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10-09 17:11: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技术条件的构成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技术组织的建立
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应建立技术小组。技术小组应该由技术过硬的专业人员组成。技术组织的建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形成的基础。建立合理的技术组织可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的质量,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建设的进程。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技术原则的确立
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的领导和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组织领导及相关非遗组织机构应该确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进行整体规划,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工作法人规章制度,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的收集范围,制定档案标准规范,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工作人员的职责。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前期的技术保障
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前期的技术保障即影像的存储和收集。在每次活动结束后,就应将影像存入光盘,这样既方便浏览,又防止丢失。在收集过程中如发现有重大活动、重要会议上形成的影像没能及时归档,档案技术人员应立即进行追踪并索要。拍摄人员也应及时将精选的影像传递到档案技术人员手中。这样可大大地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的收集率,确保其声像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中期的技术处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中期的技术处理即影像的编辑和分类。照片的收集归档要进行挑选,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照片归档,同一场景的照片仅留一到两张,归档的每一张照片都要有质量保证。同时,视频也需要进行严格的筛选与整理。视频的收集整理要进行剪切,将正片中多余的、无用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关的、内容重复的部分删减掉,以保证视频的质量。对其他部门发送来的影像,档案技术人员要及时整理、编辑,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由、拍摄者等。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后期的检查验收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的过程中就应对内容进行校对,为了提高效率,在影像编辑时就应对其进行检查与校对,确保影像完好,没有被修改过,以保证影像的真实性。对于编辑后的影像,经质量检查,校对无误后刻盘备份、归档,按顺序整理装卷,送库房保存。
2 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技术条件实现的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办公条件的改善,在非遗申报和各类非遗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声像档案。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这些生动、形象的特殊载体档案,对辽宁省与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普遍存在着存储载体自身易老化、管理制度不规范、开发利用之后等问题,直接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的保护及利用。
2.1 保护意识较薄弱
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缺乏法规和制度保障,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形成,管理重叠或部门缺位,相关部门未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和作用,导致经费短缺、人才缺乏、设施不配套、管理松懈等问题突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重申报,轻保护,导致非遗档案沦为申报的附庸品,一旦申报成功,非遗档案便被置之一旁,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和利用,忽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所带来的长远利益。
2.2 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性
某些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管理的无章可循,其声像档案散乱不集中,缺乏健全可行的管理制度;或是某些单位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没有完全落实,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缺损遗失。不具备恒湿、恒温、防磁等保存要求,设施陈旧,管理手段仍沿用传统纸质档案的管理模式,没有对二者进行区分。
2.3 专业技术不足
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技术人员对新技术学习不够、了解不深,无法取得比较突出的研究成果。某些地区的相关部门由于资金人力都有限,摄录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致使在重大活动、重大事件上摄录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价值不大。
3 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技术条件的改善措施
3.1 强化保护意识
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的认知,可以通过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展览等活动,使人们加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价值的认识,从而达到强化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的保护意识,让各级领导与其他同志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的重视,注重对其加强保护,才能为搞好其声像档案创造有利的条件。
3.2 构建管理制度
相关部门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强化规范管理,防止分散流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从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利用做统一管理,制定一套严格的制度。要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必须制定有效的配套措施,明确责任,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必依,以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的质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的日常保管、借阅、利用做出明确规定。
3.3 配置专业设备
妥善保管,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能顺利实现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要求专库或专柜存放,避免与文书档案混装,配备保管各种声像档案所必需的硬件设施设备,如防磁柜、除尘机、除湿机、空调设备、灭火装置以及防紫外线窗帘等。同时,使用移动硬盘这类新型存储载体。
3.4 培养技术流程处理人才
在档案界广泛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保护的过程中,必须加深档案人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专业产知识的普及,深入了解非遗现状与民族文化,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的传承作用及价值。邀请档案馆(室)优秀的工作人员来单位授课对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全面加强对技术人员有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为形成好、保管好声像档案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史星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研究[D].安徽:安徽大学,2013.
[2]常凌 .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究[N].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11):45-48.
[3]李洪喜.以声像档案管理技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J].机电兵船档案,2009(01):24-26.
[4]张丽梅.馆藏档案数字化的技术策略研究[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09.
篇2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给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明确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其具有非物质性和活态性的特征。
二、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旅游开发现状
河南地处中原,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积淀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环境变迁等原因,大量的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生存状况令人堪忧。与此同时,河南的旅游业近年来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但就目前来看,河南省的旅游资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深度不够。当前,伴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要想达到文化和旅游的共赢,就必须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做到保护与开发的良性互动。
三、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开发互动的基本路径探讨
相关研究实践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是一对颇为复杂的双向互动关系,如何真正实现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性互动,关键是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明确保护与开发哪个是首位的。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定了基本的16字方针,即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现阶段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无疑是第一位的。这就给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指明了道路,要求我们在现阶段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要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盲目的丧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其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当前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离不开市场的介入,而旅游开发作为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当中最常见的开发手段是我们所不能回避的,关键在于采取何种方式尽可能的减少旅游开发活动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互动。笔者认为,就目前河南实际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大文化内涵挖掘,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最终是为了传承和发展,因此,在旅游的开发过程中,我们要深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内涵,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争取开创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产业。具体譬如可以将河南当地著名的经典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遗产有效结合,进行深度开发。以文化牌来培育景区,这样合理的开发可以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又能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效益,从而带动良好的经济消息,实现很好的互动效果。
