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议范文

时间:2023-10-09 17:29: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文化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文化建议

篇1

关于企业文化建设途径及建议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主流价值观念的总和,它是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为企业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基本概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应该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丰富其内涵。针对我公司企业文化发展现状,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改善企业文化。

一、加强企业文化意识。

企业文化的内涵之一,就是要借助文化的力量强化企业生产经营中各种因素的协调、组织和管理工作,目的是运用企业的文化理念凝聚员工的思想,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内部环境和人际关系氛围,以此来促进企业获得更高的工作效率,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所以要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二、营造浓重的管理文化氛围,实现"文化驱动管理,管理催化文化"的良性循环。

企业管理是一个不断调整和改进的过程,营造浓重的企业管理文化,就是要总结宣传推广本企业职工群众的闪光点,使其升华,并渗透于经营、管理的各个角落。以通过树立典型职工、张贴标语,邀请权威宣讲等形式来实现。

三、增强企业意识,培育企业精神,塑企业形象。

优良的企业精神就是企业之魂,是企业员工共同拥有的精神支柱。注重总结能代表和反映本企业精神风貌,能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精神偶像和思想结晶,提炼出简洁明了鼓舞人心的警句格言或形象语句,广泛进行宣传,使职工都懂得企业精神的内涵和意义,从而鼓励全体员工奋发向上,团结进取,努力奋斗,真正把企业做大做强。可以通过企业宣传故事、创业史陈列室等、请权威宣讲、外出参观等形式来加强。

企业形象是企业内部员工和企业外部公众对企业的认识,感受和评价。企业人的形象是企业形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应以真、善、美育人,用健全的制度规范人,用良好的机制监督人,塑造企业职工在市场竞争中的完美形象。企业的总体布局、内外环境和设施,企业名称、品牌、厂歌厂徽、商品包装和展示,以及企业员工的服装、仪表、言谈都精心设计、构建和规范,使之对内凝聚职工,对外给公众特别是用户留下美好的印象。

篇2

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统一性:xx分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应体现xx公司品牌的整体要求,在企业文化表层上与铁通的品牌形象保持一致,在深层上体现xx分公司的经营思想、管理模式、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二是独特性:xx分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要有自己的个性。作为一个省级运营公司应根据xx的地域文化、企业传统和经营实际,在保持统一性的基础上,延伸自己的企业文化内涵。三是识别性:企业文化建设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核心和重点,这就是所谓一点突破型意象构筑法所强调的基本原则,避免蜻蜓点水或面面俱到,使xx分公司的企业文化具有独特的感观效果。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框架

(一)表层物质文化——xx分公司的企业标识(着装、标志、产品包装、对外宣传、营业场所、局容局貌、办公楼宇等形象的统一)、员工的劳动环境、员工的休息娱乐环境和文化设施。

(二)浅层行为文化——xx分公司的经营活动、业务展示、员工教育、文体活动、人际关系和沟通协调等活动。

(三)中层制度文化——领导体制、组织机构、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工作流程和相应的支持系统。

(四)深层精神文化——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加强员工的认同感并形成团队精神必须制定并自觉遵守共同认知的行为准则)版权所有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作为第三产业的通信服务业,服务为本,是企业生命之源,xx分公司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着经营服务工作开展起来的。建议xx分公司把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放到服务上来,发扬“人民铁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世界。

作为朝阳产业和技术密集型通信企业,要想更好地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要努力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先行者,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实现观念、组织、市场、业务、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永续创新,实现由产品竞争——服务竞争——品牌竞争——文化竞争的快速过渡,要通过发展理念的确定、企业精神的树立、优美环境的营造、职工行为的规范,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建设一流的企业文化,为公司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版权所有

四、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理念

围绕公司“经营、管理、改革、发展”这四条主线,xx分公司的企业文化定位:经营要以服务为中心,管理要以人力资源为根本,发展要以创新为动力,改革要以提高竞争力为目标,针对xx分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理念如下:版权所有

(一)目标

1、发展目标:创建特色电信运营商。

2、经营目标: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3、服务目标:提供差异化电信服务。

(二)理念

1、经营观:以创效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以经营为主线,以用户为核心,按照“诚信、团结、服务、高效”经营理念,努力实现公司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管理观:以创建“学习型公司”为目标,强化执行的管理氛围,实现战略、人员、运营三个流程的完美结合和科学再造,变规章制度的被动约束为统一价值信念指导下的自我管理,最终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团队管理风格。

3、人才观:树立“每个员工都是企业的宝贵财富”的人才观,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用事业留人、用待遇留人、用感情留人方法,建立一种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的用人机制,为人才提供充分发挥潜能的舞台,创造一种惜才、爱才、用才、尊才的良好风气。

4、成就观:针对员工为企业服务与为自己服务双重价值并取、崇尚精神与崇尚物质并重、团队精神与个人奋斗并存的特点,通过坚持不懈的教育和养成,使公司的每一名员工牢固树立“公司兴我荣我富,公司衰我耻我穷”的成就观。

五、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步骤

(一)成立机构

一是成立xx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由省公司决策层和相关部门领导组成。二是领导小组内部应按照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分成若干工作组:形象再造组、激励培训组、价值导向造组、团队生活组、经营拓展组、综合协调组。

(二)制定方案

责任分工明确后各组应着手制定各自工作计划,然后由党群部汇总,经领导组讨论后,确定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建设方案。总体建设方案制定过程中,有必要聘请专家进行培训、咨询和指导。

(三)宣传发动

公司上下(包括省公司、地市分公司)要通过会议、报刊、信息、网络等途径宣传、推介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和范例以及xx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总体原则、基本框架、基本内容、目标理念和具体步骤,使广大员工,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发动员工积极参投身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形成人人关心企业文化建设、人人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人人为企业文化建设做贡献的浓厚氛围。

