市区周边的清扫保洁,同时对广场、商业繁华区、公园、海滩等人员密集区域和重要部位进行巡查监管,主要道路实行24小时保洁,为市民提供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白水塘、江东两垃圾转运站,颜春岭垃圾焚烧厂等单位节日期间不休息,全员上岗,确保节假日期间垃圾转运、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__市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工作方案(2015-2017年)》,对照《__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考核验收办法》“五有标准”,继续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百日大会战”垃圾整治活动。

上半年以来,各区相继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百日大会战”垃圾整治活动,对陈年积存的垃圾进行全面清理,累计共出动4.5万人次,垃圾运输车辆2000台,共清理农村存量垃圾12.6万吨,彻底解决了我市农村长期存在的“垃圾围村”现象,为下一步农村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奠定了基础。开展双创工作以来,市、区两级政府共投入农村垃圾治理经费合计5094万元,其中秀英区投入1090万元、美兰区投入1361.42万元、琼山区投入1387.12万以及龙华区投入1255.46万元。

(二)农村垃圾清运工程稳步推进。

为加快农村垃圾收运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至今年6月份,我市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工程,分别在全市22个镇建设了46座小型生活垃圾转运站,项目覆盖全市22个镇247个行政村。配备了压缩式垃圾运输车234辆,联体垃圾压缩转运箱16个,垃圾车厢可卸式垃圾车(拉臂车)38辆,桶装垃圾运输车31辆,垃圾桶8883个,清扫车133辆,推桶车429辆,电动保洁车441辆,1505辆手推保洁车等专用机械设备62辆及建设垃圾板房,并建立起“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覆盖全市2153个自然村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较好解决了这些镇、村居民群众的垃圾投放和收运问题。目前,已建成垃圾收运体系的村镇,垃圾清运、处理率达都到了80%以上。

(三)建立农村环境卫生清扫保洁机制。

各区、镇人民政府要在已完成收运工程的镇、村,按每500人口配1名保洁人员的标准,配齐专职保洁员,全面落实农村卫生保洁制度。全市农村共配备保洁人员1829人,建立起了农村保洁机制,配全环卫设施设备和清扫保洁员,同时在经费保障方面做出了安排。到目前为止,全市所有自然村均配备保洁人员,农村卫生清扫保洁覆盖率达到100%,真正做到了垃圾有人收,道路有人扫。

(四)稳步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处置工作。

今年各区选取秀英区海秀镇儒益村、石山镇施茶村,龙华区城西镇苍东村、龙桥镇道贡村,琼山区红旗镇苏寻三村、云龙镇长泰村,美兰区三江镇上云村、苏寻三村等8个行村作为农村垃圾分类试点。遵照《__省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及无害化处理指导意见》的规定,将垃圾按A类、B类、C类3大类进行分类。A类为易腐有机垃圾,进行堆肥利用就地处理。B类为可回收垃圾,进行集中回收利用。C类为不可回收垃圾,转运至市生活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按照“A类、B类、C类”分类办法设置生活垃圾分类专用桶,并标注明显的分类识别标志。农户自觉完成垃圾初步分类后,有专人统一归类、收集。

(五)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开始形成。

市环卫局起草了《__市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和《__市农村环境卫生检查考评标准》,并组织市、区两级环卫部门定期对乡镇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进行督查考评,并将考评结果向各区政府反馈,要求各镇政府及时整改存在问题,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和农村环境卫生考评机制

(一)存在的问题。

在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中,我市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今后工作中加以整改。

一是环卫PPP一体化管理作业质量监管机制不够完善。

二是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公厕、垃圾转运站数量尚未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三是农村环境管理质量整体水平不高,发展还不够平衡。

四是垃圾分类工作尚未全面开展。

五是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脏乱差屡有抬头。

(二)下一步主要抓好的几项工作

1、加强对环卫PPP一体化管理作业质量的监管。进一步完善监督考评机制,依托数字城管信息系统,按照环卫作业质量考核办法、作业质量标准和检查考核评分细则的要求,对环卫PPP一体化管理作业质量进行检查监督和考评,推动我市环卫管理工作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全面提升我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2、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垃圾收运处理能力和公共服务功能。一是积极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以及春岭垃圾场浓缩液处理工程项目建设,确保按时间节点建成,并实行PPP管理模式运行。二是督促各区环卫局及PPP企业加快推进37座生活垃圾收集站、80座固定公厕和51座移动环保公厕项目。同时完成一批老旧收集站和公厕的升级改造。三是积极推进江东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和建筑垃圾资源再利用处置场项目落地动工建设,提高我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水平。

3、深入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提高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整体水平。一是抓农村环境卫生保洁作业质量管理。我市农村环境管理质量整体处于较低水平,环境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其主要原因还是保洁人员不足和责任心不强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对保洁人员配备情况进行排查,督促各区、镇按照规定配足保洁人员,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提高补贴标准,把目前保洁人员的兼职身份逐步过度为专职身份,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增强工作责任心。加强农村保洁制度落实和作业质量标准的检查考评,促使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整体提升。二是进一步规范农村环卫设施设备管理标准和使用行为,克服重使用轻管理现象。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使100%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收集、转运和无害化处理。

4、扎实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城市方面:继续抓好垃圾分类的试点工作,将分类试点每个区要扩大到10个。积极探索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新模式,全面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采取政府、社会等多元化投入模式,确保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工作取得新突破。农村方面: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发动,把生活垃圾分类写入“村规民约”内容,按照省规定的 “A类、B类、C类”三种分类办法,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

