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10-09 17:30: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篇1

[关键词]高校精品课 建设 存在问题

一、发展比例

1.院校发展比例

我国高等学校系统整体呈“金字塔”形结构,在这里暂且把我国高校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进入教育部“211工程”建设的高校。第二层次,至少拥有独立的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第三层次,除以上之外的其它高等院校,包括没有独立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各类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校、“五大”校及已经取得办学资格的民办高校等。他们处于我国高等学校系统的最下一层,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坚实基础,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力量。从院校分布来看,教育类国家精品课程在211重点大学发展得较好。位于中间层次的本科院校多是教学型大学,以培养工程型的应用型(学士、硕士)人才为主,在整体水平上与211层次高校尚有一定差距。职业技术型高等学校以培养技能型的应用型人才为主,以传播知识和技能、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为最终目标。虽然承担大众型教育任务的高等学校也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但侧重于知识和技术的应用研究,这种研究主要是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的,因而在精品课程数量上的研究发展有所逊色。

2.专业和课程发展比例

从国家精品课程的数量上,对所有学科的课程门数进行统计发现,理学和工学类占了绝对优势,占了48%,而法学、教育和艺术类等课程很少,尤其是适合大众的人文教育学类学科。文史、艺术及其他所占国家精品课程的比例为15%,教育学课程只占了3%。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名发展,促进公民整体素质提高,人文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予以重视,促进其发展。

二、教学队伍整体水平

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创建精品课程的保证。任何一门精品课程的建设并持续发挥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建优秀的教学团队,教师团队中既有主讲教师又有辅导教师:各种职称层次、年龄层次、学历层次比例适当;由科学合理的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并要有实际效果教师应参与教改、教研课程研究并有经过鉴定或阶段性成果。

三、教学管理方法

目前,国家精品课程还没有建立动态的评价体系,只有为数不多的精品课程为学习者提供了网上评价的平台,并且这种评价都只是提供了对该课程内容和教学效果方面简单的调查问卷。此外,精品课程普遍缺乏对学习者自身的评价和同伴的评价,尤其是过程性评价。各院校要对各项精品课程建设的状况和质量进行监控,不断完善评估体系。

四、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在国家精品课程所放映的问题中,多数院校是由于精品课程课时限制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某些教学内容无法在现有课时中充分讲解,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第一,可以将课堂讲授和专家讲座结合起来;第二,充分利用网络教学互动性,通过互动交流,弥补教学内容不足的缺陷。

五、教学实践建设

教学实践活动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目前,各大院校实践教学的比例也正在逐渐加大,但在学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现有的实验室设施建设还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不配套,致使产学结合特色不明显,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够强,尤其是高职院校,更应注重实践实训教学环节,与企业紧密联系,高度合作,真正做到把课程搬进企业,建设适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实践地基,让学生在校外汲取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六、教材建设

教材是培养人才最直接、最全面、最关键的要素。教材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材不完善、实验指导书缺少以及辅教材的建设不够等。一方面由于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本科生的结构发生了变化,目前的教材尚不能满足不同专业方向本科生的教学需要,应该进一步以前瞻性和实践性为引导,尽快完成新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另一方面,教材的编写没有跟上国内外研究发展的步伐,因此需要及时根据国内外研究的发展状况,修订教材和参考资料,保持教材和网络课程在全国的新颖性和先进性。另外,每位课程教师都有着自己的学术领域,在研究方面有突出的特点,应该及时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尽快全面地反映到教材中。

七、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的关键和切入点,应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教学过程应该贯彻“学为主体,导为主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目前不少精品课程建设没有体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变革和创新,即使创作了网络课件、电子书、视频等,也只是书本知识的搬家。

八、课程资源

从教育学精品课程的课程资源建设看,其中电子教案、课件和教学录像成为课程的主干,其他教学资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部分课程提供案例展示、站点资源、文献书目、插件和软件程序平台以及图片、流媒体等教学资源,课程的电子教案、课件、授课录像以及教案的呈现形式多样,在形式的选择上没有统一的标准,随意性较大。各高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积极开发显性课程资源,但对一些重要的隐形课程资源却视而不见。从资源的交互性上来看,大部分精品课程都重视知识的单向传输,忽视教育学的交互性。许多精品课程在网络资源开发中受“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法的影响,比较强调“教”的实现,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文亚,林佳树.试论高等学校分层及其意义[J].煤炭高等教育,2002,(5):l -21.

篇2

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其实施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从已有的研究和笔者的经验而言,目前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既存在着普遍性的问题,也存在着个性化的问题,本文着眼于共性问题的分析。

一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同质化,鲜有特色

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课程设置的一大弊端是各高校间的差异程度弱,同质化程度高,培养目标雷同,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近似,缺少特色。

我们以山东省理工科高校的广告学专业为例,对比分析山东理工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和青岛科技大学等5所高校的广告学专业培养计划,不难发现这5所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雷同,课程设置上相似,主干课程基本没有差别。胡丹蕾对湖北6所地方工科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调查表明,6所高校的教学计划中,相同的课程占64%,必修课程中相同课程占77%,选修课程中相同课程占42%。

2课程体系单一,培养目标固化

课程体系单一是指课程体系的最终教育目标单一,课程体系不具备培养多元化人才的功能。培养计划是一个专业建设的指导性章程,培养计划的设计和实施必然要落脚到课程体系上。课程体系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因此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之间具有目标一致性的特点。目前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单一化,已经导致了培养目标的固化。课程体系的单一,制约了高校提供多元化人才培养的能力,加剧了学生的被动适应,激化了个性成长与标准化教学体系的矛盾,造成人才的单一化。

3课程体系封闭,融合度低

从高校内部来看,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开放程度不够,甚至自我封闭,与理工科专业的课程融合度低。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学科之间的分化与融合已经成为趋势。各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互相借鉴,互相渗透,从其他学科借鉴内容和方法,甚至交叉形成新学科。这种趋势在新世纪体现更为明显。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理工类高校在开办文科专业的过程中,往往会以“小文科”理念来指导办学。以“小文科”视野指导专业课程建设,结果就是将专业局限在狭隘的范围里。使得新办文科专业只能遵循按部就班的老路子,难以形成超越常规的跨越式发展。以“小文科”视野指导专业课程建设,结果必然是忽略学科之间的融合互补,自动放弃理工类高校的特色,放弃大量优秀的专业外办学资源。

