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主义美学范文
时间:2023-10-09 17:30: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理性主义美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马利坦和他的时代
中世纪以后的欧洲,随着科学的发展,作为与基督教神学相对抗的理性主义逐渐滋长起来。“从以马斯.阿奎纳,罗吉尔.培根和奥卡姆直到大约十九世纪末,每一件事物都实际上符合于理性的规律,各种形式的唯理论统治了西方思想。”(1)但这并不说明信仰就不存在了或者说被削弱到多么低的程度,而是滋长起来的理性似的宗教逐渐宽容起来:一方面容忍了理性的部分侵入边的不再过分固执;另一方面,永恒在上的神变的稍微世俗了些,从某种意义上说,使得人与神之间更加亲近起来。
理性主义与科学联系到一起对欧洲的发展无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反映到经济、政治、艺术、哲学的各个领域。但由于人类自身认识能力的局限,理性主义的批判使得宗教失去的仅仅是教条、狂热和蒙昧,正因为“宗教像火一样是人类文化中所固有的某种东西”,(2)理性的批判并没有能威胁到宗教自身的存在。
十九世纪的法国科学和社会都在进步,各种各样的进化论思想让人们变得足够乐观,人们象傅立叶和圣西门一样构造着未来理论世界,陶醉在科学的梦幻之中。然而历史并没有为人类精神的权威引导人们进入必然的王国,与科学同时俱来的不仅有财富而且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各种各样的矛盾,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理性主义的锋芒开始引退了,人们在正视科学的同时,有返回来更加关注人自身的存在,在叔本华和尼采之后,各种人本主义或者说存在主义有空前发展起来。
1882年11月18日,马利坦出生在巴黎的一个笃信新教的律师家庭,幼小的心灵种上了宗教的种子。
青年时代的马利坦进入巴黎大学文理学院学习,在这期间深深吸引他的是哪个时代感觉的一部分柏格森生命和直觉主义哲学。尽管畈依了罗马天主教后的马利坦转过来有反对柏格森的非理性主义,但在后来的马利坦的思想和著作中,我们多多少少还是可以看到柏格森的某些影子。
1905年,马利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06年他同他的妻子也就是后来成为诗人的拉依撒.奥曼索夫(RaissaOumansoff)共同改信天主教,也许正像一些资料上所说的,这是因为他们受了法国诗人L。布户瓦(LeonBloy)的影响。再后来1908年,马利坦潜心研究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拖马斯。阿奎纳的著作,在这位13世纪意大利修道士的思想面前,他被深深的打动了。
拖马斯.阿奎纳是在西方文明史上产生过巨大思想影响的思想家。他把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与基督教信仰结合成为一个庞大的神学体系。在他的体系中我们不难发现信仰与理性的最初的调和,这一点或许不仅是马利坦所需要,还是那个时代的法国所需要的。
马利坦很快接受了拖马斯.阿奎纳的理论体系。并从此开始了把中世纪经院哲学应用到现代生活中终生尝试。“他是拖马斯。阿奎纳的门徒或诠释者,和阿奎纳一样,他不仅关心查的合理性,而且也关心生存和存在以及充斥着上帝的时间的重要性。”(3)
十九世纪末的欧洲,宗教如何适应现展的社会是许多国家所面临的问题。这时候拖马斯。阿奎纳的哲学和神学被重新发现不是马利坦个人的事而是涉及到整个欧洲社会。这也许是在教皇利奥十三世在《永恒之父》通谕中正式宣布阿奎纳的哲学为天主教官方哲学之后,新拖马斯主义的影响能够日渐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版权所有
篇2
【关键词】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父权;;性骚扰
引 言
美国女性主义法学(feminist legal system),作为女性主义理论的一个分支,脱胎于20世纪60年代的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女性主义法学从两性关系出发,通过深刻对传统法学进行意识形态分析,揭示了法律在维护父权制和男性中心的意识形态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抨击了现行法律制度中暴露或隐含的性别歧视以及隐藏其后的意识形态,并要求站在女性的立场,通过女性的经验构建一种以实现性别正义为目的的女性主义法律体系。除此以外,女性主义法学的研究范围还涉及女性主义认识论、方法论,有色人种及第三世界中妇女权益保障,残疾人及同性恋等边缘人士的权益保护。作为一个新兴的法学流派,女性主义法学在美国法律界产生了许多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一、女性主义法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女性主义法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女性,作为人类社会的“半边天”,却是受压迫时间最长,受压迫程度最深的群体。自从“女性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起,男性,哪怕是最受压迫的男性,也至少可以压迫一个人,那就是他的妻子。为了获得与男性平等的地位和权利,妇女们进行了漫长而艰苦的斗争。到上世纪20年代美国宪法第19修正案正式生效,美国妇女才和男子一样拥有了选举权。
然而,妇女们无不失望的发现,即便法律赋予了女性与男性同样的公民权,两性间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随着第二次女权运动的兴起,各种女权主义思潮的呈现井喷之势,同时美国法律界和法学界的女性工作者的增加,使得女性主义学者们有了新的理论武器和实践经验,可以重新审视传统法学。
(二)女性主义法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主义法学派别是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法学。这一派主张在否定男女差异。因为社会性别是个人选择的结果,女性可以选择和男性一样理性,因此应该和男性享有一样的权利。此外,她们希望通过立法手段使女性享有同样的教育权、就业权及其他权利,但并未就既存的法律制度本身进行深入思考。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80年代)
这一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两个派别分别是文化女权主义法学和激进女权主义法学。文化女权主义法学在批判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法学的基础上,提出应该在承认男女差异的基础上实现男女平等,但反对建立在男女差异上的性别等级制度。而激进女性主义学者则认为两性间的不平等并不是由两性差异造成的,而是源于父权制,进而指出法律是“男性的理论”,是“父权社会中男权的最终体现”。因此她们并不仅仅满足于法律条文的修改,而是致力于对维护父权制的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批判。这两派分别形成了女性主义理论中的“差异论”和“宰制论”,并引发了女性主义内部的长期论战。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
80年代末,由于种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如单亲家庭、未婚妈妈和离婚率的飙升)以及主流法学的“反批判”,此前出现的三大女性主义法学均陷入低潮。而此时后现代主义法学派则刚刚从后批判法学派中分离出来,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后现代女性主义法学不承认法律的客观性、中立性和普遍性,认为法律是以男性为标准的;后现代女性主义法学反对传统的男女性别上的二元对立,认为性别等级正是建立在这种性别二分法之上的;她们反对宏大叙事而关注具体的法律问题……后现代女性主义法学的出现,是女性主义法学内部呈现多元化趋势
二、女性主义法学的法律方法
(一)女性主义法学的认识论
20世纪60年代以后,女性主义者们发现既有的法律制度事实上维持了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不利地位,因而开始对现有的法律体系进行考察,并试图建立一种女性主义法学的认识论。这一时期,影响较大的三个流派分别是:女性主义经验论、女性主义立场轮和后现代女性主义认识论。
女性主义经验论者否认法律的客观性和中立性,认为法律排斥女性经验,在规则设定、证据收集和结论推理的过程中都带有性别偏见。因为法律工作者的社会背景、社会经验会对其工作产生影响。因此,女性主义经验论者主张通过加强异性法律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改变既有的法学社会语境,消除偏见。
女性主义立场论者赞同社会背景对法律实践的影响,但不认为女性进入现有法律界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法律的男性色彩。她们认为现有法律体现的是男性的价值和利益,是维护父权制的工具。女性进入现有法律系统,只会同化为帮凶。因而强调女性的作为受压迫者的独特感受,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一种女性主义法学。
后现代女性主义认识论者强调多元化视角,认为没有哪种认识世界的视角能够绝对中立,也没有哪个个体或群体的价值取向比其他个体或群体更加优越。法学研究不是单纯的智力活动,因而必须在具体情境下进行分析探讨。所以这一派更加强调在具体的法律问题探寻中建立女性主义法学。
(二)女性主义法学方法论
女性主义法学方法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意识觉醒
意识觉醒的倡导者们主张,在男性缺席的条件下,通过女性对于自身经历和感受的述说和交流,提升妇女的主体性;同时通过整合这些特殊的感受,从而构建女性整体对于两性关系的认知。这一方法,对于女性经验的特定化的重视,尤其体现在对于琐碎的日常经验的强调上。对于女权主义研究而言,意识觉醒既是方法,又是目的。这一活动通过个人和具体的经验构建和检验女性主义理论,并反过来对个人经验产生影响。
除此以外,其他一些针对女性的暴力行为也被纳入法律禁止的范围。1980年美国《模范刑法典》规定在分居的情况下丈夫对妻子的害行为可以构成罪。而《新泽西州刑法》则明确规定,“任何人都不得因年老、性无能或者同被害人有婚姻关系而被推定为不能犯罪”。这一规定表明丈夫也能成为罪的主体。此后美国各州都相继修改了法律,确认婚内罪。到1993年7月5日北卡罗来纳州废除了罪中的丈夫豁免权,美国全境实现婚内犯罪化。
而1986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Meritor Savings Bank, FSB v. Vinson 一案中,首次审理了性骚扰问题。该案件的审判在性骚扰相关立法过程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该案的审理中,最高法院确认性骚扰是一种性别歧视,可以使用《民权法案》第7条,为受害人提供法律救济。同时,最好高原还确认了利益交换型和敌意工作环境型这两种性骚扰类型。同时过规定,如果雇主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性骚扰,也应当负有责任。这样,美国在性别歧视法律框架内确立了反性骚扰法律体系。
结 语
尽管美国现有的法律改革并不能够令激进女性主义者们感到满意,但毫无疑问,在实际的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保护女性的合法权益方面,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司法实践的过程中,也打破了传统的男权意识形态的垄断,开始更多地采用女性视角观察和审理案件。尤其是罪的程序法改革,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女性的尊严,避免了审判活动带给受害女性以过大的心理压力。而性骚扰和婚内等相关立法的出现,为女性在职业生涯和家庭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这一系列的法律改革在建立一种新的平等和谐的两性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文恺.法律的性别分析[M].法律出版社,2009.