(四)分工落实

1、形象再造:由办公室牵头,负责企业整体形象和员工外在形象及标识的塑造,主要是企业文化物质层面的建设。重点搞好企业文化形象及硬件设施的建设。

2、激励培训:由人劳部门牵头,负责员工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员工的培训。激励应该是全方位的,泛指能使个人价值得到认可的所有激励手段。培训应以部门为单位,以创建学习型团队为目标,以提高员工学习力为重点,进行个人行为、业务素质、表达能力、沟通技能、风度气质等方面的培训和约束。

3、价值导向:由党群部门牵头,通过具体的循环的工作计划,辅以有效的活动,通过丰富的载体和有效的约束,把员工的敬业精神和价值观统一到公司的经营理念和发展目标上来。负责编制指导员工行为的《员工作手册》和《行为规范》,作为公司员工最权威的思想和行动指南,确保企业文化在健康的轨道上快速发展。

4、团队建设:由工会牵头,从建家入手,推进企业文化的载体建设,通过活跃员工的文化娱乐活动,实现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和员工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最后达到相互协作的理想境界。

5、经营拓展:由业务部门共同负责,建设企业文化最终目的是开拓市场、发展业务、创造效益,因此企业文化在业务层面要体现在效益的提高、市场的扩大、业务的创新、服务的优质、管理的科学等方面。其主要任务就是研究促进公司发展的各种经营战略、运营机制、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实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业务创新、市场创新、服务创新,达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五)重点突破

一是培育“认同文化”。各级分公司为新加入xx公司的员工递送一个《欢迎信袋》,让新员工一进公司就有一种认同感。其内容可以包括:总经理亲笔签名的一封信、x通的徽章、x通员工生活工作指南(内容包括:企业简介、职工行为准则、企业发展目标及价值观、主要单位和部门电话及总经理办公热线号码邮箱地址)

二是建立“沟通文化”。加强直接领导与下属的坦诚沟通,公司领导层要定期对上级领导与下级员工的沟通情况进行考核。这种沟通不是指例行的各种会议,而是本部门领导以平等的朋友身份与员工进行的情感交流活动。通过这种沟通,领导放下架子和工作中的威严,可以了解下属真实的想法和思路,并帮助下属找到自己的位置,开阔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与下属建立一种信赖关系,消除干群之间的隔阂,缓解上级给下级造成的精神压力,达到激励员工工作热情的目的。

三是创建“参与文化”。省、市分公司要创办《企业报》,《企业报》要真正面向基层、面向员工,牢牢抓住xx公司企业文化的脉膊,在报道公司生产经营事件的同时,要注意发挥其沟通交流的优势,使之成为员工相互沟通的园地。各单位和各部门要定期向《企业报》编辑部门反馈信息,丰富《企业报》的内容,通过《企业报》的发行,让员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让员工在《企业报》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和主人意识。

四是构筑“亲情文化”。各单位要掌握员工的生日,责成有关部门在每一名员工过生日前,代表总经理给员工送上一份生日礼物(包括一份总经理签名的贺卡、一份生日蛋糕、一份生日纪念品等),使员工感到企业就像家庭一样,对企业有一种家的归属感,达到增强企业凝聚力的目的。

五是完善“保障文化”。工会组织要进一步完善扶贫济困和送温暖工作的保障机制,强化互助互济、慰问走访、特困救济、互助保险等四条“保障线”的作用,坚持“四必访”制度(即:员工因病住院必访,员工死亡必访,员工直系亲属死亡必访,员工家庭发生意外必访),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增强员工抵御风险的能力,使员工真正体会到了企业的温暖,从而达到稳定员工队伍,鼓舞员工干劲,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的目的。

六是健全“网络文化”。充分利用企业办公网,增强工作的协调性,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员工的交流。建立全省联网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实现各种办公功能的基础上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通过建立聊天室(在业余时间)、BBS公告板、总经理信箱、员工的个人主页等,在网上建立一种互动的平台,用网络紧紧地把员工联系在一起,体现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文化内涵。

(六)、评价反馈

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有到位的测量手段来监控和观察建设的效果,以保证所追求目标的正确。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一段时间后,要进行检查评价(可以请专门的咨询机构),其主要评价指标体系有:

1、服务质量指标(用户满意率等);

2、业务发展指标(市场占有率、市场收入、单机话费等);

3、人力资源指标(劳动生产率、人才利用率等);

4、综合效益指标(收入值、利润率、收支差、资产产出率);

5、企业形象指标(知名度、美誉度、品牌度等);

6、员工素质指标(业务水平、敬业精神、合作态度、着装仪表);

篇3

关键词:企业文化健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将企业文化融入企业建设之中,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使企业得到不断发展,在社会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精神文明底蕴和精神文明氛围。在我国,企业文化提出已有多年,企业文化建设愈来愈受到企业家们的重视,优秀的企业文化造就了长久不衰、优秀的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内外兼施”,创造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文化环境。

1 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企业文化以其愿景、使命、价值观等核心内容引导着企业的发展战略。

1)企业文化是凝聚企业职工之心、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无形资产,它随着企业而生存,随着时代而变化,是企业开拓创新、不断发展的根基与灵魂。然而,企业文化不是孤立的、短期的,它是历史的、发展的。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文化如何继承和创新,更好地与现代文明交融,与社会、市场融入,这是企业经营者必须探索思考的一个课题。

2)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它是一种凝聚人心来实现员工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成功的企业文化对外具有一定的引力作用,对内具有一定的凝聚力。

