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10-09 17:12: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息系统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信息系统管理办法

篇1

龙坪供电所营销信息系统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确保公司营销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明确龙坪供电所范围内各班组对营销信息系统安全维护操作管理的职责、权限、管理内容和方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营销管理系统所配备的计算机、打印机、抄表机等相关设备,应建立台帐,由营业管理班班长负责营销信息系统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如有设备损坏或变动,必须报办公室备案。

第三条营业室必须保持干燥痛风,注意防火、防潮、防尘、防热、防磁和防盗工作,搞好设备和室内日常清洁卫生。

第四条安装有营销系统的计算机不得安装与此无关的程序和软件,严禁安装游戏。

第五条营销信息系统的的计算机,必须由营业管理班负责管理和使用。使用系统的人员名单由信息中心按照系统分配角色设置操作权限。,

第六条营销信息系统的计算机,由负责人员设立开机密码、登录密码和授权密码,权限内的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系统口令保密,严禁对外泄露自己系统的登录帐号及口令,操作人员离开时,应退出运行的系统。所有操作人员必须对自己的登录操作的后果负责。

第七条各专责、线路维护班供电辖区内电力用户基础资料和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和正确性,由责任人如实统计并准确无误地录入营销信息系统。对于客户计量表计、互感器更换、底度修改和电量电费冲退等基础资料和数据的修改,首先报营业管理班,然后由所报市场营销部、信息中心、财务审计部审批后进行处理。

第八条营销系统操作的相关人员,严格按照所分配的操作权限操作,并要求操作人员按《报表统计操作说明》按时完成电费数据归档、月结和报表统计、汇总等工作。

第九条在使用电量电费管理系统中,涉及新建客户、客户变更用电和异常计量处理时,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公司业扩报装管理办法》和公司相关管理办法,凭工作单建立修改客户的资料数据,并在操作记录薄中记录修改原因、操作时间、操作主要内容。,

第十条违反本办法的责任追究按下列相关规定处理。

一、发现基础数据不真实或与实际不相符者,属于公变客户考核责任人20元/户,属于专变客户考核责任人50元/户。

二、已抄录、核算和收费的客户历史抄表读数与实际不符着,属于公变客户考核责任人50元/户,属于专变客户考核责任人100元/户。

三、发现在营销系统计算机上打游戏和做与此无关的事情,每件次扣直接责任人50元。

四、发现操作人员离开达30分钟以上未退出系统者,每件次扣50元。发现将本人权限交他人使用者,每件次扣直接责任人50元。

五、发现未按《报表统计操作说明》的要求,按时完成电费数据归档、月结和报表统计、汇总等工作者,每件次扣责任人50元。

第十一条本办法由办公室负责解释。

篇2

第一条为加强对信息工程建设的规范管理,保证信息工程建设质量,促进信息系统开发的健康发展,根据《*市信息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信息化办公室是*市信息系统开发单位资质的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市主管部门),负责本办法的实施。

第三条信息系统开发单位资质是指从事信息系统开发的综合能力,包括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服务水平、人员素质与构成、建设经验与业绩、质量保证能力、技术装备、资产状况等要素。

第四条我市信息工程建设单位应选择具有相应等级《资质证书》的信息系统开发单位承建信息工程建设项目。

第五条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网络建设、软件开发适用本办法。凡在本市从事信息工程建设活动的信息系统开发单位必须向市主管部门申请办理登记手续,接受等级认证,并获取《*市信息系统开发单位资质证书》(以下简称《资质证书》)。

第二章资质等级

第六条信息系统开发单位资质分为三个等级,各等级资格条件为:

一级资质单位:

(一)独立法人,从事信息系统开发5年以上,有重大信息系统开发经验,近3年内具有一次中标额在人民币1000万元以上的系统集成、网络建设项目,或一次中标额在人民币200万元以上(不含硬件费)的软件开发项目,已建工程质量良好;

(二)必须具备有信息技术专业高级工程师8人以上,并由有突出贡献的信息技术专业高级工程师担任总工程师;有中级职称或相当于中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50人以上,其中信息技术人员40人以上;专职开发人员不少于单位全体员工的70%;

(三)信息系统集成、网络建设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软件开发企业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近两年的财务状况良好;

(四)具有完善的行政管理、技术管理、项目管理和技术文档管理制度;

(五)设备状况良好,其中80%以上为自有设备,主要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间少于2年;

(六)具有完善的信息工程质量综合检测制度;

(七)其他需要具备的条件。

二级资质单位:

(一)独立法人,从事信息系统开发3年以上,有重大信息系统开发经验,近3年内具有一次中标额在人民币500万元以上的信息系统集成、网络建设项目,或一次中标额在人民币100万元以上(不含硬件费)的软件开发项目,已建工程质量良好;

(二)必须有信息技术专业高级工程师5人以上,并由信息技术专业高级工程师担任总工程师;有中级职称或相当于中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30人以上,其中信息技术人员20人以上,专职开发人员不少于单位全体员工的50%;

(三)信息系统集成、网络建设企业注册资本在300万元以上,软件开发企业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上,近两年的财务状况良好;

(四)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技术管理、项目管理和技术文档管理制度;

(五)设备状况良好,其中70%以上为自有设备,主要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间少于3年;

(六)具有一定的信息工程质量综合检测制度;

(七)其他需要具备的条件。

三级资质单位

(一)独立法人,从事信息系统开发2年以上,具有信息系统集成、网络建设、软件开发经验,已建工程质量良好;

(二)必须有信息技术专业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技术负责人;有中级职称或相当于中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20人以上,其中信息技术人员10人以上;专职开发人员不少于单位全体员工的30%;

(三)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上,近两年的财务状况良好;

(四)设备状况良好,其中60%以上为自有设备,主要设备的平均使用时间少于4年;

(五)有必要的信息工程质量综合检测制度;

(六)其他需要具备的条件。

第三章申请与评审

第七条市主管部门成立*市信息系统开发单位资质评审委员会,负责资质评审工作。

第八条申请《资质证书》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和第二章规定的标准,向市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申报材料。

第九条市主管部门对申请单位申报材料审查合格后,组织对申请单位进行现场调查,对其完成的信息工程典型项目进行核查。

第十条评审委员会开评审会议,根据申请单位申报材料、核查结果对申请单位的申请进行评审,并将评审意见报市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一条通过审批的由主管部门颁发《资质证书》。《资质证书》分为正本和副本,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十二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且具有突出贡献和业绩的单位,可以破格晋升资质等级。

第十三条具有一定信息系统开发力量,不具备上述资质等级的单位,可以向市主管部门申领信息系统开发单位临时证书。

临时证书的有效期限为一年,到期需要延期的,应当重新申请。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资质等级证书实行年度检查制度。信息系统开发单位应当向市主管部门提交《资质证书》(副本)和《*市信息系统开发单位年度检查表》。经年检,信息系统开发单位达不到原资质等级条件的,按实际达到的条件重新定级。年检合格者由市主管部门重新核发资质证书。