资源化、减量化。5、继续做好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的卫生管理,遏制脏乱差现象。对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积存垃圾进行全面清理,逐步完善环卫设施设备,建立环境卫生日常保洁机制,为创卫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篇5

一、基本情况

为统筹开展城乡一体化管理工作,2017年3月将清扫队、清运队、垃圾分类工作组、环境整治办等科室统一纳入环卫调度中心管理。环卫调度中心现有工作人员352人,其中主任及副主任5人、办公室7人、清扫保洁队员200人、清扫司机22人、清运司机55人、环境整治办公室5人、市政队15人、路灯队8人、收费队9人、机修车间5人、压装车间7人、垃圾分类人员14人,主要负责永宁县全县350万平米道路的清扫保洁、洒水降尘,日产260吨生活垃圾的收集和清运,全县裸露空地、残垣断壁、卫生死角、露天堆场等的整治,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垃圾兑换等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保障经费,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2016年以来,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按照国家资助、政府自筹的原则,先后投入4931万元、3500万元逐步建设了永宁县生活垃圾转运调度中心及永宁县闽宁镇公共环卫设施建设项目,目前永宁县生活垃圾转运调度中心稳步运行2年,闽宁镇公共环卫设施建设项目目前已经开工建设,预计于8月底投入使用。

二是完善环卫基础配套设施,配备一批高标准环卫设施,购置分类式果皮箱8500个、生活垃圾收集桶5111个,生活垃圾户内分类桶7.5万个,户内干垃圾袋25万个、户内湿垃圾袋25万个等,各类清扫清洗车辆23辆,县城公厕以及主要街道垃圾桶(果皮箱)覆盖率均达到100%。投资700万元,新建11座星级公厕,改造16座老旧公厕,并安排专人管理,截止目前,永宁县城区共建成公共厕所41个,流动公厕2座。

三是市政基础设施不断提升。通过实施“道路、公园广场、绿化带、临街建筑”四大亮化工程,新增路灯2765盏,城区路灯、景观灯共计11226盏,投入26.21亿元用于全县道路建设,共新建、扩建和改造道路36条,达157公里,修建桥梁12座。投资6亿元,大力实施迎宾大道、宁丰街、王太路、宁和广场改造等30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投资2000万,对南环路、杨和大街进行道路维修改造。

(二)强化领导,合理规划编制,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一是县委、政府制定了《永宁县环卫保洁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城管、环卫工作的副县长为副组长,县财政局、发改局、住建局等24个主要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城管局。同时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出台《卫生保洁管理制度》《保洁人员工作职责》《驾驶员安全操作制度》《电动三轮车管理制度》,与驾驶人员签订《清运安全生产责任书》,确保城乡环卫保洁工作稳步推进、有序发展。

二是严格落实“以克论净、深度清洁”环卫保洁标准,对县城内350万平方米的路面,进行“定等级、定路段、定标准、定人员、定处罚”的细化管理,人行道、路面安排清扫保洁人员实行16小时全方位保洁,按照“九净五无”的道路保洁标准,加大督查、考评力度,全面实现县城道路全覆盖、无漏扫。

三是采用人机结合双作业模式,加大县城主干道路湿扫频次,每天由9辆湿扫车分夜班和白班不间断对县城八横十六纵道路进行湿扫,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

四是进一步创新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将望远片区5375040㎡道路清扫保洁、路灯设施维护、市政设施维护及园林绿化管护采用市场化作业模式进行管护,实现政府部门直接管理,企业专门运作,改变政府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管干一体模式,通过划分路段、明确作业范围、制定机械化硬指标、严格质量标准、健全应急机制等,提升作业企业优化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三)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垃圾处理模式,提升城乡环境卫生质量

一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持续推进。永宁县城乡生活垃圾调度中心建成后,将县城、李俊、望洪等4个乡镇14个中心村的生活垃圾一并纳入县城统一收集转运,日处理生活垃圾260余吨。将县城及各中心村由之前的“户分类、村(居)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四级转运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优化为“户分类、县转运”的两级处理体系,健全生活垃圾减量化收集、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相衔接的生活垃圾收运网络,实现“垃圾运输全密闭,日产日清不落地”的总目标。

二是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随着永宁县城市建设步伐逐步加快,县城范围内建筑垃圾产生量达到每年20万吨。综合考虑我县城区发展及建筑垃圾回填容量、处置能力,2015年,在县城南侧红星村建立占地50亩的建筑垃圾消纳场,用于建筑垃圾集中分类堆放。建筑垃圾中的渣土由市场自行调节,渣土用于填坑、铺路;其余装潢垃圾进行焚烧,无害化处理,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再利用。2018年,为规范永宁县城乡建筑垃圾处理,遏制随意倾倒建筑垃圾现象发生,经县委领导同意,由县城管局牵头并组织实施在原胜利乡四队拆迁庄点建设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占地面积约50亩,用于堆放永宁县城乡建筑垃圾,从根源上解决了城乡建筑垃圾随意倾倒的现象,规范了永宁县建筑垃圾处理。

三是餐厨垃圾专业化处理。通过与企业签订合同,每年财政投入200万元实行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收集处理。委托银川保绿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集中收运永宁县餐厨垃圾,要求做到日产、日收、日处理,保证餐厨垃圾集中收集密闭运输。

(四)蹄疾步稳,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2017〕26号)相关要求,2016年9月,永宁县生活垃圾分类项目正式启动,印发了永宁县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成立了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城管局。围绕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将垃圾分类的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社区、每个家庭,逐步建立和完善垃圾分类工作运行机制。以建设社区为首个试点,以点带面,逐步推开。

