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艺术新论范文

时间:2023-10-09 17:11: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视艺术新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视艺术新论

篇1

电视新闻编排的原则

电视新闻的编排必须依据一定的原则。编排的原则,既是报道思想的具体体现,又是编排技巧的灵魂。因此,电视新闻编排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突出重点,导向与中央保持一致。我们的新闻不仅担负着传播信息的作用,还承担着引导舆论的功能。新闻的导向必须与中央保持一致,这就要求我们把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始终作为电视新闻编排的首要任务。因此新闻的编排要以宏观的意识,高屋建瓴之势,站在时代的高度,洞察整体形势,并通过具体编排来实现突出新闻重点的目标。

发挥整体优势,突出“三贴近”。编排新闻,既要全面,又要目的明确,有所侧重;既要注重挖掘每条新闻所蕴涵的新闻价值,又要注意各条新闻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新闻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真正成为广大群众所关注的,能为他们所了解、所掌握的新闻节目。

控制内在节奏,突出线性编排。音乐有节奏变化,电视新闻也有着内在的节奏关系。这种节奏,不仅体现于长、短新闻搭配,严肃与活泼的有机组合,整体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还体现于整档新闻中,要有几个相对间隔的小。如果整档新闻都是短、平、快的消息,会使观众感到节奏变化太快;如果都是严肃性的新闻,又会使观众觉得太吃力。因此,必须控制整档新闻的内在节奏,做到能呼应时要有呼应,能关联时要有关联,能彼此照应时要彼此照应,这样能帮助整档新闻节目做到有机相联,让观众觉得有紧有松、有张有弛。

电视新闻的编排技巧

突出重点,选好头条新闻。在电视新闻编排中,没有像样的头条,如同人没有美丽的颜面,是不会神采飞扬的。头条的作用应该能渗透到整个节目中去。头条新闻,既要求内容重要,反映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又要求能够提高观众的收看兴趣。对电视台来说,头条新闻是一档新闻节目的重中之重,反映了当天新闻的宣传方向;对观众来讲,头条新闻也影响着他们对这档新闻的收看兴趣。好的新闻编排,常常头条新闻就能从内容上、形式上、思想上、表现手法上令观众耳目一新,激发他们收看的兴趣。

编好新闻提要,写好编后语。新闻提要是为突出重大新闻,吸引观众收视而采取的一种编排技巧。新闻提要十分强调要抓住这一档新闻的重点之处,吸引人之处。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新闻提要还可以用于整档新闻的结尾之处。再次加以强调。一般的观众收看电视新闻往往比较随意。为了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新闻内容,对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有较强启迪作用的新闻,编辑往往会编写编后语。这样,既可以补充画面的不足之处,还可以揭示和深化新闻的内涵,以加深观众对新闻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扬专栏优势,用好对比新闻。有时,报纸用整版或半版左右的篇幅报道同一类内容。以突出主题,营造声势,引起观众注意。电视新闻也可以。把具有共性的若干单篇归属某一栏目之下,或同类题材或内容相近或有内在联系的新闻编排在一起,使之形成一组,并在屏幕上打出栏目名称,在一档新闻节目中形成重点。这样,几条新闻互为背景、互为补充,从而形成良好的整体优势。由于笔者工作在基层电视台,在政府中心工作宣传或从受众角度出发采写的成就报道中就非常注重运用这一手法。这样,既贴近了受众,扩大了新闻的信息量,又形成了相对重点的优势。用好对比新闻,把报道内容相对应的稿件组合在一起进行编排。这种手法常用于内容涉及古与今、中与外、正与反的新闻编排。俗话说,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对比新闻,这种内容的鲜明对比,褒贬分明,往往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实践证明,整体影响着部分,结构也制约着功能。因此,作为编辑就更需要有独到的眼光,巧妙的构思和不同寻常的创造力。

控制好内在节奏,巧用播音员出镜。作为电视新闻,首先要处理好信息与新闻条数的关系。广大观众希望在有限的新闻节目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新闻信息,而编排本身就是个集纳式的节目。没有众多的形式内容,就谈不上集纳。缺少一个品种好说些,缺少两三种就称不上好了。因为新闻种类本身就不多,所以最好什么也不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作为新闻编辑,我们也常常用短新闻的方式来扩大信息量。其次要注意庄重和谐相结合,电视新闻常以严肃的面孔与观众相见,但如果一档新闻中都是这样的冷面孔,观众的情绪得不到必要的平衡,兴趣和注意力便会减弱。综观中央台的节目,就可以发现各种体裁、内容都有表现,短消息、长消息、专栏、评论等无一不具备,简讯、国际、相关媒体的消息也都蕴涵其中,节目就显得丰富多彩,张弛有度。当然,在一档电视新闻中,不可能全是重大新闻,也不可能全是时政新闻,如何实现从重大新闻到一般新闻,或者一个组合报道到另一个组合报道的顺利过渡呢?充分利用播音员的出镜主持,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从而起到文章段落之间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新闻编排中常见的弊端

按领导职位顺序编排。照理说,新闻编排必须按照新闻本身价值的大小来决定新闻的重点。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地方都是按领导职位的顺序来排列新闻的前后顺序,长期以来,形成了约定俗成的编排方式。对观众也产生了习惯成自然的影响。事实上,按领导职位顺序进行新闻编排,违背了突出新闻重点的原则。

