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意义范文
时间:2023-10-09 17:29: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建设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课程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最活跃因素,课程建设决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精品课程建设体现课程建设的水平,并且对其他课程起辐射、带动作用。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和教学考核评估等多方面的建设,其在推动教师整体素质提升,实现资源共享,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全面推动教学内容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精品课程 高职教育 要点 意义
一、高职精品课程建设要点
(一)提高认识是前提条件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学校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教师长期在教学第一线工作,其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经验丰富,了解学科课程发展的最新动态,担负精品课程建设的具体工作。因此,应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重视精品课程建设,充分调动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和建设,同时各部门领导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二)内容建设是核心
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系列化的优秀教材与精品课程建设是相呼应的。精品课程的内容必须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前沿性和实用性。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要设计合理;同时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相关资料要齐全,使之符合课程设计要求,并且满足网络课程教学需要。
(三)队伍建设是关键
师资队伍建设历来是学校建设和教改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评定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首要指标。一门课程之所以能够成为精品,是主讲这门课程的教师长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结果。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精品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应紧紧围绕“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展开, 形成高中级职称教师占一定比例的、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学效果好的教学群体。精品课程负责人应是由具有较高科研水平、较强管理能力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担任,他应是课程改革与建设的主要负责人,又是该课程的主讲教师,也是教学研究以及课程资源的学术组织者,对课程或课程群的建设质量和教学水平起重要作用。
(四)教学方法、手段建设是切入点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社会、虚拟企业、虚拟车间、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不仅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更方便了学生们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化、个性化学习。
(五)考核评估是保障
课程质量评估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开展课程评估是做好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评估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巩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开展对课程的硬件和软件的评估,可以了解课程建设的进展情况,把好课程建设质量关。通过课程评估和对合格课程的检查验收,为制定重点课程和优秀课程建设规划提供依据。学校、系主管教学工作的部门领导和教研室主任要亲自抓好这项工作,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保证。
二、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精品课程对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必然促进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学历层次、业务素质、专业水平、实践能力、科研能力,从而保证优质课程和资源的丰富。而且精品课程建设是以团队形式出现,以学科为基本单位,由一个人牵头,带领团队齐头并进,整体提高。不但从根本上取代了传统的“传帮带”模式,而且创造了真正意义上的“以老带新”培养青年教师的新模式。这种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训练营。随着精品课程建设的不断加强,教师的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高。
(二)有利于全面推动教学内容信息化建设
精品课程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例如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手段的使用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这一目标的。广大师生想要从事精品课程建设或使用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就必须提高其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同时,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也对各级教育机构的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品课程的一些评判标准也是对参评学校的网络建设、网络连通率等间接地起到了强制性改进作用,一旦有问题暴露,马上推进问题的解决。
(三)有利于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精品课程建设,一方面要求教师打破传统教学的授课模式,尽可能去拓展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要求开放精品课程网站,扩大对外影响,让更多的人可利用这种资源来学习,使教育资源得到共享。前者是开发利用资源,后者则是校际间的共享,这种共享只有在精品课程建设框架下方可实现。精品课程汇聚了最优质的教学教育资源,各高职院校通过网络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这将减小资源浪费。在精品课程建设标准中,与课程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必须要上网,并鼓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一并上网。精品课程建设中,从课程的筛选、申报、评审到公示、公开和使用,都要通过网络进行,最终必将充分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师和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
(四)有利于推动专业系列课程整体建设
面对高职院校大量扩招,师资紧缺,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等矛盾突出的现状,高职院校精品课程所提供的优质资源也影响着其他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的提升。它的建设还推动着专业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推动着专业系列课程的整体建设,有利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也影响着其他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的提升。
(五)有利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精品课程是相对基础的,同时又能使多数人从中受益的课程。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搞好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对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此外,高职课程有示范性和推广辐射作用,通过宣传和推广精品课程,可以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从而达到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期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总之,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不能一蹴而就,应重在过程和发展,使精品课程建设成为学校常规教学管理的一部分,并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洪一、杨东铭.能力本位与工学结合:精品课程建设的原则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1):55-58.
[2]罗然.精品课程建设十大辐射作用[J].现代教育科学.2009(1):62-64.
篇2
在吉首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于1997年开始招生至今,近20年的建设与执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发展日趋成熟。随着电子信息新技术和半导体新产品的出现,社会对电子信息工程类人才培养[1,2]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不断地进行专业建设[3-5]和课程建设[6-8],人才的培养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从2012年开始至今吉首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特开设了多门新开课。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电子信息工程新开课程建设和实施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突出电子信息工程新开课程建设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建设的意义
(一)进一步突出专业特色
现阶段,因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大,已成为大部分理科考生的首选专业。在专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突出专业特色,曾对该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等各方面进行了多次不同程度的修改,添加了一些与该专业相关和相近专业课程,如计算机、通信、电气、自动控制等专业的核心课程,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学而不专的现象,专业学习迷茫,不能突出专业特色,不能把握专业重点和核心。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新开课程建设以专业建设为导向,为了适应技术更新和发展的需要,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增加和设置新的专业课程,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立合理的专业体系。新开设的专业课程为了特别彰显本专业特色,并辐射其他学科基础课及专业方向课,从而带动其它专业的课程建设以及学科群建设。
(二)有利于强化实践环节,加强能力培养
