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的整改措施及问题范文

时间:2023-10-09 17:12: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废物的整改措施及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疗废物的整改措施及问题

篇1

2017年,院感科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全院各科室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确保院感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但仍存在着若干问题需要解决和改进。现将2017年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

加强院感质控工作,特别是对重点科室和重点环节的管理和监督  。

1、每月根据院感检查标准对全院各科室,尤其是处置室、护办治疗室、口腔科治疗室、化验室、康复科等重点科室进行不定期检查、督导,发现问题和院感隐患,及时进行书面反馈,科室找出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院感科根据整改措施,跟踪检查改进效果。

2、加强对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重点抓了手卫生规范、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规范以及医疗废物管理规范的落实,发现不落实的,及时反馈、制止。减少交叉感染和院感发生的机率。

3、每月对所有病房、门诊、物业保洁进行1次全面督导、检查,检查各科室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医疗废物管理、手卫生执行情况以及科室院感控制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反馈,提出整改意见,跟踪检查整改效果。

二、加强医院感染监测

1、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每季度对全院科室进行空气、物体表面、消毒液、工作人员手等采样监测细菌生长情况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每月进行总结。

2、紫完线灯管的检测除科室测外。院感科对紫外线灯的强度每半年监测一次。

3、对压力蒸汽灭菌每周进行生物监测,每月进行预真空试验,每锅进行化学、物理检测,并记录监测结果。

4、全年灭菌效果的监测合格率为100%,生物监测合格率为100%,空气细菌培养合格率90%(整改后为100%),物体表面细菌培养合格率99%(整改后为100%),医务人员手细菌培养合格率99%,(整改后为100%)消毒液染菌量检测合格率100%,合格率均高于去年。

三、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重点加强了日常对医院医疗废物、污物处置的督导工作,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严格分开,医疗废物在产生科室即分类收集,标识清楚,密闭运输,医疗废物在暂存地存放不超过48小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确保了医疗废物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四、加强院感防控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院感科每年对全院科室进行培训一次。提高了医护人员院感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依从性。

五、存在的问题

1、全院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规范的依从性仍然不高,各科室落实手卫生制度普遍不得力,存在院内交叉感染的隐患。

2、部分医务人员及物业人员缺乏无菌观念,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不严格。学习、执行消毒隔离的依从性差,存在交叉感染的安全隐患。

3、

部分科室门诊日志记录不完善。

4、

极个别医务人员存在衣帽不整洁现象。

篇2

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根据x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汲取省是X聚集性疫情经验教训,我县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县卫生执法大队对我县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院感工作进行了风险排查,并形成问题台账,及时整改,现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排查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工作专班。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是不可触碰的红线,为进一步牢固树立医疗机构底线思维,切实做到“院内零感染”目标,结合我县疫情防控工作实际情况及前期院感监督检查情况,成立了以局机关分管领导为组长,全体卫生执法大队人员为成员的“县院感风险排查工作小组”,对我县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等X家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院感防控工作检查。

(二)明确排点,加大排查力度。

重点对二级医疗机构院感防控工作进行了监督检查,共下达监督意见书X份,要求限期整改医疗机构X家。同时按照上级要求组织各医疗卫生单位进行自查,自查共计发现存在问题X处。

二、医院感染风险排查发现问题。

一是院感防控意识减弱。随着防疫工作时间的拉长,许多医护人员存在厌战情绪和侥幸心理。

二是医疗废物在线管理工作未开展。

医疗废物是医疗机构院感工作的重要组成,我县二级医疗机构未能按要求采购相关设备,完成系统对接及医疗废物在线管理工作。

二是陪护制度落实不到位。

就诊及住院患者陪护制度未落实,未严格按照“一患一陪一证”要求落实陪护制度,传染病感染风险增大。

四是发热哨点存在院感风险。

县妇计中心发热哨点未严格落实三区两通道等全封闭就诊流程。

篇3

(一)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各项战略部署努力实现干流水环境质量全面稳定达标,河流域断面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0%,彻底消除劣V类、V类黑臭水体;全镇引用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较2016年下降20%以上;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垃圾规范化处置率均提升到95%以上,全镇森林覆盖率提升到60%以上。

(二)各类隐患整改到位。坚持问题导向,对排查出的隐患,逐一明确整改目标,逐一限定整改时间,实施台账管理、挂账消号,确保问题逐条逐项、保质保量、限时限刻整改到位,切实解决我镇影响科学发展、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

二、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深入有序推进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改,镇党委、政府决定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陈新民同志、党委副书记、镇长任组长的环境综合整改领导小组(成员名单见附件),负责环境整改行动的统筹协调,安排部署整改行动的开展,研究解决整改过程中的重大事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环保办,负责环境整改的日常工作。

(二)强化责任落实。畜禽养殖整改由同志牵头,同志协助,兽防站站长和各村(居)四职干部为整改责任人;砂石场、砖瓦窑厂整改由同志牵头,安办主任和各村(居)四职干部为整改责任人;医疗固体废弃物整改由同志牵头,卫生院院长为整改责任人;污水处理、场镇及农村垃圾、建筑垃圾及饮用水源保护等整改由同志牵头,城建办主任、环保办主任、自来水厂厂长和各村(居)四职干部为整改责任人。

(三)严肃责任追究。镇纪委牵头,对环保问题整改不到位的,群众反映突出、污染整治不力、环保目标没有完成、环境质量下滑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工作步骤

此次整改行动共分三个阶段。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7年6月21日至6月28日)。

通过召开会议,利用广播、标语、口号、微信、印发宣传资料、公示栏等向全镇群众宣传相关的法律、政策和规定,激发群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帮助他们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中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建设“亲水南部”作出王家贡献。

