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成果成效范文

时间:2023-10-09 17:29: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建设成果成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程建设成果成效

篇1

[关键词]国家精品课程 高等艺术院校 分类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5843(2012)03—0129—03

[作者简介]郑艺,任慧丹,吉林艺术学院教务处(吉林长春130021)

在各种教学资源中,课程是最基本的教学元素,是学生接触最直接、受益最全面的教学单元。课程建设在教学基本建设中处于核心位置,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就是有效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创设教学和学习的网络平台,实现高品质课程共享的重要举措。本文在考察分析艺术类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对高等艺术院校申报艺术类国家精品课程,对国家和地区教育行政机构进行指导与评选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艺术类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状

(一)课程建设年度分布情况

(二)学科专业分布情况

教育部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版)将艺术学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是自2003年度开始,但艺术类国家精品课程是2004年度才批准建设第一批,各年度艺术类旧家精品课程建设情况是:2004年入选5门,2005年入选,1门,2006年人选5门,2007年人选9门,2008年入选1()门,2009年人选14门,2010年人选17门,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这说明教育部和各高校正逐年加大对艺术类国家精品课程的评审与建设力度。然而,至2010年底,全国范围内已入选的本科层次国家精品课程为2 542门,作为美术类上级学科的文学人选236门,其中艺术类入选6.1门,仅占到总数的3%,可见其建设还是十分薄弱的。

这个一级学科分为艺术学、音乐学、美术学等8个二级学科(专业)。将64门艺术类国家精品课程按照上述8个二级学科来归类,音乐学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设计艺术学和美术学,这3个二级学科占到总数的81%,而其他5个二级学科仅占19%,其中最能代表艺术研究领域理论性和(三)学校分布情况

这64门艺术类国家精品课程来自全国31所高校,其

若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计入非艺术类院校的话,我国独立建制的各类高等艺术院校共有31所,但拥有艺术类国家精品课程的高等艺术院校只有上述15所,其中中央音乐学院以入选10门国家精品课程遥遥领先,还有半数以上的高等艺术院校尚无艺术类国家精品课程,说明校际间发展很不平衡。将64门艺术类国家精品课程按行政区域来统计,则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人选比例很大,而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尚无艺术类国家精品课程,说明艺术类国家精品课程的地域分布不均衡。艺术类国家精品课程集中于部分高校、地区,既反映了某些高校、地区对精品课程的重视

(四)吉林省精品课程分布情况

由于国家精品课程要经由“校级一省市级一国家级”的逐级建设过程,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对于省级精品课程参评国家级精品课程非常重要。然而,为保障申报的成功率,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推荐课程时首先考虑的是“211”大学或部属院校,而较少统筹考虑各具体学科课程体系的分布。而教育部每年度的推荐数量对某一个省来学术性的艺术学在国家精品课程中仍是空白,说明艺术类国家精品课程各学科发展极不平衡。

中高等艺术院校人选37门课程,非艺术类院校入选27门。程度及其建设成效,也反映出精品课程有限的辐射范围与带动力。

作为专业性的高等艺术院校,理应在艺术类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事实上,就目前的建设情况看,16所非艺术类高校以其教学水平和整体实力建设了总计27门艺术类国家精品课程,占总数的42%。这给各艺术类高校带来了很大压力,当然也为艺术类高校建设精品课程起到了推动和借鉴作用。因此,如何争取更多的课程人选艺术类国家精品课程,是各高等艺术院校特别是尚无国家精品课程的艺术院校迫在眉睫的任务。说,也是有一定的规定额度,这样就难免有失偏颇,不能宏观统筹,容易造成学科门类建设的不平衡。

以吉林省为例,8年来共评选出67门本科国家精品课程,其中工学18门,理学17门,医学9门,三大门类占了评选结果的65%;文学只有4门,其中外国语言文学类占了2门,中国文学类占了2门,新闻传播学类和艺术类仍是空白,学科(专业)建设的不均衡已经十分明显。林省的两所“211”大学,吉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共有47门,占到了总数的70%,说明校际间发展极不平衡。

二、进一步推进高等艺术院校申报与建设国家精品课程的对策

精品课作为“质量工程”的建设项目,其评审等都是针对全国所有高校的,其中评审原则未作分类,用整齐划一的尺度来评审艺术与非艺术类院校,以至艺术类高校在具体申报和评审时会经常遇到诸多问题,艺术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常常被置于不顾,艺术学科相对其他学科与生俱来的不足却被放大。

笔者认为,艺术教育在本科阶段主要是立足实践的技能教育,课堂教学主要依托的是实验或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境。艺术教育的实践性特质决定其成果的呈现形式和课堂的组织形式都有其独特性。

艺术教学成果的呈现具有多种形式,交流的方式也是多重的,论文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主要的形式。对于实践性很强的艺术教学,教师们首先要专注于大量的实践教学、演出比赛和创作项目,这些方面既是他们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保持旺盛的艺术创作力和表现力的重要基础,也是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研究成果的直接反应,这些环节同教学、科研论文共同构成了对艺术类教学的检视要素。然而,在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中,对于的级别和数量都有着较高要求,所占分值比重也大,如艺术学科博士的数量要求、艺术学科教师在中文核心期刊(包括CSSCI收录论文)的数量、发明专利的数量、获奖项目的认定和级别等等。评审中经常会遇到诸如:明明是艺术专业领域的最高大奖,但因为不是政府主管部门承办,没有带国徽的公章就不被承认;教师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国际、国家、省市级等各级各类奖项和表彰,但在申报表中的教学表彰和奖励中却不得填写指导教师奖等问题,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艺术类成果恐怕有失偏颇,对于艺术类教学来讲,奖项是艺术教育界公认的最能说明课程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另外,艺术表演专业的教师在学历学位层次上存在着种种客观限制,使艺术类高校的博士数远低于其他高校。其原因首先是,国内高等艺术院校中的博士培养单位寥寥无几,且大都以培养艺术理论专业博士为主;其次,即使艺术表演类的教师到国外的艺术院校读学位,拿到艺术硕士学位已经表演类的最高学位了,如想读博士学位,往往要攻读其不感兴趣且不擅长的理论专业——这些瓶颈都成为艺术类精品课程申报和评审的重要制约因素。

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是精品课评审的初衷,旨在搭建网上授课平台,创新教师的教学模式,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基于此,艺术类高校精品课程建设需要探讨的问题是实现网上视频课堂与学习者需求的对接,优化网上课堂的有效性。精品课指标体系中要求的课堂实录仅仅是上课过程的展示,然而,对于很大程度依赖“一对一”教学模式,鲜明体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教学特征的艺术教学,课堂实录的通识性和普适性受到很大限制。

我国的高等艺术教育大都遵循从专业技能学习到艺术品格及风格引导的教学规律,艺术学习的过程必须注重技艺培养和艺术修养培育并举。尤其是艺术表演类课程及创作类课程,表演类课程如音乐表演、戏剧影视表演、舞蹈表演等,创作类课程,如作曲、编导、绘画等,师生间的交流、互动非常强。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除简要的讲授和示范外,还需要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现场点评,即“即时反应式”的指导,这种示范和指导主要根据的是教学经验和学生特点,每次示范和点评都是因时因人因作品而异,教师讲解的少,学生实践的多,表情的拿捏、动作的精准、旋律的流畅等“细节”通常还需要重复多次。这种“即时反应式”的课堂教学模式针对性很强,并不是面对大众,对于自主学习者来讲借鉴意义有限。笔者认为,艺术类精品课程的视频应该变课堂实录为艺术讲座,之中穿插图片、音乐、艺术品、影像等辅助教学资料,才能他艺术类精品课程的学习,不仅仅只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也成为审美愉悦的体验过程。即使有学生的参与,也是起到示范和实践作用即可,不应针对某个学生进行授课。这种组织方式与授课的实施更便于通过网络平台将课程呈脱给课堂以外的“听众”或“观众”,消除资源共享障碍,提高艺术精品课网站的交互性和共享性。

2012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明确将艺术学提升为第13个学科门类,下设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戏剧与影视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五个一级学科。日前,教育部办公厅义印发了关于征求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二稿)》修改意见的通知(教高厅函[2011]28号),对艺术类专业进行重新梳理和调整。这既是国家根据时代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学科专业进行的一次重大战略性调整,更是我国艺术学科地位一次空前的大提升。相信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和各高等艺术院校正在积极思考艺术类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问题,笔者抛砖引玉,希望教育部重新考量精品课评审体系,充分考虑艺术院校课程建设的定位和特点,针对艺术学科和艺术类课程的特点调整指标内容和权重,对艺术类高校进行分类指导,形成评价课程教学质量新的“话语体系”,使艺术类高校在申报时能够扬长避短,充分展示出艺术水准和特色。

篇2

关键词:科研成果;管理系统;系统安全

中图分类号:G434,G4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23-0073-02

一、引言

高校科研成果是体现高校科研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每年都会进行本单位的科研论文、科研项目等科研成果的统计工作。目前很多学校还是使用基于单机的如Office的EXCEL等进行统计,都是单独以年为时间单位进行统计,数据之间缺乏关联,能挖掘的价值不大。如何更好地保存、利用这些统计信息,为高校的科研服务成为当今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课题。各高校应建立本校科研成果知识库,作为本校科研成果的一个长期积累和统计。同时,作为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对各个高校的科研水平进行考察和了解,也需要相关的统计数据。高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在科研发展方向上的决策需要这些数据来提供依据。以往都是在需要的时候才发文要求各校上报进行统计,周期长,工作效率低下,因此建设一个既能服务于高校,又能为教育管理部门及时提供相关统计数据的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二、系统数据的采集

为保证科研成果所采集的信息无误,项目建议由科研管理部门牵头,图书馆进行实施。对于过往的数据,知识库设计了科研成果信息登记表,信息登记表包括“题名或著作名称”、“作者”、“作者单位名称”、“作者所在系科”、“发表时间”、“期刊名称”、“期刊性质(省级期刊、核心期刊、权威期刊等)”等关键字段。高校的教师按照表项自己把相关信息填写完整,将电子文档一起上传院系汇总,为下一步数据库的著录打好基础。对后期的数据可以直接在系统中录入,系统将获得及时的动态数据。

