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如何学习数学范文
时间:2023-10-09 17:12: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如何学习数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中数学;合作学习;开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课程观逐渐进入教师认知领域,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开展合作学习,实现教学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一种趋势.通过近期的摸索与探究,对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开展合作学习有了一些思考,以期与同行们交流、探讨.
一、抓住时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理论认为:合作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为此,教师要合理选择契机,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把那些具有思考性或开放性,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考虑周全,须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为了使“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并且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我认为以下几种情况下适时使用.
(1)在学生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适合组织合作.
(2)在重点、难点处或重、难点得不到突破时适合引导合作.
(3)在实验探究规律时适合组织合作.
(4)解答“开放性”问题时适合引导合作.
数学内容是较为抽象和深刻的,由于“开放性”问题其解题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地去思考,这时可以先通过独立解答,再合作讨论.让学生从别的学生那里,看到解决问题的另一个角度,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拓展了解题思路.事实上,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往往是出于教师的意料,他们敢于创新求异,跨出新的境界.在交流时,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二、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作出指导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更不能做下一环节的准备工作,而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地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对不清楚任务的小组说明操作程序,对开展得很顺利的小组予以及时表扬,对合作交流中偏离主题或遇到困难的小组提供及时点拨,对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检查,对小组成员的各司其职进行监督等等.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教师的参与与指导,就能避免“短暂繁荣”和“华而不实”的无效合作场面的出现,学生的合作才更得法,交流才更有效!
教师在开展合作性学习时要注意对全体学生进行及时调控,教师在明确学生合作学习的规范时,还要注意在合作学习开展时对全体学生进行调控.合作性学习虽然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但它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导作用的教学,教师不能离开学生,更不能忽视合作学习或者将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当作自己的课间休息时间,对学生则不管不顾,任由学生自由发展而不监督,这样是不行的,合作性学习必将走向形式化,空有其表,名存实亡.
三、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名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帮助的.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教学形式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广大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验中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而将传统的教学形式说得一无是处.不讲原则的过多的合作学习也可能限制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教师既要考查每个小组的成绩,也要关注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发展,可以用一些不定期的小测验来检查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优点,把每个人的智慧都发挥出来让大家共享所产生的效益远比一个所谓的好学生“一言堂”高得多.组长要负责管理好每个成员,通过合作学习使独立、自私的学生表现出合作、互助等积极的性格特征.
四、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基础上的,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数学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更具有价值,才有显著成效.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课为了追求合作气氛,或是一味追求求异思维,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后,不留给学生片刻思考时间就立刻宣布“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学生还没有来得及思考问题情境,更谈不上自己的独立思考,容易造成优等生一言堂或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前,一般都应给学生留够独立思考的时间,促使他们形成自己的思想和意见,最后酝酿成要表达的语言,并在小组和班级中表达、交流.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不要提出过于简单、不假思索就能解决的问题.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张口就来,看起来气氛活跃,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在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时,根据教学内容认真选择,精挑细选,选择最需要提供给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内容.
总之,通过合作学习,逐步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听取别人意见、乐于动手实践的学习习惯.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努力研究,使这种学习形式更完整、更合理、更有效.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女生 数学 学习能力
一、高中女生数学成绩下降的原因分析:
1、课程难度增大
知识抽象。高中数学很多概念,如“集合”、“映射”等较为抽象;立体几何也削弱了直观性而突出了抽象性和空间的想象能力。思维要从直观、经验型向抽象、理论型过渡。
知识密度增大。高中数学教材的内容多而杂,决定了高中数学每节课的内容较初中时要多,密度加大了。尤其强调知识的“以旧带新”和“横向,纵向的沟通、联系”。
知识相对独立。立体几何、解析几何还有个相对明确的系统,代数、三角的内容则具有独立性。注重知识内部的小系统和各系统之间的联系成了学习的着力点.
