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艺术的鉴赏范文
时间:2023-10-09 17:11: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影艺术的鉴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电影艺术视觉形象的直接呈现性,还可以从“逼真性”的美学特征方面去加以认识和把握。电影艺术的逼真性,从现实渊源来讲,可以追溯到卢米埃尔兄弟的活动照相阶段,卢氏兄弟所拍摄的那些早期的影片,无非是对客观现实世界做机械式、照相式的实录而已。它所强调的是电影的“照相本性”,而在理论渊源上,当推高举纪实大旗的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和德国的电影理论家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巴赞在《摄影影像的本体论》一文中这样写道:“摄影与绘画不同,它的独特性在于本质上的客观性”,他认为摄影的美学特性在于揭示现实世界的真实性,摄影机只有客观真实地再现了世界的原貌,才具有完整性。而克拉考尔则认为,电影从其本质上来说无非是照相的一次延伸,“照相跟未经改动的现实有一种明显的亲近性”。影片只有忠实地纪录和揭示物质现实,其采用的方法才是所谓的“电影的方法”。这种逼真性要求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影像与现实当中的被摄物必须具有同质性,惟其如此,才会获得观众的心理认同。
1.电影艺术的直接呈现性,表现为对具体有形的事物的逼真再现在相应科学技术条件的支持下,电影的摄影机可以客观真实地纪录和再现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宏观视野中的人以及人的社会生活,还可以将那些个体细小甚至是人的肉眼无法捕捉到的微观世界里的分子原子乃至细菌微生物等逼真地呈现出来。无论动态的还是静态的人和物,都可以通过电影的摄影机达到逼真纪录和再现的目的。
2.电影艺术的直接呈现性,表现为对抽象无形的事物的逼真再现客观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事物或者现象,除了具体有形的外,还存在着大量抽象无形的,诸如人的情绪、意识、回忆、梦幻等心理世界的活动。按照克拉考尔的理解,这也属于物质现实的范畴。在电影艺术当中,同样可以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将这种无形的事物以直观的视觉形象呈现出来。
电影艺术视觉形象的不纯粹性
尽管电影艺术具有“逼真性”的美学特征,呈现在受众视觉感官面前的形象就是事物本身未经修改的原始状貌,但是,经过艺术家精心选择后纳入画框的各种视觉形象,往往可能昭示着非同寻常的涵义。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镜头内部意象呈现的不纯粹性
电影画面中的很多意象,当其呈现在观众面前时,往往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暗含着某种深刻含义,尤其是一系列的意象并置和累积的时候。《贫民窟百万富翁》当中,遍地的垃圾、肮脏狭窄的巷道、横流的污水、蜷缩在角落的狗、不同景别累积剪辑的石棉瓦的屋顶、特写的警察的战靴等等,这一系列的意象的呈现,无需额外的评论和解说,贫民窟百姓窘迫的生活惨状和被压迫的现实触目惊心。在一些充满暴力的影片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意象:倒塌的墙顷、尚在燃烧的草屋、横陈的尸体、流淌的鲜血、迎风招展的破败的旌旗、劈断的车轴等等,观众不仅仅看到了这些意象,更是看到了血腥与杀戮、愤怒与反抗、绝望与耻辱……当摄影机的镜头缓缓呈现这样的意象时,此刻,它似乎不仅仅承担再现功能,而是在思考着什么。通过这一系列感性的意象,观众从中体味到了视觉形象本身的不纯粹性。似乎聆听到了某种无言的诉说,领略到表层意象背后的更深层次的意蕴。
(二)光影呈现的不纯粹性
光影是指光线、阴影和投影的总称。在电影艺术中,光影是客观的自然现象,更是电影艺术重要的语言之一。光影既可以完成对客观事物状貌和轮廓的勾勒,又可以表达某种特殊的情感和涵义,光影的呈现同样具有不纯粹性。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中,光线的作用仅仅是用来创造立体感,阴影的作用是用来暗示物体的三维特征。而实际上,在人类原初阶段对光明的渴望和对黑暗的畏惧所形成的“原型”心理中,就使得光和影有史以来就具有了象征的意义。
所以,在很多国家古老的哲学准则和神学教义中,“白天和黑夜变成了象征善和恶的两种对立的视觉形象。在圣经中,光明被用来象征上帝、基督、真理、美德和救世主,而黑暗却被用来象征邪恶和妖魔。”由此,教堂里白天照射进来的日光和夜晚闪烁烛光,不再仅仅只有自然属性,而是“象征神性的光芒。”
电影诞生之后,光和影的象征意义为电影艺术家在文本中表达某种情绪和情感、揭示事物和现象的深刻含义提供了可能。所以,在电影艺术中,基调明快的高调光影往往寓意阳光、祥和、欢乐、自由……基调昏暗的低调光影则寓意阴暗、抑郁、痛苦、禁锢……《教父》、《纽约黑帮》中,采用低调光影将黑道人物笼罩在一片阴暗之中,象征着他们无比邪恶的生活世界。光影在细节上的运用同样也揭示着深刻的涵义。C•勃朗的影片《玛丽•瓦里夫斯卡》中有样一个场面:房间里,拿破仑正在对下属发号施令。几支蜡烛插在低矮的烛座上。在烛光的映照下,他们半明半暗的脸和身体的影子投射到身后的墙上。
墙上,是一幅巨大的欧洲地图。拿破仑在他的那群部下中间,时而边踱步边谈话,时而做手势下命令,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就在这一刹那间,那幅巨大的欧洲地图出现在摄影机的镜头前,拿破仑那紧握拳头的影子则从巨幅地图上慢慢伸过。这里,光影的呈现就具有了不纯粹性,有着抽象而丰富的涵义:拿破仑称霸欧洲的险恶用心昭然若揭。在导演费穆1948年拍摄的影片《小城之春》中:礼言和玉纹夫妻俩在昏暗的房间里颇为客气地谈论妹妹与志忱的事情。导演在处理这场戏时,光影的处理颇为考究。在对话的俩人之间,不经意地加进了女方身子的投影。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身子投影,更是蒙在两人之间心灵的阴影。通过这个独特的光影意象,有效地揭示了夫妻之间长久以来的隔膜。
色彩呈现的不纯粹性
摄影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表现提供了无限丰富的可能,当彩色胶片发明之后,电影就实现了将七彩斑斓的现实世界搬上银幕的梦想。跟光影一样,色彩是构成电影画面的基本元素,同时也是电影重要的语言之一。色彩既可以是对事物本身颜色构成的真实反映,同时,某种特定的色彩,更是寄托电影艺术家某种情感情绪,揭示某种深刻涵义的符号。鲁道夫•阿恩海姆这样说道:“色彩能够表现情感,这是一个无可辩驳是事实。”
色彩有冷暖之分。通常情况下人们把红色、黄色称作暖色调,蓝色、绿色称作冷色调。科学实证研究表明,冷暖不同的色调能够引起人的生理和心理的不同变化。阿恩海姆认为,红色能够使人联想到火焰、鲜血和革命。绿色能够使人联想到大自然的清新。蓝色能够使人联想到水的冰凉。因此,“红色被描写成一种充满刺激性的和令人振奋的色彩;黄色是一种安静和愉快的色彩;蓝色则被描写成一种抑郁和悲哀的色彩。”
歌德则把黄、红黄、朱红等成为积极地或主动的色彩,把蓝、红蓝、蓝红等成为消极的或被动的色彩。他认为红色是“帝王的颜色”。因为它能够表现某种崇高、尊严与严肃。而黄色是一种“愉快的、软绵绵的和迷人的颜色”。蓝色则是“空虚的和冷酷的颜色”。正是色彩有着如此特殊的规定性,在电影艺术中,导演就通过不同色彩的运用,达到传递某种深刻的理念和意义的目的。
电影《蓝》是波兰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洛夫斯基于1993年拍摄的一部经典作品。这部影片的影像风格最为突出的莫过于贯穿全片的蓝色基调。蓝色的糖纸、蓝色光线、蓝色的池水、蓝色的灯饰、蓝色的房间。作为一种冷色调的蓝色,成为文本中一个非常突出的意象。从浅层次上讲,她所代表的是一种孤独、忧郁、凄楚感伤的基调,而从深层次上讲,蓝色所代表的却是一个庄严的主题:贯穿全片的对自由追求的主题。安东尼奥尼《红色沙漠》中灰色和红色的运用,揭示的则是现代工业文明对人的精神和情感的压抑。法国电影《疯狂夜》中,红色则起警示作用,意味着危险、暴力和死亡。
构图呈现的不纯粹性
银幕四条黑边所构成的方框世界,决定了电影只能将经过选择和过滤的影像信息呈现在观众面前。这种选择和过滤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构成画面诸多要素的布局与组合,也即是电影摄影画面构图。独具匠心的摄影构图,不仅提供了某种形式趣味,更能揭示某种意蕴,画面构图本身也可能呈现出一定的不纯粹性。
篇2
影片的质与量不断提升,这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各种影片从不同的艺术角度展示了人生与整个世界之间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针对道德教育提出过这样的观点: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影视鉴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感受力、理解力和创造力,不断提高其审美鉴赏的水平,而且能够不断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使得身心在艺术的审美境界中得到滋润和净化,同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整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影视鉴赏课与人文精神培养相融合当前的高职教育中普遍存在人文教育缺失的现象。
