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满意度提升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09 17:12: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机构满意度提升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疗机构满意度提升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一切以群众健康为中心、一切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的服务理念,以“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医德医风明显好转、百姓满意度明显提高”为工作目标,以“访、查、改”为手段,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内外结合、追踪监测的医德医风治理体系,大力改善医疗服务态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优化医疗服务环境,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二、工作措施

“医德医风追踪问·访查改”活动是要把查找问题、解决问题、监督检查、追踪问效、建章立制贯穿始终,以“三访、三查、三改”为抓手,听取群众对卫生计生工作的呼声,认真解决患者就医过程中不满意和有损卫生计生形象的突出问题。

(一)三访

1、中介机构电话访。委托市统计信息咨询服务中心进行“出院病人第三方满意度电话调查”,每月一次,由市统计信息咨询服务中心根据电话调查的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形成调查报告送交各相关单位。首批被访单位为市医院、中医院、妇保院和玉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视情况适时拓展到所有市直和镇处医疗机构

2、行风监察现场访。由局纪检组牵头,组成监督组,每月至少到全市各医疗机构进行明察和暗访一次。主要调查门诊、住院患者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收费、就医流程及医院管理等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

3、随机追踪上门访。从出院病人样本中随机抽取和从电话回访、现场查访中反映的有一定代表性问题的患者中选取,直接上门进行访问。局纪检组牵头上门调查访问,面对面的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及医疗机构的整改落实情况,征求对医疗卫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对在“三访”中发现的问题和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采取“一册两卡”(中介调查资料册和现场监察资料卡、追踪上门卡)的方式交办给相关医疗机构。

(二)三查

1、查问题原因。各医疗机构要认真对照“一册两卡”中患者提出的意见或建议逐条进行解读和分析,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政策及医德规范等进行分析、判断,查明产生问题的原因,仔细梳理归纳,按看哪些问题是能及时解决的,哪些是能通过努力而能解决的,哪些是暂时不能解决的,哪些是涉及政策性问题须调整政策才能解决的。细化到相关责任人,并逐一分析根源。

2、查整改落实。各医疗机构对反馈上来的问题要在查清原因、明确责任人的基础上,制定整改方案,强化整改。监督组将对各医疗机构的整改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督导。主要检查是否有针对性的制定本单位和个人的整改措施及方案,整改方向是否明确,整改时间是否限定,可以短期解决的问题是否久拖不决,整改完成的是否及时写出整改报告等。各医疗机构的整改情况须报局纪检组备案。

3、查体系建设。各医疗机构要按照“预防教育为主,处理处罚为辅”的原则,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医德医风工作体系,要把医德医风教育贯穿于医务活动的全过程,建立医德医风追踪监测和医德医风考核评价、奖惩体系。

(三)三改

1、改进和完善管理制度。通过“三访、三查”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督促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各医疗机构建立的医务人员医德医风量化考核办法,要将“三访、三查”纳入医疗质量综合考评体系,改进和完善考核制度,强化医院内部管理。

2、改进和落实奖惩办法。各医疗机构要建立医德医风申诉核查和奖惩机制,实行医德医风追踪监测制度,即对被投诉的科室和职工由医疗机构分管部门进行核实,对情况属实的科室和个人建立监测台账并在医院公示,对职工个人由所在科室和医疗机构分管部门对其进行3个月的全面追踪监测。监测期满,如无二次投诉的,按时取消监测,由医疗机构分管部门发书面通知。二次或以上投诉的,根据问题的轻重对责任科室和责任人给予相应的经济或组织处理。

3、改进和强化监督手段。各医疗机构要扎实推进政务、院务公开,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内容作为公开的重点,包括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办事制度、服务内容、程序、收费项目和标准,病人投诉处理制度、投诉电话等,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各医疗机构要认真落实“医德医风追踪问·访查改”挂牌督办制度,对问题较多且整改效果不明显的科室实行“黄牌”督办。市卫生计生局每月将对调查、整改情况进行通报,并将访查改的情况与年度考核、评先表优相结合,凡是在“医德医风追踪问·访查改”活动中连续3次被“访”出相同问题的科室和医务人员,年度考核、评先表优均实行“一票否决”。

三、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2014年3月)

各医疗机构要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宣传发动,让广大医务人员知道活动的意义、内容和目的等,通过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网站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使“医德医风追踪问·访查改”活动深入到每个医务工作者的心中,让更多的人民群众知晓并参与进来。

(二)组织实施(2014年4月开始)

各级医疗机构要安排专人负责落实“医德医风追踪问·访查改”工作,要结合本单位实际,细化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措施,深入开展“医德医风追踪问·访查改”活动,探索总结有价值的经验,形成有特色的医德医风建设模式。

(三)总结提高(2014年12月)

对于全年的“医德医风追踪问·访查改”活动进行归纳总结,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系统归类,对于有能力整改到位而没有整改到位的由领导挂牌督办,对于屡提屡犯的问题与年度评先挂钩。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医疗机构要充分认识“医德医风追踪问·访查改”活动对于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务人员医德水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重要意义,将“医德医风追踪问·访查改”活动作为行风建设的抓手,将此项工作与医院日常管理工作结合起来,明确分工、确定专人、落实责任。

篇2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mayfive”为你整理了这篇医疗保障局社会评价群众意见建议整改完成情况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根据《关于印发〈百色市2019年度社会评价群众意见建议整改方案〉的通知》(百绩发〔2020〕4号)精神及要求,结合我局工作职能涉及的其它性意见建议共有5条,现将所涉及的5条意见建议的完成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

根据下发《通知》精神及要求,我局及时召开党组会议,研究制定出台了《百色市医疗保障局2019年度绩效考评社会评价意见建议整改方案》文件,明确了意见建议的整改责任领导、完成时限、责任科室及负责人,具体负责抓意见建议的整改工作,确保意见建议整改落实如期完成。

二、主要采取的整改措施

(一)开展调查研究。根据涉及我局工作职能反馈到的意见建议,有针对性下到各相关部门单位开展工作调研,向医保经办、医疗卫生机构了解意见建议所涉及的问题、政策执行情况,确保政策执行规范,保障人民群众利益。

(二)加大政策解释和宣传力度。为进一步针对意见建议所反映的问题,做好政策解释,创新实施“九个一”,零距离宣传解读医保政策,多角度、多形式、全方位、全覆盖,确保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与获得感。

一是开设一个宣传橱窗。依托市、县、乡定点医疗机构LED显示屏、板报等开设医保扶贫政策宣传橱窗,统一规范医保宣传内容。目前,全市完成开设宣传厨窗1315个,张贴(播放)医保政策11万余条。

二是建立一个微信公众号。加快推进“互联网+医保经办”,建成“百色医保”微信公众号,十二个县(市、区)医保局也相继开通微信公众号形成了强大的宣传阵地,提升市民便捷度和满意度。据统计,目前各级医保部门微信公众号宣传医保扶贫政策达1100余篇(次)。

三是发送一条短信。市、县两级医保部门负责向辖区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定期或不定期发送医保扶贫政策、医保办理提醒、医保成效等信息短信。据统计,目前已发送医保政策短信68余万条,短信唱响医保好声音。

四是利用一个“集中宣传月”活动进行宣传。结合四月份统一开展“打击欺诈骗保集中宣传月”活动为契机,各县(市、区)医保部门在本辖区范围内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海报,公布举报电话,发放宣传折页,专人负责政策咨询,滚动播放“打击欺诈骗保”、“医保扶贫”动漫宣传片,医保扶贫政策深入人心。

