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与法律意识范文

时间:2023-10-09 17:29: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法与法律意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法与法律意识

篇1

关键词:农民;法律意识;培养;普法

民法律意识是农民以对法律现象的认知为起点,形成的关于法律的思想、观念、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包括农民法律知识、对法的本质和价值的认识、对法律现象的认知和评价、对现行法律法规的理解和态度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然要求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而农民法律意识的培养正是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对农民法律意识的调查研究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关于农民法律意识的调查统计

为了解农民的法律意识状况,笔者向湖南益阳某乡八个村的部分农民发放了调查问卷共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其中男性占60%、女性占40%,小学学历占30%,初中学历占50%、高中/中专学历占19%、大专及以上学历占1%。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到法律基本知识、土地征收、婚姻法等方面的内容。部分问题的调查情况统计如下:在对“法律的作用”(多选)的认识上,有80%的人认为法律是用来管理国家的,60%的人认为法律是用来规定人民的权利和义务的,20%的人认为法律就是刑法,是用来打击违法犯罪的,20%的人认为法律是用来限制老百姓的自由的。在农民法律知识的获取途径(多选)上,选择广播电视的占90%,选择书本的只占10%,选择宣传栏的占30%,选择网络的占10%,选择其它的占30%;在法律对农民的价值上,有80%的人认为法律有用,认为法律可以保护自己的权利,20%的人认为法律无用,认为法律反正还不是由当官的人说了算。在回答“当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您会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吗?”时,有50%的人认为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受损的权利,也有50%的人认为会选择村干部或村里面的老年协会的比较有名望的长者来调解纠纷,这样更经济省钱更节约时间。在对“法律与政策关系”的认识上,选择法律大于政策的占60%,选择政策大于法律的占35%,选择效力一样大的占5%。在社会现象认识的调查中,70%的人认为结婚不仅要男女两人以夫妻名义生活在一起,还需办理结婚登记证明,30%的认为只要男女二人以夫妻名义生活在一起就是夫妻;对家长打伤孩子有60%的人认为不犯法,只是家长教育孩子的一种方式而已,40%的人认为如果打伤了的话,是应该要坐牢的。在对法制宣传的调查中,50%的人参加过法制宣传,主要是集中的法律咨询、打横幅、还有宣传栏的形式,90%的人认为政府应该多组织法制宣传,并且要用多种形式特别是农民容易接受的形式进行法制宣传。在回答“在征地中政府怎么做才算合法?”时,85%的村民认为在征地过程中政府应保障农民的知情权,要把征地的事情事先告知农民并与农民协商征地补偿事宜,这样做才公平才合法,15%的村民认为,政府讲了算数,我们没有办法。

二、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分析

由以上调查可知,农民普遍认为法制宣传对于增强法律意识、促进人们更好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很有必要,因而,对开展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也越来越重视,参与积极性较高。法律知识水平有了一定提升,法律意识得到了加强。人民调解已经深入人心。但总的来说农民的法律意识还是停留在一个相对较低层次的阶段,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还存在差距,法律对他们来说仍然是遥远的。农村法律知识贫乏。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农民法律意识形成的及时和理性基础。农民对法律知识掌握的多少,既影响对自己合法权利的维护,又影响自己对法律的遵守。通过调查发现,该乡部分人对法律知之甚少,或知之不全,或完全不知,对法的本质认识不清,大部分的人认为法是用来管理国家的,就连与他们切身利益有关的婚姻登记行为、家庭暴力行为也不能进行一种正确的法律评价。他们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大部分是凭直观感觉从电视和广播等途径获得,想主动从书本上获取法律知识的人少而又少,因而不能形成对法的一种系统性的认识。农民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接触是法律内化及法律意识形成的前提,农民法律知识的有限使得法律意识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农民法律意识淡薄。与以前相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农民法律意识有所增强,但整体而言仍然很薄弱。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部分农民对法律没有认识,不习惯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当遇到自身权利被侵害时,要么浑然不知,以“法盲”“法愚”的形态展现于社会;要么屈从于权威,忍气吞声;要么置法律规定而不顾,“以暴制暴”。在调查中,有50%的农民在自身正当权利被侵犯时仍然没有想到要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权利。农民法律信仰偏低。美国法学家伯尔曼曾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①然而,通过调查发现,接受调查的人中只有一半认为遇到纠纷时会选择法律途径解决,而另一半则会选择采用调解等其它方式解决纠纷,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因为他们认为坚持用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耗时耗力耗钱伤不起,成本支出往往高于收入很多。虽然大多数的人认为法律是有用的,但也有近20%的人认为法律最终还是由当官人的说了算,并坚持认为政策的效力在一定程度上大于法律的效力。由此可知,由于人们对法律的不信任,导致一部分人视法律为无物,因而无法从内心去崇尚法律、信仰法律,从而出现了农村法律信仰水平偏低的状况。

三、提升农民法律意识的对策思考

篇2

【关键词】:法律意识 薄弱原因 提高对策

中图分类号:D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293-02

一、法律意识的概念及意义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和态度的总称,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法、法律制度的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等。孙国华教授则认为: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例如人们对法律评价,对法官作出的判决是否公正的看法、对法律、依法办事原则的信任程度等。张文显教授则认为法意识是与群体或个体心理特征相联的、人们关于法现象的认知、情绪和意志的总和。它在内容上包括人们对法现象的知晓、理解和把握;对法规范和法行为的情感、评价和态度;对法现象的意愿、要求和期待。

对于公民法律意识的意义,可从国家法治建设和公民自身两个层面来进行阐述。对于国家的法治建设构建,首先必须有完备的并最大程度反映公民诉求的法律制度体系。而公民法律意识是公民积极参与到国家立法机关立法过程中去的前提条件。其次,国家法治建设的推进则在于让制定的法律得到充分、顺利地执行、适用。公民法律意识则是行政机关顺利执行和司法机关顺利适用法律不可或缺的因素。法律执行、适用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而执行或适用的对象则是公民。而公民法律意识强弱程度则在一定程度能够反映公民服从甚至配合行政、司法机关执行、适用法律的程度。对于公民自身权益的维护来说,公民法律意识则是最重要的武器。因为公民维护自身权益最重要的途径则是诉诸法律,而公民诉诸法律则需要法律意识作支持。

二、我国公民法律意识薄弱的原因

根据上述理论分析,并结合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状,下面笔者将会从历史和当代两方面来分析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

1、“无讼以求”、“息讼止争”的法律传统的影响

《幼学琼林》载:“世人惟不平则鸣,圣人以无讼为贵。”《增广贤文》也载:“好讼之子,多数终凶。”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有“无讼以求”、“息讼止争”的法律传统。“法律的产生是为了诉讼的需要,诉讼的结果又使法律自然产生。诉讼与法律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所以说“无讼以求”、“息讼止争”的法律传统必然地致使我国古代历朝历代制定的法律较少,尤其是关系到臣民的财产等方面的民法,进而最后形成“重刑轻民”古代法律体系的特征。而笔者认为公民的法律意识养成的最直接途径就在于诉讼,尤其是民事诉讼。所以说我国古代人们法律意识淡薄在一定程度受到“无讼以求”、“息讼止争”的法律传统的影响。

