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活动课程设计范文
时间:2023-10-09 17:11: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健康活动课程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学生心理特征与发展目标的理性思考
在设计活动的开始,首先要从活动的起点和终点做起,起点就是学生的心理特征,终点就是活动要达成的心理目标。所以在设计之初,要结合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成果以及收集到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分析。在如前所述的确定目标和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的是同样的问题,即学生的现有心理状态和目标状态,但思考的方式则侧重于理性。调查研究是在设计活动之前,在设计的开始就要从理论的层次进行了解和分析,把收集到的感性材料概括化、理论化。在充分掌握心理学对本阶段儿童心理特点的理论描述和研究成果归纳的基础上,透过学生展现出来的心理现象看到这种心理发展的本质。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其实,小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很多问题是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只要创设良好的环境,就会随着儿童的成熟而自然得到解决。如果缺乏理性的分析和判断,就可能在纠正小问题时犯下大错误。强调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出发,并不是说在学生中出现了什么问题和什么需要就去解决什么问题和满足什么需要。教师要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要从学生心理发展的全程去思考阶段性的问题。要知道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者不是解决问题的“救火队员”,而是创设环境的“工程师”,不是去塑造学生的灵魂,而是去塑造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心理环境。教育,归根结底是一项超越性的任务,用超越的目光去关注、帮助学生实现人生的超越。
2.活动理念阐释
找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起点和终点,就需要一种理念把它们联结起来。其实,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标并不是活动,而是活动背后的教育理念。脱离了教育理念的活动是很难发挥真正效果的。如何来缩短学生心理现状与心理发展目标之间的差距?人本主义者认为要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行为主义者认为应该进行行为塑造,通过行为的改变来促成心理的改变;精神分析学派就认为透过深入的心理分析来解除学生心理压抑的情结,就可以让学生的心灵获得成长。当接受不同的心理发展理念时,所采取的教育活动方式就会不同,有的侧重环境氛围的营造,有的侧重行为技巧的训练,有的侧重自我表露和情感分享。所以在这一阶段,重要的是形成一种理念,在教育现实和教育目标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从而在这种教育理念之下去设计和组织活动,使活动最终为理念服务。开展活动不能随心所欲,也不能照猫画虎,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在理论上理解,在理念上笃信。没有哪一种理念是最好的,能把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彰显出来,认识到它的优势与不足,进而相信并笃行,坚持下去并取得成效,就是好的。
篇2
心理活动课是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有效载体。但由于普遍缺少一种较为规范的课程设计和课程引导,不少教师不知道心理活动课究竟应该如何上,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结合多年的研究学习以及课堂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一堂有效的心理活动课要禁得住五个追问。
一、追问积极性,好课的前提
积极性就是心理活动课要关注学生心理的积极方面,用积极的方式对学生的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让学生从问题本身去获得积极的体验。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生命系统不是由问题构成的,它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学生个体既有潜在的自我内心冲突,也有自我完善、积极进取的内在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订上和活动内容的设计上,不要把眼光只放在学生所谓的“心理问题”和“矫治策略”上。此外,大部分学生是健康的,如果课堂上教师大谈特谈问题,一是让学生觉得事不关己,无须参与教学活动;二是让学生觉得教师“作践”自己,心里会自发地抵抗,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学生是成长中的个体,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发展空间远远比教师想象的要大。学生对未来充满憧憬,没有一个学生会拒绝发展。如果教师上课时把视角更多地放在学生的“发展”上,学生就会觉得上课内容和自己有关、对自己有用,并感到受到老师尊重。这样他们才会积极参与活动,主动体验与感悟。在这种理念引领下的心理活动课才会是好课。
二、追问主体性,好课的灵魂
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而心理素质的提升无法靠外部强制实现。如果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充分体现,主体作用不能有效发挥,这堂课就不会是好课。有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只有一个主体,那就是学生。这句话虽和双主体课堂理念相悖,有待商榷。但也说明如果学生主体性没有充分发挥,心理活动课就不会有成效。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首先要精选“真实性”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需求。让学生有所想、有话说、有事做。其次,要提供机会让学生去表达、去辩论、去表演、去分享。改变学生原有的一些错误的观念、消极的体验。心理本来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没有学生积极的参与和感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也就是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必须要培养学生的能动性。最后,要通过各种方法与途径,让学生对自己的心理现状有个准确、清晰、全面的了解和理解,激发学生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强烈愿望。可以说,没有自觉性也就没了主体性。
三、追问情境性,好课的保证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存在于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强调将知识应用于真实的情境中而获得理解。心理活动课要取得良好效果就需要教师创设具体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感悟,修正不合理的观念,促进认知与情感的升华。离开了具体的情境,课堂活动就脱离了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就显得比较干瘪,没有生气。
心理活动课不能就理论谈理论,就问题说问题。它既不是心理学专业课,也不是心理咨询或治疗课。它需要学生在活动中有思维的碰撞和深刻的感悟。为此,教师要创设真实的情境,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比如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乐学;设计真实的交往情境,改变学生不良的交往观念,消除学生的人际交往偏见,提高学生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营造真实的情感情境,让学生正确面对情感纠纷,学会自我调适,掌握合理的宣泄方法。学生的主体性在具体的情境中才能更好地发挥。离开了情境性,心理活动课的有效性就没有保证。
四、追问体验性,好课的关键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让一个道德概念成为一个信念,必须经过情感体验。”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更是如此。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体验主要由感受、情感、理解、联想、感悟等诸多心理要素构成。心理活动课尤其需要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去体验,在体验中获得成长的经验。在学生个体心理品质优化的过程中,说教的作用甚微,体验成为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径。有学者认为体验连接了认知与行为,是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枢纽与核心。
积极的体验积累了积极的力量,并逐渐形成积极的人格。学生有了积极体验后,才能将各种外在要求内化为自己内在的信念,从而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来自于学生自身,因此更容易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格。心理活动课有着特殊的教育目标,它着眼于学生的满意感和幸福感。满意与幸福更多的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与主观感受,这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更强调主体活动、情感体验、师生对话与经验分享。
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慢慢培养,需要学生慢慢领悟。因此,在心理活动课上,教师要学会等待,学会从容不迫,给足时间让学生去慢慢咀嚼。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与感悟中“顿悟”。可见,学生是否有所体验与感悟是一堂好的心理活动课的关键所在。
五、追问和谐性,好课的基础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对每个学生来说,其经验世界都是丰富多彩,且各具特色。学生对相同的问题会有不同的理解,面对相同的情境会有不同的表现。心理活动课堂就要关注学生的这些差异性,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归宿:不仅仅培养心理健康的人,还要培养个性鲜明的人。心理活动课堂要有多维活动,既要有生生交流,也要有师生对话;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让学生思想自由碰撞。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澄清异议、提炼归纳、鼓励支持、折中等技巧促进学生进行经验分享。
心理活动课活动的开展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在真诚、理解、接纳、鼓励的氛围下,学生会放下各种伪装,开始真诚地面对与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学生在自我检查、自我领悟、自我开放中自我成长。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课堂上,学生没有压力,心情愉悦,师生围绕目标和谐共存,这是好课不可或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史慧颖.心理活动课教学:问题与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06(4):56-59.
