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0-09 17:29: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非遗文化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非遗文化的概念

篇1

1 外生性概念的内在困境

按照一般的学术路径,一个概念的提出,是在对概念的内涵充分明确之后。而相对于国内学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一权威机构通过《公约》公布并作出了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从这个角度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中国学术界自生的概念,而是来自非学术路径的一个外在的规定性概念,所以,它在汉语语境中缺乏天然的学术土壤。

从表面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出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官方中文本,似乎是一个应当在汉语语境中可以直接明确其内涵的名词。按照汉语的构词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偏正结构的名词,可以分为两部分:“非物质”和“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我国学界较为习用的名词之一,在汉语中的理解不存在较大的分歧;难点在于对“非物质”的理解。“非物质”作为一个形容词词根,修饰和限定“文化遗产”。从词语属性上讲,“非物质”在此处是和“物质”相对应的否定性词根,其完整形态应是“非物质的”。进一步分析,“非物质的”即形容词词根“物质的”加上否定性前缀“非”,构成了否定的内容。从本质上讲,这样的构词方法并非纯正的汉语构词法,而是英语的构词方法之一。

按照一般的理解,“非物质”是对“物质”的全称否定,而在汉语中处理对立、全称否定关系的时候,很少用否定性词根来构词,而是选取一个反义词来表达。就此处而言,“物质”的反义词,在汉语中就应当是“精神”或“意识”,而不是“非物质”。所以有学者在初次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时,认为“所谓‘非物质文化’也就是精神文化”。我们必须注意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原生性的汉语概念,它产生于汉语语境之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外在性规定,在现有的汉语概念体系中无法使对之的解读达到圆满和自足。虽然在汉语语境中,以上两种理解都有其合理性,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离和缺失。

再者,中文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公约》的官方中文本和英文本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所以有学者拘泥于中英文本之间的差异,强调翻译准确性的问题。其实中文本并非英文本的翻译文本,而应当是同时的文本之一,文本差异并非翻译的问题,而是在两种语境中表达的异同问题。但由于英语的强势地位,其思维方式通过中文本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不能完全避免,所以我们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是英语思维影响下的汉语产物,它虽然用汉语方式表达出来,其本质却是一个外来词,不能从字面上就得出其完整含义,需要我们结合《公约》对之作出的界定,并将其纳入自身的概念体系,才能对其明确定位,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可能对其进行一定的修正。

2 《公约》的界定及解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从逻辑上讲,我们首先要明确“文化遗产”的涵义。按照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委员会的定义,“文化遗产”指“人们所承袭的前人创造的文化或文化的产物”。将以上两个定义结合,则可以将《公约》界定中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归结为“文化遗产”中的“文化”部分;而“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则可归结为“文化产物”部分。这样的对比,只为我们揭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遗产”的关联,问题在于:我们怎样才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文化遗产”中鉴别出来?

3 修正

如前所述,《公约》所界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是在英语思维影响下的汉语产物,从名称到内涵都与汉语语境不完全融合。再者,《公约》作为联合国的官方文件,面对的是全球各国、各种文化样式,在很多方面并不完全切合于我国的实际。所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后,作为一种对《公约》的回应和补充,我国国务院于2005年3月26日颁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在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重新作出了界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我们可以看出,《办法》与《公约》相比,除了都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这一点相同外,其余语句均是改头换面,这里面的涵义何在?为什么同一个词语,在两个不同文本中的解释差异如此巨大?

4 比较

从接受的过程来看,一个外来概念要在汉语语境中发挥作用,除了对其内涵进行界定以外,必须将其纳入已有的概念体系,进行对比研究,才能实现真正的“本土化”。为此,我们将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与相关术语进行对比,以便增进对其的理解。

篇2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院校;保护意识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199-02

2013年6月,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国成为仅次于意大利的世界第二大“非遗”大国,目前共有45项遗产成功入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国的“非遗”之路开始于“申遗”,近些年硕果累累,获得了国际性的广泛认可。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步时间比较晚,大众对“非遗”这一概念还不熟知,这对我国的“非遗”保护与传承极其不利。提升大众对“非遗”的认同度,走由学校影响社会的发展路径,艺术院校因其专业设置的独特性而扮演着重要地位。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或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及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它在成为“知识”之前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包括居住形式、饮食文化、民间工艺、节庆习俗等,特别是手工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历史上先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是先民们在生活中创造的先进文化,直至今天,也仍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比物质遗产更加重要,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人们所处的时空、周边环境和人类活动之中,是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人类的文化命脉。它包含着人类的情感,蕴藏着人类文化的根源,保留着某种民族文化的原生状态以及各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所以,不同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价值。”可是大众对“非遗”的不了解,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带来重重阻碍。我国的“非遗”之路要稳步前进,必须让“非遗”概念深入人心。相较于国家层面的世界“申遗”,民间的“非遗保护”任重而道远。国务院从2006年起设定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可看到我国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视日益增强。总理也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二、了解“非遗”是实现“非遗”保护的有效路径

今天,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境界与能力,已成为国际社会对国民素养的评价标准之一,民众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加强对文化遗产价值和意义的了解,增强自觉保护意识,进而影响和带动更多的民众来关注、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至关重要。今天文化与社会的公共性日益加强,文化遗产不应只是少数专业工作者呵护的对象,不应“锁在深闺人未识”,而应当融入文化和社会,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进一步诠释和丰富它的历史科学艺术和社会价值。作为传承文化途径之一的学校教育,在提高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上肩负着重要的作用。以学校为中心,进而影响社会,这是提升公众对 “非遗”认同度的一条有效路径,也是积极响应国家层面对“非遗”保护的号召。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决定:“由文化部牵头,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时,广泛吸纳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条规定:“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传统的家族式等非遗传承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下社会的发展,将非遗传承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是必然选择。艺术院校因专业设置的需求而与非遗文化不谋而合,在普及“非遗”知识方面承担着重要作用。

“2002 年10月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首次提出了非遗的教育问题。这一时期非遗主要为学界所关注,并开始逐步推进非遗的学科化探索。2004 年,中国签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正式进入该组织非遗保护工作体系,意味着非遗开始走出学界,为官方所认同,从此掀起了非遗研究的热潮。”关于教育在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问题,学界的研究成果已蔚然可观,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当代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新途径》、《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策略》等,但是大部分都是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理论研究,而实践教学方面的参考内容则知之甚少。

三、提升艺术院校学生非遗保护意识的方法

“在当前中国社会正经历着重要的经济转型,民族民间文化传统面临急剧流变和消失的时期,高校作为专门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基地,应当继承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传承和保护方面,充分发挥大学教育的重要作用。”

如何提升艺术类院校大学生对非遗的认同度,如何提升艺术类院校的大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实践性运用,将切实影响到非遗保护能否行之有效地继续推行。要提升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同度,就必须提高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实践性参与。因为文化认同不可能建立在抽象的文化共性上,它应当是一种存在于具体的社会生活中的精神上的共鸣,只有在具体的人际交流和情感亲和的心理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认同。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秘书处负责人塞西尔杜维勒女士曾指出:“《公约》所提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活遗产:它必须不断地被相关社区、群体或个人创造、延续、再创造并保存保护,否则就说不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遗产,源于过去,并在当今和未来予以继承”。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离不开其在民族或地区的民众中代代相传。要提高学生对非遗文化的感知度,不能仅仅依靠书本知识的“照本宣科”,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融入非遗文化之中,唯有亲见亲历亲感受,才能让学生切实提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度。

“大学应当积极创建国家及社会文化遗产事业急需的新学科,为国家文化遗产事业服务;要倡导面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方位教育传承的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识过程。”

(一)构建完善的学科体系,普及非遗基础知识

艺术院校的课程设置更讲求实践运用,如设计艺术系、音乐舞蹈系及广播影视系等更加注重学生在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摄影等方面的实际技能。这些专业的知识内容恰好与非遗知识不谋而合。从非遗中汲取相应的知识,将为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带来极大益处。如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中国民乐中获取营养;舞蹈专业的学生可以从各少数民族舞蹈中获益良多;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也可从传统的水墨画、刺绣、织锦等作品中获取灵感。艺术院校可以从专业课程的设置入手,开设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戏剧等非遗基础课程,为学生了解非遗知识奠定良好基础。

