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意识形态范文
时间:2023-10-09 17:29: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治意识形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发生的问题
在意识形态教育理念方面,我校部分任课教师存在着注重知识教育,而忽视价值教育的现象。尤其思政课《道德与法治》,在教学中,部分老师没能正确的认识学生的思想动态,没能理解思政课的真正价值目标所在,仅仅将课程教学内容当作理论体系加以灌输,死记硬背,追求分数,而忽视了道德思想教育,使得意识形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脱离,变成远离生活的理论说教,降低了思政课的教育实效。
二、处置措施
1、强化认识,转变理念。
学校领导已充分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的重要性,针对学校部分老师存在的舍本逐末的不良现象,立刻在全校召开了思想作风整顿大会,要求老师们转变思想观念,讲究方法策略,理论联系实际,同时明确了学校各部门各环节在意识形态教育建设中的分工和责任。
2、加强监督,保持常态。
我校在进行了思想作风整顿之后,接着建立了监督机制,成立了意识形态领导工作小组,采取推门听课、询问学生等手段,调查了解老师们的落实践行情况,对存在的问题通过个别谈话,责令整改,时刻把控教师们的思想动态,从而形成良好的教育习惯,形成一种常态化。
篇2
无庸赘言,经济,从来都不是,也不可能是单纯的经济问题。经济作为一切利益的根本,决定了它必然与政治、文化等种种问题相互纠缠。历史上,解决经济利益最常用的手段是政治,尤其是武力政治。其结果,往往极大地破坏经济,为任何一方所不愿。毕竟,无产者失去的,只能是锁链。由此产生了GATT,继而WTO,所期望的,正是通过法律体制,给全球资源的开发和经济利益的分配带来和平。如果说,人权突破的,是国家的政治,WTO法律突破的,则是国家的经济。
WTO法律体制有可能为世界资源的开发和经济利益的分配找到和平的出路,因为法律制度作为民主的基础,为人们所共同接受。中美之间意识形态最主要的对立,表面是民主,实质是法治。因为民主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民主的核心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法律制度。非选举制、三权分离国家不一定非民主。但非法治国家则不可能民主。美国利益集团关心中国法治,因为法治为突破中国经济铺平道路。美国民众关心中国法治,因为他们相信法治保障生命、自由和财产。选举制国家中,利益集团操纵意识形态,必须首先操纵民众的认识。指责中国缺乏法治,是博取民众广泛认同的捷径。而缺乏法治的证据之一,是完全用政治代替法律。
我们一直认为“在权利与义务基本平衡的基础上加入WTO”,因此,纺织品国际贸易受挫,要么是我们利益平衡的结果,要么是其它成员对规则的滥用。如果是前者,平静面对其它成员的贸易限制是正确的态度。如果是后者,利用法律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是应当采取的行动。采用法律手段可能因意识形态因素而影响政治、文化和其它经济领域的正常往来,但任凭其它成员对中国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条款的滥用,则可能成为我们对WTO法律体制缺乏信任的标志。国际事务中完全相信法律是幼稚的,但WTO体制下表现出对法律的不信任则是危险的,尤其是在利益集团企图操纵意识形态的情况之下。民众以法律理性看待欧美WTO诉讼,因为他们不怀疑这两个诉讼主体实行的法律制度。如果我们怀疑WTO的法律体制,完全用政治方式代替法律途径,就将很难期望我们的行为不被误解,民众的意识形态不被利益集团所操纵。由此看来,即使短期之内,中国与其它WTO成员之间的WTO诉讼,会因民众的泛意识形态思想,而影响到中国与这些成员政治、文化和经济的正常交往,只有在不断启动WTO法律程序的过程之中,我们才有可能树立一个法治的国际形象,最终去意识形态化,恢复民众,包括WTO“法庭”的仲裁者,对中国与其它WTO成员贸易纠纷的平常心态。
篇3
在网络安全中,意识形态安全是第一位的。没有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就没有国家政治制度安全。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网络自由”之名,大肆输出意识形态,鼓吹西方政治制度模式,诋毁、攻击我国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形成极大冲击。应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挑战,必须坚持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打造网络强国。
一、美国等西方国家主张的“网络自由”是侵犯别国网络安全的最大威胁
“网络自由”的本质是网络霸权主义。关于网络空间的适应性问题,一直存在争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拥有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望尘莫及的先进科学技术,主张“先占者”,即“网络自由”。由于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因而网络自由只能是西方国家的自由,而不可能是平等的自由。当然,西方国家并不是不承认网络的存在,只是在网络问题上执行双重标准,在关乎自身利益的时候,就宣示神圣不可侵犯,屡次借各种理由对中国等进行指责和提出维权要求;而在无关自身权益的时候,就高调地抛出 “网络自由”论调,宣称网络空间没有边界,不受限制。这种双重标准就使其网络霸权主义的实质暴露无遗。自从2013年美国情报部门雇员斯诺登出走爆料以来,美国利用网络技术侵犯他国的行径就不再是秘密,美国国务院对此事件也并不避讳,而且还极力辩护,并借机对其他国家进行指责。特别是2015年上半年以来,美国持续热炒所谓“中国黑客对美发动网络攻击”,将矛头直指中国。美国国防部长也曾明确表示,“网络攻击已成为美国遏制某些敌国的重要手段”。可见,美国这个在网络安全问题上叫嚣最大声的国家,其实却是对世界各国进行间谍活动最猖狂、对别国网络安全构成最大威胁的国家。“网络自由”只是其在网络空间推行霸权主义的幌子。
主张“网络自由”的目的在于借助网络推行意识形态战略。互联网时代,美国等西方国家将其意识形态战略的重点放在网络空间,借助网络向其他国家大肆推行其价值观。为达成这一目的,西方国家就必然要极力维护其在网络空间的主导地位和话语权,于是就抛出了“网络自由”主张。“网络自由”说到底就是西方国家为实施意识形态输出战略排除障碍而定制的概念,其目的决不是促进各国网络自由平等发展,而是为西方意识形态战略在网络空间的推行提供合法性的依据。
二、网络的国际公认性使得“网络自由”无以立足、不攻自破
网络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客观事实。首先,网络的存在具有客观逻辑。信息时代,网络空间虽然是虚拟的,但却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已发展出了包括网络经济领域、网络政治领域、网络文化领域以及网络社交领域等完整的网络生态体系,各国都在加紧建设网络服务系统和网络基础设施。网络空间的客观存在就决定了网络的存在具有客观必然性。其次,网络的存在具有现实的物质支撑。任何一个空间,只要存在价值和利益,就必然会引起纷争,而有纷争则就意味着存在所属权的问题。在网络化的今天,各国的利益诉求越来越集中于网络空间,导致网络空间硝烟四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甚至开始策划“互联网大战”。因此,网络空间必然存在网络疆界,有疆域自然也就必然有国防,网络边疆和网络国防就是网络存在的物质支撑。事实上,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行使网络,网络的客观存在已成为国际共识。再次,网络的存在具有法理上的依据。早在2003年,由联合国提议召开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就对“制定与互联网相关的公共政策属于一国范围”有了明确说法。尤其是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提出“尊重网络,不搞网络霸权”的主张,更是得到与会各国的一致认同。所以,网络不仅在现实中真实存在,而且还具有明确的法理依据,是各国发展网络必须遵守的原则之一。