对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创新是学习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创造发明和实践能力是培养的最终目的。创新是基于工程实践能力、综合应用知识与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以上的能力。因此,大力发展这些技能不仅需要合理的课程设置,开展教学和创造必要的实验课程,还需要在实践中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够自主教育,这是创新意识和培训团队合作精神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的途径。
首先,我们要加强实践能力培养项目,它是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我们把电子工艺实践、EDA、ASIC电路、计算机应用设计等一系列实践性环节加入教学活动之中。其中,在电子工艺实践中,学生在了解电子设备生产过程的基础上,进行对安装和调试电子设备的能力训练。在EDA和ASIC电路设计中,通过熟练使用计算机,培养学生对电子电路设计与分析的能力。在计算机应用设计中,则对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行训练。以上教学内容是整个大学四年教学环节的主要内容,并辅以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高频电子电路,微机原理与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等。结合新技术的发展,开设了《射频技术》及实验,将所学的专业课程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和通信原理等课程的知识进行综合及运用。
其次,加强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通过电子电路课程设计,信号与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电子信息系统一体化设计,毕业设计教学内容,完成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其中,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安排在数字、模拟、高频电子技术课程之后,本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电子技术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本环节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给定的主题,使用电子CAD工具独立完成设计。信号设计和信息技术课程则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给定的信号采样策略和信号采集系统,并使用计算机来完成对信号的分析和处理,这一环节注重对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电子信息系统设计集成是在电子电路设计和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课程设计训练进行了两个链接后,本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应用全面的电子信息知识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毕业设计是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和测试。在毕业设计阶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工作,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单位的工作,毕业设计的主题多是结合单位工作内容并决定,也有一部分是基于教师科研课题的内容,或是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改革的一部分等。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和基本能力,在大三下学期,特開设了《电子设计竞赛基础》这门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素质和提高学生制作电子设计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有利于强化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整个大学教育中,需要体现和落实到每一教学环节上。针对这方面的训练,我们进一步开放实验室,并在实验室课程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鼓励学生自拟题目,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把电子信息系统的集成设计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设计类似的组织形式运用到电子信息系统综合设计中来,在给定一个目标系统(或学生自拟一个目标系统),由几个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完成总体设计到系统实现的整个过程,提交设计原型和设计报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系统的整体思想,技术创新和团队精神的分工与合作,在毕业设计阶段侧重于信息检索,国内外发展状况分析、技术路线、创新的培训和考试。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建设的作用
首先,高校教学建设是保证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建设,包括专业和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包括教材、师资队伍)、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学风建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新开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的基本建设之一。根据多年的新开课程建设实践经验,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新的电子信息工程课程建设涉及到相关课程教学及其相关链接的方方面面,是许多因素的集合,包括教师、条件、效果等等,这些工作通常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会遇到。因而有效解决这些环节是提高本专业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推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的建设,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有效地促进这些链接的建设,如能使教师改变教学理念,加强教材建设,更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促进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内容更新、改进课程与教学管理水平的影响,使其标准化和科学化,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电子信息工程的新课程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是不断发展进步的,甚至是已建成的高质量课程也面临更新与发展。在教材建设,例如,一部成熟的教材在内容方面,虽然相对稳定,但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具有知识的滞后性,所以改革旧的内容,补充成熟的技术前沿知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教材建设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教学条件建设,几年不发展,不变换,将落后于科技的发展。
同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建设是提高本专业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关键。对高校来说,课程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等教育质量高低。高校是通过实施教学计划来实现对学生的教育,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是构成本专业教学计划的基本单元,因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中须常抓不懈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相关改革是有其自身规律的,高校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相关改革最终目标是如何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一旦违背了这条规律,就相当于违背了高校的根本任务,也就意味着改革失败。所以,高校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相关的一切改革应顺应其自身规律,围绕教学改革来进行。新开课程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归宿和落脚点。教学改革的形式有多种多样,不是单一的,但教学改革的核心不会变,即课程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这也是新开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的难点和重点所在,对高校的技术要求较高。课程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本质,因此,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同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建设,能合理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优化投资渠道。长期以来,高校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建设中面临两大难题:一是高等教育系统的有限资源和实现高效益教育目标的矛盾。主要反映在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相关课程建设上的资金投入不足与创新素质课程的矛盾。二是教育经费投入有限,如何使有限的教育经费发挥最大的作用,减少浪费,是教育管理必须考虑的问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建设理论提出后,使得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建设能与本专业内的相关事情分清主次,在较短的时间内,人们找到了该专业合理的投资渠道,即合理配置人力、财力、物力,优化投资渠道,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校对电子信息工程新开课程建设上的投资是一种战略性的投资, 具有远见卓识。许多高校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相关课程建设是分期分批进行,尤其在重點课程的高级人才引进、教学设备更新、教材的编写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再次,对电子信息工程新开课程建设可以创造出该专业高水平的教学成果。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建设内涵清晰、投资明确,使其相比于其它课程来说有更清晰的方向、更严格的组织、更多有利的条件、更高的热情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且容易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3
【关键字】本科院校;秘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1. 引言
秘书学是研究揭示秘书及其工作的发生和发展基本规律及特点的学科,它与写作和管理等学科联系密切,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等特点。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当今社会对从事秘书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既需要具备秘书专业的基础知识,又需要掌握其他相关技能,例如办公软件及办公设备的操作与使用能力、熟练的语言文字处理能力、较强的社交能力、对复杂事件的综合分析咨询决策能力、熟悉相关的法律知识等。因此,作为输出秘书专业人才的本科院校秘书课程的建设就显得至关重要。对秘书课程建设的实践教学改革要符合秘书岗位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教学结合,最终达到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目的。