2、优秀法学著作的匮乏

法学著作的广泛被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起到培养、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作用。不可否认的是,西方国家的大量的经典的法学著作例如《政府论》、《论法的精神》、《论自由》、《法律、立法与自由》等和西方国家公民的法律意识的提高有着一定必然的联系。因为公民通过广泛地阅读法学著作,进而获得有关法律方面的理论知识;凭借着一点一点地对法律产生兴趣和法律理论知识的积累,只有获得一定的法律方面的知识,才会为公民主动地关注立法等机关所制定法律、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对法律作为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产生信任、信仰等提供基础条件。没有法律方面的著作,就没有法律理论知识获得;没有法律理论知识的获得,就不能促进公民法律意识形成、提高。但是,在自然经济、宗法社会、集权专制三合一的社会土壤上面,商品经济步履艰难,与之携手而来的平等、交换、权利、自由等观念无法正常萌发和成长。平等、权利、自由等观念无法产生,也就意味着有关正义、平等、自由等法学思想的著作没有产生的思想条件。

3、五千年的封建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影响

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便是“礼”,我国古代的人们安分守己,极力地维护宗法家族和封建集权统治的秩序。“礼”的基本精神是“亲亲”“尊尊”。“亲亲”即亲爱自己的亲人,亲爱的程度与方式取决于爱的主体与爱的对象之间的血缘关系。“尊尊”即尊敬服从地位尊贵的人,其程度取决于彼此双方的社会地位,要尊敬最尊贵的人。”因此封建传统社会的礼治秩序,本质上是主张取消个人主体性、否认个人独立利益的,个人只能按照一定的“名分”来履行责任义务。所以说在古代人们的权利意识几乎没有形成的条件。“权利是由法律加以规定的,或者是要上升到法律高度的。因而,对权利的尊重,就自然转化为对法律的尊重。”因此,在古代人们几乎没有权利的意识,也就意味着人们对法律这部权利的确认书也不关注;对法律的不关注,也就意味着古代人们的法律意识很难得到培养。

4、我国当代社会也存在着阻碍公民法律意识提高的因素

(1)我国法律的宣传流于形式,简单地走走过场。应该说法律的知识普及甚至法律的权威与法律的宣传有一定的联系。但是我国每一年的普法教育由政府的法制机构开展,而且主要以发放宣传材料、提供简单的法律咨询等比较老套的形式,这样的话一方面不能够充分地调动起公民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普法教育主体―政府法制机构由于不受理公民的案件,很难了解到公民最关注、需要的法律知识。

(2)我国现代的法律著作、期刊、案例汇编等和有关法律案件的电视节目数量不少,但是绝大部分要不晦涩难懂要不冗长复杂,公民要么没有兴趣要么难以理解。法律等社会科学方面的文章、著作等需要通俗易懂,让大众能够理解、接受。因为法律等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提高全体人们而不是某个人或某些人的社会人文素养。曲高和寡、阳春白雪的法律等社会科学作品绝对不能称作好的作品。

(3)托克维尔说:“应当把陪审团看成是一所常设的免费学校,每一个陪审员在这里运用自己的权利,经常同上层阶级最有教养和最有知识的人士接触,学习运用法律的技术并依靠律师的帮助、法官的指点、甚至两造的责问,而使自己精通了法律。”所以说,陪审团制度能够对公民的法律知识的增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国也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不过我国的人民陪审制度一方面在实践中贯彻地力度不够。另外一方面,大部分的陪审员在与法官审判案件中盲目附和,听任法官作出决定,陪审只是陪而不审,致使人民陪审员积极性下降,人民陪审制度流于形式,成为摆设。

(4)司法不公和执行不力等是阻碍公民法律意识形成、提高的重要的因素。在法律适用的过程公民受到不公正地对待甚至裁判,即使得到公正的对待、裁判却迟迟得不到执行或执行不力等,公民受到损害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救济,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公民会质疑法律的作用进而法律的权威将会被削弱。“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公民对法律的信仰的建立不仅体现在法律的制定静态过程,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法律的执行尤其法律适用的动态过程中。只有让每一个公民亲自深刻地体会到法律实实在在的作用,这样才会使每一个公民渐渐地对法律产生信任最终地建立起对法律的信仰。

三、如何提高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

(1)促进法律宣传。法律宣传的主体以律师和法官为主,宣传的形式多样化而且能调动公民积极性、参与性的形式。每一年的5月1日,美国的律师和法官便走向社会,宣讲法律知识、提供法律咨询、发表广播讲话、通过电视电话提供服务、举办模拟法庭、组织参观法庭、举行法律宣传的电影节、组织学校活动等等,以各种形式宣传法律,参加的人数成千上万,宣传的项目逐年增加,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应该说,美国的法律宣传是美国公民了解法律的直接途径,也可以通过律师和法官宣传法律的作用、权威,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对于提高美国公民法律意识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因此,我国的法律宣传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其做一些改进。

(2)制定一部《人民陪审员法》。为改变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流于形式、成为摆设的现状,笔者认为我国有必要制定一部《人民陪审员法》。现代采用陪审制的多数国家,要么有专门的陪审法,要么在相应的诉讼法中有专门的规定。但是,我国有关人民陪审员的法律、法规过于概括、空泛而没有可操作性,所以笔者认为我国有必要制定一部具体而且完整、具有可操作性的《人民陪审员法》。

(3)在全国范围内的初中、高中以及大学开设法律方面知识的课程。现在我国正在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且我们每一个公民无时无刻地与法律在打交道,法律渗透到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经济的、文化的、政治的等领域的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所以完全有必要开设法律课程,让孩子们从小就了解、获得法律方面的知识进而为他们以后长大成人的法律意识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教育从娃娃抓起,法律教育也不例外。一部分的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是因为对法律的无知,所以开设法律方面的课程也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遏制青少年犯罪的发生。世界上应该没有一个国家有开设法律方面的课程的先例,我国为什么不可以尝试呢?

(4)减少甚至避免法律不公问题。法律不公分为立法不公和司法不公。可以说司法不公的后果比立法不公的后果严重。正如德沃金在《认真对待权利》中所说的那样:“如果一项法律,即使是恶法,如果不去执行,那么就会削弱对法律的尊重,这个社会就会受到损失。”司法不公主要体现在不公正的判决和执行判决不力两个方面。 “一次不公正的判断比多次不平的举动尤为祸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判断则把水源败坏了。”

关于解决不公正的判决的问题,笔者认为从内因方面来说需要保障法官的独立性,同时提高法官自身的素质;从外因方面来说可以借鉴英国的刑事案件审查委员会制度在全国各级人大常委会中专门设立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审查委员会。被告在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的判决生效之后,仍然认为判决是不公正的,可以向案件审查委员会提出审查的申请。案件审查委员会经过审查之后,如果认为判决确实是不公正的话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再审的建议;如果判决是公正的话则驳回被告的申请。总之,案件审查委员会一方面不会侵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以“旁观者”的身份对案件的判决提出再审的建议,则是能够弥补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当局者迷”的劣势。

执行判决不力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对人民法院执行员执行生效判决的监督和申请执行的当事人缺乏相应的救济机制等。如此,我国似乎也有必要制定一部《执行判决、裁定法》。该部法律应该具体地规定人民法院执行员、与判决、裁定有关的双方当事人、配合执行的单位、个人等权利和义务、执行的程序、执行措施、与执行有关主体违反各自义务应当承担的责任等。

公民的法律信仰就是在一次次的公正判决得到执行,公民受到损害的权益得到恢复的过程中慢慢地建立起来的。无论如何,局部的司法不公的问题确实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而我们普通民众的法律意思,确实也应该得到较高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M].