2. 智力因素
(1)思维方式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女生中模仿者居多,善于直接推理,条理性强,偏重形象思维,抽象概括能力较弱,难以把握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暴露知识发生过程,重视归纳、猜测等合情思维的渗透,多给女生一些锻炼机会。
(2)识记方式
女生的识记方式带有明显的机械识记的成分,习惯“老师讲,自己记,复习背”的学习方式,能熟练叙述概念、法则及基本技巧。看一看她们的笔记,可以说是教材和教师板书的“映射”,很有条理。但不能理解记忆.如学习立体几何时,不少女生能熟练背诵和叙述定理、方法,但却难以根据概念、定理画出正确的图形。
3、非智力因素
(1)数学学习兴趣方面
女生在揭示数学的探求欲和对数学现象的好奇性方面较差,在数学学习的动机与兴趣方面往往把升学需要放在第一位,她们的兴趣往往依赖对数学教师的喜欢及认可,感彩较浓,一旦教师授课不合“口味”或与教师疏远,相当一部分女生的兴趣会降低。
(2)性格特征方面
1)性格
女生的性格多具有内向性,顺从依赖性强,缺乏独立钻研和质疑的精神。同时,女生感彩浓,对成绩的起落看得过重,进入高中后数学难度增大,成绩不理想,产生较大的思想压力,遇到困难就畏缩,不能大胆提问,羞于同师生交流,存在心理障碍,从而影响正常的数学学习。
2)感知能力
人类大脑左半球主管高级、抽象的言语思维,而右半球则主要处理空间和图象感知能力等非言语思维。女性的大脑右半球则要到青春期才出现专门化。由于外在因素,女性的左半球优势被强化,逐渐倾向模仿,喜欢言语类活动,使右半球功能得不到及时开发利用。
4、女生学习下降与贫血有关
身体内缺乏铁元素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将学习成绩好坏与缺铁性贫血进行比较,血中铁浓度低于正常值的孩子,其数学考试成绩在平均分数以下的人数是血中铁浓度正常孩子的2倍!
二、提高高中女生数学学习能力的策略
1、注重女生的基础教学,做到循序渐进,有利于提高女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女生数学能力差,主要表现在其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对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很差。只有在巩固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才能提高女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应针对她们的这一特点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计划,首先对于她们的起点要低,尽量的基础些,不超出她们的接受范围,让她们最好的掌握基础知识。同事告诫她们要踏实,不能超之过急,做到循序渐进。这要求教师加强对旧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结合讲授新课组织复习;也可以通过基础知识的训练,使她们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从而使他们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起到促进作用。知识在于不断的积累,在整个积累的过程之中教师不要忘了实时的给予她们鼓励和帮助,逐步树立起她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最终使她们做到厚积薄发。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让她们尽量暴露学习中的问题,有针对地指导听课,强化双基训练,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问题,指导她们学会利用等价转换、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将问题转化为若干基础问题,还可以组织她们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改进学习方法,逐步提高能力。
2、强化预习,定期复习
有些女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等因素影响,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相对要差一些,对问题的反应速度也可能慢一些。因此,要提高她们的学习成绩,进而提高她们的数学能力,除了要注意课堂听讲,提高课堂听课的效率外,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也至关重要。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女生进行课前的预习,给学生提供预习提纲。尤其是对抽象的概念、逻辑性较强的推理、空间想象能力及重要的解题方法等对能力要求较高的内容,通过预习,使女生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便于她们听课时有的放矢,易于突破重点、难点。进行有效的提前预习,还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由被动学习为变主动学习。
同时,根据人的记忆曲线我们可以发现:遗忘的进程不仅受时间因素制约,也受其他因素制约,如知识材料的意义、数量、序列位置,等等。所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每个学生都可以制定一个定期的复习。比如:隔一天复习一节课、隔三天复习一节,隔一周复习一段,隔一月复习一章等等。这样有针对性的复习可以及时、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提高她们的学习效率和成绩。
篇3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兴趣;调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62
高中数学是学校教育中永恒且最重要的部分之一。高中数学是整个高中的必修课程之一,不仅在人们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学术研究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数学是科学研究的工具,也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还是决定学生高考成败的重要学科。然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数学又是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的学科。因为高中数学具有相对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和较强的系统性,这给高中数学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同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达到教学任务,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得到进一步深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逻辑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改变现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习兴趣成为推动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内动力。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就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兴趣,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几点建议。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枯燥乏味
有些高中数学教师为了赶进度和应对高考的压力,会进行题海式训练,或者一直不停地讲解知识,不会将数学融入生活,赋予趣味性的色彩,原本教学内容就枯燥乏味、抽象性相对较大,如果高中数学教师没有采用适合灵活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对高中数学课的学习兴趣也不会浓厚。
2. 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
高中数学要比初中数学难学很多,有部分学生的初中数学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学习初高中数学无法很好地衔接,学生越来越害怕学习数学。一部分学生由于高中数学计算的复杂程度增加,抽象性加大,而对数学学习心生烦躁厌恶,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不求甚解,理解停留在表面上,不重视基础。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方法