2. 秘书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就业难度的加大,社会对秘书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趋于专业化和全面化,对秘书人才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本科院校在秘书课程建设方面发展较慢,学科教学多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对秘书专业的实践性培养重视不足。对秘书课程建设的实践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1】。
首先,秘书学的一大特色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目前高校中的秘书课程大多设置在文秘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等相关专业下。传统的秘书课程的设置偏重于对秘书理论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达不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其次,秘书课程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这要求学生在学习秘书学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注重培养动手能力,达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要求。最后,进行秘书课程建设的实践教学改革是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发展、人才结构调整的客观需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引起人才结构的调整,对秘书人才的需求更加偏向于具有管理知识并具备办公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因此,秘书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 秘书课程建设的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3.1确定课程建设目标,明确课程建设思路
秘书课程的建设首先要有明确的课程建设目标。一方面,秘书课程建设目标的设置要以秘书岗位的要求为依据,注重将课程设置放到秘书职业环境中去,将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另一方面,秘书课程建设目标的设置要以培养高能力、全面化、应用型秘书人才为目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将秘书接待方面、活动安排方面、文书处理方面、信息调研方面等不同的秘书核心能力分项目设置,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分别教学,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和应用【2】。
秘书课程的建设还要有明确的课程建设思路。对秘书课程建设的思路主要是要合理进行课程体系的重构及转向。对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针对秘书岗位需求重新设计课程结构;对教学内容的重新组合,以秘书工作任务、职业活动为依据,打破传统的以专业知识为主体的课程内容,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对教学实施方式的重新创作,改革传统教与学的单一实施方式,建立新的情境任务型、理论实践相结合型的实施方式。对教学情境的重新构建,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尽可能多的实际教学环境,使校园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打破单一教学模式。
3.2基于秘书工作过程,采取切实有效的课程建设措施
在课程的教学理念方面。一方面要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多方位全面发展。
在课程实施方面。首先要严格挑选课程教材及辅导材料,使教材符合课程设计思路并适应秘书岗位要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要注重校内模拟实习基地的开发以及校外实训基地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充足的模拟实习与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方面。要注重改革教学模式,建立专业认知与准备、情境教学、课程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四个环节的系统教学模式。借助网络平台向学生相关课程资料及习题、案例等,让学生掌握充足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面。要打破以往只重成绩的考核方法,重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核。在考核过程中,注重考核与实践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提高学生实习表现在考核中占的比重,将考核的重心转移到实际操作中来。专业实践应该通过教研平台力量搭建,校外评价则借助一定的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获得较为理想的考核效果。
3.3开展角色融入式项目教学法
角色融入式项目教学法是秘书课程教学的有效方法。它强调学习者是面对未来职业领域内的实际情况来学习,要求学习者将已有观点、知识、经验等等技能与实际工作情景相联系。首先要通过在课内设置模拟情景或联系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切实体验秘书角色,以秘书身份进行自主探索和互相协作的学习。其次要将学生秘书实习规模化、制度化,在实践教学方面遵循"校内课外实习、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参与社会活动"这样一种由易到难的实践模式,不间断的对学生进行秘书角色实践的培养,使学生真正学会实干,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4. 结语
随着社会对秘书人员素质和能力的更高要求,本科院校秘书课程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对秘书课程建设的实践教学改革,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对秘书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秘书课程的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艺术设计;课程;平台化;建设
电子商务是当今中国社会的重要潮流和经济增长点,也日渐成为各阶层人士的一种生活方式;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中,借鉴电商行业运作的思维来建设和提升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内涵,是与潮流接轨的一种新尝试。在电商活动日益深入生活的背景下,笔者有幸参与了一次赴几家知名电商公司的进行考察调研的活动,对电子商务及其运作模式有了一个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在考察调研的过程中笔者见到、听到了许多,有很多想法和念头都随感而发、随口道出,然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和反复思索,又可提炼出不少观点并引申为今后对待教育教学的清晰思路。基于职业敏感,笔者认为电商行业的平台化模式和平台化思维,对于高职层面的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有一定借鉴意义,因此笔者以自己常教授的包装设计课程为例,浅要分析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平台化建设思路。
一、平台化思维下的艺术设计课程建设思路
在几家知名电商公司的参观考察中,笔者被告知电子商务活动其实是一个在不断建设和维护中的平台,是在不断地互动运作中的媒介,这可算颠覆了笔者对电商的粗浅认识,因为绝大多数普通人都认为电商就是上网购物、谈生意再交易就算完事。而事实上,电子商务活动包含运营、客服、推广三大部分,电子商务公司的业务本质是基于平台的综合运作;电商公司首先运用相应技术建设好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平台空间――这个空间本身也在不断修正和改进甚至升级中,之后充分运用平台来承接其他各种企业的不同产品或服务的推广业务,通过运营和客服两部分的通力协作,在企业产品和终极顾客之间构建一座桥梁。
在高职层面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笔者与同事多注重视觉传播设计和营销(推广)的教学,也就是说注重引入实训项目进行策划和设计,却容易忽视对设计实训整体工作的筹划(运营)和互动沟通(客服)工作的引导;那么今后我们是否可以运用电商平台化的思维来启发和借鉴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呢?具体说来就是将课程和实训项目分为基础能力、整体筹划、沟通交互过程等三部分,课程以基础能力的培养来构建平台框架,以整体筹划和沟通互动等各种可变性强的因素来充实和完善;这样在为每次、每届不同班级的授课中,都可以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在课程准备和教学过程中,教学双方都需积极发挥主动性,教师备课自不必说,但还需引导学生在课前课中进行准备和筹划,并通过与教师和同学甚至直接面对客户进行沟通协调,来让自己的设计过程和成果得到一定检验,只有为公众所认可的设计方具有生命力和推广价值。
二、包装设计课程的平台化建设思路
以笔者教授的包装设计课程为例,绘制包装纸盒平面图、编排图像和文字的装潢设计能力是包装设计的基础技能,是课程得以建立和支撑的平台;课堂实训虽然可以导入实际设计项目,但学生缺乏对设计进行整体筹划的机会,也缺乏直接面客户和市场并与之沟通的机会,因此在学校里、在老师指导下反复修改所做出来的设计成果多为闭门造车,虽然视觉上不乏优秀作品却没有经过客户(市场)的检验。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发挥课程的平台化效应,笔者将尝试在课程基础知识授课阶段用时最短、学习包装基础并定下(导入)实训任务;设计中的大部分时间将用于调研,即离开教室去市场收集和观摩同类产品的包装――以前也是如此,但调研的重点不在是市场上流行的包装设计风格套路以便模仿,而是何种风格的包装产品销量好及其原因,并与市场销售人员沟通、学会了解不同顾客的心理,有了这些准备后,包装设计的目的性将更加明确。学生的设计作品完成后,还应有沟通推广的过程,教师可带领学生将所有作业进行展示,自由发言,让每个学生都从公众的态度中获取对自己设计的改进意见。
电商从业者的工作内容有很大一部分是不断与不同人进行沟通,艺术设计行业的工作也是如此,而且这也是当今社会商业设计的发展趋势之一。以笔者的个人经验来看,笔者曾在工厂的设计部门从事过平面设计工作、后又在专业设计公司从事平面设计,在工厂里所做的设计都是本单位所需的,内容单一、工作轻松;而在设计公司工作则每天面对不同行业不同要求的客户,不同客户的要求也各有不同,平台的挑战有所增强,自己在专业上的成长进步也快些,这也是电商的平台化运作对笔者的启示。
三、结语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本文在实际考察调研的基础上,以包装设计课程为例,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平台化建设做出了浅要解析。笔者看到、想到了很多,或有待进一步提炼和检验,但所看所想的都不会转瞬流逝或仅存于照片中供人想象,而是会融入笔者今后的高职艺术设计教学工作中,创造新的价值。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网络课程;医学院校;现状;建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化教育与教学已成为当今国际、国内教育发展的新热点,将对教育理念、模式和手段产生重要影响。现代教育技术理念与实践已全面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得到广泛开展,高校网络课程发展迅速,网络以其跨时空的超越性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为人们创造了一个更为自由的、开放的生态式的学习环境。
一、网络课程的概念及意义
网络课程,顾名思义就是应用于网络教育的课程,首先,它是课程,其次我们强调它必须具有网络的特点.按照美国新教育百科辞典“课程”条目:“所滑课程是指在学校的教师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其中包含了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乃至评价方法在内的广泛的概念”。网络课程还受到教育信息的传播方式改变,并由此而产生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等极大改变的影响。总而言之,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