第十五条市主管部门在年度检查之外,可抽检信息系统开发单位单位资质等级条件,如发现其条件与所取得的资质等级证书不符时,可以调整其资质等级或注销其资质等级证书。

篇3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界面;排版;表格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系统科学、网络技术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MIS)开始对企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MIS不再局限于办公自动化等领域,而是一步步深人到企业的各个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去。

计算机软件的用户界面的友好性是评价软件性能与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用户界面的设计贯穿于从软件的需求分析、基本设计、直至系统测试整个设计开发过程。一个易学易用高效的软件是每一个设计者追求的目标,而这些目标皆同一个设计良好的用户界面密切相关。

软件开发者努力地为各种排版要求提供解决方案.将不同格式的文件.甚至不同装订风格的文件安排在一个印版上.印刷商经常会碰到这样的要求。不论是数字印刷、商业印刷还是包装印刷,开发者所面临的挑战都是如何在保持软件简易使用的前提下,使软件的功能更加强大。

2MIS系统概述

2.1MIS的基本概念

MIS是管理信息系统 (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的英文缩写,它是以计算机、通信等现代化电子技术为手段,对管理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存储、输出,并能做出科学分析及预测的现代化管理系统[1]。

2.2MIS的结构与特点

2.2.1MIS的结构

一个组织的管理信息系统可分解为四个基本部分[2]:

1. EDPS部分:主要完成数据的收集、输入、查询、基本运算、日常报表的输出、数据库的管理等。

2. 分析部分:主要在EDPS基础之上,对数据进行深加工,如运用各种管理模型、定量化分析手段、程序化方法、运筹学方法等对组织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分析。

3. 决策部分:MIS的决策模型多限于以解决结构化的管理决策问题为主,其决策结果要为高层管理者提供一个最佳的决策方案。

4. 数据库部分:主要完成数据文件的存贮、组织、备份等功能,数据库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

2.2.2MIS的特点

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可以从七个方面来概括[3]:

1. MIS是一个人机结合的辅助管理系统。管理和决策的主体是人,计算机系统只是工具和辅助设备。

2. 主要应用于结构化问题的解决。

3. 主要考虑完成例行的信息处理业务,包括数据输入、存储、加工、输出,生产计划,生产和销售的统计等。

4. 以高速度、低成本完成数据的处理业务,追求系统处理问题的效率。

5. 目标是要实现一个相对稳定的、协调的工作环境。因为系统的工作方法、管理模式和处理过程是确定的,所以系统能够稳定协调地工作。

6. 数据信息成为系统运作的驱动力。因为信息处理模型和处理过程的直接对象是数据信息,只有保证完整的数据资料的采集,系统才有运作的前提。

7. 设计系统时,强调科学的、客观的处理方法的应用,并且系统设计要符合实际情况。

3表格排版主要算法

表格的排版也是在解析的过程中实现的,当表格中每添加一个TableCell结构后,浏览器就要对表格进行一次排版。

JLBrowser中表格排版的过程描述如下:首先根据表格中各个表项单元的给定宽度和宽度最小值来确定表格及各列的宽度和宽度最小值;然后根据表格宽度最小值来调整表格的宽度,并用该值来调整表格中各列的宽度;表格的宽度确定后,计算表格的高度;最后对表格中各表项单元(即表项单元所指向的页面)进行排版。

JLBrower中用JLCellCon来计算表格及各列的宽度和宽度最小值,因此要计算表格的宽度和宽度最小值首先要创建表格的JLCellCon结构,然后计算JLCellCon的宽度和宽度最小值从而确定表格及各列的宽度和宽度最小值。从上述分析可知,表格排版主要包括三个部分:JLCellCon结构的生成,JLCellCon宽度和宽度最小值的计算,表格各列宽度的调整,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个部分。

3.1表项单元容器的生成

在生成新的JLCellCon结构前,必须先释放原先生成的JLCellCon结构然后重新生成JLCellCon结构(因为新加入JLCellCon后,JLCellCon的结构就可能发生改变,因此不能继承以前生成的JLCellCon结构)。JLCellCon的生成过程就是将表格结构细分的过程。其细分过程描述如下:

先生成一个总JLCellCon结构,该结构指向整个表格。

将生成的JLCellCon分成M(M

将列数不等于1的JLCellCon按2中的方案进一步细分直至每个JLCellCon的列数等于1。

3.2表项单元容器的宽度和宽度最小值

JLCellCon宽度和宽度最小值的计算过程就是根据表项单元中的信息(包括宽度、宽度最小值等)来计算表格及各列的宽度和宽度最小值的过程。JLCellCon结构生成后,根据JLCellCon中所有表项单元宽度最小值来计算JLCellCon宽度最小值,其算法描述如下:

若JLCellCon的列数(结束列减去起始列)为1,JLCellCon宽度最小值取JLCellCon中所有表项单元宽度最小值中的较大者(若表项单元的列跨度不等于,则表项单元在该列宽度最小值取该表项单元宽度最小值的平均值)。

分别计算JLCellCon中列跨度等于JLCellCon的结束列减去起始列的所有表项单元宽度最小值,取它们中的较大者,记为min-cell-width;计算JLCellCon中各个子JLCellCon宽度最小值之和,记为min-JLCellCon-width,JLCellCon宽度最小值取min-cell-width和min-JLCellCon-width两者中的较大者。

JLCellCon宽度的最小值求得后,取JLCellCon中所有表项单元宽度的最大值,记为max-width,JLCellCon的 宽度取JLCellCon宽度最小值和max-width两者中的较大者,并计算JLCellCon中各个子JLCellCon所占的百分比。

3.3表格各列宽度的调整

由于表格的宽度可能和表格各列宽度之和不相等,为了保持表格的给定属性,需要根据表格的宽度来调整表格中各列的宽度。表格列宽的调整过程就是根据表格的宽度来调整JLCellCon宽度的过程。表格宽度最小值求得后,根据表格的宽度(若给定则取定值;否则取表格所在页面的宽度)和表格宽度最小值来确定表格宽度的调整值(调整值取两者中的较大者),把该调整值作为指向整个表格的JLCellCon宽度的调整值,并用该值来调整JLCellCon各列的宽度。其算法描述如下:

若JLCellCon的列数(结束列号减去起始列号)为1,则表格中以JLCellCon的起始列为列号的列宽取宽度调整值。

计算相对宽度:根据JLCellCon宽度的调整值和JLCellCon中的各个子JLCellCon所占的百分比来计算各子JLCellCon宽度的调整值,取宽度调整值和该子JLCellCon宽度最小值两者中的较大者,并记下它们的和sum-JLCellCon-width。

若sum-JLCellCon-width不等于JLCellCon宽度的调整值,调整JLCellCon中各个子JLCellCon宽度直至它们的和等于JLCellCon宽度的调整值。

计算JLCellCon中各个子JLCellCon的宽度:根据JLCellCon宽度的调整值来确定JLCellCon中各个子JLCellCon取宽度最小值、JLCellCon的宽度、还是取宽度调整值的平均值。