[2] 孙国华.法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248.

[3] 张文显.法的一般理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233.

[4] 汤维建.美国民事司法制度与民事诉讼程序[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5] 武树臣.中国法律思想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34.

[6] 武树臣.中国法律思想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70.

[7] 汤维建.美国民事司法制度与民事诉讼程序[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15.

[8] [法]托克维尔,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316-317.

[9] [美]伯尔曼,梁治平译.法律与宗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1.

[10] 汤维建.美国民事司法制度与民事诉讼程序[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11] [美]德沃金,信春鹰、吴玉章译.认真对待权利[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254.

篇3

关键词:刑事法律;民意;对接

一、民意对刑事法律的影响

(一)民意对刑法的完善具有积极作用。民意能够通过自己特有的性质对刑事法律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民意对能够表达公众诉求,促进刑事法律的完善。民众对刑事法律的真实看法,以及刑法当中的弊端都能够通过民意的表达,传达给司法部门,对其进行更正。其次,民意能够对政府部门的权利进行监督。民意是所有群众真实情感的表达,所有群众都能够通过眼睛看,嘴巴说来监督司法者,执法者的权利不被滥用。最后,民意是刑事法律与群众沟通的主要渠道,通过民意,司法部门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群众对案件的态度。

(二)民意会对刑法产生误导作用。虽然民意能够对刑事法律产生极大的积极作用,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民意也对刑事法律存在着消极影响。民意是普通人民群众态度的表达,其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极容易被情绪化。情绪化的民意,不能够真实的代表人民利益的,这容易对刑事法律的发展产生误导作用。另外,民意是随时在变化着的,由于民意是在民众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基础上而产生的,所以往往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民意也会有很大的变化。民意的不稳定性,往往造成刑事法律的震荡,容易降低刑事法律的威慑性。此外,民意的并不具有权威性,他们往往是社会基层人民对客观事物的表面认识,不能够从本质上去分析事物,所以将民意应用到法律当中,有时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二、刑事法律要引导民意

民意对刑事法律具有极大的消极影响,然而民意对刑事法律的监督性以及沟通性,能够保证法律的有效性及合理性,所以我们的刑事法律不能完全杜绝民意的体现。为了避免扩大民意对刑事法律的消极作用,司法部门应当积极的引导民意往正确的方向发展。

正确引导民意,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让群众更加清晰的了解到刑事司法的全过程,让他们能够了解案件的真实信息。通过满足人们群众的知情权,让他们对刑事法律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对案件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使得他们能够认识到法律合理性的所在。引导民意其实是改变群众的整体思想,要想从本质上改变群众的思想,首先就必须让人们群众对刑事法律,对案件的审判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所以,将刑事法律必要的信息公开,提高人们群众对刑事法律的认识是司法机关要做的主要工作。

三、刑事法律与民意的良性对接

(一)规范媒体行为,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媒体是沟通群众与司法机关的主要渠道,他们的报道以及行为的规范与否,往往能够影响人民群众对司法机关的看法。媒体要对公众负责,报道刑事案件时,要注意措辞公正而客观,避免使用对案件有夸张作用的词语出现。为加强媒体自觉性,可以采用设置法律规定的方式,如果报道存在着较大的误解,那么需要承担法律责任,通过法律来保证媒体新闻报道的规范性和真实性。如此一来群众所了解的案件信息才能够准确无误,避免出现错误的民意,影响刑事案件的误判。

除开媒体报道规范性对民意的影响外,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也影响着群众对刑事法律的看法。如果人民群众有着较高的法律意识,就不容易被案件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就能够相信法律的公正性。为了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司法部门可以通过开设讲座的方式,向人民群众进行普法工作。

(二)积极进行刑事法律与民意的互动。民意只是人民群众的看法表现,它们并不能够干涉刑事法律的实施。无论哪一种情况,司法机关的官员都不能够受民意的影响,而改变自己对案件的判断。当然,拒绝民意影响刑事法律的判断,并不意味着隔绝民意与刑事法律的交流,而是要保证刑事法律的主导地位。是刑事法律引导民意的发展方向,而不是民意影响法律的判断,如果一旦出现民意影响法律的情况,那么刑事法律的公正性以及合理性就会受到挑战。

国家司法机关要积极的推动刑事法律与民意的互动。随着我国法律的逐步完善,民意在刑事法律当中的重要性也逐渐体现出来。司法机关要积极的采取相关措施,形成比较完善的民意与刑事法律互动机制,逐步的增加立法时征求民意的比重。另外也要设立相关的管理办法,提供民意与刑事法律的交流渠道,加快民意与刑事法律之间的信息交流。

只有国家司法机关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吸收民意,才能够保证良好的互动。此外,对所吸纳的民意信息,司法机关应当仔细甄别,认真倾听,真正理解民意。针对所取得的民意,积极主动的向群众传递真实全面的信息。使得人们群众对法律树立信心,保证法律的公正与公平。

结语: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法制建设作为治国之本,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国家必不可少的。而民意作为人民的意志的体现,是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最重要的东西。在遵从民意的基础上,搞好法制建设,是每一位法律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搞好刑事法律与民意的对接,才能够促进完善我国刑事法律,才能够保证我国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情谊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差异性

情谊行为指的是行为人通过构建、维持或增加和其他人的相互关系及感情为目的,进而不会受到法律的约束。从情谊行为定义来看,和民事法律行为是存在差异性的。两者存在的差异性属于一个民法价值判断问题。倘若价值判断结果不一,则民事法律形式处于情谊行为当中的适用价值也不一致[1]。为了更加深入了解这个民法价值判断问题,本文对“情谊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差异性”进行分析与论述意义重大。

一、分析情谊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差异的意义

从人本质角度出发,主要的情感包括亲情、友情、爱情三类,中华五千年历史文明促使我国特别重视“礼仪”、“情谊”。这样的环境使得我国具备深厚的情谊行为基础。笔者认为,基于民法学角度而言,情谊行为是不受法律约束的,属于一种后果为“直接无偿利他”的行为。在情谊行为当中,施惠方与受惠方是两大当事人,对于一般的情谊行为来说,其本质上是不能归结为民事法律行为的,只是一种法律范围以外的平常生活事件。因此,针对一般的情谊行为,法律没必要介入,不然将会影响双方当事人的正常生活。从法学角度而言,情谊行为属于一个民法价值判断问题,其具备法律发现的作用,尤其是在涉及利益的问题方面,其表现尤为突出。从通行学说角度来看,价值判断问题指的是针对涉案行为进行合理性及合法性的判断,而对“某一时间有没有构成法律事实”的讨论却比较少[2]。总结起来,对情谊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差异进行分析是具备一定的意义的,具体包括:

(一)加深对情谊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认识。对于民事法律行为来说,在国内民法学中,将其定位于一种具备具体特征的民事法律事实,而情谊行为则处于这种民事法律事实之内,不受民事法律约束,但对民事法律事实具备深化及拓展的作用。情谊行为能够为民众展现真实的民事法律事实事件。在区分情谊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基础上,能够加深对两者的本质认识。

(二)认清情谊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中存在的不足。由于情谊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是一个具有争议的民法价值判断问题,所以在面对一些事实民法事件的情况下,两者之间也存在不足之处,例如:情谊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当中的无偿合同容易混淆。又例如:对于民事法律行为规则来说,学界通说表明其主要在将有偿交易行为作为典型的财产法领域较为适用,而在身份发领域当中,则适用性不够强。但是,在婚姻家庭法方面,像婚约当中的财产赠送等问题,便和财产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或说本质上附有“财产”的属性;基于此情况下,财产法对民事法律行为是不是适用性不强便存在很大的争议[3]。总之,在分析情谊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基础上,有助于认清两者之间存在的不足,进而为法律的完善提供科学凭据。结合上述分析,初步认识到在对情谊行为进行分析研究的条件下,能够为区别其与民事法律行为提供便利,进而使民事法律行为的判断标准更加丰富,并有助于民事法律事实研究领域的拓展。

二、情谊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差异性论述

要想分清情谊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便有必要从民事法律行为的法构成要素出发,进而了解情谊行为当中所不具备的一些要素,从而更好地认清两者之间的差异性。

(一)民事法律行为构成要素

对于民事法律行为来说,与情谊行为一样,均具备一般生活事实意义上的“意思表示”。在1903年德国帝国法院宣判的“马车翻车案”中,大部分学者表示,当事人之间具备生活事实层面上的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但拒绝承认此类案件当中具备一个合同。从中可知,“意思表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构成要素均非常重要。对于“意思表示”来说,其构成要素同样属于民事法律行为构成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法便坚持这一定论;德国在立法上虽未对这两个概念进行统一,但有时也会混合应用。这充分说明了这两个概念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4]。结合大多数学者的定论,可以初步得出,在对民事法律行为构成要素进行分析的情况下,实际上也是在对“意思表示”这一核心成分进行分析。例如,有学者认为,要想使司法自治得到有效实现,便需借助民事法律行为的权威性,而民事法律行为的权威性,是在主观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实现的,从中可知对“意思表示”这一主观要素进行研究便非常有必要。

(二)情谊行为不受法律拘束

基于“意思表示”中“表示意思”是主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其相类似的定义为“受到法律的拘束”。受到法律的拘束则指的是行为人在行使自身表示行为的情况下,受到法律的限制或约束,这与一般生活事实意义层面上的行为是存在差异的。从德国通说观念分析,法律拘束意识是“表示意思”的一项内容[5]。然而事实上,两者之间均会受到法律的拘束,但是却并不是意思表示主观构成要素,只是每个意思表示的客观构成标志,我们在利用法律解释的方法,便能够对其详细说明。总结起来,情谊行为是不受法律拘束的,这也是情谊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最为显著的差异特征之一。

(三)情谊行为无缔结法律关系的目的

从英美合同法理论上来看,除了承诺与要约之外,一般会关联到缔结法律关系的意思。而对于其中“缔结法律关系”也属于情谊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之间的差异性特质之一。从学说理论上分析,针对缔结法律关系目的存在的不足,一般会借助一般情谊行为案例补充说明,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次不对此关系进行详细论述。但总结起来,对于情谊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来说,从情谊行为不受法律拘束上来看,两者之间的差异使非常显著的[6]。与此同时,情谊行为无缔结法律关系的目的也是和民事法律行为之间显著的差异特征之一。所以,在研究情谊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之间的差异性的过程中,便不可缺少这两大差异性特征。

三、结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认识到情谊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之间的差异属于一个民法价值判断问题,认清两者之间的差异具备多方面的意义,比如:加深对情谊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认识、认清情谊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中存在的不足等。笔者认为,要想分清两者之间的差异,首先便需要了解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素,进而从情谊行为出发,了解它在民事法律行为中不具备的要素,总结起来情谊行为不受法律拘束以及没有缔结法律关系的目的。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在研究中还未真正深入拓展,但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了解情谊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两者之间的差异性。相信在认清两者之间的差异性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为司法公正的顺利开展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参考凭据。

作者:赵琴 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雷.情谊行为基础理论研究[J].法学评论,2014,03:57-66.

[2]王雷.情谊行为、法外空间与民法对现实生活的介入[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06:42-51.

[3]李香玲,李樱桃.情谊行为性质及其法律后果分析[J].商,2015,41:240.

[4]励芝燕.论情谊行为的法律性质和责任承担[J].经济研究导刊,2013,26:277-280.

篇5

关键词:金融市场;人民币利率管理;产品交易

中图分类号:F8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9-0054-03

一、国际利率互换市场的现状与趋势

(一)利率互换的概念及国际利率互换市场的形成

从本质上讲,利率互换是由相关基础金融资产――利率衍生而来。利率互换(interest rate swap)是双方订立的、在一定时期后进行的支付协定,所支付的金额依据一定的利率和不一定量的本金来计算。在典型的利率互换安排中,一方依据浮动利率指数计算支付的金额,而另一方则依据固定利率或是另一种浮动利率指数确定支付的金额。双方支付的是同一种货币,仅向对方支付按不同利率水平确定的利息,本金不发生交换。[1]

利率互换市场发展的初始推动因素是筹资者对信用套利机会的利用,但这往往需要作为对手的两家公司的需求正好对应才能达成交易。随着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介入,他们作为做市商与客户达成交易,并通过做市商间的市场平补净头寸。随着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各国利率波动幅度明显增大,这给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利率风险,从而促使银行不断地走金融创新之路,有效地防范利率风险,利率互换由此产生。当今的国际债券发行市场已成为互换驱动型市场。

(二)国际利率互换市场的运行情况

1.市场规模。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近年来,场外交易市场上利率互换在利率衍生工具的占比始终保持在75%以上,并保持持续增长。

2.利率互换的二级市场。二级市场的交易内容包括互换转让、再互换、反向互换和主动终止等业务。据统计,互换二级市场的交易量占互换总市场的20%-30%。互换交易在资产和债券管理上的广泛运用和互换市场流动性的提高是互换二级市场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3.互换利率在充当市场基准利率方面的作用。利率互换交易量大,互换利率市场化程度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市场的基准利率。如在欧洲,欧元隔夜平均利率被认为是欧元收益率曲线的近端标准,同时互换利度曲线也是欧元债券的定价基准。

(三)发展中国家利率互换市场的发展特征

1.趋向标准化、制度化。成立于1985年的国际互换与衍生产品协会(ISDA)是一个代表衍生产品参与者利益的全球易协会。成立该协会的主要目的在于识别和减少衍生产品交易中的风险,规范衍生产品市场。该机构的成立标志着互换交易逐渐走向标准化、制度化。

