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非遗文化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0-09 17:29: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弘扬非遗文化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非遗传承;旅游文创产品;开发互推;策略
在我国政府部门助推下,我国文化与地区旅游的可用资源有效整合已是文化领域、旅游事业今后长足进步的必然趋向。在此之前,文化、旅游二者资源开发的匹配程度差异明显,社会各界对我国非遗保护、传承与地区旅游开发这两项话题聚焦重视程度同样稍显欠缺。但在新形势下,我国市场经济近年来的稳定增收,使社会大众将注意目光落在区域旅游方面。加之我国非遗传承力度不足,亟需大众高度关注。因此,将非遗传承与旅游文创产品二者紧密融合,不仅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大幅提升,还能够让我国认识到非遗文化以商业产品这一流动载体大规模传播主体保护、传承的现实重要性,使双方收获到较为优质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非遗与文创产品关联性的体现
(一)文化性质。我国非遗文化简化来讲就是将传统工艺、经验、精神、意志通过世代相传的流传方式传承至今的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形式。趋向成熟的现代化文创产品应持有基本且浓厚的深刻文化内涵作为进步、优化导向,是可充分体现出鲜明民族、地区特征的独有文化符号。所以,“文化”也是前沿性文创产品的核心精髓。对此,在某种程度上,二者对于“文化性质”的理解具有一定相似性。(二)特征互补。非遗文化的显著性特点为“非物质”,主要强调属性中的非物质性,并注重突出物质本体具备的内涵品质而非外在表现形态,对民族先辈代代传承下的文化遗产高度尊重其“原始面貌”。然而,将非遗文化引入产品领域运作中,难免需要依托实物载体将其“具化”呈现。而文创产品归根结底就是流通商品,拥有实际物质特性。在产业运作、发展中,非遗文化可搭载文创产品实现高效宣扬、传播。同样,文创产品则可通过融入非遗文化,收获到艺术、内涵、美观、文化、精神等多种非物质性质的优良特点[1]。
二、非遗渗透文创产品开发的实践途径
(一)分类——直接及间接的应用。根据个体感知事物时运用的多感官,即嗅觉、听觉、视觉、触觉、味觉作为判定标准,文创产品富有的文化性创艺元素多半需通过直观视觉被受众悉数感知,其产品审美同样也是视觉美观鉴赏的动态过程。对此,视觉感、观赏性强的非遗文化项目更契合被具化为文创产品。当然,还应按照非遗文化具体现况,对其采取恰当性转变,让其通过创新再创造实现可利用、可开发价值的获取。以民间传统知识为例,创意设计师可以漫画的表现形式完成文创产品的设计创造,将传统知识的其他感知方式汇聚于主观视觉,加强非遗文化的可用、实用程度。(二)定位——内部及外部的调研。非遗属性的文创产品应兼收并蓄地将非遗文化主旨思想、地区旅游主题项目、文创产品观赏内涵及实用功能等元素侧重“一体化”整合。另外,文创产品需流通于市场,所以还应具有实物商品的性质特点。依托产品设计常规性步骤、流程,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定位还应周全考量现实性社会需要及当地实况。根据“市场外部调研——本土内部调研——文创产品定位”这一系统性、程序化的步骤流程,高质量完成文创产品的市场定位工作。其中外部调研内容可参考以下几方面,如市场主流浪潮、同类产品、对标消费人群等;而内部调研则需全面考虑政府是否支持、本土大众支持基数、可用企业资源等[2]。(三)开发——三元主体及一契二融。在推进非遗文创产品开发工作中,项目实施主体应由政府部门、非遗传承人、产品设计师三方构成。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管理,需将组织统筹、核心管理、方向把控、政策保证等责任逐一落实;非遗传承人应“扮演”顾问角色,精准控制非遗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平衡点,规避其过度异化这一不良现象发生;产品设计师则应充当“智力主体”,多角度展示自身专业性现代设计主张、能力素养。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应紧紧依靠各项实况,在设计工作中需根据“非遗契合旅游、非遗融入旅游、旅游融合非遗”这种系统方式兼顾思量具体作业方法。其中,“非遗契合旅游”核心意义为当地旅游区域项目主题与本土非遗文化应在地域性、文化性、整体发展规划等方面持有互相的高度契合,继而确保非遗文化可没有阻碍、自然、通畅地结合于文创产品。如英国打造的莎士比亚小镇,其推出的“莎士产品”就充分体现出了莎士比亚文化遗产完美契合当地旅游事业,使得文创产品可顺畅地匹配于当地非遗文化;“非遗融入旅游”的关键所在是当地旅游事业当下发展状态需较为成熟,将非遗文化视为“附加属性”向地区旅游业、文创产品逐渐渗透。如我国安徽黄山旅游区主推的松树文化,在该情况下,部分“徽州”文创产品应明确自身“点缀”意义的根本定位。“旅游融合非遗”则恰好“相反”,其基础含义为当地非遗文化具有较高品牌性、影响力,“风头”甚至“盛过”本土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应优先考虑实行资源整合工作,搭配非遗文化科学、合规地开发作业。深挖地区非遗文化蕴含的深刻内涵,将其作为文创产品开发的基本遵循原则。此外,按照当地经济现况,可思量本土非遗旅游主题项目的多方位策划。构造出地区专属的“非遗生态圈”,通过非遗文化“权威性”高效带动当地旅游事业发展。(四)推广——单渠道及多渠道。在非遗文创产品的推广运营方面,需灵活使用各类恰当性资源。谨慎选择合作企业参与方,将非遗文创产品专线运营公司及时成立。构建出线上、线下两种形式的产品营销渠道、平台,有效拓展产品营销途径。而产品营销平台可依托规模的实际大小划定为“联合营销平台、实体专卖店、联合销售商铺、自动售卖机、线上销售程序”等,为当地创造出结合实况可多选的售卖平台组合条件、思路;销售渠道的选择可同样可按照规模大小多元选用中间环节,即“生产加工方——产品商——产品批发商——产品零售商——产品消费终端群体”,全方位保障非遗旅游文创产品的流通通畅性,满足消费群体、文创产品经济利益、非遗传承等各现实性需求[3]。
综上所述,非遗资源作为当地的地域性关键文化资源之一,将其深度融合文创产品的系统化开发,实质意义就是通过生产、销售活动保护非遗文化,面向社会进行大规模的活态传承。另外,非遗性质的文创产品也是将我国传统历史文化与新时代流行主流元素有效衔接的特殊纽带、桥梁,更是当地的品牌性文化名片。将非遗文创产品高质推广,可增长地区的文化个性,实现非遗文化与文创产品的联动、协同、创新发展。对此,工作人员应将深挖地区非遗文化鲜明特点作为非遗文创产品开发工作的基础落脚点,设计出“别具一格”、非遗传承观念强烈、流通性高的文创产品。在保证其市场销售量的同时,向大众传播非遗保护、传承思想,助推我国文创产品、非遗文化领域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彭黎.非遗传承与旅游文创产品开发互推策略研究[J].绿色包装,2020(08):69-73.
[2]刘文良,邵煜涵.“非遗+”文化创意产品创新开发策略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24(05):67-75.
