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外书籍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09 17:29: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阅读课外书籍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提高中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目前,有一些老师已经认识到课外阅读和写作文的重要性,但他们虽有认识,却仅仅停留在课本内容上,对于课外一些读物的涉猎却少之又少。我们知道课外阅读对于中学生相当的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曾在 2001 年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这个标准中就非常清晰地规定了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数字和数目。这反映出,我国现在已经开始转变语文教学方向,即从语文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地向以语文素养为核心的教学目地转变。根据国家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出课外阅读越来越重要。所以,作为中学语文老师,我们也必须响应国家的政策从思想上重视课外阅读,必须把课外阅读对中学生作文能力和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提高到一定高度上来。那么,我们如何来处理这个问题呢?作者根据自己的实践,认为中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现:
一、中学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新课改明确规定初中生要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涉猎各种类型的课外读物,阅读总量不能少于260万字。这就告诉我们,以传统的语文能力为核心教学目标的旧观念必须改变,转化为以语文素养为核心教学目标的新观念。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就必然要花费许多的时间与精力在学习上,必然会影响到课外阅读的时间与精力,同样也不利于学生课外阅读良好习惯的养成。再加上中学语文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学侧重于对教材的理解,不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影响到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态度。因此,要想把课外阅读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效结合起来,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与阅读习惯的培养。同时中学语文教师还应该与家长进行沟通,改变家长对课外阅读的消极态度。
二、中学语文教师要把写作作为目标与指导,以写促读
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阅读能力较强、阅读量大的学生相对会积累更多的语言与技巧,其写作能力往往要比阅读少的学生要强。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写作作为目标与指导,以写作来促进学生的阅读。为此,中学语文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鼓励学生扩大课外阅读,重视学生对语言的积累。语言积累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丰富的语言积累是学生写作能力有效提高的前提条件。但是学生的语言积累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单纯依靠课堂教学与学生对教材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要鼓励学生扩大课外阅读,重视学生对语言的积累。
2.老师要让中学生学会精读与泛读,要把对经典的精读作为重点。我们的学生有许多的课外书籍可以读,但是,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书都读完。所以,作为老师就必须让学生知道怎样去分别书籍,一定要让学生掌握精读与泛读,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作品,进行精读;还要指导中学生进行泛读;以此来激励中学生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面,扩大自己的眼界,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当然,老师还要锻炼中学生的阅读速度,目的是让我们的学生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便于有效地精读和泛读各种课外书籍。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课外阅读是增强中学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搞得好,对于中学学生的写作有很大帮助,作文写得好的学生很可能得力于课外阅读。”因此,我们得出,阅读课外书籍对写作的影响很大,一旦学生把阅读课外书籍看作是写作文的基础,就很有可能迅速提高写作能力。所以,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必须在教课时指导学生将写作和阅读课外书籍连接起来,用阅读课外书籍来指导写作。我们可以利用下面的两种方式来完成:
1.指导学生要历练文字,把握好语言的文采和词语。文字是组成文章的基础,写好作文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把文字运用好。但是,我们要想运用好文字绝不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讲课就能实现的,必须要求学生有丰富的知识面,要阅读大量的书籍。利用阅读书籍来掌握文字的运用,利用阅读书籍来积累辞藻和词句搭配,准确地掌握词句的真正意义。所以,我们必须指导学生以阅读课外书籍为基础来锤炼语言文字,着重锻炼语句和文章的文采,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指导学生精炼地构造文章的框架,使文章脉络清晰。写作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还包括精练的框架,清晰的脉络,这就增加了习作的难度。想要培养中学生精炼的构造文章的框架,就必须要求学生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例如:精读名家散文,通过精读,理解文章的结构框架、方法和技巧。当然,我们在读了这些名作之后要鼓励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利用模仿来提高能力。
篇2
【关键词】语文;课外阅读;管理;指导
过去学校对阅读活动的管理缺乏宏观调控和系统安排,只是搞中、高年级教学计划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但对阅读课的专课使用、课堂教学、阅读效果等情况无严格的检查督促措施,没有安排与阅读课相配合的活动课程及各种配套读物。再加上部分教师对课外阅读没有足够的重视,甚至以为是额外负担,往往把阅读课作为语文课或自习课处理。使这门课程形同虚设。
后来,随着教学思想的转变和教育改革的深入,课外阅读活动日益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有的教师认为课外阅读是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的,至于中差生,只要能把教科书读好就不错了,哪里能谈阅读课外书籍?因此只提倡成绩好的学生读课外书,不提倡甚至反对中差生读课外书。这样做的结果是这部分学生知识面窄,对课堂知识掌握得也不够牢固,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这种现象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实际上课内与课外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经过选择适于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中的知识是与课堂上传授的知识相通的。随着课外阅读知识量的积累,学生的知识面逐渐拓宽,对他们的课堂学习产生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因此,课外阅读是课本知识的准备、巩固、扩大和深化,它对每一个学生都是同等必要同等重要的。
