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法律意识范文
时间:2023-10-09 17:29: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未成年人法律意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城郊农村;未成年人;环境法律
环境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意识体系,是社会主体对自然环境和环境法律的知识、情感、意志等各种心理要素、价值判断和表达方式的有机综合体。[1]环境法律意识与环境法律知识水平息息相关,而环境保护行为则是其外在体现。环境教育是认识价值和澄清概念的过程,它培养人们理解和评价人及其文化,生物物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必需的态度的技能,[2]是提高人们环境法律意识和环保知识水平的根本保障。未成年人是未来社会的主人,社会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他们,而他们的环保意识又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加强未成年人的环保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重要作用。[3]
一、调查目的
南充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解放以来,南充一直以丝绸、纺织等轻工业为主导产业,环境污染较少,该地区环境质量在中等城市中一直居于前列。近十几年来,随着城市工业逐渐向郊区的推进,城郊污染随之扩散,进而影响到当地城郊农村的生态环境。虽然目前有《环境法》、《自然保护法》等环境法律法规维护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环境,但是当城郊农村环境受到破环时,作为祖国未来事业的接班人,未成年人又是否知道用相关的环境法律来保护环境呢?这必然会涉及到城郊农村未成年人的环境法律行为表现,而这也可以反映出其环境法律知识水平。
本课题试图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在调查基础上,为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提出了一些可实际操作的方案;为合理开展环境法律教育提供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同时也为如何培养具有较高环境法律知识水平的城郊农村未成年人提供了一些参考。
二、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本调查于2011年7月中旬完成,主要对象为南充市、阆中市、南部县的城郊农村的未成年人。据统计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 亿,占总人口的28%。[4]本研究将纳入研究的未成年人年龄界定在6到18岁。性别分布相差不大,男生占52%,女生占48%。而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68.9%,小学、高中或中专分别占11%、10.7%。
2、调查方法
调查员在调查前对问卷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就调查技巧进行统一培训后,以2~3人为一组,采取一对一的调查方式进行调查。人群均来自城郊农村,文化程度各异,对整个城郊农村未成年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次调查历时3天,共发放问卷700份,收回有效问卷691份,有效回收率为98.7%,其中未成年人400份。
3、调查内容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1)被调查未成年人的家庭基本情况;(2)被调查未成年人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知识水平;(3)被调查未成年人的环境法律教育;(4)被调查者环境法律意识。
4、统计分析
在进行正式问卷调查前,选择南充市40名城郊农村居民进行预测,问卷均有效回收,运用SPSS软件进行信度分析,Cranach系数为0.668,说明问卷是可信的,可用于正式调查。整理问卷,使用Excel2003、SPSS17对问卷进行了数据处理,取得相关结果。
三、结果与分析
1、家庭基本情况
被调查未成年人家庭经济主要来源以外出打工为主(占57.2%),大部分被调查者多由隔代监护。家庭年总收入以1千-3千(51.4%)为主。
2、环保法律知识水平
由于文化程度的不同,被调查者对环保相关法律知识了解有所不同,呈现出一种随文化程度增加而升高的趋势。但结果显示,被调查者的相关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如表1所示。
表1. 南充城郊农村未成年人环境法规及诉讼程序了解情况(%)
Tab.1 The minors in suburban rural areas in Nanchong
to underst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and procedures
了解程度非常了解比较了解知道一点不知道环境法律相关规定
环境诉讼的相关程序1.6
3.419.6
16.771.5
43.37.3
36.6有关环境法律知识的科目设置中,基本上是常识性问题。依照《水污染防治法》和《自然保护法》设置生活中常见的环境法律知识性问题4道。按每道题答对得1分,答错得0分计算。据统计4道知识性问题的平均得分为2.0,可见城郊农村居民的环境法律知识得分明显偏低,见表2。
表2. 环境法律知识得分统计(%)
Tab.2 Environmental legal knowledge scores in statistics
总数最小得分最高得分平均得分法律知识得分383042.03、 环境法律教育
由表3可以看出,被调查者获取环保法律知识的渠道中,学校教育占的比例最多(47.3%),公众宣传教育和媒体分别占24.5%、23.2%,而其它途径占5.0%。无疑学校教育是未成年人获取环境相关法律的最主要的途径。而87%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所获取的知识“远远不够”或“还需加强”。另外,被调查者中的72.6%认为农村应该开展环境法类讲座。可以看出,被调查者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知识水平很低,所获取的相关教育也很欠缺。
表3. 获知环境法律知识的途径
篇2
中图分类号:D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9-181-02
近年来,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数量逐年递增,所犯罪名主要是盗窃、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未成年社区矫正服刑人员多处在叛逆期,对事物的认识不够全面,对刑罚的认识也不够深刻,进入社区矫正后往往表现为焦虑、敏感、胆怯,如不能有效的进行教育矫正很可能重新走上犯罪之路。因此,加强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提高教育矫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帮助他们修正人生轨迹,促使他们顺利回归社会,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法律意义。
一、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特点
处在被犯罪心理学家视为“危险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有着明显的特点,他们的个人意识较为强烈,同时具有较强的好奇心,行为盲目易冲动,其心理和行为往往受到自身情绪或感情的左右。在一定的诱因下,上述特点与其所面临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等外界因素相互作用,往往会导致犯罪心理的形成。未成年社区矫正服刑人员大多文化程度较低,法制观念淡薄,面对法律的制裁,他们感到恐惧、自卑,迷茫和失落。
同时,未成年人由于还处在生理和心理发育未成熟,所以他们与成年人相比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未成年人犯罪往往是盲从和冲动的结果,有时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一旦真正认识到错误,经过针对性的教育矫正,许多人都可以转变为守法的公民。
二、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犯罪原因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主要包括:不当的家庭关系、淡薄的法律意识以及不良的同伴关系等,而这其中又以家庭关系最为根本。
(一)家庭支持系统的缺失
家庭和学校是未成年人步入正常社会化的重要平台,尤其是家庭更为重要。家庭是未成年人经历的第一个场所,是他们早期社会化的启蒙场所,因此不良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不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很多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都存在家庭支持系统的缺失的情况,一方面,有的家庭结构有缺陷,致使夫妻离异或重组家庭,有的感情破裂而使夫妻关系名存实亡,有的父母终日忙于工作事务等,导致他们放任自流误入歧途。另一方面,由于家庭环境不良,导致家庭成员间感情交流缺失,在心理不成熟的情况下,未成年人在家里得不到爱和温暖,人际关系冷漠,或者得到的只是棍棒式教育,人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未成年人很容易形成不健全人格。渐渐地朝着犯罪的方向蜕变,道德也在慢慢滑坡,最终在不良环境的影响和特定情境的刺激下,走向犯罪道路。