网络课程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为教师了提供强大的施教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强大的个性化学习环境,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手段。它打破了时空界限,使教与学过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对教学过程进行连续的支持、跟踪与管理,目前已经成为高校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拓展,极大地方便了教学活动更进一步的展开。网络课程不仅是先进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水平的体现,更重要的是现代化教育的一般规律,能够为校园教学提供一个真正高效的现代化教育手段。
二、医学院校网络课程建设的现状
随著网络教育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开发适用于网络教育的高质量的课程成了网络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而迫切的课题。医学院校也建立了自己的课程,但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从近几年的推行下来的情况看,应用中存在着值得关注的问题。医学院校大部分学科的网络课程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课程介绍、课程负责人、课程特色、申报材料、授课现状、教学大纲、互动教学、教学档案、课件与教案、立体化资源。但这些模块的建设参差不齐,主要反映在:
1.师生交流模块功能落后,师生参与的主动性不强
网络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网络平台的交互,才能真正达到网络教学的和谐发展,才能提高网络教学的有效性。互动教学和教学档案是师生进行合作交流的重要模块,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的有效手段。但是,这两个模块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很多老师没有进行开发。即使开发的部分功能也不齐全,亟待丰富和加强。例如教学档案中包含公告、作业、讨论、答疑、文件、师生交流等小模块,点击很多都是显示“暂无”,其中讨论模块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实时的网上交流、网上讨论的媒介,通过此模块可以解决个别学生的概念模糊,解题思路混乱等问题。但是该模块也没有发挥出实质性的作用,形同虚设,只有一些教师上传的考试时间和注意事项,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输出,师生间你问我答的交流模式还未建立,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未能充分调动起来。
2.教学资料不足,内容形式单一
网络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资源建设,没有资源的平台一无用处。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而最大的知识源泉是网络,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帮助学生形成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但调查发现我校的网络课程未能有效地实现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教师大多只将课件教案、教学大纲放在网上,在立体化资源这个模块,也只有少数几本图书的链接,习题和题库也仅仅只有教师平时布置的作业,形式单一、很长时间都没有更新,学生对教学资源的点击率不高、资源使用率不高。在授课录像方面,也只有少数课程引起了重视,不过上传的视频也不多,仅是为了填充模块。教学资源的呈现缺乏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成了教师教案的“移动”和课程素材的堆砌。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方面并未产生根本的变革。
3.偏重教学内容的呈现,缺少评价与反馈
大部分的网络课程都比较注重教学内容的呈现,没有根据网络教育的特点进行的较为系统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辅导。毕竟学习者是学习的认知主体,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者积极参与、主动选择、意义建构的过程。还有,评价与反馈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目前网络教学的评价方式仅限于教师对学习者的评价,这种评价又局限于对考试和作业的校对批改,很少考虑学习者自身的评价、同伴的评价。这种方式使学习者不能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者学习的热情。
三、网络课程建设建议
1.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不强,未能积极主动参与网上教学资源建设。对网上学习资源的宣传指导不够所致,学生不了解该平台的重要功能,未能和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因此要建设高质量的网络课程,首先要解决的是要转变教师对新信息技术的态度问题,让教师了解网络教育的重要性及意义,并积极参与网络教育。可以通过嘉奖优秀的教学课程平台,增强教师之间的竞争,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同时,要经常任课教师选进行系统培训,娴熟地运用网络课程平台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其次,要加大网络课程在学生范围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让他们充分利用网上资源进行有效的学习。同时要帮助学生使用网上的学习资源,进行必要的培训。
2.要使教育教学资源更加合理、科学地组合,使课件积件化、资源化成为可能。教师应该利用网络这个平台,整合课程内外、校内外、国内外的优秀教学资源。同时也要根据学生需要,随教学过程适时推出动态网上资源,不仅仅是课件教案和教学大纲,应该更多侧重于授课录像和作业、题库的更新。还有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的需求,在答疑、讨论等模块方面,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针对性辅导。通过对网上教学资源的持续开发、使用、反馈、积累、整合,形成具有课程特点的网上课程学习环境是我校网络课程平台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方向。
3.教师在网络课程的教学依据、内容选择、课程的呈现方式、媒体手段的选择、课程的交互性方面都应该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同时,在所有的网络课程中都要体现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网络学习中的作用并不只是提供教学材料,教学活动的每一步都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和指导,如网络环境下学习情境的创设、学习策略的指导、交流和反馈等。例如在主观题方面,教师不仅要给出答题结果,还要给出适当的分析、评语。
现代教育技术的综合利用和实现,能够多方位地丰富教学内容,使网络课程条理化、形象化、立体化,从而营造出生动、活泼、直观、有趣的教学环境。网络教学应用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从这几年的推行下来,网络辅助教学在各高校师生中有了一定的概念和实际应用,但应用中存在着值得关注的普遍性问题,希望通过对医学院校网络课程现状的分析以及提出的建议,能够对今后网络课程的发展有些帮助。
参考文献
[1]余胜泉.多媒体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教育技术通讯,2000(10).
[2]徐垮,陈庚,袁希岚.网络课程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远程教育,2003(15).
[3]李国友,梁弘秀,曾派兴.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热中的冷思考Ⅱ[J].教育发展研究,2007(4):73-75.
作者简介:
篇6
关键词:和县一中;校本课程建设;教师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23-2
一、校本课程的认识及开发的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在国家、地方课程外再构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的自我课程。实践证明,校本课程开发合理,可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构建学校人文环境、教研环境等,对一个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1.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真正地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升学习者的主体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2.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特别是科研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专业动机、工作兴趣和职业满意度、自主研发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均得到较大的提升,这对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也有促进作用。
3.有利于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从实践看,不论语文历史学科还是物理化学学科,都肩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积极体验社会生活,让学生多一份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多一份责任感,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需求。作为省级示范高中、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市文明单位,和县一中校本课程建设得有声有色,对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培养一流人才,对学校的“名师工程”和“英才战略”影响深远。
和县一中近几年的校本教材和校本课程开发真正做到了个性化、特色化和多样化,形成自己的特色,得到了社会、学生、家长的认可和欢迎,多次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表彰,为和县一中“实施精品战略、培育一流人才、争创省内名校”及争创“省优秀示范高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的过程
1.2006年安徽省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学校迅速成立课程领导小组,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变革教学模式,要求全校学生人人有课题,教师人人搞研究。这期间部分学科卓有成效,如历史、语文、生物教研组等,学生的研究成果经过教师的深加工,顺理成章地发展为校本课程及教材。
2.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历史教研组早在2003年就与全国课程改革同步,向当时的巢湖市教研室申报了“让学生动起来”的市级课题并立项,为校本课程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到2006年安徽省新课程实施时,和县一中的校本课程建设全面铺开。
3.全面规划校本课程开发。结合一中实际,学校制定《和县一中校本课程规划指南》、《和县一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和《和县一中校本课程建设评价标准》等细则。学校把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纳入教学评估,强调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为社会和学生发展服务,要求教师重视到位、精神领会到位、宣传动员到位、组织工作到位、工作实施到位。通过理论培训,让教师初步掌握课程活动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常识、课程探究、教与学等基本理论,加深教师对课程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掌握校本课程开发所需的知识。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与成效
1.精心组织,合理谋划。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要求各教研组制定校本课程方案,由教研组长牵头,严格人员分工,相互配合、共同开发、保证质量。要求全体教师积极参加,鼓励课程意识强的骨干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先走一步,并给予政策上扶持,条件上保证。