[2]刘小楠.从二元到多元世界――论美国女权主义法学的发展趋势[J].法治丛论,2005(1).
[3]乔晓静.论女权主义法学的历史沿革[J].读与写杂志,2011(6).
篇3
关键词:英语教学;多媒体导入方法;注意问题
一、得当导入,至关重要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Well begun is half done)。得当的导入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之一,相信每位教师都明白。但如何把握、组织好导入,确实是一个每节课都会遇到的“重大”课题。不管你是上台三分钟,还是完成一整节课的演说,“开场白”往往是那样的让人“举棋难定”。但它又是那样的至关重要。
二、方法多样,学会选择
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课堂导入的设计应该依据教学内容需要、教学对象特点,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进行选择。多媒体教学只是英语教学的模式之一,有其特有的先进行和科学性。正所谓“导”无定法,若课堂导入服务于教学目的,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过渡连贯,符合学生实际,其导入方法我认为就是可行的、合理的、正确的。由于多媒体课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直观的进行教学,我在总结利用多媒体导入教学时,尝试了如下几种导入方法:
1.“温故而知新”导入法。主要是通过对上节课的知识点的展示,让学生回忆起上节课的内容,延伸出本节课的知识。如在教授八年级下册Unit3 Go for it时,主要学习过去进行时态,在第二课时,可以先展示一张图片问:“What is she doing now?”再展示一张图片问“What was she doing at this time yesterday?”让学生回答,这样既复习了现在进行时,又导入到过去进行时,同时还对这两种时态进行了比较,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2.“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法。每单元的第一课都有很多的新词,可以用多媒体直接显示新词的相关图片教授新单词。如七年级上册Unit5,学习动物名称,Unit8学习食品名称的词,通过图片展示,单词音频辅助,可以很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记忆深刻,并不会因记忆单词枯燥而乏味。
3.诱“敌”深入,层层推进的导入。利用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与兴趣,可以引导他们掌握新知识点。如教学七年级下册Unit 9 How was your weekend ? 第二课时,首先问:Do you like watching movies? 然后播放一段关于办公室谈论上周末的对话视频。接着问:“How was that man weekend?”“How was your weekend?”这样设置既让学生巩固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又引出了本节课的重点。
4.创设意境,以感导入。利用多媒体播放音频、视频的先进快捷性,可以模拟生活场景,导入交际需要的语言。如七年级上册Unit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第三课时,播放人流较多的一个商场的视频,以视频作为背景,让学生模拟购物过程,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旧知识,又能使他们很快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中。如在七年级下册Unit 6 It’s raining! 授课过程中,播放四季的声音,同时展示四季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气候,不用的天气,引出:How’s the weather?这样从听觉、视觉感知新知识,学生更容易接受。
三、目标明确,合理安排
首先,把握好教学的目标、对象、内容等才是教学的中心,所以导入的作用是为教学服务,导入不能喧宾夺主,在时间安排上以3分钟左右为宜。
其次,背景画面不宜太炫,否则就喧宾夺主,不能突出需要展示的中心和主题。
再次,各元素的动作声音不宜过大、突然,否则会影响教学氛围。动作声音主要是起强调作用,引起学生注意,这要求教师在备课制件课件时根据教学需要合理设置。
第四,影音选择要与教学内容相符,要有非常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尽量剪裁掉无关的内容,否则会影响到教学目的和教学进度。
第五,幻灯片的图像、字迹应清楚,大小适中。不能模糊、对比度过低或分辨率过小,增加学生直观的难度。
第六,各元素的出现或隐藏动作不可太花哨,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第七,利用多媒体进行导入教学,要秉承课堂教学承上启下的导入原则,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科学性、直观性、趣味性,合理安排,切忌死搬硬套。
总之,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英语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习得过程,“导入”艺术的提升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我们教师坚持不懈地努力改进。另外,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更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来恰当地选择多媒体教学形式,提高导入的水平和效率,使学生的学习能够生发新的活力,使教师本身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又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赋能者,那我们的英语课堂必定会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中学英语课程标准.2003,5.
篇4
一、艺术与哲学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问题是西方由来已久的一个问题。在古希腊就曾经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过激烈的争论。到了近代,康德首先将美学(也即艺术)纳入其哲学体系内,把审美看作是沟通自由与必然、认识与实践之间诸矛盾的桥梁。谢林既继承了康德的观点,也将美学(也即艺术)当作调和理论与实践、必然(自然)与自由(精神)的对立,返归本原(“绝对”)的手段,并且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把艺术视为其先验哲学的核心和终端,认为艺术比哲学更适宜于把握“绝对”。在谢林的思想体系中,艺术是为完成其哲学的任务服务的,而哲学的根本任务是把握“绝对”(theAbsolute)。这个“绝对”在哲学上是“本原”,在艺术中就是“原型”,是包含着主观和客观的所有在内的原初状况,可简单地理解为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的绝对无差别状况。在谢林看来,对这样的“本原”,只有“美感直观”、“天才的直觉”才可把握,只有“诗的语言”才可描述之。所以谢林赋予“理智直观”和“美感直观”以重要地位,认为没有它们就不可能完成哲学的真正任务。谢林所说的“理智直观”,是一种绝对自由的、同时创造自己的对象的知识活动;这种知识活动的对象不是独立于这种知识活动而存在,直观活动本身和被直观的东西是同一的。哲学和艺术的官能都是这种理智的直观,但哲学的“理智直观”是一种纯粹的内在直观,它自己不能变为客观的,不会出现在普遍意识中,只有艺术的“理智直观”,也就是美感直观才能变为客观的,它指向外部,能够出现在每一种意识里。“整个体系都是处于两个顶端之间,一个顶端以理智直观为标志,另一个顶端以美感直观为标志。对于哲学家来说是理智直观的活动,对于他的对象来说则是美感直观。前一种直观既然纯粹是为哲学家在哲学思考中采取的特殊精神方向所必需,所以根本不会出现在通常意识_里;后一种直观既然无非是普遍有效的或业已变得客观的理智直观,所以至少能够出现在每一意识里。恰恰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作为哲学的哲学决不可能变得普遍有效的事实及其原因。具有绝对客观性的那个顶端是艺术。我们可以说,如果从艺术中去掉这种客观性,艺术就会不再是艺术,而变成了哲学;如果谢林哲学研究赋予哲学以这种客观性,哲学就会不再是哲学,而变成了艺术。”[可见,在谢林看来,哲学和艺术都是建筑在创造力之基础上的,它们是同一的,区别仅在于创造力发挥的方向不同:哲学的创造活动是直接向着内部,在理智直观中反映无意识的东西,从而现实世界完全从我们面前消逝;而艺术的创造活动则向着外部,通过艺术作品来反映无意识的东西,从而使我们身临理想世界。但是,是艺术,而不是哲学,最完美地体现了这种先于主一客体分裂的“绝对同一性”(即“绝对”)。因为美感直观是绝对的认识,所以最高的人类职能是艺术,而不是哲学知识。谢林的上述观点和看法确实不乏合理的成分,其突出表现就在于他一方面强调艺术与哲学的紧密联系,同时又特别注意艺术的特殊性质,强调美感直观对洞视宇宙和人生的独到意义。卢卡奇在他的著述里曾指出,谢林在下面这一点上超过了康德,那就是谢林确信:至少对少数精英,对哲学天才来说,人类意识具有直觉认识的现实性,而康德是否认这一点的[3】。在这一点上,谢林也有别于黑格尔。对于黑格尔来说,绝对真理只能在他的哲学中得到揭示,而作为颇具诗人气质的“诗人哲学家”谢林,则把这种殊菜奉献给了艺术。谢林可以说是第一个确立艺术和哲学关系的现代观点的人。他拒斥哲学与艺术之争,认为艺术与哲学是同源的,把诗(艺术)与思(哲学)看作是以同一方式面对同一问题,且把完美揭示最高问题的殊荣奉献给了艺术。他的这一观点及思路,不仅被海德格尔所认可和接受,也影响了现代许多的哲学美学大家。
二、艺术的职能与意义