(二)隐患排查阶段(2017年6月29日至7月5日)。

各村(居)、责任单位依照本方案、相关部门指导意见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禁养区内发展养殖、限养区内畜禽养殖场乱排,砂石场污水直排和噪音扰民,砖瓦窑厂无环评、煤烟直排,场镇生活污水直排,场镇及农村垃圾乱堆乱放,建筑垃圾随意倾倒,医疗固体废弃物随意丢弃、不规范收集,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等现象进行全面排查,做好问题隐患排查台账并及时上报。

(三)隐患整改阶段(2017年7月6日至7月31日)。

1.整改措施。第一畜禽养殖设置禁养区和限养区,凡在禁养区范围内的养殖场必须限期关闭或搬迁,凡在限养区范围内的养殖场必须缩小养殖密度,并做到无污染处理;第二砂石场整改,根据国家规定每年6月至9月是砂石采集的禁采期,在此期间镇所有砂石厂必须停止作业。非禁采期的作业时间规定为早7点至晚7点。砂石厂作业时所产生的污水必须经过沉淀处理后,才能排放;第三砖瓦窑厂整改,砖瓦窑厂必须新增废气处理设施,并向县环保局申报环评,待环评通过后才能生产;第四场镇排污要做到雨污分流,完善排水设施,做好沟渠清淤及保洁工作;第五场镇垃圾必须规范收集处理,农村垃圾必须转运至垃圾中转站或者就近就地深埋;第六建筑垃圾整改,场镇改扩建、新装修产生的建筑垃圾必须运到镇政府规划的地方统一填埋,禁止随意乱倒;第七医疗固体废弃物必须规范收集,及时转运至有资质的废物处理企业,集中处理;第八饮用水源保护区域内要保证不能有任何垃圾漂浮且禁止排污,岸边的标识标牌必须明显。

2.具体落实。各村(居)、责任单位严格按照上述整改措施,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及时整改,并建立整改台账,必须保质保量、限时限刻整改到位。对于不予整改的企业、个体及时上报镇政府,由镇政府责令其限时整改。

篇4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强化责任意识,守住医疗质安全底线,引以为戒今年 月 日关于开展全国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广东省顺德医院发生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吸取教训,结合本院医院感染管理体系,立即成立以院长为首领导小组,迅速开展医院感染防控专项检查工作,现将我院感染管理自查整改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医院感染管理实行院长领导下,力行召开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更新院感管理小组成员,保证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

制定了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如:医院感染控制制度,消毒药械的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报告制度,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流程,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处置流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检查标准等),并要求相关人员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以提高防范意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院感科定期和不定期下科室督促检查制度落实情况。上半年以来,医院未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事件。

三、加强对重点科室的院感管理工作

医院非常重视重点科室的建设,对重点科室手术室、产房、供应室结合等级评审规范,屡次请专家指导规划设计,完善各区域标识醒目。如:1.供应室的建设,做到“三区”“三分开”“三通道”, 高压蒸汽灭菌时,坚持在无菌包外使用指示胶带、无菌包内使用指示卡进行自我监测和日常监测,保证了消毒灭菌质量。2.透析室布局在有限的区域内仍然遵照干湿库划分管理物资;选择曾在三级医院参加过培训具有资深的护士担任透析室的相关工作,严格无菌操作,把关重要环节,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四﹑抓好临床各科室消毒隔离、感染监控工作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工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设立手术室、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及工作流程,清洁消毒流程。

治疗处置病人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病床采用湿式清扫,一床一巾,床头柜一桌一巾一消毒,病人出院后床单位按终末消毒处理。治疗室无菌物品与一次性物品分开放置,无菌物品开启后记录开启时间,每日紫外线消毒空气。

五、有较完善的监测制度:

定期对各科室监测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各一次。对使用中的消毒剂(酒精、碘洒等)定期监测一次,含氯消毒剂每天监测。对紫外线灯的强度每半年监测一次。医疗垃圾分类处理,一次性物品(注射器、输液器等)按要求统一收集集中处理。

六、一次性物品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采购、管理和使用后处理履行监督检查职责。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遵照医废制每日统一回收两次、专人管理措施,并有记录可查。

七、医疗废物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了医疗废物处理流程,设立医疗废物收集流程、集中收集与科室实施双签字登记制,与处置单位人员交接、双签名制度。

八、认真开展自查自纠,通过自查我们还存在诸多问题

1、重点科室的能力建设不足。

(1)部分科室由于房屋不足,布局还存不合理。如:针对新生儿室正在改建中;口腔科牙模型操作间与办公间同一室、检验科微生物室、储血室无自动化门;

(2) 与提升感染管理水平相关的医疗业务技能开展滞后。

如:未开展血培养项目;供应室无等离子低温灭菌设施等;

2、医务人员对院内感染知识与控制意识有待提升。

3、院内感染控制细节做得不够。如:手术布单规范化使用不到位,敷料包打包层数不够、器械清洗质量把关松懈;一次性物品临近效期管理不扎实,有过期现象;各种设施清洗消毒过程不严谨、记录不及时。

针对医院存在的问题,逐一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

1、建立查核问题台账,逐一整改;

2、健全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力度;

3、明确职责,责任到人;

4、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奖惩制度;围绕薄弱环节修订全院全员感染管理培训计划,加强相关专业知识培训与感染管理宣传告知,提高医务人员感染防控意识。

篇5

摘要:目的开展锐器伤职业暴露案例学习,预防和减少锐器伤。方法2012年对临床医务人员上报锐器伤职业暴露案例,进行及时原因分析,找出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制定控制措施,下发各科室组织学习。结果2012年锐器伤职业暴露发生率比2011年锐器伤职业暴露发生率下降了15.28%。结论开展锐器伤职业暴露案例学习,可增强临床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的意识,减少锐器伤发生。

关键词:锐器伤案例;学习;观察Abstract:ObjectiveTo carry out the studies on sharp injures and occupational exposures in the prevention and decrease of sharp injures.Methods In 2012, studies and analyses on sharp injures reported by clinical medical staff were conducted, in order to find the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on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s, which required every staff of every department in the hospital to study.ResultsThe rate of sharp injures and occupational exposures is decreased by 15.28% this year compared to last year.Conclusion The studies on sharp injures and occupational exposures strengthen all clinical medical staff’s protective awareness as a result of less sharp injures.

