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措施范文

时间:2023-10-09 17:30: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建设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程建设措施

篇1

一、女性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女性学形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现已成为西方高等教育中的主流学科。中国的女性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女性学学科本身所具有的多学科、多视角、综合性、包容性等特质,充满着对传统思维的质疑、批判与颠覆,往往能够促发与引领人们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探索与发现,正因如此,女性学作为一种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已经逐步进入我国高等学校现有的人文、社会甚至自然科学等学科的教学与科研之中,并对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产生着积极影响。1995年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以此为契机,中国女性学学科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2006年教育部确定“女性学”为高校新增专业,2009年,女性学专业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01—2010年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首次提到“在课程设置、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中体现社会性别意识,鼓励高等院校开设女性学专业”等内容。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5年,中国内地已有六十多所普通高等院校开设了各类女性学课程,在这些学校中,本科层次设置120多门课程,研究生层次有40多门,博士生层次课程约3门。至此,女性学不仅纳入我国高校主流教育视域而且呈多层次、多形态存在与发展态势,既有本科通选课程和专业课程,也有硕博研究生学位课程,女性学在中国高校的影响正日益扩大。

二、女性学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女性学自身的学科特点决定了与它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理念存有着密切关联,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的快速变迁要求女性学必须对社会变迁过程中凸显出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做出探究与回应,并对由于社会转型带来的与性别意识有关的困惑与难题作出澄清与解答,为此,女性学课程建设被提上议事日程。课程建设是指围绕教学目标,整合师资队伍,通过对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的研究、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充分运用,更为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果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具体而言,课程建设主要包括: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内容。目前高校女性学在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材及教学内容较为陈旧,限制了女性学学科价值的发挥。这里所说的教材陈旧并非指其出版年份久远,而是指教材编写理念、框架结构、具体内容安排缺乏变化。尽管目前出版的女性学教材有多种,但大多框架结构相似,内容重复雷同,不能很好体现与发挥女性学学科视角的优势与价值。现有的女性学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大多运用模块式模式,也就是先将女性的社会生活划分成不同领域,然后再根据女性在不同社会领域的处境讨论女性问题,女性学内容结构的这样一种安排固然可以让我们了解不同领域女性的问题所在,然而,社会生活是复杂多变的,总有一些与女性密切相关乃至极为重要的问题很难清晰地划分它所分属的领域,由此所造成的内容疏漏不能不说是女性学教学的一大憾事。女性学学科价值在于它的多元化多学科视角所带来的独特与敏锐的洞察力,女性学考察女性社会处境,解读女性问题,但它对女性的关注与分析又必然涉及到女性与男性、妇女行动与制度安排、宏观社会环境与微观生活场域等等之间的内在联系,女性学多元化多学科的综合性视角犹如社会生活的广角镜,帮助人们多向度地洞察透视社会生活以及由此所折射出的女性问题。女性学教学不仅是让学生了解女性现实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性别意识,养成社会性别自觉,掌握社会性别理论方法,反思与批判社会性别现象,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人的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女性学学科优势的发挥需要依凭的一个重要平台便是女性学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然而,从当下的多数教材来看,并未能与社会的快速变迁与深刻转型保持同步,女性学教材内容与社会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现象,女性学学科的独特视角未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女性学课程在高等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思维能力、拓展学科视野的功能并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教学方法手段单一,淡化了女性学的实践特性。社会实践性是女性学与生俱来的特质。从大学教学理念的变迁来看,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并重已成为大学教育的普遍理念,因此,作为高等教育中一个组成部分,随着女性/性别理论与教学的发展,女性学课程体系也需要做更多的实践探索。从当下高校女性学教学手段与方法来看,从本科的通选课程到专业课程,再到硕、博研究生的学位课程,大都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尽管从形式上来看,高校已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但这往往仅限于将原有板书改为PPT或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些视频图像,教学手段与方法只有形式的变换,并未有实质性的变革。当下高校女性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既是淡化女性学学科实践性特征的原因同时也是淡化女性学学科实践性所带来的后果。女性学教学偏离了对现实问题的全面反思与深刻解读,在象牙之塔中接受的学院式理念在面对现实的巨大冲击时往往极为脆弱、不堪一击。

三是教学团队松散,不适应女性学多元化视角的课程特质。女性学不同于其他学科专业的特点,就在于女性学学科研究对象几乎与所有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研究对象均能发生关联,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交叉性以及在此基础之上所呈现的开放性。女性学这一学科特点决定了其教学队伍应当是由来自不同专业领域、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员组成,唯有如此,方能使女性学这一学科在围绕女性学学科主旨的前提下,在揉合不同学科研究动态、前沿成果和热点问题的同时,通过不同的形式与渠道向学生传授女性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女性学在开放式的平台上不断创造高质量的女性学知识,产生富有新意的研究成果,不断激发高校师生对性别问题与时俱进的思考与探究。然而,从目前各高校的女性学教学队伍来看,能达到以上师资队伍要求的高校实属少之又少,各高校的女性学授课教师知识背景迥异、理念参差不一,对女性学知识的传授只能局限于一己的相对狭窄的学科视野,这一现实困局大大制约了女性学多学科交叉性开放式学科特点所带来的优势。

四是教学理念、课程定位不一,带来性别理念的困惑与冲突。高校女性学课程既有本科通选课程和本科专业课程,也有硕、博研究生的学位课程,从女性学自身的学科特点来看,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女性学课程教学并不存在教学理念上的冲突,相反,它们在本质上应当是一致的,所不同的只是传达性别理念的具体形式、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以及教学绩效的具体考核方式与标准上可能存在一些差异。然而就高校女性学教学的现状来看,通选、专业与学位课程在教学上存在很大差异,这一差异不仅体现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侧重以及教学绩效的具体考核方式上,还体现在教师教学理念不一、课程定位不同等方面。由于女性学理论本身充满着对传统思维观念的质疑批判与颠覆,所以既便是那些受过其他高等专业训练、有着良好专业背景甚至自认为非常具有现代意识的人,也往往陷入传统社会性别的泥淖而全不自知。正因如此,才会出现在女性学的课堂上传达具有偏差的性别意识,一方面强调女性的独立与自强,另一方面又宣扬“留住男人的心必须先留住男人的胃”、“美丽是女人最好的武器”等观念的现象,使女性学直接沦为传统性别意识的传声筒,完全走到了女性学学科主旨的反面,同时也给学生在性别意识建构与识别方面带来困惑与冲突。#p#分页标题#e#