按倒金字塔结构编排。如果把重大的新闻全部集中在前面,把一般的新闻都往后靠,就违背了观众的心理需求。实际上,这也违背了发挥整体优势,控制内在节奏的编排原则。

死搬老框框。长期以来,许多电视台的新闻编排跳不出老框框的束缚,总是先安排时政新闻,然后依次是经济新闻、文教新闻、体育新闻等,这样编排比较呆板,一些很有价值的新闻很可能因为没有放置到醒目的位置,反而被观众所忽略。只有具备超前的见识、大胆的编排技术,才能既符合当前的形势,又能体现编辑的不同凡响之处。

篇2

关键词:新工艺;园林施工;技术;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园林施工建设也取得了非凡的成果。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出现推动了城市绿化建设的进程。为了确保园林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园林施工新工艺在管理与技术需要不断完善。

1.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含义

园林施工新工艺主要是指对旧工艺的的更新换代,主要包括:植物的种植、土壤的选择、植物的养护、园林小品等,对植物进行资源配置、调整施工材料在新工艺中得到体现。到目前为止,园林施工新工艺备受关注,在园林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很多城市都有园林施工新工艺试验成功的例子,园林新工艺在未来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将继续扮演着天使角色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2.园林施工新工艺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起初,园林施工建设只是为了满足少数人民的观赏需求,随着园林工程行业的发展壮大,园林施工已经上升到更高层次,园林施工新工艺也逐渐被大家熟知。园林新工艺景观在为人民服务的同时,技术的运用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也凸现出来,影响我国园林工程设计的进程。下面就园林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

2.1园林施工新工艺难以体现艺术创新性

创新是一切事物不断进步的源泉和动力,园林施工技术人员在新工艺运用管理上发挥着主导作用,技术人员施工前期要对园林做出相应的规划,注意建筑与景观的合理搭配,充分的体现园林景观的艺术创新效果。比如,乔木、灌木、花草等植被如何搭配合理;叶、果、花怎样栽植能体现出景观的多样性。同时,园林施工新工艺在湿地生态景观改造方面以及园林层次感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技术难题,影响了园林新工艺的艺术性,阻碍了园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2园林施工新工艺的技术难以正确应用

先进的技术与施工设备是园林施工新工艺必不可少的,但是在运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首先,在园林施工中,园林施工技术人员没有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没有能结合实际,制定出的计划不能适应当地园林施工需要,施工的各个环节没有关联性,存在脱节的现象。其次,园林施工新工艺的排水设施不够完善,一旦排水设备出现故障将严重影响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再次,园林植被没有得到最优化协调配置,在园林施工的植物品种选取与配置环节中,为使园林景观能够体现出四季感与层次感,就需要对不同的树种,以及根据树种的生长习性搭配出最合理的方案,同时需要考虑不同树种对水分、温度、阳光等的需求程度。目前,园林施工新工艺技术人员运用自己的理念制定出看似符合施工要求的方法,还无法完全解决园林施工新工艺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2.3园林建设用地紧张导致新工艺施工的局限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人口在不断增加,导致了我国城市人口居住压力非常大,然而人口密集的城市也是园林施工新工艺需求最大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园林施工新工艺也面临着很大挑战,新工艺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实践,新型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不能得到充分运用,同样影响着园林施工新工艺连续渐进的发展。

3.新型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技术

3.1坚持与城市规划相匹配,提高园林新工艺的预见性

园林施工新工艺要遵循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上进行管理实践。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应用之前必须对园林工程所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并通过现场试验勘察等科学方法检验园林新工艺应用效果,确保其在实践中应用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以新工艺在应用中选用石材为例。石材选用时要结合石材的颜色、形状、安置位置等来考虑,同时石材一定要达到安全标准,必须符合新工艺施工的质量要求和审美要求。最后还应选用与所选石材相符合的新工艺勾嵌搭接缝隙方法,并根据园林施工设计图与施工实际情况等进行新工艺使用方向的调整,全面提升园林施工新工艺管理与应用的预见性、科学实用性。园林规划主要考虑到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湿度以及人文环境,注重与城市规划相协调,新工艺施工时要体现景观的层次美感,做到融生态、文化、科学、艺术为一体的园林建设,不仅可以净化空气,同时能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陶冶情操、提高人们的文化艺术修养,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2合理优化园林施工配置,提升园林施工科学性

一般情况下,新工艺园林是在旧园林施工基础上产生的,而旧园林模式往往只注重施工的过程和结果,这样不仅会造成景观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产生浪费,而且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如何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园林新工艺施工中主要面临的难题。第一,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具有多种功能,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所以要对园林的湿地资源和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什么植被适合种植在什么区域,对水分的需求程度也要考虑进去。第二,园林施工时水、电、资源要节约利用,园林建设、植被浇灌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滴灌技术与大水漫灌技术相结合的灌溉方式最大限度的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三,注重创新精神,结合园林实际情况制定出低损耗、高产出的园林新工艺技术对策,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园林新工艺建设的不断进步。

3.3遵循园林工程施工新工艺的特有规律

在园林施工建设中,不论是旧工艺还是新工艺的应用都应该遵循其内在的发展规律。比如说在园林施工的过程中,无论我们是选择什么材料的路面,都会要求路面尽可能的整洁,安全性高,舒适度高,耐用性好等常规的要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园林施工工艺的本质规律。要完美的解决园林施工工艺的管理和技术难点就不仅要求我们要充分遵守园林施工工艺的本质规律,还要充分把握引进新工艺的方向,充分了解园林工程要完美呈现的景观效果,而且还需要充分的考虑园林工程的施工,做到科学合理的应用好园林新工艺。新工艺也不必完全迷信,应当根据园林施工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尚不成熟的地方。

4.结束语

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广泛应用是城市园林工程施工的发展趋势,不仅有利于改善植物生长和景观的效果,而且能节约有限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等。园林新工艺的实施,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实现园林工程施工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园林施工新工艺的技术和管理难点仍然制约着园林施工新工艺的运用强度和运用范围,只有不断的提升新工艺的预见性、遵循园林施工的内在规律、合理进行园林资源优化配置,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天宇.浅谈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1(5).