[2]任杰.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设计与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6(7):69-73.
[3]麻彦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启迪[J].教育探索,2009(8):120-122.
篇3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在普及系统全面的心理健康知识、解决学生共同的和比较迫切的心理发展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影响到学生对自我的认知、人格的完善及潜能的发挥,最终将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持续开展及其效果。
福州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设得比较晚,起步较低,在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在业务部门的引领下,在各校教师的努力下,该项工作有了较大的进展。
一、福州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尝试
我们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尝试与探讨主要从开设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计与实施入手,力争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真正发挥其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核心作用。
1. 开设课程
在市属中学率先开设专业教师担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福建省教育厅在2009年的有关文件中提到按1000∶1的比例在中学配置心理健康教师。在福州市政府、福州市教育局的指导下,2010年,福州市教育局人事处出台有关规定,要求福州市各市属中学必须配置一名心理健康教师,并且要求已配置心理健康教师的各校必须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福州市教育局人事处还规定了心理健康教师的课程量,从政策层面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设提供了有力保障。至今,福州市市属中学全部开设了由专业教师担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2010年9月,福州市新增十九位中学心理健康教师,超过前三年新增教师数的总和,专业教师队伍迅速扩大。2007年,福州教育学院成立心理健康与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研究室,负责全市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福州市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培训工作进入常规化和系统化的轨道。2007年12月至今,在两年多时间里,该研究室开展了六十多场全市性的、服务于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研训一体化教育教学活动,切实、有力地促进了心理教师的专业成长,其中包括二十多节市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现场观摩研讨活动。通过系列培训,教师从 “不知道怎么上”到“开始琢磨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3. 优化课程设计与实施
在教研过程中,我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计和实施进行了一些探索。
(1)确立活动目标。活动目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展具有导向作用,所有心理健康教育课首先必须确定明确、具体可操作的目标。第一,要侧重于发展性目标,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第二,目标要具体、可行。第三,目标要得到学生的认同。教师在设计活动方案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他们希望从活动中学到什么,想解决什么问题。在此基础上,与学生磋商可能达到的目标。共同探讨得出的目标较容易被学生理解和认同,这样才更容易达成心理辅导活动的目标。
(2)优化课程内容。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不同,它是一种“教育”,是一种“服务”,它强调的不是治疗和重建,而是预防和发展,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以全体学生为服务对象的。这就要求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心理健康教材为参考,从实际出发,挖掘学生的共性问题,做到让大部分学生在辅导中有所启发,有所收获。
心理健康教师在顾及“普遍性”“全面性”的同时兼顾学生个体需要和兴趣的差异,即“个别性”。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不可替代的、无法重复的个体,他们拥有的是一个个丰富多彩、独一无二的世界。差异性和独特性正是每个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不是消除学生的个别差异,而是使他们的差异性、独特性最充分地展示出来。这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在考虑辅导的系统性、全面性的同时,教育内容和辅导方式都要尽量丰富、灵活,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动起来,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
有的学校在开课前,事先调查了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哪些内容感兴趣,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条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采取了按兴趣分班的做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报名参加自己感兴趣的心理选修班:对人际交往感兴趣的学生可参加“人际交往训练班”,对学习问题感兴趣的学生可参加“学习潜能开发班”,对提高自身修养感兴趣的学生可参加“增强人格魅力班”,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学生可参加“心理学爱好者班”。心理选修班以一学期为时间单位,一学期结束后,学生可以决定是否上其他心理选修班。这样就做到了既有针对性,同时又兼顾全面性和系统性,每个选修班在完成主题内容的同时,还有机地渗透了一些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普遍性问题,如青春期烦恼、情绪调节等。选修班机制避免了“一刀切”做法带来的后果——感兴趣的学生参与热情高涨,而不感兴趣的学生无所事事,消极对待。选修班机制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辅导效果明显。
(3)优化课堂辅导过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种合作、民主式的协助过程。教师只能协助学生解决问题,而不能代替学生解决问题。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来看,最好的帮助并不是给学生多少具体帮助,而是使学生自主自立,自己学会处理问题,在今后漫长的生活道路中有更好的适应能力,这也是“助人自助”“教是为了不教”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在课堂中,教师不是主角,教师不是代替学生解决问题。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以体验性活动和心理拓展训练为主导,通过组织和设计课堂情境、通过活动和案例分析,让学生在交流、活动的过程中自我发现、自我体验,去思索与选择,从而实现“他助—互助—自助”的过程。
二、思考
1.领导的重视、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大大加快了心理健康课程乃至整个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发展。
2. 要让心理教师在辅导中有方向、有目标、有依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支持系统,包括效果评估体系亟待完善。
3.加强用人单位与高校的合作,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人才方面的保证。
4.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向纵深发展。以课题带动课程建设,优化课程目标、辅导内容及过程,提高辅导效果,切实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篇4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政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7-0004-03
记者:吴教授,您好。您多次提出要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专家库”,请问这个专家库的标准是什么?您强调这支培训专家队伍应该是一支高质量的队伍,如何理解“高质量”?
吴增强:我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二十多年,越来越多的省市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所以,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一项重要任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应强调实务,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这个角度讲,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专家的标准最好从两个层面来界定:
第一,应该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专家。这可以从高校的专家学者中来。近十年,一些高校学者加入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中来,而且有些高校设置了学校心理辅导或心理健康教育这个专业,还有的高校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硕士专业,从事这些专业培养的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和理论,他们的专业性、理论性都很强,这部分专家非常重要。
第二,应该是在一线工作过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普及、实践过程,成长起了一批长期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这一批专家有很多的临床经验,而且长期从事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培训,在各地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部分专家是必须依靠的专家。
谈到培训专家的“高质量”,我有两点体会:
第一,从理论角度看,专家要对学校心理学中的“学”有理论上的深入研究。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应用性学科的特点是与国内外研究前沿紧密结合,这就要求专家们不仅要有敏锐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而且还要能深入基层进行实证研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培训有一个总体把握。
第二,从实践经验看,专家自己要有丰富的临床个案经验,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研发,或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所以我认为,专家的“高质量”标准应该是既有精深的理论背景,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理论和实践结合得比较好。
记者:许多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要在课程建设上下功夫。您认为,从全国角度看,课程建设应该分几步走,各阶段重点如何?如何解决省际间关于课程建设的差异问题?