2现阶段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分析

1)企业文化发展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仍然存在表里不一的现象。企业文化建设虽然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但文化发展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没有形成完整的统一,二者相互促进的作用不强。在组织管理方而仍然存在单打独斗的现象,没有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格局,许多职能部门没有将企业文化的理念渗透到企业管理中,文化理念缺乏生命力。

2)文化理念缺乏制度落实。提炼的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仍然停留在浅表层次上,停留在“写在纸上”、“挂在墙上”阶段,缺乏完善的制度加以督促和落实,制度监督考核乏力。

3)企业文化创建载体缺乏创新性。创建载体是企业文化理念落实和传播的重要渠道和途径,活动载体应该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创新,才能起到吸引人、感染人的作用,达到较好的效果。

4)以人为本的情感管理有待加强。企业虽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重视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但在以价值观引导员工,以激励机制和情感管理激发员工潜能,激发员工主动性和创造性方而仍需加强和改进。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当前企业如从实际出发,系统思考,全而规划,抓住关键,找准难点,采取有效的对策,企业文化建设就一定能卓有成效地开展起来。

3.1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为企业发展战略服务,才能发展和提升

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似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其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企业文化是调动全体员工实施企业战略的保证,是“软”管理的核心,企业要实现战略目标,就必须以先进文化打造企业品牌、传播企业信誉、树立企业形象、提升核心竞争力,而企业战略的实施又必然推动企业文化良性循环发展。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实施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观念和行为的关系,二者相互统一、互相促进。近年来,企业制定了“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企业文化管理部门也要制定“十二五”企业文化建设规划,配合企业发展提供文化和精神支柱。围绕企业战略制定一套系统的、可操作性强的实施计划与实施步骤,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文化建设服务于发展战略,并且在服务过程中得到发挥和提升。

3.2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解决“落地”问题,才能体现其作用和意义

所谓企业文化落地.是用企业文化理念指导企业实践、促进企业发展,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化,保证企业基业长青。企业文化只有对企业的发展真正产生作用,才能实现其根本价值。

一是要靠制度落实。制度建设是企业文化落地的保证。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则,并通过操作流程进行实施,固化为实实在在的物质形态。企业文化的阶段性目标是管理精细化、制度有效到位、员工自觉遵章守纪。从长期来看,企业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动态演变的过程,是企业员工共同创造的文化,是企业的“魂”。这就要求不仅要有专门机构,还要有专人负责,确定目标,有规划、有步骤、有目标、有经费保证,形成层层有人抓、有人管的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网络体系,并定期检查、考核完善,促其制度化、规范化,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是要靠创新载体落实。合适的载体是企业文化创新的良方。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是以先进的文化影响人的思想观念,进而影响人的行为。要以“文化强企、塑形育人”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为载体。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企业改革发展相整合的新观念,不断增强市场竞争意识、风险和效益意识,从而用企业主体文化铸造精神、创新制度、树立品牌、塑造形象、建设团队,使企业价值观真正成为干部职工评判是非、检验成败的标准和共同的行为准则。要广泛开展群众性和谐创建活动。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结合企业实际,积极开展文明企业、文明处室、文明小组、文明家庭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职工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能够受益的群众性活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文明道德风尚。通过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使企业理念深

入人心,使企业精神得到弘扬。

3.3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木,才能注入生命力

无论企业战略怎样调整,企业内外环境怎样变化,以人为本都应该而且必须是企业文化建设永恒的主题。坚持以人为本,要把企业人力资源视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要把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当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活力的动力源泉。要充分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为每一位员工提供参与决策、参与管理、发挥才干的公平机会。在企业内部应当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把价值的认同、目标的共识、心灵的沟通和感情的交融,作为形成企业凝聚力,提高员工责任感、自豪感和使命感的重要手段。

一是提倡人性化管理,激励员工超越个人情感。要注意人性化的管理理念,随时关注员工的情感需要,将员工积极的、正而的情感激发出来,从而发挥他们对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并在工作中享受乐趣。根据企业当前实际和对国家负责的使命,利用提炼的企业精神,对员工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世界观进行引导,强化员工对企业文化理念的共识和深入理解,激发员工超越个人情感,缓解工作压力,提高工作积极性,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

二是不断创新激励机制,培养员工归属感和成就感。企业应注重建立薪酬、奖惩、福利、休假等激励制度,合理选配人力资源,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企业应结合不同岗位和不同人员的实际,充分引导和促进员工向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设立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目标,将员工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方向相统一,使员工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近期的工作目标和远期的发展方向,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其归属感和成就感。

三是坚持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依靠员工,为员工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和充分的职业发展空间。要引入劳动力市场价位机制,持续推进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分配关系,适当提高特殊人才的待遇,体现企业对人才的厚爱。靠政策吸引人才,靠待遇激励人才,靠实力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创造潜能,为企业注入不竭动力。

4结语

企业文化建设,在不断深化和创新文化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强化文化引领,注重营造企业“人气”,用精神凝聚人,用愿景鼓舞人,用机制激励人,用模范引导人,用真诚取信人,用环境熏陶人。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文化理念成为员工进步和企业发展的动力,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才能使企业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鲍为明.对当前基层站段依托企业文化推进职工队伍建设的思考[J].铁道经济研究,2012(4):38-40

篇4

高山有了流水才有灵气,有了茫茫林海和鸟语花香才有了生机。

人有了筋骨才是铮铮铁汉顶天立地,有了血脉才能龙腾虎跃、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企业文化于企业是根基、筋骨、血脉,是高山之流水。