篇2
一、运用全媒体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升非遗教育的效果,扩大其影响力、覆盖面,提高其知名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但再好的资源如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那它也仅仅是一种事实存在而已。将全媒体引入非遗教育,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深入了解非遗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丰富和拓展非遗教育内容,增强亲和力和说服力,在全社会形成关注、保护和自觉传承非遗文化的氛围,接受非遗文化熏陶,这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渗透方式不仅有助于个人形成正_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而且也有助于在全社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有助于创新非遗文化传播载体
全媒体包括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可以让非遗文化的内容采用不同的传播渠道进行传播,方便人们在各种接收终端欣赏、学习。我们可以利用全媒体技术的全方位、多渠道的特点,把非遗文化多媒体化,实现文化的传播交流。新兴的媒体技术降低了文化信息传播的成本,扩大了可利用的内容、渠道,方便了人们以更直接有效的方式来获取循环传播的文化信息。因此,非遗文化只有创新传播载体,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得以在时代中传承。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策略
(一)充分利用新兴媒体进行传播
1.打造“非遗”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可以将“非遗”进行数字化并得以永久保存,受众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地限制自由地查看、获取相关知识,有利于促进“非遗”研究工作的展开。“数字图书馆是对收集、整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进行数字化存储的网上图书馆,包括对经典典籍、研究著作、地方文献、研讨会议记录、研究期刊、音像资料、图片展示等进行数字处理和存档,方便网上查阅者的使用。”美国早在1990年就开始启动全国性的数字图书馆“美国记忆试验计划”(American Memory),其中一部分内容记录了美国几百年的风土人情,和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类似。
建立数字图书馆,可以保留“非遗”的原始文献资料和影像素材,为人们观看、研究、利用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公共平台,是“非遗”全民共享的重要途径。由于“非遗”数量较多,任务很艰巨,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可以按照国家级、省级、市级等不同级别的“非遗”名录,逐步建立和健全“非遗”数字图书馆。另外,“非遗”数字图书馆可以依托并挂靠在现有图书馆上,也可以单独构建数字图书馆。
2.利用微信、手机APP等移动媒体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每人几乎都拥有一台甚至是多台智能手机,人类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并且具有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特点,所以应当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加大“非遗”的传播,特别是对微信、手机APP等移动终端的应用。广东省文化厅在这方面就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在2015年6月13日,全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APP项目《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子地图》(手机版)已经正式上线。安卓手机用户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下载并安装使用,轻松地就可了解广东“非遗”项目分布、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等相关信息。
手机应用终端不仅能够缩短沟通的时间和空间,且已经成为人们如影随形的信息媒介,微信、手机APP等应用程序可以随时更新,随时关注,互动效果十分明显。就如王隽博士所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播过程中注重契合碎片化、短微化传播规律势必能够提高到达率,顺应现代受众的收视收听或阅读需求。”由于“非遗”整体信息量较大,所以我们就可以开发具体到个体的APP软件,特别是具有商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非遗”项目。像黄杨木雕、瓯绣等传统美术类型的“非遗”就可以充分利用手机APP软件,把黄杨木雕和瓯绣的历史、现状、传承人信息、活动信息、相关制作工艺、品牌推广和意见反馈等内容用移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进行推广与传播,甚至可以做成销售平台,这是典型的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紧跟时代潮流,有利于培养更多的年轻人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提高“非遗”的海外影响力
“非遗”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也需要走出国门,向海外传播,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非遗”。“非遗”的海外传播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例如国粹京剧、昆曲和泥人张都在海外赢得了良好的声誉,特别是昆曲曾一度在西方掀起了“昆曲热”。同时,“非遗”也成为海外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与方式。海外传播对温州“非遗”的传播显得尤其重要与特殊,因为温州是著名的侨乡,有将近70万人在海外生活和经商,“凡有市场的地方就有温州人”。海外温州人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鲜明的特征,祖籍温州的华人华侨在海外呈现“全球分布,地区积聚”的空间分布特点,以欧美为主,主要集中在美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等国家。所以温州“非遗”的海外传播可以根据温州人在海外的空间分布特点,有针对性地向温州人聚集的国家或城市重点推广宣传。这样一方面可以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海外温州人,因为这些“非遗”是他们成长生活中的共同记忆,有着故乡的熟悉气息和味道,是情感凝聚黏合剂,所以在当地华人中容易形成“集体认同”和“共同归属”,成为海外温州人乡愁的寄托;另一方面又可以让海外了解温州的异域风情。
(三)“非遗”的品牌延伸传播
“非遗”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代表着城市的形象,传递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非遗”已经成为当地的“文化DNA”,由于这些“非遗”历史悠久,在当地颇有影响力,所以自身就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品牌。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品牌效应,对“非遗”进行适当的开发和利用,衍生出一些具有商业价值的艺术品或产品。例如,可以把瓯剧、永嘉昆曲中一些具有文化符号意义的脸谱、服装、道具、动作造型制作成手工艺品甚至是玩具,把这些“非遗”元素融入本地的服装品牌设计、家具设计、瓷器设计中,或者是旅游景区及地标性建筑物的一些装饰中,把这些元素放在显眼位置。温州目前正在规划发展轨道交通,可以把具有温州地域特色的“非遗”作为一种重要元素融入车站的装修中,不同的车站选取不同的内容,这样每一座车站都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不仅可以提升建筑物、服装、家具的文化层次,使其富有鲜明地域特色,还可以扩大“非遗”传播的受众面,加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三、结语
篇3
总结我国几年来非遗保护工作现状:全国性的非遗普查工作正在进行;一个覆盖全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名录体系正在筹划;非遗传承人正在传承学习中;专门的非遗保护区和非遗博物馆,已经被有关方面所重视。我们要利用非遗资源,促进非遗发展。必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交流,扩大非遗影响力。2004年,我国加入《非遗公约》,在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虽然,我国民间不少文化艺术种类被忽视,出现消亡现象。但是,最近几年,按照保护和抢救的方针,逐步建立非遗保护体系。2006年,少数民族非遗产保护的活动上,对我非遗学科建设提出了发展日程。将非遗“有形化”和“以人为本”,等十项保护原则,作为非遗保护的具体手法。在具体保护手段的引导下,积极开展非遗文化理论研究,加强非遗宣传教育。
2非遗和音乐课程结合的意义
我国高校对非遗文化的保护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着千万学生成长中,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艺术是一种文化,艺术教育是人文化艺术传承。优秀艺术作品表现着,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进步。是人类智慧结晶的沉淀。应该学习和传承的。大学生,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人群,在传承优秀文化艺术遗产方面,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由此来看,高校地方音乐课程有种子意义。不仅对学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有着启发作用。当学生走进社会,参加工作,将更加深远因想到本专业课的教学。高校地方音乐课程的具有特殊性。他们所掌握的知识,能通过对学生的反复传授,以几何裂变扩散。使更多人了解和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因此,高校地方音乐课程的设置,应该以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流,在高校的地方音乐教育中,大力推广。激发学生传播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随着工业社会影响,传媒技术迅猛发展。在多元文化并存下,保持民族音乐文化,就成一项严峻的课题。但是,当前的学生音乐课程设置,主要以欧洲音乐文化为重点,古朴的民歌、器乐对学生的影响力较小。非遗中的地方音乐设置更是寥寥无几。优秀的传统音乐,可以增强民族感情,增强民族内聚力,拥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世界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把本民族音乐放在重要位置。例如,柯达伊音乐教学体系,在民族民间音乐基础之上,亲自为孩子们创作具有民族特点的民歌。鼓励学生使用民族器乐。具有浓郁地方音乐课程教学,将民族音乐扎根于心田。开设以非遗题材地方音乐课程,一方面满足了音乐审美需求,更重要的是,民族精神的发扬和光大。
3进入地方音乐课程途径
加强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地方特色的因为课程为载体,具体的操作途径使什么呢?
3.1重视地方音乐课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用。
最普通的教育手段,是最简单最有效的传承效果,可以使学生明白,传统音乐的内涵。当前,大学的专业音乐课程,主要是西洋音乐理论,高校音乐课程教学中,西洋乐课程比较多。对于传统音乐概论课程的开设,可以填补我国在传统音乐,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上的空白。但是,在这种音乐课程需要逐步扩大推广,如果作为可有可无的选修课,那么就远远忽视了这种音乐课程设置对非遗保护作用。应当把它上升为与乐理。成为声乐,钢琴等同等重要必修课。除此之外,还应开设中国传统乐理课程,配合民族乐器的教学,在多个方面,使民族音乐知识在学生中充分掌握,传统音乐欣赏水平得到提高。
3.2主修课程中设置传统音乐欣赏。
如果将这门课程的设置中,中国传统音乐历史就会在广大学生群体中的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在民族音乐丰富的内容中,通过多彩的形式,感受民族音乐独特的风格。在传统音乐感受中,培养热爱我们的传统音乐的民族自信心。
3.3开设地方特色的音乐课程。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每个地区都有传统音乐品种。例如,我国每年的青歌赛中,不少来自我国偏远地府的原生态歌手,进行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演唱,获得了强烈的反响。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中,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如果只是政府专门机构努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远远不够。这时候,就需要大学研究发挥作用。不少地方大学开始本地音乐研究。但是,大部分只停留在学术层面。如何传承、发展,没有效的办法提出。如果,本地大学拥有本地音乐课程,在全国就形成一个保护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在传统音乐的保护、研究中意义重大。
3.4传统音乐学习模式的打破。
传统音乐的学习,因为内容上的特殊性,需要学生进行现场观摩,跟随文化的传承人进行传授接受。传统音乐的保护,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应该在教师的带领下,走下讲台,走出教室。让学生亲自去发现、整理。美术有写生课,在大自然中去发现美。音乐教学也应该有一种采风的制度,就是收集民歌。每学年抽出一定的时间,指导学生去搜集传统音乐资料。组织现场观摩。在剧场,在庙会,在传统音乐品种中传播。通过传统艺人学习。在这样的教学措施下,广泛了解传统音乐的博大精深。实现自觉地保护传统音乐。
3.5发展学生社团,为传承的平台。
大学的社团在大学中普遍寻在,是传播传统音乐的良好舞台。例如,民乐社。、加入社团,就相当于参加票友组织,学生集体感受传统音乐,接受熏陶和训练。发挥学生传统音乐能动性,促使学生去关注音乐,保护推广传统音乐。社团中,专业教师的辅导,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传统音乐知识的时候,不会迷失方向。在传统音乐知识传播的时候,能够有序传播。使文化的传承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
4结语
篇4
一、目前“非遗”保护及发展现状
“非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文明和历史印记,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从目前我国“非遗”保护现状来看,其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口头文化、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等等都属于“非遗”的范畴。随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逐渐消亡以及工业文化带来的巨大冲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从根本上关系到我国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从目前的文化保护现状来看,国家及社会都加大了对于非遗保护的重视度,强化了文化保护意识,并在短期内取得了有效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工作力度不够、保护观念滞后、缺乏资金支持、法律援助、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从根本上降低了非遗文化的保护效果,不利于推进文化传承。
二、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指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审美教育的一种形式,它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艺术的培养和熏陶,使之掌握人类的艺术审美经验,受到美的感染,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1.发展曲折,有待完善。从整体上来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呈现出在曲折中发展的态势。由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历史曲折漫长,经历了停滞—发展—退潮一再发展的阶段,致使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认识不足,而使之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对其重视度不够。虽然很多高校成立了公共艺术教育机构,开设了艺术教育课程和公共选修课,但其职责划分、发展定位、相应政策实施等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是制约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根本障碍。
2.师资薄弱,有待提高。师资队伍自身的综合素质及专业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大多从艺术院校或师范院校毕业,本身在校期间受专业艺术教育培养模式单一的影响,造成知识面单一、人文知识浅薄等缺陷。同时,学校也很少为教师成长、专业能力提升提供有效的培训机会和学习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本身的发展和成长,不利于从根本上提升个人素质,很难发挥教学价值。