“网络自由”缺乏理论支撑和事实依据。首先,网络是网络自由的前提,没有限制的自由只是谎言,只不过是强权的代名词。西方国家普遍主张绝对自由,并且以西方的自由尺度来衡量社会主义国家,指责社会主义国家限制自由、干涉人权。网络空间只有限定各国自由的范围,才能保障各国自由发展的同时不侵犯别国的权益。当前国际网络社会之所以存在诸多网络争端,与西方国家网络霸权主义行径密切相关。网络霸权主义导致的一系列网络摩擦事件无不说明,没有,自由就是妄言。其次,西方国家的主张和行为自相矛盾。西方国家一方面倡导“网络自由”,另一方面无论是不断通过加大网络科研经费的投入、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来筑牢网络国防,还是采取监视、监听以及网络制裁行为,其实正是承认网络的存在和网络对于国家安全极为重要的行为。因此,西方国家“网络自由”主张的虚假性不攻自破。
三、西方国家的“网络自由”对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构成的现实威胁
虽然我国一直强调网络,谴责美国的网络侵权行为,并大力加强网络国防建设,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网络技术相对落后,依然处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攻势之下。随着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已逐渐平民化和世俗化,一些西方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渗透已不再局限于知识分子的学术议题或政治精英的政治议题,而是逐渐成为广大普通网民的生活议题,波及和影响到了更广泛的人群。
意识形态安全挑战一个最直接的表现是,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文化和价值观在我国网络空间的传播和煽动,严重冲击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舆论阵地的话语权。国内一些网民多年浸互联网,深受西方所兜售的那套“普世价值”所迷惑,逢中必反,逢美必捧,高举 “言论自由”旗帜,大肆攻击和抹黑政府、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出现的任何问题都习惯性地归因于体制、制度,在网络空间极力散布悲观论调,鼓动消极情绪。国内个别学者沦为西方民主政治的追随者与信奉者,在网络上公开散布指导思想多元化、实行民主等各种反的错误观点,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否定在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西方敌对势力栽培和收买的所谓“公知”“大V”、网络等极端反体制分子长期在网络空间兴风作浪,试图搅浑网络舆论场,搞乱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判断。一些网络媒体淡化甚至故意放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肆传播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极尽宣扬奢侈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西方媒体更是精心设置议题、恶意炒作,操控舆论,助推在我国网络空间扩散。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和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影响力,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优秀传统文化遭到侵蚀,严重危害到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
面对网络舆论的乱象和意识形态的不利态势,党的十以来,多次对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强化互联网管理作出重要指示,国家互联网主管部门、各级宣传部、主流媒体一同发力、积极作为,打响了一场网络意识形态反击战,网络空间变得清朗了许多。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互联网的治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具有长期性、艰巨性,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一日都不可懈怠马虎。
四、维护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必须既加强技术防卫力量,又强化“心防力量”
严正申明网络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网络”原则的践行绝不可能一帆风顺,应对西方以“网络自由”之名所施加的意识形态压力,把握我国网络舆论空间的话语权,就必须敢于理直气壮地谈网络,把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不可逾越的政治底线。特别是主流媒体要理直气壮地坚持网络,在新闻报道、评论尤其是对外宣传中要表达维护网络、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定态度,并对商业网络媒体形成示范效应。同时,要引导商业网络媒体端正利益观,摒弃唯点击率、唯收视率为尊的做法,对屡屡在意识形态问题上触犯规定、挑战底线者,要作出硬性处理。
打造网络强国。我国网民数量之众、网络空间之大、网络发展之复杂性等都是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但是我国网络发展大而不强。在网络基础设施,尤其是在网络软件设备和网络核心技术等方面还都受制于人,存在不小的差距,这也是我们在意识形态话语权方面还受制于西方国家的重要因素。因此,维护我国网络安全,就必须继续巩固我国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强化对网络硬件设施的控制权,着重提升网络软件技术水平,加强网络核心技术的科研和开发,尽快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只有掌握了网络核心技术,才能从网络大国变成网络强国,才能有能力、有手段筑牢我国的网防,从而有效地将各种有害言论、错误思潮拦截在我国网络疆域之外,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