[2].崔久东.园林施工及其养护问题的探讨[J].北京农业,2011(12).

[3].王运旭.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分析[J].现代园艺,2011,(15):72-74.

篇3

第二届中国电视创新论坛的成功举办赢得了许多业界人士的肯定与赞许。有专家评价称这是一次中国电视寻求全面突围的战术集合,一场传统电视与新媒体合作共赢的智慧碰撞,一场展示电视精品的传媒盛典。第三届中国电视创新论坛将于明年同期举办,“电视产业链的拓展与延伸”已成为备选主题,其国际化的程度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经过自荐和业内资深人士提名,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委投票,第二届中国电视创新论坛推选出以下榜单:

一、十大最具广告投放价值的电视频道(地方卫视)

东方卫视、湖南卫视、北京卫视、山东卫视、东南卫视、安徽卫视、天津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广东卫视

评价指标为影响力(二级指标:传播平台及上星日期、覆盖人群、受众规模、收视率、市场份额、曾获奖项)、整合能力(所办大型活动、战略合作伙伴、产业链收益点)、创新能力(经营、管理、其他)、盈利能力(盈利模式、广告年度销售额、大客户)等。

二、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大型电视活动

CCTV“十大经济年度人物评选”、CCTV“感动中国”、CCTV“同一首歌”、CCTV“赢在中国”、湖南电视台“超级女声”、北京卫视“红楼梦中人”、东南卫视“东南劲爆音乐榜”、山东卫视“天使任务”、厦门广电“厦门国际马拉松赛”、重庆卫视“第一次心动”

评价指标为影响力(播出平台、收视份额、关键字搜索字条、今年是第几届)、整合能力(产业链条、衍生产品收益)、创新能力(活动及节目亮点)、盈利能力(总收入、盈利模式、广告销售额、主要赞助企业)等。

三、十大最具商业投资价值电视栏目

CCTV-10《百家讲坛》、CCTV-2《财富故事会》、CCTV-7《乡约》、东方卫视《舞林大会》、东南卫视《海峡传情》、北京卫视《天下收藏》、湖南卫视《谁是英雄》、河南卫视《武林风》、远景东方《财富中国》、长沙电视台《经营天下》

篇4

一、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发展情况

(一)广播电视艺术专业的发展概况

20世纪中叶,广播和电视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人们对广播和电视关注度的提高,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直到20世纪末,广播电视媒体已经成为了当时的主流媒体。为了进一步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我国教育部门对各大高校进行了改革,在全国各省区建立了广播电视大学,并在很多综合性的大学中开设了广播电视专业,对广播电视人才进行专业和系统的培养,从而为广播电视行业储备了大量的人才,极大地促进了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我国十分重视广播电视行业的重要作用,为了加强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在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将电影学、戏曲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并列为二级学科,统属于文学门类艺术学,这为增设广播电视专业提供了学科依据,对于我国广播电视专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后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广播电视艺术学科。大量优秀人才经过专业的学习,投入到一线的广播电视工作中,加快了广播电视业的发展。

(二)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地位的变化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将学科分为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艺术学成为学科门类,在艺术学学科门类下设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可以看出2011年的学科目录与1997年的目录有一定的区别,并未规定广播电视专业的学科级别,在规定中只提到了一级学科,这是根据十多年来,艺术和传统媒体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出的正确决断。②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如何确定广播电视学科在各学科中的定位,需要根据目前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来决定,要留有回旋的余地。这个规定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各大高校的教学改革留出了较大的发挥空间。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广播电视艺术以二级学科的形式产生,经过多年的发展,整个学科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日益成熟。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媒体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且发展十分迅速。我国已经进入了大众媒体融合发展阶段。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受到很多新兴行业的冲击,使学科发展受到技术创新的牵制,如果再继续保留其二级学科的地位,则有失当之嫌。因此,根据目前时代的发展情况,重新确立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地位十分重要。

二、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分解与重组

学科是以科学知识体系为标准进行划分的,学科是某方面的科学知识系统化的体现。而专业则需要建立在学科及组成学科的知识体系之上,学科的范围远大于专业的范围,一门学科可以包含着与学科相关的很多专业,并且包括一些跨学科的专业。所以,学科的划分既需要确定科学的研究方向,也要具有与之相关联的专业课。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新媒体技术与新兴艺术兴起,使戏剧和影视艺术形态发生了变化。为了使广播电视艺术学科在大众传媒业的新背景下获得进一步发展,应明确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学科特点,并结合学科特点和目前的教学实际情况,有效梳理学科发展的主要方向。戏剧与影视学包含戏剧、电影、电视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包括众多研究方向。其中电视艺术包括电视剧方向和记录片方向,而随着新兴网络媒体的发展,又增加了微电影方向和网络剧方向,这是适应时展需要而增设的专业方向。广播艺术主要有广播剧、广播评书、广播朗诵等方向。这些学科方向同时也可以在戏剧与影视艺术学之下设立,这些学科发展方向的交叉会影响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广播电视艺术可以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拆解,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科的专业化发展。研究生学科的研究方向十分灵活。与本科生的专业研究方向相比,研究生具有更多的自,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取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这十分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发展。为此,教育部门正在准备撤销本科生的研究方向,使其选择更加灵活,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值得期待。学科的划分并不是随意的划分,会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情况的影响,社会各个领域发生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学科设置。广播电视艺术专业改革会受到技术、体制、观念变化的影响。学科的划分要根据社会各个方面的实际变化情况进行改革,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③