对院系提交的科研成果数据,由图书馆专业人员对科研成果数据进行审核、编目,包括资源的整理、格式的转换、重要字段空缺的补充、非专业化词汇的标引、拼写错误的纠正等,从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数据经图书馆专业人员处理后批量提交进入科研成果知识数据库。

三、系统设计概述

高校科研成果管理系统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有用户安全登录认证模块,数据管理(基础数据录入、修改、删除等)模块,数据查询、统计及显示模块,批量数据导入模块等。

1.用户安全登录认证模块

系统主要涉及两类用户:一个是高校的基本数据录入人员的认证;一个是拥有全部权限的超级用户的认证。前者采用数据库管理其用户名和密码,后者采用独立的用户名和密码管理文件,采用这样的模式可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防止数据库用户密码被破译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数据管理(基础数据录入、修改、删除等)模块

每个高校负责数据维护的工作人员对本院校的院、系等基本情况进行设置录入和维护以及对科研成果数据的录入及维护;超级管理员对高校的基本信息进行预先设置,如高校的名称和操作人员用户名、密码的管理等工作。

3.数据查询、统计及显示模块

数据的查询和统计是本系统的一个重要内容,可以按照高校及教育管理部门的统计口径要求定制,然后将查询的结果输出显示。在系统定制开发前需要明确相关管理部门的统计需求,因为查询功能的实现与数据库表字段的设计一一对应,反过来,数据库表字段的组合可以实现复杂的查询功能,如表所示:

由此表可见,只有设计并定制相应的数据库表的字段,才能按照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或者教育管理部门的要求定制输出的格式。

4.批量数据导入模块

很多高校已经积累了多年的上报数据,都是独立的文件,各个院系将这些文件按照数据库要求补充完整后,统一上报到图书馆,经审核通过后,批量将数据导入服务器的数据库中。

四、系统的安全设计

任何一个系统的建设,除了部署方便、使用简单、界面友好,最核心的是系统的安全设计,没有一个安全保障,系统随时会被攻击破坏,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本系统的安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系统选型

一个好的系统不仅要运算速度快,而且要健壮稳定,尽量做到免维护。现在的主流操作系统有Windows和Linux及其演化版本,但是Windows系统需要安装杀毒软件、防火墙等进行保护,而且根据cacti服务器性能监控系统统计,Windows系统在运行中经常会出现宕机无法使用的现象,系统的稳定性无法得到保障;而采用Windows系统还要购买SQL Sever或者Oracle等数据库系统,软件成本极高,因此服务器操作系统考虑选用Linux系统。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采用最新版本的Ubuntu系统。目前Ubuntu系统的新版本集成自带了lamp(Linux+ Apache+mysql+php)环境,可以直接使用。另外一方面,Ubuntu系统本身带有防火墙功能,除了可以将不必要的系统进程关闭,还可以用它的防火墙关闭不必要的端口,利用iptables设置允许访问的IP地址范围,减少攻击发生的可能。

2.避免程序开发漏洞

根据公安部及省公安厅的安全周报统计,针对数据库攻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程序设计中对数据库权限的不合理分配,很多程序员要么是对数据库操作不熟悉,要么是图省事,往往选用root用户作为数据库的操作用户,一旦数据库用户密码被突破,整个系统全部权限都提供给了攻击者,因此有必要为不同的数据操作需要分别设置不同的数据库用户权限。另外一个大的漏洞就是系统中的文件上传功能,这个往往是公安部门安全周报和安全部门在安全培训演示中必提的问题。很多缺乏开发经验的程序员开发了上传功能,采用upload程序,却没有对其进行安全考虑,使攻击者在取得了upload程序的路径后很方便地把攻击文件上传进了系统,从而实施攻击。在本系统中将upload功能嵌入了数据录入的程序中,没有独立的upload程序,避免了该漏洞的产生。

3.系统认证模式

本系统由于涉及多级用户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这些用户的信息安全意识,如密码的复杂程度、网络的正确使用和设置等,因此必须设置不同的系统安全认证模式,对于用户的密码实现加密并存储在数据库中,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4.定期数据备份

系统的基础数据要定期进行备份,并下载到专门的地方进行存储,防止服务器出现硬件故障时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系统恢复。可以采用系统的crontab设置在非工作时段自动备份,并且备份的数据文件名以日期标记,方便数据的追溯查找。

五、结束语

随着科研成果库的不断增长,这个系统将会为教育科研的发展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这是高校及教育主管部门科学决策的基础,数据的全面便于决策。同时,该系统也可以用于一个省级基础教育系统的科研情况的统计,为基础教育的科研服务。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网络课程 MOOC 课程建设 课程改革

我国已经建设了大量的网络课程,对促进教育教学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作为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即是其一,它是一门奉行公开、参与、分散的课程,支持以网络为媒介的终身学习,类似一门课程,有师资、课程材料、开课和结课时间,但它并不是一个学校,而是在信息泛滥的世界里为学习者量身定做的一门网络课程。因为课程是公开的,供所有人免费学习,极大改变了现有的课程教学体系,影响深远。

一、我国课程建设网络平台

我国虽然没有在国家层面上建设MOOC,但在课程建设方面也已经先行先试,通过借鉴学习,创建了自己的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在21世纪初,我们开始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该建设是在国家提供的主要参考及考核指标基础上,通过各学校结合实际师资力量、课程特点、服务对象等,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设计建设,充分发挥了各学校的潜力,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各个学校精品课程均有自己的网页,涉及到教师工作投入、知识产权及引用的相关资料不适于公开使用传播等原因,课程的许多资源仅供本校在校学生学习,并没有实现国内免费共享。不过,精品课程建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师生对课程学习和参与的热情,从校级、省级、国家级三个层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打造精品课程平台,许多国家级教学名师都是精品课程的负责人。

2013年,在多年积累课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确定对原国家精品课程进行升级改造,打造全新的课程平台,这就是国家共享资源课建设。国家共享资源课建设改变了以各高校自行建设的模式,由高等教育出版社负责,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建设统一网络平台,摒除了原来任课教师自行承担网络建设的头疼问题,任课教师只需要按照系统要求,上传课程相关材料,包括音视频、PPT、Word和Pdf文档、照片等;由于全国共享资源课采用统一网络平台,既方便了教师对课程的管理,也方便了学生间的学习交流。任何学生只要熟悉了一门课程的结构,学习其它课程时就会很容易找到要学习的材料及内容。因为是开放式课程,势必涉及到知识产权的使用,精品课程里曾经使用的许多材料在共享课程里是不能使用的。因此,共享资源课建设进一步丰富了人们对知识产权的认识。

二、关于MOOC建设

MOOC与上述课程建设不同,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来学习课程,通过强大的在线功能,与老师及学习者在线交流。由于课程是根据知识点分解建设,学习者如对某一点不清楚,可以直接学习该知识点,不必要花费大量时间去众多的内容中寻找。学生在线学习的同时,还可以参加测试获得成绩及该课程的相应学分。MOOC课程甚至包括博文、论坛帖子、视频互动、文章、标签等,紧密结合共同组成了网络课程。以往的网络公开课是看老师给别人上课,而MOOC是感到老师真的在给自己上课。按知识点进行分解,如同将众多微课程(短视频)连接在一起,而且可以任选,课程视频通常很短,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最多不超过20分钟,更符合网络时代碎片化的阅读特点。有时还会有很多小问题,必须回答正确才能继续上课,好像游戏通关,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MOOC是各高校自行建设,具体该如何建设,应引发我们的思考。

(一)以学校为主体,量力而行

MOOC不搞任务,没有考核指标,但作为新生事物,可以让高校大胆试验先行。以学校为主体,课程条件成熟一个建设一个,量力而行。注重学习的实际效果,不与教师的待遇、职称等挂钩,充分运用市场化机制,学生是市场消费的主力军当然,我们不能提倡将所有课程都建设成为MOOC,盲目建设只会适得其反。

(二)以自主开发为主,引进与改造相结合

国外的MOOC系统庞大,结构复杂,完全照搬显然是不合适的,我们应该借鉴MOOC的基本理念、教学艺术和教学技术,让教师和学生成为制作学习MOOC的主力,改造学校原有的网络课程,丰富提高学校网上教学资源与利用,全面提升MOOC应用效果。

(三)注重特色,兼顾通用

我们要本着勤俭节约的精神开发应用MOOC,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技术,盘活优化原有的课程资源,突出特色,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课程特点,坚持通用性原则,适应教学改革新需要,通过课程建设,培养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

三、结语

MOOC建设各校不同,其定位目标也不一样。将原有的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成为MOOC,实现精品课程建设大众化,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在线学习需求,让学生可以利用零星时间随时学习;利用视频技术与现代网络技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学习效率,将是MOOC建设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唐建,石靖,吕滨.MOOC对军队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设的启示[J].继续教育,2014(8).

[2]王鹏,边琦,肖凤艳,恩和门德,张丽桃.MOOC背景下教学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

[3]王海荣,张伟.国外大规模开放教育资源设计理念及启示―基于Coursera平台MOOC课程的体验研究[J].天津电大学报,2013(3).