为提升学生对非遗知识的认同度,授课老师需有良好的专业背景知识,可以邀请有代表性的非遗传承人为学生授课,组建由高校教师和传承人构成的非遗教学团队,结合专业设置的实际需要,编写适合艺术院校使用的非遗教材,建立非遗课程体系共建机制,开发非遗传承与保护系列课程,构建完善的非遗教学体系。

(二)充分利用各种校园宣传平台,形成独特的校园非遗文化

艺术学院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可以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因素,充分调动学院各系部、学生社团以及学院网站、广播电台、电视台、宣传栏等各种宣传平台,对非遗知识做有针对性的专题宣传。学院网站可开辟非遗专栏,及时更新与非遗相关的国内外最新动态,便于师生及时了解最新的非遗讯息;广播电台可充分发挥其校园覆盖面广的特征,定时播报非遗领域的相关知识;学生社团活动也可与非遗因素相融;学院各系可针对一些代表性的传统佳节,打造校园节日文化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传统民俗活动的过程中真切体会非遗魅力。

(三)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非遗感知力

充分利用艺术院校的学校资源,挖掘非遗因素,推进可供学生实践操作的工作室,推行“课堂教学和工作室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搭建校内学生实习实践平台,将非遗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融合,为非遗保护与传承探索可行性发展道路。如川音绵阳艺术学院组建了“陶艺工作室”和“中国绣工作室”。“陶艺工作室”主要开设陶艺传习课,通过陶艺制作传承人向设计艺术系学生传授陶艺制作工艺,为学生提供学习平台,学生在掌握传统技艺的过程中,融合现代化理念,设计出新产品,让古老的陶艺绽放出新的生命力。“中国绣工作室”则通过收集整理国家、省、市各类有代表性的非遗刺绣织锦,为学院师生了解我国民间工艺提供平台,并聘请各类代表性的刺绣织锦传承人为学生讲学授艺,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知绣花针的魅力,为培养出刺绣织锦类的设计型应用人才做准备。

(四)立足本土非遗文化,拓展地方性非遗平台

艺术院校可通过加强与地方政府、文化事业单位及非遗保护中心的沟通交流,整合各种非遗资源,建立合作项目,将学院教育培养目标与地方需求进行有机结合,开展地方性的“非遗活动进校园”,让艺术院校为地方文化服务,为地方非遗文化保护做贡献,也带动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以地方文化为中心,逐渐辐射周边省区文化,让学院师生深入各省市非遗文化集中地,进行详尽的田野考察,并搭建相关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实践平台。

四、结语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大精深,但大众对非遗的认识度还急需提高。艺术院校承担着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任,完善非遗课程体系建设,普及非遗基础知识;实现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切感受非遗魅力;提升学生的非遗感知力,同时让学生将专业知识与非遗知识相融合,为非遗传承提供新的生命活力;以学校为中心的非遗教育将间接影响社会对非遗的认同度。提升艺术院校学生对非遗的认同度,不仅利于非遗的保护,更能为非遗传承提供不竭的源泉。

参考文献:

[1]邹启山.如何认识“非物质遗产”[N].人民日报,2004-05-25(16).

[2]周兴茂,周丹.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几个基本问题――以土家族为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7(1):60-65.

[3]钱益汇,黄.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现状与培养机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3(5): 132-137.

篇3

【关键词】冀东音乐;文化传承;基地建设

冀东地区历史文化悠久,音乐戏曲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形式也非常的丰富多彩。冀东音乐戏曲文化是河北省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冀东地区深厚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结晶,是我国音乐戏曲文化的精髓。然而,随着现代文明社会的不断发展,异域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冲击日益加深,传统的音乐戏曲形式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受众也越来越少,使得这种传统音乐戏曲艺术的传承延续面临严重的危机。冀东音乐戏曲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性发展是延续冀东民俗文化、丰富冀东民间艺术形式的必然要求。加强冀东音乐戏曲非遗传承基地的建设是增强冀东音乐戏曲文化活力与传承发展动力的重要途径。

一、冀东音乐戏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冀东音乐戏曲形式多样,由来已久。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冀东音乐戏曲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与冀东地区人民的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息息相关,饱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情感。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语言风格,彰显出了冀东地区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特有的风土人情。经过了千百年口口相传的延续发展,冀东音乐戏曲的内容、曲调、风格以及题材等日益丰富,其分布和流传的范围也日益广泛。冀东音乐戏曲艺术的起源目前已无法准确地进行考证,综合分析冀东地区的社会发展历史,可知早在约四万年前的原始社会,冀东平原上就已经有了人类居住并进行生产劳作的痕迹。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收录冀东地区的一些民歌作品。音乐戏曲作品的出现和发展则主要是伴随着音乐戏曲艺术的完善,逐渐演变成为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时至今日,冀东音乐戏曲艺术已经包括冀东民歌、唐剧、评剧、皮影和乐亭大鼓等多种艺术形式。其中,评剧、皮影、乐亭大鼓更被誉为“冀东三支花”,是冀东音乐戏曲的典型代表。吹歌是流行于冀东地区的传统吹打乐,历史较为悠久,其演奏曲目多来源于传统民歌和戏曲。冀东吹歌主要盛行于唐山和抚宁地区,具有甜美的音色,演奏时两只唢呐交替配合,再辅以鼓、钹等打击乐器,音乐格调清新刚健,音色高亢明亮,在民间具有极高的声誉和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此外,冀东大秧歌也是冀东地区广为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的民间艺术。冀东地区的大秧歌主要分布于昌黎、卢龙、抚宁、乐亭和滦县等地区,是冀东地区极具代表性的民间舞种。其中以昌黎地区的秧歌最为有名,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鲜明的个性,表现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凸显了鲜明的人物性格和情感。冀东地区自古就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境内各种音乐戏曲文化资源较为丰富且表现形式多样,凸显了较强的地域性和整体分布不均的本土特色。冀东地区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和健全的文化体系,彰显了冀东地域文化的鲜明特征。从音乐风格上来说,冀东音乐戏曲融合了多种音乐戏曲的艺术精髓和内核,将音乐戏曲艺术与冀东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冀东音乐戏曲风格,可见其是集乡土性、集体性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随着学术研究的逐步深入和音乐戏曲文化理论的不断完善,目前有关冀东音乐戏曲艺术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对音乐戏曲艺术的发展历史、艺术特点以及传承保护措施等各方面的研究。在当下新媒体时代,音乐戏曲非遗传承与发展、音乐戏曲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较多,涉及非遗、产业化、文化生态等时代概念的时新性研究逐渐涌现。