五是印制一套宣传折页资料。整合8项医保扶贫政策印制《医保扶贫政策解读》、整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1个问题印制《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有问必答》共计87.86万份。

六是公布一个政策咨询电话。在宣传折页、手册、公众号、户外广告统一公布各县(市、区)辖区政策咨询电话,保持工作日电话畅通,及时为参保群众答疑解惑。

七是印制一本医保政策问答漫画手册。分利用国家医保局制作《医保政策问答手册》漫画书箱,采取漫画的方式将参保缴费、待遇及报销等整合成8个方面共44个问题,配上通俗易懂的文字进一步加大宣传。

八是组建一支宣讲队伍。市、县两级医保部门主动与扶贫、卫健部门对接,积极引导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通过进村入户对贫困户宣讲、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进行医保扶贫政策宣传。目前已组织各级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入户开展宣传16万余人次以上。

九是举办一场培训会。市、县两级医保部门充分利用辖区内各级会议或专题举办各类医保扶贫政策解读培训会1500余场(次),参训人员达10余万人(次),对帮扶干部详细解读国家、自治区医疗保障扶贫政策并答疑,医保扶贫政策知晓率明显提高。

(三)持续打击欺诈骗保高压态势,维护基金安全。聚焦医疗保障领域违法违规和欺诈骗保行为,制定专项治理方案,以定点医疗机构自查自纠为核心,严肃查处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骗取医疗保障基金问题,联合市卫健委整治医疗机构不规范医疗行为,大力整治过度检查、过度用药、过度医疗问题,规范医疗秩序,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四)规范医疗服务管理

1.落实国家谈判药品政策落地,确保参保人的用药权益。为更好的保障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确保国家谈判药品的临床供应,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将36种药品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的通知》(桂人社函〔2017〕738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卫生计生委 医改办关于保障36种国家谈判药品临床使用的通知》(桂人社函〔2018〕94号)文件精神,国家谈判药品执行参保人用药申请、备案,两定机构做好国家谈判药品用药和销售记录。

2.医疗机构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根据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及治理高值耗材改革工作方案有关精神,由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卫生健康委组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方案,百色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于2019年12月31日24时起全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

3.落实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治理高值医用耗材的改革部署,根据国家、自治区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以及相关政策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今年先后三次调整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近1000个。

三、整改成效

市医保局通过以大规模、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宣传内容上把政策讲清讲透,耐心做好答疑解惑。在宣传上重点突出保障待遇的提高,以及药品、耗材“零差率”销售和医药带量集团招标采购带来的医疗成本的降低。

(一)打击骗保,老百姓“救命钱”更安全。一是完成全市263家定点医疗机构自查自纠工作,集体约谈全市41家二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负责人,追缴违规问题资金4000多万元;二是完成全市827家定点医药机构的现场检查,拒付、追回医保资金600多万元;三是积极引入第三方配合监管,提升监管效果。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引进第三方专业技术服务公司,对县级33家二级(含二级管理)的定点医疗机构开展现场检查。四是按照“双随机、一公开”方式,抽查40家定点医药机构、1家县级医保经办机构和45家参保单位进行现场或网络监测检查。五是开展以线上活动为主的“打击欺诈骗保,维护医保基金安全”集中宣传月活动,提升群众知晓度和维权意识。

(二)关注群众获得,让医疗改革“红利”辐射更广。今年以来,组织全市245家医疗机构加入广西药品集团采购服务平台,带量采购降低药价取得显著成效。完成签约采购230个医院,合同总签约4835条药品品规,采购总金额4176万元,23个通用药品竞价议价成功,中选价格较广西现行采购价格平均降幅为41.56%,单品种降幅最大二甲双胍,降幅87.62%。经过扩围竞价,25个通用名药品,平均降价59%,降幅超过90%的共有4个,恩替卡韦每片价格由12.10元降至0.2746元,降幅97.73%。第二次国家集采平均降价幅度达到53%,最高降幅达到93%。

篇3

一是提前开展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学习、借鉴省内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经验,积极做好基线调查、政策研究及探索制订方案,为2014年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做好铺垫。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建立价格调整、财政补偿、医保支付等政策支持体系。同时,今年要建立健全以公益性和运行效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将控制医疗费用、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效率、提升社会满意度等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建立县级医院内部以服务质量、数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实行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酬的分配制度,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提升公立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快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建设。明晰县级医院的功能定位,实施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项目,以增强20种重大疾病的救治能力为重点,强化县级医院龙头带动和技术幅射作用,实行远程会诊网络全覆盖,提高县域内就诊率。三是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有效监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研究出台加强公立医院管理的相关意见,统筹公立医院规划设置和功能定位,严格规范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财务监管和医疗质量安全监管,健全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和院长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经济运行分析调度、医疗质量安全监测等制度体系,推行全成本核算和药品集中配送,全面促进医院管理升级、服务升级和效能升级,力争今年实现全市门诊和住院均次费用零增长。

二、实施就医减负工程,降低城乡居民医药费用负担

一是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全市今年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350元以上,政府补助增加到280元以上。调整优化补偿方案,使参合患者享受更多优惠。全面推行新农合大病保险制度,筹资标准人均15元,20类重大疾病纳入保障范围。同时,加快推进支付方式改革,促进医疗机构主动控制费用,引导参合农民基层首诊和分级诊疗。加强新农合精细化管理,合理分配使用基金,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基金使用效率,严厉打击套取、骗取基金等违法违纪行为,确保基金安全。二是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所有纳入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都要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稳步提高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比例。健全基层卫生机构多渠道补偿机制,健全人事分配和绩效考核机制,落实好基层机构综合改革的各项政策。三是推进便民惠民服务常态化、制度化。二级以上医院要继续推行预约诊疗、优质护理服务、检查检验“一单通”、医学影像“一片通”等,开展按病种付费试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在6月底前全面推行门急诊病历“一本通”;各医疗机构要继续抓好“先诊疗后结算”,让群众更加直接感受到改革的实惠。

三、实施卫生强基工程,改善基层卫生服务条件和能力

切实抓好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卫生项目建设,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45处。各相关医疗机构要制定计划,加大组织、实施及监管工作力度,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推进星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创建活动,星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达到30%。完善二级以上医院和基层卫生机构的对口帮扶长效机制,建立双向转诊制度,促进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培养、技术进步和能力的提升,逐步实现分级诊疗、双向转诊。

四、实施健康守门人工程,强化重大疾病风险控制和健康促进

一是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今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从25元增加到30元,村卫生室分配比例不低于40%,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进行补助。继续实施好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严格绩效考核,持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今年全面启动农村“两癌”检查,年内免费检查农村适龄妇女五千名。二是强化公共卫生管理和重大疾病防控。抓好疾控机构、医院、基层卫生机构公共卫生规范化建设,二级以上医院均要规范设置公共卫生科,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都要组建公共卫生指导团队,无缝覆盖所管辖区。加强呼吸道、肠道、自然疫源性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实施艾滋病、结核病综合防治策略,确保不发生爆发疫情。加强免疫规划管理,推进预防接种门诊数字化建设,全年覆盖率达30%。以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和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干预为重点,继续做好国家巨细胞、结直肠癌、脑卒中筛查和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建立完善的慢病监测、发现、治疗、干预一体化模式。加强基层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检出率达到3.5‰。实施妇幼安康工程,推进母婴安全、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妇女儿童疾病防治和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四大行动,降低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三是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培养。完成每个镇卫生院1名全科医生、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名全科医生的转岗培训任务。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建立全科医学科,探索全科医生县管乡用、先入门后培养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实行网格化管理,逐步实现“户户拥有家庭医生,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五、实施科技兴医工程,促动提升区域医疗技术水平