在人类的整个历史长河中,艺术都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无法想象,假如没有艺术的存在,人类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然而,从古到今,中、西方的哲人先贤们对艺术的认识及态度可谓大相径庭。就是在德国古典美学中,几位大家(康德、谢林、黑格尔等)的观点都有所不同。而谢林,毫无疑问,对艺术的地位与价值是最为推崇的。在谢林那里,“美感直观”优于“理智直观”,处于自我直观的最高级次。艺术高于哲学,不仅仅在于只有艺术才能提供普遍接受性:“哲学虽然可以企及最崇高的事物,但仿佛仅仅是引导一少部分人达到这一点;艺术则按照人的本来面貌引导全部的人到达这一境地,即认识最崇高的事物。"【4]艺术高于哲学,还因为艺术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高阶段的表现,是其体系的最终完成,只有艺术才能向我们反映其他任何产物都反映不出来的东西,即那种在自我中就已经分离了的“绝对同一体”。艺术是哲学的唯一真实而又永恒的工具和证书,艺术对于哲学家来说就是最崇高的东西,“因为艺术好像给哲学家打开了至圣所,在这里,在永恒的、原始的统一中,已经在自然和历史里分离的东西和必须永远在生命、行动与思维里躲避的东西仿佛都燃烧成了一道火焰。哲学家关于自然界人为地构成的见解,对艺术来说是原始的、天然的见解。”[51在永恒的、原始的统一中,已经在自然和历史中分离的东西和必须永远在生命、行动与思维里躲避的东西仿佛都燃烧起来,成为一片火焰。自然界本来是一部写在神奇奥妙、严加封存、无人知晓的书卷里的诗,艺术揭开了它的秘密,去掉了那层看不见的、把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分隔开的隔膜,让那个只是若明若暗的理想世界完全袒露出来。谢林对艺术的看法,与德国古典美学两位大家——康德和黑格尔——最大的不同,就是对艺术的高扬。谢林把艺术视为哲学的唯一真实而又永恒的工具和证书,并最完美地体现了先于主体一客体分裂的“绝对同一性”,还揭示了封存已久、神奇无比的自然界的奥秘。“谢林的艺术哲学是其自然哲学对应的另一极,因为自然就是无意识的和隐藏着的艺术,艺术的使命就是解读‘神圣的自然’这本‘大书’,这种‘最古老的启示’。”[61在艺术中,自然和历史永远是和谐一致的,因此最高的人类职能是艺术,而不是哲学。他的这一观点,与黑格尔认为艺术只是哲学的初级阶段截然不同。结果,黑格尔的美学》(1835)和谢林的艺术哲学(1802)分别提出了“艺术终结”和“艺术至上”两种大为不同的观点。谢林对艺术的至上推崇,曾被人指责是“为艺术而艺术”。事实上,谢林并非单纯地为艺术而高扬艺术,而是同时把艺术作为科学和哲学的诗性基础。哲学既是科学,又超越科学:在哲学中,真善美相互渗透,并由此造成科学道德和艺术的相互渗透。既然惟独艺术才赋予哲学家从主观性形式表达的东西变成客观有效的能力,那么正如科学在童年时期从诗(艺术)中诞生,从诗中得到滋养一样,哲学也要流回到曾经由之发源的诗的大海洋里。谢林的这种观点,不仅得到当时德国浪漫派的拥护,也得到了后世一些哲学家的认同,比如德国的雅斯贝尔斯就认为“诗是语言本身的摇篮,是人最先创造出来的言辞、感悟和行动。哲学最初是以诗的形态出现的"『I而海德格尔竭力维护语言和思的诗的根基,也被视为是谢林思想的回声[8j。另外,谢林对艺术的高扬还在于他不是仅仅把艺术看作一种意识形式,一种把握世界的直观审美的思维方式,而是强调艺术是人生的一种建构力量,是超越于世俗生活的一个理想世界。在先验唯心论体系》一书中,谢林明确了艺术与其他工艺品的不同之处艺术是天才的作品,没有任何外在的目的,是以自身为目的;艺术不仅神圣,而且纯洁。要言之,就是艺术创造出一个超越现实之上的理想世界。谢林早期与德国浪漫主义者保持密切来往,也持有一些浪漫主义的观念和想法,那就是对人生活的科学的、功利的世界不满,认为现实世界要彻底改造。他对充满创造性的诗性世界一心向往,期待建构一个诗意的、浪漫的、神奇的理想世界。这样一个美妙的世界只有在艺术的沉醉中才存在。正如谢林自己所说的:“超脱凡俗现实只有两条出路:诗和哲学。前者使我们身临理想世界,后者使现实世界完全从我们面前消逝。”『9谢林的这种艺术对人生诗化和理想化功能的观点,及其把“人的状况”描绘为造成焦虑的原因,可谓是存在主义理论的先驱,与阿多诺所强调的艺术必须具有“艺术的精神”[1。也有一致之处。
三、关于神话
神话在谢林的《艺术哲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谢林关于神话的论述,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恩格斯就曾说:“我乐意接受谢林从基督教方面触及到神话的重要成果而得出的结论”n,又说:“这一部分(指神话部分,笔者注)讲稿比其他各部分要好得多,其中某些说法,如果使它们摆脱了神秘主义的歪曲的研究方法,那也是可以接受的,即使对于从自由的、纯粹人的观点研究这些意识发展阶段的人来说也是如此”[12]。与启蒙主义者认为神话是“臆想”和英国唯理论者认为神话是“哲学寓言”不同,谢林认为神话是不能像教学大纲、教科书那样按部就班地引申出来的,而是由整个民族在自己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创造的。谢林不仅把神话视为自成一体的整体,视为诗歌之作、原始诗歌,还认为“神话乃是任何艺术的必要条件和原初质料”[13】。所以没有神话就不可能有诗,不可能有其他艺术。任何过程都是在时间中进行的,神话本身也具有历史性质。谢林特别详细地分析比较了古代的希腊神话和近代的基督教神话,并通过这两种神话的对比揭示了古代艺术和近代艺术的区别。没有神话,艺术是不可想象的。人类永远需要有神话。如果没有了神话,艺术家就必须创造新神话。在先验唯心论体系》一书的结尾,谢林预言合自然与历史为一体的“新美学论坛—神话”即将诞生。谢林认为神话是意识发展历史上的必然因素,这是符合观的。谢林不仅第一个用哲学——历史眼光来看待神话,把它看成是意识发展的一种共同的、合规律的阶段,而且以历史的观念对神话进行探索。谢林没有把神话看作是个人的产物,而视为民众创造的产品。神话即使是作为民众个体意识而产生的,这一个体意识也是从人类共同意识中分离出来的。所以不能从个人那里,而要从一般人类意识那里去寻找神话的根源,因为在人类意识之中发生着神话产生的实际过程。“精神分析学”代表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与谢林的到一般人类意识里去寻找神话的根源说具有某些相似之处。一如艺术,在谢林那里,神话不仅仅是一种人类原初的艺术现象,或艺术地把握客观外界的原初方式,更重要的还是人的存在本身的问题,即“神话学并不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种类提出来的,而是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提出来的。”It4]谢林早期表现了对充满创造性的自然诗性世界的热烈渴望和向往,但后来慢慢地越来越把注意力放在艺术和被近代社会及文化排除在外的神话上,到了其思想发展的后期,对神话世界表现出尤为浓厚的兴趣。因为在他看来,理想与现实、有限与无限等矛盾对立的方面只有在神话世界里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统一。神话排除反思和逻辑,推崇直观,把感觉和想象当作真实的世界,把自然与人的精神统一起来,建立了一个理想与现实统一的世界。因而诸神的世界不是一个早已消逝了的往昔,而是近代人所应当追求的诗意世界的原型。他之所以倾心于神话,就是试图在神话这个原型世界里为人的生活世界的诗化提供一个理想的模型_l。所以谢林对“新神话”的期待实际上是对知性的理智思维和现实的功利世界的替换,为人们提供一条超越世俗生活的理想途径。谢林被后世视为浪漫主义神话理论的代表。他关于神话的许多精辟论述,对当时及后世的许多学者都有着巨大的影响。“现论家们所谓的新神话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依据了谢林的神话理论。”[1]从尼采到卡西尔、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都把神话看作是文化和人生赖以更生的必需手段,也都致力于创造所谓新神话。要言之,谢林的这种人本主义神话观是其思想中颇具现实意义的部分,对后世的影响也最为深远,开创了包括尼采在内的直到整个20世纪的现代神话学的先河。
四、非理性主义
一直以来,我们都把叔本华看作是理性王朝的掘墓人和非理性大厦的奠基者,实际上,现代非理性主义的先驱应该是谢林。卢卡奇曾指出谢林的“理智直观”是非理性主义的最初表现形式,并认为在这里,谢林的确超过了康德和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lJ7J。因为谢林认为“绝对”是可以认识的,而且给出了认识“绝对”的途径和方法,那就是“理智直观”。“理智直观”虽然是“理智”的,但此“理智”已不是康德、费希特的理智的意义,而是把这种心灵以象征意义的直观表现出来的。“理智直观”是绝对自由的,是一种把自身变成自己的对象的创造活动,并且以双重方式进行创造:或者是自由地和有意识地进行创造的,或者是盲目地和无意识地进行创造的,即在绝对性支配下的超思维的情感的创造。因此“理智直观”具有双重性,它既是辩证的,又是非理性主义的:一方面,它是一种对直接现存的客观现实中所出现的矛盾的辩证理解,是一条通向认识现实本质的道路另一方面又在知性和理性之间制造对立,使之缺乏辩证的过渡与媒介_l8】。“理智直观”是一切哲学的官能。后来海德格尔不仅接受了谢林的“理智直观”说,还进一步指出谢林超出康德的一点就在于其提出了“理智直观”【l9】。谢林的“理智直观”说,表明了谢林虽然想开拓通向辩证法的道路,但在方法论上却因“理智直观”而停留在辩证法的大门之外,同时又为非理性主义敞开了大门。叔本华、尼采及其后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家们,都认为世界的现象与本质是无法用理性认识的,只有直觉才能把握。谢林的“理智直观”可谓是非理性主义的最初表现形式。另外,谢林还较早从哲学高度探讨了艺术创造中的无意识的问题。谢林在他的著作中一再提到天才、灵感与艺术的关系。他认为,在艺术当中,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有意识地完成的,而是有无意识的参与,结合了无意识的活动,即是一种审美直觉。而艺术的唯一源泉,就是来自于人内心深处一种不可抗拒的冲动,也可称之为“灵感”。对于艺术来说,灵感是非常重要的。但谢林又对灵感作了神秘主义的解释。他认为灵感源自自由活动中有意识与无意识事物之间的矛盾,它是神秘的、不可理解的,正是它驱使艺术家不由自主地进行创作。并非所有人都能成为艺术家,只有少数具有天赋的创造力的人才能够。在艺术创造过程中,有意识的活动表现为技巧,它是可以学习获得的;无意识的活动在艺术创作中表现为诗意,它是无法习得的。换言之,诗意难以捉摸,技巧却是可以后天习得的。而天才,就是把有意识和无意识活动,也就是技巧和诗意统一起来的能力。谢林关于艺术灵感和天才的理论,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对灵感和天才的解释带有神秘主义的色彩,把它们的根源都归结为绝对或上帝;二是强调了它们在艺术创作中的无意识性。无意识活动在创作中是主导的,虽然它是通过有意识的活动发挥作用,但总是凌驾于有意识的活动之上。因此,无论艺术家怀有多么明确的意图,总是被一种力量驱使着去表现他并不明白的事情,最终使有意识事物与无意识事物达到和谐与统一。由此可见,谢林对于艺术天才又作了非理性主义的解释。从谢林理论体系中产生的非理性主义的萌芽,可以证明把谢林作为非理性主义先驱的合理性。当然我们应该认识到,谢林思想中所流露出的这种非理性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因为谢林骨子里仍是一个理性主义者,他并不想成为非理性主义者。而且,谢林的非理性主义,也还不是我们所熟知的今天意义上的非理性主义。但是,就是谢林的这种最初的非理性主义,为后来的非理性主义提供了一个方法论的样本,从而才会有叔本华、尼采等人所开启的现代非理性主义的大潮。后世都把叔本华视为非理性主义的奠基者,但是,没有谢林为非理性主义规定的前提,哪会有叔本华经典的非理性主义的言论呢?