企业文化建设的厚重是决定企业深度发展的重要因素,厚重的企业文化底蕴能形成强力的磁场,“厚德载物,积贤为道”是企业品牌建设的根基。蓝鲸大厦经过三年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已基本完善,底蕴也已较为厚重,但完善的企业文化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尽善尽美,厚重的文化底蕴需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而点积,对企业文化底蕴的积累企业应施以大爱,不宜厚此薄彼。晚报进房间,让住在蓝鲸的客人在闲余之时看看张家口的民生新闻,了解一下张家口城市的变化及政策。鲜花敬住客,每一位进驻客房的客人都能见到床铺上的鲜花与巧克力,这种细微的安排体现了蓝鲸企业的人本、和谐,展现了厚重的企业文化底蕴。发展、人本、卓越、和谐为企业哲学,完善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卓越的根基,是企业的筋骨和血脉。蓝鲸企业是发展中的企业,发展中的企业应有自己的载体,用来宣传自我、展示企业人文、激励员工奋进。企业内部刊物是企业文化的一个亮点。发展中的蓝鲸可以创办一本月刊杂志展示企业文化,发表各部门动态,刊登企业所发生的好人好事、员工的征文作品及广告,将它办成一本图文并茂的高档彩色杂志刊物。

篇5

摘 要 企业文化是企业微观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建筑企业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使命。抓好建筑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紧密结合行业特点,建立机制、完善体系,不断丰富载体建设,提高职工的参与度,才能营造企业良好的文化氛围,保障建筑企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建筑 文化 载体 机制

企业文化是企业微观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包含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企业精神、企业形象和企业传统等内容。建筑行业与其它工业相比,具有投资大、项目周期长、生产场地流动性强、产品质量影响重大等不同特点。只有立足行业生产特点,建立和培育适合行业特色的、优秀而强势的企业文化,建筑企业才能内强素质,外树品牌,凝聚人心、激发活力,才能不断拓宽产业价值链,从而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因此,要抓好建筑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着力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必须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和内容体系

建筑企业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建立起科学的运营体制和机制,建立从总公司到分公司直至项目部的运营体系,形成一整套的企业文化运营及考评机制,从而有力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德建集团在管理机制上形成了 “三运一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即董事会决策、党委主抓,宣传部门、群团组织具体实施的“统一运筹企业文化,统一运作企业文化,统一运行企业文化、统一测评企业文化”的运行机制。尤其是在企业文化测评考核方面,制定了《企业文化建设达标推进考核细则》,与基层单位每年签订企业文化达标责任书。从企业文化策划、运作、到实施落地和考评奖惩环环相扣,形成闭环关系,从而使企业文化由笼统到具体,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效推动了企业文化建设。

德建集团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总结、提炼、形成了广大职工认同的“以德建树 以信取赢”的核心理念。同时,邀请专业策划机构进行策划指导,建立起系统的企业文化体系,形成了包括MI理念识别系统、BI行为识别系统、VI视觉识别系统等三大系统在内的企业CIS系统,从理念、视觉、行为三个方面对总部、分公司和项目部三级组织进行了统一的文化管理要求,形成了企业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有效推动了德建集团的改革发展。

二、高度重视和不断丰富企业文化载体

建筑企业由于作业人员和施工工地高度分散,因此,需要不断丰富企业文化的宣传载体和建设更多的文化阵地来增强凝聚力、扩大影响力。近年来,德建集团在丰富企业文化载体上下了一番功夫,坚持办好企业报纸、网站,定期更新改版企业文化手册、企业画册、现场展板、信息化管理平台等,建立了职工书屋和企业展室,不断丰富宣贯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这些载体使企业文化由无形变有形,真正成为落到实处的职工文化,使他们成为德建文化的认同者、参与者、建设者。

三、要重视和做好转型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转型、文化先行。企业文化是维系和推动企业发展的思想基础。作为建筑施工企业,要实现做强做长做优,就必须用先进的文化促进观念的变革、提升企业的管理,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如德建集团根据企业战略调整的需要,通过评先树优让外出施工的优秀代表成为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学习的榜样,更加可近、可亲、可信,为企业转型发展、打造外向型企业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

四、要重视和深化企业质量安全文化建设

质量和安全是建筑企业的生命线。质量安全文化是建筑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和引领广大职工和农民工主动地保安全、抓质量、创精品,是企业文化的一项重要功能,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德建集团在建设质安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在企业理念的调研征集中确立了“产品就是人品、质量就是生命”的质量理念和“品质 安全 人文 环保”的产品理念,以及“关爱生命 爱护环境”的安全理念,并始终坚持“精 细 严 明”的管理理念。企业创出了一批鲁班奖和国家优质工程奖,连续六年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可以说企业文化功不可没。

五、要调动职工参与企业文化的积极性

篇6

[关键词] 家族企业企业文化构建

一、家族企业及其文化的内涵

所谓家族企业,是指同一家族至少有两代参与这家公司的经营管理,并且这种两代衔接的结果,使公司的政策和家族的利益与日标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可见,家族企业除了具有一般企业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家族企业尤其是我国的家族企业植根于以血缘、亲缘、地缘为纽带的亲情主义,其文化具有浓厚的“家天下”的思想。

二、家族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急功近利缺乏战略眼光

家族式企业从创业开始,就只重视物质层面的运营与发展,而不重视精神文化的培育与创建。单一的利益追求,使企业急功近利。一方面,大搞短期行为,实行粗放经营,生产成本上升,资源浪费严重。另一方面,市场假冒伪劣盛行,欺诈大行其道,以至市场呼唤诚信,企业缺乏品牌。急功近利的后果:一是企业不注重产品开发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不注重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企业因缺乏“内功”修养而无竟争力。

不注重精神文化的培育与创建,企业缺乏战略眼光。一旦创业期的危机渡过,较低的收益预期得到满足,创业者就会居功自傲,要求“分金银、论荣辱、排座次”,家族文化形成的凝聚力在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冲突面前不堪一击,企业的持续发展就会遇到严峻的挑战。