二、冀东音乐戏曲文化传承中的问题

随着全球经济和文化的一体化,多元异质文化的大量涌入和相互碰撞,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冀东音乐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严峻的形势。满载传统民族记忆和极具地方特色的古老音乐戏曲文化,在与先进的时代文化相互交融和碰撞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市场低迷、观众群体断层以及艺术人才匮乏等传承瓶颈和发展危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方式、生活节奏的改变以及农村地区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传统的民间音乐戏曲艺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颇具造诣的民间艺人相继离世,而年轻一代的艺人又尚未成熟,难以独树一帜,使得很多传统的民间音乐戏曲作品出现了断代危机。冀东地区传统音乐戏曲的传承陷入困境。第一,文化的多元化冲击和城镇化的推进,加速了传统民间文化的萎缩。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的人口数量大幅减少,很多年轻人开始涌入城镇,使得地方音乐戏曲在农村地区的推广缺乏后备力量,仅靠留守的老人、儿童、妇女等很明显难以挑起传承和演出民间艺术的重担,最终导致很多民间传统音乐戏曲艺术团体因人才供给不足而解散。随着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和异质文化的冲击,年轻人在接受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思想以后,逐渐形成了新的娱乐文化观,对传统的民间音乐戏曲文化和乡土艺术逐渐失去了热情和兴趣,传统音乐戏曲艺术的观众群体出现了断代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冀东音乐戏曲在民间的传播和推广。相比之下,电影院、KTV、游戏厅等娱乐场所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更大。第二,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本土文化自信心不足,导致传统音乐戏曲文化的受众群体不断流失。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势已经无法逆转,随之而来的是文化全球化,外来文化的冲击融合,使得西方发达国家的传统艺术在国内获得了较高的认可,甚至被奉为标准。这对很多国内人的艺术观念和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很多年轻人逐渐认为只有西方的艺术形式才是“进步”的、“流行”的、“时尚”的。另一方面,国内在一些传统艺术形式的宣传推广工作上存在缺失,未能形成对当前年轻一代文化观、艺术观的正确引导,导致他们将西方文化视为圭臬,并以西方文化的审美标准来衡量中国的传统文化,甚至一味地贬低本土文化。这最终使得冀东地区传统民间音乐戏曲艺术的市场越来越小,观众也越来越少。第三,从体制层面来看,我国传统艺术的体制也是制约冀东音乐戏曲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音乐戏曲是融合语言、动作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的综合性艺术。这种综合性的特点能够满足不同受众群体对于艺术不同方面的审美需求。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观众能体验到音乐戏曲艺术所蕴含的民情风俗和地域特色。冀东音乐戏曲丰富的艺术元素以及多样化的表演风格使得这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得以代代相传。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有一些体制特征的束缚,比如传统戏曲艺术独特的程式思维和行当表演,正是制约戏曲艺术持久传承的因素所在。在现代文化的影响下,年轻人很难接受传统的戏曲程式,无法把握传统戏曲的审美理念。民间草台班子式的演出往往缺乏稳定性,而专业剧团又面临生存困难的窘境,都导致地方戏曲艺术的发展受到制约。

三、冀东音乐戏曲非遗传承基地建设的现实路径

冀东音乐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其中,音乐戏曲传承基地的建设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同时也是增强冀东音乐戏曲文化活力与传承发展动力的重要途径。综合当前冀东音乐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在传承发展中的问题来看,音乐戏曲这类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消亡的速度远大于保护工作开展的速度。因此,冀东音乐戏曲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冀东音乐戏曲非遗传承基地的建设应遵循“顶层设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分步实施、合力共举”的工作原则,从完善政策与制度引导、强化人才供给、加强部门间协同联动与深化音乐戏曲非遗研究等多个方面全面推进。一是进一步完善非遗文化的政策引导和制度建设工作。冀东音乐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发展,需要建立在有效的组织和政策保障的前提下,有效的组织和政策保障能够为冀东音乐戏曲非遗传承基地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音乐戏曲非遗的传承,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的推广,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的引导和宣传,通过音乐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建设,为音乐戏曲的全面推广和保护性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平台。二是不断强化音乐戏曲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挖掘,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供给。音乐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创新发展,工作环节多,业务性较强,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业务能力要求都比较高。针对冀东地区音乐戏曲艺术专业人才匮乏、传承断代的现实问题,应集中组织对各村、镇、乡各级文化站站长、业务骨干的业务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各层级非遗保护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三是不断加强冀东地区各部门之间的联动协同,形成合力,打造有效的非遗保护工作链条。为了能够有效地保护和传承冀东音乐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层级主管政府机构必须密切配合,各司其职,相互衔接,为冀东音乐戏曲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奠定牢固的基础,保证音乐戏曲保护工作的连续性以及人员的稳定性和业务熟练性,提升冀东音乐戏曲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效果。四是持续深化冀东音乐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不断提升音乐戏曲非遗品位,积极探究冀东地区音乐戏曲非遗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历史研究价值。通过科学论证,充分利用文字创作、录音、摄影等现代媒体形式和技术手段,逐步建立和完善音乐戏曲非遗文化的资料库、数据库,打造全方位的音乐戏曲非遗文化网络服务平台,有效推进冀东音乐戏曲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有一天晚饭后,曹千一躺在客厅沙发上刷微博。有一条微博突然让他停下了手指,这条微博讲述的是中国西南边远山区的老手艺人,年复一年坚守着老行当,用自己的双手记载属于传统文化的记忆与技艺。但他们等了一辈子,做了一辈子,现在却找不到手艺的传人……曹千一在感动之余,责任感油然而生: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年轻一代的守护与传承啊!

曹千一向小伙伴们提出想要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点事,但这个想法马上被小伙伴们“打击”了,其中一个小伙伴的反对声尤为刺耳:“做这么没有创新含量的事?你也太OUT了。”类似的尴尬也出现在曹千一对中学生进行调查访问的时候。被问到“你怎么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受访同学的第一反应都是“蒙圈脸”。但曹千一却有自己的解读:“创新和那些看起来有历史沉淀的|西并不矛盾。创新和坚持也不是对立的,在新时代对于传统文化的坚持更需要新手段。”最终,小伙伴们被他说服了。他们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还带着它来到了社会创新挑战赛。

曹千一说:“很多西方国家的中学生在社会创新过程中更偏向于商业创业或技术创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也非得如此,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创新,也同样是值得我们探索的方向。”

曹千一团队很清楚,只有选择正确的“打开方式”,才能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动奏效。“有意义”的同时,如何让这件得看上去“有意思”呢?他们做了详实的调查,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门,其中有一个被反复提及的关键词:好玩。“因为只有好玩的东西,才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让他们去了解乃至传承非遗文化。”一款名为iCulture的APP就在这样的思路下应运而生。

篇5

关键词:非遗文化;职业教育;校园文化;传统文化

21世纪初以来,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成果(论文)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4年,仅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关键词搜索到的文献数量已达到了32894篇,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这一领域,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使“非遗”这一概念渐入人心。200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其中,对“非遗”所下的定义为:“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个定义指出了“非遗”的范围,产生方式以及作用。在学校中开展“非遗”教育,让“非遗”在校园里生根发芽,培养更多关注“非遗”、热爱“非遗”的师生,才是“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的真正内涵。

当前,全国很多学校都或多或少安排了各种形式的“非遗”活动,如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学校里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基地”,定期举办展示与体验活动,成立以满族传统文化为主的各种学生社团,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研室”,结合“非遗”进行科研立项,等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既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充实了课堂,提高了教师的“非遗”素养,值得借鉴。怎样明确在职业学校中推广“非遗”文化,建设“非遗”校园的必要性?怎样吸收已有的成功经验,并且因地、因校制宜,与职业学校的实际相结合?怎样才能充分利用“非遗”文化,做好推广工作?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进一步思考。

第一,职业学校应当认识到推广“非遗”文化的必要性。当前,青少年面对的是一个信息爆炸,文化多元的时代,以手机、电脑为主要载体的网络文化已经充斥了他们的生活,网络呈现的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西方的强势文化侵蚀着我国的青少您。对于“非遗”,青少年知之甚少,根据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有72%的学生不知道,对于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84%的学生不知道,这是一个很严峻的现实。

第二,依照法律规定,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将“非遗”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建设“非遗”校园。《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十四条:“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如云南大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团体)及传承人请进校园,为校园文化表演及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这也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此外,探索“非遗传承五个一模式”,即安排一个“非遗活动周”,鼓励班主任举行一场有关“非遗”的主题班会,出一期有关“非遗”的黑板报,并根据实际,给师生以“走出去”的机会,参观一到两个“非遗”基地,全方位地将“非遗”纳入校园文化之中。

第三,探索建设“非遗”班级,或将“非遗”纳入职业学校学业评价体系。职业学校以技术教育为长,塑造的是合格的劳动者,职校生的优势在于出色的实践能力,“非遗”中有很多手工技艺,如上述的扬州雕版印刷、漆器等,如能将这些内容纳入到教学计划之中,辅以相对应的“非遗”教材,赋予一定的学分,学生在“非遗”传人的指导下,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书本上所学不到的体验,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能吸引更多的学生热爱“非遗”,热爱传统文化。

