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现状分析范文

时间:2023-10-09 17:29: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力市场现状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力市场现状分析

篇1

关键词 劳动者选择 生命周期理论 中国劳动力市场现状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与非均衡是由供求双方共同决定的,相对于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给更多的是由劳动者本人的行为决定,劳动者在衡量成本和收益之后,做出选择,包括是否选择工作,以及选择工作或是选择教育。

劳动者如选择教育,此时其身份是纯消费者和为未来投资教育的投资者,劳动者如选择职业,赚取报酬,其身份为消费者和储蓄者,为当期生活与未来生活做储备。劳动者在当时当地所做出的选择,无不是比较当期成本、当期收益,未来成本、未来收益后的选择。劳动者的选择会受到其在整个生命周期的规划所影响。

一、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与永久收入消费理论的借鉴

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提出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和弗里德曼(M.Friedman)提出的“永久收入消费理论”。这两种理论都有一个关于消费者行为的微观经济理论,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收入假说两种假说的前提为:首先假定消费者是理性的,其次消费者行为的唯一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

上述两种假说都体现了一个基本思想:单个消费者是前向预期决策者,有几点是相同的:第一,消费不只同现期收入相关,而是以一生或永久的收入作为消费决策的依据;第二,一次性暂时收入引起的消费支出变动很小;第三,当政府想用税收政策影响消费时,如果减税或增税只是临时性的,则消费并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只有永久性税收变动,政策才会有明显效果。而两者的区别在于,生命周期假说偏重对储蓄动机的分析,从而提出以财富作为消费函数的变量的重要理由;而永久收入假说则偏重于个人如何预测自己未来收入问题(高鸿业,2004)。

人在社会上有多种角色,因经济学中研究的偏重方向不一样,人既可以是消费者又可以是劳动者,成为消费者的前提必先成为劳动者,劳动者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都会做出各种选择,选择工作或是选择教育,选择教育的方向和内容,选择工作的类型和职业方向。本文认为人作为劳动者在生命周期中的选择,类似于生命周期假设和永久收入假设中消费者的选择,类比之后,本文认为劳动者在生命周期中的选择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劳动者选择不只同当期选择时的自身情况和所处环境有关,他的选择会结合当期的实际情况,并以一生的职业发展方向作为其决策的依据。

第二,劳动者在生命周期中对教育和工作的选择与其年龄阶段有很高的相关性,理性劳动者通常会选择在合适的年龄进行合适的选择,接受教育的年龄阶段比较固定,即接受小学至大学教育的年龄阶段是相对固定的。除接受教育的其他阶段,劳动者选择工作,其工作的时间包括工作、寻找工作以及失业的时间。

第三,由于劳动者做选择时,会站在其整个生命周期的基础上考虑,以整个生命周期效用最大化为目标,所有劳动者当期选择也受其对未来预期的影响。“尽管所有的人都会认为未来的收益不如等量的当前收益更有价值,但是心理学家用看重当前(pre―sent-oriented)以此来描述那些对未来的事情或结果不是非常在意的人。看重当前者就是指那些用很高的贴现率(r)来对未来的收益加以折现的人。”(伊兰伯格,史密斯,2007)看重当前和看重未来预期的劳动者都会以整个生命周期的规划为前提,所不同的是其贴现率不同。

第四,劳动者生命周期的两个重要的选择,教育与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相互具有替代效应。劳动者生命周期的生存和工作的的总时间是确定的,按60岁退休计,劳动者将在这60年中去分配其教育与工作的时间,选择受教育必定会损失工作的时间,反之亦然,所以教育与工作是相互替代的关系。

第五,劳动者在生命周期中有三种身份的共存和转变,这三种身份分别是消费者,储蓄者和投资者。劳动者的消费是现期的支出,包括生活成本和教育成本;储蓄来源于现期收入,为未来考虑而作的储备,未来可以得到确定收益;投资来源于现期收入,也是为未来考虑做的决定,未来得到的收益不确定。教育属于投资,接受教育的预期不一定与未来的真实情况相符合。

第六,短期社会的教育与职业变动引起劳动者选择时的教育与就业方向变动较小,劳动者将会受长期变动趋势的影响。

二、生命周期理论在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应用

在我国学历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包括:高中,职高,中专,技校)、大专(大学专科)、大本(大学本科)、第二学士学位班、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我国自1986年开始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照目前看来,由于义务教育的年龄段限制,且初中毕业者选择相对较多,中国劳动者生命周期中第一个重要的选择时间为初中毕业时(约15―16岁),初中毕业后有三种选择,即第一,直接工作,第二,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教育及各种短期职业培训等。它为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第三,继续上高中,为日后接受高等教育做准备。

劳动者第二个重要的选择时间为高中毕业时(约18―19岁),高中毕业后有两种选择,即第一,工作;第二,参加高考,高考分流后,选择读大专/高职,或读大学本科。

在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这两个选择时段中,劳动者的选择不仅决定了自身未来的发展前途,当无数劳动者的选择具有相同的指向性时,其职业选择也集合为了社会劳动力市场的普遍现象。现今中国劳动力市场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民工荒”等问题。这些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相关原因有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中国人口结构性问题,本文认为从劳动力供给方面出发,中国劳动力市场的这些问题与劳动者生命周期的选择有关,这两个时段的选择将决定劳动者未来生命周期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本文将讨论在劳动者做出选择时,是什么影响劳动者的选择,以及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如何基于对未来的预期而在现期做出选择。

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时,劳动者如选择投资教育,则是纯消费者,没有任何其他收入来源的,要继续学业,教育和生活的费用由父母负担,劳动者的选择是自身和父母所组成家庭的联合决策所决定的。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平衡性,在基础

设施建设,劳动者收入、消费方面,城市和农村都存在较大差距,城市家庭和农村家庭的收入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作为劳动者在进行生命周期的教育和就业选择时,面临的自身状况和对未来的预期是有很大区别的,这将直接导致其选择的不同。

(一)关于农村居民的选择

据统计,农村人口从90年代起虽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一直比城镇人口高,2006年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6%,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44%(注1)。上个世纪80年代,高校中农村生源还占30%上。而目前城乡大学生的比例分别是82.3%和17.7%。农村大学生比例三十年来下降一半(数据来源:广州日报,2009-01-23)。从以上数据可以判断,上世纪80年代,占全国总人口八成的农村人口拥有占当时全国大学生总数三成以上的农村大学生,而到了2006年,占全国人口近六成的农村人口只拥有占全国大学生总数不到两成的农村大学生。按比例来说,农村大学生数量下降的比例快于农村人口下降的比例。

是什么让农村大学生数量下降了呢?

如图1所示,16岁是初中毕业生的年龄,如选择读高中,考大学是其最终选择,22岁大学毕业,其间有六年的时间,选择读大学后,其成本包括六年间放弃的工资性报酬以及生活费、学费。这六年中劳动者是纯消费者,其与父母的家庭为劳动者共同进行教育投资。而教育投资的费用来源于其家庭中父母当期收入和之前的储蓄,如教育投资的费用等于或大于此家庭中的收入和储蓄,此家庭将负债,生活肯定会难以为继,基于对未来劳动者受高等教育后整个生命周期中收入的起点和增速较高,此家庭会选择负债进行教育投资。

但目前的问题如图一所示,工资性报酬流B代表初中毕业后直接工作的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工资性报酬流A代表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毕业后的工资报酬,工资性报酬流C代表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后的工资报酬(大学生与农民工工资待遇出现趋同趋势(注2))。从图1可以看出,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选择读大学的成本没变,某种程度讲可能是增加的,而总收益确在下降,由之前的收益1与收益2之和降到了现在的收益2,这意味着现今一个农村家庭为孩子受高等教育所进行的投资,与以往相比,劳动者会在生命周期中用更长的时间去偿还,这会使家庭所承受负担加重,其心理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以上分析显示农村居民选择读大学的比例下降了,他们一般会接受收益较小,负担较轻的选择,义务教育之后即初中毕业后直接工作。统计数据也支持了这一点,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中,80后平均为18岁,90后平均只有16岁,16岁、18岁的年龄,基本上意味着新生代农民工一离开初中或高中校门就走上了外出务工的道路(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

(二)关于城镇居民的选择

自1999年开始的大学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呈大幅上升的趋势,就业率自2007年开始呈下降趋势,基本形成供大于需的局面。研究表明,随着学历的增加,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在城市,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2006年1月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农村大学生比例的降低,城镇大学生比例相应升高,为什么在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城镇居民的适龄劳动者中选择大学及以上教育的也越来越多。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2010年7月通过民意中国网和互动百科网,对1718名公众的在线调查显示,80.1%的人认为现实生活中存在明显的学历门槛。求职招聘、评定职称和职位晋升,成为学历门槛最明显三大领域。在上市公司中,公司高管是高收入人群,统计数据显示:公司高管本科以上学历占到了七成以上,高层管理人员学历与月薪成正比(注3)。劳动者对高学历的预期是有根据的,高学历的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晋升的机会更多,更有可能得到更高的边际收益。

如图1所示,相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城镇家庭的整体收入较高,投资教育对家庭负担较轻,虽然大学生就业状况不如之前,但在职业生涯中,投资高等教育比未接受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的边际收益会越来越高。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分析,城镇居民在投资教育的负担相对较轻的情况下,出于对未来收益的预期,会更多的选择接受高等教育。

(三)关于“民工荒”、“公务员热”问题的生命周期分析

从生命周期理论的角度来看,“民工荒”、“公务员热”与劳动者对工作的稳定性诉求与未来工作能力下降后能享受到的福利政策相关。“民工荒”并不是劳动力供求市场中静态的供不应求,从劳动者的角度讲,未进行进一步的高等教育投资,导致其职业生涯中连续的工资性报酬的增长率较低,而且职位升迁的机会不多,加之农民工社会保险覆盖面较小,农民工的工作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他们工作的目的就是在有工作能力期间,选择其当期收益最大的工作。农民工的这种工作不稳定也导致了其选择的随机性更大和其选择的稳定性更低,受当前政策和经济环境影响也更大。当政府取消农业税,农民的农业性收入提高后,当农民有了一定积累可以自己创业时,即当农民有了多种选择可以维持生存和生活时,企业的不稳定工作和低社会保障功能对他们来说吸引力自然就降低了。

