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态势呈现范文

时间:2023-10-09 17:29: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态势呈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态势呈现

篇1

了2016年11月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数据显示,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0.8%。1―11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8.3%,其中民间投资增长3.1%。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等政策作用下,在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努力下,国民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积极变化累积增多,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在国新办新闻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说。

从增长动力看,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从投资看,前11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前10个月持平,连续4个月呈现投资企稳迹象。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11月名义增速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这也是今年以来单月最高增速。从出口来看,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由降转升,11月增长5.9%,10月负3.4%。国家统计局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出货值11月增长1.7%,10月是下降0.2%。

“由此可见,经济增长动力在企稳回升。”毛盛勇说,11月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态势。代表转型升级方向的高技术产业,11月增长10.6%,增速比10月加快0.1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长10.5%,比10月加快0.4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成为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加快的主要力量,说明工业内部转型升级态势增强。

11月,固定资产投资的内部结构也呈现优化趋势。数据显示,1―11月,制造业投资增长3.6%,比1―10月加快0.5个百分点,特别是11月当月,制造业投资增长8.4%,比10月加快5.6个百分点。从消费看,一些代表升级类商品的消费继续呈现加快上升趋势,表明经济结构继续优化。

“1―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8.6%,比1―9个月加快0.2个百分点。10月当月利润增长9.8%,比9月加快2.1个百分点。”毛盛勇说,企业利润好转,一方面受益于价格因素;另一方面也说明企业主动“练内功”,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房地产投资方面,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6.5%,增速比1―10月回落0.1个百分点,比2015年同期加快5.2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方面,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增速比10月加快0.1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

就业方面,11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和大城市调查失业率和10月相比均有所回落,特别是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3个月保持在5%以下的较低水平。

篇2

[关键词]生态景观设计;现代化城市;运用

随着生态理念的深入,人们逐渐改变了对自然环境的观点,景观设计师的职责就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发展关系。生态景观设计就是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铸造了一个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环境恶化充斥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因此,本文对生态景观设计在现代城市中的运用进行研究,提出可供借鉴的实践操作方法,优化生态景观设计。

1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当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交通越来越拥挤,城市资源短缺,人们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就城市的环境的现状来看,很多地区的城市环境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而城市景观设计是城市生态环境的缩影,目前很多地区的城市景观设计不能满足生态发展的基本要求。

1.1城市景观设计思想与生态环境背离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人们往往认为城市绿化就是生态景观设计,这是大多数人对城市景观设计观念的误区。在很多的广场和公园中不难发现大量的树木、花坛、雕塑等,而真正从生态环境平衡角度考虑的设计思想几乎没有,导致我国城市景观设计如出一辙。从生态角度考虑没有对环境发展起到什么实际作用,又浪费了大量的环境设计经费。从视觉角度考虑,也没有生态景观的美感。由于城市景观设计者在设计时缺乏对生态环境的理解,导致了城市景观设计与自然理念脱节。设计者在设计时最主要的是要对环境进行考察,因地制宜的落实好景观设计,根据地形地貌以及水循环的使用状况作出合适的设计方案[1]。

1.2城市景观设计缺乏人文关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追求发生着很多变化,劳逸结合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旋律,大部分人喜欢将闲暇的时间停留在舒适的自然环境中,环境景观中的设施不仅在功能上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品质追求,还增添了人文气息。然而,在很多景观设计中,只片面的追求景观设计的视觉效果,并没有结合人的需求而设计,导致设计作品流于表面,不能走心,在景观设计上缺少人性化与人文气息。城市中的景观设计主要是为人的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本应该从人的需求本身出发,创造更加舒适的设计作品。在很多的广场上都能看见形式美观的设计,却忽视了人的基本需求,缺少为少儿或者老年人活动场地,甚至连休息的椅子都没有。生态环境景观设计应该更多的从人的行为需求出发,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才是我国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2]。1.3城市景观设计缺乏中国特色目前,国际化的设计不断被国人认可,而很多外来文化影响了传统文化的发展,使中国文化在设计中失去色彩,严重的说是设计上的崇洋。很多设计延续了国外个性与创新的思想,而设计与环境不能达到协调统一,风格也是格格不入。我国的民族风格和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甚少体现。

2现代城市景观的设计条件

2.1以自然环境为设计首要条件

生态景观设计就是大自然环境的缩影,是将自然环境缩小安置在人的生活区域,让人更好的感受自然、贴近自然。设计上首先要以环境保护为基本原则,大力提倡资源保护、能源利用、材料的可持续发展,最大程度的杜绝环境污染,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生态设计需要在设计过程中最大程度的利用自然能动性,使其发展一直维持在自我修复与更新中,不能破坏其循环结构,一切设计都要以自然为首,以生态效益为优先条件。在景观场地的设计中应该尽最大可能保持生态环境的原有地貌形态,设计师需要将生态学原理充分运用到自然景观设计中来,将对自然条件的影响降到最低。例如在美国的查尔斯顿水滨公园的景观设计中,将天然的沼泽地保存完好,在沼泽另一侧扩建漫河滩,不仅满足了人们的亲水性,同时完好的体现了人与自然相处之道[3]。

2.2将外界干扰降低到最小

最小干扰是在外界干扰最少的背景下,达到实际应用的最好效果。大自然有其强大的自我平衡能力,尤其表现在植被、土壤、水循环以及地形中。为了使生态环境的自我平衡系统更加的稳定,那么就应该很好的控制人为因素造成的负面影响,使得危险达到最小化。但是完全保留自然条件就不能说是对环境的干扰了,就不能开展设计行为。人类活动多少都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但是在造成影响的基础上将干扰因素降到最小。并且在景观设计中,通过设计者的合理设计,促使自然环境能够继续循环利用,保持原有生物的基本格局[4]。

2.3设计原则尊重地方特色

地方性原则是指在不同的环境中,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以及自然气候的不同将导致环境出现地区差异。这种差异还包含文化的差异,因此才会有不同民族的建筑以及生活习惯的不同。而事实上,地方性原则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设计法则,首先每一个景观设计都来源于具体的地区环境,每一个景观都有其独特的环境特征以及附加的特殊条件。无论是现代化的大都市还是小城镇,景观设计的第一步骤就是对自然环境进行周密的考察,对周围生活人群进行调查与分析。景观设计与地区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好的景观设计理念应该充分的尊重乡土意识,环境是每一个居住人民赖以生存的家园,一草一木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因此在设计中,设计者应该充分尊重地区的传统文化,在文化中找灵感,创造适合人们生活娱乐的景观设计。另外设计本身需要节约环保、就地取材,将当地原有的景观材料进行废物利用,合理取材有效的运用当地的建筑材料,完成景观设计要求[5]。

3生态景观设计在现代城市中运用的建议

3.1生态景观设计注重细节技术

生态景观在设计中,设计技术水平决定着生态景观设计的成败。景观设计主要有两方面的技术应用,第一是高新技术的应用,第二是低技术的应用。其中高新技术是指设计景观设施的加工、处理、成型等工艺流程。随着现代进程的加快,科技不断的进步,信息时代科技的发展与艺术设计分不开。科学技术能够缓解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压力,从而优化人类生存环境。在目前很常见的高新技术应用主要是太阳能发电以及水系统平衡等。人们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使用,为自然环境创造更加舒适的温度以及植被覆盖。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高新技术都是有益于环境发展的,很多的技术应用本身存在不环保的现象,并且造成资金的重大浪费。例如在很多设计中使用的石材与木材都不能进行分循环利用,因此高新技术产品从某种意义上讲不能改善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设计技术的第二种,低技术的使用就是指在设计中使用的建材不是工业的产物,是从大自然中取材,直接运用于城市建设中,在设计中与环境相融合,一方面满足人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又满足了生态建设的基本原则。目前,低技术的使用是一种新兴的生活方式,源于自然的建筑风格独具匠心。与高新技术相比,低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避免了矫揉造作,在生活中体现了一种极其自然而真实的生活体验[6]。