实施科技兴医发展战略,按照省、市的要求,加快省级重点专科及市级重点专科的建设,力争年内创建1个省级重点专科、2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提高我市医疗技术水平。要大力加强卫生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骨干医师学习培训制度,定时间、定数量、定周期选送骨干医师出去学习深造,定目标、定专题、定专家请进来培训指导,大幅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六、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健全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年内实现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6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7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加强中医医疗质量管理,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全力推进国家和省级中医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建设,推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推进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扎实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拓展中医药服务范围。积极运用中医适宜技术及康复理疗专业技术,提高中医药服务量与服务比例。继续开展“中医中药进万家”活动,不断提高中医药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篇4

一、改进行风架桥梁,真心实意听民声。医疗卫生行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医患关系。当前,医患矛盾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们对医疗要求、期望值越来越高,而政府、医院资金投入不足,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产生了医院不能满足患者需求的矛盾;另一方面,医院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执行制度不严格等,拉大了患者与医院的距离,引发了患者的不满。滕州市卫生局在认真分析研究上述两方面情况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医疗条件的改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医疗行风建设是一个亟需解决的热点问题:个别医疗机构和部分医务人员收“红包”、开单提成、开大处方、乱收费等的行为加重了群众的负担,损害了人民群众利益;部分医疗机构就医环境差、服务态度冷硬,影响了医疗效果,也成为医疗纠纷的重要诱因。因不能全面掌握患者的康复情况和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意见建议,无法及时解决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导致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对此,滕州市卫生局着眼提高群众满意度,主动架设医患沟通桥梁,于2012年6月组建了全省首家以卫生行政部门为主导的出院病人回访中心,开展出院病人回访工作。回访工作以“提升服务质量,延伸服务职能,强化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目标,通过电话回访、入户回访等形式,认真听取出院病人及其家属对全市各个医疗机构的意见建议,对患者反映的问题分门别类,按类梳理,逐条解决,按时反馈,架起了患者和医院之间相互了解的桥梁。各市直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也按照部署积极开展回访工作,做到问题及时解决,误解及时沟通,服务延伸开展。从2012年7月至2013年10月,累计回访病人6.37万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累计自行回访病人13万余人,解决各类问题3688个,对36个一线科室、47名医务人员分别给予了相应处理,预防可能产生的医疗纠纷126个。

二、专业回访融真情,扩面回访求实效。滕州市医疗机构服务人口多,每年出院病人约18万人次,病人的情况千差万别。在病人回访中,滕州市卫生局注重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回访要体现温馨,耐心细致;另一方面,避免仅对个别病人调查回访,力求全面掌握真实情况。对此,他们围绕提高回访质量,建立了专业回访队伍,科学设置回访内容和回访样本,确保了回访实效。一是建立专业回访队伍。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业务素养是做好回访工作的前提。市卫生局按照了解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熟悉医院情况、语言表达能力强、沟通技巧好等要求,从全市七家医院选拔7名拥有两年以上护理工作经验的临床一线人员担任回访员。回访员通过查看出院病人各项记录,在准确了解每一个回访对象个人基本情况、住出院情况、疾病的种类、发生的费用、出院时的医嘱等内容的基础上,以健康指导为切入点,了解病人在住院期间对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她们用温和的话语、耐心的倾听、科学的解释,拉近了医生与病人的距离,让病人在真切感受到医院的关心的同时,主动表达真情实感。二是建立回访制度机制。市卫生局在市中心人民医院设立回访中心办公室,配备微机、服务器等办公设施,打造了专业回访平台。建立健全了《出院病人回访工作制度》、《回访管理暂行规定》、《回访中心服务理念》等制度规定,制作《滕州市出院病人回访中心监督卡》,卡上有明确的监督内容和监督电话,病人入院后,将卡发放给病人或家属,使医护人员随时接受病人监督。三是全面设置回访内容。出院病人回访不是单纯的群众满意度回访,回访内容既包括病人出院后的恢复情况、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也包括在医院住院期间对所接触的医生、护士的服务态度是否满意,对医疗质量、服务流程、后勤保障、医德医风、医疗收费的评价及意见建议等,同时还为病人提供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提醒病人回院复诊,实现了对病人医疗服务需求的全覆盖。四是科学选取回访对象。只有从更大范围、各个社会阶层中广泛选取抽查对象,才能使回访群体更具有代表性,才能真实全面反映医疗服务状况。病人回访中心对卫生系统所属21家镇街卫生院、市直3家二级以上医院的出院病人建立了回访库,细分了各个科室,按照随机抽样原则确定回访对象进行电话回访,回访人数不低于出院病人总数的1/3。同时,为增强代表性,回访对象既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社会不同阶层人员,也有老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各镇街卫生院对市回访中心选取后的其余病人开展回访,确保每个出院病人都能参与进来,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回访的覆盖面。

三、原汁原味录内容,不增不减查问题。在有些调查活动中,有人习惯于把了解到的情况、意见建议先进行一番“过滤”、“剪辑”、“包装”,或者刀砍斧削、抹棱去角,或者妙笔生花、添枝加叶。这样上报的内容大都走了调、变了味,也失去了调查回访的意义。在回访过程中,滕州市出院病人回访中心按照“内容原汁原味、问题不增不减”的原则,把出院病人的意见、建议和诉求实事求是地反映上来,真正做到“事”要“实”,“实”要“是”。一是严格问话流程。回访中心制定了问话提纲,要求回访员严格按照问话提纲,实事求是地对每一位病人进行回访,坚持做到不诱导、不提示,完全尊重每位患者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评价权。同时,为加强对回访的监督,对所有回访均进行电话录音和登记。二是规范分类整理。建立了工作台账,对出院病人提出的表扬、批评、意见、投诉等进行登记。截至目前,已有1869名医务人员受到了病陪人的表扬,累计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1226条。三是认真汇总分析。对回访信息做到每日归类、每周汇总、每月形成书面报告,并将汇总分析结果反馈至市卫生局及各医疗卫生单位,同时呈报至枣庄市卫生局和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市纪委以及市政府纠风办。四是定时通报结果。每轮回访结束,市卫生局通过印发《滕州市出院病人回访中心回访情况通报》,总结回访基本情况,对各医疗单位、科室满意度进行排序,通报受表扬人员,公布病陪人所提批评、意见、建议,对反映的问题原原本本反馈给各医院,并提出整改要求和时限。各医院每周一召开全体人员会议,通报本周回访情况和市回访中心通报情况,对满意度高的医护人员公开表扬,对存在的问题通报批评。回访工作成为了滕州市反映医疗服务水平的“晴雨表”。

篇5

近日,记者参加的2014英特尔医疗行业峰会就是这类圈子的交流会,会上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80多家医疗机构信息化负责人、行业专家,以及包括北大医信、东软、海纳、联想、天健、卫宁在内的多家软硬件合作伙伴。他们分别对如何通过端到端信息化解决方案推动医疗信息技术发展进行了交流探讨。而像这样的行业讨论会英特尔每年会举办很多场,不仅为各行业专家提供了交流机会,也推进了自身和行业的发展。借此之际,英特尔还了《英特尔医疗行业解决方案建议书》,专门针对当前医疗行业需求,提出了端到端信息技术参考指南,包含了从前端移动设备部署到后台数据中心构建,以及技术部署策略及真实案例分享。