吴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进入课堂是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1986年,南京师范大学班华提出“心育”问题,1989年,林崇德出版《品德发展心理学》,强调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品德培养结合起来研究;1991年,班华发表了“心育刍议”论文,系统阐述了与心育有关的问题,并于1994年出版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著――《心育论》。这些理论论著的发表,为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部分学校逐渐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课堂,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现在全国各省市都在编写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百花齐放,这个进展是可喜的。
但是,我们也发现,在这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过程中有一些偏向,如有些教材单纯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有些教材单纯设计一些心理辅导活动,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属性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推广,首先要对课程的属性进行定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属性是指,它是一门促进个人成长的课程,是使学生获得心理体验的课程,是一门学生本位的课程。我认为应该抓住“属性”所涉及的学生本位和心理体验进行探讨。1995年,上海开发了《心理辅导活动指南》,这个课程主要是针对儿童青少年成长的课程,基本上是经验型课程。以经验为主,不排斥社会需求的导向,社会本位,即依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教育内容。因此,上海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程设计理念是:以经验性的心理体验为主,以学科知识的教学和以社会本位的需要为辅。这个理念是比较合理的。
从全国范围看,我们可以分地区、分阶段地推广。沿海发达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已有多年的丰富经验,在下一步应该是在提高课程质量上下功夫,提高其有效性、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实际,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地方课程,甚至校本课程。我不赞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统编教材,因为这个课程本身是围绕学生成长以及解决成长中的困惑的课程,其特点体现在:
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会改变。
第二,不同地区情况会不一样。如果地方课程比较成熟,那么可以形成自己的地方课程,甚至是校本课程,它会有开放的一面,创造的一面。以上是对沿海发达地区心理健康活动课程的较高要求。那么,中西部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刚开始发展,他们可以开发自己的课程,也可以先引进别人已经开发的课程,从模仿做起,摸清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理念和工作套路。
从经验而论,心理教师上心理健康活动课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模仿他人,第二个阶段是自己设计,第三个阶段是发展、创新。由于中西部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还处于较低阶段,所以可以先参照其他省份已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模式,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框架和理念,做到他山之石为我所用,采取“两步走”方针。在中西部地区,不妨开发一些地区性的、带有指导性的教材,给教师提供一些参照和借鉴。
记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下简称《纲要》)作为一个全国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性文件,您认为修订后要重点解决哪些问题?修订的专家队伍应如何组成,才能保证修订后的《纲要》能更好地发挥科学性、指导性和实用性?
吴增强:《纲要》的修订是非常有价值的,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自发地在开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到二十一世纪初,教育部连续颁发了两个文件,表明政府正式介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指导。应该说《纲要》在当时还是比较全面、比较有弹性的,这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初期是必要的。现在过去了十年。这十年里,社会变化快,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学生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反思《纲要》,进行重新思考,这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现了中央反复强调的科学发展观。
《纲要》的修订一要体现人文关怀,二要体现可持续发展。从战略构架来说,我有一个深切的感受,即我们不能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看成仅仅是学校内部的事情、教育部门内部的事情。
第一,一定要站在一个社会大背景下来看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要站在中华民族素质的高度来认识未来公民健全人格的培养。我非常赞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政府、社会(包括社区)、家庭、学校,甚至是社会各界包括医学界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所以我说要从整个大的战略角度来考虑。
第二,要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定位、内容来考虑,要密切关注社会转型期儿童青少年突出的问题,要关注社会变迁中处于弱势群体的孩子,比如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有亿万的流动人口及其子女,他们的生存状态怎样,我们是否给予了必要的心理关怀。
第三,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些不和谐现象,比如突发事件增多了,2008年的汶川地震属于自然灾害,大家开始重视危机干预;2010年3月23日发生了福建南平市延平区的医生郑民生对小学生的砍杀事件;2010年5月12日,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圣水镇林场村幼儿园发生凶杀案致9名师生死亡,等等。这种校园危机、校园恐怖事件如何预防等问题凸显出来。《纲要》的修订要体现现阶段出现的新问题,提出新的应对策略。
第四,是怎么做的问题。2002年《纲要》中关于“怎么做”这样写道:“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要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要在具有较全面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和进行心理辅导的专门技能以及提高自身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上有显著提高。有条件的城镇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抓好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区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推进工作。”其中“有条件的城镇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在当时的背景下提出是很有意义的,但现在看来比较含糊不清,究竟怎样才是有条件,怎样才是无条件?在下一步的《纲要》中都需要作具体的规定。比如,学校是否要建立危机预警及干预系统,大众传媒、社会机构应该如何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等等。这些新增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内容应补充、完善到《纲要》中去。再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性需要有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的构架还需要重新进行梳理。目前,突出的矛盾是中小学生广大的心理需求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这个问题在上海也很突出,学生的心理需求很多,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没有达到,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医学系统的心理干预资源也有限。一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需要转介到医院,医院是否能提供相应的服务,这也是问题。学生转介到医院后,医院怎样跟学校建立连接,这个转介机制也需要解决。媒体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应该如何为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不是只顾抢“眼球”新闻,不顾学生“心灵”成长。这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机构、社会心理服务的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打造专家队伍,加速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进程,在《纲要》的修订里应该重点考虑。不是说培训完了就结束了,培训后还需要有继续教育和督导成长的过程,就像教师的继续教育一样,心理辅导教师的继续教育也需要形成制度。
第五,心理健康教育条件保障问题也应该在下一步政策调整中重点体现出来。现在的情况是,哪个地方校长重视就投点儿钱,不重视就没有钱,哪些地方重视就拔点儿经费,不重视就没有经费,没有形成一种机制和制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有政策支持、政府支持,政府在财政上应该给予经费保障。上海市即将出台的《上海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规定,搭建危机干预快速通道;推动建立专业精神卫生机构与学校的合作机制,积极搭建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到校医院、专业精神卫生机构的危机干预快速通道。此外,还特别强调从政府的政策、财政上保障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哪些专家参与《纲要》的修订,思路要打开。首先,要有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因为他们最了解现状;此外,还应有方方面面的专家,如社会学专家,教育学专家,从事教育政策研究的专家,法律专家、少年犯管教专家、特殊教育专家等。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是所有的孩子,包括工读学校的孩子、智障的孩子等处于边缘地区或处于弱势群体的孩子。这样才能体现社会的公平,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心理服务。专家队伍中,还应包括分管心理健康教育的官员。因为《纲要》是政府指导的纲领性文件,主管心理健康教育的官员、专家队伍、一线的校长和教师,可以代表方方面面的意见,达到一种理想的平衡和整合。
记者:您刚才提到要关注弱势群体孩子的心理健康,那么,您认为“我国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发展与教育研究”课题应该重点研究哪些内容?