加强网络法治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味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都要纳入法治的轨道,这其中必然包括网络领域。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安全保护、网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网络行为。加强网络法治建设是巩固我国网络疆域防线,抵御各种错误思潮入侵的强制性保障措施。网络法治建设要在完善和巩固现有网络法律体系的同时,根据发展需要不断更新网络法律体系;坚持重点立法,以网络信息安全立法为核心,切实维护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和网络信息传播的双重安全;坚持开放立法,增加我国网络法律法规的适应性,适应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适应国际互联网发展的需要;提高立法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既要加强原则性的法律法规建设,又要加强各级、各层次规章制度的协同性建设等。只有形成健全完善、操作性强、适应性好、不断与时俱进的网络法律体系,不断推进网络建设的法制化进程,才能用法律维护我国网络安全,打击各种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意识形态的恶性入侵。
篇4
从辩证角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处在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处在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的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些各类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尽快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妥善调处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利益纠纷,成为政法机关日益迫切的一项任务。社会管理、经济管理等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滋生和诱发违法犯罪的因素的客观存在,都提醒我们,政法机关防范、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任务长期而艰巨。与此同时,随着人民群众民主法治意识的不断提高,通过司法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求日益增强,对政法机关公正执法的能力和水平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我国社会各阶层的利益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我国经济充满生机活力的同时,市场经济利益法则也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政法队伍难免受到影响。政法干警思想上的任何偏差和动摇,都可能使执法目标和方向发生错误,手中的执法权力都可能被错用和扭曲,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
总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坚持不懈地狠抓队伍建设,政法队伍的总体素质不断提高,政法干警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也应当看到,政法队伍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甚至执法犯法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往往与一些干警执法理念出现偏差有直接关系。应对新挑战、适应新要求,需要用科学、先进、正确的法治理念武装干警头脑。
多年来,同国外法律制度和思想的接触,一方面使我们有效地借鉴吸收了其有益的部分,促进了我国立法和执法水平的提高。但另一方面,西方各种法治思想给我们的法治观念带来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在执法实践中,有的简单套用西方的一些“法律术语”,造成执法思想和执法活动的混乱;有的片面崇尚西方的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不从我国国情出发,主张全盘照搬照用,甚至对一些建立在资本主义本质基础上的基本法律制度和思想,如“三权分立”、“政治中立”等,也丧失了起码的政治鉴别力。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企图打着依法治国的幌子否定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打着司法改革的旗号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利用个案炒作诋毁政法机关和政法队伍形象,企图在政法意识形态领域制造混乱和影响,以实现其政治图谋。
篇5
关键词: 法律语言 修辞 模糊修辞
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修辞因素在传统司法和现代司法中均有所体现。特别是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我们应当重视修辞因素在司法过程中的积极意义,并自觉地加以运用,以提高司法的整体质量[1]。法言法语的掌握对法律置业群体有重要的意义。在司法过程中,法言法语的使用具有一定的修辞功能,可以促使当事人及法律职业群体的其他成员接受判决结论[2]。但这种修辞功能的使用需具备一定的条件,且在一定的语境中的使用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一、修辞与法律语言中的修辞
修辞,指“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3]。修辞的地位十分尴尬,因为不论在社会生活中还是在学术研究中,大凡提到“修辞”,人们都会将其与“华而不实”、“玩弄辞藻”等消极的观点联系在一起。这种观点是对修辞及修辞学的误解。修辞,包括修辞应用和修辞理论两类,研究的不仅是如何说服特定听众的艺术,而且是一种关于话语的理论[4]。人们对修辞的认识是基于修辞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但从理论角度看,人们对修辞及修辞学并不完全了解。
法律语言,在近几十年的法律语言著作中多次出现,由于法律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法律语言在语言使用领域出现的频率更高,也更引人注目。法律语言的应用领域同日常语言不同,主要在立法、司法领域应用。
法律语言的修辞,主要在法律活动的背景和法律环境的制约下,周密认真地表述法律的内容及运用法律恰当严肃地解决实际问题[5]。文学中的修辞,注重的是通过描述达到对一件事情或事物的理解。法律语言中的修辞,更多的是强调在论辩中说服。同为修辞,但二者出现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文学解释学中修辞连接的是读者与文本,而法律修辞更多的是在法律主体之间发生,并不限于对法律文本的理解[6]。
二、法律语言中的修辞现象
法律语言具有庄重性、严肃性,因此,在法律语言中,消极修辞使用频率比积极修辞高。以下几方面是法律语言中的消极修辞。
(一)炼字
炼字追求言简意赅的效果,力图用最少的话语,表达出最准确的意义。法律语言中的炼字,则是在符合法律语言对词语、语句的要求和前提下,通过对词语的仔细推敲,并与具体的语境相适应,符合语境的要求,最终达到简练准确并使法律语言严密的修辞效果。
法律语言的修辞,首要的是选用精准的词语阐述法律事实,选词时不仅要了解词语的基本意义,还要了解词语的语法功能,词语的感彩,对词语的基本内涵有所了解后,运用修辞将会使论据更有说服力,且不会将论辩引入相反的方向。