一是组织社区和物业公司人员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建立资源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体系。目前已在51个居民小区、16个乡镇中心村、9条街道和3个农贸市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登记发放27197份宣传资料、分类垃圾桶56424个,垃圾袋277062条,宣传覆盖率达到53.1%。

二是充分利用“垃圾换物”、“积分奖励”等形式对居民分类投放进行引导奖励,共开展资源垃圾回收兑换活动281场,参与兑换户数2434户,兑换商品金额13709.35元,兑换回收各类资源垃圾18.80吨,玻璃瓶5933个。

三是按照试点小区实际居住人数投放旧衣物回收箱,制定回收计划,开展旧衣物回收活动42次,累计回收旧衣物15.4吨,将符合捐赠条件的衣物集中由专业公司进行清洗、高温消毒,定期开展旧衣物爱心捐赠活动,共捐赠爱心衣物150件,受益人数150人。

四是与天楹公司积极对接、沟通,由天楹公司向总部申请,在永和锦城投入智能化设施,将永和锦城小区打造成智能化、标准化示范小区,并联合天楹公司在永和锦城开展智能化、标准化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活动6场,采集住户信息并为居民办理智能分类卡500余张。

五是在集贸市场、四季鲜批发市场等处开展餐厨垃圾回收利用活动,制作环保酵素30余桶,并将环保酵素运用到公厕冲洗、空气洁净等。

(五)大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改善市容市貌

一是制定完善《永宁县2018年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方案》,将环境整治工作纳入了各部门考核范畴,建立了完善的考核机制,细化各部门工作任务,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指挥部按照“周督查、季考核”的要求,现场督查,及时向委县督查室、政府督查室上报督查通报,明确时限要求,全力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向纵深。

二是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改善全县裸露空地的突出问题,组织人员、车辆及时对闽宁镇、国有农场、王太火车站、银子湖、珍珠湖等地区的裸露空地、卫生死角、残垣断壁、城乡环境整治薄弱环节进行整治,出色完成各类迎检工作200余次,城乡环境卫生面貌进一步提升,推进、巩固我县国家级卫生县城的创建。

窗体顶端

三、取得成绩

(一)城乡一体化管理水平逐步提升

近年来,通过创新开展大城管、大环卫管理模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运行,加快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机械清扫率由2016年60%提高到2018年的86.01%,提高26.01%,城乡环卫保洁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城乡居民对环境卫生满意度明显提高。

(二)城乡环卫保洁队伍逐步优化

随着城乡管理精细化、规范化发展,按照服务总人口密度来分布和配备环卫保洁从业人员数量。

一是人员结构优化。县城和望远工业园区共配备环卫保洁人员 360余名,平均年龄45岁,普遍文化程度为初中水平,保洁人员逐步年轻化。

二是服装配备优化。结合城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严格实行环卫作业标准化,实行“三统一”(统一服装、统一装备、统一标准)。

三是休息场所优化。取缔县城原有的9座垃圾中转站,提升改造为9个环卫工人户外劳动者之家,室内配备文化角,为环卫工人休息、更衣、停放环卫车辆以及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四是生活待遇优化。将原来的环卫工人每天餐补由6元提高到12元,同时建立职工食堂,每天由专人为环卫工送早午餐,得到了广大环卫工的赞许,促进了城乡环卫保洁质量的提升。

(三)城乡环境面貌逐步改善

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以“爱国卫生月”“爱国卫生日”“美丽永宁”“千处百日”“三旧改造”等环境整治日为载体,在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卫生大扫除日的同时,消灭了城中村、城边村、园中村等城市“三旧”,彻底解决了城市规划区内“脏乱差”问题,城乡环境明显改善。

四、存在问题

一是各乡镇城乡环境整治任务落得不实、整改力度不够,居民保护环境卫生意识淡薄,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成效不明显。

二是环卫作业车辆紧缺。全县现有道路清扫保洁车22辆,生活垃圾收运车30辆,随着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面积逐年增加,现有的车辆难以满足城乡生活垃圾收运、清扫要求。

三是生活垃圾分类末端处置滞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虽已启动实施,且运行良好,但在末端处置上缺乏经验,从根本上无法达到资源化再利用的标准。

五、对策建议

(一)创新宣传方式,健全保洁队伍

利用报刊、电台、新闻等媒体大力宣传《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切实提高居民卫生意识、公德意识和主人翁意识。积极组织干部职工进行业务培训,开展劳动技能大赛。提高卫生保洁作业能力,进一步强化服务水平。

(二)以项目促发展,推动垃圾规范化管理

以积极申报永宁县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及末端处置项目为依托,加大望远区域生活垃圾综合处置项目申报、建设进度,以提高生活垃圾末端处置成效。

(三)推行“大物业”管理模式,提高居民小区管理水平。经统计,目前县城有37个小区由物业公司管理,有32个小区由社区监管,有5个小区由建设单位自行管理,有8个小区是居民自治。针对部分小区无人管理、管理混乱的现状,调度中心积极推行“大物业”管理模式,对县城各小区及物业公司进行统一管理。彻底改善小区环境卫生面貌,营造干净整洁人居环境。

篇6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着力改善镇村人居环境,完善镇村生活垃圾及处理体系,建立环境卫生长效监管机制,提升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建设美丽家园。

二、工作目标

提高镇村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逐步形成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完善配套环卫设施,规范镇村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使我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75%以上。

