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表演的课程范文

时间:2023-10-09 17:12: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影视表演的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影视表演的课程

篇1

[关键词]创新意识;表演课程;教学;应用

目前,我国艺术院校的戏剧影视表演艺术教育肩负着为表演团体或影视公司培养优秀的、具有人文精神和创新意识的表演人才的使命。而传统的戏剧影视表演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演艺发展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通过何种教学途径或手段来培养、开掘学生的表演素质和创造力,推动戏剧影视表演课程教学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是迫在眉睫需要重视的问题。

1、创新意识与表演课程教学的关系

创新意识指的是人们根据个体和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观念和事物的动机,并且在创造活动当中表现出愿望、意向以及设想。创新是人类活动意识当中富有成果性和积极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人们进行创造出发点的主要内在动力。是富含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当今的社会正在逐步告别几千年来孜孜以求的物质经济,即将步入崭新的精神经济时代[1]。所谓的精神经济时代指的是以创意为核心的文化产业。特别是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经济和文化不断地碰撞着、纠缠着,这两者之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或亲密或模糊的关系。文化创意已经吸引了全世界人们的眼球,同时也掀起了一股巨大的创意经济浪潮,它的作用与价值正在得到彰显,并逐步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表演艺术与电视广播等也都被归类为文化创意的范畴。

我国艺术院校的戏剧影视表演艺术教育肩负着为表演团体或影视公司培养表演人才的使命。而传统的戏剧影视表演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演艺发展的要求,既然包括戏剧影视表演在内的表演艺术已被列入到文化创意产业中,那么我们艺术院校的戏剧影视表演教师就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坚持在戏剧影视表演课程教学的实践中创新教学途径、丰富教学手段来开掘学生的表演素质和创造力,从而推动戏剧影视表演课程教学不断地发展和创新,跟上精神经济时代的步伐。

2、表演课程教学的渊源及现状

由于对戏剧本质认知的差异,戏剧界的戏剧观也不尽相同,“体现”和“体验”之争,一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才引起了国内表演界的充分关注[2],引发了人们对表演教学和表演艺术理论的深度思考与研究。最终将戏剧表演大致划分为三大体系,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布莱西特表演体系和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强调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一致性,布莱西特强调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差异性,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强调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假定性。

影视表演教学是在戏剧表演教学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在理论上具有同根性。我国的戏剧表演教学是由苏联专家在上世纪50年代初带来的,主要采用的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教学方法。但随着影视业的蓬勃兴起,斯氏体系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影视业对演员表演素质的需求,于是影视表演教学诞生,影视表演教学是对戏剧表演教学的丰富和发展。

在影视表演课程教学中,仍主要采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中关于演员技能和技巧的培养方法。正是这场争论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将到“体现”和“体验”完美结合才是科学的表演教学方法和表演方法。就如著名表演艺术家金山先生所说:“没有体验,就无从体验,没有体验,何必体验,体验要深,体验要精,体现在外,体验在内,内外结合,才能相互依存”。这也正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理论中的主要观点之一。

当前,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文化消费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人们对影视的需求远大于戏剧,影视作品的影响力也远胜于戏剧作品。在这样的背景下,影视演员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影视表演课程教学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就成了一个新课题[3]。

3、表演课程教学的创新途径

3.1表演课程教学的美学思考。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美、追求美。对戏剧影视艺术进行审美欣赏和评论是戏剧影视美学的主要内容。熟悉戏剧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了解戏剧影视艺术的构成因素,掌握戏剧影视艺术审美欣赏和评论的基本规律,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戏剧影视艺术的审美能力。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本身就是表现艺术美的专业,学生对美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才能更好地表现美。所以在戏剧影视表演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会审美才能更好地表现美。

表演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在表演课程教学中需涉及音乐、舞蹈、美术、雕塑等等多门姊妹艺术,通过学生这一基本媒介,以表现、塑造艺术“美”为灵魂。在高效的表演课程教学中进行美学思考,不仅能培养学生对“美”的表现力,还能使他们表现的更加自如、更加灵活,同时也使其自然美得到彰显,进而培养其自身良好的气质,达到美育的目的。

3.2表演课程教学手段的多元化探索。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表演课程基础教学阶段之后,学生在掌握人物塑造的基本方法的同时,影视技术应成为影视表演课程教学的重要载体或支撑手段。比如掌握影视设备性能、熟悉镜头前的表演等等。

以镜头前表演为例,在镜头前的教学中应该把镜头前表演的逼真性、细微性、中断性以及无对象性作为教学重点,首先要了解镜头前表演的特性以及影视剧的创作规律,这样才能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4]。

镜头前表演的逼真性,是指演员必须要在一个假设的环境里,演出逼真的生活状态。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对情绪和肌体的控制能力作为训练重点,不但要学会对自己进行一定的控制,还要学会有意识的监督自己,一旦发现夸张和过火的表演,随时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够达到要自然、生活的表演状态,当然这需要长期的培养和锻炼。

镜头前表演的细微性。准确把握镜头的景别,可以精确地表现人物表情、心理以及情绪的变化。所以演员在表演之前先弄清景别,才能控制表演分寸。特写镜头前的表演尤其要注意,它可以清楚的呈现演员生活中不易察觉的细微表情,例如眼神和脸部、嘴角肌肉的微颤等,如果用好了,就会细致、准确地表人物的心理和情绪。

镜头前的中断性是指非连续性的表演。因为拍摄会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例如场地、蒙太奇手法以及制作成本等,很难进行连续性拍摄,甚至还会出现颠倒拍摄,所以演员一定要注意人物心理和动作的连贯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以便把角色的情绪、心理变化整体呈现在镜头前。

镜头前表演的无对象性。在正常的拍摄中,往往会出现无对象的表演,也就是说没有具体的人或物来和演员进行沟通表演,所以这就要求演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想象空间[5]。可以把某个点或物作为是自己的交流对象,假设可以清楚地看到表演对象的表情和动作。

3.3实践拍摄。学生在掌握了基本人物塑造能力和舞台表演技巧后,学校可安排学生参与微电影或经典影片片断的拍摄,在老师的的导演下完成镜头前的表演;也可推荐学生进入相关实训基地实习,参与到影视表演、话剧表演的第一线,让他们得到历练。

此外,复合型演员的培养也应引起高度重视。除了夯实学生的表演素质外,如何在四年的时间内让学生在影视技术(制作)、音乐素养、形体塑型、琴棋书画、地方曲艺等相关专业技能方面均有所提升,这是戏剧影视表演课程改革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4、结语

总而言之,在这个精神经济时代,演员的表演素质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表演技巧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之间的竞争。因此,在戏剧影视表演课程教学中不断地保持积极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才是富有生命力的表演艺术教育。

参考文献:

[1]苏建华,杨丽华,刘诗冰,王岩淑,崔新琴,王铁成。浅议影视戏剧表演在综合类大学中的实用性[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02(07):1254-1257。

[2]孙惠柱,国秋华,张楷柱,夏吉英,姜德峰,尹金风。社会表演学:现实与虚拟之间[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01):1953-1955。

[3]董维佳,崔综祥,孙琳芳,马丁・艾思林,张绍辉,朱兴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当今国内外影视表演教学手段之比较初探[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02(02):2004-2006。

篇2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英语 实验教学

一、“分层次教学”的前提条件

1.要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

学生之间,不仅有英语认知结构上的差异,也有在对新的知识进行同化或顺应而建构新的英语认知结构上能力的差异,还有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个性品质的差异,这些差异无一例外地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大小不一的影响进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习障碍。

2.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英语

只要向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条件,对具体学生的学习障碍采取针对性的矫正策略,则所有的学生都会有提高,或者说每个学生都可以建构起与自己能力相称的新的英语认知结构,得到全新的情感体验,进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达到知识与能力双赢的结果。

3.教师必须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

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观,而不是单方面要求不同的学生来适应教师所创设的单调的、唯一的教学环境。

二、“分层次教学”的基本策略

1.备课分层

备课是保证课堂效果,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首要环节。备课分层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分析不同学生的特点,掌握他们存在的个体差异

例如,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进步需求和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遇到那些障碍,会采取怎样的态度,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会出现怎样的问题,应如何处理等。

(2)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教材,研究教学大纲,查阅相关资料,收集有用信息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确定不同教学内容的具体目标。在知识点的挖掘上,既要注重培养中等以上学生的运用能力、应变能力,也要照顾到英语薄弱学生的基本要求。所设定的课堂内容、练习层次、问题难度等均应体现分层次教学的特点。切忌盲目追高或求全。

2.教学目标分层

英语课堂“分层次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分层教学目标,掌握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个性差异,分清学生层次,做到心中有人,从而因材施教。要以“立足全体,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以英语教学新课程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精心设计教案,立足教有所别,学有所得,合理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3.课堂教学分层

(1)提问分层

课堂提问既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还能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提问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提问要筛选不同的内容,做到分层次提问。提问简单的问题或直接从课本上可以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应优先考虑基础差的学生,并辅以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兴趣,增强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偶尔也出些难题,培养他们勇于尝试的精神。遇到难度较大或语言运用能力较强的问题时,可以让成绩优秀的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人人都能体味成功的喜悦。

