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管理培训范文
时间:2023-10-09 17:12: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用风险管理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信用风险管理;KMV模型;CreditMetrics模型;内外部评级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9.28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9-61-03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暴露出其金融监管的弊端,世界各国都在极力地对金融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在现代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中,信用风险管理是最重要的内容。在我国,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虽然我国商业银行没有像美国那样出现银行倒闭的情形,且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不良贷款余额的比例也有所控制,但面对国际金融环境的冲击和外资银行的涌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仍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内涵及成因
(一)信用风险的内涵。传统的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象无力履约的风险,也是债务人未能如期偿还其债务造成违约而给经济主体经营带来的风险。随着现代金融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定义已经不能满足新阶段信用风险的特点,在现代的商业银行信用管理中,信用风险不仅指债务人无法偿还负债,而且还指由于债务人偿还能力和信用水平的下降使投资组合中资产价格下降,从而造成损失的风险。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信用风险体现在贷款的信用风险,即违约风险,一方面指贷款人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偿还全部的贷款本息而形成违约,使商业银行造成资金上的损失;另一方面指贷款到期时不能按期收回,形成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从而影响到银行资金的周转,出现支付困难,使银行的声誉下降。
(二)信用风险的成因。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体现为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道德风险。首先,在贷款之前的信息收集上,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的是“审贷分离”制度,信贷员职业素养的缺失,在审核贷款企业的贷款资格时,没有足够的知识背景来对企业各项指标进行考核,而贷款额度与自身的绩效相关,导致违规经营和造成不良资产的比例增加。其次,在贷款之后对企业经营的跟踪和风险控制上,由于商业银行不能完全掌握贷款发出后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盈利状况和资金利用渠道等信息,无法预测是否可以将贷出的款项按期本息收回,从而产生不可预知的风险。最后,由于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整个经济的大环境、法律环境和制度环境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度量方法
(一)KMV模型。KMV模型是美国旧金山KMV公司基于期权定价理论对风险债券和贷款进行估价以及对它们的信用风险进行度量,是现代信用风险模型的重要特征。KMV的理论基础是Black-Scholes (1973), Merton(1974) 以及 Hull和white(1995) 的期权定价模型。该模型认为企业违约概率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资产市场价值、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资产回报率。该模型使用了两种关系:第一种是企业股东市值与它的资产市值之间的结构关系,即当企业资产市值下降时,企业失去了还款动力,会将企业的资产交给银行处置,而“有限责任”保护了股东们的损失不超过初始的投资量。第二种是企业资产价值的波动程度和企业股东市值变动程度之间的关系,这里引入用违约距离来表示企业资产未来市场价值的均值到违约点之间的距离,而用企业期望违约频率(EDF)来表示企业未来某一特定时期的违约概率。当企业的资产价值上升时,违约点也相应的上升,EDF下降。KMV模型中既需要有市场交易的信息数据又要有相关的财务数据,可以全面迅速地反映上市公司的信用状况,因此,它非常适用于对上市企业进行信用风险的监测。
(二)CreditMetrics模型。1997年,J.P.摩根银行、美洲银行、KMV公司和瑞士联合银行等机构合作,共同推出了度量信用风险的新模型——CreditMetrics(信用度量制)模型。该模型的基础是在给定的时间内估计贷款及债券产品资产组合将来价值变化的分布情况,价值变化与债务人信用质量(信用评级是上升、下降、违约)的转移相关。该模型克服了VaR模型中资产组合分散化效应难以分散的困难,并且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不同信用等级和不同时期贷款在未来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可以较好地应用于我国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进行量化和管理。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信用风险内外部评级系统不完善。巴塞尔委员会提出,允许银行在计算信用风险的资本要求时,从两种方法中任择一种。第一种方法是根据银行外部评级的结果,以标准化的处理方式计量信用风险,称为标准法;第二种方法是内部评级法(Internal Ratings-based, IRB),经过监管当局的批准,根据巴塞尔协议规定的内部评级要求及相关的风险权重函数计算公式,最终得到风险加权资产。
我国目前的信用风险外部评级的企业数目很少,由政府发全牌照的资信评级单位主要是大公国际、中诚信国际和联合信用等。评级的企业主要是针对发行长期或短期债券的企业,服务对象单一、运作不规范,评级方法一般采用比较传统的静态分析法,业务的稳定性差,此方法只能对银行贷出的小部分资产进行评级,计算出来的资本金不能真实地反映银行资产的信用风险。
为了加强对信用风险的管理,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建立起了自己的内部信用评级系统。自2004年起,我国银行贷款风险实行五级分类制度,包括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虽然这五级划分能帮助商业银行较为准确地认识和管理资产风险,但它并没有达到巴塞尔协议利用VaR(风险价值)的思想要求。贷款的五级分类并不能全面地反映银行所有的信用风险,在评估的过程中主要还是依靠分析财务数据以及企业自身所处的经营发展环境,在贷款决策的过程中方法陈旧,偏于定量化,风险揭示不足,组织决策链较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贷人员的主观判断,受其知识背景、业务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大。
(二)缺乏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金融风险管理的技术性强、分析复杂,对从事风险管理的人员有相当高的要求。信用风险是银行面临各种风险中,最难测量和预测,但影响却最大,这就要求从事风险管理的人员不仅要具有经济学、统计学和金融学的知识,而且还要有数学、管理学等学科素养。目前,国外已经建立了专门从事金融风险管理的储备人才库,也成立了专门从事风险管理的公司、网站和协会,如美国的GARP(全球风险管理者协会)、路透风险网和J.P.摩根风险网站等等。相比之下,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所储备的人才明显不足,而一般的信贷人员又不具备风险管理业务的素质,在人才结构上表现出一般性人才和专业人才缺乏,进而在对信用风险管理上只能靠传统的方法来衡量,缺少现代风险管理的先进技术。
(三)银行内部缺少信用风险管理文化。在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中,风险管理文化作为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灵魂。它像是一面旗帜,体现着银行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方面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一方面,信贷人员缺乏信用风险管理意识,一味追逐目标效益最大化。银行通常会将绩效指标分派到每个信贷人员,并与其自身的业绩相关,这就形成了一个“重数量,轻质量”的误区,大多数员工只盲目地去完成任务,甚至会制造一些违规操作,使一些不具备贷款资格得到贷款或信贷额度低的企业得到高贷款额,为贷后的风险瞒下隐患;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文化的认识还处于概念模糊、制度落后的初级阶段。无论是银行的高层领导还是普通员工对信用风险管理的了解局限于两种极端的情况:要么盲目放贷,扩大业务;要么过分管理和控制贷款来规避风险。
四、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完善内外部信用评级系统。虽然目前我国的资信评级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人们对于企业信用评级的观念不强,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信用评级的重要性日趋明显。发展和规范资信评级机构,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对于我国的资信机构而言,可以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已有的各种信用评级方法,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和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建立科学的评级体系,提高评级机构员工的素质和学习能力,完善评级制度,提高资信评级的质量,从而降低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第一,在五级分类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已经相对成熟的信用评价模型,参考巴塞尔协议中对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方法的规定,从数据库的建设到风险计量模型的开发,逐步建立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和对评估流程的整合;第二,商业银行要建立专门的贷后风险监测部门、设置专门人员对贷款企业贷后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盈利情况以及贷款资金的用途等指标做定期的跟踪调查。设立的风险监测专员不仅要对贷款企业内部的各类数据上进行统计分析,更要时刻关注贷款企业在本行业中发展的相对情况和在该行业的发展前景。这样做不仅使银行贷后掌握了贷款企业的一定信息,而且为整个银行业提供了数据和参考,为以后贷款的发放与否提供一定的历史依据。
(二)培养和引进从事风险管理的专门人才。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有效管理,保持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使其能健康持续地发展是我国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重中之重就是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有专门从事风险分析、监测和评估的人员。对银行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改变现有的人员结构,提高自己的信用管理结构和水平。一方面,对银行内部现有的信用风险管理人员进行选拔、择优参加信用风险管理培训。银行可以出资,引进一些国外现行的信用管理培训课程,请一些在信用风险管理领域有丰富经验的金融风险管理师对员工进行培训,以此来提高内部员工的素质和从事专业的能力;另一方面,银行可以从外部招聘一些具有风险管理师资格并有丰富经验的专门人才,组建一支能胜任信用风险分析、数据处理和建模的专业化人才队伍。
(三)加强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第一,建立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框架,从思想上、规章制度上体现出对信用风险管理的决心。使银行内部的全体员工形成正确的风险管理意识,了解到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但是却可以通过预警、防范和控制等手段将损失降到一定范围内。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上,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将银行的整个利益同员工的利益结合起来,培养每一位信贷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真正把银行的发展同自身发展联系在一起。第二,商业银行可以借鉴国外一些著名银行在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文化方面的经验。比如美国俄亥俄州的BANC ONE 银行,在从事小额的风险贷款业务时,坚持要求信贷员对所放的每一笔款项都了如指掌,否则绝不予以贷款,并且将贷款的风险与利率挂钩,始终对信贷业务进行差别定价。还有美国摩根的企业风险文化的建设上,也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他们在招聘员工时,需要被全体员工所接受,招聘标准既要看业务素质还要看人品,在发生不良贷款时,全行通报等等。
参考文献:
[1] 乔埃尔·贝希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论与方法[M]. 深圳:海天出版社, 2001.