Key words:Cases on sharp injures;Study;Observation

中图分类号:R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5-042-01 临床职业暴露最高风险为锐器伤,伤害率最高达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伤害的80-86%,是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由针头及其他锐器包括缝针、刀、剪、玻璃碎片等所造成的意外伤害,严重威胁医务人员的生命健康[1],锐器伤是临床室医务人员发生最常见的职业暴露,为减少临床科室锐器伤发生,我院2012年开展临床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案例分析学习,收到良好的效果。

1对象

全院临床科室,急诊科、内一科、内二科、儿科、外科、供应室、换药室、口腔科、放射科、检验科、胃镜室的医务人员,共144人。

2方法

2.1对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职业暴露案例进行分析

接到临床科室上报发生锐器伤后,立即展开调查,了解本人发生锐器伤全部过程,分析造成主要危险因素,如自己使用锐器违法规范操作、患者擅自乱动、乱抓、使用后锐器未及时放入锐器盒内等,

2.2全院各科室组织学习

将发生案例分析行文,写明日期、详细时间、受伤害的职工资料、与之关联的病人资料、伤害的情况、是否有保护措施等[2];并拟定整改措施。下发临床各科室组织学习,让全院临床科室医务人员知晓,吸取教训,并重温预防锐器伤的原则和规范操作,减少锐器伤发生。

2.2.1案例分析及整改措施

如2012年6月18日22时15分外科发生锐器伤职业暴露分析及整改措施,在为烧伤病人采血糖时,手拇指被锐器刺伤。分析原因:①戴手套为烧伤患者采血糖,使用后采血糖针未及时放入锐器盒内,放在病人床上;②继续工作时,手拇指不小心碰到有用过的采血针上,穿过手套,刺伤手拇指;③该患者是HIV初筛阳性,未及时上报。整改措施:①使用后采血糖针及时放入锐器盒内;②当发生锐器伤时,及时上报,进行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

2.2.2各科室再组织学习预防锐器伤的原则

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中,离不开使用锐器物品(针头、手持针、刀片、缝合针),为避免发生锐器伤,应严格按照预防锐器伤的原则执行:(1)戴手套:当手可能接触血液、其他潜在污染物、粘膜或破损的皮肤应戴手套。戴手套可降低接触到的血液50%以上。手术时戴双手套可将内层被刺穿破的风险下降60~70%。(2)规范操作:①针头使用后,应立即丢入尖锐物收集箱,尖锐物收集箱应放在使用处;②禁止将针头放置在床边、小车顶部;③禁止手持针、刀片等锐利器具随意走动;④禁止将缝合针、刀片、针头等锐利器具徒手传递;⑤禁止将针头等锐利器具回套盖帽;⑥禁止用手移去注射器针头(3)正确处理用过的锐器:丢弃的损伤性废物无论使用与否均按损伤性废物处理,容器应防漏、耐刺、密封。(4)严密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果操作者感到不舒服或预感到患者可能出现问题时,不要贸然操作,应尽量寻求帮助。

3结果(见表1)

表1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

职业暴露2011年与2012年比较

年限临床人数锐器伤发生人数 发生率(%)2011年144 2920.142012年1448 4.864讨论

在职业危险面前[3],我国医护人员普遍存在在防护意识淡薄,虽然每年也开展了职业防护培训,但引起重视的人少,因此我们开展临床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案例分析学习,强化教育。

4.1开展临床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案例分析学习有利于提高自身防护意识

将发生在他们身边锐器伤职业暴露案例来进行学习,可以了解锐器伤的发生时机、主要危险和具体的预防措施,如在给HIV患者肌肉注射后,将针头放入锐器合时,由于动作快,力度大,针头触碰锐器合上面,反弹回来,穿过手套,刺伤手,暴露后服用预防药,不良反应比较大。通过学习,吸取教训,强化对职业伤害的认识,做到使用后锐器,必须在光线明亮时,缓慢、小心放入锐器合内,如果未放入到锐器合内,再用止血钳或镊子夹起放入,禁止手拾起,让自己不再范同样的错误。

4.2开展临床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案例分析学习有利减少于锐器伤发生率

以案为鉴教训,实实在在地敲响了警钟,让临床医务人员对锐器伤害所带来危害的日益重视,自觉去遵守预防锐器伤的原则和规范操作,减少锐器给自己带来损伤的危险。

4.3开展临床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案例分析学习

有利重温预防锐器伤的原则,加深印象,时刻牢记预防原则,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做到安全操作。

参考文献

[1]钱培芬,倪语星,医院感染监控与管理.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120-129.