2.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工程,加强其开发利用
要根据地方实际,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品牌。从目前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方面取得的成就来看,仍需要在原有成就的基础上,继续努力打造精品工程。譬如可以借助 “梨园春”和“武林风”名牌节目的影响力,挖掘整理河南其他的稀有剧种;继续抓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新郑祭祖大典等重点民族民间艺术交流展示活动。从而借助精品工程的影响力,加强对河南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开发。
3.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体制,促进其可持续利用。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极具稀缺性的资源,要实现其可持续利用,必须健全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管理体制。可以通过设置管理机构、明确职能定位、完善运作机制等来进行具体的管理体制创新;此外,要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的法律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和资金保障制度,以及相应的监督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等,健全合理高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体系和运行机制。通过健全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管理体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篇3
P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地区;数字化保护;政府主导机制
黑水县坐落于川西北,阿坝州腹心地带,主要居住人口是藏族,根据2014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黑水县总人口中藏族57 821人,占93.65%;汉族3 341人,占5.41%;羌族476人,回族64人,其他民族42人,由此可见,少数民族在黑水县总人口总占94.59%,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保存完整、自成体系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黑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特征
黑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为五大类:一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文学,包括民间故事、各种传说、歌谣、谚语等。二是历史悠久、盛传全县的民间舞蹈、器乐。至今流传民间的舞蹈五十余个,鼓、锣、钹、萨呐、芒桶、双管藏笛等民间器乐十多种。三是祝愿人寿年丰、世界和平、生活美满的措尔若节(坐山会)等特色节日。其中,在庄稼丰收后举办措尔若节,全寨男女老少齐聚山顶敬山神、赛马、跳锅庄、情歌对唱,热闹非凡。四是源远流长的民间美术,包括刺绣、雕塑、绘画等。五是技巧性很强的传统手工技艺。现存木碗、本地服饰制作和青稞酒酿造等技艺。
截至2015年底,黑水县共有“卡斯达温”、“阿尔麦多声部”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圈德迪”、“敬河神”等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圈德迪”属自发式传承,健在的老艺人越来越少,目前它正处于高度濒危状态。“圈德迪”的表演方式是随着黑水社会生活和生产方式的产生而产生,据调查自有了大小麦种植就产生了这种舞蹈,古老的黑水祖辈们把麦秆和鹰毛制成头盔戴在头上,最早的含义是用于庆祝丰收;后来由于各个部落的战争,慢慢演变成为争夺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而后它演变成为一种舞蹈,流传至今。
二、黑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现状
(一)黑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成就
从“文化强县”的战略高度,县政府坚持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多措并举,目前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目前,政府已三次组织文化系统精干力量进行全面普查、整理收集民间故事、传说等106篇,民间舞蹈25个;在此基础上,精心申报保护名录,成功将卡斯达温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申报省级、州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32项、105项。同时,以开发旅游为契机,坚持把开发民俗文化作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手段,加大培训力度,积极传承民间艺术。相继建立起了红岩乡俄恩村卡斯达温传习所、知木林乡阿尔麦多声部传习所、扎窝乡朱坝村卡斯达温传习所、维古乡维古村卡斯达温传习所及石碉楼乡苦瓜村二人舞民俗文化传习所等5个文化传习所。通过一名老艺人带5-10名学员的方式,培训200余名学员。举办卡斯达温培训班8个,组建民间歌舞演出队一个,培训学员300余人。为更好地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县政府与文化部门、各乡镇签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书,并对老艺人给予资金补助。
由黑水县政协带领县教育局、县文体广新局、县政协经科委和文教卫生委等单位负责人以及部分县政协委员,深入黑水县五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采取现场查看、交流座谈等方式,对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为让当地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祖辈留下的文化遗产的珍贵价值,对当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一个深入的认识与理解,引导社会公众关注并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高对阅读图书的认识,黑水县文体广新局开展了文化遗产日暨文化惠民宣传活动。活动通过展板和免费发放宣传资料、音像制品和图书的形式进行,共发放《非遗法》等资料500余份。
黑水县开展“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人心,宣传与非物质文化保护方面相关的法律与法规,活动以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工作人员面对面讲解等形式向过往行人宣传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组织工作人员向过往行人免费发放藏汉双语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为让广大青少年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阿坝,并积极参与“非遗”保护活动。州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州教育局联合主办的“魅力阿坝美丽家园――阿坝州优秀摄影作品暨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巡回展”在黑水县芦花完小举行。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让学生们了解了当地丰富多彩的民间民俗文化,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存在的问题
目前,黑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财政投入不足、传承出现断脉、生存危机较大和地方政府对数字化保护认识不足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全县有17个贫困乡镇,建档立卡的64个贫困村(社区)种有2 050户贫困户。黑水县财政局2015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107.5万元,其中,综合性传习中心105万元,传承人经费2.5万元,这些经费都远远低于江苏等城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投入的平均水平
黑水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化过程中,创造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卡斯达温,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圈德迪、阿尔麦多声部民歌等。近年来,由于受现代文化的冲击,黑水年轻一代不愿意学习本民族民俗文化,少数掌握本民族民俗文化的民间老艺人因离世等原因导致黑水民俗文化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该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制度不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作缺乏相关的制度要求和具体的保护标准;该县各级政府还存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的专业人员不足等困难。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有效机制
(一)政府主导机制
政府要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关心力度。要拓宽思路、创新形势、多措并举,积极协调解多方面的关系,通过各种有效渠道来决好传承人的实际困难;要加强对传习所设施设备的管理。要明确责任人、签订责任书、完善管理制度等,切实加强对非遗产传习所的设施设备的管理,加大对非遗文化载体的数字化收集力度,有效抢救、保护、传承好黑水县的非遗文化;要积极指导组织开展好传承活动。积极指导,有序组织,利用节庆、婚聚等时机搞好庆祝活动,搭建非遗文化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的平台,营造保护与传承的深厚氛围。
(二)民众参与机制
要增强对非遗保护与利用重要性的认识。要强化网络的宣传,注重引导,进一步提高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他们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把民族的发展、精神文化融人到社会生活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
(三)决策保护机制
黑水县政府除了参照《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四川世界遗产保护条例》之外,还可以根据黑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情况,制定正确的保护决策。县政府可以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多渠道筹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并实行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政策,以调动黑水县人民群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
(四)社会团体机制
篇4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旅游文化小镇;旅游资源;3+X”风险规避
一、引言
自从我国旅游业推出文化旅游项目以来,旅游文化小镇已经成为各地旅游建设的一个亮点,当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旅游景区时,为防止出现风险和影响其安全(实质是原真性保护)性而采取风险监测、预警、分析和评估等措施,全面掌控非物质文化进旅游景区的安全局面,有效规避风险,实现旅游景区经济效益最大化,有效地拓展旅游市场,为做大做强旅游经济,大幅度增加旅游经济收入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文化小镇规划设计现状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旅游景区是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但时刻不能松懈对其开展必要的保护工作,专家们提出了“生产性保护”等具有建设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
1.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
2010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筱云受文化部非遗司委托,主持完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现状及扶持政策调研报告》,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美术类等项目生产性保护现状开展了调查研究工作,提出了可行性对策建议。(1)生产性保护理论生产性保护理论的提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地进入旅游景区提供了理论依据。以吕品田等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对传统技艺和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理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进一步诠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理论内涵,对厘清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理论的理念、范围、原则、作用和意义发挥了重要作用。(2)生产性保护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旅游景区一般可分为表演、展示和展出三大类,其中就包括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等生产性保护内容。根据我国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将旅游文化小镇规划设计过程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十分重要,为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进入旅游景区,采取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就是目前得到普遍认可的保护性措施之一。