(二)法律知识教育不足
虽然我国在学校教育方面一直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主题,但实际的教育评价体制确实以分数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学校和老师所追求的是学生的成绩和学校升学率,把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品格塑造置于可有可无之境。造成很多未成年人对法律知识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解,思想中缺乏法律意识,行为上缺乏法律约束。最终导致走上违反犯罪的道路。
(三)针对性教育的缺位
未成年人的身心发育不成熟,自控能力较差, 认知水平低,存在错误的金钱观,法律意识淡薄;情绪不稳定,情感淡漠;意志力薄弱,戒备心不足,易受人指使;同时,由于涉世未深,尚不能正确的处理生活中的挫折和矛盾,这些问题都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授,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却往往在关键的时候缺位,不能理性的关注和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虚拟网络以及非法文化音像制品所宣扬的一些不健康内容就乘虚而入,对文化素质低、涉世不深、法制意识淡薄的未成年人的思想造成了难以挽回的侵蚀。最终,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失去理智,选择铤而走险。
三、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措施
教育矫正要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很多,但是从实践分析,不难发现,最重要的原因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当。因此,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矫正应重点关注家庭支持系统的修复,在此基础上,充分依托社区资源,结合法制教育、警示教育等常规手段,针对性的做好未成年人的教育矫正工作。
(一)修复家庭支持系统
一个人的一生会接受三种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青少年的个性发展起源于家庭,显现于学校,成熟于社会。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原点,国内外大量的实证研究都从不同层面证明了家庭教育对于儿童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尤其是对违法青少年的家庭研究表明:不良的家庭环境、夫妻关系不和、家庭功能缺失以及父母不科学的教育方式和由此导致的不良亲子关系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未成年人会带着原生家庭的种种“遗传”特质走向社会,成为他一生的烙印。因此,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而言,修复家庭支持系统是最好的教育矫正方法。
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保障。因此,家长要学会尊重未成年人,尊重是教育的最高原则,没有尊重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教育,在此基础上家长要与未成年人进行有效的沟通,让未成年人真正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促进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及家长的相互信任与彼此尊重,增强家庭归属感和亲子感情关系,实现家庭成员的高质量相处。从而进一步提升未成年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学会应用积极的方式处理问题,建立与同龄人良性的同伴关系。
在家庭教育上,社区矫正机构要帮助家长了解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核心,帮助家长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体系,教给家长合适的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通过家庭会议等模式,尊重孩子,鼓励孩子从错误中学习,引导未成年人自律、自立、自强。可以通过开设讲座等方法有效的提升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家长的教育理念,修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纽带,让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感受家长的爱与关怀,形成良好的家庭归属感,最终有效的促进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转变。
(二)开展适当的警示教育
部分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对刑罚的威慑性认识不足,因此可以借助监狱等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可以组织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及家长参观监狱罪犯劳作车间、听取重新犯罪被收监犯人的现身说法、接受监狱民警的法制教育、召开现场座谈会、举行成人礼宣誓仪式等活动,促使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及家长珍惜现有社区矫正法律处遇,更加自觉遵守管理规定,携手平安渡过矫正期。
(三)开展有意义的社区服务
开展社会性公益服务活动,使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体验和感受爱的同时,学会感恩与付出爱心,积极融入社会群体。比如定期组织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参加法制宣传、整理小区卫生、为贫困地区儿童捐款等公益活动,在活动中教会他们学会关心帮助别人、学会思考、学会反省,从而主动的改掉不良习气,增强他们的是非观和责任感。
(四)开展针对性的法制教育
未成年人之所以犯罪,大多是因为法律认知水平低下、缺乏是非判断能力。因此,必须加强对未成年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让他们通过法律知识的学习,知法、懂法、守法,从而远离犯罪。
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也需要考虑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特点,在法制教育中不能搞灌输式教育,不能单纯的采用背诵法条等机械方法,针对未成年人的心智特点及理解接受水平,可以采取案例点评等形式,通过真实的案例讲解法律常识,让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时,针对部分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对所犯罪行认识不深的问题,可选择类似案件进行讲解剖析,使他们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犯罪后果的严重性,以有效的避免和减少他们重新犯罪的可能。
(五)建立社会化的教育矫正模式
篇3
论文摘要:未成年人犯罪是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考虑到学校教育有着比其它教育更丰富、更全面、更系统的优势和作用,为此,以学校教育为出发点来探讨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断出现,居高不下,而且有逐渐上升趋势,引起各国政府及社会的普遍关注。未成年人犯罪是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考虑到学校教育有着比其它教育更丰富、更全面、更系统的优势和作用,以学校教育为出发点,就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出一些设想。
1.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
1.1未成年人犯罪的自身原因
1.1.1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未成年人渋世不深,对法律、法规知之不多。对于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有时并不了解,在一定的条件下实施了犯罪还不以为然。未成年人法律意识淡薄无知,是导致违法犯罪的根本原因。
1.1.2未成年人身体发育和生理上的急剧变化。未成年人十三四岁以后身体和生理上发生三大变化:一是身体外型变化,二是内脏机能健全,三是性发育接近成熟。未成年人由于身体和生理机能迅速发展,而腺体发育尚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所以常表现为有旺盛的精力但用之不当,在其他不良因素的影响下,易发生暴力性的违法犯罪行为。如打架斗殴、抢劫、、寻衅滋事等。
1.1.3未成年人特定的心理特征。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在认识、感情、意识和行为等方面与成年人均有所不同。第一,未成年人认识能力底下,他们对道德、法律的认识往往愚昧无知,是非模糊甚至颠倒是非,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确定。常为强烈的个人欲望与个人利益驱使,对一些社会不良的风气却盲目追求,认为吃喝玩乐才是人生重大的幸福,打架、称霸是英雄等,在这一心理驱使下常不顾法律,为所欲为,走上犯罪道路。第二,未成年人在情绪上具有不稳定性和易冲动性,有重感情义气的倾向,往往喜怒无常,有时激情突发难以控制,容易偶发犯罪。第三,未成年人意志力薄弱,容易产生自卑感,当发生违纪行为时往往缺乏改正和争取进步的信心和勇气,易产生自暴自弃和破罐破摔的思想,尽而逐步滑向犯罪的深渊。