1. 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的态度,并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业成绩,从而直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因为学生往往将对教师的情感转移到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上去,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学生知识的获得大多是依赖于数学教师的讲解,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个人魅力,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培养师生间的感情。还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和关爱他们,和他们成为朋友。建立融洽、和谐、友好的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从而使他们产生对高中数学学习的渴望和探究的热情。提高高中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主动接受所学的知识,并能在实践中充分利用,培养他们对数学的热爱才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
2. 适时、正确地运用多媒体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不能只按其课件按部就班地地进行演示、演播,教师的讲解和必要的板书要穿插其中,采取板书教学和多媒体展示教学相结合,以改善多媒体教学知识结构较为松散、学生视觉疲劳的情况。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来选择适用的信息技术使用类型。
3. 加强互相交流,体验学习乐趣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泼、自由的状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合作式学习是一种重要且高效的教学方式,是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具有创造性地学习。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标理念,它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合作交流学习以小组活动为主体。小组要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一个小组学习小组是有性别、学习成绩、学习能力、个性、家庭背景搭配等各不相同的同学组成,在组建合作小组时,要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取长补短,利于分工协作。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同一小组内通过合作探索,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和群体合作的优势,使各自优势互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和合作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锻炼。
4. 引导学生积极质疑,维持学生的兴奋状态
高中数学教学激发学生质疑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反馈教学评价、调控教师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疑问。并且,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设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教学中即教师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4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兴趣;调动;激发和引导
数学具有相对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和较强的系统性等特点;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对数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出现厌学、甚至放弃的现象。诸多原因都给数学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那么作为数学教师,应该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结合数年教学经验,我认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我们应该从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引导学生学好数学。
一、进行情感交流,促进学习兴趣
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学生的心理状态是不稳定的,他们对某个学科的兴趣往往随着对这个学科的老师的情感的变化而变动,一个受学生尊敬、喜爱的教师,学生往往乐意上他的课。所以教师在课内外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经常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关心他们的学习,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争取成为学生的知己良友,消除教师与学生的不信任感。同时还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融洽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把对教师的感情迁移到数学的学习中,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因材施教,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
学习上的成功最能成为学生增强自信并自愿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每学期,每单元的开始都可让学生自定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确定相称的竞争对手,开展“结对子赛”,并通过及时批阅的作业,课堂前五分钟基础练习,课堂上的小测验等,使学生能经常从这些机会中看到自己的成绩与进步。教学时,教师要从大多数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智力水平出发,确定教学的坡度和进度。根据学生的差异,灵活调整教学要求,采取分层教学,对能力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布置难易度不同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训练和提高。
在作业批改中,传统的批改方式是百分制,这种方法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既不科学,更不人道。为了体现人本主义理念,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应该采取积极评价方式,利用个性化、情感化的对话式语言。
三、创设问题情境,唤醒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认识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人们的求知欲望和认知兴趣,除产生于认知的需要外,还产生于人的好奇心,好胜心。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创造条件,如设疑、质疑,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生想知而未知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活动、动脑、动口、动手,在学有所得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形成认知兴趣。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一旦对学习活动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探求新知识的热情,就会成为学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四、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恰到好处
数学中的无声语言包括教师的表情语言、手势语言和体
(下转第186页)
(上接第185页)
态语言等,这些无声语言可辅助有声语言实现教学目的。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运用表情的人就不能做一个好教师。一名教师只有在他学会在面部、姿势和声音各方面做出不同的表情时,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就是说眼睛可表示出各种各样的感情,如高兴、气愤、赞成、反对等。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常常靠眼睛来联系,都是用和蔼亲切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让眼光洒遍教室的每个角落,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这样无形中就起到了控制课堂的作用。教师可以用严肃和警告的目光去批评课堂中的违纪同学,同大声训斥相比,这种无声的批评学生更容易接受,且不影响大部分同学的注意力。教学语言虽然可以传递各种数学信息,但若没有手势,课堂教学就象运转机械一样冷漠死板。在课堂教学中,手势使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力度,强化要传授的数学知识,给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
五、教学方法要新颖多变