4课程比例失衡,缺乏灵活性

课程体系的结构表现为课程结构呆板,课程比例失衡,缺乏必要的灵活性。首先必修课比重过大,较多理工类高校的文科专业的培养计划,必修课的总比重约为70%,其中公共必修课的总比重约为25%。其次,选修课的性质存疑。在大部分非完全学分制的高校,选修课往往沦为“必修选修课”,同一年级的所有同学有可能都要选修同样的课程。课程体系的呆板结构,使得教学计划的执行变得机械,不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更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5规范化程度低,随意设置课程

课程体系的建设缺乏科学论证,迫于各种因素制约,具体课程设置存在随意性。一方面,新开办文科专业的理工高校,会大量借鉴其他高校同专业的培养计划。这种借鉴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往往缺少充分的调查和论证。另一方面,理工类高校在开办文科专业时,一般着眼于那些应用性强的学科,为了能将“应用性”落到实处,确保毕业生就业,就会盲目倾向于“实用类”课程;而开设长线类文科专业的理工类高校,发生了同样的问题,甚至造成专业名称与课程体系之间不相符的情况出现。最后,迫于办学资源匮乏等现实因素,存在因人设课和无人开课等情况。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1文科专业在理工科高校中的定位不科学、不准确

仔细剖析理工类高校办文科专业的动机,可以发现,理工类高校的“综合性大学”创办文科专业是为建设综合性大学而服务的。创建综合性大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现实情境之下,文科专业的建设就必然地带有功利性色彩。别敦荣和徐警武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一针见血。他们在分析理工科高校的文科专业发展遭遇到的困境时,总结了四个原因:(1)高校在建设综合大学过程中,学科种类发展贪多求全,把“学科门类齐全”作为综合大学的标志。(2)学科门类的发展采取“拼盘”方式,忽视了大学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3)旧瓶装新酒,导致学科畸形发展,新增学科难成气候。(4)为综合而综合化,偏离了综合性大学的根本办学宗旨。

如此一来,文科专业在理工类高校中的定位就会失准,直接导致文科专业课程建设问题层出不穷,这是根本性的原因。

2教育管理部门管控过严,使高校失去办学自主性

教育管理部门的管控过严,是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课程设置诸多问题产生的制度性因素。教育管理部门规定专业的学科性质和归属,规定专业的主干课程和培养目标,设定人才的培养框架,规定专业的招生规模,甚至决定专业的生死存亡,在高校的专业建设方面形成了“一刀切”局面。

3理工类高校办文科专业基础差、底子薄

缺乏经验,缺乏人才,是理工类高校开办文科专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文科专业的课程建设与完善,要依靠一代代文科人的努力,依靠经验的不断积累,依靠知名学者和团队的不懈坚持,承认理工科高校开办文科专业时存在的不足,承认客观条件的差距,是正确解决理工类高校中文科专业课程建设诸多问题的理性基础。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1课程体系建设要坚持开放、融合的原则

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的课程建设一定要善于利用所在高校的优势,积极整合各方面资源,突破常规,采取兼容并包,融合发展的策略。要明确专业办学的理工科大背景,通过开放和融合的课程体系,确定学科的基础走向和服务的范围领域。

首先,文科专业的课程设置要结合学校的优势学科,明确专业特色与发展方向。其次,课程设置要文理、文工互跨。“均衡教育”理念要贯彻到文科专业课程的建设中,要根据发展定位,结合学生兴趣,有针对性地开设适合文科专业学生的理工类课程。再次,课程建设既要服务专业发展,又能促进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的提升。理工科高校开办文科专业,不能为专业而专业,还要负担起全校人文素质提高的任务。

2建设个性化的课程体系

高校在办学时会采用不同的课程观来指导专业课程设置,进步主义课程观认为,“高校课程的选择、组织、实施、评价应该心理学化,与学生的兴趣相联系,以学生的兴趣、需要为基础。高校应采用一种适切性课程,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在学生兴趣和实际生活经验基础之上、适合学生自由发展规律的课程。”方文彬认为,“就大学课程体系而言,应回归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积极创造良好的开放自主环境,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上课时段与教师、自主选择专业方向、自主安排大学的学习进程”

建设个性化的课程体系,落实到操作层面,即在完全学分制的基础上采用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在确保专业特色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最大限度的选择空间。学生可以跨年级、跨专业、乃至于跨校选择课程。专业课程模块建设,以社会实际需求或特定技能的养成为导向,将学生的能力加以专项深化培养。

3建设有实效、有特色的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对文科专业学生成才的重要性已经得到教育界的普遍认可。如何建设有特色,能产生实效的实践课程体系,则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摸索。

实践课程建设一直是文科专业办学的软肋。首先,高校对文科专业实践课程建设欠账较多。其次,如何构建文科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经验缺乏。第三,文科专业的实践课程同理工科专业确实存在较大不同。以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来说,工科专业的实习基地一次性接纳学生的数量多,课程集中度高,便于管理和考核,而文科专业实习基地一次接纳学生的数量多在个位数,实习分散,管理难度大,考核也难。

面对上述种种问题,文科专业在构建实践课程体系时,要注意开发适合本专业的实践考核标准,建立文科专业实践管理章程,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面形成独到的体系。实践课程体系的具体框架,可以从校内和校外两个方面展开。在校内,注重文科实验室建设,发掘课堂教学潜力,充分利用校内各种实践教学资源;在校外,要积极引进校外智力资源、技术资源,开发建设优质的校外实习基地,形成校内外联动的格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文科专业的课程建设,肯定能够客服困难,有效解决诸多问题,办出特色,办出实效,促进专业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蔡磊砢.跌宕起伏的文科[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9(2):58.

[2]胡丹蕾.我国地方工科高校文科专业改造研究[D].武汉大学硕士论文,2011.

[3]别敦荣,徐警武.我们为什么要办综合性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00(6):92-96.

