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知识库建设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09 17:11: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知识库建设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 患者安全类指标; 病案首页建设平台
为建立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促进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改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卫生部组织制定了《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年版)》[1]。共包括7类指标:住院死亡类指标、重返类指标、医院感染类指标、手术并发症类指标、患者安全类指标、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医院运行管理类指标。较以前医院的工作动态报表的指标更全面、具体,更侧重于内涵质量的控制与管理。但这7类指标中有部分指标可以利用医院病案管理系统(HIS系统)自动生成,如医院运行管理类的大部分指标,而其他类指标中大部分指标在医院现有的管理系统中无法统计,而人工统计既费时、费力,又不准确。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即以《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年版)》中的患者安全类指标(patient safety indicators)为监测目标,在获取患者出院时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中构建半自动化的、基于患者安全类指标统计的病案首页建设平台,在患者离院前将统计指标要求的信息录入系统,自动生成统计数据,为临床、教学、科研提供统计资料。主要统计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压疮发生率、新生儿产伤发生率、阴道分娩产妇产伤发生率、输血输液反应发生率、手术过程中异物遗留发生率、医源性气胸发生率、医源性意外穿刺伤或撕裂伤发生率、医院内跌倒/坠床发生率及伤害严重程度、剖宫产率等资料,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数据处理,构建相应统计数据库,为治疗方案的改进和医疗质量的监管提供依据,并指导医护人员在医疗行为中的决策。
1 系统结构设计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中的数字技术,在病案首页背面空白处增加填写项目,把卫生部要求的《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年版)》中的患者安全类指标统计资料存储到数据库中,构建患者安全类指标统计的病案首页建设平台。然后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从中挖掘出可以作为医院领导层和管理层进行质量监管的重要信息,同时指导临床开展质量控制,并作为治疗的经验知识和优化知识,保证临床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临床治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促进医院的发展。
1.1 体系结构 本系统在分析临床医生诊疗疾病过程的基础上,综合应用一般模型和形象思维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基于患者安全类指标统计的病案首页建设平台体系结构[2]。见图1。
1.2 患者安全类指标(Patient Safety Indicators) (1)住院患者压疮(选项①有,②无)。(2)输液反应(选项①有,②无,③未输液)。(3)术中异物遗留(选项①有,②无,③未手术)。(4)医源性气胸(选项①有,②无)。(5)医源性意外穿刺伤(选项①有,②无)。(6)医源性意外撕裂伤(选项①有,②无)。(7)医院内跌倒(选项①有,②无)。(8)医院内坠床(选项①有,②无)。(9)新生儿产伤(选项①有,②无,③其它(死胎等))。(10)阴道分娩产妇产伤(选项①有,②无,③剖宫产)。
在病案首页背面设计医疗质量安全监测指标项目(因原病案首页有输血反应项目,未设计该项目),由临床主管医师在患者住院期间,将统计数据中要求的信息准确点击选项录入,首页平台上的信息第一项至第八项为所有病历必填项目,第九项和第十项为产科病历必填项目,任一项目未录入均不办理出院手续。
1.3 患者安全类指标(Patient Safety Indicators)统计 按照统计指标的计算公式,在电子病历系统中设计统计表格,自动形成数据,内容包括压疮发生率、新生儿产伤发生率、阴道分娩产妇产伤发生率、输血输液反应发生率、手术过程中异物遗留发生率、医源性气胸发生率、医源性意外穿刺伤或撕裂伤发生率、医院内跌倒/坠床发生率及伤害严重程度、剖宫产率等,以压疮发生率、新生儿产伤发生率为例。
1.3.1 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Pressure Ulcer)(ICD 10:L89 01) 表达方式: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发生压疮的出院患者人次同期出院患者人次×100%。
1.3.2 新生儿产伤发生率(Birth Trauma Injury to Neonates)(ICD 10:P10-P15) 表达方式:新生儿产伤发生率=发生产伤的新生儿出院患者人次同期活产儿人数×100%。
阴道分娩产妇产伤发生率、输血输液反应发生率、手术过程中异物遗留发生率、医源性气胸发生率、医源性意外穿刺伤或撕裂伤发生率、医院内跌倒/坠床发生率及伤害严重程度、剖宫产率等表达方式与此类似。
1.4 患者安全类指标数据库
1.4.1 规则的表示 医院电子病案中的信息主要包括:患者数据、医疗数据、临床学科专业技术数据。通过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年版)》[1]中的患者安全类指标(Patient Safety Indicators)建立的病案首页平台,以此为规则提取电子病案数据,为医生治疗方案的改进和医疗质量的监管提供依据,并对医护人员的医疗护理行为进行更加完善的指导。
1.4.2 技术措施
1.4.2.1 归档平台整合数据 数据整合采用各个服务器进行无关联的解决方案,各个服务器的数据定期传输到归档平台服务器进行统一处理,不影响各个服务器业务的独立运行[3]。
1.4.2.2 各种数据库间的数据转换和共享,(oracle/sql_server/sysbase/access/db2)进行各种开发工具的通用性研究[4]。
1.4.2.3 实现各种数据库的自由转换,使数据的通用性达到跨平台。采用当前先进的xml数据转换方式,支持各种数据的转换传输。
1.4.2.4 兼容各种开发语言开发的应用程序 此平台支持所有当前流行的开发语言开发的程序,真正做到了跨平台。
1.4.3 技术特征[5]
1.4.3.1 高安全性 集中化数据管理,所有数据均存在于中央数据库。各终端通过网络访问、操作数据,所有数据均发生在中央数据库,由专人管理,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所有终端操作员通过各自账号、密码登录各自系统。
1.4.3.2 高可靠性 由于采用集中化数据管理,所有数据均保存在中央数据库上,充分利用服务器终端数据库提供的数据维护功能,同时对中央数据库进行双机热备份,从而保证了数据的高可靠性,高一致性。
1.4.3.3 高效性 将许多复杂、费时涉及数据量大的任务以存储过程的形式在服务器端完成,减少了访问数据库次数,减少了网络流量,提高了系统的执行效率。
1.4.3.4 高灵活性 系统设置了大量可维护参数,通过参数设置,根据医院管理要求,方便对程序的灵活设置。
1.5 患者安全类指标数据库规则及构建
1.5.1 规则的表示 获得知识以后就需要对知识进行表示。知识表示是对给定事物的一种约定描述,是知识的符号化过程。通常,知识库中的知识主要以规则和对象的形式存在。在实际应用中,知识表示可以采用谓词逻辑方法、产生式规则法、框架法以及面向对象方法等。
产生式规则是专家系统中使用最多的知识表示方法,其一般形式如下:IF(P1)[AND(P2),AND(P3),…,AND(Pm)]THEN(Q)这里,Pl,P2,…,Pm表示各个产生式的前提,也可称为条件、前提条件,Q表示产生式的结论及动作,也可称作后件。整个产生式的含义是:如果前提P(P至Pm)被满足,则可推出结论Q或执行Q所规定的操作。在规则表达时,按顺序、相应条件自上而下组织规则,这样在后面的推理中避免多余重复的结果,比较符合专家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面向对象方法是利用面向对象中的类和对象来表示知识。面向对象中的继承性很自然的表示了分类,而它的继承性和封装性使知识表示具有很强的可扩充性,同时也具有清晰性和简洁性。面向对象方法的主要工作是区分对象和类,其知识抽取的基本思路是:首先识别知识领域中的对象,然后把具有相似属性和操作的对象归并成一类,层层抽取,层层归类,直到无共性为止,最后形成知识模型。由于医学知识范围广泛,类型复杂,在比较各种知识表示方法,并具体分析系统知识库的基础上,本系统的知识表示主要采用产生式规则法。用产生式规则方法,将治疗方案知识分别整理成一条条规则,放在知识库中,然后经过推理去寻求答案。
1.5.2 数据库的构建 知识库是用于存放用户提供的初始事实、问题描述以及系统运行过程中得到的中间结果、最终结果、运行信息(如推出结果的知识链)等的工作存储器。数据库的内容是在不断变化的。在求解题的开始时,它存放的是用户提供的初始事实。在推理过程中它存放每一步推理所得到的结果。
2 结语
通过《基于患者安全类指标统计的病案首页建设平台设计》工作的成功开展,可以为临床、教学、科研提供统计资料,为治疗方案的改进提供依据,并指导临床医师在医疗行为中的决策。
同时《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年版)》中住院死亡类、重返类、医院感染类、手术并发症类等指标同样可以应用本平台,制定相应的项目进行统计,这为治疗方案的改进和医疗质量的监管提供有力的依据,并可以更好的指导临床医师在医疗行为中的决策。
患者安全类指标统计的病案首页建设平台的设计,将会准确、及时的产生卫生部新制定的各项统计指标数据,为临床医师提高诊疗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提供参考依据,为医院质量控制与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为上级卫生部门评价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提供客观依据。
参 考 文 献
[1] 卫生部办公厅.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年版)[S],2011.
[2] 徐天和.中国医学统计百科全书•统计管理与健康统计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 秦琛.基于数据仓库的医疗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 许洁馨,马玉书,范明.知识库系统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篇2
关键词:公共卫生;应急响应;信息管理;预测预警
1背景
公共卫生管理与应急响应平台旨在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安全事件时的应对能力,增强医疗卫生机构急救能力,提升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医疗机构的数字化水平。
2业务分析
系统的目标包括实现对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有关资源信息的有效管理;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动态监测,并提供专业预警信息;面对各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能够快速采集数据,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和命令指挥工具,以及通讯和命令指挥等支持;通过专业模型,预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进一步发展。
3总体框架
系统包括以下几大主要业务系统:(1)信息采集与汇总系统:包括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送系统、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医疗资源管理系统。面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直接录入突发卫生事件信息、卫生监督信息。(2)重点疾病预测预警系统:利用预测预警分析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进行综合预测预警。系统建设在国家级指挥中心以及州级指挥中心。(3)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系统:完成事件信息汇总、任务分派、指挥协调等功能。系统建设在各级指挥中心。(4)公共卫生事件知识库系统: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可以访问和更新知识库,以获取所需的公共卫生知识。系统可以被集中建设。(5)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系统:向公众公共卫生事件的最新动态。系统可以被集中建设。
4系统功能设计
4.1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送系统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送系统报送所有卫生部规定要求的卫生事件。具体报送内容格式与频率可在系统中按需设定。信息将由各级医院、卫生所、医疗机构直接向本机构的上级节点报送,同时可以抄送给最高级国家级平台。上级节点对报送的突发卫生事件信息进行汇总、查询、统计分析。4.2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卫生监督信息包括两类:(1)公共卫生监督,如公共场所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消毒产品和传染病防治、学校卫生、食品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等。(2)医疗卫生监督。医疗卫生监督包括依法监督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业人员的执业活动。各级卫生监督机构,依据其职能和管辖范围,负责报送相应的卫生监督信息。在完成卫生监督信息的采集之后,填写卫生监督信息的报告,并把相应的报告发送给上一级机构。4.3医疗资源管理系统医疗资源包括医院、急救站、救护车等。通过分发到各医疗资源管理机构的终端,系统可以实时获得医疗资源的动态,比如医院的床位数、医生数、手术室容纳能力等。医疗资源信息的收集和管理被用来有效支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完成资源分类组织,资源数据维护,资源查询,资源统计分析,资源定位,资源状态管理,资源登记,资源管理GIS支持服务等功能。4.4重点疾病预测预警系统重点疾病预测预警系统将建立在对重点疾病的监测数据分析基础上。一方面,为保证监测内容的完整性,除了对已知传染病种的监测,还应包括症状监测和事件监测,从而可以对未知的、新发的传染病和突发事件做出预警;另一方面,多渠道监测信息。从各种途径接收疫情爆发流行的报告,不仅是政府途径,也包括各种非官方渠道,如媒体等信息。系统功能可分为两类:(1)对数据源的统计分析。当发生异常情况超过设定阈值时,如发热、急性哮喘发作等症状的人数突然增加到一定数量,或某重特大疾病,如鼠疫病例发生时,系统将按特定规则激发预警功能,进行相应处置,并向上级和相关部门汇报。(2)对重点疾病的传染传播预测。在一定模型支持下,给出初始条件和相关数据,对疾病蔓延及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为指挥决策提供参考。4.5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系统公共卫生事件信息通过报送系统直接上报到各级卫生指挥中心。依据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流程,对事件进行统一管理。通过与上、下级卫生指挥中心协同会商,分析事件发生、发展的态势,下达任务并跟踪执行情况。具体功能设计可包括事件管理、处置方案、协同会商、任务管理、态势分析、资源调度、情况统计。4.6公共卫生事件知识库系统公共卫生事件知识库系统中存储了以下数据:法律法规、预案方案、职业危害资料(传染病、食物中毒)、情报新闻数据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库等。并可提供对这些数据的检索与浏览、更新与维护。4.7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和预警系统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向社会公众各类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和突发事件的最新信息,包括发生时间、影响区域、影响人群、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系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信息,使得社会公众可以便捷地获取公共卫生事件和预警信息。信息系统的目标是提升公共卫生事件信息、预警信息的时效和覆盖面,提高公众对公共卫生事件准备。具体功能设计可包括预警信息、事件信息、舆情监控、应急常识、应急手册。
5结语
本文设计了一个公共卫生管理与应急响应平台,将疾病与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医疗救治信息、医疗资源等相关信息统一报送、集中管理,实现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辨别、处理和反应,对事件全过程进行跟踪和处理;通过对突发事件相关数据采集、危机判定、决策分析,命令部署、实时沟通、联动指挥等手段,对危机事件做出最快的反应,采取合适的措施预案,并有效地动员和调度各种资源,进行指挥决策。
参考文献
[1]洪荣涛.试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预警[J].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交流会,2004:106-108.