从本次峰会的内容来看,目前全球医疗有三大趋势。一是医疗信息网络化,从医院到社区一直到家庭。二是医疗共享,即所有人团结在一起作为一个团队进行合作来提供医疗服务。三是个性化医疗服务,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状态、数据、基因序列来定制化地进行诊疗。而在这其中,信息技术与医疗发展的深度融合势在必行。“随着医疗系统积累了大量临床数据,我们不仅仅需要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支持医院的管理和临床决策,而且需要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进行集成,从而完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温州医科大学联想智慧医院研究院院长潘传迪说:“今年医疗机构建设的重点就是构建与各应用系统协同集成的临床数据中心,并通过高效、稳定的终端设备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呈现,帮助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面对这样的趋势,英特尔等IT、医疗行业的企业能做的就是构建这种从前端到后台的信息化支持。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移动技术渐渐进入高速成长阶段,而移动医疗解决的方案成为协同医疗当中最重要的手段。在展区,可以看到多家合作伙伴展出了装有各类移动医疗应用的英特尔架构的商用平板电脑,涉及医生查房、护理辅助、医疗物联网、病人床旁终端等诸多方面,这也是英特尔近年来针对如何提高医疗效率、工作便捷性、数据准确度进行发力的重要方面。据悉,目前英特尔已经在协和医院、北京肿瘤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等众多医疗机构部署试点移动医疗。

篇6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更快更好更方便服务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为导向,围绕放管服改革工作,统筹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服务理念、制度、作风全方位和深层次变革,着力打造“宽进、快办、严管、便民、公开”的服务模式,努力打造高效的医疗保障经办业务办事环境和优质的营商环境。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大众。坚持改革创新、上下联动。坚持问题导向、纾堵解痛。坚持对标先进、长抓不懈,促进医保从业人员素质全面提升,政务服务工作达到一流水平,营商环境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任务目标

(一)落实便民惠民措施和放管服改革要求

1、简政便民,简化流程

(1)取消各类非必要盖章及证明材料。凡通过医保系统能够获取的信息,无需参保人员重复填报、提供。参保人员办理门诊慢性病鉴定、市外转诊转院、异地急诊报销、异地居住备案手续时,取消所在单位(学校、居委会)盖章或非必要证明材料。

(2)简化异地就医备案程序。参保人员办理异地居住备案手续时,直接备案到居住地市(地级),不再选择具体医疗机构,备案有效期内可在备案就医地任意一家联网医疗机构就医结算。

(3)规范异地非联网结算医疗费用报销材料。参保人员在市外就医非联网结算的医疗费用,先由个人全额垫付,出院后凭有效住院票据、病历复印件、医疗费用明细清单及《市基本医疗保险转诊转院审批表》(限转诊转院)到参保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审核报销。

2、提速增效,缩短时限

(1)缩短定点医药机构结算时限。各医保经办机构在审核定点医药机构按时报送的结算材料后,及时做好结算。结算时限由20个工作日缩短为15个工作日。

(2)缩短医保个人垫付费用报销时限。参保人员报销暂缓结算、异地非联网结算费用的,经医保经办机构审核确认后,要及时将报销费用打入参保人员账户。个人报销时限由30个工作日缩短为22个工作日(涉及可疑票据需实地稽查或外地协查的除外)。

(二)扎实做好医疗救助和医保扶贫工作

1、贫困人员全部纳入医保覆盖范围。落实缴费财政补贴政策,积极组织贫困人口参保;开展“五提高、一降低、一增加、五减免”,25种大病专项救治、意外伤害、特殊药品扶贫医疗保险政策。

2、完善医疗救助体系。进一步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与22家救助定点医院完善服务协议,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纳入医疗救助范围。

3、落实大病兜底政策。结合“大病集中救治一批”,对经过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报销后的个人负担医疗费用,通过财政出资设立的“大病兜底资金”再次给予补助,将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90%、慢病门诊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80%,确保绝大部分贫困人口个人自付医疗费用负担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

(三)切实提高协议管理服务水平

1、合理确定总控指标。为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规范协议管理医疗机构服务行为,保障参保人员基本医疗需求,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增幅调控”的原则,根据当年基金收支预算及上三个年度基金决算情况,在预留当年异地就医医疗费用、门诊统筹医疗费用和医疗保险费用控制风险储备金后,结合医疗机构级别和服务范围等因素,细化制定总控指标。

2、强化监督管理,严格履行医保协议。通过开展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明查和暗访、举报查处等监管工作,加大对履行医药服务协议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经办机构每年开展专项重点检查不少于3次,对每家医疗机构至少开展2次实地日常检查。

(四)进一步扩大异地就医联网覆盖面

将符合条件的二级医疗机构纳入异地结算管理范围,继续扩大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数量。积极落实“三个一批(简化备案纳入一批、补充证明再纳入一批、便捷服务帮助一批)”要求,切实解决我市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和外地参保人员来我市医疗机构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全覆盖问题。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局长、党组书记同志为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优化营商环境确保放管服改革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同志为专职联络员。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落实工作责任

认真贯彻执行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认真梳理排查问题隐患,设立工作台账,将工作任务清单化、项目化,细化时间表,督促任务分解落实,确保不出问题。

篇7

[关键词] 患者ICE调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19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4(c)-0042-04

Study on the effect of patients ICE investigation in improving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for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HE Chong-hui LIANG Yan CHEN Yong-hong JIN Xin TAN Wen-qing LI He-lin

Department of General Practice,Longhua New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 of Shenzhen City Mission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Shenzhen 51811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atients ICE investigation in improving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for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Methods 2100 patients in 21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from March to June 2014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s,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conventional intervention group)1050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patients ICE investigation group)1050 cases,then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for various items,disease and treatment cognition and treatment efficacy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and at different time after the intervention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s of observation group for various item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the disease and treatment cognition and treatment efficacy at different time after the intervention was better than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at the same time,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all P

[Key words] Patients ICE investigation;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atisfaction degree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作为最基层的医疗机构,与社区居民的接触更为紧密,同时对社区居民的健康干预也更为细致,其社会应用价值广受肯定,但是其也存在着较多亟需改进的地方,如服务满意度及患者对服务质量提升的需求满足等,因此如何进一步提升患者对社区服务中心的满意度即成为研究改进的重点方面[1-2]。而要达到较好的改进效果,对于患者需求的了解则是必要前提。本文就患者ICE调查对提高社区服务中心满意度的效果进行探讨,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1家社康中心2014年3~6月的2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均为社康中心就诊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组)1050例和观察组(患者ICE调查干预组)1050例,所有患者均排除不能自行填写问卷及不能积极配合调查研究者;患者均为连续于此社康中心就诊≥3次。对照组的1050例患者中,男性568例,女性482例;年龄20~75岁,平均(57.9±8.9)岁;疾病种类:糖尿病患者363例,高血压患者280例,慢阻肺患者243例,其他患者164例;文化程度:小学142例,初中287例,中专286例,高中240例,大专及以上95例。观察组的1050例患者中,男性572例,女性478例;年龄20~77岁,平均(58.1±8.6)岁;疾病种类:糖尿病患者366例,高血压患者282例,慢阻肺患者239例,其他患者163例;文化程度:小学144例,初中290例,中专283例,高中239例,大专及以上9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种类和文化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积极配合调查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的干预方式进行干预,即进行常规的疾病诊治、治疗用药告知、疑问解答及基础生活干预等。观察组则以患者ICE调查结果为指导对患者进行干预,于第1次就诊时即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干预措施,制定的措施具有针对性,具体步骤为调查前进行统一培训,由护理组做为调查员,要求调查人员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熟悉调查资料、表格的填写,发放并收集调查表,但填写过程中无须陪同,另外,对医生做好全科医疗服务理念的培训,按照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设计并改善服务流程,于患者第2次及第3次就诊时实施,并再次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对各个方面的满意度及干预前、干预后不同时间的疾病及治疗认知度、治疗效能感。