篇3

关键词:网络示范课程;教学视频;资源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经历着开放教育资源的全球变革。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开启开放式课件(MIT OCW)计划,引领了开放教育资源运动[1](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OER)。从2003年起,我国各高校陆续开展了国家、省市、学校3个层次的一系列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新乡医学院于2009年启动了网络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确定该项目的指导思想、建设目的和方案,突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提出“三层次教学设计”[2],满足学生自学和辅助课堂教学的需要,建设方便学生自学、交互和考核的网络课程。

经过近3年的建设,笔者近期对我校网络示范课程视频资源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并进行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1 视频资源建设的实践

我校建设的网络示范课程均为医学基础、主干课程,影响范围广、受益面大,教师在建设过程中注重教学设计和应用效果,为学生提供表现形式丰富、设计科学的视频资源。视频资源的获取方式有多种,可以通过网络免费下载、购买及受赠等,这里主要讨论学校自建的教学视频。

1.1 严格要求,提高教学视频质量 在建设过程中,教学录像与精品课程中的要求不同,并非仅仅录制几节示范课,而是对课程全程录像,涵盖了理论课和实验课;对重要的知识点录制问答录像;为拓展学生知识面,还录制讲座录像,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录制前对多媒体课件进行审核,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视频中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非常重视,从2006年开始每年对全校多媒体课件进行审核,使教师制作水平逐步提高,多媒体课件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和教学管理部门及同行的认可。多媒体课件合格率从2006年的29.83%上升到2011年的73.64%。

同时,对教学时间、教师仪表等方面也做出了具体要求和规定,录制过程中严格把关,对每个教学视频都设置了目录索引,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1.2 扩增自动录播系统,扩建教学资源库 学校设有专门的录播教室,布置较为专业的摄制环境,营造现场授课氛围。教学视频采用当前先进的自动录播设备制作,将教师视频、声音、教师电脑屏幕同步录制生成“流媒体课件”,具有制作周期短、分段导航、降低对网络带宽的需求等特点,充分发挥设备性能,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录制模式,避免“画面单一”、“头像搬家”等问题。同时,扩建教学资源库,扩大用户和课程注册数量,适应大规模应用,方便资源浏览、查询、下载、上传和评价。

1.3 师生评价 为进一步分析建设效果,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对145名学生和多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二年级学生(在所学课程中至少有1/2主干课程上网)65名,三年级学生(在所学课程中至少有1/2主干课程上网)50名,一年级新生30名(学习的课程以基础类课程为主,全部上网);教师10名(副教授以上职称、参与教学并且主持建设网络课程)。调查结果显示,师生认为教学录像栏目中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整合的是否充分86.7%,学生对教学录像中设置的目录索引满意度达90.50%。另外,调查还显示,学生认为“课程资源”、“课程录像”和“学习纲要”是3个最重要的学习栏目,所占比例分别达到22.70%、19.15%和16%。

调查结果表明网络示范课程建设凸显教学录像和多媒体学习纲要两大建设重点,能突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体现课程整体、章、节(单元)三层次教学设计,实现自学、交互、自测等功能,总体评价:基本成功、比较满意、值得推广。网上自学课程是与课堂教学并列的一种教学形式,对于学分制、弹性学制的实施和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有重要意义。

2 视频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由于学校重视,建成了一批特色鲜明、媒体表现形式多样、功能齐全的网络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调查和研究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部分人员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在建设过程中,大部分人员能够按照要求参与网络示范课程建设,进行教学视频的录制,但也有部分人员积极性不高,可能存在如下原因:

2.1.1 教师“晕镜头” 在录播室中虽然尽量模拟教室环境,录制过程中也让学生听课,营造课堂氛围,但毕竟和真实的上课情形不同,特别是青年教师,“晕镜头”的情形很常见,在镜头面前不自信,瞻前顾后,缺乏激情,课程录像的互动效果不如真实的课堂教学;若备课不充分,通常需要多次录制才能达到要求,影响其积极性。

2.1.2 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参与摄制、后期制作的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加班工作成了常态,而工作量如何计算等问题,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较好的解决办法,靠行政指令要求完成教学录像任务的情形教多,也影响了参与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2 对教学视频艺术性关注不够 学校对网络课程及教学资源建设非常重视,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相关设备,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率,但对人力资源的投入有限,从事教学录像摄录编任务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承担,中心工作繁杂,其工作人员一般都身兼数职,对教学视频进行深加工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对医学专业内容又不熟悉,加上受“速成开发理念”[3]的影响,往往对教学视频加上片头片尾,去掉教师录制过程中有误部分就上传至服务器。

篇4

一、农村中学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1)未充分认识到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对实验室在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到位,即把实验教学视为次要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对实验室工作的认识仍然只停留在文件写的重要,口头讲的重要,实际行动不重要的层面上,对实验室的功能作用认识不到位,仍然把实验室看成是课堂教学的辅助环节,有时间就做,没有时间就不做,或者停留在讲述实验这一环节上,教师往往把实验的重要之处当作课本中的重点内容来讲述,失去了“实验通过实际动手来验证科学理论的本质”。

(2)对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不循不依。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损坏实验器材不能得到及时赔偿,损坏大型仪器不能得到及时的维修,实验室管理人员不尽其职,使实验器材的使用、损坏得不到及时记录。

(3)实验室管理人员不够专业。很多学校认为实验室处于教学的从属地位,很多年轻教师忙于追求课程教学的形式,实验室成了“老、弱、病、残”及家属的安置所,这些人员由于年龄、精力、知识等的限制,大大降低了实验室的工作效率。

(4)大型仪器设备购置不充分。农村中学由于经济条件等的限制,没有足够资金购置大型仪器设备,或者事先没有对任课教师或技术人员培训,没有经过充分的考察,造成购置仪器规格偏大或偏小,不仅给采购工作造成困难,还浪费了资金,同时使实验教学更难开展,甚至处于停滞状态。

(5)实验药品管理不到位,浪费较大。由于实验室管理人员对药品分类不当,对所要进行的实验药品计量不能准确掌握,造成发放实验药品过量、超量。对学生要求不到位,没有讲清药品用量,使得学生乱加、乱倒、或拿出实验室,这样不仅造成药品浪费,还有安全隐患。

(6)实验室封闭,有名无实。多数农村中学实验室管理人员由非专业人员承担,对实验内容不熟悉,或者害怕浪费实验药品、损坏实验仪器,因而以学生的安全为名,把实验室变为学生的“禁地”,致使其变得有名无实。

二、解决实验室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

(1)充分认识实验室的重要性。在当前新课改的推动下,教学目标中明确规定要开适量的实验,如高中生物选修1中主要以实验为主,因而实验室建设肩负着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优秀中学生的使命,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能力,以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2)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应分隔出来,由教学直属领导牵头,专人管理,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实验室人员的定岗、考核、培训制度,做到先培训再管理,建立监督机制,填好器材使用记录,做好档案归类工作。对于管理出色、故障率低、认真负责的管理人员给予奖励,对不遵守规章制度,造成设备损失的将严厉惩罚,做到赏罚分明。

(3)充实实验室教师队伍,提高实验能力。在新课改的前提下,多增加专职实验教师,减少兼职实验人员。专职实验教师有能力、有精力进行实验课程、实验项目,能够对实验药品、器材分类管理,这样既减少了药品的浪费,又提高了实验效率。鼓励专业对口的年轻教师走进实验室,其有能力、有精力管理学生、管理药品,同时对所要做的实验药品剂量能很好的把握,如此避免了药品过量、超量浪费。鼓励实验室管理人员多学习、多探讨对一些简单仪器的维护、修理,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