2.参与者角色的专业化。早期的互换交易主要是一些跨国公司,它们并不是专门从事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机构。随着互换交易的发展,从事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专业性机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开始参与到互换交易中来,它们凭借资金与信息方面的优势迅速成为了互换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3.互换形式多样化。早期的互换品种单一,仅限于商品互换,随着互换交易的进一步发展,货币互换、利率互换、外汇互换等各种形式的互换应运而生。基于不同标的资产的互换满足了不同市场的需求。[2]

二、我国发展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面临的问题

(一)利率互换的合理定价问题

利率互换交易涉及到互换合约周期内的数次现金流的交换,如何确定互换交易中的固定利率,是利率互换交易的关键环节。近年来,虽然国内债券市场债券存量和市场成交额都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无风险即期利率曲线的绘制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确定即期利率曲线最佳的方法是根据关键点零息债券的市场收益率进行绘制,但是国内债券市场几乎没有中长期零息债券或者贴现债券。如何确定关键时间点附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成为难点,以此为基础绘制无风险收益率曲线误差自然也就更大。目前有数家机构各自计算的国债到期收益率曲线和即期利率曲线,但是至今尚没有一条市场公认的基准。没有一条市场公允的即期利率曲线,互换交易的定价就会出现问题,也就自然难以达成交易。[3]

(二)浮动利率基准的选择问题

目前,国内的浮动利率基准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可供选择的范围很小。能够作为浮动利率基准的选择只有7天回购利率和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二是两个选择均不能完全满足互换交易对浮动利率的要求。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或基准贷款利率都不是市场利率,不能代表金融机构市场融资或投资的成本和收益,以它为参考利率进行利率掉期交易,不能达到完全规避利率风险的目的。而7天期回购利率与债券市场的平均收益率没有呈现出强烈正相关,反倒有微弱的负相关性。同时对影响债券市场行情走势的基本面和预期变化的反应也远不如央行票据的发行利率灵敏。

(三)信用风险的控制问题

利率互换交易合约的期限一般较长,从3年到10年不等。在这漫长的合约过程中,交易双方要一年一次甚至一年数次,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化按照合约规定进行现金流的轧差清算。目前,国内金融市场的资信用风险评级体系,各类金融机构的信息和报表披露机制也不尽透明,金融机构自身发展面临的各类风险更是难以度量。特别是对于较长期限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控制管理还较为缺乏,更缺少针对国内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度量的工具和模型,具有相关的知识背景和管理经验的人员更是屈指可数。

(四)税收和会计问题

目前很多机构反映之所以尚未开展互换交易,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相关的税收和会计规定可以遵循。特别是税收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机构之间互换交易的定价和策略。衍生产品的会计处理制度的不完善则是各类机构开展诸如利率互换等衍生产品交易的另一个障碍。利率互换合约为交易双方带来的未来现金流在合约签定时是不确定的,互换合约仅仅带来未来将要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并不存在当前的成本,无法满足会计要素的定义和确认标准,只能被认为是“表外项目”在传统的会计制度披露方式下,对利率互换交易的披露缺乏约束性,无法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

三、我国推进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国债现货市场,促进即期利率曲线和浮动利率基准的完善

以增强流动性和提高交易效率为目的,大力发展国债现货市场,不仅能够为利率互换交易提供现货交易的支持,同时也能够为其定价提供合理准确的浮动基准利率和无风险收益率曲线。提高国债市场流动性,一是要改变市场交易主体类型不够多元化的不足,积极拓展债券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范围。二是要增加债券市场的供给,扩大债券发行规模并拓宽债券发行主体,丰富债券的期限品种,解决当前存在的债券市场供给不足的矛盾。三是要加强做市商制度,增加双边报价的券种和报价的期限,为收益率曲线关键点提供合理的依据。四是对于浮动利率基准少且不理想的问题,可以通过大力发展短期货币市场工具,如滚动发行短期国债、商业票据或大额存单等,逐步形成3个月至1月的短期利率指标体系,使之成为利率互换或是其经金融衍生产品的浮动利率基准,从根本上解决利率互换浮动端参考利率的问题。[4]

(二)建立健全市场资信评级和信息披露制度

一是要在银行间市场建立健全公正规范的金融机构资信评级制度,利用国际经验发展合格的评级机构。二是健全和完善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机制,加强信用风险事件的披露监管。三是大力培养投资者的信用风险控制意识。四是各家机构在内控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交易对手的信用等级,确定相应的风险利差。在整个利率互换的合约执行期限内,风险控制部门根据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的控制,例如将信用风险过高的互换交易进行转让等。五是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自身也应该加强对信用风险控制相关人员的培训。

(三)尽快明确和规范利率互换交易的税收和会计准则

利率互换交易作为金融衍生产品,其产生的收益均来自于传统产品的行情变化和现金流支持。一是尽快明确利率互换交易市场的税收问题。随着金融市场收益率的变化,利率互换合约的每一期轧差清算都是变化不定的。在不同的税收制度下,金融机构对金融产品的交易策略和定价标准都会有所不同。建议有关部门应该尽快明确规范。二是建议主管部门参照国际会计准则,尽快推出与国际接轨的衍生产品会计准则。会计准则问题直接影响到对金融机构和企业衍生产品交易的风险监控和社会监督,影响到市场效率。主管部门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尽快推出与国际接轨的衍生产品会计准则,适应人民币衍生产品交易发展的需要,推动利率互换交易有序健康发展。

(四)着力完善人民币互换业务外部环境

一是完善法律环境,加快相关法规体系的建设。目前利率互换业务处于试点阶段,与利率互换业务相关的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规定、业务操作细则以及互换双方签订的法律文本都需要在市场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监管部门应逐步放开对利率互换业务开展模式的限制,适时推出利率期货、利率期权等其他衍生工具。二是加强培育中介机构,逐步推行市场做市商制度。只有投资机构积极参与,逐步建立健全利率互换业务的做市商制度,利率互换业务才能得到健康持续发展。三是加大产品的宣传和认识。利率互换真正的生命线在于融入到整个金融体系和市场中去,而目前存在的对衍生产品的负面舆论影响了利率互换业务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推广。应加大利率互换业务宣传力度,为提高金融机构及企业对该产品的认知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朝民.利率互换案例分析[J].经济经纬,2003,(6).

[2]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课题组.利率互换交易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中国货币市场,2006,(2).