作者简介:

篇4

关键词:汗学院;视频课程建设;视频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5-0166-04

1、可汗学院简介

可汗学院(Khan Academy)是由美国教育家萨尔曼·可汗(Salman Kahn)建立的。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可汗学院吸引了超过20 000万人次观看。每个月有600万学生使用这个网站,过去1年总共有4 500万学生,它总共解决了75 000万个问题,平均每天200万个,而这一切都是免费的。志愿者把Khan的视频翻译成了24种语言,包括乌尔都语、斯瓦西里语,以及中文。2012年萨尔曼·可汗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年度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比尔·盖茨在推荐信里写道:“就像很多伟大的革新者一样,萨尔曼·可汗原先并不打算改变世界,他只是试图帮助在美国另一头的中学生表妹辅导代数课。”

可汗学院的建立要从2004年8月萨尔曼·可汗答应帮纳迪亚辅导数学作业说起。纳迪亚在新奥尔良上七年级,她有点跟不上私立学校的数学课,而对于当时28岁的可汗来说,数学是他的强项。他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专业之一就是数学,同时学习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工程课程,获得硕士学位。后来,他又在哈佛大学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毕业后在波士顿的丹尼尔·沃尔对冲基金公司担任基金分析师。

起初可汗利用雅虎通的涂鸦功能来图解数学概念。然后他编写代码,出一些练习题,让纳迪亚在网上练习,以检查学习效果。在可汗的帮助下,纳迪亚的数学进步神速,她的弟弟阿尔曼和阿里也要求可汗做他们的家教辅导。随后,他们又带来了一些朋友,可汗的网站不断扩大。他将很多概念做成“模块”,并建立数据库,以便跟踪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学习进度。由于雅虎通无法让很多观众同时观看,于是可汗开始制作教学视频,并上传到YouTube网站上。每段录像约10分钟,包含两部分:黑板上的草图和画外音,对一些概念进行讲解。

2006年11月16日,可汗了第一段视频,解释最小公倍数的基本概念。很快,其他学生,包括一些成年人,开始搜索和观看他的视频,并给他留言,感谢他拯救了自己的数学学业。不到5年,制作教学视频已经从可汗的副业变成他的职业。如今,他俨然已成网络数学“教父”。迄今为止,可汗学院的视频数量超过3 600段,从小学的简单加法到大学微积分课程中的格林定理,内容非常广泛。他正在添加更多领域的教学视频,比如会计、信贷危机、法国大革命、SAT和GMAT考试等。他先自己掌握这些知识,然后传授给他人。截止到2012年12月,他个人录制了超过3 000个视频。

在Khan Academy的首页右上角,可以看到可汗学院网站(http:///)所提供的5个主要功能:观看视频(Watch)、做练习(Practice)、提供指导(Coach)、志愿服务(Volunteer)和个人主页。其中观看视频和做练习是学习者参与学习的主要手段。每个学习者都可以在自己的个人页面选择指导者,而每个指导者则可查看用户的学习进度,与其它视频课程网站最大不同的地方在于,可汗学院提供了实时的教学评价,可以随时了解所有学生的学习状态。而志愿服务则是提供给愿意为视频翻译做出贡献的志愿者。下面详细介绍每个部分。

1.1 观看视频(Watch)

教学视频是可汗学院主要的教学手段。视频主要是电子黑板上面汗讲解的录制,与其它视频课程相比,教师个人的形象不会出现在黑板上,学习者只听得到可汗讲解的声音,让学习者更专注于学习的内容。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选择学习内容,可以反复听,可以暂停。Khan Academy将图片素材串接在讲解过程中,在讲解中大量地用手写画使得学习更容易理解。视频涵盖数学、科学、金融经济学、人文科学、考试准备和教师培训资源等6大类42小类3 600多个视频。

1.2 做练习(Practice)

观看了视频后,针对每个知识点,Khan Academy提供了即时的练习。进入练习界面后,学习者可以看到一个星空图,其实质是建立了一个基于知识点内在联系的知识网络图,图中标识了每个具体的知识点,画出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根据学习者的知识点选择,Khan Academy按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给学习者推荐下一步学习的内容。知识点以颜色作为区分,分别是代表未学习的浅蓝色、已精通的蓝色、建议学习的绿色和复习的橙色4种状态。

具体点击一个知识点后,进入练习界面。该界面包括问题区、作答区、成绩区、帮助区、提示区。问题区是系统生成的一系列与知识点相关的问题,学习者在答题区做出解答,系统将会即刻判断作答情况。如果学习者对问题不知道如何做,可以点击帮助区域,每点击一次,提示区域将会出现一步提示。与其它学习系统相比,Khan Academy不是单纯给出一句话的简单提示,他按照问题分步解答,给出了针对性的提示,以帮助学习者自己思考,这样做可以使学习者清楚地了解自己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完成后会有一个成就系统,经过提示完成给1片叶子,不需要提示完成给2片叶子,第一次尝试就完成给3片叶子。而完成1个知识点需要回答8个问题,在8个问题回答完毕之后会有统计。目前可汗学院已经做了345个知识点的练习。

1.3 提供指导(Coach)

学习者可以添加一名或者多名用户作为自己学习的指导者。Kahn Academy为指导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工具,指导者可以在Coach界面看到选择自己为指导者的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按照学习者不同的学习情况,每个知识点下面以带颜色的图块表示学习的状态,浅蓝色代表正在学习,绿色表示已精通,红色代表学习者遇到了困难,橙色是在复习。指导者可以据此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

1.4 志愿者服务(Volunteer)

Khan Academy希望建设一个世界性的教育网站,因此需要大量的志愿者把Youtube视频翻译成为不同的语言。不过好在Youtube已经提供了英文原文,这项工作没有想象中复杂。同时网站数以百万计的学员也需要大量的志愿者提供指导,帮助学员快速掌握知识。网站为志愿者尽快掌握指导技能提供了大量帮助。

1.5 个人主页

点击右上角的用户名称,将进入个人主页,主要分为3部分:左边的导航区、右上的成就区、右下的学习管理区。导航区包括完成情况(成就区和目标区)、富有活力的数据分析(活动、关注、技能学习进程和技能学习分布)、社区(讨论和指导);成就区让学习者在学习后能立刻直观地感受到学习的效果,以类似于游戏成就的形式,让学习者对学习有成就感;学习管理区管理学习知识点的具体情况。

2、可汗学院教学特点

在可汗学院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观看可汗的视频,按照自己的步调学习,可以在任何不懂的地方暂停、重播而不会觉得尴尬。通过类似于ipad这样的移动工具,学习可以发生在教室、在家里,在任何条件许可的地方。汗的讲课方式能够让如此多的学习者接受,肯定有他的独到之处,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他是如何成功的。

(1)视频时间较短,能够让用户更专注。可汗学院的每一段视频都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它的时间长度都是10min左右。对于学习者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合适的长度。研究表明,应使你的视频尽可能短小并直达主题,否则观看者可能关掉或者放弃。可汗学院的视频只有学习内容,而没有教师出境,这可能让学习者更专注于学习内容本身。

(2)与传统的视频公开课相比,数据分析是可汗学院一大特点。可汗学院提供了详实的数据分析,以尽可能地帮助学习者。其数据系统包括:第一种数据是活动分析的柱状图,以日期为横坐标,以每日在网站看视频和做练习花费的时间为纵坐标。在图上可以看到,学习者每天看了那些知识点的视频,做了几个练习,花费了多少时间,获得了哪些成就,精通了哪个知识点。数据分析图是实时更新的,指导老师可以清楚地掌握学习者的学习情况。

第二种数据是学习知识点的饼图。饼图分为外圈和内圈,外圈表示做过练习的知识点,内圈表示现在在观看的视频知识点。鼠标移到外圈不同颜色表示的知识点上,可以看到该知识点的名称,练习共用了多少时间,完成了多少道题目,正确率如何,是否精通。

第三种数据是技能学习进度。该表格用不同颜色的长方块表示学习进度,白色的表示该知识点尚未学习,而浅蓝色表示已经开始学习,深蓝色则表示已精通,红色表示该知识点学习者学习起来有困难,橙色表示学习者在复习该知识点。指导者根据这一数据,可以清楚地掌握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学习上有哪些困难,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

第四种数据是练习过程的柱状分析图。该图以题目序号为横坐标,花费的时间为纵坐标,展现了知识点练习过程中所做题目的完成情况。蓝色表示该题完成很好,而红色表示错误。根据统计,学习者可以再学习,而指导者可以做出针对性的指导。

可汗学院提供的数据分析对学习者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指导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有巨大的作用。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以批改作业或考试来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都是相对滞后的,并且教师花费大量的精力也很难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可汗学院的数据分析提供了这样一个可能,那就是可以随时了解每一位学习者的学习状况,不会让每一个学生落下。学习者将不再被贴上“慢生”与“快生”、“好生”与“差生”的标签。通过可汗学院与Los Altos学校的合作,我们了解到有些学生在几周前学习情况可能落后,但是在完成某个知识点的学习后,后面的学习却一马平川。毕竟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挑选出金字塔上面1%的精英,而是为了百分之百地发挥下一代的潜力。

(3)按照知识点来录制教学视频。可汗学院把学习内容分割成一个个知识点,根据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共同构成一个巨大的知识网络图。学习者选择一个知识点进行学习后,可以按照知识树的逻辑关系学习下一个知识点,让学习更容易。知识树告诉学习者,你的目标是什么,你现在做到了哪一步,下一步你需要怎样做,让学习者不再迷茫。没有了跳跃性的知识学习,避免了知识学习逻辑先后顺序颠倒造成的障碍。学习者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来安排时间,在精通一个知识点后再进入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按照知识点来学习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录制时间在10~15min以内的简短视频,让学习者更轻松。

在练习过程中的提示很有针对性,一步一步的提示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支架,帮助学习者完成学习。在提示完成自己的支架功能后,可汗学院希望能够逐步撤去支架,让学习者最终能够独立完成。

(4)成就设计让学习者能更长时间地保持学习状态。可汗学院首席运营官Shantanu Sinha和硅谷顶级游戏公司高层关系很好。他从一个游戏公司CEO那里了解到,如果他们的一个游戏,无法连续45s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他们就知道需要改进了。“想想教育,我觉得我几乎在整个学生生涯里都在走神,而且我不是个案。”因此可汗学院正在为学习者提供游戏化的学习,期望能够让学习者学得更多。

大多数游戏是具有评价体系的,如果你可以看到你的进步,会觉得很有成就感。而可汗学院现在试图引入这样一个系统,针对每一个知识点安排了8个练习题,每完成一个题目,根据完成的情况会给学习者1~3片树叶的标记奖励。学习者肯定会希望自己每一次完成都是完美的3片树叶。可汗学院还引入了徽章系统,完成一定成绩可以获得一个徽章。这样可以激发学习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徽章而努力。与之相似的还有能量点系统,每观看一段时间的视频或者完成一定量的题目就可以获得一定的能量点。当然整个系统还在完善之中,目的是摸索怎样让学习者不感到枯燥,愿意一直学习下去。