在汉语中,有一些符合逻辑要求的固定搭配。在法律语言修辞中,如若采用这些搭配,则应符合人们的用语习惯,如“改善……关系”、“改正……错误”等。法律语言在词语的选用上颇为谨慎,甚至有一定的束缚性。例如,“问”字在法律语言中被限定在固定组词范围,“审问”、“询问”、“讯问”、“发问”等问话方式只能与特定的对象相互搭配,不能滥用。
法律语言在词语选用上倾向于双音节词与多音节词。汉语词汇虽然包括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几种形式,但是单音节毕竟有局限性,不能很完善地表达说话者的意思,并且在一句话中,节奏感很弱。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能尽可能地使法律语言更有书面性,更具有说服力。
(二)句式选择
法律语言具有严谨庄重的特点,要求其句式紧凑,语句凝练,追求整齐、流畅的修辞效果。
1.法律语言多选用四字格。
四字格在法律语言中使用频率很高,因为四字句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并且读起来掷地有声。如:“综上所述,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被告人王某故意杀人,手段残忍,情节恶劣,罪行严重,影响极坏,实属罪大恶极”。四字句多次使用,具有一种排比气势,不仅能渲染出被告人的罪行,还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在现代法律文书中,“四字格”的形式主要包含三类:四字成语、四字词组和四字法律术语。四字成语不能随意增减、颠倒、删除其中的任何一个语素,必须在语句中作为一个整体使用。法律语言中使用的成语多为贬义,如:“敲诈勒索”、“”、“罪大恶极”等。四字词组主要是将意义相关的四个语素结合而成,使用四字词组,使法律语言简洁明朗,如:“多次作案”、“F伙作案”等。四字法言,是法律专用术语,如:“取保候审”、“犯罪未遂”、“正当防卫”、“抗拒从严”等。如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被告李某某目无法纪,勾结他人进行盗窃,情节严重,数额巨大,影响恶劣,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52条之规定,已构成盗窃罪。”使用四字结构“目无法纪”等,使语言风格庄严严肃,简明有力。
2.文言句式,在法律语言中也有采用。
文言句式的使用,使句子不单调乏味且有所变化,增加法律语言的庄重色彩。常用的文言句式有“为……所”、“借……之机”、“予以……”等,如某书中“张某某犯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应当以……”的使用,使语言凝练,语句的说服力得到增强。
3.模糊修辞。
在语言表达中,存在很多模糊现象。当需要准确表达时,应尽可能地选用含义比较精准的词语和格式,还可以采用限制和修饰的方法。话语的模糊是话语在具体交际活动中的事情,在言语交际中,模糊有时比准确表达更好。双关、暗示、婉曲、象征等修辞手法的存在,证实了模糊修辞的积极作用。
模糊修辞在一定的语境中,增强了语言交际效果。它能够适应法律语言的特点,并且由于需要采取一种方式向公众传达法律内容,模糊修辞的存在恰好能够满足这种需求。这种修辞方法,不仅能适切表达生活中那些不易表达或讳言的事物,使之趋于确切,而且能适切表达生活中那些不宜准确表达的客观事物,使之更严肃和庄重。它是一种积极的言语行为,将其运用于法律语言是十分必要的。在法律语言中大量使用模糊修辞,既不会影响法律语言的准确性,又增强法律语言的可操作性[5]。
采用模糊修辞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法律语言本身具有不确定性,采用模糊修辞可使语言表达更准确。语言在不同的语境中一般会产生不同的含义,这是由于语言本身具有多义性。虽然立法者尽力使用精确的词语,但还是难以避免经常出现大量多义词,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产生歧义,导致理解错误。模糊修辞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下能规避这种现象。其次,语言具有有限性,模糊修辞可在一定程度上使法律语言具有延展性,可扩大语言表达的内涵。法律对生活具有一定的规范、指导作用,法律语言不仅要表达清晰、明确,还必须涵盖复杂的社会生活,基于此,完备、周全就成为法律语言必须具有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模糊修辞增强了法律语言的适用性及灵活性,还能够帮助法律弥补疏漏。比如刑法罪的相关规定:“……致使被害人重伤……或者是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其他”一词的使用,在出现与此相类似的情节下,法官在断案时将其纳入其中,对判案及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最后,法律语言具有专业性。这种专业性包含一定的含混性。有些定义无法明确说明,只能采用模糊的说法进行阐述,这种模糊性是一种准确性。
三、运用法律修辞的意义
(一)化解社会事件的无限性与法律规定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实现话语权威和司法公正,可以运用法学和各相关学科的知识成果,从各层面上优化法律语言,改革法律语言作品[7]。运用法律修辞能够补充成文法的局限性。因为法律修辞可以在各种社会现象中灵活运用,同时,由于法律的严肃性、庄重性,对语言要求很高,法律修辞用语的模糊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法律用语的不足,克服法律的局限性。从另一个角度看,法律修辞能够弥补立法者在认识方面的局限性的不足。当实际发生的一些情况难以适应于法律规定,或者法律中没有相关规定解决这一情况的时候,规定的原则就能发挥出功能,例如民法规定的合同自由原则、平等原则等,这时能够帮助法官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对侵权者实施法律制裁行为。因此,法律语言的修辞功能可以克服社会想象的无限性和法律规定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二)构建法治意识形态
目前为止,有些人依旧认为法律修辞在理据上并不可靠。然而,法治作为一种理性工具,不能过于依靠逻辑的方法,完全采用逻辑说服听众,法治的负面作用就会显现出来。因此,当面对的是法律人,那么,可以运用法言法语,依靠逻辑阐述;若面对的是一般听众,法言法语则不适合,这就需要将法律语言翻译成日常用语,方便交流沟通,这种说服的方法能更好地传达法律精神,说清法律事实,达到良好的效果。如若将法律语言转换成日常用语,则考验的是法律人对法律理解的准确性与表述的精准性。
“一些意识形态的作品可以是非常复杂的理论建构,然而同样的基本观念也可以用最粗陋的口号或宣传来表达”[8]22。在法治意识形态中,法律修辞方法的存在很关键,在法律价值和法律词汇中肯定能找到修辞方法。将法治意识形态准确传达给公民,需要法律人把公民的日常思维同法治观念相结合,运用日常用语解释法律信条,采用说理的方式讲法,引导人们信任法治。通过这种方式,发挥意识形态在法治领域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孙光宁.司法中的修辞因素及其意义[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1(2):31-35.
[3]孙光宁.法言法语的修辞功能――基于司法立场的考察[J].法律方法,2010(2):24-30.
[4]熊明辉,卢俐利.法律修辞的论证视角[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102-108.
[5]寇红.谈法律语言中的修辞运用[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螅2003(5):46-47
[6]闫斌.论法律修辞的合法性[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109-113.