[2] 严太华、战勇.商业银行银企信用风险新论[M] .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3] 马海英.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与管理[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4] 钟吉金.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问题的探讨[D].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09.
[5] 孙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09.
[6] 邓佳琪.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0.
[7] 顾建忠.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框架与完善建议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9.
[8] 闫彪.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0.
[9] 刘艳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J].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2,(03).
[10] 杜晓梅、李圆.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1,(29).
[11] 张铭.浅谈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J]. 经济师,2010,(02).
[12] 杨丹、吴云伟.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新思路[J].金融经济,2009,(06).
[13] 沈悠、柳静.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1,(03).
篇2
关键词:企业;利率互换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一、企业开展利率互换业务的必要性
贷款率利率的全面放开,增大了企业融资中的利率风险,企业开展利率互换业务是化解利率风险、降低融资成本及拓宽融资渠道的有效途径。
1.企业开展利率互换业务是降低融资成本的需要。利率互换是指互换双方约定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根据约定数量的名义本金彼此交换利息额的金融合约,是一种基于比较优势和互换利益共享的交易,是企业规避利率风险,降低融资成本的重要手段。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由于其行业特点、区域差异、市场知名度以及信用等级等原因,不同企业在相同融资品种上的融资成本存在差异。当一家企业在浮动利率融资品种上具有融资比较优势,另以企业在固定利率融资品种上具有比较优势;两个企业融资所需类型不同,可以通过利率互换,各自得到其所需的融资类型。利率互换中,两个企业均发挥比较优势,从中获取共享的互换利益,使双方融资成本均降低。
2.企业开展利率互换业务是规避利率风险的需要。企业的负债一般期限相对较长,面临着市场利率变化的风险,如果企业不开展利率互换业务,相应的利率风险就不容易规避。利率互换的主要功能是债务保值,企业可以利用利率互换进行中长期债务的利率风险管理。具体而言,预期利率看涨时,将浮动利率债务通过利率互换转换成固定利率债务;而预期利率看跌时,将固定利率债务转换为浮动利率。企业可依据对利率走势的预期,来规避利率的风险。
3.企业开展利率互换业务是拓宽融资渠道的需要。一些企业由于所在行业或信用等级等各方面的原因,在所在区域内融资渠道相对比较狭窄,或者融资成本比较高,或者筹资方式比较单一,企业可以通过利率互换业务,在自己最具有比较优势的市场进行筹资,然后通过利率互换达到自己所要筹资的目的,突破了某一市场对企业融资存在特定要求的限制,为企业融资拓宽了渠道。
二、企业开展利率互换业务面临的风险
利率互换的主要功能是规避利率风险,但实际利率互换交易本身也存在较大风险。企业利率互换业务最主要的风险有三种:
其一,信用风险,是指企业与对手间直接利率互换,由于对方违约不履行互换义务时,企业遭受一定的风险或损失。企业在利率互换中承担的信用风险大小取决于四个因素:一是交易对手的信用评级,信用评级越高,信用风险越小;二是企业互换交易方式,直接与对方互换缺乏履约保障,其信用风险较大,利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交易系统进行互换,通过保证金制度、持仓限额制度和强行平仓等制度约束,其信用风险相对较小;三是互换对方的交易目的,互换对方是以套保为目的的互换,信用风险较小,以套利投机为目的的互换,企业面临的信用风险较大。
其二,市场风险,市场风险又称为价格风险,是指由标的资产价格变动等因素所导致的利率互换产品价格变动的不确定性。企业利率互换业务的市场风险,源于利率变动,使得企业互换价值变成负值的损失。同业拆借中心交易系统进行互换的场风险大小主要取决三种因素:标的资产价格波动大小、互换匹配程度及互换的目的。当前,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的目的最主要的有三种形式,套保组合交易、套利组合交易及单边的套利交易。一般来说,套保者由于利用了对冲的原理,其面临的市场风险最小;套利和投机者面临的市场风险最大。
其三,操作风险,由于内部监管体系不完善,经营管监管出现漏洞,工作流程不合理等,使交易决策出现人为的失误而带来风险。在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交易系统进行互换,要求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便能进行数倍于保证金数额的交易量,利率互换产品这种的杠杆性加剧了操作风险。利率互换衍生产品在价值确定、交易策略和内部管理上都更加复杂,缺乏对互换定价和风险的全面认识,出现失误和漏洞的可能性也较大。操作风险随着互换市场的迅速发展而将被企业普遍重视。
三、企业利率互换业务的风险防范
第一,推进利率互换市场的规范和发展。规范的的市场是规避利率互换风险的重要保障,可以借鉴国外利率互换市场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货币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尽快形成统一的基准利率,使得互换定价机制更加合理确定合理;控制企业利率互换风险,除定价机制合理外,重要的是企业准入要严格控制,在市场准入机制方面坚持企业只能进行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利率互换交易;建立健全资信评级和信息披露制度,资信评级高的企业优先进入,并设定准入企业信用级别的最低限制,从源头上降低利率互换业务中的风险。
第二,要提高企业自身的利率互换风险意识。一些企业仅关注利率互换可以降低融资成本,拓展融资渠道的功能,对利率互换自身风险认识不足。加强企业相关人员的利率互换风险管理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逐步提高对互换风险的认识和管理水平。企业要对利率走势有正确的预期,在互换中要合理匹配,控制风险敞口,规避利率互换风险。
第三,建立健全利率互换的内部控制制度。为了有效防范和控制利率互换风险,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适合自身风险控制机制,力求将风险降至最低。企业利率互换要以套期保值为目的,以降低融资成本和拓展融资渠道为目标,严格控制以套利和投机为目的的利率互换。建立和完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的管理制度。对可能出现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要有相应的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魏玮.利率互换交易及其定价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2.
篇3
【关键词】风险管理 资产处置 措施
引言
近年来陕西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坚持“风险防范优先,注重经济效益,持续协调发展”的经营思路,强化清降工作措施,创新清收处置模式,2010年至2013年末四年时间里,全省实现不良占比下降12.01个百分点,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近年来全省不良贷款清降工作开展情况
为了大力推动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清收工作,有效化解资产风险,确保清降计划任务的完成。从2009年开始,全省逐级成立了清收不良贷款攻坚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实行了省联社领导包片、办事处领导包点、县区机构领导包户的重点联系制度,建立了定期通报汇报制度,营造出良好的清降舆论氛围。全省各级信贷人员按照“合法合规、公开透明、积极创新、效益优先”的原则,采取多种处置模式,实现了年年超额完成计划任务的良好成绩。
二、全省不良资产处置的模式的基本情况
(一)近年来全省采用的新型处置模式
1.采用新型处置模式的原因。随着不良清降工作的深入开展,前期易于清收的已经处理,后期沉淀的不良贷款全部属于工作中的难点,同时传统的处置模式的局限也逐步显现:清收进度缓慢,清收金额有限,已不能满足监管指标的要求,也不适应改革发展的步伐。为了实现了不良余额的大幅下降,改善了报表结构消化了历史包袱,加快改革发展的步伐,全省需要积极采用新型处置模式来清降不良贷款。
2.各类新型处置模式具体办理流程。政府优质资产置换:政府为支持信用社的改制工作,由政府提供林权等优质资产,经国家认可的专业机构评估后,用林权、土地等优质资产置换信用社不良贷款,从而促进信用社不良贷款清降。2009年、2012年在渭南地区广泛开展了此项工作。
打包处置:指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通过筛选打包,将不良资产集中起来合成标的,再通过公开拍卖的方式将不良债权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并获得相应对价的一种交易行为,是对多笔不良资产打包后整体转让的一种交易行为。如2011年、2012年全省通过打包处置方式处置不良贷款。
股票溢价发行:通过股票溢价发行的方式,利用溢价部分处置不良贷款。如宝鸡渭滨联社、咸阳秦都联社利用改制的有利时机,制定处置化解方案,细化处置化解措施,2013年通过此种方式处置不良贷款,实现了不良贷款的大幅下降。
二、不良资产处置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一)受经济下行影响,相关行业及产业不良贷款上升
由于受到国家宏观调控和国内经济下行风险的影响,煤炭、建材、房地产等相关行业受到了较大冲击。企业投资需求递减,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相关行业资金回流趋缓,房地产上下游企业资金紧张,民间借贷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由于农村信用社的客户群体以三农、中小企业为主,支持和服务对象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弱,这些企业和客户受到的影响较大。
(二)信用环境差导致一些地区不良有所上升
随着政府打造诚信社会力度的加大,全社会信用环境逐步改善。但是,全省仍然有个别地区存在社会诚信意识不强的现象,诚信意识、法律意识比较淡漠,一些贷户贷款后还款意愿差,不按时归还本息,到期后要求信贷人员进行转贷。加之一些地方民间融资资金链断裂而导致社会信用环境急剧恶化,也已经逐步波及到了银行信用,如神木地区从2013年开始面临较大的资产风险的压力。
(三)自然灾害对农村信用社冲击较大
近几年,我省多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陕北的延安及陕南的部分县区尤为严重,多次遭受洪水、霜冻、冰雹、禽流感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核桃、花椒、烤烟、辣椒等农作物大幅减收,给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受此影响,相关地市和县区机构的部分借款人还本付息能力降低,一些贷款出现风险隐患,甚至形成不良贷款。
(四)法院诉讼、执行程序缓慢带来的影响
一些进入法院诉讼和执行程序的案件执行较为缓慢。由于法院缺乏强有力的执行,造成法律诉讼、执行时间较长,严重影响了不良贷款的及时清收。拖延了当地县区机构对不良贷款的清收化解。
从主观方面来看,风险管控能力薄弱,信贷人员素质低下也是对贷款质量造成一些影响。
三、进一步加强不良资产处置的措施