1.2未成年人犯罪的客观原因
1.2.1家庭教育的失败。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子女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而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思想是否正确,方法是否得当,家庭环境的好与坏,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良好的家庭环境,子女极少出现违法犯罪;反之,教育思想不正确,教育方法不正当,或不良家庭环境的未成年人,就容易误入歧途甚至违法犯罪。
1.2.2学校教育的误区。⑴重文化教育轻思想品德、法制教育。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尚不完善,未能最终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人们实际上把学生文化成绩的优劣和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衡量学校和教师水平和硬指标,制约着学校的教学和管理。⑵法制教育方法简单,效果较差。有些学校的法制教育形同虚设,没有从事法制教育的专、兼职教师,没有聘任校外法律辅导员。教学方法死板,学生不感兴趣,实际效果很差。⑶只重视少数“尖子生”忽视冷落了“落后生”。教师把主要精力用在有培养前途的“尖子生”身上,而对“落后生”则采取应付将就的态度,有的甚至持冷落歧视的态度。就这样,部分失去升学希望并倍受冷落歧视,学习中无人过问,考试成绩又上不去,就对学校,教师和社会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以逃学、辍学来表示抗拒。
2.1教育人性化
2.1.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人性化教育首先要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为这种关系有助于改善学生在校的表现,提高他们的成绩,导致教师对学生的能力和个性有一个更为积极的评价,进而帮助强化学生对学校的依恋。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一环是保持师生间温馨的人性接触和良性互动。这有利于师生进行深层的心灵沟通,建立和增强信赖感,营造校园祥和气氛,可以使未成年人形成自我接纳和自我肯定,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形成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精神,从而拥有健全的社会化人格。为此,教师应特别注意解决好关爱与帮助、沟通与理解、信任与鼓励、自主与纪律等方面问题,为学生创造一个在关爱中成长,在愉快中学习,在欢笑中生活的环境。
2.1.2根据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针对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青春期教育、美育教育,注重发现和培养他们的良好兴趣,培养和激励其内心希望和追求,使其在追求中完善自我。如果学校能引导未成年人较深入地参与传统活动,如参观、座谈、讨论、郊游和集体事务,就能将他们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传统目标的追求和对未来成功地盼望。参与这些传统活动,还可以强化他们地社会责任感。
2.1.3改进教育方式,做好后进生地转化工作。教师应以肯定、支持、鼓励地教育模式,用温暖、宽容、真诚来教导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后进生,学校首先要做好早期预防工作,发现不好苗头,及时解决。要防微杜渐,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才不会造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其次,对后进生要多细心观察、用心发现、真心包容、耐心说服、热心鼓励,针对他们在学习上的挫折,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检讨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秉承关怀、尊重、信赖的积极教育理念,协助他们重拾学习的勇气和信心。让他们在挫折面前深刻反省原因所在,痛定思痛的面对自己,增强其对挫折的承受力,从而更有信心面对未来的挑战。
2.2教学自然化
2.2.1教学方法多元化。人类所需学习的不仅是基本知识,更需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因为前者易过时,而后者可保常新。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应以多元开放和主动参与为原则,以“引领学习”取代“知识讲授”推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别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另类学习情境,提供创新性的教材、教法与其它经验性学习方案,如讨论和辩论、合作学习法等,使教学由单向信息传输向双向信息交流转变,由重视记忆训练向重原理应用转变,由知识传授型向综合思维能力训练型转变,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发展自身转变,从而使学生发展自我潜能,提升自我肯定、达成自我实现。
2.2.2课程设置科学化。课程的设置应以个人基本能力培养为本位,即以培养学生今后生活所需基本技能为目标,以合乎自然的法则、顺乎人性的需求,尽量去适应学生,而不一味要求学生去适应材、统一进度。能力的培养应兼顾不同学生在学业、生活、技能等方面的需要,与他们未来生活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贴近其生活世界的各类学习活动中增强基本生活技能和人际沟通技能,学到生活中真正有用的知识,特别是要在培养“了解自我”“表现与创新”“尊重、关怀和团队合作”“运用知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上下功夫。
2.2.3教学评估多元化。首先,应改变单纯以升学率作为衡量和判断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这种标准迫使学校将主要精力放在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而把学业成绩不佳的学生打入“冷宫”。其次,不应把学生分为好班与差班或重点班与普通班,也不应再依照考试成绩作为分班的标准,尽可能的常态分班,使他们相互学习彼此的优点,改正彼此的缺点,以学习与改正取代敌视与距离。再次,对教学的评估,不应单纯以抽象的文字和数字为准,还应加上具体的操作式标准,如推出作品、实际操作、文体活动等等,这样评估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和投入和程度,而且有助于帮助学生发展思维性、表达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加强道德、法制教育
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外,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品行的引导。学校要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法制教育,培养和引导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特别是要进行正确人格培养。法制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教育,也是一种道德教育,可以将法律规范、道德规范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法制教育不应仅仅是对法律条文枯燥的讲解,而是要讲究方法,注意实效,要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把教育寓于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有意义的诸如科技、文化、体育、娱乐等活动之中。通过这些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受到启迪,从而了解哪些是社会所提倡,哪些是社会所反对的,自身应该做什么,怎样做,以此培养未成年人的道德观念、法律意识和行为意识。
本文围绕加强学校和学生的连结纽带展开,希望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有所帮助。但应该看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种简单的社会现象,而且有复杂的社会背景。当然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也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而是整个社会共同的责任,必须学校、社会、家庭齐抓共管,从社会多种层面展开。进一步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使这项工作更符合实际,更具有科学性,收到更好的社会效果。
参考文献:
[1]康树华.青少年犯罪与治理[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年.
[2]康树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与法律教育全书(上中下卷).西苑出版社,1999年.