3.教材单一,有待修订。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教师使用教材的随意性比较大,存在专业艺术院校的教材“压缩”使用和按专业教学设置课程情况,缺少对公共艺术教育本身的教学规律的研究。地方高校没有利用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地方院校特色,弘扬民族文化的教材。此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材更新速度十分缓慢,教材中的内容都是很多年前的旧资料,无法带给学生最新颖的材料和知识,不利于突出时代化的教学特征,这就很难从根本上提升高校公共艺术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综合专业能力的提升和进步。
4.认识不足,有待加强。大学生认识上的偏差也制约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大学生认为艺术教育可有可无,与专业教育无法相提并论,忽视了公共艺术教育对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在进行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时,不注重提升个人的文化品位和艺术鉴赏力,而是将过多的精力放到了对于书本趣味性的关注上,从而在根本上降低了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效果,对于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十分不利。
5.机制缺陷,有待健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效果的评价机制还不够健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还处在摸索阶段,组织管理、制度保障、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及教学设施等还都不尽如人意。在这种情况之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在进行课程开设、教学目标等方面无法形成统一共识,这极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力,对于个人的发展和进步十分不利,影响了高校人才的培养速度。
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创新改革
1.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将“非遗”文化与公共艺术教学课程有效结合起来。公共艺术教育不像专业艺术院校那样过于注重对学生艺术技能的培养,同时也不能借用其他学科那种固定的标准衡量普通高校非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素质。它是在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规律和艺术教育本身的规律的前提下,以培养大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基本能力为目的,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艺术知识水平的提高为己任的素质教育。因此,应该积极明确教学目标,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品德修养,培育他们健全的人格和价值观,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个人的进步与成长,为他们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2.构建科学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较为系统的、特色鲜明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推进非遗文化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效统一,以此来不断强化教学效果。由艺术素养选修课程、实训课程和活动课程组成的“三类型”课程体系。根据院校具体情况和教育部关于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性选修课的指导意见,确定课程内容。确立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基本目标,从而来完成课程的有效设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价值需求来选择合理的课程,以此来不断地提升个人的艺术鉴赏力和文化素质,促进他们价值观的培育和提升,这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都有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
3.找准地域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契合点,找准地域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契合点,是提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有效性的关键所在,也是增进人才培养的核心保证。将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有机结合,充分关注地域文化艺术的传统特色,深入挖掘地域性民间艺术资源,积极参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把民间文学、美术、音乐等文化素材转化为艺术教育的课程资源,有计划地开展以地方文化艺术为主题的系列课程群建设。与此同时,更要充分地挖掘本校教育中的核心优势来完成教学设计,从而提升教学的对应性和高效性,这对于提升教学效果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4.培养公共艺术教育教师能力,不断提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能力,对于增进教学效果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积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模式的灵活度和高效性。派教师向当地文化馆、群艺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请教学习;同时利用“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契机,邀请民间艺人到院校进行现场演示或开办讲座,让学生能多方位体会民间艺术;构建“双师型”的高校教师队伍,即要提升教师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同时还要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应用精神,对非遗文化进行深入研讨。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促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效果。
5.整合学院各部门、分院资源,发挥本院义乌地方文化研究所这个平台的优势,结合公共教学部、团委、义乌地方文化研究所、建筑与艺术分院,开展别开生面、类型多样的教学活动。从“大公共”出发,推广普及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艺术课程。针对不同学院的学生,来制定富有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以此来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效果,促进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同时保留课程之间的差异性,,打造高效的公共艺术教育平台,为社会发展培育多维、立体化的人才。
6.开展艺术实践活动,积极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是不断提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效果的关键,从而促进与地域文化的传承和融合。依托学院各艺术社团、艺术节、文化节等载体,踊跃开展活动,注重公共艺术的实践。学院目前设立合唱团、舞蹈队、古筝队、戏曲协会、书法协会等24个院级社团,覆盖学院50%以上的学生。各类艺术社团、艺术节、文化节、暑期社会实践,均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性强的艺术活动,保证了艺术活动的高参与度、高覆盖面。老师应该积极带领学生走访民间,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提升文化鉴赏力。
四、结语
“非遗”视野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和地域文化的融合统一,对于传承地域文化、促进文化进步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同时也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顺利实现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并创造了条件。具体到实践过程中,应该明确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构建科学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找准地域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契合点、培养公共艺术教育教师能力、共享学院各部门资源、开展艺术实践活动、促进高校教学资源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和地域文化的有效融合,从而更加深入地挖掘高校教学本质,为人才发展和进步助力。
篇5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继承;传统文化;新形势
中图分类号:T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6-0282-01
0 引言
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从古至今承载着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卓越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多种多样,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给人们带来的极大的精神支持。新形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发展给我们的整体文化水平带来极大地影响,由此带来的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我们的经济金额,推动着整体水平的提高。但是新形势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继承工作的推进过程中不断暴露出了一些弊端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
1 明确非遗保护对象
众所周知,世界各种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着都是人们自身,显而易见,人事最重要最基础的文化载体,比如各种民谣、戏剧等都是通过民间艺人的语言、动作的一系列结合构造出来的,人作为文化载体必须受到一定的保护。民间艺人的不断减少会给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造成很大的冲击,所以说,我们必须明确保护对象。
人是社会物质文化的生产者、创造者,担负着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的使命,各级政府部门要时刻关注他们的生活,给他们一定程度的物质和精神支持,让这些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感受到在新形式下社会中的认可和相应的存在感。另外,政府部门应该投入一定的自己支持,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班,组建大众学习传承非遗的场所,并且选拨优秀的非遗保护对象作为大家的老师,领头人,让他们收徒、传艺,带领大家温故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但是,现如今非遗文化的保护和继承备受关注的同时,也逐渐出现了一些伪非遗的现象出现。有一些所谓的传承人并不是民间大众,而是一些当地的开发商和地方领导。,他们并没有掌握足够的民间技艺,这种弄虚作假的现象如果不被及时制止,就会对以后的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违反了新形势下非遗保护与继承的真实性和意义所在。
世界各国因为忽视非遗保护对象“人”这一载体的重要性而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流失的现象比比皆是,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启示,不断地提醒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一对象的存在。为此,我们应该制定明确的非遗保护对象标准,进一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2 开发利用非遗资源
非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渠道是否合理问题也应该值得我们认真关注,新形势下人们大强度地开发和利用造成了一些反面问题,阻碍了我们进一步保护和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推进。
万事万物的开采和利用都要遵循其本质规律,不能违背事物的本质特征,采取各种积极措施,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工作。有些工作人员为了搜集遗产直接将一些旧村落硬性拆除,然后建造所谓的遗址新村等,这些行为破坏了它的变化规律,加速了古文化遗址的消失速度,一味的追求开发非遗资源的形式,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们不可明确估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会给我们带来的有利影响,政府也不断给予我们一定的支持和鼓励比如,建立旅游景区,文化遗址保护区等等供人们参观游览,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构项目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发展民族旅游文化,促进经济发展。
新形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们在开发利用非遗资源的同时要充分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遵循其自然发展规律,合理开发利用,充分挖掘其价值所在。
3 建立非遗保护机制
现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这个话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专注,一项项目的实施必须建立起相应的机制,以此来监督和鞭策,同时也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建立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制定相应的原则,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根据地建立基础设施,方便外来人员参观。政府也应该投入一定数额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培养专门的知识技能型管理人才,利用当今时代下的先进的技术制作传统文化的产品,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附着现代的技术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得以延伸,从而适应现代人的需求,在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创新和发展的同时要注意避免出现违背最初原则和目标的问题。而对于为什么要用法律来约束也要引起我们的关注。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继承这一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文件,用法律做准绳,约束人们依法保护、利用、继承。相关法律的建立不仅让人们意识到了保护和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而且也提高了人们学习非物质文化热情,积极地参与到保护与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来。
建立非遗保护机制这一有效措施是我们新形势下保护与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经之路,在工作进程的推展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更好的为弘扬传统文化,继承非遗任务服务。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众多文化形式,包含着话剧,曲艺,民间杂剧,声乐,剪花、服饰等等,涵盖了人类的各种风俗习惯,民间艺术等各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全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的力量,特别是少数民族以及农村乡土风情的集合,是中国多民族文化特色的有力体现。新形势下非遗保护与继承不仅是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同样也是保护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同时也要大力宣传群众积极传承,保护继承这项工作迫在眉睫,我们必须遵循这些相应的措施,加大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让群众充分意识到这一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份工作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大家共同努力,促进新形势下的非遗保护与继承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芳.浅谈新形势下的非遗保护与传承[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13-14.