2.校本课程建设类型多样。从2003年到现在,和县一中校本课程开发从高一《初高中衔接教材》到各科的具体分工,再到常规的音体美教育教学,再到高考讲义的合作,8个教研组(语文、历史、外语、化学、物理、数学、美术、地理)开发出相应的校本材料。教务处、教研处还结合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建“同课异构”活动,教研风气日浓。
历史教研组的校本课程建设成效显著。走出去,引进来。通过与合肥等地教师合作,完成省级课题《古韵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编写。《久话和州》校本教材成册,深受好评。
结合和县一中百年文化底蕴,语文教研组完成校本教材《百年一中》编写,树立起学生热爱母校、发愤图强、立志学习、回报家乡和祖国的坚定信念,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语文教研组还把中华经典诵读发展为校本课程,在2012年安徽省经典诵读(马鞍山站)启动仪式中深受好评。
英语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张弛结合,在青年教师成长和备课组建设中成效显著。学生英语竞赛成绩大面积丰收,教师教学技能相得益彰。其中的《2013届英语训练选编》(试题和阅读两本)编写以思维为焦点,以方法为主线,以能力为核心,融入团队合作精神,大大提高了学生实战技能。
数学教研组于2006年8月完成《数学典型题解析》校本教材,结合经典例题举证,提高学生的数理能力。化学组和物理组也有各自的校本课程成果,并量化学生竞赛辅导安排,与地理组“地球小博士”活动课一道,竞赛捷报频传,并有学生申请国家专利。
3.开花结果,仍有余地。2008年7月,学校汇集教师学生成果,在进一步深加工后,与出版社联系,出版了6本校本教材。一大批教师的教学反思在报刊杂志或论文评审中获奖。通过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同时,促进了教师内涵式发展,一大批青年教师从中受益,许多中老年教师也焕发教学的青春活力。现在,校本开发与课程建设成为学校校本教研的中心,教育教学面貌正在潜移默化中转变。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感悟与反思
1.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建立有效管理与评价机制,均衡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依据《和县一中校本课程规划指南》和《和县一中校本课程建设评价标准》等规章制度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急躁冒进,不能盲目理解为就是编写校本教材,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活动。坚决反对把校本课程开发变成资料翻版,或利用校本评职称等动机不纯者。
2.校本课程要有内涵,有研究,有焦点,有看头。如《久话和州》,几乎经历5年4届师生的努力,最终成册,可以成为学校的“和州志”。《百年一中》成书后,学生有看头,直接了解和县一中100多年的发展史。《趣味化学》和《趣味生物》,都从生活中熟悉的事谈起,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探索,形成成果。这多校本课程成果,体现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创新培养,是学校、教师、学生三者力量的整合。
3.校本课程建设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校本课程的开发主导是教师,但必须结合学生实际,特别是学生的参与活动过程。语文历史科目外的数理化校本课程也要求教师关注人文,学生以此展开科普活动,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师与伙伴。师生合作、学生自主研究,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知识面大大拓宽,学习积极性高涨,综合素质明显增强。
4.注重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县一中在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中,坚持以研究课题为抓手,开发校本课程,实现课题研究的辐射功能。如化学教研组的“初高中衔接”省级课题就在高一新生入学教育中开花结累,在2012年7月顺利通过专家验收。历史教研组参加的省编教材《古韵安徽》,也是建立在学生对和县历史研究的课题基础上。
5.健全学校的校本课程管理,取得地方的支持,是推动校本课程不断开发的有效保证。和县一中坚持以校本课程开发推动教师的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并把校本课程建设与教师的评优、职评、奖金等对应起来,有效地推动校本课程的不断拓展。在硬件设施中,专门设置历史、地理、美术、音乐专门教室,实验中心配置数字实验室,积极倡导教师把校内优势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
篇7
学校品牌是学校在创建、发展过程中逐步累积并凝聚在学校名称和其他文化标识中的,体现学校的办学核心理念、办学水平、较高的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留在大众脑海里的正向印记。十年星港,以“和谐星港、魅力星港、国际星港”为发展愿景,紧紧围绕“文化塑校、名师铸校、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的宗旨,让学生重心下移,规范言行,做有教养的星港学子;让教师找准定位,质量为本,做有追求的幸福教师。十年积淀,十年硕果,星港成为园区的品牌学校之一。
站在新十年的起点之上,如何进一步塑造学校品牌,深拓学校内涵发展,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成为亟待思考与探索的问题。学校品牌建设是指在先进的办学核心理念引领下,采用品牌创意理论与技术,对学校进行建构或改造,形成先进的学校教育文化与教育方式,形成具有特色的角度独到的、师生和社会赞许的品牌学校。寻找学校发展之路有很多途径,但是学校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而师生的发展基石是课堂,抓住课堂,以课程推动课堂的深化和升华,是对教育本质的尊重。
一张学生课表,可以窥探出学校的独特气质。从学校的角度看,系统的课程设计,是学校的育人理念、教育资源、师资队伍、教学能力、硬件水平等的综合展现。
星港学校在十年办学特色追求、打磨、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星萃”课程体系。萃,荟萃,萃取之意。星港每一个校本课程都如星星般是独特的,是博采众长而成的。我们初步设想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基于生活体验下的科技教育课程建设
经过近十年的科技教育探索与实践,星港学校先后获得了近百项荣誉称号。苏教基〔2014〕35 号,《关于公布2014 年苏州市省、市初高中课程基地检查视导结果及苏州市初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的通知》,确认我校的《科技与生活》项目成为2014 年苏州市初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
学校目前已研发了《虚拟机器人教程》《神奇的物质世界》《奇妙的声音》《趣味生物》《发明创造》《垃圾分类》等多个校本科技教材,初步探索出一条以培养学生科技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科技特色之路,为开展《科技与生活》课程基地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初期的探索中,我们初步形成了这样的课程框架:
1.课程理念
借鉴“STS”教育理念,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运用,《科技与生活》课程注重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借助科学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具体实施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即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完成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及评价,增强学生的实践认知能力,发展师生的创新精神。
2.课程体系
《科技与生活》课程由三大体系构成:以教师指导的基础型课程;校企结对合作的拓展型课程;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型课程。
3.课程资源
生活资源:主要由课内和课外两大资源组成,生活处处有问题,处处有科学,除学科知识外,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与自然等都是丰富的课程资源。人力资源:主要由教师、家长和企业等资源组成。物质资源:学校已建造了模拟飞行室、创意梦工厂等与生活科技有关的专用场室。目前正在与德资企业共建学生科技研发中心。
4.课程平台
师生指导互动平台,即基于课堂学习的教师、专家讲座辅助平台。生生合作互动平台,即基于社团活动的学生科技小组平台。自主学习网络平台,即基于moodle 的在线教学平台、微课教学资源平台等。
5.课程管理
课程实施:由校长室牵头,成立“科技与生活”课题研究组,由教务处负责课程组织管理,每周安排两次以上的课程教学活动;课程评价:确立以关系交往、语言表达、逻辑智能、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为基本内容的多元评价机制,由课程研究组统筹进行评价与反馈;课程服务:设立课程服务中心,为课程建设提供器材、场地等服务保障。
二、基于大数据的家庭教育课程建设探索
星港学校一校三区,教师280 人,学生将近4000 人,是园区规模最大、生源最复杂、家长层次最丰富的学校。这也是区域教育的缩影,这种特有校情非常需要特有的家长学校,需要特有的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内需、外需都决定了我们要对各层次各年段家长教育内容的继续开发、教师指导能力的提升、指导策略的丰富有效等方面做进一步深化。
苏教政宣〔2015〕23 号《关于公布首批“苏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课程化项目学校”“苏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课程化项目拓展学校”的通知》中,我校被确认为首批苏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课程化项目学校。在摸索与探索中,我们初步构建了四大家庭教育课程:
1.家长学校课程
对象拓展。实践中发现,很多孩子是由祖辈照管,形成了隔代家庭教育的格局。为此,我们开设了祖辈家长课程。
必修序列。我们从家长中先期征集话题,进行统计选择。
这样形成的课程正是家长所迫切需求的。经过实践积累,目前已初步形成了1~9 年级家长学校课程序列。
主题选修。根据不同家长群体的特殊需求,如,单亲、二胎等,开设选修菜单,进行专题指导。
2.自助学习课程
心灵之信。每学年初,每位家长都能收到张磊副校长带领心理团队撰写的公开信,重点介绍本年级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家庭教育建议。家长需完成学习反馈表,在收集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学校再进行针对性的专题指导。
心理小报。根据校情自主编写,每月一期《心港导航》,亲子共读。
口袋书。为孩子的成长关键期、家庭教育的关键点编写专题口袋书,如《中考心理手册》《青春期指导》等。
生涯规划指导。有多名教师获得“生涯规划指导师”资格,对家长和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成为新兴课程。
3.亲子体验课程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体验式课程的优势恰在于此。
基础课程。学生成长七大阶梯活动均邀请家长参与,见证和体验孩子生命成长的重要时刻,促进了孩子与家长的相互理解。
拓展课程。学校引导家长成了“蝴蝶妈妈星港读书会”,开展了上百项亲子体验活动,引起了很大反响,各纸媒、电媒均有报道。
4.家长朋辈课程
同伴互助。朋辈课程把话语的主动权还给家长,家长讲述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故事和体验,互提建议、互相启发、实现共叙共进。
家长导师。邀请优秀家长开设专题课程,通过典型家长的现身说法,促进更多家长反思和成长。
三、基于国际理解教育下的国际课程建设
开设国际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生态环境、多元文化共存、和平与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学习与其他国家人民交往的技能、行为规范和建立人类共同的基本价值观;培养学生善良、无私、公正、民主、热爱和平、关心人类的共同发展的情操,担负起“全球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课程体系类别有以下几种:
1.基础性课程
来访交流:每年3 月、5 月、6 月、10 月,师生接待来自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的修学团队。出访交流:每年3 月~6 月、7 月、8 月、10 月~12 月师生出访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国的友好学校。交流课程:每年来访接待期间,来访师生及本校接待学生共同进行各类学科的课堂体验。