“公务员热”中报考公务员的大部分是大学生及以上学历,最近几年,政府为提高公务员素质,学历在职务晋升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公务员在职业生涯中工作稳定,福利待遇高,退休后享受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养老保险。在生命周期中的工作和退休阶段,公务员这个职业对高学历劳动者都很有吸引力。

三、从劳动者选择的生命周期理论角度的政策建议

在劳动者选择的生命周期理论中,每个劳动者及家庭都是根据一生的全部预期决定其选择的,即每个劳动者及家庭在每一时点上的教育和职业决策都反映了该劳动者及家庭希望在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达到的理想分布,以实现一生效用最大化的企图。

劳动者的整个生命周期由受教育、工作与退休三个连续的阶段组成,每个阶段的目标都是使本阶段达到理想状态,此阶段理想状态为下一阶段的开始做最佳的准备,并以整个生命周期的效用最大化为目的,其受教育阶段为消费和投资教育阶段,工作阶段为消费和为未来储蓄阶段,退休阶段为纯消费阶段。国家政策的制定不应只具有短期有效性,应根据劳动者的生命周期选择更

有针对性和连续性。

第一,要缩小城乡差距,在劳动者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即在接受教育的阶段,使农村人口能获得更加平等的机会,首先应加快城镇化进程,让进城的农民享有和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险,解决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有更多的收入用于自身的发展和后代的教育。加快城镇化进程,让更多进城农民工的后代能享受到与城市孩子相同的教育资源,让他们在面对未来的选择时可以更多样化,渐渐摆脱单一的打工的局面。

第二,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的趋势,国家应做好产业结构调整,让更多的企业需要高素质人才,让更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有用武之地。

第三,让学历具有更加完备的信号功能,学历成为真正具有代表劳动者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资格证书。

第四,让每个劳动者在职业岗位上都能预见到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晋升的机会,让就业体系成为良性循环的体系,如果让大量劳动者随时处于不稳定的就业状态下,即低学历低技能低保障劳动者的存在,很容易在某一阶段爆发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第五,中国已进入并将长期处于人口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的生存和生活不只依靠国家的对他们的医疗保险盒社会保险,最重要的是能让这部分人口在工作阶段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和国家经济的增长积累合理的财富,国家应在国民收入再分配和健全投资市场上下功夫,特别是具有垄断性质的上市公司占据国家优质资源,具有长期增长稳定,收益率高的特点,应拿出更多的财富在二级市场上与投资者分享,以另一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注释:

1 2000年每十个中国人中就有三个以上居住在城镇,农村人口比重已经从二十年前的80%以上减少到不足70%。国家统计局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06年底中国大陆城镇人口为5.77亿,农村人口为7.37亿。农村人口仍占56%。

2 中国社科院的《2009人口与劳动绿皮书》,称随着大学毕业生的增加和有经验的青年农民工的抢手,两者工资待遇有趋同的趋势。

3 《2005中国企业竞争力监测报告》指出:公司高管本科以上学历的占到71.85%,其中受过本科教育的高管占总人数39.3%,拥有研究生学历和博士学历的高管则分别占总人数的25.43%、7.13%。《中国证券报》公布的一份关于1999年度中国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学历结构的调查分析报告调查显示:高层管理人员学历与月薪成正比,硕士以上学历的管理人员比大学学历段高,平均在1.28万元到1.4万元人民币,大学与大专学历的月薪差距不明显。在1.13―1.3万元人民币之间。除董事会外,学士学历与专业文凭以下学历人员的月薪也有较大差距。

参考文献

莫迪利亚尼:《莫迪利亚尼文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

篇2

关键词: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2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2-0116-02

失业通常分为三类,即周期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后两种失业统称为自然失业。其中,摩擦性失业是由经济运行中各种因素的变化和劳动力市场的功能缺陷所造成的临时性失业,一般是由求职的劳动者与需方提供的岗位之间存在着时间滞差造成的。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不相适应所引起的失业。

一、中国失业现状分析

1 结构性失业及其具体表现

结构性失业的特点是职位空缺与失业并存,即市场上存在着大量失业的劳动者,但同时一些行业的工作岗位空缺,找不到适合的劳动者。结构性失业并不是劳动力需求不足,其根源在于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不能适应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动,是因为一段时期劳动力的技术结构、地区结构、职业结构不能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动。

比较有代表性的结构性失业是以大学毕业生为代表的高学历群体就业难这一现象。直接表现为大规模扩招和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数量少之间的矛盾,据统计,1998年大学毕业生不到83万,2006年后这个数字上升至307万,而同期城市新增就业岗位远远达不到毕业生的增长速度。除了供需总量上的矛盾外,大学毕业生专业与需求之间的差距也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中国教育体制改革与市场化发展进程相比存在滞后,所培养的毕业生在专业上与市场需求间存在矛盾在所难免,因此若干专业会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或者若干工作岗位找不到合格毕业生。

2 摩擦性失业具体表现,

从中国劳动力市场供需情况看,摩擦失业所反映出的矛盾主要在于,求职者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找到合适的岗位,而用人单位有时又很难寻找到具有某种特殊技能素质的人才,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是导致摩擦性失业的主要原因。 对中国摩擦性失业最具映射作用的是中国独特的春运现象。中国每年都有1亿多人次的春运规模,春运的主体包括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民工,他们可获得的绝大部分工作信息来源是同乡或者亲戚介绍,如果没有介绍源,外出找工作会变得十分困难,因此,农民工向就业市场流动所依赖的信息渠道有限、单一,导致部分摩擦性失业。进一步分析,农民工跨地区流动的成本非常高昂,高成本的流动影响就业并导致一部分摩擦性失业。

中国就业服务市场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发展也是造成摩擦性失业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求职者不能获得方便、及时、有效的就业市场信息;另一方面,招聘单位也不能获得真实、及时的应聘人员信息,双方交流的渠道――就业服务市场不够通畅,影响劳动力的高效流动。

二、影响失业的原因分析

1 结构升级和资本构成提高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造成就业弹性的下降。一般来说,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会带来就业机会的减少。在中国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出现了“高增长低就业”现象,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下降。从数据上看,“九五”期间GDP年均增长8.6%,年均增加就业人数804万;“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长9.5%,年均增加就业人数只有748万,比“九五”时期少56万人。就业弹性系数也处于下降状态。“九五”时期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为0.13,但到“十五”时期,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下降到0.11。

产业结构调整造成劳动力供需出现矛盾。首先,中国第一产业科技水平日益提高,不少劳动力得以释放,涌向第二、三产业。其次,中国第二产业正经历“资本深化”进程,因此,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并没有有效地扩大劳动力需求,在扩大就业需求方面效果并不理想。最后,中国第三产业发展尚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因此,在发挥吸收劳动力方面的优势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2 劳动力市场尚未完善

中国劳动力市场是在传统二元分割的城乡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尽管当前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大大提高,户籍制度改革也获得了深化,但阻碍劳动力流动的制度并未彻底改革,城乡二元体制与就业歧视依然存在。

首先,城乡分割、区域封闭的户籍就业制度仍存在。中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把城乡居民分为在权利、机会和风险等方面存在极大差别的两部分,在人口迁移政策上严格控制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具有明显的城市偏向,从而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正常流动,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剩余。

其次,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厚此薄彼”。在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下,城市居民能够获得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农民则长期被排除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覆盖率低、社会化程度低、资金来源单一等问题长期存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发展“稳定器”的作用基本得不到发挥,成为当前制约农业人口就业的重要因素。

第三,地方保护主义限制劳动力自由流动。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解决本地的就业问题限制外地工人进入本地就业,表现在就业机会上。进城农民工和城市中那些教育程度较低、非专业技术性劳动力同属次级劳动力市场,当地政府政策倾向首先从职业上对农民工予以歧视,许多城市都对农民工进行总量控制、职业和工种限制等。

3 教育与培训尚待进一步发展

首先,中国缺乏多形式、多层次系统的培训体系。当前的培训层次不高且单一,更多的集中在基础性培训,没有更好地发挥全社会系统职业培训对劳动力资源的素质优化和结构调整。其次,职业培训主体比较单一、投入不足。目前企业是职业培训的主要承担者,而当前国内企业普遍存在培训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投入占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相对较低,即使开展培训,实际用于职工培训方面的花费也并不高,效果并不明显,企业培训工作由当前的简单培训向高技术含量培训转变仍有相当的路要走。第三,职业培训缺乏制度约束。

从教育角度讲,中国的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矛盾。近年来,中国教育体制落后、教育结构不合理使劳动者“学非所用”矛盾突出,教育供给结构与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需求结构不相适应,具体表现为不同学科和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中的处境不同、高等学校毕业生本身的综合素质不高,知识面比较狭窄等。

三、应对失业的对策分析

1 优化产业结构调整

根本上讲,失业属于经济问题,最终必须运用经济手段予以解决。中国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

本资源、自然资源和技术资源则相对贫乏。在这种状况下,处理失业问题首先应该充分认识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这一事实,更多考虑用劳动力资源来替代资本、技术等稀缺资源,在继续保持第二产业发展势头的同时,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提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具体的做法根据不同产业状况有所不同。

第二产业对失业的影响作用可谓举足轻重,不仅因为在建筑业、制造业等具有代表性的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规模占比相当大,更重要的是,第二产业存在着明显的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效应。因此,处理好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十分重要,相比较而言,劳动密集型产业符合中国的资源禀赋特征和比较优势原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重视生产技术进步能够使中国稀缺的资本得到更好的利用。

第三产业是解决中国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第三产业具有劳动密集型、就业弹性大的特点,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相当突出。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不快,水平不高,吸收劳动力的潜力没有获得释放。