3.2生态景观设计减轻生活压力

景观设计源于自然主要分三个方面,第一是对资源的合理利用,第二是在设计中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第三是加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在现代环境建设中,不可取代的建设材料主要是钢筋、水泥、玻璃,这些高科技背景下的材料给人一种距离感,就算是再高端的技术处理手段也不能改变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局面。城市景观设计中最重要的关系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现代化城市建设往往忽略的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关系,设计的距离感,使得人在环境中不能贴近自然。而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在心理上对自然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自然中可以让人减缓压力,从身边环境中汲取正能量,并且迅速投入生活与工作中。随着教育全面发展,生态环境意识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人们在工作与学习中不断培养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环境建设中,建设者的能力决定着景观设计的方向。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培养优秀的建筑设计人才,学校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能拘泥于书本的景观学知识,还要深入研究自然知识,尤其是生态学知识。让学生在就业时不仅注重经济利益,设计更应从生态环境本身出发,设计出符合社会发展并且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生态景观[7]。

3.3生态景观设计为生活渲染气氛

生态景观设计主要以人为本,由于当今人们生活节奏比较快,生活压力大,人们希望在空闲的时间享受阳光、亲近自然。为了满足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城市景观设计就需要为人们生活营造出温馨的生活情境,这种景观的设计对场地空间没有要求,对设备材料与工艺没有标准,只需要简单的自然背景,使得疲惫的身心得到很好的放松,例如在小区中的一片小树林,树下简单的石桌石凳。简单中烘托出浓厚的人文理念。景观环境虽然是属于设计出来的环境,但是也要处处体现自然的气息,生态景观设计需要重点考虑的设计内容就是回归自然环境中的一年四季气候变化。这样不仅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还能在享受环境中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8]。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化经济不断发展,城市景观设计理念与自然背离。在具体的设计中缺乏人文气息,不能将大自然风光呈现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因此,城市景观设计应该结合生态环境的特征,将自然元素注入到现代化城市景观建设中来。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也是一种生态环境合理发展的需要。为了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我们应该不断更新环境与自然的保护理念,做好生态环境的守护者。

[参考文献]

[1]韩湘烨.生态景观设计在现代城市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

[2]于冰沁.寻踪—生态主义思想在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中的产生、发展与实践[D].北京林业大学,2012.

[3]辛颖.基于建筑类型学的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

[4]李岳珅.传统文化DNA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转译研究[D].长安大学,2013.

[5]胡海燕.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0.

[6]贾红云.景观设计在现代城市中的发展方向[J].城市问题,2009,(10).

[7]陈蓉.现代城市绿地特色的营建[D].南京林业大学,2006.

篇3

【关键词】 景观设计 低碳 生态

        低碳生态城市这个发展模式是由仇保兴博士在“2009城市发展和规划国际会议”提出的。所谓低碳生态城就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目的,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环境景观设计先行。如果组成我们城市的物质实体都不能体现低碳、生态的理念,试问低碳生态城市将焉附。环境景观设计对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贡献是巨大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有低碳生态设计的理念,要有节约能源、降低能耗的理念。追求时尚、豪华,讲究排场是我们当前景观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一个很大的误区,不但费时、费工、浪费建设资金,生态效果低,而且意境差、可持续性短,与我们所提倡的低碳生态设计理念严重相悖。景观的低碳生态设计要求我们的景观是低碳景观,单位景观的能耗低,具有较高的生态附加值,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1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研究现状

        1.1 国内现状。作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环境景观建设的研究并不多,而且主要集中在绿色建筑的理论研究上,而宏观的景观概念相对宽泛,除建筑外还包括道路系统景观、水系水体景观、城市环境照明系统景观、植物景观等。作为城市景观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中,把各个景观元素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研究,使之成为一个系统,进而成为一个研究领域,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做出贡献,非常有必要。特别是低碳景观的概念还没有被提出。

        1.2 国外现状。国外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进行的比较早,取得了丰硕成果。19世纪60年代美国的景观设计师麦克哈格提出景观规划的生态理念,以《design with nature》的出版为标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景观生态规划理念已深入人心。走过工业化时代的西方国家,碳排放控制在很低的水平,特别是在西欧和北欧。

        2 城市环境景观低碳设计策略

        从城市景观的构成元素及其选材入手,选择节约能源、低能耗材质为主,尽量选择自然材质,避免大量人工合成材质的选用;以利用为主,改造为辅的设计原则,尽量体现简约的设计理念;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人们对低碳景观的认知程度和接受能力,不光让设计者,也让景观的享用者了解低碳景观;绿色植物是组成低碳景观的重要元素,查阅资料,整理出绿色植物在城市生态方面的作用,作为佐证材料。

        2.1 景观建筑的低碳生态设计策略。

        2.1.1 整体性策略。设计师在设计中将自然条件、社会环境、经济条件等众多因素考虑其中,将设计的过程看成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带着一种尊重、补偿的思想与这个系统交流对话,让建筑有机的融入自然,像是从地上长出来一样。在适宜的采用高技术时,应该更为注重的是采用高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2.1.2 可再生能源体系策略。低碳建筑降低碳排放量的主要途径是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要想降低碳排放,发展低碳建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节约能源是一方面,立足于国情,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更是当务之急。仅仅是开发还不够,还要形成产业体系,这样才能使得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更加高效和合理化。

        2.1.3 低碳建材策略。以全寿命周期的观点,计算建筑材料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和co2排放时必须考虑建筑材料的可再生性。材料的可再生性指材料受到损坏但经加工处理后可作为原料循环再利用的性能。如果能将木材广泛地应用到新农村建设中,那么所节约的能耗,所减少的碳排放量是很可观的。

        2.1.4 地域性被动式策略。我国各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在不同的地域人们因地制宜,因材施用,创造了适合当地居住的形式。 

发展中国特色低碳建筑战略,我们要根据地域的特点,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吸取传统建筑中的有利建筑元素,与现代创新语汇相结合,使建筑具有较强的气候适应和气候调节能力,更加展现了我们民族建筑艺术的魅力。

        2.2 城市交通系统的低碳设计策略。作为城市动脉的城市交通的低碳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成为衡量我国国民经济低碳化进程的重要方面。

      2.2.1 政策引导,深入规划。随着低碳概念的引入,由于对传统的煤炭和石油的使用对环境的破坏,人们对绿色能源开始关注,包括太阳能、电能、生物质能、风能、核能等。随着研发的深入,社会的关注和需求量的增加,加之相关鼓励政策等,可替代燃料的需求量将逐步打开,从而取代传统的汽柴油作为未来汽车的动力来源。

        2.2.2 彻底的“以人为本”理念。保障步行及自行车交通的路权,改变目前以车为主,忽略行人的城市交通规划理念,保证人行道、自行车道的专用道路系统足够宽度、良好照明、安全、连续无障碍,并且合理与其他交通方式实现方便换乘,共同构筑绿色的低碳城市交通。

        2.2.3 交通功能明确。道路交通规划体现客、货运功能的细化;城市主干道增加小城镇、开发区、旅游景观、轨道交通主干道;严格划分公交尤其是快速专用道、自行车道的专用道、出租车专用道等;根据优化后的城市交通规划,重新分配停车区域,尤其是中心城区,合理有效解决停车问题,实现城市交通的动静平衡。

        2.2.4 充分发挥公交优势。大城市应形成以大运量快速交通为骨干,常规公共汽电车为主体,出租汽车等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建成区任意两点间公共交通可达时间不超过50min。布有地铁、轻轨交通线的城市主、次干路上不再重复设快速公交专用道,但这些道路上应设常规公交通行的专用道。注重各种交通工具综合换乘枢纽的规划,缩短换乘时距,方便快捷实现换乘。

        2.2.5 改善车辆行驶环境,在良好的道路条件(路面平整度、路面宽度、平纵线形等)和良好的交通状况(快慢车分道行驶、无非机动车、横向干扰较小等)时,车辆运行状态稳定,其耗油量相对较小,因此有必要持续改善城市交通状况,保证通的同时,具有有效的行驶速度,向和谐、高效的模式发展。

        2.2.6 沥青路面材料、工艺的改进。沥青在加工、施工等过程中存在污染环境等情况,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废轮胎橡胶粉、路面再生、温拌沥青等材料和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这一棘手问题有望得到有效解决。此外,路面再生技术为沥青路面废料的合理利用找到了出路,对于低碳贡献和节约投资,均是很有意义的。