把计算所得的宽度值分别作为各个子JLCellCon的宽度调整值1。

3.4表格行高的计算

表格各列的宽度确定后,表格各行中各列的高度值可能不一样,这就需要确定该行的高度值。为了使排版紧凑些,表格各行的高度取该行中各列高度的极大值,这里不取表格的给定高度值,是因为人们浏览信息时总习惯于从左到右的顺序,在竖直方向上人们并不很关心。如果表格的某行的给定高度大于该行各列高度的极大值,则实现时会有一片空白,这相对于嵌入式浏览器本来就比较小的表现区域来说,显得很浪费;如果表格某行的给定高度值小于该行各列高度的极小值时,会出现显示不下的现象,会造成表格中数据的溢出,这是不可取的,因此采取根据表格各行中的数据高度来取表格的行高,表格的高度取表格中各行行高之和。

3.5表格排版算法的特点

该算法的主要数据结构相对独立,除了页面指针外都是自定义的数据结构,实用于任何实现了非表格排版的浏览器中,因此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

该算法对任意的表格(嵌套的表格和非嵌套的表格)均适用,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该算法在计算表格各列的宽度时调整JLCellCon的宽度,目的是使表格各列的宽度不小于该列中所有表项单元宽度的最小值,从而有效地防止了数据发生溢出,同时采取最小化表格高度的策略来使表格排版紧凑,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

该算法采用JLCellCon结构来进行排版,同时继承浏览器中原有的网页排版算法,从而使算法比较简单。

该算法根据表项单元的宽度、表项单元里数据的宽度来调整JLCellCon的宽度,从而求得表格中各列宽度的最佳值,避免了数据显示时出现重叠现象,具有较好的容错性。该表格算法支持中文排版,由于在网页排版中介绍了网页排版如何实现中文排版,而表格排版是在继承网页排版的基础上设计的,因此只要网页排版支持中文,则表格排版也同样支持中文排版。

以上描述较好地介绍了各类表格界面设计与生成的规律。

4结束语

本文结合对现有各类MIS系统结构与构件技术的研究,研究了I/O界面的表格算法及其实现。该方法在实现软件复用,减少编程工作量和解决MIS开发效率低下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程学先等.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M].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1.

[2]杨芙清, 朱冰, 梅宏. 软件复用[J]. 软件学报, 1995(9).

[3]程学先等. 信息系统基于即插即用型软部件的结构模型法[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2(10).

篇4

    《上海市社会保障卡管理办法》和《上海市社会保障和市民服务信息系统管理办法》将于8月1日起实施。两部办法向市民郑重承诺:社保卡数据库里的所有数据,只能用于市民办理个人相关社会事务和政府办理行政管理事务,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也不得提供给任何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

    据悉,全市今年将发放500万张社会保障卡,目前已有480多万人办理了申领手续,160多万张保障卡已经制作完毕并开始向社会发放。今年8月份,本市将在黄浦、卢湾两个区开始试行社会保障卡和医疗保险卡的并轨。社会保障卡在医疗保险部门的功能将率先实现,在劳动保障、公安、民政、公积金管理等方面的功能也将逐步实现。

    市信息办昨向记者介绍,为保护市民的个人隐私,两部办法对系统信息的应用范围作了限制性规定,严格规范了信息采集的种类、流程,并强化了信息系统安全制度规范。

 

篇5

[关键词] 缺陷产品召回;监管者;职责

[中图分类号] D9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6639(2012)03—0038—05

我国的产品召回制度的立法主要将产品召回中的监管职责授予了两类部门:其一是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以及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食品、儿童玩具、汽车产品召回的管理工作;其二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及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药品、医疗器械召回的管理工作。我国现有的产品召回相关规章制度涉及到的监管者职责主要有建立并维护召回管理信息系统的职责、调查缺陷的职责、责令召回的职责、全程监督产品召回过程的职责、信息公布的职责。另外还有加强宣传教育、对相关信息的保密义务等个别职责零星散见于个别规章之中。

总的来说,现行的有关药品、食品、儿童玩具、汽车、医疗器械召回的这五部部门规章对于监管者职责的规定大同小异。我国现行的产品召回相关规定除了存在由于涵盖产品种类少、级别低等根源性因素导致的对很多类别产品的召回监管严重缺位问题外,对于监管者职责的规定也较为粗糙。下面将对监管者的职责一一展开分析。

一、建立并维护召回管理信息系统的职责

召回管理信息系统是产品召回相关信息收集处理的平台,是指确认产品危险、伤害模式、伤亡原因以及建议采取减小危险行动的早期预警系统。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关键是如何更加及时地发现具有系统性缺陷的产品进而将缺陷造成的实质性伤害降到最低。而发现缺陷产品要依靠丰富、及时、有效的信息支持。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缺陷产品信息系统,直接决定了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是否能够真正地预防产品缺陷伤害的发生,决定了产品召回制度的实施效果。事实上,我国产品召回制度的统一立法即《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送审稿)》(下文简称《召回条例》) {1}迟迟没有通过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缺陷产品信息系统建立上的瓶颈。

召回信息管理系统中最著名的是美国的国家电子伤害监督系统(NEISS),它是一个医院急诊室伤害报告系统,始建于1970年,通过对美国国内及其领地内的样本医院,直接收集医院急诊部门接纳的由缺陷产品造成的受伤病例信息,并按照时间范围、产品种类、年龄段、诊断病种、事发场所等要素,评估全国范围内急诊室所处理的与产品有关的受伤情况的总数;仅2004年,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就收到98家指定医院352000起与产品有关的伤害事件,和全国(美国)法医和验尸官报告的4500起死亡事件,工作人员对上述信息作出分析,然后有选择地对个别事件进行电话跟踪或现场调查,这些调查给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检查事故涉及产品、环境、受害人质检关系的机会,而这正是指定产品召回补救措施所必须的[1]。

在我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疫总局出台的《儿童玩具召回信息与风险评估管理办法》(下文简称《儿童玩具信息》)、《缺陷汽车产品召回信息系统管理办法》(下文简称《汽车信息》)是仅有的有关产品召回信息系统管理的具体规定。这两个规章均将召回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维护工作委托给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另外2010年12月13日颁布并于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后简称《药品不良反应》)对药品不良信息的监测与收集进行了一些规制,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的建设、维护以及管理工作授权给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以及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评价一个召回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劣,主要是看此系统能否有效地预警产品缺陷,并指引缺陷产品的召回。一个好的召回管理信息系统应当具备信息涵盖内容丰富、来源广泛、收集途径多元的特性,下面将从此三个方面分别分析我国现行规章中有关缺陷产品召回信息管理系统的规定。

从信息涵盖的内容上看,依据我国现行规定,儿童玩具召回信息主要包括产品的基本信息、消费者投诉、产品伤害事故信息、伤害纠纷信息、产品在国外召回信息;缺陷汽车产品召回信息包括车主的投诉信息和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公安机关、消费者协会等单位的质量问题信息,还包括来自制造商的产品基本信息、车主、经销商、检测机构的信息以及产品在国内外的召回信息。《药品不良反应》仅对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做出了相应规制,其中第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获知或可能发现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应当通过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报告”。《药品召回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药品质量保证体系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所以说,我国现行规章中提到的有关药品召回的信息涵盖的内容仅有“不良反应信息”和生产者建立的“药品质量保证体系”,且此“质量保证体系”为何在规章中也没有具体言明。