五、人本主义
文艺复兴运动之后,西方各国先后崛起的反对中世纪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潮,包括17世纪的笛卡尔的唯理论哲学、18世纪的启蒙主义哲学,一直到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尽管他们也呼吁人性解放,争取人的心灵和精神的自由,他们最终还是把自由归置于理性,把理性看成衡量、认识和创造世界的最根本尺度(谢林除外)。而现代人本主义却是从对这种永恒的、至高无上的理性的怀疑、批判和否定开始的。现代人本主义哲学和美学在反对客观理性的同时,又都把研究重心转向人的生命、意志、直觉、意识、潜意识等非理性因素,把感性个体真正从纯粹思辨的领域中解放出来。可以说西方现代人本主义思潮是以非理性主义为其首要特征和基本理论核心的。而这种非理性主义思潮的源头正是来自干谢林[2。1。此外,谢林的艺术哲学有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尽管谢林的美学具有较为强烈的思辨性,也比较晦涩难懂,但其美学是关心人的前途,把人作为目的来进行研究的。比如,他把艺术视为其同一哲学的拱顶石,因为艺术是理想世界的最高能力,是现实与理想的高度统一,也就是人的最高境界。“能满足我们的无穷渴望和解决关乎我们生死存亡的矛盾的只有艺术。”口”另外,在其著述中,谢林还赋予神话以相当多的笔墨,认为神话排除反思和逻辑,只把感觉和想象当作真实的现实,所以神话的世界是一个理想与现实和谐统一的创造性世界;如果没有神话,人应该为自己创造出一个新神话:“新的神话并不是个别诗人的构想,而是仿佛仅仅扮演一位诗人的一代新人的构想,这种神话会如何产生倒是一个问题,它的解决唯有寄望于世界的未来命运和历史的进一步发展进程。"[221上文已述,在谢林的思想里,艺术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形式,或一种把握世界的直观审美的思维方式;神话也不仅仅是一种原初的艺术现象,或艺术地把握客观外界的原初方式,而是作为人的存在方式被提出来的。谢林高扬艺术,是想强调艺术是人生的一种建构力量,是超越于现实生活的一个理想世界;他倾心神话,也是试图在神话这个原型世界里为人的生活世界的诗化提供一个理想的模型。谢林美学的这种人本主义理想,既体现出浓郁的浪漫特色,也是其思想现实意义的体现。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与美学史上,现代非理性人本主义思潮的出现都意义重大。而谢林的思想,对这一思潮中的许多领军人物都有或深或浅、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继谢林之后,从叔本华一尼采的意志主义、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弗洛伊德的无意识与性本能说、克罗齐一科林伍德的表现说,一直到海德格尔一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都将矛头指向古典哲学的“理性”,把理性作为自己解构的目标,又都把研究重心转向人的生命、意志、直觉、无意识等,把感性个体真正从纯粹思辨的领域中解放出来。
六、人与自然
篇5
设计是一种创造行为,是理念与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常指拟定计划的过程,不仅体现了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对技术的要求,也体现了某种特定的秩序和结构,又特指记在心中或制成草图的具体计划,它需要设定一些条件,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以一种综合而复杂的形式,多层面、多维度地影响着人们的生存世界、生活世界和文化世界,设计可以称得上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社会文化工程。艺术设计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在艺术的前提下,关注社会的经济、市场以及人的需求,同时为现代社会经济,人们生活提供服务,涉及范围之广泛,影响至我们全部的生活空间。
艺术设计的文化语境与品位
艺术与设计人为核心,文化的基础,作为一门学科,融人大美术概念之后,在国内艺术机构逐渐重视。早在艺术和工艺艺术融入生活,融入到设计到高等教育,很长一段时间,是艺术与设计的前身,作为一个专业的,文化的延续、扩展,相同的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专业内容不断翻新,从建筑到环境艺术,从园林设计到城市规划,从装演设计到视觉传达,从服装设计到饰品系列一从影视制作到动画,从陶瓷到工业设计等等,一个共享的视觉空间将它们包容一起,一个文化的设计理念将它们贯穿一起,这就是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的文化品位通常指艺术风格,文脉关系,文化归属等等,隐喻在设计语言、表现形式之中,表述一种文化理念。而艺术设计的文化品位,包括设计对象的特点、条件、规则、技术乃至材料与工艺,是一些可视的、具体的硬件,同时也包含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可见因素,即设计对象的人为要素。文化是设计理念产生之本源,形式和风格是设计理念的视觉表现,而这些都构筑在对设计对象特点的了解与把握之上,进而完善设计本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传统文化沿袭下来的一种观念一直影响着人们。
现代功能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艺术设计
现代功能主义相信,设计的理性主义美学逻辑可以为现代的物质世界和文化世界立法,通过功能主义的理性设计可以为现代性进程中的物质世界和文化世界确立秩序,通过现代设计可以给人们带来一个富有理性和秩序的美好世界。它希望通过这种理性设计和功能设计满足现代性进程中的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希望在现代工业和科技的进程中打破古典的美学和文化逻辑,确立新的文化和美学类型。建筑史学家本奈沃洛在《现代西方建筑史》中论述到现代功能主义时说,为什么以前那种杰出的典型会被更加现代、更加乏味的功能主义模式当作美的原则所取代?