篇3
智慧城市的顶层架构设计着眼于整体的城市规划、布局以及相关的信息系统整体框架建设。从整体上对城市信息化建设制定一个完整性的规划,能够前瞻性地确定可实施的整体战略目标,可进行统筹对管理和整体运营设计考虑,能够实现整体的最佳效果,提高投入产出比。
大唐电信“智慧城市”顶层架构设计解决方案将通过城市运营管理中心与公众服务与体验中心的组合,通过物联化、互联化和智能化城市建设手段,加强政府机关、企业以及公众间的信息交互与协同,从而整体提升城市综合管理能力,为市民提供更加人性化的便民服务,树立新形象,打造城市新品牌。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提升社会生产效率,减少不必要社会成本的浪费,打造城市级运营环境的良性循环。
年度“智慧城市”奖IBM智慧城市——“慧典先锋计划”
IBM软件集团基于整体规划设计、关键技术和实施保证这三大优势,针对中国智慧城市的切实建设需求,推出了全新的“慧典先锋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整合全球可复用的最佳实践模型,以及适用于不同行业和信息化水平的IBM智能运营中心、智能交通、智能水管理、和谐城市、应急等解决方案,为市民和企业提供最佳的智慧城市软件和服务支持,全面促进全国建设具有国际化水平的智慧城市,真正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城市运营效率。IBM软件集团将针对当下与即将实施的智慧城市发展工程,注入五大智慧源动力,全面推动城市智慧化发展进入崭新阶段。
年度“智慧城市”奖超图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超图“智慧城市”解决方案遵循“总体规划,持续发展”的原则,以资源共享智慧应用为主线,构建区域发展总体框架,通过信息资源共享带动应用系统建设,通过应用系统建设促进和完善信息资源共享与更新。
超图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从“智慧城市”全局出发,以地理空间为框架,整合城市的各类信息资源,实现自然资源、市政设施、税务工商、人口、社会、经济等方方面面资源一体化集成管理;以物联网、互联网、通信网为基础,实现系统互联互通,实现网络服务一体化;以资源共享、网络互通为基础,全面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全过程的一体化,实现城市的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打造透明、安全、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达到业务大协同的目标。
年度“智慧物联网”奖大唐电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煤炭综合自动化系统
大唐电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综合自动化网络平台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利用工业以太网形式在煤矿构建具有环网冗余技术的矿井综合自动化网络平台模式,根据我国煤矿井下采煤实际情况,选用1000Mbps工业以太网构建煤矿井下自动化控制网络平台,并采用环网冗余技术,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其次,井下监测监控系统实现了安全监测与生产监测两系统的合二为一,实现了生产方面各类重要设备运行状况的自动实时监测。
再次,通过接口和协议的标准化,实现各系统的互连,保证了原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
最后,以信息集成平台为核心,基于分布式实时数据库、OPC技术、工控组态技术,自主开发了组态软件,实现了各子系统的无缝集成和安全生产实时数据的web浏览。
目前,西安大唐电信公司的综合自动化软件平台已应用于多个项目:包括宝钢南京梅山铁矿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煤西川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神华宁煤汝箕沟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山东古城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
年度“智慧医疗”奖戴尔医院集成信息平台解决方案
为了帮助医疗机构更好的应对挑战,戴尔遵照中国卫生部2011年颁布的《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结合在国内外医疗行业的深入实践与技术能力,提出了医疗信息领域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戴尔医院集成信息平台解决方案,能够对医疗业务流程进行有效的监管和优化,能够以病人为中心整合与利用信息资源,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建设医院数据中心,以临床路径和知识库为基础支持临床决策,以医疗与人财物运营为内容支持管理决策,以信息交换与共享为支撑协同区域医疗,全面支持医院管理和业务提升。
篇4
关键词:案例推理;案例库;医疗诊断;相似度
中图分类号:TP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7)01―10018-02
1引言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实施医院信息系统以来,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二十年里,各级医疗机构及医疗单位利用计算机技术在合理组织结构、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不断优化就诊流程、改善医患关系。目前,许多大中型医院的信息系统(Hospital hffonnation System,HIS)正在由初始阶段的医院管理信息化阶段(Managemant Information Sys-tem,MIS)向临床管理信息化阶段(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CIS)转型。临床管理信息系统是整个医院信息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是相对面向管理的信息系统而言的,指以病人信息的采集、存储、展现、处理为中心,为临床医护人员和医技科室的医疗工作服务的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医生工作站系统、护理信息系统、检验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放射信息系统(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RIS)、手术麻醉信息系统、重症监护信息系统、医学图像管理系统(Picture archive and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等等。这个系统的建成不仅可以为前来就诊的病员建立一个全面的个人健康档案,为后续的局域医疗卫生服务的建立提供宝贵的资料;而且可以积累各种的病例个案,为临床医学的推广及发展提供丰富的知识积累。以往从事临床医学的工作人员,其临床知识的获取以及经验的积累主要来源于书本以及自我在工作实践中的摸索,也有部分是通过行业内的杂志及学术交流。但是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对未见病例及时做出较为快速、准确的初诊,合理制定诊疗计划,却一直未建立一套科学的实时的临床教学机制。案例推理技术在对以往病例构建特征值、信息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对以往病例的检索和复用对新病例提供初步诊断依据,特别是对新进临床的工作人员快速掌握专业技能、获取专家知识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2基于案例推理的模型介绍及工作流程
基于案例推理(CBR)起源于Roger Schank教授的“DynamicMemory”一文,是近年来人工智能中发展较为成熟的领域。它是区别于基于规则的推理的一种推理模式。CBR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基于规则的系统在解释异常情况和评价解决方案方面存在诸多缺点,而CBR恰好能解决这些问题(3)。案例推理中的知识表示以旧的案例或经验为基础,通过目标案例的提示信息得到历史记忆中的源案例,并由源案例来指导目标案例。提出问题解决方案,进而评价解决方案、解释异常情况。CBR的优势是能相对容易地同其他方法相结合,另外它采用启发式的方法把一个问题分解成为一个个简单的子问题。由于案例本身是一段带有上下文信息的知识,该知识包含了其达到目标过程中能起关键作用的经验,因此CBR的依据不是某种规则,而是从案例库中搜索与当前问题最相似的案例,然后经过一些合理的修正后。以获得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图1是基于案例推理的系统工作流程。
3基于案例推理的医疗诊断中关键因素的构建
一个完整的病历不仅包括病员的一些个人信息、以往的诊断记录、病情描述、医嘱信息,而且还包括了其初诊及复诊过程中的所做的各项检查、检验单据,这些都构成了医生确诊及制定治疗方案的依据。但是在病员实际就诊过程中,常常会因疏忽而忘记携带这些就诊记录,从而破坏了诊疗的连续性,为医生确诊及治疗方案的调整带来麻烦。临床信息系统的实施极大地避免了这种现象的发生,为病员就诊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个人就医记录。因此本研究充分利用临床信息系统已有数据资料.在案例模型的建立上,不仅考虑就医记录中的一些结构化信息.而且还将一些描述性信息及影像信息纳入到模型体系中来。
3.1数据元素选取依据
数据的主要来源是临床信息系统中的医生工作站系统、检验信息系统(LIS)、放射信息系统(RIS)、医学图像管理系统(PACS)。按照一个完整病历中所包含的信息,分为数据类元素、非数据类元素。对数据类元素主要选取相关的检验信息,如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等化验项目,非数据类元素的选取主要包括文字信息及影像信息,如病情描述、诊断结果、以及做的各种影像检查描述。
3.2案例的表示
系统中的案例E用三元组E=来描述.其中e1是一个有限元集合,表示案例的说明性信息,如用于索引的诊断名称、病人的性别、年龄、病情描述、检查诊断描述等内容;e2是一个非空有限集合,表示案例的各种特征信息:主要选取检验、化验中的异常值做为每个病例的特征信息;e3是一个有限集,表示案例的启发信息,如专业知识、治疗方案、治疗结果等。
由H.Simon的有限理性理论可知,由于主客观因素的限制,这些案例的结果会因病员个体的差异,而采取不同的冶疗方案,对获取这些信息的医生来说很难得到所需的全部信息。因此,对案例发生的必然性很难通过对这些元素全部表现出来,随着证据的逐渐积累,只能得到与此相近的结论,因此还必须结合知识库中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加以调整,以得到有效的结论。
3.3案例的检索
案例的检索就是将案例库中的案例高速有效的重新获取,找到与新案例描述相似的老案例。常用的检索方法有串行检索和并行检索两种:串行检索采用的是由上至下逐层求精的方式,越往下相似程度越高;并行检索策略就是同时检索多个案例,返回一个相似程度最高的案例。检索技术常用的有近邻法、归纳法、模板检索法。本案例采用二级索引,在粗粒度集上采用模板检索法,通过返回一定参数范围内的范例,来缩小搜索空间;在细粒度上通过对元素问的权重的调整,得到案例相似度的大小,再根据合成技术得出综合值。
案例检索的算法描述:
(1)假设案例库I中有n个案例分别为I1,I2…In;
(2)IX;//输入新案例到案例库中
(3)for each Ij Training Set do//IJ表示I中的每个案例;
(4)for each Xk I do似k表示案例X的特征信息;
(5)ifkey(Ij)=key(Xk)then
(6)Class(Ij)Class(X)
(7)Sim[x]Similarity(Ijm,Xkm),/M=1,2…k;
3.4案例相似度的确定
(1)对数值型属性值的相似度确定:由于各数据值的所属范围、数量级有区别,因此在进行相似度确定以前,首先应对数据作归一化处理,将数值界定在0和1之间。设定Xm为问题案例X的第m个属性;表示案例库I中第j个案例的第m个属性;Wm表示第m个属性的权值。
其中: ;
;表示问题案例X的第m个属性与案例库I中第i个案例的第m个属性的匹配度。
(2)对非数值型(文字)属性值的相似度确定:文字信息的相似度策略对文字信息的相似度的计算,目前主要的技术有通过对文字信息描述中关键词特征、词义特征、句法特征的分析和提取来进行计算。考虑到词义特征及句法特征的复杂性,本系统在相似度计算中仅以关键词特征作为计算依据。就是通过利用两个句子中有效词(动词)来构成向量空间,然后计算两个句子的向量,利用这两个向量夹角的余弦值作为句子相似度。例如任给两个句子Sl和S2,它们的所有有效词构成的向量空间为V={X1X2,X3,…,Xn},其中Xi为有效词。句子S1的向量V1={w1,w2w3…wn},其中为有效词X1在句子S1中出现的次数。句子S2的向量V2={‘P。,‘P2,‘P,,… },其中 为有效词X.在句子S2中出现的次数。则两个句子的相似度为:
3.5推理机制
基于离散逻辑方法的传统推理方法通常寻找单个的最好实例,例如,在案例推理中依经验法则(规则)寻求相对目标案例最接近的案例;笔者采用一定距离范围内的相似案例加权后的合成结果,采用在神经网络里寻找固定数量的近邻的某些算法。这种方法通过使用自组织模式识别来被说明。基于合成技术的案例推理过程如下:
StepI.假设案例库I中有n个案例分别为I1,I2…In;
Step2.IX(t) //输入新案例到案例库中;
Step3.for each 1.∈Training Set do
//Ii表示I中的每个案例:
Step4.di=d[Ii,X(t)],/根据距离函数计算X(t)与Ii间的距离;
Step5.dnearest(dj),//寻找与X(t)最接近的j个相邻案例Ij;
Step6.dTOT di//计算权重和;
Step7.Wi=[1-],,决定与此相关的第i个邻居的权重;
Step8.对j个相邻案例中的每个案例Ij找出它的后继案例Ij+l;
Step9. ,//对后继加权求和计算值。
4基于案例推理的医疗诊断系统模块设计
在对以上关键技术构建后,就可以对医疗诊断系统进行设计,通过分析设计的基于案例推理的医疗诊断系统由以下几个大模块组成:(图2)
(1)信息表示模块:用于完成人机交互、问题形成,为案例检索提供必要信息;
(2)案例推理模块:将问题进行分解后,基于过去案例的解决方法,在功能上与当前问题的目标相匹配,对案例库产生作用.检索到合适的案例,并对检索到的案例,根据大量的产生式规则,对检索的案例和当前案例进行相似度匹配;若无案例检索到时,则根据目标趋动原则,由专家库和知识库的内容集约生成相对于目标的最可能结果。
(3)知识维护模块:对专业知识及专家经验结论的查阅和维护:
(4)系统维护模块:主要功能是对相似度值域的修正,指标权重的设置及根据知识对案例表示框架的更新。
5结论
在医院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利用数据,以提高整个医院的诊疗水平,为医、教、研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是提高信息系统有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以临床医疗数据为基础,将案例推理技术引入到医疗诊断的研学过程,在对过去病例的分析基础上,通过发现新病例与病案库中病例的相似之处,为临床工作者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供治疗参考并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
篇5
关键词:决策支持系统(dss) 危机管理 电子政务 soa 分布式构架
电子政务中开发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必要性