传统的数学教学强调形式化的逻辑推导和形式化的结果,对数学发现过程的展示关注较少,大量的时间花在讲题、练题上,使数学课堂变的乏味枯燥。我们可以尝试把不同的教学方式引入到数学课堂上,例如教师在讲授课过程中,可以把实验带进课堂,这样既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实验并不是物理、化学的专利,同时也使那些让学生头疼,觉得枯燥无味的公式、结论、习题变得实用、有趣了。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也要让学生注意到数学实验不仅需要动手,更需要动脑,思考量大。数学课实验一般分为常规实验、游戏实验、思考实验和计算机模拟实验教学等几类。
六、把数学融入生活当中
篇5
(一)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创造欢乐和文明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应不失时机的为学生营造“乐学、趣学”的思维环境。创设良好的问题环境,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进入积极的状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虚拟实验室中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让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使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二)深化理解,引申探究,合作交流
新课标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指导学生通过课题质疑法、因果质疑法、联想质疑法、方法质疑法、比较质疑法、批判质疑法等方法与学生自我设问、学生之间设问、师生之间设问等方式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探索。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它有独立发现法、归纳类比法、打破定式法、发明操作法等方法。而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置,但是又离不开教师事先所作的、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在协作学习过程中画龙点睛的引导;?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说的话很少,但是对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却很大,充分体现了教师指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同时在实际教学中,要多让学生接触一些开放性问题。要鼓励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在广阔的大千世界中学习知识。总之,“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
(三)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师来说,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代化教学手段,其显著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从而把原来四十五分钟的内容在四十分钟中就加以解决;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临近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打破定式,寻求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切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众所周知,近年来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教学中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推证拿出来,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其实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教师没有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就让学生去做题,试图通过让学生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是多数学生“悟”不出方法、规律,理解浮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思维水平较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错误。不少学生说:现在的试题量过大,他们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可见,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中同时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
(五)渗透教学思想方法,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篇6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教书育人 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9(a)—0149—01
1、数学的“学困生”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习品质差;
3.参与意识不强。
2、“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1.我区(广西区)在初中已全部完成课改,我市(防城港市)各所初中所进行的都是课改后的课程,而高中却迟迟没有进得课改,初高中内容衔接不上。
2.学生自身原因。学习兴趣缺乏,数字成绩与学习数学的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数学兴趣比较淡漠的学生数学成绩也是比较差。因为不喜欢数学,使得数学学习热情不高,求知欲不强,投入学习数学的时间和精力不够,难以形成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理解的吸收,最后容易导致数学学习的困难。另外,“学困生”的学习态度较差,学习上表现比较被动。
3.学习习惯不良和学习方法不当。学困生不良的学习态度的产生和形成,往往是由于在学习中因多次失败的挫折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体验的结果,渐渐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3、教师在帮助“学困生”中的作用
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智力的发展,兴趣、毅力、独立性格的培养,都离不开教师的启发诱导,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调控与强化。因此教师在“学困生”的转化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4、案例分析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有长处。教师要创造机会给学困生把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表现出来,从中寻找到自信心,不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困生”走出学困的迷茫期,慢慢把心放在学习上。
第一步,重拾信心
高一开学是我班有个学生,正式考入我校,全年级共有学生1300人,该生第一次月考排名在年级九百多名,原来在初中时,最好成绩有年级前50名。曾经是个学习上的姣姣者,而现在却是个学困生。父母亲的责骂,同学的笑话,由于自卑所以自尊信心特别强,父母根本不能与之交流,本人也刻意与其他同学隔离。
后来我了解到该生的情况后,主动找到学生,跟他聊一些他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相信教师是为了帮他解决问题的,而不是为了责怪他的,慢慢也打开心结。从跟他的接触中了解到该生很喜欢帮助同学解决各种电脑上的问题,后来在选班干的时候,根据他的特点,安排了一个专门帮老师打开和调试多媒体的工作。他本人很喜欢这个工作,也尽习尽力地做好这个工作,慢慢跟同学接触也多了,让他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走也自己的心理阴影。
第二步,激发学习动机
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养成学习的习惯。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好数学达到学习目的的内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大道理高调歌学生已听得多了,麻木了。所以此是不必要在这个时候跟学生讲太多的大道理。我是先从·个数学问题入手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跟他讨论了几个问题
问题1:在一杯含有a克糖的m克糖水中,加入b克的糖,你认为糖水应该是变甜了?还是变淡了?
学生很快回答是变甜了。
问题2:在建筑学中在规定,民用住宅的窗户面积小于地板面积,但是按采光标准,窗户面积与地板面积比不得少于14%,并且这个比值越大,住宅的采光条件越好,问同时增加相等的窗户面积和地板面积,住宅的采光条件是变好了?还是变差了?