        2.3 植物造景的低碳设计策略。植物是构成城市环境景观的重要元素,规范合理的植物种植对一个城市生态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大量绿色植物的应用不但能节约人工合成的建材,进而降低能耗,而且对于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也是必备的。植物景观的低碳设计策略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2.3.1 植物类型。乔木的碳汇作用强,灌木就要低很多。乔木的寿命长,所以长期来说固碳量很大。灌木生长速度快,但碳被固定在其中的周期相对较短。我们需要的是固碳速度快、周期长的植物种类,这样固碳效应才会高。

        2.3.2 植物种植形式。不同形式和不同设计风格的植物景观,如自然式和规则式植物景观碳汇效率差别很大。自然式的植物景观明显高于人工式。像模纹花坛这种植物景观形式是需要强烈的维护管理和人工干预的,而花带,必须经常更换,因此,从碳效应来考虑是不合理的。

        2.3.3 植物种植结构。植物种植结构不同(疏密、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如密林草地和疏林草地其固碳效应不同。目前比较受欢迎的植物景观结构模式是密林草地和疏林草地,其树丛多为复层结构,从高大乔木到中层乔木再到小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这种复层结构植物景观模式的叶面积系数大,因此光合效率高,同时因为有高大乔木,所以碳固定的时间周期也比较长。密林植物景观结构,其碳汇功能很强。(本文系2010年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立项编号:10c026)

参考文献

1 戴亦欣.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和治理模式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3

篇4

【关键词】精品课程;范式系统平台;网络学习

1.研究背景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启动的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改进学校育人环境,激发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着重要的作用。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建立精品课程网站。精品课程网站是精品课程建设和评价的窗口,是精品课程网络化学习的平台,是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的媒介,是精品课程示范辐射的载体。在精品课程的评审、验收过程中,精品课程网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研制一套通用、高效的精品课程网站开发系统。

2.研究现状综述

通过对一些公开的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站建设以及学校的校级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情况的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并不尽如人意,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

(1)没有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环境的优势,网站交互性差,教师与学生没有进行有效的交流,缺少互动平台,没有真正地实现教学互动。(2)网站建设的质量良方不齐,很大一部分网页还停留在静态页面的层次上,难以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和课程网站应有的作用,利用率低。(3)在多门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建设问题,浪费了很多人力、物力以及教师宝贵的时间资源。(4)网站的建设和维护过程缺乏有效的管理,网站操作繁杂,教学信息不够全面,导致网站内的学习资源少,教学内容更新和修改的周期过长,有些网站的教学内容甚至从至今都没有更新过。

以上多种原因使网站建设正成为精品课程建设的薄弱环节,这一现状影响了精品课程的建设,严重制约了优质教学资源的传播和共享。

3.主要研究内容

精品课程网站作为一个课程教育系统,必须体现它的学习性和动态性,所以根据系统可建立如下几种功能:课程信息功能、学生学习功能、辅助资料功能、教师信息功能、在线留言功能、管理员登陆功能、网站管理功能。此外为了帮助用户提高学习效率和浏览速度,分别实了搜索功能和导航功能。在学习的同时,为了方便用户了解新闻实事和校园动态,还应实现新闻动态功能。

3.1 用户需求分析

高校精品课程通用型系统平台是为了满足高校精品课程的申报和课程网站的建设需要,对课程的申报内容和网络资源的建设提供一个网站的框架。本系统必须是一个界面友好,维护方便,便于扩充和更新的管理平台。设计要求:建立高效、实用、安全、稳定和易于维护的网站框架;所有课程内容数据应建立在统一的数据库中,并可自动及时更新相关的网页。后台管理系统只需通过浏览器对网站进行日常维护,实时更新课程内容、上传文件等。设置完善的用户权限管理功能,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进行动态增加、删除、修改子栏目,并具有自主的信息功能。

3.2 系统体系结构

系统采用B/S的体系结构进行设计。B/S结构(Browser/Server)是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B/S结构的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结构。建立B/S结构的网络应用,并通过Internet/Intranet模式下系统应用,能实现不同的用户,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访问系统,B/S架构系统软件更加方便、快捷、高效。

3.3 运行环境与开发工具

本系统在Windows2003 Server操作系统平台上运行,WEB服务器为IIS,数据库服务器使用SQLServer2000数据库,使用DreamweaverMX,在开发ASP动态网页时可以减少代码的输入,提高开发效率。动态网页的脚本采用VBScript和JavaScript实现。

3.4 系统功能模块分析与设计

高校精品课程通用型系统平台包括前台功能设计和后台功能设计两部分。

前台功能模块是精品课程的展现中心,面向学生,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网站首页;申报表格;课程介绍;师资队伍;教学科研;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教学课件;习题试题;教学效果;课程特色;教学录像;互动空间。

图1 高校精品课程通用型系统平台功能图

图2 数据表

后台功能模块是本系统的核心,面向管理员及教师,基本模块包含:系统登录模块;系统设置模块;新闻管理模块;课程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

3.5 系统总体设计与实现

根据上述的用户需求分析,系统主要分为管理员登录、教师登录两部分。本系统使用时首先由管理员登录,进行系统初始设置管理,包括精品课程模版添加,精品课程审批,精品课程栏目模块的初始化,以及对留言管理。其次,由教师登录,修改个人资料,根据需要设置精品课程栏目,选择精品课程模版,发表精品课程具体内容,如上传教学大纲、教学课件等。最后,学生可以查看精品课程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也可以在网站发表留言,与教师进行交流。

本文数据设计中主要包括课程内容分类表、课程内容表、模版表、用户表、留言表、系统模块表等表格。系统开发中,后台使用了SQL2000数据库,整个开发技术使用ASP语言,利用了Dreamweaver、Flash等工具进行开发实现(见图2)。

4.结语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牵动其它课程建设,促进课程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校尽快完成本科教学中坚力量的新老交替,推进教学改革,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田卫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0(2):49-50.

[2]封超,晁阳.Tomcat与Java Web开发技术详解[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李平.基于JSP的动态网页开发技术[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9,21.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12438);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

作者简介:

篇5

论文摘要:"景观形态"一词最早来源于风景形式,所以对风景形式系统的研究也就是对景观形态学构想所希望解答的问题。在景观设计中,困扰人们的常常是愿望与可能性、质量与数量、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冲突。本文介绍了景观形态思想及其发展,探讨了景观形态学的基本问题和设计语言结构,阐述了景观形态规划模式的思想精髓,研究了规划设计中的景观形态模式,分析了景观形态规划的空间格局原理,以实现景观生态模式与规划设计的和谐统一。

1引言

一个成功的景观设计,不但要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同时还应满足人的心理要求。对于前者,设计者可以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所提供的精确数据和手段来实现,而对于后者,则需要设计者通过了解大自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以及人们内心深处的理想环境模式,以实现其与规划设计达到和谐统一。

2景观形态思想及其发展

首先,"景观"概念在不同领域有着很大的差异,根据汤姆的说法,"景观"一词是随同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一起来到英格兰的。最初"景观"是指留下了人类文明足迹的地区。17世纪,"景观"作为绘画术语从荷兰语中再次引入英语,意为"描绘内陆自然风光的绘画,区别于肖像、海景等"。到了18世纪,"景观"同"园艺"联系起来,因为"景观"和设计行业有了密切的关系。

3景观形态学的基本问题和设计语言结构

3.1形式

把"形式"定义为所有被设计物体和空间的状态,包括物体的外观,但又不至于此,它不是指一个静止的形象,而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结果,并且是影响着和被整个设计气氛影响的。设计思考需要形象,这些形象的核心就是形式,形式不只是图形,而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在客观世界中有两种形式,"可见的形式"和"不可见的形式",两者都是在一定的文化和自然环境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

3.2形式与逻辑

形式研究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在于如何运用它来组织设计思想以及设计语言的逻辑,称之为设计语言的逻辑。只选用一种设计准则、风格或强调可见形式的某些偏好绝不是真正的设计思想。只有注重设计场所的内在结构,在不可见形式的指导下发展可见形式及其关系、结构和平衡时,才有可能触及设计工作的根本。