在电子政务中的危机管理领域,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简称dss)已成为促进危机管理(crisis management)发展的重要工具,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充分应用现代通讯、网络等信息技术建立起科学的危机管理机制,并建立了配套的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crisis managemen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简称cmdss)。
电子商务的成功无疑地对政府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此产生了“电子政务”,各国政府也正致力于完善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其中,如何利用高效地高科技手段及时组织社会力量应对公共事件;及时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决策;最快地协调交通、科研、生产和物资调配等社会部门及社会资源,提高相关管理部门面对突发危机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已经成为目前各国电子政务建设当中的首要目标,是下大力气建设的重点。wWW.133229.CoM
许多在危急情形下所做的决策往往发生在一种动态的、迅速变化的并且经常不可预测的分布式的环境中,但由于类似像系统服务器升级、病毒、黑客、大地震、恐怖活动以及“force majeure(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中央服务器单一的失败点,决策支持系统无法使用。军事、灾害预防、医疗等方面危机事件发生的环境就是这种情形例子,它被描述为发生在一种高度分散的、不断更新的、需要来自不同数据源和不同领域的知识、不同领域的专家和需要同各种不同的组织部门相配合的环境中。与其它决策工具不同,为这些环境设计的决策支持系统在运转中必须满足在任何时候(anytime)、从任何地点(anywhere)、甚至可能在任何需要的情况(any-situation)下被决策者使用的要求,采用分布式构架的决策支持系统能很好的满足这种要求。
电子政务中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分布式构架
(一)决策支持系统分布式构架的产生
scott morton在20世纪70年代初首先提出了“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简称dss)一词,标志着利用计算机与信息支持决策的研究与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并形成了决策支持系统新学科。keen等(1978)认为dss支持但不取代决策者,注重半结构化(semi-structured)或非结构化(unstructured)问题的解決。到20世纪70年代末,dss大都由模型库、数据库及人机交互系统等三个部件组成,它被称为初阶决策支持系统。20世纪80年代初,dss增加了知识库与方法库,构成了三库系统或四库系统。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工神经元网络及机器学习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知识的学习与获取开辟了新的途径。专家系统与dss相结合,充分利用专家系统定性分析与dss定量分析的优点,形成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提高了dss支持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能力。近年来,dss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构成了新型的能供异地决策者共同参与进行决策的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dss。在gdss的基础上,为了支持范围更广的群体,包括个人与组织共同参与大规模复杂决策,人们又将分布式的数据库、模型库与知识库等决策资源有机地集成,构建分布式决策支持系统(ddss)。
(二)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释义
电子政务中危机管理(cmdss)是政府利用电子政务平台针对突发危机事件的管理,能否建立一个有效的危机管理系统是政府是否能够成功管理危机的关键。通过危机管理系统,政府危机管理被纳入一个有步骤、有条理的进程中,能够将危机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有效的危机管理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硬件系统包括危机管理的组织机构如决策中枢机构、咨询参谋机构、危机处置和执行机构,以及管理危机所需要动员的物质资源;软件系统则是由各种处理危机的方案、计划等组成。这一管理系统从职能上包括了国家安全、警察、消防、医疗、卫生、交通、社会保障等方面。其中,危机决策支持系统是最核心的部分。电子政务中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一般可由国家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cmdss)和地方及各职能部门的危机管理决策支持子系统(sub-cmdss)组成,而它们均可包括各自的数据库(db)及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模型库(md)及模型库管理系统(mdms),知识库(kb)及知识库管理系统(kbms)和支持各级危机管理职能部门的管理系统信息系统(sub-mis),如图1所示。
(三)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分布式构架模型
电子政务中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dss)的分布式构架模型如图1所示,其主要组成部分为:
1.国家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cmdss)。国际上一般由国家最高级别的危机管理委员会牵头,整合中央政府各个危机管理职能部门的决策支持系统为国家危机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由国家统一指挥,协调具有危机管理职能的部门。国家危机决策支持系统由数据库(db)及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模型库(md)及模型库管理系统(mdms),知识库(kb)及知识库管理系统(kbms)和支持国家危机管理各职能部门的管理系统信息系统(sub-mis)构成。
2.数据库(db)及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用于开展日常管理和执行日常任务。数据库的建设不仅依托传统的统计体系,还需要建立单独的面向危机管理的情报体系。原来的统计体系是面对日常管理的,使用的信息可能会对决策产生负效应,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需突破“数据孤岛”的瓶颈,使输出的数据信息全面准确,以供决策者使用。
3.模型库(md)及模型库管理系统(mdms)。为决策者提供一些与危机事件相关学科的方法和模型以及具体的算法,帮助决策者全面分析危机管理问题,提供可供决策者推理和比较选择的模型库。
4.知识库(kb)及知识库管理系统(kbms)。在应对危机上,知识的匮乏和经验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危机处理,而知识库就要解决这个问题。知识库涵盖了公共危机的所有信息和知识,包括:公共危机的常识,公共危机的就绪状况,公共危机相关的机构、职能、预案、能力等状况,国内外的经验教训,国内外的经典案例,专家信息等。
5.支持国家各危机管理各职能部门的管理系统信息系统(smis)。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hris)和财政管理信息系统(fmis)等。地理信息系统(gis)、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hris)拥有地理和人力资源的详细信息,为危机处理时的路径问题、人员调配问题等提供决策支持。
6.地方及各职能部门的危机管理决策支持子系统(sub-cmdss)。电子政务借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搭建的基础信息平台,建立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全方位收集、整理、分析、存储和传输信息,确保政府在全面、及时、准确掌握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决策和科学的危机处理。
基于soa的cmdss分布式构架模型的实现
(一)soa及其相关概念
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指的是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可以说是一种新的面向服务软件系统构造方法和高度分布式的计算环境。在soa体系结构中,服务是最核心的抽象手段,业务被划分(组件化)为一系列的粗粒度的业务服务和业务流程。业务服务相对独立、自包含、可重用,由一个或者多个分布的系统所实现,而业务流程由服务组装而来。
1.soa的主要优点。业务中心化(business centric):soa以业务为中心驱动it,it和业务更加紧密地对齐,使it能更好更快地提供业务价值;高度分布式(high-degree distributed):soa是一种面向服务的、高度分布式和随需应变的计算环境;服务的松散耦合(service loose coupling):服务之间保持最小化依赖关系,仅仅要求相互知晓;服务的可重用性(service reusability):把业务逻辑分为可重用的服务,以便可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快速应变能力(rapid flexibility):以服务为基础,通过电显式的定义、描述,实现和管理业务层的粗粒度服务(包括业务流程),提供了业务模型和相关it实现之间更好的“可追溯性”,减小了它们之间的差距,使得业务的变化更易于传递到it;敏捷性(agileness):迅速满足快速变化的业务需求;标准化(standardized):满足跨职能的业务需求。
2.面向服务的架构通常被定义为通过web服务协议间暴露的服务,与soa相关的web服务的标准主要有:xml:一种标记语言,用于以文档格式描述消息中的数据;http (或https):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用于传送信息而发送请求/回复的协议;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在计算机网络上交换基于xml消息的协议,通常是用http;wsdl(web services description language)(web服务描述语言):基于xml的描述语言,用于描述与服务交互所需的服务的公共接口、协议绑定、消息格式;uddi(universal description, discovery,and integration)(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基于xml的注册协议,用于wsdl并允许第三方发现这些服务。
(二)基于角色的soa服务模型
soa中有三种角色:服务提供者(service provider):可以自己服务,对使用自身的服务的请求进行响应;服务注册中心(service registry):也称为服务(service broker),用于注册服务提供者(service provider)已经的服务,对其进行分类,并提供搜索服务;服务请求者(service requester):利用服务注册中心查找所需的服务,绑定服务提供者,并使用该服务。
以上角色之间使用三种操作:publish。使服务提供者可以向服务注册中心注册自己的服务;find。使服务请求者可以通过服务注册中心查找自己所需的服务;bind。使服务请求者能够使用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服务。
基于角色的soa服务模型是建立在三个角色(服务提供者、服务注册处和服务请求者)相互交互的基础上(如图2)。服务提供者是拥有服务的平台。服务的请求者是寻找和调用服务的应用。服务注册处是一个服务描述的搜寻注册处,服务提供者向这里他们的服务说明,而服务请求者在这里找到服务,并得到与服务绑定的信息,在开发时刻实现静态绑定或在运行时刻实现动态绑定,对于静态绑定的服务请求者来说,服务的注册是可选的,因为服务提供者可以直接向服务请求者发送一份服务请求,而服务的请求者可以通过除服务注册处之外的其他渠道(比如本地文件、ftp文件、web站点等)获得服务说明、角色之间的交互调用、、寻找和绑定操作。
(三)模型的实现
如图3为基于soa的电子政务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分布式构架模型的实现。
1.使用服务的决策用户端。使用服务的决策用户端(如图1的客户端的应用)处于服务请求者的身份,主要为决策者以web的访问方式,请求和使用服务;该端还可具有本地的信息管理子系统或决策子系统(如图1中的sub-cmdss1、sub-cmdss2、smis和客户端应用等),但该端必须以服务请求者的身份注册到危机管理决策支持中心(如图1中的国家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以便能查找和调用决策支持子系统中的各种服务,当然也可以调用危机管理决策支持中心提供的服务。
2.危机管理决策支持子系统。危机管理决策支持子系统(如图1中的sub-cmdss1、sub-cmdss2、smis)处于服务提供者的身份,向决策制订者、决策助理、事实更新者、领域专家、模型专家、内外部顾问甚至是社会心理学家、经济学专家等提供所需要的决策支持系统或信息系统服务。这些服务必须注册到危机管理决策支持中心(如图1中的国家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以便决策支持子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和使决策者能调用他们想要的决策支持子系统的服务。
3.危机管理决策支持中心。危机管理决策支持中心(如图1中的国家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处于服务注册处的身份,必须提供服务请求者的注册服务和决策支持子系统的服务,且还提供和查找服务的接口和良好的界面。此外,其本身还可作为服务提供者提供服务(国家危机管理层面的服务),并具有决策支持系统本身所具有的功能。
(四)该模型的实例应用
我国某公安部门电子警务系统以pda 作为internet网的终端,各种警务服务及警务办案工作的相关信息和决策信息均可做到实时传递,故大大地提高了诸如流动人口的户籍管理及在逃犯罪嫌疑人员追捕工作的效率。由于使用internet为通讯平台来支持办公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使得警备系统的功能扩充和系统架构的变动变得随时可能。还有某市人民政府的便民服务中心的所有窗口均在internet上设有web窗口,诸如工商营业执照的申请、出国护照及相关手续的办理、建筑文件的审批等均可通过web查询、下载相关表格等;还可获得相应的法律及法规咨询服务等。政务系统中的任何一项功能的变更或增删均可随时设置和。还有如国土系统、税务系统等政府职能部门,已完成了第一步基础数据建设工作,正进入电子政务的建设过程中,通过internet信息,在internet上开展网上业务。