2.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消失危险,有关文化管理及保护部门,必须投入足够的人力和物力及时研究抢救性保护对策,才能确保面临消失危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到原真性保存下来,并保证能够得到有效地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是指那些面临消亡状态的民间文学、作品、项目、形态及传承人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将其活的生存及传播状态全方位记录下来,创造出适合它们长久生存的环境和条件。以山东省为例:全省共有17市138县创新“村报普查线索、乡点项目、县做规范文本、市整体收集、省全面保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作流程和普查方法,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如下表所示。
3.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符合抢救性保护的原则,是借鉴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成果及具体保护实践经验的结果,来源于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所含整体论的思想,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源、环境和相关人群等要素。在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体表现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整性、系统性、全局性保护。
4.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是一种富有创新的保护模式,针对仍具“活态”生命力强健的项目采取相应保护措施,以便其“活态”项目有效传承和延续,在我国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性保护落到实处。
(二)旅游文化小镇规划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旅游飞速发展,旅游文化小镇以整合文化旅游等元素为特征迎来空前发展机遇。集文化、休闲性和娱乐等为一体的旅游模式成为当前旅游业最受人们追崇的外出旅游的形式。因此凸显当地传统文化元素的旅游文化小镇建设就成为必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旅游文化小镇规划设计也是发展旅游事业的必然趋势。文化旅游是继休闲、观光、度假等传统旅游项目增添的又一崭新的旅游项目。目前,能够为游客提供具备厚重历史传统文化内涵等特性的旅游文化小镇就是适应旅游业发展的产物。旅游文化小镇涵盖文化、休闲、观光、度假、运动等诸多旅游元素,以文化旅游产业为核心,整合一系列相关产业,创建高效的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不仅能促进旅游城市景观、基础设施、文化产业结构、城市就业等方面深刻变革,同时也能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在规划设计时一定要选择中国的名村(名镇),挖潜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让其成为自身的文化资源,避免旅游文化小镇同质化而注入文化之魂。
三、非遗与旅游文化小镇规划设计“3+X”风险规避
(一)非遗与旅游文化小镇规划设计
为提升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效益,取得文化旅游小镇规划设计建设工作的成功,地点的选择十分重要。在实际工作中,要特别注意选择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为基础,以江西省为例,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江西省已经公布了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见下表所示:从述表中所显示的数据表明江西省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文化小镇规划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旅游景区的开发形式;其次是舞台表演形式;第三是现场体验形式;第四是开展活动形式;第五是商品展销形式;第六是宣传展览形式;第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具体项目和相关文化产品。主要推进措施:措施之一是提供支撑平台,旅游文化小镇规划设计项目中,要全方位筹集资金,争取政府等多方支持,搭建旅游文化小镇整体硬件支撑平台,构建科学地配套基础工程设施和后勤服务保障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单位也要为其项目进旅游景区安全提供保障。措施之二是旅游文化小镇管理层必须组织力量深入挖潜、开发和利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所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生产性保护形式制造出旅游产品、演艺节目等。措施之三是各级旅游管理部门要将旅游文化小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文化小镇亮点,通过多种渠道强力推广,使其成为延续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措施之四是积极探索旅游文化小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形式和途径,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旅游景区并形成良性互动、利益共享、互惠互赢的新格局。
(二)“3+X”风险规避
1.“3+X”风险规避理论概述
“3+X”风险管理理论基础是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现代风险理论正式被世人接受是基于梅尔,赫奇的著述《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威廉姆斯的著作《风险管理与保险》的面世。风险理论的发展历经了传统风险管理、金融管理、内容控制和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等过程,经过多种整合和多年发展搭建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早已成为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有效管理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强有力的保护已是不争的事实。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包括风险监测、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估三个体系。“3+X”风险规避理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旅游景区的安全保护措施得以强化,作为一门新兴较为先进的管理学理论,是建立在《企业的风险管理》基础上,逐步得到发展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旅游景区的安全保护管理引进上述理论无疑是一种良好的选择,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旅游景区风险监测、分析、评估、识别和衡量,从而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实现风险规避。
2.“3+X”风险规避主要内容
“3+X”风险规避的目标实现,必须实现风险的的监测、分析、评估、识别、衡量并达到风险规避目的,为最终决策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其中监测是识别的基础,分析是识别的关键,评估是风险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采用“3+X”风险规避理论,首先必须对其机理有比较深入地了解,其中3代表风险监测、分析和评估而X则表示风险预警、防范和补救等措施。该研究成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文化小镇规划设计实践中可用于规避可能存在的可预见性或可能隐藏的各种风险,并能针对上述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产遗产进入旅游景区不仅能得到有效保护,而且能有效地开发利用,发挥最大的旅游经济效益,最终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强有力的保护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3.“3+X”风险规避研究涵盖范围
“3+X”风险规避研究涵盖范围: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有效利用是旅游文化小镇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旅游文化小镇经济发展的源泉。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有效开发利用在旅游文化小镇规划设计中必须考虑其存在风险。因此,“3+X”风险规避理论从风险监测、分析、评估、预警、防范和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等进行充分论证,最终提出科学地可行性工作方案用于指导实践,实现的旅游文化小镇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我国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安全进入旅游景区工作,成功的旅游文化小镇规划设计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十分密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文化小镇的文化魂,为了科学地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旅游文化小镇规划设计中风险规避问题研究显得尤其重要。因此,选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文化小镇规划设计“3+X”风险规避,其目的是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后划分出相应危险等级,积极寻找应对策略,消除不安全因素,将其存在的一系列不利的影响因素降到最抵点,就是要发挥其在旅游文化小镇中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将风险降到最低。
4.“3+X”风险规避具体实施
“3+X”风险规避的具体实施,其核心内容可分为方面,一方面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小镇规划设计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要对“3+X”风险规避模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小镇规划设计的影响进行研究。(1)采用通常使用的风险评估手段来评定风险等级,风险评估手段的采用是指在风险发生前后对人们的生命、生活及财产造成的损失,量化评估风险的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小镇规划设计中所包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过程中,可以采用上述风险产生危害程度和概率依据相应的风险管理理论进行等级划分,一般情况下可划分为蓝、黄和红三个级别。(2)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小镇规划设计来实现风险控制。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小镇规划设计关系研究,从中寻找出存在的有机联系,建立相互促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小镇规划设计机制,共同监督其有效运行,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小镇规划设计科学合理。(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小镇规划设计“3+X”风险规避:查找风险评定风险等级,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风险发生,避免过程风险发生,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小镇规划设计“3+X”风险规避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风险监测、分析、评估及规避一览表:根据风险对后果的影响程度大小可以设定风险点相对小的为蓝色等级,该风险对后果不会造成太大的危险,主要体现在风险性质为不符合管理规范。风险应对策略:建立部门联系制度,加大经费的投入,完善软硬件条件,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综合素质。根据风险对后果的影响较为严重的划为黄色等级,主要体现在风险性质是违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风险应对策略:严格制定有有效的管理制度,强化岗位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力度,严格工作程序,建立严格的考核监督机制。根据风险对后果影响为严重的划为红色等级,主要体现在风险性质是产生了严重的违纪违规后果为严重,风险性质为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条款。风险应对策略:从抓管理人员法律、法规及相关条款的教育工作,对管理人员违法违纪者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旅游景区要慎重,因为存在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隐患,必须时刻保持牢固的风险意识,要在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等工作的前提下,引进先进的“3+X”风险规避理论,从风险监测、分析、评估、预警、防范和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来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旅游景区安全性、可靠性和必要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小镇规划设计有机融合,促进旅游文化小镇经济腾飞。