三、女性学课程建设的对策

女性学课程建设伴随着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深刻转变,高校不同院系间的师资力量的协作与教学资源的整合,具体可行性对策如下:

一是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女性学是以女性生存发展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解析性别现象、评判性别价值、诠释性别之谜,旨在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社会性别的自觉意识、反思意识与批判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许多条件,其中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的合理设置与整理更新成为必要条件之一。伴随当下社会的全面转型,令人困惑的社会性别现象与社会性别问题层出不穷,如,消费社会审美趣味异化催生的“春哥”“著姐”现象、单身适婚大龄“剩女”现象、网恋网婚现象、女性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冲突问题等等,均是发生于现实生活中、影响波及普通大众的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女性学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对社会现实作出及时有效的回应,而女性学开放叉性跨学科的特点决定了人们总是期待它对以上问题的回应能够彰显学科特色,这是转型期女性学保持其生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篇2

关键词: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问题 开展措施

1.引言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全面检验和巩固房屋建筑学课程学习效果的一个有效方式,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专业知识完成符合建设项目设计任务的能力的重要实践性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增强独立运用理论知识、技术标准、设计规范,参考资料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用通顺的文字和准确的图表系统、完整地表达设计成果,可以使学生得到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提高其应用能力及动手能力。

2.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要求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紧接着在房屋建筑学课程结束时安排的为期一周的实训工作,模拟的建筑工程项目类型有单元住宅、教学楼、小别墅、办公楼,根据课程内容及建筑设计规范设计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完成方案草图设计;第二步完成初步设计:提交建筑设计中的各层平面图和屋顶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构造详图。

3.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3.1学生认识不到位主动性不够。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学生初次接触设计,由于缺乏了解,有的学生认为本专业所培养的目标以建筑施工企业一线的项目施工员为主要就业岗位,主要应学习施工技术而不是设计,因而设计成果粗糙马虎。

3.2学生层次不一,设计进展不易统一。

因为目前生源种类不一致,学习基础不一样,知识水平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一致,所以在为期一周的时间内有的学生不能按时完成设计任务,或者完成效果不好。

3.3设计时不注意规范的应用及与课程的联系。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中既有建筑设计又有构造设计,同时还要遵循建筑设计规范、制图标准,懂得材料的性能要求与选择方法,但有的学生在完成实训的过程中对存在的疑惑、遗忘的知识、错误的认识没有积极地解决,对应该遵守的要求也不认真执行。

4.解决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要在思想上帮助学生对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目的的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通过房屋建筑学设计可以获得以下收获。

4.1能达到系统巩固并扩大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使理论联系实际。

4.2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能独立解决有关工程的建筑施工图设计问题,并能表现出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创造性,从而提高设计、绘图、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3具有正确、熟练运用设计规范、手册、各种标准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

4.4提高对建筑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增强建筑构造的运用能力,以及绘制施工图的能力。

4.5培养学生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的配合意识,包括工种和工种之间的协调及设计组人员之间的配合,加深对所学理论课程的理解和巩固。

4.6了解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通过实际工程训练,初步建立设计、施工、经济全面协调统一的思想。

4.7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建立工作的责任意识。

此外,教师要将设计内容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按照规范、标准要求随着课程的开展逐步完成方案草图的内容,使选题多样化,让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构思方案、解决问题,并在正式完成课程设计的那一个星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最后的修改与建筑图纸绘制。

5.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开展

5.1房屋建筑学课程内容与方案草图设计的开展。

房屋建筑学课程第2章是民用建筑设计部分,在此阶段的教学中,学生应根据建筑设计内容结合规范要求,回顾制图标准,完成建筑平面图草图设计,通过典型图纸分析、设计原理讲解,在本人反复修改、老师指导的情况下进一步完成剖面图及立面图草图设计,此阶段的图纸内容并不能一次性确定,因为涉及到构造要求及做法的知识还将在后面构造设计教学中逐一补充完善。如学习第5章墙体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进一步完成立面图中墙面装修做法及墙体细部构造详图;学习第6章楼层和地层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完善剖面图中地面构造做法、楼板尺度、楼板的搁置;学习第7章楼梯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补充平面图、剖面图中楼梯的尺度、立面图中建筑入口形式及楼梯构造详图;学习第8章屋顶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完成屋顶平面图的绘制;学习第9章门窗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确定平面、立面、剖面图中门窗的位置。在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学、教、做‘三位一体’”的课堂模式可以使学生领会到设计的开展程序,督促他们踏踏实实地完成设计每一个环节的内容,知道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对应的设计,哪怕是多次修改都感觉到其乐无穷,对自己的成果了如指掌。

5.2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实训开展。

在课程结束后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实训周,学生的方案草图设计其实已随教学过程的开展基本确定,在前面近15周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学生边学边做边改,对设计的要求、标准均已明确,遇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有充分的时间来解决,在初步设计阶段即使要修正内容也是局部而不影响实训进程。因此将方案草图转为正式的图纸时,效率大大提高,整体质量明显提升。

5.3方案实施的效果。

房屋建筑学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的重点专业课程,学生开始对此都有很高的热情,只学不做必然导致学生思维的惰性、学习的盲目、学习热情的衰退。教师把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的内容结合起来,随着课程的开展设计好每一堂教学过程,以及对应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内容,让学生在学中练习、思考,即面对设计成果,不仅能激发学习热情,而且能体会到知识的运用、工作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成就感。

把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的内容结合起来使方案草图实训时间充足。方案阶段学生分组讨论,对每个方案进行修改,指导老师在满足规律要求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设计思路,帮助确定其方案,让学生自方案构思到施工图设计独立完成,加强独立创新能力的培养。

边教学边设计边修改图纸质量明显高于只在最后一个星期匆匆忙忙地完成的情况,学生可增强独立运用理论知识、技术标准、设计规范,参考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通顺的文字和准确的图表系统、完整地表达设计成果。

我通过以上教学实践,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学生不但绘图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对建筑构造的认识、施工图的识读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为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预算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文中所指房屋建筑学教材为陶桦铭,墙新著.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

参考文献:

[1]姬慧主编.房屋建筑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电力出版社.

[2]王福彤主编.房屋建筑学.中国计量出版社.