为了进一步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切实加强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有效防范各类风险,确保稳健经营,促进我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持续健康发展,全省要积极采取以下措施:
(一)区别对待,分类考核,持续推进不良贷款清降工作
继续坚持区别对待、分类管理的考核原则,切实加强不良贷款金额大,占比高机构的不良清降力度。即:对不良占比在1%(含)以下的县级机构实行占比的“单控”考核,对1%-3%(含)的县级机构实行余额和占比的“双控”考核,对3%以上的县级机构实行“双降”考核。
(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执行风险资产管理考核办法
风险资产管理考核办法的制定下发,对我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转变风险管理理念,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2014年,全省各机构要继续坚持新增不良贷款“零容忍”理念,以盘活存量,控制增量为工作重点,进一步建立完善防范不良贷款“前清后欠”机制。
(三)认真深入地开展信贷资产五级分类“回头望”活动
2014年,全省应深入开展贷款五级分类“回头望”活动,旨在通过提高贷款五级分类的准确性,进一步加强全省信贷资产风险基础管理工作。全省各机构要高度重视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组织力量,安排专人对本机构贷款五级分类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排查,夯实信贷基础,提高信贷资产分类的准确性。
(四)严格执行法人客户信用评级标准和流程
全省各机构要严格按照法人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指引的各项规定要求,重新梳理信用评级流程,高标准、严要求地执行,确保法人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的严肃性和准确性,实现风险关口的前移。
(五)加大对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
针对目前信贷管理的薄弱环节,着眼于实际应用,以实用性为基础,有针对性的加强培训,进一步加强信贷基础管理培训工作,逐步提高员工的法律法规意识和合规管理意识,树立依法合规经营的理念,增强员工主动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切实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信贷管理水平,大力夯实信贷基础管理人力资源基础。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房地产;风险管理;意义;概况;建议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 A
目前,导致我国房地产企业发生风险的因素越来越多,比如房地产营销风险、财务风险、投资决策风险等等,房地产开发投资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不容小视,房地产企业必须把控好风险管理,才能避免企业遭受不必要的风险损失。
1、房地产企业风险管理控制的意义
房地产产业的特点是行业竞争激烈、建设周期较长、下游行业涉及面较广、投资规模较大等,由于房地产开发的风险存在于开发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且现代市场经济环境复杂多变,近几年国家政策调控愈来愈严,行业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普遍薄弱,容易使房地产企业遭受不必要的风险损失,因此,房地产企业应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正确认识风险给其带来的影响,加强房地产风险管理意识,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让企业预防风险、避免风险、降低风险。风险是把双刃剑,在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困难与阻碍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实现高收益的机会,房地产企业如果能够在准确防范风险的情况下,合理利用风险中存在的机遇,不仅能为房地产企业降低风险损失,还能为企业未来的发展铺设良好的道路,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房地产企业的风险因素概况
2.1房地产营销风险
房地产企业一般通过地产、房产的转让来实现企业利润,而房地产的滞销,将为房地产企业带来极大的风险,即营销风险,又称为市场供求风险。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商品房的供求平衡,要使商品房供求平衡,应使商品房空置率处在合理区,即空置率应在5%至10之间;当商品房的空置率在10%至20%之间时,商品房的供求平衡被打破,说明商品房的空置率处于危险区,为了使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轨迹恢复正常,房地产企业应大大提高销售力度,降低商品房的空置率;此外,当商品房的空置率在20%以上时,说明商品房空置率已经处于重积压区,房地产企业应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控制好商品房的供求平衡,否则将对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房地产能否顺利销售与企业制定的营销策略是否科学合理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制定科学合理的营销策略难度较大,营销风险成了房地产主要的风险因素之一。
2.2房地产财务风险
房地产财务风险是指房地产企业因为举债经营所造成的企业无法按照约定履行相应的债券义务、无法及时获得贷款等风险。房地产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在开发过程中避免不了大量资金的使用,由于房地产开发成本过高,房地产企业通常因资金不足而借助金融机构筹集或调剂企业所缺资金,一般情况下,企业在融通资金时就伴随着财产风险,会产生信用风险、利率风险、银行贷款政策变动风险等金融风险,其中银行贷款政策的变动对企业的资金流管理有着直接影响,比如银行信用条件的松紧程度、银行信贷额度的大小、银行信贷政策倾向性的变动情况等等,同时,银行利率上升会影响房地产的投资,房地产的资金成本会随着银行利率的升高而增加,使企业的债务负担更大,加大了企业还贷的难度,降低了企业的预期收益。
2.3房地产决策风险
房地产决策风险是指房地产企业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决策不当产生的风险。房地产企业的开发周期较长、投资规模相对较大,且房地产的投资收益目标会受到各种政策(地价政策、环保政策、住房政策、土地供给政策等等)的影响,同时,早期决策的正确与否需要经过后期的开发来检验,因此,企业在对房地产开发各环节做决策时,伴随着较大的风险。
3、房地产企业风险管理控制措施
3.1房地产企业应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房地产企业应设立专门的风险管控部门,建立健全风险指标识别系统、预警系统和监控系统,提高各类信息的处理能力。风险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风险管理制度、措施、动态和整个运行机制,都要靠人来执行,所以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风险管理专业人才是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约束和激励制度。使各个业务部门以及下至每个员工,对各项成本都要有所了解,使之在处理各项业务时自觉地处理好收益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市场与风险之间的关系,保证各项业务建康有序的发展。风险管理工作人员的进行风险管理时,应以动态的角度对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全方位思考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各环节有可能出现的风险,提高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
3.2分散投资
分散投资分为投资时间分散和投资种类分散两种方式,投资时间分散是指企业在进行房地产投资时,确定合理的时间间隔,从而降低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损失;投资种类分散是指投资风险和收益可根据不同种类的房产而定,对不同种类的房产分散投资,达到降低企业的整体风险的目的。由于房地产的投资收益受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市场供求、投资政策或者经济环境的影响,企业可根据房地产区域性较强的特征,将房地产进行分散投资,从而使企业某些特定区域的经营免受市场不景气的影响,降低企业的风险损失。
3.3树立正确的房地产风险管理观念
房地产企业工作人员应改变传统的风险管理观念,加强风险管理意识,正确认识风险管理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重要性,在房地产开发投资前做好风险防范,降低企业的风险损失。
3.4房地产企业应加强风险管理人员能力和水平的持续培训
房地产企业要在企业内部设立一个风险管理培训机构,定期对职工进行风险管理培训,或者要求职工定期去外部风险管理专业机构进行培训,使职工对各种风险有所了解,提高职工识别风险的能力,掌握风险识别方法(如分解原则法和专家调查法等)和风险评估的方法(如风险平衡积分卡法和层次分析评估法等),并学会应对房地产开发投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加强职工的风险防范意识。
3.5房地产企业应建立风险管理系统
房地产企业应建立风险管理系统,通过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以便企业员工能够及时捕捉相关的财务信息,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职工在进行风险管理工作过程中,应对企业的债务利息进行及时统计,计算出企业的债务总额,避免企业出现债务到期而无法偿还债务的情况,降低企业遭受财务困难风险的概率,员工应合理利用企业会计信息,对财务进行科学预算,为决策人员提供企业在未来可能发生的还债义务,减少决策风险带来的损失,同时,房地产企业通过及时收集企业经营所需的各类信息,比如与企业经营区域内的土地规划等有关的国家或区域性经济政策,为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提供相关资料。
3.6房地产企业应制定科学的风险管理计划
房地产风险管理计划的?什么意思?风险管理的目标、责任、程序、任务和措施等,其对象是风险管理的一切相关活动,房地产企业在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时,应确立企业中有关风险管理工作的各项目标,明确风险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企业各部门之间应互相协调,保证落实好风险管理工作,风险管理主要人员应制定科学完善的风险管理计划,应能识别房地产开发投资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应能够准确预测风险的发生,并能在风险发生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风险管理计划实施的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地产企业的发展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房地产风险管理已经成为房地产企业必不可少的管理工作,房地产风险管理是否科学合理影响着房地产企业目标经济效益的实现,因此,房地产企业应全面了解房地产开发投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对其进行有效预防,尽可能避免风险发生,对于外部政策和市场变化带来的不可避免的风险,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降低企业在房地产开发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损失,促进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瑜.房地产企业风险管理研究概述[J].企业导报,2011.