吴增强:关于流动儿童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健康调查是非常有意义的课题。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多次提到要关注留守儿童和青少年的生存状况、教育问题和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教育规划不但要从政策导向的角度来思考,还应该从法律的角度来进行。《纲要》修订中还应从法制角度上进行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障未成年孩子生存的权利、发展的权利、受保护的权利、参与的权利,让孩子们活得有尊严等,实际上就是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从立法的角度,《纲要》中要作一些指导,修订中可以请一些法律专家参与。
记者:请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提一些期望。
吴增强:贵刊从创办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十年,专业性越来越强。我看到,杂志栏目有专访类、学术研究类、咨询辅导类、活动设计类、一线教师经验总结类,还有国外前沿理论和先进技术的介绍,以及国内各地动态的介绍,应该说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方面面,对广大教师们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我希望,贵刊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地做下去,继续走贴近读者的路子,进一步提高可读性和针对性。
篇5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原则;发展
根据教育部的心理健康总纲来看,心理健康的整体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得他们具有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为了达到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许多学校纷纷开展了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旨在提高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全面提高素质教育。但是从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的现状来看,心理健康教育课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最根本的原因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师无法真正掌握开展教育课的设计原则,将心理健康课当成传统课程来授课,导致心理健康课成为了心理学知识的教育课,失去了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置的根本目的。
许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设置是按照传统课程的时间来设置的,学生没有自和控制权,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发起和推动的,学生仅仅是课程的参与者,不是课程的主导者,任课教师也没有过多的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心理健康教育课形同虚设,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和教育部要求以及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初衷相背离。
心理健康教育课初衷是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体现了对人的精神关怀,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的心理上,而不是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上,从实际出发,对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心理进行关注和关怀,这对于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来介绍设置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基本设计原则。
一、一致性原则
在设置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之前,教师需要设计一个初步的教学大纲,围绕一个主要的目标对学生展开教育,围绕整体的教学目标开展各项活动,为了遵循一致性原则,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环节设置时充分考虑到以下的问题:第一,通过本教学环节的设置,学生可以收获到哪些知识,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否有积极作用;第二,本环节的教学任务的设计怎样才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细节应该如何把握;第三,当教学环节的设计逐步清晰时,教师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预估计,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否使学生获益,是否需要前期铺垫,教学活动是否需要进行改动等等问题都需要教师进行掌握,避免出现缺乏实践意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现象。只有这些问题都得到解决,才能够保证教学活动目标的一致性,学生才能够专注于课堂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情感,层层深入,突出教学的重点,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
二、普遍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全体和个别相结合,既要考虑全体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又要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所以,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设计时,教学内容和教学素材的选择要具有普遍性,要来源于高中生的日常生活,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更好的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起到教育的作用。选取的内容要符合高中生的发展,集中体现高中生的需求,从日常细节出发,而不是找寻具有极端性的案例进行学习,这样很可能会起到反作用,引起学生的排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要以高中生的心理为主,要在学生感觉身心愉快的基础上,和学生一起分享和体会,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收获的总结,从而促进心理成长。这样才能达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初衷,引导高中生有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做好学生人生路上的心灵导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趣味性原则
众所周知,现如今的高中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课程学习紧张并且面临着升学压力,所以一周一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起到让学生放松的目的,使学生放松自己紧绷的神经,如果心理健康教育课枯燥无味,或者和传统课程无异,从侧面给学生增加了无形的压力,那么会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所以高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要遵循趣味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具有自己课程的特色,需要着重和传统课程区别开来,有趣的课堂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幽默有趣的课堂互动才能够让学生暂时忘记学习上的重大压力,身心得到放松,压力得到缓解。但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不能盲目的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要根据课程设计的原则,围绕课程目标努力使课堂变得充满趣味。
四、知识传授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的依据是心理学知识,但是并不仅仅指心理健康教育课要单纯的传授心理学理论知识,心理学知识具有高深的理论,有些知识需要反复的推敲,对于高中生来说,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不是培养专业的心理学人才,所以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只需要在我们设计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积极参与课程活动,深入体验,得出自己的收获即可。这也要求教师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时,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心理而不是心理学概念的讲解,要淡化心理学理论知识,对于高深的理论一带而过,着重于学生情感的体验与收获。将心理学教学理论作为授课的理论支撑,注重心理学原理在中学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简单概括了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设计的基本原则,希望这些教学原则能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展起到一定的作用。教育部大力倡导学生全面发展,注重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教师要着重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高中阶段学生具有很大的升学压力,极有可能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希望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促进学生向着积极、乐观的状态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晔.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与实施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6,19:66-70.
篇6
关键词: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方法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2-0100-02
一、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目标体系的确立
1.必须符合教育的总目标。心理素质教育目标的构建必须置于人的全面素质教育的任务体系之中,注意与德、智、体等几方面的各项教育目标的衔接,必须为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为实现充分个性化与顺利社会化服务。
2.必须从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出发。心理素质是指在遗传的基础上,在教育、环境及主体实践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心理能力、心理状态及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心理素质的状态主要体现在心理能力的强弱、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个性心理品质的优劣,以及由心理因素所影响的行为的社会适应状态上。
3.应以心理科学为基础。心理教育指对人的心理的各层面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积极影响,从而达到心理素质的全面优化。它既是有别于心理学的教学,也不是某一分支学科理论的具体应用,而是需要运用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咨询学、心理治疗学、心理测量学等相关学科的有关理论,同时需要有机地运用教育科学、社会学、人口学、哲学等相邻学科的原理、研究方法及具体技术。这样,才能科学地确立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目标体系。
4.必须注意内容的全面及系统间的协同。心理素质各要素对于促进人的发展各有其独特的功能。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要与素质教育总目标协调统一,同时还须注意心理素质内部要素间的协调统一。在智力、非智力能力、心理健康水平、个性心理品质及行为适应之间,他们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在设定每一发展阶段的课题时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等多方面因素,还应注意内部要素间的具体协调统一。
5.以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健康的标准为依据。遵循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是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青少年学生正处在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要经历儿童期、少年期、青年初期三个发展阶段。这三个阶段是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互相衔接、持续发展的关系。在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学生身心发展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既有本阶段共同年龄特征,又存在着个别差异。
二、构建心理素质教育的本土化模式
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建构有两条基本的途径:一条是实践的途径,即从实践中自下而上地逐步积淀形成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另一条是理论的途径,即以理论教育为起点,结合心理素质教育实践所形成的模式。从教育理论的高度来看,更应强调第二条途径的开掘,只有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在雄厚的教育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实践的要求。在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建构的起步阶段应该有清晰的框架,具体地说,应具有如下特点:
1.有特色。特色就是与众不同的风格,从宏观上讲,应建构适合国情的规范模式。近些年来我国教育工作者的心理素质教育实践是富有本土化特色的。从微观上讲,一个地区乃至一所学校,构建心理素质教育模式也应考虑地区和学校的情况,体现自己的特色。
2.高起点。虽然我国心理素质教育还处在发展初期,但不能因此而降低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要求。如果草率套用理论或者按部就班地沿袭别人的老路,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建构势必会经历一段低水平的重复过程,就会滞后于心理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