篇3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可计量、措施项目、结算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简称计价规范)从2008年12月1日开始实施,自开始实施至现在,多数同行认为采用新计价规范,其可计量的措施项目应按实结算,少数同行认为可计量的措施项目应结合合同条款及计价规范来处理,特别是在合同中未约定的情况,对可计量的措施项目应如何结算存在比较大的争议。笔者经过反复阅读计价规范和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归类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在合同中约定了可计量的措施项目结算条款;第二种情况:在合同中未约定可计量的措施项目结算条款,针对上述两种情况,谈谈笔者的想法及观点。

一、在合同中约定了可计量的措施项目结算条款

一般情况来说,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组成及解释顺序为合同协议书、中标通知书、投标函及投标函附录、专用合同条款、通用合同条款、技术标准和要求、图纸、已标价的工程量清单、其他合同文件。计价规范属于合同的技术标准和要求,解释顺序在专用合同条款、通用合同条款之后,应以专用合同条款、通用合同条款约定为准,所以无论对计价规范的可计量的措施项目结算何种理解,应按合同约定的条款办理结算。

二、在合同中未约定可计量的措施项目结算条款

如在合同中未约定,其可计量的措施项目的结算应依据计价规范相关规定执行,因为计价规范属于合同的技术标准。自计价规范实施至现在,很多同行们认为可计量的措施项目应依据发、承包双方确认的工程量和综合单价计算,同时《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宣贯辅导教材》第67页也这样解释,这是从计价规范的“可计量”三个字得出来的结论,没有全面、系统地阅读与理解。笔者在计价规范开始实施也是这样理解,曾经在招标答疑期间,以标前疑问形式向招标方提出可计量的技术措施项目没有工程量,请招标方补充可计量的措施项目的工程量,最终招标方按标前疑问的要求补充了工程量,当收到答疑时,心里还美滋滋的,后来对计价规范重新阅读与理解,得出的结论与以前的理解相反,主要依据如下:

1、清单编制

计价规范第3.3.2条:“措施项目中可以计算工程量的项目清单宜采用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方式编制,列出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单位和工程量计算规则”,则可计量的措施项目清单只提供“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单位”,其工程量不需要提供,投标单位应依据计价规范4.3.5条自主确定工程数量,由投标单位填写的数量风险应由投标单位承担,不应由招标人承担。笔者以前以标前疑问形式向招标方提出可计量的措施项目没有工程量是不对的。

2、投标报价

计价规范第4.3.5条:“投标人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结合施工组织设计,对招标人所列的措施项目进行增补。措施项目费应根据招标文件中措施项目清单及投标时拟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按本规范第4.1.4条的规定自主确定”,特别强调“自主确定”。即可计量的措施项目的工程量应由投标单位根据拟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填写,也可以对措施项目进行增补,则可计量的措施项目的数量、价格的风险不应由招标人承担,应由投标单位承担。如可计量的措施项目的数量由发包人提供,出现可计量的措施项目的数量不足,根据计价规范第4.3.5条“对招标人所列的措施项目进行增补”,投标单位也应该自行补充。

杭州、台州等地区管理部门依据计价规范编制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实施细则》,实施细则规定“措施项目清单费用,投标人应根据招标人提供的措施项目清单和投标人自行确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填报数量和价格,不发生的措施项目金额以“O”计价。投标人可补充措施项目”,说明部分地区管理部门与本文的理解是一致的。

3、措施项目调整

应依据计价规范4.7.4 条“因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漏项或非承包人原因的工程变更,引起措施项目发生变化,造成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变更,原措施费中已有的措施项目,按原措施费的组价方法调整;原措施费中没有的措施项目,由承包人根据措施项目变更情况,提出适当的措施费变更,经发包人确认后调整”,所以只有发生了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漏项或非承包人的工程变更,才能调整措施项目费用。

4、竣工结算

计价规范4.8.4条“分部分项工程费应依据双方确认的工程量、合同约定的综合单价计算;如发生调整的,以发、承包双方确认调整的综合单价计算”,4.8.5条“措施项目费应依据合同约定的项目和金额计算;如发生调整的,以发、承包双方确认调整的金额计算”。在计价规范中分部分项工程明确按双方确认的工程量、综合单价结算,措施项目费(含可计量的措施项目)应依据合同约定的项目和金额结算,而不是双方确认的工程量、综合单价。

综合上述,在清单编制阶段,可计量的措施项目清单不提供工程量;在投标报价阶段,应依据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自主确定工程量及综合单价,工程量由投标人填写;措施项目调整只有在工程量清单漏项或非承包人的原因引起的设计变更,可以调整措施费用;特别是竣工结算,措施项目费应依据合同约定的“项目”和“金额”计算。如发生调整,应按第4.7.4条原则调整。所以合同未约定,可计量的措施项目清单在未发生变更或漏项的情况下,可计量的措施项目费用不应调整,统称为包干。如发生变更或漏项的情况,只能调整变更和漏项部分的措施费用。

参考文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宣贯辅导教材(GB50500-2008)

《标准招标文件》(2007)

篇4

【关键词】高等院校 精品课程 优化 建设

中图分类: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12)02-0156—03

众所周知,在高等教育过程中,课程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课程建设的水平是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时代特征对高校的课程建设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对于培养我国建设人才的重要阵地的高等教育而言,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然要求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脚踏实地地抓好高等教育中的课程建设这项基本功,不断打造适应时展的精品课程。

一、对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现状评估

自2001年开始,面对社会上因为高校扩招对高校教学质量下滑的担忧,国家教育部先后多次下发相关文件,提出教授上讲台、增加对教学工作的投入、提高教学质量等要求。这可以说是精品课程的前奏。2003年,国家教育部在下发的《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这标志着我国开始启动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工程。随后,精品课程建设不仅成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全国各教育单位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重要措施。这一工作受到了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重视,相关实践与理论研究工作也随即展开。从我国提出并启动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来看,毫无疑问,有关部门是希望精品课程的建设成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并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前进步伐。

1.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经过五六年的建设,我国高校精品课程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和成效。在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方面,出现了一批精品课程。在实施精品课程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教育部计划在2003--2007选拔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实际上,这一目标已经实现。仅2008年就评选国家级精品课程650门,其中本科课程400门,高职高专课程200门,网络教育课程50门。2007年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出,继续推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在前期建设的基础上,2006--2010年再遴选3000门课程进行重点建设。这些精品课程的出现起到了示范作用,都—定程度地促进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促使大家积极主动地思考并参与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中来。

2.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在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方面,涌现了一些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成果。通过对中国知网中已经发表的学术论文的检索,其中,已有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研究文章多达1269篇,其中2008年就有467篇。这些研究从多角度,在多方面对精品课程建设作出了研究。一是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主要对精品课程建设内涵、意义、问题和措施等方面的研究。二是根据某一具体课程的精品课程建设做出了个案研究,这是研究的热点。这些研究者主要的方式是结合自己承担的课程建设的实际,分析了课程建设的思路、经验和具体做法。三是针对高职高专的特殊需求开展了关于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这些研究者结合高职学校的特点和课程特点,论述了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特点、必要性和具体的做法。