篇6
关键词:地区性、非物质、文化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to building regional domestic construction and regional design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he relevant content to a simple summary. Introduced the related concepts and building regional properties and the course of world history from Angle, domestic to building regional design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he main experience of four stages. Then based on the specific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the concrete method of regional makes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Keywords: regional and nonphysical, and culture
1、建筑的地区性
地区性是建筑的一种基本属性,建筑的地区性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建筑因其与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特定关联而表现出来的共同特征” 。这里的“地区”是指一定范围的区域,具有空间和时间的维度。
地区性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但它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历史是发展的,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影响着与其紧密关联的建筑的地区特征,因此地区性具有发展的特性。然而,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即特定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下,它又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现阶段的研究大都是对于相对稳定状态下的“地区性”。地区性不是一种普遍适用的规律,在不同的地区表现出多样的特性,它提供的是一种观念和方法,而最终还是要依据具体、真实的地区条件寻求解决方法。
2、国内建筑地区性设计研究与实践的发展
从历史进程的角度,国内对建筑地区性设计的研究与实践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五十年代-七十年代末,对于建筑地区性设计研究与实践的早期探索和启蒙阶段,如成都华西协和大学、南京金陵大学、南京中山陵、广州中山纪念堂等。主要设计手法是“中国固有形式”的“宫殿式大屋顶”模式和简约的装饰模式。
2)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建筑地区性设计研究与实践中对地域文化的复归阶段,如重建于1982年的北京琉璃厂文化街、建成于1986年的天津古文化街、南京夫子庙东西市等。主要设计手法是把传统符号作为一种装饰手段。这是一种处理建筑地区性关系最简单的方法,它简化了不同历史时期建筑特征的协调关系,而且操作简单,容易达成效果,在当时的理论水平和社会环境下是一种比较适宜的设计策略。
3)八十年代中后期-九十年代初,建筑地区性设计研究与实践中对地域文化的抽象建构,如“有机更新”理论的提出以及1987年吴良镛教授将其应用于北京老城区中心菊儿胡同的改建设计、1987-1989年重新设计建造的曲阜五马祠街东段部分等。这一阶段的设计手法,突破了程式化、形式化的传统建筑符号的限制,开始了对文化本质的全新探索。这一阶段的设计突破了传统建筑符号对建筑体量的限制,更好的满足了建筑的现代功能需求,同时,抽象和变形的传统建筑符号与传统建筑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关联性,较好的体现了建筑的地区性特征。
4)九十年代中后期-本世纪初,建筑地区性设计研究与实践中对地域文化的深层解析,如始于2004年的天津老城厢改造工程、2004~2005年的成都锦都二期商业院街等。这一阶段的设计,突破了传统建筑表面形式的限制,开始探索、建构符合中国现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创作理论。对历史与文化本质的思考与表达更加理性,对地区历史文化的表达已不再拘泥于某一特定理论,对建筑地区性的表达开始走向创新化与多元化。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设计背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当前,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现代化,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保护现状堪忧。为进一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2009年,经文化部批复,“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永久落户成都,成为中国承担人类文化遗产保护责任的显著标志,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节日。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国内第一个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对社会文化保护具有特殊意义。如何协调建筑与地区性非物质文化的微妙关系成为设计的重点,即如何处理好建筑的地区性特征。
4、总体布局
建设用地位于成都市“国家非遗公园”内,用地面积约6696.94,总建筑面积9800。地块南侧为规划园区道路,其余四侧均临非遗公园绿地。(参见图1)
设计中将入口广场设置与地块南侧,规划园区道路旁,并结合下沉式庭院处理入口景观。消防道路环绕基地四周,地块西北侧设有地下车库出入口,主要服务于园区内办公人员。
建筑单体由23.9m高的建筑主体与6.3m高的辅楼组合构成,总体呈矩形布局。建筑围绕内庭布置,具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用地竖向设计方面,基于原有地形,设计标高略高于周边道路,利于场地排水组织,另有大台阶进入建筑内部下沉庭院。下沉庭院与大台阶的设置同时可用做室外剧场使用,丰富建筑的使用功能。
5、功能空间设计
建筑主体由西侧3层陈列展示部分和东侧4层办公科研部分组成,两部分被中庭隔开,功能分区明确。建筑主体功能空间围绕两个景观庭院布置,同时,建筑局部设架空层,便于建筑内外景观渗透。(参见图2)
地下1层主要由虚拟体验中心、车库及设备用房、库房等辅助用房组成。建筑1层为主入口层,分别设有参观主入口,后勤办公入口和货物入口,分别通过各自楼梯到达2~4层,另有广场道路至下沉庭院直接进入虚拟体验中心。建筑2~4层西侧为陈列展示区和东侧为办公科研区,由楼梯和连廊连接。
为了在有限的设计条件下,使建筑呈现巍峨的气势,设计中采用将平面放大,中心穿插丰富的庭院空间的设计手法。既有利于建筑形象的塑造,又形成了具有传统趣味的庭院空间。建筑通过对下沉天井、灵活设置的庭院、廊桥、晒坝等传统建筑空间元素的运用,赋予建筑丰富的空间趣味性,并增强建筑的人文色彩,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展现建筑的地区性特征。
6、造型地区性设计
因设计用地条件紧张,在立面和空间造型设计上采用了一气呵成的整体设计手法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基地面积。设计在强调个性与识别性的同时,也力求成为非遗公园内与整体环境统一协调的建筑物。
形态上,为体现建筑的地区性特征,展现四川非物质文化,建筑形体抽象具有四川特色的倒锥形“陶罐”、“酒樽”,采用上大下小的出挑形式,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标志性,同时这种倒锥体量在建筑底层节省出足够的室外空间,为设计良好的室外景观环境(下沉庭院和集散广场)提供条件。此外,“陶罐”体量外中灰色条带形体量的错动方式由传统的吉祥云纹发展而来,既避免了主体体量的单一感,利用主、次两组体量的相互穿插渗透创造了空间趣味性,又为平面及内庭的布置创造了良好条件,做到了功能与造型的统一,也使结构布置更加合理。(参见图3)
建筑表皮肌理上,倒锥形主体体量采用干挂陶板幕墙,结合横向线条,强调外墙的横向变化,体现传统“陶罐”“酒樽”粗糙的表面肌理。主体周边条带形体量采用传统小青砖外墙,结合细密交错的玻璃窗,象征四川非遗文化中的“蜀锦”“竹编”等文化元素。此外,灵活点缀于灰色条带体量上的浮雕、画像砖等,丰富了建筑的外部形象,同时赋予建筑深刻的文化内涵。(参见图4)
建筑在内部环境的营造上,引入了传统的景观要素,通过青砖铺地、树池、花格窗等传统庭院景观要素的运用,塑造具有四川特色的庭院环境。本着一体化设计的理念,建筑内部装修设计延续了建筑的外部形象特征,建筑材料由室外延续到室内,“陶罐”体量的内部采用竖向布置的矩管装饰,色彩同外部陶板,既呼应了外部形态特征,又达到拓展内部竖向空间的效果;其余局部采用雕刻石板,仿木和肌理涂料,展现了建筑内部的非遗文化氛围。
7、技术结构设计
根据建筑功能及造型特点,建筑局部出现8m悬挑结构。设计上采用型钢混凝土梁,并结合直腹杆型钢封边桁架体系,提高其整体性,确保了悬挑构件的安全性。
结语
不同的文化取向以及对文化的不同认知程度,使得建筑地区性形成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地区性提供的是一种观念和方法,不是普遍适用的规律,具体实践中,还要依据具体、真实的地区条件寻求适宜的解决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彤.整体地区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南京.2003年
2、张钦楠.特色取胜――建筑理论的探讨.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2005年
篇7
截止2014年,晋城拥有国家级非遗19项,其中音乐舞蹈类有土沃老花鼓、上党二簧、泽州秧歌、泽州四弦书、上党八音会、上党梆子等6项。省级非遗项目65项,市级124项,县级243项。如此庞大的非遗项目构成了理解地方音乐文化的基础,非遗中的音乐舞蹈类项目需要放置到整体非遗中去理解,需要放置到地方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中去理解。但是我们学生面临的现实是尴尬的。他们对于地方的非遗现状不了解,对于其历史更加无知,形成两个割裂,一是与历史的割裂,二是与地方生活的割裂。其客观原因是我们的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进程有意识的远离了乡土生活。基于农耕的乡土生活没有能够和现代化进程有机统一起来,且被排斥在主流生活之外,一直到2005年以来,非遗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由此,对于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两个鸿沟:(一)与历史割裂:现在中小学的学生均为零零后出生,社会发展带来的人口流动加剧了农村生活形态的崩塌,基于农耕的生存方式几乎被彻底颠覆,这一代学生几乎对80年代以前的农村生活方式一无所知,因此维系旧有农村社会体系的知识体系,精神信仰,风俗习惯与现代农村生活已经完全不同,这在过去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没有发生过,建国以来,全新的社会形态以及80年代以来急剧的改革开放,使得未曾经历者直接进入了一个与过去似乎完全不同的社会环境,难以与历史沟通或者说理解历史出现认知障碍。(二)与地方生活割裂:与地方生活的割裂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原来的生活形态更多的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过去农耕生活必须的生活状态在农耕失去其旧有地位以后,原有功能消失,成为了一种展示品和遗存,学生虽然还与爷爷奶奶在一起一起生活,但运动、休闲、快餐、网络……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爷爷奶奶们的生活变得不合时宜。虽然现在我们在努力重新发现自身文化的重要意义,但是,作为非遗的存在无论如何已经不能进入学生的日常生活。那么是否就变得无能为力呢?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音乐教育还能做些什么?笔者通过这些年的实践与思考认为,最起码有两个有效途径可以改善这一问题。一是积极促进民间艺人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晋城目前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9人,省级60人,市级108人,其中音乐舞蹈类也不在少数,如此,就具有了一种可能性,非遗传承人是从历史而来承载了比较完整的旧有文化体系的个人,面对旧有生活方式的被淘汰,他们的文化只保存在记忆里,只能在脱离了旧有生活场景的情况下以讲授的形式传承,学校教育正好可以为这样的文化交流创设条件,也只有学生最有可能从中获得最大的收获。
这样以一种学校教育的方式将活态的文化以教学的模式传承下来,也完成了学对地方文化体系历史的认知。比如2016年9月12日下午,上党梆子传承人张爱珍带领其传习工作室一行70余人(演员都是13至15岁的学员),进入市直中学,为学生演出。张爱珍是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小演员为凤城中学600余名师生演出了《打金枝》《卖水》《三关排宴》《杀妻》《三岔口》《塞北有个佘赛花》等上党梆子折子戏精典选段。这种方式在学生已经脱离了旧有社会生活生态体系之后,仍然有机会观赏到活态戏曲文化。二是积极开发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网络交流课程资源:目前在非遗政策的推动下,网络上又各种各样的音频视频与文字,对各地的非遗文化进行了传播,无疑,这也是一个极好的机会,现代信息技术主要体现为对网络资源的占有和使用,现代学校大多具有这个意识,但对开发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不够,对于网络资源的利用不够积极主动,思路不够开放,这个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去创设,引导。
现在学生对于手机网络的使用比较熟练,要善于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比如朋友圈,公众平台,将音频、视频分享给学生。比如上党八音会的音乐构成要素极其丰富(宫廷音乐、庙堂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小调)。其表演形式多样:吹打并重,文武相接;声情并茂,演奏肩背;艺术容量大,本体特色强。其内容包含数量众多的曲牌,有:《大十番》、《小十番》、《十样景》、《节节高》、《老花腔》、《五花寿》、《点点花》等。在网络上有相关的文字与音视频资料呈现。这就是非常有效的资料源,借助现代网络与信息技术将其推送出去,推荐给学生。只有多方位、多渠道让学生了解地方、熟悉地方,才能更好的完成中小学音乐在当代,在这个时期的具有针对性的符合课程标准的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也才能更好的培养具有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学生。
[参考文献]
[1]钟莹,刘伟辉.非遗音乐的教育功能及其实践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1,06.