这个问题学生一下了处理信息没有那么快,他要过了一天才来回答我,估计他回去也有问过别的同学,也跟别人讨论过,他也答对了。我也表扬了他,再给他第三个问题。
问题3:前个问题之间有什么关系?能转化成一个数学式子吗?
这个问题他解决不了(我们还没有学到不等式)。这时他的学习兴趣来了总缠着要我跟他讲,我特意不讲这个问题,而是说了一些有关数学建模的事情,跟他说数学并不是孤立的,它来于生活服务干生活,你要想知道,你自己去书里找,并建议他和一个好朋友(成绩在年级里排名是200名左右的)一起比赛,谁最快找到,我就奖一顿早餐。
就这样他把两册数学书全看完了,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发现数学好像也不是那么的难理解,也没有那么枯燥。在这个过程中,他也会看书,也会学习,并且发现自己跟那个好朋友之间在求解问题的过程中对比,自己并不比别人差,也重拾了自信心。
第三步,降低学习难度,教学中给予成功体验。
学业不良的学生由于经常性的学业失败面丧失自信心。因此让他们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为这些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
为了鼓励这个学生,我特意选了一本跟课本差不多难度的参考书送给他,一来是为了奖励他的改变,二来是为了让他这一股热情有一个回报,觉得真的学得会数学。当他有这股劲在学习数学上的时候,很快他觉得这本容易的参考书不够用,他开始跟我探讨一些数学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要求加深难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基本上有了学习的兴趣。
篇7
【关键词】高中数学 方法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047
数学知识的使用是广泛的,大至宏观天体运动,小至微观的质子、中子的运动。一位伟人曾这样说过:“一门科学只有充分运用了数学,才能算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数学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所以数学教师要善于把课堂上的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不能只局限于理论教学。把抽象的东西继续抽象的教,那样的教学方法只会事倍功半,而且学生听不懂老师的课,久而久之就会对数学这一学科失去了兴趣,从而导致偏科、厌学等现象。那么如何才能学好数学呢?下面笔者就把自己的一些看法列出来,供大家参考分享。
第一点,课堂教学一定要联系实际生活。课堂所学的知识是服务于实际生活的工具,学好数学有利于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平时去商场买东西,遇到商场打折,如果某件商品打五折,如果你不知道打五折是什么意思,那么你肯定就不知道该件打折商品到底是贵还是便宜;还有,建房子时,如果你不知道怎样搭建起的地基更牢固,那么你搭建的房子就可能存在垮塌的危险;再说,如果你想为一扇窗做一面窗帘,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量尺寸,那么就更不用说做窗帘了;如果不会看折线图,那么就看不懂气温变化图或者是看不懂报表,这些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
第二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开展数学竞赛。学生之间一定存在着竞争,有竞争才有前进的动力。竞赛的存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学生的精神教育,使学生在丰富趣味的竞赛氛围中学习知识,在竞赛中学生能够完全的集中注意力,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要想开展数学竞赛,教师就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各种条件,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供机会。
笔者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经常开展一些数学类的竞赛,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并且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竞争,敢于挑战自我的意识。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竞争,一踏入社会就会面临的竞争,为何不现在就教会学生去面对呢?并且通过这些竞赛,让学生在竞赛过程中认识竞争,学会竞争,勇敢面对竞争,并在活动中相互学习,互动发展,同时获得良好的心理锻炼机会,使学生在公平公正的良性竞争中滋生竞争意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能有始有终的完成一件事的品质,从而能真正体会到“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同时,可以寓教于乐,学生学起来快乐,老师教起来也轻松,何乐而不为呢?但一定要保证学生积极持久地参与竞争活动,除了给予及时的指导外,也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赞赏。比如说在学概率这一节的知识时,我就先让学生进行一个掷骰子的竞赛。让每个组的学生分别掷出多少个3和5,然后来看最后的结果,最后来进行概率的总结,让学生在玩中竞赛,非常有趣,同时亲身体验后对知识点掌握更牢固。
第三点,数学一定要多做练习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数学的学习需要很多的练习,“熟能生巧”这个词对于数学来说再合适不过了,数学通过多练能形成一定的条件反射,经常练习,归纳总结解题方法,在下一次遇到同样的或者是同类型的题时能一下反映出方法和答案。对于数学来说,一定的题海战术还是很重要的,就往年的高考状元的经历来看,很多高考状元都做了无数的题。曾经有新闻报道某个高考理科状元,家里的试卷堆了一个成人那么高,之所以别人能成状元,所付出的努力一定比平常人多很多。不但要多做题,而且在做题时一定要注意方法,不要蛮干,走弯路,有的题或许你多想一分钟就可以找到一种更加简便、更加节约时间的方法,但如果做题时只贪图一时的快,那么可能得不偿失,浪费更多的时间,结果还可能算错。
在平时的做题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不会的题,没有看到过的题型,这时一定要学会知识点的迁移。或许只是题目类型没看到过,知识点却没有变,像这样的题在弄懂之后一定要用一个错题集收集起来,之后反复的看,直到弄懂记牢为止。久而久之就会收集起很多的错题,这样不停的收集,不停地重复翻看重做,一开始或许会有很多的地方没有把握,但是慢慢地学生就会发现错题越来越少了,这意味着数学水平已经得到了提高。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学生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锲而不舍的坚持下去,或许很多学生能开始做,但最后坚持下来的却少之又少。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多给学生提醒,督促他们做好自己的错题集,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相信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坚持下来的。