(5)可汗学院为学习者提供了指导功能。传统的视频课程完全是单向的,学习者得不到任何指导,只能孤独地学习。在传统的课堂上,学习者可能羞于向教师提问。可汗学院引入了志愿者系统来完成指导工作。社会上有很多受过良好教育的有志之士愿意为学习者提供免费的指导。交互性志愿者通过可汗学院的数据分析功能了解到学习者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6)为学习者提供便捷的学习方式。可汗学院把课程搬到了ipad、tablet、smartphone等移动设备上,极大地方便了学习者。我们可以随时接触到这些课程,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学习。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达到无缝学习的效果。因为便捷,这也将极大地提升受众数量,提升可汗学院的影响力。

3、可汗学院对我国中小学视频教学建设的启示

(1)改进视频录制方式。目前我国视频课程录制仍然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来进行的,即完整的录制整个课堂进程,忽视了学习者的需要。学习者不想从头到尾把整个视频看完,而是期望尽快找到自己不懂的某一知识点,直接观看。现实却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视频中寻找自己想要的视频材料。

我们可以把整个学科按照它的内在逻辑联系,划分为一个个相互关联的知识点,建立一个学科知识结构网络图。对每一个具体知识点进行单独讲解,并录制视频。学习者学习知识网络图上的知识点,有了很强的针对性。通过这样的学习,还可以了解到知识点之间相互的联系,对于学习者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结构有所帮助。TED-Ed上提供的视频切片功能让我们不必重新录制视频,就可以取得一样的效果。即把目前的视频按照知识点进行切片分割,再按照相互联系就可以建立知识结构图,以利于学习。也可以根据视频内容在视频上某一特定帧上加上内容提示,使观众可以直接了解视频内有哪些内容,以决定从何处开始观看。

国内的微课网视频做得很不错,跟可汗学院一样都是短视频。微课网将一个大的知识块拆解成一个小的知识点,然后将每个点的讲解录制成短视频片段,是微课在国内的创新。但微课也仅仅完成了可可汗学院20%的工作。

(2)建立学习进程数据库和分析评价体系。我国目前视频公开课建设的一大问题是:没有学习情况记录的数据库,也没有建立评价体系。这样的视频公开课是80年代电视课程的重复,不过是从录像带转为数字化存储而已,没有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特点。在线课程与传统课程的根本区别在于课程是数字化的,我们可以建立一个记录分析学习过程的数据库,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得到实时的数据,对学习过程进行跟踪对比,使用数据挖掘技术了解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从而给出有针对性的指导。

(3)让视频课程也能提供双向交流。视频课程是一对多的单向传播,没有双向的交流,缺乏互动。类似于爱课程网的视频课程网站都只提供视频教学资源,没有交流。而让学习者深入学习视频的方法是提供反馈或者根据所看内容提供相应的交互活动。单纯提供视频资源,对学习来说肯定是没有效率的,建立配套的学习资源势在必行。招募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爱心人士对中小学学生提供指导是切实可行的,特别是有了学习情况数据库后,更能有针对性地指导。

(4)为视频课程配上字幕。目前我国视频课程大部分都没有字幕,不能充分发挥视听材料的作用。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做过的关于人类获取信息来源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视频课程没有字幕,学习时间一长,学习者很难光凭听觉就完全理解讲授者所表达的意思。只有加上字幕,学习时,听久了才不累,而且把字幕导出,学习者也容易做笔记记录要点。这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很多教师说话带有地方口音,对于全国各地的学生理解造成一定困难。因此,加上字幕对于推广视频课程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样可以把字幕翻译成多国语言,推广出去。

(5)视频课程成本问题。可汗学院没有华丽的舞台、三机位的大场面,没有使用专业人员拍摄,他的拍摄成本很低,却能够吸引学习者目光,说明重要的是课程内容本身。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成本投入到如何组织课程、以怎样的方式传递内容中去。

(6)可汗学院的内容还不够丰富,题库还远未达到完善的程度,主要是数学题目,其它科目比较少。在建设题库时,完全可以多学科共同完善。开发时可以把各学科的内容建立知识结构树,多学科之间的内容综合形成一个网络化的科学体系。另外可汗学院提供的学习视频主要是为了让学习者入门,没有深入的讲解。如何进一步提高学习者的水平,在内容设置方面还要花更多心思。

(7)可汗学院的数据库及数据分析系统仅仅是对学习者学习情况的直观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建立起学习者自适应的学习环境。通过对学习者表现进行深度分析的数据挖掘,追踪学习者的学习习惯,以了解学习者目前知道什么以及怎样学习最有效果。例如系统知道你在早上9:30至11:00之间学习数学最好,你通过视频片段或者小游戏学习效果比课本更佳。而在建立自适应学习系统上,美国Knewton公司走在了前面。可以把他们的先进思想结合起来,建立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构建我们自己的“汉”学院。提供学习分析系统,以更好地建立个性化的学习环境,这也是现在发展的趋势。

(8)可汗学院的课程内容同样有大量针对美国中考或高考的内容。建立这样一个学习系统肯定不单纯是为了学生应付考试,而是为了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水平。怎样在实践中把握其中的尺度,值得我们深思。

篇5

关键词:普通高校;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建设

《中国民族音乐》是以中国各民族、各地域的各种体裁形式的音乐(主要是传统音乐)为教学内容的一门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现阶段,我国普通高校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育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如何更好的推进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民族民间音乐人才,加快构建这一课程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显得尤为的重要。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建设是教学的基础和根本,本着这一原则,本文通过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的具体目标、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过程、课程评价与实施等各方面进行探讨,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任何一门学科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是开展一切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对中国各民族、各地域的各种体裁形式的音乐(主要是传统音乐)的学习,在熟悉和理解中华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传统优秀音乐文化遗产,提高人文修养,还对促进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音乐教师具有重要作用。只有明确了课程目标,并要求学科的建设要紧密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在教学的过程中具体设置哪些课程,先学什么,后学什么,怎样把科学系统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体系贯穿于具体的教学和生活中,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任何学科构建的基础。无论任何学科课程教学的设置,都有相对的课程设置的标准和要求,否则不但不能达到教学目的,甚至还会出现与课程目标背道而驰的后果。《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课程标准设置,应该紧紧围绕这一学科的课程目标,旨在培养全面发展和高素质的音乐教师人才而设立。具体分为一下几点:

1.获得有关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主要体裁、形式、乐器、乐种和音乐形态特征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获得有关中国各民族各音乐文化区的区域性特征、音乐文化观念、音乐传统、音乐形成与发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民族音乐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并以此来分析中国各民族、各地域的音乐及其特点。

2.了解三大音乐体系及其各支脉的概况、代表性乐种、曲目和音乐特点。了解部分代表性音乐体裁、形式、乐种的演唱和部分特色乐器演奏的基本特点。

3.通过艺术实践和理论学习,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性与理性认识,提高音乐分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情,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4.通过对风格各异、形式多样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各民族音乐的感情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特点的关注,激发学生探究音乐艺术文化的志趣,能主动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和发展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5.理解音乐与人、自然、社会、历史、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音乐在文化整体中的意义以及各民族音乐的共性与个性。

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我们除了遵循以上五条课程标准之外,还要结合各所高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各个高校的学生情况开展教学,避免与课程目标相偏离、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脱节的现象,同时还能够避免出现教学内容空洞,松散,过深或是过浅的现象,确保高校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能有序的展开,正在做到实效和质量的统一。

三、课程内容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不仅要围绕《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这一学科的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还要注重选择适应当代大学生需要的,有利于提高音乐素质、具有较高艺术审美价值的教学内容。如果在已有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尽可能全面地选择各民族、各地域、各种体裁形式中具有代表性的曲目作为教学内容,以开拓学生音乐视野,准确把握音乐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在注重学科知识系统性的同时,突出音乐教师教育的特点,精选在音乐教学和社会音乐活动中应用价值较高、指导意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音乐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在全国有影响的代表性民族音乐体裁、形式、乐种、乐曲,又要重视对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下的特有的民族和乡土音乐的介绍、学习和传播。课程的具体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

这个内容涵盖了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学科背景和概念,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音乐体系介绍,其中包括:中国音乐体系、欧洲音乐体系、波斯―阿拉伯体系的具体介绍。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分别介绍各音乐体系的概况、代表性乐种、代表性曲目、音乐审美特征、音乐形态特点及其与人、自然、社会、历史、文化的关系。

2.汉族音乐

在这个章节的学习中包括汉族民间歌曲概述、汉族民间歌曲的体裁分类和风格区划分、汉族文人歌曲、汉族宗教歌曲。

歌曲是供歌唱的小型声乐作品,因为歌曲都有词,严格地讲,它也综合了文学成分。但其文学成分(歌词)和音乐(曲调)像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一样已融为一体,我们在记谱时将词、曲分别记录,乃是因为目前人们还没有找到办法能像声图仪(songs graph)那样把它们记成一行。因此,歌曲和综合艺术(如歌舞、戏曲、说唱等)中的声乐部分有本质的区别,歌曲是单纯形态音乐中用人的声带为媒介表达乐思的艺术形式,而综合艺术类中的音乐则只是某一艺术品种的一个组成部分。

歌舞是歌唱与舞蹈相结合而产生的具有舞曲性质的表演形式;说唱是歌唱与说故事相结合而产生的具有叙事曲性质的表演形式;戏曲指的是音乐、戏剧、舞蹈等艺术相结合而形成综合表演艺术形式。歌曲、歌舞、说唱、戏曲之间通常有交叉互用的现象,歌曲通常被认为是基础性的声乐艺术形式,它不仅具有自身独立的形式,而且通常作为歌舞、说唱、戏曲的素材或组成部分,融入其中,使之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格。

因为歌曲在历史上对器乐类和综合类音乐的发展都有过重大影响,最为重要,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声乐类歌曲为主要内容,包括民间歌曲、文人歌曲和宗教歌曲三个部分。

3.汉族器乐

主要内容是源远流长的汉族器乐,丰富多彩的汉族器乐。包括:琴、筝、琵琶、二胡、笛子、丝竹乐合奏、鼓吹乐合奏、吹打乐合奏。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文明发祥最早的民族之一,汉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其民族器乐有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多种多样富有民族特色的乐器、品种纷繁的器乐演奏形式以及大量优秀的器乐作品,也为我们教学内容的选择,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资料。在这个章节的教学中,分别讲授各种体裁形式的概况,分析、鉴赏和学唱部分代表性曲目,总结归纳各种音乐体裁形式的艺术特征及其与人、自然、社会、历史、文化的关系。