3.3形式与情感

因为人类环境存在着压力、不快和烦闷等密集的人为因素,当人们被不稳定的政治经济局面所困扰时,就产生了对原始、自然事物的向往,希望面对无伪装的自然环境,寻找生命真正的意义,在与自然的沟通中寻找自我的精神世界。在这种规划设计的环境之中,人们可以随意的穿行、游憩工作和生活。人们更接近真实的自我。

4景观形态规划模式的思想精髓

4.1景观之道

"道法自然"是道家哲学的核心。道家的思想方法和对世界本质的理解正是建立在道法自然之一观念的基础上的。在道法自然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规划与设计的最高目标就是将个人的情感以恰当的方式找到寄托,从而最终获得精神上的解放,在超越世俗的水平上享受生命之美。在这意义上,美意味着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想和谐平衡的产物。

4.2道家哲学与设计方法

作为完整的设计体系,所有的美学标准在此都体现为具体的设计手法,例如空间的组织、尺度的设定和位置的调整等。研究的主体将分为:布局和"意";空间的延伸;曲径通幽;气:交流的途径;无中生有;形散神聚;画意。

5规划设计中的景观形态模式研究

5.1自然与人工

"自然"不仅标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和运动变化的宇宙天地万物(即自然界),而且也指事物所具有的一种没人为处理或显现出人为痕迹的情况,自然意味着原朴、原在、本色。"人工"主要标指人的行为、思想意识及创造,它也指与"自然"相反的、具有人为处理的、显出人为痕迹的状况,意味着变异、转型、非自然。

从人类社会实践角度来看,尽管人工改造着自然,自然制约着人工对它的改造,尽管自然是人工的"母体"和"故乡",人工是自然的升华和高级形态,自然与人工之间永远存在着无休止的矛盾冲突,但在中国人的文化意识倾向上,却偏向于执著的笃信和追求"自然"与"人工"之间的亲契合一,而不是象西方那样在意识倾向上表现出一种"人工"战胜和压倒"自然"的"天人相分"。

5.2设计中的"意"

对于规划设计而言,在遵从自然的基础之上,所应表达的必然应为人们对生存环境所产生的感受。这就要求各个景观要素之间产生一种交互式的联系方式,这便是景观的脉络肌体,一个有生命的整体形式。景观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是人为和自然过程中一组事物的整体结合。作为环境设计的交流媒介,"气"在场所中无处不在,通过外观形象、联想、视觉效果甚至声音、气味和颜色传递着信息。不论这种交流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微妙的或简单的,它都为成功使用包含了以上所有形式方法的设计语言提供了和谐的环境。

5.3可持续发展的精髓--天人合一

今天,"从终点又回到起点",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中国人常说的"天人合一",不管其首倡者的出发点是什么,其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思想,在今天看来是非常贴切地表达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的。现代人的"天人合一"观,指的是可以通过人们已经取得的对自然界的认识和通过已经掌握的科学技术,来设计、建造适合人类生存的日常生活环境,以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6景观形态规划的空间格局原理

6.1基础格局

空间格局并非完全是规划设计的空间布局,而是人们心理和行为上的空间格局。追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国的传统规划设计模式。因此,在景观规划中第一优先考虑和建设的格局是:处于大地上具有整体和谐性;有足够的空间供生物运动;对个体而言,能体现出一定的景观异质性。这应该作为任何景观规划的基础格局。

6.2最优景观格局

"居室背山面水,周围树木环抱"被认为是景观形态学意义上的最优景观格局。这也是大多数中国人的理想生活模式,它强调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是人们要求与自然和谐相融的表现。这一景观格局所追求的是一种人性化的规划设计方式。以人的感受为第一要旨,在满足人们生理需要的同时,还应满足人的心理要求,使人类能够生存于一个安静祥和的环境之中。

7结束语

景观形态学为景观及城市规划与设计提供了另一种思维模式。它是在追求生态适应性的规划方法论之外的又一次思想回归与转变。它的产生是人类发展的需要,也是科学发展对人性再认识的深入的必然。但是同其他规划理论和模式一样,景观形态规划也有其局限性。这就要求设计师在"道法自然"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尽量发展完善这种规划方法,以使人类能够最大限度地做到与自然相融。

参考文献:

[1] 刘健 基于区域整体的郊区发展--巴黎的区域实践对北京的启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60-64

[2] 施朝阳 试论城市郊区化[J]理论界,2006(2):11-13

[3] 杨继瑞 城市郊区住宅发展的思[J]长江建筑,2001(5):16

[4] 陈波 对比中美城市郊区化[J]小城镇建设,2005(1):97-99

篇6

关键词森林城市;生态网络;必然性;创建途径;浙江景宁

中图分类号 S73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3-0255-01

畲乡景宁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是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现设5个镇,16个乡,2个国有林场、1个森林公园,1个自然保护区,全县254个行政村。据2007年统计年报资料,全县总人口为16.9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万余人。

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是景宁县委、县政府为进一步发挥景宁县生态优势、提升发展软实力作出的重要部署,也是“六个一批”文化建设工程中“创建一批名优品牌”的重要内容。2010年,启动了国家绿色能源县、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神奇畲乡、秀美山水、历史名镇、休闲胜地”是畲乡景宁城市定位,畲乡景宁按照:“林水相依、林城相依、林路相依、林村相依、林居相依”的思路,创建森林城市,让森林走进城市,用绿色装点城市,让林上山,让林进城、上路、入村、入社区,让广大市民走出家门进花园、进树林,让人们亲近自然、享受绿色。为此,在创建森林城市过程中要与时俱进,创新理念,以适应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进步中不断涌现的新需求、新需要[1]。

但是,在城市绿化建设中,见缝插绿的精神固然值得提倡,但这种做法其实缺乏科学性。这种零星、点缀性的绿化模式,除了在某种程度上能满足景观需求之外,在改善城市生态方面根本难以成为气候。一个县域城市,在建设更多绿地的同时,更需要从整体上以全局的眼光创建森林城市生态网络,从而放大绿化功能。

1生态整体改善现状

在城市中,各种各样的绿地可谓雨后春笋般涌现。近年来增加的城市绿地的确不少,比如公共绿地、社区绿地、交通绿地、防护绿地、生态绿地、农林生产绿地等。不过,这些绿地似乎未能形成合力,从而使城市生态的功效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整体改善效果不明显的原因,除了实际绿化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如忽视乡土树种、乔木比例不大、色块比例过高等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在高速进行的城乡绿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绿化连通性不够。在国家森林城市评价体系中,有一项就是“森林生态网络”,其中包括连接重点生态区的骨干河流、道路的绿化带达到一定宽度,建有贯通性的城市森林生态廊道。在这里,强调的正是城市绿化生态资源的相互连接。因为绿化连通性不够、城市没有形成生态网络体系,尽管近些年来各城市的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硬指标均获得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整体改善尚不能与之成正比。

2建设森林生态网络是创建森林城市必然趋势

目前,业内已基本形成共识,即分散、破碎的绿地格局无法取得良好的生态效果。或者说,城市零散的绿地资源其实也需要整合,从而形成绿色生态网络。城市绿色生态网络是指城市中具有生态意义的绿地斑块和生态廊道组成的网络结构体系。专家认为,绿色生态网络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景观格局、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景观品质、提供高品质生态服务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建设完整而和谐的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据了解,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绿色生态网络在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而在国内,类似的实践也一直在进行中。现在,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过去那种只注重景观和视觉效果、忽视生态效益的传统城市绿化建设模式,早已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不需要点缀式的绿地,绿化建设也不能再停留在修修补补的美化上。把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有机结合、促进城市生态平衡的城市森林建设,已成为现代城市绿化建设的必然趋势;而加快以乔木为主要树种城市绿地建设,形成与城市发展规模相匹配、生态效益良好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更是无可替代的必然选择。形成城市森林生态体系,意味着绿化建设应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眼光,通过建设完整的森林生态网络,达到更加理想、符合预期的整体生态效果[2]。在国内,有许多城市都开始将城市森林与城市布局结合起来,使城市绿地、道路、水体等基础设施相协调并融为一体,并将城区绿地、城边绿带、城邻森林等有机连接,最终形成以森林为主体的城区、近邻、远邻协调配置的绿色生态网络。这是未来城市绿化、森林城市建设的根本方向。