针对前段开展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我对下一步如何有效地组织这项活动作了以下一些初步设想。
一、加强课外阅读的常规管理
1、每星期安排一节课外阅读课,要求语文教师把阅读课作为指导学生读书的专课使用,不能随意挪动。并且,结合学科特点,有计划、有选择地安排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学校要对以上工作进行必要的检查督促。
2、有计划、多渠道地解决书源问题。学校每年应拿出部分资金,定购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阅读的书籍。阅读价值大的,可以五十本为单位成套购买,作为教师上阅读课时人手一册集体指导使用的基本读物。其它史地、文艺、自然类的儿童读物作为学生自由选择的泛读资料。提倡学生个人藏书,建立班级书架,开展“捐一本,读百本”等书籍交流活动,解决书源问题。
3、建立课外阅读的考查、评定措施。 从量方面考查:要求学生一学期的课外阅读量至少应是语文教材的4—5倍。并设计“课外阅读考查记载表”要求学生填写,家长、教师签字。
从质方面考查:主要通过检查读书笔记,定期测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力,阅读速度,开展各种读书竞赛活动,检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抓好阅读指导训练
1、教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注意课内外结合。在阅读课上利用语文教材和课外基本读物,教给学生阅读各类书籍的一般方法,课外运用课内学到的方法去实践练习,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能力培养训练的延伸和发展。例如在指导学生读历史类书籍时,必须教会他们抓住历史事件的背景、起因、经过、结果以及所产生的历史影响去理清头绪;看历史人物传记类读物时,要抓住历史人物活动的背景、生平、历史作用及历史地位去了解历史人物。再如儿童的科普读物,一般都以童话、故事、幻想小说等体裁出现,阅读这类书籍,关键在于透过故事情节描写去掌握自然科学。知识,而小学生则往往记住了情节,却忽略了知识内容。因此,教师在学生读完一节后,引导他们设计几个问题,再根据书上内容一一作答。
2、注重学、思结合。读书要边读边想、边读边动笔,才会得到长足的进步,读而不思、读而不写,则印象不深,表达不灵。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勤于动笔的良好读书习惯是我们开展课外阅读的主要目的。我们重点指导中高年级学生学会写各种形式的读书笔记,以巩固发展阅读成果,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能力。本着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我们准备培养学生初步会写摘抄式、提纲式、问答式、体会式几种类型的读书笔记。
摘抄式:一般只作单项训练,为摘抄好词好句、摘抄描写人物、气候、风景、气氛、场面、人物对话等的精彩片段。
提纲式:一般用于叙事性较强的读物。如历史故事、童话、小说等,要求学生按事情的发展以提纲的方式整理出:时间、事情的起因、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果、事件的影响等。
问答式:一般用于科普类儿童读物。根据某一自然现象、某一物质的形成、演变等过程,设计一些关键问题,根据书上的有关阐述、简要作答。
体会式:适用于各类读物,主要培养学生对书籍中的人物、事件等发表自己的主观看法。是一种要求较高,层次较深的思维活动,一般在以上三种形式的读书笔记作好之后再进行练习。
三、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为了使学生有互相观摩,交流学习的机会,逐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我们将开展下列读书汇报活动。
篇3
(一)忽视学生“阅读”训练
语文阅读教学顾名思义应该以“阅读”教学为主,我国中学在教学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但是在教与学的主体确定上却出现了错误。阅读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阅读,教师少讲授,但是实际情况却是教师占了整个阅读教学的大部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较少自学阅读时间。因此,虽然中学在语文实际教学中安排了大量时间,但是效果却很差。
(二)忽略学生语言与个性思维的养成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重口传身受,从而影响学生个人独立思维的形成。语文阅读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但是语文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完全忽视了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与个性思维养成的目的。教师一直讲代替了学生的“读”,同时教师将自己的思想不断灌输给学生代替学生的“想”,整体效果较差。
(三)忽视课外阅读
现在教育体系下,语文教师严格限制学生阅读课外读物,认为课外读物的阅读浪费学生时间和精力,分散学生注意力,从而引起学习成绩下降。通过对目前一些中学语文教师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是不同意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他们注重课内书籍的浏览与学习。但是事实证明,加强课外书籍的阅读与学习对于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个性思维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二、中学语文阅读的有效教学策略
基于我国中学语文阅读的教学现状及新时期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文针对目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语文阅读重视学生本身的主体地位
新时期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所有教师都应该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与中心,想方设法为提升学生个人能力与素质努力,同时将学生自学作为其主体性的另外一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学,对于学习成果良好的学生给予适当奖励。中学语文教学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首先需要摆脱传统教学观念,摆脱以自己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参与到阅读中来。比如在教课时让学生自己参照辅导书自己阅读课本,并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表达出来,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并且将课文中的生词、句子进一步深化,加深学生印象。
(二)以人为本,注重个性思维的养成