参考文献:
[1]王东.国外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综述[J].金融发展研究,2011,2:23-27.
[2]单晓维.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文化价值的实现[J].兰台世界,2014,35:90-91.
[3]刘娜.从山东古筝乐看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与生态性保护[J].艺术百家,2011,6:185-187.
篇5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 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
第四条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 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
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扶持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
第七条 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宣传,提高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第九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第十条 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需要,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由文化主管部门负责进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可以对其工作领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
第十二条 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认定、记录、建档,建立健全调查信息共享机制。
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收集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代表性实物,整理调查工作中取得的资料,并妥善保存,防止损毁、流失。其他有关部门取得的实物图片、资料复制件,应当汇交给同级文化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 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情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信息应当公开,便于公众查阅。
第十四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
第十五条 境外组织或者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批准;调查在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进行的,应当报经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批准;调查结束后,应当向批准调查的文化主管部门提交调查报告和调查中取得的实物图片、资料复制件。
境外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与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合作进行。
第十六条 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征得调查对象的同意,尊重其风俗习惯,不得损害其合法权益。
第十七条 对通过调查或者其他途径发现的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立即予以记录并收集有关实物,或者采取其他抢救性保存措施;对需要传承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传承。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录
第十八条 国务院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本行政区域内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
第十九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从本省、自治区、直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向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推荐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推荐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项目介绍,包括项目的名称、历史、现状和价值;
(二)传承情况介绍,包括传承范围、传承谱系、传承人的技艺水平、传承活动的社会影响;
(三)保护要求,包括保护应当达到的目标和应当采取的措施、步骤、管理制度;
(四)有助于说明项目的视听资料等材料。
第二十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提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建议。
第二十一条 相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形式和内涵在两个以上地区均保持完整的,可以同时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第二十二条 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评审小组和专家评审委员会,对推荐或者建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初评和审议。
初评意见应当经专家评审小组成员过半数通过。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初评意见进行审议,提出审议意见。
评审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二十三条 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将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予以公示,征求公众意见。公示时间不得少于二十日。
第二十四条 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根据专家评审委员会的审议意见和公示结果,拟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第二十五条 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制定保护规划,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予以保护。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制定保护规划,对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予以保护。
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规划,应当对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予以重点保护。
第二十六条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特定区域,当地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制定专项保护规划,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确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应当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并保护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避免遭受破坏。
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地村镇或者街区空间规划的,应当由当地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相关法规制定专项保护规划。
第二十七条 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保护规划未能有效实施的,应当及时纠正、处理。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传承与传播
第二十八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传播。
第二十九条 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对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可以认定代表性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熟练掌握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
(三)积极开展传承活动。
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参照执行本法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审的规定,并将所认定的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予以公布。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根据需要,采取下列措施,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
(一)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
(二)提供必要的经费资助其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
(三)支持其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
(四)支持其开展传承、传播活动的其他措施。
第三十一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
(二)妥善保存相关的实物、资料;
(三)配合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
(四)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性宣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资格,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丧失传承能力的,文化主管部门可以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宣传、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第三十三条 国家鼓励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科学技术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方法研究,鼓励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整理、出版等活动。
第三十四条 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
第三十五条 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保护机构以及利用财政性资金举办的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等,应当根据各自业务范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
第三十六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第三十七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应当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保护属于该项目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单位予以扶持。单位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中、、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九条 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时侵犯调查对象风俗习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条 违反本法规定,破坏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四十一条 境外组织违反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由文化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及调查中取得的实物、资料;情节严重的,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境外个人违反本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由文化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及调查中取得的实物、资料;情节严重的,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建立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本法有关规定制定。