2.利益关联的组织形式使企业难以做大

家族式企业的产权制度是封闭式的,外部人员很难享有股权,对进入资本市场,家族式企业既爱又怕,一方面,他们希望通过资本市场获取紧缺的资金,另一方面又担心股份外流,肥水流了他人田。为了确保家族对企业的控制,他们宁愿选择负债,也不愿出让股权,在负债受到利息及资产负债比率的双重约束下,仅靠企业的自身积累,企业难以迅速发展。

3.企业文化建设忽视员工的参与

企业文化的一个主要来源是企业创始人和上层管理者的经营和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实施。如果企业文化的总结和提炼只是高层管理者的动作,而没有员工的参于,在实施中就有可能遇到抵触或不合作,那么再完美的企业文化也无法发挥作用。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自始至终都需要员工的积极参与,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员工的积极参,才能保证实施过程的顺利;也只有员工的全程参与,才能使企业上下全面准确地理解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使企业发展的车轮加上“剂”和“加速器”。

4.没有把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联系起来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影明员工的行为、态度以及绩效的各种政策、管理实践以及制度。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的关系就如人力资源管理大厦,在人力资源管理大厦中,远景与战略目标以及文化与价值是根草和草础,通过选才、育才、用才、留才、四大支柱,完善企业中的双向沟通,从而有效支持业务管理以保证有效业绩的实现。我国家族企业的人事管理部门负责营运和推进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工作,或很少过问。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与自已部门无关,从而使价值取向与企业的发展脱了节企。

三、加强家族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突破家族文化观念

要使家族企业演变成现代经理式企业,使管理层级制本身变成企业持久性和持续性的源泉。而华人家族企业中的家族权威制度、遗产继承制度、亲情规则纠缠形成的内耗等恰恰使企业难以形成持久性和持续性的源泉。中国式家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效地与社会资本融合,就难以逃脱“一代创业、二代守成、二代衰亡的规律。现代的领学管理方式,基本精神就是人人都有机会当领学者,它符合现代管理中竞争的、平等性和人才推陈出新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2.以人为本,培养人才

家族企业本身就容易给“非本家族人”以一种“无用武之地”的担优。因此在企业文化的认同上也要有所调整,从“家族化企业”向“企业化家族”方向发展,不仅要尽可能将有才能的异姓招到企业中来,而且让所有职工在“企业化家族”的认同之下共同努力。许多历史事例证明,家族企业起用不同姓氏的人才,往往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很多企业注意在分配上向人才倾斜,认为薪酬多了人才就不走了。这当然是重要的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唤起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依赖他们。

3.培育、强化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是价值观,要将它成为影响企业每位员工心理、行为的一套价值观念培育关键在于两点:首先是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是引导员工白觉遵守企业的价值观,根据企业的理念进行培训,使员工得到共同的认可。另外,随着人才机制的改革,企业员工的更新速度加快,这也要求企业做好对新员工的吸纳和格式化工作,是其尽快融人企业文化之中,这也要求企业不断强化。

篇7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企业管理;企业文化

文化作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就形成了企业文化。可以说,有企业就有企业文化。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文化是农村信用社形象设计、管理制度、经营理念、服务宗旨、办社思路、行为准则、人才观、价值观等贯穿于农村信用社发展全过程、全方位的主导思想,是来自于农村信用社发展全过程、全方位的主导思想,来自于农村信用社发展实践的思想文化,这些思想文化经过提升,形成的核心理念和精神,就形成了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文化。它是农村信用社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成果的总体体现。

随着金融业全面的对外开放,农村信用社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但受历史和体制诸多方面的影响,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模糊。有部分信用社在认识上有偏差,将企业文化建设定位在“面子”工程上。认为只要改善了营业场所的环境,规范员工服务,开展文化活动和劳动竞赛等一些浅层的东西就是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其实,真正的企业文化不仅是“外在”的表象,更要注意“内功”的修炼。要加强员工的价值取向的引导和企业精神、凝聚力的培育。但也不能单纯的理解为政治思想工作。只有懂得企业文化的内含才能抓住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二是缺乏与时俱进的经营理念。当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基本完成,工、农、中、建都已上市。金融业已经对外全面开放,国外的金融机构纷纷来华设立分支机构。这样一个“内忧外患”的时刻,好多信用社领导、员工没有认清形势,安于现状、止步不前,做大做强农村信用社的意识不够。三是缺乏共同的参与意识。企业文化是整个企业员工共同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由每一个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企业文化不能离开人而独立存在。由于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原因,形成的等、靠、要的意识,人心松散,工作积极性不高,从而导致效益降低。而这更加影响工作的态度和兴趣,并恶性循环下去。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的精神理念建设、企业软环境建设,与企业的市场定位、经营方针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贯穿于各项工作中持久的进行。建立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找准企业经营的定位,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目标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面向“三农”,其理想就是成为广大农民朋友自己的银行,充当农民致富的支撑力量。以农民客户为中心,重点打造一支服务型的团队,把团队服务水平和学习水平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作为提升企业素质的重要一环。应加强“终身学习”、“全员学习”。既要重视个人学习和智力开发,更要加强员工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开发。只有群策群力才能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2.建立完善可操作的企业规范,并不折不扣的执行是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战略工程,要实施并成功完成的关键是要有章可循。企业员工的每项工作,甚至每个动作、语言都要有所规范。如今的金融企业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往往员工一句话,一个表情就决定着事情的结果。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此外,在企业文化建立的过程中,要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

3.“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力保证

现在金融企业管理者要具有先进的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理念是企业文化的精髓,是凝聚员工的精神支柱。农村信用社在设计自己的企业文化建设战略时,必须进行管理理念的变革,只有在决策层、管理层中进行管理理念再造,才有可能在农村信用社开展文化建设。所以培养高素质的经营管理队伍是文化建设的有力保证。对全体员工的管理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人性化管理,营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亲情化企业氛围。这是现在科学管理追求的“以人为本”的最高境界。