4.汉族综合艺术

我国各民族人民都能歌善舞,民间舞蹈品种纷繁,音乐风格各异。由于在民间的实际表演中歌和舞很难彻底分开,有歌便有舞,有舞就有歌,我国音乐学界把民间流行的各种舞蹈称为民间歌舞。民间歌舞历史悠久,是一种音乐、舞蹈相结合的艺术形式。这个部分包括:歌舞音乐、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

5.少数民族音乐

内容包括蒙古族音乐、藏族音乐、维吾尔族音乐、哈萨克族音乐、朝鲜族音乐概述,民间音乐的体裁与品种和音乐特点。

还有就是根据学校所处的省市位置,加入有当地特色的本土音乐。拿临沧师专为例,加入临沧本土文化,了解学唱佤族、傣族、布朗族、拉祜族等民歌也是这门课程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四、课程教学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要重视音乐审美实践教学,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从音像资料的视听入手,加强音乐审美感受,多唱、多背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曲目,在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作理论分析、总结和归纳。还要紧密围绕教学目标以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形成为目标,注意知识掌握与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形成相结合。在关注学生学习和掌握各民族、各地域音乐的相关知识的同时,重视激发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态度和音乐审美价值观。提倡学科知识的综合,注意音乐与文化相结合。在对中国各民族、各地域音乐的分析中,贯穿“文化中的音乐”和“音乐中的文化”的理念和方法,以利于理解音乐在文化整体中的位置和特点。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中,既要关注本学科知识理论体系的传授,又要关注基础教育中的中国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和学校音乐课程改革发展的实际。注意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贯穿渗透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积极投身于基础教育的音乐课程改革实践奠定基础。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与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相结合。在对中国各民族、各地域音乐的鉴赏、演奏、演唱和即兴创作等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究音乐艺术规律和文化内涵的兴趣,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充分利用本地传统音乐资源:适当增加当地汉族和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在教学内容中的份量;可约请当地的传统音乐专家来校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实地调查、收集民间音乐,参与各种民俗音乐活动;学习当地汉族、少数民族代表性乐种、特色乐器等的演唱和演奏。

五、课程评价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评价要针对具体的教学质量来进行,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教学测量评价体系。对教与学都能作出客观的评价是保证教与学质量可持续提高的重要环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音乐审美感受能力评价与理论知识评价相结合。重视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各种体裁形式曲目的鉴赏、唱奏实践活动,在对其感受能力评价的基础上,可采取口头分析、写作小论文等形式来促进理论分析能力的提高。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重视学习过程与学习态度的考察,促进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形成性评价的主要方式是课堂问答、讨论和课外视听感受,艺术实践;终结性评价的主要方式是阶段性考查、期终考试。

3.教师与学生的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学生可以从学习过程、学生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的纵向比较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可以从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师生之间可就以上各方面开展互评及他评。

六、课程实施

要能按质按量的开展《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教学工作,必须有具体的实施办法和配套设施。

1.师资的配备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类学科,所以在师资的选择上显得尤为的重要,并是不所有艺术类院校和音乐院校毕业的人都能胜任这门课程的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学需要综合素质很强的专业教学队伍。担任这么课程教学的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师德和较高的专业素质,一般应具备讲师以上职称或本专业硕士以上学位。并且要对教师进行职前、在职的专业培训,还要能够定期到专业院校进修学习。

2.教学设备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艺术性很强的学科,能够配备相应的教学设备,对于该课程的教学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1)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2)配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像资料;图书、期刊(含纸质和电子等);教学课件、网络资源等。

(3)根据艺术实践教学的需要和学校条件,配备一定数量的中国民族传统乐器,并提供演奏场所。

综上所述,只有建立健全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完善科学的教学体系,才能使学生在了解名家风格的同时,又能亲身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还能够学会演绎传统音乐的风格特色与表演技艺,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同时,还能树立当代大学生正确的音乐观,激发学生学习传统音乐的热情和对民族音乐的情感,从而使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从感性到理性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和把握,为今后的工作和研究打下基础,并为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事业的发展输送大批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金玺铎. 任英.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J].现代

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4);74-75

[2]曹理.音乐课程建设的新突破.[J].中国音乐教育

1995,(5);37-38

[3]贺春华.谈普通高校艺术类课程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

2003,(9);40-41

[4]杜亚雄.王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程.[M]. 上海音乐出版

社.2006.9

篇6

所谓学情,基本内涵是影响学生学习因素的现实情况,如知识能力水平、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实际需求等因素,既包括学生个体的学情,也包括班级整体的学情。

我校把紧密围绕学情开展课程改革与实践,作为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基本策略:围绕学情设计教学方案,调控教学过程,总结反思教学效果,研究国家课程校本化过程中的问题,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开展课前学情分析,根据学情设计教学

我们首先就班级学生的普遍情况展开课前学情分析,然后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事实上,课前学情分析得越充分,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才越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才更容易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如果教材确定的教学目标正好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则可以直接按教材目标实施;如果教材确定的教学目标明显低于学生实际水平,则需要调整教学目标,使其与学生实际水平相一致;如果教材确定的教学目标明显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则需要调整教学措施,增加一些过渡环节,尽快帮助学生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我校教师常在课前做三个学情分析:学期学情分析、单元学情分析、课时学情分析,并分别体现在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中。老师们采用日常观察、对话交流、作业分析、情景测查等方法分析学情。日常观察最常用,需要教师擦亮眼睛,用心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分析其背后隐藏的学情信息。对话交流需要教师走近学生心灵,获得有效的学情信息。作业分析是教师设计作业用于分析学情,让学生在课前独立完成,分析并获取学情信息。情景测查则是创设一些情景观察学生的实际表现,如在地上丢一张纸,观察学生是否能够主动捡拾,从而分析学情信息;或者创编一个故事情景,让学生回答情境中的问题并分析学情信息。

课前分析学情已成为我校教学的基本环节。这是我校教师关于课前分析学情的教学随笔:要上好一堂课,课前分析学情很重要,并依据学情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在教学“春潮”这个单元,笔下生花“春天的……”前,我通过对话交流和分析学生以前的作文,发现较多学生因不会收集写作素材而感到写作困难,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方案:先组织学生开展“春天的校园”游览活动,然后指导学生写作,很多学生学会了收集素材,写出了好作文。

二、开展课中学情分析,根据学情调整教学

课中学情分析是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表现及时进行分析。学生的普遍课堂表现自然是课中学情分析的重点,但也不能错过课堂偶发事件、个别学生特殊表现的观察和分析。课堂中教师随时关注、分析学情,能够有效促进教师转变学生观和教学观,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中教师随时关注并分析学情,有助于促进教围绕学生的学展开,根据学的实际情况调整教的行为,避免出现教与学脱节的现象,实现教与学的协调发展。

只要用心观察课堂中的学情,就会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真实表现,就可以判断教学方法、措施是否有效。例如在口语交际课《买东西》教学中,一个小组的同学讨论非常热烈,但实际观察和记录到的却是这样的表演学情:几名学生因争论扮演角色闹得面红耳赤,直至教师叫停。在这个案例中,学生没有领会教师安排任务的含义,原本让学生在模拟买文具中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结果变成了讨论如何分工。虽然学生参与程度很高,但合作学习效果是很低的。

我校教师从开始适应学校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情,发展到自觉关注学情,随时根据学情调整教学,有效促进了学生更好地学习。例如,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纪念》时,发现学生朗读吃力,声音很小,拖拖拉拉,有的还开起了小差。出现这样的学情后老师并没有责备学生,而是通过调查的方式来分析学情,并引导孩子们敞开了心扉:“老师,二自然段有几个字我不认识”、“这篇课文的对话读起来好拗口啊!”……弄清了原因,老师调整了教学方案和行为,孩子们的朗读慢慢变得流利且有感情了。

三、开展课后学情分析,根据学情反思教学

课后学情分析,重点是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以探索教学中的因果关系。我们经常通过作业分析展开课后学情分析。在研究课后,立即组织专门测试,进行抽样检测分析;平时则主要通过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分析学情:学生作业完成好,说明课堂学习效果好,需要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并进一步坚持;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不好,说明课堂学习效果差,需要反思教学,总结教训和不足。

在近年的课改实践中,我校许多教师养成了课后分析学情的习惯,并记录在教学随笔或课后反思中。一位教师写道:教师需要在课后分析学情,不断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为下一步教学方案的设计奠定基础。今天我执教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个环节是小组合作学习,但课后作业发现这个环节基本没有实效。我召集了小组长座谈,“我们在讨论时,有的在说与问题无关的话;有的一言不发,对问题根本不感兴趣;有的连老师提的是什么问都不知道。”学生的发言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今后我一定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理解和接受合作任务,在独立思考基础上开展合作学习。

四、运用学情分析技术,开展国家课程校本化实践研究

在课改探索中,我校把观察、记录、分析学情作为一种研究手段,全面运用到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践研究中,我们称之为学情分析技术。

在具体研究中,各教研组确定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践的研究小专题,经常围绕专题上研究课。在研究课前,教师都要认真分析教材和学情,确定教法和研究方法。在研究课上,参研教师都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记录1至3个学生的全过程学习情况。在课后研讨中围绕研究专题,结合学情有针对性地开展研讨,并根据教学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运用学情分析技术,我们获得了丰富素材,提炼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践研究的真问题。例如在“提高小组合作交流实效性的研究中”,研究小组通过大量的学情分析,发现小组合作交流实效性低的情况表现有三:交流任务设计和理解出现偏差,交流任务的有效性偏低;交流过程缺乏充分参与和碰撞,交流过程的实效性偏低;交流结果达不到预计效果,交流结果的实效性偏低。

运用学情分析技术,我们解决了课题研究中的一些争论问题,例如专家提出小组合作学习要避免出现“小权威”,但我们透过大量学情发现:“小权威”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他同学合作学习的主动性,但深入观察“合作学情”后,一些“小权威”扮演着积极角色,所以我们提出要辩证地看待、恰当地指导、合理地用好“小权威”,发挥其长处,让他们组织、调控合作学习,启迪“学困生”的思维,辅导“学困生”的学习。