篇5
关键词:风险;信贷;贷后管理
中图分类号:F61 文献标识码:A
自邮政储蓄银行信贷业务开办以来,信贷风险就如影随形。随着各项信贷业务的迅速发展,如何保证在获得信贷收益的同时有效控制信贷风险,是目前邮政储蓄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贷后管理工作是邮政储蓄银行防范信贷风险的一个重要步骤,在邮政储蓄银行信贷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信贷业务全流程中历时最长、风险最大的环节,也是邮政储蓄银行信贷资产安全收回本息的根本保证。因此,加强贷后管理对于防范信贷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加强贷后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一般而言,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有三类,即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银行的经营绩效主要以投放贷款形成的盈利及贷款的回收来体现,因此,银行因借款人违约导致损失的风险即信用风险,将是银行面临的最主要风险。
从各家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看,严格落实好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审批和贷后管理三个环节,是形成优质贷款的保证。不良贷款虽成因各有不同,但就其对银行资产造成损失的程度而言,更多的是贷后管理工作失效所致。
各种研究和调查表明,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主要受贷前调查、贷后管理及借款人违约三个因素影响,其影响力指数分别是30%、40%、30%,而贷后管理作为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最后防线,在预防不良贷款方面通常具有比贷前调查更重要的作用,通过优质高效的贷后管理,可以及时跟踪和发现借款人经营状况的变化及贷款使用情况,弥补信贷员贷前调查工作数量和质量上的不足,从而最大程度降低不良贷款的发生概率。
2、邮政储蓄银行贷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贷后风险管理意识薄弱,信贷人员对贷后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首先,作为新生商业银行,随着各类信贷新产品的不断推出,邮政储蓄银行为保持快速的信贷增长势头和迅速扩大市场份额,目前对于信贷人员的考核体系主要还是以业务发展为主,涉及贷后管理的考核指标偏少,考核处罚力度偏弱。在这种政策导向下,无论是信贷管理人员还是信贷员,自然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增量业务的营销和拓展中,忽视存量业务的贷后管理工作。与此同时,贷后管理工作需要付出较多成本,但取得的工作成效并不明显,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不到提升,贷后管理工作怠于执行。
其次,信贷人员在风险管理意识上存在认识误区,认为信用等级较高、保证担保有效、抵押物价值充足、能够正常还本付息的客户都属于好客户,先入为主地认定借款人在短期内不会沦落到资不抵债和无力偿债的境地,忽略了信贷风险的不可预见性,从而削弱了贷后管理在信贷风险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2.2 贷后管理制度建设不健全,基础工作较为薄弱
健全的制度体系是实现规范、有效贷后管理工作的前提,但从实际情况看,邮政储蓄银行在贷后管理体系上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近年来,邮政储蓄银行的信贷业务发展迅速,新的信贷产品不断推出,但相应的信贷管理尤其是贷后管理制度却没有及时健全配套,形成贷后管理制度的“盲点”、“盲区”;同时,由于有限的贷后管理规定散布在各阶段制定的各项信贷规章制度中,类多量大、缺乏系统性且操作性不强,不利于信贷人员进行全面学习、掌握和操作使用。
此外,贷后管理基础工作也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信贷员移交信贷档案不及时,对查出问题的整改也不够重视。在营销思维主导下,部分信贷人员甚至在发现贷款客户未按合同约定使用贷款时,也不采取必要的信贷控制措施,只是编制与事实不符的贷款使用情况跟踪检查表人档等。
2.3 贷后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一是贷款用途监控不到位。贷款发放后,信贷人员缺乏对信贷资金用途的控制和掌握,出现实际用途与借款合同约定不一致的情况。
二是客户动态跟踪管理不到位。信贷人员对于部分客户的贷后检查流于形式,没有及时发现、分析预警信号,并未提出和执行有效的处置化解措施,失去了处置化解风险的最佳时机。
三是抵押物管理不到位。信贷人员缺乏对抵押物的现场检查,存在一抵了之、不管不问的情况,动态重估流于形式,有些抵押物已经毁损、灭失、被处分,信贷人员却不知情。
四是贷后检查流于形式。部分信贷人员未按规定时间和频率做贷后检查;或者贷后检查不认真,对客户提供的情况不进行分析核实直接转述到检查报告中;个别信贷人员工作粗放甚至闭门造车,存在贷后检查报告内容雷同的现象。
2.4 贷后管理问责弱化,未能起到警示作用
邮政储蓄银行每年都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贷后管理检查工作,每次发现的问题都不少且属于雷同、屡犯,但很少严格执行有关问责处罚规定,往往只是对发现的问题以检查报告的形式进行通报或者处以少量的罚款,对责任人追究力度偏弱,难以促使信贷人员加强贷后管理工作,形成良好的贷后管理工作习惯,真正重视贷后管理这个重要环节。
2.5 信贷人员素质偏弱,无法有效地完成贷后管理工作
近年来,虽然邮政储蓄银行各级领导非常重视信贷工作,不断将年纪轻、学习能力强的大学毕业生充实到信贷岗位,改善原有从邮政和邮政储蓄员工转型而来的信贷人员素质过低问题,但目前仍存在信贷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风险识别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差异较大的现象。特别是部分信贷人员财务分析能力明显不足,不能有效地进行信贷风险识别与度量、客户评级和贷款风险分类,不能准确预测借款人现金流量的发展变动趋势并对客户偿债能力进行分析,从而无法对信贷风险进行有效监督。
此外,邮政储蓄银行对信贷人员的贷后管理培训『力度不够,部分信贷员乃至信贷管理人员对贷后管理的制度规定、检查内容和方法技巧等模糊不清,无法有效完成贷后管理工作目标。
3、邮政储蓄银行加强贷后管理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邮政储蓄银行从加强贷后管理工作机制和建立贷后管理长效机制人手,采取多种措施逐步改善现有的贷后管理工作状态,以提高贷后管理水平,促进邮政储蓄银行信贷业务持续稳健发展。
3.1 转变贷后管理观念
首先,邮政储蓄银行要明确贷后管理是信贷管理的重要环节,信贷人员应树立全程管理理念,明确贷后管理同贷前调查、授信审批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克服“重贷轻管”的工作倾向,树立信贷业务全程监控、全员参与的理念。
其次,应加强对信贷人员的培训,强化贷后管理风险意识,使信贷人员意识到信贷风险无时无刻不在,风险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将风险管理工作落实到日常工作的每个环节。
再次,加强与信贷业务支持保障部门和人员的沟通,培育全员参与贷后风险管理的意识。只有信贷业务各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时刻关注信贷资金的使用情况,对借款人的经营
和财务状况、特别是现金流情况做到动态监测,才能及时发现信贷风险预警信号,从而及时采取预防性或补救性措施,减少信贷资产发生损失的可能性,提高贷后风险管理水平。
3.2 完善贷后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明确贷后管理工作的任务和目标
邮政储蓄银行应根据目前贷后管理的实际情况和管理要求,尽快建立起完善的贷后管理制度体系,规范贷后管理操作流程,明确贷后管理流程的相关责任部门、主要责任人和相应的责、权、利等。同时,建立明确的贷后管理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邮政储蓄银行要提高货后管理水平,最根本的是要明确贷后管理的工作任务,为相关人员的贷后管理工作指明方向。例如,可以结合贷后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对信贷人员在贷后管理中必须关注和做到的最核心风险控制点予以明确,这不仅有利于信贷人员实际贷后管理操作,也有利于信贷检查人员监督信贷人员的贷后管理工作是否扎实、到位。在此基础上,邮政储蓄银行还要为贷后管理人员提供明确的风险预警信号,为贷后管理工作指明工作方向。
3.3 加强内控,建立完善的贷后管理考核体系
一是要加强内部检查,建立横向制约机制。邮政储蓄银行可采取定期检查和临时抽查的方式对信贷人员贷后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进行检查。
二是明确不同信贷岗位和人员应该承担的贷后管理责任。要明确贷款出现风险时,放款操作人员要对操作性风险负责,贷后管理人员要对检查失误、清收不力负责,信贷管理人员乃至高级管理层人员也要对重大贷款损失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
三是严格执行贷后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对于每次贷后管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邮政储蓄银行应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严格的问责和处罚,在对所有信贷人员起到警示作用的同时,促使他们真正重视贷后管理环节,从而加强贷后管理工作,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此外,一旦贷款出现问题,相关的放款操作人员、贷后管理人员甚至高级管理层应对由于个人工作失职而造成的贷款风险或损失承担相应的责任。
3.4 将贷后管理与客户服务相结合,实现双赢目标
贷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风险环境,邮政储蓄银行的贷后管理手段也要不断推陈出新。
一是借助科技手段强化贷后管理,加强电子化建设,在邮政储蓄银行内部系统设置风险预警指标,提高风险监测的效率。
二是利用邮政储蓄银行内部会计信息,掌握客户结算频率、现金流量、货款回收率等信息,做到既要发现问题.对即将发生的变化及时预警并果断采取应对措施;也要从中发掘新的商业机会和满足客户新的业务需求。
三是通过不断探索,逐步建立适合邮政储蓄银行实际情况的信贷风险数据模型,量化数据监测风险。
四是坚持贷后管理与业务经营相结合。贷后管理是密集跟踪客户生产经营动态的过程,也是重要客户的营销环节和机会。因此,邮政储蓄银行可在做好贷后管理、防范信贷风险的同时,有效挖掘客户需求,对客户加强相关业务渗透,在全方位拓展业务品种的同时提高客户满意度和综合贡献度,使客户自愿配合贷后管理工作,在加强邮政储蓄银行对客户贷后监控的同时,有效提高邮政储蓄银行的综合收益。
3.5 加强信贷队伍建设
信贷人员是邮政储蓄银行实施贷后管理的主体,信贷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贷后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邮政储蓄银行应通过全面、系统的培训提高信贷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信贷人员的职业敏感性。