危机管理的决策往往发生在一种动态的、迅速变化的并且常常是不可预测的分布式环境中。构建于分布式构架之上基于soa实现的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在任何时间(anytime)、在任何地点(anywhere)、甚至是需要它的任何情况(any-situation)都能够被政府决策者有效使用。从而使得政府从容应对危机,妥善处理危机,实现全社会资源共享、合理配置、共创共赢局面。
参考文献:
1.陈尧.当代政府的危机管理[j].行政论坛,2002
2.毛新生.soa原理•方法•实践[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篇6
为改善我院患者就医体验,提高医疗、管理、后勤服务信息化水平,实现医院更好、更快发展,根据国家卫健委《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与xx市卫健委《关于开展xx市“智慧医院”示范建设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背景
根据国家及上级主管部门要求,进一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对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加强医疗服务监管,促进医院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要求,到2020年,三级医院要达到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5级以上,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4级水平。根据xx市卫健委的要求,到2020年,全市要完成40家“智慧医院”示范建设。根据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及发展定位需求,医院决定全面开展“智慧医院”建设。
二、建设原则
(一)符合信息安全与信息标准规范原则
项目建设首先遵循国家医院信息安全规范,满足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注重患者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所有信息数据均应放置在医院内部,互联网应用均通过相关安全措施访问医院信息数据,最大限度的保障医疗业务数据和患者信息数据的安全,防止恶意窃取患者就诊数据,保障患者隐私。同时建设要遵循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包括数据标准、互操作性规范、接口技术标准等,保障数据互联互通,避免造成信息孤岛与重复建设。
(二)经济实用及可扩展性原则
项目建设以患者、临床、管理的需求为导向,根据需求充分调研医院现有应用系统现状,分析系统建设的可行性及未来发展的必要性,既要满足医院现实需求,又要适应医院长远规划,对智慧医院建设进行整体规划,确保智慧医院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便民惠民利民原则
项目建设以患者为中心,优化患者就医诊前、诊中、诊后各个环节流程,以便民惠民利民建设为重点。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落实分时预约就诊、分时预约检查等工作流程,减少患者在院挂号、缴费、就诊、检查、获取报告、取药、出院结算等环节等候时间。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三、建设目标
通过智慧医院建设,建成综合信息平台、远程诊疗平台、大数据平台、放疗管理平台、患者服务平台、后勤管理六大平台。2020年前,我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达到五级,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达到四级水平,智慧医院达到四级水平。
四、组织架构
为确保“智慧医院”建设的相关工作有序推进,成立“智慧医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设办公室和建设督导办。
(一)成立“智慧医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执行组长:
成 员:
(二)成立“智慧医院”建设办公室(简称办公室)
办公室挂靠信息部。主要负责医院“智慧医院”建设的统筹规划,以及项目的招标、实施、验收等工作。
主 任:
成 员:
职责:
1. 调研建设需求,制定智慧医院详细建设计划;
2. 组织项目建设咨询、考察及招标等工作;
3. 负责项目实施的各方协调工作;
4. 负责信息业务工作流程梳理工作;
5. 监督项目实施过程质量,把握项目进度,推进项目建设;
6. 负责组织项目验收、评估等相关工作。
(三)“智慧医院”建设督导办
成立智慧医院建设年活动督导办公室,挂靠xxx。负责智慧医院建设督促、评价等工作。
主 任:
成 员:
五、建设内容
根据医院“智慧医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前期调研考察论证结果,“智慧医院”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综合信息平台
建成医院信息集成平台,构建统一标准的数据集成规范,实现各业务系统的信息交换与整合,消除信息孤岛,使信息数据实现充分的共享,实现全院应用互联互通和大数据集成;在全院信息互联互通的平台基础上实现信息系统的重构,建立标准化电子病历系统,构建全院级的数据中心,实现肿瘤MDT、患者360视图、决策支持系统、危急值管理、不良事件上报等应用;实现业务流程闭环建设;加强信息安全建设,提高系统运行维护能力;全面提升医院医疗质量与管理水平。
(责任人:; 责任科室:)
(二)远程诊疗平台
运用互联网技术,建设便捷、灵活、高效的远程诊疗平台。围绕有一网一链成员医院,加快实现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信息互通共享、业务高效协同,便捷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服务,推进“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推动构建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面向基地医院提供远程会诊、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教学等服务。
(责任人:; 责任科室:)
(三)大数据平台
在医院信息平台基础上实现患者门诊、住院、体检等数据整合,建立基于术语知识库的语义本体数据结构,实现数据的标准统一;对整合后的数据进行后结构化处理,并将数据进行统一存储;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技术,建立科研检索平台,实现对数据的关键词、同义词、语义化及结构化快速检索;针对课题研究,进行单病种挖掘分析,数据导出及审批,调阅患者全息视图,科研随访以及科研队列管理等,为医院的科研发展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责任人:; 责任科室:)
(四)放疗管理平台
建成放疗管理平台,实现医院现有的放疗设备互联,并集中存储诊疗过程数据,自动获取来自设备、TPS的病人治疗相关数据,实现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定制化的治疗、管理及科研目标。解决放疗网络数据孤岛问题,打通底层数据通道,保证院内数据网络畅通。在放疗信息管理平台上延伸随访平台,微信平台,以及排队叫号管理平台,减少患者放射治疗等待时间,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
(责任人:; 责任科室:)
(五)患者服务平台
依托与xx开展的战略合作,对我院原有银医系统实施全面升级改造,增加设备数量,做到院内无死角覆盖,进一步完善优化软件功能,增加智能导诊、满意度测评、费用清单打印、扫码支付等功能,提高自助挂号、缴费、打印比例。完成微信服务平台改造,在原有的微信公众号功能基础上增加智能导诊、院内导航、住院预交、一日清单查阅、病历查阅、满意度调查、健康宣教等功能,方便患者挂号、缴费、查询,实现智慧便民,进一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责任人:; 责任科室:)
(六)后勤管理平台
建立后勤管理平台,实现基础档案管理、基础知识库、维修管理、巡检管理、特种设备台账管理、运送管理等模块建设,提升后勤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对后勤设备运行的能耗监控、状态监测、维修、巡检及医疗废弃物管理实现信息化管理。依托与xxx战略合作,对药品配送、耗材配送等环节实现智能化管理,提高后勤保障能力。
(责任人:;责任科室:)
六、实施原则
坚持总体谋划,分步实施的总原则。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综合信息系统建设为基础,按照先易后难顺序,积极推进智慧医院建设。
完善项目负责人制度,各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内容,组建人员队伍,细化实施具体方案,全面负责项目内容的实施。
充分熟悉智慧医院建设内容,认真研究消化吸取基本内容、架构、兄弟单位经验以及我院管理实际,集体讨论决定实施内容与优化步骤。
七、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全院各科室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智慧医院”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必须高度重视“智慧医院”建设项目。各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应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和精心谋划,认真研究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按时间节点完成相应事项,确保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
(二)健全制度,落实责任
“智慧医院”建设清单的牵头部门负责人是该子项目的第一责任人,牵头部门负责人应切实履行牵头责任,紧密联合协助部门,共同完成子项目的建设。其它科室负责人要以“智慧医院”建设为契机,认真梳理相关业务流程,明确需求,扎实、深入、全面的配合和推动“智慧医院”建设。为确保“智慧医院”建设工作分工明确、保障到位,建立以下项目管理制度。
1. 项目负责制。根据“智慧医院”建设项目清单,建立“项目负责制”。每个子项目指定牵头部门,由牵头部门全权负责整个项目,把握项目实施进度,负责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
2. 工作例会制。每周xx召开项目工作例会,由责任人负责召集,各子项目牵头部门责任人、项目组成员和软件公司人员参加。责任科室汇报工作进度,专人撰写会议纪要,制定工作推进表并负责落实追踪。
篇7
【关键词】 蛇伤 综合防治系统 应用
蛇伤作为一种罕发性中毒,但死亡率极高。因而,蛇伤治疗和防治应当我们予以足够的重视。蛇伤只要在中毒的前3个小时之内处理得当,一般不会有性命危险,所以蛇伤及时处理是救治蛇伤的关键,而及时处理基于当事人,以及最近可以处理病人的医生对蛇伤知识的了解。
中医在蛇伤的防治方面成就颇高,在我国自古就有治疗蛇伤的中医记载,西医研制出了专门治疗蛇伤的抗血清,但在系统方面,目前没有公共的蛇伤信息系统。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经过多年蛇伤临床治疗,也已积累了大量的中医药治疗蛇伤的经验和治疗处方等。但目前用于蛇伤综合防治的计算机专家系统尚属空白。因此,建立蛇伤综合防治计算机专家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用价值。
1 当前蛇伤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1.1 人才匮乏
由于蛇伤为罕发性疾病,专业治疗蛇伤的医生匮乏。
1.2 救治保障缺乏
普通的县级以下医院不具备存储蛇毒抗血清的能力。
1.3 体制、机制建设亟待完善
蛇伤发病多为偏远地区,由于偏远地区医疗条件不发达,交通不方便。一个病人送抵省市级医院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病人因此致残甚至丧命的不在少数。
2 蛇伤综合防治系统研究方法
对蛇伤病例和蛇伤治疗方案,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收集,并达到数据共享,系统汇集蛇伤专家的经验、民间的单方,为治疗蛇伤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工分析,可以使医生通过系统迅速找到治疗蛇伤的有效治疗办法,帮助患者脱离危险。系统建成后,将集中全省甚至更广的蛇伤医疗方案,建立蛇伤知识库。通过收集蛇伤病例和治疗方案,应用蛇伤综合防治系统,达到治病救人效果。经试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各相关者关系路线,见图1。
3 蛇伤综合防治系统研究成果
3.1 蛇伤综合防治系统主界面,见图2。
3.2 蛇伤综合防治系统主要功能
蛇伤综合防治系统可分为病例收集、病症管理、新病症认证、辅助治疗、专家笔记、专家会诊、医院管理、医生管理等功能。①病例收集:通过对蛇伤基础数据的录入、蛇伤治疗方案的添加等操作实现蛇伤病例收集。②病症管理:通过病例数据的录入、添加、修改等操作实现病症管理 。③新病症认证:通过新病症数据、新治疗方法数据、新治疗方案数据的认证操作,实现新病症认证系统功能。④辅助治疗:通过记录蛇伤治疗基础数据的录入,自动生成病例实现病例收集管理,运用数据搜索功能实现辅助治疗。⑤专家笔记:通过对专家笔记数据的录入、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实现专家笔记管理。⑥专家会诊:当医师在碰到蛇伤疑难病例等问题时,系统提供了供专科专业的专家、教授、同行业领军人物一起进行蛇伤的诊断,治疗商讨。⑦医生管理:通过医生基础数据录入与专家认证实现医生管理。⑧医院管理:通过对医院数据的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实现医院管理。示意图见图3。
4 蛇伤综合防治系统应用
蛇伤综合防治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做大做强蛇伤品牌,将系统推向中国乃至世界。通过系统收集国内外专家的治疗方案、收集病例,规范蛇伤诊疗常规、完善蛇伤路径管理。使蛇伤救治工作普及化,辅助医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正确的治疗方法,达到避免蛇伤因误治失治致死和减少残疾的医疗效果。
5 结语与展望
本研究创新性将我院的蛇伤防治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构建面向蛇伤综合防治系统,为蛇伤防治提供计算机系统工具,为各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蛇伤临床治疗与研究的卫生技术人员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本次研究的难点是病例的收集、治疗方案的收集,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由于该系统正处于试用阶段,知识表示等考虑尚不周全,还需今后进一步补充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杨东镇.蛇伤防治与蛇的养殖利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01
[2]杨东镇.毒蛇咬伤.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手册,1989,8:639-648.