(2)课堂训练分层

课堂练习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巩固、发展、深化知识的作用。课堂练习时,教师要精选内容,设置分层练习题,考虑分层指导时间。题目应具有弹性、可攀性,“跳一跳”够得着。通过课堂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思有所进,同步发展。在课堂活动的安排上,机械性的训练,如课本中的Pracice及Pair work等训练应优先考虑基础差的同学,并允许其犯一些错误;而比较好的同学则提较高的要求,在其他同学“知其然”的同时,他们就应该知其“所以然”。一些难度大的练习活动可以把不同层次的学生交叉安排。比如对话表演,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同台表演,可以让差一点的学生选择台词较少均角色,如果可以的话,再尝试现场交换角色。课文的当堂复述,层次差的可以在定的提纲下或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有叫甚至可以看书模仿。在知识点的介绍上,应注意有一定的节奏。阅读的训练,基础差的同学应先要读懂,细节题要有准确率。好的同学应重存思维的培养,培养更全面、深刻、逻辑地考虑问题的能力。

4.练习和作业分层

练习和作业是课堂教学反馈的形式之一。传统的英语练习和作业布置方法即“一刀切”的做法显然是不符合因材施教以及分层次教学的原则的。老师布置的练习和作业要对各层次的学生都有针对性和挑战性,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区别对待。比如在词汇练习中,对“success”这词,基础差的学生只要求掌握词性和词义;中等学生还应了解其形容词“succcssful”和动词“succeed”;对于优等生可设计掌握“unsuccessful”、“succccd in doing sth”及“fail to do”等词汇拓展及短语运用的练习。这些不同层次的联系有不同起点和难度,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做到“吃饱、吃好”,达到“培优辅差”的目的。

5.测试分层

测试分层对于师生双方都起着反馈信息的作用。在单元检测及阶段性检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所学握内容和英语达标的不同要求精心设计检测题。可采用同一试题统一要求,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分标准,及时分层反馈、矫正,对不达标者允许再一次机会重考;检测的内容、深度与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应相一致,以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落到实处。教师对检测情况要及时反馈,并注意信息反馈的层次性。除了由教师讲评分析答题情况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析试卷,找出错误,反思错因,及时加以纠正。

篇3

关键词 微信;应用型人才;市场营销;课堂教学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6-0137-03

Abstract Introduction of the wechat platform into marketing teaching, construct a new classroom teaching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goal, construct knowledge system of the course, then to do the targeted teaching, by using transfer, discussions function of wechat. Finally, we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teaching effect in the practice operation.

Key words wechat; applied talents; marketing; classroom teaching system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特别是独立院校,将办学定位和目标锁定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实现,课堂教育又是其中最为主要的一种培养方式。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成为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传统的多媒体授课方式由于缺乏互动,开始让学生出现疲倦感,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部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玩手机而无法很好地融入课堂。为此,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关键问题的核心环节。因此,构建一个在智能手机上应用的、基于微信平台的课程教学模式将转弊为利,实现教与学的结合、理论与运用的结合,从而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结构,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课堂教学改革。

1 市场营销教学模式现状

在目前社会发展状态下,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完善和发展。但现阶段而言,陈迪(2012)认为,我国课堂信息化教学还停留在信息化教学的浅层面上,仅仅是计算机辅助教(E-Teaching),远未达到计算机辅助学(E-learning)的程度;虽然在知识传递效果上有较大改进,但对学习者学习能力(信息素养)的提高无太大助力[1]。显然,这是与教育信息化的目标相违背的――信息化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习者获得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学习能力,而非仅仅是学到知识。

胡晓勇(2006)提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问题化教学设计的思想和策略,并阐释了问题化教学设计的系统框架和流程框架,以期为课堂信息化教学的教学设计提供指导[2]。严莉(2011)针对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学习活动进行了理论探究,构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活动系统的结构模型以及学习活动展开的过程模型,并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活动设计的基本过程模式和实施框架进行了创新探索[3]。这些研究对于在新媒体系统下,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系统所提供的交互来提高信息化教学的绩效,其教学设计借鉴的模式与思路等问题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借鉴。

当前,市场营销的课堂教学模式已融入案例教学、情境模拟式教学、角色扮演等新型教学模式,并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能较好地完成知识点的传授,但存在案例信息陈旧、缺乏时代感、缺乏新奇性等问题,使得学生参与案例分析的兴趣降低。很多学者以此为基础,又提出一些新的教学模式。例如:王荣(2011)等人提出基于能力培养的市场营销教学方式[4],该方式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但师生互动缺乏;崔瑜琴(2012)提出“实战教学”模式[5],鼓励学生走向真实市场,参与营销活动,但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理论教学,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入;李艳丽(2012)提出多维教学法[6],较好地融合了各种教学方法,取得不错的效果,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未能得到开发。

另外,当今高校学生几乎都拥有智能手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被此“控制”,无法很好地融入课堂,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一大弊病。不少学者也纷纷开始进行融入手机终端的教学探索,如王晓静(2014)应用微信交流互动功能对管理学课程进行了教学探索[7],李东炜(2014)将微信在实践课程中进行了教学应用[8],均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但对于市场营销这一既有理论又需实践操作的课程,目前对该课程的微信应用探索还较少。

2 传统市场营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理论知识为主,实践知识不足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相当强的学科,但是不少院校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其教学体系中,理论教学时数总量偏大,实践教学时数少,有的实践教学也基本根据理论教学的需求而设计,只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教学的相关内容,并且课内教学实践与课外的实践教学也没有有机结合,未能调动学生将课堂教学外大量的课外时间有效利用起来,使得学生对市场营销课程知识的掌握主要还是理论知识,真正的实践知识掌握较少,不能较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师生间缺少互动交流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高校的信息化装备已较为完善,但实际运用中仍以信息展示的方式为主,主要为传统的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而这种传统的多媒体授课方式由于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已开始渐显疲态,影响了授课效果;另一方面,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学生越来越容易在课堂上思想开溜,即出现上课玩手机的现象,这使原本就缺少互动的授课方式更加难形成有效互动,导致教师上面讲、学生下面玩的恶性循环。

信息技术未成为学习的有效工具 信息技术不仅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工具,还应该是学习者的学习工具。然而,现阶段大部分信息技术(设备)仅为教师的教学工具,且使用也多停留在信息展示的层面,如主要使用多媒体投影等设备来进行PPT、视频的展示。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除了能够体会到眼花缭乱的信息之外,没有体会到技术为学习能力提升而带来的任何影响。

3 基于微信平台的教学模型及应用

基于微信的多元立体互动式教学模型 针对上述问题,设计基于微信平台的课程教学模式,使学生产生兴趣,构建师生间实时的互动交流,增强教学效果。该模式是基于在目前智能手机上普遍使用的微信软件,通过教学目标重新分解市场营销知识体系,然后构建出一个能进行多元立体互动的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基于微信的课堂教学实施 市场营销课程中,教材书本上有不少是课程学习不可或缺的相关概念型知识,如专业术语、理论概念、发展历史、特点(征)、公式(模型)等,将其称为基本知识,这类知识需要教师进行理论层面上的讲解以帮助学习理解。但作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仅仅基础知识的掌握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具备与课程相关的其他学科专业所构成的复合知识,需要具备自学的技巧及能力,更重要的是还要能学有所用,即具备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相似问题的理解、学习和处理上,将其称为“如何做”的程序知识。

因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将微信应用于市场营销课程中,就需要对上述四种知识体系进行针对性的安排,使课前、课中、课后能多元立体地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

1)建立课程微信群。师生交流的平台是基于微信展开的,故需要创建一个市场营销课程的微信群。教师可能每年甚至同学期都有不同的学生来学习这门课程,若教师建群可能会使多个学习班级、不同年级的学生混在一起,导致管理难度大、沟通效果差的情况。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采用让学习行政班的班长或学习委员创建微信群的方式,将管理放权于指定的学生,然后由学生邀请同班的其他学生进入微信群,同时邀请教师加入。构建完师生的交流平台后,就可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教学过程。

2)课前布置任务,培养策略知识为主。为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少教师会在课堂上花几分钟时间进行课程相关知识的铺垫,有些采用问题导入,有些采用案例导入。虽然这些方式是具有一定效果的,但有时也会遇到冷场情况,如学生对问题不是很了解或回答不够积极,就会使效果受到影响。为此,教师在课程前一周,可以在微信上布置下一节课的相关任务或问题,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如在讲述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时,可以要求学生将最近一次的购买过程进行记录,并上传至群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过程进行提炼,在课堂中展现学生的实际购买过程,以身边人和身边事激发讨论,从而归纳出完整的购买决策过程。

当然,其中有些学生的购买过程会比理论少些环节,这时也是教师设疑引导的重要方式,让学生能更深刻地对购买过程可终止于其中任一环节或跳过某一环节有了比单纯理论讲解更生动的理解与记忆,增强教学的效果。