篇6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货物贸易;进口;出口

2005年,我们国家实行的新的汇率政策: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美元和人民的兑换比例已经从2005年的8.192:1上升到2012年的6.459:1,这种升值的幅度达到了21%。中国的贸易顺差和人民币升值究竟有多大程度的关系?在我国,货物贸易是对外贸易的主要贸易种类,也是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所以进出口贸易状况的改变对于我国贸易结构的调整影响是巨大的。根据递进关系,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中国贸易的影响就转变为对中国货物贸易发展的影响。

一、主要理论依据

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ner condition)是西方汇率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揭示的是关于一国货币的贬值与该国贸易收支改善程度的关系。具体而言,用Vx表示出口总值,Vm表示进口总值,那么如果一国处于贸易逆差,即Vx1(η*x代表出口需求弹性,ηm代表进口需求弹性)。

二、实证分析

1、单位根检验—ADF检验

现代计量经济学研究发现,大部分经济变量是非平稳的,具有时间趋势,如果直接采用OLS进行回归,就可能产生伪回归现象.所以,对非平稳变量间进行回归分析,首先应该考虑和检验变量的平稳性。

由表1可以看出,LNX,LNM,LNY*,LNY及LNR*的一阶差分序列在5%的显著水平上通过了平稳性检验,表明这个五变量都是1阶单整序列,因此可对变量进一步进行协整关系的检验。

2、协整检验

根据上面单位根检验可知LNX,LNM,LNY*,LNY及LNR*的都为I(1)平稳序列,则可分别对LNX,LNY*,LNR*三个变量,LNM,LNY,LNR*三个变量进行协整检验,即验证这两组变量中三个变量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由表2的迹统计量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拒绝原假设none下5%临界值,这说明LNM,LNY*,LNR*三者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稳定均衡的关系。由于at most 1拒绝原假设,即三者不只存在一个协整方程: 由协整方程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货物贸易进出口与我国的经济长期持续发展和人民币汇率的改变是稳定的关系。从系数来看,都和经济含义不谋而合。从关系式中我们可以看出进口数量变化的最大因素是进口国的经济能力,GDP变化了1%,进口就增加了0.633%。而且,进口额与汇率的间的负相关,也符合M-L条件成立是进口需求弹性的要求。

三、实证结果分析与结论

1、M-L与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条件。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和M-L 条件成立的其中一个条件。也就是出口贸易额对实际汇率的变化弹性是相一致的。由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普遍性的结果:M-L条件的意义是通过汇率的变化调整来改变我国贸易的收支状况,其实是反映了汇率与货物贸易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在发展中国家,进出口额的主要依赖于低弹性的商品,汇率的影响作用就不那么明显了。而在发达国家的进出口额主要取决于高弹性的工业制成品,在一般情况下,汇率的作用表现的并不明显。

2、汇率的改变同样和贸易对象国的消费能力有一定的关系。在中国进出口货物贸易额中,进出口贸易额的改变,主要还是取决于贸易国的消费能力,而并非汇率的变动。这需要中国为了更好的适应全球消费者的需求,在进出口贸易商品的品种上作出改变。

3、汇率的改变会贸易的进口有积极作用。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中,汇率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导致了人民币升值。人民币的升值对于我们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很好的作用。因为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同时劳动力的国内供给曲线趋于无穷。

四、政策启示

1、调整优化贸易商品结构。

为了更好的适应全球贸易的发展,我国要以转变贸易的增长方式做为第一要务,加大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投入比重,提高我们国家对外贸易的竞争水平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与此同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决定了商品质量和商品的竞争水平。所以我们应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培养自主研发人才,增加有水平、有知识产权的产品项目,减少对其他国家进口商品的依赖程度。提高我国商品质量,以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产业结构适时做出一定的调整,要以高附加值的产品做为出口的导向。在国际汇率变化的时候,对出口量和出口价格做出调整,扶持国内拥有竞争力的企业生产高附加值产品,避免汇率变化对贸易带来负面影响和压力。

2、充分发挥市场供求量变化对汇率变动的影响作用。

一方面,我国的出口商品大部分属于劳动、资源密集型的产品,产品附加值比较低,

价格低廉成为获取产品比较优势的重要方式;另外一方面,对于我国进口商品,大多为资本密集型商品,产品的附加值较高。面对国内市场缺少性价比较高的产品,限制了我们国家出口企业的竞争能力。同时,通过与改革开放之前的比较表明,从我国改革开放至今,汇率的浮动并没有有真正发挥它合理资源配置的功能,导致我国的企业对于实际汇率的变化而引起的产品相对价格改变并不敏感。

篇7

关键词:法律意识;合法权益;农村教育

从古至今,农民一直占据着中国人口的大多数,如何解决好农民问题是历朝历代励精图治的根本问题。现阶段,我国农村正处于由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的转型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重点工作之一。其中,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又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本文着重分析我国农民法律意识的成因,并从法律角度提出几点解决途径。

一、造成农民现阶段法律意识的主要原因

1.传统意识根深蒂固

(1)现在农村大多还是依赖于土地生存,对土地有着不一样的情感,这是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思想,农业社会几乎都是以土地为母体。在农业自然经济社会,土地不仅给农业带来了巨大的物质产品,而且在农民心中也产生了观念。开始人们都是将精力花在地上,这决定了农民生活的分散性质,分散的生活让人们养成了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孤独性格,渐渐的,农民形成了一种小农思想。

(2)农业生产对农民来说不需要太多的科学知识,操作简单,思维逻辑比较单一,和社会现代化的脚步不一致。他们注重的只是自己家的温饱,自给自足,与社会没有多大的联系,认为只要是与自己没有切实关系的食物都没有参与的意识和观念。

(3)农村一般都比较封闭,信息流通不便,这样,农民的思想就比较局限化,不能得到较大的扩展和发散。慢慢的,农民的思想就变得落后,与时代脱节。意识不仅依赖于物质,还反作用于物质。先进的意识是社会变更的先导,而落后的意识往往在社会变革之后顽固不化,会继续束缚着人们的头脑。所以,培养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契约意识、平等观念、责任意识,对于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尤为重要。

2.法律意识淡薄

农民在观念层面上,对传统的中庸之道、无诉、息诉、和合为贵、宗法伦理、以情屈法等传统法律精神留念难舍,致使他们的法律意识极其淡薄。他们大多都是为了避免打官司,一般是在不用法律的情况下生活,他们对法律制定什么不感兴趣,也不愿意上法庭上去解决问题,他们不要求权利,只要求和睦相处,相互宽容。若是发生什么事情,他们更愿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日复一日,法律意识就更显得淡薄。

3.法律制度不完整

目前,我国农村工作的立法主要涉及管理层面,而对农民的具体权益的保障和一些与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的立法还有待完备。保护农民切身利益法律的欠缺,致使广大农民缺乏对法律功能、价值的正确认识,更无法了解到法律在农村日常生产、生活领域中的制约作用,抑制了农民渴望法律的积极性。

二、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途径

1.完善立法

要想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其根本前提是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法律法规方面的修改、丰富、完善,使农民有理可据、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农村也能在法制化的轨道上运行。例如,可以把农民比较关心的农村医疗落实得更彻底。还有一些目前法律上没有的,难以具体操作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以根据农村的现状,制定出相关的法律,让农民切身感觉到自己的权益受到了法律保障。

2.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我国是一个封建统治很长的国家,在农村更能感受到这种长久的思想。现在的农村,大多数中年以上的群众都没有接受过正式的教育,他们不知法、不懂法,缺少这方面的法律意识,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让广大人民认识法律,更多地接触法律,让自己能够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权益。在一个缺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地方,也是难以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因此,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培育造就一代新型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必然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和正确选择。