2 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这一政策是缓解中国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的治本之策。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体系首先需要做以下两个方面工作:一是通过确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地位,打破劳动力流动在地区、部门、城乡之间的各种制度性的障碍,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各种行政性分割,形成完善的市场就业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尤其是对于农民的跨地区流动就业,要消除歧视性的政策,实现平等竞争;二是加强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尽快建立起社会化、高效率的就业信息网络。促进就业岗位信息的充分传达,减少因摩擦产生的岗位流失和职工失业。

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缓解结构性失业的矛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还可以促进失业者就业、减少在职者的失业。中国长期以来对职业教育的忽视造成的职业教育落后、职业培训不发达的局面,必须通过加大投入、强化舆论引导等方式予以改善,在全社会形成重视职业教育和培训,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不仅鼓励用人单位重视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同时引导在职和失业者主动提高技能。最终要通过加大职业教育的改革力度,形成以市场为导向,服务就业、促进就业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

3 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劳动力的有序流动

篇3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ccounting is imperative, which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and promoting the conditions for enterprise development, but the implem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ny new things need to take the objective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social systems as a foundation and protection.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introduced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accounting, and finally made status analysis of condition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ccounting in 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关键词:推行;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现状分析

Key words: implementation;human resources;management accounting;status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5-0139-02

0引言

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将是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利用人力资源的价值管理方法――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它是以货币形式反映并控制经济组织中的成本和管理活动,是会计科学中一个新兴的分支。

1人力资源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人力资源会计轫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美国的巴登和赫曼逊首先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这个概念。应该说:人力资源会计曾经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获得较快的发展,一些公司纷纷效仿,采纳了人力资源会计制度。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研究始于80年代初,1980年,著名会计家潘序伦先生在上海《文汇报》发表著名文章,提出我国必须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研究,建议既要计量人才成本,又要讲求效益,率先在国内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研究问题;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随着知识经济的初见端倪以及整个社会对知识经济的关注,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呈现出“柳暗花明”的现象,人力资源的会计问题成为新经济下会计问题的热点。

2人力资源的定义取向

2.1 西方会计学者认为人力资源是不变资本(简称C),是介于智力成果与一般资源的以独特形式存在于企业中的特定资产,具有资产的一般特性:①它蕴藏着可能的未来收益;②它为某一特定的主体所拥有或控制;③为取得或控制人力资源的交易或其他事项已发生;④它可以用货币计量。就是说:人力资源是一种无形资产,其理由是劳动力的使用权没有实物形态,企业在聘用期内可长期使用,且能为企业带来利益。

2.2 我国会计学者站在马克思的实用价值理论的立场认为人力资源是可变资本(简称V),其核心是劳动力。

2.3 面对我们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将人力资源确定为可变资本还是不可变的理论我认为都有些片面。目前,理论界对此提出三个观点:一是具有一定能力的人(总和);二是包含于人体内的特定能力(智力或体力);三是具有服务潜能的抽象的人。相对而言,我认为第一观点更为科学合理,因为它不仅体现了人力资源的质的规定性(既“人”),而且体现了其量的规定性(既“人口”),同时它也强调了作为人力资源的人应具备的基本前提―有劳动力或服务潜能,可以简单的说,人力资源=C+V。

3推行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重要意义

首先,推行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室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确认、计量、记录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并对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加以分析。其次,推行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是提供人力资源投资信息的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会计通过人力资源取得、开发的耗费和产生的效益等数据信息,不仅能够反映投资效果,而且能够有效地控制和调节投资行为,提高人力资源投资的经济效益。最后,推行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是提高使用效率的需要。企业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必须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训,为了使每个人能衡量自己在企业中价值,激励员工充分发挥积极性,必须借助富有说服力的数字资料予以说明,以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

4我国推行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条件及现状分析

目前,理论界对人力资源会计模式的探讨主要有三种: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人力资源权益会计。与其他两种会计模式相比,人力资源权益会计更具有使用价值,更符合我国国情,因为它充分肯定了人力资源所有者与财力物力资本所有者平等的产权主体地位,肯定了人力资本所有者参与企业剩余收益分配的权利,它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与财务资本的有效结合,企业资源的充分利用和运作效率的提高,更有利于社会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下面我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4.1 从客观经济条件角度分析

4.1.1 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推行人力资源会计,需要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和价值进行计量,只有建立人才自由流动、信息公开的劳动力市场,才能为企业人力资源会计核算提供客观依据,降低人力资源会计的推行成本。目前,由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与社会政治制度变革滞后之间的矛盾,我国劳动力市场呈现多重分割局面,具体表现为:城乡分隔、地区分隔、部门分离、劳动力市场与从属劳动力市场分隔等,这种局面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无法发挥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作用,从而影响企业对人力资源取得和补偿的价值估计,降低了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质量。

4.1.2 完善的分配制度推行人力资源会计,肯定人力资源所有者参与企业剩余价值分配,需要有完善的分配制度作保障。现阶段,我国的价值分配制度还处于探索阶段,而生产要素参与与企业剩余价值分配的形式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还无法为人力资源了解的推行提供制度支持。

4.1.3 完善的产权制度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仍集中在如何建立国有企业出资人制度,如何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对于将人力资源纳入企业产权制度设置尚未涉及。人力资源权益会计的核心是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价值分配的问题,这将影响到企业现有的收益分配格局。只有确立新的人力资本与资本平等的产权关系,现行会计才能由传统的对资本价值运动的反映转为对全面产权价值运动的反映,人力资源会计才能得以推行。

4.1.4 技术条件人力资源会计的推行依赖于高水平的会计队伍和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性质。这些工作需要高素质,高效率的会计人员利用以计算机,网络等为主的信息技术进行会计信息的加工,处理、存储、传输和应用,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4.2 从会计角度分析

4.2.1 确认理论界对人力资源是否符合资产的定义和性质,是否将人力资源确认为人力资产等方面存在分歧。按照FASB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要素的确认必须符合四项基本条件:①可定义性;②可计量性;③相关性;④可靠性。那么人力资源是否可以资产呢?这一直是许多年来诸多学者提出质疑的一个问题。资产是“一个主体,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所拥有或控制的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从该定义可以看出,资产的本质是“未来经济利益”,那么,主要能够为企业贡献未来的经济利益,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就不该有所区别,而都应该在财务报告中进行一致性的表述。

4.2.2 计量如何对企业人力资产进行计量一直是理论界探讨的热点之一。在人力资源权益会计模式中,确认人力资产的同时会带来企业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因此,对人力资产计量也要分为两部分进行:一是对企业使用人力资源应支付补偿而形成的负债部分,主要按以工资为基础的计量方法确定。二是对人力资本增加所有者权益的部分,主要以人力资本所有未来的财富创造能力为估计顾及基础它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本所有者最终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数额。目前,学术界虽提出许多人力资本的计量方法,但由于劳动的主观能动性,无论是以工资报酬率为基础还是以收益为基础的价值计量方法,都以众多假设条件为前提,从而导致数据结果因客观性较差、成本较大而难以被接受。

4.2.3 记录会计上对人力资产的记录,主要指将人力资产纳入账户体系进行后续反映的阶段。目前,对人力资源会计的探讨更多重视劳动者将人力资本投入企业后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问题,而忽视了人力资源作为资产后劳动者对企业承担亏损的处理,事实上,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和经营成果,主要取决于有主观能动性的劳动者,包括管理者的领导才能,劳动者的积极性的发挥等方面,因此劳动者对企业盈亏承担重大责任。

4.2.4 报告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从某种程度上讲,企业层次和经济范畴的人力资源会计报告是否必要,取决于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笔者认为:在缺乏基本的人力资源科技信息披露的情况下,资本市场无法及时进行“学习”,相对科学地评价企业的市场价值。因为企业通过对员工的培训,若不通过人力资源会计的相关方法和程序加以资本化,在信息不对称和交易费用存在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可能并不了解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战略。此外,企业对人力资源的追加投入,可以理解为以牺牲短期的现金流量为代价,换取持久性的现金流量,而企业的市场价值取决于其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因此,可以肯定,如果企业关于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无法恰当地向资本市场进行报露,那么将导致资本市场低估企业未来的持久性盈利能力和投资报酬率,而且也可能导致企业价值的不确定性。

可见,无论是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价值会计模式,还是权益会计模式,人力资源的特殊性质使现有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体系还存在很多缺陷,无法为人力资源会计的推行提供理论支持。同时,客观经济条件的缺乏也是制约人力资源会计顺利推行的因素之一。因此,我们除要在现有理论基础上有所突破,还要进一步完善理论体系,同时,我国也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积极为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推行提供有力的制度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毛付根主编.《管理会计》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2]堂本估.人力资源会计中人力资源定义的取向.财会通讯,2001,(2).

[3]李世聪.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财会通讯,2001,(8).

[4]葛家澍,杜兴强.人力资源会计及人力资源信息披露的彩色模式(上、下).财会通讯,2001,(11)、(12).

[5]杨纪琉.会计专题.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7.