3)课中互动,强化基础知识及复合知识。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一般都是采用一本指定教材来上课学习的,但再优秀的教材也难以面面俱到,某些知识点的描述或对应的案例会有所欠缺。此外,教师也往往会补充一些在教材中没有的关联知识点。这种情况下,学生会因缺乏相应的资料查阅,导致课堂上掌握理解的程度下降。这时利用微信的推送功能,教师可以将相关资料发送给学生,使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理解教师讲的内容,而不是一门心思地摘抄教师板书及PPT。

其次,课堂中也可结合讲授的基础知识,展开问答谈论。如讲授营销需要从发掘客户需求开始的内容时,可要求每个学生提出一种将梳子卖给和尚的方法,并发送至群中。传统课堂上难以让每一个学生发言,但使用微信后,可以利用微信上墙的方式,用比以往更少的时间并且全班都参与的方式得到答案,不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活跃度,让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了现场温故,又在此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复合知识,教师在此过程中也便于发现学生的问题及点评引导。

4)课后场外实时案例的研讨,培养程序知识。当今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趋向于“应用型”,要求学生拥有深厚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如何在教授过程中突出知识的运用能力十分重要。为此,课堂知识的学习后,还需要课后的实践应用来提升知识的运用能力。

鉴于此,开辟“场外实时案例”的谈论模块,将教师和学生在现实社会中(企业、卖场等)遇到的全新真实案例,用视频、音频、文本、图片等类型发送至群中,有时教师还可引入企业的咨询问题进行解决方案的有奖征集。微信平台中的教师和学生共同作为学习者在此平台上参与交互讨论,形成解决方案或反馈给企业。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起到辅助指导作用,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及学习主动性,并且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课堂知识有了应用验证的场所,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4 教学效果评价

市场营销作为一门专业课,在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基本是从大二才开设的。通过对比三届学生的期末成绩(表1),发现引入微信平台教学方式后,学生的通过率、优秀率均得到较大的改善。其中2010级是采用传统授课方法的对照组,2011级和2012级均为实验组;2011级是最初引入时的探索组,主要是采用基于微信的课堂教学系统,而2012级是在肯定微信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实时案例的实验组。从这三组期末成绩的对照中,可以发现不及格的比率逐年降低,同时优良比率在逐年增长,展现出较好的发展趋势,一定程度上说明该种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此外,通过市场营销课程的微信教学应用,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综合知识、自学能力得到提升,成效不仅仅体现在课程的学习成绩上,还在竞赛成果、实训创业方面有所改善。如2012级市场营销班的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的人数开始增加,而且取得的成果也较显著,获得某一全国竞赛一等奖一组、三等奖二组,这是此前较少的。此外,该班有不少学生开始积极开展各类实训活动,有人运营一些小的营销推广项目,有人开始进入社会机构兼职进行推广活动,使得学习的应用性得到更进一步的发挥。

参考文献

[1]陈迪.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2]胡小勇.问题化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严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4]王荣,孙丽萍.基于能力培养的国际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9).

[5]崔瑜琴.“实战教学”模式的市场营销教学改革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2(9).

[6]李艳丽.多维教学法在国际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J].对外经贸,2012(5).

篇4

第一,要清楚地认识到,现代教育不单以传承为己任,教师已不再是教书匠,以往美术教育的“双基”(知识与技能)已不能涵盖美术教育全部的基础,“通过美术的教育”,正日趋显现着它的扭力。知识目标与人的发展目标和谐发展,人的发展目标放置首位,这应是教师在小学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共识。

第二,在美术教学中,因学科自身的特点(如美术学科的造型表现就容纳了运用多种工具、使用不同媒材,塑造平面到立体的一切表现),决定了学生间差异性的存在,也决定了个体在不同表现形式、方法上的能力差异。客观上,这种差异性的存在,促进了学生间的相互学习,更有利于美术学习的发展。

第三,在开放、自由式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对学生没有任何限定的自由,实质上是最大的束缚。对学生而言,满足其对于学习内容选择的完全自由,必然会使学生失掉在最基本的知识技能方面的详尽准备。这样,对学生的自我发展与完善,无疑是空中楼阁,最终无从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的把握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之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立足美术学科特点,激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本能兴趣”,并使之持久,是教学应把握的重中之重。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从他们熟悉、感兴趣、好奇的事物入手,激发他们的表现冲动,由此再发挥美术学科的特性,引导学生认知多种媒材,多种表现形式,也就是引导学生发现掌握有助于表现“情感” 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为学生创设轻松、活泼的探索表现情境,使情感与认知相结合,满足最初的表现欲望,获得成就感,并在这一循环递进的活动模式中,实现将学生原始的、不稳固的兴趣冲动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和表现能力的不断升华。

2.在教学实践中,改进美术教学内容,科学整合现有不同版本的美术教材,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特点密切联系,从而保证了思维、情感与行为的整合,并使之均衡发展。根据美术学科自身的特点(如:学生造型、欣赏及综合表现的能力,很大程度取决于自身知识、技能的掌握,满足该年龄段学生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才能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教材内容的连续性,保证了学生不至于眼高手低。改进教学内容,依据新课标理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大胆地将多套教材整合。选择若干条线索,连贯、系统地开展教学活动,才能保证“通过美术的教育”达到最高值。

3.注重差异性,利用差异性。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以学生为本,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各自良性的性格尽可能充分地发展。美术教学中,学生间的差异及个体在不同表现形式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允许并利用这些差异的存在,丰富教学活动,使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展示良性的互动,促进教学活动质的飞跃。这样,适应了学生的各种情况,有利于调动并保持个体学习的积极性,奠定了学生自我发展的基础。

三、学生学习评价的把握

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新的美术学习评价应以“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评价” 为原则,展开多元评价。

首先,要把握评价标准“多维性”和“多极性”。所谓“多维性”,就是指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要评价知识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对美术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多级性”指评价要注意纵向性,要肯定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取得的发展,激发学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我。其次,评价要把握以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发展美术学习的兴趣与能力。也就是说,评价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情感,增强美术学习的自信心,激发造型表现欲,保护自主的审美情趣和好奇心;有利于美术课程标准的全面落实,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和美术潜能的开发;有利于课内与课外美术兴趣活动的结合,学习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促进学生对美术活动经验、信息资料的积累与整合;有利于调动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兼职美术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探索新的美术学习评价方法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激励性,把评价作为学生向前进步的动力,而不仅仅是衡量美术学习成绩的好坏。如:教师以不同的审美定位,站在学生个体认知水平的角度,审视美术学习中后进生的作业,挖掘作业中的闪光点,那么,学生将从作业中得到点滴成功的体验,作业本身就充满了激励,学生将不再有失败的感觉,而会一步一步树立自信。

2.注重自主性,把学生当做评价的主人,让学生对自己的美术活动负责,使他们更多地看到自己的能力和闪光点。如此,学生将在“自赏” 和“自责” 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3.注重综合性,使评价成为学生展示自身多方面美术表现才能的舞台。评价不再立足于美术知识与技能,应该充分考虑美术表现中的情感性和艺术性,考虑到美术学习及表现与生活的联系,考虑到非智力因素等方面。

4.注重实践性,评价要更好地提高学生美术设计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提供机会。

5.注重全程性,评价要贯穿整个美术教育的全过程,包括每堂课、每次活动,不仅关注期末考试,更要关注平时,仅以一张美术作品评定学生的成绩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全面的。

篇5

关键词: 《英文歌曲与表演》 高师院校 教师技能素养构建 英语专业

现阶段高师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能适应新形势新技术的优秀初等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面向小学教育方向的专业老师。作为英语专业的师范生,他们当中大多数的人将会到各小学任教,因此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专业教师技能素养将会直接影响到我们下一代的教育和成长,高师院校要特别重视英语专业学生教师技能素养的构建。我们有必要开设一系列的关于英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的课程来帮助学生提高教师技能素养,例如:《小学英语教学法》、《英文歌曲与表演》、《英语教师口语》等课程。特别是《英文歌曲与表演》课程更能迅速而有效地提高英语专业(初等教育方向)学生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师技能素养。要让学生意识到英文歌曲在英语学习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自觉地在其日常教学中贯穿英文歌曲的应用,从而用鲜活、生动的教学形式打破沉闷、乏味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全方位体验英语文化,实现趣味性学习。

我院从2006年起就开设了《英文歌曲与表演》这门课程,在学生中反响极大,效果良好,并引起了众多反响。在上这门课程时,学生常提前半个小时就到教室去抢占有利位置,“爆棚”现象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甚至教室的通道也挤进了一些陌生的非本专业学生。是什么使得该课程这么受欢迎呢?应该说是兴趣得到了激发。因此,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热情非常高,也很积极地配合老师的教学,努力让自身的教学素养得到锻炼和提高,但该课程目前存在着一些不足。