篇6
【关键词】中国;西方;法律文化
一、文化与法律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从狭义上说,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或社会的观念形态。它包括社会意识和思想体系等等。从广义上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还有一种是中义的文化观。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我比较认同中义的文化观,并把它作为阐述法律文化这一概念的基础。因为由于我们研究的是法律文化,而法律文化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法律现象,法律现象则主要表现为法律意识形态和法律制度、组织机构等等,而且法律文化的构成内容与中义的文化观的构成内容相吻合。
(二)什么是法律文化
关于法律文化的界定学术界各持所据、分歧极大。归纳起来,以下几种最具代表性:
第一种观点:从三个层面界定法律文化。首先,法律文化是支配人类法律实践活动的价值基础和这个价值基础被社会化的运行状态。其次,法律文化作为客观存在物,表现为法律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成果。最后,法律文化作为一种主观的观念形态。第二种观点:从方法论角度解释法律文化。此说认为,法律文化首先应该是一种研究立场的方法。第三种观点:认为法律文化是社会群体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某些生活方式。
综上,对于法律文化的定义是,法律文化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规范、制度和社会心理中涉及法的那一部分形成的一个统一的体系。
二、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及其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一)人治精神与法治精神
人治精神是中国传统法的根本精神。人治精神是指法在本质上所体现的是拥有极权的个人或极少数人的意志,从而在政治上构成一种专制的治理模式。
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产生人治精神,而西方产生的是法治精神的最根本的原因是,西方是以商品经济为主,而传统的中国是以农耕经济。商品经济是法治的物质基础,商品经济社会,每个人要想自己的利益得到保障,必须有规则来进行规制,并且要求体现公平正义。而人都是自私的,所以法律成为必要的选择。商品经济形态所需要并决定的法律规则,商品经济孕育的社会契约观念、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平等和自由观念等,是法治的社会文化基础。以商品经济关系为内容的民法是法治的法律基础,民法中的人权、所有权和平等权是近现代公民权利的原型,民法充分体现了法治的价值,民法传统中的权利神圣和契约自由精神,是和法治的文化源泉。
(二)伦理化与宗教化
伦理化实质上就是礼教化,一堆礼教的精神和原则贯彻到法律中并成为立法和司法的指导思想,进而外化为具体的法律制度和原则,就是实现了法律的伦理化。相对中国传统法律的伦理化,西方法律只具有宗教性,因为,作为西方法律文化的源头的古希腊,其早期的法律和宗教没有多大区别。
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伦理化,是由于礼教对我国传统法律的影响,而且是由于在国家产生的早期,我国国家的产生是随着部族之间的征战而逐渐成长起来的,这个过程是它不断地对同一血缘的认定,对异族的否定的过程,血缘是区分的标志。这使得部族内部的血缘关系结合更加的紧密,在部族内部选出统治者,下属既是臣子又是亲属,从而国家充满了伦理性。而西方国家的建立是通过氏族之间的战争,西方国家的战争使血缘关系越来越疏远,这和中国是相反的,自然伦理关系就不可能受到重视,相反的宗教成为了法律文化的特点。
(三)公法文化与私法文化
所谓公法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刑事性的法律体系及其意识,私法文化则是一种民事性的法律体系及其意识。前者以“义务本位”为其特征,后者则以“权利本位”为其特征。
造成中西差异的原因在于,我国形成公法文化的主要原因就是传统中国国家权力和国家观念的发达。我国是君主专制的国家,君主是最高统治者,为了有利于国家的统治,必须要刑法来加以惩罚,自然公法就比较强盛。而在西方国家,早期通过氏族内部贵族与平民之间的斗争成长起来的,斗争围绕着“权利”。“法”变具有了平等性与民主性,慢慢转化为个人本位,个人本位实质就是一种私法文化。
四、结语
法律文化作为一个时期法律的集合,是非常值得我们重视和学习的。在构建法治社会的今天,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充分了解我国的传统法律文化的基础上,吸收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并且结合西方的法律文化,真正的构建出适合我国发展的一整套体系,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辞海(缩印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2]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M].北京:三联出版社,1994.
[3]刘作翔.法律文化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篇7
【关键词】监狱;文化;政治色彩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090-01
一、监狱意识形态
监狱不仅是国家的暴力机器,也是国家意识形态机器。当我们看到监狱暴力和强制的一面时,也要看到监狱作为主体而被意识形态建构的一面。当代中国监狱的意识形态主要由哲学,执政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监狱法律法规,监狱工作路线、方针、政策,监狱警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行刑观念,监狱文学艺术等组成,通过监狱运行机制和工作效能得以体现。②它以监狱的思想政治工作、监狱法治建设、罪犯教育改造、监狱文化建设等载体为媒介,渗透于监狱的方方面面。
中国监狱意识形态建构过程中要始终把握好建设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和怎样建设意识形态的问题。当代中国监狱要建设的意识形态应当是用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以既体现时代文化进步和符合中国国情,又坚持立足实践和不断创新的监狱学理论为特色;既尊重文化差异和包容多元,又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的思想文化思潮侵蚀的意识形态。
中国监狱意识形态的建构应当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重点:一是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监狱工作路线、方针、政策和监狱学理论是中国监狱的主流意识形态。二是张扬监狱文化主旋律,把监狱意识形态贯穿到各级各类媒体传播之中。以见于报刊、电视、网站等媒体为信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大力推广监狱主流价值观念。三是坚持以文化人,把监狱意识形态的要求渗透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之中。要尊重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规律,在融入和渗透上用心思、下工夫,使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四是注重实践养成,把监狱意识形态的要求融入到日常监狱工作和生活之中。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践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五是强化机制保障,把监狱意识形态的要求体现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监狱管理之中。要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和法规的规训作用,柔性引导和刚性约束并举,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
二、监狱权力形态
在宏观层面上,监狱通过法律赋予的刑罚执行权力而确立了惩罚与改造罪犯的权威,体现其政治权力的工具性;在微观层面上,则通过监狱建筑、警戒设施、狱情分析、耳目布控、思想教育、考核奖惩等物质的和制度的建构,形成了无处不在的权力形态。③
法律赋予的改造权,使监狱不仅将罪犯的身体作为劳动力和生产力直接进行控制、干预、训练、强制,而且可以经济地使用,精心地计算和全面地矫正、规训,将其驯服为一种有用力量。在监狱里,罪犯的身体是一个“政治的肉体”,它被权力-知识当做一系列的物质因素和技术因素组装成监狱微观权力机制中的一个部件;作为载体,或者中转站,或者路径,成为认识的对象和驯服的对象,变成被规训和被惩罚的客体。同时当其“确有悔改表现”,直至被改造、矫正成“对社会有用的新人”时,也成了驯良的主体。监狱的权力与知识的结盟,决定了罪犯欲望的忏悔与消灭、肉身的控制和训练、灵魂的规范和强制。权力-知识关系不仅为分析监狱文化政治提供了微观视角,也揭示了权力要素和知识要素在监狱文化中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三、监狱信息化形态