[2]孙亿文.当代“非遗”教育传承、保护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研究[J].美与时代,2011,04.
[3]张鹏举.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三个现实问题[J].教书育人,2015,01.
篇8
2013年,在宝安区贯穿东西发展的黄金中轴西乡大道旁,一座城也将屹立而起,这座城纳潮汕文化之髓,汲海滨邹鲁之盛。这座“城”就是——“深圳市文化潮汕博览园”。
郑国标,缔城之人,潮汕之子。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兴文化之城,立潮汕之园。他缔造的这两座城寻的是文化的根,走的是产业的路,依的是同一种情怀。
优雅的转身从五金物流业到文化产业
1991年,身怀踌躇之志的郑国标来到了深圳宝安,其时,宝安还是被称为宝安县,百业待兴。郑国标从开小五金门店开始,以诚信和勤劳逐步赢得客户的青睐。
能吃苦是创业成功的法宝。做五金业是一个很累很脏的活。但上世纪90年代,在深圳宝安开门店做五金的90%都是潮汕人。因为潮汕人勤劳刻苦,什么苦活都肯干。
“潮汕人勤劳,有耐心。只要有耐心就会成功。”这是郑国标挂在嘴边的话。他把一分钱的生意都认真地看成大事来做。因为“有一分就有一万,有一万就有一百万”,只要合作伙伴诚心诚意,哪怕是赚一分钱,都是生意。
在郑国标身上,还有一种“敢为人先”的深圳精神。1992年,当宝安区的五金老板还是用人力车或者摩托车送货时,郑国标买了他的第一辆江铃五十铃货车。他是宝安第一个用货车送五金的人。正因为每一步都能走在前面,所以企业才能做大做强。
七年风雨苦寒,终于吐来梅花的芬芳。到了1997年,当郑国标的深圳市德明发实业有限公司成立时,他已经拥有了一二十部货车。随着实业的发展壮大,1999年,德明发又陆续创办了一个又一个下属生产企业——德明五金厂、金德明纸品厂、揭阳市金德明印刷有限公司、郑州市金德明纸品有限公司、东莞市金德明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等,物流配送、五金材料批发、国内外名优电器产品,开始成为德明发的主打业务。
传统五金业的十多年运营经验,让德明发企业在这个行业游刃有余。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从一个小门店,到成为深圳五金电器行业最大规模批发配送的民营企业,虽然一路艰辛,但这对于郑国标来说,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十余年为德明发积累了一个又一个资本,从深圳市宝安区文明办、深圳市宝安区私营企业协会颁发的“文明诚信企业”,到深圳市个体劳动者协会的“光彩之星”,再到深圳市宝安区的“民营成长计划工程业”……郑国标深刻意识到,这些是荣誉,更是鞭策。
这鞭策着他谋求企业的更长远发展。时值2009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正式--出台《关于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新的战略目标。而此时的深圳,文化立市之战略也已经实施5年。这是一个响亮的号角。新的市场环境,新的发展背景,呼吁着德明发开拓出一条新型的发展路子。寻求发展的不安的心开始骚动。似乎,是到了一个节点的时候。
2009年,德明发企业管理人员开始谋思走一条新的发展道路。通过在北京、天津等地的学习,以及对宝安区文化产业政策的深入研究,德明发做出确定以文化产业为主要投资和发展方向的决定。经过深思熟虑,郑国标胸中自有丘壑。其实早在2002年,宝安整个区域提出转型升级的时候,郑国标就开始有了新的想法。其时,25区的定位开始向商业区转变,工业开始逐渐往外移出,金融、影视、设计等行业开始在此集中兴起。
谋定而后动,才能实现“未战而庙胜算”。一年后,德明发终于完成了一次优雅的转身一从五金行业走向文化产业。
文化的情怀宝安艺术城的崛起
“起家犹如针挑土。”像所有创业者创业之初会遇到艰辛一样,郑国标的第一座城的缔造无异于第二次创业。
从五金行业转型到文化产业,用郑国标自己的话来说,这是半路出家,只能边学习边摸索。自2009年10月定下转型决策后,开始着手改造建设,并于2010年5月14日第六届文博会上与宝安区政府签约重点项目落户,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就筑成了他的第一座城一宝安艺术城。这是“深圳速度”。一年后的2010年11月4日,这一天对于郑国标来说,是他创业征程中的第二个起点。这一天,宝安艺术城这座位于25区商业中心区的艺术之城正式落户宝安并盛大开业。
大气魄是建成一座城所必须的。25区原先是一个工业区,宝安艺术城的所在地原先也只是破旧的厂房。2009年,郑国标投资1.2亿,从设计、建造、媒体推广等方面大手笔推出他的第—座城。2010年,三栋五层楼的旧工业区厂房升级而成具有鲜明“中国红”特色的宝安艺术城,总面积约20000平方米,并成为宝安区政府签约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厂区变园区,郑国标明白,尽管这次从五金行业到文化产业的转身并不容易,但却很优雅,因为在他心底植根着一种文化情怀。正因为此,宝安艺术城的产业发展始终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中轴,围绕传承民族文化而展开。
1200平方米汇聚当代名家精品的紫砂壶博物馆、1000平方米当代名家文房四宝博物馆、3000平方米的景德镇艺术陶瓷博物馆、1000平方米的名家书画艺术馆、油画艺术展览馆、艺术陶瓷超市、DIY陶艺创意培训中心、香港三宝影视创制基地……宝安艺术城的文化气息处处流光溢彩。
宝安艺术城地处宝安的黄金地段,与海雅百货、好百年家居、人人乐超市、顺电、苏宁、国美等大型商场毗邻,交通便利,距离地铁五号线灵芝站约50米,公交直达“宝安艺术城”站台。郑光标如此形容宝安艺术城的地理区位优势:双城效应和双港经济。令很多^不解的是,占据如此“地利”的德明发为什么不做商业,而是去发展文化产业?这源于—种文化情怀,也源于郑国标给德明发定的—个长远目标一文化产业百年企业。
都说文化能兴邦,企业亦然。在郑国标的苦心经营下,一座以艺术品、工艺品交易,创意设计,艺术培训,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展示为核心与特色的文化产业新型园区已然形成。2010年12月,宝安艺术城成为“深圳市创意十二月系列活动产业园区”,从“丹青山川-翰墨鹏城”书画名家原创作品展,到中国(第七届)十大紫砂茗壶颁奖和紫砂壶艺术展、“彩瓷绘艺都”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名家作品展、“2010艺术动力”高端学术论坛等活动,宝安艺术城的产业聚集效应日臻提升。到了2011年12月深圳市创意十二月,宝安艺术城又举办了“江西省陶瓷研究所名家作品展”、“文化科技和非遗收藏专家论坛”、“本土少儿语艺大赛美优杯”、“本土粤戏演唱”等活动。郑国标告诉记者,从2012年2月起,宝安艺术城每月都为大家呈现不同风格的“艺术家原创书画展”,并每季度举办一场当代综合艺术品拍卖(如书画、紫砂、文房四宝、陶瓷、奇石玉石、根雕、古家私等)。2012年5月成为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分会场。2012年12月10日第八届“深圳创意十二月”宝安艺术城活动隆重开幕,期间为广大市民呈现了“十大紫砂名家暨范建军作品展”、“潮绣世家原创精品展”、“十大国家级名师笔绘暨陶瓷非遗文化讲座”三大系列特色活动。让市民零距离与国家级名师交流互动,更多地了解和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在提高市民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的同时,丰富了特区市民的文化艺术生活。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之前的2011年10月,“重点文化产业园区”牌匾被宝安艺术城收入囊中。接着,于2012年1月被评为宝安区“服务业百强企业”。这更加坚定了郑国标的企业转型之梦。
寻根的情结文化潮汕博览园的勾勒
近些年,全国各地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如雨后春笋生长。但是很多园区和基地创意缺失,不仅定位同质化,无法形成产业链,而且甚至出现空壳化、地产化现象。如何破解这种难题?如何使产业园区真正发挥它的产业聚集能量?