确实,在传统美学看来,美的设计应该是一种具有形式的情感性和内涵的丰富性的东西,是一种具有审美的和文化的可解释性的东西,而不是现代功能主义的结构的纯粹和形式的简单。如果单纯从艺术和美学的逻辑传统来看,设计作为一种审美的创造活动,现代设计应该在传统设计美学类型和逻辑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延伸和发展,应该在传统美学和艺术的基础上变得更加丰富和更加深刻。而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却恰恰相反,它不是在传统的艺术和美学逻辑上历时性地向前发展,而是颠覆和摧毁了经典美学和艺术的审美原则和设计逻辑,与传统的情感性和内涵的丰富性相反,它走向的是一种结构的纯粹和形式的简单。从审美的角度看,人们从现代功能主义的建筑和产品设计中所读到的语义性内涵是那样的贫乏,其中所蕴涵的情感性是那样的单薄。然而,它却会成为一种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并看成是美的东
艺术设计文化语境与品位的整体性
艺术创造不是一种纯粹的情感和审美行为,艺术作品也不单是情感和审美的物化形式,它有着更多元、更复杂的因素。无论艺术的发展还是作为审美文化创造的设计,从来就不是像单纯的艺术学和美学所认为的那样单纯。艺术设计都是在整体的文化语境中所进行的活动。艺术的创造性与设计的创造性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语境的制约性和设计者个体创造性相互作用的文化结果。本奈沃洛认为,要理解现代功能主义模式为什么会被现代性进程中的人们认为是一种美的原则的表现,就必须考虑社会和政治的变化,基督教民主的增长和生活标准的急剧拉平,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了各个阶级的实际汇合。“ 功能主义的目标恰好适合于大量性生产的和变化的市场结构的新理想。社会变革过程的相对连续性,使得旧统治阶级的习惯和目标,得以扩散到人口的广大部分。这样,现代建筑也就成了旧时浪漫主义灵感的直接继承者,是对丰富而奇特的外表、传统的材料以及对安静如画的环境的热爱”,现代功能主义不单纯是一种艺术和美学的运动,而更多是一种现代性物质和文化进程中的整体语境结果,是现代性物质和文化进程中的文化实践行为,它交合着现代性物质和文化进程中的各种各样的因素。
篇6
关键词 日常生活审美化;消费主义;存在主义
日常生活审美化(aesfheticization)是西方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化研究和社会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概括地说,“即人们把他们自己以及他们周遭环境看做是艺术的对象。”这包括两层含义:“第一,艺术家们摆弄日常生活的物品,并把它们变成艺术对象。第二,人们也在将他们自己的日常生活转变为某种审美规划,旨在从他们的服饰、外观、家居物品中营造出某种一致的风格。”日常生活审美化携带着明显的后现代标签消解了经典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进而将现实生活本身制造成美的产品,转化成美的商品。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步伐,日常生活审美化迅速走进转型中的当代中国,引起了学界对它的重视与探讨。
一、中国转型期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提供了社会条件
日常生活审美化涉及两个关键词,“一是消费文化,二是后现代主义”。
消费文化“伴随消费活动而来的,表达某种意义或传承某种价值系统的符号系统。这种消费符号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满足需求的自然性、功能性消费行为,它是一种符号体系,表达、体现或隐含了某种意义、价值或规范。”消费文化是表达某种意义或价值系统的符号系统,这种符号可以是消费品,也可以是消费品的选择、使用或消费方式,是文化符号在现代社会超越客观实在的建构。维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论述的“夸示性消费”就是典型的消费符号的过程。他认为,夸示性消费是富裕的上层阶级通过对物品的超出实用和生存所必须的浪费性、奢侈性和铺张性消费,向他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财力和社会地位以及这种地位所带来的荣耀、声望和名誉。当今的中国,经济的腾飞成就了规模空前的以中产阶层为代表的消费主体,长期以来在中国传统生活方式中以实际需要为消费核心的模式已逐渐被以消费欲望为核心的模式取代。消费品的功能性逐渐让位于时尚。在消费文化中,人们不再把消费的东西视为物来消费,人们消费的是物的意义,通过这种意义消费来彰显自己、区别他人。正如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指出的那样:“今天,我们到处被消费和物质丰富的景象所包围,这是由实物、服务和商品的大量生产所造成的。这在现在便构成了人类生态学的根本变化。”。
在当代中国转型期,社会的变化与动荡导致了普遍的社会不安全感以及社会集团的集体愤懑与躁动,加之以现代科技为代表的现代性所推动的“消费社会”的来临,为后现代主义提供了巨大的温床。于是被定义为“一种精神。一套价值模式,表征为:消解、去中心、非统一性、多元论、解‘元话语’、解‘元叙事’;不满现状,不屈服于权威和专制,不对既定制度发出赞叹,不对已有成规加以沿袭,不事逢迎,专事反叛;蔑视制度;冲破旧范式,不断创新等等”。的后现代主义在中国怒放了,后现代主义的先锋――大众文化在中国盛行了。它同所谓消费社会、信息社会、传媒社会相适应,繁衍出消费文化、传媒文化、网络文化等,建设出博德里拉所说的那个由通讯网络、信息技术、传播媒介和广告艺术制造出来的各种各样的模型所构成的虚幻世界。在这个虚幻的、仿真的世界中,
“艺术和其他商品一样,被纳入消费系统。在这个消费系统中,消费主体被作为消费客体的商品所组成的消费客体系统所控制、吸引、蛊惑,甚至个人的认知、思想和行为也为这种客体所左右。在流行模式中,美和丑相沟通;在媒体传播中,真和假相沟通。所有崇高的人文价值标准,所有道德、美学和实践教育的整个文明的标准,都会从我们的影像和符号体系中死亡。”
二、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政治学解读
德国后现代哲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对日常生活审美化如是描述:“毫无疑问,当前我们正经历一场美学勃兴。它从个人风格、都市规划和经济一直延伸到理论。现实中,越来越多的要素正在披上美学的外衣,现实作为一个整体,也愈易被我们视为一种美学的建构。”在他看来,浅层的审美化“意味着用审美因素来装扮现实,用审美眼光来给现实裹上一层糖衣”,“审美化最明显地见之于都市空间中。过去的几年里,城市空间中的几乎一切都在整容翻新。购物场所被装点得格调不凡,时髦又充满生气。这股潮流长久以来不仅改变了城市的中心,而且也影响到市郊和乡野。差不多每一块铺路石、所有的门户把手和所有的公共场所,都没有逃过这场审美化的大勃兴”。浅层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还具有新享乐主义的文化基因和一种经济策略。而审美化的深层表现则是通过生产过程的美化与传媒对现实的美化得以完成。
沃尔夫冈所描绘的图景在中国的大中城市及其近郊已经初步铺陈就绪。其结果自然也有积极的一面:审美的原则渗入生活,缓解了大众与精英之间的紧张对立,进一步地体现了所谓的民主与自由。同时,日常生活审美化也有着非常正当的本意:审美经验源于日常生活经验,最终也应回归到日常生活经验,二者的互动与相互延续正是走向“诗意的栖居”的努力。然而,这里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谁的日常生活?
经济发展地域与群体的差异导致在中国出现了新富阶层、中产阶层、贫困阶层等等的新社会阶层。其中“贫穷的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可见,穷人的日常生活目前仍然与审美化无关,而日常生活审美化也并没有做出任何拥抱穷人的努力。新富阶层和中产阶层在消费美的商品、释放感官、享受符号荣耀的同时,巧妙地为自己为资本谋求社会正当的合法性。日常生活审美化唤起两极分化格局中的底层民众的超出阶级对立的审美共通感。人们折服于那些昂贵商品的精美品质和不凡风格,于是在认同了这些商品的“美”的同时,人们也认同了这“美”所代表的阶级情趣,认同了透过这“美”被显赫地展示出来的金钱的力量,心甘情愿地仰视与赞叹被美丽包裹的富人,希望自己或自己的下一代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穷人的日常生活于是轻易地被穷人自己所否定,正当地被富人所厌弃。这样,在以消费文化为核心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概念中,穷人的日常生活就是鄙俗、丑陋、没有审美情趣与审美价值的,是要为包括穷人自己在内的所有人所丢弃的。于是,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指引下,对金钱的追逐成了社会各阶层共同的目标。
布尔迪厄认为:“审美冲突,实际上是一种政治冲突。”然而,以消费文化为核心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所呈现的平面的、一元的审美中并没有冲突。在完成个人日常生活审美规划的努力中,人们安静、迟钝、忙碌,消费正蚕食掉人们的政治热情和政治警觉,阶级、民族、种族、宗教、战争、国家等概念和相关问题淡出人们的关怀 之中。这种被剔除了丰富性、冲突性与警觉性的日常生活并非日常生活本身――它既不是穷人的日常生活本身,也不是富人的日常生活本身,而是资本借审美之名制造出的生活镜像。
三、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存在主义美学解读
本文要审视的第二个问题是:怎样的审美?
“美乃是存有(Seyns)之在场状态”“存在”是“无蔽的真理”,“正是在走向存在的路上,人被解放了”。而“美是作为无蔽的真理的一种现身方式”。
海德格尔指出:“对存在的观照是人的本质特有的,因此,只有当我们弄清了对存在的观照不是作为人的一种纯粹的附属物而出现时,他才可能作为一个人被理解。对存在的观照作为他最内在的东西而属于他。”对于此在来说,“他们愈是安然地与存在者相处,感到他们自己在存在者中的现实性,存在愈是在人面前‘自我封闭’起来对人而言,存在的封闭性带来的结果是他被遗忘击中。”此在是通向存在的一条途径。但它常处于存在的被遗忘状态,因此,此在必须保持对存在的观照。海德格尔认为:“美是最直接的提升我们、迷住我们的东西。美一方面作为一个存在者与我们相遇,同时又解放我们,使我们得以观照存在。美是一种在自身中不同的东西,它可以是直接感性外表,同时又向存在飞升;它既是迷人的,又是自由的。因为正是美将我们从存在的忘却中夺走,并肯定了对存在的观照。”显然“存在”的呈现即是美,关照“存在”即是审美。在海德格尔看来,“艺术是自行置入作品的真理”。因此,在存在主义美学框架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本意应为:通过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在制造和观照美的过程中解除对“存在”的遗忘。
但遗憾的是,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不是艺术而是消费经济。而其目的也非“解除对‘存在’的遗忘”,而是教唆非理性消费,将感性货币化。
无论是古典的理性主义还是神性主义都认为感性事物是“非存在”。在其看来,人的感性能力提供假象甚至制造混乱。柏拉图就认为感性世界依存于理性世界,或说感性是低劣的,需要接受理智的统治。文艺复兴以来,感性主义和理性主义联手的世俗化运动导致了神性主义的解体和神权世界的崩溃。然而,感性与理性的对抗在现代世界变得越来越尖锐,艺术成为感性对抗理性的明确话语,反抗现实世界对感性生命的否定和限制,争取对生命的肯定与放纵。感性挣扎与尖叫的目的是要获得此在的合法性。“存在即此在”,关怀此在才能彰显存在。
可是货币化的感性制造的是商品拜物教,是符号化的社会和生活,是现实生活的虚幻镜像。“此在”在“物”与文化工业的产品的消费追逐之中、在镜像中迷失沉沦,将多元的感性生命体验简化成平面、单一的符号书写,密密麻麻的符号涂鸦放逐了诗的语言,遮蔽了存在之光。
篇7
[摘要]目的:研究Ⅳ型胶原酶心包经上预处理对小鼠“内关”穴注射胰岛素后降糖作用及GLUT4表达、分布的影响。
方法:小鼠“内关”穴上方5mm心包经上注射Ⅳ型胶原酶,30min后,“内关”穴注射胰岛素,间隔5min后测血糖,取骨骼肌用Northernblot方法观察GLUT4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研究GLUT4分布,并与心包经旁预处理组、蒸馏水心包经上预处理组相比较。
结果:Ⅳ型胶原酶心包经上预处理几乎完全阻断“内关”穴注射胰岛素的降糖效应,其对骨骼肌GLUT4mRNA表达无影响,但可使GLUT4从胞内储存部位向细胞膜转运减少。
结论:Ⅳ型胶原蛋白参与了从胰岛素穴位注射到GLUT4再分布进而产生快速降糖作用之间的信息传递。
[主题词]梭菌胶原酶/投药和剂量;心胞经;穴,内关;血糖;胰岛素/投药和剂量
EffectsofPretreatmentofCollagenaseⅣinPericardiumChannelon
DecreaseofPlasmaGlucoseLevelandExpressionandDistributi
onofGLUT4afterInjectionofInsulininto“Neiguan”
PointQianDongsheng,ZhuYifang,LuoLin,etal(Departmentof
Pharmacology,NantongMedicalCollege,Jiangsu226001)
[Abstract]PurposeToobservetheeffectofpret
reamentofcollagenaseⅣinthePericardiumChannelondecreaseofplasmaglucosel
evel,expressionofGLUT4mRNAanddistributionofGLUT4a
fterinjectionofinsulininto“Neiguan”
(PC6).MethodsCollagenaseⅣwasinjectedintothePericar
diumChannel5mmabove“Neiguan”(PC6)inthemouse,andinsulinwasinjectedinto
“Neiguan”(PC6)30minuteslater.After5minutes,plasmaglucoselevelwasdete
rmined.Meanwhile,expressionofGLUT4mRN
AanddistributionofGLUT4inskeletalmuscleswereinvesti
gatedwithNorthernblotanalysisandimmunohistochemicalmethod.ResultsP
retreatmentofcollagenaseⅣinthePericardium
Channelalmostentirelyblockedtheeffectofreductiono
fplasmaglucoselevelduetoins
ulininjectioninto“Neiguan”point.Althoughitdidnotaffect
theexpressionofGLUT4mRNA,theGLUT4incytoplasmicmembranewasdecr
easedmarkedly.ConclusionCo
llagenⅣmayparticipateinthemessagetransmissionfrominsulini
njectiontotherapiddecreaseofplasmaglucoselevel
causedbyredistributionofGLUT4.