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一刀切,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全部教授一样的知识和内容,导致学生个性的丧失,这是现在语文教学的一大弊端。语文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到非常大的一部分主要是因为其自身重要性决定的,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与学习习惯,甚至能够为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奠定基础,因此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严重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与良性发展。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学校在语文教学制度及要求上要明确提出以学生为本,强调个性化教学,引起教师对个性化教学的重视与研究。其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在教学方式“大同”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小异”。比如对于喜欢散文的同学进行单独辅导,教授一些阅读和写作技巧;对于喜欢诗词的同学可以多提供一些书籍,扩大阅读量,并且为其制定一套合理的阅读计划。
(三)重视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对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重要作用。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能够在摸索中发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和阅读技巧,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正确的时间阅读好的书籍。比如,一般班级内都有特别喜欢阅读课外书籍的学生,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个机会,首先鼓励该学生继续课外阅读,其次要求其将阅读的书籍内容向所有学生进行讲述。通过这种形式鼓励学生继续进行课外阅读增加知识量,同时由于读完需要进行演讲,因此课外阅读也就有了一定目的,有利于学生个性思维的养成。另外,教师也可以多向学生推荐书籍,避免学生接触不利于个人健康成长的书籍,并且通过个人教学经验要向学生提供阅读的时间安排,让学生的阅读更有效果。
三、结语
篇4
一、培养阅读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初年级的学生大多喜欢有趣的童话故事,为此,我每周一下午特意安排一节阅读课。在课上,我给学生们讲述《白雪公主》《小红帽》《皇帝的新装》等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当讲到《皇帝的新装》时,我让小朋友扮演那位愚蠢的皇帝,他穿着子虚乌有的纱衣在热闹的大街上神气活现地游行,笑得学生们前俯后仰。孩子们身临其境地参与到故事中来,感受到了故事的有趣。接下来,我便抛砖引玉,要求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等有趣的书籍。第二天课前,我用十分钟让学生口述故事情节来回忆故事内容。通过这样的互动,学生特别喜欢上阅读课,也会主动从家里带一些故事书来阅读,这就为课外阅读开了个好头。
二、推荐适合的读物
高尔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同一位心灵高尚的人对话。”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够持久、识字量有限,可以向学生推荐篇幅短小、内容浅显的神话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书籍。因此,我在教学生学习新课时,课前或课后向学生推荐与课文相关的书籍或资料。如上二年级的《我们成功了》这篇课文之前,我要求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查看并阅读2001年申办北京奥运会的资料;上完《静夜思》,要求学生背诵李白的其他诗歌;上完《卡罗纳》一文时,我布置学生利用小长假阅读《爱的教育》……在课前或课后,让学生扩充一些阅读资料或书籍,这样会对课文内容更容易理解,既开阔了视野,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比如:三月份要开展“学雷锋”活动,我让学生阅读雷锋的故事,再查找当代的雷锋的事迹来补充学习;遇上国庆节,学校开展“迎国庆”活动,我布置学生诵读爱国的诗歌,阅读反映祖国面貌的资料;每逢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到来之时,我会要求学生查找这些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与其相关的故事。通过课外阅读,不仅学校的德育工作扎实有效,也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
三、指导读书方法
态度决定高度,方法决定效果。好的阅读方法能大大提高阅读的质量。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小、理解能力欠缺,课外书则需要家长陪同阅读。有时候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帮助孩子答疑解惑;有时父母是孩子的忠实“听众”,耐心地听孩子复述故事内容。到了中高年级,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思想渐渐成熟,有了独立阅读的能力。这时,教师则需依据文章的长短或体裁的不同教给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我认为篇幅短小的写景或者是诗歌等文章,可以采取熟读成诵的方法。篇幅较长的小说则应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区别对待。(1)掌握读书程序。一本书先看标题、内容和序言,尤其是作者的特别观点。再查看目录,弄清书的大致情节。然后注意书后的索引及引证相关的书籍,以便解读需要理解的词汇。(2)了解读书方法。培根说过:“浅尝辄止,有些书不妨囫囵吞枣。”有选择的阅读是为了把力气花在刀刃上,针对不同类别的书籍可以选用不同的读书方法。一是浏览性阅读。对于那些浅显易懂、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或是长篇小说中那些穿插故事情节的一些过渡性语言,可以随便浏览一下,这样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多有价值的内容。二是选择性阅读。对于书中有价值的信息进行筛选,以便理解记忆。如读《百科全书》《昆虫记》,书中有许多科学知识需要学生理解,对待这类读物不可随意浏览,而是要学生重点阅读书中的科学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下来。三是品味性阅读。对于名家名篇或文笔优美的优秀作品则采取精读的方法。在读中细细地品味字词的运用、文本的意境等。读此类的文章时,需要学生在文中圈点勾画;针对文中精彩的场景、生动的对话、细腻的景物和人物的描写,可以建议学生用笔在书上画起来,熟读背诵;文中出现了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议论等可以建议学生用特别符号做好记号,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四、展示成果来激励
篇5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意义;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古人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阅读是进行读书工作的前提条件。但是大多数的学校目前的课堂阅读忽视了泛读的指导与训练,而且农村小学的小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阅读环境,在课外学生们更加不会主动去阅读儿童文学。渐渐的,小学生阅读速度越来越慢,能力越来越差。处在信息社会,必须学会随时随地快速有效地获取信息。而这种能力必须由学生自己在平时大量阅读才能形成。阅读量的增加,有利于促进学生阅读能力与搜集信息能力的提高。
二、阅读的重要性
国家教育部总督学柳斌说:“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缺乏获取新知识能力、缺乏发展潜能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文化内涵浅薄的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只重视应试的学校是呆板沉滞的令人窒息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必然是一个没希望的民族。"因此,可以看出,阅读对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需要和基石。那么阅读到底对于我们小学生的培养有什么意义呢?