由于受教学条件和资源限制,高职院校开设文学、艺术、美学等多元的人文教育课程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影视教育课程能够满足学生审美需求、提升审美能力和感受的特点,恰恰弥补了高职院校存在的这种不足。影视艺术所含有的无功利的娱乐指向和积极情感,使得人们宣泄压力和转移注意力,使原本干涸的心灵得到充溢,使扭曲的人性回复正常。影视鉴赏课关键在于提高审美水平社会心理学中讲,人记忆最深刻的是情绪记忆。影视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相比,具有更强、更直接的表现特点,它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强烈的视听冲击和逼真的内蕴震撼力,直达心灵,影视欣赏中所具有的浓烈而厚重的审美情绪,对欣赏者的审美态度和行为均有强烈的影响。事实证明,优秀的影视作品以情动人、寓教于乐,使人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使心灵得到陶冶和净化,发挥其正能量,激发人们向上精神和善良情感,进而升华为高尚的道德情操与远大的人生理想。
培养良好的鉴赏能力,不断提高欣赏品位,进而使之发展成为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综合人才。所以,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智力以及心理情感等方面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教师的自身修养电影艺术教育与社会、文化、人文及科学的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从事影视鉴赏课教学的教师应在自然、社会、人文等相关方面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这是进行电影艺术教育的最基本的要求,否则,就很难挖掘学生的电影艺术潜能,也难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恰当选取影视内容,讲授突出重点内容影视鉴赏课对选材有特定的要求,选材不在多而在精。好的影视作品觉不是仅通过感官刺激来吸引观众的作品,而是具有一定文化品位,能够引起心理的共鸣、思考和交流的作品。因此,要选取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优秀影视作品为教材,并针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有意识地引导。针对影视的相关内容展开有效的课堂讨论,以各种形式提升教育效果,达到润物无声的境界,通过影视鉴赏课程培养学生应有的思想和艺术修养。
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习生活中,可以建立协会组织,如电影爱好者协会,组织学生自行拍摄小的影视作品,通过参与电影创作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语言及理解感受融入到作品中,以电影的形式展示出来给。不仅可以检验所学理论知识,使学生切身体会表演的实质,而且还会以进入角色的方式获得审美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和表演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影视艺术欣赏的能力,不仅具有娱乐功能,更是为了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影视文化素养和感受美的艺术境地,体会美的艺术内含。高职院校应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影视文化素养,为大学生营造一方精神家园,给大学生活增添更加绚丽的色彩。
作者:李卫平 单位: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篇3
从实质上而言,大众文化就是一种借助于现代传播技术支撑起来的文化,因此将电影等艺术涵盖在内,这就使得电视电影艺术的发展受到大众文化的直接性的引导与决定。作为大众文化的载体之一的文学作品据此而与电影艺术的发展呈现出互动性的关系,电影的发展一方面会受到文学创作的决定,但是,也会对文学创作起反作用,二者是在互动中趋向于进步。
一、电影改编的文学性鉴赏的理论基础
(一)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60到70年代的德国,其主要的代表者是H.R.姚斯和W.伊泽尔,接受美学理论认为:读者的主观性的感受是艺术作品成功关键,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必须要经历浅层次的阅读、深层次的审美体验、对作品社会价值探究等阶段,这就构成了阅读的接受效果,在接受美学理论看来,阅读就是一个互动化的过程,所谓的互动就是指作品的创作者、作品的读者、作品内的主人公等方面的互动与交流,由此形成接受美学“三要素”理论,即文学的创作、文学的流通、文学的接受,这意味着,接受美学下的文学审美的视角着眼于社会大众,从而使之具有更为广阔的社会价值。
(二)审美公众理论
审美公众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杜夫海纳,来源于其著作《审美经验现象学》,因此审美公众理论又可以被称为审美经验现象学理论。杜夫海纳认为社会公众在审美的实践中并不是没有作为的,作为作品来说,社会公众的认可才是最终的目的,在对作品的审美中,社会公众可以在其中寻找到自己的情感寄托或是自己的影像,从而将其作为自我表现的载体,从社会公众的视角来说,对作品的审美欣赏并不是固定化与被动的,而是主动性的欣赏,带有自我情感的映照与注入,不同的社会公众基于个人审美水平与审美方式的不同从不同的视角来实践自己的审美活动,从而在事实上形成了对审美对象的多元化解读,
二、电影改编的文学性鉴赏分析
(一)电影改编文学性的艺术特点
电影改编文学性就是在忠实文学作品原著基础上的创新,就本文来说,所谓的忠实就是指对原著中的思想情感与主题的忠实,创新则是对人物与情感的创新,但是这一创新都不能够偏离主题。
1.忠实性。忠实性就是忠实于文学作品中的原著的思想情感与主题。电影艺术就是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正确的传达出某种情感,以此来增加受众的忠实度,这也就成为电影艺术定位的关键,这对于文学电影改编尤其如此,改编文学作品而形成的电影前提就是将电影艺术产品定位为大众化的电影,这一类电影主要是表达社会中的某一普通群体的社会生活与情感发展,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电影改编文学性会大大受制于原著,这是因为文学性的电影改编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原著所积累的大量粉丝与原有的人气,这都是文学电影改编成功的优势之所在,相对于文学作品,电影艺术必须要忠实于原著思想情感与主题,否则就会无法满足受众的审美期待的情感需求。
2.创新性。一是人物的创新。在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中,人物的塑造与情节都需要予以创新,一般来说,在人物改编的层面而言,人物的性格不需要出现大的变化,但是在设计的时候,可以根据主题与情感而增加、删减部分情节,或是是将主要人物变为次要人物,或是将次要人物上升为主要人物,甚至于增加具体的形象。二是情节的创新。情节是小说与电影中的关键性的组成部分,在表现主题、体现人物发展的命运、塑造人物性格等方面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较好地对情节予以安排就成为了文学作品与电影共同的任务,但是情节安排与文学作品的情节安排是有差别的。电影基于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必须要以流动性的镜头完成主要情节的叙述,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主题表现、情感外泄、形象塑造等目标,电影据此就必须要借助于删减、增加等手段来部分对情节予以改改编,这一改编不但会依据主题与情感,而且还会进一步加强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与情感。
(二)电影改编文学性艺术鉴赏
1.大众化的主题。就我国的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的实践来说,其文学性主要是从主题的视角来分析,大众化的主题将会适合受众的审美期待,并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审美价值。就以青春小说类的电影改编为例,青春文学类的电影改编着力于体现出“纯净、唯美” 主题,在受众欣赏电影的时候,电影艺术中的人物的情感与唯美的画面逐渐渗透到受众内心深处,在潜移默化中施加影响。这是因为, “纯净、唯美”的主题与作者具有直接性的关系,其作者往往是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写作的,因此具有直观性与真实性的特点,这自然就会对文学电影的改编造成影响,生活情节与人物塑造可能会发生改编, 但是其中纯洁与朴质的情感却是恒定的,这也就成为其魅力呈现的主要原因了。
2.超越受众期待视野的电影叙事艺术。一是叙事的风格。我国当前电影改编文学性中的叙事就是一种含蓄性的风格,即在电影的作品中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加以放大,从而使得情感可以从电影艺术之中向受众延伸,达到作品与受众之间的交融,《我的父亲母亲》、《大红灯笼高高挂》、《小时代》、等文学电影就是以普通群体的真情实感作为主旋律,其中所蕴含的朦胧的感情、淡淡的忧伤都是这一类电影艺术的卖点。二是叙事法则。我国的文学电影的叙事法则就是简约平淡,在进行改编的时候,就是要使受众在对影片的欣赏的过程中找回自己过去美好的回忆,达成心灵的共鸣,引发受众的感慨,为达成这一要求,主要是子在叙事中娓娓道来,在人物的塑造中则是注重平凡性与普通化,在情感的表现上强调真实与平淡,《我们终将逝去的》中的赵永世永远是一个纯洁而又充满善意的形象,身着白色的T恤衫、牛仔裤,每天都骑着一辆自行车,从主观上总是使人感觉到过于简单,这就与其单一化的思想性格与行为形成一致性。