篇5

关键词:高校;课程评价;教学评价;评价指标体系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课程是教育的载体。开展高校课程评价,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是推动课程反思和课程创新的重要途径。在高等教育活动中,课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因此高校课程评价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对课程评价问题的研究成为必然。

高校课程评价的作用

高校课程评价是进行高校课程实践、课程改革以及课程编制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领域,课程居于核心地位,因此高校课程评价在高等教育活动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一)高校课程评价的特点和要求

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的传承创新是现代高校的四大职能。高校课程具有传授高深、专门知识的特点,课程内容上更强调知识的运用、创新与发展,更强调实践性,注重培养教育对象学会独立思考、逻辑思维、辩证分析以及自主研究等能力。由于高校课程独有的特性以及我国高校课程评价中存在诸多问题,亟需构建一种适用于我国高校的课程评价体系。

为了保证课程和教学质量,我国教育法规和政策对高校课程和教学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998年8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31条规定:“高等学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第33条规定:“高等学校根据教学需要,自主制定教学计划、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教育部2004年2月颁布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也明确要求:“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完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与保障机制”。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高校应当自主确立科学、规范的课程管理制度,通过课程评价制度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升上一个新台阶。

(二)高校课程评价的主要作用

1.诊断课程建设中的问题

课程评价属于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通常来说,它是通过观察、问卷、测验等手段,帮助教师判断课程建设的成效和不足,分析课程建设活动中实施得较成功的环节,诊断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原因来明确改进方向、途径和措施。由于课程建设受教师的教育背景、文化层次、经验水平、教学能力、个人偏好、价值观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课程建设质量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地达到完美。以课程评价为手段,及时诊断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纠正存在的偏差,有助于教师调节自身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改进短板和不足,使课程建设朝着预设的目标前进,并实现教师的自我调控、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

2.引导课程建设的方向

在课程评价中,对任何被评价对象所做的价值判断,都是依据一定的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进行的。这些评价的目标、标准、指标及其权重,对被评价对象来说,起到了一个“指挥棒”和“指南针”的作用。通过课程评价的指标体系,教师能从中了解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倡导、鼓励和崇尚什么,能更好地将课程建设与学校的发展和定位紧密联系起来。可以说,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与否,决定了课程建设的质量;而课程评价的标准中蕴含的方向性,则引导着高校课程建设的方向。

3.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科学可行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及操作规范的评价程序,可以激发教师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课程朝着良性健康的道路发展,从而保证教育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一个完善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能促进教师改善教学策略,促使教师丰富自身知识技能和综合素养,使教师乐于在一种富有实践价值的课程评价理念与标准的引领下,主动积极进行课程建设的探索性实践和研究。

我国高校课程评价的现状和常见问题

(一)我国高校课程评价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水平评价正开展得如火如荼,精品课程评价活动也受到极大的关注,这些评价活动虽然有利于带动高校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但从评价理念、评价对象和评价方法上还没有特别凸显出高校课程的特点,也尚未紧跟当代课程评价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所以有必要对高校课程评价作出更深入的研究。高校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按学科和专业进行的分科教育。对多样性的大学课程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应考虑其学生特征、课程特征和教师特征等,不同的背景特征必须用不同的评价指标,评价重点应有所不同,这样才能实事求是、有的放矢。而目前我国高校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大多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等,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其共性要求作为二级指标,然后作为统一标准对教师课程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体系简单,共性要求明确,对各种课程教学的标准统一,便于对课程教学质量进行宏观管理,但其模糊了不同类型课程、不同授课对象的不同要求,制约了不同教学风格和教学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了评价的可信度和实际效果。

(二)我国高校课程评价的常见问题

1.尚未形成一套科学、系统、成熟的课程评价制度

第一,评价对象不清,将评价课程等同于评价教师。在课程评价的指标体系上,绝大部分高校都从鉴定教师教学水平的角度出发,设计了包含教学准备、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效果在内的指标框架,将评价的客体直接指向了教师本身。在课程评价结果的利用上,绝大部分高校将评价得分与被评教师一一对应,教师教学水平高、能力强,课程建设水平就高,并在实践运作中形成了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等同于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之现象。

第二,评价内容不全,将课堂教学评价等同于课程评价。从查阅到的各高校课程评价的实际运作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课堂教学评价等同于课程评价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将课堂教学的准备、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视为对某门课程的整体评价,把局部当成了整体,尤其是把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与课堂上的教学水平看成了课程的全部。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是课程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并非其全部。这种以偏赅全的现象,不仅使教师混淆了课堂教学评价与课程评价两概念间的区别,也误导了一线教师的课程建设行为。除此之外,大多数高校的课程评价都不强调课程创新,对教师仅要求按大纲完成教学任务,不要求创新教学内容。课程评价不强调变革旧课程,形成新课程。课程评价目标过分强调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稳定性,很少体现适应性和创新性。

2.评价理念还比较狭隘,缺乏对课程建设的深度反思

绝大多数高校都是将课程评价的结果与教师岗位聘任相结合,并由此决定教师教学岗位的去留问题,更是将课程评价的鉴定功能发挥到了极致。有些高校的课程评价凭个人经验和主观感受进行。因此,教师在实践中有意或无意不关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的课程评价的质的规定性,而是把它直接异化成鉴定或选拔意义上的概念,从而使得以鉴定为目的的课程评价成为了各层次教学实践者在实际工作中阐释课程评价的依据。有些高校在进行课程评价时,仅注重行政部门的静态评价:各院系拟定课程方案后,上报教务部门审批,再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确定课程方案并经审批备案即万事大吉,但课程实施过程中情况如何,少有人问津,缺乏对课程建设的深度反思。有些高校的课程评价在教务部门领导、院系领导和任课教师中封闭进行,学生并不参与。

3.评价实施后还存在反馈和激励不足的问题

课程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教师提高课程建设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使课程建设和课程实施达到预期的成效。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有一些高校存在评价后的反馈和激励不足等问题。一方面,课程评价只是“走一个形式”,最后的评价结果只是体现为几个简单的分数或寥寥数句的评语,缺乏对课程建设整体情况详细的、全面的诊断报告,也未形成评价方和被评价方的深入对谈机制,课程评价还停留在表面,在反馈机制方面还存在不足;另一方面,大多数高校的课程评价结果对教师的激励作用弱,或者仅与教师聘任相结合,而并未与教师薪酬、奖金、福利、荣誉、晋升、培训机会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挂钩,导致教师对课程评价的重视程度不够,影响课程评价作用的发挥。