第四点,课堂教学一定要联系实际。任何学习脱离了现实就会变得很枯燥,很抽象,而且如果数学的教学脱离了生活实际,那么学生就会觉得很无聊和无趣,他们会觉得学这个东西根本没用,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觉得不需要而不重视。对此,无论教师做什么讲什么学生都不会积极的听,如果学生从内心抵触这一知识的话,那么教师教起来就会很累,学生也学不到东西,所以结合实际进行教学很重要。比如我们在讲抛物线这一节时,如果单纯的讲抛物线可能学生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这个,而且很抽象,但是如果教师告诉学生,抛物线就像是我们把东西抛出去后东西掉落的路线,那么这样学生就能理解什么是抛物线了。再比如我们在学概率这一章节的时候,如果能把概率与买彩票的中奖机率结合起来分析,我想学生可能会更愿意听吧。比如说我在上概率这堂课的时候,我就把“抽签先抽和后抽谁更有机会抽到好的签?”这个问题先提出来让大家讨论,然后让学生上台分享讨论结果,然后带着疑问去学习概率分析,然后就用这个抽签问题作为例题来进行讲解。学生思考过的题一定会记得更牢,然后用掷骰子作为家庭作业让学生自己分析,用这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问题来学习新知识,学生吸收更好,记得更牢。
篇8
一、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由于学习环境、教学因素及教学内容均发生了变化,在这样的新环境中,学生要学好数学,必须转变旧有的学习观念,改进学习方法。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的巩固和延伸,初中数学的教材多采用形象通俗的语言,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而高中数学的教材则多采用较为抽象的语言,逻辑性强,知识也显得更加连贯和系统,重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而,还用原有的学习观念及学习方法去学习高中数学,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
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存在的困难,正视学习中出现的新问题。高中数学的学习难度较初中数学而言,有了很大的提升。对此,要让学生树立一种“越挫越勇”的坚强信心,因为在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困难是必不可少的。切不可任由问题堆积,学生要及时调整自己来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应通过老师的指导及他们自身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发扬“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善于调控自己适应教学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后,结合自身对教材的理解及知识结构的分析,再融入自身的教学经验及能力品质等因素,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
二、重视课堂训练,加强课后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求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的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求学生及时复习不留疑点。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应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培养学生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首先,改变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必须让学生自己学会知识而非教师教会知识。这就需要教师组织教学的时候,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积极主动地开展思维活动去进行学习,而不是一味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被动地接受新的知识。
其次,养成良好的预习和复习习惯,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通常都会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预习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若学生真正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预习,就会发现有些问题是无法通过自学弄懂的,从而在教师授课时就有针对性地认真听讲,这其实就是一个由“生疑”到“释疑”的过程。预习越充分,听课效果就越好。若持之以恒,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树立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兴趣,加强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等,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再次,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多的是体现在成绩上,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良好的答题习惯包括以下几点:1.认真审题。审题是答题的关键,对于步骤严密的数学题尤其如此,不认真审题,往往导致“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的局面。2.认真演算及验算。在答题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不够细心,经常在会做的题目上丢分,这就是因为他们在演算及验算时不够认真。因此在做题时,必须确保认真演算和及时验算。3.善于沟通交流,及时更正错误。学生在答完题后,要善于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交流,在此过程中发现并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时,在找出错误后及时更正,便于及时掌握正确的答题方法。4.解题后及时进行反思。培养学生养成解题后及时反思的良好习惯,在反思的时候认真分析题目中出现的困难并找出解决的方法,还可以思考是否还有更加简便的解题方法。