2.拓展性课程
小语种课程:每周一节开设第二外语———日语课程,提高师生接待外方口语能力。汉文化推广:每年去加拿大修学期间,修学师生进行汉文化推广活动,如汉语、中国文化及艺术学习、体验等。国际理解教育:使学校的学生在外国修学时能继续学习本国文化,本国学生更多地了解外国文化,培养各国学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的“世界公民品质”。
3.探究型课程
修学国文化差异探究:修学前,做好两国文化礼仪等差异研究,梳理内容,选好探究项目(课题);修学期间通过修学日记、交流访谈、实际体验等形成个人报告;修学结束后上交,教师做好实时报道,个别线路编写修学期刊。修学国课程体验研究:修学前,预习同年级各个课程,针对修学国特点,制定学习方案;修学期间,对中外所开课程的教内容、方法、形式等进行全方位比较。每一学科寻找一个话题进行探讨研究。借助报告、PPT 等,进行修学体验的分享。
四、基于课程建设的教师校本培训体系
课程的实施者是教师,只有教师的课程理念获得更新,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发生改变,新课程的实施才能落到实处,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基于课程建设的教师校本培训体系,必须及时跟上。
1.成立课程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以学科骨干教师为主的课程领导小组,可以在整个过程中协调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收集、反馈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研究。通过对课程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估,也可以及时进行课程内容的调整,改进课程管理,使课程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系统。
2.发挥教师主体作用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利用学校课程建设这个过程,提升教师对课程的理解能力、校本创生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引领教师强化课程意识,培养一支敬业爱生且具有课程开发、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评价能力的优秀教师队伍。
3.完善校本培训体系
利用校本培训时间,组织教师参与学习课程体系,充分了解体系的内容和意义,明确开发课程的必要性及执行方法。梳理出各个条线,学科教师在课程执行中需要弥补和提升的内容,利用外聘教师、专家指导,业务培训,“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和学习。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让学校师资跟上各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审计实训;课程建设;校企对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2-127 -02
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愈加注重对职业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审计实训课程是以高职教育目标为导向设置的,将审计理论与实务相融合的专业实践课程,在掌握审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避免了审计教学的过于理论化,使学生能在实践中升华对审计的认识,提高运用审计的技能,适应就业岗位的需求,拓展其就业平台。因此,高职院校的审计实训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如何建设好审计实训课程,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真正实现校企零距离,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审计实训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审计实训课程是在学生相继掌握了财务会计、审计、经济法、税法和财务管理等相关学科知识后所开设的,从企业实际出发,让学生根据财务资料,选择审计方法,实施审计程序,完成审计工作底稿并撰写审计报告,其宗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计工作技能,为其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开设审计实训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审计学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实训课程大大缩短了理论和操作的空间距离,使学生能感受到审计的真实环境,作为职业人来行使审计职能。同时实训课程还拉近了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距离,使课堂教学和实际工作相接近,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开拓学生的就业平台
审计实训课程的设置实现了让学生加深对审计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熟练掌握审计技能的双重目的,使学生熟悉实际的审计工作情况,而不是只看到审计模糊的“海市蜃楼”的景象,更能适应从学生身份到企业人身份的转变,从而提升了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开拓了学生的就业平台。
(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审计实训课程模拟了开展审计业务的全部流程,在训练中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是通过对企业各类财务报表的分析整理,提高了学生的全局意识和整理观念;二是通过设置审计方案,实施审计程序,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通过审计实训软件的操作,提高了学生电算化操作的能力。
(四)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按照实际审计业务开设的审计实训课程是以审计小组为单位的模式实施,从制定审计计划开始,到选择审计方法,实施审计程序,填写工作底稿,得出审计结论和撰写审计报告都离不开团队的协作,不可能依靠个人的力量完成,这样使得学生在团队过程中要认真完成各自的工作,发挥各自的作用,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二、高职院校审计实训课程建设的现状
高职院校的审计实训课程属于专业实践类的课程,这类课程应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紧密结合,企业的用人标准就是课程的教学标准,但目前的高职院校,由于其认识程度和教学资源等的缺乏,制约了审计实训课程的建设,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一)教学方法落后,缺少配套教材
审计实训课程是高职院校专业核心实训课程之一,目前,其教学改革力度不够,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理论与实践脱节。当前,许多审计实训教学仍然采用“从书本上来,到书本中去”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也是教师提供企业财务情况,学生开展审计,教师解答问题,以固定的答案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与审计过程中的所需要的“职业判断”是大相径庭的。整个实训过程,学生觉得无趣,教师也缺乏激情,一切都是按照既定的模式去完成。致使许多学生在完成审计实训后,对审计过程仍是一知半解,甚至连审计工作底稿都不会填写,远远达不到与企业“零距离”接轨的要求;二是实训岗位模糊。审计岗位如项目经理、审计专员、审计助理等等,这些岗位对学生的素质能力有个侧重,然而,高职院校当前的审计实训课程并没有根据不同的用人标准制定详细的实训教程,而是将学生放到审计大平台中,把所有的岗位的全部工作都机械似的完成,没有侧重,也不能全面掌握具体岗位分工的特点,对他们的权限、职责和工作内容都是一知半解,致使审计实训和实际工作偏离甚远;三是信息手段落后。随着经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快速准确简便的财务软件来代替传统的手工做账,为与之相适应,许多审计部门也开始利用软件来实施审计工作。但是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审计实训课程明显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仍以手工审计为主,如审计工作底稿等都是手工编制,学生进入企业后所学用不上,却需要花大量的精力重新学习审计软件。
目前,高职院校的审计实训所使用的教材基本是市场上统一购买的,这类教材多是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目的是验证理论的正确性,而不是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一个实训配一套准确答案,学生没有发挥的空间。同时,真实的审计资料应来自于实际的企业,而不是教师随意编写的,然而要得到这样一套实属企业商业秘密的全部财务信息的资料却是十分有难度的事情,让学生使用严重与实际相背离的财务资料开展审计实训,根本达不到审计实训的目的。
(二)教师偏重理论,实战经验缺乏
当前高职院校的审计实训教师多为由“从学校到学校”的人员担任,这些教师虽然拥有较高的会计和审计理论知识,却缺少实际的审计经验,导致了在指导学生进行审计实训时,也是书上怎么讲,我就怎么教,严重照本宣科,使审计实训效果大打折扣。实训教师没有中肯的指导意见和好的教改思路,长此以往,不但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还会造成审计实训课程走入瓶颈,难以顺利完成。
(三)课程安排滞后,学生素质较低
审计实训课程必须在学生掌握了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和财务管理等多门学科知识后才能开设,因此许多高职院校将审计实训课程安排在学生离校实习之前的那个学期,学生面临企业面试、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等等,已无心在校上课,对于审计实训更是提不起兴趣。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学习兴趣普遍偏低,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依赖于教师的传授,对于审计实训课程只图完成任务,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完善高职院校审计实训课程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为使学生系统高效地掌握审计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真正实现审计教学和审计工作无缝对接,高职院校应高度认识审计实训课程的重要作用,围绕现有的教学模式和环境,探索完善审计实训课程的改革之路。
(一)改革教学方法,完善实训教材
实施审计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是达到实训目的的必经之路,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将实训课堂与岗位要求紧密结合。审计实训课程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等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实训乐趣带入枯燥的审计课堂,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审计环境中去探索和创新,升华对审计理论的认识,加深对审计程序的理解,提高对审计技能的掌握,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进入实习工作岗位后能极快的满足岗位的需要;另一方面将实训任务与岗位角色密切联系。实训教师应根据真实的审计工作环境,指导学生理清企业的财务资料,设计审计思路,按照审计工作的难易程度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审计小组,在审计小组中分设项目经理、审计专员和审计助理等,同时在实训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审计小组中轮流扮演各个岗位的角色,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审计小组各个岗位的特点和需要完成的工作,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根据不同的岗位各有侧重地开展工作。
好的实训教学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教材,如果审计实训教材能与审计实务相似度高,具有实际操作性,就能更好地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高职院校应加大这方面的投入,组织相关的专业教师深入审计一线开展调研,收集审计实训所需要的真实的一手案例,并与审计部门的专家一起结合实际来编订审计实训课程的教材,使得实训课程的安排不仅满足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还能满足学生专项技能锻炼的要求。