以上的三点思考,目的在于建立“非遗”传人与机构和学校、师生的合作机制,建立“非遗”进校园、进课堂,学生参观与动手相结合的良性循环机制,建立“非遗”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新型校园文化模式,多方合力,共同推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共同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非遗”素养,提高职校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参考文献:

篇6

袁伟时 著

线装书局2014年6月版

历史学家袁伟时先生之煌煌大作《晚清大变局》近日由线装书局再版。其中袁先生以全面的史料,重新评价了晚清以来的历史人物。作者指出,晚清中国有两个类型的爱国主义。第一类是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的和尊严。这类爱国主义在各个时期和不同制度下通常都被认可和推崇为道德的楷模,因为它涉及的只是保卫而不是改造原有的社会和传统。林则徐是典型人物。第二类的爱国主义致力于除旧布新,改造原有的社会运行机制,从困境中挽救国家。由于这类爱国主义言行是对传统的挑战,且必然触犯某一社会集团的既得利益,因此往往遭到出自不同动机的訾议。郭嵩焘就是这类爱国主义志士的代表,王韬、郑观应、黄遵宪、薛福成、魏源等人也是。

林、郭这两类爱国者的首要差别表现在如何认识西方和处理同西方的关系上。在近代中国特别是在19世纪,西方列强是一身而二任:既是侵略者,又是富强和先进的榜样。中国要捍卫自己的独立就要以自己的对手为师,这是不可抗拒的历史逻辑,任何身处其境的历史人物的千秋功罪都要受这个历史逻辑的制约。

林则徐的爱国主义表现之所以具有近代(落后)的因素,盖因他仍处于很不自觉的状态。在林氏遗文和日常言说中,传统的天朝上国盲目自大的语句俯拾皆是。例如1839年8月6日林则徐“颁发”给英国国王的“檄谕”中说道:“我大皇帝扶绥天下,一视同仁……窃喜贵国国王深明大义,感激天恩,是以天朝柔远绥怀,备加优礼,贸易之利垂二百年,该国所由以富庶称者,赖有此也。”“何况茶叶大黄,外国所不可一日无也,中国若禁其利而不恤其害,则夷人何以为生……而外来之物,皆不过以供玩好,可有可无,既非中国需要,何难闭关锁市!”即使在晚年,退仕闲居在家的林老英雄,还明里暗里鼓动地方绅商士民进行反入城运动,拒绝洋夷商民进入福州。

郭嵩焘的爱国主义表现则与林则徐大异其趣,在出使英国前,他已一再申明:“西洋立国二千年,政教修明,具有本末,与辽、金崛起一时,倏盛倏衰,情形绝异。”他认为一定要如实认识到这个情况,方能处理好对外关系。经过在英国近一年的实地考察,他的认识又有新发展,他痛心地写道:“三代以前,独中国有教化耳,故有要服、荒服之名,一皆远之于中国而名曰夷狄。自汉以来,中国教化日益微灭,而政教风俗,欧洲各国乃独擅其胜,其视中国,亦犹三代盛时之夷狄也。中国士大夫知此义者尚无其人,伤哉!”有感于大清夷务工作一再出现的怪现象,尤其是之后,郭更是沉郁顿挫:“吾尝谓中国之于夷人,可以明目张胆与之划定章程,而中国一味怕。夷人断不可欺,而中国一味诈。中国尽多事,夷人自强,一切以理自处,杜其横逆之萌,而不可稍撄其怒,而中国一味蛮。彼有情可以揣度,有理可以制伏,而中国一味蠢。真乃无可奈何。夷患至今已成,无论中国处之何如,总之为祸而已。然能揣其情,以柔相制,其祸迟而小。不能知其情,而欲以刚相胜,而急撄其怒,其祸速而大。”郭公此言,用魏源的话说就是:“以内修为外攘,以治内为治外。”用李鸿章的话说就是:“外须和戎,内须变法。”

真正自觉性高的爱国者必然是救国道路的探索者,郭嵩焘的眼光比同时代人深邃之处在于懂得物质层面建设的成败取决于深层次的社会运行机制的调整和改造。郭公思想之高度,即使21世纪的今天,超过者也是凤毛麟角。

历史不是直线运行,而是曲线螺旋式运行;历史是所有人的创造物,但所有人往往并非总是铁板一块、拥有共识,所以历史常常呈现前进和倒退共存的状态。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前人的是非曲直、成败得失不可不察。这就是晚清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给予今人的启示。 书讯

梁《梁漱溟日记》(上下)

漱溟 著

世纪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年9月版有“最后的儒家”之称的梁漱溟先生(1893~1988)早年投身乡村建设,巡视抗战敌后,调停国共两党争端,上缙云山闭关修佛,解放后参观城乡新变与,“”抄家受辱,政协学习论辩,常年坚持著述修行,长达50年的行止经历及感受心境,日记中都有朴实的记录。

《正义的成本:当法律遇上经济学》

熊秉元 著

人民东方出版社

2014年3月版作者是台湾著名的经济学家,他以精确、有趣、深入浅出的文字,阐释经济行为、成本、效率等概念,建构一套严谨的经济分析架构,并用于讨论契约、正义等法律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和处理方式,显示经济学上的效率和司法学上的正义确有密切的关联,及互相启发之处。

《打开锈住的记忆:影视文化与历史想象》

张慧瑜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7

赴台个人游首发团于6月28日启程,厦门地区首发团由厦门春辉国旅、厦门旅游集团国旅、厦门建发国旅、厦航国旅四家旅行社承接。

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第一批试点城市为北京、上海和厦门,递交个人游申请的游客需向旅行社提供房产证、20万元新台币(约人民币5万元)以上存款或55万元新台币(约人民币12万元)以上年薪的财力证明。根据3个试点城市首发团游客分析,个人游游客以中青年为主,且大多选择“半自由行”,也就是先参团然后自由行,一是因入台证需委托旅行社办理,二是因为旅行社的个人游产品价格实惠,厦门市场上的个人游产品包括台北4日游、台北5日游、台北高雄6日游、高雄垦丁5日游等,价格基本在2700―4080元之间(不含税费)。台湾各县市也针对陆客赴台个人游推出优惠政策,如台中的“爱上台中123自由行”,旅客在台中呆上三天两夜,有机会获得住一天送一天的优惠,桃园则推出“688”专案,陆客可获价值688元的优惠。

国家旅游局日前特别提醒,无正当理由在台湾非法逾期停留,情节严重者安排遣返,相关费用逾期停留者自行负担。根据现行政策,个人游自入境次日起在台湾停留不超过15天。

中文自动取款机现身迪拜

为把中国游客吸引至迪拜,迪拜的企业纷纷出招,在阿联酋航空公司与阿提哈德航空公司取消燃油附加费降低机票价格的同时,RAK银行也宣布推出首批中文系统自动取款机,第一台就落户迪拜龙城,且在迪拜周边地区如沙迦、阿布扎比亦配置了19台。RAK银行还为中国游客提供24小时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一系列银行方案。

波音747变身水上公园

6月,在美国田纳西州麦克明维尔,Wings and Waves水上公园当天开张迎客。这个水上公园的特殊之处在于,公园内有四个游乐区是直接利用一架波音747飞机的内部空间制成的。

日本开放赴冲绳多次往返签证

自7月1日起,在赴冲绳旅游的中国游客中,日本政府为具备充足经济能力的个人及其家人发放多次往返签证。这是日本第一次引入旅游多次往返签证。此多次往返签证的有效期限是3年,期间可多次赴日,每次赴日可最长停留90日。日本旅游业界对此抱有疑问,有业内人士认为,“这项政策存在‘盲点’”,中国游客只要第一次赴日时通过冲绳入境就可获得多次往返签证,此后则不再对入境地点做任何限制,中国游客很可能将冲绳作为一个通道,而不会花足够时间观光。