篇6

摘要:财务信息化作为一种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更好地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和财务管理的效果,同时财务信息化下的内部控制的特殊性为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带来新的变化,本文对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出改进措施,加强对高校经济活动的风险防范和监督,以达到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财务信息化 高校内部控制

一、引言

2012年财政部颁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中明确指出,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是合理保障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加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内部会计控制)建设是高校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财务信息化软件在高校中广泛应用,如预算管理系统、会计核算系统、薪酬管理系统、学生收费管理系统、票据档案管理系统等。财务信息化的应用,使得高校内部控制环境发展了很大变化,同时也给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方面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因此高校应该重视财务信息化给高校内部控制带来的风险,同时结合财务信息化下的高校内部控制的特殊性,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二、财务信息化下高校内部控制的特殊性

(一)信息系统代替传统手工记账,会计核算环境发生变化

高校使用财务系统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活动的财务数据,实现了会计电算化、无现金支付、无现金收费等,使得账务处理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会计部门的组成人员不仅包括财务、会计专业人员,还包括财务系统的管理人员及计算机专家。进而财务部门不仅需要完成基本的账务处理,还需要利用计算机完成更为复杂的经济业务,如利用财务系统全校各教职工自主查询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节省各部门至财务处现场查询的时间,利用薪酬系统实现自主查询个人工资;原先应有几个人员处理的业务,现在会计人员可以通过个人权限在系统中进行操作、签批、审核、复核等工作,避免了会计凭证的来回传阅与丢失。为保证会计系统能够正确、及时、可靠的反映经济业务活动,应建立和完善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制度的范围和控制程序比手工记账更加广泛、复杂。

(二)信息化改变会计凭证存在形式,控制的重点发生转移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引进和财务管理系统的使用,财务经济业务处理方法和处理程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类会计凭证和财务报表的生成方式、会计信息的储存方式和储存介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类基础会计资料的书面形式的资料逐渐减少,甚至有些已经消失。信息化使得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时由业务人员输入计算机,并由计算机自动记录处理,原来的书面资料转变为以文件、记录形式存储在磁性介质上。传统手工记账内部控制管理的重点是人,所有的经济业务都是通过工作人员手工完成,因此控制的重点是对人员的控制;而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引进,内部控制的重点由人转为计算机、网络数据与人,内控的重点发生了变化,同时控制的程序也应当与计算机处理程序相一致。

(三)信息化下高校内部控制范围扩大,提高了控制舞弊的难度

传统手工记账时的内控范围主要是对经济业务活动的控制,对于经济业务活动过程中主要风险点进行防范;但是在信息化条件下,内部控制的范围延伸为财务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数据管理、系统操作人员的权限管理和经济业务活动管理。内部控制范围的扩大,可能存在由于财务信息系统的管理不善导致财务数据信息被篡改,以及未经授权的人员通过财务系统和网络浏览财务数据、复制、伪造、销毁等操作。利用计算机舞弊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危害性,舞弊被发现的难度比手工会计系统更大,而且利用计算机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可能更大。

(四)信息化下高校信息传递方式发生改变,各部门间紧密关联

传统方式下,高校信息传递主要是通过纸质传递方式,在信息化环境下,主要是通过电子、系统数据以及纸质文档进行传递,这使得信息传递更加便捷方便。但是目前许多高校各部门系统相对独立,导致资源不能共享,如学生收费系统与学生教务系统不互通,不能及时根据学生学籍变动情况及时更新费用标准,并没有达到信息传递的高效率,因此在信息化条件下,高校各部门间需要实现信息系统的紧密联系。

(五)信息化下高校内部控制对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提高

传统手工记账对于会计工作人员只需要掌握必备的财务知识即可完成相关工作,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不只是对于财务知识的掌握,同时需要掌握各种财务信息系统的操作管理以及安全维护技能。

三、完善财务信息化下高校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优化基于财务信息化下的内部控制环境

1.建立内部控制职能部门,加强各部门沟通协调。高校应成立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明确主体责任,做好内部控制牵头作用,并能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高校相关主管领导应重视财务信息披露工作,定期公布相关信息,避免信息流通不畅影响部门间协作,避免信息孤岛,保障学校信息共享,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2.更新高校财务组织结构,合理设置岗位责任制,加强权限管理。高校财务处应该按照信息化的分工,及时调整岗位设置和人员权限,将信息化系统的功能与财务系统相结合。一是岗位设置方面,为保障财务处理的有效性,财务处应按照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原则设置岗位,存在连续性和申请审批性质的岗位不可以由同一人兼任,系统中有类似功能模块也不能由同一人兼任。明确各岗位职责权限,同时以书面形式说明各会计人员在财务信息系统中需要完成的操作和拥有的权限。另外,财务处可以设置财务信息系统专门管理人员,加强对账务处理的监管力度。二是权限管理方面,财务系统管理员根据各岗位职责,分别授权不同岗位人员在财务系统中的操作权限,授权清单必须得到财务处长的审批。同时系统管理员可以给其他人员设置权限,但是其本身没有使用系统的权利,只可以在系统管理模块进行授权、系统维护以及数据备份等操作。

3.不断组织学习,提高财务人员内控意识、专业知识和信息化技能。在财务信息化条件下,对于高校内部控制的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会计人员不仅要时刻保持内控意识,掌握财务会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掌握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保障财务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内部控制有效运行。因此高校财务应该加强财务人员信息化培训工作,不断强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力,从而为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加强财务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创造高效安全有效的信息化环境。有效的财务内控机制可以保证财务信息系统为高校决策者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和数据,从而实现高校资金使用的效益性和分配的合理性。需要专门的人员及时更新和维护财务数据信息,保证财务信息的时效性,避免财务信息滞后造成财务决策的失误。同时要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使得财务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得到保证。系统管理员定期检查操作日志,定期对系统软件安全性进行检查,定期做好财务信息数据的备份工作,定期对财务管理信息网络进行病毒防护,保障财务信息网络局域网内的安全。高校应该设置专门的财务系统管理人员,负责系统的设置和维护工作。

(二)构建风险评估机制

高校建立经济活动风险评估评估机制,对经济活动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客观评估。同时由于信息化引进导致的内部控制环境的变化,要求高校要重视财务系统的风险防范,指派专人负责系统管理,明确系统管理员的权限和分配权限的审批流程,杜绝舞弊风险。重视财务系统数据泄露风险,加强系统安全管理和防范措施。