(二)多途径培训锻炼,提升教师综合能力
审计过程中无论是审计风险大小的确定,审计计划的制定,还是审计程序的实施、审计报告的撰写等,都离不开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在审计实训中,这些职业判断大多依赖于教师的指引,教师的水平决定了实训课程的效果。针对现在高职院校审计实训教师缺乏实务经验的情况,学校应制定措施,鼓励教师带薪下企业工作,可以到审计单位或会计师事务所进修锻炼,实实在在的开展审计工作;或者为教师提供与审计人员交流沟通学习的机会,邀请事务所和审计单位的审计专家来校指导讲座等等。
(三)更改课程设置,引入审计软件
为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审计实训的效果,高职院校应将审计实训课程开设在第四个学期末,为时至少一周时间,这时财务会计、经济法、财务管理和审计等课程刚刚结束,学生掌握程度较高,对知识的记忆较深,使得审计实训更容易达到预期目标。同时,为适应信息化的要求,高职院校应加大审计实训所需软硬件的投入,在传统的手工审计之外,引入与财务软件处理财务信息相适应的审计软件,让学生熟练掌握,不管是面对手工做账的企业还是面对软件记账的企业都能顺利完成审计工作。有条件时,还可以同相关部门合作,从实际出发,共同研发适合审计实训的课程软件,把我们的审计实训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总之,高职院校的审计实训课程是实现审计课堂与岗位无缝对接的桥梁,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手段,要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从教学方法、实训教材、教师素质、课程设置和学校投入等各个方面不断进行完善和改进,让学生能真正置身于真实的审计环境中,全面提高审计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全面实现高职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春静.审计模拟实训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梁冠华.审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08,(06).
篇9
关键词:中职示范校;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精品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10-0093-03
2012年6月,宁夏农业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立项单位,畜牧兽医专业成为该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基于企业调研,研讨,确立宁夏及周边地区畜牧兽医专业的五大核心岗位群,即畜禽养殖、疾病防治、检疫检验、畜禽繁育、饲料兽药器械营销。由此将《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定位为校级精品课,旨在对课程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需要,满足学生技能需求,将学生培养为高素质技能劳动者。
1 设置背景
宁夏是全国十大牧区之一,畜牧业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阿论坛永久落户宁夏,自治区35万人民生态移民,自治区产业结构调整,畜牧业发展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区域经济增长、农民增收,农村社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宁夏农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正是基于自治区产业发展的背景和战略需求,成为宁夏畜牧业良性发展和农民创业致富的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随着畜牧业快速发展,动物疫病情也频发(新疫病传入、老疫病再现、人畜共患病增多等),对畜牧业生产和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危害。从2003 年至2013年,国内外发生的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蓝耳病、猪链球菌病、疯牛病、猪流感等几次重大动物疫情并导致人传染或感染死亡。在中国,每年动物疾病给畜牧业造成的直接损失超过200亿元。动物疫病的防控问题起了国际社会高度重视。
2 课程目标
基于行业、企业调研,摸清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状况,重新构架课程内容,确定《动物防疫与检疫》。使学生掌握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过程,掌握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和内容,会对调查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报告;掌握防疫的方针,能够针对某一地区某一养殖场制订一个详细的防疫计划;掌握动物环境卫生因素及其对动物疫病的影响,掌握动物防疫技术的具体操作;熟悉免疫接种的目的意义,掌握免疫接种的具体操作,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操作;熟悉药物预防的作用并会操作;熟悉动物检疫的范围、方式和方法;了解动物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运输检疫和市场检疫监督的程序和内容。熟悉动物产品(肉、蛋、奶)的检疫标准。
因此,《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课程[1],是一门以能力培养为主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动物疾病防治专门化方向课程。同时,本课程培养目标与畜牧兽医行业、企业发展相适应。
3 课程内容改革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课程本着基础“适度”、“够用”的原则,以专业岗位能力培养需求为中心,主要学习规模化养殖场的防疫技术、检疫技术、流通环节的防疫临督以及主要常见疫病的检疫等内容。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理论教学必须伴随相应的技能操作训练,否则就是纸上谈兵。因此,将《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将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校内奶牛场、校外实训基地,采用项目引导法来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高素质综合技能劳动者。
3.1 教学内容构建
本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模块”和“学习情景”,针对动物检验检疫员工种的岗位技能要求,强化学生在消毒、免疫接种、疫病监测、动物宰前检疫、宰后检疫、市场检疫监督、疫病防治等方面的技能。将法律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等方面的专业素养融入课程建设内容中。
重新构建的课程内容由 3个学习模块构成。即养殖领域防疫检疫技术、流通领域防疫检疫技术、 屠宰加工领域防疫检疫技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实现教学与工作同步,以真实的工作环境为依托,将课堂设在实训室、实训基地、养殖场等,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同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社会效果,真正实现学校与社会一体化(图1)。
3.2 课程重难点设置
根据企业调研,确定动物防疫与检疫员应该掌握的《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课程的重难点,其中基础能力中养殖场档案的建立、养殖场消毒计划的制定为教学重点;消毒、免疫接种、疫病监测、疫病处理、宰前检疫等为教学重点;其他内容如重大疫病处理方案、产地检疫、市场检疫等为教学难点。
3.3 学时安排
根据教学内容,本课程设置“教-学-做”一体化,其中“教-学”为30学时,“学-做”为34学时,具体安排见表1。
4 教学方法改革
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宗旨,将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2]。
4.1 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教学法
典型项目具体教学实施中,依托实训基地及校外指导老师的优势,运用“教、学、做、评”的教学方式[3],由专业教师或校外指导老师布置任务,学生依次完成每一个工作任务,再由指导教师、或兼职教师进行综合评价,达到反馈和强化的目的,最终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4.2 角色体验教学法
充分利用学校校内牛场,安排学生参与到学校牛场的生产管理当中,并按照“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学生管理、教师指导”的原则,使其边学、边做、边提高,学生必须承担某一个技术环节的工作任务,采取“技术承包、循环提高”的方式进行。
4.3 典型案例分析教学法
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具体、直观、典型的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4]。通过案例教学的实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拓展迁移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5 教学团队建设
课程建设团队包含教授、讲师、助讲、企业和行业专家。课程组成员均参加一定教育教学的师资培训,教授、讲师、教学经验丰富,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助讲人员认真好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性;行业、企业人员技术过硬,能指导学生的技能成长。
6 预期目标
通过课程改革,设置教学目标,使学生熟悉动物防疫与检疫的法律法规、工作流程和技术标准,熟练掌握动物防疫检疫的技术和操作技能等专业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综合的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合作、交流与沟通、责任感、自信心、吃苦耐劳精神等素质能力,从而成为一名高素质技能劳动者。
6.1 课程内容
为了适应动物疫病防控新形势的需要、适应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新规定,邀请宁夏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专家及畜牧兽医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共同探讨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的内容重新构建及整合,设计了养殖领域防疫检疫技术、 流通领域防疫检疫技术、 屠宰加工领域防疫检疫技术三大学习模块,在每个学习模块中有基础技能和核心技能,把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融合在一起,以达到“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
6.2 教师业务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到实训基地锻炼、参与学生指导工作,提高教师专业技术、动手操作技能;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水平;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6.3 学生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完成了真实工作的全过程,并且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协调、责任心、不怕脏不怕累等综合素质能力,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达到中级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员的职业要求,从而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徐前明,李培英,孙 裴.动物检疫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破立法[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165-166.