HRS推出中文版欧洲酒店预订

全球订房网 HRS预订平台日前推出中文版,方便中国游客,在首页搜索栏中填写目的地,并选择入住及离店的时间、需要的房间数量和酒店名称,就可直接预订。HRS的特色是尤其关注世界各地(特别是欧洲地区)风格奇异的“新奇酒店”,例如土耳其的岩洞酒店、德国的监狱酒店、意大利的汽车工厂酒店等,故吸引了一批对“新奇酒店”情有独钟的旅行者。

12天深度游欧洲四国

6月15日,德国首都柏林和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联手在厦门举办推广会,且打破传统的欧洲八国、十国游线路模式,推出中欧四国12日精品线路,靠拢所谓“深度游”。借助海南航空北京―布达佩斯和北京―柏林航线,该条线路进出境都是直飞航班。旅行社普遍认为,该产品的便捷会吸引相当可观的游客。目前厦门旅行市场上的中欧12日线路价格大约为17480元/人,在欧洲游览地大致为:布达佩斯、维也纳、布拉迪斯拉法、卡罗维发利、布拉格、德累斯顿、柏林。

空客透明客机可360度观景

欧洲飞机制造商“空中客车”公司近期公布了一组超前的 “透明客机”设计概念图,称全新概念的客机在设想中有着智能机舱膜壁,在飞机平稳行驶的过程中,乘客们可以通过机舱两边以及机顶全透明的膜壁360度地观看天空中的景观;起飞降落时,则可通过按键控制,使透明膜壁被遮盖。 “空中客车”甚至称到2050年,这种新概念客机或成为全球主流客机。不过,那些患有“恐高症”和对飞行本身有恐惧感的人只怕无法享受这种透明式的观景体验。

南航首次直飞阿姆斯特丹

广州第一条直飞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航线于近日正式开通,该条线路是继广州―奥克兰之后,南航今年开通的第二条远程洲际航线。该航线航班由空客A330豪华宽体客机执飞,每周3班。加上目前在运营的每周7班广州-北京-阿姆斯特丹航班,南航从广州枢纽前往荷兰的运力将达到每周10班。

厦门包机直飞吴哥窟

福建游客若想前往柬埔寨吴哥窟,必须由广州或香港转机飞往柬埔寨金边,再转乘大巴360公里(约5―6小时)才能抵达。不过从7月20日起,厦门将首次开通直航中南半岛的厦门―暹粒市(吴哥窟)定期包机航线。该航线由通里萨航空公司执行,行程3小时。航线初期规划5天行程,报价3980元。厦门春辉国际旅行社取得直航包机权,将独家包机飞行一年,每5天一个航次。春辉国际旅行社总经理马志强表示,未来拟以柬埔寨为基地,延伸整个中南半岛及南亚的各个热门航线,如巴厘岛、马尔代夫、普吉岛、西贡、仰光等地,改变以往福建旅游市场东南亚旅游产品依赖广州口岸的格局。

500公里以下航线因高铁取消?

6月底开通的京沪高铁,让“京沪空中快线”经营方东航上海虹桥至北京、浦东至北京、虹桥至天津、浦东至天津、虹桥至济南、浦东至济南、虹桥至徐州、浦东至南京、南京至北京、南京至天津的10条航线受影响。京沪高铁开通前,东航、上航每天往返北京上海航班有55班,今年1―4月平均客座率在85%左右,如果京沪高铁抢占一定客流,东航可能会调整航班计划,而7月份北京至上海航线平均机票已下调四五折。相关人士分析,长远来看,对于500公里以下的距离,高铁对航空的影响是颠覆性的,大多数航线都会取消。

篇8

关键词:全域旅游;原生态音乐;保护;发展

一、“全域旅游”下苗族原生态音保护和发展现状

(一)全域旅游基本概念。根据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全域旅游大有可为》的阐述,“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往往人们盲目认为全域旅游理念是一种开发、盈利手段,和以往的“景点模式”没多大区别,到处为景点景区,到处小商小贩;并不以然,全域旅游是基于现在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对生活品质的提升,要求目的地给予同等价值的产品。总的来说,要求旅游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有计划性、系统性的规划,实现旅游产业为游客提供全方位体验需求。(二)西江苗寨概况。西江苗寨自称“仙祥”、“鸡讲”“鸡江”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由东引村、羊排村、平寨村、南贵村等四个村组成。地处贵州省雷山县,距州府凯里35km,是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西江千户苗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鳞次栉比的吊脚楼、绚丽多姿的银饰服装、神秘独特的古老节日、热情好客的民普民风、悠扬动听的原生态歌舞,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游客,多元苗族文化给西江苗寨开启了旅游业。2005年,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贵州旅游发展大会”在西江成功召开之后,苗族旅游业才获得长足的发展。2011年被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3年,景区共接待游客218.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35亿元。当前西江以苗寨规模和演艺活动为特色,以传统的苗族文化为核心旅游吸引物。以社区生活融入旅游大平台,提供人文基础,古村落旅游不同于一般的景区,其原生本底是村寨社区,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村寨社区的自然山水和民族风情是民族村寨旅游产生的重要前提。村寨旅游社区是构成旅行者游玩、体验和感受特殊异文化的基本空间。(三)苗族原生态音乐保护现状。所谓“原生态音乐”借用于考古学科,即是在自然的状态下劳动人民在自然生活中吟唱而生成的。民族音乐学家内特尔认为“社会并不是先形成音乐概念,然后才决定音乐属性,而是面对音乐声音的存在,赋予它功能和价值,进而以价值为尺度来界定概念”人类音乐学家梅里亚姆称“音乐不仅为声音,它是三方面组合模式,即概念—行为—声音”原生态音乐是具有一定功能意义。例如飞歌即人们在劳作为解乏而唱的,情歌为为寻觅对象在月光下低声吟唱表达爱意等等,音乐的形成在于社会的生活的需求。西江苗寨作为旅游景点,原生态音乐作为文化产品站上了舞台,向世人展示原生态文化的多姿多彩,如今很少为劳作的必需品,人们休闲的解优品,而更多是作为产业产品,顺应旅游者的需求而呈现出来。西江苗寨具有“原生态的活化石”“露天的博物馆”之称,有固定的古歌堂,固定的文化研究院讲堂,为年轻人提供了有利的学习条件,这样以自然生态为主体,民俗民风为辅的文化产业便成西江全域旅游的最大优势。而今,西江苗寨作为典型的传统文化保护村落聚集各式各样的音乐,有原生态歌曲,艺术作品、传统芦笙舞蹈、木鼓舞、锦鸡舞等等百花齐放将苗族的代表性音乐融合于一地,为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披上了一层沙。西江在音乐上也有了许多创新,不再是单一的飞歌、酒歌曲调,芦笙大多采用多管多音的改良芦笙,其吹奏的曲调多样,调式不再是单一的旋律调,可以转化,例如《欢乐的苗寨》《苗岭的早晨》等苗族题材创作的新作品,在苗寨芦笙作为一种伴奏乐器为飞歌敬酒歌定调,以至于产生热闹的氛围。对于苗族情歌,较多的西江年轻人表现不出来,导致人们对情歌在舞台上的表演不够细化,它是柔和婉转,真假音的灵活转化,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在西江苗寨过节的舞台上曾将苗族情歌作为比赛项目,报名者多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苗族原生态音乐的传承遇到了瓶颈。