将学情分析作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基本策略,有效推进了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发生了明显改变,从教师的教聚焦到学生的学,给学生发展提供了广阔时空;教师的学情意识明显增强,并将教学聚焦在学生身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达到“顺势而为”的效果。

篇7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300222)

[摘要]与专业教育的对比分析,有助于全面具体地把握通识教育的特征。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着通识教育目标难以实现、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通识教育课程定位不明确、非通识教育课程不能很好发挥作用等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从通识教育的理念、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和非正式课程的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

关键词 ]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困境;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162

1通识教育课程的概念及特点

通识教育是指一种广泛的、非功利性的、非专业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而通识教育课程则是指根据通识教育的目标和所要达到的目标而涉及的课业及进程的总称。在高校课程中,它与专业课程相对应,是学校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泛指专业课程以外的课程。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通识性。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是针对某一专业领域专业知识的教育。二是综合性。它的目标是培养人具有尽可能多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一个综合体系,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综合思考问题。三是多样性。这主要指通识教育课程的多样和领域的宽泛,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课程选择。

2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面临的困境

2.1通识教育课程目标难以实现

首先,通识教育课程的地位较低。根本原因在于学校没有给予通识教育课程足够的重视和地位,不仅没有相关的专门管理机构,也没有相关的制度做保障,这样,学校的通识教育很难摆脱边缘化、次等化的地位;其次,学生投入通识教育课程的精力较少。总体而言,通识教育课程的质量偏低,有些课程内容十分不受学生喜欢,一学期下来也没能让学生学到什么,很多学生对此表示失望;最后,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繁杂。通识教育课程内容杂乱无章在各高校普遍存在,高校对于每类课程开多少门、开什么课,并没有进行精心构建。

2.2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首先,通识教育课程存在着明显的知识化倾向。以知识化的态度来考虑通识教育课程的价值,缺乏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置课程,造成知识量太大而课时有限的困境;其次,通识教育课程管理不善,注重表面的课程种类丰富,缺乏对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规划。有些课程甚至导致师生之间交流严重不足,更谈不上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最后,课程设置的科学化程度不高。虽然各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呈现出增多的趋势,但是不够精,背离了通识教育课程的真谛。

2.3通识教育课程定位不明确

目前就我国高校而言,通识教育并没有成为当前高校的办学理念,仅仅是作为专业教育的一个基础,并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教育模式。在这种办学理念下,许多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目的是为专业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文科专业不需要学习自然科学知识而开设了大学语文,而理科专业因为需要扎实的数理化基础,相应地开设了很多自然科学课程。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教育具有一定的不平衡性。因此,通识教育强调的“学习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统整知识”目前还只是一个美好的理想。

2.4非正式通识教育课程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现在的大学教育比较注重正式课程及教学,校园文化活动在近年来有了很大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而学校对于其他影响通识教育课程的因素,如社团活动关注的则不够。非正式的通识教育课程对于大学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比如,大学宿舍文化在通识教育中作用很大。

3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对策

3.1重视通识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的开展必须以先进的理念作为先导,对于一个人来说,通识教育可以存在于任何形式的教育之中,这是通识教育和其他教育相区别的一个显著特点。我们需要不间断的探索通识教育的理念,合理设置通识教育课程目标,适时对通识教育课程建设进行审查和纠正。如果对通识教育课程目标偏离、扭曲,对通识教育内容的空洞化或者课程的过度专业化等现象时有发生,所以用通识教育的理念对教育课程建设进行审查和修正是十分必要的。

3.2优化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首先,可以采取主题课程。以往的通识教育课程多以概论形式开出,简单的介绍某学科领域的内容。采用主题课程,可以对某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从而达到掌握课程精髓的目的,容易让学生接受。其次,设置核心课程。核心课程目前被看作是实行通识教育最好的课程模式。只有加大核心课程建设,包括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多领域,才能更好地健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再次,设置综合课程。目前社会很多行业要求的人才都从单一专一性向综合性转变,反映到高校教育中就是要求课程的综合化,即进一步打破课程壁垒,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解决复杂问题的技能。最后,采用一二年级不分专业的模式。一二年级可以采取全部上基础课的形式,而到三四年级再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专业教育。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增加通识教育的分量,使学生全身心的接受通识教育。

3.3完善通识教育课程内容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主要是根据各自专业发展的需求进行设置和管理。我国通识教育课程中,通识教育所占的课时并不低,但是课程内容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规划,分布杂乱无章。我们应该根据通识教育的目标,体现通识教育多样化等特点,内容涉及多领域,满足学生的个人兴趣,拓宽他们的视野,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因此,应实现课程内容的整合,从而完善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结合高校实际情况,通过开设高品质通识课程,提升通识课程的教学效果,让有限的通识课程充分发挥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讲,完善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对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十分重要。

3.4注重非正式课程的建设

无论是核心课程还是专业课程,都属于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主要包括学校的设施、建筑物等,学校制度文化和规范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对非正式课程要给予高度重视,通过有目的地设计和组织来发挥其教育目的和功能。例如,可以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大学宿舍的育人功能,一方面可以加强不同专业同学间的交流,另一方面则可以淡化学生的专业隶属身份,发挥宿舍文化对学生通识教育的作用。此外,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在课堂外直接经验积累的结果。可以说,通识教育在深层含义上是一种精神,是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完美和丰富。因此,对非正式课程要给予高度重视,通过有目的地设计和组织来发挥其通识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曼丽.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

篇8

【关键词】高校 科研管理 信息化建设

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创新基地,近年来,高校科研项目不断增多,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信息日新月异,使科技管理部门任务越来越繁重。不仅增加了工作量,也增大了工作难度。管理工作跟不上,便无法及时、准确地掌握高校内部的科研状况,更无法跟踪、引领世界高新技术发展前沿。从二十世纪90年代起,现代信息技术逐渐开始应用于高校的科研管理中。与传统的管理手段相比,信息化技术的使用给高校的科研管理水平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使得科研管理的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科研管理的准确性得到极大的提升,降低了一定的成本。

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科技信息网站建设;2科研管理信息化系统;3办公自动化系统;4决策支持系统。

1.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在大部分高校存在一些关键共性问题

1.1 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存在信息孤岛现象

随着业务信息化的不断增多,部门间协同已不再是简单的技术实现问题,而是盘根错节的管理问题;职能部门之间条块分割严重,工作人员墨守成规,无法突破目前的组织架构和管理职责划分;特别是随着学校往两级管理方向发展,学校和院系两级均不由自主地以自身业务为准,校级层面的工作往往忽视院系层面的个性化要求,院系的想法和建议则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反馈;院系的部分业务工作得不到校级部门重视时,往往又各自为政,造成新的、更多的信息孤岛,信息资源不能共享,最终导致管理脱节。[1]

1.2 现存的管理理念和模式需要改变

我国高校科研管理长期以来的实践,都是“重管理,轻服务”,对科研人员和科研项目实行机械化管理,缺乏人本观念;[2] “事务性工作”的观念影响较深,缺乏主动服务科研的意识、创新性观念滞后。

“重申报,轻过程”,忽视项目的过程管理。在项目量化评价中,往往将项目的数量、类型作为衡量高校科研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高校对项目的申报特别关注,一旦项目申报成功,对项目的执行过程和经费的使用管理重视不够。

“重成果,轻转化”,目前,一些高校建有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平台,但是这些平台只是简单地对已有的科研成果进行公布,在成果转化服务上不成体系,通常是企业通过网络搜索找到相关成果,然后通过高校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联系洽谈。在这个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科研成果更新速度慢,科研信息形式单一;成果转化路径过长;成果转化管理过程不健全。[3]

因此,高校长期陈旧的科研管理理念和模式,还未能与现代化的大学科研管理理念和模式相接轨,滞后于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发展需求。

1.3 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有待改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

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包括信息网络、信息化标准体系、信息化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等,是相关人员开展信息化应用的公共支撑。一方面,高校的人员密度大,对网络带宽的要求较高,国内高校经常会出现网络拥堵的状况;另外一方面,高校的网站也频繁遭到恶意攻击。清华大学的主干网多次受到美国安全局的恶意攻击就是一个例证。同时,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立也不够完善。

1.4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信息化应用和服务能力有待增强

队伍建设不仅包括信息化机构的队伍建设,也应该包括科研部门信息化所有相关机构领导和工作人员,甚至广大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工作的培训。由于信息化发展定位以及信息化与学校发展的关系没有很明确,没有形成良性互动,这样信息化机构以及信息化队伍建设就不可能得到重视。

2.解决关键共性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2.1加强组织协调,实现资源共享共建

高校信息化的建设与实施要整体规划,要把科技信息化的建设纳入全校信息一体化建设方案,成为高校信息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才不至于形成“信息孤岛”。因此,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克服“重实施、轻规划,重技术,轻管理”的错误认识,组织有关信息技术、科研管理等人员进行充分的前期调研,弄清真实的管理需求,在规划形成的框架指导下,采用有效的实施途径进行分步实施,保证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标准和规范,与学校其他各系统保持信息畅通,实现有效共享。[4]

2.2 树立新的科研管理理念,改善科研管理模式

一是以人为本,提高管理服务。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对于高校科研人员来说,如何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尊重需求”是当前科研管理理念确立的标准之一。目前高校的科研人员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还要承担一定量的教学任务;科研人员的压力普遍较大。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建立现代化科研管理的第一要务。要仔细研究科研人员对信息化的要求,提高他们对科研信息化的参与度;对于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要加强研究,择善而从;尽快提升科研管理的服务水平。

二是注重过程,强化监督管理机制。随着高校科研项目和经费数量的增加,如何加强项目过程管理和经费使用监管成为当前各科技主管部门和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关注的重点。一方面,要利用信息化手段,针对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组织、监督与管理,实现从项目的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成果转化的全程管理,监管项目的执行进度和完成质量。另一方面,利用信息化手段,针对经费的使用、外拨、预算调整等加强监管。