篇4
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断呈上升趋势,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危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方面着手。加强学校法制教育需要全社会通力合作,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主要应做到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一、法制教育薄弱的原因及危害
近些年来,由于我们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忽视了法制教育,导致犯罪率急剧上升,学校法制教育的状况也令人担忧。80年代在中小学学校中曾设过《法律常识》课,但近十年以来,这门课却消失了。虽然有个别中小学开设了法律课,但与其他学科相比,法制教育还很不成熟,很多中小学没有培养起一支具有相应法律素质的教师队伍。所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学校的法制教育属于学校的政治思想工作范畴,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人的素质是预防犯罪的一项最有利的措施。中小学生无论在生理上、心理上,都是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及时有效地对他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法制教育,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反之,法律意识薄弱很有可能导致他们走上犯罪道路,大量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加强思想工作、提高全民素质、弥补中小学法制教育的不足,从而从根本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就成为中小学教育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校作为整个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着社会发展的特征。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中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老师和学生全部都乘上了“应试教育”的疯狂列车,思想政治工作受到忽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尤为薄弱。学生不具备基本的法律意识,甚至有人犯了罪都不知道为什么。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出现了一个又一个高峰,这就迫使我们对青少年最集中的场所――学校的法律教育的现状进行思考,并探索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各种途径。
二、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途径
加强学校的法制教育需要全社会共同解决。从宏观角度来看,我国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行“依法治国”方略,使人们认识到公民法律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这样才会重视学校的法制教育和宣传。另外,从国家的教育体制上来看,必须要加强教育体制改革,努力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法制课在中小学教育中站稳脚跟。在这里,我仅从学校教育的两个微观角度来探讨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途径:
第一、中小学法制教育课应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把提高学生的法律思想素质作为根本目标
在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中,应该走出两个误区,首先应该走出仅仅传授法律知识的误区。只传授法律知识,进行“条文教育”,让学生尽量多的了解具体规定,学生不仅力不从心,而且没有必要。随着各种社会关系的复杂化,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也越来越多,即使专门学习法律的学生也不可能全部了解。中小学生学习法律只需要深刻理解法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着较强的法律意识就足够了。其次,对于中小学的法制教育不能只局限于预防青少年犯罪。我们知道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就其根源来讲,有政治的、文化的、家庭的、心理的等多种背景因素,个别学生的违法犯罪具有偶发性的特点。法制教育如果以点代面,在内容上向制裁违法犯罪方面倾斜,在教育方法上偏重于批评、斥责和讲刑事案例,就会对学生形成心理误导,以为讲法律就是惩罚,就会使学生产生畏惧情绪。法制教育就其本身来讲属于思想教育的范畴,应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为其主要目的。
法律意识的教育应包括对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教育,两个方面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正确的。法律允许公民充分地行使权利,同时又必须履行义务,自觉地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秩序,使社会稳定、长治久安。正是在这种法律意识教育中,使学生真正懂得国家、法律和个人的关系。即学生从“法律条文”规定的什么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禁止做中,真正知道“为什么”可以做、应该做、禁止做,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使“行为模式教育”上升到“意识教育”,这种教育才会真正培养起学生的法律素质,并使之逐步内化于学生的行动之中。
中小学法制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从这一点出发,在确定教育内容时,就应利用相应的部门法知识,侧重于讲解法的基础理论,尤其要讲述法在社会中的作用。同时,要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来决定教育和教学的顺序性,小学法制教育应多侧重于感性认识,如通过交通事故让学生理解交通法规的重要性,到了初中高中以后,就可以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通过法在社会中的规范作用来讲解法的重要性。
第二、学校法律教育应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篇5
近年来,我县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9年共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20件34人,其中不满十六岁占50%,比2007年同期增加了24人;比2008年同期增加了22人,且呈现出手段成人化、类型多样化、罪名多样化等特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作为一个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跟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思想道德建设、人文观念以及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诸方面因素都有直接关系,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社会问题,未成年人犯罪的帮教和预防也是党和人民越来越重视的问题,只有认清未成年人犯罪的多方面的原因,并从根源上帮教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才能有效地减少和遏制其犯罪,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从未成年人自身及其家庭、学校等方面来剖析一下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并针对个案,提出帮教及预防建议。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个人心理因素及帮教对策
1.情绪不稳定、认知能力低、辨别能力差。未成年人的心理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他们社会阅历浅,缺乏明辨是非曲直的能力,经常表现为认识上的片面性、表面性,而且固执己见。他们情感丰富,但情绪不稳定。当他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上遇到困难、遭遇挫折时,往往盲目相信自己、同学及社会朋友,因而容易被身边的不良朋友引入歧途,进而愈陷愈深、不能自拔。
2.自控能力差、呈英雄好胜心理强、做事易冲动。对这类案件检察人员在处理时本着轻缓的刑事政策,从教育未成年人出发,审教于审,告诫未成年人不要逞强凌弱,应息事宁人、宽以待人、遇事三思而后行。
3.盲目崇拜、模仿力强、行为传导快。对于此类案件的帮教,我们应宣传法律知识,让未成年人增强法律意识,建议媒体、网络从教育人、挽救人的角度宣传案例,同时也告诫未成年人,自己别做违法的事,对违法的事应勇于揭发,敢于揭发,不能姑息养奸。
4.性机能成熟、性心理扭曲。针对此类案件帮教方法应从源头上做起,宣传青春期性知识,宣传美好的感情观,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培养未成年人从人性出发正确地对待、对待感情。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因素及帮教对策
1.家庭的残缺,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催化剂”。现在社会上单亲家庭的增多而且会给未成年子女的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父母的疏于管理甚至不管理极易导致未成年人放纵自我,从而步入歧途。
2.盲目溺爱是未成年人犯罪的“温床”。父母对子女管教的方法不得当,往往会适得其反。有的父母过分溺爱子女,使子女在家中处于绝对优越的地位,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都一一满足。一旦其无理要求和过高的物质欲望不能得到满足时,他们往往就不择手段,损人利己,争强好胜,进而逐步滑向犯罪深渊。有的父母忙于自己的工作,只知道使自己的孩子锦衣美食,却忽视了给予自己一天天长大的孩子必要的精神食粮,不关心孩子的道德培养、心理健康和精神需求,没有及时约束、修正子女的不良品行,为孩子最终走上犯罪道路埋下了“伏笔”。
3.严厉的家教及其教育内容的单一,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助推剂”。面对越来越大的社会竞争力,很多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过高,“望子成龙”。因此,对子女学习严格要求,一旦子女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值,一些父母不是在尊重子女人格的基础上进行说服教育,造成父母与子女之间情绪对立、互不信任。