三、工作任务

1、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动员镇村居民广泛参与,村、社区要利用多种宣传手段,教育村民、居民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备垃圾桶,做到生活垃圾分类,定时出户、入池,不滥扔滥倒垃圾,促进垃圾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2、完善环卫设施,实行镇村垃圾一体化处理。社区要在街巷按照不超过100米的服务半径建垃圾池或放垃圾桶、垃圾车。各村要在各居民点(平原地区村按200米,村按500米的服务半径)建垃圾池。漳河库区廖家垭村、同明村、前明村、水田湾村要各建一个垃圾填埋场。垃圾填埋场、垃圾池要结合村庄规划,本着便于运输的原则设置。要便于垃圾投放、清运、处理。具有防风、防雨、防渗功能,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3、全面开展镇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重点是清理积存垃圾、杂物、污水。通过整治活动,促进镇村环境、村容镇貌得到较大改观。社区的街巷看不到成堆的垃圾杂物、污水,各村组道路两边和主要居民点看不到滥堆滥倒的垃圾。

四、工作措施

1、强化领导,落实责任。成立镇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附后),村、社区相应成立工作专班,做到人员到位,职责明确,资金落实。

篇7

>> “一体化”的城乡 城乡一体化环境卫生治理市场化运作的思考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城乡物流体系构建 城乡一体化在城乡总体规划中的应用初探 统筹城乡一体化中的博弈问题 城乡一体化中的土地流转问题 城乡一体化中的小城镇规划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政府责任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信息服务问题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经济组织创新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金融共生路径选择 城乡一体化中的乡村债务问题研究 浅谈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村庄住宅规划建设 城乡一体化中的农村金融与农地制度创新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消防规划编制 城乡交通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道路问题及对策 浅析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困境及对策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循环经济 城乡一体化中的财政政策探析 浅谈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民居环境的变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李强.特色小镇是浙江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J〕.今日浙江,2015(24).

〔4〕李强.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N〕.浙江日报,2015-01-27.

〔5〕〔6〕〔7〕陈文文,刘刚.特色小镇“特”在哪――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您全面解读〔N〕.浙江日报,2015-06-17.

〔8〕杭州市西湖区门户网站.关于加快推进云栖小镇建设的政策意见(试行)〔EB/OL〕.(2016-03-23)〔2016-08-03〕..

〔9〕云栖小镇介绍〔EB/OL〕.(2015-07-18)〔2016-08-04〕..

〔10〕宁波市政协.科学规范建设特色小镇〔EB/OL〕.(2016-02-25)〔2016-08-04〕..

〔11〕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2016年特色小镇推荐工作的通知〔EB/OL〕.(2016-08-03)〔2016-08-04〕..

〔12〕邱h,徐琛.我国将培育1000个特色小镇〔EB/OL〕.(2016-07-19)〔2016-08-04〕..

〔14〕班有识,吴悠.学习“五水共治”和特色小镇经验〔EB/OL〕.(2016-07-20)〔2016-08-04〕.http:///2016-07/20/c_1119248969.htm.

〔15〕〔英〕埃蒙・坎尼夫.城市伦理――当代城市设计〔M〕.秦红岭,赵文通,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17.

〔16〕〔美〕马克・格特迪纳,〔英〕莱斯利・巴德.城市研究核心概念〔M〕.邵文实,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6.

〔17〕〔21〕〔美〕戴维・哈维.叛逆的城市〔M〕.叶齐茂,倪晓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20,69.

〔18〕王小章.特色小镇的“特色”与“一般”〔J〕.浙江社会科学,2016(3).

〔19〕〔美〕迈克尔・斯彭斯,帕特里夏・克拉克・安妮兹,罗伯特・M.巴克利.城镇化与增长〔M〕.陈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144.

〔20〕〔美〕_伯特・L.西蒙.社会政治哲学〔M〕.陈喜贵,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4.

篇8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树牢生态文明理念,坚持把全域无垃圾治理作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举措,按照《全省全域无垃圾三年专项治理行动方案》要求,在“优化、补齐、规范、提升、协调”上持续用力,全面排查解决存在问题,坚持不懈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全面落实任务指标,着力巩固拓展治理成效,健全完善垃圾治理长效机制,确保以优秀成绩通过省、市级验收。

二、主要工作

(一)巩固环境卫生整治成果

1.持续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围绕省全域无垃圾验收、小长假、旅游高峰等重要时间节点,紧盯“三边一部”、无主楼院、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沟渠林带等关键部位,持续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陈年垃圾全面清理,省级卫星无人机巡查反馈的非正规垃圾点逐渐消除,以视野之内无垃圾的标准,彻底整治环境“脏、乱、差”等卫生死角。

2.落实网格化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城乡垃圾区域网格化管理和日常监管,将生活垃圾清扫保洁监管责任划分落实到街道、社区、镇村干部头上,做好定区域、定人员、定责任,达到网格化全覆盖。落实河湖长制工作制度,坚决查处水域渠系内倾倒生产生活垃圾、排放污水、堆放杂物等问题,改善和提高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落实铁路沿线“双段长”责任制、公路沿线“路长制”,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靠实各级段长责任,保持路域良好环境面貌。

(二)完善城乡垃圾处理体系

3.配套垃圾处理设施。深入推进农村“垃圾革命”,对镇村组环卫设施开展全覆盖排查,确保4月底前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全覆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加强露天垃圾池等敞开式垃圾收集点整治,确保不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4.完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完善以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主导,县级生活垃圾处理场为补充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落实收运设施、收运环节运行管理制度,加强农村垃圾收集、转运环节监管,确保一体化收运处理体系各环节衔接畅通。