(一)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特别是语文的学习兴趣可以从培养阅读兴趣开始。大家都知道,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阅读,不仅是因为其在英语考试中分值比例较大,更重要的是英语阅读材料中蕴涵着丰富的语法,可以加深学生对语法的掌握和运用;阅读可以扩大词汇量;阅读还可以增加读者对该国家文化背景的了解,这些都对提高英语成绩和语言的理解提供了帮助。最重要的是,大量的阅读可以形成一种语感。
(二)累积写作素材,提升写作水平。如果阅读量太少,在写作的时候也会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阅读对提高孩子写作能力的重大作用。巴金老先生曾经说过:“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地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这些都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孩子们的写作水平,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以读促写”。孩子们通过博览群书,在大量的阅读中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学习各种表达方法,使自己的文思更为敏捷,习作时学以致用,便能落笔生花。
(三)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现在社会中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温室的花朵。长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在家生活靠父母,怎么能独立自立呢?我认为阅读课外书籍可以或多或少弥补这一缺陷,小学高段孩子起码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来阅读,其实在自主选择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就是锻炼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的过程。小学高段的孩子他们有能力、有目的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适合他们的阅读读物我们老师或者家长总不会干涉吧。一方面他们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一方面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得到了锻炼,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四)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世界历史发展的规律是这样的,总是先进的生产力代替落后的生产力,正义的战争总能战胜邪恶的战争,大部分的课外书籍也是这样描写的,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会受到陶冶和教育,课外阅读中许多优秀人物的品质会在他们心中发芽扎根。他们自然懂得区分真善美假丑恶,懂得怎样对待挫折,懂得怎样发奋图强。
(五)课外阅读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我们小学阶段开设的课程远远满足不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小学生的好奇心是非常的强烈,而除了阅读课外书是很难满足的,我认为是这样的。第一,我们做老师的和做家长的有时并不能准确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第二,有时我们做家长的和做老师的没有耐心回答孩子提出各式各样古怪的问题。第三,孩子对老师的畏惧,他们有时想问老师课本以外的问题,但是他们有的又没有勇气。那么只有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才可以满足他们好奇心。他们许多好奇的不懂的问题通过课外阅读可以迎刃而解。
三、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对策
小学生多读课外书,可以得到文学的熏陶,表达的启迪,受益在作文,可以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增长见识,冶性陶情,受到道德情感的滋润。那么,作为教师,怎样培养学生多读课外书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的内驱力。在教学中,每教完一课,都向学生介绍与课文相关的课外书,特意设置悬念,激发阅读的兴趣;其次,小学阶段,阅读书籍的选择应该遵循小学生的特点,而不能一味遵循高、大、上的书籍,大家都知道经典和名著的内容很优秀,希望他们多阅读,但是小学生的阅读应该以文学、趣味性内容的书籍为主,特别是选择一些儿童文学家如:郑渊洁、曹文轩、杨红樱、伍美珍等;有效的阅读方法应该是顺其自然的,应给予合适的引导,在书籍类型和阅读时间的选择上给予指导,而阅读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顺其自然就是最好的方法;读书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如此才能保证孩子心情愉悦、注意力集中地读书。当孩子向我们讲述自己阅读的快乐和收获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表现出和他一样的心,分享孩子的读书成果,这会让孩子更有成就感,并对读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四、总结语
总之,阅读的培养应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鼓励,注意方法的指导,重视阅读效果的检查,并予正面引导,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当然,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能帮助每个学生确定自我发展的信心,就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的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就能适应信息社会,随时随地快速有效获取信息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胡永平.如何对小学生阅读能力进行全面开发和培养[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7).