篇6

一、加强质量控制,杜绝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

1、充分发挥三级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作用,特别是科室监控小组成员的作用,通过强化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培训,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和监测制度,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原则,杜绝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发生。

2、落实医院感染管理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医院院感管理委员会会议一次,讨论解决我院院感管理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总结、布置工作。督导临床科室定期召开科室院感管理小组会议,讨论分析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积极整改。

二、持续开展各项医院感染监测工作

1、持续开展医院感染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对全院重点科室、部门,如产房、手术室、消毒供应室、重症医学科等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灭菌物品、消毒物品、消毒剂以及压力蒸汽灭菌器等进行常规监测。

2、持续开展目标性监测工作,包括重症医学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等监测及外科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监测。

3、加强医院感染监测,院感办专职人员每周深入临床科室收集资料,监测、统计医院感染发病率,每年开展一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1次,完成医院感染资料的统计、汇总、分析和报告,并及时反馈给临床科室。

4、持续开展多重耐药菌监测通过加强督导,强化各科室病原学监测意识,提高送检率;及时记录微生物实验室阳性结果,及早发现多重耐药菌的流行趋势,进行全院病原菌的耐药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三、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

1、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积极参加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的培训班,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提高院感管理水平。

2、制订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全年举办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4次。针对培训内容,对医院感染管理知识进行测试2次。20XX年计划每季度编印一期《医院感染简讯》,宣传医院感染管理,反馈监测信息。通过培训,使广大医务人员掌握医院感染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

四、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

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加强手卫生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增强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每月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手卫生执行情况,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管理

积极协助医务科、药剂科做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监督管理工作,做好临床、检验、药剂等科室之间的桥梁作用,协助检验科做好病原学监测工作,每季度统计临床科室前五位的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名称及耐药率,并对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篇7

摘要: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和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实施追踪法前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16例和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实施追踪法后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1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分布、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分和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施后8例(6.88%)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低于实施前19例(1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发生部位分别为呼吸道和皮肤。实施后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分、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追踪方法能够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率,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分和患者满意度,可作为血液透析病区常规的感染控制方法推广运用。

关键词:追踪方法;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护理管理

血液透析是临床中广泛应用的血液净化技术,但由于血液透析患者的免疫功能较差,身体在发生炎症反应时免疫能力和应激能力较弱,因此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方法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1]。追踪方法是近年来在医院感染控制评审中广泛使用的新方法,其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就医过程进行系统评价,分析各专业和各部位之间的合作是否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以期能为患者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确保医院评价的公正、客观和公平,并不断改进医疗质量[2]。笔者就追踪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即临床护理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期能为后续临床研究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16例给予常规医院感染管理方法的血液透析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16例血液透析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追踪方法。观察组116例患者中,男性69例,女性47例;年龄为18~79岁,平均年龄(43.85±9.56)岁;长期置管54例,置管时间为1~5年,平均(2.80±0.42)年;透析时间为2~10年,平均(6.03±0.12)年。对照组116例患者中,男性65例,女性51例;年龄为19~81岁,平均(44.76±9.16)岁;长期置管56例,置管时间为1~5年,平均(2.65±0.78)年;透析时间为1~10年,平均(6.42±0.47)年。纳入标准:(1)年龄≥18周岁的患者。(2)全身各处均未合并医院感染的患者。(3)自愿参加就本项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的免疫抑制的患者。(2)哺乳或妊娠期患者。(4)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规医院感染管理方法

按照三级医院感染控制常规管理办法进行质量评价、知识培训、物品消毒和质量评估。

1.2.2追踪法医院感染管理方法

1.2.2.1成立质量评价小组

由3名科护士长和2名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组成追踪方法质量评价小组,所有小组成员均接受过追踪防范基本原理和应用的培训及学习,并参加省级医院或国家培训获得评审员资格。

1.2.2.2制定医院感染质量评价要点

依据“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和“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制定评价要点。(1)手卫生: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和相关知识考核。(2)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包括物品管理、人员管理、环境管理、消毒隔离、监测等。(3)多重耐药菌管理:包括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患者隔离、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手卫生、患者物品管理、医疗用品管理、医疗废物管理、环境管理、相关知识考核等。(4)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人员包括护士、医生和技师,内容包括法规、法律、应急预案、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本院流程和相关制度等。(5)医疗废物管理:包括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暂存、转移、处置、交接、职业防护等。

1.2.2.3追踪检查

采用查看现场、查阅资料、考核医院感染知识、访谈人员、追踪患者、系统追踪等方法进行评价,同时将系统追踪和个案追踪结合使用。

(1)个案追踪:选择血液透析时间超过1年;沟通能力正常;深静脉置管时间超过1个月;伴有贫血、糖尿病等疾病的病情复杂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

(2)路线:以患者进入血液透析科室为起点,以完成血液透析返回肾病科为终点,流程为:入科接待-评估-血液透析准备-血液透析-血液透析结束后处理-与输血科和肾内科等科室进行交接和沟通。

(3)内容:追踪并了解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感受,需求和满足情况。医院感染制度流程的执行情况;患者的隔离管理情况;医疗用品、环境、患者用品的消毒情况和监测情况;水处理设备、透析机的消毒、维护和监测情况;透析器材的监测和使用情况;透析粉、透析液、透析用水的检测情况,透析液的配制情况;医疗废物处理情况;手卫生执行和无菌操作情况;多重耐药菌管理情况。

(4)方式:由1名医院管理专职人员对患者的病理和资料进行查阅,了解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的开展情况,系统性感染风险管理情况。其余4名小组成员分为两组对患者进行追踪。方法:由1人按照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整个过程进行追踪,包括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查看透析现场,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所承受的医院风险;另1名人员考核相关医护人员,查看血液透析过程中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查看各计划的落实程度,医护人员对感染知识的掌握情况。追踪过程中2名追踪人员及时进行讨论和交流,对存在疑问的环节转入系统追踪。