郑国标的答案是以特色化做园区,以实体充实园区。
与宝安艺术城一样,郑国标筑的另一座城一文化潮汕博览园同样是通过旧厂房改造而成。这座城位于宝安区西乡大道,他向记者这样勾勒:一层以潮汕传统工艺及民间传统特色小食为主,包括贝雕、石雕、木雕、瓷雕、金银饰品、玉器等;二层以潮汕地区的民间特色文化为主,包括潮汕金漆木雕、艺术陶瓷、民俗婚嫁用品、潮绣、珠绣、抽纱、织染布艺、手工刺绣、剪纸、花灯、彩绘花篮等;三层主营泥塑、藤艺为主;四层以文教类为主,包括艺术书画、民族乐器、佛教用品、文化用品等;五层则为潮州茶艺、艺术书屋、音乐吧;六层包括艺术家工作室、潮剧、潮乐、民俗演出、潮汕民间博物馆等。
为何情定潮汕文化?“海滨邹鲁”这座拥有数千年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能给人以美好享受和精神寄托。郑国标感慨很多潮汕文化都没有为人所重,因此,他筑的这座潮汕文化之城更大的意义在于弘扬潮汕文化、缔造了解潮汕文化之窗口。郑国标说,打造文化潮汕博览园不仅是作为潮汕人的一个责任,还与他企业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
作为揭阳市揭东县新亨镇的赤子,郑国标毫不隐藏他对生他养他的大地的赤子之心。他说,“在深圳这座前沿都市,很多人都知晓潮汕的饮食文化、茶文化、木雕雕刻、佛教文化、戏剧文化,文化潮汕博览园就是把这些潮汕特色的民俗民间文化汇聚在一起,形成深圳第一个集中展示潮汕文化的窗口,让全球了解和喜爱潮汕传统文化,将潮汕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篇9
【关键词】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影响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和现状
我国将文化遗产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是,一切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且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世代相传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在物质文明极度丰富的今天,人们已不再为果腹、遮体而奔波劳顿,反而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慰藉和愉悦。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其中包含着人类的思想、情感、意识等丰富内容,使人类的文化内涵得以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从多个角度探索研究而来,中国是一个传统的东方文明古国,在五千年的历史文明长河中,塑造了多元的民族文化。56个民族各具特色,民族历史辉煌蓬勃,各民族传承并保留了相当一部分充满智慧且独具风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无形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而且能够为当地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传统文化传承下来的各式各样的民间曲艺、饮食制作、手工技巧、文学艺术等,在现代依旧光彩夺目。然而,相对应的,也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逐渐被世人所淡忘。近些年来,科学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人们不断探索新的科学领域,科学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学术和学科,但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的研究,还是少之又少,特别是遗产经济学等领域的学术研究更是寥寥无几。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展现民族智慧外,也具有重要的人文和经济价值,同时更具有深入的学术研究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代又一代继承并流传下来的,这种文化财富可以拓展人们的视野,丰富人们的阅历,同时为科学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所带来的经济价值,了解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当地经济的影响,是具有深远意义的研究项目,也能为遗产经济学做出微薄贡献。
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概述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位于吉林省东部的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北接俄罗斯,东邻朝鲜,与日本隔海相望,地处“一眼望三国”的边陲小城,经过多年历史文化的流传,孕育出了灿烂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厚的朝鲜族民俗特色,包含了民族文化技艺与智慧,以及对后代的期许和厚望。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对弘扬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继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思想,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目前,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其独特的民俗风情为基点,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结构,积极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并积极建立独特文化场所,使传统文化能够渊源流传。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美食文化十分丰富,例如传统的泡菜,开胃可口、色泽鲜艳,还有浓厚的朝鲜族风味米肠等。除此外,传统技艺也十分精彩,例如活灵活现的手工技艺松花石制作,心灵手巧的稻草编结等,还有各式各样的庆典节日,例如秋夕、老人节、花甲宴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得到延边州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且派遣专业的研究队伍,到延边朝鲜自治州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检验。就2017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统计,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过收集梳理,将包含民间乐曲、传统舞蹈、民俗美术等十大类相关项目进行整编,被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经超过300项。延边州政府对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数量、价值以及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积极宣传并实施保护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核心是项目传承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需要教育培训项目传承人文化的内涵和技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被正式受理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共有134名。其中,4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代表、54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代表。最为出名的是金季凤,他不仅熟练掌握80多种朝鲜族的传统乐器制作工艺,同时培养了百名优秀徒弟,被认命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金季凤钻研朝鲜族传统乐器制作手艺,发扬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延吉市成为我国朝鲜族乐器制造的重要基地。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继续传承下去,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积极培养传承人,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高项目传承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延边州政府积极鼓励项目传承人参与相关活动,与其他国家、省市县等积极交流,研讨技艺等,参与展览展演,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给人们观赏,鼓励项目传承人广纳人才,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爱好者,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永世传承。政府为了激励项目传承人参与传统文化活动,还建立机制发放了补贴,由此可见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技艺价值,能够为家庭、地区民族、甚至是国家带来经济效益,认真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可以积极发挥文化经济的作用,保护更多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宝贵的艺术价值和技艺价值,能够为地区民族带来经济效益,促进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行业的发展,提高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博物馆和展览馆的知名度,能够切实为人们带来经济效益,并且起到蓬勃发展的作用。
(一)促进当地旅游行业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培养项目传承人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延边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繁多,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传统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经济、科学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逐渐提高了精神层面的需求,注重知识内涵,追求传统文化,所以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需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的众多项目,也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景区或者民俗村为了能够让游客有更多更好的项目参与与观赏,会组织队伍表演传统的舞蹈乐曲等,例如象帽舞、假面舞、跳板、秋千等项目,民族气息浓厚,抓住游客的兴趣点,吸引更多关注。此外,传统的朝鲜族美食也十分受到游客的喜爱,例如泡菜、大酱、米肠、打糕等,用料讲究,制作过程复杂,能够参与其中才可以体会到当地风俗的乐趣,感受到少数民族的文化。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界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不仅是游客,很多历史研究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者也都慕名而来,体验和探究朝鲜族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
(二)带动县市的经济发展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放,吸引了大量的文化旅客前来消费,因此,延边州政府加强了环境建设,积极鼓励县市创建民俗村、景点区、建设展示馆、博览馆等,向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游客介绍朝鲜族的传统文化。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通过节庆活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文化遗产日、传统技艺大展等,进一步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县市通过参与活动,创建特色民族村,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消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会在活动中展示精湛的民族技艺。例如,汪清县的象帽舞,这是一个群体舞蹈,是根据一定的步骤表演,当音乐响起时,舞者甩动象帽,并击鼓,然后换成中象帽,舞者击长鼓,同时做出转圈、转长带、翻转等舞蹈动作……象帽总体的舞蹈风格比较活泼又不失优雅,节奏比较灵活欢快,主要体现的是朝鲜族人民欢快的劳动精神风貌和特色民族气息。象帽舞在节庆日是最常见的舞蹈表演,男女老少齐聚一堂,伴随有节奏的鼓点和乐曲共同表演。象帽舞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技巧性也比较强,是朝鲜族代表舞蹈之一,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带动了县市的经济发展,近几年通过不断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会和活动,也让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社会的视野,提高了非遗的文化内涵。