篇6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受多方面条件的制约,低年级的孩子识字量少,年龄小,家长又不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那作为教师该如何培养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呢?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探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一、通过讲故事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低年级的孩子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各种习惯都没养成,为了提高他们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从讲故事入手,每天利用二课时间,选一些精彩生动的,符合低年级年龄特点的小故事讲给他们听。孩子们都很喜欢听故事的,一听老师要讲故事,个个都会挺直身子,竖起耳朵,两眼发光,听得津津有味。而我却故意吊学生的“胃口”,经常在他们听得入迷时嘎然而止了,每天的故事不是讲不完整,就是讲头留尾……留下一个个悬念。看着孩子们那焦急的眼神、急于了解全局的样子,我就将故事的出处有意无意地透露给孩子们,而他们则会回家后央求父母买书,或想尽办法找来书去仔细地读。第二天,他们会神气地告诉我故事的全部内容,并在同学们面前炫耀。就这样,孩子们有了阅读的欲望,读书的兴趣自然就有了。
二、创设宽松的阅读环境
因为低年级学生兴趣的持久性较差,所以教师还应该努力创设宽松的阅读氛围。
(一)上好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课。上好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课是保证学生有效阅读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维持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在指导课中老师将“趣味”与“方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获得方法的同时,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
(二)建立班级图书角。结合学校读书活动,我们每班都设有图书角,老师鼓励每个学生都捐出课外书籍,放在班级图书角里,班中设立图书管理员,利用午休及课间时间开放让学生阅读,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
(三)利用教室的黑板报、墙壁等写一些儿歌、谜语让学生阅读,并定期更换。在黑板设置一个角落写 “每周一诗”,每课开始让学生阅读,让教室带有书香氛围。
三、推荐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书籍
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和理解能力,再结合他们的兴趣导向,为他们推荐一些他们喜欢看的书,比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感动小学生100个故事》、《成语故事》,《阿凡提的故事 》、《伊索寓言》、 《儿童小百科》、《世界童话名著 》、《 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 365夜童话 》、《 天方夜谭 》、《百家姓 》、《千字文 》等课外读物。这些通俗易懂、充满趣味性的书籍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喜欢读书。同时我还让学生自己推荐书籍,把所推荐的书籍的好处与全班同学交流,然后进行推广。这样,不仅那些读书多的同学有了成就感,更加喜欢读书,而且那些读书少的同学也被带动起来了,整个班级的读书氛围就会更浓的。
四、开展各种读书活动进一步调动阅读兴趣
为了鼓励学生认真阅读课外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班中我还开展了讲故事比赛、朗读故事比赛,并评选出“故事大王”通过这种活动让学生把自己在阅读中所学到的展示出来,使他们有成就感,就会对阅读有进一步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
五、指导孩子的课外阅读方法
课外阅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个性化的,但与老师的指导是分不开的,那么如何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如:培养低年级孩子的默读能力,有一开始的小声读,到只张嘴不出声的读,到心里读即默读,这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老师不断地鼓励,同学间的相互评价,这样孩子们才会掌握得更快些。另外培养孩子读书做记号的习惯也不可忽视,我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运用实物投影给孩子们示范,在示范时针对低年级孩子的特点教给孩子们一些最简单的方法,如用直线画出不理解的词、句、段;用小圆圈圈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段;用“?”标出有疑问的地方;最后还要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每当孩子们拿着书过来问我时,我总是让他们站在边上继续读,反复读,在真正读不懂时才告诉他们,这样可让孩子在读中感悟“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的道理。
六、取得家长的支持,让家长更新观念,重视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由于家长的文化素质不高,对孩子的课外阅读并不重视 ,所以,我们就通过开家长会,与家长沟通,向家长讲明课外阅读重要性,要求家长也要更新观念,明确要求家长保证孩子阅读时间,为孩子购买几本课外书,要求家长多抽时间陪孩子一同阅读课外书,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
总之,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书为友,与读相伴,在读中增知加蕴,在读中炼智锤思,为成就孩子丰富而精彩的人生奠定基础。
篇7
【关键词】课外阅读 兴趣 数学品质 数学教学 数学思想
数学课外阅读是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开展数学课外阅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而且能增强学生自觉克服困难的信心,对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感知在自然界、社会中的数学思想,懂得数学,运用数学。
阅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阅读的过程就是建构和发展的过程。良好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发展思维,实现个体知识和经验的累积,还能使其更好地了解他人、认识和理解世界,丰富感情世界,建构精神乐土。
通过个人征订、班级征订、学校的阅览室、书店,网络收集等各种方法,是可以慢慢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的。
让学生读一读《中学数学杂志》《中学生数学导报》及相关的课外书籍,这里的知识不是那么的枯燥了,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有耐人寻味的解题思路,还有让恍然大悟的结果,同学们的数学兴趣也能得以提升。
丰富的课外阅读,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阅读水平,更多的是思想境界的提高;同时学生对于问题的敏锐感强烈了,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品质。数学和语文一样,也是一种语言,一种表达科学的语言。数学同样有“火热的思考”,学生有自己的“数学情感”,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数学个性、数学感想……