(5)系统追踪:通过系统追踪追查系统的薄弱点和漏洞,或者选取当前工作的主要流程和主题进行系统追踪。如将深静脉置管作为医院感染高危因素的重点追踪内容,流程为:深静脉评估-建立深静脉置管-维护深静脉导管-判定和处理医院感染-深静脉置管穿刺的资质准入制度-护士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寻找该流程中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需改善的环节和应对措施,如透析水监测、透析液配置监测、管道消毒监测、透析机、医疗废物处置、患者隔离措施等。

1.2.2.4质量评价和反馈

质量评价小组针对各科室、各环节内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结合追踪的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并通过PPT等形式反馈和给出整改建议。各科室确定整改目标后提出整改措施,拟定整改计划,然后质量评价小组对改进效果进行再次复查。同时,对追踪过程中的不足进行讨论和反馈,不断提高追踪检查的水平,及时拟定下次追踪的内容和线路。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分布、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分、临床护理效果。(1)记录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分布情况,包括皮肤、呼吸道、泌尿、消化道、血液。(2)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分:①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包括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资料、医院相关制度和流程、应急预案等方面,共5个条目,满分100分;②手卫生:包括手卫生设施用品、手卫生知识考核、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共12个条目,满分100分;③医疗废物管理:包括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暂存、转运、处置、交接、职业防护,共18个条目,满分100分;④多重耐药菌管理:包括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措施、知识考核和医疗废物管理,共20个条目,满分100分;⑤消毒隔离质量:包括消毒隔离、无菌物品管理、无菌操作,共7个条目,满分100分。(3)临床护理效果: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评估,信度为0.963,效度为0.917,包括积极配合率、自护方法掌握率、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率,每项100分,得分≥90分视为达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比较分别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血液透析对于毒物中毒、各类肾病、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均有较佳的临床疗效,但是近年来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逐年升高,从而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产生了影响[3]。已有研究[4-5]指出,年龄>60岁、血液透析时间>1年、住院时间>20d、血白蛋白<30g/L、血红蛋白<60g/L、伴有糖尿疾病等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这是由于高龄、血液透析时间长的患者机体防御屏障较差,免疫系统和应激能力降低,因而感染率较高。且血红蛋白、血白蛋白水平低、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蛋白质极易被快速分解,因而机体内免疫球蛋白功能下降[6]。同时静脉插管和心力衰竭会对患者的循环系统产生影响,因而感染率较高。如何检测和控制医院感染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课题[7]。本研究为了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对追踪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即临床护理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本研究结果显示,追踪法实施后多重耐药菌管理、手卫生、医院感染知识、医疗废物管理、消毒隔离质量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分均高于实施前;实施追踪法后患者的积极配合率、自护方法掌握率、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实施追踪法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是由于追踪方法是对医疗护理服务的全过程进行检查,且检查过程深入、全面,检查方法灵活,每次追踪方法检查结束后,与医院感染科的医师进行认真讨论和分析,针对存在的各项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分阶段进行改进和落实,经质量检查小组进行再次复查后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追踪方法中的评审员均经过系统的培养和训练,将自我检查变成例行工作,能够全面提高医院的安全和质量,并不断改进。这种评审方式能够增强科室负责人的责任心,将追踪检查常态化,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其次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提高质量意识,树立追踪理念,自觉落实医院感染的控制和预防措施。追踪方法通过随机提问,以一个流程作为起点的方式,对医院每一个感染流程的实施进行全过程追踪,能够有效的分析出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系统内感染防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进行针对性分析,不断完善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系统,优化管理流程,进而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9]。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追踪法后8(6.8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实施前19(16.36%)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发生部位分别为呼吸道和皮肤。这提示我们应当重点加强对血液透析患者皮肤和呼吸道的监控和预防力度,由科室负责人认真解读每一条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标准,将每一条标准转化为可行的操作流程,并向科室人员进行细致、认真、扎实和深入的培训,直至科室人员掌握和了解,进而降低医院感染。

参考文献:

[2]刘芳印.追踪方法学在迎接新一轮医院评审护理自查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导刊,2013,11(增刊):339-340.

[5]丁飞霞.血液透析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环节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1):2703-2704.

[7]尹俊辉,李晓红,杨俐.综合性ICU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8):1665-1667.

篇8

关键词:医疗废物;规范管理;医院感染控制

在救治患者的同时产生大量的医疗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 ,将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疾病的传播。随着人民群众对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国家对环境保护的管理力度日益加大,良好的医疗环境已成为百姓判断医院等级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医疗废物的安全、规范管理已成为控制院内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主要内容。

1 建立管理机构,制定各项管理制度

为了使医疗废物处置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我院严格执行国务院第380 号令《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部第36号令《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卫生部和国家环保总局下发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以及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成立了医疗废物管理监控委员会,院长为第一责任人,由医务部、护理部、院感科、 总务科、保卫科以及主要临床、医技科室主任、护士长组成委员会成员,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职责和质量考核标准,并下发各科室,指导各科室医疗废物的处置工作。同时,院长还与各科室主任、护士长签订了医疗废物管理责任书,实行层层负责、责任落实制。

2 专人监督与管理

我院医疗废物管理隶属总务部主管、医院感染管理科监督管理的模式。固定医疗废物专职人员,设立了医疗废物管理办公室,全面负责医疗废物收集、转运、暂时贮存等日常工作。医院在专职人员的待遇方面给予了重点关注,为专职人员提供了合格的防护用品;建立了专职人员健康档案,每年进行1次健康查体,并为乙型肝炎抗体阴性者免费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3 严格按医疗废物的处置流程进行管理