篇8
【摘要】十多年来,我国医院数字化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以福州总医院为例,首先是实施了功能齐全的管理信息系统,特别是基于一卡通预交金、门诊后台及自动摆药系统的就诊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就医流程,病人的就医流程得到优化; 其次是建成了完整的临床信息系统,譬如: 临床医生工作站、移动医护工作站、LIS、PACS、心电、手术麻醉和重症监护等,为医护人员提供了非常便利的工作平台; 再次,辅助决策和全成本核算系统的推行全面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智能型数字化医院建设理念
【Abstract】Over the 10 years, China's building of digital hospital has developed greatly. Fuzhou General Hospital, for example, implemented the first fully function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n particular the prepaid card-based payments, out-back and automatic dispensing system, attendance patterns, completely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medical procedures, the patient's medical treatment process has been optimized; Second, build a complete 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such as: clinician workstation, mobile medical workstations, LIS, PACS, ECG, anesthesia and intensive care, etc., for the medical staff provides a very convenient working platform; Supporting decision-mak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cost accounting system-wide upgrade of the hospital management level.
【Key words】intelligent Digital Hospital;Construct concept
引言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的医院信息系统相比,我国数字化医院建设在人性化、精细化和标准化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近来与业内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以及权威人士交流,大家普遍认为,我国医院信息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积聚了一定的力量,正酝琅着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现在面临的情况就是如何构建导致“质变”的智能型数字化医院,它有什么特点?它的体系架构是什么,它包含哪些系统和内容?
建设理念
建设理念要从“以管理为中心”转变到“以病人为中心、以业务人员为主体,全面提升决策、管理和诊疗水平”。
首先医院的主旨就是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因此医院数字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提高为患者医疗和服务的质量; 其次医院业务人员是医院的主体,医院数字化建设只有充分满足他们的需求,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降低他们的劳动强度,让他们觉得好用并且爱用,系统才有生命力,才能取得成功; 第三,信息系统只有深入业务第一线,真正帮助解决患者及业务人员的实际问题,管理层才能收集到真实而准确的数据,并改变管理模式,从末端管理转变为过程管理,才能真正提高管理和决策水平。
基本特征
1. 全方位
从业务领域上看,数字化医院应能够对医院所有的业务领域进行数字化处理和管理,包括临床、财经、资产、办公、人力资源、医政、科研训练、图书和管理决策等。从管理对象上看,应包括病人、工作人员、资产、科室、成果、论文等所有对象。
2. 全过程
数字化要贯穿医院业务的每一环节,能够实现全程追溯和管控。首先是以病人为中心,对病人实现全程关怀服务,从诊前、诊中到诊后每一环节都能实现数字化的服务和提醒、提示; 第二,以医嘱为核心,实现闭环医嘱功能,对诊疗实现全过程的数字化处理; 第三,对费用、资产、人力、科研和成果等所有对象都能够实现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3. 可管理
可管理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要有主索引的概念,建立包括病人、工作人员、资产、医嘱等所有对象的主索引; 其次,要有数据中心的概念,以主索引为纽带,把分散在不同业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集中汇总,实现有效管理。
4. 智能化
完善的知识库和辅助决策支持等系统,使得系统不但具有普通信息处理的功能,还可以提升人的知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5. 无纸化
无纸化和无胶片化是数字化医院基本的外在特征,智能型数字化医院肯定要符合医院电子化存储的三原则,即真实性、可读性和保存性,实现无纸和无胶片的功能。
6. 标准化
信息标准化是信息集成化的基础和前提,并把软件的标准化建设作为医院与国内外接轨的重要保证贯穿始终。医院数字化建设应普遍采用HL7、DICOM3.0等医疗信息交换和接口标准。同时系统中各种代码(如疾病、药品和诊疗等代码)应采用国际或国家统一的标准代码,甚至医院内部的病人ID号也应尽量采用统一的代码(如身份证号码)等,以方便信息交换和共享,信息标准化是信息集成化的基础和前提。
7. 高效率
数字化医院必须要保证系统高效运行,医院特别是大医院门诊、住院量大,面临很大的压力,因此在系统设计与规划时首先要保证流程的最优化,减少病人的排队时间,同时系统的响应速度一定要快。
8. 高安全
医院数字化建设牵涉到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和病人的切身利益,保证系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是系统设计与规划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同时还要考虑一旦系统出现故障应能紧急恢复和应急措施。
实现目标
1. 临床业务智能化
以医嘱为核心,构建完善的临床信息系统及其信息融合,人性化的临床数据展示,支持及时和最优化的床旁即时数据收集、临床决策支持以及患者安全。
符合工作流程以及病历保存的需要,以病患为中心的、整合的互操作技术可自动对电子病历系统进行升级。
2. 管理决策智能化
医院管理相关业务全流程电子化,全新的管理知识库建设及应用,结合信息化数据采集、统计、分析、辅助决策的功效,通过建立强大的管理数据仓库、综合绩效评价和辅助决策支持等系统,医院管理决策完全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医院管理和决策水平。
3. 患者服务智能化
把优化病人就医流程作为以病人为中心的切入点,充分应用各种成熟技术如磁卡、条形码、因特网和手机短信等,建立统一的服务窗口、呼叫中心、门户网站,通过信息平台实现服务前移、预约管理、提醒服务、咨询管理和投诉管理等,着力解决诸如门诊“三长一短”等现象,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4. 资产管理智能化
构建物联网医院,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医院环境中,包括医疗设备、器械、药品、人员、计算机设备等各种对象中,然后将“物联网”与院内现有计算机网络整合起来,实现人和物的有机整合,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业务,达到“智慧”状态。
5. 医院物流智能化
物流管理智能化,是指通过信息化手段确保医院物资流动和供应的智能化,减少人为传递物资引入的差错,实现最优化物流与人力资源流。机器人传输开始在医院得到应用,随时随地自动传输药品、物资、食品,以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
6. 楼宇建筑智能化
楼宇建筑智能化,是指通过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安保监控及防盗报警工程、综合布线工程、会议系统、网络系统、广播系统、灯光音响控制系统等智能楼宇系统工程建设,实现医疗楼宇的智能化。
内部计算机系统自动提供舒适与安全的环境。所有的报警、电梯、采暖/制冷/新风系统、供水、医用液体/气体系统、安保系统实现整合及自动化。建筑管理系统(BMS)能减轻工作负荷,减少差错,使维修与系统故障最小化。
可以用七大系统、五大主索引和四大数据中心来概括智能型数字化医院。
1. 七大系统
(1)患者关系管理系统
构建以病人为中心的智能型数字化医院,首先要解决对病人的服务和管理问题。以病人全程关怀为中心的患者服务管理系统就是要在就诊“一卡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电信、移动以及互联网等基础信息平台,搭建全面的公共服务平台,患者不仅在医院,即使在家里、在工作单位中也能得到医院或社区的个体化健康服务,保持健康服务链条的完整性。实现对患者诊前、诊中和诊后的全程服务关怀,实现对患者诊疗的精细化和人性化服务。同时也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忠诚度,降低患者流失率,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患者关系管理系统要树立两个新的理念:
一是服务中心理念。所谓服务中心就是将医院各项为患者提供的服务(如挂号、住院登记、导诊、拿化验单灯)进行整合,建立统一的呼叫中心、门户网站和窗口服务,病人通过一个呼叫、一个窗口就能完成所有服务,无需到各种窗口去办理各种业务。
二是服务前移理念。所谓服务前移就是改变医院过去那种只有当患者提出需要时才提供服务的理念,而是在患者在提出需求之前就为其提供相关的服务,这样不仅省去一些不必要的手续方便患者,还为患者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
(2)电子病历系统
完整的电子病历系统主要由以下系统组成: 临床数据中心(Clinical Data ReposITory, CDR)、临床信息服务平台 、电子病历集成视图、计算机医嘱录入系统(Computerized Physician Order Entry,CPOE)、医疗文档编辑与管理系统、闭环医嘱管理系统、临床知识库管理系统、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受控医学术语管理系统和临床路径管理等系统。电子病历系统是医院信息化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它体现医院信息化综合发展水平。该系统的实施将全面提升医疗质量,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a.整体框架
以集成平台为基础构建一体化的集成的医院信息系统,满足各分类信息系统或科室信息系统之间工作流集成和数据集成; 以临床数据中心(CDR)和受控医学术语表为核心建立一个可长久存储和管理的具有标准信息表示和术语标准支撑的医疗数据中心; 以一体化医护工作站为数据表现层,充分体现集成带来的信息优势以及一体化带来的便捷。
b.功能强大的医护工作站
医护工作站是集成的工作流和集成数据的客户应用体现,功能涵盖原有的医生工作站、门诊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移动护士工作站、移动医生查房工作站和病历讨论系统的功能,并实现电子病历的结构化存储、数字签名、痕迹保留和模板录入的功能,同时提供统一的电子病历集成视图和数据集成浏览视图,达到团队医疗,提高系统易用性、优化工作流程和提高医疗质量的目的。
医护工作站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模块: 病历集成视图、计算机化医嘱系统、数据综合浏览视图、临床路径系统、移动医护工作站系统、标准化结构化临床文档编辑系统、各种知识库系统、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
c.临床数据中心(CDR)
CDR是所有的病人医疗结果和其他临床数据的一个中心存储仓库,而且是在电子病历解决方案的中心。单个病人信息随着时间的增加信息量也随之增长,为了可长期获得该病人的信息,需要对其信息进行长期存储,这时,就出现异构下的数据的长期管理问题。而医疗文档库,就是把医院信息系统中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库的信息抽取出去,通过归档的形式形成一个静态的文档,把它放在中间的文档库,不管有多少个系统、由多少个厂家建立的,全部收集起来,归到文档库里面。CDR对于电子病历来讲是一个非常核心的部件。
(3)临床信息系统
基本信息系统与临床信息系统的分水岭是医嘱处理系统,如果一个医院信息系统包括了面向医疗的医嘱处理系统,就认为它已经进入了临床信息系统的门槛。也就是说,医院里除了医疗收费和药品物资管理外,所有与病人相关的信息系统都属于临床信息系统的范畴。
临床信息系统又可分为护理现场临床信息系统和非护理现场临床信息系统。非护理现场临床信息系统主要指相关检查科室的临床信息系统,如实验室临床信息系统(LIS)、数字化影像系统(PACS/RIS)和心电图信息系统等。护理现场临床信息系统主要指信息的产生及应用都在护理现场(病人床边)的系统,包括各种临床科室的临床信息系统,如麻醉临床信息系统、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等。
智能型临床信息系统除了包括医学影像、检验、心电图、移动医护工作站、手术麻醉、重症监护等系统外,还有以下特点: 一是要提升这些功能科室的信息化水平,打造数字化影像中心、数字化手术室等; 二是这些临床诊疗信息能够非常方便和人性化地在医生工作站得到展示,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三是这些临床信息能够以标准的形式归档到临床数据中心(CDR)中,为构建真正的电子病历奠定基础。
(4)医院基本信息系统
我们把传统的HIS(包括挂号、收费、物资管理等系统,但不包括上面定义的电子病历和临床信息系统部分)称为医院基本信息系统。医院基本信息系统尽管比传统的HIS减少了一些内容,但要注入一些新的内涵,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和提高。