3建设生态网络的途径

城市绿化建设必须打破各自为政的零散格局,发挥整体效应[3]。比如,城市周边山区连续的大片森林植被就可以成为城市的生态屏障,如果将其以多种形式与城市绿地连接起来,实现物种、气流交换,便足以起到净化空气、调节气温、涵养水源、消音滞尘等功效,最大限度地强化了城市绿地的自然生态功能,从而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国家森林城市在建设森林生态网络方面明确了多种可行途径。目前,利用道路绿化将公共绿地、居民区绿地等各绿色斑块连接起来,形成生态廊道,从而建设生态网络系统,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这种生态廊道除改善通行环境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各绿色斑块之间的连通性,为绿地中的动植物提供了更广阔的栖息地和迁移环境。为保证物种迁移的通道畅通和足够的栖息地,作为生态廊道的绿色通道应尽可能连续,廊道以林为主,而且应有足够的宽度。为形成近自然的森林植物群落,树种选择原则上以乡土树种为主,选择抗逆性强的树种,并保持城市特色和突出街道特点,乔、灌、草搭配,常绿和落叶搭配,形成复层结构的生态型绿地[4]。当然,起连接作用的生态廊道除了绿色通道之外,还可通过河流、湿地、山前、轨道路线、楔形绿地、高压线走廊等现有绿色空间,辅以部分专门开辟的其他生态廊,将现有的或规划的城市大型绿地相连接,从而将大片绿色开敞空间引入城市,增强城市内部及城乡之间绿色资源的联系,最终形成城乡融合的生态网络系统。

4结语

紧紧围绕“一三四八”发展战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和统筹城乡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通过以城市为中心、城乡联动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形成布局合理、生物多样、景观优美、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城乡绿化系统,森林与自然、人文相结合,畲族文化、生态旅游与城市建设相交融的城乡一体化森林生态网络,可以把城市有限的空间拓展到无限的大自然空间,以更大范围的生态效应来改善城市局部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5参考文献

[1] 李亮光.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森林营建[C]//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广西生态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南京:[出版者不详],2003.

[2] 黄光宇,阎水玉.规划建设城市森林[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1年会论文集.杭州:[出版者不详],2001.

篇7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动力系统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2-03-0007-02

皖江城市带,包含安徽“八百里皖江”地带的合肥、芜湖、马鞍山、安庆、滁州、池州、铜陵、宣城8个地级市全境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实体经济增长乏力,我国经济运行处在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和短周期弱复苏的交织阶段,结构性矛盾突出,运行风险增加,经济进入新常态。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发展也矛盾重重,经济快速增长的不确定因素还依然存在。进入新常态之后,皖江城市带该如何寻找新动力,构建县域经济发展新动力的机制,促进经济结构的持续发展,是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课题。

1 皖江城市带县域发展动力机制构建

1.1 内在驱动力

1.1.1 资源驱动 (1)矿产资源。感谢皖江城市带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拥有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铜陵是中国铜都,丰富的矿产资源,能蛭皖江城市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支撑;(2)生态资源。皖江城市带生态资源良好,安庆、池州等地是国家级森林城市,境内拥有九华山、天柱山、花亭湖等一大批名山秀水,良好的生态资源,可以为皖江城市带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发展奠定支撑;(3)旅游资源。皖江城市带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一大批风景秀丽的自然资源,包括天柱山、九华山等风光旖旎的5A名胜风景区。与此同时,皖江城市带还有一大批文化遗产,如黄梅戏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遗产资源,能够使皖江城市带发展旅游产业,壮大县域经济发展。

1.1.2 要素驱动 皖江城市带内在发展具有一定的要素驱动潜力,合芜蚌自主改革试验区的芜湖、合肥创新实力不断增强,尤其是合肥成为国家综合科技中心,技术创新能力强。境内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一大批国内知名高等学府,人才聚集。另外土地资源也十分丰富,奠定了要素基础。

1.1.3 改革驱动 经济进入新常态皖江城市带各地级市政府不断下放行政审批权力,为各地区政府拥有更多的审批权力,能够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与此同时,推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简化登记程序,并且优化外贸发展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在金融创新体制改革方面,创新林业金融产品的风险防控,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有效地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难题。

1.2 投资动力 皖江城市带不断加大投资,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效益。机器人、智能语音、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聚基地的发展投资,京东方10.5代线、康宁玻璃、晶合30.5cm(12英寸)晶圆等投资聚集等,使得皖江城市带经济迅速发展。2015年,皖江示范区生产总值达14 639.3亿元,增长9.6%;引进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到位资金5 891.5亿元,增长14.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95.3亿美元,增长12.3%,大大超过2010年皖江城市带获批时确立的目标。

1.3 市场动力 消费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在实体经济发展不振的情况之下,消费萎靡实体经济发展困难,所以必须要充分的挖掘市场潜力,通过市场动力和市场开拓,为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皖江城市带人口2 000余万,经济总量接近1.5万亿,市场潜力巨大。从目前来说,皖江城市带市场动力的挖掘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改造传统的流通业态,对目前的物流设施和物流中心进行整体改造,建设区域性中心的物流城市,将皖江城市带的主要产品通过物流中心,储存发放。与此同时,加强对重点项目的推荐,尤其是皖江城市带旅游产品和技术产品的推荐,可以通过主持召开相关的会议推介皖江城市带的主要产品,与此同时,打造皖江城市带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强化对旅游产品的营销,打通旅游产品的市场。另外,皖江城市带还可以通过网络途径加强对皖江城市带产品的营销,可以通过培育各类电商主体、网络渠道,打通皖江城市带企业主要产品的营销渠道。

1.4 人才动力 人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只有拥有高素质的人才,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的发展才有良好的智力支撑,才能为皖江城市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建言献策,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推进制度创新,为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撑。到2015年,皖江示范区的人力资源总量由2010年的2 127万人增长到2 500万人,人才资源总量增长到335万人,主要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将超过11a,人才素质大幅提升。

1.5 创新动力 近年来皖江城市带已经形成了装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黑色冶金及有色金属业、汽车及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生物医药等一批有规模和特色的产业。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合肥综合国家科技中心、中国科技大学等一大批创新实验在皖江城市带具备良好创新潜力。

2 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新动力机制的运作模式

在立足内在驱动力的基础之上,通过投资刺激,市场牵引,创新驱动,人才牵动,资源拉动五个动力系统,全面推进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的发展(图1)。

在投资刺激上,立足于目前皖江城市带重点工程项目,加大对重点工程项目的投资,同时在市政工程,交通投资等方面下功夫为皖江城市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环境,与此同时,通过发展投资刺激相关产业,带动经济的发展。

在市场牵引上,充分地发挥市场对于经济刺激的作用,通过加大对皖江城市带旅游产品和市场产品的宣传和推荐,促进产品的营销。与此同时,通过网络渠道,鼓励企业发展电子商务,通过网络渠道,拓宽企业产品的营销。另外,皖江城市带还需要建立物流中心,通过区域性物流中心,将皖江城市带企业的产品运送到全国各地,促进产品营销,开拓产品市场。

在创新驱动上,鼓励企业全方位的进行技术改造,加强企业的创新力量。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和院士工作站,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为企业的创新添砖加瓦。另外对于新兴的创新创业项目,皖江城市带政府应该要给予全力支持,通过企业创新孵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在人才牵动上,要引进高层次人才,同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通过财政资金支持,鼓励技术创新,与此同时,强化人才服务和人才的吸引,并在职称和生活条件等方面给予支持。

在资源拉动上,就是充分的发挥目前皖江城市带的土地资源和生态资源,在立足于现有产业结构的基础之上,合理征地拆迁,为工业的发展,腾出更多的工业用地。并且立足于现在的生态资源加快发展现代旅游业,为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支撑。

3 结语

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的发展,是皖江城市带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安徽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在经济步入新常态之下,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动力,以促进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叶苗苗,韩玉刚,毕学成.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竞争力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论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5(02):27-31.