3.可操作。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模式的两个端点分别连接着理论与实践,模式是理论与实践上通下达的中介和桥梁,因此,能否有效地进入操作状态是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适应性与效用性的重要标志。任何一种模式的建构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实践问题,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建构也是以理论为指向、操作为基点,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心理成长的效能。
三、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从现代教育的意义上理解,心理素质教育已进入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本着一种大课程的思路,结合心理素质教育实践运作的取向,可以从发展性―矫正性、显性―隐性两个纬度建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
1.认知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这是属于发展性―显性区间的第一种课程形态,它以增进人的心理成长为宗旨,以心理素质教育的进程为依托,组织师生互动的心理情境。它通过交流、对话、论辩、述理等形式促进学生对心理现象、心理品质、心理调控及心理建构等方面的认知。认知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是探究和建构式的,注重营造认知的氛围,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认知主体,民主、平等、合作地介入到认知性的心理素质教育进程中,增进心理认知的发展和心理品质的提升。
2.融入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这是属于发展性―显性区间的第二种课程形态。这种课程是指在学校常规教育活动中,帮助学生提高认知技能、情意特质和人格素养,从而完善心理技能的一种课程形式。“融合”乃是有机的结合,是使课程实现内在联通、一体化的契合。心理素质教育作为一门导引学生心灵成长发展的课程领域,其主体应是发展性、塑造性的,即在常规教育教学活动中培育学生的心理素质,学校各门学科课程以及班会活动、团队活动、文体活动等都隐含心育资源,如能充分挖掘其隐性的教育价值,就能达成融合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目标。
3.活动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这是属于发展性―显性区间的第三种课程形态。由活动课程到活动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并不是课程形式的变化,而是课程内涵的变化和功能的拓展。活动课程对人的影响是综合的,是道德的、审美的、心理的多重教育影响的复合体。所谓活动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就在于根据心理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活动课程中融合心理素质教育的原理、方法与技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与体验为基础,增进其心理品质发展的教育进程。
4.矫正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这是属于矫正性―显性区间的一种课程形态。随着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发展性”取向的逐步确立,以及“发展性的心理咨询”、“积极的心理治疗”的诞生,学校心理矫正的目标也逐步与发展性的心理素质教育目标融合。
5.隐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这是属于发展性―隐性与矫正性―隐性区间的一种课程形态,体现了隐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发展性与矫正。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是基于“养成”的复杂过程,心灵的成长需要“润物细无声”的环境氛围,不能追求“速成”。从心理品质的发展来看,知、情、意、行等要素构成了心理发展的整体,这一整体结构是在学生的生活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隐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正是以生活(主要是学校情境的生活)为媒介,通过无意识心理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成长。
四、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类型
独立性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心理素质教育科学课和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课。前者是一门传授较系统的心理学基本知识,进行心理自我教育的独立课程;后者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心理学知识、原理,以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为主要目标和内容的心理训练课程。
人的心理发展是在人与人的相互交往、人与环境互动的活动过程中实现的,一刻也离不开活动。人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有心理活动参与,都有培养某方面心理品质的作用。但人的心理品质是一个整体,包括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单项或某类活动难以解决全部心理品质的培养问题。同时各科教学与各种教育活动都有其特有的教学目的和训练内容,当前教育教学活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着忽视心理素质培养的倾向。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课以心理品质的培养和训练为主要目的,因此,开设独立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课对儿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实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课比其他单一的活动课的作用更深,难度更大,周期更长。它需要根据不同心理品质训练的特点来组织教学。思维训练要精心设计问题,情意训练要精心创设情境,心理问题和疾病的矫治要精心创造一种互助合作的气氛。心理品质的多样性,要求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课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富有实效。心理品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发展的过程,需要进行系统的训练。
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课的类型很多,如测量课、游泳课、训练课、矫正课、角色扮演课、社会活动课等。在开课上要求创设密切配合的心理气氛,建立师生和谐的、真诚的、共情的心理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对学生的表现关心、理解,但不责备、惩罚,活动中遵循心理辅导的原则,让活动过程变成心理辅导与治疗的过程。
非独立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是在具有多种角色人物的活动中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的课程。它包括学科性心理素质教育课,即在学科教学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活动性心理素质教育课,即在活动课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非独立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实质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社区、家庭、校园、班级环境。融入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等。
五、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它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精神力量,把学生作为生命体,注重形成学生的独立人格、精神风貌和精神力量,注重发展其公民意识、现代意识和思维方式及非认知因素。它要求发展个性,遵循教育的个性化原则。
2.发展性。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成长。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通过心理素质教育,激发其成长的动因,促进他们度过心理成长的各个关键时期,从而积极地面对成长中的各种挑战,实现最佳的发展。
3.感悟性。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决定了心理素质教育的任何教育结果都要在学生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迹。这种教育结果的获得,要靠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对活动、事实、经验等去体验、感悟,而不是教师谆谆教导。
篇7
关键词: 港台 内地 班级心理辅导
一、引言
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目标。一般说来,同一年龄层次的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基本上处在同一层面。他们在智力、人格的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大体呈现出普遍性和规律性。这是团体心理辅导的基础。
就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人员配置情况而言,人数常控制在十人左右的团体心理辅导形式,显然不能及时满足同龄学生的大量心理需求,班级心理辅导形式便应运而生。吴丽娟(1985)指出“学校班级辅导是我国的特色,是以团体辅导的模式运用在班级”[1]。因此,可以通过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的整体发展。在我国的具体国情下,这样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对于普及心理常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防止因缺少关怀、引导而发生的心理不适应、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它的特殊功能,是其他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载体所难以替代的。
二、港台地区的研究
台湾地区的心理辅导运动始于1954年。自1982年开始,台湾师大、彰化师大等高校成立了几个“心理辅导咨询中心”,分片负责学生的咨询心理辅导教育,培训中学的心理辅导队伍,并在具体操作上给予指导。在台湾教育厅的主持下,还编了《团体心理辅导手册》、《高中生团体心理辅导手册》等实用性操作指南,具体指导中学的心理辅导工作。
可贵的是,台湾地区的团体心理辅导在学习西方国家的基础上既有学习,又有创新,他们将团体的规模扩大到班级,在班级中再分成一个个小的团体,通过班级心理辅导的实施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将班级中的团体心理辅导教育作为学校整体心理辅导中的一个重点。此外,他们还参考美国学校心理的理论架构,尝试将团体的心理辅导与团体的治疗有机结合起来,将临床心理学引进校园,确定一种“学校临床心理师”的模式,一方面面对学校各种对象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协助学校处理一些校园危机,如自我伤害,校园冲突等,这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工作[2]。
香港地区的心理辅导在使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上,也做了一些实质性的探索。在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方面,香港着重探索在班级开展团体心理辅导。香港地区的学校心理辅导开始于70年代初期,最初的工作完全由班主任策划和推行,后来逐渐得到专门负责家庭与儿童福利的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的帮助。目前,班主任仍是心理辅导教育的骨干力量。这样的发展对于中学进行班级心理辅导的普及有很大帮助,但是这样的辅导人员心理学专业素质较难掌控,需要不断发展和探讨。目前,这种模式对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框架的形成仍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中国内地的研究
我国大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北京、上海、湖北、江苏、辽宁等地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试点与实践工作。主要形式有:建立心理辅导室,针对学生的一些个别问题开展咨询与辅导;少数试点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排入课表;大多数是结合班级,在团队活动时间进行。由于贯穿了新的教育理念,心理健康教育课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
上海是中国内地最早在中小学开展心理辅导的地区,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方面的实践探索走在全国的前列。他们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其中在高中生团体心理辅导方面开展了一些课题研究,形成了论文、研究报告等成果形式。如2000年上海教科院普教所的吴增强发表了《班级心理辅导——着眼于同辈群体资源的开发》一文,就心理辅导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做了研究,比较系统地对“班级心理辅导”与“班级主题班会”、与“团体辅导”进行了概念上的区分,介绍了班级心理辅导的特点,班级心理辅导的理论依据,辅导的形式等[3]。这些研究极大地推动了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
新世纪,出现了大量与心理辅导在中小学的应用相关的著作,使得此方面的研究达到了从未有过的繁荣景象。钟志农的《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操作要领》对于现在中小学较为常用的辅导形式进行了辩证的论述,认为心理辅导应将理念放在第一位。他认为理念是班级团体辅导的灵魂,班级团体辅导的价值及其深刻性主要就是体现在辅导理念上。他认为,心理辅导课的设计应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创新精神,需要有很鲜明的层次感和连续性,这样才能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4]。鞠玉翠撰写的《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论述了心理辅导方法和教育途径,认为心理辅导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施、班级活动与管理实施、心理辅导活动课和专门的心理辅导实施,这样有利于在班级中形成互相尊重、接纳、合作的气氛,从而对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5]。
港台地区在心理辅导教育起步较早,在团体心理辅导方面的探索逐步展开,他们在向西方学习的同时,结合了本地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使之更加本土化。由于港台地区与祖国大陆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因此,港台地区的成功经验对起步相对较晚的大陆心理辅导教育来说,具有更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吴丽娟.理情教育课程设计[M].台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2]舒敏熠.高中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初探[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16).