1.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尽管学生喜欢,但教学还存在不少不规范之处:(1)因为是一门新课,所以可借鉴的教学案例比较少,而且多是一些年轻缺乏经验的老师在担任这门课的教学,“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严重,有些老师光讲理论,不讲实际应用,而有的老师只教具体的歌曲,而忽视了理论的讲解;(2)没有统一规范的比较权威的教材可供参考,老师们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熟练度来选择教学内容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些选择的是文字书籍,有些选择的是音像资料;(3)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巨大差异,有些老师选择在教室上课,而有的老师则选择在多媒体教室上课,这样教学的环境和气氛就完全不一样。如在讲解西方重大节日——圣诞节时,只在教室上课的老师就很被动,只能嘴上说,最多配上一些音乐和几张静态图片,而在多媒体上课的老师则可借助多媒体先让学生听上几遍“Jingle Bells”,“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等歌曲,那种欢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立刻把学生带入一种节日的氛围中。同时,配上各种有关圣诞节美丽的画面和flash,让学生了解到圣诞节的重要性及西方人庆祝圣诞节的方式,让他们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更多地了解和体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甚至还可以配上一些身体动作或舞蹈动作让整个教学氛围更加热烈。

2.如何选择英文歌曲

许多英文歌曲简单易懂、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是调节课堂气氛的法宝。鲜明、生动、形象的英文歌曲正符合幼师女生活泼好动的认知特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增强了语感,记牢了单词、短语和句型,所以在选择英文歌曲时除了要遵循内容健康、能够催人奋进、旋律优美、朗朗上口和长度适中的基本原则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应当结合英语专业(初等教育方向)专业的特点。幼师和小学英语老师面向的对象是幼儿和儿童,他们生性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幼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造愉快的环境,设计有趣的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玩耍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因而我们在选择英文歌曲时可选择一些曲调简单的英文儿歌。这些儿歌的特点是:①语言比较浅显,使用的词汇主要是一些反映事物及其具体属性的名词、动词、形容词,能在日常生活中广泛接触,契合了儿童的思维特点,容易为他们所接受和掌握。②形象具体可思。英语儿歌作品的语言着力于突出人和事物的形态感、色彩感和动作感,使儿童念起来感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触其物。③音韵自然和谐。儿歌有的悦耳和谐的音韵和鲜明的节奏能使学生产生愉悦感。④富于动作感,能有效地唤起幼儿的注意。

(2)适时选择一些流行歌曲。考虑到幼师专业的学生已经是成年人,结合年龄特征。如果只是选择儿歌,那么不一定能激起广大学生的兴趣,可以适当选择一些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目前大多数在校学生都非常崇拜歌星,若能适时引导,就定能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倍增。

(3)要注意控制生词的比例。应结合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和理解能力,使歌词的难度具有梯度,即有的歌曲可以容易一些,让所有学生都能听懂,有的可以略高于学生的平均水平,让学生经过揣摩才能听懂。这样,既可以激发听力水平低的学生的兴趣,又可以使水平高的学生充分发挥和展示他们的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如何利用英文歌曲进行教学

(1)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应根据教学计划有目的地对英文歌曲进行选择取舍。关注趣味性、流行性和教学的目的性,教师还应围绕教学目的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编排好一些有趣的舞蹈动作,使听歌曲的过程也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辅助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还可在课前收集一些将要学习歌曲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及其他相关信息,以便在课堂上进行适当的讲解,以加深学生对歌词、曲调及歌曲中所流露出的西方的价值观、人生观的理解;(2)重复巩固、加深印象。学英语时,人人都会碰到令人头痛的遗忘现象。因此只有适当地重复,才有助于学生记忆相关的语言知识。可以选择在课前、课后或者课间活动时复习巩固教唱过的英文歌曲,同时要避免机械的重复,还可以选择设计小游戏、表演、齐唱和英文歌曲比赛等多种形式来反复训练以加深他们的印象;(3)与日常生活和教学任务相结合。我们对歌曲的学习和欣赏亦可以穿插于日常生活和教学任务之中。如圣诞节前后可以选择Jingle Bells.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如果学习到有关友谊的话题时,就可以利用歌曲You are my Sunshine作为导入话题的选择等。

4.结语

《英文歌曲与表演》是一门新设且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能提升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教师技能素养的重要课程。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当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方面多做文章,鼓励教师精心制作课件、刻录光碟,结合网络等先进技术,采用歌词播放器等辅助手段,使英文歌曲与表演的课堂授课更为严谨、恰当、华丽而精彩。此种条件下学生自然会获得比传统手段更佳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孙博.高校英文歌曲教学探讨.内江科技.沈阳:辽宁省外国语协会,2005(2).

[2]秦阿蕾.浅析英文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形式.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科学教育家,2008(13).

[3]贺岚.浅谈英语歌曲与英语教学[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

[4]胡时儿.让英语教学过程充满优美的旋律——浅谈英文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考试周刊,2009(15).

篇6

[关键词] 影视表演 形体教学 学生

众所周知,在影视表演中,形体教学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影视表演专业的形体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是借鉴戏曲表演中的一些表现方法、表演手段,进而对角色的形体动作进行合理的设计。绝大多数影视学院都开设了具有学院特色的形体技能课,并对形体教学进行了深刻的研究,这是因为不少影视专业的教师发现,全面提高学生运用形体动作表达人物情感、刻画人物形象的能力,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影视表演专业。形体教学课在影视表演专业领域中是相当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教师在形体课教学过程中,通过结合戏剧影视表演专业课的特点,对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系统的形体表演教学内容,进而通过严格规范的形体训练,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形体技能技巧和表现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表演素质,充分挖掘学生的形体可塑性和表现力,为学生在今后的影视表演中塑造古今中外不同人物形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形体教学在影视表演中的重要作用

形体教学是提高学生影视表演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影视学院的教学中突出抓好学生的形体教学,能够为他们在今后的影视表演发展过程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1.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气质风度

影视表演是一个特殊的专业,学生不仅在外貌、形体上有过人之处,还要具备自己独特的气质和风度。影视表演中的形体教学能够指导学生遵循行为美、表演美的准则,为学习表演初期的学生树立关于人体美的概念,并充分培养起他们的审美能力。形体教学课程中与音乐的融合还有利于学生音乐感的建立。绝大部分表演专业的学生经过科学的形体训练,能够在影视表演过程当中展现优雅的姿态,并能全身心投入到影视表演中去,从而形成其独特的艺术气质与精神面貌,对于学生在竞争激励的影视表演圈中占据一席之地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修养及审美意识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美都有一定范围的定义,并对美的价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观不断发生变化,爱美、追求美已成为其生活中的主要部分。影视专业的学生在对美的追求方面应该有更灵敏的发掘力和更高的赏析水平。因为影视专业的学生本来学习并即将从事的职业就是用来展示美的,如果自身并不具备美条件和审美的能力,那么可以说在这样一个领域中就很难有所建树。因此,在影视院校中的形体教学就承担起了塑造美和发现美的重要职责。学生在注重自身形体美的审视方面, 应该对漂亮身体曲线塑造有强烈的需求欲望,并且将其审美的意识不仅仅停留在具有魅力的形体上,而上升到身体整体结构塑造的思考上。只有这样,影视专业的学生才能够进一步提高自身在“美”这一表达领域的修养,充分培养自身与众不同的敏锐审美意识。

3.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表演的创造性

可以说,不论任何艺术形式的追求,创造性应该是其终极目标。在影视专业中开展形体教学是非常关键的,尤其是在学生学习影视表演的初期。在这一时期里,学生的个性、创造性、批判性思维都处于有待开发的状态,就像一颗刚播下的种子,等着丰富的营养来滋润它的成长,科学的引导和正确的方式方法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表演中更具有创造性的天赋。形体教学就应该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及综合素质,而不单纯的只是一种身体的训练。在形体教学过程中,通过教会学生将优美的形体语言、形体动作贯穿于整体上专业的综合应用中,启发学生进行动作、表演上的创新,以达到他们求新求异的目标,在这样寻常的一举一动中培养影视表演敢于冲破常规的思想意识,这将有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

二、如何上好形体教学

形体训练要求动作舒展、优美、协调,符合影视专业的学生其生理和心理特点,能充分展示他们的青春魅力,帮助他们塑造良好的身体形态,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促进他们成为专业的影视表演人才。想要在影视表演专业中做好形体教学,就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教学方法。

1.利用音乐塑造学生的韵律美

音乐在形体训练教学中对培养韵律感、表现力尤为重要。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的情绪会充分调动起来,也很容易承受较大的耐久力和心理负担,有利于加速教学进程。影视表演中的形体教学应该有机的和对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结合起来。不少形体教学都是在教师的节奏声中开展的,其实在形体教学中,音乐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将形体教学和音乐有效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影视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够让他们在结合音乐的律动中扩展表现欲望和表现能力。在形体教学过程当中,学生以动作形象思维为主,模仿力强、形体语言灵巧,采用适当的音乐能够让学生比较主动自然集中学习的注意力,自然而然的进入到形体学习中。

2.科学地安排形体教学内容

形体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在忍耐力上是个持久的考验。大部分形体课程由于形体动作的单一性,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进而对形体训练有了厌倦感。基于此,科学的安排形体课程的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思维通常比较敏捷,反应相对要快,加之他们对新事物又充满好奇心,如果能在形体课堂上对训练组合加以设计,便有利于激发学生与教师产生互动,形体训练的效果必然会事半功倍。譬如,可以鼓励学生在训练之余,自己创造一些独特的形体动作与老师和同学分享;善于舞蹈的同学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将自己擅长的舞蹈动作编排到形体课程中,并表演给大家参考等。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改变手法,能够在保证形体课程训练的同时为形体教学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保持学生长时间地对形体教学产生兴趣。

形体训练是培养优秀影视演员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各大艺术高校影视表演专业课程日渐繁多的情况下,形体教学的重要性应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只有专业教师和学生对形体教学的双重重视,才能够真正发挥出形体教学在影视表演领域的重要作用,才能让学生在将来面对镜头和观众时,发挥自身形体素质的优势,帮助他们在演艺事业中达到新的高峰。

参考文献:

[1]王砾玉.形体基本功训练教程.上海百家出版社.