三、促进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建设的策略

为了促进在大众传媒业背景下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发展,在了解学科和专业的发展情况之后,需要明确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走向,以明确学科的发展目标,使专业改革更具目的性,以更好地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需要一批有专业能力、教学素质和创新思维的教师组成新型的教师队伍。在教师队伍的构成上,要改变以前单一的全职教师进行教学的师资结构,实行以全职教师为教学骨干力量、兼职教师作为后备力量的方式,充分调动各方面具有较高教学能力的教师。专业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不仅要具备教育教学能力,还要具备科学研究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

(二)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人才的培养是学科教育的重点,为了促进学科的发展,必须明确不同阶段的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对于本科学科来说,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做到手脑并用;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学科理论进行深入挖掘,运用多方面知识,做到在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需要注意理论研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无论哪个层次的人才培养都要首先确立培养目标,根据目标制定具有学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四、大众传媒业新背景下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研究内容

第一,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对目前新形势下的学科研究和专业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为了很好地促进学科的发展,需要正视老问题和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式。第二,渠道研究。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新媒体发展十分迅速,影响了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的发展。很多传统媒体不得不改变传播渠道,除了以一些传统的形式存在之外,也在寻找其他渠道,为这些传统媒体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④为了更好地促进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发展,需要深入研究这些新的渠道,以掌握实际情况。第三,内容研究。广播电视艺术是通过音频、视频的形式进行信息的传播。观众对于电视广播的认识都是从这些音频和视频中获得的,所以对于内容的把控十分重要。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应研究传播内容的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以引领人们积极地思考生活、感悟人生,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第四,作者研究。传统媒体中的文章都是由专业工作人员和作者撰写与编辑的,对于文章内容有着严格的审核程序和发行标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广播、电视媒体不断地拓宽作者的渠道,也开始选用业余作者的文章,这使我国广播和电视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在内容上更贴近观众的品位,从而有助于吸引观众。第五,受众研究。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新媒体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种变化使人们对于艺术的欣赏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通过有效的引导实现对于观众艺术欣赏方式和欣赏内容的控制,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是接下来需要研究的话题。⑤第六,管理研究。广播电视艺术的传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在这个传播过程中,要把握传播者、传播内容、接受者等几方面的要素。传播者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播者要有效把握传播过程中的各个因素,使广播电视艺术创作方式更加多元化。

五、结语

在大众传媒业的新背景下,各媒体都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各媒体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积极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发展是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基础。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要想取得较好的发展,需要在深入了解大众传媒的大背景下,明确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科教育的实际情况,有效地梳理学科发展的主要方向,从而正确把握广播与电视艺术学学科的走向,明确学科的发展目标,以更好地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作者:赵磊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注释:

①赵正阳,郭晓.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新论[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10):131-136.

②庚钟银.大众传媒业新背景下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走向[J].艺术教育,2015(4):18-21.

③郭晓,高薪茹,张斐然.艺术传媒、融合互通——中国广播电视艺术学科建设扫描[J].艺术教育,2015(4):6-17.

篇5

在此背景下,本文以BTV-3午间时段《法治进行时》为例,剖析该栏目在娱乐大潮中如何坚守法制节目的严肃性,同时又能保持高收视率;剖析栏目在探索电视法制节目新闻化发展进程中贡献的积极力量,以期能对其他类节目的发展有所借鉴。

关键词:法制新闻 娱乐化 新闻化 法治进行时

一、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的兴起

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的出现、发展和繁荣与中国社会的法治进程紧密相连。电视法制节目最初是随着改革开放、社会发展和思想解放的潮流应运而生。

历经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和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和人们思想进入了一个空前活跃期,各类外来思潮纷纷涌入。人们在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腾飞、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快速发展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困惑,加上“先富”人群与“后富”人群客观上的不均衡发展,社会冲突愈加凸显,并随时可能引发违法或犯罪行为,这也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1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第一个涉及法制题材的电视节目《观察与思考》应运而生,这档节目的宗旨在于调查、介绍、研究、剖析人们当时关心的问题、人物、现象,内容涉及当时社会中的各方面,其中涉及法制的部分,正是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的奠基石。但《观察与思考》只是一个具有舆论监督性质的新闻评论类栏目,还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电视法制栏目。

建国后,我国法制宣传教育一度中断,重新引起了人们对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视。在中央的号召下,1985年6月,“一五”普法工作正式启动,、司法部、总政治部等中央各相关部门都要求报纸、广播、电视、电台把普法工作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后我国的普法进程再也没有中断。而我国第一个专业的电视法制节目《法律与道德》就是在普法的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在这之后,我国的电视法制节目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法治进行时》也是其中之一。