最后,养成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习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告诉我们,养成勤学善思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高中生较之初中生而言,独立思考的能力更强。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要引导学生善于学习,善于思考,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课堂精讲例题,加强习题训练。
把课堂还给学生,腾出时间让学生多实践。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要精选例题,可以从例题的难度、结构特征、思维方法等各个角度进行全面剖析,不片面追求例题的数量,而要重视例题的质量。解答过程视具体情况,可以由教师完完整整写出,也可部分写出,或者请学生写出。关键是讲解例题的时候,要能让学生也参与进来,而不是由教师一个人包办,对学生进行满堂灌。
五、调整学生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篇9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障碍;高中生
高中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对高中数学感性认知的能力,突破数学学习障碍是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基本知识,根据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和判断,从而实现解答数学问题、升华数学知识规律的认知。高中数学突破学习障碍可以给我们提供广阔的四维空间,对具体的数学问题可以延伸出多种思维方式,提高数学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突破高中数学学习障碍重要性
首先,突破高中数学学习障碍有助于高中生树立良好的数学思维,同时帮助高中生增强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破高中数学学习障碍是学生学习素养的标志,其扩展了学生思维,帮助我们更好驾驭数学问题,并强化自我的解题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再者,突破高中数学学习障碍可以提高高中生数学应用能力,更好的把数学知识和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可以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并有助于其形成全面科学的数学知识框架,同时巩固了高中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认识,促使高中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最后突破学习障碍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并激发其数学学习的兴趣,体会到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同时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二、高中生数学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
(一)基础知识不牢固。基础知识是数学问题解决的关键,只有把基础的数学知识全部融会贯通之后,才能熟练的解答数学问题,但是部分高中生的基础知识学习不扎实,对新学的知识缺乏深刻的理解,从而不能灵活的运用数学基础知识,一旦遇到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就会分不清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造成了数学问题解决障碍。例如在函数问题的学习上,要求我们掌握函数公式,并对函数区间有明确的界定,但是很多同学对基础知识掌握不足,各种基础概念和转化关系不明确,从而形成了学习障碍。
(二)数学问题背景的存在。数学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其中涉及的关系变量较多,对一定语境下的数学问题,通常会蕴藏着相应的问题背景条件,如果不能准确发现其中的蕴含条件,就会感觉数学问题的给定信息不足,从而造成数学问题解决障碍。数学问题来源于现实生活,其题目语境也受到社会、经济、生活、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影响,如果缺乏相应的生活常识,很难抓住数学问题隐含的条件,从而对数学问题感觉到无从下手。
(三)数学思想方法的缺失。数学问题的解决需要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数学模型进行简化,再进行相应数据的解答,但是部分高中生的数学解决思想缺失,对抽象化的数学模型理解不深刻,从而造成数学模型的混淆,同时也不能有效对数学模型进行简化,从而影响了数学问题解决。例如在数学思路的建立中,学生不能灵活运用简化、归纳、一般化、特殊化等数学处理,就会阻碍解题思路的扩展。
三、数学问题解决障碍的解决方法
(一)加强数学基础知识教学。数学基础知识是正确解题的“钥匙”,因此我们在学习中要强化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例如要熟练掌握数学概念、性质、定理、公式、公理等,培养学生基础知识串联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基础知识条件反射。同时要设置相应的数学问题来强化其数学基础知识,只有进行大量的重复性训练才能加强高中生对基础的理解和记忆,并帮助其灵活的应用基础知识。