第四十四条 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知识产权的,适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对传统医药、传统工艺美术等的保护,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篇6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活态文化的精华,是一个民族文化基因的体现。如何运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全方位加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是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文化战线工作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广大农村,非遗的保护传承要与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相结合,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做到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一、农村文化礼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
(一)关于农村文化礼堂
农村文化礼堂,是指根据农村行政村人口规模、人员构成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合理确定设施规模,开发建设的农村综合文化活动场所。它可以利用既有的空间设施,如祠堂、旧校房,也可以根据规划新建、改建、扩建。主要设施包括文化礼堂、讲堂和文体活动场所。以有场所、有展示、有活动、有队伍、有机制等“五有”为基本标准,按照“两堂五廊”,两堂即“礼堂、讲堂”,五廊指“村史廊、民风廊、励志廊、成就廊、艺术廊”设计,可建成综合一体式,或者分散组合式。农村文化礼堂应成为集教育、娱乐、礼仪、非遗传承于一体的农村公共空间。
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有利于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从设施建设向内容建设提升,从资源分割向资源整合提升,在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乡风文明、培育农民素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重要载体,是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保障,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构建农民精神家园,提升农村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2013年1月,李强代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里将建设1000个农村文化礼堂列入了今年省政府十件实事之一。义乌市也计划通过5年的努力,在全市建成一批集学教型、礼仪型、娱乐型等“三型”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礼堂。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非遗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主要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非遗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近年来,政府部门通过开展非遗普查、开展非遗保护规划、抢救珍贵非遗文化、制定保护名录等措施,加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二、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意义
(一)农村非遗为农村文化礼堂提升内涵、丰富内容
一是农村非遗丰富了农村文化礼堂的内涵。农村非遗含有许多精神、礼仪层面的文化内容,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能够传承下来的精神、礼仪方面的内容,肯定是文化精华所在,这不仅丰富且提升了礼堂的文化内涵。同时,农村文化礼堂也为非遗的良好研究、传承提供阵地保障。二是农村非遗为农村文化礼堂展示展览功能增添亮点,农村文化礼堂是农村非遗文化传承保护的重要展示平台。农村文化礼堂的展示展览是其中一个重要功能,通过挖掘历史,对村内的非遗、特色文化进行展示展陈,建立档案,也有助于对非遗的保护。如大陈镇的马畈村、赤岸镇雅端村对古时的农耕用具、纺织机等非遗工具进行展陈。三是农村非遗是农村文化礼堂重要活动载体,非遗的特点是活态的流变,如表演艺术、社会风俗、民俗文化等,非遗也大大丰富了农村文化礼堂的活动内容。农村文化礼堂也为非遗交流和传播的提供良好阵地和活动空间。非遗只有不断演练、传承,才能不断创新发展。
(二)农村非遗文化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提升层次和魅力
通过农村文化礼堂这一平台,使非遗文化在农村得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将大大提升农村文化的层次和魅力。(1)可以通过弘扬非遗文化,了解村史变迁、了解乡土文化,进而增强归属感,促进爱家、爱民族、爱国家的热情。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村落,历史究竟有多长,地域有多宽,有历史记载以来的人文现状、文化底蕴究竟有多深?我们常说难解乡音乡情、叶落归根的情怀,归根到底是我们对国家、民族、家乡的热爱,是对家乡文化的依恋,非物质文化遗产默默记录、承载和见证历史,它是我们历史文明的显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原始性和真实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历史,保护历史就是保护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家园。(2)可以通过弘扬非遗文化,使农村民间工艺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是古老越有价值,越是古老越是深奥、巧妙,技术性越强,工艺性越高。这些工艺技术性遗产,不仅令当代人长久地深思不解其术,而且有许多工艺仍然可以继续采用或者直接使用。对现代化的高难度现实,仍然具备着现实意义和使用价值,使古代遗产为当代服务。(3)通过弘扬非遗文化,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许许多多的构思、设想、设计到制作都具备其美妙的观赏价值,美轮美奂,百看不厌。尤其是那些古代民乐和古代器乐的制作,不仅娱乐了一代又一代的古人,今天的人们仍然能够享受到古风古韵、古色古香的艺术味道。
三、目前影响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作用发挥的因素分析
近年来,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取得了良好发展,农村非遗保护工作和农村文化阵地建设都取得了长足发展。领导重视,纳入了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制订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规划。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扶持和考核奖励等措施,有力地推动工作的开展,特别是临安市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是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典型模式。但是,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许多地方仍然没有把农村非遗和农村文化礼堂有机结合,部分地方甚至把这两项工作截然分开,致使两者的作用都得不到发挥,影响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发展,农村文化的巨大乡土魅力得不到展现。
(一)重视不够,农村非遗保护工作和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薄弱
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把这两者的建设和保护都没有放在应有的位置。许多经过旧村改造的村,面貌全非,农村文化气息破坏全无。许多农村文化阵地被商业店铺所取代,一些祠堂、旧校址、老厂房多用于出租谋利,仅有的一点活动室就是老年活动室,农村文化得不到保护发展,非遗也逐渐失去生存的环境。
(二)结合不紧,农村文化阵地缺乏和农村文化生活单一问题并存
各类文化阵地都比较单一,宣传部门主打“乡风文明村”建设,文化部门搞的是文化示范村(特色文化示范基地)、体育部门弄的是小康体育示范村(社区),创建的门类众多,没有形成一个统领,同时面对农民群众越来越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传统的基层文化阵地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文化礼堂建设解决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管理杂乱,但相对薄弱的文化模式,还需要更多的创新、丰富;而另一方面,非遗没有很好的平台和载体来传承。
(三)资金不足,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文化礼堂建设缺少足够的投入
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对于村集体经济薄弱的村来说,启动建设的资金就让人望而却步,更别说长期日常运行管理经费了。而对于非遗保护来说,由于农村文化的丢失,非遗保护和传承的经费更得不到保障。
(四)人气不旺,文化吸引人、凝聚人、教育人的作用没有难以施展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文化建设只注重娱乐、休闲,而对村民的道德教育有些忽略。从前,村里唱社戏、办庙会、闹社火,群众劳动之余享受著文化的滋润。如今,随着农村青壮年人大批进城务工,这些村落文化在农村得不到传承,传统民俗逐渐消亡,特别是一些非遗项目面临灭绝,新的民俗却没有形成。本土化程度不够,无法打造本土品牌。传承人日渐减少,出现“人亡艺息”现象。
(五)开发不力,没有很好地利用非遗和农村文化礼堂发展文化产业
一些村庄旧宗祠被长期闲置,文化礼堂建设却没有场地。如凭借农村良好的生态和乡土环境,利用文化礼堂和非遗项目,开发乡村旅游、开展特色产品。
四、今后积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作用的建议
农村文化礼堂是非遗传承发扬的舞台,非遗是农村文化礼堂的灵魂,农村文化礼堂只有融入非遗才有生命力和独特性,而非遗需要依靠农村文化礼堂这一载体、平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一)强化意识,政府主导
(1)挖掘特点,突出亮点。各村在文化礼堂建设中,首先明确各自的文化主题,打特色文化品牌;其次在品牌、特色的选取上,要因地制宜,注意挖掘本村的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力争一村一品,百花齐放,各具特色。一类是特色明显、单一的,确立主题可打非遗特色牌,比如:义乌市稠城街道下西陶村,根据村内曾有个婺剧站历史,确定了戏曲之乡为主题,成为独具特色的一大亮点。一类是历史上贤达人物较多,或者特色较多的,应该注重挖掘期间的关联性,找到共通点,确立本村的主题,如稠城街道下娄店村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该村是骆宾王的后裔,而且史上村里还有参观过远征军的革命烈士,村里建有革命烈士墓碑,他们抓住骆宾王曾一腔爱国热情,从军边塞的历史,结合远征军忠于国家,远征救国的革命情怀,该村把爱国热情、红色革命两者结合,将忠勇孝义、开拓进取确定为礼堂建设的主题,并将这个主题融入到礼堂建设的每个细节,形成的特色鲜明。(2)强化政府主导意识和村级主体作用。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领导,制订工作目标和规划,强化措施。市文广新局、市文联等单位要充分发挥“文艺专家联百村”、文联志愿者等活动载体,积极开展“送文化、种文化”服务,丰富文化礼堂活动内容。努力打造村级、镇级文体交流平台,培育特色、精品,整合升级。农村文化礼堂的主体是农村,村两委高度重视是基础,村两委思想认识到不到位、直接关系着文化礼堂的运作发展,也是必影响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必须确定一位村干部分管负责文化礼堂工作,只有充分认识“文化礼堂”对推进新农村建设、非遗传承、农民素质提升、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才能真正建好、管好、用好文化礼堂。(3)多形式、多渠道投入资金。各级党委政府要落实出台农村文化礼堂、非遗保护传承的财政扶助政策,给予一定经费保障,确保“有钱办事”。建立农村文化项目资助机制,对有特色的农村文化活动、艺术形式,通过项目资金给予支持,激发农村文化创新活力。义乌市就出台了《义乌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实施意见》,部分镇街出台了相应的配套补助政策,最高达到1:1补助。同时,各村也要通过村级配套、民间集资等方式多渠道集资筹款。村级要树立节约办会、开源节流,坚持花小钱办好事、办大事的理念,让每分钱都能发挥出最有效价值。与此同时,提高非遗保护传承和农村文化礼堂结合紧密度,对于特色鲜明的,要加大扶持力度,提升建设档次,走股份制开发旅游、产业化发展道路。(4)加强工作交流,典型引路。组织各村之间开展各类文化交流,能进一步强化村民的认同感,还能凸显各村的文化特色。组织开展村、镇、市范围内的各类非遗比赛,如包清明果比赛、包粽子比赛、农民画比赛、戏曲演唱大赛等;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如各类球赛、排舞大赛、广场舞蹈大赛;各类农村书法、武术、绘画等艺术大赛;发动广大农民广泛参与,增加村民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带动基础薄弱的村挖掘自身特色文化,加强文化培训,逐步提高艺术水准,激励村民对特色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提升村农村文化礼堂的档次水平。(5)加强管理,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农村文化礼堂能够持续发展,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要按照“建管同步”运行机制,健全市、镇街、村三级管理制度,完善奖惩机制,确保“有人办事”。市级层面建立考核办法,镇街制定管理办法,村级建立管理制度。镇街要建立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活动档案,对各村文化礼堂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日常监督和考核评价。村级要建立文化礼堂管理制度、活动安排,对全年活动进行周密细致安排,精心编排每月文化活动主题,让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真正发挥作用。
(二)因地制宜,挖潜搞活