3.互动性的影视语言。在本文认为,影视语言就是声音的元素,互动性就是指电影中的人声、效果音与背景音乐会在渲染气氛的基础上对受众产生影响。就以人声为例。
人声是电影改编文学性着力于体现要素之一,人声就是指人物的对白、独白、旁白等,借助于对白、旁白或是独白,可以表现出人物的性格。旁白就是电影画面中的声音,借助于旁白就可以传达出更加丰富与特定化的信息,其目的就是要对对白或是独白做出必要的补充,从而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性格的完善;对白就是电影作品中的人物语言表达,可以起到塑造人物的性格特点、反映出人物思想的作用。
三、提高电影改编文学性的前瞻性展望
(一)文学电影创作趋于“快餐化”的发展方
提高电影改编文学性将会对文学电影创作产生直接影响,即电影创作应该以提高大众化文化审美水平作为自己发展的标准,在其创作的实践中,切实把握年轻一代的审美需求与精神导向。就目前来说,70后、80后、90后已经成为电影受众的主体,这一群体具有知识面广、审美欣赏能力强,但是工作、学习、生活压力大的特点,因此需要一种“快餐式”的文化,这就需要在文学电影创作的时候,将电影情节的生活化、内容的简单化、人物的诙谐化作为创作的主要标准,从而起到了既娱乐身心,又可以满足对自己过去美好生活回忆的目的,文学电影创作据此就具有明显的发展方向。
(二)在电影改编中应用新媒体技术
电影改编文学性的提高还应该借助于新媒体技术。在新媒体的环境中,立足于现代科技实现文学电影创作视觉转向是促进电影改编文学性提升的经验之一。具体来说,就是要实现视觉转向与大众文化之间有机融合。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文学电影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主要是将视觉贯穿于主人公的意识流,从而以电影影像的具体形式来予以呈现,给受众以生活的真实的心理感受,这一感受还会大大激发出受众的联想与想象,由此而产生心理的共鸣。
四、结语
本文认为:忠实性与创新性是电影改编文学性的艺术特点,在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的实践中,通过大众化的主题、超越受众期待视野的电影叙事艺术、互动性的影视语言等途径使得电影文学性凸显,在以后的发展中,为切实提高电影改编文学性,就应该从“快餐化”文化的发展趋向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这两个方面来予以着力。
篇4
关键词:音乐;电影;歌舞片电影
电影中的音乐语言是电影艺术语言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在电影中,音乐犹如一条潜伏的线将各个画面有机的流动起来。音乐之于电影,不是旁枝而是血液,在电影艺术构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电影音乐主要包括四种类型,分别是片头音乐、主题音乐、插曲音乐和场景音乐。片头音乐在电影中具有导入功能,即把观众由现实世界导入一个虚幻的无功利的艺术世界。起开场白的作用,主要用于给观众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主题音乐是指电影中用于概括影片主题思想和感情的音乐。主题音乐贯穿始终,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同时,成功的主题音乐是一部电影与其他电影相区别的标志,能够起到品牌效应的作用;插曲音乐和场景音乐主要用于加强影片的节奏感,可以作为对环境声和人声的替代出现,或从听觉上强化画面形象运动及其节奏;插曲音乐和场景音乐还起到渲染气氛、增强感染力等作用,在电影需要重点进行情感释放的段落,以音乐作为超过画面的主要表现因素,集中进行情感的抒发,以音乐音响符号对不同主题进行价值判断和表达,象征性的揭示人物内心活动。
电影产生于1895年。虽然早期的电影由于受技术的限制只是无声电影,当时的人们却力图运用各种可能的手段展现音响形象。从一开始人们就意识到音乐有助于传达特定的内容和情感,恰如其分的音乐伴奏,能够促使观众的内心和画面进行更为密切的交流。据记载,1916年《生活的火花》放映时就有一把小提琴和一架钢琴为影片伴奏。有声电影的问世,标志着音乐语言在电影中的表现空间将得到无限大的拓展。乐师不在电影院里露面了,但是他们仍然起作用,只不过由幕前转向幕后去录制声带。后来,随着磁性录音技术的发明和电视的普及,促使电影声音技术有了许多改进,电影的声音更加真实自然,出现了各种因素更加协调平衡的局面。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注重营造氛围而不注重情节的印象派电影以及抽象主义电影。70年代,同期录音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录音系统电影制作者可以对录制的各种音响进行编辑、选择、加工和合成,音乐与音乐、音乐与画面的结合方法更加丰富多彩。这一时期涌现出大量优秀影片,如《金色池塘》、《教父》、《E.T外星人》等等。现在,随着电影艺术的进一步发展,音乐在电影中的表现已经趋于复杂化和多元化,作为电影声音的三大要素之一,某些特别时刻,音乐甚至能够主导主题、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
在当代,电影音乐已经成为电影产业中一个突出的环节。在某些类型的电影中电影音乐甚至占据主导地位,比如歌舞片电影以及现代的音乐电影。歌舞片电影是美国电影的传统样式之一,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顾名思义,歌舞片是以音乐舞蹈为主打的电影类型。作为电影艺术的一元,歌舞片电影同样也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以电影《音乐之声》为例,这部电影取材于玛利亚.奥古斯都.特拉普的同名自传体小说,讲述了奥地利修女玛利亚到鳏居军官家里照顾他的七个孩子,以及之后发生的一系列温馨有趣的故事。在这部电影里既有幽默的情趣,又有深沉凝重的感情。它以乐抒情、以乐动人,把抽象的音符与自然的美景完美结合,表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融洽的关系。《音乐之声》成为世界电影史上最经典的电影之一,奥地利美丽的山脉、清澈的湖泊和雅致的别墅,天性自由善良的美丽修女玛利亚,脍炙人口的歌曲,活泼可爱的孩子以及反纳粹、追求自由的勇气,这一切都深深打动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心,在各地的民意测验中经常被评选为“最受欢迎的影片”,它的意义甚至超出了艺术作品的范畴,从艺术史、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等各角度衡量都值得研究和借鉴,成为人们记忆里最值得珍惜和细细品味的艺术佳作。
电影中的音乐语言在电影中并不是独立起作用,而是需要与其他电影语言的共同协作才能最好的发挥水平。在这种情况下,音乐在加入电影时如何使音乐和电影最大程度的契合是当前应当关注的问题。从长远来看,电影音乐尚处于发展阶段,还有更大的空间等待艺术家们的开拓。
参考文献:
[1]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篇5
[关键词] 数字电影艺术的产生;数字电影艺术的审美;数字电影艺术的未来
回顾电影历史,短短百余年,电影制作技术已经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单声遭到立体声道的一次次的技术革新,这一次次的技术飞越,给电影的艺术形式创造了无穷丰富的演变和美的意味情趣。新世纪,伴随着全球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迅猛发展,电影正经历着一场数字化革命。数字电影突破了思想与绘画、摄影机与胶片的技术基础,将电影数字技术化。数字技术与电影的结合大约始于20世纪70年代,从最初直接反映生活的画面,到创造性突出视觉奇观,再到银幕中隐含的特殊效果,使观众逐步体会电影的真实性。无论是电影幕后的制作,还是在电影载体的数字更新,无论是电影中主人公的灵魂形象或者是电影观众的欣赏认可,都彰显出数字技术不可忽视的主导作用,数字化技术已经成为未来国内外电影发展的必然之路。
一、数字电影艺术产生的价值意义
每当听到人们谈论好电影或是电影好时,笔者一直在思考。什么是好的电影?从赏析角度上看,一部经典大片的数字技术特效带给观众的视角冲击,绝对算得上是一部好电影。从主观上讲,我们首先总会以自己的审美需求为先准。然后强加于他人,希望别人也能赞同自己的观点。然而客观的眼光是一切真理的基础,进入数字电影时代,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观点,也已经黯然失色。从艺术表现上,我们总是喜欢积极的东西,数字电影带给我们的总是极富想象与超前的,具有挑战性与先进性的东西,这时对于欣赏者而言,主观评价的来源只是区别于对某个艺术作品的欣赏角度而已。
数字电影作为一个深受大众喜爱的媒体艺术形式,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它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在电影只反映现实性的年代,许多传统电影制作达不到镜头需要,要借助电脑才能更完美。运用电脑技术将传统电影引入数字化技术后,会使影片更完美,更富有艺术效果。电影数字化技术最大的好处,直白地说,那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在数字化技术的帮助下,电影创造的世界给人以更为强烈的真实感。不论是《天下无贼》里刘德华用玻璃杯剥鸡蛋,还是《英雄》重李连杰的剑穿水珠,如果没有数字化技术的介入,这种出神入化的场面是不可能有的。据媒体报道,外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中通过数字化技术,仅用200人就演绎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数万人参加的诺曼底登陆,当影片上映时,几乎没有人能感到是科学的巨大力量在推动着这场银幕上的战争。在这历史与现实、现实与电影之间,真实抑或不真实,真真假假没有人讨论,因为没有人否定历史!