完善我国高校课程评价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科学、系统、完善的课程评价制度

1.组织制度

课程建设关系到高校和院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高校校长和院长、系主任应充分发挥课程建设领导的作用,保证课程建设真正落到实处。要建立由正职领导牵头的课程评价工作组,吸纳专家顾问和评价组织的力量加入,并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保证课程评价活动具备有力的组织保障。在此基础上,可考虑以下三方面内容:

第一,建立课程评价的社会支持体系。一方面,可以建立教育咨询组织,提供教育信息和课程评价服务,使高校能以更广阔的视野去看待课程问题;另一方面,还可结合政府职能转换,建立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内部的课程建设服务组织,发挥政府指导高等教育课程建设的作用,合理投入课程开发资助经费,支持高校课程建设改革。

第二,建立课程评价的校内资源保障体系。高校及其各院系对课程建设和课程评价涉及的人员、技术、资金、设备、设施应配备齐全,建立优质课程评价保障体系。

第三,建立课程评价的多主体全程参与体系。建立高校领导、专家顾问组、督导者、管理者、教师和学生都能参与的课程评价组织,按评价制度参与课程评价。多主体参与不仅能突破传统的集权管理,增强评价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而且多主体参与应是全程参与,使课程实施情况能及时交流、反馈,并在评价后对课程加以调整,使之适应师生教学的需要、学科发展变化的需要,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需要。总之,多主体全程参与意味着课程评价的纵向执行活动,也意味着更多的横向、纵向的沟通与协作活动,各主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关系。

2.实施制度

第一,自评制度和他评制度相结合。课程的设计者、实施者自己对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有助于自我反思、自我激励和自我加深对课程的把握;而同行专家、课程管理人员及其他人的课程评价则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认识和判断课程的价值。这两种制度均应制定具体的程序和指标,且保证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提高评价效果。

第二,预评制度、定评制度和革新制度相结合。预评是在课程实施前对其作出初步的价值判断,定评是对课程作出终结性的价值判断,而革新是依据评判的结论调整和完善课程。三者是渐次推进的过程,使课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树立发展性课程评价的理念,促进课程建设的良性发展

课程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发展性课程评价是高校在特定文化与价值系统下的课程评价。坚持发展性评价,首先,在具体的评价指标上,要把握课程建设的过程性与具体指标的情境性。其次,在评价的方向上,要着眼现在、面向未来,不仅要注重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真实、现实表现,也要重视课程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动态,及教师自身发展与学生未来成长。再次,要努力协调课程的计划性与动态灵活性的差异和矛盾。最后,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这也是发展性课程评价的本质追求所在。

(三)注重课程评价之后的反馈和激励,保证评价的作用落到实处

第一,要通过课程评价的反馈作用,让教师及时获得针对课程建设各环节的反馈信息,使教师客观准确地把握自身工作的状况,并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这样才便于教师调节工作的目标和进程,使工作不断地得到完善和改进,提高教学研究和改革的自觉性,从而达到提高课程建设质量的目的。

第二,要通过课程质量评价,激励教师认真工作、热爱工作。通过开展课程评价,提升教师创优和创新的意识,同时也增强教师与教师之间、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竞争意识。课程评价的激励作用发挥得当,能保证评价的作用落到实处,从而有效激发教师潜能,提高教师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课程建设朝着科学、可持续的道路发展,保证教育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曹思婷.高校课程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安顺学院学报,2010(2).

[2]吴林.高校课程评价观念更新与制度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5(2).

[3]郭杰.高校课程发展性评价的理性思考[D].广西师范大学,2011.

[4]钟锦文,张晓盈.美国高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2).

[5]马仁听.关于高等院校课程评价的理性分析[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2(7).

篇6

关键词:稀有品投资 课程建设 高职

近年来,金银、珠宝、邮票、字画、钱币、古玩等稀有品以其独特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新的投资平台和中介机构不断涌现,稀有品交易规模日益扩张,稀有品投资已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理财领域。因此,加强《稀有品投资》课程建设和实施,对我校培养投资与理财专业人才以适应社会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建设目标

1.课程建设的预期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建设和实施,要达到以下5个预期目标:(1)课程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2)课程建设为社会发展服务;(3)课程建设为学生素质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服务;(4)课程建设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后续发展服务;(5)课程建设为我校打造浙江省投资理财特色专业服务。

2.课程建设的突破点。(1)根据工作任务调查和工作任务分析确定稀有品投资分析和投资服务岗位工作目标,以稀有品投资分析和投资服务岗位能力要求为标准,设计课程能力目标;(2)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稀有品投资分析和投资服务岗位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设计课程内容,根据职业标准确定课程标准;(3)以完成稀有品投资分析和投资服务的工作任务为结果,设计课程考核方案。

3.课程特色。(1)教学内容贴近社会实际,培养学生稀有品投资分析和投资服务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同时充分考虑其后续发展。(2)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做”合一。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 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3)填补本课程教材空白。目前市场上尚未出现与本课程名称和内容相吻合的教材,专职教师将与业界行家共同编制并出版符合高职教育要求的特色教材。

二、现状及问题

据初步调查,国内高职院校投资与理财专业开设《稀有品投资》课程的尚不多。我校于2010年率先开设了该课程,选用主讲教师自编的《稀有品投资》讲义作为教材,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至今授课5轮,授课学生500人。但相比课程建设目标,尚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授课教师单一,缺乏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参与;二是出版教材缺乏,市场上高职高专类《稀有品投资》教材难觅;三是教学实施过程中尚未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做中学”的比重偏低;四是课程标准、习题、题库、案例、课外阅读资料等课程教学资源有待建设。

三、建设内容与措施

1.教学队伍建设。本课程教学团队由5名教师组成,其中,专职教师2人,兼职教师3人。专职教师中,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教师各1人,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3名兼职教师分别来自贵金属投资、邮币卡投资、字画古玩经营领域的行家,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通过主讲教师下企业调研、挂职锻炼、外出培训进修以及专兼职教师联合授课、座谈交流总结等形式逐步提高团队的项目导向教学能力。

2.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建设。本课程以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理论为指导,根据学生今后完成稀有品投资服务岗位和稀有品投资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设置本课程教学内容(表1所示)。

3.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教学团队以课程网站、多媒体辅助为教学手段,采用讲授、演示、案例分析、辩论、现场参观、市场调研、汇报交流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4.课程教学评价机制建设。构建学生、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三结合的课程教学评价机制,即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专职教师评价与兼职教师评价相结合,并实施“三结合”考核方案(表2所示)。