4.父母的不良恶习,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无疑会直接影响子女的身心健康,未成年人明辨是非、控制自己的意志能力较弱,如果其父母有赌博、酗酒、盗窃、等不良恶习或者犯罪史,都会给子女造成不良影响,容易诱使未成年人产生犯罪动机。家庭因素引起犯罪的帮教,应从未成年人的父母思想改变入手,父母不仅是子女的“启蒙老师”,更应该是子女的良师益友。不仅要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品性好坏,还应密切注意子女身体的心理变化和精神需求,根据子女的身心发展规律,对他们进行必要的生理卫生知识和性知识的教育。父母只有修正自身才能引导孩子走正路。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因素浅析
1.日益增涨的物质生活需求,与思想道德教育的滞后,是未成年人犯罪的诱因。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青少年的辍学率也不断的增加,走向社会后由于其年龄小,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从小物质需求高,不能吃苦,未成年人走向社会后出入网吧、游戏厅、歌厅等娱乐场所,耳闻目睹不良习气。
2.学校采取应试教育、重智轻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是导致未成年人道德水平有限、法律意识淡薄的一大原因。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还没有完全实现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很多学校片面强化智力教育而忽视了思想品德、理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形成了只教书不育人的局面。
3.学校对后进生、双差生的疏于教育管理甚至歧视、鄙夷、推向社会,加速了其走向犯罪的步伐。对后进生和双差生,一些学校和老师不是耐心细致地帮助教育,而是采取嫌弃、歧视的方式,动辄训斥、辱骂、体罚、轰出教室,甚至勒令退学、开除学籍,将在校学生随意推向社会。其结果必然加剧后进生、双差生的自卑和逆反心理,放任他们和社会上的闲杂人员纠集在一起,成为社会“垃圾”,最终跌入犯罪的泥潭。
篇6
关键词 涉罪未成年人 法律援助 指定辩护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量不断增多,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并称为当今国际社会的三大公害;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也已成为一个新的社会焦点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刑事诉讼程序中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实践情况的分析,查找出现阶段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涉罪未成年人的法律援助制度还存在哪些问题,进而提出改进建议。
一、涉罪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的现状
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第七十九条规定:“本规定所称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涉嫌犯罪行为时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刑事案件,但在有关未成年人诉讼权利和体现对未成年人程序上特殊保护的条文中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在诉讼过程中未满十八周岁的人。”最高人民法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四百七十二条规定“审判时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因此,在体现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七条中规定的未成年人意指犯罪时已达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或触犯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八种犯罪时已满十四周岁)且在诉讼过程中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也就是本文中的涉罪未成年人。
据统计,2014年,海南省某检察院办理犯罪嫌疑人犯罪时未满18周岁的审查案件64件117人,有99名涉罪未成年人获得辩护律师辩护,其中自行委托辩护人的有33人,另有66名涉罪未成年人通过法律援助获得辩护。这117名涉罪未成年人中,其中18名涉罪未成年人属于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但移送审查时已满十八周岁而未提供法律援助的情况。通过以上数据可知,获得律师辩护的99名涉罪未成年人中,法律援助的占比66.7%,自行委托辩护人的占比33.3%。
二、涉罪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指定辩护律师责任心不强,法律援助制度公信力下降
在司法实践中,因为法律援助的补贴较低,使得部分辩护律师工作积极性较低。部分律师收到指定辩护函后,草草会见涉罪未成年人,也不到检察机关查阅、摘抄、复制案卷,当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让其出具法律意见时,其便根据《提请批准逮捕书》或《意见书》中涉罪未成年人的资料和犯罪事实做出一份简单的法律意见书,随意写上几条该涉罪未成年人属于从犯、在校学生、初犯、偶犯等法定或酌定从轻的情节。部分指定辩护律师在庭审时,当法官询问其对证据的意见时,往往一句“没意见”就应付了事,在发表辩护意见时也是套路化地说几句敷衍一下。
指定辩护律师以上种种“怠工”行为,极大地损害了涉罪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也使得被辩护的涉罪未成年人及其家属对指定辩护律师不信任,渐渐的本应受到社会广泛赞扬的法律援助制度失去了公信力,使得社会上很多人对法律援助制度的作用产生怀疑。
(二)案件办理过程中更换辩护律师的情况多发
根据我国司法部于2004年下发的《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暂行管理办法》第三条的规定,律师每年应当接受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办理一定数量的法律援助案件。但现实中有些律师案件较多或者嫌弃法律援助案件补贴太少而将法律援助案件交给年轻律师办理,其只出庭宣读法律意见;有的辩护律师只办理侦查、审查、审判三个阶段中的一个来应付规定;还有部分辩护律师因其他事务与开庭时间冲突,便让法律援助中心另行指派其他律师参加庭审。
以上这些情况使得参加庭审的辩护律师根本就不了解案情,以至于庭审时,辩护律师只是走过场。
(三)对指定辩护律师的权利义务规定不明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七条和《法律援助条例》第十二条第二款、《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暂行管理办法》第三条的规定,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辩护律师应当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辩护,但是以上三个文件都未明确规定法律援助的具体内容及辩护的内容以及对援助律师工作如何进行监督考核。在司法实践中,指定辩护律师不知道自己的具体工作职责有哪些,由于缺乏监督管理,部分律师疏于履行职责,使得涉罪未成年人的诉讼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
三、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法律援助资金来源单一,指定辩护律师补贴较低,挫伤了其办案积极性
现在我国涉罪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虽然一些基金会和企业、社会组织也捐助一些,但总体数量不大,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据来自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每年需要法律援助的案件超过70万件。虽然法律援助拨款每年的总数不少,但平均到每个案件来说指定辩护律师获得的办案补贴就很少。虽然近几年法律援助的补贴有所上升,但幅度有限。据报道,2013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将法律援助案件的补贴标准由原来每件600元至1000元调整为每件800元至1200元。[1]
律师群体没有固定工资,都是靠办案费用作为生活来源,这就决定了律师办案必将报酬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涉罪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不但办案补贴少,有时还要等很长时间才能领到补贴。因此,法律援助律师办案积极性一般不高。
(二)部分律师社会责任感不强,职业素养不够
部分律师拜金主义思想较重,缺乏为群众服务的社会责任感,职业素质不够,在办理案件时,以办案报酬作为其衡量案件重要性的首要甚至唯一标准,对报酬多的案件用心办理,对报酬少的法律援助案件不屑一顾,即使因为强制性规定,每年要承担一些法律援助案件,也都是随意应付,或交给年轻律师去办理,而部分年轻律师只是拿法律援助案件“练手”,并不认真负责。
(三)立法不完善,法律援助规定过于原则性、缺乏对辩护律师的监督
我国对刑事诉讼法律援助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法律援助条例》和《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暂行管理办法》中都有规定,但都属于原则性规定,对涉罪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的辩护律师没有规定具体的权利义务和行业标准,也没有规定具体的监管部门和监督考量措施。
四、完善涉罪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制度的对策
(一)建立专项基金,提高补贴标准,提高辩护律师积极性
涉罪未成年人心理和生理发展皆不成熟,很多涉罪未成年人犯罪是因其法律意识淡薄、一时冲动所致,因此涉罪未成年人具有思想较为单纯、多为初犯和偶犯、犯罪后易改正的特点,国家对涉罪未成年人应加大帮扶力度,其中措施之一就是设立涉罪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基金并保障经费充足。在办案经费来源方面,除财政拨款外,还应广泛接纳社会慈善机构、企业的捐助,同时制定措施,通过罚款或赔偿制度来补充专项基金的缺口,即经审查后发现涉罪未成年人的父母有能力聘请律师而未聘请的,法院应判决涉罪未成年人的父母支付法律援助费用或根据情况处以罚款,用以弥补专项基金的不足。[2]
同时,国家应制定法规,提升指定辩护律师的办案补贴并要予以及时发放;鼓励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在国家标准之上增加办案补贴的数额,用以提升指定辩护律师的积极性。