三是缩减路径,实现成果高效转化。通过建立“对外成果管理服务平台”以及“企业需求管理服务平台”,将高校现有适合转化的科研成果及时给企业,使企业在第一时间获得有价值的科技信息,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和科研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寻找对口的专家教授。如此一来,成果转化的途径大大缩减,效率大大提高。

2.3 改善支撑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高校要对光缆系统进行升级扩容,提高网速。配备出口流量控制和分析设备以提高网络带宽的有效利用,同时针对重点应用进行保障。

二是根据学校制定的信息标准体系,建设统一规范的完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可信可控的管理平台。增加出口硬件防火墙系统、入侵检测系统和反病毒软件为校园网络提供安全防护保障。增强数据冗余和备份能力,保障数据安全。升级现有网络管理系统,完善对校园网日益庞大的信息监控需求。实现网络拓扑、网络性能全面管理。2012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教育管理信息教育管理信息代码》等七个教育信息化行业标准的通知,正式了“教育管理信息(系列)标准”中的《教育管理基础代码》、《高等学校管理信息》等七个教育信息化行业标准。本次的标准构建了完整的教育管理信息标准体系结构,是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的重要保障。

2.4 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能力

队伍建设是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基本保障。造就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信息化师资队伍、专业队伍、管理队伍,为信息化提供人才支持。学校信息化队伍要清楚本校的信息化需求,与外部合作伙伴能够沟通对话,形成良性互动,甚至可以凭借自身力量独立完成学校部分、甚至全部信息化工作。

具体来讲,信息化队伍建设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要提高科研人员应用信息技术水平。加强对科研人员信息化使用能力的培训,既要将信息化使用能力作为新教师培训的一项内容,同时也要加强对已在岗科研人员信息化使用能力的培训。

第二,要建设专业化技术支撑队伍。明确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制定相应的评聘办法,逐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待遇。持续开展信息化专业人员能力培训。

第三,要提升科研管理信息化领导力。建立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制度,开展管理人员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提升信息化规划能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逐步建立工作规范和评价标准,将管理者的信息化领导力列入考核内容。

总之,要破解科研管理中遇到的一些瓶颈问题,必须引入信息化科研管理的理念和模式,实现科研管理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从而提高我国高校的科研水平,促进人才培养,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宓詠,张凯,陈翼.复旦大学:"十二五"服务优先[J].中国教育网络,2010,(9):19-21

[2]刘先芳.浅谈新时期我国高校科研管理理念与机制的创新,科技创业月刊[J].2006,19,(2):120-121

[3]李恒,王小绪,宋德锋.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信息化平台建设研究[J].创新,2008,2(4):98-100

篇9

论文摘要:我国教育社会学自恢复建设以来,其学科性质主要属于新兴教育社会学,课程开设范围发生变化,从全国师范类和综合性高校教育学专业扩展到全国高校社会学专业,且课程开设高校也日渐增多。课程所用之教材主要可分三类:专门为教学所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在课堂上讲授的著作、主讲教师自己所编的讲义。从内容及结构上看,众多教育社会学教材内容亦可大致分为三类:由“原理篇”和“应用篇”构成的教材、侧重“原理”或“应用”即“问题”研究的教材、介绍国外相关理论或名家名篇的汇编教材。在教材使用上,鲁洁主编的《教育社会学》和谢维和撰写的《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使用得最为广泛。教育社会学课程和教材随着其学科的发展还会增多和提升。

论文关键词:教育社会学;课程;教材

我国著名是社会学家先生认为,一门学科的社会建制应包括五个部分:“一是学会,这是群众性组织,不仅包括专业人员,还要包括支持这门学科的人员;一是专业研究机构,它应在这门学科中起带头、协调、交流的作用;三是各大学的学系,这是培养这门学科人才的场所,为了实现教学与研究的相结合,不仅在大学要建立专业和学系,而且要设立与之相联系的研究机构;四是图书资料中心,为教学研究工作服务,收集、储藏、流通学科的研究成果、有关的书籍、报刊及其他资料;五是学科的专门出版机构,包括专业刊物丛书、教材和通俗读物。”可见,课程与教材的研究是学科建设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课程与教材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标志着一门学科的发展进程与发展水平,因而研究一门学科的课程与教材发展状况就可以一定程度上了解该门学科的发展状况。

历史上第一本正式用“教育社会学”为名的教科书是1917年史密斯(W.R.Smith)的《教育社会学概论》,此时正是处于教育社会学学科的萌芽与建立期。此后,随着教育社会学学科的发展,教育社会学的课程与教材也不断发展。本文拟分析我国教育社会学课程及教材的历史及现状,透视我国教育社会学学科的发展进程,预示我国教育社会学学科发展前景。

一、我国高校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及课程开设变化

1.学科性质

就教育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历史来看,在世界范围内,萌芽及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教育社会学直到20世纪中叶,多数学者均认为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的社会功能、社会价值,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具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这个时期被人们称之为传统的教育社会学时期。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教育社会学的发展,教育社会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后来命之为新兴的教育社会学阶段。在该阶段,多数学者认为,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其主要目的是将教育体系进行社会学的分析,即把教育体系作为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通过研究发现新的理论观点,使社会学理论更趋完备。

在我国,教育社会学学科有过一段艰苦的发展时期。1978年以后,随着社会学专业的重建,1982年南京师范大学率先在教育系本科生中开设教育社会学课程,自此,我国逐渐恢复了教育社会学课程的教学和学科的建设。此时,在国际范围内,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国学者也深受其影响,对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的认识也发生了转变,将教育社会学归属为社会学分支学科的人也多了起来。

但是从研究教育社会学的学者身份来看,无论是教育社会学萌芽时期的社会学之父孔德还是后来的涂尔干、杜威、伯恩斯坦、麦克杨以及国内后起的青年才俊,如鲁洁、吴康宁、谢维和等,都是著名的社会学家或教育学家,因此也可以看出,学科并没有阻止学者们对感兴趣问题的研究。

2.课程开设范围变化

伴随着国内对教育社会学学科观念的转变,教育社会学课程开设范围也发生了转变,即从全国师范类和综合性高校教育学专业转变成了除原有的高校外,全国高校社会学专业也开设了教育社会学的必修或选修课,这种转变为我国培养了众多具备教育社会学知识的教育学和社会学专业人才。

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教育社会学学科的发展有了巨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教育社会学课程。这些高校既有“985工程”高校,又有“211工程”高校,还有一般高校,而且教育社会学课程已经成为很多高校的校级、国家级精品课程,进一步促进了教育社会学学科在教学实践中的发展。①

二、教材建设状况

1.教材之分类

从全国情况来看,作为一门课程,教育社会学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有专门的师资和诸多教材。专就教材来看,目前国内高校所用的教育社会学教材的范围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三类:专门为教学所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在课堂上讲授的著作、主讲教师自己所编的讲义。除却讲义,自1922年我国第一本教育社会学著作——陶孟和先生著的《社会与教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以来,我国教育社会学的教材已经有30多本,均可归入以上所说的两类教材中。

2.教材之质量和水平

在30多本教育社会学教材中,质量和水平得到学界公认的主要有:属于第一类教材的厉以贤、毕诚编著的《教育社会学引论》、董泽芳编著的《教育社会学》、鲁洁主编的《教育社会学》、金一鸣主编的《教育社会学》、鲁洁、吴康宁主编的《教育社会学丛书》、吴铎、张人杰编《教育与社会》、张人杰主编的《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等;属于第二类的教材主要包括吴康宁著的《教育社会学》;傅松涛著的《教育社会学新论》;马和民与高旭平著的《教育社会学研究》;吴康宁等著的《课堂教学社会学》;吴永军著的《课程社会学》;谢维和著的《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刘云杉著的《学校生活社会学》等。

3.教材之内容及结构

从内容及结构上看,众多教育社会学教材亦可大致分为三类:由“原理篇”和“应用篇”构成的教材、侧重“原理”或“应用”即“问题”研究的教材、介绍国外相关理论或名家名篇的汇编教材。其中上世纪上半时期的教育社会学教材大多由“原理篇”和“应用篇”构成,或者介绍国外名家名篇,而80年代后的教育社会学教材却大多已不作这样的划分,而是或侧重于原理或侧重于应用。

三、教材使用状况

在教材的使用方面,在诸多教材中最突出的教材有两本,这两本教材在目前教育社会学课程的教学中影响非常普遍和明显。一本为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主编的《教育社会学》,另外一本则是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的著作《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

1.《教育社会学》

该书为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授受原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文科教育类专业教材编写计划》(1985-1990)的要求主编而成。该教材从1985年开始编写,历时5年至1990年出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其第二版,2007年7月已经第20次印刷。该教材共16章,内容包括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论,如教育社会学概论;宏观教育社会学,如社会变迁与教育、政治与教育;中观教育社会学,如学校组织的社会学分析;微观教育社会学,如班级的社会学分析、家庭与教育等。另外,该书还介绍了西方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各个流派。该教材一出版就广泛应用于全国高校,受到师生广泛好评。③在对各学校关于教育社会学教材使用状况的调查中也发现,南京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延边大学等高校的教育社会学课程均在使用此教材进行授课。

2.《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

该书为清华大学谢维和教授在实证调查基础上进行深入理论分析的专著。该书共13章,内容包括教育社会学分析的学科论部分和教育活动中的各种问题及现象的分析部分,如教师与学生、社会化、班级、学校等,提出了对青少年学生社会地位的新预设——“年轻的成人”等,由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该书自出版以来就成为高校教育学专业、社会学专业用书,受到师生广泛好评。该书在台湾也发行了繁体字版,以《教育社会学》的名称出版。该教材于2008年入选为由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书目。在调查中发现,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学校的教育社会学课程均在使用此教材进行授课。

四、我国教育社会学课程及教材发展展望

如前所言,早在1922年,陶孟先生就已经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教育社会学专著《教育与社会》,但直到1949年之前,我国教育社会学尚未完全具备一门独立学科所需具备的学科制度基本要素。