总之。数字化技术所造成的影像奇观和科幻效果,尽管无法改变我们对现实世界的真实感受,但是它却已经改变了传统电影艺术真实的最终意义,给了我们思维想象力自由发挥的空间。
二、数字媒体艺术成就电影美学效应
数字化技术改变了电影本身的现实性和时空连续性。因而。在数字技术出现以前或者在数字电影还未曾与电影结合的时代,无论对电影的本身有多少种看法,一个最基本的也似乎是大多数理论家都赞同的,是电影的现实性本性。一些有影响的电影美学家在他们的著作里都曾经指出,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性,在于它“绝对的现实主义”。马赛尔・马尔丹在其《电影语言》一书中断言:“电影艺术是高度‘现实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最能向我们传达现实感的艺术,因为它能最忠实地再现现实的外部特征……我觉得可以断言,电影是比任何其他艺术表现方法更为现实的语言,电影也许首先便是一种语言,甚至它就是现实本身。”
然而,数字电影的产生与飞速发展,已经逐渐湮灭了电影的这种现实性,它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另一方面,电影艺术美学形式发生转变,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甚至作为一门学科拿来研究。从数字电影中,生活美的真切,人性美的光辉,自然美的雄壮,我们都可以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于是,便提高了我们的鉴赏美和认知美的能力,在这丰厚的美学中,数字技术的成就是无穷大的。
哲学上说。每一个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郡与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即数字技术的诞生与发展离不开相关的社会背景,而数字电影的产生,又带来了相关的艺术形式。从艺术的角度上说,数字电影是电影创作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拓展,目前可以说是电影艺术的支柱,它的成就并不只在技术上。无论是从电影影像还是电影创作方面探讨,或是从电影受众角度观察,数字技术总能满足电影影像的虚拟真实、电影创作的无限可能。从观赏角度分析,数字电影可以满足电影受众的审美期待,由于这种可视的影像或意象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一致。所以会使他们产生认同感。电脑艺术家们可以凭借影视制作软件打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形象和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的自然景观、劳动场景和生活场景以及各式各样心灵象征的意象。美国好莱坞《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骇客帝国》等一大批科幻影片在全世界风靡,与其说是数字技术的成功,不如说是电影寻找到了表现心灵和思想欲望的新形式更为准确。因此可以说,数字电影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三、数字电影艺术情趣的培养与提高
我们观看一部电影作品,总是带着不同的主观色彩,有人喜欢画面艺术效果,有人喜欢波折的故事情节,而有些受众群众则看得更远、更深刻一些――它们寓意着什么,体现了什么?凡是美的东西都有它的两面性,但是数字电影并没有只浮躁地夸大现实,它在极力追求艺术效果的同时,将现实中不可能完成的愿望放大,加以理解运用,然后又真实地反映现实,是超理想的现实,更进一步。科幻片《E,t外星人》呈现给观众的是具有浓郁人情味的一面。它表现了人类和外星人之间的相互友爱,从而改变了人们以往对未来这陌生世界的恐惧感。而《星球大战:魅影危机》和《最终幻想》等数字科幻电影,给观众以感官上愉悦之处,就在于它可以使观众以超常的视角去体会,从而满足了人们极大的好奇心理。因此,在数字电影中,一切科幻片甚至近些年来陆续出现的魔幻片,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与价值。我们欣赏表象,体会意境,却不为表象和眼前的东西所牵制,我们生活的世界才是真实的!早在1997年,迪士尼推出了第一部以中国为背景的动画片《花木兰》,该片以中国千百年来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为题材,据说是经过上百位动画大师历时两年才完成的。呈现在观众眼前的电影画面,其整体风格运用了中国画的一些技法元素,画面柔美轻巧,意境唯美悠远,极富东方韵味;其音乐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这部电影巧妙地将现实的内在立意与富于神秘色彩的东方经典传说相结合,获得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年龄观众的普遍认可。他们的成功正 说明了,优秀的电影作品都是本着这样不断追求与创作而来的。
我们知道,欣赏任何形式的艺术,都必然会经过感知、想象、理解与认知这三个步骤,这是审美境界得以塑造与提高的必然选择。数字电影的审美情趣只存在于受众人心里,它只会让你去感叹、去赞美、去理解、去想象。当受众认识到自己的审美需求与审美欲望是什么的时候,这就标志着他们的审美能力提高了。数字电影是集技术、故事与表现形式为一体的,这三个层面共同作用。技术是保证电影质量的关键因素,故事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而表现形式则是电影追求的最高层面。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好电影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故事情节这么简单,技术与故事情节必不可少。但电影表现形式犹为重要,它能开拓视野,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充分发掘人们的想象力与能动力,并且提高观众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四、数字电影的未来之窗
数字技术的发展总是和科技文化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技术的进步将会把数字媒体艺术带向何方,这是一个无法预测的问题。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高科技在为电影提供了制作技术的同时,也拓展了电影的创作领域。纵观各发达国家,他们的科技文化发达。数字电影技术已经很纯熟,创作人员已从过去单纯地运用数字特技逐步转化为将其与传统摄制、传统特技融为一体的表现手法。以科幻、超现实、未来和宇宙为主题的电影已渐渐成为好莱坞电影前景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我国,电影的数字化也已经成了势不可挡的必然趋势,我们期待着日臻完善和更新的数字电影给我们带来更加完美的感观体验。虽然我国的电影产业近年来获得了长足发展,市场前景日趋看好,但是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较。仍有许多经济技术要素与市场发展要素问题没有彻底解决。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数字电影院创下1.2亿元票房收入的最高记录,在全世界处于前列。目前,中国数字电影的拍摄、放映数量和票房产出皆创新高,发行、运营网络和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建成,数字影院建设正在加速展开。
数字电影实际上并不仅仅在改变电影的画面,它在改变着电影的全部制作方式、传输方式、发行放映方式。总而言之,由于数字化技术的引进,整个电影领域产生了革命性的历史变化,并还要不断变化着。数字艺术的诞生和飞速发展是一件令世人瞩目的新鲜事,而数字电影就其影响来说,随着不同题材的电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它们反映的内容给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等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数字技术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正因如此,数字电影才有更广袤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我们要及时把握现状,立足于丰富多样的事物形态,不断总结各种电影艺术产生的形式,归纳其发展规律,为电影业和电影美学的进一步生产实践提供人才上的支持和理论上的指导。
五、结论
篇6
关键词:电影课;辅助教学;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3-0151-01
一、运用电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把包括电影在内的多种电教媒体引入课堂教学,实现先进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最佳结合,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