[2]胡庆十,毕学成,毕学进.皖江城市带文化创意产业战略定位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8):83-85.

[3]毕学成,毕学进,唐泽天.皖江城市带城市居民幸福感评价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35-41.

[4]毕学成,胡庆十,毕学进.皖江城市带现代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2(06):74-79.

[5]沈惊宏,孟德友,陆玉麒.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空间差异分析[J].经济地理,2012(03):43-49.

篇8

3.2.1基本思路

基于前述研究,以全方位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提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思路:①将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作为一种现时的城市资源考虑。跳出传统思路,突破将历史文化遗产作为静态资源进行孤立地保护,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资源之间的关系_6j。②将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作为一种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依托资源考虑,通过公共空间建设来提升城市形象。在以上思路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建设、用地性质调整、景观建设,为历史文化遗产从用地布局、保护思路、利用方式等方面“松绑”,真正发挥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取得历史文化遗产价值最大化和城市发展全面化的良好效果。

3.2.2保护模式

根据以上保护思路,提出以“经济旅游、城市节庆、城市文化公园、滨水区等公共空间为前导,以道路交通组织优化、城市用地性质调整为支持的历史文化保护模式”,见图l。图1中简明地介绍了既能有效地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又能充分发挥其城市公共资源的优势,合理保护与利用,真正使其成为城市生活的组成部分,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接。

4 重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方案

4.1保护理念与原则

根据以上研究思路和提出的保护模式,围绕“保护古城,发展经济,旁山依水,北进南拓,两翼,山水其问”的总体理念,从保护“山、水、城”的城市格局,提升古城形象,强化古城特色,有序开展旅游,拓展新区功能,疏解环境压力等方面,并按照下列原则制定保护方案:文化遗产保护优先原则;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资源价值最大化整合原则;特色化、人性化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4.2保护范畴与内容

保护范畴与内容主要是:①遵照文化遗产保护优先的原则,确定各个历史街区的文化价值及其特点(表1),从物质层面确定保护的实体内容。这是做好保护工作的基础研究。②从保护“山、水、城”城市形态的层面,保护城市的视觉通廊。位于城市山体制高点上的寺塔之间,以及各点与城楼之间的视觉通廊是三台县的主要景观视廊,应将其作为城市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保护。③从风貌环境层面,保护城墙、院落、建筑的周边环境,对建筑高度、色彩、形态等方面提出保护要求。

4.3保护方法

划定保护分区:根据具体地段的实际条件,确定分级保护区,提出控制要求,包括建筑的限高、色彩、形态等。视觉环境保护:视觉环境保护主要包括位于城市各个制高点上寺塔之间的视觉通廊,各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色彩。通过建筑高度的限制、用地性质的控制,保护古城墙的风貌环境,保护建筑、山体形成的空间层次。

建筑保护与整治模式:依据建筑的质量、风貌、年代定量分值(表2、表3),按一定权重标准,确定本次规划保护区和重点保护区每一建筑的保护与整治方式。主要是:①保护——保护原样,以求真实反映历史遗存。对规划保护区和风貌典型、质量较好的传统民居采取保护措施,可进行修缮或对个别构件加以更换,修旧如故,以存其真。②改善——指建筑结构尚好但不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的建筑,原有结构不动,局部修缮改造,配备市政设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③重建——对传统风貌影响大的建筑采取拆除改建的措施,以保障与传统风貌的协调。④保留——对20世纪80年代以后兴建的建筑,砖混结构,造型与质量较好,同时与传统风貌环境冲突不大,采取保留,维持现状。⑤整饬——对质量较好但风貌较差建筑的立面进行整治,包括降低高度、屋顶平改坡、改变外墙和屋顶色彩等。⑥拆除——指对违章搭建或原先没有以后增建的,破坏院落空间环境的建筑应予拆除。

4.4用地布局及道路交通调整

要保护好古城的结构和布局,必须对现有历史文化街区的城市用地性质进行调整与控制。调整沿城墙周边的工业用地和仓储用地,沿城墙留出绿化带和开敞的空间。按照保护规划控制护城河周边用地项目的要求,将污染严重或影响古城风貌的豆豉厂、印染厂等几个工厂在近期内搬迁至新工业区。根据三台县总体规划的人口规模及每人的用地指标,在城内和城外布置必要的居住用地减少城内居住密度与人口数量,改善居住环境。

4.5主要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方案

4.5.1古城墙及南门片区

①保护内容。主要有古城墙、南门城楼、东城门。南门片区现有街道的格局,民居院落,建筑风貌、色彩和高度,保护现有街道与凯江及对岸山体的视觉关系(图2、图3,见封三和封四)。②保护措施。对现有墙体进行整治和修复,恢复历史原貌;对城墙两侧用地布局进行合理调整;拆除沿城墙搭建的构筑物,整治周围环境;保留方家街、下南街和南外街的现有格局及其与南门城楼的关系;保护南门片区现有的民居院落形式、建筑风貌。③利用策略。在整治保护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在古城墙两侧各留出10—20m保护带,规划布置绿化带、游步道等,通过不同景观塑造表达三台的历史演变过程,尤其是打造在三台历史上积淀厚重的盛唐文化;将南城门、东城门作为重要节点打造,使其成为具有文化性、观赏性等功能为一体的旅游休闲景点;对南门片区的民居院落进行整体保护开发,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功能更新和居住条件改善,结合旅游开发,以适当的方式使其成为一条集商业、旅游、餐饮、民俗等为一体的传统文化商业街区;将外南街与凯江交汇处作为重要景观节点,恢复当年川北古码头的繁盛景象,通过南门片区的综合保护开发,带动凯江沿线的城市滨水空间建设,促进三台县的城市经营。

4.5.2大佛寺片区

①保护内容。蟠龙山山体形态、山体制高点和现有的建筑群落,保护大佛寺与南城门楼、牛头山等的视觉轴线通廊。②保护措施。加大对大佛寺重点建筑的保护力度,包括经费投入和技术指导;调整周边用地性质,将工业厂房移出大佛寺的保护协调区;控制周边建筑高度和建筑风貌,周边的建筑高度不得超过大佛寺的高度;明确保护蟠龙山山体及其保护范围,不得继续破坏现有的山体形态,严禁在山体西侧后部进行取土等损害山体的破坏行为;保护大佛寺与南城门楼、牛头山等视觉轴线通廊,在视觉轴线上不得布置高层建筑,使大佛寺融入城市整体景观系统中。③利用策略。结合佛教文化,对现有建筑群落进行布局完善,在功能上进行充实,形成食宿、休闲、佛事等若干个功能区,将其打造成三台县的民俗佛教文化公园;在蟠龙山麓至南河路之间,规划大佛寺广场,满足香客、游人的停留和礼佛朝拜用品的出售,同时为城市文化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

4.5.3琴泉寺北塔片区

①保护内容。现有建筑群、摩崖石刻、甘露泉、北塔、名人文化遗迹等文物古迹,保护现有建筑平面格局与建筑轮廓,保护北塔的城市制高点及其周边山体的自然景观。②保护措施。研究发掘琴泉寺按星象落座建殿的布置格局,科学划定琴泉寺和北塔寺的保护范围,保护现存历史文物和建筑;对北塔寺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对塔体及其周围建筑进行修葺维护,在未来开发中可适当扩大北塔寺规模;加强琴泉寺和北塔寺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围绕道路、市政设施、绿化及各种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提高琴泉寺和北塔寺的通达性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性。③利用策略。充分发掘琴泉寺唐代禅宗祖庭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展示琴泉寺的“佛教文化”、“名人文化”、“诗词文化”、“摩崖文化”,形成与东山公园呼应的城市文化公园;按照高耸建筑物的观赏要求保护北塔的城市视觉通廊,使其成为西北侧城市的制高点;结合北坝新区城市中心的建设,打造新城的城市坐标和城市景观轴线;整体联合打造城北新的景点,提升新城的自然环境品味和历史文化底蕴。