(二)加强律师职业素养培训,探索设立专职法律援助律师
司法行政部门和律师协会应加强对律师群体的职业素养培训,增强律师的社会责任意识。我国律师资源分布不平衡,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用网络或集中进行职业培训。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涉罪未成年人专职法律援助律师队伍,挑选一批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具备一定心理学、社会学知识、法律素养较强的律师组成,并进行专门培训。这些专职律师也办理其他案件,但要优先办理涉罪未成年法律援助案件,政府适当提高对专职律师的办案补贴。这样,在不耽误专职律师收入水平的情况下,也保障了涉罪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的专业性。
(三)完善立法,建立监督考核机制,提升涉罪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辩护质量
国家对涉罪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专门立法,出台相关法规或条例,将涉罪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的规定进行细致化,并规定对指定辩护律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以提升辩护质量,有效维护涉罪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监督机制可分为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对指定辩护人办案积极性及提供法律意见水平进行评判,以及涉罪未成年人对指定辩护律师辩护水平的评判,以求监督的广泛性和公平性,之后由司法行政部门对指定辩护律师每年的指定辩护案件都进行考核,考核的成绩与其律师年审情况挂钩。
(作者单位为海南省儋州市人民检察院)
参考文献
[1] 江宁调整法律援助案件补贴标准,考评优秀的补贴1200元[DB/OL].中国江苏网,http://.cn/
篇7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对策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给社会治安构成了极大的隐患。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而有必要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进行探析,以找出症结所在。从而加强防范,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发生。
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分析
(一)未成年人自身因素
1.法律意识淡薄
由于文化素质低下,有些未成年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法律常识。他们容易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无心向学,把过剩的精力和时间用于打闹,争抢斗勇,由厌学到逃学,以至辍学,交坏朋友,误入歧途。如:很多的校内抢劫案中作案的未成年人经常以强凌弱,以大欺小,使用暴力抢劫小额钱物。案发后,他们往往不以为然,认为公安机关会不了了之,但在受到刑事处罚后才觉醒。
2.对自己行为后果认识模糊
未成年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对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认识不清。如某地发生的一起奸杀案,死者是一位86岁的老太婆,是遭后被杀的,惨不忍睹。公安机关破案后,杀人犯竟然是一个仅16岁的未成年人。他平时沉迷于黄色录像,由于好奇,遂对片中的主角产生模仿心里,以寻求刺激,满足好奇。案发后第二天他还亲自到派出所办理身份证,而就在此时他被民警抓获。可见,犯罪后的他却若无其事,这就说明未成年人对自己犯罪行为的漠然心态和茫然无知。
(二)客观因素
1.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因而父母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青少年人生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一些家长,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对孩子无力管教或放任不管,使他们失去家庭温暖。家庭教育能力的弱化,不少家庭缺乏应有的教育子女的意识和知识,缺乏科学的教育子女的方法,或过分溺爱或简单粗暴,使未成年人受不到良好的教育,得不到应有的关怀,享受不到应有的欢快。使他们过早地到社会上寻求消极的东西,来补偿心灵空白,以至误入歧途。
2.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正规的社会化教育的主要场所,是未成年人社会化过程中的关键阶段,是传播知识,塑造学生美好心灵,传输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情操的主要基地。学校教育可以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效地遏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学校教育的失误也会导致未成年人犯罪。
3.社会环境因素
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不良的社会环境则往往成为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的诱因。未成年人犯罪高居不下与社会环境的污染有着直接联系。社会上的腐败现象滋生蔓延,这些不良风气和现象都会被青少年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以至心理不平衡,崇拜金钱,为达到目的而采取不择手段,以满足私欲……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二、防范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对策
(一)家庭预防
家庭是未成年人社会化的第一步,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第一道防线。优化家庭环境,强化家庭教育功能,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措施。
1.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提醒全社会重视家庭教育,使每个家长认识到家长的职责不只在养,更重要的是“教”,自觉地把教育子女放在家庭生活的重要位置。
2.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良好的家庭氛围应该是民主和谐的。父母和子女应该平等、坦诚、相互尊重;了解子女,与子女沟通,走进子女的内心世界;理解子女,使子女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家长严格要求子女,培养其健康的人格
(二)学校预防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未成年人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未成年人的人格形成,气质变化,品德培养及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都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因此,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环节。
1.加强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制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青春期教育,对学生进行性生理,性伦理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变化,正视自己,打破性的神秘,闭锁好奇心理,控制自我言行,让青春永远闪光。同时,加强心理健康及法制教育,请派出所民警上法制课,担任法制辅导员,组织未成年人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使他们懂法,守法,提高明辨是非、明辨真伪、区分罪与非罪的能力,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用法律和纪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学会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确保自己人身不受伤害,身心健康发展。
篇8
关键词 刑诉法 未成年人 刑事检察
作者简介:刘琳玲,松阳县人民检察院。
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在所有刑事案件中未成年犯罪案件的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与、环境污染并列成为“世界三大公害”。在所有的未成年刑事案件中呈现出以下特点:低龄化、犯罪类型多元化以及团伙化等。目前,我国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现状相当严峻,迫切需要加强对未成年监督管理工作。目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旋律,而未成年犯罪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并对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威胁。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健康成长对社会的稳定和谐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当前我国未成年犯罪问题,全社会都给予了普遍的关注,我国在法律和政策方面伴随着未成年人检查工作二十年的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同样因为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现行的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已经不足以满足时代的需求,暴露出的不足逐渐增多。最近几年伴随着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量的不断增加,给国家司法部门和相关司法工作者带来了严峻的任务和挑战。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成为每一位司法工作者必须要面对的重大课题。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实施的监督机关,未成年人刑事检查制度是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多年实践探索中,近年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下称“新诉讼法”),内容条例中用特殊章11个条文形式,对未成年刑事诉讼程序进行了规定,这对未成年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来说是一项空前的机遇,同时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因为新时代赋予了新的历史人物,对我们日后的检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及特点