3.加强政治文明建设

农村政治文明建设是其社会民主制度进步的象征,更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加强政治文明的建设,提高农民民主参与的意识是对其认知法律制度的重要途径之一。农民的民主参与影响着我们对农村管理的民主化,农民的参与意味着他们对管理过程的参与和对管理主体的制约。通过民主参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对社会的选择意愿,从而使政治文明建设得到好的发展,使他们的意识更加强烈。

4.深入普法教育

学法是让人们知道在生活中怎样去约束自己、监督自己,让自己知道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普法教育始终坚持学与用相结合的原则,先让干部、执法人员学好法、用好法,按照要求来办事儿。普法教育贵在坚持,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其主要是提高农民的法律观念。它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形成的,还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往往弹性很大。在农村普法教育中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采取更通俗的方式方法让广大群众能够认可,能够自主学习了解,才能有更好的成效。

中国农民法律意识问题研究直接关系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顺利实现,但是由于我国“三农”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决定了提升农民法律意识低水平和农村法制建设还要走艰难的历程。提高农民法律意识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一项系统工程。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是改变现阶段我国农村法治现状的关键环节。只有农民的法律意识得到普遍提高,农村经济才能取得长足稳定的发展;只有农民法律意识普遍提高了,农村社会才会实现真正的和谐;只有农民法律意识普遍提高了,我国现代化的根本目标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欣堂.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构建和谐农村的战略选择 [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07.

篇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足部建立和完善,市场调节作用日益彰显。劳动力市场调节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化转移速度不断提高。与此相反,传统市场体制仍未得到根本改革,城乡隔离模式下的许多制度扔阻碍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农民是合法权利得不到充分有效地保护。由于历史级制度为得到根本改进,有些地区农民与城镇居民的差距显著。农民是我国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农民只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才能在现实生活中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农民法律意识的强弱,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过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关系到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笔者与小组成员深入调研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法律意识,并和农民进行了接触,对一些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法律知识进行普及,自己印制了一些简单的法律知识发给农民,使得一些农民能在遇到问题时能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利益。据了解,新农村建设后农民越来越知道法律的重要性,为了了解安义石鼻镇居民的法律意识特进行此次关于农民法律意识的调研,本次调研以调研问卷形式为主,非结构式访问的方式为辅,在发出的100分问卷中,回收率为76 % ,其中有效率为 65% ,其中年龄分布比较平衡。于此可见,此次调研的结果真实可信,具有代表性和全面性。

一、我国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

随着各界坚持不懈地开展普法工作以及媒体对以案说法的报道越来越多,公民的法律意识特别是维权意识开始加强,农民也越来越注意到了法律的重要性。虽然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对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但目前我国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却不尽人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民法律知识水平的匮乏。虽然经过多年的普法教育,农民的法律知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由于历史传统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加上普法宣传流于形式,农民对法律知识的认知仍停留在浅层次的感性认识上,不能真正了解法律的含义,这种对法律的陌生感决定了农民在遇到问题时一般是拒法律于门外的,更倾向于用非法律方式去解决问题,情在处理问题是在某种程度上占了极大的比重。

第二,法律知识欠缺,对法律的认识程度不足。小组在安义石鼻镇调研的时候发现,很多人对一些根本的法律有所了解,比如很多人知道杀人发火是犯法,但是对无照经营等却认为不犯法,更不要说对那些涉及与经济贸易等有关的法律知识了。因此,除一些重大犯罪行为外,农民的社会行为基本上是脱离法律认知而进行的。

第三,权利意识淡薄。民不与官斗、一年官司十年仇、吃亏是福等传统观念深深的影响着一群人。受传统人治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法制在农村的着眼点都是如何加强管理,着重于法的政治统治功能,农民往往只把法律当成是制裁违法犯罪的工具,而忽视了法律保障权利的功能。权利意识淡薄,主体意识模糊,缺乏维护民主权利,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切身利益的意识和实践活动。

不少农民在其权利受到侵害时,或不知道已受到侵害,或虽已知道,却信守,对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不敢抗争,一味忍让。

第四,是法律在农村缺乏应有的权威。法治社会要求法律至上,具有最大的权威和最高的效力。然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法律却没有处于至上的位置;相反,几千年来的封建人治传统已使权力至上的观念在我国农村社会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农村地区呈现出明显的泛权力状态。在权大还是法大的价值取向上,广大农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法律几乎是没有权威的。在农民的心中,政府管理了一切,在日常生活中找政府往往是解决矛盾纠纷的主要途径,远远大于寻找法律救济的比重。

第五,法律基础知识薄弱成为制约市民法律素质提高的瓶颈。当地居民掌握法律法规数量明显不足。大部分居民民对内容有大致了解的法律法规仅在10种以下,对不同类别的法律法规认知水平不均衡且带有明显的选择性。法律认知不足很大程度地影响到法律遵守,居民不遵守法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不懂法。大多数居民认为不遵守法律的原因是不懂法,尤其是在居民维权意识比较强烈的情况下,法律知识的缺乏可能会导致一些不理智行为。

二、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分析

第一,受教育程度不高,影响其法律素质的提高。由于传统和现实原因相互交织,我国农村人口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7年,而城市为12.2年。而在笔者的调研过程中,发现现在安义县石鼻镇在接受调研的人群中学历在高中以上的 仅为23.85% ,而大学毕业的很少。另据有关报载,目前,我国文盲绝对数高达8507万左右,而其中90%的文盲分布在农村。农民文化水平的普遍低下,必然直接影响到其学法、知法、用法的积极性和实际效果,进而影响其法律意识的提高,阻碍农村法制建设的进程。

第二,法律在农村的实施情况较差。农民法律意识的培养与农村良好的执法、守法、崇法环境密切相关。由于封建法制传统中行政兼司法体制的影响,农民在碰到纠纷时首先想到的是找政府,而不是找法院,这不仅使司法独立的实现困难重重,也使司法的终极权威性大打折扣。农民不相信法院,无意诉诸法律,却对用行政手段解决纠纷充满憧憬。而农村的行政执法情况又如何呢?部分基层执法人员素质低下,农村执法监督机制不健全,农村中以权代法、以势乱法、执法违法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乡村执法者的这些形象和执法行为必然削弱法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使人们不再相信、尊重和遵守法律。

第三,农村普法工作较为薄弱。农民法律意识淡薄与政府的法制宣传教育有着直接关系。虽然已实施了四个五年普法计划,但总的来讲,我国普法宣传工作收效甚微。特别是农村,政府的普法投入不足,未能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普法宣传,只是简单地发放普法法律法规选编,普法流于形式,方式方法较为单一。法制宣传中较注重法律义务、法律责任的灌输,忽视人们对法律权利的认识,注重实体法,而不重视体现法律正义的程序法等等,这势必使农民对法律产生厌倦的心理,影响其法律意识的提高。

第四,当地居民能用到的法律途径很少,当地居民的遇到问题时,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能够找那些途径以获得帮助,他们(他别是年龄较大的人)遇到问题解决不了的话只能想到向政府求助。