(三)充分合理利用财务系统,完善经济业务活动控制

目前,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仍不健全,约束力内容仍不全面,特别是在财务信息化条件下,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不仅需要基于涉及的主要经济业务活动,从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等方面健全内部会计控制的制度建设,还需要建立财务系统管理办法,规范系统操作流程和风险防范。一是资金支付系统:首先建立严格的资金支付审批制度。设置不同层级的人员审批不同额度、不同用途的资金。严格执行现金盘点机制,不定期的对库存现金与现金日记账进行核对,必要时与银行对账。另外,出纳与会计岗位不相容,财务章由一人管理,支票等凭证由另一人管理。二是工资管理系统。为保障高校工资数据的准确性,应建立工资系统的内部控制机制。每一项工资的发放应由人事处提供工资发放明细,财务处会计人员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再发放。三是收费管理系统。在信息系统环境下,应实现学生收费系统与会计账务处理系统之间的同步,进而提高学生收费管理的质量。另外,高校应派专人复核学生收费系统中的数据,同时检查是否与账务处理系统的记录一致,保障财务信息的及时性。五是票据管理系统。收到学生学费之后,财务应及时开具收费收据,同时应指派专人购买管理票据,及时处理作废票据。

(四)加大审计力度,执行评价监督机制,保障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执行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在信息化环境下,不仅要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监督,还需要加强对财务系统的审计。严格考核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考核机制,设定考核项目及指标,对各项经济业务的执行情况进行量化考察,提高内部会计控制执行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应顺应时代的要求,充分合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在改善的信息化内部控制环境下,不断完善健全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保障财务系统的安全有效,进而预防腐败,保障高校各项经济业务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使用有效,进而提高高校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逸林.风险管理视角下高校内部控制的转型及创新[J].商业会计,2015,(21).

[2]王小虹,张明哲.高校财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J].商业会计,2015,(3).

篇7

关键词:高校财务 信息化 风险识别及应对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会计信息化建设受到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2014年1月6日,财政部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正式施行。这是继20年前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之后,财政部首次以“会计信息化”的概念来规范企业的相关财务工作。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果,借鉴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研究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高校财务工作的效率,也有助于高校的快速发展。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一把“双刃剑”,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风险,如何做好信息时代背景下财务信息化风险识别及防范,成为高校财务人员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高校财务信息化风险概述

所谓高校财务信息化,是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高校财务工作模式进行重整,将计算机、互联网和通信等信息技术与高校日常财务活动有效整合,创建财务信息系统,从而能够为高校的财务工作和决策活动提供全面、准确、充分、及时的财务信息资源,进一步增强高校资金使用的效益与效果。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促进了高校财务信息化的进程,提高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了财务人员的负担,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风险问题也日益突出。

(一)财务舞弊。财务舞弊是指行为人为获得不当利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凭借财务欺诈等方式,导致他人遭受损失的行为。当前,高校财务信息系统还不能做到完全意义上的信息化,如经费的预算编制、应收应付款的管理、工资的编制发放、银行对账单的定期核对、固定资产入库的核对等方面,均需要人为的干预和决策,一旦内部控制不完善,就容易存在财务舞弊。

(二)稻萸匀 V敢圆徽当的手段取得各项财务数据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财务信息化要依托于网络,而网络开放的信息资源、众多的用户等特点,使得财务数据在网络环境下总是存在着很多的安全威胁。社会中某些行为人出于各种目的,利用黑客技术登陆财务服务器,窃取各类财务信息,侵害了财务数据的机密性,严重扰乱了高校财务工作秩序。

(三)系统故障。系统故障是指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系统非正常停止运行,比如设备故障、硬件损坏、软件的安全漏洞等,故障所造成的系统运行中断、数据丢失等后果,往往产生难以弥补的损失。现实中,高校财务经常面临信息化资金缺乏、投入不高的现状,财务信息系统设备老旧,服务器配置低、故障频繁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高校财务工作的有效运行。

(四)病毒攻击。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安全最大的威胁因素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表现出隐蔽性高、破坏力强、周期短、速度快、清除难度大、难以防范等特点。高校财务局域网与互联网连接,使计算机系统感染病毒的几率和防范病毒的难度加大。外部一些有不良动机的不法分子会利用浏览网页、下载文件、收发邮件等手段,使财务系统感染病毒,严重威胁整个财务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数据安全。

(五)恶意破坏。恶意破坏是指一些人出于不良动机,故意毁坏财务设备或网络,给高校财务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恶意破坏对于任何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单位破坏性都是致命的,无论对软件还是硬件的破坏都足以导致该单位陷入混乱的局面。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财务舞弊人员会通过恶意破坏引起单位混乱,从而来掩盖其不法行为。

(六)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由于火、水、雷电、地震等不可抗力造成的财务信息化的外部风险。虽然发生的概率很小,但是一旦发生,造成的损失往往是毁灭性的,所以也应引起足够重视,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上述影响高校财务信息化的风险因素,每一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和产生的成本是不同的,根据成本效益的原则,对以上风险因素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合适的应对方法策略。

二、高校财务信息化风险评估

信息化风险是指可能存在影响信息化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风险评估的方法有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

(一)定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法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高校财务信息化风险评估是从数字上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定量分析法思想明确、清晰,对构成风险的各个要素和潜在损失的水平赋予数值或货币金额,当度量风险的所有要素都被赋值,风险评估的整个过程和结果也就都可以被量化了。本文对某高校财务信息化的风险进行了评估,其分析过程如下:首先,评估每一风险事项发生的可能性,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推出高校财务信息化的风险系数(见表1);其次,根据表1的风险系数表估测每一个影响高校财务信息化风险事项发生的可能性,然后用评估的某高校财务信息化潜在损失乘以表1中的风险系数表,计算出每种事项的风险损失成本(见表2)。

从表1和表2中可以发现财务舞弊是财务损失最大的风险,其次是恶意破坏和系统故障。从内外部角度来看,内部因素比外部因素更具有破坏力。从表2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发生风险最大的并不一定是损失最大的,例如发生损失最大的是财务舞弊,损失风险68.4万元,有57%的几率会发生;风险最大的是系统故障,损失风险17.28万元,有96%的几率会发生。通过定性分析方法我们很直观地看到影响高校财务信息化的风险因素发生概率以及发生损失的大小,从而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制定适宜的应对措施。

(二)定性分析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定量方法用于评估损失风险有一些困难,因为确定单位损失的相关成本及其发生的可能性有一定的随机性。所以我们实践中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法亦称“非数量分析法”,主要依靠预测人员的丰富实践经验以及主观的判断和分析能力,推断出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方法。借鉴企业风险评估的方法,我们采用定性分析矩阵来评估影响高校财务信息化的风险因素(见表3),由表3进一步分析演化成综合定性分析表(见表4)。

以上我们分析的影响高校财务信息化的因素,根据影响程度和可能性,可以把风险因素依据预测人员的主观判断能力分别进行分析。例如财务舞弊属于很可能且带来的损失结果较大的一种风险,对应表3中的高风险区域,应该需要立即采取行动;对应表4中的,可能性很可能,结果较大的S严重风险,需要引起高校高层管理者密切注意和重视。自然灾害于发生的概率几乎不可能,但是一旦发生带来的损失较大,对应表3中的中风险区域,需要管理层密切监督;对应表4中的可能性几乎不可能,结果较大的M中度风险,管理者应该采取措施进行预防管理,做好日常的防范监督。

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本文分析了影响高校财务信息化的风险因素,分析了各个风险的发生概率以及发生损失的大小,根据成本效益的原则,同时结合目前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化的实际现状,比如财务管理系统比较落后,财务信息化程度较低,财务信息传递速度缓慢等,制定高效可行的应对措施。