[6]李翔华.会计基本理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

篇4

关键词:大学生 蚁族 蚁族焦虑

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劳动力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型,尤其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形势下,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倾向于留在一线或二线城市。根据相关调研,“蚁族”群体的人口规模已经达到上百万。但与实际存在的“蚁族”数量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根据当前阶层的发展状况可知:大学生“蚁族”群体逐渐成为一个被重视的社会群体,这个社会群体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对象,人们对该群体一方面寄予同情,另一方面思考如何转变。

一、大学生“蚁族焦虑”内涵及特点

(一)大学生“蚁族焦虑”内涵

大学生“蚁族”群体主要指生活在城乡结合部的收入较低的大学毕业生,其具备以下特点:高智、弱小、群居,以80后、90后大学毕业生居多。因此被比喻成“蚁族”。大学生“蚁族焦虑”是在校大学生被所存在的“蚁族”现象所影响,从而对未来毕业后的工作生活产生迷惘和困惑,所导致的心理焦虑。

(二)大学生“蚁族焦虑”的特点

大学生“蚁族焦虑”主要指在当前情况下面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主要指个体的处境与当前心理状态的吻合程度。根据对当前大学生“蚁族”群体的调研可知,其主要心理特点如下:忧虑、急躁、悲观、抑郁、不满等。该类群体在上学时期,主要是考虑到未来会出现的各种不适应,挤出一定时间从事各种兼职活动,其一方面想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适应当前社会现状;另一方面还可以赚取一定的生活费用,减轻经济压力。

二、大学生“蚁族焦虑”现状分析

根据以往对当前大学生压力的调研表明,存在着各种压力源。其中包括个体因素、学习因素与人际交往因素等,本文通过对当前大学生的生活状况进行分析,探究当前大学生“蚁族焦虑”的现状。其中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1.个体因素。主要指大学生个体的家庭状况及性格特点。在最近几年,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推进我国实施各种教育政策,提升当前学校教学质量,我国大学生自身面临着诸多压力,这就会促进该类群体的压力呈现多元化。2.学习因素。在我国当前发展背景下,学习成为当前农村孩子的唯一出路,在受到家族思想的影响下,农村的孩子为了更好的发展,他们就会以上大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而实际教育回报与理想差距过大,就会导致其产生一定的思想压力。3.人际交往因素。在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定积聚现象,也就是家庭条件类似的群体会相互选择在一起,表现为相互吸引的现象,而家庭背景差异较大的群体则相互排斥。不同类别的学生群体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排挤,其中弱势群体学生强烈的自尊心会受到损害,并且在心理有一定的自卑感,时间长了都会影响其性格的形成,从而变得内向、不合群。

三、大学生“蚁族焦虑”原因分析

(一)劳动力市场二元体制的结构矛盾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劳动力市场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其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伴随着当前劳动力市场的转变,各种劳动力的缺失造成了当前的不平衡性。而且在当前的劳动力市场还存在一定就业歧视,导致大学生群体在就业机会与薪酬待遇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二)高等教育体系不完善

伴随着当前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完善的状况。其中包括高等院校规模盲目扩张,综合性院校也在逐步增加,在专业设置上呈现一定的精确性,而且受教育水平不能够解决当前各种就业难题。一些综合性高校盲目扩大规模,增设专业,导致当前各种设置不够标准,而且还不能推动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三)传统就业观念的误导

随着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当前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就业难题,因此出现了一大批“蚁族”群体,在很大范围内传统的就业观念还在影响当前的大学生,部分大学生还相信“精英就业论”,过于高估自己的位置,导致期望值过高,落差太大。这使政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政府面对当前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过各种宏观调控政策,控制当前逐步加剧的失业问题。在解决过程中,采取灵活的手段,针对当前具体问题进行剖析解决。

四、大学生“蚁族焦虑”引发的对策思考

(一)坚持人生观理论指导,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人生观指导当前大学生如何坚持正确的方向,全面发展,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自己的价值理念,解决人生中面临的各类问题。

(二)坚持青年教育理论指导,引导青年健康成长

青年教育理论是马克思青年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坚持一定的原则,把其作为自己成长的重要支撑。该类理论指导当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挫折。在当前各种发展途径中,推进各种就业措施的实施,解决当前大学生“蚁族焦虑”问题。

(三)社会和高校应关注大学生“蚁族焦虑”问题

当前该类社会群体还仅仅局限在媒体宣传,而没有深入对该类群体进行调研,无法理解“蚁族”群体的心理现状。因此,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通过不断提高对“蚁族焦虑”的认识,最大限度促进当前各种活动的开展,提高当前大学生的奋斗精神。

(四)社会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居住观

“蚁族焦虑”的实质是就业难和住房难,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面临各种就业问题,其中住房问题比较难以解决,蚁族群体中的大部分是来自农村或者收入较低的城市居民,其成长环境会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想法比较保守落后。

五、结语

总之,大学生“蚁族焦虑”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当前高等教育中,需要大学生自身提升其综合能力,同时政府设计科学合理的就业政策,协调解决“蚁族焦虑”问题。

参考文献:

[1]廉思.蚁族[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李磊.大学生心理焦虑问题及其化解[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01).

篇5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连创新高,庞大的高学历就业人口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给结构,随之产生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大学生就业难除了与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周期波动相关外,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择业偏好与劳动市场需求的错位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如果就业观念不转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很难有根本的改善。基于此,我们希望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研究大学生择业偏好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缓解大学生择业与现实需求的矛盾,帮助大学生毕业后正确地在市场定位提供客观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发达国家对大学生择业的研究大多从需求、供给与供给匹配方面来进行理论架构。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会调节三者之间平衡。国外研究大学生择业偏好更侧重在劳动力的供给方面做研究。

瑞士实施供给导向的劳动力市场政策,非常重视发展教育,确立终身教育体制,可以达到使劳动力的择业偏好得以修正,顺应市场需求;在美国,高校的教学与市场需求结合紧密,培养学生适应市场需求能力,使自己的偏好也能顺应市场的改变而改变,提高就业率。

(二)国内研究现状

根据《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即“就业蓝皮书”)中调查的数据显示,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有82.1%的人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1.6%的人自主创业;有9.3%的人处于失业状态,其中1.1%准备国内外读研,6.1%准备继续寻找工作,还有2.1%放弃了继续求职和求学。

1、偏好热门职业。热门专业人才供应量供大于需求量造成专业结构性失业。因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被列为高失业高风险型专业,也就是红牌专业。

2、偏好经济发达的地区。大学生喜欢“孔雀东南飞”,独独钟情于北京、上海、广东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3、薪酬期望值过高。此前有过关于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

4、偏好稳定的工作。近年来,公务员考试成为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就职的首选,成为一名公务员,虽然收入不高,但安全稳定。

三、特色与创新点

现有研究着重于大学生择业偏好的现状描述,较少关注其影响因素。本项目则基于抽样调查分析方法,对大学生择业偏好的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本项目采用统计学和社会学的调查方法,在校内随机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大学择业偏好及其个人和家庭人口学和社会经济状况的主要指标,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及回归分析研究影响。

四、研究方法

(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在分析岷县当归的现状时,需要引用当归近几年的产量和销量等各项指标的数据,这时就要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语言描述和总结,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如统计学知识对其进行深层次地计算和研究。

(二)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相结合。在分析岷县当归产业的发展对策时,既要注重整个产业链即宏观方面的整合,又要加入企业管理即微观层面的分析,以便更好地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在研究过程中,通过走访岷县中药材龙头加工企业,能获得大量贴近现实的一手资料,在查阅相关中药材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把理论和现实联系起来,使研究结果更具可靠性和真实性。

(四)现状分析与超前谋划相结合。通过对岷县当归产业链发展现状的分析,找出当归产业链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并提出岷县当归产业链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发展方向,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建议。

五、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所提出的建议

(一)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需要转变。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全面衡量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国家、政府、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把大学生就业问题当作高等院校长期工作来抓,这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

(三)各学校要在大学生就业期间,加强就业方面的指导、宣传。设置社会需要的专业学科,是大学生在就读期间学到一技之长,为就业奠定基础。

(四)制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计划,扩大就业岗位,营造适合大学生发展的环境,真正实践把扩大就业作为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

(五)用人单位要适当改变用人的原则。在用人上,用人单位要改变过多的歧视,应该更多的看中学生的能力,应该给学生适当的机会锻炼自己,来验证学生的实际能力,不要以其缺少什么而拒之门外。

参考文献:

[1]刘怡.国外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比较研究 [D].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2]曲岩,刘继云. 统计学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张宏军 . 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偏好及其解释——一个基于LMS理论的分析框架[J].学术探索,2009(2)

篇6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影响因素;对策分析

一、新生代农民工概念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大约1个亿。他们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不是那么熟悉。另一方面,他们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而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新生代农民工年龄18岁到25岁,以“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

(1)给调研人员的直观印象:他们通过第一代农民工带回去的信息,对城市充满了向往,甚至有些“80后”本身就是跟着打工的父母在城市上学的,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城市为坐标,对农村完全陌生。从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看,他们完全离开了农村,成为与父辈相区别的城里人。

但在另一方面,与城市的同龄孩子相比,他们学业不精,缺乏高等教育机会,很多人初中毕业就开始打工。他们和城市孩子一样被娇惯,没有父辈的吃苦忍耐精神,看不上低收入的体力活,又没有机会找到高收入工作。

(2)追寻“下一个城市”的理由:“80后”农民工,由于不满现状而到处“漂泊”。这本身是市场对劳动力的调剂行为。但是,由于他们本身的劳动技能并未因此而提升,因此流动并没有明显改善他们的境遇。

(3)“80后”的打工价值观:上一代农民工中,愿意把孩子带出来读书的,基本上都是想藉此让孩子跳出农门,进入城市;而第二代农民工进城的主要理由是改变自己的农民身份。

新一代农民工中有许多都是携家带口进城务工,这与老一代农民工“单打独斗”的状况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由此带来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也日益突出。

(4)新一代农民工高度渴望子女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实际上困难重重。我国教育体制是“分级办学,属地管理”,这使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工子女难以享受和城里孩子同等的教育条件。

调查显示,北京市政府批准的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如行知学校和安民小学,多次受到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和“希望工程”的资助,一些公办学校还和他们结成“手拉手”帮助对象。但接受调查的150名家长,却对这两所学校评价不高,有57%的家长认为学校教学质量一般,认为较好的有24%,很好的只有17%。而实际上,这是北京市相对较好的两所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

二、北京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现状分析

(1)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受教育时间长、专业技能较欠缺

据调查显示,其中有高中及高中以上受教育经历的比例为67.2%,高出传统农民工相应数字18.2个百分点。尽管受教育年限普遍更长,但从接受教育的内容来看,绝大多数(62.5%)新生代农民工仍停留在义务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阶段,而接受过专业技术教育(中专、中技、职高、大专、高职)的比重尚不足37.5%。

(2)过半新生代农民工未婚,生活经历简单

调查显示,处于20岁―30岁年龄段的新生代农民工59.9%尚未结婚成家,39.5%的人已婚有配偶,而传统农民工中已婚人数为93%,高出新生代53.5个百分点。新生代农民工在务工前的生活经历更为简单,74.1%的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前“在学校读书”,比传统农民工(35.4%)高出38.7个百分点;而有在农村务农经验的仅为11.0%,不足传统农民工(35.7%)的三分之一;有其他工作经历,如做过小生意的新生代农民工比例仅为3.1%,也不足传统农民工(9.8%)的三分之一。