篇7

1.1项目建设目标

①在建设期内完成各项指标,通过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验收。②力争2年内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1.2项目建设思路

①总体思路:一切以提高学生技能为核心进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推动专业课程建设。②“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首先结合该院该学科的教师结构现状,制定“双师型”教师岗位责任及要求。其次制定相应的考核政策和激励措施,鼓励精品课程教师到生产一线参与顶岗实践,去收集、总结、引进现场最新的生产技术成果作为教学案例,保证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工程性,使他们尽快成为一流的骨干教师。③教学内容:必须与岗位标准相融合。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以下9个模块:绪论;混凝土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预应力构件;11G101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④探求课程与行业一线的结合点,积极参与行业技能大赛。如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土建施工类专业学生“鲁班杯”建筑工程识图技能竞赛,重庆市建设工程造价行业技能大赛等。⑤教材建设:与课程建设相结合,开发《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教材。以理论够用、突出实践性为目标。平法识图是造价员、施工员从事工程施工、工程量计算必备的核心技能,目前在教材的编制上仍存在空白,多依赖11G101系列平法图集。无论从教学还是科研角度来看,建设新平法教材都具有很高的价值。⑥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及管理:开发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及校外实训基地,课内实践学时用以保证操作实训及课程设计,强化工程意识和专业应用技能,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的水平和特色;开展与“五大员”相关内容的培训工作。⑦课程教改科研:围绕平法识图技能方面展开。⑧强化管理:通过制度改革,提高教师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将教师岗位责任制与绩效考核落到实处,把课程建设工作指标化,任务分解到人,建设经费分解到指标上,按计划时间表进行考核。

1.3项目建设进度

项目建设期三年,一年后进行阶段性验收,建设资金由学校提供。2012年10月该项目正式立项,2013年11月通过阶段性验收,后期将按照验收标准做好后续课程建设工作,包括视频、作业、试卷、FLASH等相关课程材料。

2总结

篇8

关键词 动漫设计与制作 课程建设 动漫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原则

1.1 总体思路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2003年,学院正式确立了 “改制升本”的发展目标,这意味着最近几年全院都将处于自身发展最为关键的转型期。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在学院党委、行政的领导和关怀下,我系紧紧围绕学院“建校、改制”的总体目标制定了适合系情的专业课程建设规划。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总体思路是:

从人才培养整体目标出发,不但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加强课程间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要精选经典教学内容,不断充实反映学科及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注意把体现当代科学发展特征的、专业需求特征的课程反映到教学中来,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动漫设计和创作人才奠定必要的理论、实务与方法基础,以达到培养面向未来、走向世界,具有经济素养、战略眼光、竞争意识、组织才能的动漫人才的培养目标。

1.2 原则

课程建设确保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完整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加强专业课程和应用技术类课程设计;强化课程体系的适应性和实践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对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强化课程设置的方向性、多样性和特色性,注重满足不同学生和专业方向的多样化、个性化需要;注重课程设置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及时反映学科、产业的最新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2 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方案

2.1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动漫设计理论基础、较强的动漫设计制作和市场营销策划能力,了解数字游戏开发基本流程,可以在游戏开发团队中承担游戏客户端、服务器端、游戏工具、游戏引擎等方面的软件编码、调试与测试任务,能从事动漫设计和制作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2.2 课程设置

我系根据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需求构建了“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岗位技能”三位一体的高职课程体系,形成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内容体系课程设置如下:

职业素质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动画概论、设计素描、色彩与构成、角色与场景设计。

职业能力课程:图像编辑创作(Photoshop)、平面图形设计 (CorelDraw)、材质、灯光与渲染 (3DS Max)、 动画制作技术(Flash) 、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 、三维动画制作(3DS Max) 、高级角色动画(Maya) 、影视特效制作(After Effects) 、剧本与分镜头、游戏引擎应用、游戏脚本与编程(ActionScript) 。

职业拓展课程:影视后期合成(Premiere)、网络图像制作(Fireworks) 、网页设计与制作(Dreamweaver) 、多媒体编程技术(Authorware)、现代科学技术导论、计算机专业英语、视觉特效设计(Combustion) 、平面设计与制作(InDesign) 、电脑插画制作(Painter) 。

2.3 专业课程建设和内容改革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在经过了三年的探索和实践后,对专业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构建了以项目课程为中心,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职业生涯为背景,以岗位要求为依据,以工作情景为支撑,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项目教学”专业课程体系。

为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我系重点抓好专业课程的建设,尤其是注重教学能力强、效果好、有较强师资的课程的精品化建设,为此创造条件,积极申报校级、市级乃至国家级精品课程,推动专业课程建设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在进行精品课程建设与重点课程建设的同时,我们注重加强对教学大纲的建设。要求专业课程必须每年修订教学大纲,新开设课程必须同时向学院报送教学大纲备案,并定期检查教学大纲执行情况。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必须反映和落实到教材的选用上。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必须尽可能采用高等教育 “十一五”规划教材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必须采用五年内出版的新教材,教材适用层次必须与学生学历层次相适应,必须妥善处理好自编教材与国家级名优教材选用的关系,尤其要处理好教材之间的衔接关系。应指定一定量的教学参考书,参考书应有助于对基本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吸收,并能够起到对所学知识加以拓宽和加深理解的作用。

我系组织力量,加大课程整改力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及教学研究。具体措施包括:以教研室为单位,以课程为对象,完成教师队伍的组合配置。加强课程教研活动,开展课程研讨,解决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问题。开展教学科研,弥补教学研究的不足。具体是要组织教学科研课题的申报、典型教学经验的总结、为教改项目创造良好条件等。

我们还大力推动教学方式的改革。改革教学中“灌输式”以及过分偏重教师讲授的教学方法,大力倡导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案例分析、多媒体演示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使理论阐述、知识介绍、研讨互动得到优化;高度重视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不断密切教学与科学研究、产业实践的联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加强与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互动。

3 专业建设实施的保障措施

篇9

[关键词]高等学校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精品课程

国家启动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一方面是要遴选出一大批代表教学工作高水准的优秀课程,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平台,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引导、激励高校搞好自身的课程建设,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中,高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力度、建设水平以及对学校发展产生的长远影响,是实现教育部“质量工程”精品课程建设目标的基础和保障。