篇5

关键词:工业设计;工程硕士;培养目标;课程建设;交叉学科;设计艺术学;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1984年由国家教育部提出、1997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制正式出台,至今已有近20个年头。其中“工业设计”或“艺术设计”方向工程硕士教育在教学模式、课程与师资建设、社会实践方面有所探索,为促使工程硕士教育有更快的良性发展,有必要对此专业方向中有违工程硕士教育宗旨、模糊混淆工程硕士教育与本科以至高等职业教育分工的一些失误现象加以检讨,以期工程硕士教育有足够的品质保证。

一、“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和

“工业设计”的“交叉学科”性质

2009年国家批准了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制,是为了弥补“学术型硕士”实际操作能力差的缺点。就“工业设计”(含艺术设计,下文同)方向而言,这一缺点与国外相比却正好相反:国外研究生读完硕士,就是进入社会设计部门工作的介入点;只有实际操作能力弱或有意于史论学术研究者才进入博士层次的教育。事实上中国的“工业设计”方向“学术型”硕士生弱于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也同样弱于“学术型”独立研究能力。其原因之一是“工业设计”的“交叉学科”性质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真正认识,很多时候“工业设计”被看作类似“美术设计”的画图,在课程设置上没有脱出“美术学”的框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在学术理论方面和工学硕士并无二致,差异只在于前者侧重于“实践”,后者侧重于“应用”,工程硕士更侧重于“学术实践”。“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复合型”的“工程设计”人才,“工业设计”的工程硕士就是要能对设计物的“技术”提出要求的人才,是能以“艺术”的能力对“技术”(含材料)整合、匹配,使之成为新的终端产品的人才,远非“图形”(不论是手绘还是CG制作)的制作者。这一点是基于科技史的一个基本史实――一件新产品的诞生首先是有“设想”的“计划”,在生产技术经验有相应累积条件下才可能使“设想”的“计划”有所实现。如蒸汽机早在50年(中国东汉刘秀做皇帝的时候),就有古希腊亚历山大里亚的希罗在他的力学著作中提出了构想,直到17世纪才有了切实的“实践”。1690年(清康熙二十九年),曾做过惠更斯助手的帕潘独立研制成功第一台有活塞的蒸汽机。到了1733年(清雍正十一年),英国约・凯伊发明织布飞梭,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至1782年(清乾隆四十七年),瓦特完善了联动式蒸汽机,使人类生产能力飞跃至一个新高度。虽然如此,瓦特及一大批热衷于“发明”的“发明家”们,并不清楚蒸汽机工作的“科学原理”。过了60多年,到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才有焦耳测定出热功当量,使“技术”有了“科学”的依据,也从此使新“技术”的产生、更新加快了速度。“技术”更新的速度加快,“工业设计”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设想”的“计划”既考虑到对已有“技术”功能的应用,也往往在“设想”中会提出超越现成“技术功能”范畴的新的“功能要求”,这就突出了“工业设计”和“技术开拓”的互动关系。20世纪是机械工业、电子、微电子工业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各门类新技术的终端产品在人类生活、生产领域普遍应用,人类生活与生产形式的改变速度加快了,“工业设计”与“技术开拓”的互动关系越趋紧密,20世纪也因此被称作“设计的时代”。以“手机”的“工业设计”为例,当“设计”要求其厚度不超过9厘米时,会引起一系列零部件体积的改变。如芯片的厚度要压缩,又带来封装技术的改进。其结果是“技术”突破自身已有的“工艺”模式,出现新的“技术”与“工艺”。计算机最初由主机、显示器、键盘组成,学过设计的乔布斯向他的技术主管提出要制造出一种“可以在牛仔裤上操作游标”的工具,结果是产生了“鼠标”。从这点说,“设计”催生了新技术、新产品的诞生――“工业设计”为技术的再突破提供了“路标”的作用。从技术自身更新的方面说,不同的技术有不同的应用功能,“工业设计”可以对不同的单项功能技术有目标的整合和匹配,推出新的多功能应用价值产品。仍以手机为例,手机的产生最初是希望有可以不依赖“有线”而更自由方便的通话方式,经过科技的努力制造出“蜂窝”式结构的讯号传播网络,“手机”的诞生有了可行的基础,于是出现“语音”通话的“大哥大”。“工业设计”再整合已成熟的其他技术功能,很快使单一“通话”功能的手机从无线通讯技术兼有网络光纤技术,拥有摄像、录像、录音,及文字、图像网络传输等一系列电子、微电子技术功能;“手机”从此不再仅仅只是通话的工具。这种整合技术功能的“工业设计”在工业社会发展之初就开始了,1867年,法国莫尼埃发明了新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解决了金属与“土”的有效配比,为超高建筑的平面、立面艺术设计提供了可以应用的成熟的材料技术条件,于是就有了1931年第一座摩天高楼――纽约帝国大厦。公元前的苏美尔人发明了“轮”,改变了此前的搬运物体方式;到1893年,麦基尔・派德森发明了自行车,把“轮”的“技术”作为基础,整合“齿轮传动”、“方向控制”等“机械”方面技术,设计出安全便捷的个人交通工具。今天“自行车”的“工业设计”仍然新产品层出不穷,原因在于“工业设计”就是具有不断整合、挖掘多种“技术”的“实用价值”,并使之成为“衣食住行用”各领域终端产品的性质和能力,满足“人”对丰富生活内容、提升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即便是农耕手工业时代的“工艺美术设计”,其宗旨也和工业社会的“工业设计”一样,都是“提高人的生活品质”,只不过前者的速度缓慢。所谓“生活品质”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产品功能带给人们实际生活的“物质”性的安全、便利;另一个是产品形态带给人们“精神”性的愉悦、舒适感。“衣食住行用”的生活领域有各自不同形态的产品,有不同的使用功能,为“人”所用,最终改变的是“人”的生活方式。如桌、凳、椅的“高家具”,改变了中国汉唐以前千余年的“坐”、“卧”方式;釉瓷器的出现,提供了更易于清洗的饮食器具,但真正取代陶器,成为乡镇普通人家的餐饮器,还是近100多年的事……所有这一切虽然都在不同方面提高了人的“生活品质”,但“提高”的速度非常缓慢。尽管如此,还是反映出不同材料和技术,都是在“艺术设计”的统筹下才成为可用的产品形态的历史事实。如果“技术”只停留在经验层面,“科学”只囿于实验室范围,技术和科学的社会意义就难以展示。“工业设计”则以终端产品形态把技术、科学的社会意义、经济价值“实践”化,所以工业设计是科学技术“实验室”阶段的后续或“前导”(提出功能要求由技术部门解决),和“科技”研发同属一个系列,也是工业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工业设计”包含了“艺术设计”与“技术完成”两部分内容,是“艺术”与“科技”的“交叉”,也是“文科”和“工科”的“交叉”。工业社会的“工业设计”中的“艺术”部分和农耕手工业社会的“工艺美术设计”不同,“设计艺术”在这里已经成为“设计”的一种“方法论”而自具完整体系,前期从市场调研分析开始,定位产品消费要求、产品功能到材料选择,然后出概念图、效果图、文案编写,再出模型,形成一个“程序流程”;其中结构图、施工工艺图一般由相关技术人员制作。如上所述,“工程硕士”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复合型”的工程人才,在“工业设计”方向来说,即是有统筹匹配、整合运用不同技术能力,具有“艺术创意”基础和相应艺术表达能力的设计师、工程师。与之相应的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人才是技术操作熟练的技师,即“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参见教育部《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至今已“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包含了“CG”(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制作技师,为“工程硕士”的“工业设计”培养配备了足够的社会人力资源。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一、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体育课程建设的资源不足