(一)犯罪年龄低龄化
因为未成年人因为心理状态不够稳定,各方面的是非判断能力不够成熟,缺少足够的自我控制能力,过于偏激,而且当代的未成年又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种种原因使得近年我国未成年犯罪的年龄不断提前。调查结果显示:在年满14周岁且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在实施杀人、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活动数量逐年递增趋势,同时在未成年人犯罪所占刑事案件的比例也在不断的增大。
(二)犯罪的团伙化、多为共同犯罪
未成年人伴随其年龄的不断增长,独立性意识日益增强,未成年人更容易接受和同龄人之间的交往,容易被煽动和利用,存在不信任长辈和家长的叛逆心理。由于个人单独行动会存在恐惧的心理,加之自身缺少足够的智力和经验等因素,所以在实施犯罪活动过程中,往往会以团伙的形式进行。多人行动,会弥补个人智力经验上的欠缺,同时也不会有过多的恐惧感,减少了犯罪过程中的阻力,增大了作案的成功率。目前查处的一些未成年犯罪团体当中,很大部分已经具备了黑社会组织的雏形,如果不注意控制,后果不堪设想。
(三)犯罪主体文化程度偏低
在未成年刑事案件的犯罪主体中,绝大部分未成年人都是呈现一个明显的特点,受教育程度是偏低的,大部分仅仅只是初中文化或者小学文化,还有一部分甚至是文盲,受教育程度的偏低导致其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没有清楚的认识,同时未成年人又缺乏足够的是非辨别能力和诱惑的抵制能力,从而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四)激情犯罪、无复杂原因
未成年时期是处在一个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的叛逆心理也是最严重的一个阶段,不服管教,逞强好胜,哥们义气,做事只图一时刺激不考虑后果,通常就是因为一点小事就会导致其情绪激化,致使犯罪的发生。
(五)犯罪种类多元化与罪名集中化并存
未成年人处在一个身体、心理、生理发展的特殊时期,各方面都极不稳定,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往往不计后果,具有一定的疯狂性。近年,因为受到大量不良刊物书籍和影视作品的影响,造成青少年性生理趋于早熟,而其心理成长却相对滞后,在这种矛盾在在且外界又存在诱惑的情况下,很容易引发青少年犯罪。
二、新刑诉法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 未成年人检察制度的设计缺陷
1. 立法缺乏系统化。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尽管十分重视未成年人的司法制度建设,我国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但是相关的一些内容及规定只能散见于各种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中,内容比较分散,规定内容也不够具体,这对司法检察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在新《刑事诉讼法》出台后,对未成年刑事诉讼程序进行了一定的弥补作用,但规定内容都是比较原则而不具体,导致法律条文间缺少联系,依然未能形成系统、专门、独立的法律体系。
2. 缺乏配套工作机制。新《刑事诉讼法》针对未成年刑事案件确定了“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以及“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同时还规定了法律援助制度、社会调查制度、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等一系列未成年人特殊诉讼程序,但是这些规定程序都严重缺乏与之相对应的细则规定和具体的工作流程,操作起来也极难统一。检查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在执法工作中涉及到的未成年人刑事诉讼案件,对其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要求很高,完善司法监察工作制度,细化部门工作流程,这样才能保证未成年人司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3. 未形成制度化的未成年人保护网络。要实现对于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控制及帮扶教育,是需要公、检、法、司各部门之间密切合作的。但目前,检查工作缺乏系统化制度的支持,导致现在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呈现责任主体不明、执行主题不清等一系列不明确的问题,也造成了对犯罪未成年人教育感化工作的重重困难,也使得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成效不佳。
三、新《刑事诉论法》下对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加强和改进措施
目前,我国未成年犯罪预防工作不容乐观,在未成年犯罪预防工作中,要充分利用社会上各方面的资源力量,形成一股合力,弥补单一方力量的不足,针对未成年犯罪的具体原因,深入分析,充分依靠各界力量,进行综合治理,来预防和减少未成年的犯罪的发生。
(一)完善立法
完善我国预防未成年犯罪的相关法律是预防并减少未成年犯罪的根本措施。目前我国存在的一系列针对未成年法律法规,都是比较笼统的,实际操作难度较大。而且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未成年犯罪活动又逐渐呈现新的特点:低龄化,团伙化,诱因简单,类型多元化及罪名集中化等,原有的法律法规已经不能满足新的需求,预防和控制未成年犯罪活动又面临了新的挑战。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到这个新《刑事诉讼法》颁行的这个机遇,进一步展开完善立法工作,制定及实施相关的防范未成年犯罪的政策和措施,真正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做到有法可依。
(二)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工作要大力度加强
未成年的司法保护就是指司法工作人员依据相关未成年法律法规进行司法活动,彻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并切实保护未成年合法权益的一种法律行为。对未成年人传统的司法保护制度是分散式的司法保护模式,这种保护模式有其现实合理性,但在其他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结构上具有分散性,保护方向又缺少重点,具体时间的处理手段又过于单一,显然这种司法保护模式已经不足以满足新形势下的需求,所以在新《刑事诉论法》体系下,我们构建出了一种全新的保护模式――即司法保护一站式机制。一站式模式就是指检察机关在处理未成年犯罪案件中,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在审查批捕、起诉和出庭公诉等各环节,进行特殊审理的标准样式。在此模式中,明确了检察机关在整个未成年刑事案件处理工作中的主导机关地位,以及在未成年刑事案件诉讼各个环节的审理的内容和方式。
(三)改革教育体制,使我国未成年文化程度普遍提高
(四)重视家庭预防作用
(五)铲除社会不良诱因,精华社会风气
篇9
论文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 原因 预防方法与途径
近年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检察院根据本辖区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断上升,犯罪类型也逐渐多样化,犯罪总体数量增长迅猛。花都区经济发展迅速,企业进驻数量激增,区域人口急骤增加,相应的刑事犯罪发案率也呈上升趋势,特别是未成年人犯罪上升速度较快,社会影响较大,为做好今后一个时期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建设平安和谐社会,笔者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对花都区检察院近年来受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点、成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并就完善办案机制,提出预防思路和对策。
一、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现的特点
1.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据统计,2009年—2011年,花都区检察院共审查起诉未成年人涉嫌犯罪案件439起765人,其中2009年审查起诉122起245人,2010年审查起诉147起264人,2011年审查起诉170起256人。该类犯罪案件呈上升态势,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群众安全感,应当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2.外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多。调查显示,非花都区籍贯的未成年涉罪人员为294人,占办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总数的52%以上,这一点与我区经济建设发展迅猛,建设项目大幅增加,流动人口需求量增大,城中村聚集大量外来人员有很大的关系。
3.未成年犯罪主体文化程度总体偏低。我区未成年人犯罪,多发生在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群体中,其中初中文化程度525人,小学文化程度的156人,文盲1人,占涉罪未成年人总数的89%。多数未成年人有厌学现象,初中毕业后未继续就学,过早步入社会,无固定工作,无固定经济来源,成为社会闲散人员。由于未成年人心智未成熟,正处于青春期的冲动阶段,经常出入网吧及其他不健康场所,易受诱惑,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人群,占涉罪未成年人的70%以上。
4.侵财型案件在未成年人犯罪中所占比重较大。从近3年来所办理的未成年人犯罪统计情况看,侵犯财产型犯罪案件多发、频发,对群众安全感影响较大的“两抢一盗”等侵财型犯罪案件占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总数的60%。其中,抢劫案件以137起270人居多,占所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总数的31%。
5.暴力型犯罪现象比较突出。涉案罪名大多数集中在抢劫、故意伤害、抢夺等暴力型犯罪案件上,占案件总数的67%,绝大多数采用威胁恐吓、殴打等暴力手段,向受害人索要现金、手机等贵重物品。由于社会、教育、家庭及电视、媒体等因素影响,使部分未成年人采用暴力犯罪手段的残忍程度甚至超出了成年人犯罪。如我区办理欧阳某某等4名未成年人,多次在晚上持械去到偏僻小路,对多名被害人进行伤害,进行抢劫,有几名被害人均被匕首捅成重伤。