首先,要提高信贷人员的职业责任感。只有具有明确责任感、使命感的信贷人员才能在工作中勇于负责,敢于负责,才能真正站在邮政储蓄银行的角度履行自己的义务,尽心尽力地为客户服务,挖掘客户潜力,发现客户风险预警信号,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
其次,要提高信贷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信贷人员应熟练掌握邮政储蓄银行各项信贷规章制度,使信贷业务满足合规性要求,在源头上防范和降低信贷风险;同时,信贷人员还应掌握必要的财务、法律等相关知识,提高对客户信用风险的分析能力,能够较为准确地分析客户的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合理预测借款人未来的偿债能力和现金流量的发展变动趋势,及时启动预防性或补救性措施。
最后,提高贷后管理水平,必须明确掌握贷后风险管理预警信息,及时捕捉风险预警信号,建立有效的汇报路径,确保各级信贷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预警信息,积极采取风险管理预案化解信贷风险。
篇6
2008年12月1日,世界银行《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和展望》预测,2009年全球贸易额将收缩2.1%,是自1982年以来的首次下降,由此金融危机对出口导向型国家的影响将加剧。
市场信用风险大幅上升
全球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信用状况普遍下降,企业和金融机构倒闭大量发生,国际国内信用风险将大幅上升。
2009年美国将有6.2万家企业破产;西欧破产企业数量将增加1/3,增至19.7万家,其中法国将有6.3万家企业倒闭,破产企业增长幅度最大的将是西班牙,爱尔兰和英国。而2008年1~11月日本就已有1.43万家企业倒闭,创下了5年来的新高。
从倒闭原因看,“流动资金匮乏”(同比增加37.2%)尤为突出,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融资,导致资金链恶化的企业增多,年底可能进一步增多。
出口坏账率成倍增加
据中国信用保险公司统计,2008年中国出口坏账率在2%~3%之间。由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目前采取的经营方式,覆盖率只有出口额的3%左右。根据国际经验,信用保险可占到该国贸易额的20%~30%。中国24万家外贸企业中只有数千家投保了信用保险,央企中也只有1/3投保了信用保险,已投保的企业数量不足10%。由于绝大多数中小出口企业并没有投保信用保险,所以他们的坏账只能由自己承担。对于利润微薄的中小企业而言,一笔坏账也许就会造成毁灭性打击。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针对国内企业经营者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被调查企业中,普遍认为三资企业的信用状况较好,私营企业信用状况欠佳,对国有企业信用状况的看法有一定分歧,三资企业认为国有企业虽然比私营企业守信用,但仍然有一部分国有企业失信状况较为严重,但内资企业认为,国有企业的守信状况良好,甚至可以和三资企业媲美。企业经营者选择守信企业所在地区均为中国经济相对发达和开放的地区,可见企业信用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直接相关。
随着国际买方市场的普遍形成,越来越多的进口商为避免占压资金和节省开证费用而拒绝给出口商开立信用证,转而要求卖方接受信用付款方式。譬如,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亚洲出口商都坚持要买方开立信用证,但今天则几乎完全丢失了这个“强势地位”,全面接受了承兑交单(D/P)或放账(O/A)等信用付款方式。据了解,目前中国只有大约20%的出口使用信用证,80%都是放账交易,且放账期限越来越长,来自欧美国家的买方付款期一般在交货后90天,有的长达120~180天,拉美地区的买方甚至长达360天,与此同时,进口仍然以对外开立信用证为主,变化不大。外贸顺差掩盖着巨额信用逆差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位的贸易大国,随着对外贸易由逆差转为顺差,进出口的信用条件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越来越多的出口贸易采用了赊销方式,进口却依然以信用证方式为主,有些甚至采用预付款的方式。从贸易信用的角度观察,可以发现,在外贸顺差帥掩盖下是巨额的信用逆差。据估算中国每年通过出口赊销和进口预付款等方式有近万亿美元的信用净输出,放账期基本在90~180天不等。
产生信用逆差的原因
与外贸顺差一样,中国对外贸易中“信用逆差”的形成有一定客观原因,主要是由进出口商品结构差异决定的。可以将其称为“结构性信用逆差”。中国出口的商品大多是供过于求的商品,不得不放账、赊销。而进口的商品大多是紧缺的能源、原材料以及关键技术和设备,消费品不足3%。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对外开立信用证,甚至提交预付款。
“信用逆差”的产生还有“非结构性”原因。首先,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尚不健全,信息透明度不高,外国出口商对中国企业的资信状况和信用程度不了解,不敢贸然赊销给中国进口商:其次,企业自身的信用管理意识差,对信用管理知之甚少,信用管理水平低,不会运用信用管理工具也是重要的原因。时至今日,中国许多外贸教材仍然在宣传“外贸尽量采用信用证”,而很少讲解信用成本和信用风险。第三,由于社会制度和司法体系的不同,以及文化差异,地域隔阂产生的误解而引发的猜疑和歧视,也会在贸易信用条件上表现出来。
信用服务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用服务行业整体规模不大但发展迅速,各分支发展不均衡,部分行业开放度不高或尚未开放,大多数分支行业缺乏监管,秩序较乱,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部门不明确。有关信息公开与保护,以及规范信用中介服务活动等方面的立法滞后,监管部门不明确,全国性行业协会也没有建立,行业发展受到影响,信用信息的公开化程度不高,已经建成的信用信息平台的使用效率不高,信用信息分割,不能共享,互相封锁的现象依然比较普遍,使行业发展面临信息不全面,不及时的障碍。专业信用人才匮乏,信用产品创新不够,目前虽有几所大学设立了信用管理专业,但市场上信用人才供给不足,导致企业创新能力不够,市场缺乏适销对路的产品。
近年来,除部分国家垂直管理部门和经济发达地区外,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整体进展缓慢,行业信用建设刚刚起步,又基于企业自身信用建设和信用服务行业发展现状,要保障商务信用交易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推动企业信用建设走向良性循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中小企业也出现了普遍的信用风险问题,因此也越来越重视信用管理,但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水平与大型跨国企业差距明显。与此同时,企业对部分信用管理工具的需求日益迫切。
中国企业信用建设滞后,决定了企业信用管理水平必然较低,进而影响企业进行信用交易的信心和能力,而信用交易规模小又决定了企业对信用服务需求不多,从而限制了信用服务业的发展,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就失去了根基和土壤,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目前亟需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中国企业建立科学的信用管理制度,引进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提高中国企业的信用管理意识和水平,同时,开放企业急需的商账追收行业,加快信用保险、保理,融资租赁和信用交易担保等可以直接分担企业信用风险、帮助企业融通资金等信用服务业务的发展速度。
促进企业信用交易发展的建议
针对目前企业信用交易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商协会,各类信用服务机构和广大企业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的高度重视信用交易及信用管理,共同努力,从制度建设、技术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个层面入手,尽快构建起完善的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保障企业信用交易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体应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由商务部牵头尽快制订《公平商务信用交易管理办法》,鼓励企业健全内部信用管理体系,科学开展信用交易,适当披露信用信息,建立债权登记制度,对所有客户公平授信,保护消费者权益,规范买卖双方在信用交易中的权利义务关系,规范财产抵押登记行为,引导企业正确使用各类信用管理工具,促进信用服务机构发展,规范其执业行为等。
二、大力开展信用管理培训,推广《商贸企业信用管理技术规范》标准,协助企业建立信用管理制度。
三、推动公共信用信息开放与共享,依托行业商协会及专业信用服务机构,按行业(分区域)建立会员制的信用信息交换系统,促进企业征信、信用评级等信用信息服务业的规范发展。
四、推进信用风险转移与债权保障机制建设,大力发展信用保险、保理、交易担保等信用服务行业发展。
篇7
董事会在风险管理中的战略定位
公司治理是风险管理的基础
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是实现风险调整后收益的最大化,而有效的风险管理正是实现风险与收益平衡的基本途径。对银行而言,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两者相辅相成。公司治理是实现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有效推进风险管理的制度保证;反过来,风险管理也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与核心任务。在公司治理的基础上,银行的风险管理要取得实效,还必须从战略、体制和机制等三个基本途径入手,构建起从宏观到微观、从硬件到软件、从理念到操作的一整套风险管理的传导机制,而这一切追根溯源又都要以完善的公司治理为基础。
董事会在风险管理中起主导作用
董事会作为股东代表,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承担者。一旦银行的风险失控,董事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统计显示,1990~2006年间倒闭的459家美国银行中,90%是由于董事的消极被动或决策失误所致。其中,倒闭的336家存贷款机构不同程度上存在董事、疏于谨慎的问题。新资本协议和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从不同角度描述了董事会推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模式和总体要求,提出了设立战略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由此构造多重风险防线体系,以确保经济资本的核心盾牌不被那些突发的不利事件击穿。