4.5.4东山公园片区

①保护内容。东山的山体轮廓,东塔的制高点,自然景观、历史建筑、历史遗迹、摩崖石刻;东山大佛、东山观音寺以及沿涪江的滨江景观;保护三台城东“山、水、城”的自然格局。②保护措施。重点维护培修东塔、临川阁、故池、薛涛塑像、碑林、苏公泉、流杯池等文物及景点;保护现有东山公园内包括古树名木在内的植被;保护东山公园滨江景观,不得在滨江一侧进行破坏性和永久性的建筑活动;清理东山公园周边不协调的因素,尤其是大门附近现代风格的建筑;东山公园周边的用地开发,严格进行高度控制,其建筑高度不得超过东塔高度的1/2。③利用策略。对东山公园与东山大佛、小明湖进行整体考虑,在朝拜、休闲等功能达到互补;突出东山公园的休闲功能,明确东山大佛的朝拜功能;在东山公园与东山大佛之间适当位置配套社会停车场,满足香客、游人朝拜的需要;在涪江大桥东侧设置东山大佛寺山门。

篇9

从未来经济景气变动方向看,全区宏观经济先行指数持续上行,预示未来一段时间全区经济景气将迎来上升期。

一、先行指数逐步上升、一致指数小幅回落、宏观经济预警指数继续下探

(一)一致指数呈小幅下行,当前经济景气有所回落

2月份,受全区工业、消费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全区宏观经济一致指数回落至92.51,比1月份微幅走低0.96点。构成一致指数的5个指标中,剔除季节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后,除发电量指数、社会收入指数呈现上升外,工业指数、就业指数和社会需求指数均呈现下降,使宏观经济一致指数持续走低,反映出当前我区经济景气呈现回落。

注:一致指数是选取5个与经济运行同步的指标合成,反映全区当前经济运行走势,展现全区经济波动轨迹。

先行指数是选取6个领先于经济运行的指标合成,可反映全区经济运行变化趋势,预测全区经济未来走势。

(二)先行指数呈走高态势,预示全区经济未来一个时期将现回升

2月份,受投资项目加快推进、企业资金面逐步转好等因素影响,全区宏观经济先行指数上升至107.06,高于比1月份1.92点。构成先行指数的6个指标中,剔除季节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后,除产销率指数、平均消费倾向指数和贷款指数下降外,产成品资金占用指数(逆转)、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指数和新开工项目指数涨幅明显,从而拉动宏观经济先行指数呈现上升,预示未来一个时期全区经济将逐步回暖。

(三)宏观经济预警指数由偏冷的“浅蓝灯区”进入过冷的“蓝灯区”

2月份,全区宏观经济预警指数为18,自2012年3月份以来连续11个月徘徊运行于偏冷的“浅蓝灯区”下沿,今年2月份再现下行态势,继续下探至过冷的“蓝灯区”,是2002年以来首次进入过冷区域。

从全区宏观经济预警指数的10个分项预警指数看,2月份,消费指数、贷款指数突破正常的“绿灯区”下限,下探至偏冷的“浅蓝灯区”,成为本期宏观经济预警指数再次走低的主导力量。其余指数均无灯号变化,其中,工业指数、投资指数、工业企业利润指数、财政收入指数和商品房销售额指数仍运行于过冷的“蓝灯区”,外贸指数、居民收入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仍处于正常的“绿灯区”。

注:宏观经济预警指数是选取10个能够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指标合成,可综合反映全区宏观经济及重要领域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及运行状态。

以上监测结果表明,宏观经济预警指数走势仍存在下行风险,但继续下探幅度有限。从未来经济景气变动方向看,宏观经济先行指数呈现走高,以此判断,一致指数可能在今年下半年进入上行调整期,全区经济将现企稳回升态势。

二、主要指标走势分析

(一)进入2013年,工业预警指数连续两个月运行于过冷的“蓝灯区”

受能源、冶金、化工等行业增速减缓影响,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增值速回落,剔除季节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后,工业预警指数为114.12,比1月份下降0.34点,已突破偏冷的“浅蓝灯区”下限,连续两个月运行于过冷的“蓝灯区”,呈现下行趋势,全区工业经济增长形势严峻。

(二)投资预警指数在过冷的“蓝灯区”继续走低

受工业投资回落明显影响,2月份,全区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走低,剔除季节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后,投资预警指数为106.17,比1月份下降3.84点,已回落至过冷的“蓝灯区”中游,全区投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三)消费预警指数下行至偏冷的“浅蓝灯区”

受汽车、石油及制品类消费放缓、餐饮业消费降温等因素影响,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剔除季节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后,消费预警指数为110.96,比1月份下降0.91点。这是消费预警指数自2004年以来,首次下行至偏冷的“浅蓝灯区”,下探幅度尤为明显,全区消费呈持续回落态势。

(四)进出口预警指数回升至正常的“绿灯区”

2月份,外需逐步回暖拉动全区进出口总额增速降幅收窄,剔除季节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后,外贸预警指数为106.95,比1月份上升2.8点,已结束2012年以来的低位运行态势,上升至正常的“绿灯区”,全区外贸形势趋于转好。

(五)财政收入预警指数在过冷的“蓝灯区”继续回升

2月份,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虽同比下降11.7%,但相对2012年以来的下行趋势有所缓解,剔除季节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后,财政收入预警指数为113.99,比1月份小幅上升0.86点,呈现上行趋势,已接近过冷的“蓝灯区”上限,渐趋偏冷区。

篇10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服务业;流通服务业

[中图分类号] F0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1)08-0039-06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长三角区域以上海为核心,以江苏和浙江为两翼,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前列,担负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示范作用。长三角区域的服务业发展水平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各大区域中居于首位。

一、长三角区域服务业的崛起

近20年以来,长三角区域服务业持续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升。表1所显示的是2009年长三角区域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全国水平的比较。

总体而言,2009年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后期阶段,三次产业结构中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仍占据着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地位,但服务业产值比重与制造业的差距正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长三角区域的服务业发展水平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各大区域中居于首位。其中,上海已呈现出从“工业型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的态势,服务业产值比重以及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均达到50%以上,人均服务业增加值高达46,525.7元,远远超过其他地区水平[1]。江苏和浙江两省的服务业水平落后于上海,但人均服务业增加值均远远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

1.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变化

近年来,长三角区域服务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高。

(1)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趋势进一步加快,长三角各省市也逐步向服务经济转型,服务业在长三角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升(见图1)。

从全国总体水平来看,1990年~2009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稳步增加,由31.6%增长至43.4%,上升幅度达到了10%以上。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1990年至2000年这10年间服务业发展速度较快,2000年至今发展速度相对减缓。1990年长三角区域服务业占GDP比重为28.5%,2000年该比重为40%,到2009年达到44.8%。上海市作为长三角龙头,服务业发展水平最高,20年内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从31.9%上升至59.4%,增长幅度达17.5%。江苏和浙江两省服务业发展水平略落后上海,但增长幅度均在10%以上,分别为13.6%和13.7%。

(2)服务业就业人员比重不断提高。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地位不断提升的同时,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就业人员,服务业在总体就业人员中的比重不断提高(见图2)。

从服务业就业人员比重来看,全国以及长三角区域各省市都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2000年~2009年间全国及长三角区域服务业从业人员增幅基本保持在5%以上,其中2005年上海地区的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已经超过50%,2009年达到57.5%。江苏和浙江两省相较于上海,服务业就业比重偏低,2009年分别为35.4%和35.9%,但仍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增幅分别为6.6%和5.0%。

(3)服务业劳动生产效率不断提升。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不但服务业对GDP与就业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服务业本身的劳动生产效率也在不断增加(见图3)。

从服务业效率来看,不论是全国范围还是长三角各省市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长。1990年~2009年全国服务业劳动生产效率平均水平逐年递增,从4,515.60元/人上升至55,498.29元/人;长三角区域平均水平从6,816.93元/人上升至91,426.27元/人;江苏省平均水平从5,985.94元/人上升至84,736.82元/人;浙江省平均水平从6,104.91元/人上升至72,378.72元/人;上海的服务业水平较为发达,1990年服务业劳动生产效率为10,335.35元/人,1990年至2000年这10年间增长速度最快,2000年为88,789.08元/人,进入21世纪增速起初趋于平缓,之后稳步上升,2009年达到167,181.77元/人。