二、《法治进行时》的诞生与改革

《法治进行时》栏目于1999年12月27日开播,最初是15分钟的节目,每周一、三、五首播,二、四、六重播,节目播出后收视率稳步上升,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02年初,北京电视台对《法治进行时》进行整合、更新,实现了日播的转变,并将时间延长至30分钟。整合之后的节目由资讯和专题两个部分组成,资讯部分采用动态性报道,满足受众对于日播类栏目时效性诉求;专题部分则每天设置不同的版块。改版后的《法治进行时》,资讯以及七天不同的专题几乎囊括了法制节目最典型的几大类别,可以说是“大而全”的一档法制栏目。但是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要想做大做强,必须突出栏目的个性和特点, 2008年《法治进行时》再度改版。这一次的改版动作更大。第一,增加了播出时间,包括打通的栏目《现场说法》在内,每天节目时长65分钟。第二,衍生子栏目《大家说法》。11点半到11点55分是《现场说法》,这也是北京电视台第一档采用栏目剧方式制作的栏目;12点到12点20分播出《法治进行时》,以独特的新闻视角、第一时间的现场报道以及真实、鲜活的法治案例独树一帜,成为北京地区收视率最高的栏目;12点20分到12点40分是全新推出的一档法制新闻专题节目《大家说法》,旨在对法治事件进行深度剖析和提出警示,是对《法治进行时》报道内容的补充。用纪实的手法跟踪当事人亲历法治事件的过程,把观众带进当事人最生活化的状态当中,从而达到栏目普法、守法、用法和参与法律构建的目的。

2010年,BTV科教频道以“点亮智慧人生”作为整个频道的核心理念,集合法治、科教、健康、人文栏目,汇集最尖端的科学技术和最先进的文明成果,并成功打造了以《法治进行时》为依托的午间法治时段。

三、栏目的特点总结

为保持栏目的生机和活力,《法治进行时》经历多次改版,但在每一阶段,它始终秉承栏目风格,成为受众认可度极高的大品牌。撒贝宁说“《法治进行时》的魅力在于它的真实、速度、动态和自始至终的亲和力,这样的元素组合让《法治进行时》在法治的概念和媒体的传播之间建立起了一种令人满意的和谐关系。”2这段话也让我们看到了《法治进行时》的一些特点。

首先是节目内容的纪录性和及时性。《法治进行时》重点报道正在发生的事件,真实地纪录矛盾和纠纷,并为受众做出法理上的解释,重视案件报道的及时性和预警性。另外一个特点是贴近百姓,体现服务性。栏目定位于民生新闻,所选取的题材都是北京老百姓身边的法制事件,尤其关注最广大的底层百姓生活:“这个城市里的老百姓关心的我们就反映,服务百姓,反映百姓的生活,取悦他们。同样一个题材,如果专家感兴趣,百姓不感兴趣我们不做;同样一个内容,如果专家能听懂,百姓听不懂我们也不这么说。所以只要找不到百姓的视角我们宁肯放弃。”3现在的法制类电视节目遍地开花,但大多数都存在着对刑事案件报道比重远高于民事案件的报道。《法治进行时》另辟蹊径,对刑事大案要案给予关注的同时,更加注重有教育和普法宣传意义的民事案件,哪怕只是一起“”。因此,在初创时,有人说《法治进行时》有点“俗”,而这正是这档栏目的追求所在,若为“阳春白雪”,则必“曲高和寡”,服务和贴近又从何谈起?

栏目的第三个特点是有述有评,在每条新闻案件之后,主持人都会对案件加以点评,或是提示,或是法理阐释,这也与一般的法制新闻资讯节目相区别。

以2011年11月4号的节目为例,在第一条消息中,栏目以民警提示的形式向公众告知了假冒伪劣洗浴产品的危害,在这条消息之后,主持人点评中指出,“进货不能只看价格,不问质量,否则,这些洗浴中心就会成为假货的集散地;更为重要的是,如果连消费者的身心健康都得不到保证,这样的买卖又怎么能做大、做强呢?”同时,由于洗浴用品关系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为避免引起公众恐慌,主持人在对这个问题简要点评之后,告诉公众目前这些假冒伪劣商品并未进入超市,在那里可放心购买,以此打消公众的疑虑。这样,节目不仅对不法事件进行了曝光,而且更重要的是做到了“帮忙不添乱”,这也是节目能够长期得到公安部门支持的原因之一。这种内容报道加主持人点评的形式已经成为《法治进行时》节目的一大特色。

四、纵横对比 独具匠心

首先对《法治进行时》与其他频道同类节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法治进行时》与中央电视台《法治在线》栏目有异曲同工之处,两档栏目都在进行着电视法制节目的新闻化探索,尽量向受众报道“第一现场”,――即用镜头说话,尽可能少地进行人为的干预和引导。这类节目的魅力不在于对案件曲折离奇的解读,而在报道的过程本身。“叙述者用一种与观看者同步的叙事方法, 提供一种限制性信息流动, 增加了节目现场的紧张感、开放性, 同时也强化了观众的参与感、现场感。许多节目都创造了一种‘直播’的感觉,让观众在进行状态中获得对案件的动态认知。这种叙事形态, 在一定程度上说,强化了节目的‘可视性’,也刺激了观众的参与性。”4