总之,对银行而言,公司治理是风险管理的基础,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充分发挥董事会作用是增强风险管理能力的关键。与管理层相比,董事会在推进风险管理过程中应该表现出更突出的长期性、全局性、战略性和根本性特征。
董事会开展风险管理的基本条件
提升董事会风险管理的理念和能力
首先,要提高董事会成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和理念,使每位董事都明确董事会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和任务,提高其工作上的主动性和服从内部控制的自觉性。其次,对董事会成员进行系统的风险管理培训,使之熟悉风险管理的知识、技术和方法,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能力。第三,通过优化董事会结构来达到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目的。比如,引入风险管理专家作为董事会成员;在董事会内部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也可以在管理层设立直属董事会的首席风险官(CRO),将风险管理的任务和责任进一步分解,并由CRO监督CEO及其他管理者的风险管理情况,董事会则通过对CRO进行监督来降低监督成本,提高风险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和效率。
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董事会风险管理流程
建立董事会的风险管理流程,是商业银行完善内控体系的基本要求,主要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建立董事会决策范围内重大事项的风险识别、评估、决策、应对和后评价等一条龙的管理程序,将其载入公司章程,使之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对高管层的风险管理状况进行程序化的督导;三是严格执行董事会集体决策制度,这已经被证明是董事会风险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国内外不少银行经营失败的根源就在于没有很好地贯彻这一制度。
发挥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指导作用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董事会的专业化建设还有待加强。从上市银行的信息披露中,很难发现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详细信息,说明上市银行对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作用认识还不够。董事会在银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中的核心作用,只有通过不断增强其专业化来实现。实现“专业化”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设立专门委员会,通过专门委员会来协助董事会,甚至可以直接负责某一方面的工作。这种专业化制度将增强董事会监督银行运作的能力,并能提升董事会决策的质量。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可以由董事会下设的多个委员会共同承担。其中,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高级管理层关于信用、市场、操作等风险的控制情况,对风险管理状况进行完整的评估,提出改进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指导意见。审计委员会侧重于事后监督评价,主要负责处理与财务报告及合规性有关的风险事项。与战略、市场、渠道、顾客、技术、供应链和其他运营事务有关的风险可由战略委员会和风险委员会共同负责。这三个委员会在风险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协作配合,战略委员会重点负责事前风险控制,风险管理委员会重点负责事中控制,审计委员会主要负责事后控制;再加上关联交易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的协调配合,就可以在决策层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风险管理网络。
建立科学的董事会业绩评价体系和方法
银行要将董事会业绩评估作为公司治理的持续驱动力,通过实施科学而全面的业绩评估,及时发现董事会履职能力和履职效果方面的薄弱环节。科学的业绩评估体系有助于决策层协调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关系,促进董事会更加积极地推进风险管理工作,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股东单位和银监会要对派出的专职董事进行客观和科学的评价考核,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2010年,银监会将出台一个对银行董事的评价考核办法,这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对于国内银行加强公司治理,促进董事会的提高履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对董事会的风险管理业绩考核可从董事会整体和董事个人两个层面进行。对于银行重大经营失误,若系董事会集体决策所致,应向董事会全体问责;若因个别董事不称职或违背内控原则而导致重大失误,则应当像更换行长一样,通过临时股东大会及时对其进行更换。业绩考核的具体方式可以采取自我警醒与外部考评相结合的机制。但不论是哪个层面或哪种方式,评价时都要注意不仅要看到董事会当期的、显性的业绩,还要科学评估业绩背后的对应的长期的、潜在的风险。
培育与发展战略相适应的风险管理文化
风险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但无论如何,它必须成为一种文化,融入到银行自身的“血液”中,才能真正发挥作用。风险文化建设是董事会有效开展风险管理的前提条件。董事会应着眼于银行的长远发展,成为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和推动者。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应投入足够精力,强化全行的风险意识,督导各部门、各业务条线、各分支机构树立全方位风险理念,使风险管理成为银行的活灵魂。要通过广泛的风险教育,培养所有员工对风险的敏感度,将风险意识贯穿到所有人员的自觉行动中,将风险管理作为一个动态过程融入公司经营管理全过程,并将其提升到一个战略高度。
董事会是推动风险管理的着力点
制订风险战略,确立风险偏好和容忍度体系
风险管理战略是商业银行整体发展战略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就是确定银行的风险偏好,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容忍度体系。风险偏好是银行对风险的基本态度,包括银行愿意承担何种风险,最多承担多少风险,以何种方式承担这些风险,是否准备承担新的风险,以及为了增加每一分盈利愿意多承担多少风险等等。风险偏好是战略性的,通常以定性描述为主。而风险容忍度是风险偏好的具体体现,是对风险偏好的进一步量化和细化。风险容忍度涵盖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所有风险类别,通常包括一整套关键的控制指标,如目标资本覆盖率、VaR置信度、最低资本充足率、最低准入标准、授信集中度等。
董事会在确定风险战略和推动其实施过程中,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第一,风险战略必须与银行总体战略目标相一致。风险战略必须服从和服务于银行总体发展战略,为银行价值最大化目标服务。第二,风险战略需要根据银行所处的市场环境及自身发展阶段适当加以调整。随着这些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风险战略也要加以调整,以使其更贴近市场和银行实际。第三,风险战略确定以后,董事会应指导管理层,将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分解到各种类别的风险限额管理中去,并以此为依据将风险战略体现在银行的资本管理、业务拓展、资源配置等各个方面,使全面风险管理在全行得以推进和实施。
完善风险治理架构,为全面风险管理提供体制保障
在风险战略确定之后,银行要通过公司治理架构,使风险战略由董事会传导到管理层,管理层再据此制订风险防范和内控措施,再传导到具体业务和经营层面,由此推动风险战略在全行贯彻落实。
风险治理的三道防线。从风险治理架构的横向看,董事会要构造多道防线组成的风险控制体系。该体系包括三道防线:第一道是前台业务部门,包括一线工作的营销人员、客户经理、产品经理和风险经理等,他们站在风险过滤网的最前端,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力量;第二道防线是管理部门,包括信贷审批、贷后管理、预警监控、系统管理、政策研究、资产负债管理、法律合规等,这些综合管理部门形成了风险管理的中间力量;第三道防线是后台审计部门,包括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它直接隶属于董事会,实施垂直化管理。
风险治理的上层架构。从风险治理架构的横向看,上层架构主要由董事会、高管层和监事会组成。董事会层面,重点是强化其决策职能,通过发挥专业委员会的作用来制订风险战略,核准高管层提交的风险政策和管理程序,并对管理层的风险管理活动进行监督。高管层负责实施董事会确定的各项战略、政策与制度,负责建立责权明确、报告线路清晰的组织结构,建立识别、计量和管理风险的程序,并实施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监事会负责对董事会和高管层进行监督,保证银行的经营符合法律规定,减少道德风险和内部人控制。
风险治理的基层架构。风险治理的基层架构由各业务条线、各个分支机构组成。董事会的任务是在基层架构上建立起一个覆盖面广、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控制体系,使上层架构确定的目标、政策、制度能在基层架构得到传达和落实。第一,风险管理条线要建立包括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资产负债、合规风险等在内的管理部门。第二,向营销条线派驻风险管理团队或专员,使之对风险管理部门直接汇报。第三,在分支机构中设立风险管理部门与岗位,并接受总行风险管理条线和分支机构的双重领导,实施矩阵式管理。第四,设立独立的审计监督部门,负责检查、评价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 审计部门直接向首席审计官和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负责。
构建内控传导机制,增强风险管理的可执行性
在制定风险战略和完善风险治理架构的基础上,董事会还要通过建设一系列传导机制,解决风险治理的上层架构与基层架构之间的联接问题,使全面风险管理的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有机衔接起来,保证风险管理的战略、政策、程序在全行得到有效贯彻和执行。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重点要从经济资本管理、激励约束和预警纠偏三方面来加强传导机制建设。