(三)促进城市经济多方面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推进了旅游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其他行业也随之逐渐兴起,例如建筑行业、餐饮行业、交通业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种类繁多,美食更是不计其数,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打糕、米肠、土豆饼、泡菜、大酱汤等,受到更多人的喜爱。朝鲜族特色的餐饮酒店、民宿成为游客住宿观光的热区。在具有朝鲜族特色的民宿中,包含很多朝鲜族特色的生活用品,如簸箕、洗衣棒、帽子等,实用性比较强。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游玩的游客,住在具有朝鲜族建筑风格的酒店,吃着朝鲜族特色美食,体验完整的朝鲜族民俗生活,就可以感受到朝鲜族的生活习性。此外,通过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的开放和吸引,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在交通建设、园林建造等方面也有体现。2010年以来,延吉机场陆续开通了飞往上海、北京、天津、重庆、郑州等地的直飞航班,并且飞往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地的航班次数也在逐渐增加;公路由敦化至白石山公路、珲春至长岭子口岸和圈河口岸等,通往长春、沈阳、图们等城市,公路交通发达;还有铁路和水路,运输时间有效地缩短,改善了城市建设环境,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人涌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增加了就业机会,旅游行业带动吃、行、游、购、娱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创造了更多岗位,促进家庭经济发展。
(四)协调社会凝聚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也在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了人们的思想内涵和精神需求,这些无形的财富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推崇。人们生活的进步和思想上的升华,都需要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和文明的社会风气来影响。申遗对任何一个城市、甚至是国家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社会环境和文化传承保护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在民族之间,与其生活作息都有着紧密的关联,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人们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引导人们传承技艺,通过技艺的传承而创造更多的物质价值和精神财富。这是前人的智慧和思想,也是留给我们的宝藏和财富,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促进社会形成良好风气,引导社会向正能量发展。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后,不仅为当地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机会和条件,同时也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爱护者和学者提供了学术空间和科研参考价值,促进文化学习和交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在无形中协调社会的凝聚力,传承文化技艺和思想,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文明社会的建造。
结语
篇10
牵扯
亚妮相信有冥冥中的感应。肉三死去的那晚,她人在北京,翻来覆去地睡不着。第二天一早5点,这种不安的感觉催促着她出发,立刻去山西左权。北京细细地飘着小雨,车开到石家庄,左权县盲人宣传队队长刘红权的电话来了,“肉三死了”。
亚妮说不出话,眼泪开始哗哗往下流。同伴把车开得飞快,到左权县是中午,肉三已经盖着红被子,肚子上压上了斧头,躺在门板上了。
那天亚妮哭得厉害,触发她汹涌悲伤的是肉三的鞋子。左权县盲宣队是一支由盲人组成的卖艺队伍,白天他们在太行山腹地走村串户,挨村表演,到了夜里,他们总是挤挤挨挨睡在一个炕上。第二天早上起来,盲人们看不见,只能摸索着穿鞋。运气好的时候,大家都穿对了,更多的时候,有人会穿错。肉三最胖,足足有280斤,因此行动迟缓,他穿最后剩下的那双鞋―总是错的。亚妮发现,躺在门板上的、死去的肉三,穿着一双对的鞋子,“我才发现我的三哥真的走了”。
肉三是盲宣队里最有光彩的艺人之一。他先天失明,耳音极好,是队里的“定音器”,也是鼓王。他打鼓的时候,总是微微侧着头,用耳朵对准声音的来源,一出手就是满堂彩。他总是在笑,从不抱怨命运,他的“名言”是:“咱生下来啥也不见,那叫舒坦,人活就活个舒坦,你球活不过俺。”
亚妮和盲宣队以及肉三的故事要追溯到13年前。当时,她还是浙江卫视的主持人,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栏目。《人物》记者今年7月在浙江横店的片场见到亚妮,58岁的她戴一顶鸭舌帽,长卷发扎起,穿民族风情的灯笼裤。但现在在路边,在餐馆,没有人认出她来―虽然十多年前,她是浙江家喻户晓的主持人,有人想联系她,信封上写“杭州亚妮收”,就可以了。
13年前她在山西拍摄另一题材,偶然发现当地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贫苦的盲人为了求得一条活路,自发地组织成卖艺讨钱的队伍,在山间缓缓行走。当地县志记载了盲艺人的历史,这个群体甚至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就存在了,最初他们像其他地方的盲艺人一样,独自走乡卖唱,到富人家里唱段吉祥话赚碗饭吃,后来他们渐渐搭起伙来。在左权,没有人没听过他们的演出。 此图由亚妮剧组提供
老的盲艺人走不动了,又有新的盲人加入进来。他们在树林、沟地、山岭间行走,全县两三百个村子,每年必须全部走到,挨个村庄表演,住一夜,第二天清早又再出发,带走村里给的一点微薄的报酬。大部分盲人加入之前都不懂音乐,但是为了生存,必须学习。
亚妮第一次见到盲艺人是在一个傍晚,她从一个农户家里出来,抬头看到山顶,数十个男人手搭着肩在山肩上行走,此时太阳还未完全地下沉,“它就是一幅画,对生命充满了一种拥抱一样的东西。你看,当一个手搭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当夕阳洒在他们身上的时候,你就感觉这种生命是跟天地连在一起的。”
他们是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队伍,但一开嗓子,亚妮就哭了。盲艺人习惯仰着脖子表演,毫不吝惜力气地歌唱,“清清爽爽又天高地阔”,让乡野小调迸发出艺术的魅力,“你看我们开花是公园里,它那个开花是漫山遍野,山坳里面一大片”。
亚妮后来才知道中国西部民歌中最具生命色彩的辽州小调,其最原生的状态和完整的曲牌曲目,就保存在这支队伍当中。
她为此拍摄了一系列电视专题片,也渐渐与盲艺人们熟识,听到了许多有关盲艺人生、老、病、死的不同寻常的故事。2006年,她决定以盲艺人为主角拍摄一部故事电影。 摄影 才源
在那时没有谁能想到这部电影一拍就是10年。因为资金的缺口,她贱卖了自己在三亚的一套别墅,又把杭州的房子拿去出租,但直到今年,这部电影何时推出仍是未知数。而在十数年的时间里,盲艺人和她相互牵扯,命运的齿轮细密地嵌在了一起―肉三走了,双明病了,树伟娶亲了,她一一在场,她自己也从台前风光的主持人,变成了一个时时窘迫的幕后导演,她的父亲去世了,她失去了一段恋情,如今依然孑然一身。
10年间,每当她筹到钱了,或者盲宣队里有什么事情发生,亚妮就去一趟左权。但摄制组从一开始的100多人,变成70多人,再是20多人,到最后,就剩下亚妮和一个摄像师。
那盏灯只为我点
2003年,亚妮最初见到盲艺人时,这支队伍一共11个人,有微弱视力的走前面,能领着路,肉三走在中间,他得靠前面拉着、后面推着,才能走得动。每个人都背着沉重的铺盖。
队里有明确的规矩,每个村里给的几十上百的钱,由队长统一保管着,三成留给已经退休走不动的老艺人―他们大多是光棍,没人养老,队里每月给上五十、一百的退休金;现役队员按劳分配,唱一百句记一分,吹拉弹唱记一分,队龄每10年记一分,学习好肯帮人也记分。大小账目毫不含糊,70年来没有变过。
亚妮见到他们的时候,盲艺人这种生活方式正在慢慢走向衰亡。2003年末前去采访的《南方周末》记者曾经记下他们为演出费讨价还价的一幕:在一个不大的村子演出过后,盲艺人想要150元的演出费,但村长说今年收成不好,只能给100。盲艺人不同意,“我们刚刚出来,就少这么多,以后的村就没法要了。”最终双方各让一步,村长让会计拿着借据走了好几户人家,借到了130元。一个盲艺人诉苦:“很多村子说,明年别来了,农村费改税后,村上更拿不出钱了。”
而拍摄完电视片回到杭州的亚妮却对他们念念不忘。从业20多年,她一直操持文化社科类栏目,在以“人文立台”为宗旨的浙江卫视,亚妮是标杆性的主持人,但快节奏的电视制作流程令她感到不满足,2006年浙江卫视向娱乐化转型,《亚妮专访》停播,“正好有点空间,其实我一贯来我一直想做一个真正的纪录片,就是没有时间,正好延续下来,而且又可以进入电影”,亚妮想拍盲艺人的故事。
她为此写了剧本,以盲艺人宣传队队长刘红权的故事为线索,其中有真实也有虚构,串起几代盲艺人的生死故事。她给自己设立了三年的时间表,一年拍摄,两年完成后期制作就可以公映。她觉得人们能从电影中体会到自己曾经有过的强烈感动,也希望像过去自己做节目一样,唤起人们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意识。
这部电影的启动资金是36万―“五个一工程奖”政府奖励30万,台里给6万,亚妮当时算了一笔简单到甚至有点幼稚的帐,“36万我基本上可以做10个节目……10个节目一个电影怎么的都做完了”。 当地县志记载了盲艺人的历史,这个群体甚至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就存在了。(摄影 刘凤来)
为了写剧本,她一个人又进了趟山。晚上,她和盲艺人一起住村里,入了夜,肉三的呼噜声山呼海啸般涌起,一屋子男人混合着各种说不清的浑浊气味,亚妮睡不着,起身走到院子里,山里已经入秋,她团在麦秸垛里,心里想着杭州,后悔了。
在麦秸垛里窝到了天亮,村里送水的女人来了,一进屋就咋呼上了:“咋还点着灯哩?没眼还点灯哩!”亚妮这才发现悬在炕上的灯竟然亮着。眼前是永恒黑暗的没眼人用不着灯照亮,亚妮意识到,“那盏灯只为我点”。
后来她在书里选用了这张照片:一群刚起床的没眼人,头顶上一颗硕大的灯泡。亚妮说,实际上那是一个只有15瓦的昏暗小灯泡,她请美术人员后期调大了,“当时对我来讲这盏灯好大呀”。
很多时候,她会提到,拍摄这部电影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但面对《人物》记者,她说,最重要的坚持下来的原因是“不忍心”,“没有说我一定要把非遗的保护如何如何,没那么复杂,我一直觉得能不能把这个事情做得好一点,对他们有一点点交代,把他们的日子再过得好一点,这样我走的也心忍一点。要不然于心不忍,就非常非常简单,真的就是这样。” 2016年,一家视频网站直播盲宣队在乡间的演出。(摄影 邢兰富)
心思单纯的盲艺人对她毫不戒备,把生死坦然交到她手上。当时在现场协助拍摄的政府工作人员王彬说,有一场拍摄卡车飞速朝没眼人驶来的戏,亚妮要求盲人不动,听着车的声音来了也不能躲。卡车加足马力,到离他们3米远的地方才停住。司机下来就和亚妮吵了起来:“这根本就不能干,这要死人的!”王彬至今不能理解,平日里十分缺乏安全感的没眼人为什么会对亚妮产生这么强烈的信任,“盲人就不躲,盲人就听她的”。
另外一场戏,是拍没眼人走雪原的大景,铺天盖地的大雪把河床变成了雪原。镜头从没眼人的脚往上摇。肉三照旧穿错了鞋,脚上一只是黑色的棉鞋,一只是草绿的球鞋。亚妮喊人帮他换双棉鞋。肉三脸上冻得乌青,身上直打摆子,但就是不换。给他换鞋的女孩发现不对劲,拉过来一看,黑色的棉鞋已经成了一坨冰―之前过河的时候,肉三踩了冰窟窿。女孩吼他,你咋就不吱声?啊?肉三还是笑。
没眼人总是在笑。因为无法看见眼前的世界,他们保护自己的方式,就是拼命地把自己的善意捧到来人的面前。和他们聊天,总是聊到一半,他们突然没来由地关心起了来客―一个人来的?多大了?在哪里吃?在哪里住?习不习惯?好像自己的事情无关紧要似的。
齐刷刷的耳朵
盲艺人们的配合并不能抵销亚妮在资金上的窘境。“没想到拍电影是这样的。”钱成为了她的头号烦恼。
她开始参加饭局,向商人拉投资,走穴演出,跑堂会,这是此前自认清高的她不屑参与的。她不得不为钱的事情与摄制组周旋―当地的摄制组中途提出要加钱,她记得特别清楚,“有一个服装师或者化妆师走过来说,亚妮姐姐,你赶紧把你的磁带藏起来吧,要不他们一会儿就会偷磁带了。”这让她觉得,“最可靠的就是没眼人他们,他们不会欺骗我,他们不会尔虞我诈。”
10年过去,电影拍拍停停,亚妮如今已经积攒了500个小时的素材,可是她到现在仍然觉得没够,老想着再进山补一点。但有的人已经不在了,当年穿红袄的小姑娘,如今棉袄只到肚脐眼了。后期也没做完,她无力承担每天1000元的机房使用费和每秒7000元的特效制作费,最后一环天价的宣发费用更令她望而生畏。谈及电影的未来令她变得烦躁不安,她也没有信心,电影是不是能走到完成的那一天。
一个好朋友数落她:“你看你拍个戏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你好好找个男朋友,连个安慰都没有现在,你在那里干什么啊?”说到这里,亚妮脸上黯淡了一下,“我有个男朋友,国外的,不错,那大家都很好,你成天往山里跑……你也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进入这段情感,那你肯定要做选择对不对?”