与《法治在线》不同的是,《法治进行时》在坚持“内容为王”、保持栏目纪实性与接近性、增强新闻性的同时,对于一些特殊的案件,会在其衍生栏目《大家说法》中进行深度剖析和提出警示,作为对《法治进行时》报道内容的补充。另外,由于资源调度能力的差异,《法治进行时》不可能像《法治在线》一样报道全国各地的法制信息,而是立足于本土新闻优势,打造地方电视法制节目品牌,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其次,将同一频道的不同节目进行对比。BTV科教频道在成功打造《法治进行时》这一法制资讯节目之外,在该栏目播出前后的时间段内分别开通《现场说法》、《大家说法》两档栏目。

《现场说法》是一档演员表演的栏目剧。节目取材于真实事件,运用法律的视角,通过演员的表演,采用短剧加律师点评的方式,讲述真实发生的法治事件,解析事件中的法律要点。5

《大家说法》是从《法治进行时》节目衍生出来的一档法治新闻专题栏目,旨在对法治事件进行深度刨析和提出警示,是对《法治进行时》报道内容的补充。在《大家说法》栏目中,我们将用纪实的手法跟踪当事人亲历法治事件的过程,把观众带进当事人最生活化的状态当中,从而达到栏目普法、守法、用法和参与法律构建的目的。6

从上述三档栏目的对比可以发现,BTV科教频道在打造电视法制节目整体化运作中的独具匠心。三档节目在内容上相互依托,形式上却各取所长,分别从法治资讯类、法制专题类和法制栏目剧方面入手并获得成功――三档栏目在BTV的收视率一直稳居前列。

五、栏目成功的要素分析

除了定位的明确和科教频道提供的良好平台,《法治进行时》的最大优势是拥有独家资源。在2006年的中国电视栏目创新论坛上,副制片人王勇发表主题演讲,指出:“《法制进行时》是不可复制的,不可复制的是资源,而不是形式。”7长期保持与政法部门特别是警方的深度合作,这就是独家优势。

《法治进行时》之所以成功,还与节目自始至终的“品牌烙印”密不可分。这种品牌烙印,既包括节目版块设置和播出时间的相对固定,也包括受众对节目主持人的认可程度。《法治进行时》的主持人一直努力突出现场主持,特别是大案、要案的侦破,主持人一定努力在现场完成,这一点对栏目的风格形成起到了良好的作用。8徐滔,作为元老级的主持人,已经成了《法治进行时》的品牌形象代言人,只要提起徐滔,大家就会想到这个节目。这就是品牌效应。

在电视法制节目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些法制节目过度依赖对“三俗”(低俗、庸俗、媚俗)和“三色”(黄情、红色血腥、灰色变态)的报道,不断以喧嚣刺激受众眼球,甚至采用黄色小报的风格来报道严肃的法制事件。这与《法治进行时》所追求的品质格格不入。徐滔在回答网友反映的“法制节目越来越悬疑,但却说不出到底是怎么回事”这类问题时,说“法制节目的发展应该是越来越健康、越来越良性。最开始大家追求感官的刺激等等,但是久而久之,你会发现你不愿意天天看到这样的镜头和场景,谁都渴望阳光和温暖,于是现在全国的法制栏目越来越多样化。我觉得现在在全国的法制节目里,法制的含量越来越高。”9

这表明了《法治进行时》的立场:对刑事案件的报道,坚持负面案件正面做,以避恶扬善为目的,不猎奇、不血腥。对于民事纠纷,则立足于客观报道、促进矛盾和纠纷的解决。记者在整个报道过程中只是以第三人的角度客观介绍案件的来龙去脉,而在内容之后,主持人的点评也只是为避免日后出现类似的纠纷而做出的善意提示,与案情本身无关,这也体现了《法治进行时》栏目在新闻化探索中对客观性的坚持。

《法治进行时》在娱乐大潮中探索出了一条法制节目新闻化的路子,既真实纪录了案情的动情细节,又很好的处理了与格调健康的关系;既有新闻消息的时效性,又兼具新闻评论的指导性;在纪录、剪辑的过程中,同期声、解说词以及背景音响等电视手段的应用上也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但仍有不足。比如在打造通栏节目的过程中存在着内容重复的问题。尤其在《大家说法》中以专题形式出现的一些节目,往往与前一时段的播出内容多处重合。以2011年11月5号“老人买古董,遭遇连环计”这则新闻,在《大家说法》中近三分之一的内容都是前一时段《法治进行时》的原段转述,背景信息挖掘不足,也没有新的角度切入,导致节目的观赏性大打折扣。

但是正如徐滔所说,中国的电视法制节目摆脱泛娱乐化倾向,提高法制含量是必然趋势,真正成为推动正处在艰难转型时期的中国进入法治社会的一种媒介力量。

参考文献:

[1]游洁,郑蔚.电视法制节目新论[J].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

[2]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法制节目委员会编.见证中国法治进程2[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3]徐滔.徐滔进行时[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

[4]李良荣等.当代西方新闻媒体[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注释:

1 尹鸿 《“第一现场”:法制电视节目的新闻化探索――以中央电视台为例》,载《现代传播》2008年第3期

2 撒贝宁对《徐滔进行时》(《法治进行时》十周年献礼作品)的评论

3 北京电视台《法治进行时》栏目主编国培源――《电视法制节目的选题策划》

4 尹鸿 《“第一现场”:法制电视节目的新闻化探索――以中央电视台为例》,载《现代传播》2008年第3期

5 BTV空间――现场说法http://.cn/page/podcast/xcsf

6 BTV空间――大家说法http://.cn/page/podcast/djsf

7 王勇 《栏目的制作和创新》,2006年的中国电视栏目创新论坛主题演讲

篇6

关键词: 《梨园春》 文化传承功能 传承内容 传承方式

《梨园春》栏目是河南电视台在1994年开播的一个以河南地方戏为主的电视晚会栏目。十多年来,它以创新的理念、优秀的艺术、独特的魅力在中国创造了一个神话。1999年3月全面改版后的栏目焕发出新的活力,在全国同类栏目普遍处于低潮的环境中,经过不断论证和实践,终于摸索出一条现代电视手段和河南传统戏曲有机结合的道路,尤其是戏迷擂台赛的设置,充分调动起戏迷观众参与节目的积极性,也使栏目收视率不断攀升。改版第一年平均收视率稳步上升到河南卫视播出节目的第一位达14.26%;2000年至今平均收视率保持在18.6%,最高达35.7%,受到领导、专家和观众的普遍好评,成为河南卫视的一个名牌栏目,对繁荣电视文化事业,推动河南戏曲的发展,以及弘扬民族文化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豫剧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仅次于京剧,居各地方剧种之首。《梨园春》以豫剧为栏目内容,表现形式丰富多样,自开播以来,广受观众的欢迎,特别是河南观众。豫剧是河南文化的重要表征,是最具地方特色、蕴含丰富意义的文化符号。本文主要从文化传承的内容和方式两个方面对《梨园春》的文化传承功能进行探讨,既是对此栏目的肯定,又是对豫剧这一地方文化的赞赏。

一、传承内容丰富,弘扬积淀文化

(一)传承历史文化

豫剧的传统剧目有1000多个,其中很大一部分取自于历史故事、小说和演义。比如,杨家将戏、岳家将戏、包公戏、三国戏等。历史故事以戏曲为平台得以重现,使历史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在《梨园春》栏目中,不少人演唱《花木兰》中《谁说女子不如男》唱段: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在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恁要不相信啊,请往那身上看,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千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连啊,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

说起豫剧,也许大多数人听过这个名段。古时的女子大多数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唱段,打破了男尊女卑的历史情境,女性角色更加突出,这就为整个历史的思考提供了观点价值。同时,这也从某些侧面反映出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摧残,自由意识往往由压迫而生,女性的反抗意识已崭露头角。

清晰的故事已经在历史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无数模糊或真实的人物、行为或思想结合体的再现。《梨园春》栏目为受众提供了这样一个公共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大家冷静地思考豫剧文化,也使得历史文化以记忆或存贮的方式传承下来。

(二)传承民俗文化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感情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梨园春》栏目中,不但有很大一部分唱段是描写古代婚姻、爱情、伦理道德的戏,而且有在之后出现的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如《朝阳沟》、《小二黑结婚》、《人欢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试夫》、《苹果,红了》。

从民俗事象的服饰、饮食、房屋、交通工具、婚恋,到深层心理的祈佛求神、人畜平安、生命轮回,无不在节目的唱段中得以集中体现。另外,民俗活动本身就是当时当地文化的收集、整理、传承过程,《梨园春》栏目使得在民俗文化产生传承的“二维”效应,即民俗活动本身和《梨园春》的双重传承场域使得历史在现更加真实,更增加了受众的记忆码。

(三)传承艺术文化

《梨园春》于河南电视台每周日晚播出,戏迷擂台赛令人惊心动魄,擂主和参赛者们唱功高超、技艺非凡。栏目开播以来,较以往早期的豫剧表演,其有了固定的剧场,舞台装置也较为先进,为豫剧发扬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豫剧一向以唱见长,在剧情的节骨眼上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口语化,一般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易为听众听清,显示出特有的艺术魅力。豫剧的风格首先是富有激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善于表演大气磅礴的大场面戏,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其次是地方特色浓郁,质朴通俗、本色自然,紧贴老百姓的生活;再次是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人物性格大棱大角。在电视栏目中演义豫剧,使得艺术更加贴近大众,它以荧屏的形式记录下来,更加有利于艺术的传承与发扬。

二、传承方式多样,立足文化传承

(一)节目形式多样

自开播以来,《梨园春》一直秉承形式丰富多样和与时俱进的风格,栏目的收视率居高不下,也传承和创新了豫剧文化。戏迷擂台赛的设置,极大地调动了戏迷观众参与节目的积极性;连续十年成功直播河南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受众在春节的欢庆中也中感受到豫剧的美妙;栏目先后两次赴宝岛台湾慰问演出,勾起台湾同胞的思乡情怀;赴澳大利亚演出,《梨园春》第一次走出国门,发扬中国文化;南美巡演,在当地掀起了河南热、中国热;《擂台紧急风》,是品牌的继承与创新;,“十年擂主争霸赛”,再次掀起戏迷擂台赛的高超;2011年,“花儿朵朵开”、“梨园一家亲”、“戏出名门”等一亮相,又成为一大亮点。节目方式的多样化,当然为豫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电视与网络结合

科技日新月异,《梨园春》也绝不落后,除了电视节目形式的多样化外,它还紧随着时代的发展,开辟了《梨园论坛》这一网络空间,大众可以在里面自由地抒发自己对豫剧的理解与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取得更好的互动效应和传播效果。《梨园春》这一电视栏目与网络的结合,有利于栏目的发展,有利于豫剧的传承,有利于文化的发扬。