(3)多在东部、沿海就业,外出谋求发展动机强烈

调查显示,就其外出务工动机而言,42.3%的人表示是为了“寻找发展机会”,比传统农民工(20.4%)高出21.9个百分点;出来见世面的比重为6.0%,高出传统农民工(1.6%)4.4个百分点。而传统农民工中55.1%的人明确表示外出是为了“赚钱养家”,高出新生代农民工24个百分点,其生存动机更为强烈。

(4)多集聚在第二、第三产业,在制造业、建筑业中比重略有上升

超过八成(81.7%)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于第二产业,近两成(18%)在第三产业。从发展趋势来看,2010年新生代农民工在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中的集聚度呈下降态势,分别下降了0.4与5.5个百分点,而在第二产业中则上升了5.9个百分点,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第二产业工人主力军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从行业分布来看,大多数(73.9%)新生代农民工集聚在制造业中,而从事建筑业的比重为5.5%,比传统农民工相应数字低12.4个百分点。从发展趋势来看,新生代农民工2010年在制造业的集聚度比2009年上升了2.6个百分点,在建筑业上升了1.8个百分点。可见,劳动强度比较高的制造业吸纳年轻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呈增长趋势。

(5)绝大多数从业于非公有制企业,在国有企业比重近期有所攀升

新生代农民工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集聚度较高,为84.3%,高出传统农民工12.2个百分点。从发展趋势来看,2010年国有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吸纳能力较之2009年有所增强,上升了3.4个百分点。

三、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问题

(1)整体收入偏低

据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仅为城镇企业职工平均月收入的57.4%,比传统农民工收入低。有5.4%的新生代农民工明确表示其工资水平未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在与企业发生过劳动争议的新生代农民工中,31.6%的人认为“劳动报酬”是引发争议的最重要因素。

(2)工作稳定性差

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后更换工作的平均次数为1.44次,传统农民工为1.42次,新生代农民工每年变换工作0.26次,传统农民工为0.09次,前者是后者的2.9倍。在换过工作的新生代农民工中,主动提出结束合同的比例为88.2%,高出传统农民工相应数字16.9个百分点。接近五分之一(19.2%)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近期有换工作的打算,超过传统农民工(14.9%)4.3个百分点。职业发展空间小,无法满足实现自我发展的主观愿望,是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较低的主要因素。调查显示,寻找对“个人发展更有利”的新工作的人数在新生代农民工中的比例为12.4%,高出传统农民工相应比例7.7个百分点。

(3)社会保障水平偏低

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为67.7%,比城镇职工低23.7个百分点;医疗保险参保率为77.4%,比城镇职工低14.6个百分点;失业保险参保率为55.9%,比城镇职工低29.1个百分点;工伤保险参保率为70.3%,比城镇职工低9.1个百分点;生育保险参保率为30.7%,比城镇职工低30.8个百分点。以社会保障为例,虽然我国中央政府和一些地方政府都制定了农民工参加城镇社会保险的有关规定,但实际进入城镇社会保险体系的人员数量非常有限,包括农民工在内的灵活就业群体大多数人并未参加养老保险,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就更少。这与政策层面的不完善,以及政府对用工企业的监管和引导不够有一定关系。

(4)职业安全隐患较多

调查显示,36.5%的新生代农民工面临高温、低温作业问题,41.3%的工作环境中存在噪音污染,36%的工作环境存在容易伤及肢体的机械故障隐患,存在粉尘污染问题的为34.7%。但是用人单位为其采取了防护措施的比重却低于传统农民工,以工作环境存在粉尘污染的新生代农民工为例,用人单位为其采取了防护措施的比重为27.2%,低于传统农民工(35.7%)8.5个百分点。五分之一(19.8%)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用人单位从未向其发放过劳动保护用品。还有近两成(19.4%)的新生代农民工反映其劳动保护用品存在不能足量或不能及时发放的问题。20.7%的新生代农民工未接受过用人单位组织的安全生产培训,甚至高于传统农民工4个百分点。

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1)制度障碍

城乡对立的二元户籍制度、缺乏流动性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制度及社会保障等制度上的缺陷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主要因素。

第一,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的过程中与城市居民之间在身份和社会地位上存在巨大的差别,且被排挤在城市管理体制之外。第二,农村现行的土地承包制度不利于土地流转,土地产权不能跨区域流动,这从制度上阻碍了新生代农民工退出土地。第三,与城市市民相比,他们大多通过次属劳动力市场寻找到工作,且工资待遇低、就业环境差、劳动安全无保障。第四,现行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没有把农民工群体纳入其中,加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又不健全,这样新生代农民工既缺乏农村的社会保障,又无法加入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中。

(2)人力资本短缺

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是短缺的。

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力投资形成的一种资本,它涵盖了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后天获取的以其数量和质量来衡量的知识、技能、智能以及体能等决定劳动者整体生产效率的全部因素。人力资本的多少主要体现在教育水平及其职业技能上。新生代农民工拥有人力资本的多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他们在城市的就业能力、竞争能力、生存和发展能力。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大多是初中、高中毕业,受教育程度较低。在职业培训上,他们大多没有经过专门的职业培训,职业素养不高。这直接影响到他们进入一些知识密集型企业,进而影响到他们工作的稳定性、薪水的高低等。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要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必须经过一定的职业培训等来获取更多的人力资本。

(3)社会资本匮乏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匮乏。社会资本分为初级社会资本和次级社会资本。

初级社会资本是一种先赋性的社会关系网络,如基于血缘和地缘而具有的社会关系网络。而次级社会资本则是当事人在行动中通过后天的努力而不断建构的关系网络,如基于同事、同学关系等建立的关系网络。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其社会资源网络关系是有限的,多集中于血缘、地缘等初级群体,这种同质性群体之间的互动不利于他们与城市居民的社会交往圈的扩大,也不利于他们次级社会关系的形成。次级社会资本的建立有助于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社会地位,提升他们的工作质量,优化他们的工作环境,同时也有助于他们的意识行为、生活方式等逐渐向城市居民靠拢。总之,社会资本的提升不仅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收入,解决生存问题,还可以提升他们在城市中的声誉、人缘等,从而带来更多、更好的发展空间。

五、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对策分析

(1)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

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文化和技能上的原因,使他们无法进入正规劳动力市场,因此,应该从提高能力入手,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职业培训需要发挥政府、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四方面的积极性。政府主要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提供政策上的支持,组织、资金上的保障。培训机构应该专门设立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课程,以就业市场为需要,使职业培训课程与就业市场很好的结合起来。企业应该根据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能力需求,多设立一些职业实习的岗位,让他们在实践中学到技能,为其真正进入劳动力市场储蓄一定的人力资本。

(2)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通过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关键在于形成一种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局面,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公共服务等方面能够通过平等竞争获得与城市市民同等的权利。

首先,培育与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诸如信息咨询、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其次,建立统一开放的、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实现本地和外地人员平等的用工政策,消除对非正规就业部门就业者的歧视和偏见。再次,发挥政府在劳动力市场建设中的作用。政府应致力于创建公平的竞争制度与就业环境,培育劳动力市场,加强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预测、规划、调控、立法、监督,使其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3)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步伐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根本出路是他们能够实现市民化。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就是新生代农民工在身份、地位、权利、观念、素质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向城市市民转化的过程。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步伐应当从农村退出、城市进入和城市融合三个环节进行。从农村退出环节看,重点是处理好新生代农民工与家乡土地的关系。在城市进入环节,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户籍制度的转型、城乡一体化就业制度的变革、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投资与积累以及城市安居工程的构建。在城市融合环节,重点是进一步推动制度融合、文化融合、社会融合以及心理融合,使他们真正融入城市社会。

参考文献:

[1]蔡禾.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0.

[2]魏城.中国农民工调查[M].法律出版社,2008,1.

篇7

关键词:失业现状;成因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失业现状分析

我国的改革开放,意味着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如果说我国的商品或产品市场的发展已经较快地适应了新市场化的发展模式,那么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和管理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在整体上仍然处于艰难的如何适应新的发展轨道的转型时期。一方面从改革角度看我国的就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基本上摆脱了过去的城乡就业完全分割、城市就业统包统配、乡村就业自然经济状态的局面,呈现出了发展中国家进入工业化时期所共同具有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不发达地区劳动力向发达地区流动、劳动力要素的使用效率日益提高、各个类型的劳动力收入水平在各个层次上逐渐趋于全国统一的新局面;另一方面我国的就业仍然受制于各种因素而尚未能够顺利转轨,出现了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时期不常见的失业、就业问题,而且在近几年的经济发展中,就业形势愈加严重。

二、我国目前失业率维持在4.3%左右现状的原因分析

首先我们要在此澄清的问题是,这里的4.3%所指的是城市登记失业率。所以,这个数据能否完全反映我国目前的失业情况还有待考证。在城市登记的失业人员多数为下岗职工、低保人员,而我国目前劳动用工比例占有很大比重的农民工则很难在这个数据里得到准确反映。而很多面临就业困难的大学生也不会去参加这种登记,所以对这个数据我们在此仅作参考。仅从数据上讲,对于我国目前的失业率,我们认为并不是过高,存在问题但还不至伤其根本,而造成目前的失业现状,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隐性失业向显性失业的转变。首先,大学生取消包分配,使一部分人从以前的一种隐性失业转为了显性失业,以前可能只是对分配的工作不满意,不对口,而现在干脆就没了工作机会。其次,岗位竞争上岗制的推行,取消了铁饭碗,很多人因此失业。再次,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尚待健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目前的局面。

第二,结构性失业明显。对于我国目前的失业人员大部分应属这一情况,由于技术的飞速进步,劳动效率的提高,使我国造成一种不和谐的局面,一方面是高技术、高智能、高管理人员的大量缺乏;另一方面是简单劳动力的富余过度的失调局面。而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增加,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使得我们没法提供大量的适合简单劳动的工作岗位,而原有产业升级、技术提升,使一部分人被裁员下岗,这部分人很难再学习新技术,去适应对劳动力要求更高的工作,从而造成了再就业的困难。