三、高校财务信息化风险的应对措施

风险评估之后,高校管理者应当根据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原t来确定采取风险应对措施。针对发生损失概率大,损失成本高的因素,采取积极主动应对措施,同时做好预防工作。针对发生损失概率较小,损失成本较高的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对于发生概率较大,损失成本较低的因素,应当妥善做好日常财务信息安全工作,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针对发生损失概率小,风险低的因素,应时常提醒财务人员有可能会面临的风险及如何应对。本文从影响高校财务信息化风险因素的角度,制定具体应对措施。

(一)岗位分工,实行职责分离。采取不同岗位管理人员职责分离来应对财务舞弊行为,从而降低财务风险。岗位设置可分为系统管理、监控、操作等。系统管理岗位主要负责日常管理、维护、用户授权、数据备份等,监控岗位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对系统管理岗位和操作岗位的工作流程和结果进行识别、记录,防止利用网络进行欺诈舞弊等行为;操作岗位具体负责信息的采录与研判分析,细分为录入、核审、档案管理等岗位;现实中,系统管理、监控和操作岗位应由专人负责且应分工明确、互不干涉。例如接触实物资产和经常接触会计记录数据文档的岗位人员必须实现职责分离,否则这两种接触的特权放在一起容易产生舞弊和欺诈。

(二)创新体制,完善内部控制。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应对财务舞弊、数据窃取、行为人的恶意破坏等违法行为。首先,高校内控制度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例如网络维护与管理制度、数据安全与维护制度、机房管理制度、计算机软件操作及维护制度、操作权限控制,计算机软硬件使用与维护制度,业务处理流程、设备管理制度等,从源头上对高校财务工作人员进行行为约束。其次,进一步提高对数据访问和运用的核审机制。对高校财务信息系统的各类重要数据参数及敏感资料进行实时监控,根据不同人员设置类别不同的使用权限,未经有效授权严禁拷录、使用系统资源,避免数据窃取、程序和系统破坏现象的出现,切实提高财务信息风险管控水平。最后,要建立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安保体系,确保网络和信息畅通,防止人为破坏。

(三)减少威胁,诚信与法律结合。实践中,对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恶意破坏且造成严重后果者,高校可以采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利益,我国《刑法》《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多部法律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从事危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活动,不得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违反本条例的规定,给国家、集体或者他人合法财产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规定用户不得擅自进入未经许可的计算机系统,篡改他人信息;不得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及从事其他侵犯网络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公安部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对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不得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同时,对一些主观恶性较小,处于违法行为预备阶段或尚未造成危害后果的行为人可以对其加强宣传教育,依靠诚信原则及道德力量来约束、规范行为人。

(四)数据备份,确保数据安全。数据备份在工作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系统故障、人为破坏或意外事故等风险因素均会对数据的保存和延续造成影响,因此应定期做好备份,可采用云备份或软、硬盘等多种存储介质同时备份,并可配备专门的服务器,从而保证财务数据万无一失。对于重要的财务档案或台账应指定专人负责,对于备份的电子数据及纸质台账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管理办法进行归档和保存,妥善做好各种防护措施,确保财务数据的完整和安全。

(五)防范病毒,保证系统安全。针对病毒攻击我们应建立完善的防病毒体系。计算机病毒传播范围广、时间短、危害大,对财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数据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高校财务系统管理者必须建立完善的防病毒防护体系,将杀毒软件及网络防火墙在有关网络和计算机上实现全方位覆盖,并启动实时监控系统,定期升级病毒库,严格执行防病毒措施,且应当制定严格的计算机管理制度,禁止在工作机上安装无关软件和危险插件,财务专用机由专人负责,慎用U 盘等移动存储介质。

(六)强化培训,提高人员素质。高校财务人员应当进一步提高自己预防风险和管控风险的能力。当前,财务信息化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的发展对工作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要想胜任财务工作岗位,必须在掌握财务专业基础上精通计算机操作等相关技能,因此,高校管理者必须进一步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进行宣传教育,提升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使财务人员明确新知识、新技能在现实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要定期开展业务培训,结合财务信息化系统的使用提升财务人员计算机操作技能,增强其风险防范意识和管控水平,从而进一步推动高效财务信息化进程迈出坚实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高娟.高校风险管理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5,(16):43-47

[2]牛丽云.信息化环境下高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探讨[J].商业会计,2014,(21):122-123.

[3]魏春波.高校财务信息化风险管理探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427-437.

篇8

关键词:放射卫生档案;医院管理;系统设计;系统开发

中图分类号:G270.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3-0183-03

一、背景

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卫生行政部门规章、管理办法、标准的要求,根据医院自身规模及近几年快速发展的需要,对各种管理全部进入统一信息管理,尤其是放射卫生档案分类管理更是信息化管理中的主要环节,放射卫生档案的管理也在综合管理的中枢枢纽作用下,并逐渐实现分类管理、分级管理。尤其是放射档案管理制度与完整的档案资料,对于日后的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医院,放射人员档案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放射卫生档案管理系统开发的意义

现代化医院管理信息量大、随机性强,工作繁杂、分工精细、协作紧密,如果没有一套严格、完整的规章制度或执行的不够严谨、认真、都将会导致医院工作的混乱、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我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我们制定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管理模式 》,明确指出,安排专人负责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建立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档案应当保存至辐射工作人员年满75 周岁,或者停止辐射工作三十年。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相关的个人健康资料。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因此管理好放射卫生档案是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管理档案系统的开发也是十分必要和紧迫,对医院信息化管理也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三、放射卫生档案管理系统理论依据及目的

第一,依据:在编制该系统过程中,我们按照国家颁布的放射卫生法律、法规为依据,并参考院内其他管理系统制定的放射防护工作规范和档案模式,使该系统具备良好的规范性、实用性和通用性。

第二,目的:通过放射卫生档案管理系统管理档案,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健康查体、防护知识培训、配戴个人剂量等放射防护措施一一进行登记,以掌握全院放射防护人员的动态管理,有利于进一步规范放射工作人员的技术操作、保证质量、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三、系统设计

平日工作中用到的数据及资料档案只有进行互联网管理,才能发挥其管理作用。如何将放射档案管理的工作流程进行信息化处理,我们医院信息部根据我们部门要求,编制一套档案文件夹的名称、年月、设备购买日期、型号、实际使用日期、编号、设备主要参数、工作人员培训日期、健康检查日期、设备具体场所、个人剂量计检测结果等等管理软件。

(一)总系统的设计

基于Excel服务器的信息系统,分为三个层次(如下页图所示)。最底层是基础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电子表格软件等。在基础软件层之上,就是Excel服务器,它提供了构建一个信息系统所必需的各种功能。基于Excel服务器之上,就是我们自己构建的各种应用系统。我们把实际业务和管理需求,做成一个个模板,固化到系统中,并且随着业务的发展,不断优化和发展。