二、“全域旅游”下苗族原生态音乐保护和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当前西江苗寨原生态音乐传承现状较弱,其原因有几点:旅游促进音乐的融合、交流,音乐的互动,旅游作为一种市场经济产业主要对象是外来游客,因此伴随着外来文化的进入,苗族音乐在形式上产生变化,对原生态产生了一定冲击。其次旅游的开发人们更多投入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观念上保护和传承意识不强。加上大众审美的变化,周围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当前在以消费和娱乐为主的的流行文化的侵袭,这类文化传播速度较快,往往以商业为载体,而以往那些质朴的,原生态的、简单是民歌,已经不满足人们消费文化和快餐文化的精神需求。随着信息全球化的速度,西江苗寨的男女青年在交流上将手机代替歌唱表达爱意,苗族情歌在婚恋中传达是作用直接消亡,现在的年轻人更愿意接受流行地,旋律具有美感地,摇滚类等。在西江苗寨出现了酒吧,休闲音乐吧等事实证明年轻人对流行乐的热爱多于原生态往往对于原生态音乐报以摒弃的态度。环境变化也是造成原生态音乐的消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西江苗寨不再以农耕为唯一的生产、生活方式,主要以经营文化产业,以前我国社会是个传统的农耕社会,人们都在山间,劳动中,生活中创造出原生态民歌,反应当时人们的生活景象。而如今乡土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中逐渐弱化,居住在村里的当地群众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改变和淡化传统的观念,生计方式也变得多样化,导致原生态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当前对于原生态音乐的传承方式往往通过申报非遗和传承人的形式,当相比过去民间自发组织或传承之下显得苍白无力。当下的西江,更应该顺应人类发展大趋势,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思考原生态音乐的发展方向,如何正确利用原生态音乐的价值。笔者认为以下几点:(一)培养青少年对原生态音乐的积极性,传承进课堂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对自身文化的态度不明确,更多人享受经济带来的优越感,忘却传统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根源。①就现在大多数青少年更热衷于将时间花费挣零花钱上,导致青少年的享乐思潮不断上升。②90后、00后对苗族历史认知较少,因此对本民族的文化传承发展具有盲然性,因此民俗民情的课堂开设是必然的,对象多为90、00后。(二)政府或其他单位应的举行原生态歌唱大赛,在旅游的状态下,更多年轻人更愿意崭露头脚;近年来,西江苗寨每逢过节都会进行传统的原生情歌、古歌比赛,其不失传统文化的保护。但是,比赛对象年龄均为35—50岁左右,着对今后的传承具有阻碍的作用,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将比赛细化以组单位进行比赛,不仅让青少年组得到展示的平台,同时培养其热爱本民族文化的积极性,同时达到年轻人更好传承苗族音乐事业。(三)培养年轻的原生态爱好者,把其推向市场,让其实现市场化,不仅的取得社会效益也取得了经济效益,当然保护第一、传承发展、统筹兼顾是原则,让更多的人热爱自己民族音乐。

三、结语

由于历史的发展,社会和文化的变迁,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接受也在不断地改变,音乐是观念的产物,具有社会价值观,表达文化和感情,对人类具社会化作用。全域旅游下的西江苗族文化碰撞是必然,原生态音乐和流行音乐文化的冲突时避免不了,政府应最大限度的给予原生态音乐传承人以引导和支持,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如何保护原生态音乐发展关键在于当地人的文化传承的觉悟以及政府的重视。

作者:董佳艳 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吴晓萍,何彪.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与民族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1.

[2][德]马克斯•韦伯著,李彦频译.音乐社会学:音乐的理性基础和社会学基础.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3.

篇9

关键词:甘孜州 音乐 遗产 保护 现状

甘孜藏族自治州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格萨尔王的故里、嘉绒文化中心、茶马古道中枢、康定情歌的故乡,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甘孜州也是中国第二大藏区,拥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00余项。其中,国家级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目,国家级舞蹈类3项,国家级传统戏剧类3项,省级民间音乐、舞蹈类55项,传统戏剧8项,是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的地区。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的精神和有关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甘孜州也于2013年8月1日执行了《甘孜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充分发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

一、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

(一)遗产的地理位置及分布状况

甘孜州面积有15.3万平方公里,约占整个四川面积的三分之一,处在青藏高原的东南缘。本土藏族人口占78.4%,汉族、彝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等25个民族,均以大范围聚居与小范围杂居的形式,分布在全州。甘孜州1市与17县中,由于地理等多方面的原因,交通仍然不便利。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主要分布在交通不便利的康定、九龙、甘孜、巴塘、德格、色达、道孚等地区。

(二)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有第一批申报国家级非遗产项目的巴塘弦子、玛达咪山歌和川族山歌。第二批申报成功的甘孜州得荣学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中增加的甘孜锅庄、马奈锅庄。传统戏剧包含有德格格萨尔藏戏、巴塘藏戏、色达藏戏。省级项目中,甘孜有顶毪衫歌、康定溜溜调、扎坝嘛呢舞、热巴舞、甘孜踢踏、真达锅庄、木雅锅庄、丹巴阿克日翁(兔儿锅庄)、乡城恰热(疯装锅庄)、新龙锅庄、德格卓且、岚安锅庄、理塘锅庄、木雅藏戏、理塘藏戏,以及甘孜州色达文化旅游局申报的骨笛。

二、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一)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成绩

1.《甘孜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的和实施

2013年,甘孜州通过了《甘孜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标志着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上升到了法律的高度,也充分体现了甘孜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和支持。该条例是甘孜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性文件,为保护的规划实施等做了详尽的指导。比如拟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建立非遗档案与数据库,运用文字、录音、录像等方式,准确采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项目名录》,对濒危遗产进行重点保护。该条例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如:民俗、传统手工艺、传统民间医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同时,条例对保护内容、经费支持、科研、保护团体等方面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2.甘孜州采取多样的形式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甘孜州政府一直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果。甘孜州各市、县均设有文化局、文化馆,部分地区设置有非遗传习所。州各级政府部门在非遗项目申报,认定非遗项目传承人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得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占据比重大。同时,甘孜州还打造藏彝走廊民歌大赛、拍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片等活动,加大了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宣传活动。尤其是甘孜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设立为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展示、开发、利用的平台。2009年5月1日,甘孜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是本地优秀文化展示的重要平台。坐落在跑马山脚的博物馆共三层,第一、二层分别陈列藏民族服饰、农耕系列、唐卡艺术、经版印刷、藏医药类,展厅的三层为民族歌舞视听大厅,参观人员能在博物馆里感受到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同时,这也是非遗重要的保护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建成与投入使用,诠释了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部分项目,也意味着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加了博物馆保护的模式。

除此以外,甘孜州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以拓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的途径。甘孜州分别在2012年和2013年期间,与西南民族大学、中国音乐学院签署协议,甘孜州将为西南民族大学提供研发基地及教育培训实践基地等支持,而西南民大方面将则为对方提供培养、培训各类相关人才,中国音乐学院与甘孜州共同建设民族音乐研究教学实践基地。同时,甘孜州本土民族高校也专门设立了康巴歌舞音乐研究所,康巴文献馆等机构,力图在加强非物质文化学术研究的同时,能够为藏区培养后备队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人才支撑平台。

3.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的学术研究成果

甘孜州学者们对甘孜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极为重视,在涌现了大量的科研成果的同时,逐步形成了一批对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颇有研究的专家和学术研究团队。

杨嘉铭、林俊华、赵勇是其中的杰出的代表。杨嘉铭在《甘孜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的亮点―兼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几个常识性概念》一文中,对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保护提出宝贵的指导。林俊华主要从事四川藏区历史、文化、音乐研究,其主持多项省部级课题并获奖。其中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康巴藏族民间歌舞艺术的调查与研究》,对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采录、整理详尽,同时对遗产的保护,也起到重要作用。赵勇主持多项省部级课题,其发表的《甘孜州音乐舞蹈类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述略》《川族民歌类型及特征述略在遗产的特点》等均对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除此之外,彭绍文、蔡川、王博等研究人员,开始对当地的优秀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初步研究,涌现部分研究成果,如:《甘孜藏区不同锅庄艺术风格异同研究》《川西康巴高原的明珠――“新龙锅庄”述略》《民族高校传承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文化遗产优势述略》《民族院校音乐欣赏教学启示――保护、传承与发展甘孜藏族自治州原生态音乐艺术》等。

(二)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即使甘孜州政府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中还有许多的难题。