[3]吴增强.班级心理辅导-着眼于同辈群体资源的开发[J].思想·理论·教育,2000(11).
篇8
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在我国是个新生事物,作为一名心理教师,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深感课堂调控是个棘手的问题,查阅了相关资料并结合自己的反思后,现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粗浅的论述。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堂遇到的问题和原因
(一)课堂上遇到的问题
1.秩序略显混乱。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定位是活动课程,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参与获得心理上的成长,而不像一般的学科教学是为了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因此课堂氛围比较自由民主。这使有的学生认为自由就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在课堂上随意说话、插嘴,不认真听别人的发言,甚至还有的学生在心理课上做其他作业,课堂秩序有些乱。
2.气氛活跃,难以控制。初中生的课业负担已经很重,心理课没有学习上的压力,学生非常放松,畅所欲言。有时候会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气氛热烈,声音响亮,心理教师需要下大力气才能让氛围冷却一些。
3.讨论偏离主题。心理课以学生参与、教师引导为主,会有讨论环节来让学生分享感受和体会。我基本都是让学生分组讨论,但有时在讲台附近觉得他们讨论得很投入,走近一听却发现和要谈的主题没什么关系。
4.活动体验不深。心理课注重课堂情境的营造,让学生从切身的活动体验来感受、成长,因此有时会设计一些活动。这些活动有的是为了调动气氛,有的是为特定的主题服务,但学生往往只停留在“有趣”上,没有意识到活动的价值,没有思考相关主题。
(二)出现管理失控的原因
1.心理健康教育课自身的规律特点。心理课是活动课,注重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不鼓励学生老老实实地坐在那里听讲,而是鼓励学生参与、动起来,说出想说的话,气氛相对宽松活泼,因此容易出现管理失控。
2.教师重气氛轻管理,经验不足。大多数心理教师在课上首先考虑的是良好的师生互动,让学生愿意参与,对他们违反纪律的情况比较宽容。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课尚未形成规范,可供借鉴的经验有限,任教心理课的教师大多没有经验,在面对不断出现的状况时感到无从下手。
3.学生观念有偏差。有些学生认为心理课是副科,不重视,因此在课上的态度不够端正。心理课以活动为主,这使有的学生认为心理课很自由,可以随便说话、开小差;还有的学生觉得心理课就是玩。这些看法会影响学生的行为,使得他们在课上不投入不配合,影响教学效果,也带来课堂调控的问题。
二、课堂调控的必要性
课堂调控指教师敏锐感觉和准确判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能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虽然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专业特点,但也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必然要遵循课堂教学和管理的规律,要保障一定的教学秩序。“教学秩序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基本前提条件,无论是学科教师还是新设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教师首先面对的就是教学秩序问题,包括课堂纪律的管理、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和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教学秩序维持与促进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效率,关系到教学任务的完成。”
钟志农(2007)也说过,只要是课堂就需要课堂管理,课堂管理需要能力和技巧。心理教师首先是一个教师,先把教师做好了,才能当好一个会上心理辅导课的心理教师。
三、关于课堂调控的建议
(一)从其他学科学习课堂调控,注重教学能力的训练
1.加强课堂语言表达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要求,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基本功和教育素养。课堂教学语言要生动精彩,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同时还要注意语言的深入浅出、思路清晰。心理教师在课上不能过多地堆砌术语,针对中小学生可重点介绍一些常用的重点概念,其余的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
2.明确教学目标,控制好时间与节奏。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课程设计要合理,不要在某一个环节上耽误太多时间。不能因为学生投入、高兴,就做好几个与主题没有太大关联的活动。要时刻铭记任何一个环节都必须为教学目标服务,而不只是让学生满意。
3.及时反馈调控。要遵循及时反馈的原则,一旦学生出现违反纪律、不配合的行为要及时指出并制止。使学生及时明白什么样是可以的、什么样是不被允许的,防患于未然比纪律非常混乱之后再纠正要省力气,效果也更好。
4.提高专业素养,更新教育理念。在一线教学岗位的教师工作繁重,往往没有很多的精力来学习专业理论文献。任何行为包括教学行为想做得出色必然要有相应的理论作支撑,教师要自觉地提高自己。不仅要学习心理专业的内容,还要学习教育学方面的内容,打下深厚的理论根基,拓宽视野,才能在教学上走得更远更久。
(二)尊重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规律
1.理清辅导理念和设计思路,备课充分。心理课首先要理清辅导理念,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环节,完成教学目标。与其他学科教学不同的是,心理课的理念不是一节课要教会学生多少文化知识,而是学生是否有所收获感悟,塑造的是学生的心灵,给学生提供一种氛围让他们能自由地表达、发展自己。在备课上也要认真准备,预想到学生可能会有的反应,这样在课堂上才会有备无患。
2.订立契约,增加课堂和课后的要求。心理课堂上调控困难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的观念有偏差,不认真不端正,因此有必要在课堂上订立契约。订立契约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正式开始课堂内容前约定要达到的行为标准,如认真倾听他人发言、不打断别人、保密原则等。初中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心智能力已经比较完善,教师可以给他们布置“心理日记”,既能了解学生近期的心理状况,又能让他们对心理课重视起来。
3.注重引导。其实,在一节课上教师的调控无处不在,当发现学生的表现偏离预定主题时,就需要及时地引导回来。如在小组讨论、学生发言时,如果学生的回答与主题无关,教师要及时明确地给予回应,让学生明白这样是不恰当的;当学生表现得很好时,及时给予鼓励,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形成规范并自觉遵守。
课堂教学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们辛勤的努力和不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新生学科也必然会经历这些,我们应有信心能做得更好。希望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关注,营造出沙盘中“安全和受保护的空间”,师生、生生之间彼此坦诚、信任地相待。
参考文献:
[1]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13,369.
[2]黄涤新.部分师范生课堂教学素质缺欠的调查与思考[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党报,2000,13(3),59-61.