2.服务业内部结构状况

(1)产值结构。2009年,长三角区域服务业内部结构开始呈现出优化的态势。从服务业的四大分类(本文所采用的服务业分类法主要依据西方具有代表性的服务业四分法,即将服务业分为生产业、流通服务业、消费业和社会业[2] )来看,长三角区域生产业对服务业总产值的贡献较高,为40.52%;其次是分配业,为31.85%;消费业和社会业分别为6.61%和21.02%。从两省一市来看,上海市的生产业发展水平为49.39%,位于长三角前列,浙江省和江苏省分别为41.30%和34.52%(见图4)。

(2)就业结构。2009年,服务业内部就业结构也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从服务业四大分类来看,社会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长三角区域社会业对就业人数吸纳的比例为48.36%,流通服务业、生产业和消费业分别为23.69%、21.88%和6.07%。从两省一市来看,江苏省社会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强,为64.05%,浙江省和上海市分别为54.46%和28.21%。 上海市流通服务业和生产业就业占比在长三角两省一市中位于前列,分别为35.96%和26.57%;浙江省分别为16.82%和23.39%,江苏省分别为17.70%和15.72。浙江省、上海市和江苏省的消费业就业比重分别为5.33%、9.26%和3.53%(见图5)。

从各类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来看,1995年到2009年之间,服务业的就业结构实现了较大的调整。首先,流通服务业在服务业总体就业水平中的地位逐渐弱化,从1995年50.38%的就业比重下降至2009年的28.17%。其次,生产业和社会业的服务业总体就业水平提高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生产业就业占比的增长幅度更大,从4.70%增长至21.88%,社会业则从44.93%增长至49.95%(见图6)。[3]

二、长三角区域流通服务业的总体状况

上述分析可见,近年来长三角区域服务业迅速崛起。而流通服务业,又称分配业,是为第一、二产业与最终消费者之间提供联系的服务业,是服务各个产业部门使其得以发展的链条和网络,是各类生产要素在区域间流通的主要形式。[4]流通服务业的特征是为商品流通提供服务,本质上是一种连带性或追加性的服务,流通服务的需求和提供是在商品直接需求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5]

从流通服务业产值比重来看,1995年至2009年间,长三角各省市均有下滑。浙江省下降趋势最为明显,从61.05%降至34.52%,其中2000年至2005年间降幅最大,这与浙江省在此期间生产业比重提升较快有关。江苏省的流通服务业下降较小,从48.77%降至41.69%。之后也同样出现稳步发展的态势。上海市的流通服务业发展水平落后于苏浙两省,从44.53%降至28.54%(见图7)。

从流通服务业就业比重来看,1995年至2000年间,长三角三省市的流通服务业就业比重处于下降阶段。1995年~2009年浙江省从50.75%降至23.50%,江苏省从50.74%降至21.29%。上海出现了先降后升的态势,2005年为上海市流通服务业就业比重的转折点,2009年为50.93%(见图8)。

由于在流通服务业中,“物流”和“商流”是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基本内容,其对应的现代物流业(物流)和批发零售业(商流)占据着流通服务业的主导地位,所以下文就以现代物流业和批发零售业作为重点行业对长三角区域的流通服务业进行深入研究。

1.现代物流业

当今世界正呈现出生产国际化、贸易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物流服务已成为促进国际及(区域)贸易的必要条件。社会化大生产必然会引起国际(区域)分工,任何地区都不可能包揽一切生产活动,这就需要地区间的分工协作。现代物流业已成为一个新兴的、充满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现代服务产业。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地区间贸易范围逐渐扩大,物流业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见表2)。

2002年至2008年这6年间①,长三角区域16市的物流业产值在服务业产值中的占比均呈现出下降态势,这与前文中得出流通服务业产值占比降低的结论相对应。但现代物流业自身实现了较明显的发展,总的来看,长三角区域物流业产值平均增长率为61.98%,其中舟山的增长率最高,达340.93%;另外增长率在平均值以上的城市有上海(101.14 %)、南京(106.96%)、无锡(78.26%)、常州(66.29%)、泰州(100.29%)和嘉兴(91.78%)。

下文用区位商来分析长三角区域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区位商的计算方法为:某市物流业增加值在长三角区域的比重与该市服务业增加值在长三角区域比重之比。[6]图9和图10分别为2002年和2008年长三角16市物流业区位商分布,图中颜色越深表明物流业区位商越高,产业集聚程度越明显。

2002年区位商大于1.4的城市有泰州、湖州和台州;区位商处于第二层级1.2~1.4的城市为扬州、镇江和舟山;第三层级区位商为1~1.2的城市有常州、杭州和宁波;第四层级区位商为0.9~1的城市有南京、南通、苏州和嘉兴;上海的区位商为0.86,处在第五层级;无锡和绍兴的区位商则为最低水平。2002年至2008年间,长三角16市物流业区位商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舟山、泰州、上海和南京增长较为明显,而苏州、杭州和台州的区位商略为下降。2008年,区位商较高的城市为舟山和泰州;第二层级的城市为南京、湖州和镇江;第三层级的城市为扬州、常州、上海、嘉兴、宁波和台州;无锡处于第五层级;南通、苏州、杭州和绍兴则处于长三角最低水平。比较2002年和2008年长三角16市物流业增加值的区位商,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集聚态势,将这些城市集聚态势在长三角地图中表现出来(见图11),集聚路径大致为5条:

扬州南京;

南通上海;

苏州上海;

杭州嘉兴上海;

台州宁波舟山。

南京、上海和舟山3城市物流业集聚态势明显。

2.批发和零售业

对于一个区域的全部经济活动来说,贸易活动,尤其是区域内的批发和零售交易,是这个区域与外部世界最主要的“连接器”之一。通过对批发零售业的增加值数据进行分析,2002年~2008年间长三角各个城市批发零售业区位商之间的偏离程度逐渐拉大。2002年区位商最高的城市是无锡,数值为1.51;最低的城市是上海,数值为0.80;2008年区位商最高值为1.58,仍为无锡;最低值为0.65,该城市为舟山。从各城市的区位商变化来看,出现上涨态势的城市有南京、无锡、常州、镇江、绍兴和台州,其中涨势较为明显的为南京和镇江;其余城市的区位商均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下降,其中泰州、湖州和舟山的下降值均在0.3以上。从区位商的分布来看,2008年长三角16个城市可划归3个组别:第一组包括7个城市,分别为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和台州,区位商在1.10以上,这些城市有相对较强的贸易职能;第二组包括4个城市,分别为杭州、宁波、嘉兴和绍兴,区位商在0.90至1.10之间;第三组包括5个城市,分别是上海(这与上海的优势在于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等生产业)、扬州、泰州、湖州和舟山,区位商在0.90以下,这些城市的贸易职能相对较弱。从增加值的区位商来看,长三角区域的批发零售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转移趋势,路径从泰州、湖州和舟山向南京和镇江转移(见表3)。

四、结 语

长三角区域服务业持续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升。近年来,流通服务业在长三角区域服务业中的总体占比出现了下降趋势。但作为流通服务业的重点行业,现代物流业和批发零售业实现了较快发展。其中,现代物流业产值平均增长率为45.78%,并呈现出5条集聚路径,其中南京、上海和舟山3城市集聚态势明显;批发零售业方面,长三角区域贸易职能最强的城市为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和台州,且批发零售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转移态势,路径从泰州、湖州和舟山向南京和镇江转移。

[注释]

①由于长三角区域物流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数据目前全部更新到2008年,故本文数据更新到2008年。

[参考文献]

[1]上海统计年鉴2010[Z].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张祥建. 2009年上海城市经济与管理发展报告 [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3]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历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Z].

[4] 方远平,闫小培.大都市服务业区位理论与实证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5] 江小涓,裴长洪.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6] 芮明杰. 产业经济学[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Research on the Circul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He Jun

(Institute of Finance & Economics,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Shanghai 200433,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