    3. 1 产生地的管理  各科室严格按照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和我院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流程》, 将各自产生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分别置于感染性、损伤性、化学性、病理性、 药物性废物的专用容器内。盛装医疗废物的容器和包装袋上必须有警示标识,包装袋为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黄色塑料袋,当医疗废物收集达到包装袋的3/ 4时,袋口进行有效封扎,防止泄漏和遗撒。每个包装袋外均有中文标签, 标注医疗废物产生科室、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由专职人员负责,每天按规定的时间、路线, 用密闭的容器和车辆下科室收取并转运至医疗废物暂存点。同时填写内部交接转移联单, 内容包括:送交日期、科室、种类、数量、包装情况等, 交接双方签字备查。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前, 必须检查包装袋或容器的标识、袋口的封扎是否符合要求, 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至暂时贮存点。

    3. 2 规范管理  医院投资修建了符合国家标准的医疗废物暂贮间,暂贮间内配备了病理性废物低温储存柜, 具有防火、防鼠、防蚊蝇、防蟑螂以及相应的清洁消毒设施。医院还为各科室购置了脚踩式医疗废物收集桶和防护消毒用品,制作了各种警示标识、标签等。

    3. 3  按要求处置,做好记录  我院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规范的规定,每1-2天向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移交分类收集包装好的医疗废弃物。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及时填写医疗机构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交接双方签字存档备查。

    3. 4 暂贮地的管理  医疗废物处置专职人员每天必须对暂贮间的地面、墙壁、收集箱进行擦拭和冲洗消毒,空气每天用紫外线照射消毒 1次/,每次1小时,并有记录。每次收集运送工作结束时,在指定的地点对运送工具进行清洁,并用1000 mg/ L 含氯消毒液喷雾消毒车厢内外。

    3. 5 统一标识,统一模式 为了使全院的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统一、 标准化,我们对各科处置室的污物处理进行了规范管理,制作了统一的标识,如 “感染性废物” 、“损伤性废物” 、“生活垃圾”、“输液瓶” 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固定位置、固定容器,加盖密闭存放,有效杜绝了医疗废物与其他废物的混放现象。

4 加强重点科室的管理

对一些存在高危险因素的科室如感染性疾病科、检验科、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等,我们实行重点和细化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处置流程,规范处置。对感染性疾病科,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将传染病患者产生的所有废弃物置于双层专用包装袋内,经有效封扎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置,医疗废水经含氯消毒剂有效消毒后排放。实验室产生的废弃标本、培养基、菌种、毒种等,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就地进行高压灭菌处理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置[1]。

5 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知识的培训和考核

为了强化各级各类人员的管理意识和参与意识。由院感科专职人员负责 ,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人群,分层次、有重点的进行培训。培训对象包括医务人员、 后勤人员、 医疗废物专职收集人员、卫生保洁人员、新上岗人员。

    5. 1  医务人员的培训  培训的重点内容:法律法规、医院制定的管理制度、职业防护措施、医疗废物管理流程、职责、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等。培训后,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通过培训和考核,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控意识,推进了医疗废物管理的整体工作。

    5. 2  后勤人员和医疗废物专职收集人员的培训  后勤人员和医疗废物专职人员参与医院医疗废物的收集、转运、暂时贮存等工作。因此,我们把培训的重点放在医疗废物的管理流程、分类收集、转运、暂时贮存、暂存地的清洁消毒、职业安全防护等方面,每年定期培训和考核,不断强化他们的规范处置意识,确保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的安全有序。

    5. 3  新上岗人员的培训  对于实习、 进修、 新调入和分配人员,重点进行法律法规、 医疗废物分类、管理制度、工作流程的培训,培训后进行考核,成绩合格者方能上岗。

    5. 4   卫生保洁人员的培训  医院的卫生保洁人员流动性比较大,人员不固定,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在工作中的防护意识和消毒概念较差。为此,我们不定期组织培训,培训的重点放在职业防护和消毒隔离方面。在培训中,以现场施教为主,教会他们处理污物时如何防护、洗手、消毒,发生职业暴露时如何处理等等,不断强化他们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5. 5  规范患者的行为  为了规范患者的就医行为,我们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宣教,例如制作一些具有引导图 案的提示,张贴在检验科和门诊等候区的显要位置,提示患者和家属将手中的棉签、棉球等废弃物丢入套有黄色塑料袋的医疗废物收集桶内。在对住院患者的宣教中增加了医疗废物管理的内容,确保了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

    我院的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实行院、科两级负责制。科室的管理,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做到职责明确、责任落实。院感科负责对全院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的监督管理,坚持每周1-2次巡查和月考核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向科主任、 护士长反馈,并指导科室进行整改,科主任、护士长在质量考核记录单上填写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院感科根据科室的整改情况进行复查,直至整改合格。对多次检查屡教不改者,按医院的处罚规定进行处罚,并与绩效工资挂钩,同时,在院感监控信息上通报批评,引起全院的重视。

由于管理规范,采取的措施科学、有效,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所以,在医疗废物管理和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使医院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患者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实践证明,加强医疗废物处置的规范化管理,是体现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的重要手段,是改善医院环境,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有效措施,是预防医院内交叉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保障。

?