[3]张大均,郭成主编.教学心理学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18.
[4]李爱华,蔡志吉.浅谈课堂教学的调控[J].山東教育学院学报,1996,(54):74-76.
篇9
一、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优化课程结构
教育现代化从课程目标看是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从课程结构看又是符合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及学生发展三大要素的动态平衡。过去,我们的教育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整个课程体系基本上是分科教学大纲,说到底只是知识技能大纲。对知识技能的训练有一套明确、严格的保证体系,而对能力的发展,尤其是情感、意志、个性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却提法模糊且无明确的保证体系。这种运用淘汰机制选择人的教育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根除这一弊端是发展现代素质教育的关键。而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正是弥补了传统课程体系的这种不足,优化了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
(1)把心理教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作为其有机构成部分,完善了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体系。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要转化为广大师生的教育行为,最终必须体现在课程结构之中,贯彻到教材之中。因此,落实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是要在课程建设上有新的突破,也就是把心理教育课程列入课程计划之中。
(2)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为学科课程的协同发展提供了中介和桥梁。心理素质是德智体美劳各育的结合点,学生各学科素质的培养取决于他们心理品质及能力发展的程度。引人心理教育,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调控能力,提高学习质量,获得主动发展,又可以达成师生的默契配合,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创造最佳教育效果。
(3)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整体发展贯穿了总纲。心理教育的实施使原先不受重视或被取消的活动课程成为培养学生心理品质、发展能力的重要阵地,从而提高了活动课程的实际效果,保证学科课程的有效延伸。
二、落实大德育观的要求,发挥独特功能
《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规定:“初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进行公民的良好道德品质教育,健康心理素质教育、法律意识教育、社会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使他们对社会的发展方向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能够有正确的认识,逐步树立起社会责任感。”这一规定从大德育观的层面对德育课程提出了心理素质教育的要求,即德育必须包括政治品德、思想品德、伦理品德、心理品质等四方面的内容。我们不妨分析一下课程标准及教材,不难发现初一年级《思想政治》课程正是符合上述规定的要求,即是从大德育观的角度出发,采用德育的视野和思维方法,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从而建构一门强调学生道德和心理品质形成的心理教育课程。这一实践表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德育与心理教育以“育人”的总目标和基本职能为基础进行了有机结合。这种结合,是一种交叉关系,在交叉关系中充分发挥二者在育人活动中各自的独特作用。
(1)心理教育有助于教师的学生观的转变,有利于德育模式的更新。心理教育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移情性”学生观,调动情感的力量去引导学生自己解决自身的思想品德问题和心理障碍,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而教师学生观的转变必将会促进德育模式的更新,摒弃德育灌输化的倾向,势必改变许多学生德育成绩与实际道德认知水平、能力相距很大甚至相反的状况。
(2)德育课程为心理教育课程化提供准确的学科定位。过去,心理教育缺乏系统性,没有保证实施的支持系统。心理教育在口头上是重要的,实际上却被削弱或取消,使得心理教育得不到落实。从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看,智、体、美、劳四育虽然渗透心理教育的内容,但难以与心理教育课程实现全面融洽,而大德育视野则能融人心理教育的内容,使心理教育作为德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心理教育的课程化。
(3)心理教育旨在完善人格,填补了德育目标的空白地带,促进“全人”教育的实现。以往学校德育关注的是社会对个人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规范方面的要求,而对学生心理生活的协调不够重视。因而,学生即使较充分地接受德育的影响,也不一定就能成为具有完美个性的人。而心理教育的引入,以塑造完善人格为目标,引导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精神和创新意识,填补了德育目标的空白。使学生不仅会在较高层次上实现正确的价值定向,还会在一些“低层次”上懂得适应社会生活的做人本领,从而实现“全人”教育对完美个性的要求。
(4)德育实践为心理健康教育创造了条件,拓展了心理教育的培育途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心理教育中创造条件和利用时机锻炼学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磨炼意志品质,从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过程。德育实践不仅能考验学生的道德水平、法律意识及思想境界,还能从学生的道德评价与选择的矛盾冲突中锻炼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
(5)心理教育为道德内化提供了承载体,扩大了德育的整体效应。毋庸置疑,德育的成效取决于道德内化的程度,而道德内化的程度又取决于学生对德育影响的心理悦纳程度。只有通过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心态,在学生心理悦纳的基础上,加强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的整体效应才能得到扩大,真正发挥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三、把握心理教育课程的实质,深化实施效果
中学心理教育课程实施以来,以其独特新颖富有实效的特点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但也不可否认存在着流于形式的现象,还未能充分发挥德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的特殊功能,甚至存在心理教育德育化、心理教育课程一般化的倾向。那么,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呢?笔者认为:其根源在于没有切实把握心理教育课程的实质。要探究心理教育课程的实质,我们不妨把心理教育课程同一般学科课程、心理学课程作一番比较。比较鉴别之后答案即显而易见了。一般学科课程的科学性是由与之相对应的科学体系为支持基础的,其真理性有普遍的社会承认及科学的权威性作基础,其任务就是要求学生掌握较系统的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其中,心理学课程以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为任务,为学生今后更深入系统地学习心理学或相关科学奠定了基础。而中学心理教育课程是一种隐含于社会生活之中的科学知识,其目的是探索青少年自身生活和成长中的种种现象,以及满足他们形成健康心理的各种需要;它以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诸多学科为依据;其教学内容并非是这些学科的直接结论和理论体系,而是经过处理的比较浅显实际、生活化的阐述和分析,它并非要求学生通晓这些学科,而是利用有关知识维护、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因此,心理教育课程的实施效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主观体验,即学生通过生活经验与课程内容的相似性联系来认同和接受它。倘若我们将它定位于一般的学科课程,其直接后果就是给学生额外增加了一门新的社会科学课程,无疑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鉴于上述对中学生心理教育课程实质的分析,在考察课程设计和反思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以下思考:
(1)深入研究课程标准,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初一年级《思想政治》的具体内容涉及面较广,程度比较浅,其目的是让学生能科学地认识自身的心理,并能掌握一些应付刺激、明确感受、澄清困惑、解决问题的技能去主动适应生活,从而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因此,在教学目标上就不宜直接采用学科教学中“识记”,、“理解”和“运用”这一类的基本要求,而应该是教学方式、方法方面的特殊性提示和要求,帮助任课老师摆脱按学科课程的既定模式来组织教学所陷入的困境。这就意味着在课堂模式上必须打破传统常规,采用一种以体验性学习为主的模式,进行开放性、活动式的教学。通过角色扮演、情景体验、经验分享、谈话沟通、行为训练等,在师生共同参与中引发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施加积极影响。
篇10
【关键词】山区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教学改革
山区中职学校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普遍偏低,学生难教难管的现象十分突出。为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树立信心,克服厌学情绪,学好知识和技能,掌握谋生和创业的本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学校根据学生心理素质现状,经过近三年的积极努力,探索教学内容适用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过程岗位化和评价方式过程化的“四化”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 山区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