20世纪末21世纪初,网络与数字化将技术理性发展到新的高度,数字化生存与后现代化诸多文化生存方式一起涌进,监狱文化也不例外。监狱信息化有其特定的文化目的与文化策略,它依靠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倍增权力,扩大控制,提升规训,建构新的改造文化。监狱信息化作为政府信息化的组成部分,可对其定义为,是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信息技术与监狱各项业务工作相结合,控制和集成化管理监狱职能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监狱内外部信息安全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监狱行刑绩效的过程。④
监狱信息化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监狱信息化的目标是提高行刑绩效,实现行刑目的。二是监狱信息化涉及监狱外部多机构和内部多部门。三是监狱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向前的动态发展过程。四是监狱信息化是一个丰富的多层次体系,其关键是信息的集成。可以说,监狱信息化是一个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集成技术的全员式和全景式的体系化变迁过程。
监狱信息化对于推动监狱改革、促进监狱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首先,它有利于监狱发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其次,它有利于监狱职能的全面和充分发挥。再次,它有利于监狱科技水平的提高。最后,它有利于接受社会监督,服务社会,塑造监狱的文明形象。因此,在加快发展的机遇面前,在信息化狼长当中,监狱应当乘势而上,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监狱信息化体系,推动监狱文化的发展。
注释:
①贾洛川.监狱学基础理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141-142.
篇8
关键词:先行先试;驱动创新;质量管理新常态
先行先试制度是国家在新一轮国家制度改革的环境下提出的支持改革发展的重要政策,也是现今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依靠模式,强调以各别的发展进行先行先试,从而推动整体的经济建设。在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放缓的今天,质量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各大企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更好的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提倡企业可以通过先行的试点来提升企业的质量创新潜力,从而推动企业建设能够在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形势下,走出一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改革的道路,从而为国家整体经济的支撑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先行先试”政策概述
1.“先行先试”的概念界定
本文认为,“先行先试”是指在国家法律和社会制度、规范的允许的前提之下,通过中央授权的批准一些改革的试验区可以改变原有的旧的体制的束缚,将创新发展的观念应用其中,从而实现试验区创新驱动的发展的一种新模式。这是从宏观上来说的,对于微观上各大企业的建设也可以利用这种观念,率先进行改革,通过创新质量管理来推动企业的发展。
2.“先行先试”的特征
(1)风险性,由于先行先试是在几乎没有任何前任经验的引导下进行实施的,要经过不断的摸索前进直到成功之后才能成为广泛的发展思路,所以在其应用方面还存在许多的不确定性,所以有一定的风险因素存在其中。
(2)试验性和封闭性,从国家整体的宏观发展方面来说,先行先试要在一定的区域先进性改革试点之后,才能被逐渐的推广起来,所以具有一定的试验性,同时试点区是在综合利用本地区的优势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的,所以其发展的模式必然带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3)自主性,先行先试是在中央赋予的权利上推进试点改革的自主改革,地方试点拥有较大的自主空间,因此必须通过自主的创新才能实现先行先试的效果发挥,所以具有一定的自主性。
二、驱动创新质量管理新常态下发展的特征
1.质量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的发展战略
经济新常态下,经济水平趋于平稳,人们的经济能力逐渐提升,对于商品的特征和信息的获取更加快捷,所以质量的问题已经取代价格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如今质量的管理已经上升到企业战略管理中,在企业的质量战略管理中,并不是说只是把质量管理和企业的运营战略简单的结合,而是要企业不断的抓住机会、找准改革的方向用创新经营来驱动企业的战略发展,所以质量的问题已经逐渐的在企业的战略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
2.顾客的价值成为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方面
质量管理的创新驱动最重要的就是要满足顾客的需求,只有生产的产品符合顾客的要求才能促使产品经营出去,才能为企业获得更多的利益。所以新形势下,顾客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的核心和决定性因素,追求顾客的价值体现,是企业创新市场的永恒追求同时也是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顾客的价值的追求是现今企业质量管理的重大理念创新,顾客的需求和忠诚度已经成为了企业重要驱动力。主要表现在,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要把顾客的价值放在中心位置;企业的生产和活动要围绕顾客进行;企业要根据顾客的需求信息建立企业经营措施等众多方面。
3.技术的创新成为了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支撑
现代企业的质量管理是由多种创新制度共同合作来创建的一种统一化的全面的管理模式,技术的创新已经成为推动企业质量管理体制改革的建立的重要支撑,国内外众多优秀的企业已经把立足于质量的技术管理创新机制作为企业质量创新的重要推动力。所以新形势下质量的创新也就是技术的创新,技术的创新已经成为了企业创新驱动质量管理的重要支撑。只有不断的进行质量的管理和技术的创新,企业才能更好的抓住,创新这种企业发展的不竭之力,才能尽快的摆脱传统质量管理的理念,从而提升企业的持续化运营。
4.企业的文化已经成为企业质量管理的精神支撑
一位著名的企业家曾经说过“民族的文化是国家创新发展的根源,企业的文化是企业管理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新形势下企业全过程的经营决策已经成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实行全过程的决策才能更好的保证质量的发展,而这种管理方式又必须在企业共有的价值观、意识形态等精神要素的发展之上形成的,所以企业的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质量管理的重要支撑。
三、如何以先行先试的制度驱动创新质量管理新常态发展
1.先行的改革借鉴,形成独特管理模式
在先行先试的体制之下,企业要积极的引进国外先进的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也可以不断的向各个行业优秀的质量管理方法进行学习。学习的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与企业自身的特色相结合,要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自成特色。在跟踪、学习其它优秀的管理方法之上加强企业自身的创新管理。
2.满足顾客需求,坚持市场导向的原则
在我国市场经济的推动的新形势下,企业必须通过管理创新来适应市场的开放形势。主要是指企业生产的全过程都应该要以市场为导向,同时还要加强自身的技术创新力度,用技术创新来支撑企业的质量管理,例如可以建立计算机集成系统,通过计算机来快速的掌握市场实时的信息和顾客的需求,从而使企业可以快速的调整经营战略。
3.创新和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的先行发展就必须是在优秀的企业管理文化创新基础之上的,在进行企业文化创新时要将企业的技术、管理、目标和价值以及内部管理等有机的结合,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而作为企业文化精神的最重要的体现就是人才,因此在进行创新驱动的质量管理方面,企业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从人才的发展中推动企业的质量管理创新。
结语:
先行先试制度最重要的核心内容就是进行创新,因此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可以运用这种思想,在企业内部先行进行改革,转变传统的经营策略和指导理念,用新的方法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新形势下为了更好的改革质量管理就应该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应用其中。
参考文献:
[1]张金如.主动适应新常态 增强创新驱动力加快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J].政策t望,2015,(1):22-26.