首先,在设计理念上,要按照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进行设计。以优化就诊流程、提高医疗质量、满足临床业务需求、满足医院管理和卫生决策为出发点。其次,在设计方法上,必须以深入分析业务为前提。信息化建设不能简单模拟传统的手工流程和作业,而应深刻分析这些流程和作业的深层次含义,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传统的流程和作业进行再造,达到优化的目标。特别要强调的是,各种收费和物资管理一定要围绕医嘱来进行,并与医嘱形成闭环的逻辑关系,可以有效杜绝各种漏洞,全面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第三,在设计架构上,要能够提供与临床数据中心(CDR)、各种临床信息系统、绩效考评与成本核算系统、卫生机关汇总上报和地方医保等系统的信息接口,实现医院信息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四,在技术平台上,应该考虑采用一些新的信息技术,保证系统在技术平台上的先进性。
(5)决策支持系统
现在信息系统通常都提供功能比较齐全的综合查询等系统,医院的管理和决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现有系统的辅助决策功能还比较弱。医院管理者特别希望在决策或发现问题时系统能够帮助进一步分析,因此数据仓库等辅助决策系统应该大力发展。目前医院已具备建立数据仓库和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条件: 一是已全面实施医院信息系统,有条件建立数据仓库; 二是有丰富的历史数据可供分析,已积累起多年的数据,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建立数据仓库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挖掘和利用。
医院应逐步建立辅助决策支持和综合绩效考评系统,进一步完善全成本核算系统。充分发挥综合绩效管理的评价和引导作用,推行全面评价、全程评价、全员评价,实现评价由单项向综合、静态向动态、宏观向微观的转变。深化全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健全院、科、组三级核算体系,实施医疗全周期全过程成本控制,提高床位周转率、设备使用率和医疗收益率。
(6)区域协同系统
区域协同医疗信息系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政府为主导建立的,如国家级、省级或市级区域协同医疗信息系统; 另一类是以集团型医院为主导,总院与各分院联网,在集团内部实现各种信息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以福州总医院为例,准备用专线把总医院与三个临床部实现网络互联互通,开发专用的区域协同医疗信息平台,达到大型医疗设备共享、大型检查结果互认,并逐步实现患者诊疗双向转诊。
总院还会特别利用信息化平台优势,加大对临床部的技术支持力度,如通过远程诊疗和远程PACS/RIS(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放射信息管理系统)系统,总院专家在办公室即可对临床部的患者进行辅助诊疗乃至进行影像诊断,帮助临床部尽快提升技术水平,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医院还准备把网络联到干休所和基层部队医疗机构,老干部和部队官兵在家里或卫生队(所)即可享受到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既解决了老干部(部队官兵)住院难的问题,也缓解了医院干部病房不足问题。
(7)管理信息系统
真正的数字化医院还有大量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建设,如人力资源、财经管理、科研训练、办公自动化等系统,这些系统也是数字化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些系统不但要建好,还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一是实现本身业务的全数字化,如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从招聘计划、考核、正式聘用到定级、晋级等全程全方位管理,而不仅仅是一个人员信息的管理; 如科研管理从课题申请、课题招标、课题中标、研究过程、、申报成果、课题鉴定、成果等级到成果推广等全程全方位管理,而不仅仅是成果登记管理。
二是为其他系统提供准确数据,如人力资源系统为整个数字化系统提供医院工作人员的基本信息,而科研管理系统又为人力资源管理和综合绩效评价系统提供科研成果等信息。
2. 五大主索引和四大数据中心
数字化医院不是各种信息系统的简单堆积,而是有丰富的内在规律。如智能化与数字化、医嘱系统与收费系统和检查检验系统等都有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那么多信息系统实施后信息如何存储、挖掘、利用等需要深层次的设计与思考。而主索引和数据中心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1)五大主索引
其实每个业务系统都应该至少有一个主索引作为牵引,通常是由两个以上主索引来带动整个业务过程的全程管控。如医嘱执行这个业务就有两个主索引,一是需要对医嘱执行的对象病人建立主索引,通过病人主索引建立临床数据中心; 二是医嘱本身需要建立主索引,通过医嘱主索引才能实现闭环的医嘱功能,实现对医嘱执行过程的全程管控。因此整个数字化医院系统要建立的主索引远远不止五个,下面要介绍的五大主索引应该是其中的核心代表。
一是病人主索引。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数字化医院,首先就是要建立病人主索引,该主索引贯穿病人服务以及诊疗的全过程。“军字一号”工程的一大创新就是建立病人的主索引,这也是为什么该系统历经十多年仍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原因。病人主索引通常由患者关系管理系统来建立。
二是医嘱主索引。数字化医院的第二大特点就是以医嘱为核心,医院所有临床业务以及人财物管理都围绕医嘱来进行,因此要建立医嘱主索引。医嘱主索引通常是在医生工作站的医嘱系统中来建立,只有建立医嘱主索引,才能实现闭环医嘱系统,才能对收费、物资等实现有效管控。
三是工作人员主索引。医院工作人员在不同岗位上担任着不同角色,在诊疗时是诊疗医生,在手术时是手术医生,在管理时可能是院长、科室主任或护士长,在研究时是研究员,在教学时是老师。这些不同的角色分散在各个不同的业务系统中,如何管理和综合评价工作人员,这就需要建立工作人员主索引并贯穿在各个业务系统中。工作人员主索引通常由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来建立。
四是资产主索引。医院还有大量的资产需要管理,如医疗设备、高值耗材、营房营具等。特别是医疗设备和高值耗材,也需要全过程的管控,也需要建立主索引,医疗设备主索引通常由设备管理系统来建立。
五是科室主索引。医院还有很多对象需要建立主索引,如科室、岗位、科研成果等都需要,只要是需要全程管理特别是要在不同系统中出现的对象,都需要建立主索引。特别是科室主索引,因科室是医院管理和考核的基本单元,因此建立科室主索引对全成本核算、综合绩效评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病人主索引已得到普遍重视,但其他主索引却很少得到建立,或者即使建立了,也没有贯穿业务的全过程,主索引要满足全过程和可管理这两个条件。
(2)四大数据中心
一是临床数据中心。临床数据中心以病人为主索引,整合病人的所有诊疗信息。(具体情况在电子病历一节中已有详细描述)
二是管理数据中心。管理数据中心以管理对象为主索引,如科室、岗位、人员、设备、财务等,为辅助决策支持、全成本核算和综合绩效评价等系统服务。
三是影像数据中心。医院80%以上的数据是医学影像数据,因此构建影像数据中心也是数字化医院必须要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
四是区域数据中心。如果是集团型医院,还应该构架区域数据中心,无论是管理还是诊疗都需要这样一个数据中心。
产业追踪
戴尔佩罗医疗集团出击中国卫生信息化
1月15日,戴尔佩罗医疗集团正式加入CHIMA HIT VENDER CLUB,并计划在2010年与CHIMA(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开展一系列的学术交流与深层次合作。
佩罗公司自1988年起就服务于医疗卫生行业。2009年9月21日,戴尔公司以39亿美元现金协议收购了佩罗公司。双方合并后,佩罗公司除原有业务之外,还将负责戴尔的IT服务业务,总体业务收入从28亿美元增长到80亿美元。2009年10月12日,戴尔佩罗正式收购毕博中国,实现了“硬件+IT服务+IT咨询+管理咨询”的完美组合。
“信息化是撬动充满弊端的现有医疗体制顽石的有力杠杆。”CHIMA常务副主任委员李包罗表示: “中国卫生信息化的春天来了,国际厂商争相来到中国,CHIMA将提供一个窗口,让国外的新鲜空气流进来,同时也让中国HIT走出去。”
篇9
关键词:政府危机信息管理;危机信息管理系统;联动系统模型;危机决策;危机管理;
作者简介:王传清,男,1980年生,博士研究生,10余篇;
1引言
随着危机管理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拓展,研究更加深入和广泛,研究者们逐渐注意到信息在危机管理中所起的作用,危机信息管理开始兴起。从危机的识别与预警和危机的沟通与交流,到危机的决策与处理和危机的恢复与评估,每一个重要的环节都要有不同的相关信息支持,危机信息管理贯穿了政府危机管理的全过程。政府对信息及时进行采集,并且加工和整理,提前对危机预警,能够缓解危机,降低危机带来的损害;信息交流和共享不仅可以为政府科学决策和准确指挥提供支持,而且可以协调各政府部门的行动,提高政府危机应对能力;对危机进行分析和评估,可以搜集各种反馈信息,总结经验教训,为灾后恢复和今后应对类似危机提供参考和信息保障。只有构建一个有效的、应对各类危机的政府危机信息管理系统,才能及时收集、分析、传递和共享危机信息,从而增强公共危机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整合危机管理资源和协调危机管理行动,降低甚至消除危机的危害。所谓政府危机信息管理系统,是指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通过建立统一的技术规范、数据标准和数据交换格式,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实现各级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利用。
2政府危机信息管理系统相关研究
引入现代化技术手段开展危机信息管理的研究与实践一直被人们所重视。在国外,许多学者研究危机信息管理系统,结合仿真工具、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对突发事件进行预警,如森林火险、战争危机等[1]。R.L.Chartrand等[2]、NickCollin[3]、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ationalResearchCouncil)和美国计算机科学和电信委员会(ComputerSeienceandTelecommunicationsBoard)[4]、美国安全技术研究机构(InstituteforSecuritytechnologyStudies)[5]等都强调了信息技术及系统软件等在危机信息管理中的重要性。2002年,危机管理和信息技术研讨会在赫尔辛基召开,会议的主旨就是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危机反应和处理能力[6]。欧洲的危机事件响应与管理信息系统学会(InformationSystemsforCrisisResponseandManagement(ISCRAM)Community)着重研究了危机管理中建立危机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2005年10月底完成的欧盟项目“为管理决策服务的关键基础设施(MEDSI)”[8]以及美国司法部、美国司法协会、科技办公室联合开展的危机管理软件(CIMS)测试项目[9]等重点对危机管理相关软件进行了分析和测试。SherifKamel在其专著中也对决策支持系统在危机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在政府危机信息管理的相关实践中,许多发达国家都将信息技术及危机信息管理系统引入危机管理中。其中ES公司开发的WebEOC系统应用广泛。“9.11事件”发生后,各国不仅在国家层面上调整了危机管理的战略,而且在城市的层面上也进行了调整,构建了许多综合性的危机信息管理系统。如美国纽约市的城市危机管理系统、德国柏林市的危机信息管理系统、加拿大多伦多市的危机反应系统以及日本东京市的防灾中心信息管理系统。
我国危机管理研究相比国外起步较晚。2003年的“SARS”危机后,对于公共危机、危机管理、政府危机信息管理以及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相关研究形成热潮。关于危机信息管理系统以及信息技术的相关研究,我国学者主要集中在通过建立危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的危机预防和应对上,缺乏对于各分散系统以及各层次危机相关管理部门的联动和沟通的深入研究。覃小旅[12]、唐钧[13]、惠志斌[14]、刘彬[15]、张小明[16]等基于对中国国情的分析,对构建国家综合性的危机管理信息系统及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思考,强调要有效应对危机,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必须建立相关的信息管理系统。魏玖长等[17]在元搜索引擎的基础上研究了危机信息监控系统。沙勇忠和张艳菊以纽约、东京、多伦多和上海这4个城市的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典型城市危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总结国内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和思考[18]。顾化龙以公共危机应对中的信息管理系统为研究对象,搜集了大量的政府应对危机的案例资料,通过对“2008年南方雪灾”、“贵州瓮安事件”等的深入分析,探讨了政府在公共危机应对中的信息管理问题[19]。
关于联动系统研究,目前国内一些相关研究集中在探讨如何通过建立城市应急联动系统以及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和改善政府的危机管理等方面。如王雅丽等主张构建统一协调的应急联动系统,创新城市应急管理模式,通过城市联动系统及信息技术应用,有效改善城市公共危机管理[11]。2005年,张佰成、谭伟贤编著的专著《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建设与应用》出版,专门对城市应急联动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20]。而赵林度等也提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相关城市应急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和资源共享。在政府危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实践方面,国内也有很多城市先后建立了自己的应急联动系统[11]。但是,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注重对危机发生后的紧急救援及部门的综合服务,对危机发生前的监测、预控又不太重视。