搞好精品课程建设的现实意义

从高校自身的办学规律和需要上讲,精品课程建设决不是暂时的短期行为。课程建设作为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的重要依托,始终受到高校及其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体现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标志作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是高等学校的两项基本任务。课程既是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单元,也是学术活动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体。从概念和内涵上讲,对精品课程的要求更高于一般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在课程负责人及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等诸方面,更突出建设水准的标志性、开展建设工作的系统性和取得教学成果的全面性。对一所高校来讲,其精品课程的数量、质量、级别层次及其结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学校教学和学科建设的最高水准。

对其他课程的示范、辐射作用。精品课程在建设方向、建设过程和建设成果等方面能够成为学校其他课程学习的榜样,会对其他课程教学工作的进步起到积极、有力的影响、促进作用。科学性、先进性、整体性、有效性和示范性是精品课程最显著的特点。学校根据不同阶段的实际发展情况制订适宜的校级精品课程评估指标,是基础较好的课程经过课程组成员的集体努力可以达到的标准。参照评估指标,与已有的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相比,其他课程容易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明确工作努力的方向。高校应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点,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划,打造一批具有时代特征和示范、引领作用的高水平课程。

对重要课程教学质量的保障作用。为了保证学校的总体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全面促进课程教学水平提高的同时,高校一般都把影响面大的公共基础课程和主要的学科基础课程,以及对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培养特色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专业主干课程作为建设的重点。建立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开展精品课程的建设、遴选和检查工作,为这些重要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保持提供了稳定而有效的约束与控制机制。精心制订建设规划、设立建设项目、明确建设任务、提出工作要求,采取多种措施遴选并强化建设一批具有相对较高水准的精品课程,会对相关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

坚持不懈,持续搞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

国家启动质量工程建设以来,许多高校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有些学校,由于种种原因也出现了“为精品而突击打造精品”,教学改革力度弱,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验收、评选留于形式,经费投入大而效益差等问题。这不仅背离了教育部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而且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损害了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在教师、学生中的形象和信誉。高校精品课程的建设任务任重道远,决不能一蹴而就。

精心制订学校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完善并实施系统、高效的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精品课程是一个相对概念,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有着不同的标准和要求,体现着各自的特色。高校要根据本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专业结构和学科布局,把精品课程建设纳入学校课程建设长期规划,把课程建设规划纳入到学校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形成一般课程建设、重点课程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立体化多头并进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格局。对教学建设工作,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进行,既进行立项强化管理,又提倡、鼓励广大课程组教师自发、自主地进行日常课程教学的建设与改革,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稳步提升总体课程教学水平。学校要加强对课程建设管理的研究和对课程建设实际状况的分析,制订科学、完善的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突出“协议”式责任管理,建立制度化的管理程序和管理体系。

明确科学合理,操作性、指导性强的校级精品课程评估标准。精品课程一方面应该具有多种良好、完善的教学保障条件,另一方面还要在实际教学中体现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显著的教学效果。在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分体系中,每一层次的精品课程都是相对意义上的高水平。正是考虑到这种“精品”概念的相对性,教育部在制订国家级精品课程评估指标时,绝大部分都采用描述性的弹性评价指标。高校在制订校级精品课程评估指标时,应根据本校当前的实际办学水平,在参照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标准框架的基础上,对各评估项目进行适当地具体细化,提出明确的量化要求。同时,也可就现时状态下课程教师实际履行教学工作规范情况、教学效果实证材料等对考评项目进行扩充。要使评估项目和指标能在课程建设任务的明确与落实、精品课程评选与跟踪检查方面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简单地套用国家的软性评估指标,会在校级精品课程的管理过程中,较难引导课程建设组明确工作任务和努力的方向,在课程建设项目验收和精品课程评选时也很难确立较为具体、客观、统一的参照标准。

提高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对教学团队的组织、领导能力。课程项目负责人在精品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工作中起着极为重要的引领作用。对课程负责人的个人素质要求体现为“四高”,即学术水平高、教学水平高、管理水平高、职业道德品质高。作为开展课程建设工作的领头人,对外来讲,课程负责人对该门课程在教学和建设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往往代表着课程教学团队的最高水平;对内来讲,课程负责人四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水平,对所在教学团队的其他成员具有极大的影响力。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需要课程组全体教师付出共同努力,需要有方案、有目标、有计划、有思路、有重点、有措施地进行;需要任务分解、责任到人。课程负责人的学术水平、教学能力、人格魅力和工作作风,对课程团队全体成员起着重要的示范和感染作用。特别是他的组织、协调、激励、领导等管理能力,决定了课程教学团队的集体凝聚力和教学工作、教学研究、学术研究的方向和活力。实践表明,能够系统、全面地取得较大建设成效的课程,都与课程负责人的全面素质情况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要注重强化课程负责人的集体协作意识

和合作精神,提高其对课程教学团队的组织领导能力。

充分利用精品课程共享教学资源,推进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内涵发展。作为“质量工程”四个重点项目之一的精品课程建设,是在现代网络技术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为背景推开的。自2003年以来,国家、省级财政以及各高校投入巨资用于精品课程建设,经过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六年的共同努力,已遴选、积累出了大量的优质课程网上教学资源。这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共有共享的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精品课程建设的最大效益,主要是从全国高校对形成的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利用中体现出来。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些优质资源,更好地发挥国家级、省级乃至高校校级精品课程的示范、辐射效应,最大程度地实现“质量工程”建设的预期目的,是当前教育主管部门特别是各高校要普遍关注、思考并付诸努力的问题。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在精品课程的遴选过程中能够发挥较大的导向、激励作用,而在精品课程优质资源的推广、利用方面,高校的内涵发展意识和对搞好人民教育事业的责任感、自觉性就成为工作成效的决定性因素。目前,高校对“质量工程”精品课程建设的关注点还主要集中在三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申报评选方面,精品课程资源的利用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⑤在“质量工程”建设的后期阶段,高校要特别注重如何充分利用网上优质资源促进本校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上,要创造条件和氛围,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全校教师、学生广泛了解、深入分析各级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借鉴价值,将其优势渗透到具体课程教学工作中。高校应踏踏实实地关注、专注于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内涵发展,力争使学校成为精品课程共享资源的最大受益者。(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教务处)

注释

①仉志余,王建军:“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认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第8期,第22页。

②张晶:“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1期,第143页。

③李银芳:“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1期,第91页。

篇10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工作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项重要基础工作。课程建设在高职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课程建设是否符合教学规律的要求,关系到高职院校能否完成教学目标、培养的人才在质量上能否符合社会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探索高职教育规律,认真研究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的原则和方法,为推动我国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一、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的原则