篇9
关键词:法治;法治文化;法治基础;法治观念;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具有同质性,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和谐社会必定是法治社会。历史经验证明,和谐并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调节中实现的,而实现的重要手段就是法治。因此,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它可以为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塑造诚信友爱的社会精神创造一种基本的制度环境。
随着中国法制的健全,从法治文化建设、法治基础的设立、法治观念的养成到法治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人民的法治观念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着重从上述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一、法治文化和和谐社会的关系
法治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对于法律生活所持有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历史上,法治从来就是和民主相联系的。所以,我们所倡导的法治文化的基本内涵,则是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是人民民主精神的高度凝炼。以人民民主为内涵的法治文化,在价值观念上,体现主体平等观、诚实信用观和法律至上观;在意识观念上,体现自由、平等和人权。人民民主和法治文化的这种内容和形式关系正体现了先进文化的阶级利益和民主特征。
党的以后,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就,而且整个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多年来,人们的思想、观念、认识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由市场经济发展引起的人们在法律等方面从观念、思想到制度、行为的变化,深刻反映了市场经济的法治文化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也有力地说明了市场经济一定要建构与自己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法治文化体系。
就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而言,其具有现代性和开放性。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以及法律趋同化现象的出现,社会主义法律文化与西方的法律文化必将相融并存,整个人类社会都在向着和谐法治的方向发展。
二、和谐社会建立在民主法治之上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将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政府的权力受到合理的监督和制约,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制度与法律的自身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社会。要达到这种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必须得到崇尚并且在社会运行中发挥根本作用,因此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在公民与公民关系的和谐问题上,社会主义法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单个的人作为民事主体,经常性参与到大量的社会活动之中,这种活分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如包括亲子、亲属、夫妻在内家庭关系,邻里关系,雇工和雇主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等等。社会主义法治以对公民个人权利的保护为着眼点,以对公民间权益冲突的协调作为社会关怀的一种手段,无论是在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还是在促进人与人和睦相处的温情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方面,都起着不可小觑的基础作用。
社会主义法治为市场主体开辟和建立了不同利益阶层表达其各种诉和建立了不同利益阶层表达其各种诉套公平的矛盾与冲突的解决机制。通过这一平台和机制,国家可以有效引导各种利益主体以理性、合法的方式,在表达利益诉求的基础上,使社会中的矛盾和冲突得以解决。
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充满活力、诚实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也是一个多元互动、合作互助、理性人本的社会,而这一切美好社会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完善的法律对社会关系的全面有效的调整。
三、和谐社会促使法治观念的养成
和谐社会一定是一个法治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健全的法制。这标志着我们党对法治重要价值认识的又一次飞跃,标志着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一个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
“和谐社会”是行为规范的社会。社会的规矩是社会行为的准则。人生在世,无不需要制衡。这种行为规范就是法治。同时历史经验也证明,和谐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在调节中实现的,实现手段之一就是法治。
中国的法治建设不仅在于制度层面要加快,更需要精神、信仰、文化的指导。实现法治不仅表现在法律体系的建立,而且在深层次上表现为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及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深刻变革。就国情而言,我们的法治缺少的是像西方社会那样自下而上的法治精神的养成过程。所以中国只能走一条自上而下的政府推进型法治模式。显然,没有法律文化传统和法治观念,将成为中国依法治国方略、和谐社会思想在贯彻、落实中的一大症结。
法治观念培养的更要注重以下问题:
1.用好社区法制讲座,促进社区居民良好习惯的养成。通过开展深入持久的普法教育,使全体公民养成依法办事的良好行为习惯。人与人之间才能和谐相处,社会秩序才能正规有序,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稳固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
2.用好社区法制讲座,充分发挥法律祛恶扬善的预防功能和调解功能。每个社区如建立一个调解办公室(兼法律咨询室)就可以充分发挥法律祛恶扬善的预防功能和调解功能,从而强化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和相互接纳的意识,把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使全体公民既遵纪守法,又诚实守信,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稳固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
3.社区法制讲座方式形式多样。讲座不搞一言堂,把它和咨询、座谈、演讲相结合,尤其是社区法制讲座必须采用案例教学。以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往往会抑制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丧失学习的兴趣,而案例教学的特点是自己动手做。社区居民是课堂的主人,律师是组织者。