如讲授泰山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不屈不挠的抗争》这一课时,我们事先放映了故事影片《林则徐》、《》,让学生通过直观动感的电影画面感知“禁烟”、“销烟”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说是一项正义的行动?的起因是什么?由于学生认真观看了影片,当老师提出问题后,不用教师讲解,学生们纷纷展开讨论,主动发言,课堂气氛活跃,把以前被动的学习变成了主动、愉快的参与,并且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及民族自尊心,认识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因此,教学时,根据各段的教学重点,利用录像带分别再现春、夏、秋、冬各季节的景物特征及其重点词语的定格画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运用电影挖掘美学特征,让学生接受美育
电影艺术是美的集大成者,它的优美的主旋律,精心配置的人物对白、各种镜头的转接置换,融声音、色彩光电、音乐、图象于一体,对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产生强烈的刺激,形成深刻的印象。教师只要把握这些电影艺术形式上的特征,针对特定的电影课题,加以点拨引导,就会产生很好的美育效果。比如看《闪闪的红星》,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主人公潘冬子的爱与恨,就必须让学生进入潘冬子生活的那个血与火的年代,容情入境,才会心生感动,从而自然而然理解了电影展示的特定年代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加上激情洋溢的主题音乐,有效地帮助学生进入教育主题,真正寓教育于感动之中,比之干枯生涩的说教,其持久深刻的教育效果,不知强了多少。
三、运用电影课所提供的资料带,加深学生
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我校资料库的近500部影片有很多内容是紧密结合各科教材选编的,为我们的许多学科提供了辅助教材和大量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充实了学科内容,充分发挥了现代传播媒体直观形象的教育优势,提高了教学效果,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例如:学习《长城和运河》一课,学生通过书本学习,只能从文字上对长城有个初步了解,而感受不到长城气魄雄伟的壮观场面,通过观看电影片,学生从动态的画面中感受到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并且加深了对“连绵起伏”、“曲折蜿蜒”等词语的理解。另外,我们还将影片内容作为语文教学的素材,进行情景作文,丰富作文素材,通过写观后感、写影评或电影内容介绍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开展了电影音乐鉴赏活动、电影主题歌欣赏、演唱活动,培养了学生的音乐鉴赏力、表现力。
四、运用录像和电影,启发学生思考,培养思维能力
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从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向抽象思维形式过渡的,它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作基础。由于感官的局限性,学生凭借实际的参与行为获得的直接经验有限,无论在量的方面,还是在质的方面都不能满足学习深化的要求,从而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如教《瀑布》一课时,如果单凭一张挂图进行教学,学生很难体会到瀑布声、色、形的特点。特别是瀑布的声音:“像叠叠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瀑布的形:远看瀑布“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近看瀑布“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这些语言文字所塑造的景象,由于小学生知识容量少,缺乏亲身体验,分析联想能力差,难以深刻的理解。因此,我们在教学这一课时,结合播放配有音乐的录像片《黄果树瀑布》,让学生做到目观其形,耳听其声,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讲解“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的“衬”字时,学生从字典中只得到了“衬托”的解释,看到录像片中碧绿的青山与洁白的瀑布映衬如画的美景后,体会到了“衬”的妙用是其它词语所不能替代的,又使学生受到了用词准确性的训练。目前,我校已将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引进了课堂。
五、运用电影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
篇7
笔者于2007年有幸在本校开设了电影鉴赏公选课。该课程是面向全校各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公共选修课,主要通过观摩、介绍、分析、讲解中外有代表性的影片,使学生了解电影的基本审美常识以及中外电影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个人的综合文化素质。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笔者对该课程的教与学有了更多的思考和体会。
一、电影鉴赏课选课学生基本状况
电影对学生有强大吸引力,这一点从报名人数即可看出。本课程拟开课人数为100,但在选报过程中,有近十倍于该数目的学生参与报名。最终被随机选上的学生涵盖了全校文史理工农林等几乎全部学科,知识背景较庞杂,大部分为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绝大多数学生修习该课程源于对电影艺术的热爱,少数学生则出于上课轻松、考核简单等目的。选课学生因客观条件限制较少接触电视或进入影院,对电影的了解和认知多通过网络、碟片、报刊杂志等。所有学生都有过观影经验,但所观影片多为娱乐性电影如恐怖、搞笑、惊悚、爱情等,视野不够开阔。学生对电影作品的讨论多停留在人物、情节、环境、演员、服装等层面,多出于娱乐心态,缺乏深刻认识和反思,缺乏基本的电影常识和观影技巧,更缺乏相关电影理论基础。以上情况在全国高校可能具有普遍性。
二、电影鉴赏课教学与考核方案
针对学生情况,组织教学材料,展开教学计划。
首先,选片。电影鉴赏需要看片,相对其他艺术门类来讲电影短短百年历程确实不值一提,但百年来的影像作品却多如牛毛,数不胜数,选择哪些影片作为电影鉴赏的内容至关重要。由于课程的定位与学时的限制,要想使学生短时间内较全面掌握电影发展的概貌并习得一些电影基本常识,必须恰当选片。我的选片原则是:影片须兼顾娱乐性与艺术性、经典性与新鲜度,既能给予教师丰富的阐释空间,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和接受程度。通过对中外电影史的梳理,我分别从好莱坞类型电影、欧洲经典艺术电影、中国大陆电影(包括解放前电影、新时期电影、当代电影等)、港台商业片和娱乐片等几个主要电影区域类型中选出包括:《西北偏北》、《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蓝》(基耶斯洛夫斯基)、《海上钢琴师》、《神女》、《小城之春》、《黄土地》、《霸王别姬》、《十面埋伏》、《可可西里》、《青蛇》、《春光乍泄》、《大话西游》等十余部影片,如有多余学时则灵活选择放片。以上所选影片虽不够全面,也并非十分得体,但每部影片均可观可感且类型多元,以点带面,有利于学生牵引出关于电影发展历史的脉络。如对中国大陆电影的选择:默片时代的《神女》是早期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其蕴含的人文光辉抬高了中国电影的起点:40年代费穆的《小城之春》跨越时代,温情与关怀备至,闪耀着人性的光芒:新时期《黄土地》的诗意与叛逆,使第五代导演走进了大众的视野:90年代《霸王别姬》的诞生意味着第五代导演的巅峰,其历史厚重感和对人生的体悟令人唏嘘不已:新世纪的《十面埋伏》抛弃了故事与经验,沉迷于画面的光鲜与音响的萎靡,令第五代饱受责难:而新生代导演陆川的《可可西里》让观众触摸到真实的人生状态,也让人感受到中国电影新的崛起。实践证明,通过对这些电影的观摩和讲解。学生对中国电影的发展线索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发展状况也有了更多关注和思考。
其次,教学。既然是一门课程,就意味着存在教和学两个维度:既然是鉴赏课程,也就必须有观摩和赏析两个基本环节。由此,电影鉴赏的基本教学安排是:看完一部影片,然后进行相关讨论、分析、讲解,看片与讲授的时间比例为2:1,二者在教学过程中地位并重。在此必须着重强调的是电影鉴赏课不等同于单纯的看片课,教师也决非单纯的电影放映员,如若理解错误,开设此课程就完全没有必要了,学生通过自己的途径找片观看即可。因而,教师的主动参与非常关键,这既要表现在讲的环节,也要表现在看的环节。
在观摩影片的环节中,一般认为教师对影片已经相当熟悉,无须与学生一起观摩。实际上这种观点大谬。其一,它割裂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所谓教学相长,在教师与学生一起观摩影片的过程中,教师能第一手搜集学生观影时的情绪、感知、投入程度等各种关于影片的反馈信息,这些信息正是挑起学生兴趣点、进行深度讨论答疑的基础。其二,对教师来讲,与学生一起观摩影片本身是一件有益无害的事情,毕竟每多看一遍影片便会对影片产生更多的理解和感悟,这种积累是必须的。其三,与学生一起观摩影片也是对课程、对学生的基本尊重。这三点都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影片的观摩程序中。