6.作案地点多在城乡结合部。花都区是正在发展中的城乡结合地区,有的地段人流量少,比较偏僻,使这些未成年人犯罪有了可乘之机。由于城市发展进程加快,便民出行的社会保障措施跟不上,我区存在摩托车司机搭客现象,部分未成年人结伙,分工合作,提前安排部分同伙预伏在城乡结合部偏僻区域和学校为核心,在人流稀少的路段上,部分人以搭车为由,将司机骗至偏僻路段,实施抢劫。发生在偏僻路段的暴力型犯罪案件约占未成年犯罪案件总数的30%左右。
7.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共同犯罪居多的特点。未成年人涉世未深,思想不成熟,无固定工作,导致无所事事,玩游戏、上网是他们的日常娱乐活动,在没钱花时就容易产生通过不正当手段搞钱的想法。相当部分未成年人犯罪带有突发性、随意性或偶然性,有的仅为讲哥们儿义气或逞一时之勇而走上犯罪道路;有的只是没钱花,为了能够分得赃物,同伴儿叫其一起实施犯罪行为,其就参与了;大多数未成年人也是为了相互壮胆而结伙一起作案的。调查数据反映,未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占所案件总数的34%,所得赃款赃物,主要用于吃饭、住宿、上网等个人消费。
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主要原因分析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与社会环境、经济发展、家庭环境、文化生活及法制道德教育等各方面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经对近3年来我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综合分析,其主要原因暂归结为以下三点:
1.家庭或监护人监管不力。伴随着生活压力增大,有的家庭父母忙于生计,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家庭过分溺爱娇惯孩子,使部分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缺乏正确的教育和监管。大多数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初中毕业、甚至未就读完九年义务教育,就辍学步入社会,不再继续接受教育,缺乏生存技能,在经济拮据时容易受到诱惑走上犯罪道路。
2.受到不良交往的同龄群体及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由于未成年人自我控制意识薄弱和心理上的不成熟,容易受到身边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而且未成年人体力充沛、好奇心强,如果在不良的亚文化的影响下,聚集在一起,就会通过不健康的娱乐、游荡、交谈等方式形成不良交往的亚文化群体,容易相互观察、模仿,进而导致犯罪。目前,我区部分场所,由于监管不严等原因,原本不应有未成年人出现的网吧、游戏机室等成为了青少年聚集的地点,造成未成年人受社会上的不良环境影响,走了违法犯罪道路。
3.学校教育存在薄弱环节。学校是未成年人社会化的第二个重要场所。当前学校漠视对学生的德育和法制教育,这对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一,未成年人在心理发育和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应有正确的道德引导和培养。然而现在学校教育,仅片面强调智育的重要性,忽视或淡化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培养,这样不利于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而对社会上的各种消极因素的“免疫力”极低。其二,法制教育流于形式。法制教育的形式化,使大部分学生不能将法律规范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需要和行为,不能用法律规范约束自己,导致法制教育无法收到预期的预防犯罪的效果。
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方法与途径
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是一项系统工程。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监督机关,立足检察职能,在工作各个环节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花都区人民检察院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为切实做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控制工作,做了大量工作,努力实现执法办案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
一是认真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进一步推进捕、诉、防一体化工作模式。积极探索适合未成年人的人性化办案方式,针对未成年人心理特点,成立由有爱心、经验丰富的女检察官组成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办案小组,细心审查,耐心讯问,爱心帮教,用心转化,在严格执法的同时,开展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消除未成年犯的畏惧心理和抵触情绪,促使他们悔过自新,重新做人。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对未成年人案件慎用逮捕强制措施,避免因监禁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产生交叉感染。对危害不大的初犯、偶犯,依法适用不批捕和附条件不起诉;对犯罪较轻的,建议法院从轻处罚。
二是开展检校共建活动,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选派一批优秀检察官担任法制辅导员,利用检察机关掌握未成年犯罪动态和具体情况的优势,到学校任兼职法制辅导员,通过检校信息交流、模拟法庭进校园、组织法制报告会、发放法律手册、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使未成年人学法、知法、守法,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篇10
教师语言暴力,即教师在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乃至生活中,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使用谩骂、底毁、蔑视、嘲笑等侮辱岐视性的语言,致使学生的人格尊严、精神上和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损害。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语言暴力,大多后果一时难以为人们所察觉,且容易为人们所忽视。教师把语言暴力赐予学生,从近期后果看,它会使学生终日神经紧张,提心吊胆,其后果只能是挫伤孩子的进取心,养成怯弱无能、胆小自卑的性格;从长期影响看,它将烙印于学生的心灵深处,伤害学生纯洁的心灵,对学生的人格尊严、心理健康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丧失正常的人格和健康心理,从而导致心理问题。
二、教师语言暴力的产生的原因:
1、教师素质存在严重问题。很多可能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但这确实是客观存在的。素质是一个人综合性的东西,对教师这个群体来讲,你有了学科背景,仅表明你有了掌握教授这门学科的专业知识;你明白了如何育人的知识和道理,也并不表明你身体力行地付诸于实践,真正地作到为人师表,总之一句话,教师素质亟待提高。
2、教育观念陈旧。
应该说存在语言暴力的教师的主观愿望还是好的,都是希望学生学有所成,但是对严师出高徒理解的太偏颇,认为打骂、恶语讥讽才能取得效果,意识不到对学生身心所造成的摧残,忽视了学生是未成年人,接受不了老师这一教育方法的现实。
3、法律意识淡薄。
教师在实施语言暴力的时候,恐怕只想到的是在教育,而没有想到自己正在实施违法行为。新修订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也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两部法律都严令禁止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
4、教师所承受的巨大心理压力
国外调查表明,教师职业所带来的公众压力多于其他行业的人。香港曾将教师职业压力列为第二位,仅次于警察职业。我国一个进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课题组曾对某省14个地市、168所城乡中小学2292名教师进行检测,结果显示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其中不少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焦虑水平偏高。
据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陈伟分析,教师心理压力主要有三个来源:第一,教育体制当中引进的激烈的竞争,比如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等,学校片面强调升学率、平均分,使每位教师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第二,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常常扮演的是为人师表的角色,他们接受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种职业,就不得不尽量满足人们对这个神圣职业的要求。他们不得不因此而常常掩盖和压抑自己的一些真性情,从而造成心理状况的失调。第三,教师工作实际上是一种持续紧张的脑力劳动,需要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因此易形成孤独、乖僻和感情抑郁,进而会导致心理问题。
三、教师语言暴力的防范
1、加强教师的培训,扎实有效地开展继续教育工作。职业倦怠是制约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瓶颈,长时间的教学工作,非常容易使人沉溺于旧的方法方式,拒绝接受新鲜事物,有时甚至明知不对但却故意为之。通过开展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2、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的心理健康虽然已经开始得到关注,但还没有从实践层面开始解决这个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必须认真调研教师心理问题的现状、原因和危害,弄清症结,找出办法,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的培训,建立相应的心理干预机制,健全教师心理教育机制,改革现有的教育体制,减轻教师承担的心理压力,杜绝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保证教师健康的心理。
3、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未成年保护法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