5.因势利导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严格执行《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垃圾分类收费制度》等相关地方性法规、规章,明确生活垃圾分类设施体系建设、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等方面的要求,探索建立垃圾分类的利益导向机制,切实扩大生活垃圾分类的覆盖面和资源化利用率。

(三)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源头综合整治

6.提高农膜、尾菜、秸秆回收利用。建设完善专业化地膜回收点、地膜残留监测网络,完善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全县农膜回收率达到83%以上。尾菜处理利用率达到5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

7.加大畜禽污染治理。配备规模养殖场区粪污处理设施,积极推广七种粪污处理方式,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

8.加强农村固废管控。积极推动农村地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农村地区工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利用处置率达到95%。

(四)持续改善城乡环境面貌

9.提升城镇整体形象。完成城镇、村庄风貌整治任务,镇村主要街道完成“亮化、绿化、美化”,道路、公路、村镇主干道沿线,街区、村庄或房前屋后、空地等区域无临时垃圾、建筑垃圾堆放,无农业垃圾堆放和焚烧,无污水排放。河道、沟渠、沟道无漂浮或垃圾堆放,无污水排放。

10.积极推进“风貌革命”。以拆危拆旧治乱、整治农户后院、狠抓“三清一改”为重点,加大村庄风貌改造力度,突出区域民居特点,70%以上的村庄建成清洁村庄。

11.抓好村道路改造。落实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主体责任,农村公路路网结构明显改善,有序推进各镇村道路、旅游路、产业路建设。

12.加强河湖水源管理。严格落实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制度,加快镇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深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以上。落实河长制,提升河道湖面管理水平。

13.深入开展村庄绿化。扎实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工作,见缝插绿、拆违还绿、集中补绿,大力发展"小果园、小花园、小菜园”,打造乡村美丽风景线,全面实现“一园三带"示范建设三年目标。

14.分类推进“厕所革命”。2020年新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8388座,普及率达到小康监测指标。除空心村整体搬迁村外,行政村卫生公厕全覆盖。

15.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按照农村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加快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推动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

(五)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16.加强城乡物业管理。开展规范化建设和集中整治,彻底清除小区“小广告、牛皮癣”,提升城市社区物业管理水平。开展物业管理服务标准化创建,加大各类居民小区日常保洁力度,改进物业服务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日常保洁等,为业主营造整洁、文明、舒适的生活环境,推进全县物业管理服务上台阶。

17.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十大专项整治”行动,通过“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抓长效”,通过“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抓长效”,组织开展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政设施运行、园林绿化、公共空间秩序、交通秩序、小区物业、污染管控、集贸便民市场管理、犬类管理等十个方面的精细化整治行动,持续完善城市功能,不断优化管理服务,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努力提升治理能力。完成县城出城口提升改造任务,打造关键部位优美环境。修整改造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清理乱搭乱建、拆除占绿毁绿的违章建筑。加快公共停车场及路外停车泊位规划建设,有效解决停车难问题。大力整治“马路市场”,严厉打击非法张贴喷涂“小广告”行为。持续规范建筑垃圾管控,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六)推进长效机制建设

18.加强宣传引导。持续开展高频次、全覆盖、无缝隙、针对性的宣传教育,进单位、进家庭、进学校、进课堂、进企业、进网络,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的环境卫生保护意识和文明素养,培养良好习惯,引领文明新风,鼓励群众参与垃圾治理。同时,大力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对工作先进典型予以表彰奖励,鞭策后进,查处曝光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工作落实。

篇9

近年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以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以加强环卫工作为抓手,加强领导,建立机构,健全机制,加大投入,齐抓共管,为改善我市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品位作出了积极努力。

着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____95年,为适应中心城区迅速发展和扩张的需要,市政府撤销了太平环卫所,成立了市容环卫处,正式启动城市环境卫生的监督和管理工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探索环卫工作新思路,制定了城乡环卫一体化政策,在全省开创性地提出了“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四级环卫体系,并按照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各镇(街道)也十分重视环卫工作,相继建立环卫管理机构,落实专人负责,加大财政投入,配备环卫保洁队伍。____7年底,全市登记在册的环卫保洁人员已达3000余名,城镇环卫清扫覆盖率逐年有所提高。为提高清扫保洁质量,市容环卫处对城区道路实行分类保洁,对人流量较多的重点路段和公共场所实行全日保洁,其他路段目前实行日扫日清。市容环卫处和有的镇(街道)还探索开展环卫市场化试点工作,把部分路段推向市场,这对深化环卫管理体制改革具有积极意义。目前,全市共建立16座垃圾中转站,其中压缩式11座,使各镇(街道)的垃圾清运能力有了一定提高。另外,已投入使用的6座垃圾填埋场,对有效处理生活垃圾发挥了重要作用, ____7年,仅城南填埋场就填埋垃圾22多万吨。同时,为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市垃圾焚烧发电bot项目于____7年开工建设,预计____9年投入运行,届时我市垃圾处理有望得到较好解决。