分析、讨论、讲授环节更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动引导功能。一般而言,学生在看完电影之后都会对电影作出相应的理解和评价,鼓励他们把自己的见解讲出来很重要。在教学实践中,大多数学生只能用譬如“很不错”、“很感人”、“很搞笑”、“没看懂”等简短的句子来评价影片,只有少数学生能用较有逻辑和深度的语言对影片进行长篇评述。针对这种情况,我尝试用讲故事的方式促使学生多讲,也即是让学生用口头语言把自己感受到的电影故事说出来。这种方式源于对电影本质的认识。因为电影本质上是叙事性的艺术,它总在讲故事,一部电影就是一个或几个故事,我们热爱故事,所以我们热爱电影,而我们经常说从电影里获得了什么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从电影故事里获得了什么。著名好莱坞编剧大帅罗伯特・麦基在《故事》一书中谈到:“世人对电影、小说、戏剧和电视的消费是如此地如饥似渴,如此地不可餍足,故事艺术已经成为人性的首要灵感源泉,因为故事在不断地设法整治人生的混乱,挖掘人生的真谛。我们对故事的嗜好反映了人类对捕捉人生模式的深层的需求,这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知识实践,而且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非常情 感化的体验。”正是在故事中,我们获得了相应的人生经验,也获得了替代性满足和娱乐享受。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每位同学都能比之前讲出更多。他们或者所处的视角不同,或者所关心的人物不同,结果导致同一个电影故成了不同的版本。在相互讲故事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学生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而他们通过把故事讲出来也认识到自己从影片中到底有何所得。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刺激学生从被动看片转向主动思考,由关注电影画面和音响的表层转向探索视听符号的深层意蕴。
讲过故事后,一般情况下我会用自己的语言再次叙述电影故事的原始呈现,而在此过程中适当填充电影常识如电影的拍摄背景、导演的主要创作风格、影片在电影史中的地位等,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电影作品。同时,对一些经典或有代表性的电影镜头进行重点分析,解决类似于这个镜头为何要摇而不是跟,此处为何采用全景而不是特写,为何该镜头与上一个镜头相连接而不与下一个镜头连接,为何声音和画面不同步,全片色调为何不统一,此处为何黑场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以填补学生对电影常用术语认知的不足,帮助他们认识电影语言的独特内涵和功能。同时对细节的着重分析也培养了他们观摩影片的技巧和审美判断力。此外,还会展开讨论,对影片的主题和人文内涵进行解读,加深学生对电影的理解,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如此一来,学生在观摩、讨论、学习中逐渐掌握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系统化的鉴赏电影的方法。随着知识量的积累,学生对影片的理解和认识也逐步深化。
最后,考核。考核结果是教学效果的直接反应,正确对待考核结果有利于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因本课程属选修性质且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所以考核形式不拘一格,主要拟定以下题目:对自己感兴趣的电影作品作解读:写一个短篇剧本:对某部电影作品的故事进行改写等,自选一题认真完成即可。学生所提交的作业内容相当丰富,体现了他们广博的知识面和个性化的鉴赏方式,达到预期效果。
三、电影鉴赏课的教学体会
第一,教师必须对学生情况有充足了解,在此基础上建构选片原则和主导方向,形成完备的教学内容,方便教学正常开展:
第二,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处理观摩与讲解的关系,做到带着问题观摩,顺着影片讲解:
篇8
本片中的官方宣传海报中,有一个穿着红衣服的小女孩,这在一个黑白电影中显得尤为特别,可见作者对于这个色彩应用的重视。现代电影越来越注重色彩的应用,色彩不仅仅是电影语言的基本构成原元素,也更加是一种艺术手法,色彩的运用不仅仅是对生活的本色的还原,更是多层次的以及有深度的呈现,《辛德勒名单》是一部黑白片,除了黑白色彩的强烈反差,本片的色调相对来说较为暗淡,这也为整部片子奠定了一个阴暗、悲怆的情感基调,与电影的主题和内容结合紧密,斯皮尔伯格在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曾经说,他除了黑白色别无选择,尽管本片的色调是黑白为主的冷色系,但导演还是巧妙地安排了清凉和明朗的颜色,就是那个在大屠杀之前穿着血色裙子的小女孩,在黑白色为主的电影中,那个红色显得那么的美丽和鲜艳甚至刺眼,足够引起观众的重视和思考,红色裙子的设定分别在是片头和片尾部分,到第二次出现的时候,穿红色裙子的孩子躺在了堆积如山的尸体上,并瞬间被无尽的灰暗所吞噬,显然她并没有走进辛德勒的名单里。这也是本片色彩运用的亮点,它的暗示和象征意义非常明显,就是让观众去思考和深思,红色代表着生机和活力,被无尽的黑暗吞噬也象征着人类历史上那段惨无人道的历史,紧扣本片的主题,象征着泯灭人性的德国纳粹对于人类生存和希望的毁灭,这种明显的暗示所产生的视觉和心理的冲击力是巨大的,而且也非常容易理解,是导演独具匠心的色彩安排,也是本片色彩艺术的重要体现。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片尾部分是用彩色画面拍摄的,特别是很多被奥斯卡救下来的犹太人的后人纷纷来到这里纪念他们的救命恩人,一个个的小石子以及鲜艳的花儿,都表达着人们浓浓的情意,结局部分的场景是在一个山丘上,整体的拍摄手法是采用高调摄影,色彩相对柔和、轻快,这里的色彩运用体现着导演对于和平和美好的赞美,也对于观众有一定的抚慰作用,结局的美好也象征着电影“善”主题的回归。
二、电影音乐欣赏
合理的电影音乐对于电影剧情的推动、情感表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音乐鉴赏也是电影欣赏设计的重要环节,那些或激情、或舒缓、或轻快的音乐真实而细腻地表现了电影的情感,也体现着一个导演内心世界的主观感受。影片中有一幅场景是,为了避免尸体腐烂引起的瘟疫以及掩盖罪证,纳粹人开始将堆积如山的尸体进行焚烧,高大的烟囱冒着浓浓的黑烟,这个时候舒缓的古典音乐响起,并配合男女声的伴唱充分地融合,像是一声声微弱的哭诉直击观众的心灵,这个时候的音乐与画面的结合恐怕只能用熨帖两个字来形容了,正是音乐与画面的这种完美贴合,将影片的主题发挥到了极致。片中对于音乐的运用并不刻意强调调动观众的情感,更加是一种平和的自然的描述,是随着情节的展开一气呵成的,甚至通篇来看,几乎都是非常柔和的抒情方式,好像是一个人在平静地讲故事,而不是有意带动观众的情绪,这大概是对于音乐运用的最高境界了。也说明了斯皮尔伯格对于电影艺术的独特见解,音乐自然运用也给了观众足够的想象空间,平和的电影音乐不会干扰观众对电影的理解和判断,反而更加能够触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更加有助于观众去思考和理解电影所要传达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三、电影的叙事风格
本片作为一部文艺电影,在全球获得了3.21亿美元的票房实属难得,这与本片的叙事结构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很多的文艺电影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导演过多地强调电影的文艺性而忽视了故事性,非常影响观众的观影体验,毕竟电影的根本目的是来讲故事的,而电影的叙事结构和风格对于电影叙事有着直接的关系。本片将当时重大的历史事件浓缩到了一个人的命运当中。也就是说电影是有着两条叙事线索的,一个是主角本身,另一个是历史背景。《辛德勒名单》是历史纪实电影,本身就属于非常严肃的历史题材,因此本片主要的叙事风格和技巧体现在以人物为主线的叙事过程中,通过人物本身的经历、情感真实地表现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并让观众去感受这个故事,是本片叙事结构的主要特点。从理论上分析,本片的叙事结构是采用一个个片段的动作关系和时间关系的组合,每个自然的片段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这既是历史纪实电影的特点,也是本片想要刻意强调的,即它不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段段真实历史的再现,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强烈的真实感和代入感,比如对于集中营的描写显得非常散乱,表面上看似随意穿来街头的枪杀、焚尸等情节的设定,实际上是有目的的组织和安排,与本片直线型的叙事结构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尽管这种自然客观的叙事结构和风格并无太多技巧而言,但正是由于历史中荒诞、讽刺、矛盾的现实,才让本片的故事富有生机。例如德国人接受了犹太工程师的意见以后直接将其枪杀,德国上尉杀人如麻却每每打不出子弹,火车错误地开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这些片段的设置情节发展所必须的,并非是毫无组织的散乱的历史片段,始终是围绕影片的主题来开展的。每一个历史片段的设置都与情节有着深刻的联系,或者其内在本身就是叙事的重要环节,比如片尾部分犹太人走向了地平线时,象征着内在意义上的自由和新生。另外本片的叙事风格也在其镜头语言中有所体现,为了真实还原历史场景,本片大量的在波兰实地取景,甚至历史的场景和片段都是真实的画面,以此来表现那个动荡年代的真实情况。