[2] 姜大源. 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10
【关键词】艺术院校 大学英语 课程建设
一、现状分析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它既要满足学生就业、升学及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学生心智和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鉴于全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不尽相同,各高等院校应参照《课程要求》,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系统、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1]鉴于艺术院校各种专业人才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英语使用的频度和广度的差异性,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首先应该优化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在将大学英语课程视为基础技能类的工具课程的基础上,将其视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来设置和实施改革,为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服务。[2]
二、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探究现状
在丰富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成果中,涉及以艺术类学生为教学对象的相关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成果较为缺乏。范谊(2000)认为:“教材要有一定程度的教案化,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富于交际性的交互活动,以保证课堂交互活动的开展。”[3] 应国丽等(2003)认为:“艺术类学生本身英语基础差,如不选好教材,无疑增添了学习英语的难度”[4]。[周捷峰(2008)首次提出仅靠教学方法的改变来改革一门课程是不够的,必须变革以教学内容为核心的课程[5]。曾凤英(2010) 从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课程的设置两方面探讨了艺术院校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向[6]。他们的研究回应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4)提出的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渐渐地向系统、科学、个性化发展的倡导。
三、艺术类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 课程设置缺乏多样性
目前,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设置缺乏选择性和多样性,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差异的需求。部分学生入学英语水平总体偏低、学习动机不足,达不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对教学对象的入学起点要求;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认为从事艺术,不需要学习英语。还有部分学生有学英语的动机,但由于基础较弱,没有正确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如何分层次要求,是课程体系设置中需重视、改善的一个环节。
2. 美术专业高考招生政策的特殊性
近几年美术专业考生的文化录取分数线比文科文化录取分数线低两百分以上。因为报考美术专业的考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在选报普通高校文理科无望的情况下,临时急转弯。目前的招生制度使艺术院校处于两难境地。如提高文化课录取线,势必要降低专业水平;如维持现状,则文化课尤其是外语课几乎变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四、艺术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1. 个性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设置
大学英语课程要求(2007)指出:“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7]
基于以上要求,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构建了符合各专业学生实际的丽水学院艺术学院大学英语课程方案。它包括语言基础知识、语言应用技能、专门用途英语、第二课堂英语四模块构成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模块间既相互关联又自成体系,下面就这一体系作简单介绍。
(1)模块1――语言基础知识课程
英语基础知识是发展英语应用技能的重要基础,掌握和学习语言知识不仅仅只是为了储备知识,而是将所掌握的语言知识运用于语言实践运用中。
(2)模块2――语言应用技能课程
课程设置着重强调语言基本功及语言应用能力并重,让学生树立“能力本位”的观念,充分意识到英语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我们强调的是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人才的培养,尤其要重视语言知识技能化的课程设置;听、说、读、写、译是英语语言基本技能;听和读是语言的输入,是吸取的技能,说、写、译是语言的输出,是表达的技能。[8]
(3)模块3――专业英语课程
大学英语教学要自觉适应市场,根据不同专业办学情况和相关行业人才需求现状,研究把握学生实践能力结构。[9] 针对艺术学院学生对艺术专业英语知识的需要;以及《大学英语课程要求》(2007)中倡导的“个性化的学习”,我们设置了系列实用艺术专业英语。
(4)模块4――第二课堂英语
开设“第二课堂”,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我们将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得以提高。按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英语课程设置必须要充分体现个性化,既要照顾基础差的学生,又要为基础较好的学生留有发展的空间;并且既要保证学生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水平逐步提高,又要开创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来满足他们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因此,我们根据艺术学院学生的入学英语水平,对各个专业学生设置了相应的要求(如表2所示)。
丽水学院艺术学院模块化课程体系 表1
丽水学院艺术学院各专业大学英语具体课程 表2
2. 多样化课程教学方式的采用
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也需改变,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基于网络的英语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伴随这种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多种途径的师生交流、人机互动,教师的角色就从单纯的传授语言知识为主变为以设计教学为主,学生也更加主动地去发现式学习。
3. 立体化课程教材的选用
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基本保障。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教师应该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馆、校园网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应利用各种资源创造丰富的英语学习环境。当然,教科书更要重视,要注重选择合适的教材。《21世纪实用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依托网络和信息技术,用音、像、图等手段把这个世界拉到学生眼前,有利于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潜力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4. 多视角课程评价方式的构建
新一轮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十分重视课程评价的改革和发展性评估,对学生、教师和教学过程都采取了发展性评价。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查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以往的大学英语评价主要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很难准确、全面、科学、客观地进行教学评估。形成性评价方式不仅只是关注结果,而且更关注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有三种,即: 描述性评价、等级评定、百分制评分。形成性评价由课堂活动、出勤、作业完成情况等构成,占期末总成绩的40%。终结性评价包括各类正式的考试。终结性评价由期末笔试(含听力)与口语测试组成,占期末总成绩的60%。
五、结束语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突破口,艺术院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明确大学英语课程目标定位,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等方面积极改革创新,并形成自己的特色,为同类的艺术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提供良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曾凤英.艺术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探索[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1):99-100
[3]范谊.大学英语教材改革的若干问题[J].外语教学.2000(4):55-62
[4]应国丽,罗珊冰.艺术英语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4):114-116
[5]周捷峰.关于美术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思考[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8(8):53-57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