[2]陈宝珠.形体训练与形象塑造.清华大学出版社.

[3]李佳.气质与形体的塑造.长江文艺出版社.

篇7

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从我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出发,《音乐欣赏与歌唱》校本化课程通过自编教材,重视不同类型课程(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之间的配合与衔接。在体现本课程基础性和人文性等共性特点的基础上,既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审美和理解,又重视课程的整体价值,强调本课程的人文特点和文化内涵,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尝试多种教学模式的有机整合。

首先,《音乐欣赏与歌唱》课程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整合(表1),并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后学生的反映不错。大部分学生表现出了对《音乐欣赏与歌唱》课程的极大兴趣,并尝试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欣赏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老师交流讨论。一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演唱来表达情感,既提升了自己的演唱水平,又加深了对唱法、演唱形式、舞台剧、影视音乐及历史经典作品的了解和喜爱。还有一些学生根据课程要求的比较异同,通过写作和表演实践,来了解音乐剧与歌剧以及各唱法之间的异同。三类课程的整合为学生自主学习、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发展的有利机制。

表1:

教学模式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教学主题自编教材第三单元《舞台剧之音乐剧、歌剧、舞剧》歌唱艺术音乐剧与歌剧之比较

教学目标选取音乐剧、歌剧、舞剧片段进行赏析,了解各剧之间的特点和异同。通过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感悟不同唱法的魅力。系统、全面了解、分析音乐剧与歌剧的异同。

教学内容选取音乐剧《歌剧魅影》、歌剧《江姐》、四幕舞剧《天鹅湖》选段进行片段赏析,比较异同。练习歌唱的共鸣与吐字咬字;视唱练习;演唱音乐剧《猫》选曲《Memory》。从音乐剧与歌剧的发展史、代表作、表演形式、文化背景等方面研究两者的异同,以文章的形式进行比较与归纳。

其次,在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整合的基础上,又将三类课程与艺术实践活动进行整合(见表2),为有爱好有特长的学生提供表演平台,也推动某些剧社的发展,比如我校的科普剧社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科普剧社创建于2015年,剧社学生都觉得在戏剧表演课上获益匪浅,并先后参加过三次省和市的科普劇大赛,均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表2:

教学模式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艺术实践活动

教学主题自编教材第四单元影视音乐影视音乐欣赏、演唱音画对位技巧省、市戏剧比赛及学校艺术节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什么是影视音乐以及音画结合方式之音画对位技术。学会演唱电影《音乐之声》选曲《雪绒花》。了解影视音乐的音画结合方式。通过参加歌唱、朗诵、校园剧等形式的艺术实践,提升学生舞台表演综合能力。

教学内容以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插曲《Oyf'n Pripetshok and Nacht Aktion》为例,辅以《泰但尼克号》插曲《在主身旁》赏析,了解影视音乐的音画对位技巧。学习歌唱的本要素歌唱的声区与音色的统一,练习《雪绒花》二声部合唱

篇8

关键词:高等影视艺术教育 影视艺术教育与文理工科教育的比较 影视艺术教育特点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在当今世界上,新型影视成为社会传播面最广的艺术形式之一,以其视听综合、时空综合、艺术与技术综合以及传播的绝对优势而引人瞩目,它的发展已经直接影响着社会进步与精神文明建设。面对迅猛发展的社会现实,适应国民经济需要,必然产生现代意义的大影视教育,于是,影视教育已经成为重要综合性大学的标志之一。

一、影视艺术教育

电影和电视是20世纪人类重要的两种大众传播媒介,它们对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虽然电影和电视在形态上都表现为视听媒介,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两种不能互相取代的媒体。电影,我们通常指的是叙事电影,或者叫电影故事片。电影学院的电影教育是围绕故事片来展开的。电视的内涵就大多了,它包括新闻节目、文艺节目、娱乐节目、杂志性专栏节目、服务节目、教育节目、体育节目、电视剧等等,与故事电影在特征上比较一致的是电视剧,所以,我们通常讲的影视艺术教育狭义地理解就是电影电视剧教育,也就是培养电影故事片和电视剧的导演、摄影、表演、美术、录音的专门人才。

影视艺术是一门技术与艺术互为融合的学科,影视艺术必须依托于影视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影视艺术开拓了新局面、新手法、新思路和新样式,纵观电视行业的发展,经历了机械电视阶段、电子扫描电视阶段、黑白电视阶段、彩色电视阶段、卫星转播电视阶段、光缆有线电视阶段、高清晰电视阶段,这些影视艺术领域中里程碑式的进步往往都是以影视技术为先导的。影视技术的进步为影视艺术的表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新的条件,没有影视技术就没有影视艺术,所以,影视艺术属于“技术性的艺术”。影视技术是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段,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影视技术才能够使影视艺术得到自由的表现。

1.影视教育发展模式分析

(一)影视合流教育。(二)影视扩展教育。经过上世纪末期的酝酿,2l世纪开始,随着艺术素质教育的扩展,包括影视教育兼容跨类的新闻与传播教育专业与课程。轰轰烈烈的大影视传播教育规模化扩展。其别需要注意的是大传播意义上的影视教育。(三)影视教育多重样式。在大上快上的影视专业设置中,基本理念和培养目的并不一致,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也多有差异。大体而言,基本有以下几种:1、表演类;2、技术实用类型;3、文化理论类;4、跨类综合型。不言而喻,中国影视教育具有多样性形态,也隐藏着不同的动机和目的,如何实现影视教育多样化而切合实际需要,还有思考的余地。

二、影视艺术教育与文理工科教育的比较

在与理工类的教学实验作比较可以看出,首先,它们的实验目的是不同的。影视艺术类院校开设的实验课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各种影视节目制作的技巧,最终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理工类实验培养的是学生严谨的求证精神,它以验证技术指标为目的。艺术类院校的实验教学培养的是学生的艺术感觉,虽然艺术类学生在实验教学中也运用一些影视设备,但他们最终的目的是要实现艺术效果。其次,影视艺术类学生与理工类学生使用实验设备的程度也不同,影视艺术类学生使用影视设备主要侧重设备的实际操作,对于它们内部的原理只是简单的了解,而理工类学生则是侧重对设备内部的构造的研究。影视艺术教育和文科教育显然是有区别的。文科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影视艺术教育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强调培养学生利用视听媒介进行艺术创作的创造能力,在学生的思维训练中更强调的是艺术想象的合理性而非逻辑性。但是,影视艺术教育和传统的艺术教育如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舞蹈教育又不一样。传统的艺术教育强调个人对技能的掌握和发挥,并且与人的生理特征有很明显的关系。传统的艺术教育往往从少儿时期就开始了,艺术教育界把这种情况叫做“童子功”。传统的艺术教育如果没有“童子功”,几乎很难进人高等院校深造。特别像舞蹈这种青春期艺术,如果不是从小学习,肯定不能成为专业人才。影视艺术教育则不需要“童子功”,它是受教育者进入高等学校后才实施的艺术教育,不过它要求受教育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这个素质包括艺术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艺术素质指受教育者的艺术修养和想象能力,因为影视艺术综合了文学、音乐、美术、戏剧等艺术门类的特征,对这些艺术的了解是必要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想象能力。影视艺术的创作过程就是把一个想象的故事具体视听化的过程。心理素质指受教育者的心理承受力。影视创作是一种集体创作,时间和空间的跨度都很大,既耗精力又耗体力,如果心理素质不好,则很难承受其中的艰苦,性格内向、心理脆弱的人不适合从事影视工作。影视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一样,传承了社会文化批判的色彩,影视艺术作品的创作者具备了良好的文化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所以,接受影视艺术教育应该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

三、影视艺术教育的两个突出特点:

(1)综合性。影视艺术教育根据电影电视剧制作的不同专业设立相应的编剧、导演、表演、摄影、美术、录音等专业,各专业都有自己相应的专业课程。但是,影视创作是集体创作,各专业部门的沟通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因此,各专业部门只有了解彼此的创作技巧和方法,才能进行有效沟通,也才能进行默契的配合。比如,导演懂表演,才能较好地指导演员塑造角色,录音懂摄影,才能与摄影有较好的配合,不至于穿帮而发生矛盾等等。欧美发达国家的影视教育没有像我们国家这样细地划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各个专业的专业课都要学习,至于将来做导演还是摄影,则根据个人的兴趣和机遇来定。我们国家的影视教育沿袭了前苏联模式,这一模式的缺陷就是学生的专业过于单一,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但是,我们想建立欧美国家的模式也不现实。比如北京广播学院本科生的课程结构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五部分组成。公共基础课是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的课程,学科基础课是学院规定的全院学生必修的文学文化类课程,如文学史、写作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才是专业学习必需的课程,也只是专业课教师有权力实施专业教育的部分。在这个课程结构中,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占学生四年课时量的二分之一强。以导演专业为例,公共基础课为1013学时,学