(二)加强数学建模能力培养。数学建模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工具,数学建模能力是衡量学生数学学习的标志之一。数学建模要求学生把实际数学问题进行归纳,并构建出相应的数学建模模型,然后再进行数学问题的解答,因此,在加强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时,要重视建模方法的基础教学,突出建模方法的具体步骤,同时要注重研究建模的应用范围,利用给定条件对数学建模进行相应的归纳简化。再者要在实际数学问题的背景下应用数学建模,强化对建模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三)克服数学思维定势。数学思维定势是数学问题解决障碍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学习中我们要勇于突破思维定时,对数学问题进行反思,准确寻找到解题错误的原因,并突破解题思维定势,树立正确的解题思维。此外,要通过举一反三的解题方式来锻炼高中生的思维灵活性,培养自我的逆向思维方式,巧妙利用反证法、逆命题、公式逆用的数学思维,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结语:总而言之,高中数学学习是整个高中阶段的关键,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助于我们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当前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都会陷入到数学障碍中,从而影响了学习成绩提升。因此,我们应当重视数学基础的夯实,培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克服数学思维定势,突破高中数学学习障碍。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高中数学 复习课 实效
复习是查漏补缺的过程,它能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把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领会数学思想,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上好复习课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如何让复习课真正地达到实效性呢?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搞好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
一、高中数学复习课要选择灵活的教学模式
1.一日一练
学生在课堂上复习新内容之后,课后应自主完成教师为过去已学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而设置的数学题。题目的选择主要是往年高考题目的基本题,三角函数、立体几何、导数……,让学生通过高考真题的训练,熟悉知识点在高考中的可能考法并熟练应用,提高学生面对高考的心理素质。这种训练要注意时间上的安排,要讲究复习时间上的层次性,不能过早,否则起不到帮助学生恢复知识点的作用;不能过晚,防止学生因知识点遗忘过多而对新题训练产生厌恶的心理情绪,也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总而言之,题目设置要能体现滚动复习的目的,体现“循环上升,积极前进”的精神,在循环中提高,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2.滚动式考试
(1)课堂检测。每节课先抽出五到十分钟对学生前一天学习内容进行检测,题目的选取应是课堂上讲解的例题,也可以是学生易错题,让学生对前一天复习的结果进行检测、评价与反馈。复习完成时,还可选取少许题目进行当堂检测。针对做错的题目分析具体出错的原因,是知识漏洞,还是运算出错,抑或是审题不透,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选取几道类似的题目进行改错,通过反复训练加强了知识的落实。(2)阶段性检测。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及课后作业情况,反思其教学过程,对知识进行梳理、整合,使重要内容、重要数学思想方法、以及重要解题策略不断重复出现,形成一份考卷,进行测试,落实学生所复习知识。
二、根据高一到高三阶段学生的学情,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1.高一、高二阶段性复习课的教学
阶段性的复习课是为了把一个阶段(或单元)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深化,弥补他们掌握知识中的缺陷,在单元结束后立即进行阶段性复习,主要复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阶段性复习课毕竟是复习的一个阶段,和高三的复习课是不同的。例如在解析几何的复习课中,高三的复习课偏重于方法的横向与纵向的联系,而高一阶段性的复习课中,更突出解析几何的思想,包括用解析法解决代数、几何、三角这些问题的基本的处理方法,这是非常重要的。解析几何把曲线看成是动点的轨迹,很多学生认识不到这个问题。教师需要通过一些恰到好处的题目,让学生更多地体会到解析几何的妙用所在,从而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高三阶段复习课的教学
第一阶段:夯实基础,知识与能力并重。基础打得不牢就谈不上能力的提升。第一阶段的复习要真正地回到重视基础的轨道上来,目的就是抓基础,落实教材中的基本概念、性质、定理以及公式是否记忆扎实,绝不留下知识盲点。这一阶段主要是抓好“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复习,目标是全面、扎实、系统、灵活。
第二阶段:加强知识整合,提升综合能力。二轮复习是整体提升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重要阶段。目前,强调各知识块之间的整合与互补,已逐渐成为高考命题的新思路。通过对《考纲》和《考试说明》的研究,高考命题更加强调各知识模块之间的整合,将各知识点融合到一起,在知识的联结点处设置问题。因此,在设置练习题时要重点突出在知识交汇点处的考查,加强训练综合运用知识的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第三阶段:(1)回归教材,巩固基础。这一阶段是考前最后阶段,由于课程标准、考纲、考试说明,都是以教材为依据编写,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因此,这一阶段仍要重视对教材的理解。总之,三轮复习立足基础,回归教材,以不变应万变,是高考复习的有效教学基本策略。(2)注意细节,规范答题。“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扣分”,高考亦是“细节决定成败”。例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在求解导数解答题时,有的同学忽略了隐含在解析式中的函数定义域的限制条件,而直接进行求解,如果在高考答题中忽视了这个细节问题,无论后面是求单调性,还是求极值、最值等其他导数相关问题,都将是徒劳。这样的细节问题有很多,教师应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情况,随时记录、总结,以便在考前整理出适合自己的考前系列提醒。
总之,我们应根据复习课的课型特点在灵活运用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视实际情况作相应的调整,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不断创新,从而上好高中数学复习课。
参考文献
- 上一篇:医疗废弃物的处置方案
- 下一篇:医疗耗材投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