体育课程建设资源不足是很多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现象之一,体育课程建设就是保证学生根据个人爱好选择体育课程。但是目前的高职院校中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选择存在很大局限性。高职院校一般会设有篮球、排球、羽毛球、足球等体育运动和太极拳等武术项目。再加上我国南北差异明显,南方天气比较炎热,高职院校会设有游泳项目;北方的冬天比较寒冷,所以经常会设有滑冰等冰雪项目。高职院校面向全国招生,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导致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除此之外,部分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缺乏,场地和体育器材有限,这也是影响体育课程建设的关键因素。

2.体育课程自由度有待提高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很多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一周只有一次,而且在通常情况下,体育老师在一学期只开设一项体育运动课程,比如大一在体育课程中学习太极拳,那么整整一学期的体育课都要学习太极拳,而不能进行其他体育项目的锻炼,大大限制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目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自由度不高,对建设高水平的体育课程有很大的限制性。

3.体育课程教学大纲有待完善

体育课是很多大学生非常喜欢的课程,因为体育课程集理论学习和娱乐为一体,对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很多高职院校中,体育课程不规范,没有制订明确的教学大纲,导致体育老师在上课时往往是重娱乐、轻教学,远远偏离了体育课程原来的教学宗旨。在大学体育课方面,一般是老师给一个球组织大家一起玩,期末的时候进行体育考试,这种体育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问题就是没有制订出规范的教学大纲。

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的对策解析

1. 提供足够的体育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的关键所在,在制订体育课程目标前,首先要分析调查学生对体育项目的爱好情况,然后增设相关的体育课程,比如篮球、足球、健美操、滑轮、排球、乒乓球等体育运动项目,尽可能多地增加体育项目,从而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同时高职院校要壮大不同体育项目教师力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同时,学校要提供足够的体育教学资源,增加资金投入,除了国家政府投入的资金,还可以通过相关的政策吸引当地的商家为高校投资,以便为高职院校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1]。

2.满足学生多样性的需求

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中,一定要考虑学生多样性的需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制订出科学、合理、规范的课程,允许学生在体育课上学习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同时,在建设体育课程上,通过3~5节课的理论学习让学生对学习的任务和目标有一定了解,从而避免学生盲目选择体育项目。

3.完善体育教学大纲

随着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的方法和目标发生了很大改变,高职院校要把体育课程的课堂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与情感目标、知识目标相结合,并根据这些目标,制订科学、合理、规范的体育教学大纲。在这一过程中,要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职业生涯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保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顺利进行[2]。

三、 结束语

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性人才的摇篮,其课程建设关系到学生学习知识的质量。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制订一系列整改对策,希望对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精品课程 制度缺陷 质量保障 高等学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1-0040-02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普遍实施了精品课程制度,投入了一定的建设经费,重点建设一些重要的课程,在教材编写、教学改革、课程网站、电子课件、教学内容与方式、教学评价以及教学成果申报等方面进行建设,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改进与完善,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基础,并通过持续的努力,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精品课程的建设确实在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精品课程制度本身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制度缺陷,既影响了精品课程建设的规范化与有效性,同时也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本文通过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级管理会计精品课程的建设体验,结合我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精品课程建设制度的主要缺陷,并借鉴国内外精品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构建提高精品课程建设质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促进我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效果与效率的普遍提高。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制度缺陷

我国高等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制度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着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这些缺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申报制度的缺陷

各高等学校的精品课程采用申报评审制度,这种制度本身存在问题,许多院校的精品课程审批缺乏标准,以被评审者的科研成果以及评审者的主观感觉为依据进行评审,评审专家也存在非专业状况,常常出现确定的精品课程建设者并不是本课程最优秀的主讲老师,甚至从未上过本课程的情况。即使精品课程的评审是公平的,由于精品课程建设是长期的,存在有上无下的现象,随着人才引进以及教师授课变动,还会出现精品课程的建设者不是本单位的最优秀教师或已经不讲授本课程的现象。

2.建设标准发生扭曲

许多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标准侧重建设者的科研成果,忽视教学与教改成果。这种现象是由于精品课程的申报与结题验收均把建设者的科研成果作为要求和标准,似乎科研成果多的教师所讲授的课程一定好,而教学效果很好缺乏科研成果的教师很难通过申报与结题的评审。这种科研成果导向,使得精品课程的建设标准发生扭曲,许多精品课程的建设流于形式,建设者不精心提高授课质量和教学效果,而是用科研成果来替代精品课程建设,使得高等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多而效果差。

3.存在名义建设者与实际建设者的现象

由于多数高校精品课程申报标准发生畸形,使得教学效果好而科研成果相对较少的教师难以取得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使得精品课程的审批向领导以及科研成果多的教师倾斜,领导及科研骨干取得精品课程,既没时间上课,也没有精力从事精品课程建设,便成为名义建设者,而课程的真实建设者是那些有建设能力而不能取得立项的任课教师,这种现象在高等学校中非常普遍是精品课程建设制度缺陷造成的。

4.精品课程网络建设不规范

根据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必须要建设精品课程网站,宣扬精品课程的建设成果,同时也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评价标准的扭曲相对应,精品课程网站多在宣扬课题负责人的科研成果以及部分教学成果,许多网站没有与学生进行交流的窗口,无法实现对学生进行课程辅导以及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使得精品课程网站建设也流于形式,起不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5.评价制度的缺陷