科基础课为527学时,专业基础课为1037学时,专业课为442学时,前两者和后两者的学时比为1540:1479。通过对这一课程结构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一半以上的课程都被与专业无关的课程挤占,而一个本科大学生在校上课的时间为六个半学期(剩下的一个半学期用于实习和完成毕业论文),由此,可想而知现行教育体制之下建立欧美国家的影视教育模式是不现实的。为了尊重影视教育综合性的特点,现在可行的做法是在专业基础课部分设置涉及影视创作各个部门的相关课程,但仅让学生局限在对相关专业知识的了解,谈不上深入实践。比如非表演专业学生的表演课程度,达到影视文学作品的片段改编即可,非导演专业学生的导演课只学视听语言,不学导演艺术等等。在专业课部分,再强调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惟其如此,才可能达到一个合格的影视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教育水平。

(2)实践性。这一特点在许多刚刚开办影视艺术教育的学校认识还不足,以至于教学管理部门按照文科教育的方法来组织教学,与专业教师产生了很大矛盾。一般来说,文科教育的基本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概念、要义,组织学生讨论,课后布置学生阅读一定的参考书。即使是法律这样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也是通过现成的案例分析来增强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非要求学生去参加大量的办案实践。影视艺术教育则不同,实践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学习声乐的学生不仅要懂发声的基本原理,还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演唱一样,学习导演的同学要根据不同的阶段要求制作不同类型的影片,学习表演的同学要塑造不同类型的人物,学习摄影的同学要拍摄不同影像风格的磁带或胶片作品。实践课是影视艺术教育的灵魂,如果没有实践,影视艺术教育就无从谈起。这就像培养一名厨师,即使学员能记住满汉全席所有菜的做法却从来没有做过哪怕是拍黄瓜这样的菜,学员毕业后能称得上是厨师吗?如果需要跟着师傅从头再学,那他这几年又学到了什么呢?不是白白浪费光阴吗?道理就是这样简单,但是。目前国内一些开办影视艺术教育的大学的教学管理部门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一味地强调以讲授为主;在课时安排上细分课时,不利于学生用整段的时间来完成制作实践。因此,实践的观念必须在教育者中深人人心,否则,影视艺术教育无从谈起。

篇9

进入新世纪以来,导演系围绕学院提出的“以戏剧教育为主体,创建特色鲜明、世界一流艺术院校的”总体发展目标,根据国内外戏剧、影视艺术的发展趋势,戏剧(影视)导演、表演人才的需求,生源队伍的变化等现状因素,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与专业建设,重点对导演本科的教学大纲做了修订,并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做了探索,提出了一些科学、有效的新举措。

一、修订教学大纲,加强课程建设

导演系继1993年根据导演本科学制的改变(由5年改为4年)修订了教学大纲后,特别是在2007年教学评估活动中,根据生源的变化和戏剧(影视)导演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对教学大纲进行了调整。调整的主要内容是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的增设。

(一)在表演、导演专业课的内容里,明确增设了两轮文学片断改编

第一轮是作为表演课教学内容的文学片断改编,将原有一年级下学期表演教学中的学生自选文学片断,改变为教师改编。这一调整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内外部条件、掌握表演元素的情况和学生创作个性等因素,有针对性地选择文学片断,使教材的选择更具有针对性、训练的有效性,也使学生不在片断的改编上占用时间和精力,而是集中精力将所学的表演元素运用于创造文学片断的角色,使“文学片断改编”成为表演元素训练与表演片断之间过渡的坚实桥梁。

第二轮是作为导演课教学内容的文学片断改编,要求学生在教师改编文学片断的示范下,从文学作品中选材进行改编并排演,使学生在学习导演元素与导演剧本片断之间有一衔接过渡的桥梁,同时也为三年级影视导演课程中的短片作业提供教材,允许学生将导演文学片断改编的剧本作为短片作业的创作素材,根据影视视听语言要求改编为影视拍摄脚本。对同一部文学作品先后用两种不同艺术形式加以改编、创作,有助于学生通过文学片断的排演和拍摄实践,了解戏剧舞台艺术和影视屏幕艺术的创作共性与个性,在比较中更为有效地学习、掌握戏剧与影视导演的创作规律、方法与技能。

(二)增设“戏曲导表演基础与影视导表演基础”课程

根据学生走出校门后有可能参加戏曲和影视导演、表演创作的机会,也为了更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导演系在导演本科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增设了两门专业基础课:戏曲导演、表演基础;影视导演、表演基础,并明确要求这两门课是理论讲授与实践相结合,改变了过去主要为理论讲授的讲课方式。

戏曲导演表演基础课安排在三年级上学期行课,通过讲授传统戏曲导演、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戏曲行当、流派的表演特色、传统戏曲经典作品、样板戏与当代优秀戏曲作品的案例分析,以及结合实践传授戏曲表演功法、戏曲龙套调度等,使学生对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与特性,现代戏曲导、表演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中国戏曲的行当流派、表演形式、独特的时空处理等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从而有助于学生在创作中吸纳中国戏曲导、表演艺术精华,丰富自身的艺术素养和创作手段。

影视导演、表演基础课安排在学生完成了两轮导演片断后行课,通过教师讲授影视导表演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使学生对影视导表演创作的规律有基本的了解,并掌握初步的创作技巧和方法,进而指导学生完成“照相蒙太奇”和“DV短片”的拍摄制作实践,让学生初步掌握影视导演创作的基本技巧,初步掌握镜头前创造人物的规律和基本技巧。

二、引导学生在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础上,向“表现”领域拓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作个性

在新时期话剧创新、探索过程中,导演艺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直接、根本的原因,是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导演艺术家开始愈来愈强烈、愈来愈自觉、愈来愈智慧地追求在演出中表现自己的主观意念、主观情感,愈来愈普遍地倾心于遵循“表现”的美学原则,采用富于“表现美”的形式,创造各种假定性语汇、表现性语汇和象征性语汇,去直观表现生活本质内涵和人的深层心理。导演创作思维向主观思维、表现思维的拓展,使新时期的话剧舞台从整体面貌呈现出向“表现”美学原则的倾斜,这种倾斜在迈入新世纪后仍在继续。

面对当代戏剧的整体面貌和发展趋势,导演系拓展了教学内容:在教会学生遵循“再现”美学的原则,掌握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础上,有意识增加了引导学生向“表现”美学拓展,培养主观思维、表现思维的教学内容。

(一)在基础教学阶段,培养学生的主观思维、表现性思维

想象力的解放、活跃、飞翔是培养发展学生创作思维的基础,在第一学期的导、表演教学中增加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的素质训练。因为与表演课结合,做“物件想象练习”——把具象事物与抽象概念结合为题的练习,将无生命的物件赋予生命、性格,并呈现一定的主题立意。

将导演元素训练的“音乐、音响小品”教学单元作为发展、培养学生主观思维、表现思维的重要阶段,引导、提倡、鼓励学生在学习掌握处理音乐、音响规律和方法的同时,敢于向主观思维、表现思维领域跃进、冲击,要求教师在学生的创造性想象飞翔起来,有可能进入表现、象征的领域时给予引导;让学生学习运用音乐、音响去创造现实时空和各种非现实时空(心理时空、哲理时空),运用音乐、音响去开掘人的心灵、意识或潜意识,把人物的主观感受和创作者的主观意念给予外化、物化;引导学生的创作思维向主观思维假定性思维、表现性思维拓展,鼓励学生显现、释放创作个性。

(二)在高年级教学阶段重视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创作个性

在完成第三、四学年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在继续努力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现实主义创作基础的同时,重视通过向“表现美学原则”拓展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创作性思维和创作个性。

例如,在第一轮现实主义优秀剧作片断的排演中,要求学生在对剧本进行深刻分析、认识剧作的基础上,可以用现代意识、观念去观照剧本,开掘剧本内涵,使剧本更具有现实意义,并允许学生在准确深刻地认识把握剧本内涵、剖析人物心灵的基础上,允许遵循“表现原则”去处理舞台空间、创造片断的演剧形式和具有“表现”“象征”意蕴的导演语汇。

在第二轮非现实主义剧本片断的排演中,明确要求学生“通过导演不同风格流派的剧本片断,探索、实践各种风格、流派,各种创作方法和艺术手法,掌握处理不同风格、体裁剧本的规律与技能”的教学要求,剧本风格、体裁的多样性、丰富性,为学生对“表现美学原则”的跃进、创造性思维的拓展、创作个性的释放提供可能。