出台农村环卫工作奖励办法。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重点在于农村,我市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将生活垃圾处理列入示范村、整治村创建的主要考核内容。目前,全市已有334个村通过示范村和整治村验收,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取得了初步成效,“脏、乱、差”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为巩固村庄整治成果,今年市农办又提出了农村生活垃圾“日日清”工作思路,确定了3个镇(街道)22个生活垃圾“日日清”试点村(居),重新调整了《温岭市村村新工程奖补办法》,拨出8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各村保洁员工资,为“日日清”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支持。各村在“日日清”菜单式补助的刺激下,陆续按要求足额配备保洁员,积极推行生活垃圾一日2~3扫,日清日运。大溪小溪岭头、城南兰公岙等30个村先后启动了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工作,为全市面上综合整治生活污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这几年,我市环卫一体化工作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在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下以及在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浙江省卫生城市的荣誉称号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不少距离,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社会公众环卫素质不高。市民素质高低是影响环境卫生的基本因素。当前,市民对政府环卫工作要求高,但自身素质较低,还存在不少陋习,如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乱扔垃圾等。不少市民只注重家庭卫生,而忽视外部环境保洁,没有按要求将垃圾袋装堆放在指定位置,随意丢弃在门口、河岸、路边以及绿化带上;一些机动车驾驶员和乘客有向窗外乱扔垃圾的习惯,经常出现前面环卫工人扫地、后面随手扔垃圾的现象,这给城市道路、公路保洁带来了很大难度。泽国、横峰等镇(街道)由于外来务工人员较多且居住分散,环境卫生工作难度相对较大。居民、企业集聚区附近的早点、夜宵和学校周边的流动摊点以及菜市场也是环卫工作的一个难点,多数经营者环卫意识较差,不主动也不及时清理餐饮垃圾,造成摊点附近垃圾满地。另外,一级环卫与二级环卫临界地带也是环卫工作的一个死角。泽国、新河、温峤等镇个别村,废旧电器拆解成为村民主业,垃圾堆积如山而且遍布每个角落,生活居住环境严重恶化。少数示范村和整治村在验收达标后,没有巩固创建成果,“脏、乱、差”现象出现回潮,新农村建设依然任重道远。此外,由于我市还没有专门的工业垃圾、建筑垃圾收集点,工业企业、建筑企业乱倒垃圾现象较为普遍,104国道大溪白塔村一带沿路倾倒建筑垃圾现象尤为严重,影响我市对外形象。

环卫工作涉及每家每户,但不少民众环卫责任淡薄,不主动、不按时缴纳环卫费。____7年,市发改局等部门在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定价听证的基础上,出台了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标准,明确规定了本市范围内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括交通运输工具)、社会团体、个体经营者、城乡居民和外来人口等,都应按规定缴纳生活垃圾处理费。目前,除个别镇(街道)环卫费征收比较正常外,多数镇(街道)缺乏征收机制和必要的强制手段,环

卫经费收取困难重重。2、全市环卫基础设施落后。____7年,市镇两级政府共投入经常运行经费4000多万元,虽然基数不少,但这部分经费仅能保障环卫工人工资、垃圾清运和填埋等正常性支出,而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较少。按规定每2.5平方公里需建有一座垃圾中转站,由于全市环卫规划编制落后,导致环卫布局不够合理,除城区覆盖率基本符合要求外,其余镇(街道)均无法达到要求,松门、石塘、滨海和大部分工业园区没有按要求建立中转站,严重影响各地垃圾的中转清运能力;又如,泽国城镇范围内的个别路段,人力垃圾车每次运垃圾到中转站需1个多小时,一定程度上影响环卫工作效率和提高环卫工人工作强度。个别镇还没有承担起垃圾“镇运”职责,造成一些村垃圾清运不到位。另外,部分已建的垃圾中转站硬件设施落后,没有配备压缩式装置,垃圾中转不及时、效率不高,造成垃圾堆积、臭气熏天,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环境。

目前,全市运往填埋场的垃圾清运车共有47辆,其中太平地区占了20辆,其他镇(街道)清运车数量明显不足,个别镇(街道)甚至只有一辆,难以承担每日如此繁重的垃圾清运任务;47辆垃圾车中只有17辆通过封闭式改装,一些未改装的垃圾车运输途中出现抛洒滴漏现象,造成道路二次污染,沿线群众反映比较强烈。道路清扫车数量较少,主干道清扫能力机械化水平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扫质量。全市各村垃圾收集装置也不统一,除横峰、泽国、大溪等镇(街道)按照居民集聚情况配备铁皮箱外,其他镇(街道)垃圾收集设施简陋或配备不齐,如一些饭店附近垃圾收集点过远或收集装置过少,造成周边地区垃圾满地。

3、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低。市垃圾填埋场于____92年投入使用,当时根据太平地区年产5万吨生活垃圾设计,容量为127万立方米,经多次扩容增加了60万平方米。目前,除松门、箬横、石塘、滨海、温峤等五个镇垃圾自行处理外,其余11个镇(街道)每日有近600吨生活垃圾(包括部分工业垃圾和少量的建筑垃圾)都运往城南垃圾填埋场,填埋数量远远超过设计能力,根据这样的填埋速度估算,2年以后填埋场再也无法容纳堆积如山的垃圾。松门、箬横、石塘、滨海、温峤等五个自行填埋的镇也同样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如松门填埋场可能因东海塘道路经过需搬迁;箬横、滨海两镇填埋场地处田中央,其实质为垃圾临时堆放点;石塘填埋场离海很近,如遇大雨垃圾会被冲入大海,造成海域污染;温峤镇填埋场的填埋能力也不足2年。垃圾填埋不过是处理垃圾的权宜之计,如果长期采用填埋方式,势必将造成局部地区二次环境污染,无法真正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公路段处理垃圾也同样碰到难题,每日清理出来的近300吨垃圾无处倾倒。此外,横峰等地的边角料也没有很好的处理方法,经多次协调,填埋场才勉强接受边角料,但边角料易燃容易引发火灾;而一些砖窑、养猪场把边角料当燃料焚烧,造成当地空气污染。这几年通过示范村和整治村创建,不少村已建立公共厕所,但粪便成为生活垃圾处理中的一个盲区,由于我市没有专门的粪便处理设施和处理场所,公共厕所粪便多数自行溢出、自行消化,造成周边环境污染;也有部分粪便由吸粪车运往垃圾填埋场与垃圾一起填埋。