(1)立足本土。从设施层面说,我们在文化礼堂建设中要充分挖掘地域资源,要积极收集整理史料,特别是非遗资源,用这些散落于民间的文化元素,整合资源,形成鲜明的村落文化,成为农民群众自我教育、陶冶情操的教材。在文化礼堂建设中,要坚持勤俭办事、因地制宜原则,利用原来祠堂公共空间,盘活动闲置资产。(2)结合嵌入。义乌外地人口多,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还要注意文化的多样性。在充分挖掘本土文化的基础上,重视文化的传播和接纳,积极引进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积极向上的外地先进文化进农村文化礼堂。譬如,周边村落文化、同根同族的外地同宗文化等,都可以成为农村文化的新亮点。(3)融入生活。生活与文化密不可分。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要把非遗作为切入点,把礼堂不仅建成农村文化空间,而且也是生活空间,成为集教育、娱乐、礼仪、非遗(民俗)传承于一体的农村公共空间,发挥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功能。如向红白喜事、入学礼、成人礼、新人礼外延,加强礼尚往来,重视道德教育,提升村民素质。
(三)培养人才,建好队伍
农村文化礼堂管理实施“市―镇街―村”三级管理,相关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各镇街统筹推进,各村是管理主体,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及使用。农村的非遗保护传承亦是如此。要发挥非遗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的作用,必须抓好:(1)文化礼堂管理员队伍。负责任、懂非遗的文化礼堂管理员是关键,他是联系村两委、组织活动者、参与者的桥梁和纽带。村里要挑选一位热爱宣传文化工作,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懂一些非遗传承、会使用礼堂设备,并且热心服务群众的专职文化礼堂管理员,负责日常管理服务。(2)非遗传承人队伍。非遗包括各类民间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各种传统技艺等,多数靠口授和行为传承,必须以人为载体才能够传承下去。为此,一方面要对保护传承人,对其生存、生活提供保障,如养老、生活的补贴,许多具有独创性的技艺从以前的家传变为今后大众共享的资源,政府给予其一定的经济补偿。要让非遗传承人走进文化礼堂,成为文化礼堂建设的重要参与者,甚至是组织者。另一方面,要通过培训、活动、交流等形式,加大传承人的培养,扩大传承范围,让更多的非遗走进农村文化礼堂。(3)文化骨干队伍。要组建一批善于组织活动的文体骨干队伍、挖掘一批非遗传承人、培训一批农村宣讲员队伍,通过发挥村内“草根艺术家”的作用,协助开展文化礼堂各项工作,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4)群众团体。充分发挥老年协会、团、妇等群众团体在文化礼堂管理和服务中的作用。
(四)礼堂搭台,非遗唱戏
要围绕“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要求,以活动为支撑,一方面促进非遗传承,另一方面为农村文化礼堂注入“活力”,进一步提升文化礼堂的功能与定位,把它打造成传播现代文明、弘扬主流价值的新平台。要善于把思想引导与文化娱乐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展活动引导农民价值观的转变。(1)要保持原汁原味、展现独特风味和魅力。非遗开发进入文化礼堂,要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活态化呈现,将其引入我们的生活,使人们从生活中强烈感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常化、民间化、审美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活动时尽可能保持其原有的特性,原有表现形式,原始地点,尽量减少人为的雕琢和仿造,比如民间的习俗、民间节日、民间工艺等。 (2)要注重“思想性”与“娱乐性”的结合。农村文化礼堂注重精神、礼仪活动,不仅有家族祖训、村规民约、贤达人士、文明家庭、好公婆好媳妇的展陈,还有春节祈福迎新礼仪、婚礼、七岁开蒙礼、成人礼(即为冠礼)、重阳敬老礼仪等,这些礼仪活动,每项的活动开展都是非特质文化遗产的一次传承。这些礼仪活动与每个村每家每户、每个村民息息相关,要让这些精神引领、礼仪传承成为村民的一种自觉的需要,从而产生对村庄的归属感、荣辱感,凝聚人心,形成良好的村风民风,引导每位村民主动投入到农村的发展建设上来。(3)要利用民间传统节日开展活动。我国节日众多,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建党节、七夕、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冬至、腊八节、除夕等等,如春节以迎新纳福为主题开展活动。迎龙灯是正月里最盛大的活动之一,人们通过迎灯,以示驱邪除瘟,祛灾祈福,祈求丰收、祈求平安。每个节日都有其不同的来历、含义、特点以及相对应的文化活动,特别是传统的节日,都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节日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而更能引起村民的共鸣,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围绕这些节日主题,开展各类与之相应的活动,让非遗在农村文化礼堂中发光出彩。
(五)合理开发,反哺文化
要将非遗与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所打包成一个整体项目,作为旅游资源开发,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文化与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的结合,也使非遗在开发中加强保护,在利用中加快发展。要加快传统表演艺术和传统民俗活动的开发,大力发展非物质文化旅游。要充分利用民间文化艺术,以歌舞表演、精品展览、精艺体验、饮食文化等为看点,开发出能吸引旅游观光的特色文化旅游项目,打造出新的文化旅游品牌。通过产业化所得资金再投入文化建设,形成良性互动发展。
五、结束语
篇7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心意六合拳 小学 创建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2-0038-0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包括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体育与竞技等。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习武不仅可以强身健体,防身自卫,而且磨练意志,完善人格。当前,在大力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全面推进体育课程改革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是每一个体育和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和历史使命。武术是周口特色体育项目,如何将武术和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达到以武育人,以武养德,以武启智,以武强身之目的呢?多年来,周口市川汇区牛营小学做了积极地探索与实践。
1 牛营小学武术特色学校的创建与发展
1.1 广泛调查论证,列入学校课程
河南省周口市地处豫东平原,素有“华夏先驱、九州圣迹”之称,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传统武术在周口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1985年全国武术挖掘整理武术遗产105种拳术中,周口就有心意六合拳、两仪拳、黑虎拳、查拳等22种武术拳种,其中不乏有全国的稀有拳种。在众多拳种中,最为神奇的当数“心意六合拳”。心意六合拳,又称心意拳,是我国著名的内家拳种之一,明末清初时,山西省永济县张营乡尊村一代宗师姬际可先生所创,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心意六合拳是在世界万物中看形练影,看形练意,是以练内三合、外三合,模仿万物的形态,演变为拳法,起势快如卷地风,发力刚、猛、狠、毒、快,似火烧身的灵劲和爆发力,主要拳法有十大形、四把捶、单双把和锏、锤、刀、枪等器械及对练套路,是一套集搏击、健身、防身、养生、修身于一体的优秀拳种。河南省周口市是心意六合拳重要传承地之一,心意六合拳于2007年入选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学校组织教师们深入社区、街道、村庄等,搜集信息,调查走访,广泛论证,最终确定将这一最能彰显民族精神和本市民族民间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心意六合拳列入学校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开展心意六合拳教育教学活动。
1.2 建立健全组织,完善奖惩制度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领导班成员和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创建武术特色学校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到人;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和奖惩规则,每学期学校对工作责任心强,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且在教师评优、评先、晋级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对武术水平较高、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表彰,营造全校人人参与,齐抓共管,张扬个性,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
1.3 培养武术教师,提升师资水平
学校聘请中国武术七段获得者、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心意六合拳代表性传承人、心意六合拳九代传人买西山任武术总教练,定期到校为师生们授课、培训和辅导,讲授心意六合拳的历史渊源、拳理技法、健身和防身价值等;选派身体素质好、有一定武术基础的体育教师外出到心意六合拳协会学习培训;开展心意六合拳优质课评比、教学研究等活动;邀请武术名家名师定期到校作专题讲座和辅导,宣讲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以此增强师生保护传承传统武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1.4 开设专门课程,营造尚武氛围
(1)学校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制订了心意六合拳的教学计划,确定每班每周两节心意六合拳武术课,指派专职教师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按照由浅入深、寓教于乐、循序渐进的原则和方法,向学生们系统教授四把捶、五行连环拳、单把、双把等单练和组合套路以及刀、枪、剑、棍器械套路。
(2)学校成立了心意六合拳兴趣小组,确立了“四定一保”的活动方针,即定专职教师、定活动时间、定活动地点、定活动内容、确保活动质量,利用每周三、周四下午第三节课的时间,指派体育教师辅导有一定发展潜力且爱好习武的学生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武术技术和运动水平。
(3)每学期举行一次“武德杯”心意六合拳文化遗产展示暨心意六合拳功夫擂台赛;定期举办武术知识竞赛;每年举办一次“传承杯”功夫小明星评选活动,邀请心意六合拳传承人和知名武术专家担任评委,评出“最佳功夫奖”、“最具潜力奖”等奖项。通过组织比赛和表演活动,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确保了学校活动的质量,又带动了各班活动的开展,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活动中,张扬了他们的个性,又让他们享受到活动带来的快乐。
1.5 注重武德教育,提高道德素质
拳经曰:“太极奸,八卦滑,最毒不过心意把。”心意六合拳内功精微,妙法神力,素以技击称雄于武林,有“三年太极不出门,心意一年打死人”之誉。心意六合拳具有贴身靠打、进退迅速、刚勇猛烈、技击性强、一招致敌的特点。“习武先习德。”学校十分注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将品德教育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教育学生既使掌握心意六合拳技击方法和本领,也不能逞强欺弱,以大欺小,危害他人和社会。知晓练武不是为了伤人性命,而是要学会谦让,尊重对方,懂得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在周口心意六合拳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先后涌现出买壮图、袁长青、袁凤仪、尚学礼、杨殿卿、卢嵩高、买金魁、于化龙、李尊师等许多心意六合拳名家和名师。学校充分利用这些武术名家的传奇经历和感人故事,引导和教育学生如何强身健体,如何习武做人。抗战时期,心意六合拳大师于化龙在上海黄浦江畔与日本武士比武,将其多次打翻在地,日本人束手无策,甘拜下风,于化龙精湛的武艺和不凡的身手,令国人拍案叫绝,他用双拳激起了中国人的团结心;心意六合拳名家李尊师代表中国队参加1944年在日本举行的东亚运动会,在比赛前立下生死文书,痛打了日本选手木本三郎,李尊师因打败东洋武士被誉为“东亚第一”,再一次捍卫了民族的尊严,长了民族志气,振奋了民族精神。通过讲述生动而真实的故事,教育学生们学习武林前辈爱国明理、为人正直、与人为善、讲信明义、刻苦治学、谦虚礼让的高尚武德,不断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
1.6 拓宽育人空间,提升武术品位
学校组建了心意六合拳功夫表演队,坚持长期训练和辅导,每年的全民健身月期间,学校组织队员们到五一广场、体育馆、人民会堂等地表演和比赛;先后参加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中华姓氏文化节武术精品展演、全国心意六合拳学术研讨会开幕式等大型节庆展示活动,队员们时而勇猛如虎,时而如风似箭,古朴稳健、刚柔相济的心意六合拳功夫表演,令在场的观众赞叹不已。这些不仅给学生们提供了展示特长和施展才华的平台,而且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增强了自信,培养了学生不畏困难、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及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1.7 重视武术研究,提高理论层次
学校聘请周口师范学院教授担任武术科研顾问,成立了心意六合拳教学与研究课题组,组织教师对心意六合拳的历史渊源、拳法特点、教学与训练、健身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等进行调研,收集文字、图片资料,每年举办一次心意六合拳教学研讨会,鼓励教师们撰写武术理论文章,部分老师撰写的武术论文在国家和省级科研成果和优秀论文评比中多次获奖,撰写论文《浅谈心意六合拳之金鸡扇膀》、《心意六合拳习练“六忌”》等在《武魂》、《搏击》(武术科学)等武术专业期刊杂志上发表10余篇,不仅提高了体育教师心意六合拳教学和理论研究水平,而且为心意六合拳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的教育传承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 武术特色学校的创建与发展经验总结