《数学新课程标准》增设“实践与综合应用”学习内容,旨在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展数学学习课堂,让学生手口脑并用学用数学,实践数学,将数学学习融入到生活中。我校《如何开展课外书籍、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课题组置身农村教育的土壤,发掘现有的生活数学资源,本着让广大的农村学生爱上数学实践,进行初中数学延伸阅读的探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充分利用数学教材资源,引领阅读材料
《九章算术》《恩格尔系数》和数学课外书籍《我身边的数学:巧破谜案》《给讨厌数学的人――数学的奥秘与生活》等,都是很好的阅读材料和书籍,是引领学生课外延伸阅读最有效的资源。学生们通过教材的启迪,在课余时间利用学校的图书室、网络获取大量的数学信息,激发了学习兴趣,巩固了数学知识,拓宽了数学视野,丰富了学习内容。
我们通过两类学生对比,喜欢看课外书籍的学生和不太接触书籍及没有时间去看书的学生,这两类差异性还是很大。喜欢浏览阅读课外资料的学生,视野和理解能力以及对问题的反应能力远远要超过第二类学生。阅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开阔视野,激发想象力,这对学数学是最好不过的。
二、时刻关注家庭生活环境,激励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更为便捷,交流的平台更为多样。老师们在家访、校访、校信通、家长会等家校交流平台上准确逼真地描画学生个体的性格特点、数学学习心态、现状及学习潜力,让家校沟通帮助数学框架模型慢慢形成。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不仅要学会细致地观察,还要认真地分析,最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切,不仅仅是家长、老师让他们掌握的技能,也是学生们自己能够通过互相的学习发现出来的,而这也是数学思维的基本模型。因此,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这也是学习数学的乐趣之一。
三、善用图书馆,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通过多种方式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书籍让学生的视野得到了长足地延展,各科的课堂教学有趣丰富了,尤其数学教学更体现出学生广阔的想象力,无限的空间思维能力,这一切的成果来源于辽阔的课外世界,让我们彼此又充盈起来了。
农村学校不比城市学校,学生们能够读到的书籍实在是太少了,好多孩子根本不认识什么旋转门、摩天轮,更不要说什么好的书籍。所以农村学校的图书馆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对于农村学校的图书馆,一定要用好、好用、善用。让学生们充实大脑,让老师有更大的空间施展才华。这样,各科课堂才有活力,师生的知识传递才更加有效。尤其是数学教学,更能让人眼前一亮,活跃的思维、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这都取决于丰富的知识海洋容量和大量阅读书籍。
所以,多彩的课外世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走进数学世界,让我们的思维更能贴近数学思想,进而开拓我们的数学大脑。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段的写话作出了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从低年段开始,教师有意识地丰富并指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让他们开始学习写话,这对于孩子作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可很多时候我们却发现:许多学生惧怕写话,不知如何写话,写出的话语言不通,错别字较多,标点符号的使用也是错误百出。而对于农村小学的低年段学生,这些现象就显得更为突出。究其成因:一方面是因为农村低年段的学生识字量少,平时阅读的课外书籍比较少,书面表达能力比较弱;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许多学生没有从心底真正地对写话产生兴趣,仅仅是把完成写话当做完成一项老师布置的任务,对于写话的畏难情绪较为严重。因此,寻找并发现一条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途径已经成为农村低年段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提倡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作文离不开阅读,作文得益于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的多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才会多,视野才能更开阔,思维才会变得更活跃。
一年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已系统地学完拼音,但由于识字还很少,还不能够自己阅读课外读物,这时教师可以多为他们读故事,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当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后,教师就应当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接触大量的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阅读的乐趣,并由此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一)充分利用教材的配套辅助读物--《语文补充读本》,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正确规范的表达。
《语文补充读本》是一本与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同步的优秀书籍,其中有许多优美的儿歌、诗歌,有结合语文书本上课文编写的拓展性的助读教材,还有很多令孩子喜爱的童话故事,一些虽然简单但却贴合学生学习需求的写话训练。因此,两年来我一直坚持引导学生阅读《补充读本》,或将此作为学生家庭作业,或是在晨读的时候和学生一起诵读,或在课外阅读课上抽取其中优秀的文章和学生们讨论。事实表明,通过阅读《语文补充读本》,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表达能力增强了;在写话的时候句式规范了,一些曾在书中出现的生动形象的词句也会时不时出现在学生的写话作业中。