综合分析目前的研究和实践情况,可以看出,政府危机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及应用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政府危机信息监测、预警和信息搜集能力较弱;(2)日常状态下的信息搜集、整理、汇总等渠道比较分散;(3)政府危机信息系统信息共享和联动水平远没有达到危机信息管理的需要;(4)危机信息整合程度较低,各职能部门之间沟通困难,由于拥有信息的单位分散,导致信息流通困难,职能部门之间信息交流不足;(5)紧急状态下的信息收集、分析和披露制度缺乏统一规划;(6)政府信息联动平台和机制还有待改进和完善,分散的信息难以综合、集成、分析、处理。因此,笔者从加强各分散系统的信息沟通和联动的角度出发,构建政府危机信息管理联动系统,使信息在系统中能够顺畅流动、交流、共享,以期为政府的危机决策提供信息和系统保障。
3政府危机信息管理联动系统模型设计
危机信息管理没有固定的模式,针对不同的危机我们应当采用不同的信息策略[21]。但是根据危机信息活动的内容以及具体信息职能的不同,政府危机信息管理联动系统模型均应当包括危机信息采集子系统、危机知识子系统、危机信息沟通子系统、危机预警子系统、危机决策子系统和恢复与评估子系统这6个主要构件。政府危机信息管理联动系统需要各个构件的协同作用,以支持政府危机信息管理以及危机决策目标的实现。
3.1危机信息采集子系统
危机信息采集是政府危机信息管理联动系统的基础功能,能利用众多的信息渠道对各种危机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和监控。以往分散或是局限于单一政府组织的危机信息采集方式,由于组织结构、技术、人为等因素,会造成信息传递的迟滞和冗余的增加,甚至将危机信息消耗殆尽,使得政府危机管理部门无法及时了解并正确应对危机爆发。通过多元的危机信息采集系统和联动,才能使得危机信息以更真实和完整的形式,不断地、快速地呈现和流动。与一般的信息采集系统不同,本文的危机信息采集子系统是根据一定的信息采集机制,集合交通、公安、医疗、消防、气象等各方面的危机信息资源,对分散的、众多的、不同时空域的危机信息进行采集和集聚,通过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和通信交换平台,实现各危机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并保持危机信息处于不断更新状态。采集的危机信息存储在危机信息综合数据库中,经过筛选后,子系统输出预处理危机信息。
采集的危机信息类型包括数据、图像、语音、视频等多种。根据不同的危机信息,采集的方式主要包括:(1)自动采集。政府可以采用信息采集类软件来定期或不定期地获取相关的信息,例如利用信息采集器自动采集因特网上有效的信息,包括文本、超链接文本、图像、声音、录像、压缩等各类文档[22],并能够按照政府的定制和需求采用文本、语义、聚类等分析方法对信息内容进行分析,自动抽取网页和相关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采集软件采集互联网上的信息将成为政府危机信息采集的主要方式。(2)浏览访问。政府可以通过浏览相关的网站、数据库、其他传播媒介等获取环境信息,例如访问政府网站以关注政府的最新动向、公共危机的预警和处理信息等。当然,也可以通过人工浏览传统纸本信息源来获取相关信息。(3)搜索。政府也可以就某一关注的问题,借助于搜索引擎等工具进行相关信息内容的搜集。这种方式能够针对性地获知相关信息,并具有信息成本低廉、获取方式便捷的优势。(4)咨询调查。通过对政府内部和外部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活动,能够整合社会整体的力量,以发现、应对危机。咨询通常是针对专门的危机主题而进行特定的信息获取,咨询的对象可以是政府部门管理者、管理咨询从业者、具有特定专业背景的专家等。(5)委托采集。通过向专业咨询机构、信息服务机构提出委托请求,政府可以获取关于特定危机信息的搜集结果,也可以直接购买已有的数据光盘等,以获取关于行业、专业领域的信息。
3.2危机知识子系统
危机的复杂性要求在决策的过程中必须综合利用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危机知识子系统负责存储政府危机管理所需的知识资源,用以响应危机管理过程中的知识查询请求。这些知识资源主要包括:(1)基础知识库。指政府危机信息管理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概念、基础数据、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2)应急预案库。指政府针对各级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所有危险源制定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和人员的职责等。(3)案例数据库。指对以往政府危机信息管理活动内容及过程的客观再现或介绍,包括相关数据和结果等,并进行分类,便于检索和对照。(4)指标模型库。指用于评价危机信息,进行危机预警等级计算的危机评判量化指标和模型。(5)专家知识库。指政府危机管理所涉及到的信息管理、危机管理、情报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的专家知识。所有的知识资源通过知识交互平台集成在一起,并且与各联动部门的系统平台连接,为政府危机信息管理的各个过程提供知识支撑和保障。
从知识来源和功能的角度来看,政府危机信息管理的全过程需要两大方面的知识支持和保障:(1)关于政府及其环境的数据、信息和知识。由危机采集子系统和政府其他信息系统提供,反映的是政府及其环境的发展和变化情况,主要面向环境分析和危机预测。(2)关于危机信息管理的数据、信息和知识。主要由危机知识子系统提供,是政府为了实施危机信息管理而搜集的关于危机应对、决策等方面的知识和信息,还包括政府的危机管理计划、应急预案等。
3.3危机预警子系统
危机预警子系统的功能是对预处理危机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和鉴别分类,借助危机知识子系统的指标模型库,构建指标体系量化评判危机信息,分析危机的种类、分布、危害范围及危害的重点对象、涉及的主管政府部门,对危机进行量化评估和判断,并随时对危机的变化做出分析判断,考虑可能造成的后果,计算危机的预警等级,根据计算结果发出相应级别的预测警报。
一般来讲,政府危机预测警报的预警级别按照严重性、影响范围、紧急程度和损失情况,分为特别严重(IV级)、严重(III级)、较重(Ⅱ级)和一般(I级)4个预警级别,并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预警表示,如表1所示:
3.4危机信息沟通子系统
危机信息沟通在政府危机信息管理全过程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政府由多个不同的部门和人员组成,并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在危机情境中,政府内部存在的良好的沟通意识、机制和行为能够增强危机中政府内部的凝聚力,并通过共享信息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互相协作和联动,按优化的相应流程应对危机。另一方面,信息沟通也是连接政府与外界、实现危机公关的桥梁,让公众和外界了解危机发生的背景、政府的相关措施,让舆论导向对政府有利,减轻政府压力。危机沟通子系统的功能就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卫星遥感(RemoteSensing,RS)系统、视频会议和集群通信等,实现信息在各个子系统之间顺畅传递,保证政府各部门和人员与危机信息管理部门的信息交流以及政府与外部环境的信息与反馈。危机信息沟通子系统的结构如图4所示:
各联动部门系统平台的功能是实现各个层次的互联互通,实现数据的互操作、软件的互操作与语义的互操作。它对实时性的要求较高,具有移动办公的特性,系统平台设计具有分布性、异构性和动态实时性的特点。各联动部门系统平台包括5级架构,如表2所示:
3.5危机决策子系统
危机决策子系统是整个政府危机信息管理联动系统的指挥中心。该子系统的功能是基于预测警报,在危机知识子系统提供智力支持的基础上,综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进行科学分析,并在掌握政府内外部资源的基础上,由联动决策中心制定并选择最优化应对处置方案。通过资源调配,实施联动措施,协调各联动部门,消除危机带来的危害或将损失降到最低。危机决策子系统结构见图5。
联动决策中心是危机信息管理联动系统的决策指挥中心和应急指挥中心,负责根据预测警报和相关的应急预案,结合专家知识库,制定应对危机事件的处置方案,进行统一决策,调度资源和组织协调。在具体应对危机事件的过程中,为各专业部门指挥分中心、重点场所监管分中心、应急处置现场指挥分中心和专业领导小组等提供接处警信息汇集的综合平台和联动指挥调度平台。
从危机的生命周期来看,政府危机决策方案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危机管理计划方案。危机管理计划方案是政府开展危机决策的第一步,是整个政府危机信息管理活动的基础。主要是指政府根据其所处的具体环境和自身发展战略制定的关于政府危机管理的实施安排。其内容涉及到政府安全战略的制定、危机管理组织结构的建立、危机管理人员配备、危机管理的资源准备等。(2)危机预警决策方案。危机预警决策方案是针对潜在危机所制定的决策方案。目的是能在危机爆发前,提早发现、预防或降低危机带来的影响。内容涉及危机起因分析与处理、危机资源调配、危机信息采集点的调整等。(3)危机响应决策方案。危机爆发以后,政府决策者还必须面对各种压力制定危机响应决策方案。其内容包括危机现场的应急措施、危机资源的分配、紧急状态下的人员结构调整、危机公关小组的成立与具体活动等。(4)危机恢复决策方案。危机恢复决策方案是在评估危机带来的损失以及政府内外部环境之后做出的未来发展规划,内容包括发展战略的制定、未来一段时间的活动安排以及加强危机防御能力的措施等。
3.6危机恢复和评估子系统
制定出针对危机事件的决策方案后,政府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从灾难中恢复,甚至以灾难为契机重新获得发展。恢复和评估子系统的功能就是将危机状态恢复至正常状态,并对整个危机事件进行全面的评估,收集决策实施和危机恢复反馈信息,总结经验教训,形成此类政府危机的案例信息资源和知识库信息资源,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以加强对未来类似危机事件的危机信息搜集、预警和防范工作。恢复和评估子系统的结构如图6所示:
4政府危机信息管理联动系统整体架构及分析
本文集合危机信息管理系统和应急联动系统的优势,针对目前我国政府危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运行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构建了政府危机信息管理联动系统模型,其整体模型及主要功能模块如图7所示:
图7中,箭头表示的是系统中信息的传递、流动和共享。信息共享是系统联动的基础,通过信息在危机信息管理联动系统中的传递、流动和共享,为各危机管理和应对部门实现联动提供实施基础和保障,在具体应对和解决危机事件的过程中产生即时实践效应。并且,从图7中可以看到,危机信息采集子系统、危机知识子系统、危机信息沟通子系统、危机预警子系统、危机决策子系统和危机恢复与评估子系统这6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衔接、共同作用的有机整体。只有各个子系统协同工作,才能保障政府危机信息管理联动系统的整体顺畅运行,将相关政府危机信息管理者和决策者从繁重的获取、筛选和评估信息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加科学地进行危机决策,从而有效地进行危机预警和危机应对等。
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普降特大暴雨,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蒙受了巨大损失,全市经济损失也达到近百亿元,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3]。气象部门针对这次天气过程准确预报了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及时预警,全市参加抢险应对人数16万余人[23],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应对洪灾不力、呼救电话不通、救援不及时等情况。这场特大暴雨暴露出政府及相关部门之间缺乏联动的问题。在特大暴雨预测警报后,根据危机知识子系统中的下水管道系统数据信息、路面桥梁房屋等建筑数据信息、历年北京抗洪救灾信息和案例数据等,联动决策中心制定并实施危机处置方案,并利用危机沟通子系统调配相关资源,指挥实施各项联动措施。如联合互联网络、电视媒体、广播电台、手机运营部门等,联动强降雨预报预警;联合交通部门、建筑部门、环保部门,对主要的滞水和洪涝地点、路段提前清理障碍,检查下水管道设施,设立警示和提示标识,提醒市民注意,指导避险;联动110、119、120等报警求救声讯台以及消防、救援部门,调配充足的电话接听人员以应对电话寻救高峰;在发生洪灾险情时,联动交通部门、道路管理部门等,消除阻碍交通的行为,如暂停公路收费、暂时取消停车罚单,将人力和资源调配到疏通道路、抗洪抢险方面去。如果能够构建并完善政府危机信息管理联动系统,通过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和联动,各方共同努力,一定可以降低这次特大洪灾危机带来的损失和危害。
5结语
篇10
从国内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出发,指出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建设的核心要务是集成现有的卫生信息系统、消除卫生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与交换;并提出了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数据采集类型和业务支持部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数据仓库、以gis为应急响应支持平台、能统一管理信息、可与其他电子政务系统互连互通的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框架结构,并详细阐述了各业务模块的基本功能和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方法。
1 引言