山区中职校学生主要来自农村贫困家庭、单亲家庭,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大部分学生心理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地制约着学生学业的完成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
通过对600名(2014级、2015级各300名)中职生进行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如下:
有74%的学生心理适应能力一般,在一些事情上会存在心理困扰,独立生活能力相对较弱,3%心理适应能力差,对社会变化和生活的挫折很不适应;
有33.30%的学生自信心偏低,他们智力虽不低,但学习动力不足,心态消极,14.90%自信心较低,37.90%存在自卑倾向,究其原因主要是源于缺泛对自已能力的正确认识和长期以来学业弱势所致;
有41.00%的学生目标意识一般,19.00%目标意识较低,4.00%的目标意识很底,目标意识不强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职业素质的养成;
有58.40%的学生存在着一定的逆反心理,11.00%存在着严重的逆反心理,他们自我意识强,与集体、他人的协作观念差,普遍存在着人际交往困难,难以沟通,对家长的管教方式不满,对学校的管理方式不满或不适应,对老师的教育方式不满或存在抵触;
有68.63%的学生存在一定的青春焦虑,面临着感情上的困惑,在生活消费方面,有近60.00%左右的学生存在相互攀比等。
在厌学方面,有38.14%的学生存在轻微厌学情绪,42.27%存在中等程度厌学情绪,19.59%存在较严重的厌学情绪,其中50%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为父母学习,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感;
有59.60% 的学生有一定抗挫折能力,但仍存在一些不足,5.05%抗挫折能力很弱,遇到挫折就自我放弃;
有6.16%的学生在困境面前有一定应付能力,但存在一定的不足,15.79% 应付困境较差,需要加强;
有12.68%的学生竞争观念存在一定问题,26.76% 的学生逃避竞争,担心毕业后求职困难,但又不知道如何去设计未来的职业。
这些调查结果表明,山区中职生相比同龄的城市青少年而言,他们在适应、抗挫、学习、求职与对未来发展等方面有着更多的心理压力。
2 实施“四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由于山区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比较普遍,导致教学上难教难管现象十分突出,但因中职生心理的可塑性、过渡性与动荡性等特点,只要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帮助和教育,这些心理问题是能够得以纠正与调整的。近三年来为适应学生心理现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学改革上,我们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探索。
2.1 教学内容适用化
根据山区中职校学生的心理现状,按照“知识+技能+素质”三维度能力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力求适用,课程内容紧贴岗位需求,为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学得懂、用得上是教学内容确定的原则。基础知识要以“必需、够用”为度,如我校在《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日常用语100句,旅游用语200句等,在《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能说会写并能说一口标准普通话等,专业课的内容要突出学生“会做”,注重就业能力的培养,加大实训课内容,使学生看得懂、学得会、做得好。每个专业在校期间都要定期进行教学实习,每年开展十项技能竞赛,要求学生每人掌握一项基础课技能和一项专业课技能,财会和旅游服务管理专业以考证为目的制订教学计划和安排课程,《森林景观与动植物观赏》课程以会识别和介绍动植物与景观为重点安排教学内容等,各专业组装100道本专业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综合试题,学生毕业前要通过强化训练和考试加以掌握,并为全省学业测试打下基础。在教学中要紧紧联系岗位实际调整教学内容.以能力本位为出发点,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就业上岗后的实际问题。
2.2 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学方法改革是解决学生厌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对目前山区中职生来说更显得重要。我们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多变地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及分层次和微课堂教学等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灵活简单直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学生听课轻松主动。学校为每个教学班级配备了多媒体设施,要求教师制作教学课件,专业课教学尽量到实训室、进车间、下企业、进景点等。如服装专业从设计到缝纫每个生产环节都由学生自己动手做,多采用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旅游服务管理专业教师带学生到导游模拟实训室和旅游景点上课,多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旅游礼仪课教师深入到宾馆,到各个礼仪窗口开展礼仪活动,多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和现场教学法。对文化课要求贴近和服务专业,积极倡导教师采用分层次教学和微课堂教学等。各专业开发和实施活动课校本教材,教师在活动中教,学生在活动中学,消除了学生的厌学情绪,极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2.3 教学过程岗位化
教学过程岗位化,就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学过程岗位化要求,学校要求各专业教师要增加学生到企业参观与学习的机会,带领学生到相应的企业了解企业的工作过程及企业的经营情况,把课堂设在企业,聘请企业中的相关人员到学校上课和专题讲座,使大部分教学和岗位工作实现零距离对接,让学生更早的对就业岗位的工作有所了解和掌握。如我校美妆形象设计专业开学二周后就带学生到窈窕淑女参观,有三分之二的教学时间在美妆实训室和美妆形象设计公司上课,旅游服务管理专业和饭店管理专业在开学后一个月便带学生到武夷山各旅行社和酒店参观,在教学期间经常带学生到旅行社和酒店上课,房地产营销专业学生帮助房地产公司搞促销活动等。在课程设计上,聘请企业专家一起参与课程设计,把企业培训内容融入校本教材和部分使用企业培训教材,选用企业中的真实的工作过程案例进行教学,并阶段性地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教学实习,在“一元游武夷”活动期间,组织学生到各景点当义务导游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联系实际,通过模拟企业管理实践和真实的工作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强化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2.4 评价方式过程化
评价方式过程化主要是对平时学生学习情况包括出勤、上课纪律、笔记、作业、小测、提问、讨论交流等学习情况和态度进行评价并记载,成绩占终结性评价成绩70%以上。通过过程评价,可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不断获得成就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同时由于评价标准改变,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不同,使基础较差的学生看到了希望,对学习增加了兴趣,学生的学业成绩合格率明显提高,成绩不合格率在10%以内,经过参加补考均能获得相应的学分。
在实施过程评价前,由于生源文化基础较差,许多学生因受自信心和厌学等心理问题的影响,上课听不懂,坐不住,每堂课有30%以上的学生打嗑睡、玩手机或做与上课无关的事,难教难管成为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屏障。实施学习过程评价后,学生只要肯努力,都能获得相应的学分,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树立了信心,学习兴趣提高,溜生率从30%以上逐年下降到10%以内。由于过程评价把学生遵守纪律、学习态度、养成习惯、团结协作、身心素质等都列入评价体系,这对学生特别是表现较差的学生起到了很大的约束,学生的行为规范得到强化,职业道德素质明显提高,到企业后普遍表现为服从安排,爱岗敬业,有责任心,能吃苦,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同时校园内学生的文明礼仪、仪表仪容、养成习惯、环境卫生等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兴趣小组、文艺活动、球赛、演讲等课外活动丰富多彩,从而促进了平安校园的建设。
中等职业教育任重道远,要改变山区中职学生学习现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就要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更新教学理念,切实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成长规律,大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密切联系工作岗位实际,突出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改变评价方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增育学习兴趣,使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宏.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4):94-97.
[2]欧阳坤.探究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应对措施[J].新课程,2015(4):16.
[3]李天航.中职院校学生心理现状及对策――试从组织行为学角度分析研究[J].科教导刊,2015(3):163-164.
[4]张冲,孟万金,王新波.中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调查和教育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12(3):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