1.生活与劳作方式的改变使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土壤变质

在甘孜州调研与采访过程中发现,即使身处在高原地区的人们受到信息、交通等问题的阻挠,也挡不住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对当地生活习俗与劳作方式的冲击。往内地与城市迁徙,是大趋势。除去老人们熟知当地传统的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外,青年一代,普遍不会演唱与表演,更谈不上对遗产的保护。

2.母语环境及文化的缺失与传承人老龄化增加了保护和传承的难度

甘孜藏区母语环境有其特殊性。州内有接近十种独立的语言,大多具有唯一性。多数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民歌,都具有母语文化特点,在音乐文化保护的同时,因为母语文化的消逝,音乐文化保护也受到极大的挑战。如国家级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玛达咪山歌由纳木日语歌唱,但其主要传承地甘孜州九龙县子耳乡会说纳木日语言的不足30人。这意味着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真正能够参与的人数,在全国仅仅几十人。母语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将是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大难题。同时,在年龄结构上,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绝大部分传承人均为老者,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人亡艺绝的尴尬境地。

3.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缺乏专业类人才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对人才的专业性有较高的要求。目前,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以音乐作为职业的极少,能够完成文字记录、整理、采录等的传承人更是微乎其微。部分国家认定的传承人除在非遗传习所教习,接受研究人员、文化部分采录演唱或者展示,其余时间主要务农或者经商,没有成为专职人员。传承人在的文化水平和音乐素养极度缺乏,也缺乏这方面的培训。

同时,甘孜州各地方政府、文化部门专业人才相对匮乏,部分文化部门,几乎没有正规军,主要从舞蹈、歌唱者中吸纳,提拔部分文艺干部,缺乏音乐专业人才,更缺乏音乐类非遗保护专家。因此,如何解决传承和保护的人才缺口,提高传承和保护的意识,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又一个重大课题。

四、结语

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传承和保护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也面临着各种困难。为了更好地保护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各部门需要更多的思考,不仅仅是政策法规的制定,更重要的是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憾保护的实施程度。本土高校则可以在加强传承人和学生的保护意识培训,进一步开发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和教材等方面投入更大的力度。随着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及其努力,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保护和传承必然能够迈向新的台阶。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1年度四川省“高校教育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川教函【2011】659号)阶段性研究成果。

篇10

现代市场上的童装品牌在款式上趋同、内涵不足。随着国学的兴起,新生代父母开始关注传统文化,童装汉服也慢慢走进父母的视野。要想让“童装汉服”品牌在众多服饰品牌中独树一帜,就要让汉绣图案与其品牌形象充分结合,将传统图案进行巧妙设计与运用。这样,童装品牌标志既有浓厚的汉绣文化气息,又与时尚童趣充分融合,从而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因此,本文对汉绣图案在童装品牌形象推广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多种角度分析其作用。为了达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目的,笔者列举了汉绣图案在儿童汉服品牌形象推广中的实际案例,借此来展望汉绣对品牌形象推广的发展蓝图。

一、汉绣图案概述

(一)汉绣的概念

汉绣作为湖北地区选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传统工艺,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其流行于武汉、洪湖、荆州和沙市等地区。嫘祖垭丝孕育了荆楚丝织品刺绣文化,马山一号出土的丝绸解开了汉绣的历史传统面纱。汉绣与楚文化、戏剧文化、宗教文化、市井文化联系密切,因此多具有地方特色。而汉绣图案选材、设色、造型与构图、针法上都拥有自身特定的表现形式:其选材多为花卉植物、动物、文字、几盒、器物、人物、建筑,其设色受荆楚民间配色习俗的影响,注重浓墨重彩、多用重色为底色(如梅红、藏青、深褐),在造型与构图上强调夸张变形、重在形式、构图饱满、充实生动,在针法上注重实绣、技艺多变、富于装饰。由于独特的地方特色,汉绣具有较高的识别性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二)汉绣图案的概念

汉绣图案作为汉绣的核心表达内容,在图案上也有独特之处。首先,汉绣起源早,其图案与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有密切联系,像梅兰竹菊、牡丹莲花和飞禽走兽等。当然汉绣是一种地方刺绣,反映地方特色,因而汉绣图案除了龙凤麒麟牡丹之类的传统吉祥图案以外,也有具有湖北特色的九头鸟(见图1)、楚凤。其次,汉绣图案注重设计,将文字与汉绣图案进行结合形成字体绣(见图2)。最后,随着时展,汉绣图案开始与时代主题结合,出现新型汉绣图案,如汉绣市级代表人王燕系列作品《江汉朝宗》(见图3)、《四美图》(见图4)。

(三)汉绣图案的艺术价值

汉绣作为武汉及周边地区的一个代表绣种,其图也独具地方特色。而“花无正果,热闹为先”“大俗即大雅”的图案设计理念将汉绣图案与其他绣种图案区别开来,最大的区别在于汉绣图案的设计在取材于生活中的事物后便解构重组,图案除了传达美好寓意外,还有极强的装饰性。它的格调处处体现浪漫、神秘、绚丽、夸张、包容的武汉及其周边的地域特色,展现出拙朴、大胆、野俗的民间艺术特点。

二、汉绣图案在童装品牌形象推广中的应用现状

(一)市场调研与分析

“十三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兴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工艺不得不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进入商业模式。汉绣虽然在2008年便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在品牌推广中存在纯粹推广工艺、没有与品牌结合的问题,更没有童装品牌c其合作,使得汉绣艺术还是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汉绣图案的应用也是简单地置于载体之上,未做创新,致使产品过于高端,削弱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2017年在新民众乐园开业的汉绣精工坊是武汉非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武汉汉韵臻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商业博物馆”的经营理念开设的一个店铺(见图5)。其店铺陈设的是汉绣特色配饰、武汉特色旅游商品、装饰挂轴、床品四件套、汉绣旗袍(高级定制)。由于主要推广汉绣工艺,缺乏一定的市场考核,店铺开业到现在处于“观者多买着少”的情况。在推广过程中,精工坊品牌的包装、手提袋和网页宣传,除了产品带有汉绣图案特色外,其余均没有应用到汉绣图案。就目前消费者而言,很多人对传统工艺只是抱有赞叹之心而无使用之意,加之汉绣的知名度使得市场推广越来越狭窄。

泛悦汇昙华林街上的一家楚凤汉绣店铺是在2014年由武汉楚凤慧绣轩商贸有限公司成立的(见图6),秉承“咖啡与汉绣之缘”的经营理念。其旨在通过现代人喜欢的咖啡与传统的汉绣结合,吸引年轻人来关注到汉绣艺术,属于一种新的推广模式。店铺在装潢上体现了古香古色,而在品牌标志、宣传册、名片、广告和官方公众号中并没有运用带有汉绣特色的图案,加之店铺处在街区一个偏僻的地方,来参观者多为亲友,受用面也比较狭窄,推广效果不算好。

市场上的推广方式基本属于依托产品载体来做汉绣推广,如手机包、配饰、旗袍等。虽然汉绣精工坊在一些重要活动中(如武汉马拉松)制作了相关产品(见图7),但也只是纪念币、纪念徽章、纪念本这类具有纪念价值而实用价值较弱的产品,这种推广方式局限了汉绣图案艺术的发展前景。

(二)消费人群分析

消费人群为中高端收入人群及收藏家。中高端收入人群在物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开始注重精神世界的需求。其讲究的是穿着的文化底蕴、使用物品的文化底蕴以及居室设计的文化底蕴。中高端收入人群的生活环境十分考究,聚会、出行、工作都会表现自身的价值。汉绣图案产品可以满足其展现自己文化内涵的需求,因此购买甚多。但消费群体占用比例小,推广范围窄。

收藏家注重艺术品的年代感和价值,因而购买时注重汉绣图案的传统性和历史渊源。由于自身也会使用相关产品,收藏家在收藏时会附带购买一些日用产品。同样,其占用比例小,推广范围窄。