公共卫生事件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或人为灾害。近年来,由于人口持续增长、城市盲目扩张、工业高度密集,资源环境破坏,人与人的安全卫生距离不断缩小,使预防公共卫生事件的形势日趋严峻 。因其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预测、预警与应急管理成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危害的重要手段,并引起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如熊光魁 等研究了救灾防病应急反应专家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潘海东等 提出了构建国家级公共卫生应急系统的思路;王平 、杜江等 设计了基于web gis的公共卫生安全监督与控制系统方案;杜鹏等 基于模型分析规划了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设;李琦等 在北京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分析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突发公共卫生疫情分析与决策系统的构建方法。这些思路和方案从不同角度对系统功能模块、体系结构、业务模型等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丰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系统的应用功能,促进地区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有积极作用。但有关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应用范围、系统需要的数据类型,以及系统支持部门等问题尚未明确提出,特别是如何处理公共卫生领域各部门现有的信息系统长期以来一直被忽视。这些信息系统建于不同时期,采用不同软件平台和数据格式,系统之间的卫生数据无法共享和交换,形成大量的卫生信息孤岛。另外,这些信息系统存有大量有价值的历史和现实数据,如果放弃它们,则需很大的重复投资,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这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主题相违背。因此,集成先进技术,整合城市现有卫生信息资源,消除卫生信息孤岛,实现公共卫生数据的共享与交换,成为当前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系统建设的核心要务。
基于上述情况,在“十.五”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区域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延续项目“中小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系统技术集成” 的支持下,通过调查和分析广州市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情况,本研究从新的视角提出了建设基于城市的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
2 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建设目标
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建设是在城市现有公共卫生安全体系下,围绕城市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综合运用计算机工程、卫生统计、人工智能、数据仓库、中间件、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建立一个能快速、及时、准确收集、存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并以超媒体(文字、声音、影像等)方式显示各类信息和分析结果,为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构提供全过程、多层次信息服务和多种支持手段的应急指挥和辅助决策系统。系统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将现有公共卫生领域各业务部门相对独立的操作型系统集成在一起,以基础空间地理数据及各类专题图形数据为基础,建立集中统一的公共卫生数据仓库和相应的预警指标、应急预案等知识库和模型库;以数据上报一采集一管理一分析一决策一展示为主线,建立具有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仿真预测、虚拟现实、指挥调度、信息等专业应用功能的各子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平台,以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和指挥调度能力,为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决策指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2.2 系统所需数据类型与支撑单位
传统的公共卫生领域以传染病防治为主要内容,数据类型单一;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也主要由卫生部门唱独角戏。随着社会进步,公共卫生安全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泛。因不合理饮食结构、不良生活方式引发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因空气、水源、噪声、化学污染等环境危害引发的健康问题,也正上升为公共卫生问题 。因此设计系统建设方案时,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健康与生命财产安全的需求,除卫生监测数据、疫情监测数据、卫生资源数据等基本数据类型外,环境卫生数据、食品药品卫生数据、公共卫生危险因素数据,以及社会经济数据、地理空间数据等一并列为系统采集的数据类型(见表1)。
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支持单位除医疗卫生行业各部门外,把与数据供给和应急管理有关的如环境监测、食品药品监督、质量技术监督及公安、消防、交通等部门也列入系统支持单位(见表2)。
2.3 系统业务结构模型
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系统围绕城市公 共卫生安全构建,在体系结构上采用开放式的网络结构设计,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系统与其他应用系统之间都能容易地实现互连互通。其概念模型(如图1)从底层至顶层分为数据层、应用服务层和用户层3个层次。
数据层有分布数据源、数据仓库系统、信息采集和信息管理系统组成。在该层中,信息采集系统利用etl工具把存放在各业务部门异构系统中的卫生数据采集到公共卫生数据仓库系统中,并建立面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专业数据集市。城市基础数据仓库中存有大量基础空间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包括影像、地图、气候、人口、宏观经济等。城市基础数据仓库的应用是对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资源支持。
应用服务层由面向事件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面向事件的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应急响应服务平台和专业应用分析子系统三个功能子层组成。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是系统各子系统实现集成的关键和基础,它以灵活的方式与数据仓库和数据管理系统连接,为各业务子系统提供基本的数据组织形式,并设有系统与其他应用系统对接的公共数据接口。
gis应急响应服务平台实现城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基础及平台支撑,能为各业务子系统提供通用的功能模块,还可以在其上方便地构建应用系统。该平台本身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并能把各业务子系统的分析结果展示出来。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1)分析、叠置分析等属于此层。
专业应用分析子系统在继承gis通用功能层的基础上,针对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决策需求,开发出多种专业应用模块。其中知识管理和决策支持系统实现知识库和模型库的管理,并把相应的知识和规则运用到信息采集、信息管理、监测与预警、分析与预测、指挥调度等系统中;突发事件分析与预测系统针对事件特点和应急管理需求对卫生数据进行多种分析,并根据历史经验及专家知识对相关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进行仿真模拟和预测,为控制事件发生提供辅助决策;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根据事先定义好的逻辑关系定期扫描检查卫生数据仓库,对发现的异常现象发出预警;突发事件应急调度系统通过gis应急响应服务平台实现跨部门分散资源的统一调度;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主要向公众公布已经或正在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各类信息。
用户层主要将下层数据的分析结果以友好直观的方式反馈给各个不同需求层次的用户。整个系统从下到上互为基础,互相作用。
3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3.1 利用数据仓库技术进行数据中心建设
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需要对分散在各部门异构系统中的卫生数据进行集成分析,但由于各异构系统的分散性、数据类型的不一致性,以及一些历史数据的离线等问题,使目前这种以事务处理为主体的数据环境难以满足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对数据的分析要求,因此网络环境下的城市应急管理系统需要建立独立于应用的数据环境和相应的技术支持。数据仓库是一种面向数据应用的数据管理技术,它提供集成化、历史化的数据管理功能,支持综合性的数据分析 。对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来说,数据仓库可为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预警、分析与预测、决策支持等子系统对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数据仓库的创建过程遵循以下步骤:首先从各分布数据源系统中抽取有用的公共卫生数据到数据准备区(如图2),然后对数据准备区中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并通过元数据映射后装入数据仓库,再根据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的具体需要建立专业数据集市,其结果由前端各专业应用子系统经过多种分析后展现。
3.2 利用中间件技术进行系统应用集成
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要在不同网络产品、硬件平台、网络协议等组成的异构环境中运行,同时还需支持多种应用软件和管理多种应用系统。因此系统内部各软、硬件平台之间、系统与其他电子政务系统之间要有可靠和高效的信息传递与数据转换技术支持。中间件(如图3)是基于分布式处理技术的一类软件,它介于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之间,既能解决客户与服务器方的互联,又能实现不同技术组件之间的集成 。
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应用集成分为系统内部服务集成和系统外部服务集成,它们因功能不同对中间件的要求也不同。内部服务集成需要整合长期形成的大量遗留系统,共享不同平台和异构数据库间的数据资源;外部服务集成要求系统能自动检索到其他电子政务系统提供的相关服务,以构成更为广泛的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网络。考虑城市已有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软硬件支持台的特点,及将来系统扩展和兼容等因素,在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实现过程中,将j2ee、web services、xml信息交换中间件集成应用。其中j2ee标准用来解决服务器端应用间跨平台、数据异构的集成及数据挖掘任务;webservices用于系统的信息与获取;信息交换中间件在内外集成系统之间起到信息及功能的桥接作用 。
3.3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可视化显示
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具有自身的属性特征,更具有空 [5]间分布特点。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是gis和其他各功能子系统的无缝集成,是地图和空间分析在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中的具体应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如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路径分析、网络分析等)以其可视化、实时化、动态化等直观的表现形式可广泛应用于隔离区设置(以传染病为例)、疫区定位、疫情显示、空问传播分析等方面 ,为管理部门迅速了解疫情传播态势,进行应急预案生成、卫生资源配置等提供实施平台。
根据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业务特点,gis平台采用c/s和b/s混合架构。c/s架构侧重多角度空间数据分析,包括各种专题图展示、路径分析、缓冲区分析、插值分析等。b/s架构除支持矢量地图基本操作(如放大、缩小、平移、量测、图元选择、图元查询等)以外,还强调对地理相关业务数据分析功能的支持,并能提供直观和实时的数据展示。b/s架构采用面向接口的设计风格,无缝集成数据提取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可方便扩展到其他、 务应用系统。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医疗安全管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