经过多年不懈地努力,学校全体师生在创建心意六合拳武术特色学校的过程中,从调查论证、健全组织、培养师资、开设课程、武德教育、拓展空间、理论研究等方面做了许多尝试,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体质,而且使学生们从小受到传统武术文化的熏陶,感悟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还激发了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喜爱心意六合拳的热情空前高涨,也使得这一濒临失传的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提高了学生的身体与文化素质。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经历和体验,习武已成为他们学习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伴随着他们成长乃至终生受益。2010年,学校被河南省文化厅命名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荣誉称号。
与此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少数学生家长对心意六合拳的了解不够深入,认识不到武术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担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在思想上存在抵触情绪;学校的武术文化氛围营造不够浓厚;社会上增强保护传承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够强烈等等。
篇8
关键词:土家族;动态传承;使用与满足;文化传播
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地处宜都西部山区,2000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是宜昌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全乡面积147.5平方公里,土家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1%。土家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有民间故事、山歌、民歌、谚语、吹打乐、薅草锣鼓、跳丧舞等数十种,这些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一、潘家湾土家族乡的文化资源概况
(一)文化建设情况
1.乡镇综合文化站
文化站占地面积35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余平方米,共投入维修资金20万元。现已建成集办公室、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培训室、活动室及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为一体的综合文化站。
2.民俗文化节博物馆
博物馆于2010年建成,展出实物300余件,反映土家民族文化传承50余幅和文字资料,重点包括土家民居、土家源流、岁时节令、人生礼俗、生产生活、建设发展、情景互动、影视观摩8个部分。2011年和2012年又先后投资20余万元对三楼互动部分进行了全面的提档升级。
(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潘家湾烈士陵园
陵园位于将军山村六组,陵园平面呈圆首碑形,东西长40米,南北宽30米,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现已成为潘家湾土家族乡人民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光荣传统的德育教育基地。
2.吕家坳村――组石碑墓葬
为吕新章、吕杜氏夫妻合葬墓,墓葬呈边长为4.5米的正方形,墓向为150°。墓葬四周有围石,墓碑保存较好。墓碑为四柱三间,宽2.65米,通高4.04米。
3.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干打垒三层平房
位于吕家坳村,皆为邓家所建,老屋建筑年代不详,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现保存有二个天井,其外观保存完好,内部有农户居住,变动较大。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全乡现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500余人,宜都市登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50名,范围涉及民间故事、山歌、民歌、吹打乐、狮子、罗汉各种手工艺等。宜昌市命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2人,分别是将军山村4组李定富、吕家坳村三组吴昌炳。
二、潘家湾土家族乡民对土家族文化的认同情况
为了深入了解潘家湾土家族乡乡民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笔者设计了一份问卷并进行田野调查。通过对乡民的随机抽样调查、对乡政府相关人员的访问以及实地参观该乡民俗文化博物馆,比较充分地掌握了乡民对土家民族语言、服饰、歌谣、风俗的继承和认同情况。
(一)土家族民族语言
调查发现:潘家湾土家族乡40岁以上的中老年乡民会说土家语;20~40岁的乡民只会说部分词汇,日常交流以宜都方言为主;20岁以下的青少年完全不会土家族语言,日常交流使用宜都方言和普通话。
根据对部分乡民的采访来看,他们对土家族语言并没有太多的依恋感。所以,只要一种语言能满足人们交流沟通的诉求,且学习起来容易,乡民就会选择。总的来说,易用性和有用性是潘家湾土家族乡民选择语言的重要标准。
(二)土家族民族服饰
问及“您愿意穿戴土家族服饰吗”这个问题,40岁以下的人选择了“不愿意”。对于“您认为土家族服饰少见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64%的人选择“不美观”,28%的人选择“不方便”,8%的人选择“卖的少”。最后一个开放性问题:“您会哪些土家民族工艺?”40岁以上83%的女性填的是“绣花鞋垫”;40岁以上76%的男性填的是“草鞋”;40岁以下绝大多数不会民族工艺。
以朴素见长的土家族民族服饰越来越不能满足乡民们对于美和时尚的追求,因此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几乎没有穿过本民族服饰乡民对土家族服饰的认同感弱。
(三)土家族民族歌谣
据调查,潘家湾乡民知道最多的是山歌和儿歌,而且大多数都只听过但不会唱。“您是否会唱本民族山歌”这一问题,女性选择“会唱很多”或“会唱一点”比男性多,选择“完全不了解”的乡民极少。从调查结果来看,90%以上的年轻人认为流行歌曲比土家族歌谣更好听。
由此看来,潘家湾土家族乡对本民族歌谣的认同感不强。流行音乐的创作的繁荣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挤占了民族歌曲的生存空间,因此土家族歌谣越来越不受关注。
三、动态传承潘家湾土家族乡土家族文化的发展方向
(一)加强文化设施的建设
潘家湾土家族乡的文化阵地建设:①农家书屋建设。加强日常管理,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程序;②文化科技中心户建设。规范文化科技中心户的活动内容,让文化科技中心户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③乡综合文化站建设。完善综合文化站内部活动设施的配套工程,制定和规范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做到按时开放,充分发挥乡综合文化站群众文化活动设施的主体功能。
(二)重点培养青少年的民族文化素养
青少年群体的可塑性强这一特点,使传承民族文化的重担落到了他们身上。据了解,潘家湾民族中学已成为全省山区示范中学,培养青少年的民族文化素养必然要利用好学校这一平台,将民族文化作为校本文化重点建设。
在中学校园里,民族文化每时每刻都会融入每个学生的校园生活里,课堂内学习土家族优秀的文化,课堂外学唱山歌,跳土家族特有的巴山舞……青少年时国家的希望,也是土家族文化永远的传承者。将土家族文化深深根植于每个土家儿女的骨髓里,让他们带着土家族文化走向世界,只要这样,才能实现文化的动态传承。
(三)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作用
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作用,发挥其高度互动和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现代传播学认为,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应该把受众的反应和反馈包括在内。利用好两微(微博和微信)的传播优势。第一是两微拥有丰富的受众资源,特别是青年群体,因此,借助与两微平台,可以让潘家湾土家族乡的文化拥有更多的受众。第二是微博的扩散极快,由于微博的弱关系链接,可以实现土家族文化的快速传播,本乡的文化动态可以迅速被全世界感知。第三是微信的强关系链接,易形成群体,而且群体内的人有共同的文化需求,可以实现土家文化的高质量传播。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刘伦文,谭志满:民族社会发展与文化变迁土家族乡村社区调查与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09.
[3]詹小美:民族文化认同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07.
篇9
一是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中心城市重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市大剧院和市博物馆建设项目力争年底完工。县(市)图书馆、文化馆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扶持建设一批乡镇综合文化站,60%以上的社区和建制村有文化俱乐部,60个村俱乐部建立“农家书屋”。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力争新建1个“示范区”,10个乡镇(街道)服务站点,60个村服务点。改造20个农村电影院,力争每个行政村每季放映一场电影、扶持试点乡镇至少建立1支农村业余文艺队伍,力争每个行政村半年看上1场戏。
二是继续实施文艺精品工程。打造“朱子文化”品牌,继续推出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闽北戏曲、音乐舞蹈、美术等文艺精品。组织开展第三届**市社区艺术节。力争在全国群星奖、省社区艺术节、四省四市艺术节上获奖。
三是加强文化市场的繁荣与管理。文化市场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完善,进一步加强网吧市场管理。初步建立起文化融资体制灵活多元的文化生产市场。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业,推动一批文化产业项目落地。加快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年增长速度。
四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落实文物保护“四有”工作。做好被列入第六批国保、省保的13个单位的立碑和建档工作。推进**市博物馆和全市
二、三级博物馆的内部安全风险等级的硬性达标工作。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与研究,保护发掘“武夷文化”遗产。加强首批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保护工作,力争又一批项目列入国家、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争取列合国“口头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或被选项目。争取延平鼓、**傩舞、浦城剪纸列入“**民间艺术之乡”。
二、实施六项基本建设任务
(一)以新农村文化建设为抓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1、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
一是加快**中心城市博物馆、大剧院的建设步伐,力争年底两个项目完工。二是以全国第二次文化馆评估定级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县(市、区)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层次、提升服务能力。三是扶持完成“**”试点乡镇、村文化建设。全年新扩建、改造标准村俱乐部60个,每个村俱乐部文体活动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四是改造农村电影基础设施,争取在今年底完成20个示范乡镇的影院改造,恢复经营。五是拓展农村图书发行网点,在60个村俱乐部建立“农家书屋”。
2、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一是全市文化馆(站)要利用各个节庆和纪念日重点组织好群众文艺创作辅导和群众文化活动。二是积极组织好**市第三届社区艺术节县(市、区)分会场活动。三是博物馆、图书馆要坚持公益性,不断提高馆藏文物和图书的利用率与社会效益。公共文化设施要向未成年人、老年人免费或优惠开放。四是各地应继续因地制宜地组织富有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和比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五是继续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拓展互联网文化服务功能,努力建成20个基层服务站点。
3、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一是继续坚持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特别是要送到边远的贫困山村。二是努力通过社会各界的“互动联动”、“共建带创”、“个人捐赠”、“社会赞助”等形式,经常开展向农村赠书活动。三是积极发展农村电影放映,采取“政府投入”、“共建”、“捐助”等多种形式,力争今年每个行政村每季放映一场电影。四是扶持每个试点乡镇至少建立一支农村业余文艺队伍,力争今年每个行政村半年看上一场戏。五是加强农村题材文艺作品的生产,列入规划,每年推出一批反映当代农村生活、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
(二)打造优秀文化品牌,推动文化艺术创新建设。
1、打造“朱子文化”品牌。
一是要充分发掘、合理保护和利用闽北优秀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继续推出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闽北戏曲、音乐舞蹈、美术等文艺精品。三是积极组织创作,举办好第二届朱子文化节。三是做好“一县一品”创建工作。