经过长期建设,目前在许多高校,如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度)、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度)等,教育社会学课程已经作为其校级精品课程来建设。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社会学课程也已经于2006年度被列为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于2009年被列入国家级精品课程。但是与国内高校的教育学(2004年南通大学、滁州学院等校,省级)、教育学原理(2005年辽宁师范大学,省级)、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2006年华中师范大学,国家级)等课程相比,教育社会学的课程建设相对较缓,因为上述这些高校的教育学、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已经在几年前就被列为省级、国际级精品课程了。但是既然教育社会学课程能跻身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行列,也说明了教育社会学课程建设的迅猛势头,这种发展势头是值得肯定的。

篇10

本科留学生通识课程教学平台研究为适应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需要,积极发展留学生学位教育,提升留学生学位教育整体水平具有强烈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我们必须在大幅度增加外国留学生学位生数量的同时,更重视其质量的提升。对留学生进行必要的、高水平的通识教育,是提升留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重要举措。

一、本科外国留学生通识课程具有特殊性

“通识教育”是高等院校同学进入专业教育阶段前的养成教育,是为避免学生因过度接受科技等专业训练,而导致人格发展偏颇的全人教育,也应是学生离开大学校园后持续学习与成长的根本教育。通识教育不应是什么都学一点的普通常识教育,而应是教导学生如何将理论与生活结合、如何将各种知识会通、贯通的教育。通识教育最根本的理念是通识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具有思考深入、视野宽阔、判断正确的能力。具体而言,通识思维能力应包括思考力、感受力、理解力、分析力、想象力、创造力、判断力、洞察力等综合能力的养成,而这种能力的养成又来自将不同知识贯通的训练。“通识课程”是指具有通识教育性质和作用的课程。外国留学生的通识课程与中国学生相比具有其鲜明的特殊性。

首先,针对外国留学生开设的通识课程教学目标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要继续提高留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因为其汉语水平直接影响着他们在大学期间的知识习得、能力养成和素养提高,特别是影响着他们的专业学习能力,这是学历生教育质量提高的保证;另一方面,要更注重教学内容的专业相关性,促使学生具有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和能力,但又不同于专业课程和专业汉语,不是系统完整地教授专业知识,而是有意识地选取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部分专业基础知识,在教学中拓展其知识面,培养通识思维能力,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总之,外国留学生学历生的通识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应该定位为:以语言教学为主,以专业基础知识教学为辅,坚持语言训练强化、专业基础知识拓展,通识思维能力提高的原则,帮助外国留学生真正顺利实现从一般语言学习到大学专业学习的过渡和适应,真正实现与本科专业学习接轨。

其次,针对外国留学生开设的通识课程教学具有跨文化特点。外国留学生文化背景与知识结构的差异性使他们一方面缺乏中国文化相关背景,缺乏对中国社会、历史等方面的了解,必然导致他们在专业课程学习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另一方面中国文化表现出来的审美取向、价值观念、道德标准、是非判断都与外国留学生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逐渐形成的观念有明显的差距,造成他们生活中的种种障碍,此外留学生之间的文化差异也往往造成留学生之间文化冲突和各种矛盾,给留学生管理带来困难和隐患。外国留学生的通识课程设置与教学中,都要重视培养外国留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重点解决外国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语言障碍和文化障碍,全面提高对中国社会文化的认识与分析能力。教学中要通过系统教学使学生学习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培养学生在不同文化的比较研究中拓展思维空间,学习思维方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充分地了解学生情况,更经常性地与学生沟通,注意对留学生的跨文化知识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二、本科外国留学生通识课程教学平台建设的目标与内容

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了《上海交通大学关于设置本科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意见》,已经立项面对全校学位生开设的各类通识核心课程6批172门,课程丰富,卓有成效。但从教学针对性、教学方法适应性角度衡量,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构建一个更加适合留学生实际,可以满足留学生需要的针对性强、教学方法适用、教学效果好的“外国留学生通识课程教学平台”。该平台发挥课程体系优势,强调针对性和适应性,着眼于解决留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瓶颈问题,主要是帮助留学生克服语言障碍和文化障碍,以利专业学习。

上海交通大学本科外国留学生通识课程教学平台建设的目标是:以学校现有本科留学生通识课程为基础,从课程理念、课程体系、课程实施标准、课程建设(教学法研究、教材建设、师资培训)、教学资源网站研究建设入手,初步建成具有示范意义的高校本科外国留学生通识课程教学平台。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念基础

以通识教育理论和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为指导,结合留学生实际,研究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与外国留学生通识课程的关系,特别是研究第二语言教学遵循的内容教学法等教学原则,确定外国留学生通识课程教学理念,指导课程设置与具体教学。

2.课程体系

研究构建以“大学通识汉语”为核心的外国留学生通识课程体系。体系初建阶段不必过于繁琐,课程设置不必过于复杂,先期建设语言主干课程1门,文化主干课程4门,待条件成熟,再建设与之配套的其它课程,做到少而精,既满足留学生需要,又便于留学生自主选择其他课程的学习。

课程体系简表:每学期不低于6学分

3.课程实施标准

为了确保外国留学生本科通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规范性和可持续性,我们要以培养目标和教学法改革研究为核心,统筹科学地在课程目标制定、课程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进度安排、教学环节与教学流程的设计、考核与成绩评定、教学实践安排、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制定操作规范,形成系统的实施标准。以《留学生本科通识课程实施标准》为依据,在课程管理中提升教学效益。

4.教材建设

在培养目标和新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材建设,是通识课程教学平台的重要内容。我们在《大学汉语》试用本基础上,结合HSK考试大纲,研究更具针对性和通识特点的主干教材《大学通识汉语》,同时开始人文类、社科类系列通识教材研究,满足理工科留学生的实际需要。

5.教学资源网站建设

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成果,建设内容丰富,可读性强、实用性强,便于学生课外学习和网上教学的教学资源网站,为留学生开展全天候教学服务。

三、本科外国留学生通识课程教学平台建设的创新意义

1.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具有创新性

通过第二语言“内容教学法”研究与外国留学生通识课程建设关系的研究,奠定了通识课程的理论基础。外国留学生通识课程教学与教材编写都是以“内容教学法”理念为指导的。国际汉语教学领域刚刚兴起的内容教学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CBI)意义重大。它的主要内容主张“语言与内容融合的教学”,认为人的认知能力的培养需要过程和内容的结合,过程指的是一些具体的活动形式,如阅读、写作、创造性思维等,内容则是指某一方面的知识。要能在某一领域进行阅读、写作、创造性思维等活动就必须有与这一领域有关的专业知识,两者的结合才能真正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内容教学法正是基于此的教学实践。它是把教授专业知识和训练第二语言技巧融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语言能力。

外国留学生汉语水平制约其专业学习,中国文化与跨文化知识欠缺也制约其语言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需要构建一个更加适合留学生实际,可以满足留学生人才培养需要的针对性强、教学方法适用、教学效果好的“外国留学生通识课程教学平台”。

以《大学通识汉语》为基本主干课程,以《中国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汉字文化》《中国现当代电影与中国社会》等拓展类课程组成的本科外国留学生通识教学平台课程,都是自觉运用“内容教学法”理论,有着鲜明的教学目标“双重性”――以语言教学为主,兼顾专业基础和文化拓展,全面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技能以及对中国社会文化的认识与分析能力,以利专业学习,同时在知识习得、思维训练、方法传授、人格养成和能力培养等方面均能与中国学生齐头并进。

2.教学法遵循“适应性原则”具有先进性

教学法的创新应该有宽广的研究视野和创新意识。在我们看来,教学活动也是一种领导活动和管理活动,因此研究教学法也要吸收管理科学、领导科学的某些经验和方法,对于教学法的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管理学学者肯・布兰佳(ken blanchard)博士所说:“没有最好的领导形态,只有最适当的领导形态”,我们认为教学法也类似,“没有最好的教学法,只有最适当的教学法”。外国留学生不同于中国学生,在教育背景、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与个性特征等方面有复杂性,我们应该在深入研究教学对象、课程性质与特点、教学目标和教材的基础上,不拘一格、统筹综合地选取最为适用的教学法,这是教学目标圆满实现的首要条件。因此,我们在外国留学生通识课程建设中强调遵循适用性原则,这在教学法创新中具有领先意义。

3.主干通识课程《大学通识汉语》教材编写的创新性

目前社会上针对专业留学生的普通汉语课程,内容只涉及日常汉语,只重视一般汉语技能的训练,与学位生的专业相关性差,更不具备通识特点。《大学通识汉语》的教学目标则不同于一般汉语教学,不但帮助留学生提高汉语水平,迅速提高HSK成绩,更注重教学内容的专业相关性,培养学生具有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和能力,逐步适应专业学习的要求,为其专业学习铺平道路。但又不同于专业课程和专业汉语,不是系统完整地教授专业知识,而是有意识地选取有关学科的部分专业基础知识或相关知识,以加强专业基础,补充专业词汇和拓展词汇域为主要教学内容,在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内容的学习中,提高词汇量和整体汉语水平。《大学通识汉语》坚持速成、强化、拓展,帮助学生真正顺利实现从一般语言学习到大学专业学习的过渡和适应,真正实现与本科专业学习接轨。

不但如此,《大学通识汉语》的鲜明特征就在其通识价值。《大学通识汉语》的教学模式采用主题型,选取多学科、多领域、交叉学科知识内容的语料集成,如生命教育、环保教育、两性与社会教育、公民教育、管理科学、经济、文化、心理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等内容更有助于通识教育理念的落实。教学体现语言习得与通识教育同时收效的复合教学目标。这些在国内汉语教学界具有创新意义。

4.外国留学生本科通识课程教学规范研究,使留学生教学更具规范性和推广可行性

我们在多年汉语国际推广和留学生教学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总结留学生本科通识课程教学规范,使得教改成果得以长效并具有推广可行性。

5.高校本科外国留学生通识课程教学平台建设是高校提高办学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手段

高校本科外国留学生通识课程教学不同于中国学生,不但具有通识教育的一般意义,还具有重要的针对性。高校本科外国留学生通识课程教学平台是针对外国留学生生源素质普遍不高,对中国高校教育制度适应性差,培养难度高,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都存在严重瓶颈,存在通识教育盲点的现状采取的教学综合改革研究,是上海高校提高国际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本科外国留学生教育水平具有主要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