在进入多幕剧排演阶段,明确要求两台大戏的选择,在教材选择上要求第一台是现实主义经典剧作,第二台是风格流派鲜明的优秀剧作,在培养导演专业学生掌握创造完整舞台演出艺术和培养表演专业学生掌握创造完整人物形象的规律、方法、技能,夯实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基本功,同时坚持向“表现美学原则”拓展,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作个性。

三、探索导演、表演联合教学模式的优势

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于1993年在对实施导演、表演联合教学的可能性、优越性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首次在我国开办了“导演、表演混合教学班”,这是一个具有明确教学研究、教学实验目的的本科班。随后在2002—2006年连续开设5届“导演、表演混合本科班”,培养出毕业生178名,其中导演专业学生68名、表演专业学生110名。这6个班排演了教学实习剧目和毕业剧目18台。通过6个“导演、表演混合班”的教学实验与不断总结与完善,建立了符合导演和表演专业教学规律、特点,适合“导演、表演混合班”联合教学理念的“导演、表演专业教学大纲”,形成了一套符合联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措施、内容及教学阶段和课程的安排。

导演系开设“导演、表演混合班”的目的不是为了扩招,而是为了“以导促表”“以表促导”,是在学习、借鉴前苏联的卢那察尔斯基戏剧学院,圣彼得堡音乐、戏剧、电影学院开办导演、表演联合教学班的基础上,在全面、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开设的。

在以往导演本科与表演本科分开的独立教学中,导演本科的5年专业教学一直实施导演、表演并重的“双轨制”教学,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导、表演混合性质,所不同的是,这种“混合”体现为教师导演与学生演员、学生互为导演和演员两种形式。通过这两种形式为导、表演专业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导演专业学生在大量的创作实践中,不仅学习、掌握导演创作规律、创作方法和技能,而且学习掌握表演创作规律、方法和技能。演员通过用自己的血肉、神经创作的“炼狱”升腾出对于表演艺术的真知灼见。

根据导、表演艺术创作规律和教学基本规律对实行这两个专业的联合教学进行分析和预测是具备可能性和优越性的,因为导演和演员都是戏剧、影视作品创作中最主要的力量,前者起主导作用,后者是创作的主体,两者的合作贯穿创作的始终,合作是否密切、默契,直接决定作品创作的成败。

要探索导演、表演联合教学的优势,唯有在联合教学的碰撞中才能发现、发挥联合教学的优势,应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上以“全面实施联合教学”为原则,在为期4年的教学过程中,将有意识强调两个专业教学上的“合”,必要的“分”( 两个专业分开独立教学 ) 只是阶段性的、相对的;“合”是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绝对的。因此,在连续6个“导演、表演混合班”的教学进程中,始终贯穿这样一种追求:在严格遵循教学规律,严格掌握每一教学单元的教学任务和培养规格的前提下,大胆、谨慎地探索和最大限度地发挥导演、表演联合教学的优势。

在实施联合教学的过程中,努力追求“联合”是“相辅相成”意义上的联合,在遵循导演、表演双方的教学规律,保证导、表演学生都达到专业培养规格基础上的“联合”,而不是让两个专业的学生共处一堂的表面联合,两门专业课程的简单相加。为了使两个专业的教程能够统一,经过论证后,我们把导演本科的教程从传统的5年压缩到4年,有意识地在所有导、表演教学中实行导、表演学生混合编组,而且尽可能做到每一次练习、每一个小品、每一个片断中的演员,都应同时有导演和表演专业学生,使导、表演专业学生能在大量共同创作实践的无数次碰撞中,相互以自己的优势影响对方,相互作用于创作素质的互补、培养、开掘。

经过6个“导演、表演混合班”的教学实践和成果证明,实施“导演、表演联合教学”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

(一)实施导演、表演联合教学,有助于创造类似剧院雏形的创作条件和创作气氛;

(二)实施导演、表演联合教学,有助于两个专业学生创作素质的培养与创作潜能的开掘;

(三)实施导演、表演联合教学,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专业;

(四)实施导演、表演联合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合作的能力与方法。

总结、归纳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开设的6个“导演、表演混合班”的教学优势,我们得出清晰的认识:开设导演、表演混合班是导演专业“双轨制”教学传统的拓展;探索导演、表演联合教学是具有前瞻性的教学改革,有助于使导演、表演两个专业的学生相互产生良性刺激、共同发展;导演、表演联合教学是解决导演、表演专业合作课题的良好途径,能够使两个专业的学生在共同的学习、创作实践中,在教师的引导下相互作用于双方专业素质的培养、创作潜能的开掘、创作个性的显现,从而为新世纪戏剧、影视艺术培养知识丰富、修养全面,具有很好内、外部素质 (特别是内部素质优秀) 的表演艺术人才,和具有很强创造能力、实践能力、鲜明艺术个性的导演艺术人才。同时通过两个专业的学生共同对导演、表演艺术创作规律、创作方法和技能有较全面的认识和掌握,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和毕业后的创作实践中,能更为主动、自觉地拓宽自己的创作道路,使确实具有导、表演素质的学生创作得到最充分的施展,成为导演、表演兼具的复合型人才。

篇10

广西大学2014年艺术类招生专业有: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美术学、音乐学、舞蹈学、戏剧影视文学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一.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环境设计学历: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视觉审美与造型设计为基础,以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为核心,培养以使用计算机为主,手绘为铺,掌握艺术绘制与电脑技术相结合的从事设计、制作、施工的专业人才。毕业生为可从事公共环境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家具设计、室外景观设计、园林庭院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商业展示与设施设计等高级艺术设计的综合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设计速写、风景写生、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设计心理学、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壁画、壁挂设计、透视与手绘表现技法、3DS电脑表现技法、人体工程学、室内设计基础、住宅与办公室内设计、餐饮环境设计、旅游度假区设计、宾馆与商用环境设计、家具设计、灯光照明设计、装饰构造与材料、环境艺术设计工程预算、室内环境化学物质风险评价、建筑设计基础、景观建筑设计、综合项目设计、装饰雕塑等等。

就业范围:毕业生可在城建、科研、设计、教学等单位从事室内外环境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也可在房地产业、家居装饰设计企业、家具生产企业、会展、项目策划等领域就业。

专业名称:视觉传达设计学历: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平面视觉色彩及造型为基础,以平面视觉艺术设计为核心,培养具有计算机软件设计及手绘技能,掌握平面策划、广告创意设计与制作、商用展示环境设计等专业技术能力的人才。毕业生为能够独立从事广告业务、商业美术、展示空间设计、网页制作和多媒体技术的高等技术综合应用型专门人才,也可在党、政、军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形象设计、教育、研究及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设计速写、风景写生、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设计表现技法、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装饰图案、图形设计基础、平面设计软件、版式设计、广告与标志设计、包装装璜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展示空间方案设计、展示动画设计、视觉传达系统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印刷工艺、3DMAX高级动画设计等等。

就业范围:毕业生可在广告公司、形象策划公司、礼品设计公司、教学单位、电视及媒体单位,党政军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宣传、形象设计、展示布置、活动策划等工作。

专业名称:美术学学历: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美术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为主,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系统地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毕业生能够胜任学校美术课堂教学、课外艺术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从事美术教育、美术研究和美术普及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学、中国画、油画、版画、书法与篆刻、中外美术史、服装设计、室内设计、电脑美术、美术教育学、美术心理学、美术教学法、摄影、透视学、应用文写作、公共关系学等。

就业范围:毕业生适合在各类大专院校、文艺团体、文化宣传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美术教学、美术创作、规划与设计、各类美术活动组织、美术研究及美术普及工作。

专业名称:音乐学学历: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音乐教育专业技能、专业理论学习为主,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音乐文化素养、综合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实践能力,系统地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毕业生能够胜任大中专学校音乐课堂教学、课外艺术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成为从事音乐教育和音乐普及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声乐、钢琴、器乐、乐理、视唱练耳、和声、配器、曲式与作品分析、合唱与指挥、钢琴伴奏编配、作曲技法、中外音乐史、艺术概论、民族音乐概论、音乐美学、电脑音乐制作、音乐教学法、形体、心理学、教育学、公共关系学、管理学、应用文写作、演艺化妆等。

就业范围:毕业生适合在各类大专院校、文化宣传机构、广播电视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音乐教学、音乐表演、音乐编辑及音乐普及工作。

专业名称:舞蹈学学历: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舞蹈专业技能及理论为主要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了解相关人文科学知识,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毕业生能够在专业艺术团体、群众文艺团体、各类大专院校从事舞蹈教学工作、课外活动指导、舞蹈表演、舞蹈编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芭蕾舞基训、古典舞身韵、民族民间舞、现代舞、舞蹈剧目、少数民族舞蹈、舞蹈毯子功、舞蹈编导、舞蹈教学法、中外舞蹈简史、舞蹈写作教程、舞蹈艺术概论、舞蹈文献检索与利用、中国舞蹈意想论、舞蹈解剖学、基础乐理、心理学、教育学等。

就业范围:毕业生适合在专业文艺团体、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电视台及相关的文化艺术部门从事舞蹈教学、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艺术指导及舞蹈科研工作。