篇9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加强卫生监督队伍管理,规范卫生行政执法行为,着力提高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和水平,推进卫生依法行政;紧紧围绕社会和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强化以医疗机构、生活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学校卫生、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等为重点的公共卫生监管职责,进一步加大卫生行政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二、工作目标和措施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紧贴发展大局,着眼民生需求,强化队伍建设,完善体系建设,健全监督体制,增强执法能力,强化监督检查,提高工作水平,为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一)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卫生监督体系

贯彻落实《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和《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改善卫生监督工作条件,进一步完善保障措施和运行机制,推进卫生监督内设机构规范化。进一步完善卫生监管体系,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水平。推进卫生监督体系管理体制建设,充实执法力量,重点加强乡镇卫生监督协管机构建设,完善被监督单位卫生信息建档,健全卫生监督信息网络及业务系统,推进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将卫生监督工作窗口前移,功能下沉,进一步完善、明晰、细化卫生监督协管员监管职责和工作要求,指导协管员对管辖区域内医疗机构、学校卫生、生活饮用水、公共场所、托幼机构的监督检查工作。

(二)强化培训,提高卫生监督队伍素质

贯彻落实卫生部《2010-2020年卫生人才发展规划》,继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切实加强人才培养。一是制定培训计划。制定近三年的人才培训方案,找准薄弱环节,把住实际需要,分清轻重缓急,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做到有的放矢。二是加强学习新知识。逐步丰富卫生监督员相关的基础业务知识,提高卫生监督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我所拟于2014年继续举行卫生监督员内部培训和考核工作。

(三)严格管理,规范卫生监督执法行为

加强效能建设和行风建设。着力解决群众反映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对照问题找差距,端正工作作风,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规范卫生监督队伍管理,提高卫生监督队伍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大力开展卫生监督专项稽查,推进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公仆意识,树立卫生执法新形象。

(四)严格卫生许可,抓好源头把关工作

1、严把卫生行政许可准入关,严格按照“一申请、二受理、三审查、四核准”的程序操作,并实行电子监察行政审批业务。在审查工作中一是要认真审查申请单位所提交的资料,二是要认真做好卫生学现场审查。

2、抓好卫生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督促从业人员取得有效的健康证。

 (五)深入开展日常监督工作,加强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

填写公共场所监管被监督单位信息卡,建立公共场所纸质和电子档案。对辖区内住宿场所、沐浴场所、美容美发场所全年开展经常性卫生监督2次以上,查处无卫生许可证营业、从业人员无有效健康证上岗等违法行为。对取得卫生许可证的住宿场所、沐浴场所和美容美发场所推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重点监督监测室内空气质量和顾客用品用具消毒措施落实情况。

(六)加强学校卫生监督工作

根据学校特点,重点对学校、托幼机构生活饮用水卫生的监督检查。督促指导学校、托幼机构按照卫生部、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建立和完善传染病防控制度,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重点检查晨检及病因追踪调查工作的落实,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课程安排有健康教育课,提高广大师生的健康意识。加强校舍、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卫生保健室配备等基本卫生条件的建设管理,对影响学生健康的学校、托幼机构教室建筑、环境噪声、室内微小气候、采光、照明以及黑板、课桌椅等教学卫生环境开展监督检查。会同教育部门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检查,探索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七)加强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

进一步加强对全县集中供水单位的监督检查,一是开展经常性监督检查每年2次(枯水期、丰水期各一次),监督覆盖率达100%。主要检查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许可证持证情况,人员持健康证明情况,卫生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制订及落实情况、制水工艺流程、涉水产品索票索证情况等。对县城集中式供水单位实行每次重大节会活动前监管。二是开展水质检测,县城集中式供水单位出厂水、末梢水每月抽检一次,乡镇集中式供水单位每年抽检二次。三是对集中式饮用水单位违反《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或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

(八)加强持证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检查

1、依法执业监管。加大对全县232家持证医疗机构的依法执业监督检查力度,力争检查频次达到2次/年,检查覆盖率达100%。重点检查医疗机构内卫生技术人员的执业资格及注册情况,以及各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包括超范围执业、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出租、承包科室的行为等等。按照《广东省卫生厅关于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的试行管理办法》(粤卫[2011]1号)的文件精神,完善好各医疗机构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情况,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保障医疗服务质量与医疗安全。

2、加强医疗卫生行业自律意识。加强医疗机构依法依规执业监督,增强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守法执业意识,根据基层医疗机构实际情况,拟1月份与乡镇村卫生站签订《医疗安全告知书》及《承诺书》,以推动医疗机构自觉改进服务,提高医疗质量,切实保障群众医疗安全。

3、医疗机构校验工作。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及要求,拟9-11月份对我县持证医疗机构一年一次的考核校验工作,实行现场校验制,同时建立医疗机构信息登记制度和管理档案,及时记录医疗机构执业行为状况和校验结论,做到检查与指导相结合,根据存在问题及时提出指导意见,并追踪落实整改情况。

4、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医疗卫生法律及业务知识学习培训。 进一步加大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拟5月份组织开展医疗质量和安全、医德医风教育、法律法规、合理用药、医源性感染、诊疗技能和医患沟通等等相关方面的培训。培训后对医疗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医疗卫生法律及业务知识考核,增强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诊疗水平和急救水平,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医疗服务监管体系,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5、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宣传,建立 “黑名单”及曝光制度。探索建立医疗机构行业信用体系,促进医疗机构诚信守法,规范执业,同时建立“黑名单”及曝光制度。通过新闻媒体、横幅标语、宣传栏、宣传手册、张贴告示等形式进行宣传,广泛深入宣传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卫生监督动态。建立卫生行政处罚大案要案公告栏,对大案要案查处要加大曝光力度,扩大社会影响,震慑违法行为,努力为卫生执法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树立卫生监督队伍的良好社会形象。

(九)继续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工作

1、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严厉打击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黑诊所”;严历打击无任何医疗资格的游医、假医,及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非法行医活动;严历打击隐藏在居民家属区及“走街串巷”的无证非法行医活动。

2、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出租、承包科室的行为。重点查处医疗机构将科室或房屋出租、承包给非本医疗机构人员或者其他机构,打着医疗机构的幌子利用欺诈手段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严肃查处医疗机构超范围执业、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等不良行为。