2、创作文艺精品。
一是实施精品战略,以精品为支撑提升闽北的文化品位,带动闽北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力争创作出一批民族精神与时代气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在全省有一定影响的优秀文艺作品。二是积极组织创作,参加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省、市第三届社区艺术节、第四届闽浙赣皖四省四市艺术等,力争取得好成绩。
(三)保护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1、加强文物调查研究与保护。
一是以国家“文化遗产日”和“世界博物馆日”为契机,做好依法保护文物的宣传工作。二是进一步落实文物保护“四有”工作。三是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研究,保护发掘“武夷文化”遗产。四是做好被列入第六批国保、省保的13个单位的立碑和建档工作。五是做好受洪灾影响的第六批国保单位(**宝严寺大殿、顺昌宝山寺大殿、朱熹墓、建窑遗址)的维修方案制定和经费的申报有关工作。六是积极争取,大力推进**市博物馆、**市博物馆、建瓯市博物馆和武夷山市博物馆的内部安全风险等级的硬件达标工作。七是做好准备,随时介入宁武、武邵高速公路的文物调查与考古发掘工作。八是积极参与《浦南高速公路考古发掘报告》的编写工作。九是做好文物的征集工作。为新建博物馆的文物展示做好准备。十是加强对现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2、实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一是组织开展闽北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建立“闽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是力争又一批项目列入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三是“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争取列合国“口头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或被选项目。四是争取延平鼓、**傩舞、浦城剪纸早日列入“**民间艺术之乡”。五是要加强对农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六是要做好现有“民间艺术之乡”的相关管理工作。
(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进一步繁荣文化市场。
1、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一是利用大武夷文化,优先发展旅游业。二是积极推动文艺表演业发展,加快演出产业的发展。三是通过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促进经营性娱乐场所合理布局、总量平衡、经营规范。四是吸引非公有资本举办健康的娱乐项目。
2、规范和发展文化市场。
一是出台相关措施,对文化市场进行调整和调控。二是继续严格依法、严厉打击网吧、音像、娱乐、演出等各类文化市场中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坚持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并重,有效地规范文化市场的经营行为。三是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和执法队伍素质提高工作,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文化部门的窗口形象。四是进一步加强演出市场的监控,不断完善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演出活动,净化演出市场。
(五)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程。
1、坚持以改革促发展。
一是坚持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文化生产力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通过改革,解决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活力问题。二是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要充分考虑文化体制改革的特殊性、复杂性,制定和落实相关配套政策,积极稳妥推进改革。三是改革的最终成果,要以文化是否繁荣、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标准。
2、进一步推进宏观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要在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同时,着力深化内部机制的创新和改革,调动人的积极性。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二是推进依法行政,改进管理方式,规范行政审批,探索建立调控适度、运行有序、促进发展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发展格局。
3、分类推进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
一是加快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进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建立高效有序的运营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二是公益性事业单位要按照“加大投入、转换机制、改善服务、增强活力”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改革。三是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要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要求,逐步转制为企业,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做好劳动人事、社会保障的政策衔接,按照“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原则落实相关政策,妥善安排富余人员。
(六)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
1、实施人才兴文战略。
一是树立人才是文化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重视文化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二是要按照建设文化强市的实际需求,制定和实施文化人才培养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缓解闽北人才紧缺的局面。三是建立文化人才教育培训体系,积极发展职业艺术教育。加强**艺校各项事业,推进闽北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四是建立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制度,逐步实行工作人员从业资格制度,确保基层文化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
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人为本,以发展为主题,以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为主线,推动文化事业及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不断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文体中心灾后重建,加快文体惠民工程建设,加快我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两馆一中心四大工程”建设,为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二、具体工作思路
抓住工作重点,统一思想认识。2011年的工作重点是按照我市《文化事业和产业“十二五”规划》,认真完成灾后恢复重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继续构建文化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以乡镇为重点,加快文体民生工程建设,完善“十一五”期间“两馆一中心四大工程”建设,推动文艺精品创作,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继续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并指导其健康发展,坚持对文化新闻出版市场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原则,全面提升文体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速度,进一步完善并重点加强两馆一中心四大工程服务体系的管理运行体系,打造文化体育品牌,扶持发展文体产业;培养文体服务骨干。
三、主要工作目标及措施
1、健全完善“十二五”文体规划,特别是落实“十二五”规划第一年的工作目标任务,把乡镇作为重点,扎实推进文体民生工程在乡镇行政村的建设,进一步落实乡镇综合文化站等文体服务工程的设施设备建设、管理建设和服务建设。
2、灾后恢复重建
具体实施如下:
(1)文体中心
确保2011年3月,所有项目基本竣工并逐步投入使用;
(2)乡镇综合文化站
全面完成全市1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内部设施建设并投入使用。督导协助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加强内部管理,完善管理措施和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服务作用。
(3)确保四川汉龙集团援建图书馆新馆建设工程在2011年4月基本竣工并投入使用。
3、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继续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机关”、“进企业”活动,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企业”作为治理文化新闻市场的重点,狠抓“门前三包”和“门内秩序”,针对门前脏乱差,门内游戏厅、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等现象,继续坚持重拳出击,严管重罚的手段,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开展主题性的专项治理行动,积极参加“扫黄打非”活动,进一步规范经营秩序,净化市场环境,保持文化、新闻市场的经营态势,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促进文化新闻出版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4、重点抓好民生工程建设
2011年,在民生工程建设中,一是抓好十一五期间城乡文体阵地后期建设和管理使用,特别加强对乡镇文体民生工程的管理,主要是资产明晰、建章立制、功能作用的发挥以及文体骨干队伍的建设。二是加大资金项目的争取力度,在城区增加城市文体服务功能,在乡镇、村继续完善十一五期间四大民生工程的同时,争取一些新的文体公共服务项目的基础建设。
5、文化工作:
(1)加强文艺精品的创作和“五个一”工程建设
①指导、协调文学艺术协会、全市文学艺术工作者和业余文艺爱好者,积极参与文学艺术创作并通过评比、赛事、展览、研讨等活动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②用好用活政府奖励优秀文艺作品的政策,鼓励支持多出精品,多出名品。
(2)狠抓特色文化的建设
狠抓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村社文化建设和地方民俗特色文化建设,力争在2011年市内大型企业有一支常规文艺队伍和一批文艺骨干。会同教育等部门把中小学生艺术节办得有声有色,把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村社文化建设上,让农民群众充分享受到应有的文化权益,涌现出更多具有文化特色的村社和群众文化群体。
(3)丰富日常文化活动
把重大节庆活动、庆典活动和常规性文化活动办得更加丰富多彩。
①节庆、庆典活动:重点办好春节团拜会;春节期间系列文化活动,包括燃放礼花(腊月三十晚、正月十五晚)、初一游行大拜年、文艺演出(正月初二——初七)、保保节开幕式及文艺演出、灯谜知识竞猜、正月十五烧耍龙狮灯;元旦、五一、七一、八一、十一庆典文艺活动;
②常规性群文活动:开展送文化下乡20场,广场消夏晚会16场及民俗特色文化活动、农村村级及社区文艺调演。
(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①深入乡镇、村社、机关、企事业、学校、社区进一步发掘、挖掘、收集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确立申遗报批项目。
②面向全市培养、培训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人才,不断壮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队伍。
③利用特色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保护、利用、开发好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社会经济服好务。
6、体育工作:
以扩充项目培养竞技体育苗子为重点,以全面深入推广全民健身运动为基础,全面推进我市体育工作。
(1)坚持体教结合,加强业余体校的培训工作,按照德阳的部署,增加专业教练,扩充业训项目,为国家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体育竞技人才。
(2)组织和依靠老体协等8个协会为基础的全市体育活动站点,指导和调动更多的健身人群参加全民健身体育活动,继续保持广汉市特色的全民健身推广形式。
(3)依靠乡镇及农民体育组织、体育骨干,推动农村群众全民健身活动开展。
(4)通过集中轮训、外培委训、学习交流等形式,培养更多的全民健身指导员、辅导员,并通过他们在更大更深入的范围内指导和引导我市的全民健身活动。
(5)继续办好常规性的群众体育活动,主要是全民健身周、体育活动日、迎新春长跑比赛、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广汉市两委机关运动会、老年人运动会、乒乓球、篮球联赛等。
- 上一篇:医疗废物处置应急方案
- 下一篇:医疗机构应急演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