四、结语
篇9
然而,现在却并非完全如此。据说有些改编者“志在推进文学发展”,所以才忙忙碌碌,改完现代改古代,连《红楼梦》《三国演义》什么都敢改。――对于这类朋友,我就不能不贡献“千虑之一得”,泼点儿冷水了:倘若以为原作是名著,改作便会著名,以为“龙生龙,凤生凤”,那就想错了。
倒是相反,原作是名著,改作便难以著名。这不在于改作者缺少能耐,而在于原作者太过能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一尊已经够精致的雕塑,留给人们再施刀斧的余地总是小而又小的。即使一些从事理上讲有可商榷之处,改起来也难。拿《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智而近妖”来说,认识它是一回事,改变它又是一回事。我们已经知道,“草船借箭”事实上发明权不归诸葛亮,而归孙权。是孙权乘船前往观察曹军虚实,曹操下令“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见《魏略》)然而,哪部新编剧本有胆量,敢将发明权判还给孙权,那结果必定是扫兴的。
作者“没胆量”。往往是因为观众“不习惯”。从鉴赏角度看,任何一部好作品都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不顾及读者和观众的习惯审美心理而大笔挥改,结果便难免碰壁。非但大改难,小改也难。英国电影导演迈克尔,拉福德感叹道:“经典小说捆住了你的手脚”,“小说中的背景和人物早已为千百万人所熟悉,而你所选择的背景和演员又往往难以与观众的固有看法一致起来,难以满足他们的要求。”这不是空口说白话,而是他将上世纪30年代的文学名著搬上银幕招致失败后的肺腑之言。
“凤”常常不生凤,而是生鸡。极有趣的是,“鸡”倒有时会生凤。翻开文学史,《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名著,几乎都与先前比较粗糙的话本小说有一段血缘关系。王实甫的《西厢记》更是直接从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脱胎而来。陆文岳曾经在《大众电影》撰文说明欧美某些小说改编成最佳电影(《乱世佳人》、《蝴蝶梦》、《克莱默夫妇》等获奥斯卡奖的影片均是)的原因:“因为它们本非经典作品,改编者可以比较自由地按照电影艺术要求和观众口味进行编导,而评论家对此也一般能宽容对待。”这个观点同样有助于认识我国古代小说的改编工作。修饰一尊完美的塑像容易弄巧成拙,雕刻一块简陋的毛坯却可以自由施展刀斧。换言之,前者难以再造,后者听任创造。而创造正是艺术的生命!
篇10
【关键词】《广岛之恋》内涵多义性诗无达诂审美意象
1959年,在第12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上,阿仑・雷乃的名字开始为世界影坛所关注,因为他拍出了现代主义电影的经典之作――《广岛之恋》,这部影片一举获得当年戛纳电影节的评委会大奖。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广岛之恋》轰动了全世界!此后,各种评论纷至沓来,在电影界引起了广泛而热烈的争论:赞誉者称之为“空前伟大的作品”,是“古典主义的末日”,“超前了10年,使所有的评论家都失去了勇气”。少数批评和反对者把它贬成“一部很糟糕的作品”,甚至也有人称它是“一部异常令人厌烦的、浮夸的、充满了最遭人恨的文学的电影”。也许,作为现代主义电影作品,广受争议是电影史上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作为西方现代主义电影的开山之作,《广岛之恋》的意义却非同寻常。
作为法国“左岸派”电影导演之一,阿仑・雷乃深受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尤其是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和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的影响,着重探讨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领域。在表现形式和视听语言风格上也反对好莱坞电影和现实主义电影的传统,体现出极大的叛逆和创新精神《广岛之恋》根据法国“新小说派”女作家马格丽特・杜拉斯的剧本拍摄而成,由于文学力量的介入,使影片具有“作家电影”特色和浓厚的文学色彩。开启西方现代主义电影的先河,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正因为如此,该片不仅获得了1959年第12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而且在1979年被法国电影艺术与技术科学院评为“法国十大佳片”的第七名。可是这部在艺术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且如此出众的作品为什么会遭到批评家的质疑和批评呢?也许,这跟影片主题内涵的暧昧和多义密切相关。
毋庸置疑,思想内涵是决定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重要因素,但是。它绝对不能脱离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这两者是密不可分、互相依存的。就《广岛之恋》来说。由于表现手法上背叛了传统现实主义电影单一时空的线性叙事方式,而采用了时空交错、意识流、声画对位、内心独白、象征、隐喻等手法,使影片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产生复杂和多层次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和审美理解,呈现出朦胧暧昧之美。正因为如此,一方面,不同的观众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出发对影片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理解和领悟:另一方面,也让普通观众感到深奥晦涩、难以琢磨,从而产生审美疲劳和厌倦之感,因而他们认为影片“很糟糕”。
阿仑・雷乃本人曾说过。“整部影片是建立在矛盾的基础上的,这又包括必然的、可怕的遗忘的矛盾。一个在集体的、巨大的悲剧的背景上出现的个人的心酸而渺小的命运之间的矛盾。”导演的自白对于我们理解影片无疑具有很大启发。他所说的矛盾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而正是这多重矛盾和张力构成了影片的深邃内涵,让观众体会到玩味不尽的审美意趣。
毋庸置疑。《广岛之恋》是一部爱情故事片,从影片的标题就可以看出,对男女主人公爱情的追求是影片首先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影片中的爱情叙述包括现在的日本时空和过去的法国时空两个层面,前者是没有结局的婚外恋情,后者则是美好却惨痛的初恋记忆。
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是法国女演员,一个是日本男建筑师。他们在广岛偶然相遇,一见钟情、情难自控而坠人情网,可是女主人公由于受到种种心灵的创伤和束缚,却又不得不和日本建筑师分手,离开广岛。返回法国。这是一段短暂、沉闷、伤感的恋情。他们本来都有自己的家庭,也许家庭还很幸福、美满,可是他们仍然在婚姻之外痴痴地追求着让人心驰神往的美好爱情,也许现实中平淡、单调、乏味的生活恰恰缺少了这种温存的爱恋。然而,带着深深的惆怅,双方不得不黯然神伤地分手,爱情的梦想终究化为泡影。
同时,在“广岛之恋”的发展过程中,女主人公还无意识地回忆起她凄美的初恋故事:14年前,在法国的小城内韦尔,她疯狂地爱上了一个纳粹德国占领军的士兵。他们的爱超越了民族和国家的界线,他们的爱纯洁、高尚、美好,但是,他们的爱情却没有得到人们的理解和同情:她被剃掉头发,关进地窖,受尽折磨,差点发疯,而德国士兵也死于枪弹之下,纯真美好的爱恋化为烟云,只残留在她记忆最深处的无意识流动之中。
因此,在大多数普通观众来看,《广岛之恋》就像是一曲爱情的悲歌。主人公对爱情的憧憬、幻想、追求与爱情的短暂、幻灭、缺失构成的内在的矛盾和张力,这种梦想破灭的悲剧情境无形之中深深地感染着观众的心灵。
不过,换个角度来看的话,影片却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其内涵的核心是关于战争,更准确地说是反对战争,表现出强烈的反战情绪和思想。影片表面上是讲述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但是这故事本身却只是手段和媒介,它折射了战争,指向了战争。影片的反战意味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得以体现,一方面是女主人公视点中的广岛,另一方面是回忆中的内韦尔。
法国女演员为了拍摄一部反映国际和平的影片而来到广岛,在这个遭受过原子弹轰炸的城市里,她亲眼目睹了被炸毁的废墟、病患和畸形的人以及遗留在博物馆中战争的种种残骸。这使她感到深深的痛苦和恐惧。尽管在拍戏过程中她与日本建筑师产生了恋情,并发生了肉体关系,但这丝毫也不能冲淡和掩盖她内心的恐惧与阴霾。影片一开始,伴随着女主人公“我看见了广岛的一切”的内心独白,影片以声画对位的方式出现了大量反映被原子弹轰炸后的广岛的满目疮癀景象的纪录片片断,这些画面是对战争给人类造成极大伤害的强烈控诉!