3、严肃查处利用B超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手术的行为。重点查处医疗机构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非法为他人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或选择性别终止妊娠手术的行为。

4、严厉打击药店内“前店后诊所”的无证行医行为,依法取缔“药店内坐堂行医”或以“义诊”、“医疗保健咨询”等名义非法开展的医疗活动。

5、严肃查处非法从事性病、妇(男)科诊疗活动和其它未经审批擅自从事性病诊疗的违法行为。

(十)加强传染病防治监督执法、消毒效果监测及医疗废物处置工作

1、继续抓好《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贯彻,利用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政府和有关部门在传染病防治中的法律职责、公民应当履行的权利和义务,增强全社会依法防治传染病的观念。全面开展传染病疫情报告监督检查。重点检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保健机构疫情网络报告情况,严肃查处隐瞒、缓报疫情,造成传染病扩散传播的典型案件。加强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监督检查工作,特别是冬春交替期间,可能出现的“非典、甲流、手足口病”的流行,强化各医疗机构、学校及公共场所有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应急方案,加强对相关人员的知识培训,增强意识。

2、拟在7-8月份联合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对全县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监测工作。监测各医疗机构的消毒剂、消毒器械、紫外线辐照强度、治疗室、主要功能室空气是否符合《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拟建议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腔镜诊疗设备和牙科器械消毒措施和手术室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监督检测,做好消毒剂和一次性医疗用品监督工作。严肃查处违反《消毒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的医疗单位。

3、检查各医疗机构的废物管理制度的建立及医疗废物的处置途径等情况。医疗废物处理是否符合《广东省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相关规定;监督检查县城区域内各医疗机构将医疗废物交由梅州市金川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统一回收处理。并按实际情况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扩大统一回收范围。

篇10

【关键词】细节管理;手术室;护理

细节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中,围绕管理战略的实施,将每一个管理环节的数据化精确化,不忽略细节上的问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在工作中忽视细节,造成遗漏,一旦发生事故则后患无穷。2013年12月-2014年6月,宁夏人民医院手术室将细节管理应用在安全管理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1 术前细节管理

1.1 做好术前访视工作

手术患者对术前访视需要100%。术前一天到病房,查阅患者病例,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并面带微笑自我介绍,正确运用沟通技巧,为患者介绍术前注意事项、手术麻醉方式、介绍同类手术成功的病例等,以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心理。与患者沟通时要注意细节,了解不同患者各异的心理状态,选择合适的语速、语调及声调;合适的时间及相关话题进行有效沟通,让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1.2 安全接送、搬运患者

手术患者坠床也是手术室安全隐患之一。评估手术患者,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防范于未然。注意检查平车、轮椅应完好、灵活、无损坏,安全带备用状态,接送时使用安全带保护,正确搬运,婴幼儿、语言不通、躁动或意识不清者,时刻应有人在旁守护、约束,防止患者坠床、摔伤。

1.3 规范手术室制度及操作流程

手术病人接送流程、特殊病人防护、患者约束方法,各种摆放,坠床、意外事故应急和处理,批量伤员救治、麻醉突发事件抢救等。注重年轻护士的培训,成立质控小组,由护士长、高级职称护师、高年资护士组成,成员必须精通业务,熟悉质控标准,不定期考核护理文件、仪器设备、院感监控和临床带教工作。发现护理缺陷和漏洞,通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大家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在今后工作中及时反馈整改效果。对发现问题,积极主动排除安全隐患的护士给予肯定、表扬和绩效奖励。

1.4 加强物品、仪器设备的管理

物品放置有序,定期检查制定仪器设备使用的操作规程及保养使用档案,做到定点放置专人保管定期检修,随时处于备用状态。加强特别是新进人员和低年资护士,能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及常见报警的处理,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

1.5 避免手术感染

严格执行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认真落实清洁卫生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严格医疗垃圾分类管理等。做到手术间空气洁净度达标,手卫生及手消毒,手术室环境卫生学监测等合格。

2 术中细节管理

2.1 人性化细节护理

手术室室温适宜,减少不必要的暴露,注意保暖。术中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清醒的手术患者给予一定的解释,及时询问患者有无在使用吸引器、电刀等会紧张不适,解除患者恐惧心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意识,防止皮肤损伤等。

2.2 严格执行物品清点及查对制度

在开、关胸腹腔前均应共同清点器械、纱布、纱垫、缝针、棉片、刀片等物品数目,每遍2次,并详细记录。复核保证与手术前的物品数目相符,才可关胸腹腔,严防异物遗留体内。认真执行查对,防接错、做错手术部位、建立手术室医嘱本,按医嘱给药并签名。制定常用药物配制标准卡以方便护士配制和确保剂量准确,便于使用前查对;术中复诵使用药品,防止用错药,并保留安瓿。血液加温至34℃左右为宜。不同输注对象的血液应分开加温,避免在同一容器内实施多个病人血液加温,避免一起加温后取错血。术中取下的标本需经医生确认是否留取,不可自行处理或丢弃,由巡回护士放入备好的标本袋内,在标签上写清患者的姓名、床号、住院号、标本名称,将手术标本登记并签名,及时送病理科。

2.3 规范护理文件书写

准确、及时、客观、真实,无涂改,器械护士、巡回护士自行签名,不允许代签名。加强对护士专业理论与专科技术规范化培训,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提高年轻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风险管理监控即采取防范措施,促进低年资护士的专业水平。

3 术后细节管理

术后访视患者,关心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展示了手术室护士良好形象,拉近了手术室护士与患者的距离,增强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信任,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