1.3 评价标准

所有调查均于患者第1次、第2次及第3次就诊时完成。①满意度调查表主要对患者的服务态度、沟通能力、就诊水平、医疗环境、自身需求的满足程度进行调查,调查中的每项指标分别采用5级标度法,即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各单项指标总满意=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②疾病及治疗认知度问卷包括对于疾病基本情况及其相关治疗知识、自我注意事项方面的要点等内容,问卷评分范围为0~100分,其中≥90分、70~89分、60~69分及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各个方面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服务中的服务态度、沟通能力、就诊水平、医疗环境、自身需求满意程度的总满意率分别高于对照组(P均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不同时间疾病及治疗认知度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疾病及治疗认知度评估中总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不同时间(第2次及第3次就诊时)观察组的总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不同时间治疗效能感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治疗效能感很高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不同时间(第2次及第3次就诊时)观察组的很高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均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不同时间治疗效能感的比较[n(%)]

与对照组同时间段比较,*P

3 讨论

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是最基层的医疗保健机构,对于此类机构的相关研究并不少见,而其作为最基础的医疗机构,面对的问题较多,其中患者对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综合素质亟待进一步提升均是常见的重点干预方面[4-5]。根据上述要求的变化,“人本位”医疗越来越受重视,因此如何既达到有效的疾病控制及治疗效果,又实现兼顾患者心理、情绪及其他生存质量相关问题的解决,成为评估其服务效果的重要依据性指标[6-8]。另外,随着患者对各项服务要求的提升,患者除对治疗效果的要求不断提升外,对于医疗机构的其他服务,如服务态度、沟通能力、就诊水平、医疗环境、自身需求的满足程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如何提升医疗服务的综合满意度也成为评估其服务质量的重要参考方面[9]。

临床上,在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中采用的服务模式较多,其中ICE模式是近年来临床中新兴的一类模式,其以“了解患者的ICE是想法、主意(idea),担心、顾虑(concern),期望、期待(expectation)”为前提,变被动工作为主动,以患者为本,患者最佳利益为依归,尊重患者自,合理的干预和管理患者的期望值[10-11]。因此本模式更为符合患者作为整体人对综合状态的需求满足,其通过综合评估患者各方面的需求的方式,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也使医师及护理人员能够更准确地了解患者求医的原因,从而为患者的诊治及其他服务制定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12-15],使患者对医护人员更为信赖,对医疗方案的配合程度也进一步提升,同时也更愿意接受全科医生的治疗措施,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达到较好的医患及护患关系。

本文中笔者就患者ICE调查对提高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满意度的效果进行观察研究,并与常规干预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以患者ICE调查结果为指导进行的针对性干预措施更适用于社康中心就诊患者,主要体现在以其为指导制定的干预措施更好地提升了患者对于服务态度、沟通能力、就诊水平、医疗环境、自身需求的满足程度的满意程度,同时患者的疾病及治疗认知度、治疗效能感也得到更大幅度的提升,而这两方面是有效保证患者心理健康甚至生存质量提升的重要方面,从而肯定了患者ICE调查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应用价值。分析原因,与患者ICE调查为干预措施的有效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有关,其对患者的想法、顾虑及需求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评估,因此在制定干预措施的过程中将其充分融入其中,患者接受到的服务措施更为细致及具有针对性,患者自我感觉受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治疗信心及接受到的治疗信念感均随之改善[16-18],故其对于临床各项服务的信赖程度也更高,随之对此种服务的各方面满意程度也即更高。

综上所述,患者ICE调查可辅助改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各项服务效果,对于提高患者对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满意度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金燕,范学工,蒋利平.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居民满意度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5,22(2):7-10.

[2] 熊淑君.某大型综合医院直属社区门诊开展预约诊疗服务的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3):472-474.

[3] 胡荣,詹莉,陈月娇.乡镇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及需求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9):1044-1047.

[4] 方琳,欧少颜.从化市社区妇幼保健服务满意度调查分析及思考[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5,26(1):119-121.

[5] Wu Q,Chow JC.Social service utilization, sense of community, family functioning and the mental health of new immigrant women in Hong Kong[J].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2013,10(5):1735-1746.

[6] Hasche LK,Morrow-Howell N,Proctor EK.Quality of life outcomes for depressed and nondepressed older adults in community long-term care[J].Am J Geriatr Psychiatry,2010,18(6):544-553.

[7] 李丽清,卢祖洵.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综合评价方法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13-16.

[8] 张培芳,李宁秀,任晓晖.成都市2008-2012年社区卫生服务居民满意度变化趋势与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2):2579-2583.

[9] 王蕾,路孝琴,牛茜,等.北京市海淀区社区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及满意度调查[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4,31(5):319-322.

[10] 米婧婧,周梅,姜润生,等.昆明市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调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31(11):815-818.

[11] 卢楚虹,王培席.基于结构方程的社区卫生服务利用者满意度模型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4,31(5):777-780.

[12] Tang L.The Chinese community patient′s life satisfaction,assessment of community medical service, and trust in community health delivery system[J].Health Qual Life Outcomes,2013,11(3):18.

[13] 刘尚辉,霍妍,曹阳.沈阳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者满意度调查与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4):395-397.

[14] 马茹君,王法艳.安徽省某地区居民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程度及满意度调查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30(2):16-18.

[15] 高宏宇,曹颖,马亚楠,等.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城郊居民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6):28-30.

[16] 谭姣,马国燕,郑兴荣,等.西安市社区卫生服务居民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5,26(6):51-53.

[17] 宋徽江,杨丽萍.某区域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与满意情况浅析[J].中国卫生资源,2015,18(6):416-418.

篇8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garyding2000”为你整理了这篇医疗保障局营商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指标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一、基本情况

市医保局配合市卫健委完成“包容普惠创新-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医疗福祉”指标的评估工作,根据市卫健委要求和工作职能,我局根据国家和省、市工作部署,采取四项措施,积极配合卫健部门有序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一是完善医保支付,积极促进医疗联合体建设;

二是完善医保支付,积极促进远程医疗服务;

三是报销比例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引导群众基层首诊合理就医;

四是规范异地就医备案服务,方便群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疗费用。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完善九江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政策,参保居民门诊就医发生的医保统筹费用,县、乡(镇)、村(社区)医联体(医共体)的医疗机构可统一打包与当地医保经办机构结算。九江市医疗保障局、九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九江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经办操作细则的通知》(九医保字[2020]41号)。

(二)建立九江市第一批“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保支付政策,将互联网(远程)复诊(项目编码:1110200002)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由医师通过医疗机构互联网(远程)医疗服务平台,直接向患者提供的常见病、慢性病复诊诊疗服务等,医保实行定额支付:三级医疗机构13元/次、二级医疗机构9元/次。

切实落实江西省医疗保障局文件要求,印发了《关于转发〈江西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制定第一批“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通知〉的通知》(九医保字[2020]67号)文件并抓好落实。