评价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的建设效果应采用综合的指标体系,既要克服偏重科研成果忽视教学内容建设的现象,又要尽量减少主观评价方式。特别在精品课程的建设内容上要进行规范,根据建设内容确定评价指标,并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精品课程建设效果的评价,通过评价检查精品课程的建设效果,并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精品课程建设的质量保障途径

完善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的建设制度,提高建设质量与教学效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高等学校各方面人员的共同努力,还要不断对建设的内容与标准进行修改与完善,才能够通过动态管理促进精品课程建设效果的持续提高,根据我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探索精品课程建设的质量保障途径应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入手:

1.形成良好的精品课程建设环境

环境建设的目的是塑造组织文化,良好的环境是提高精品课程建设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基础,这种良好的环境包括领导的重视、建设者的责任与积极的建设态度、规章制度的完善、建设的程序化与规范化、评价合理化与公正化等。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建设,形成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良好的建设环境,利用环境本身所具有的特定功能和作用,促使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人员按照规范的行为和程序进行有效地工作,从而实现预期的建设目的。

2.实行动态的申报与建设制度

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的建设应分阶段进行,并应取消“终身制”,根据建设目标和具体要求,实施动态的申报与建设制度,选择最优的建设者并组建最佳的人员组合;建设过程中实施动态管理,根据具体的管理效果实施建设控制,重点培育与建设具有良好发展前途的精品课程,讲求建设的效果,促进精品课程建设的高效化与规范化。

3.修正与完善建设标准

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是标准的不断修正与完善,只要标准正确,精品课程建设才能有效。在高等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中,标准建设相对比较薄弱,许多高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标准很不完善,而且还存在很大偏差或错误,影响了精品课程的建设速度及效果。因此,修正与完善建设标准是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一项迫切任务,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在建设标准的不断修正与完善中才能逐渐提高建设效果。

4.提高精品课程的网站建设质量

精品课程网站是动态反映建设成果,加强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渠道。网站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精品课程的网站建设中,应注重建设内容和建设方式的规范,特别重视与学生互动功能的建设,能够及时了解精品课程建设中学生的感觉以及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通过网站建设宣传精品课程的建设成果,解决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问题,促进精品课程建设效果的提高。

5.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评价制度

评价制度是精品课程建设有效的保障,通过对精品课程建设内容及效果的评价,可以检查精品课程的建设效果,促进精品课程建设按照要求和标准进行规范建设,促进精品课程建设效果的提高。

提高精品课程建设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以上分析了其中的一些主要对策。在高等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中,应抓住主要的建设内容进行重点建设,同时注重精品课程的全面建设,就会不断提高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基本结论

精品课程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高等学校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为探索精品课程建设质量以及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分析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我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主要制度缺陷,分析了这些缺陷存在的主要原因,并结合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精品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探索了提高精品课程建设质量以及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对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的规范化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孙 涛.精品课程群建设模式及优化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1)

2 刘丹平、吴 洁.在互动实践中保障高校教学质量持续提高[J].江苏高教,2005(4)

篇8

关键词:工作过程 船舶建造课程 研究 实践

我院(渤海船院)船舶建造课程经过近三年的建设,在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关心帮助与大力支持下,在课程组全体成员的积极努力下,已完成课程的建设工作,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同时经过相关专业的实践与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逐步得以完善、推广,为使本课程建设的成果更进一步取得更大实效,现将课程建设成果总结如下:

1课程建设思路及过程

1.1组建课程建设团队

《船舶建造》课是这次骨干校建设中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首先确立了课程建设团队,在课程建设团队中,有来自船舶企业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有丰富课堂教学和生产实践经验的老教师,也有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充满活力的中、青年教师。课程建设团队对企业需求、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职业标准、人才市场等多个方面展开调研工作,并对调研成果进行了整理,撰写了调研报告,为后期课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2校企共建课程

随后课程建设团队与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共同合作建设确定了课程建设目标,即课程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对该课程的整体建设,建设成特色鲜明的项目化课程,具有可借鉴性和示范性;拥有一套与我们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理念改革相适应的且教辅资源丰富的教材;工学结合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达到省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较为完善的教学资源,网上展示,并实现网络学习、测试和师生互动,可供校际间、校企间交流学习使用,实现资源共享;建成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教学经验、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使《船舶建造》课程带动其它专业课程的建设。

2课程建设内容及方法

船舶建造课程教学实施内容的选取应适应壳、舾、涂一体化造船新工艺,围绕五种典型任务工作过程,十一个项目来设计,突出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课程以典型船舶――150T冷藏船、159000T原油船生产图样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工厂实际生产船舶的建造,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使学生具备船舶建造的基本能力。

具体方法为:

一是课程重新定位,根据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瞄准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按照理论与实践相融、常规与高新并重的原则,基于工作过程开展建设,每项任务是学生对工厂实际船舶生产图纸进行放样与制作。采用以项目为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具备船舶建造的基本能力。

二是完善课程标准,本课程以应用为目标、以实践为主线、以能力为中心进行设计,既做到突出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又与现代造船紧密结合。

三是课程内容更新,在课程内容上体现出行业企业发展和岗位工作任务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并根据企业要求和技术发展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上,重点体现实用性和技术性,面向工程实际,按照工作过程将各个学习任务由单一到综合开发。

四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围绕就业岗位,形成与工作任务相匹配的项目来进行学习。每个项目详细描述学习任务,确定教学时间,确定学习目标及评价标准,确定具体的学习内容,确认教学条件和环境要求,如场地、人员、工具和可供选择的教学媒体与学习资料等。

五是课程考核模式,根据课程特点,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考试考核方法。突出过程考核、技能考核在课程考核中的重要作用。

六是工学结合教材,与行业专家及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精选企业实际造船生产图样为教学案例,完成教材,经过试用,发现问题,再通过企业、同行、学生等各方面意见反馈进行修改完善,最终能够在教学中使用。

七是建立教学资源库、网络教学平台,为了便于更好的满足和实现网上学生自学、测试、师生交流、校际交流和校企共享等方面的需要和目的,与软件开发公司合作,根据素材和脚本,开发建设教学资源库,搭建网络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八是本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包括专任教师及企业外聘教师,能够达到“双师”标准。

本课程根据企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共性要求,基于船舶行业企业中船舶生产设计和船舶生产工作任务,按船舶图纸识读和绘制的过程建设。通过课程建设形成一套以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案、课程的评鉴与考核及规范课程教学过程为内容的完整课程体系。

3课程建设成果

经过调研、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我们取得了预期成果,全课程组成员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都最大程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实施了大量的实际建设工作,保证了课程建设的顺利完成,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

4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公司开发的教学仿真软件未开发成网页版本,所以在进行网络教学平台数据转换时,造成一定的困扰。(2)学院与清华大学合作的网络教学平台,在试题库与在线测试模块的实践过程中,发现,一旦将试题库中的试题导入在线测试,原来的试题库的题,则不再有,以造成试题的减少。(3)课程建设团队中,缺乏较高计算机能力者参与,以致有些教学软件在平台上难以正常使用,需要现用现装,给师生带来不便。

课程组今后开发多版本的教学仿真软件,以支持不同的环境使用;课程建设团队组建时,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增加计算机能力强的建设人员。

参考文献:

[1]杨喜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物流专业课程体系[J].中国市场,2011,(49):198-200.