对于广受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也是结构性失业表现,许多学校的学科设置不科学、不合理,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距离,无法找到适合的岗位,从而造成刚毕业就失业的情况。

第三,习惯性失业与摩擦性失业的存在。首先说这两种情况的存在是正常的。习惯性失业,是指习惯于频繁地跳槽,频繁地甚至一个月换几个工作,始终处于失业状态的人群。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运行中各种因素的变化和劳动力市场的功能缺陷所造成的临时性失业,一般是由于求职的劳动者与社会提供的岗位之间存在着时间滞差而形成的失业。对于这两类失业的人群,我们认为这部分人群主要由大学生或毕业后的大学生构成。自从我国实行高校扩招以后,学生人数不断增多,虽然短时间减少了就业人员的数量,但这只是一种拖延问题的办法,问题仍没有解决。此外,教育的产业化使得高等教育的家庭投入成本上升,而相应的学校教学人均资源却下降了,进而造成了教学质量下降,学生能力不足,而心理预期却很高,从而在面对社会所提供的工作岗位时,他们不是见异思迁的摩擦性失业,就是频繁跳槽的习惯性失业。

三、我国失业问题存在的原因

造成当前我国失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口相对过剩的失业。一国就业状况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的平衡情况,劳动力供给又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劳动力参与率等。第二,体制性失业。国有企业的隐性失业显性化。高失业率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国有单位职工人数实际上约为1.3亿人,按市场机制标准衡量,国有企业中大约有30%的冗员或“在职失业”者,即绝对人数在3,000万以上。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这些隐蔽失业或迟或早会以显性失业者的形式表现出来。第三,结构调整失业。从20世纪九十年代下半期,我国开始了历史上空前的大规模结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传统产业采用旧技术的领域,由于资本存量的调整,许多旧的工作岗位被淘汰,劳动力需求逐渐下降,当新增加就业岗位的规模和速度赶不上被淘汰的工作岗位的规模和速度时,就会出现失业现象。同时,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很多原来从事农业、工业的人员会向其他部门流动,在他们还没找到新的工作岗位时,这部分人也处于失业状态。

四、有效解决失业问题的途径

针对以上我国失业问题存在的原因,我们应该采取以下积极措施解决失业问题:将充分就业作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优先目标。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是所有宏观经济政策的终极目标之一,也是现代所有国家经济发展追求的目的。因而,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和实现充分就业之间的关系,在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力争做到充分就业。因此,我国应当把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优先目标。要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就业管理体制,改革就业制度,对就业人员全部实行市场就业。

1、就业问题解决途径之一。缓解这一矛盾的措施有两条:一是保持经济较高速度的持续增长;二是通过结构调整和政策引导,扭转就业弹性下降的趋势。从实际情况看,保持年均7%的增速具有相当的难度,提升空间相当有限。因此,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就业弹性水平,是缓解未来劳动力就业压力的唯一选择。

2、就业问题解决途径之二。(1)发展第三产业是提升就业弹性、缓解就业矛盾的主要途径;(2)发挥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3)加速农业产业化,减缓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其他产业的流动。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l]衰志刚等.中国就业报告IR].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城市劳动力市场课题组.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现状调查报告.2003.

篇8

【关键词】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职业介绍;定位;人力资源

1、引言

随着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对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其中最重要环节在于服务机构职业指导。为了确保推动就业政策得以落实,公共就业服务需要发挥出其重要作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职业介绍工作需要重新进行定位,要适应市场变化和服务对象的新需求。因此,本文对有关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职业介绍工作定位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2、公共就业服务职业介绍的现状分析

职业介绍工作是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有关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需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为劳动者提供有关就业政策法规咨询、职业需求信息、职业培训信息、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以及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等相关服务。除此之外,职业介绍实际上是劳动力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劳动力市场集合了无形的机制和有形的载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均衡,因此劳动者为获取更多报酬,而在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这其中职业介绍能够发挥出促进市场配置人力资源效率提高的作用,这正是职业介绍工作的价值体现。

我国公共就业服务系统开展职业介绍服务功能还是比较早的,其最初目的是为了安置就业,服务方式为1对1服务,从1990年开始到1998年,劳动部颁布了诸多规程,如《职业介绍规定》和《职业介绍服务规程》等,都是一种思路下的不同体现,具有一定的缺陷,效果也不好。因此为了改变这个现状,需要进一步对当前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进行融合,并进行深入分析讨论,对职业介绍工作进行重新定位,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厘清活动界限,防止和私人产品交叉混淆,另一方面能够为社会提供更有效率、质量更高以及更加及时到位的公共服务,最终能够促进劳动者就业。

3、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定位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实质是公益性事业单位,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优先位置,工作重心也是要偏向于如何促进下岗、失业人员以及其他社会弱势群体的就业。这和国际劳工组织就业政策的指向是相同的,而且非常明确,都是面向社会的弱势群体。因此,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的困难应该是政府促进就业政策的根本任务之一。不要把就业仅仅当作是一种生存手段,要将其融人社会,为后代带来希望的手段。我们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要对就业问题给予足够重视,具体的促进措施应当主要面对最需要我们帮助的弱势群体。社会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的解决是就业政策成功的关键。

4、如何对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职业介绍工作进行定位

4.1建立健全市场就业机制。围绕“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以及政府促进就业”的指导方针,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一方面要注重公益性职业介绍服务的提供;另一方面要在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机制发挥出积极作用,通过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对人力资源进行配置,而不是被限制为某人介绍某个岗位,传统“一对一”的服务模式无法适应迅速发展的人力资源市场。尤其是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缺乏一段自发的、独立发展的过程,就目前而言人力资源市场中还存在着许多妨碍人力资源可以自由流动和平等就业的因素,所以需要政府发挥出对市场的宏观调节能力,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经济和就业政策的实施;公共就业服务的开展。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人力资源市场就业机制的建立健全比较特殊,并不是市场中存在用工者和求职者,就会有市场就业机制,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而导致求职者对于市场就业的适应需要一段时间,而且适应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需要注重注意如何健全市场就业机制,以此为出发点,通过职业介绍,对服务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引导供求双方达到平衡,丰富市场信息,拓宽就业渠道,并且减少市场配置的不利因素,发挥出市场的作用,促进公共服务效率的提高。

4.2重视对用人单位的服务。就业工作中存在两个基本矛盾:首先,劳动力供大于求,这是一种总量矛盾;其次,劳动者技能不符合岗位需求,这是一种结构性矛盾。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给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只要有足够多的岗位信息,求职者才会有更多选择的机会,也能够提高和岗位的匹配度。为了获取更多岗位信息,其关键在于用人单位的服务。如果说,一个城市的用工资源中,有60%以上被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所吸引,就可以引领整个市场。同时,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该以“一手托两家”为原则,注重加强对用人单位的服务方面,从而和企业之间建立起良好而又长久的合作关系,使得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能够在企业招聘中发挥出独一无二的作用,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对求职者的服务进行细化,聚拢人力资源,并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以此吸引更多企业进行招聘,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4.3注重平台功能的实现。相对于“介绍岗位”、“推荐人员”等如此传统的服务方式,服务平台更加开放且容易实现标准化流程,尽可能的排除工作人员的情商水平、沟通能力以及情绪变化等不可控主观因素,减少其对服务过程的影响,促进匹配效率的提高。平台的服务模式,核心为信息服务,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可以在此进行沟通交流,促进双方成为“多对多”的自主选择的过程,工作人员不不用参与其中,尊重求职双方自主选择的权利。

4.4注重公共产品的提供。公共就业服务,也就是基本公共服务和就业服务的交集。这可以说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职业介绍功能是针对全体社会成员,并以平等、无差别为服务原则,并非传统的分裂、封闭的服务。《就业促进法》对此进行强调,实体的市场建设固然很重要,这是由于供需双方的交流需要场所,然而如果没有给场所赋予相应的功能,那么场所将一无是处,这个功能就是职业介绍来完成的!因此,对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职业介绍工作进行定位,需要注重公共产品的提供。

5、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职业介绍工作进行重新定位,需要健全市场就业机制,注重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沟通平台的搭建;公益性职业介绍服务的提供。本文对如何对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职业介绍工作进行定位,以期对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服务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玉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中心理教育缺失问题探讨[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0(12).

[2]唐秋根.农民工职业指导的困境与战略考量[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3]石常华.漫谈公共就业服务[J].中国就业,2011(02).

[4]李颖,李战军.日本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及特点的借鉴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04).