4.塑造企业形象,打造文化名牌

篇8

关键词:企业文化 企业形象 价值观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在领导层的提倡下,逐步形成的企业上下共同认可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道德规范等意识形态的总和以及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所塑造出来的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动力之源、管理之本、凝聚力之魂,作为一种现代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在当前新华书店赖以生存的根基发生巨变和竞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下,新华书店作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寻找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广大新华书店同仁需要共同探讨的重要课题。因此,笔者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应具备以下几点:

一、建设人才文化

重点是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树立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开创“人能尽其才,才能尽其用”的大好局面;要积极创造富有创新精神的良好环境,培养一大批具有开创精神的优秀人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宽松和谐、心情舒畅,而又奋发有为的企业工作氛围,努力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激情和活力,提高创新效率,特别是要为年轻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为此,新华书店应该注重员工素质的提高,可以在加强岗位建设、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和岗位技能上下功夫;还可以实行员工建议制度,鼓励员工适时为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这样可以大大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人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新华书店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原则,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员工身上潜藏的巨大活力,这不仅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特点和规律,也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本质要求。 企业文化建设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作为企业文化之本的人,首先是要有高素质的员工群体。高素质的新华书店员工群体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具有为图书出版发行事业无私奉献的崇高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二是具有全心全意为广大读者服务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精神;三是掌握与其职业身份相匹配的业务技能和图书发行理论知识。

二、建设环境文化

环境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我们新华书店应积极寻求企业与家的结合点,全面改善基础设施,努力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倾情创造出一个注重需求、人尽其才的工作空间,使员工在思想上有归属感,精神上有寄托感,从而激发出员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其最大潜能的发挥,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具体可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

1、将企业文化充分落实到平时的文娱活动中去,使全体员工能全方位地感受到企业的温馨生活。比如不定期地组织各种文化活动。例如书画、摄影、乒乓球赛等。此外,书店还要积极开展“职工之家”的创建活动,设立阅览室、健身室、荣誉室、台球室、乒乓球室、书画室等,以便于大家在工作之余踊跃开展各类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健身文娱活动,调剂工作节奏,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加强彼此间的沟通联系,树立员工以店为家的观念。

2、美化工作环境,构建和谐家园。单位要逐步改善广大员工的工作与生活条件,同时搞好环境美化单位拥有一个洁净优雅的办公环境。

3、要大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感受文化的熏陶。在积极改善工作环境的同时,还要注重从企业目标、企业精神、企业作风、企业经营方针、人生价值、发展目标等多方面精心提炼出的企业文化,并根据环境特点,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在楼道、会议室、营业厅等各种场合,精心营造新华书店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使员工置身其中,随时抬头可见,在潜移默化之中感受企业文化的良好熏陶,从而唤起员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发出旺盛的工作热情与干劲。

三、建设营销文化

其重点是创新营销体制、创新营销模式和创新营销机制,通过实践打造出一支过硬的营销队伍。同时,要加大营销队伍的培训力度,包括思想素质方面的诚信服务、职业道德培训和业务素质方面的市场和营销知识等培训。要健全管理制度,推进信息化建设,完善营销激励机制;要群策群力扩大销售市场,研究销售策略,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提供有力保证。

四、建设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在企业文化中是约束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在培育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过程中,应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经营管理规章制度。这样不但能节约经营成本,更重要的是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制度保障。同时,还要依靠制度文化在育人、选人、用人、激励人、约束人等方面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二是要建立经营目标考核体系,开展干部职工年度考核。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对广大干部职工进行评议,并力求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三是要设立突出贡献奖,大力提倡工作创新。对业务发展、经营管理和其他单项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要不惜重金进行奖励,以此激发公司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

新华书店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始终是企业的无形财富。从创业初期,企业文化就伴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企业文化早已融入到企业发展的全过程。如何弘扬新华书店已有的企业文化,同时重新塑造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符合企业发展的全新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不断发展与创新,是我们这一代新华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周正悦.新出版社的企业文化建设,群众,2008、1.

篇9

关键词:工会 企业 企业文化 作用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7-267-02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职工群众的价值取向、道德判断、行为动机和思想观念日趋多样化的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环境、内容和对象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企业工会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发挥“建家”作用,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

营造富有特色和内涵的企业文化环境,是提升企业整体素质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环境的构建,需要丰富多彩的载体和职工群众的广泛参与,工会组织做好这项工作责无旁贷,也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建设好职工之家,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工会组织应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构筑好企业文化环境的硬件。目前,企业职工之家建得确实比较多,不论大单位、小单位都建有自己的职工之家。但个别单位的“家”名不符实,硬件功能跟不上,形式意义大于应用意义,究其作用发挥如何,在多大程度上吸引了职工的参与光顾,开展了多少有普遍意义的活动,难以令人满意,存在“滥”和“散”的问题。同时有些设施长期闲置不能物尽其用,有些设施陈旧损坏,不能得到更新和维修。管理上也不够科学规范,没有形成一套项目开发、利用、管理、受益等方面的运行机制。开展活动比较封闭,缺少互相之间的交流和融汇。