三、解决方案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农民思想观念或多或少发生了一些改变,但这远远不足。要想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法治国家必须转变农民的思想,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让他们做一个现代农民。小组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积极探索农村普法教育新模式是关键我国目前的普法教育,是指政府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全社会的法律宣传教育,目的在于让全体社会成员获得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情感,确立法律信仰,这种自上而下的普法教育模式在农村地区所取得成效低于预期值。因此,首先要从发展的视角搞清楚现阶段农民对法律的需求,这样才能避免形式主义普法,提高农民学习法律的热情和自主性,同时要加大投入,突破陈旧的普法方式,搞好法律援助,将普法的重点放到现代法治理念和民主思想的教育宣传上来,提高农民对法律的深层认识。一方面要结合农民群众文化素质较低、认知能力有限的实际情况,在法制教育中改变单一的说教方式,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如采取以案说法、在农贸集市设立法律咨询点以及法制文艺演出等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农民群众在寓教于乐中增强法制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法律意识。这样才不至于使送法下乡变成简单的送书下乡。另一方面,要多渠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要充分利用宣传栏、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覆盖面广、渗透力强、传播速度快的优势,进行农村普法工作。

第二,加强法制建设进程。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要使农民都进行有效的社会参与提高他们的法律思维必须有完善规范的法律体系。政府应对村委会工作制度进行法制改革,保证村委会有效快速的进行基层工作,使更多的农民参与进来,管理自己的事务。

此外,对于农村留守的老人孩子应采取一些针对的方式。

篇9

【关键词】农村;法治;实证分析;问题;出路

【正文】

一、引言

众所周知,自我国1982年宪法确认了由部分农村地区自发组建的“村民委员会”的法律地位[1],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2]对村民委员会组织、功能和选举方式给出明确规定,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3](以下简称《村委会组织法》)正式颁布施行以来,村民自治经过了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日益成为在当今中国农村扩大基层民主和提高农村治理水平的一种重要方式。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我国当下的广大农村地区,村民自治和农村法治状况并不尽如人意。为此,我们选取了河南省驻马店市一些县的乡镇作为调查、研究的样本,进行了一次村民自治情况调查。为了确保本次实证调查的可信度与科学性,具体安排如下:调查十个村:(1)Q县调查5个村,其中L乡2个,S 乡1个,P乡1个,最后选择了与城市相邻的V乡的1个村;(2)R县调查3个村,其中有一个村与城市相邻;(3)W县调查2个。另外,对于每一个村的调查对象(包括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村民与村委会干部的比例、党员人数、男女比例,等等)都做了精心的设计。[4]

这样以来,以极具代表性的河南省驻马店市某些县的乡镇作为调查、研究的样本,基于一份《村民自治情况调查问卷》及《村民自治情况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本文将试图定量研究这些地区在村民法律意识、依法办事、村务公开、村民选举、村民自治管理及其他与农村法治实现相关的方面所存在的“现实性”问题。由于这些地区具有代表性,“窥一斑而见全豹”,通过对所存在问题的定量分析,本文旨在揭示以这些地区为代表的广大农村地区之所以存在这些尴尬与困境的传统文化、思想意识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解决或者缓解这些问题的对策、出路以及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二、问题与实证

(一)村民法律意识方面

根据我们的调查问卷(材料),我们定量分析了样本村民法律意识的情况。依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我们选取样本的调查人数总计500人)可以看出,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村民的法律意识不高,对基本的法律文本知之不多,对于一些基本的法律概念、规范和制度了解不够,对于这些法律规范和制度在农村所起的作用也不清楚。例如,在我们的调查范围内,没听说过《村委会组织法》的为336人,占67.2%;不了解“村民自治”涵义的为362人,占72.4%;不知道农村实行“村民自治制度”的为410人,占82%;而专门学习过《村委会组织法》的仅有25人,占5%,没有学习过的人数占到了95%(参见表1)。

篇10

关键词:经济纠纷;熟人借贷;法律意识;民间借贷

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3-0-01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经济交往越来越频繁,亲戚朋友之间的借贷现象也越来越普遍,由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经济纠纷,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我国国情,在加大普法教育提高公民法律维权意识的同时,发挥民诉调解制度的优势,并进一步对个人财产登记制度与债务清偿计划制度做积极的探索。

一、熟人借贷出现纠纷的原因

(一)公民法律意识淡薄,维权意识较低

儒家礼仪文化的影响,使中国人民格外注重面子,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农业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因此,面对熟人借贷时,即便自己捉襟见肘,也会尽自己最大努力,而无所谓欠条,担保了。法律意识淡薄,维权意识较低归根到底是2000余年封建文化的影响。

(二)法律法规不健全,司法执行难度较大

民诉法的规定看似合理,但由于仅对债务人的债务做过多的规定,而缺乏对债权人实现其债权的途径做细致具体的规定。债权人面临着艰难的取证过程,不断取证,不断去申请执行,不仅费时费力,还面临着高昂的诉讼费用,甚至赢了官司拿不到钱的赔本风险。

二、熟人借贷纠纷的完善

(一)加大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律素养

一是以优化结构,锻炼干部为重点,着力选好配强法律工作队伍。好的领导,才能带出好的员工,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前提是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法律工作者。党和国家要充分认识到普法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依法治国关系到国计民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法律工作者,通过系统专业的学习,提高法律工作者的理论专业知识,同时,组织安排法律工作者到基层去实习,锻炼,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与长期在一线服务的法律前辈面对面交流,沟通,吸取其工作经验,多年心得,不断充实自己,培养一批年纪轻,文化层次高,发展潜力大的法律工作者。

二是创新普法宣传形式,丰富普法宣传内容。我国法治理念推进的有效形式就是普法教育,普法宣传。这是提高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基本途径,经过六个阶段的普法工作实施,普法教育取得了一些成就与经验,但同时也暴露出较多问题,普法教育受制于我国具体国情,具体是指我国公民的保守思想,低文化素质,松散的组织纪律等因素。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当前,创新普法教育工作的理念和方式方法,增进普法的可操作性,可实施性。

(二)完善法律法规,保障债权人的利益

一是建立和完善个人财产登记制度。个人财产登记制度又称个人收入申报制度,或者个人财产收入申报制度具体是指某些特定层次或者从事特定工作的公民依照法律法规向有关部门申报自己的财产收入,向社会公开自己的财产状况,并由此接受国家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一项法律制度,个人财产登记制度不仅可以是法院执法人员能够迅速清楚地了解被执行人的财产,也是的被执行人通过非法手段转移隐匿财产,故意逃避执行成为徒劳,建立和完善个人财产登记制度,首先要建立个人存款实名制,要求每个公民只能设立一个银行卡账号,或者信用卡账号,且必须使用本人身份证上的真实姓名,在此基础上,实现个人财产登记情况为其储蓄情况,以便执行工作人员和相关权利人员进行查阅。

二是建立债务清偿计划制度,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法国都规定了类似的债务清偿计划制度,如何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需要我们做出积极的探索,在吸收国外先进计划的同时,结合中国国情,建立切实可行,可供操作的,债务清偿计划制度,具体是指法院可以根据债权人或者债务人的申请,让其制定一个在将来债务人的工资允许的范围保护债务人生活水平的基础内,对一定债务进行分期清偿的计划,该制度的好处在于既可以一定程度上限制债务人未来的消费水平,又可以保证债权人债权的实现。

(三)注重民事诉讼调解制度,以及民事和解执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