(二)向家长推荐优秀课外书籍书目,家校结合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由于农村低年段的学生家长自身文化水平有限,许多父母对课外阅读的意义认识不足,能够主动指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更是少之又少。笔者对本班学生一年级时的课外阅读现状进行过调查,调查中发现:一年级学生虽然比较爱看图书但持续时间较短;大多数学生阅读图书只是看图片,走马观花地翻一遍而已;大部分欢阅读有关《喜羊羊和灰太狼》的连环画,而对于一些知识较丰富的书不感兴趣;多数家长不明白开展课外阅读的意义,为孩子所买书籍中以教辅材料居多,优秀的课外读物数量极少。针对此种情况,我开始有意识地向家长宣传开展课外阅读对孩子学习语文的益处,并为其推荐适宜孩子年龄特点的有益书籍,如《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小猪希里呼噜》、《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等,鼓励家长每晚抽出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与孩子共同阅读,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开办班级图书角,结合课外阅读指导课,在班级中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农村的孩子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自己所拥有的课外书很少,作为语文教师要开动脑筋,让学生看到更多的书。在班级设立图书角,让书籍流动起来,使学生的图书资源得到共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如果班级中每个孩子带一本书,那么每个人就能读40几本书了。此举既能满足学生读书的欲望,同样也能够在班级中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图书角建设好之后,教师可以利用课外阅读课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比如让学生自主选择读自己喜爱的好书,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读书,阶段性的向大家介绍自己最近读的书,定期开展班级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在充满书香氛围的学习环境中快乐地、自主地、自由自在地读书,从而掌握语言规律,积淀语感,丰富语言的积累,最终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
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把激发学生对写话的兴趣贯彻到写话教学的始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孩子对写话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后,他才会乐于写话,并想方设法把话写好。因此,作为低年段语文教师,必须想办法激发起学生对写话的兴趣,使其成为学生写话的内驱力。具体可行的办法有:
(一)鼓励学生大胆地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二)评改环节多赏识,激发学生主动写,继续写的兴趣。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写话竞赛活动,引发学生内心的写话欲望。
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多种形式的写话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
学习贵在实践,写话教学尤其如此,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学生动笔的过程。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也并非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对学生写话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语文教师应该学会发掘教材中的写话训练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写话训练,鼓励学生在一次又一次地动笔过中提高自己的水平。具体可行的办法有:
(一)利用语文课本和课外书中的插图资源,指导学生看图说话、写话,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二)指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段,开展仿写练习。
篇9
课堂上,总有一些学生埋头读着厚厚的课外书;老师走到身边还不知道。是什么书这样诱惑我们的中学生呢?上课之余,我们通过观察、访谈和当堂收缴,看到这些书大多是像《坏蛋是怎样炼成的》,《水晶之恋》,《天龙八部》,《魔幻故事》等等这样的一些书籍。面对办公桌上厚厚一摞这样的书,我们做老师的哭笑不得,学生的课外阅读怎会有这样的迷失呢?
我们选择一百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初中学生课堂阅读课外书籍的还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些书籍以武侠,言情,玄怪,文摘为主。读这些书的学生主要是后进生。优秀生也有看的,但阅读兴趣一般不大。中等生有较大的阅读兴趣,看的人数也比较多,但能够控制自己不沉迷于此。后进生大多都去看,对这些书比较迷恋。他们不仅课堂上看,而且课下的很多时间也都沉浸在玄怪武侠小说里。为什么学生会对这些书籍有那么大的兴趣呢?我们认为这些书对青春情感的夸张描写和怪异荒诞的故事情节满足了学生幼稚的心理欲望而诱使他们迷恋。 比如言情类小说表现了青少年内心的那种青春的哀伤和情感的温柔,语言形象生动凝练,很符合学生的口吻。另外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内心也产生了许多的微妙的感情变化,这些变化有时被深深的压在心灵的深处,恰巧经过书中的人物和情节揭示了出来,于是他们获得一次宣泄的机会,心灵获得了慰藉。又如武侠玄怪小说,因为故事的荒诞怪奇正迎合了学生猎奇探玄的心理,他们的思想富有浪漫和梦幻色彩,而这些小说正在为他们创造一个神奇理想的精神乐园,因此他们不会轻易放下它。我们班上有一名学生,他痴迷武侠小说,竟然把自己想象成武当山的侠客,每天在笔记本上涂写乱画,上课回答问题时站起来就说武当山独臂侠在此,谁来一战。可见这些学生痴迷武侠小说的程度很深。这些书虽然给中学生一些精神上的寄托,但对中学生造成的伤害却是很大的。首先,这些书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能让学生获得纯净的营养,因为他们幼稚,往往沉迷,辨不清是非,被书中的空虚的情绪困扰得不能自拔,以致浪费了许多时光,影响了正常的学习,该掌握的知识也没有掌握。其次,这些书因为作者思想被商业价值驱使,书中渲染了许多不健康的思想,如对男女情爱的描写,狭隘的朋友义气,黑社会性质的拼杀打斗,这些思想对不成熟的中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蛊惑力,以至使他们的思想沾染上许多灰色的东西,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第三,书中许多编造的情节东拉西扯,没有什么价值可言,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没有什么帮助。
所以,我们的老师和家长都应该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积极思考应对策略,采取有效措施,引领学生走出阅读的误区。
怎样引领学生走出阅读的误区呢?我们认为可以采取这样的几种策略:一是引。引就是要给学生讲清读这些书的危害。一个人每天的时间是有限的,你在这个方面用的时间多了,必然在另外的方面用的时间少,我们青少年现在不应该沉迷在离奇古怪的漩涡里,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未来的任务,应该进行知识的积累,技能的磨练,提高自己的能力。为我们的人生做好准备,自觉控制自己,少读这些书,把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上来。另外对待这些阅读迷失的学生,我们要认识到他们读这些书是青少年成长中一种自然的现象,不必大惊小怪。关键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这些书籍,用正确的眼光来看待。可以举行一些辩论会,沙龙来探讨这些书的利与弊,通过讨论,让学生用分析的眼光来审视这些书,什么书可以看,什么书不可以看,这就是要有理性。培养学生的这种理性,老师要动一番心思的。例如我们采用曲径通幽的方法举行健康心理讲座。讲座中把对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情况剖析穿去,使学生明白他们读那样的书是心理不健康一种表现,要使自己心理健康,就要远离这样的书籍。还有我们通过墙壁漫画,采用抽象,夸张,渲染的手法把学生阅读这些课外书籍的丑陋现象凸显出来,培养学生拒绝不良书籍的心理。