[2]卢扬,胡南珍.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标准构建初探[J].内江科技,2011,(06):165+185.

[3]于钧,鹿雁慧.对高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问题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11,(05):167-169.

[4]辛连学.“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模式应用的局限性分析[J].职教研究,2011,(01):25-28.

篇9

【关键词】 普通院校;生物工程专业;系列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2

课程建设是学校办学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是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抓好课程建设工作至关重要。

课程建设可分为一门课程建设和系列课程建设,其中一门课程建设是指教学计划中某一门课程建设。系列课程建设是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力培养要求,按照课程与知识、能力培养的对应关系和衔接顺序,以矩阵形式将系列课程组构建成专业系列课程体系,最后对每组课程进行系列课程建设。本文主要介绍沈阳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的系列课程建设情况。

一、专业系列课程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专业课程之间存在教学内容交叉与简单重复的现象,不仅占用大量学时,而且浪费教学资源。一方面,由于各课程长期以来都追求完善的教学体系,严密的教学逻辑,面面兼顾,形成了大而全的格局,课本越编越厚;另一方面,各课程之间缺乏协调,内容交叉重叠,越编越多,如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生物化学与微生物学、微生物学与遗传学等课程。

2、专业课之间各自独立,教学内容未能合理衔接,未能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学科分化本身是在科学发展到一定条件下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产生了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导致学科越分越细,必然产生庞大的内容与不断减少的课时之间的尖锐矛盾。一方面是经典内容动之不得,另一方面是新一轮的教学改革进一步减少理论教学课时,尤其是专业基础和专业课学时受到两面夹击,其结果是学科的新思想、新成果难以及时融入课堂。客观上影响了知识更新。

3、实验教学大部分是依附于理论课程的、经典的、验证性实验,缺少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其弊端为:①各门实验课自成体系,为了各自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导致实验内容重复庞杂;②内容陈旧,经典的验证性实验多,研究探索性实验少,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③实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照方抓药”、“照葫芦画瓢”式做实验现象比较严重,抑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4、教学实习形式单一,学生动手实践项目少。不少教师仍沿袭注入式教学,学生记忆了大量的知识,但动手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未得到很好的发展。多数实习目标不明确,任务不具体,无法量化考核实习效果。

二、专业系列课程建设措施

(一)构建专业系列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课程与知识、能力培养的对应关系,以矩阵式构建专业系列课程体系。(见下表)

(二)生物学知识系列课程建设措施

1、课程重组与优化

本专业将动物学、植物学和生理学等课程整合成一门“普通生物学”课程,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奠定了良好的生物学基础知识。

2、整合理论课教学内容

合理安排课程之间的衔接顺序,避免教学内容严重交叉和简单重复。例如,有关细胞形态学和生理学的知识内容放在《普通生物学》课程中重点讲授。涉及蛋白质、多肽、多糖等分解、合成的生理代谢知识放在《生物化学》中重点讲授。有关微生物培养、分离、纯化、灭菌、消毒及无菌操作知识放在《微生物学》课程中重点讲授。由此通过系列课程建设,可使生物学知识系列课程之间分工明确,重点突出,衔接合理。

3、专业教师按系列课程组开展教研活动

系列课程组的教师彼此之间互相听课,评课,相互了解和掌握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核心知识,共同研究教学内容和衔接顺序,修改教学大纲,使专业知识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

4、按“三层次”构建专业实验教学系列课程体系,增加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内容

第一层次是基础训练实验:整合无机、分析、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生化分离技术、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等课程实验,主要包括基本操作、基本技能训练,常见生物大分子性质、分离方法、定量测定和有关生物参数测定等。这一层次重在基本操作技能和规范化的训练,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实验素质。

第二层次是综合实验:该层次以通风、厌氧发酵为主线,对发酵原料及产物的性质、结构和成分进行测定,通过这一层次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从事生物实验的技能技巧、独立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层次是设计实验:学生按一定题目,自己查阅文献,制定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学生也可以参与到教师科研课题中去,使学生及早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5、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集中实践教学体系

对过去单独的、自成一体的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专业集中实践教学体系,将能力培养贯穿到教学全过程。

三、系列课程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1、有利于深化和加强学科建设

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是保持和发展学科特色的前提。一个学科要在高校处于优势地位,除了有学术方面的优势之外,还必须有课程建设的优势。

2、有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单门课程建设,自我完善,难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而系列课程建设是从专业建设整体考虑,在课程结构上,追求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最大限度的协调与统一,使教学效果最大化。在教学内容上,寻求理论和实践的最佳结合,通过减少理论学时,强化实践环节,可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有利于课程整体优化,课程建设成效显著。《微生物学》先后建成院级、校级精品课。《普通生物学》成为在建省级精品课。

4、有助于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通过系列课程建设使经典内容更加精炼,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程总学时减少15%,教材压缩20%。

5、有利于深化实验教学改革。通过系列课程建设,可以浓缩实验项目,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打破必修实验一统天下的局面,增加现代生物新技术的实验内容。

6、有利于课程之间的相互协调和教师之间的密切配合,促进专业系列课程教学水平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申永胜,白光义,姚健.机械设计系列课程体系改革与教材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0,(2):22-24

[2]姚健,申永胜,黄纯颖,等.机械设计系列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01):37-43

[3]申永胜.关于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S1):119-122

篇10

关键词:地方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3-0042-02

自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2011 年4月开始启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以后,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日益受到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的重视,也受到广大教师的热烈欢迎和热情参与,它是“十二五”时期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1]。各个高校都积极地开展本校的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建设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当然,在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示范效应与引领作用。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建设的目的是“以点带面”,也就是说通过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建设,推进其他课程的建设工作,从而使得其他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一、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重申报,轻建设,缺乏远景规划