基于风险战略,建立经济资本管理机制。经济资本管理近年来在国际银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它是银行内部优化资源配置、平衡风险与收益的核心机制。董事会所设定的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要落实到具体的资本计量上,并将资本在不同行业、产品、地区和客户等维度上进行交叉配置,以此体现银行的风险偏好,引导全行按照整体战略进行业务拓展、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目前, 对国内许多银行来讲,建设经济资本管理机制的重点是从计算信用风险的内部评级法入手,在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对业务数据进行积累和筛选的基础上,构建信用风险计量模型,计算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随着风险计量水平的提高, 再逐步对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进行计量,并进行相应的经济资本配置,最终使资本覆盖所有风险类别。简单讲,经济资本管理机制的实施线路是:战略制订―风险计量―资本分配―业务发展和结构调整―评价考核―战略再调整。
围绕风险容忍度建立预警纠偏机制。董事会应重视风险管理的过程控制,除了经济资本管理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以外,还要建立风险预警与纠偏机制,以便对各类潜在风险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应对,保证董事会战略决策的执行效果不打折扣。风险容忍度既是银行风险偏好的具体体现,也是各条线风险限额执行情况的汇总反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作为董事会进行风险管理的战略工具和传递机制。管理层应定期向董事会报送风险容忍度的动态数据,分析评价总体风险状况和关键风险点。在必要时管理层要组织现场检查,核实数据背后的实际风险状况,根据容忍度执行数值,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排查。如果风险容忍度被突破或即将被突破,就表明风险管理出现了整体性问题,而不是局部问题。此时,管理层须立即向董事会报告,风险管理委员会要作出专业分析和明确指导,同时责成管理层采取行动,以控制风险态势的蔓延。围绕风险容忍度建立起上述预警纠偏机制,能够使董事会的风险管理由一种结果式的管理转变为过程性管理,使之不仅能够传达政策导向,还能对风险动态进行敏锐的预警和前期控制。
从上述传导机制看,董事会重点要抓住“一头一尾”,即事前建立风险偏好体系,事后进行考核监督;同时,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引入预警纠偏机制,从而使董事会的风险管理具有更强的可执行性。
董事会当前应关注的主要风险点
以董事会为主导的风险治理,是一种宏观层面的战略性风险管理,应着重控制源于外部的系统性风险、公司治理本身的风险以及经营管理中的关键风险点。年初,董事会在预算案之前,应对全年经济金融形势作出判断,并结合国家经济政策导向以及同业竞争格局,确定年度风险控制要点,并提出基本应对原则和要求,为全行风险管理谋篇布局、指明方向。当前,董事会及其风险管理委员会应抓大放小,重点控制好几个风险点。
防范战略风险
董事会要重点关注战略风险。战略的风险不是风险的战略,它是由于战略失误导致的风险损失,往往是重大损失。战略风险包括三个情况:一是由于没有战略而形成的风险;二是有战略但没有执行的风险;三是战略错误而形成的风险。董事会有责任为银行发展制订一个正确的战略,并且保证这一战略得到有效执行。银行的战略应该是董事会的战略,而不是管理层的战略,这是公司治理的基本理念。董事会不仅要花精力制订战略,还要每年进行重检,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动态调整。
提高资本管理水平
资本管理是董事会进行风险治理的一项重点工作。其中,资本充足率管理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的着力点。商业银行要注重从“分子”和“分母”两个方面,做好这项工作。一方面,管理层要管好“分母”,因为资本是一个外生变量,是银行的硬约束,管理层应通过优化业务结构、改善资产组合,以及应用各种衍生工具等方法加强对风险资产的管理和调控,使之与现有资本相适应,并达到监管标准和董事会的要求。另一方面,董事会还要管好“分子”。既要建立资本补充机制,使资本数量达到管理要求,又要不断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本质量,降低融资成本,将资本充足率稳定在一个有利于持续发展的水平。当然,董事会也要积极参与“分母”的管理,包括审定银行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信贷投向政策、资产组合策略等。董事会应促进和鼓励管理层不断提升资本管理水平,从账面资本管理到监管资本管理,再到经济资本管理,要不断地提高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控制集中度风险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风险集中度不断上升。2009年,随着新一轮信贷大规模投放,风险集中度问题更为突出。1~11月,60%以上的新增贷款投向政府融资平台或相关项目。其中,不少项目资质不全、前景黯淡,偿还能力不足,这对以后的信贷资产质量留下了很大隐患。董事会应对此高度重视,要开展全行范围的检查整顿,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第一,各项指标必须达到了银监会规定的集中度底线;第二,严格控制对县以下融资平台发放贷款,禁止打包贷款,加大对政府项目背景贷款的审查力度,加快相关信用评级工具的开发;第三,加强相关资产的证券化工作,推动新避险工具的研发;第四,建立了集中度管理的长效机制,明确并落实了部门职责、管理流程和报告线路;第五,加强贷后管理,防止了信贷集中度向高风险行业、地区和产品迁移。
推进新资本协议的实施准备
受金融危机影响,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实施进度在全球范围内有所放缓,但这并不能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在正确的方向上持续地向前推进。因为,实施新资本协议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第一,可以提升银行的市场形象,对上市和开展新业务都有好处;第二,可以提高风险管理的技术水平和精细化程度;第三,可以改善资本管理,提高资本效率,为银行发展提供后劲。长期以来,许多银行的高管层对这项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很难形成一个推进的合力。董事会在这方面要看得更远一些,应该给予必要的支持和推动。
内控体系建设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发展速度很快,业绩也不错,这是值得肯定的,但这也掩盖了不少矛盾和缺陷。其中,内控体系薄弱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内控体系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础,董事会不仅要亲自抓,而且要常抓不懈。在这方面,风险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要明确分工、密切协作,发挥合力。内控体系建设和内控活动是风险管理的第二条防线,由风险管理部门负责;而审计是风险管理的第三防线,它负责对内控体系进行评价和监督,是银行内部以第三方角度,对内控体系及执行情况进行自觉的、常规的监督、评价和修正。实践表明,商业银行内控体系建设是一个难点,很容易做得华而不实,所以需要董事会风险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共同加以治理,管理层的和后台相互配合,这样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控制衍生品交易风险
前一时期,国内银行在国际市场上做了不少资金交易,有些交易工具设计复杂、杠杆率高、临界点容易被击穿。一旦国际市场行情恶化,会给银行带来难以承受的巨额损失。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银行衍生品业务出现了较大亏损。董事会应对此给予关注,要提足减值准备,密切监控风险变化;必要时应果断平盘;也可以聘请外部专业机构,对衍生品风险进行专业评估。董事会应责成管理层,在控制风险蔓延势头的条件下,对相关业务流程进行了深入整改。目前,随着国际金融市场回暖,国内银行衍生品业务已经逐步趋于正常,风险损失基本可控,但董事会和管理层应从中吸取教训,加强内控建设,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将来要把金融衍生产品做得更好,而不是因噎废食、止步不前。
篇8
县域农行内控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部管理职能有待增强。由于县域农行审计职能上收,审计部门相对独立,内控制度建设除人员管理扎口人力资源部外,其余均扎口隶属信贷管理部的内控合规部,定位及人员配置和职能弱化等问题十分突出,难以担负起内控综合管理、协调的作用,很大程度只能只能起到上传下达和情况综合的作用。虽然近几年有相当多的县域农行瞄准区域领军银行标杆,着力加强“综合竞争能力、风险管控能力、价值创造能力”建设,业务经营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内部基础管理还不够坚实,还不能完全适应内外部形势变化和业务快速发展的要求,与一流商业银行相比还有相当差距。
2、内部管理理念有待更新。目前还有相当的县域农行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注意把握内部管理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总是认为只要不出事情就万事大吉,没有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去重视和加强,从而造成内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不高,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报告体系不完善,客户部门和业务一线制度学习、制度理解、制度执行不到位,导致一些行长期存在的屡查屡犯的“瓶颈”问题始终难以得到根本性消除。有些管理者认为内部控制只是稽核审计部门的职责,忽略了对其他管理部门的内部控制管理。这种认识偏差反映在具体的经营管理中必然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而完全违背内部管理所固有的特点,导致出现风险隐患。此外,部分员工对内部管理的实质内涵认识不清,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淡薄,导致业务开拓与内控制度建设出现脱节,特别是新业务的开展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风险隐患较大。
3、风险意识有待增强。一是重业务拓展、轻风险管理。表现在一些单位负责人短期行为严重,没有正确处理和把握好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关系,许多基层单位领导的目光仅局限于完成考核任务,甚至不惜冒着违规操作的风险以实现短期业绩。如在办理承兑汇票贴现时,先办贴现再补办手续,严重逆程序操作;在办理网银业务时,代客户领取网银证书;在营销银行卡时客户签名等;许多员工在操作岗位上工作却被迫承担了大量营销任务;不少员工自身对操作风险重视不够,风险意识不强,只要领导命令,就惟命是从,对其违法行为视而不见、听之任之。 二是重事后管理、轻事前防范。其表现在偏重于对已发生或已存在的风险采取事后的管理处罚措施,而对事前的防范和事中的控制措施关注较少,或形同虚设,导致违规问题屡禁不止。