4、环卫工人待遇普遍较低。环卫工人被美誉为“城市的美容师”,但由于世俗偏见,社会上还存在歧视环卫工人现象,环卫工作难以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和理解。据全国总工会调查表明,近半数以上的环卫工人在工作过程中遭受过辱骂,我市情况也是如此。由于环卫工人社会地位和待遇不高,全市各地普遍存在环卫工人招工困难,当前从事环卫工作的人群不是外来务工人员,就是家庭困难年龄偏大的本市市民,70多岁的老人也为数不少。最近市农办下文要求各村按照300~500人配备一名清洁员,人员工资由市、镇(街道)、村各负担1/3,虽然各村保洁员人数上报符合要求,但少数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人员数量有打折扣现象;一些村保洁员只负责垃圾收集、清运,而不承担村内道路清扫等工作。同样,环卫工人工作状况堪忧,浙江省总工会调查表明,一线环卫工人平均工作时间超过8个小时,但收入接近当地最低工资水平。目前,我市环卫工人月工资一般在800元左右,许多工人难以维持家庭正常生活,只能依靠捡垃圾的“第二收入”来维持生活;而且一线环卫工人一般都是临时工,用人单位很少与他们签订劳动合同,正当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大部分环卫工人还没有纳入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旦遇到工伤事故,没有能力支付昂贵的看病费用,这两年我市就已发生数起环卫工人工伤事故,个别案件至今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另外,环卫工人生活环境也令人担忧,除少数镇(街道)提供住宿外,大部分环卫工人膳宿条件极差,甚至少数住临时蓬、拣吃废弃食品,去年我市就出现一起环卫工人拣吃废弃食品中毒事故。

为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为全市人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建议意见:

(一)加强环卫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环境卫生意识。市民不仅是文明城市的受益者和评判者,更是文明城市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市民素质高低决定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因此提高市民综合素质是治理环境卫生的根本所在。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开展环境卫生知识的宣传,增强公众的环境卫生意识。要加大惩处监管力度,对破坏环境卫生的行为进行曝光,利用必要的行政手段和舆论监督推进环卫工作。突出抓好儿童和青少年的宣传教育,家长和教师要垂先示范,帮助子女和学生从小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广大市民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在实践中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使环境卫生从政府管理变为人们自觉的行为。驾驶员和乘客要尊重和支持环卫工人工作,切实改变向窗外乱扔垃圾的陋习。有关部门要加强临时摊点的管理,经营者要自觉履行自身义务,

及时清理摊点附近的餐饮垃圾。要把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落实农村生活垃圾“日日清”工作措施,防止出现“脏、乱、差”回潮。进一步明确一级环卫与二级环卫职责,重视搞好城乡结合部的保洁工作,努力消除环卫工作的盲区和死角。塑料制品污染是我国城乡特有的环境污染。今年,国务院出台“限塑令”,明确要求从6月1日起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零售场所要严格执行“限塑令”,禁止免费向顾客提供超薄塑料购物袋。广大市民要用菜篮子或环保购物袋购物,减少使用塑料制品。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加强“限塑令”在实际操作中的约束力。

篇10

一、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思路和工作目标

近年来,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跃居全省区县前列,已具备实施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发展的条件。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城乡在基础设施、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居民收入等方面依然存在较大差距。按照市委关于*要继续当好全省排头兵、力争进入全国先进区县行列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已经成为必然选择。根据我区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城市化为方向,以建设实力最强、环境最美、特色最鲜明、人们最向往的城市新区为目标,坚持一个“大统筹”,实现“五个一体化”(一个大统筹,即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大统筹;“五个一体化”,即城乡建设规划一体化、城乡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的先导区和发展成果共享的样板区。

经过三年不懈努力,到20*年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城市形态得到新提升。继续深化景观街区建设工作,高标准建设好城市新建区,使我区城市建成区由目前65平方公里扩展到*0平方公里左右;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步伐;实现城市管网到达的地区农村与城市给排水系统对接;实现村村通公交,视讯网络全覆盖。

——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完成户籍登记管理一元化改革工作;以股份制改造为重点,加快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和农村撤村建社区工作,初步形成农民变居民、村民变股民、农村变社区、旧村变新城的体制机制。

——公共服务取得新进展。结合城市化进程,社会保障工作及时跟进,基本做到城乡社会保障同质同权;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基本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城市管理实现新延伸。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按照城市标准逐步配备农村环卫设施和保洁人员,并将其纳入城市网格化管理,实现环境卫生管理和城管执法全覆盖。

——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的《实施意见》,提高农村劳动力从事二产、三产的就业率,增加农民的财产性、经营性和工资性收入,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

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容和工作措施

(一)加快推进城乡建设规划一体化。

1、加快建立城乡统筹规划新格局。按照西安市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加紧编制我区城乡建设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城乡居住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交通体系规划等专项规划。2009年完成全区所有村级建设规划。