此版本构建的信息系统,最终用户就在Excel的环境中操作,所以使用简单、配置也简单。

1.各种档案交换系统:以数据交换、内网及科室数据交换以及各系统之间的数据提取及交叉使用,涵盖了一个信息系统需要具备的各种特征。

2.统计数据系统:用来实现各种数据统计及数字统计并以分析为功能,使各种数据能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3.设备档案管理系统又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全院设备查询HIS系统,全院所有设备自购买之日管理的同时,实现信息化管理与信息共享,促进现代化发展和规范化管理;另一部分为放射卫生档案管理系统。放射卫生设备及工作人T所有信息及管理同时纳入数据库统一管理,建立放射卫生设备及从事该工作人员所有信息档案资料的备份和存档,确保所有资料信息不丢失。

4.放射卫生档案资料的收集入库:以市南院区为中心点,支持市北院区、崂山院区、黄岛院区三个分院区科室多种途径的上传档案,内网、外网均可。

5.文件和数据之间建立关联:文档的集中存储与共享、权限控制、并发修改控制、版本管理、文档日志、基线管理等。

6.放射卫生档案资源共享:具有网络硬盘功能,可以建立网络硬盘并设置权限,需要精细化的管理,每一次修改都要留痕、定期要备份、文件和数据要挂钩在组织内共享文件。与传统的开辟共享目录的方式相比,更安全也更方便。

在信息系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硬件故障(如硬盘发生坏道)、用户的误操作(不小心删除了数据)、或软件系统故障(如感染病毒)等原因而导致业务数据损毁或丢失是一种常见的安全风险,定期进行数据备份是信息系统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数据的备份与恢复

1.自动备份:Excel服务器提供了定期自动备份数据的功能,我们设定好备份的周期、备份时间和备份目录,系统就会自动完成备份工作。(1)用SysAdmin帐户登录到系统管理台,初次登录的口令为空。(2)在左侧树型中展开“自动任务”,选中其下的“自动备份”,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弹出菜单“新建”。(3)弹出“数据库自动备份计划”窗口。(4)选择要备份的应用系统。(5)选择备份路径,点击【设置】按钮,弹出“任务发生频率”窗口。设置备份频率。(6)点击【确定】,返回“数据库自动备份计划”窗口。(7)点击【确定】,用上述方法设置了自动备份计划后,系统会自动按设定好的周期和时间在备份路径下产生备份。

2.手工备份:除了设定自动备份计划外,还可以随时做手工备份,操作方法如下:(1)在服务端计算机上,以SysAdmin帐户登录到系统管理台。(2)在左侧树形选中节点“Excel服务器―应用系统”,在右侧列表中选中要备份的应用系统,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弹出菜单【备份应用】,弹出“备份应用系统”窗口。(3)点击【浏览 … 】选择备份路径。(4)按【确定】开始备份。最后点击【确定】。(5)备份完成后,通过查看“我的电脑”,您会发现在您指定的目录下产生一个新的文件,文件名为 ESDBBAK_< 当前的年月日时分秒 >_< 应用系统数据库名 >.bak,例如,假设当前的日期时间为:“2010 年 5 月 11 日 16:24:50 ”,应用系统名称为:ABC,那么产生的备份文件的名称为:“ESDBBAK_20100511162450_ABC.bak ”。

3. 数据恢复:把备份数据恢复到Excel服务器数据库中的方法是:(1)在服务端计算机上用SysAdmin登录到系统管理台。在左侧树形中选中节点“ Excel服务器―应用系统”,右侧选中要恢复的应用系统,选择选择右键菜单【还原应用】,弹出“恢复向导”窗口。(2)输入系统管理台登录账户sysAdmin的口令,点击【下一步】。(3)勾选【备份数据库到以下目录】并点击【浏览】选择备份当前数据库的目录,点击【下一步】。(4)点击【浏览】按钮选择要恢复的数据库备份文件,点击【下一步】。而后开始恢复应用系统,最后点击【确定】完成数据库的恢复。

篇9

一、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内部控制的影响

1.内部控制的范围扩大

在传统会计的条件下,会计内部控制主要针对经济业务处理,通过凭证传递程序,规定每个工作点完成的任务,并在传递程序中选择控制点进行内部控制。由于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开发、运行、维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电算化会计下的内部控制还要包括系统开发过程的控制、软硬件环境控制、安全保密控制、会计软件维护控制以及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使用过程中的数据输入、处理、输出的正确性控制等,会计电算化扩大了会计内部控制的范围。

2.内部控制制度发生了变化

会计电算化改变了原有的会计组织体制,会计工作组织和岗位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根据会计事务的性质设置的各业务核算组已经被撤销,与之相联系的各岗位之间的职权分离、相互制约的牵制制度也发生了改变或不复存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新设置的会计部门由总会计师、数据准备组、操作维护组、财务管理组、会计档案组和系统开发组等组成。其中,财务管理组是电算化会计系统的核心部门,岗位划分比原来更细,并提高了财务管理要求。所以在电算化会计条件下,必须构建内部牵制制度。

3.内部控制的形式和重点发生了变化

会计电算化使会计内部控制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一些传统的内部控制形式已无存在的意义,如科目汇总、试算平衡、账账核对、账证核对等。由于会计核算工作全部由计算机完成,整个处理过程分为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环节,从输入会计凭证到输出会计报表,可以一气呵成。如果系统安全可靠,没有非法操作收稿日期、修回日期或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是不会出现账账不符、账证不符、试算不平衡现象的,所以数据正确性控制的重点转移到了数据输入环节。同时,计算机的应用也给我们提供了先进的控制技术,使内部控制的许多方法和措施可以利用计算机程序进行控制,如数据正确性的校验、操作权限控制等。计算机控制比人工控制更严格、更可靠,它可以克服人工控制的随意性。总之,在电算化会计条件下,会计内部控制方式已部分被计算机所取代,由人工控制转移为人机控制。

4.网络财务的应用和发展给会计内部控制提出了新问题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经济领域的应用,网络财务也迅速发展起来。网络财务不仅使会计核算从事后变为实时,而且使财务管理从静态走向动态,从财务部门走向整个企业,走向企业外部,极大提高了财务管理效率。目前的网络财务软件的功能主要包括网上采购、网上销售、网上支付、网上结算、远程报账、远程财务控制、远程报税、远程报关、远程审计、在线资金调度、异地转账等。网络财务使会计介质全面发生变化,出现各种电子单据,如各种发票、结算单据等。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这些功能的控制是会计内部控制必须面对的新问题。

二、建立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

会计电算化使原有手工会计核算方法下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失去作用,它对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进行,预防、发现和纠正系统所发生的错误、舞弊和故障,及时提供正确可靠地会计信息,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整套适合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和安全。