4、内部管理存有缺陷。由于尚未建立强有力的利益制衡机制,审计部门独立性不充分,对于县域农行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掌握一定决策权的管理人员)存在着控制盲点。各控制系统之间还存在脱节现象,未能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全面均衡的内部管理机制,动态控制比较薄弱。在制度执行上,各业务条线的尽职监管和内控能力有待提高,岗位自我约束机制制度不健全,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现象仍有发生,有些创新业务相关制度尚未建立就盲目运作,缺乏严格的、经常性的检查、督导,风险隐患有所增加,这其中既有监管频率不够、手段落后、风险得不到真实有效揭示的问题,也有对发现风险苗头反应不灵敏、处置不果断、责任追究不严格问题。
5、内部管理培训不够到位。有的县域农行的基层领导对员工的教育培训重视不够,缺乏制定长期的、适合基层员工实际的学习规划,对新员工没有制定系统的岗位培训计划。作为上一级的支行教育部门,也往往偏重于新业务、新产品培训,对新规章、案件警示等方面的内控培训明显偏少。有的基层单位学习制度不健全,造成员工对合规制度掌握不透,加上各类规章制度繁杂及员工劳动强度较大,员工无法及时学透新的规章制度并有效地应用到日常工作中去。
6、激励机制不够合理。随着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县域农行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一些基层网点建立的激励考核侧重于对业务发展的奖励,基本上不考虑内部管理工作情况,有的制定的激励机制虽与内部管理工作沾点边,但普遍也落实不了,严重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有的县域农行虽然也制定了相关的内部管理奖惩机制,但是在制度执行中普遍不到位,内部管理的利益制衡机制不完善,形成了存款、利润等业务性经营指标第一的经营价值观。
县域农行内部管理建设中的几点建议
1、加强内部管理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内部管理环境。 银行的内部管理环境是一种氛围和条件,影响到员工控制意识和实施控制的自觉性,并直接影响到内部管理的贯彻执行以及全行整体经营目标的实现。各县域农行要通过塑造良好的内部管理文化来影响带动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形成一种独特的内部管理理念渗透到业务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把自觉执行规章制度成为每个员工的行为准则,从而为全面、深入地加强系统内控制度建设奠定必备的基础。
2、完善组织管理,实施内部管理集约化。要遵循科学合法、严密高效、相互制约的原则,以“基础管理提升年”活动为契机,以网点管理为中心,以管理重心下沉为重点,以完善风险治理体系为手段,全面夯实内部管理基础。在层级上,要以基层网点为风险管理重点;在人员上,要以网点负责人、运营主管为重点,同时高度重视对客户经理和柜员的关心、教育与管理;在风险种类上,以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和个人道德风险为重点,推进覆盖各个细分领域的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
3、加强管理职能和业务流程改造,增强内部管理效能。
篇9
关键词:商业银行;扁平化改革;苏北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1 精简系统层级,撤并低效网点,实现机构扁平化
改革前,“四大行”均下辖三个县支行及少数不等的城区支行,而县支行和城区支行又下辖若干个营业网点,但所有网点距市行均不足60公里,“点少线短”特点突出,具备扁平化管理实施的基本条件。“四大行”从机构扁平化着手,削减管理层级,即从三级管理模式(二级分行——级支行一二级支行)向两级管理模式(二级分行一支行)转变。改革后,营业网点升格为支行,并根据经营等级分为一级支行、准一级支行、二级支行等几种类型,业务范围和经营权限有所区别,个别较小网点就近托管,但都是二级分行的直管网点,实行单独考核、动态管理。同时,针对同一地区机构重复、网点过密、机会成本高,“内耗式”竞争情况等突出问题,对低效网点进行大规模撤并。扁平化改革对资源进行了重新配置,初步实现了管理职能上的转换,使机构组织体系更加接近市场,更加符合商业化运作和业务经营发展的要求,市场竞争力得以明显提高。
2 改进业务流程,加强内控管理,实现功能扁平化
为实现功能扁平化,“四大行”以改进业务流程为基础整合内设机构,调整部分职能,市行个人、公司和机构业务部为前台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客户经理、营业网点等资源,承担市场营销管理与组织协调职能,并直接营销重点大客户。按照客户分类,建立“分行营销一分支行联动营销一支行营销”的营销管理体系。整合会计结算、电子银行、国际业务、科技等部门,作为产品支持中台部门,负责为前台部门提品支持和技术保障。整合计划财务、资金营运、信贷管理、资产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后台管理部门,并实行财务管理、资金调度、信贷审批、不良资产处置、人力资源调配、账务检查辅导和后勤保障集中。另外,坚持内控优先原则,制定和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完善内控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信贷、资金、财务等核心业务的风险控制体系,实现前后台分离,通过二级分行集中管理,实现对分支机构和专业部门的有效监督与制衡,确保依法、合规和稳健经营。运用信息科技手段,严密内控制度,培育合规风险文化,建立多道风险隔离墙,有效控制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由于实现业务管理的垂直化,实现了业务操作标准的统一,还从业务检查队伍的专业素质以及检查的力度、频次、覆盖面等从执行层面得到保证,使全行内控管理和操作风险控制力度得以加强。
3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实现团队精英化
为适应扁平化改革的需要,“四大行”采取多种手段帮助员工更新经营理念,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一是通过开办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培训班、组织扁平化改革专题讲座等,把员工的思想最大限度地统一到改革上来,从而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二是努力为员工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再教育和新业务知识的培训,如国际业务、个人理财、开放式基金托管业务等,逐渐提高理论和政策水平以及经营管理能力,组织员工学习改革新规则,适应新规则的要求。三是通过推行“管理标准统一、收入分配的统一、评价体系的统一”的考核办法,使“按劳取酬、以绩定薪”原则真正落到实处,使广大员工在改革中得到实惠,使员工对改革的拥护和支持变成改革成功的“源头活水”。四是健全党团、工会组织,定期组织活动,增强员工“归属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市行集权过度,影响管理效率的全面提升
从国外的先进经验来看,扁平化的目的不仅是增强高层的控制力。而更重要的是获得市场,寻找适应市场迅速变化的灵活性和反应性。集权可以提高控制力,分权有利于增进活力,有控制力和活力才有竞争力。但“四大行”扁平化改革倾向于通过经营、管理、资源集中增加控制力,而导致营业机构的权限十分有限。高度集中的权力结构导致市行机构庞大、人员臃肿,决策迟缓,难以创造性地应对环境变化,大量事项需要协调,衍生出内部营销现象,增加内部交易成本。从改革前过于分散,每个经营单位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缺乏风险控制,粗放经营;到改革后不管区域和市场差异,用一个政策规定、一套制度办法、一个统一平台、一样业务产品覆盖所有经营行为,显然是矫枉过正。虽然财务、人事、资源、监管、信贷审批权限一定程度的集中是扁平化改革所要求的,目的是为了集约。但不按业务特点进行分类管理和指导,而过度强调集中并不一定实现集约,却更易于产生道德风险加剧、管理资源浪费等问题。以财务集中为例,对于电脑设备采购、门店装饰装修等专业性强、花费高的大项目,只要内控管理到位,由市行相关部室的专业人员负责,由高层负责把关,进行集中采购,可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2 营业机构业务功能弱化,难以形成有效营销
扁平化改革后。资源过分集中市行,削弱了营业网点对高端个人客户、大企业、大项目的市场营销能力,功能缩小到日常最基本的存汇业务服务,只能应付简单的内控管理、客户的维护和日常管理储蓄机构。比如,有的银行成立房贷部、公司部等分行级前台营销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客户经理、营业网点等渠道资源,承担相关业务的营销管理与组织协调职能,并直接营销重点大客户。但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没有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配套措施,这些身兼管理和营销两职的职能部门转换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重管理而轻营销,与扁平化的要求相去甚远。而经营机构由于在共同营销的成果分配中处于劣势而积极性不足,网点信息搜集功能弱化,市场反应和服务质量下降,影响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3 改革领导者和参与者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扁平化改革是对现有资源的重新整合,现有权力与利益的重新分配,现有企业文化的重新塑造,这就要求改革领导者必须能够避免权力的集中引发的道德风险;不但能够解决现实问题,更要有长远的眼光;不但会发号施令,更需要勇于承担责任。另外,改革对执行者要求也非常高,因为扁平化组织结构所隐含的人性假设是“自我实现人”,在这种组织结构中,权力的分散要求全体员工在统一的组织目标下,拥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自觉性,良好的知识结构、技能素养、敏锐的信息分辨及处理能力和团队精神,否则只能成为一盘散沙。尤其是在管理层级的减少、管理幅度加大后,分行部门管理人员和基层机构负责人的管理素质和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其进一步强化“一岗两职”、加强内部管理和对员工的政治思想工作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实际中,虽然“四大行”对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做了一些工作,但实际效果与改革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存在不少问题。
三、进一步完善改革的构想
- 上一篇:计算机技术线下培训
- 下一篇:户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