客观上来说,很多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在课程申报的前期阶段,尤其是在课程申报之前、课程申报之中都很积极主动,做了大量基础性的准备工作,可是一旦课程申报成功,拥有了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称号,课程负责人往往就产生了一劳永逸的思想,从而不知不觉中就放松了对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过程的建设,简言之,就是重视结果而不重视过程。我们认为,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建设绝不能有懒汉思想,精品视频公开课程也绝不是区区三五年的精品,而是要持续建设,打造成为永远的精品课程。实践证明,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建设工作应该是一个长时间的积淀和在日常教学中反复实践的过程。在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要有系统的可操作性强的课程建设规划,课程建设规划中应该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教学内容改革规划、教学方法改进规划、教材建设规划等各个相辅相成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学校教务部门应该积极发挥监督与日常管理作用。

(二)师资梯队不合理

一般而言,在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往往都会有非常良好的初衷,也即力图打造师资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一流的示范性样板课程。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大多数的精品视频公开课程都存在着师资梯队问题。这主要表现为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负责人的科研能力、教学能力都很强,但是课程队伍中的不少主讲教师的科研、教学能力一般都比较弱,而这往往暗藏危机,也就是说一旦课程负责人调走或退休,其他教师往往因为缺乏历练,尚未形成足够强的科研能力与教学水平,从而无法保证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建设质量与教学效果。除此之外,还有些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存在着师资队伍中年龄结构不合理,中间年龄断档比较大,从而无法保证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持续地进行建设。

(三)建设资金不足

地方高校建设资金往往十分有限,要兼顾到学校教学环节的各个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对单个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建设资金就很难得到保证。而资金往往就是制约课程建设的瓶颈之所在,没有课程建设所必需的经费支持往往就无法形成对精品课负责人及其团队成员的激励作用,在此情况下,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工作也就无从谈起。

(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精品视频公开课的拍摄制作等方面有专门的技术标准,在录制场地、录制方式及设备、后期制作等方面均有具体的要求和技术指标。由于资金限制,地方高校在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制作过程中既有的录音、录像、制作等基础设施普遍比较落后。比如说录播教室条件不好与录播设备老旧、校园网建设水平跟随不上,达不到全覆盖的水平等。

二、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措施

(一)将过程管理贯穿于建设全过程

教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要积极发挥监督管理作用,不仅要组织好教师积极申报精品视频公开课,而且在相关课程申报成功后要做好后续工作,绝不能有一劳永逸的思想,要把过程管理贯穿于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的全过程。唯有如此,才能确保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建设工作持续深入地开展起来。为此必须针对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制定相应的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通过组织对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开展年度检查与课程建设规划的验收工作,从而建立起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全过程评估监督与管理机制,真正做到把精品视频公开课的课程立项资质评估、立项课程的年度中期检查、立项课程的建设规划的验收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对精品视频公开课程进行评估的时候,要树立课程负责人必须对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建设全面负责的理念。对被评为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对业经学校批准设立的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学校教务部门注意加强日常的监管,比如可以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的方式,通过走访获取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建设的具体情况,了解课程团队成员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以及课程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即将采取的解决办法等等,从而实现实时掌握课程建设动态。对于没有达到课程建设预期目标的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应该提出限期进行整改;对于整改后经教务部门组织评估仍然不合格的课程,应该终止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建设经费;对于不符合精品视频公开课程设立条件的课程,可以取消其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称号。

(二)合理配备师资,组建专业团队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并使这支队伍成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是我们建设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2]。为了在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中打造一批精品教师队伍,要合理制订教师引进计划,注意教师年龄、学历结构。要把广大中青年骨干教师的进修与培训工作纳入日常议事日程,形成常态化管理。一方面要鼓励广大中青年骨干教师积极攻读硕士与博士学位研究生,另一方面,要按部就班地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参与专业进修与业务知识的学习,或各种相关专业领域的国际与国内学术研讨会。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切实改善广大一线教师的工作环境与学习条件,调动一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与工作热情。

合理的师资团队是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的根基,除此之外还应配备包括教学设计、媒体制作等专业的建设团队。如同一部电视剧或电影的编剧一样,教学设计人员要根据精品视频公开课的特点设计出能够吸引人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媒体制作人员也应与教师沟通,了解专业知识,明确如何突出教学的重点内容。

(三)投入专项建设资金

对于经过遴选批准立项的精品视频公开课,学校要设立专门的课程建设配套资金,并保证专款专用。在具体的经费操作中,一方面,要根据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立项等级设定不同的配套资金额度,从而保证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持续、稳定与健康运行。另一方面,要注意建立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滚动式资金管理制度,分年度视课程建设情况下拨建设经费,激励课程团队教师持续努力,确保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得到持续的支持,从而建立起切实有效的长效激励机制。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要建设具有先进设备的录播室,培养能熟练操作的录播人员,或者由专业的媒体制作团队进行拍摄和后期制作。其次,在条件成熟时,要实现校园无线上网全覆盖,使学生能随时享受到学校的优势课程资源。再次,要加强学校校园网络的建设与日常维护。

三、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建设与管理的实践

佳木斯大学自从启动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建设以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先后有1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另外还有50门校级精品课程,实施精品视频公开课程以后又有2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学校一贯重视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是分不开的。

第一,课程负责人撰写精品课程任务书。在任务书中主要说明精品课程的建设规划,各个阶段所要达成的预期目标,对课程建设资金的使用计划等。学校每年根据任务书对精品视频公开课程进行年度考核,对于考核合格的课程继续划拨下一年度的课程建设使用经费,对于考核不合格的课程要停发经费,限期整改,进行再次考核,如考核仍不合格,则取消其精品课程称号。通过这些举措的实行使得精品课程负责人不仅有了危机意识,而且极大地调动了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与工作热情。

第二,加大建设经费投入,保证专款专用。学校在财力有限,资金困难的条件下,优先保证了专业建设及课程建设的经费使用,每年每门校级精品课程投入7000元,省级精品课程投入20000元进行建设,虽然投入的资金有限,但积少成多,将有限的资金用在精品课程关键方面的建设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第三,重视人才建设。学校对师资培训费用实行二级管理制度,要求教务部门作好整体计划后将资金划拨学院进行管理,更有利于进行教师队伍的建设。鼓励中青年教师走出去学习,吸取外面的经验,更好地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之中。

第四,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2014年年初投入建设具有采、录、编功能的高清自动录播室,使学校精品视频开放课程的录制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由于学校属于综合性大学,学校开设有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因此正在积极探索依托学校自身的学科优势,建立专业化的采编队伍。学校在积极筹划与有关公司进行洽谈,争取实现校园网络的全覆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