四、法治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理念应在法律意识形态层面上获得理解。必须意识到,坚持法律观的指导地位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律意识形态的基本要求。通过法律意识形态进行主体建构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践过程中则要关注此种建构的目标和方法。
1.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市场经济发展的和谐。和谐社会是市场经济和谐发展的社会。由于市场经济的盲目性、自发性等特点,还有市场主体的多元化,难免发生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这是市场经济自身所无法克服的,这就需要运用法治等手段,协调和平衡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来实现市场经济运行的和谐。
2.监督制约行政权力,实现政府管理社会的和谐。一旦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受到行政权力的侵犯,他们可以获得及时而有效的法律救济。法治的政府应该以服务优化作为行使管理职责的指导思想,依照法律赋予的职责,提高在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科技服务等方面的质量和水平,满足不同阶层的需求,促进社会和谐。
篇10
【关键词】美国强大;美国历史;美国未来
历经半个世纪的西进运动,让美国成为地理上的大国;1861年开始的南北战争,让美国在思想和民族的层面上实现了真正的统一;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让美国抓住机遇成为了经济上的强国;二十世纪末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则真正的成就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并形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政治经济格局。美国的历史充满了童话色彩,也让这个国家令无数人充满向往。那么,这一切又是如何发生的?美国的成功有其必然性,也有偶然性。他的这种必然与偶然的结合又能持续多久?美国在反美浪潮下将何去何从?美国的未来将走向何处?本文将试着对这些问题做一定的阐述。
一、美国强大的原因
美国的历史与由此确立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为其制度、法律、科技、文化、军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后者的发展又促进了其意识形态的传播,二者互相促进,互相巩固,以一定的发展机遇为契机,最终成就了美国的今天。
(一)先进的意识形态和包容的文化传统。美国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和自由的价值观念。并由此衍生出了三权分立与政教分离、以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宪法至高无上的法治等一系列价值观念。美国1787年宪法,两百多年内虽几经修正,但其民主与法治的精神原则却始终如一,并逐渐内化为美国民众崇尚自由、尊重法律、开放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气质。同时,意识形态的包容性使其发展充满动力,不断自我完善。扩张性则使其不断输出,发挥自己对别国的影响力。美国文化的包容性是其历史的必然。
(二)以自由主义理念为核心构建的各项制度。美国的政治体制强调分权制衡,避免某一部门或利益集团对权力的垄断。究其根源,则是在防止国家机器对人民个人自由权利的侵犯。也正是人民在政治上(言论、出版、集会等)的高度自由,早就了美国包容的政治文化,使得代表不同利益群体的政治力量能够以协商和妥协的方式解决利益冲突,从而保证国家的稳定。
(三)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充足的人才供应体系。美国的教育体制倡导探索、创新、怀疑并挑战权威,大力支持科技创新,截止2011年,美国有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251人,占整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人数的46.1%,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高居世界榜首。这些诺奖得主用自己的科研成果推动着山姆大叔不断前行。而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诺奖得主大多数并不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说到这里,就要说到美国的人才供应了。美国的高等教育水平远远领先于世界,而接受美国高等教育的学生,往往来自世界各地。这就是美国的策略,让你们辛辛苦苦将这些人通过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成材,而我只要用优厚的条件就可以把这些人才吸引过来接受我的教育,并最终为我所用。
(四)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各项政策实施做后盾。奥巴马在上任之初曾表示,为了确保国内繁荣与世界和平,美国需要继续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美国近年来军费呈下降趋势,2014年财政预算为5521亿美元,仍旧是中国的四倍之多。人们通过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看到了美国的武力究竟有多强大,即使受到经济危机和战争泥潭的“两头堵”,美国还是赢了,至少从结果来看是毋庸置疑的,萨达姆、卡扎菲政权被,拉登被击毙这些事实也说明了,美国的武力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其实现目标。
二、美国未来的走势
美国在二十世纪不顾国际社会反对,发动伊拉克战争,并在国际事务中奉行单边主义政策,加之2008年的金融危机,很多人对美国的未来产生了疑惑。美国开始衰落了吗?美国的霸权还能持续多久?
金融危机虽然源于美国,但对美国的冲击却小于其他一些国家。2009 年日本经济增长率为 -5.5%、欧元区为 -4.4%、俄罗斯为 -8%,而美国仅为 -3.5%。而美国的复苏能力也强于西方各主要经济体,2010 年美国经济即实现复苏,经济增长率达 3%。而 2012 年日本经济增长率为 2.0%,欧元区为 -0.5%,俄罗斯为 1.2%,美国则为 2.4%。2011年公布的皮尤全球民意调查数据显示,在奥巴马执政的 2009-2011 年间,多数受访国家的民众仍对于美国抱有正面看法,其对美国的好感度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而在人口结构方面,由于每年有大量移民进入美国,所以美国无需担心老龄化问题,充足的劳动力对经济发展是个重要的保证。
由此可见,美国的国家形象并没有中国人想的那么差,而其经济活力和复苏能力也已被证明,并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其经济发展并不存在很大困难。那么,美国又应该如何应对世界各国的冲击呢?欧洲各国,中国,俄罗斯等国的迅速发展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政治上欧洲的自主性增强,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前不久美国助理国务卿的录音事件又引起了各界对欧美关系的质疑。中国成为了第二大经济体,但综合国力与美国还有较大差距。美国有很多对手,但美国并不用担心。一方面,这些国家之间的分歧远远大于与美国的分歧。另一方面,这些国家并无意冲击美国的霸权,大多在韬光养晦,谋求自身的发展,这会让美国与其他各国出现超越“零和”博弈现象的局面。综上所述,只要能恰当处理与新兴大国的关系,坚持其立国之本,美国的霸权在未来数十年内仍将持续。
参考文献
[1] 陈其荣.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创新型国家[J].上海大学学报,2011(6).
[2] 奥巴马:确保美国军力世界第一[N].世界报,2008,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