10多年来一直陪着她去拍摄的摄像杨铭说,亚妮年少时在戏班待过,常把“我们当年戏班如何如何”挂在嘴边,“中国人的这种伦理是她做事情的一个依据,而不是现代社会的人所需要的计算”。戏班里重情义,年龄大的就要照顾年龄小的,“她老觉得对这帮盲艺人要负一定的责任……她越帮就越放不下。”
最让亚妮感到愧疚的是女儿,女儿在宁波外公外婆家长大,高三那年考托福,每周末去杭州上课,“我从来就没碰到过她,一年时间大概碰到过一次两次,她到我的宿舍里边、家里边给我打扫好,冰箱擦完,然后放一张纸条,妈妈,你的冰箱太脏了,我已经帮你打扫过了,我已经帮你买好了水果,把冰箱堆满,上完两天课坐大巴回宁波。”
“女儿在美国8年,正好这时间我在山里。”老父亲一生积攒的20万稿费也被投入了电影。女儿念的是天体物理专业,亚妮记得女儿并不怎么喜欢数学,问女儿为什么选这个专业,“她说妈妈,这个专业是可以拿奖学金的,就这么一句话我完全明白了……你想想看,如果她在美国读书一年20万要不要?肯定要,我到哪里去弄这个20万。”
而在没眼人那里,无论如何都说不出口放弃的话,她说,没眼人有个习惯,“他把耳朵侧向谁你就知道他在关注谁,他们有的时候齐刷刷地耳朵对着我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们在想听我说点什么,他们可能也在想你是不是要回去啊?你是不是要怎么样啊?……大家吃得好,穿得好,别了也就别了,扔了也就扔了,恰恰是这批人他耳朵对着你的时候,你根本就说不出口”。
起初,她告诉盲艺人们,拍了电影,他们就有好日子过了,就能娶上媳妇了。于是,隔上一段时间,盲艺人会给她打一个电话,问电影怎么样了。到了近两年,打电话时,谁也不提电影了。
但亚妮却日渐被他们影响,这些盲艺人有的是先天残疾,有的是后天所致,他们朴素地面对厄运的方式,是相信这是宿命的安排。《人物》记者见到的7个盲艺人,都提到了“命运”这个词。而亚妮也渐渐相信,“一个电影有一个电影的命”。今年6月,她讲述盲艺人故事的图书《没眼人》出版,促成她写作这本书的重要原因是她开始感到绝望,“我觉得这个电影靠我这样做下去是杯水车薪,那我就写书。”
电影成为一种日渐稀薄的纽带,在不断交往中建立的感情却深厚起来。亚妮说,有时候她半夜剪片子,“我看到肉三这么高兴地在唱,我有时候心里就很难过,有的时候会落泪。”面对《人物》记者,有的盲艺人会抱怨亚妮,抱怨她当导演是那么严苛、固执,但他们又用“家长”、“家人”这样的词语来形容她。当听说亚妮的父亲去世的那天,他们摆出一排凳子,坐朝东南,为亚妮的亡父唱了一天一夜的歌。
消逝的世界
亚妮听盲艺人陈玉文讲过,过去队里有着心照不宣的约定,如果有队员在行走途中掉下悬崖,呼喊几声没有应答,其他人就接着上路,这是他们“活着唱、死了埋”的人生哲学。
如今,他们静静地走入传统的消逝中。《人物》记者在左权县城盲人宣传队的团部见到了队长刘红权,2009年,他们搬离了原先住的没有暖气的老戏台来到这里。这是位于县城一条巷子里的独门院落,过去是地震局的办公场所,地震局搬走后,政府部门把院子里的10间房子翻修,又新建了7间房。如今盲艺人有厨房、餐厅、浴室和排练室,8间宿舍里都配备了电视给盲人听。排练室里堆满了乐器,满墙都是盲宣队事迹的招贴。
刘红权有电脑,也有iPhone 5,每天,他跟着导盲犬在院子里转悠几圈。在上一只导盲犬多多病逝之后,有足足两个月,他没有出门,直到新的导盲犬黑豹来到身边。他已经不相信自己会成家,“没有那媳妇儿的命”,导盲犬就是自己的陪伴。刘红权家就在县城,除他之外,其他队员每人分得了一套廉租房,有了住房,他们有的和亲戚同住,有的收养了孩子,有的也能找个女人,渐渐都有了小家。
这一切改变最初来自一支文化部下乡进行非物质遗产保护的采风队伍,他们发现了盲艺人,并将其带去北京演出,盲艺人获得了大量的报道。此后当地政府给他们办理了农转非户口,每个人有了最低的生活保障金,慢慢地,吃穿住行都不用发愁了。如今他们是当地的文化名片之一,当地的新闻报道里用宏大的词汇形容他们,“一直肩负着宣传党的政策的责任,后来又承担了弘扬传统文化的任务”。他们不时会收到来自各地电视台、剧院、大学的演出邀请,从第一次在北京演出紧张得说不出话来,到现在,不仅年年都去北京,更远的、他们最向往的韶山,也已经去过了。
刘红权说,隔壁的几个县也有盲人宣传队,但现在已经零落得不成样子,他们都羡慕左权的盲宣队。刘红权对生活已经非常满意了:“现在已经每天吃的白面大米了,那你再好能好成什么样?”
可在亚妮看来,“当他在北京演出……甚至在中央台演出的时候,我一般都不看,我也很高兴他们能这样,但是他们的状态,气喘吁吁地唱不上去的,或者说有一些色彩,包括形象色彩、声音色彩都被在减损,这种减损从艺术效果来讲不是特别理想的。”亚妮觉得,当他们失去生存的迫切压力时,“向天而歌的状态没有了”,她感到,“这个群体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消失了。但是这种消失它存在我的影像里,存在我们的记忆当中,存在历史的轨迹里,我觉得这代人完成使命,问心无愧……我觉得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去要求他们继续流浪卖唱,继续过光棍的生活。”
队员们渐渐老了,有的老人已经走不动了,最年轻的也已经40岁以上,不再有新人加入进来。现在盲人也有别的出路了,去学按摩,比走村卖唱收入要高,也不那么苦。春秋两季下乡演出,他们一天出150元包一辆面包车,不再背着铺盖行走,以前两三个月的路程,现在20多天就能走完,有的村子连村支书都外出打工去了,没人派饭、派炕,不表演就走了,听曲的人也少了,电视里、手机里,什么都有。
刘红权有时候觉得,亚妮也老了。他不知道亚妮是什么模样,但是他能听出来,“声音也不是原来那样子了”。
65岁的陈玉文已经是一口假牙,一吊起嗓子,假牙就掉下来了,和十几年前一样,他还是相信吃烟灰能治疗自己的胃病,抽烟的时候用手抖抖缩缩地在下面接着,抽完烟,一仰脖子,一抿,一把烟灰进了肚里;双明得了糖尿病,20出头的闺女不能离远了,在小区门口百货店做着收银员,好照顾老爹;张林庆不仅看不见,如今听力也丧失得差不多了,他孤独地坐在家里,渴望交流却无法交流。
老队长王玉忠又回忆起了40年前的自己如何跟着这支队伍开始在山间行走,他21岁时不慎被炸瞎了眼睛、炸聋一只耳朵、断了半截手臂。残疾使他受尽了屈辱,他一天没吃东西,到山腰一户人家讨水喝,他还剩一点点视力的右眼明明看见人家灶台上有一锅水在冒着气,可是人家就是理直气壮地说家里没水。他说那一次他想到了死,想跳崖自尽。但后来跟着盲哥们走了3个月,先学着敲锣,后来他用橡胶把琴弓绑在自己的断臂上,吃尽苦头学会了拉二胡,就这么活了下来,活到了现在。
采访结束已是晚上10点,《人物》记者请王玉忠在路边小店吃错过的晚饭。他点了菜单上最便宜的豆芽炒莜面,没想到端上来却是加了辣椒的,他不会吃辣,但拒绝再点上一盘别的菜。
“么事么事”,几乎是为了不辜负记者的款待,他大口吃着莜面,极力压抑着被辣到的痛感,实在辣得难受了,就喝一点眼前的陈醋。桌上另外3个没加辣椒的菜,他却只是拘谨地动了几筷子。
“哎呀,亚妮拍这个电影受罪咧。”他不忘了感念亚妮。
“没眼人也受罪了吧?”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