篇9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失地农民 就业

1 失地农民就业的现状分析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同时,城市区域范围不断向周边地区扩展所带来的失地农民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并受到重大关注。据中国社科院公布的《2011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在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的同时,失地农民已超过4000万人,并以每年300万人的数量在增加。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而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解决也迫在眉睫。土地对于农民而言不仅仅有着直接收益的功效,更兼具着生活保障、保持增值、土地继承和就业机会的多重意义(王克强,2000)。随着失地农民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各地区也陆续因地制宜地建立起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上海市为代表的土地换保障的安置模式、以苏州市为代表的基本生活保障安置模式和以上饶县为代表的失地农民保险制度等(徐秋花,2006)。这些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失地农民生活问题的解决,但是,无论是失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是养老、医疗等保险制度的持续跟进,亦或是城市的融入,最切实也最根本性的问题都在于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解决(徐琴,2006)。

为了深入了解失地农民的基本就业状况,湖北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调查课题组对湖北省宜昌市、随州市和十堰市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在部分集中安置失地农民的社区进行了深度访谈,关于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主要得出如下分析:

1.1 无业状况普遍,且就业主要集中在次级市场

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464位失地农民中,待业在家的失地农民人数为210人,占到整个失业农民数量的45.3%。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失地农民在土地被征之前,依靠着近郊离城市较近的优势,大部分都是在土地上种植蔬菜或者其他果类,然后将这些产品运到城市的市场上卖出以获得收入。土地被征之后,农民实际上是失去了习惯性的收入来源。因此,就业是失地农民在土地被征之后的首要任务,而实际上,大部分失地农民赋闲在家,就业率却十分低下,年龄较大的失地农民就业状况更差(如表1)。

除此之外,临时工占到整个失地农民的22%,明显高于其他工作,是失地农民再就业的主要方向。按照皮奥尔等人的二元制劳动力市场的划分,绝大多数的失地农民进入了次级市场,而不是初级市场。进入次级市场,意味着这些已经进入就业市场的失地农民的工资低、工作条件差且缺乏培训机会和晋升机制。

1.2 就业途径单一,政府就业促进政策失效

从表2可以看到,自己寻找和亲友介绍的人数占到93%。在失地农民就业途径上,传统的依靠亲情关系和地缘关系等占据很大的比例。与此截然不同的是,政府安置和中介介绍只占到2.9%,大部分农民花了半年以上才找到工作。从整个征地过程和土地的拍卖增值过程来看,政府几乎操作了整个过程,排斥了公众参与的作用,也排斥了市场在农地产权转移中的作用(李燕琼,2006)。在就业安置问题上,政府安置的少的可怜的比例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客观上为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政府安置亦或是政府通过其他的方式和途径促进失地农民就业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政府的相关措施远远低于我们的预期。

1.3 就业稳定性差,对现有工作满意度低、积极性差

之所以说失地农民的就业稳定性差,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量:①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在劳动市场上,只有签订了劳动合同,劳动者才能够受到劳动法的保护,在合同期限内不会被企业辞退。有资料显示,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率,加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曾实现招工安置的90%都被辞退待岗。但是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有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只占到整个已就业人数的24.9%;②已就业的失地农民对已经得到的工作的满意程度。只有对现有工作较为满意,劳动者才不会主动放弃现有的工作而重新回到寻求工作的状况,而在我们的调查数据中,对已有工作较为满意的进展到21.0%,这表明大部分已就业的失地农民对于已有工作只是作为一个底牌以期寻求新的工作;③失地农民就业的积极性。这里的失地农民的就业积极性以失地农民愿意申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比例进行说明。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到,绝大部分失地农民愿意领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失地农民对自己的就业信心不足,积极性较差。

2 我国失地农民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2.1 劳资双方信息不畅,搜寻和匹配阻力大

在劳动力市场上企业和失地农民需要相互搜寻和匹配。①在长期的经济格局中,失地农民都是以第一产业为生,对于二三产业尤其是一些新兴产业知之甚少,②在城市化过程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征地是因为外地企业的进入,这些企业对周边地区失地农民的生产技能更是知之甚少。互相的不了解造成的信息不畅增大了市场摩擦。

工人的工资是工人和厂商在衡量了自身的两个选择和两个方面的均衡而得出的,只有在就业的效用现值大于维持失业状况的现值且公司在补充空缺能够带来利润并且利润大于成本时才能达成均衡,所以失业劳动者和在职劳动者的均衡工资会落在高于失业劳动者的保留工资而低于在职劳动者的生产率水平工资之间的区域内,并且,劳动者搜寻的摩擦力越大,劳动者的工资就越趋向于失业劳动者的保留工资(Berdett,Kenneth and Dale.T.Mortensen,1998)。由于失地农民与新办企业之间的巨大摩擦力,失地农民即使能够就业,就业待遇也必然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2.2 搜寻外部性的存在,就业不稳定性增大

失地农民失去土地之后,大部分地区仍然采用的是一次性安置的办法,即使有就业安置的内容效果往往也不是很好。失地农民都是依靠着地缘和血缘关系寻找工作。在挤出外部性和市场厚度外部性的作用下,往往容易产生两个问题:(1)由于失地农民就业压力大,雇用企业又占有市场厚度外部性的优势,雇用企业在有了更好地匹配条件时,往往会选择单方面的破坏合同,有的甚至在匹配之初就没有签订合同。不仅仅如此,就业压力大还使得失地农民较少地拒绝水平很低的工作,这也为日后的工作再搜寻埋下了隐患;(2)只有当匹配促成者获得全部匹配剩余时,才是有效率的。否则无效率(Mortensen,1982)。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失地农民和雇用企业往往需要花费很大的成本,而且这部分成本是不能依靠匹配剩余来对冲的,因此,双方搜寻强度都很低,从而失业率自然居高不下。

2.3 信任危机严重,协调失灵现象普遍

在劳动力市场上,个人对自身和对他人的期望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失地农民会根据整个的就业状况对自己的就业前景作出悲观的判断。企业同样也会根据大环境对失地农民劳动作出能力差的判断,进而对失地农民关闭就业的大门。其实,失地农民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都有着自己的特长,只要稍加培训,就可以成为相应岗位中合格的工人。但正是这种协调失灵,剥夺了他们的就业权利。这种现象不只是在就业市场,在银行贷款等等许多问题上都存在。

2.4 城市化速度过快,就业市场不宽松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水平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失地农民人数激增,这给失地农民的就业带来巨大困难。这里从劳动力的市场流动和企业创造空缺职位这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稳态失业率,失业率与职位空缺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城市化速度过快,快速地产生了一大批的失地农民,这使得原本就不宽松的就业市场变得更加不宽松,使得职位空缺率朝着反方向运动,进一步加剧了就业的困难。

从企业创造空缺职位的过程来看,职位空缺的进入条件为,工资和劳动力市场的宽松指数也存在着反方向的变动关系。因为待就业人数的激增,企业在搜寻过程中成本更大,因此,企业只能降低工资水平以保持零利润(黄海龙,2010)。

3 完善失地农民就业的对策建议

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日益受到更多的关注,包括就业空间的创造、公平补偿、利益机制的分享、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和社保机制的完善等许多较好的建议也被陆续提出甚至被采纳。从前文分析中,我们发现失地农民在就业市场中存在像就业信息不畅、搜寻外部性、协调失灵、就业市场紧张和就业断层等一些问题,以下建议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1 加大宣传的力度和幅度,保障信息的有效传递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政府的宣传工作基本上都是在土地即将被征的时候开始,并且在整个征地过程中主要都是依靠政府征地是天经地义这样一种立场直接将要征地的信息和补偿标准告知农民,周期短,力度小。另外,政府对于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宣传和信息释放主要是针对失地农民本身,对征地单位却很少涉及。

对失地农民和征地单位双方的宣传周期延长和宣传幅度的加大不仅可以起到减缓就业市场的摩擦,减少搜寻成本的作用,还有利于加深企业对失地农民的了解,增强失地农民对于未来就业的信心,从而减少协调失灵现象的产生。这是因为政府对宣传工作的重视对于征地单位和失地农民来说都是对征地工作的一种保障。政府在征地之前就应该对整个城市化过程有一个日程安排,在征地之前应该和企业进行失地农民安置方面的相关讨论,在就业的问题上也应该在征地之前和失地农民进行交流和互动,切实发挥出服务型政府的优势。

3.2 加强失地农民法制观念,切实落实失地农民的失业救助

失地农民的法制观念淡薄导致失地农民成为就业市场上的弱势群体,也增加了失地农民就业的不稳定性。只有签订劳动合同以后,劳动者才能够受到劳动法的保护,劳动者的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等权利和待遇才能够切实受到法律保护。在就业市场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失地农民往往由于迫切需要找到一份工作而忽视了劳动合同等硬件措施的配套,是较为短视的。

增强失地农民就业稳定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跟进失地农民的失业救助。其实,农民不仅是一种身份,更是一种职业,失地农民土地被征之后,失地农民实质上是出于一种失业状态,应该享有失业救助。失业救助的作用在于:(1)失地农民在失业之后能够领取到少量但可以基本维持生活的资金补助;(2)有了失业救助以后,失地农民会提前在心里存在一个工作预期,从而对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等都会有一个限制,增加他们对一些自己本身不满意工作的拒绝率,从而能够减少二次匹配,增强了失地农民再就业的稳定性。

3.3 从城市化转变为城镇化,宽松就业市场

50%的城市化率是从“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达到这个量变之后,城乡逐渐融合,劳动力双向流动。在达到这个指标后,就应该更多地以农村为中心,从城市化向城镇化转变,我国的大城市对就业的吸附能力在逐渐减弱,加大对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投入十分重要。

2011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突破50%,虽然有学者提出我国的城市化的真实水平并未到达这个数字,但是,50%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当城市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够,当城乡发展差距日益扩大的时候,就应该及时由城市化发展战略转向城镇化发展战略。就目前来说,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每年都有部分劳动者找不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岗位,在此时推进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向农村给予更大的倾斜,尤其是资金倾斜和人才倾斜是很有必要的。

3.4 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匹配效率

要提高失地农民就业市场上的匹配效率,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主要是将失地农民纳入到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当中,按照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原则重视失地农民问题。市场的自动搜寻是不能够达成帕累托最优的,需要政府部门的介入。但是,我国政府几乎涉及到了从征地前的规划到征地后的补偿的每一个环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还有待完善:

首先是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政府是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主体,其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充分利用法律和经济手段促进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解决。其次是积极鼓励非营利组织等的加入,服务主体多元化。非营利组织作为政府、占地企业和失地农民之外的组织,更容易把握公平公正的尺度,维护和平衡各方利益。三是尝试就业外包等新形式,提高匹配效率。四是结合失地农民群体本身的特点和发展需要,加强培训的针对性。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我国很多地方都有给失地农民进行就业培训的政策和做法,但是这些做法却往往效率不高,主要原因在于针对性的缺乏。在培训开始之前对该地区失地农民的就业意向进行一些调查,再根据这些调查设定培训项目,而不是设定好培训项目以后再动员失地农民参与进来。

参考文献:

[1]Berdett,Kenneth,Dale.T.Mortensen.Wage differentials,employer Size,and unemployment [J].International Economics Review,1998(2):257-273.

[2]P.Diamond.Wage determination and efficiency in search equilibrium[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82(2):217-227.

[3]D.Mortensen.Property rights and efficiency in matching.Racing and Related Gam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2(5):968-979.