(三)拉开报销比例向基层就医倾斜。一是九江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居民在市内一级医疗机构、二级医疗机构、三级医疗机构住院的基本医疗保险起付线分别为100元、400元、600元,报销比例分别为90%、80%、60%;在市外住院的起付线为600元(办理转诊转院的)、800元(未办理转诊转院的),报销比例为50%(办理转诊转院的)、40%(未办理转诊转院的)。二是九江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职工在市内一级医疗机构、二级医疗机构、三级医疗机构住院的基本医疗保险起付线和报销比例均实行了差异化,基层医疗机构起付低,报销比例高。三是九江市城乡居民门诊统筹,参保居民在市内乡(村)级医疗机构的门诊费用按65%比例报销,在县级中医院门诊中医药治疗费用按40%比例报销;因高血压、糖尿病在县级医疗机构的按50%比例报销。

完善了九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转发〈江西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业务经办管理规程(试行)〉的通知》(九人社发[2016]32号)、《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九江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九府厅发〔2015〕12号)、《关于进一步完善九江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经办操作细则的通知》(九医保字[2020]41号)三个与医保支付相关的文件。

(四)规范异地就医备案。九江市城乡居民医保、城镇职工医保的参保人员,到九江市外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省内或跨省)住院治疗,经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办理信息备案手续后,可在异地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住院医疗费用,个人无须先行垫付应由医保基金支付的医疗费用。

切实落实省级文件,九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九江市财政局《关于转发〈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西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经办规程(试行)的通知〉的通知》(九人社发[2017]20号)、九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转发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备案经办服务规程(试行)〉的通知》的通知”(九人社发[2017]43号)。

三、工作成效

(一)实施城乡居民门诊统筹制度,拉开城乡居民医保和城镇职工医保的报销比例,建立九江市第一批“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保支付政策,进一步完善了医保支付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的政策,方便群众门诊看病,引导群众就医基层首诊,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分诊诊疗制度落实推进。一是增强共济,加大了慢病人群的保障力度。通过实施门诊统筹,取代了原个人账户的门诊保障模式,门诊基金统筹集中使用,增强了共济功能,对年老体弱者治疗多发病、慢性病的年度报销不封顶,加大了门诊保障力度,激活了门诊基金使用效率;二是加强基层,发挥了基层医疗机构作用。贯彻落实国家医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把乡村基层医疗机构作为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对基层医疗机构远程会诊纳入医保报销,调动基层医疗机构发挥作用,引导广大群众基层就医,看小病不出村;三是支持中医,弘扬了祖国传统医学。把门诊统筹报销范围扩展到县级中医院的中医药治疗费用,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和重大疾病康复中的积极作用;四是统一结算,促进县域医联体建设。门诊统筹以县级为单位统一管理,基金以乡镇为单位包干使用,将“县级中医院、乡镇(街道)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村(社区)卫生室(卫生服务站)”作为一个整体,统一结算医保费用,有力推动了县域内医共体建设和乡村基层医疗机构的一体化建设,促进了县、乡、村三级基层医疗机构的医联(共)体的联动合作,进一步建立健全落实分级诊疗的规范和秩序,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看病就医。

(二)异地就医备案成效明显。九江市参保人员到九江市外就医住院治疗人数显著增强,医保基金支付费用也显著增长,极大地方便了参保人员异地就医需求。 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市共为41538位参保人员办理了异地就医备案上报工作,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情况:九江参保人员到省外异地就医,医院住院29530人次,共发生住院医疗费用67774.55万元,医保基金支付40978.15万元;同期外省异地人员到九江医疗机构就医,医院住院10965人次,共发生住院医疗费用13250.83万元,医保基金支付5676.03万元。其中,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情况:九江参保人员到省外异地就医,医院住院21109人次,共发生住院医疗费用48184.34万元,医保基金支付28974.88万元;同期外省异地人员到九江医疗机构就医,医院住院8285人次,共发生住院医疗费用9638.4万元,医保基金支付4078.68万元。

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情况:九江参保人员到省外异地就医,医院住院10319人次,共发生住院医疗费用24304.21万元,医保基金支付15722.01万元;同期外省异地人员到九江医疗机构就医,医院住院3960人次,共发生住院医疗费用5088.97万元,医保基金支付2151.51万元。

四、存在的问题及主要目标措施

(一)问题和难点

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保的差异化报销比例,我市已分别从2015年、2017年就已实行,但对促进推行分级诊疗的作用有限。在“治好病”和“多报销一点”的选择上,人民群众看重的还是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更加注重是能够治好病。《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九江市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九府厅字〔2016〕124号)文件明确:到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基本形成,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城市全科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达到60%以上,居民续约率达到85%以上。全市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率进一步提高,力争县域内就诊率90%左右,力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达到65%以上,就医秩序更加合理规范。到2020年,逐步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体人群,使每个家庭都拥有1名全科医生,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保障机制不断健全,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市情的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分级诊疗。

(二)主要目标措施

一是形成完善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二是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三是加强全科医生签约服务,重点是要做实全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保通过对在不同等级医院就医的参保人员给予不同比例报销,采取报销比例差异性来引导群众就近就医。如: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对在统筹区内的一级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住院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分别为:95%、90%、85%,按转诊转院规定转诊到统筹区外的三级医院住院的报销比例为75%,未按转诊转院规定自行到统筹区外的三级医院住院的报销比例为60%;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对在统筹区内的一级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住院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分别为:90%、80%、60%,按转诊转院规定转诊到统筹区外的三级医院住院的报销比例为50%,未按转诊转院规定自行到统筹区外的三级医院住院的报销比例为40%(比统筹区内三级医院少报20个百分点)。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保的差异化报销比例,我市已分别从2015年、2017年就已实行,但对促进推行分级诊疗的作用有限。在“治好病”和“多报销一点”的选择上,人民群众看重的还是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更加注重是能够治好病。分级诊疗制度能否顺利推行,关键还是要提升县级以下的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能够为群众看好病,能够让群众看得起病,获得群众的信任和满意,群众自然会选择就近就医,而不会舍近求远去看病就医。

五、下一步工作考虑

(一)2020年底前推进实施医疗保险基金市级统收统支,统一全市医保基金征缴和支出,实现政策标准、基金管理、定点医药机构管理等全市统一,增加全市共济能力。

篇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3年开始试点以来,整体发展状况良好,到2008年,已经实现了对全国农村的全面覆盖。然而,在广大贫困地区,因为资金投入不足,卫生人才匮乏等原因,贫困地区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如何使新农合制度更适应贫困地区的现实情况、真正解决贫困地区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究。

一、印江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现状分析

(一)调查地点及样本情况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铜仁地区西部,辖17个乡镇,总人口42.8万。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9.1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2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10元,为国家级贫困县[1]。样本取自印江县沙子坡镇、峨岭镇,并随机抽取其辖区内六个行政村作为调查子样本。在问卷发放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定点偶遇和入户调查等方法抽取了112位样本对象,并发放问卷110份,收回问卷104份,其中有效问卷96份,问卷有效率达92.3%。调查对象中,各村样本所占比例分布较为均匀,年龄主要以20岁、40岁、60岁三个年龄段为主。

(二)印江县新农合制度的实施现状

从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来看:印江县筹资渠道较单一,筹资水平仍属于贵州省较低水平,未得到有效利用的结余较多;其次,上级政府给下一级政府制定“参合率指标”任务并层层累加从而实现参合率86.3%、90%、96.7%的增长,农民存在“被参合”的现象。从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状况来看:定点医疗机构四级阶梯模式中的村卫生室一级形同虚设,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人均医疗资源不足。现有定点医疗机构缺乏专业医疗人才,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硬件资源的配置远远不能满足就诊者的需求。从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度评价来看:参合者中的高收入人群对报销总额上线满意度较高,而低收入人群则多数表示不满意;在仅有的43.5%了解新农合报销范围的人当中,多数表示并不满意;同时当地农民对现有的每人每年20元的自缴资金相对满意,对于30元或更高的自缴金额则由于收入有限不愿接受。村民普遍反映现有的网络、媒体等宣传方式缺乏实质性效果,多数参合者对新农合政策表示不了解。