在女演员回忆自己的初恋时,时空被切回到14年前的内韦尔。在那里,她与德国士兵的爱情由于战争的原因而夭折,她备受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戕害,德国士兵也在解放前夕被枪杀在他们约会的地点。她的意识流动和陷入回忆的过程,以及歇斯底里式的强烈倾诉欲望深深地表达出对残酷的战争的深深恐惧和强烈抗议,战争不断破坏了人们宁静和幸福的生活状态,而且也毁灭了她最美好的爱情!这是她心中永远抹不去的伤痛。正因为这样,她才害怕与日本建筑师的爱情也会如她的初恋一般昙花一现,这种无形的恐瞑时刻都在折磨着她,吞噬着她,因此,她最终选择逃离,逃离广岛,逃离战争,返回法国。正是在这里,体现出人们追求美好爱情、渴望和平生活的理想与战争的历史阴影和现实存在的巨大反差与矛盾。
从哲理的或形而上的层面来看,贯穿影片始终的深刻内涵是记忆与遗忘。而这也是“左岸派”电影导演所集中探讨的主题。记忆与遗忘都与时间有关,在西方哲学史上,时间总是哲学家们着力探索的问题,从康德的先验时空观到柏格森的“绵延”,时间被一代代最有智 慧的哲人殚精竭虑地思考。同样,在世界电影史上,也出现过许多电影艺术家,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始终关注和探讨这一哲学性的问题。阿仑・雷乃可以说就是其中的一个。在《广岛之恋》中,他摒弃了传统的线性时间观,通过运用意识流、声画对位等手法,采纳了发散性的现代时间观,从而开辟了现代主义电影崭新的时空观念,启发了后来许多的电影艺术家。
人的存在往往就处于记忆与遗忘的矛盾或悖论中,有些事情我们需要铭记,但它们却偏偏被遗漏在脑海中。有些事情需要遗忘,但它们却反而更深刻的印刻在无意识记忆之中。《广岛之恋》就深刻地反映出人的存在的这一普遍困境。影片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主要人物也很少,而且,男女主人公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或许是被他们自己遗忘,或许是导演刻意安排,因为没有代表独特个体的存在的名字这个符号,他们就具有了人类存在的普遍意义。
在影片中,女主人公总是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她试图忘记战争年代自己在家乡内韦尔的惨痛的初恋,想要从过去的经历中摆脱出来,却又始终摆脱不掉曾经遗留在脑海中的记忆。遗忘的念头越是强烈,记忆反而会愈加清晰。她自以为已经忘记了,可是在日本广岛――这个布满战争伤痕的特定时空里,噩梦般的记忆如毒蛇般再度吞噬心灵,而她与日本建筑师新建立的爱情也逐渐消失在过去的创伤中。遗忘是为了告别过去,获得心灵的宁静,但记忆虽然被理智强行压制下去,却已经化为了潜意识,成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记忆与遗忘的痛苦与矛盾将伴随她终生。人永远不能成为自身的主宰而获得自由,现在为过去所侵蚀,而现在又塑造着未来,这样不断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或许就是人生的荒谬存在。海德格尔说,艺术作品能照亮和显示存在的意义,应当说。《广岛之》达到了这种哲学的高度。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后来的波兰电影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蓝色》与《广岛之恋》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过不同的是,阿仑・雷乃在影片中认为,主人公这种徘徊在记忆和遗忘之间的矛盾和痛苦,欲摆脱而不能的进退两难的精神困境,归根结底,都是由于战争造成的。
其实,以上所提到的爱恋/幻灭、和平,战争、遗忘/记忆的三重矛盾主题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成为这部影片的主题,但是,另一方面,似乎这其中的任何一个主题都不足以涵盖整部影片的全部内涵和深度,高明的观众总能或多或少地感悟到其他涵义。而且可以说,与艺术作品分为语言、形象、意蕴三个层次相似,这三重主题之间也可看作是由表及里、由外及内、层层深入的递进关系,它们都能在影片中找到相应的视听语言元素的根据。因而都有其合理性。正是它们共同赋予影片《广岛之恋》以独特的魅力和由浅入深、玩味不尽的审美空间。这种主题与内涵嗳昧、晦涩、多义虽然遭到少数批评家的指责和批评,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却反映出艺术作品内容的丰富性和不可穷尽性,是构成作品意蕴与魅力的重要因素。关于这个问题,也许用“诗无达诂”这个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的命题可以得到更有说服力的证明。
“诗无达诂”的命题是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出来的,“诗无达诂”中的“诗”,最初是指《诗经》,后来又泛指一切诗歌,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包括诗歌、电影在内的所有艺术作品。“诂”的原义是指训诂,也就是用今天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也可以引申为理解、赏评。“达”就是明白、晓畅的意思,也可以解释为共同、一致。“诗无达诂”的命题阐释了艺术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理,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从艺术作品的角度来看,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在艺术构思过程中形成的审美意象的物态化表现形式,由于审美意象是艺术家在直接的审美感兴中产生的,与概念、功利、目的无关,因而艺术作品中的审美意象本身就具有宽泛性、不确定性和多义性,因此对艺术作品内涵的理解是不能穷尽的,有时甚至不能用确切的语言来表达,正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正如王夫之在《唐诗评选=》中所说:“只平叙去,可以广通诸情。故日:诗无达志。”其实,不只诗歌如此,包括电影在内的其他艺术也是如此,“诗无达志”的命题就是说,由于艺术的审美意象具有多义性,因此对于欣赏者来说,艺术接受也是主动参与的过程。
另一方面,从艺术接受和欣赏的角度来说,对于艺术作品内涵的理解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差异性。是不可能求得完全一致的。“诗无达诂”的命题强调艺术鉴赏者的能动性,强调由于鉴赏者主体的学识、背景、角度、方式、修养等方面的不同,而造成对作品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审美理解的不同。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鲁迅先生评价《红楼梦》时也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还有西方的谚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些都是强调艺术审美的能动性和主观差异性,这在中外艺术史上都是屡见不鲜的事实。
总而言之,艺术欣赏中会产生审美感受和理解的差异性。这种差异。一方面是由于欣赏者的具体条件造成的,但其主要根据则在于艺术审美意象具有多义性的特点,故而读者或者兴、或者观、或者察、或者怨。不同的欣赏者,由于个性特征、生活经验和思想情趣不同,对于同样一件艺术作品,欣赏的侧重点可以不同,引起的想象、联想和共鸣可以不同,在思想上获得的领悟和启示自然也就不同。这与其说是审美感受和理解的差异性,还不如说是审美感受和理解的丰富性。艺术作品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之所以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艺术中的审美意象具有这种多义性,也在于艺术欣赏中的这种审美感受和理解的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