[4]M.J.Piore.“The Dual Labor Market:Theory and Implications,”in David B.Grusky,ed.,Social Stratification:Class,R ace,and Genderin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5]丁慧,黄海龙.搜寻与匹配理论:对摩擦性市场的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0(6):11-17.

[6]马驰,张荣,彭霞.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J].软科学,2004,18(6):18-20.

[7]王克强.从地产对农民的生活保障效用谈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建设的紧迫性[J].社会科学研究,2000(2):94-97.

[8]李路路.透视不平等国外社会阶层理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9]李燕琼,嘉蓉梅.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征用与管理问题的理性反思:对我国东、中、西部1538个失地农户的调查分析[J].经济学家,2006(5):88-89.

[10]祖强.搜寻和理论匹配:市场失衡分析的理论基础[J].唯实,2011(3):49-53.

[11]徐秋花,侯仲华.构建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探析[J].南昌大学学报,2006,37(1):71-72.

篇10

关键词:对外贸易;收入差距;影响机制

一、浙江省对外贸易与收入差距的基本现状分析

1.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1)历年对外贸易总额发展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外贸出口的持续进步,与消费和投资一起,极大的促进了浙江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不仅为浙江人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对我省的经济模式、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如图1,1998年-2008年浙江对外贸易总额一直处于平稳的上升阶段,2008年浙江进出口总额突破了2000亿美元大关,奠定了浙江贸易大省的坚实地位,为全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外贸总额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再次回落到2000亿美元以下。之后两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对外贸易有了一定的发展,2011年,对外贸易总额超过3000亿美元。但由于金融危机余音未袅,欧洲市场又陷入了欧债危机的泥淖,使得2011年至2012年,浙江对外贸易总额几乎停滞不前。

(2)历年对外贸易依存程度情况。对外贸易依存度,用于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对GDP的贡献程度。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总额及该地区的生产总值共同决定了外贸依存度的高低,从资源利用的角度,表示为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

如图2所示,1998年-2012年浙江省外贸依存度走势,浙江外贸依存度从1998年到2007年一直处于平稳的上升阶段,由2004的0.24一路升至2007年的0.70。超高的外贸依存度不仅给浙江带来了大好的经济局势和急速发展的对外贸易,同时也附带着对对外经济的超强依赖性。2008年,继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后,浙江外贸依存度出现第一次急剧下滑,由2007年的最高峰回落到了2008年的0.56。2008年-2012年,伴随着世界经济的一定复苏,浙江的对外依存度有小幅上升,但由于金融危机后期影响并未消散,同时欧债危机的伴随,在2012年,外贸依存度再次回落到了2008年0.56。

2.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随着浙江经济的发展,城乡收入差距高居不下。如图3,为1998年-2012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值分布图。由图可知,从纵向看,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都是逐年在递增的。从横向上看,城乡居民收入差的绝对值却是逐年在扩大的。1998年,城乡人均收入差的绝对值为4022元,到2012年,这一收入差距达到了19998元,翻了近5倍。

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对数据看,2007年,城乡收入比达到了2.5以上, 2007年后,采取了积极措施控制城乡收入差距。2007年后,浙江城乡收入差距有所减小。

二、对外贸易对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

1.模型建立及变量选择

为进一步探究对外贸易与浙江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本文将建立如下计量经济学模型,以此来验证对外贸易是否是影响浙江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

R=C(0)+C(1)T+C(2)T2+μ

表1,本文将采用浙江统计局公布的1998年―2012年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来进行实证探究。模型中的R代表城乡收入差距,这里将采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来表示,T表示浙江对外贸易的程度,采用该时间段浙江对外贸易依存度来表示。

为防止模型选用的数据位随机游走变量,从而导致模型产生虚假的回归结果,因此需要对R和T取自然对数,以消除异方差的影响。

根据ADF单位根法,我们得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nR、LnT的单位根统计的临界值分别为-3.7315、-3.2704,小于相应的DW临界值-3.0989和-3.0989,从而拒绝H0,得出LnR、LnT不存在单位根,序列具有稳定性,排除了因数据产生虚假回归结果的可能性。

2.对外贸易与收入差距的Granger检验

本文分别选取了1-4个滞后期对模型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95%的置信水平下,滞后期为1,如表2,F统计值为7.36806,拒绝原假设,因此LnR是LnT的Granger原因。也就是说收入差距是对外贸易的Granger原因。

取滞后期为4时,可以发现,F统计量为23.6383,其概率是0.041。因此原假设“LnT不是LnR的Granger原因”被拒绝,LnT和LnT2是LnR的Granger原因。也就是说,根据模型检验,证明对外贸易是影响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Eviews软件对原模型R=C(0)+C(1)T+C(2)T2+μ进行线性回归的参数估计,得到的回归结果(表4)表明,R-squared为0.9038较接近于1,F统计量为56.3449,说明模型拟合显著。此外,根据回归结果,外贸依存度前的系数为2.4008,也就是说对外贸易增加一个单位的外贸依存度,相对应的城乡收入比就会增大2.4008个单位。证明对外贸易对浙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是正向的,外贸依存度越高,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反之,外贸依存度降低,则城乡收入差距也会相应缩小。

三、对外贸易对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分析

1.对外贸易通过价格机制影响浙江城乡收入差距

浙江,当出口的产品不断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时,作为资本和技术主要聚集地的城镇的优势就会不断凸显,而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农村则变现出劣势。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产品由于附加值较高,产品价格也就较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价格高。在这种情况下,城镇的收入相较于农村就会偏高,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2.对外贸易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浙江城乡收入差距

随着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不断由劳动密集型生产转而向低技术或中等技术甚至更高技术的产业攀升,主要表现为对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加工不断增加。从浙江近几年的外贸数据分析,机电产品出口早已取代了轻纺产品,成为了出口的重头。这也使得这两个行业在市场的调节以及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分别缩小和扩大。对于主要生产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农村来说,受资本、技术、劳动力素质水平限制,产业结构的调整于其发展的空间并不大。相反,拥有较多这些生产要素的城镇的发展空间就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因此对外贸易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浙江城乡的收入差距拉大。

3.对外贸易通过就业机制影响浙江城乡收入差距

随着浙江对外贸易的不断深入,企业会不断进行优胜劣汰,选拔高教育程度、高素质和高技能的人才。根据浙江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可见,浙江农村居民受教育的程度从未高于城镇居民过,城镇居民的受教育水平要明显高于农村。在对外贸易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国际市场更需要多元化、高素质的人才。因此,这也是在无形中拉大浙江的城乡收入差距。此外,浙江在对外贸易中居民的参与度差异化明显。城镇凭借优良的基础设施和相较于农村较好的贸易环境(包括对外贸易条件、贸易服务水平和外贸人员从业素质),居民在贸易中的居民参与度就会比农村高。因此,在居民参与度的影响下,对外贸易就使得浙江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4.对外贸易通过开放政策的调整影响浙江城乡收入差距

政府对于某个产业进行的保护和市场干预会在国际环境下失效或甚至产生不良的后果。内部外部的各种因素会使得政府必须放弃原先已有的非市场行为,这就会导致一些传统的、被扶持行业不得不暴露在国际市场的竞争环境下,使得那些行业的收入受到影响。相反的,原先处于政府的非市场行为下不利地位的企业,由于有自身应对强烈竞争的能力,使得他们在国际市场中得以很好的生存并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

综上所述,对外贸易通过引入价格机制、产业结构调整、就业机制、调整对外政策等不同渠道和机制,来影响浙江省内各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从而促使企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根据贸易所需,对行业内的劳动力的报酬进行调整,最终导致浙江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四、调节对外贸易影响下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通过实证数据验证及分析,得出对外贸易扩大了浙江城乡收入差距。同时根据理论研究,对外贸易主要是通过商品价格、产业结构、就业偏向、居民参与度和对外贸易政策影响浙江城乡收入差距。浙江作为一个高外贸依存度的外贸大省,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去制约外贸的发展明显是不科学的。在重点讨论对外贸易对浙江收入差距的影响下,研究如何在保证城镇经济持续发展,农村居民纯收入不断提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措施迫在眉睫。

(1) 坚持对外贸易,壮大浙江经济总量。只有当经济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才能保障更多人的就业,同时增加居民收入水平,从而在根本上消除浙江贫困问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浙江在经济发展中,采取积极的对外开放政策,是无可厚非的。

(2) 扩大对外贸易覆盖面,并进行合理区域划分。浙江由外贸引起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城乡外贸发展不均衡导致的,农村居民相较于城镇获利要少很多。因此,政府在区域规划发展的同时,应将区域发展和贸易发展列入政策制定的考察范围之内。使农村地区合理有效发挥资源优势,从而确保收入差距减小。

(3) 鼓励农产品出口,引入高科技农业。在短期内,浙江的城乡收入差距难以消除,甚至仍将进一步加大。这就需要政府合理有效发挥自己的职能,对农村农业进行扶持,在财政上给予补贴,在税收上给予优惠。同时,合理规划农村地区发展方向,对于一些农村高新技术产业要不断支持和促进。如先农村现代化信息工程或生物工程技术等等。在保障农业生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不断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4) 高度重视教育,合理平衡劳动力市场分配不均的现象。现今,农村的教育水平依旧落后于城镇的教育水平,制约农村外贸的发展。因此,提高浙江农村地区劳动力的技能素质,从而为外贸结构调整、外贸产业结构升级储备基础性、创新性人才,将有利于浙江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

(5) 构建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提高就业过程中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增强信息流通,避免信息不对称给农村劳动力市场产生滞后的不良效应。同时,不断输送优秀人才到农村,促进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魏浩,赵春明.对外贸易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2(1):78-86.

[2]于跃.对外贸易对天津市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J].中国市场,2013(40):14-17.

[3]孙永强,万玉琳.中国对外贸易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基于1978-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10(6):46-51.

[4]苏楠,曹.我国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0(1):32-39.

[5]陈会贤,邵宪宝.二元经济结构下对外贸易对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2(9):1318-1324.

[6]李汉君.对外贸易与收入差距――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0(5):25-28.

[7]张衔,赵诗琴.对外贸易发展与我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关联研究[J].经济问题,2011(12):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