因此,要把职工之家建成真正的职工精神家园,首先要突出文化设施和场所质量建设。注重使用功能,提高利用效率,真正把职工群众吸引过来。各级工会组织要利用有限的条件和经费、资源,集中优势兵力,加强指导,合理规划,科学管理,在纵向上强化功能的连锁和深化,在横向上强化功能的联合和交流,避免作样子,走形式。其次,要突出文化设施和场所的俱乐部功能。除体育、歌舞、健身场所外,还应有科普园地、展览场所、美育场所、文化创编活动场所等,利用一切必要的较为现代化的手段和设施,科学组织好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群众的主体参与意识,在娱乐中陶冶高尚情操,展示聪明才智。第三,要突出文化设施和文化场所的前哨作用。针对基层实际,建立图书室、网络室,发展远程教育,使之具备对各种先进文化成果的吸纳功能,职工群众为提高自身素质,对各种知识的需求,都能在此得到基本满足。

二是要开展独具企业特色的文艺活动。目前,一些企业在组织文化艺术活动时,反映职工切身生活感受的比较少,离实际生活较远,缺少职工的主动参与,无疑使企业文化活动失去了不少“磁性”,相应地也弱化了这块使职工自我熏陶、自我教育的文化阵地的作用。古人早就认识到文艺具有重要的教化作用和宣泄作用,孔子讲过,诗,可以兴、观、群、怨。《诗经》中有许多篇章反映先民们在劳动之余或丰收时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自娱自乐的情景。革命战争年代,一幕短短的街头话剧,一段精彩的战地快板,就能够起到鼓舞官兵斗志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营造企业文化环境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文艺活动的作用,以独特内涵的动态文化符号为载体去感染人、打动人、鼓舞人。所谓独特内涵,就是在内容上要贴近职工工作和生活,反映职工喜怒哀乐。在活动主体上要活跃职工的主动参与意识,不是让我参与,而是我要参与;不是被动,而是自发。在形式上要短、平、快,小型化、多样化、经常化。

二、开展创新活动,为企业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

完善管理机制。主要是完善劳动竞赛机制,建立竞赛考评委员会,切实加强领导。在此基础上要完善制度,实行动态考评。跟踪创新过程,对提出项目、难题解决、创新构思、协作配合、具体落实等重要环节及合理化建议的征集,都要加强原始记录,进行档案化管理;要制定各项效果指标、参数、标准,并据此进行客观公正的集中评估,必要时引入专家或权威机构进行第三方评估,区分清楚责任、作用、效率、效益的层次,具体到每个人的贡献大小。要完善创新民主制度。项目要透明,试验可以多样,问题可以争论,既要强调协作配合,又要保持个人创新的相对独立性;既要集思广益,又要尊重个性创造。要协调科技、管理、生产、信息等方面的工作紧密配合,及时使成果得到推广应用,实现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完善激励机制。大力宣传创新、弘扬创新,形成鼓励职工群众大搞经济技术创新创效的浓厚氛围和舆论环境,要层层选树创新典型,激励广大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同时可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鼓励创新。这些方式和手段包括:对在经济技术创效过程中作出特别贡献的、取得显著成绩的应给予重奖,对岗位创新的一般职工也要给予奖励;根据创新增效情况,按比例给创新者付出的艰辛劳动予以经济报酬和补偿;对创新者予以晋资、晋职;推广以职工姓名冠名的先进操作法、工作法及管理和创新成果;依据国家法律,对创新成果像知识产权一样加以保护,对职工独立完成或在业余时间完成的创新成果,要加以系统扶持完善、申报专利。

三、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最根本的是着眼于解决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发掘人的内驱力,建立一种能长远起作用的科学机制,工会组织应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建立文明竞评机制。在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紧紧抓住人与机制这个核心,建立文明竞评机制,是促使职工热爱企业、关心企业、支持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建立文明竞评机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重视人的因素,注重发挥人的最大潜能,因此必须注重把加压、考核、激励有机结合,压担子、分责任、定目标。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内容层层分解,给每个职工制定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和标准来进行量化考评,不仅要评思想、评作风、评业绩,还要评行为道德、评文明素质。在此过程中,要注重上下结合、内外结合、头尾结合。

其次,健全劳动评价、激励机制,加强科学分配和改革福利待遇。关于这一点,过去人们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已经从需要理论、期望理论的角度谈了很多,然而在切切实实完善科学机制方面,许多工作还停留在表面上、形式上。我们常常讲落实责任制,人人有指标、有压力,但目标激励却差不多,工资奖金基本上一样拿,不能有效地激发大家的积极性。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必将更加注重人的价值及价值实现方式的差异,更加注重人的需要并努力使之得到各方面的满足,这绝不是单纯的物质刺激,而正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和社会主义多劳多得优越性的体现。任何道德理想的倡导都不能代替具体制度措施的日常操作。因此,工会组织必须认真研究,如何把职工的各方面业绩与个人的不同需要挂钩,如何把个人素质提高与目标激励挂钩。例如建立职工业绩档案、素质档案,由各级工会组织和劳动部门结合,进行动态考评,达到什么档次的,可以有多种选择的待遇或奖励,从而使人人都感到目标激励,多方面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三,要重视精神宣泄和抚慰。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精神负担也日益加大。职工群众的生活压力问题,不仅仅是物质、经济上的困难问题,更深层次的是社会心理问题、精神需要问题。解决一时的经济困难,并不意味着心理的困惑得到了消解、压力得到了释放。因此,工会组织应该把搞好送温暖活动与注重心理的宣泄抚慰有机结合起来,针对现代社会的特点,建立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热线”、“知心对子”,对少数压力过大的职工,除了应给予足够的理解、体谅之外,还应给予必要的思想开导,以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对于因生活压力而产生心理问题的,则应及时从心理角度循循善诱,帮助治疗,使其生活和心理都得到正常的恢复。