2、加快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项目体系。继续深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依托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充分挖掘和发挥资源优势,引导生态旅游、城市休闲、都市农业等产业向我区东部地区加快聚集。围绕建设全国闻名、西部唯一的城市生态品牌,做好万亩都市森林这篇大文章,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在丈八东路以南、西部大道以北,长安南路以西、西沣路以东范围内及丈八、鱼化部分地区,以子午大道、朱雀路延伸段及丈八北路为轴线,加快编制以现代服务业和城市物流业为重点的发展规划,着力打造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板块。加快鱼化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步伐,有效整合全区工业资源,承接高新区产业链延伸,形成与高新区融合发展的集群优势。坚持生态建设的产业化发展方向,做精做强苗木花卉产业,把我区建成西北最大的苗木花卉集散地和生态品牌集中的聚集地。

3、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完成小寨商圈规划范围内所用城中村改造工作;以青龙寺宗教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为契机,加快*路以东、经七路以西,二环路以南、西影路以北范围内5个村的改造步伐,建立统一规划、成片开发、商住并重、集中新建的改造新模式。通过三年努力,确保城中村改造的总数达到50个。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村民住宅按规划、有计划地集中建设。将农民住房纳入城市房屋管理体系,对于城市规划区内的村民住宅建设,集中兴建住宅小区。

4、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建立全区统一的土地流转平台,倡导打破地域和所有制界限,以产业和项目为纽带进行土地流转;积极开展农村集体用地整理工作,提高集体土地的集约利用率;探索建立城乡建设用地置换、平衡、调剂的有效办法,充分挖掘土地资源潜力。

(二)加快推进城乡设施建设一体化。

5、加大城乡路网改造力度。加快城市道路向农村地区延伸,实现基础设施城乡并网,城乡共享。三年内,完成对穿越农村地区的子午大道、公园南路、电子正街延伸段、朱雀大街延伸段配套管网建设,争取把雁翔路、雁环路、富裕路、长鸣路延伸段等纳入市政道路改造。配合“三区”完成东月路、西影路延伸段、科技二路、科技四路、西沣路等道路的改造建设,加快与农村主要道路的对接。加强农村道路升级改造,每年选择*条左右农村道路,实施“三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逐步提高养护标准,缩小城乡差距。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通过行政许可、线路经营权拍卖、市场准入等手段,完善农村客运网络,实现村村通公交。

6、加强农村饮排水设施建设。按照“有条件即对接”的原则,通过三年努力,使城市管网延伸到的农村实现和城市管网全面对接。2009年,实现我区农村居民饮水全部达标,重点解决一批农村排水问题。

(三)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7、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20*年以前,完成全区34个农村中小学的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农村幼儿入园率达到城市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与普通高中在校生比例达到1︰1,全区中小学教师合格率达到*0%。加大财政资金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采取城乡教师定期轮岗、名师支教等办法,基本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8、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合理配置城乡医疗资源,加强农村医生医务培训,重点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巩固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加强农村卫生室建设,20*年前,配齐所有村级卫生室的医疗器械,使农村甲级卫生室达到总数的三分之二,努力做到小病不出村。

9、加强城乡精神文明建设。采取政府加大投入、吸引社团赞助、社区与农村文化结亲活动等措施,用三年时间,全部实现村村有文化活动室,有体育健身场所、有百姓书社、有网络宽带。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注重教育引导农民不断增强城市意识,逐步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使他们尽快融入现代城市生活。

(四)加快推进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

*、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体系。将全区农业人口纳入城市就业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农民小额担保贷款和就业培训工作机制,积极推行“创业培训+小额贷款+后续服务”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发挥我区职业培训资源优势,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每年免费培训农民1.2万人,三年内使80%的适龄劳动力参加1-2项免费技能培训。将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和工业园区发展与农民就业相结合,完善区街村劳务输出和就业三级服务网络,每年帮助7000名以上的农民实现就业,使农村劳动力就业水平与城市基本持平,提高工资性收入在农村居民收入中的比重。

*、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接轨。20*年,将土地被征用农民全部纳入社保体系;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应救尽救;不断提高农村优抚、五保户供养标准,探索建立优抚和五保户供养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提高的新机制。

(五)加快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12、加快撤村建社区工作步伐。在实现户籍登记管理一元化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撤村建社区的各项工作。建立以清产核资、股份量化、分配到人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集体资产处置办法,加快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为撤村建社区工作创造体制前提。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采取单独组建、整村合并、就近并入等方式推进社区建设,力争到20*年,40%以上的农村完成社区组建工作任务。

13、积极推进市容管理城乡全覆盖。本着城乡市容管理标准一致的原则,2009年,三环以内50%的村庄,20*年三环内所有村庄,20*年所有村庄,全部纳入城市市容管理轨道。垃圾收集清运设施、道路保洁人员的配备到位,并在有条件的村庄建设公厕;村容村貌管理、清扫保洁制度等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建立,用3年时间使农村环境卫生管理达到城市标准。

14、积极推进城管执法城乡全覆盖。积极拓宽城管执法的工作范围,重点整治城市延伸到农村的出村路、连村路两侧的占道经营、乱搭乱建、乱倒渣土等问题,基本实现城管执法对农村管理全覆盖。

15、全面推进“平安*”建设。以技防设施和群防群治队伍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网络,实现城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资源均等化。加强农村治安问题突出区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整治力度,降低发案率,提高城乡居民安全感。

三、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组织领导

16、组建工作机构。成立*区统筹城乡发展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全区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统筹城乡发展办公室,承担日常工作。区级相关职能部门和各街办也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和落实必要的工作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