专业名称:戏剧影视文学学历: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戏剧、戏曲、影视文学基本理论素养以及剧本创作与评论的能力,能够从事戏剧影视文学创作、编辑、理论研究工作,戏剧影视艺术的策划、评论、制作、营销、管理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艺术概论、影视艺术概论、影视作品鉴赏与评论、中外电影史、影视创作与改编、视听语言、电视制作、影视美学、戏剧概论、戏剧作品鉴赏与批评、中外戏剧史、戏剧戏曲剧本写作、美术欣赏、音乐欣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中国当代文学简史、外国文学简史、广播电视新闻概论等。

就业范围:毕业生可在剧院(团)、电视台、电影厂、杂志社、电台等部门从事戏剧影视文学创作、编辑、理论研究等工作;在新闻出版、专业报刊、文化经纪、网络传播、影视公司、广告公司等传媒机构从事策划、评论、制作、营销、管理等工作;在国家机关和文教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文化宣传、影视教育等工作。

专业名称:播音与主持艺术学历: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广西,面向全国,培养具有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宽厚扎实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熟练专业技能的应用型新闻传播高素质人才,能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宣传部门和广告行业等从事记者、编辑、播音与节目主持等工作。

主要课程:普通话发音、播音发声、形象形体造型、广播主持、电视主持、广播电视采写、主持人节目策划、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广播电视新闻概论、中国传播史、广播电视编导、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等。

就业范围:毕业生可胜任广播电视媒体、影视制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播音、节目主持、评论解说、配音及新闻采编、出镜报道、节目编导、礼仪传播等工作,亦可进一步深造,从事播音与主持专业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二.招生计划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层次

科类

计划

学费

考试科目

招生省份

视觉传达设计(130502)

本   科

文理兼招

30

10000元/年

素描、色彩

河南、湖南、江西、山东、湖北、广西

 

环境设计(130503)

本   科

文理兼招

30

10000元/年

素描、色彩

美术学

(130401)

本   科

文理兼招

60

10000元/年

素描、色彩

音乐学

(130202)

本   科

外省文理兼招

广西招“文史+音乐教育”

60

10000元/年

1.视唱练耳

2.主科(声、器选一)

3.副科(声、器、舞选一)

舞蹈学

(130205)

本    科

外省文理兼招

广西招“文史+舞蹈学”

40

10000元/年

1.自选表演:舞蹈剧目(舞种不限)一个

2.基本功展示:个人技术技巧组合(限1分钟)

3.即兴表演:即兴表演能力测试(1分钟)

戏剧影视文学

(130304)

本    科

外省文理兼招

广西招“文史+广播电视编导”

60

10000元/年

文学写作、影视评论

播音与主持艺术

(130309)

外省文理兼招,广西“文史+播音主持类”

30

10000元/年

1.专业素质笔试

2.专业素质面试:指定稿件播读

注:1.以上招生专业招生人数以广西教育厅公布为准。2.专业学费经物价部门批准,我校实行学分制收费,以上学费是预交一年的学费,学生入学后按所选的课程学分及其收费标准计算收取学费,多退少补。

三.报名条件

1.符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的报名条件。

2.应届高中毕业生或相当于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在职人员、社会青年、中等专业学校的应届毕业生,热爱艺术事业,有一定专业基础。

3.要求报考美术设计类考生无色盲、色弱;报考音乐、舞蹈、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类专业的考生,要求五官端正;播音与主持艺术要求考生发音器官无疾病。

四.报考办法

1.报名方式:广西区内考生以广西艺术类联考作为录取依据,我校不再单独组织考试。河南、湖南、江西、山东、湖北考生须采取面试(或笔试)方式,按照考生所在省招生办(考试院)的要求到我校在上述五省指定的考点报考。

2.不允许跨省报名考试。

3.考生本人凭居民身份证(或其它有效证件)、艺术专业高考准考证到我校所设的考点考试。

4.报名考务费:美术学、环境设计和视觉传达专业150元/生,音乐学、舞蹈学、戏剧影视文学

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0元/生。

5.如生源所在省招生政策有特殊规定则按该省相关政策执行。

五.分省专业及考试安排

省市

专   业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考   点

河南

美术学

1月21-22日

1月23日

郑州大学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音乐学 (音乐表演、音乐教育)

舞蹈学

戏剧影视文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

湖南

美术学

2月12日-13日

(网上报名)

2月15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音乐学 (音乐表演、音乐教育)

2月12日-13日

2月14日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舞蹈学

戏剧影视文学

2月11日-12日

2月13日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播音与主持艺术

江西

美术学

2月16日-17日

2月18日

南昌大学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音乐学 (音乐表演、音乐教育)

舞蹈学

戏剧影视文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

山东

美术学

2月20日-21日

2月22日

济南市招生办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音乐学 (音乐表演、音乐教育)

舞蹈学

戏剧影视文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

湖北

美术学

网上报名

3月5日

湖北招生考试院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音乐学 (音乐表演、音乐教育)

舞蹈学

戏剧影视文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

注:我校根据上述各省各专业校考报名人数及排名情况,最后确定各省招生计划,并报省级高招办公布。

广西

美术学

 

我校在广西以联考成绩作为录取依据,不再组织校考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音乐学(音乐教育)

舞蹈学

戏剧影视文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

六.考试:

考试分为专业考试和文化考试。

专业考试:

(一)美术设计类(含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美术学专业):

1.专业考试科目:色彩、素描

2.成绩评定办法:每门满分为100分,总成绩折合为200分。

注:美术设计类三个专业在广西区外同一省统考一份试题,我校在同一省的美术类单考成绩对三个专业均有效,在同一省的校考排名以及合格证发放均按照美术设计类三个专业在同一省的总和计算。美术设计类考生在指定考点报名时,报任意一个专业均可,专业的确定以高考填报我校专业志愿为准。

(二)音乐学

1.专业考试科目:(1)视唱练耳;(2)专业表演:A、主科:声乐演唱、器乐演奏任选一门,B、副科:主科考声乐者须在器乐或舞蹈中任选一门,主科考器乐者须在声乐或舞蹈中任选一门。

2.成绩评定办法:专业主科满分为100分,专业副科目满分为50分,视唱练耳满分为50分,总成绩为200分。

注:专业表演考试曲目自选。主科为声乐者考试要求为演唱声乐作品一首。主科为器乐者考试要求为演奏器乐练习曲或乐曲一首。除钢琴由考点提供外,其它乐器自备。

(三)舞蹈学

1.自选表演:舞蹈剧目(舞种不限)一个。

2.基本功展示:个人技术技巧组合(限1分钟)。

3.即兴表演:即兴表演能力测试(1分钟)。

4.成绩评定办法:自选表演满分为100分,基本功展示满分为50分,即兴表演满分为50分,总成绩为200分。

5.报考基本条件:符合各省普通高考报名条件,身体健康,五官端正,肢体比例协调,年龄不超过22周岁,男性身高不低于1.70米,女性身高不低于1.60米。

(四)戏剧影视文学

1、考试科目(笔试):文学写作、影视评论。

2、成绩评定办法:

满分为200分,各考试科目权重系数:文学写作100分,影视评论100分。考试时长:每门科目90分钟,在同一时段考完,共180分钟。

(五)播音与主持艺术

1、考试科目:

(1)专业素质笔试:考试时间90分钟;

(2)专业素质面试:考生当场播读指定稿件;

2、成绩评定办法:

满分为200分,各考试科目权重系数:专业素质面试满分100分,专业素质笔试满分100分。

注:我校艺术类考试合格证比例为1:4,合格考生可于2014年4月15日后在广西大学招生信息网自行打印《广西大学2014年艺术类考试合格证》,我校不再通过其他方式通知考生本人,同时所有考生从当天起登陆广西大学招生信息网直接查询专业课成绩。(广西大学招生信息网网址zs.gxu.edu.cn)

文化考试: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  七.录取原则

考生须取得所在省联考合格证和我校专业考试合格证(未组织联考省份的考生以我校专业考试为准),且文化成绩达到我校在生源所在地的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我校根据考生报考志愿,贯彻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具体录取原则为:

美术设计类、音乐学、舞蹈学专业:不分文理科按综合分[综合分=(专业考试成绩/专业考试成绩满分)×60+(文化考试成绩/文化考试成绩满分)×40]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同等条件下文化分优先;

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不分文理科以专业考试成绩为基准择优录取,同等条件下文化分优先。

如生源所在省招生政策有特殊规定则以该省政策为准。

以上录取原则适用于广西区外的省份。

八.入学与复查

1.新生报到时,必须携带专业课考试准考证、专业课考试合格证、我校录取通知书,按照入学须知中的各项要求办理报到入学手续。

2.考试中有舞弊行为者,取消其考试资格并报所在省招生主管部门严肃处理。新生入校后必须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复查,如发现有代考、冒名顶替等舞弊行为的,一律取消入学资格,退回生源所在省份,并报有关部门严肃处理。

九、联系方式

网址:zs.gxu.edu.cn邮箱:zsk@gxu.edu.cn

电话:(0771)3232999传真:(0771)323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