课程建设在一般意义上是指对某一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与实施,主要包括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每门课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订、按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实施教学等三部分内容。在上述三部分内容中,课程体系的设置是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课程体系建立是否科学合理,决定了教学内容整体结构是否科学合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是否完善,是否符合教学规律要求,又影响着每一门课教学内容的具体结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是否得到认真贯彻,则制约着教学目标的实现,最终体现为能否保证学生培养的质量。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现,是课程建设的必备内容,其中缺一不可。

根据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要求,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课程建设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学科、课程设置提出了“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这是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教学工作都应遵循的共同规律之一。但在贯彻这一教学规律时,普通教育与高职教育是有区别的,普通教育着重于理论方面的口径宽、基础厚;高职院校则是着重于实践方面的口径宽、基础厚,这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相一致,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在踏上工作岗位后,能快速地适应岗位的要求,能够独挡一面,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技术,为成为一名高级技术人员打好基础。

(二)课程建设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目前高校教育中,知识的传授正尽量与社会相结合,这种努力是可喜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则要求学生不断拓宽知识的领域与加强知识的深度。因此,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目标。

首先,必须走出填鸭式教学方法的误区。填鸭式教学方法是指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学生进行强制输灌课本知识的教学方法。要改变这种教学方法,从课程设置角度上说,要对一些专业课课时相对压缩,要提高每一门课的知识含量和信息含量;从教师授课角度上说,要加强对重点、难点内容的阐述,对一般性内容,应指定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自学,并作适当的检查。并且鼓励学生不断拓展专业知识,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优势,通过辩论、做读书报告、新知识传播等方式,展示自己的自学成果。

其次,必须摆脱保姆式教学模式的困扰。保姆式教学模式是指对教材内容的照本宣科,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严密控制,对学生回答问题要求必须符合教师的所谓“标准答案”。这种保姆式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大障碍。要走出这个误区,一是要求教学的管理者不断改善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使评价结果真正地体现教师的各方面水平,从而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二是要给教师一个“吃透”教材的备课时间,允许教师在旧教案的基础上不断地添加新内容,这样可以压缩教师抄教案的时间。另外,一门课程不一定要一位教师独立完成,也可由几位教师共同完成,大家各施所长,经常切磋,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三)课程建设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实践操作能力既包括动手能力,也应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同行业或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有些专业则偏重于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有些专业偏重于动手能力,但无论何种专业,这二者不可偏废。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课程建设也应充分考虑这个问题,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高职教育中,对于那些操作性较强的专业,如应用生物技术、园林与绿化工程、动物疾病防治与检疫等,应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实验、实习的份量;对于那些思维性较强的专业,如法律、经济、管理等,应在课程设置中,加大逻辑思维的份量,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现由于一些院校在课程建设中存在这方面的缺陷,培养的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不强,思维方式不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给那些以赚钱为目的的各种培训提供了借口。这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的。

(四)课程建设要有利节约教学资源和提高教学效率

节约教学资源,主要是指在课程建设中避免各科教学工作中教师资源浪费、教学设备浪费和教学时间的浪费。这就要求在课程设置中各专业应有统一的规划,不应各专业自行其是。不同专业相同课程设置在内容上,学时上应基本一致,不仅公共课程要打破专业界限,一些专业基础课程也要打破专业界限,以保证教师教学设备课和教学时间的充分利用。

提高教学效率,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量,提供给学生更大的信息量。要达到这一点,这就要求在课程建设中,强调各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在各专业课程体系中,要尽量避免各科教学内容的重复和交叉;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中,应剔除那些与高等教育阶段不相符的教学内容。

教学资源的浪费和教学效率的低下,与课程设置目标是格格不入的,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二、高职院校加强课程建设的措施

在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中,要建立一套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以及相适应的课程计划和大纲,必须通过所有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和长时间探索才能实现。因此,高职教育课程建设必须动员一切相关人员参与,除此,还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课程建设的主体──教师

课程建设,归根于每一位任课教师的专业水准与教学的水平。实行教师课程责任制,即安排固定的一至两门课程作为一个教师的主攻方向,使其负责这一至两门课程的全过程教学质量。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有效途径,一个教师在一个专业内,一般也只能在某些领域内有所见长,不可能精通所有课程,实行教师课程责任制,可提高教师对所承担课程的熟练程度,有利于教师开展专业理论和实践研究。一个教师的课程安排,如果总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仅加重教师负担,而且更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影响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另外,应清醒地看到,在高职教育中,教师队伍来源比较复杂,从师范类院校毕业的教师比例较小,大量的专业教师来自于非师范类学校,这些教师,对教学规律、教育理论等往往没作认真研究。因而,一方面可通过培训,加强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则是要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教师能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再则,鼓励教师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二)课程建设的基础──教材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中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适宜的教材,是制订适宜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前提,也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在一定意义上说,教材水平也代表了某一院校的专业业务水平。必须充分认识到教材在课程建设乃至学科建设、学校建设的重大作用,而目前高职院校的教材建设是一个薄弱环节,在没有高职统编教材的课程,应大力鼓励教师使用自编教材,而不能生搬硬套地使用本科、大专的教材。

(三)课程建设的新武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比起传统的黑板,其优势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在加强学生的感知度方面,更是黑板所不能比的。因此,加强对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中的软、硬件是非常必要的。软件方面主要包括学习、运用powerpoint、authware、flash等来制作课件,硬件方面则是使用操作与实现软件相关的仪器、设备,如电脑、数码相机、摄像机、投影机等。当然,对多媒体技术真正能使用地得心应手,使其在课程建设中立功,充分体现课程的特点,并给学生带来新的学习体会,还是需要下一定的功夫,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四)课程建设的外延──社会资源

高职院校大都是从中专升格上来,或是新建的院校,在一些新开专业的学科,教师普遍年轻,缺乏对教学规律把握,专业熟练程度也较低。因此,把课程建设的外延扩大到专业以外、校际之间、充分利用社会上的教学资源是一种新的尝试。主要措施有:一是在各学科自行设计课程体系,编制教学计划和大纲初稿的基础上请外部专家论证;二是在院校内建立由各专业中的权威部门、专家组成的咨询委员会或专业建设委员会,把脉各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使其与社会的需求相一致,打破闭门造车的弊端。三是加强横向交流、比较,充分吸取各高职院校中相近、相同专业中课程设置的长处。四是充分了解各有关行业的就业准入制度,努力为学生在校期间能参加各种对口岗位证书的培训、考试创造机会,使课程建设能进一步与社会需求相一致。

三、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应理顺两方面关系

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是其建设、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与其他工作有着密切联系,如果课程建设与其他工作的关系处理不好,必然会制约着这项工作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主要应处理好以下两方面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