二、新农合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从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及农民自身分析

首先,当地恶劣的交通条件导致农民村内和村外就医的时间成本和额外的交通费用成本居高不下。其次,各级政府的财政能力影响其对新农合的资金投入,有限的医疗投入也影响着医疗服务的输出效果。此外,当地的村民思想落后、维权意识薄弱,也造成了自愿参合原则受到严重威胁、新农合制度赋予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二)从新农合制度本身及经管部门工作的落实情况分析

1.新农合制度规范显现出“一刀切”弊端首先,各级政府补偿未考虑到贫困地区在经济条件、医患关系等方面的特殊性,因而导致相同补助水平下,农村贫困地区新农合制度的实际输出效果与其他地区存在显著差距。同时,报销总额上限的设定也未能考虑贫困农民对医疗价格十分敏感的这一事实,导致部分农民未能从这一上限中获得足够的补偿,反而缓解了那些相对富裕的农民的医疗负担。

2.政策规定过于原则化,缺乏实际操作性首先,当地关于大病统筹政策规定没有对住院这一标准进行明确规定,因而各级部门、医疗机构对此落实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同时,由于不同的落实方式又会影响到其他部门的利益和参合农民的质疑。其次,当地关于慢病、特殊病的补偿政策未能考虑当地农民的文化和意识水平,烦琐的认定和审核程序使得多数农民无法从这一政策中真正获益。

3.监督机制不健全,缺乏职能履行的外在动力从当地新农合相关机构的设置来看,现有的内设型的机构设置模式不能有效地实现职能履行的内部监督作用,同时,由于类似意见箱、举报电话等监督途径未能接近基层患者和农民,使得外部监督同样严重缺失,因而导致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在工作上的不负责任。

(三)从定点医疗机构的实际条件及工作落实情况分析

1“.工薪不对等”造成新农合相关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下降据了解,新农合工作落实后,各定点医疗机构并未因增添了相应的新农合工作而获得其他的额外薪酬或补助,在工作量加大的同时,反而会经常因为工作失误造成自身利益的损失,从而影响其工作的积极性。

2.定点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失职,未能发挥引导和辅助作用由于缺少监督机制和相应的薪酬激励,在各定点医疗机构的新农合相关工作落实中,工作人员没能做好相应的引导和辅助工作,如在费用报销过程中讲解新农合政策等,因而导致患者未能在就医过程中加深对新农合的了解和认可。

3.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存在资源的相对过剩现象村、镇两级定点医疗机构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有限,无法满足农民就近医疗的需要;县级医院的资源虽相对较多,但随着就诊人数的增加又无法完全满足人们的就医需求,从而“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政策目标未能实现。

四、关于提高新农合制度在贫困地区实施效果的对策探讨

(一)加大宣传,提升农民的参合意识首先,政府应预留新农合政策宣传专项资金,构建政策宣传媒介和相应的人力资源体系,并加强对相应人员的培训。同时,深入了解信息接受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宣传方案,创新宣传形式,使用“人际宣传为主,大众宣传为辅”的宣传手段,提高农民的对政策的了解程度。

(二)因地制宜,构建合理的政策体系

1.拓展筹资渠道,优化筹资比例首先应该拓展社会的志愿供给。政府可建立新农合慈善基金会,鼓励企业和个人开展慈善捐助,扩大基金统筹额。此外,若参合者是某一乡镇企业的员工,政府可规定用人单位按比例缴纳一定的参合基金。其次,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资金下拨过程中,应对贫困地区予以倾斜,调整筹资比例,降低农民出资额度,提高政府补贴力度。

2.结合实际,制定更为合理的补偿标准应构建差额的补偿机制,加大对贫困人口的扶持力度,例如,提高对“五保户”家庭、慢病、特殊病患者的补偿比例和范围。此外,应降低对慢病、特殊病患者的实际准入门槛,改原有的自愿认定为上门认定,同时相应简化相关的年审和报销程序,从而使患者得到更多的实惠。

(三)统筹兼顾,完善新农合运行机制

1.实施激励政策,提高新农合相关人员工作积极性针对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政府部门要找到促进工作绩效的激励机制,满足其对经济利益的需要,从而提高工作积极性。同时,还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建立一种双方的长效合作机制,形成统一的社会价值观,共同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努力。

2.完善监督机制,强化经管部门自主性首先,应通过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的定期审查、财务核算、建立资金跟踪监督制度,完善上行监督;其次应提高下级单位的独立性,在面对县合管站不合理的政策要求或察觉其基金运行存在纰漏时,应及时与其沟通解决,以提升下行监督效果。

(四)全面协调,强化医疗机构输出效果

1.减少定点医疗层级,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为解决村级定点医疗机构形同虚设、乡镇医院资源有限的问题,建议将村级定点医疗机构的有限医疗资源分配到乡镇级定点医疗机构,以此来平衡医疗资源在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的配置,减小经管机构的协调压力。在乡村一级可以实行医疗服务的“共同治理”,推进医疗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形成,让有一技之长的村医等乡村精英人物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建立具有乡村特色医疗服务体系。

篇10

【关键词】 不完全合约;权力配置;满意度

因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导致的交易费用的存在,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活动或明或暗地涉及到合约,当交易费用足够大时,合约不可能是完全的。医院提供医疗服务和患者购买医疗服务的行为同样涉及到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不完全合约,了解不完全合约就有很大的必要性。

一、不完全合约理论

哈特提出的企业理论与科斯理论有所不同。哈特认为企业之所以存在是由于人们不能签署完全性合约,因而用权力或控制权配置来取代市场交易是经济行为。以往的经济理论并非将权力置于恰当位置。哈特指出尽管交易成本理论最接近于不完全合约体系,因交易成本理论也十分重视签约成本及合约的不完全性,它并未强调权力的重要性或制度安排就是要设计人间的权力配置格局。交易成本经济学强调了非零交易成本的存在对经济行为的影响,但一类特别但非极端的非零交易成本情形――存在无限大交易成本的情形――却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无限大交易成本的情形并非偶然,其一般普遍性使得非无限大交易成本反倒成为偶然,它并非极端。哈特与科斯的不同是前者看到了无限大交易成本的普遍性并将其作为制度分析的一般性前提。当交易合约不完全时,交易成本就是无限大。在实际交易过程中,存在未来不可预见性,语言非精确性,计算成本及协议签署成本等,这使得人们只具有有限理性。

有限理性人难以事先考虑到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任何合约也不可能将未来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形都包罗殆尽,更谈不上在合约中事先规定好在这些情形下合约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一旦在合约执行中出现原来没有事先考虑到的情形,合约中的一方就可能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损害他方利益而获利,即使事先可能将所有情形包括在合约中,信息不对称也会导致逆选择,即使事先信息是完全的,事后信息的不完全仍会导致道德风险,因为监视合约的执行情况存在成本。最后,人类语言的有限沟通能力及合约可能是非纳什均衡都会导致合约难以达成权利义务的完全界定与实施。现实中的合约大多是非完全的,由于有限理性,合约不可能阻止机会主义行为。合约不得不放弃上述努力,只写出有可能想象到的情形下之权利义务界定,这就是非完全合约的本质特征。由于合约的非完全性,签约双方有必要向对方提供激励,使之尽量采取有利于己方的行动。不完全合约可通过下述方式协调组织行为:

1.关系合约。关系合约是将签约者间的关系结构化,签约者们不必在行动的具体细节上,而是在行动目标上,在适于广泛情形的一般性规定上,在当事先未预见的情形出现时决定如何行动的适用准则上,在可采取之行动范围边界及谁有权采取行动上和当发生争执时可采用的解决争议问题机制上达成协议。一般而言,当完全合约具有很高的成本或完全不可能时,实际合约常采用关系合约。这类合约将关系结构化并设定共同预期,并且建立起用于制定决策、分摊成本和分享收益的具体机制。

2.隐性合约。尽管合约是不完全的,签约者们可能不能说清楚但却可以共同预期到他们间的关系,这就直接引出了隐性合约概念。典型的隐性合约就是人们常说的“企业文化”――他表现为一系列价值观、思维方式及应如何进行工作之信念的共享。“企业文化”是隐性合约的集中表现,这说明了为什么改变企业文化会是相当棘手的事:因为改变企业文化意味着打破旧的合约并以新合约取而代之,隐性合约并不明确议定其中的隐性原则使得这种改变困难重重,这也解释了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资产重组与企业兼并过程中的合作障碍现象。由于隐性合约不可能通过法律来实施,它没有文本,事实上根本没有任何字面性的合约规定条款。隐性合约必须依赖于实施机制,它必然是纳什均衡。

3.权力配置。尽管合约难以预见到签约方的所有行为,但有一点是可以预见,即理性人总是会利用有利机会为自身谋利。掌握权力的人,会利用权力范围许可下的各种机会为自身谋利,如掌握了企业控制权的经理人员会利用权力享受出国、分房和各种灰色收入的好处。不完全合约可以通过权力分配格局的调整来激励签约者的行为。行政权力配置是市场交易的替代。不完全合约对权力分配的原则而非具体运用细节进行规定,是取代市场交易的有效机制。

二、权利配置与医疗服务

表面上看,除了关于重大手术才需要监护人或者亲人签字的实体合约外,一般性的疾病,医患之间并未有书面上的合约。事实上,医生和患者之间就医生治好患者的病也有一个心理合约存在。由于完全合约的费用巨大而导致这种心理合约也是不完全的。在当下的医疗服务买卖中,医生享有诊断权、判病权和处方权等重要权利,并且这些权利并未得到有效的监督和评估。一方面这类合约将权利过于偏置于一方,另一方没有讨价还价能力,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的不良后果;另一方面由于承诺需要成本,当医生的工资一定的情况下,面对患者的疾病,医生没有动力做深入诊断和寻求完善的治疗方案,在患者期望医生治好自己疾病的心理合约上,医生由于成本的压力会采取机会主义行动,导致患者不得不付出更多的花费寻求医疗服务。医生享有的权利的具体分析:

1.诊断权。在医生享有诊断权而没有相应的制衡权利存在的时候,医生会充分利用医院里的医疗器械,全方位的对病人进行诊断,在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医生作为理性人总是会利用这种权利为自身谋利,由于每个器械的使用都有相应的价格,增加患者的支出。

2.判病权。鉴于医生都有自己的知识局限性,不可能每次都能准确判断出患者得的是什么病和严重程度,导致误判,在此情况下,虽然花了钱买了药,病情并没有治愈或好转,甚至导致病情加重,如果患者考虑换医院和医生,将会重新进行诊断和治疗,这些都会增加患者的医疗服务的重新花费。

3.处方权。在医生正确诊断出病人的病理的情况下,医生会选择医院内部药房中的药物。由于可供选择的治疗同一种病的药物的范围较宽,在医院药房的独特优势诱惑下,每个药品生产商都想把自己的药品打入医院的药房,不菲的公关费用不得不花费在争夺把自己的药销售进医院的权利,这些费用又被厂家作为成本加到价格当中,患者在购买这些药物的时候,不得不为这些公关费买单。

三、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1.建立医生服务满意度体系。由患者在接受完医疗服务后,针对自己对医生的服务水平的满意度给予评级,具体的衡量指标为治愈时间长短和患者购买医疗服务的相应花费,据此分别把满意度分为四级(如下图示)。

一表示:疗效好并且费用低。这种医生是我们各个医疗机构所需要的。

二表示:疗效好但是费用高。这种医生的看病费用的较高的原因我们需要调查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加以克服。

三表示:疗效差但是收费也低。这种要对相应的医生进行再深造,提高医疗专业素质,如果不能培训,取消医师资格证。

四表示:疗效差并且收费很高。这种要解决费用的问题,还要对相应的医生进行再深造,提高医疗专业素质,如果不能培训,取消医师资格证。

通过建立医生个人的专业知识衡量指标并对其进行信誉评定,确定该医生在医疗行业的声誉。以此评级减少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减少医生在不完全合约中享受过多的权利而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虽然我国的医疗机构也有信誉评级,主要评级指标为医院拥有的床位数、提供的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承担一定的教学、科研任务。这些指标的缺点是没有具体衡量到医生的医疗服务水平和患者购买并享受医疗服务的成本和收益。

2.优化医疗机构管理体制。医生作为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的直接参与者,是医疗服务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医生作为医疗机构的生产要素的投入,不得不受医疗机构的现实约束,医疗机构只有严格选拔合格的医生并对其严格考核才能保证医疗服务的质量,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创造更多利润,维持和提升医疗机构声誉和质量。

3.建立医生声誉统一市场。通过每个医疗机构对医生声誉的评级,把医生声誉评级信息到网上,通过市场的自由竞争,保证优秀的医生得到优厚的薪水,淘汰滥竽充数的医生。为了便于每个医疗机构对医生的评级具有可比性,需要医疗机构认真执行评级过程和处理评级结果,传递给市场真实的医生个人声誉信息,满足市场和医疗结构的鉴别和使用,维护医疗服务供给者和需求者的利益。一个合格的职业医生,必须符合以下行为规范:

第一、职业医生是从事专门职业的人,主要对自己的职位负责,不对某个医疗机构负责,也不依附或忠诚于某个医疗机构或个人,有从业选择的自由,具有流动性,可以在市场上遵循价值规律合理流动。

第二、职业医生是一种异质性人力资本,具有高度稀缺性、高生产效率的特点和有一定的市场价值,其市场价值的高低取决于所运营的企业规模、当前业绩以及历史业绩表现。职业医生的业绩表现越好,其市场价值越高,如果表现太差,其市场价值将逐渐降低,甚至完全消失,也就意味着职业生涯的终结。

第三、职业医生是专业化的特殊人才,依靠受到的专业诊断患者的疾病的技能投入到医疗服务行业,其行为必须符合特定的专业标准。现代疾病的种类更多变异更快,新知识大量涌现,还要求职业医生必须善于学习,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已,以符合特定的专业要求。

第四、职业医生应尊重并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体现出充分的敬业精神,这是作为职业医生的最基本要求。

第五、患者利益第一。职业医生的基本职能就是治病救人,未经患者同意,不能出卖患者所患疾病和治疗信息,以免对患者造成精神和名誉伤害。

第六、公私分明,不利用职务之便为个人谋取私利。当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时,能利用法律和市场手段维护自身的利益,协调医生、患者和医疗机构三者的利益关系。

参考文献

[1]蒲勇健.不完全合约理论:制度经济分析的新前沿[Z].中国经济网.2004

[2]哈特.企业、合约与金融结构[M].费方域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

[3]祝婕.我国药品价格虚高的原因分析及治理[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