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中间就会形成排斥不良书籍,阅读优秀书籍的浓厚氛围,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打下基础。二是挤。挤就是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健康的书籍来阅读,把他们阅读那些不良书籍的时间挤掉。教师要给学生布置一些具体的阅读任务,如《语文课程标准》附录中的名着篇目,给他们提供阅读的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发现阅读中的美和快乐,提高他们的阅读层次,这样他们就会对那些庸俗不堪的书籍无动于衷了。我们在促进学生阅读优秀书籍方面提出了一读二写三谈的激励方法。一周读一本优秀书籍为一读;读书时书上要做批注,读完后要写读后感,这为二写;三谈是指,和同学谈话要谈书,和老师谈话要谈书,和家长谈话要谈书。通过这些措施,优秀书籍深入到了学生生活的各个角落,不良书籍就被挤出了学生的生活。三是堵。对那些不能自控的学生,我们要求他尽量不接触这些书。读这些书就像吸食鸦片一样,明知道是不好的行为,一旦沾食,就容易上瘾。在这方面,老师和家长要密切合作,对学生严格要求,杜绝学生接触这些书,不让他们走进这空虚迷乱的世界,经过一段时间的监督和引导,使学生的那种阅读欲望降到最低点。
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迷失,会对学生的人生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甚至会毁灭他的整个人生。如果我们不及时地引导,还会对我们的教育产生冲击 ,对我们的家庭幸福造成损害。所以,我们要积极地承担起这个责任,在实践中探索出引领学生走出迷谷的有效途径,确保我们的学生健康成长。
篇10
关键词: 阅读教学 现状分析 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个阶段。但是,目前广大农村学校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与这些规定相差甚远。那么,哪些因素影响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呢?对此,我对本校三到六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调查和分析,现总结如下。
一、农村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有85%的学生认为应该多看课外书,觉得看课外书有很大益处,并能主动地阅读课外读物,这些数据表明农村学生已具有了课外阅读的意识,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外阅读的涉及面窄,比较抠门。
部分家长一听说要买课外书,就是作文书,学习参考书,形成优秀作文等同于课外书籍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学生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古今中外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
(二)学生课外阅读过于简单化。
学生阅读基本上是囫囵吞枣,粗略浏览一遍,大多数学生只是为了达到老师的要求,即使做了读书笔记,只是摘抄课文而已,根本没有其他实用性的东西。
(三)对课外阅读的认识不足。
一些家长对于“课外阅读”这一概念不理解,认为孩子对书本上的东西都是一知半解,阅读“课外书”,纯属多此一举。除了家长不理解之外,学校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也重视不够,甚至有一部分老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少鼓励学生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导致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脱节,造成课堂所学无用武之地。
(四)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不能得到保证。
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难以营造,时间也无法保证,因为是农村孩子,在家中,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很少阅读书籍,只要一有时间,三三两两地就去玩耍。家长都是农民,还要为生活奔波,较少督促子女读书,甚至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待在家里,让他们看电视。这样,孩子的阅读时间根本无法保证,还养成了不良习惯。
二、提升农村学生阅读水平的方法
鉴于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这样那样的问题,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看法:
(一)加强家校联系,营造良好氛围。
课外阅读是在课外学生靠一种自愿自觉支配的阅读方式,它脱离了老师的直接指导。所以,家长的监督至关重要。经过调查发现,我班学生中能够自觉在课外读书的几乎没有,有极个别是靠家长监督。针对这一现象,要通过开家长会、家访等形式让家长明白,孩子毕竟小,没有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就要对他们作适时的欣赏和监管。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只有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孩子的阅读水平才会提升。
(二)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要相联系。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教师在对教材进行分析时就应该考虑怎样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想开去。课外阅读的目的就是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所以课外阅读一定要与课内阅读紧密联系。
小学生年龄小,再加上在农村,见识短、阅历浅,鉴别能力和欣赏能力有限。所以,在扩大农村学生阅读范围的同时,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工作。依照读物的教育性、益智性和趣味性原则,积极向学生推荐适合的课外书籍。
1.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
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教师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如教完《狼和小羊》,就可以让学生阅读《伊索寓言》;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以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
2.推荐与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宜的书籍
小学共六年,跨度比较大。教师推荐读物时,不能一个模式,必须根据不同年段,向学生推荐不同书籍。如对低年级的学生,可向他推荐带连环画、注音的成语故事、童话故事等;三四年级学生拥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具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可以向他们推荐《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和观察事物的独特视角,可向学生介绍一些世界中外名著的简缩本,优秀的古典诗词,以及一些时事新闻报道,等等。
(三)拓展学生课外阅读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