[Keywords]ClostrdiumHistolyticumCollagenase/admin;
PericardiumMeridian;PointPC6(Neiguan);BloodGlucose;Insulin/admi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770896)经穴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其实质尚不清楚。胶原蛋白为细胞外间质的主要组成成分,不仅参与细胞运动、增殖和分化等细胞行为,而且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生物分子间的作用[1]。胶原蛋白是否参与药物穴位注射后的信息传递尚未见文献报道。本课题组初步研究表明,“内关”穴注射药物后的药效变化与胶原蛋白特别是Ⅳ型胶原有关[2]。本研究拟在心包经上用Ⅳ型胶原酶预处理,观察其对“内关”穴注射胰岛素后降糖作用以及葡萄糖转运体蛋白4(glucosetransporter4,GLUT4)表达和分布的影响,以进一步证明胶原在经络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动物ICR小鼠,20±2g,雌雄各半,由南通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苏动(质)98025,苏动(环)98062。
1.1.2试剂Ⅳ型胶原酶(Sigma公司);胰岛素(徐州万邦生物化学制药厂,批号:990524);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购自华美生物工程公司;Trizol试剂为Gibco公司产品;HybondN+尼龙膜为Amersham公司产品,随机引物标记试剂盒购自Promega公司;[α32P]dCTP购自北京亚辉公司;含葡萄糖转运体4(GLUT4)cDNA质粒,由南通医学院分子生物学研究室郑震林博士惠赠;含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cDNA质粒,由南通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刘飞博士惠赠;山羊抗GLUT4多克隆抗体和HRP标记驴抗山羊二抗购自SantaCruz公司;ABC试剂盒购自武汉博士德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2方法
2.1分组及测定血糖取禁食12小时的ICR小鼠,用OneTouchⅡ型血糖测定仪(强生中国公司产品)测定空腹血糖水平,然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①Ⅳ型胶原酶经上预处理组(A组):“内关”穴上方5mm,心包经上注射Ⅳ型胶原酶0.1mg(0.02ml);②Ⅳ型胶原酶经旁预处理组(B组):“内关”穴上方5mm,心包经旁开2mm处注射Ⅳ型胶原酶0.1mg(0.02ml);③对照组(C组):“内关”穴上方5mm,心包经上注射蒸馏水0.02ml。各组动物均在预处理30min后“内关”穴注射胰岛素0.05ml(2U),5min后,测定血糖,观察各组血糖下降百分率。
2.2RNA提取及Northernblot分析上述动物测血糖后立即处死,迅速取大腿肌肉组织,用Trizol试剂提取总RNA,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RNA浓度,总RNA经甲醛变性胶电泳后,毛细管法转移至尼龙膜,80℃固定2h。含GLUT4cDNA质粒经扩增、提取、酶切、电泳、回收,得到GLUT4cDNA,随机引物标记[α32P]dCTP。尼龙膜于65℃预杂交、杂交(预杂交液:0.2M磷酸盐buffer(pH7.2)、1mMEDTA、1%BSA、7%SDS、15%甲酰胺),洗膜后-70℃放射自显影,所有样膜经洗脱探针后用GAPDHcDNA探针再杂交,作内参照以校正RNA上样量,最后图像分析杂交信号进行光密度(A值)扫描。
2.3免疫组化实验取大腿肌肉组织石蜡包埋后切片,厚4~5μm。切片经二甲苯脱蜡、系列酒精水化,0.1mol/LpH7.4PBS缓冲液洗涤3次,滴加蒸馏水新鲜配制的3%H2O2,室温5~10min,以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PBS洗3次后,用正常血清封闭,室温10min;吸去正常血清,滴加1∶50山羊抗GLUT4多克隆抗体,4℃过夜,PBS洗3次;滴加HRP驴抗山羊IgG(1∶200),37℃30min;PBS洗3次后加ABC试剂,37℃30min,0.01MPBS洗3次,加DAB显色液,室温显色,镜下控制反应时间,蒸馏水洗涤,苏木精复染,分色,系列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
3结果
3.1Ⅳ型胶原酶心包经上预处理对小鼠“内关”穴注射胰岛素后降糖作用的影响结果见表1。Ⅳ型胶原酶“内关”穴上方心包经上预处理几乎完全阻断“内关”穴注射胰岛素后5min的降糖效应,而同等剂量Ⅳ型胶原酶“内关”穴上方心包经旁预处理对“内关”穴注射胰岛素后的降糖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3.3免疫组化实验结果见图2(见封3)。3组动物骨骼肌细胞胞浆呈棕色反应,但Ⅳ型胶原酶经旁预处理组(图2B)及对照组(图2C)骨骼肌细胞胞浆膜上棕色线条较深,表明GLUT4在胞浆膜上有较多分布,Ⅳ型胶原酶经上预处理组(图2A)骨骼肌细胞胞浆膜上棕色线条较浅,表明GLUT4在胞浆膜上分布较少。
4讨论
胰岛素小剂量穴位注射具有快速强大的降糖作用,其初始药效与静脉注射同等剂量该药相当,与血药浓度、神经系统的完整性无明显相关,这已为诸多实验所证实[3~5]。胶原蛋白为细胞外间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已有初步实验表明,Ⅳ型胶原与经络信息传递有密切的关系[2]。本实验结果表明,用Ⅳ型胶原酶心包经上预处理,能明显阻断胰岛素穴位注射的降糖效应,Ⅳ型胶原酶心包经旁预处理组的阻断作用不明显,这更进一步证明了上述观点。
葡萄糖跨膜转运是由葡萄糖转运体家族(glucosetransporters,GLUTs)实现的。在肌肉等组织,胰岛素刺激快速显著的葡萄糖跨膜转运,这主要是由于GLUT4再分布造成的。在胰岛素作用下,GLUT4迅速从细胞内储存部位分布到细胞膜上,发挥转运葡萄糖的作用[6,7]。但未见胰岛素穴位注射后GLUT4表达和分布的变化以及Ⅳ型胶原酶对其影响的报道。
本研究中,3组动物GLUT4mRNA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免疫组化研究显示,3组动物骨骼肌细胞胞浆呈棕色反应,Ⅳ型胶原酶经上预处理组骨骼肌细胞胞浆膜上棕色线条较浅,表明GLUT4在胞浆膜上分布较少,而Ⅳ型胶原酶经旁预处理组及对照组骨骼肌细胞胞浆膜上棕色线条较深,表明GLUT4在胞浆膜上有较多分布。
本研究结果提示,胰岛素“内关穴”注射后,产生快速降糖作用,而这种降糖作用的机理不是由于GLUT4产生增加,而主要是由于GLUT4再分布造成的。用Ⅳ型胶原酶心包经上预处理,能明显阻断胰岛素穴位注射的降糖效应,亦能减少GLUT4自胞内储存部位向胞浆膜上转运。我们认为Ⅳ型胶原蛋白参与了从胰岛素穴位注射到GLUT4再分布进而产生快速降糖作用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至于Ⅳ型胶原蛋白如何参与信息传递有待进一步研究。
5参考文献
1刘秉慈.细胞外间质.生理科学进展,1996;27(3):221
2邵政一,朱毅芳,陈霞.胶原酶预处理对内关穴注射胰岛素降糖作用影响.中国针灸,2000;20(3):169
3邵政一,刘祖舜,丁斐,等.“内关”穴注射胰岛素对去臂丛神经小鼠、STZ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及其对胰高血糖素拮抗作用的研究.现代应用药学,1987;4(4):7
4丁斐,刘祖舜.大鼠内关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升压作用机理初探.南通医学院学报,1996;16(1):9
5徐济良,黄金华,邵政一.大鼠内关注射肾上腺素对血流动力学与血药浓度的影响.南通医学院学报,2000;20(1):20
6Livingstone,C,Lyall,H,andGould,G.W.HypothalamicGLUT4Expression:aGlucoseandInsulin
SensingMechanism?Mol.Endocrinol.1995;107:677Marsh,B.J,Alm,R.A,Mclntosh,S.R,etal.Molecu
篇8
摘要: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直至今日,图形设计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它可以被应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商品的流通销售、生产的科学促进、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教育和科学技术的普及等方面。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促使人们审美意识发生变化,传统的视觉语言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各个方面的发展对现代图形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使一群符合潮流的艺术家们脱颖而出,超现实主义等视觉取代了传统艺术,被广泛的应用于艺术文化活动和商业等方面的推广,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等人的出现为图形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现代图形设计乃至现代艺术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剖析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实质,来进一步阐述超现实主义绘画对现代图形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绘画;现代图形设计