现代社会的主要消费群体是中青年,这个群体追求特色时尚和价格实在。传统的载体和宣传方式无法使其青睐,因此想要将汉绣图案文化推广、扩大,则需要开阔中青年人的消费市场。

三、汉绣图案在童装品牌形象推广形式中的应用价值

(一)汉绣图案对童装品牌形象推广的价值

在品牌众多的时代,童装品牌想要从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则必须在品牌形象推广上提出与传统童装不同的理念并实施出来。汉绣图案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含义和表现方式能在童装品牌形象推广中突出品牌的独特性,使消费者认识到童装不仅仅是便利的休闲装、运动装,童装品牌的形象也不仅仅是可爱的卡通图案,而是童装可以是具有中式禅意风格的服饰,童装品牌形象可以是同时具有中式禅意、汉绣图案韵味和童趣的图案。在童装品牌形象推广的过程中,这样能满足新生代父母地求异心理,从而提升童装品牌形象推广的效果。

(二)童装品牌形象推广对汉绣图案的价值

新时代的到来,俗语中“酒香不怕巷子深”也转变为“酒香也怕巷子深”。在现代童装品牌形象推广中,人们为了抓住消费者眼球而用尽方式,从统一的视觉形象到独具特色的宣传与产品设计,无一不为了销售而努力包装。汉绣图案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的潮流中渐渐受到冷落,只因所用承载物体和品牌推广不符合现代消费观念。童装品牌作为一个实用品牌,它所覆盖的是中青年父母的消费群体,这些群体的审美观念影响着童装品牌推广的方式。利用童装品牌推广的方式来间接推广汉绣图案艺术,使消费者认识到汉绣工艺不仅可以走进日常生活,还可以符合现代审美,使人们转变传统观念,接受甚至喜欢汉绣艺术。这样对于汉绣文化的推广起到了深入人民群众生活的作用。

四、汉绣图案在童装品牌形象推广中的应用方式――以“悟憨伢”原创儿童汉服品牌形象推广为例

(一)童装品牌形象推广的基础应用

1.品牌标志设计

在童装品牌形象推广中,品牌商标是品牌形象的核心。童装品牌商标注重简单趣味,商标名称也需要朗朗上口。“悟憨伢”原创儿童汉服品牌的标志中的“悟憨伢”谐音“武汉伢”(见图8),间接表现出汉绣的地域特点的同时,又富有中式禅意。悟,通颖悟,形容孩童聪慧;憨,憨厚,形容孩童纯真质朴;伢在武汉方言里有小孩子的意思。其中“悟”字中的“口”变形成汉绣图案中的如意图案,但进行了童趣化曲线的表达,让消费者与使用者产生了好奇心,进而促使消费者进店参观购买,从而促进品牌的推广。而“悟憨伢”的读取方式在武汉方言里可亲可敬,既能使本地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有能使不同地域的人们了解武汉地域文化,这样既传播了品牌文化,又宣传了地方特色文化,使得品牌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

2.象征图案设计

在品牌形象的树立过程中,象征图案能够在消费者的脑海中产生深刻印象。童装品牌形象中的象征图案应该简单童趣,易于识别且符合儿童心理。麦当劳的象征图案就是一个“M”,这个“M”无论年龄大小都能轻松画出,这种方式表现出品牌的大众化。“悟憨伢”原创儿童汉服品牌的象征图案运用了汉绣图案中的如意形(见图9),但进行了童趣化曲线的表达,图形黑白结合,黑色部分形象为一个握着糖果的孩子,包含在之中的白色形象为含苞待放的花朵,也形象为刚刚升起的太阳,黑白结合在一起看像父母抱起孩子,而如意在中国传统文化寓意中富有美好寓意,相互结合寄托了父母对孩子的希望。简化的如意图形可以提高孩童识别性和记忆性,对于品牌的推广起到Q定性作用。

(二)童装品牌形象的产品应用

“悟憨伢”原创儿童汉服品牌的产品为儿童汉服,在搭配上是传统的交领右衽配上现代的飞鼠裤、绣花帆布鞋(见图10)。将传统服饰与现代服饰进行搭配引起消费者的好奇心,从而打破人们传统观念中一套系列的传统服饰搭配。这样的搭配组合将传统服饰从舞台服饰、庆典服饰中解放出来,走入寻常生活。它在满足新生代父母求异的消费心理的同时,也能使孩子在同学、朋友中脱颖而出。品牌产品的色调清新,装饰图案符合现代审美,因而能与新生代父母的审美观念相符合。

1.服饰交领右衽的汉绣图案设计

在传统文化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寄予孩子最大希望的成语。从孩童出生到成人,每件服饰都寄托了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愿望。将传统汉绣图案中“龙”“凤”简化并加入现代人喜爱的灰色系颜色(见图11),并进行二方连续组合绣制于交领右衽的交领上,使得服饰简约而不简单。现代审美中的服饰装饰不宜过多,点睛一笔就能突出产品的美感。

2.服饰飞鼠裤的汉绣图案设计

父母对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非希望孩子以后能够飞黄腾达、富贵吉祥。所谓“麒麟骄子”应该是这个意思,而汉绣图案中的“牡丹”寓意高贵,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着皇后,皇后当然是“人中龙凤”。现代社会没有皇后、皇帝的概念,但是一个人能成为一个行业的精英,也能够说明是“人中龙凤”。因此,人们可以选用麒麟和牡丹作为汉绣图案(见图12),将二者进行童趣简化,把牡丹、麒麟设计成团饰图案,形容人生圆满。色彩选用符合现代儿童审美的浅红蓝色系,让使用者更能接受。

(三)童装品牌形象推广的宣传应用

1.汉绣图案在童装品牌形象纸质媒介宣传中的应用

在推广品牌形象时,需要一定的纸质媒介,包装、手提袋、海报、Vip卡和吊牌均属于服饰品牌中应有纸质媒体元素(见图13)。“悟憨伢”儿童汉服品牌中的包装、手提袋、海报、Vip卡和吊牌上均使用汉绣图案――品牌标志。为了体现品牌形象的统一性,可以进行统一设计,从而强化品牌的识别性。纸质媒介中的应用不仅包含汉绣图案标志,还有服饰模特展示照片,这样能够直观地展示品牌形象与品牌产品,在众多纸质媒介宣传脱颖而出且贴近消费者的购买心理,达到售卖的效果。

2.汉绣图案在童装品牌形象网络媒介宣传中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催生了互联网的发展,而互联网的发展也改变了品牌形象的推广方式。现代品牌的推广不仅是线下的纸质媒介和地推,还有线上的网站与公众号推广。微信成为现代年轻人使用频率最多的软件之一。微信公众号也成为人们业余生活中消遣的一个阅读平台,公众号的推广容量大、信息全、交流方式多,使受众群体与品牌推广人员交流更加密切。“悟憨伢”原创儿童汉服品牌运用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在公众号的图标上使用象征图案的如意形(见图14),在公众号的页面推广品牌文化与产品(见图15),内容与纸质媒介相辅相成,同时超链接至公司网页(见图16),简化了人们输入网址的麻烦手续,做到足不出户也能浏览“悟憨伢”品牌文化和汉绣图案文化。再者,互联网的覆盖面广,使用者多,能够让更多的人关注到“悟憨伢”品牌,间接关注到汉绣图案与汉绣文化,促进品牌与传统工艺的共同发展。

五、总结

“悟憨伢”结合产品的特性,以富有童趣汉绣图案为主要的视觉元素,品牌形象为黑白灰色调,加以汉绣色彩浅红、浅蓝、浅绿为点缀色彩,让童装汉服形成禅意感,将现代设计理念、童趣审美融入了传统手工艺。传统手工艺融入了产品,产品融入了品牌,品牌走入消费者视野。在“悟憨伢”原创儿童汉服品牌形象推广中,汉绣图案艺术提高了消费者的艺术审美水平,丰富了消费者的日常生活,给传统手工艺――汉绣提供了另一种发展方向,提高了汉绣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