1.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控制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来说投资较大,对整个企业的影响也较大,往往需要对原有的管理体制进行较大的变革。所以在开发前必须进行可行性分析,从经济上、技术上、组织上论证开发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资本预算和效益评估,必须经过领导和专家的批准和认可。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必须认真执行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有关标准和规范,包括《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等。在新系统使用的准备阶段要加强对有关人员的培训,提高系统操作和系统管理人员对新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以减少系统运行后出错的可能性。在新旧系统转换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人员从新配置、清理账目、准备初始数据、规范电算化方式下的各种核算方法等。各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转换方法,一般可采取并行转换,新旧系统并行一段时间,以检验新系统的正确性。如果会计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或者由于企业经营活动及经营环境发生变化,需要对会计软件进行维护,就必须对会计软件的维护进行严格的控制。一般来说,如果软件本身错误或软硬件变化而需进行维护,由系统管理员提出申请,如果需要扩充系统功能或因会计核算制度方法变化而需要进行维护由会计部门提出申请,由会计部门负责人、总会计师和企业领导对会计软件维护申请进行审批。批准后由专职会计软件维护人员进行修改维护,其他人员不得进行维护。对较大的修改变动或功能扩充性维护,应事先制订具体的维护计划。软件修改后要进行试运行和组织验收,验收通过并正式下达使用通知后,修改后的软件才能投入正式运行。

篇10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nform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from three aspects of its current situation, its construction steps and its promotion, hoping to provide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inform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关键词: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构建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construction cost;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build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2-0076-02

作者简介:肖毓珍(1967-),女,江西泰和人,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工程造价。

0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市场的竞争压力也在不断扩大。为适应市场竞争机制,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已成为趋势。2011年,住建部提出“十二五”期间需基本实现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可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已成为一种趋势。工程造价信息化系统在应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工程造价信息公布和更新不及时、信息系统的不全面、管理人员相关的信息化管理素质较低等问题。因此,本文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的探讨很有必要。

1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当前,国内对建筑工程造价的计算已有统一的详细规划和工程项目编码。造价管理部门和相关的商业公司需建立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系统,定期公布市场上各种材料的价格和调整指数,以规范工程造价管理。

1.1 造价信息公布和更新不及时 各地的信息网站和数据库是各自运行的,没有有机结合,导致各地的信息不一致、不及时。不利于进行价格比较和信息的采集,无法满足工程对材料价格采购和结算的需求[1]。

1.2 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不全面 信息化系统管理只是信息的采集层面,还没对系统资源进行开发和使用。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缺乏对工程造价的综合性信息的统计,不利于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对材料价格的估算[2]。因此,信息化系统管理需要进一步加深对信息的开发和使用,提供全方面的工程造价数据,以提高信息的利用率。

1.3 管理人员相关的信息化管理素质不高 运用计算机进行收集、加工、传输、和维护数据等功能的系统就是工程造价信息系统。随着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不断应用和开发,造价工程信息系统编制趋向专业化和科学化, 因此,该系统需要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进行管理。而实际上这方面的人才明显不足,通常是有工程造价人员充当,他们缺乏信息技术的培训,使得工程造价信息系统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

2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步骤

2.1 整体设计 从整体上分析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很多不同的工程造价人员完成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工作,但他们都是依据工程的特定定额、材料预算价格和定额单位估价表等进行计算的。他们都是根据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工程造价计算的,因此这些数据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工程的造价。由此可知,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对于工程造价管理是很重要的。

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设计采取集中开发和部署两种模式,提供一个集成、统一的业务管理系统平台,及时公布和更新工程造价的数据,并及时汇总,利于工程管理人员掌握当前工程造价的相关信息[3]。

2.2 信息系统目标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采取从网络上获取信息。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需加强对造价数据的查询、核实、预测和控制等,增强系统的信息真实性和合理性。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主要有几大模块:信息采集系统、信息交互系统、造价信息筛分及预警系统、工程量计算系统以及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的构建,有利于规范工程造价管理,提高建筑工程效率[4]。

2.3 系统主要模块设计 根据工程建设流程分为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招投标预算、施工图预算、竣工结算和审计决算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主要模块设计有:

第一,信息采集和交互系统。信息采集和交互是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的第一个环节,因此这个系统模块的设计很重要。工程造价的定额和价格信息、施工单位资质信息、建筑市场人力资源信息、建筑材料市场价格指数、招标工程基本信息以及施工企业安全施工纪录信息等。这个模块包含了有关工程造价材料价格信息和各个部门的信息,信息复杂且富于变化,需要随时掌握市场信息的变化并及时更新。该模块对信息的公布,大大的便于相关企业或个人了解想要的工程造价各个方面的信息。由于为建筑工程企业提供了真实全面的工程造价信息,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实现企业间信息资源的共享。

第二,工程造价信息和不良信息预警系统。该系统构建需按照国家相关法律以及建立信息筛分系统。信息的筛选利于招标公司选择相应资质的工程企业,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计算工程量系统。为精确工程量计算,提供准确的工程造价数据,需构建工程量计算系统。工程量计算系统一般采用两种方法:①根据设计院的施工图,选取各种构件中的特征参数,运用人工智能进行工程量计算;②在作图软件中输入图纸中的尺寸、构件,通过计算机系统自动计算,得出的结果就是工程量。

通常工程量计算的工作都比较庞杂,数据也比较大,单靠人工计算其工作量很大,且易出错。该系统的运通可以提高工程量计算的工作效率,并且准确性很高。

第四,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由于工程造价管理设计很多方面,过程很复杂,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分类管理。

首先,造价资质管理。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需登记施工方的资质、变更,审批和管理造价咨询机构的资质以及对造价从业人员的培训等,提供全面的造价资质信息[5]。

其次,造价过程管理。投资决策、设计控制、招投标管理和实施控制系统等都是工程造价所经的环节。因此,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也该设计相应的软件进行管理。

最后,造价文件的编制和管理。建筑工程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其中会有很多不同的文件,这就需要在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中体现对这方面的管理。基本数据的输入、定额库系统、造价计算系统以及成果输出系统等是造价文件的编制和管理系统所包含的内容。该系统还能根据工程造价的不同阶段进行调整[6]。

3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推广

3.1 完善工程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资源 工程造价信息系统需进一步对数据加工和处理,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需对动态数据进行检测分析,及时更新信息,充实数据库信息。并根据不同层次信息的使用者,对信息进行加工,以满足各层次信息的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工程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资源充足与否,会直接影响信息使用者对该信息系统的评价。只有充足有效的信息,才能赢得信息使用者的青睐。

3.2 建立信息系统的工作机制 建立信息系统的工作机制,以确保工程造价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构建独立的监督和管理部门,监督和检查工程造价相关信息的准确性。政府还需出台一系列相关的制度和管理办法,以规范造价信息操作。

3.3 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信息素质培养 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信息素质对于信息系统的推广有很大影响。因此,需加强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信息素质的培养。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信息素质培训,有计划的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4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已受到建筑工程相关企业的重视,但是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仍出现了一些问题。工程造价信息系统管理人员的信息素质不高,会导致信息系统的推广及运用受到阻碍;各地的信息网站和数据库没有有机的结合,导致信息更新不及时等。

本文着重探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如何构建,从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整体设计、信息系统目标、系统主要模块设计和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参考文献:

[1]孙健.构建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思考[J].吉林交通科技,2011(02).

[2]郭强.工程造价信息化的系统功能模块研究[J].科技资讯,2011(04).

[3]杨波.浅议工程造价管理[J].四川建筑,2012(05).

[4]李立春.关于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