[中图分类号]:J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0)-16-0114-02
一、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实质
萨瓦尔多・达利是20世纪杰出的超现实主义绘画代表之一,出生于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自小就患有自大症,他将自己所创作的作品称为“偏执狂的批判方式”,偏执狂习惯于将某种客体幻想成为另一种客体,因此他的作品中充满了通过幻想而衍化出来的离奇荒诞的视觉形象,比如肢体的分解重组、倒置等等。
超现实主义色彩的艺术观念主要基于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学说,佛洛依德认为人类活动最基本的推动力是原欲和本能,艺术不是理性的结果,而是原欲和本能的升华。按照佛洛依德的说法,人的心理结构是多层次的,它包括了无意识、潜意识和意识,与其相对应的是人格也分为三个层面:本我、自我和超我。
二、超现实主义绘西对现代图形设计的影响
(一)超现实主义绘画的表现方法
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主要基于具象表现形式与抽象联想画面的巧妙结合,简言之有意地将抽象意境与具体实物相搭配,构成一种类似于梦境的具象与抽象的虚实相交的画面,从而给人们提供了追寻个体情感信息的桥梁。
超现实主义画家十分重视想象的作用,每一个超现实主义画家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想象能力。
(二)超现实主义绘茴在现代图形设计中的应用
超现实主义绘画在现代图形设计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创意思维模式的应用和表现方法的应用,简单的说是“想”和“做”这两个方面的应用。
1 创意思维模式的应用
超现实主义绘画思维模式可以追溯到超现实主义的形成时期,超现实主义创始人布勒东在《超现实主义宣言》中公开宣布超现实主义是通过自动联想和内心生活的基本现实去发现世界的本质的一种手段,艺术应该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不依赖于任何美学或道德的偏见。他曾发表过这样的言论:正如人们观察粒子运动时所使用的光束会或多或少改变粒子运动的方向和速度一样,人对自然以及世界的认识之中也必然包含着诸如理性、逻辑甚至道德等人为因素,而这些因素则会妨碍人们正确把握人和世界及其相互关系的本质。于是排除理性和逻辑思维的干扰,就成了这些非理性主义者认识世界的先决条件。
超现实主义绘画中非理性的认识和方法对于现代图形设计的创意思维模式的培养和形成意义重大。人的创造力往往源于现实的环境不能满足人主体自身的需要,从而激发主体去进行新事物的追寻,当这种新事物被主体找出并外化表现之后即形成了主体创造力的表达。创造力表达必经阶段就是联想和想象。
2 创意表现方法的应用
非理性意境的表达方法对现代图形创意设计的作用既表现在构形方法上也体现在表现技法上,超现实主义绘画将抽象意境与具体实物相结合,组构出视觉冲击力强而意义深远的视觉画面。受其影响,图形设计中对图形的改造是一种对于原形的深化,经过组构之后的图形需要具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更为深远而具体的视觉内容。原始形态在经过人体大脑的巧妙构思之后就可以用多种图案进行表达,所采取的图形表现方法密切关系到图形内涵的表达,不同的设计表达方法带给读者的感受也就不尽相同。
超现实主义绘画对现代图形构形方法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超现实主义绘画的许多经典作品可以用来作为现代图形设计应用的范本。在达利的经典作品《记忆的永恒》之中展现出的是一幅奇幻的画面,极为引人注目的是那几块钟表通过达利的奇幻想象变换成柔软而且具有延展性的物体,慵懒地挂在树权上或搭在平台上,甚至还会披在似马非马的怪物上,好似这些坚硬的物体已经被时光打磨的疲惫不堪,无力支撑。采用同构的方法之后,我发现这样更能生动展现达利追求自我个性的坚定意志,更能诠释他曾说过的一句话:“因为我是天才,我没有死亡的权利,我将永远不会离开人间。”
在达利另一幅名为《伏尔泰的隐形半身像》的作品之中,画面所表现的是两扇奇特的拱门,几个倚靠在拱门边上的人物单独看上去都是独立的个体,但是换一种视角观察之后,任何周围的物体与环境相结合之后所构成的画面竟然是伏尔泰的人头像。如今构形方法中的闭锁图形与其方法十分类似,闭锁图形就是在散乱的形象中,通过观察能够发现一组或几组突然构成的新的视觉图形,这种图形一般比较隐蔽,不容易被识别,闭锁图形的发生一般是一气呵成的,以至于形状的视觉经验与新的发觉没有任何关系,如果去掉某些元素,读者可能会无法结合以往的视觉经验对图形进行辨认。但是正是由于这种隐蔽性,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趣味性。
随着人类文明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图形艺术的内容以及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特别是各种图形在社会生活中大量的运用,不断推动现代图形设计的发展。超现实主义绘画对于现代图形设计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相信今后人们会从超现实主义绘画中挖掘出更多的内涵,以适应今天视觉传媒高度发展的读图时代。
参考文献:
[1]布勒东著,丁世中译:第一次超现实主义宣言(1924年)[J]。当代艺术与投资,2009(7):75。
[2]老高方:超现实主义美学思想初探[J]。外国文学评论,1984(4):55-60。
[3]赵艳婷:“反常合道”的超现实主义绘画[J]。装饰,2005(147):65。
[4]孙刚:浅议超现实主义绘画[J]。凯里学院学报,2009,27(1):150-152。
[5]陆英祥:超现实主义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08。
篇9
关键词:文学作品;唯美主义
奥斯卡・王尔德是十九世纪末一位多才多艺,机智幽默的英裔爱尔兰作家,诗人,剧作家,评论家及美学先驱。学术界对他的评价主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他仅仅是一个已逝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个并不重要的流行作品。另一种观点是他是一位现代的思想者,一位把两个世纪连接起来的智慧的批评家。无论对其褒扬有多高,贬抑有多深,奥斯卡・王尔德毫无疑问是一位纯粹的美学家。他“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在现代文艺界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其作品《道林・格雷的画像》描述了一个名叫道林・格雷的男子被自己的画像的美貌所迷恋,甘愿放弃灵魂以换取帆布上那永远的美丽。本文将对该小说中的唯美主义进行探讨。
一.美学的产生
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esthetica,它以审美活动为研究对象。西方的美学史开始于柏拉图,他是西方第一个从哲学思辨的高度探讨美学的哲学家。中国美学史开始于先秦时期,老子是第一个系统阐述美学思想的中国人。在漫长的历史中,美学都是以哲学的一部分而存在。直到一七五零年,以“美学之父”德国哲学家保姆斯通专著《美学》的出版为标志,它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存在。唯美主义起源于法国,并于十九世纪末在英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这里它改变了维多利亚习惯包括文学中的道德倾向性。其追随者们认为文艺不应与社会,政治或道德规范相结合。维多利亚时代是由统治英国达六十三年之久的维多利亚女王所开创的长期的繁荣稳定时期。这一时期,英国成为世界文明的“日不落帝国”。文学方面,它由乔治时期的理性主义转向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唯美主义在这一时期增强了其影响力,它蔑视科学的神奇力量。唯美主义者拒绝科学思维,高度颂扬心理和形式的真实美,他们给“罪恶”贴上了美好的标签。在他们看来,伟大的罪恶能产生伟大的美好。奥斯卡・王尔德是这一时期著名的“美学家”。
二.小说里的唯美主义
当王尔德写作小说的时候,他深入到了人类的精神层面。这一方式通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在小说角色中的关系得到了反应。道林・格雷,亨利・沃托和巴慈尔・霍尔华德与弗洛伊德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理论相一致。道林・格雷是奥斯卡・王尔德的本我,是王尔德想要成为的理想人物。亨利爵士代表着现实生活中的王尔德,是王尔德的自我。他告诉道林消除诱惑的秘密就是向诱惑屈服,这是生活的秘密。巴慈尔是王尔德的超我,全身心地寻求艺术之美。贯穿整部小说的主题有对美好的喜爱,对道德的抵制,艺术的崇高,社会本质的肤浅,灵肉的分离等。通过这些主题,王尔德试图编织出一些美丽但并不真实的故事。他所创造出的主人公全都超越现实,它们都是虚构的,奇异的。主人公们的故事总是超现实主义的,和生活所分离的。整部小说向我们展示了艺术的目的,年轻的主宰以及美的内涵;解释了唯美主义的首要原则,艺术是不受道德干扰的美的任何形式的创造。对于艺术,王尔德全面描述了艺术的目的既不是实用主义也不是道德说教。它是表现真实美的一种方式,是使艺术家脱离现实束缚创造美好的一种途径。正如他自己所指出的:艺术家是美好事物的创造者,揭示艺术淡化艺术家是艺术的目标。当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于一八九零年问世时,它被描述为“非道德的”。这迫使作者对小说进行了修改。这和王尔德生活的时代道德不无关系。维多利亚时代,人们认为艺术可以被用来作为社会教育和道德启示的工具。王尔德是唯美主义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他更乐于创造艺术的自由而不是承担责任。他强烈支持艺术仅仅是美,与道德毫无关系。两个艺术作品支配着小说的发展。巴慈尔・霍尔华德对道林的画像和亨利勋爵给予道林的神秘的黄页书籍。它们是唯美的象征,揭示着道林的内心生活。前者揭示道林年轻永存的同时自身机体的消逝;后者引诱着迷人的少年向深重的罪孽堕落。巴慈尔作画道林的画像时的心境是很明显的。小说中,他自然而然地流漏出了所有艺术应该是不自觉得,理想的和“遥远的”观点;拒绝把其画作公之于众,因为其中渗透了太多的自己。也许是因为唯美主义的难以实现,王尔德使代表着纯洁艺术的美的外形,巴慈尔对道林的一副画像,与肉体的美,对感官欲望不加节制的道林一同毁灭。这是唯美主义者们对其忽视道德的代价。这就引起了人们认为小说已经卷入道德关注的争论,小说在艺术和道德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它没有体现王尔德最初的艺术动机。作为想象力的结果,艺术不能不意味着什么。王尔德是成功的,他的作品摆脱了维多利亚道德束缚;王尔德是失败的,他在无意识间形成了一个教条,这个教条削弱了他的唯美主义声明。