第四,加强改革政策的信息反馈。工会组织要利用自身优势加强改革政策研究,加强民意调查、信息收集,与民主决策有机结合。一些改革措施酝酿前,应当先通过工会组织吹风,广泛听取最基层职工的意见,全面掌握职工各方面的利益要求,充分考虑职工群众的经济和心理承受能力,增强政策决策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第五,加强社会主义价值文化建设。不可否认,目前社会上存在着多种价值文化的选择,部分职工因此存在着理想与信念迷失问题。正因为如此,工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引导和教育。要注重职工思想动态调查,开展教育活动,引导职工澄清模糊认识,做到三个转变:一是从“单纯的干活挣钱”向“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念转变;二是从“要”的劳动观念向“我要干”的主人翁精神转变;三是由陈旧的“吃大锅饭”观念向“优胜劣汰竞争上岗”的观念转变。职工正确的思想观念一经确定,就会在行为上产生自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极大地发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篇10

关键词安全文化探索创新

安全文化伴随着人类劳动的出现和发展而产生、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和“以人为本”的全新理念,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那么,什么是安全文化?安全文化的本质是什么?安全文化的作用是什么?作为一个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建设安全文化?笔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

第一,安全文化的概念和本质

本文开头已经点出,安全文化伴随人类生存发展的全过程,换而言之,只要有人或者有人类活动就有安全文化。这样讲读者可能不理解:远古的蛮荒时代,人类有安全文化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无论是现代工业生产还是远古狩猎,其根本目的只有一个,简单讲就是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也就是更好地活着。为了更好地活着,就要劳动,就要工作,就要与非人类的一切物质或精神以及人类之间进行接触、融合。例如,机器、矿山、巷道、瓦斯、自救器或者森林、河流、野兽、天气、地震,或者战争、冲突、矛盾等等,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个生命安全问题。工作、劳动效率提高越快,安全保障系数就越低,,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如何找准安全与效率的最佳结合点,在保证安全的状态下不断提高工作或劳动效率,并形成一种既约定俗成,又不断创新完善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就是安全文化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安全文化的本质所在。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在潜意识或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探索和掌握安全文化。概而言之,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现实工作生活中对自身或他身安全在由感性向理性认识、把握和实践过程中,追求最佳安全状态的要求、意愿和氛围。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坚持以人为本、从维护人的生命健康角度、突出通过人的素质提高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来保证安全的安全文化观,是包括所有企业在内,全社会共同努力追求的方向。

第二,安全文化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

刚才已经指出,安全文化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它的目的,就是形成最大限度的保证工作(劳动)效率和安全系数在临界点以内稳定状态的共识,也就是在尽量避免人身和非人身事故发生的过程中,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任何避免人身和非人身事故的政策、制度、机制、措施和方式方法,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就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目的和作用发挥的落脚点。基于此种认识,要发挥好安全文化的作用,就要首先了解事故发生的根源。一般而言,事故发生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人为原因(非物原因),另一种是纯物的原因,人为原因大家比较好理解,对于纯物原因(即纯粹由于非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原因,例如: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可能比较陌生。为什么讲是纯物原因呢?因为在企业生产中,事故大多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一般概念的物的原因也大多与人的行为有直接或间接联系,而纯物的原因在企业事故中的比例相当少,除了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外几乎没有(实际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也逐渐被人所预见,只是由于科技水平或资金投入等问题而导致预见的准确度高低不同罢了)。例如在煤矿生产中,有人说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多、巷道变形等自然状态是非人为原因,但事实上这也属于人为原因,之所以存在这样的误区,刚才提到主要是由于科学技术水平没有达到能够准确预见这些非正常现象的能力,或者由于资金、人才等原因而无力去预见,而这些正是由于人的直接或间接原因而造成或影响的。因此,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抓住了“人”的问题,安全工作也就迎刃而解,而安全文化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保证。明确了事故根源和解决这个根源的途径,也就明确了安全文化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

第三,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企业以人为本。要充分发挥人在企业安全生产的主导地位和能动性,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并自觉遵守执行,就必须建设好、使用好安全文化,笔者认为,要重点健全完善以下几个机制:

1、完善安全战略指导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方向性。对于所有行业、企业来讲,安全的本质、目的都是不变的,但具体到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企业,由于所经营的产业不同,员工所从事的岗位不同,在大的安全战略指导方针基本不变(例如我国的安全生产指导方针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前提下,必须要有符合本行业或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例如龙矿集团的安全方针为: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齐抓共管、长治久安,同时根据不同时期有相应安全指导机制。洼里煤矿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规范行为,注重基础”的安全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了安全生产“三原则”(即:达不到安全状态、优良的工程质量和“精品工程”标准下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不准生产)和“六个确保”的安全保证机制,明确了安全工作的主攻方向和战略方针,做到了安全工作有的放矢,为最大限度发挥“人”在安全工作中的能动性奠定了基础。

2、完善安全目标考核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持久性。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要建立可行的目标考核机制,让员工始终保持一种丝毫不放松、不思想状态。例如煤炭行业根据行业规律、特点,都要制定一个年度或更长时期的安全考核目标。同样,每个企业都根据自身情况都要制定一个安全目标和考核措施,目标及考核措施确立的科学合理与否,对于在目前国有体制下经营的企业来讲,对于干部员工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安全生产意识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这也是左右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能否持久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3、完善安全理念渗透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层次。企业安全文化能否最大限度得到员工认可认同,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各种安全理念渗透的效果。各种符合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的安全理念在挖掘提炼推广渗透之前,只是被企业少数人全面掌握,而要变成全体员工的共识,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理念渗透机制和措施。在这方面,洼里煤矿建立了完善的渗透保证体系,在将各种安全理念、警句汇编成册的基础上,要求每天班前班后会进行学习讲解,自觉指导并运用到安全生产中,并定期开展理念渗透专题研讨、讲座、交流活动,提高员工对各种安全理念的认识程度,同时强化监督检查和考核兑现。通过制度约束和柔性引导,使广大员工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企业安全文化层次得到极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