奥斯卡・王尔德通过其小说向读者说明,艺术的目的不是为了说教,而是为了寻求纯粹美。维多利亚时期的道德环境培育了王尔德的反叛倾向及其文学才智。他坚信生活模仿与艺术但并不能超越艺术。艺术与道德,灵魂与肉体之间的斗争是激烈的,王尔德深陷其中。他并不能弃道德于不顾,这使他极力推崇的唯美主义最终陷入矛盾之中。然而,这种矛盾并不能破坏或玷污其通过小说形象展示的唯美主义美感。他所倡导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观培养了具有审美情操的读者,对现代甚至是后现代文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作者单位:1.延安大学外语学院;2.延安市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建筑美学;构图原理;建筑美学的未来
建筑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古代埃及建筑、两河流域和波斯建筑、爱琴文化的建筑、古代希腊的建筑、古代罗马的建筑、拜占庭建筑、西欧中世纪建筑、中古伊斯兰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的欧美建筑等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筑审美开始了新一轮的趋同。这个时期整个人类社会表现为工业文明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经济和文化都突破了国界,形成了世界范围空前的大融合,因此现代建筑运动超越了国界和文化圈,现代主义所产生的国际式建筑迅速统一了全世界的建筑语言,各种设计建筑思潮应运而生:1.对“理性主义”的充实与提高2.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3.“粗野主义”的倾向4.“典雅主义”倾向5.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6.讲究“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倾向7.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8.后现代主义的建筑思潮。这是一次建筑美学的大趋同,并在发展中完成了其建筑理论框架的建构,建筑朝着多元的方向发展。中国建筑在世界上分布地域最广,有着独特的传统风格,各兄弟民族的建筑都有自己的传统和特色,其中汉族的建筑是中华民族建筑的主流。它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建筑的审美价值和它的伦事价值密切相关。建筑的审美标准不仅要求使人感官愉悦,更重要的是恰当地表现形象本身所包涵的伦理的、政治的内容。例如都城的构图表现出"体象乎天地,经纬乎阴阳,据坤灵之正位,放太紫之圆方"的威仪;宫殿表现"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的气派。从周秦以来,凡城市规制、宫殿、坛庙、陵墓、住宅、祠堂的体量、形式、色彩、用材都有详细的等级规定和礼制理论;有时细微到彩画、雕刻的题材手法,门窗的格纹、瓦饰的式样。这类礼制法规又往往和成熟的形式美法则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特定社会时代的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和谐感、节奏感以及不同类型建筑的性格和风格。2.建筑艺术的形式美直接来源于功能内容和工程实践。中国建筑的形式美首先是它的群体美、序列美。这种总体的艺术气氛又都以满足礼仪和生活实用的要求为基础。即使是一所四合院住宅,它的布局和体量也都体现了封建家族中尊卑、长幼、内外、嫡庶、期服等不同等级人的生活地位和待遇。中国建筑经过长期实践,至少从春秋战国开始,就注意在保持结构牢固、施工迅速的前提下,寻求各个结构部件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而使群体与单体、结构与造型之间呈现出和谐与稳定。《考工记》最先记述了一些比例法则,其中使用最多的是2:3。到唐代,结构构件的比例关系更趋完整划一。北宋崇宁二年(1103)由朝廷颁发的《营造法式》对比例法则作了更细微的规定,要求确切使用10:15"分",即2:3的基本度量单位设计建筑。2:3不仅接近"黄金分割",是公认的美的比例,而且也是材料力学最佳的参数之一,因此称之为"材"。3.重视环境的内在意境甚于单纯的造型美观。中国传统建筑运用序列设计和环境气氛,获得巨大的审美效果,对世界建筑美学思想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北京的明清宫殿,在长达3.5公里的笔直的中轴线上布置了20多座殿宇楼阁,组成10多个不同气氛的空间,通过节奏的变化,取得了雄伟、震慑的浓重气氛。天坛以苍翠的松柏林海为基调,将洁白的圆丘和湛蓝的祈年殿衬托得突入晴空,形象极为圣洁肃穆。为了深化环境意境,还很重视运用象征手法,以布局、造型形式、形象模拟、匾联题字等,激发人的联想,如天坛的造型、色彩和布局以及许多与"天"(阳)有关的数字,突出地象征了古代人们对"天"的认识。美国现代建筑学家托伯特・哈姆林,提出了现代建筑技术美的10大法则,即:统一、均衡、比例、尺度、韵律、布局中的序列、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序列设计、性格、风格、色彩等,较全面地概括了建筑美学的基本内容。 建筑美学虽然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但迄今为止还没有达到与实际存在的艺术现象、审美趣味相适应的程度,建筑设计美学的兼容性值得继续探讨。
1 建筑构成
“序”指事物或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这些联系在时间、空间中的表现;“无序”是指事物或系统要素间无规则的排列、组合、运动或变化”。在建筑审美领域,“规则”对应着理性、同一、总体化;“无序”则对应非理性、异质、非总体化。现代主义建筑的几何和纯净主义美学基本上是以一种“理性”来调控和引导建筑美学的走向的,为了在不同种族的人类之间进行沟通和了解,确实需要某种共同的价值标准、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情感。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不同学科之间的互渗和交融比任何时代都更加频繁和显著,当代哲学、尤其是后结构主义或解构主义哲学对建筑有着明显的影响。从现代建筑解脱于学院派的禁锢到现代主义的自我完善、以至20世纪中叶以后多风格、多流派、多种建筑思潮的涌现和并存,都反映了人的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与当今世界文化的多元化潮流同出一源。大多数建筑师希望能够通过提高建筑师的关注力、知觉和选择的能力,充分发挥建筑师的自主性和表现自我差异性的能力,把非理性的、具体的自我存在放在先于一般理性本质的地位,希望建筑能用自己特殊的语言同总体性抗衡。但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设计常以自我表现为目的,往往忘却了建筑与公众的交流,甚至忘却了基本的功能需求,表现出各行其是的芜杂。“当代建筑审美之所以出现无序的构成而贬损作为现代性之核心的理性,其根本动机源于一种打破规则、拆解中心,建构充满自由精神、富有个性色彩的美学的冲动”;建筑创作的变革往往都是以审美思维的变革为先导的。建筑流派很多但区分并不严格,更侧重于以各种手法展示自我。建筑师追求建筑造型“新、奇、特”的极端这就造成了建筑与结构的冲突。建筑是一门艺术,它是一门极其昂贵的、实用的、与科技紧密相关的艺术,这就需要在建筑与结构之间寻求平衡点。
2 建筑样态
建筑师以建筑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来构建聚落形态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充分尊重客观现实的复杂性,并依据客观思维赋予建筑师一种更加自由的创造精神,在静止与运动、确定与变化这样一些对立项之间,建筑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由选择,甚至双极选择,创造出更灵活、更富有有机性和更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建筑。
3 建筑美学的未来
“现代工业的发展使城市的交通、能源、治安、住房等,全然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状态,城市的文化风尚、价值体系、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隔膜,迫使人们迫切希望离开城市,回归自然、回归乡野,这或许来自于一种怀旧情感和浪漫情怀,当然,也可以是一种来自于建筑审美的冲动”。与其去征服自然,不如学习如何保护自然,保持自然的平衡、协调。如果在发展过程中认识到自然“可持续”被榨取的限度,把眼前利益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那么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将成为一种可能,归结起来,不能一味的寻求建筑美,更要寻求与自然的和谐,绿色建筑,低能耗建筑,将建筑的美与能源以及自然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