《梨园论坛》的设置可以说是一个创新,在各式各样的帖子里,大众将豫剧与热点人物相结合,上传关于热点人物的创作或评价。比如,人民英雄任长霞家喻户晓,《感动中国》颁奖词写道:“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有的人把它改编为豫剧,并在论坛中上传,使任长霞在大众口中传唱,流芳百世。论坛里,大众还将豫剧与大事相结合。汶川大地震至今回想起来还令人伤感不已,有的人就将它谱为豫剧,并在论坛里复制粘贴缅怀在地震中牺牲的人。豫剧的发展是建立在继承和创新之上的,只有将前人的经验、智慧、知识加以记录、积累、保存并传给后代,后人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完善、发展和创造。

三、结语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河南地处中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栏目以豫剧为载体,以传播豫剧文化为己任,无论在传承内容上,还是在传承方式上,都对豫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冉华.电视传播与电视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3]豫剧艺术编辑委员会.豫剧艺术总汇[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

篇7

【关键词】少数民族 纪录片 生存现状 策略分析

本文所说的民族地域主要是指少数民族相对集中,民族特征较为明显的聚居地。在这里生活和居住的人们,往往是具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以这样的地域作为环境特征的纪录片,是一种有着异质文化品格和特征的纪录片形式。近些年来,民族地域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者除了着眼表现民族生活所处的的社会、自然环境,反映民族地域迥异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显现独特的地域文化外,又开始费尽心思地对作品进行讨论,研发。力求在内容和手法上开发创新。所以对民族地域题材纪录片的生存现状及策略研究尤显必要。

一、民族地域题材纪录片的生存现状

1、民族地域题材纪录片的选题现状

当前中国的纪录片,在题材方面存在着单一化和边缘化的问题。这一点反映在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上则是:该类纪录片基本上所有素材都热衷于拍少数民族地区自然地理、风土人情、地域文化。其拍摄角度往往也停留在对生活形态、自然形态的猎奇上,缺乏对文化的理解。

当然,这种题材的局限是有其主动选择和被动选择原因的。一方面,大众都有猎奇心理;另一方面,选择拍摄这种题材的纪录片会更省力,容易出活。但如果正确认识纪录片的价值所在,我们就会发现:少数民族地域的社会变迁在纪录片中的缺失将是我们无法弥补的缺失。

2、民族地域题材纪录片的表达现状

由于国内业界和理论界对纪录片的认知从一开始就大力强调其审美功能,所以该类题材的纪录片大多都重视对技巧运用。如获全国大奖的纪录片《新丝绸之路》,《德拉姆》,《龙脊》等,画面都极为讲究。这样就容易让纪录片创作陷入一个误区:过分追求技巧或拘泥于技巧是表现手法单一。纪录片的制作被称为“创作”,原因之一就是纪录片的创作非常讲究技巧,但必须是无痕迹的技巧。纪录片向观众展示的应该是思考和探讨,技巧的运用必须有利于更好地表达主旨,因此,任何纪录片,如果技巧突兀,都是偏离纪录片本义的,是失当的。

3、民族地域题材纪录片的融资现状

我国纪录片创作的融资渠道主要有两种:以央视和地方台为主的官方媒体投资和各种影视传媒公司的企业投资。高投入的制作者不谈钱,可是最后的结果却是他们的片子不是挣钱就是得奖,造成这一部分人最后极端的功利化;可是多数纪录片创作者是处在制作经费窘迫的状态,非常艰苦。同时,除了国内的资金外,外资公司的资金开始进入中国纪录片市场,但只是处于一个摸索性的尝试阶段,由于中国纪录片的节目收视率低、销售难,广告收入少等原因很难吸引国外投资。在仅有的对于纪录片的投资中,与其他类型的节目相比,资金仍显得捉襟见肘。

4、民族地域题材纪录片的制作与营销现状

纪录片的融资、制作、营销是一个完整的商业链条,缺一不可。对于目前的中国纪录片现状而言,营销环节缺失成为纪录片商业化的最大瓶颈。比起九十年代初的一派繁荣,今天的纪录片似乎长时间地处于低谷状态。好的营销机制往往能拉动投资,在纪录片行业,多元的播出渠道也要靠营销机构来开拓。至于题材的把握、制作的方式是否符合市场规律,营销可以进行适当的协调。因此,纪录片商业化营销环节的缺失是重大的发展瓶颈,建立一个相对健全的纪录片营销体系迫在眉睫。

二、民族地域题材纪录片的生存策略

民族地域题材纪录片是反映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变化、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这类题材纪录片曾涌现出不少优秀的作品,也受到了受众的好评。但是纪录片作为一种传播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量是有限的,如何改变现状,拓展民族地域题材纪录片的市场,扩大其影响范围?

1、创新题材、提升表现力,走国际制片操作路线

很多民族地域题材纪录片对民族文化的反映尚未超越饮食、服饰、节日、歌曲等的范畴。甚至有的纪录片是从猎奇的角度出发以满足人们的好奇。这样的纪录片只能说是对少数民族肤浅的宣传,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纪录片的深度来自对人生和人类生存空间的关注与思考,拨开层层表象,探究文化的内核,讲述人生体验,探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触动观众的内心,进而引起思考。就民族地域题材纪录片而言,在题材选择上就要开拓视野,兼容并包,要有产业化思维,既要有长篇的具有深度的纪录片,也要有适合电视播出的短小的娱乐性的科普纪录片,既要有以历史见长的纵向追溯,也要有受众分类的横向截面,形成长短守望,刚柔相济,题材丰富、类型多样的纪录片总体规划。要用新的视角去发现新的选题,创新新的类型。更要提升民族地域题材纪录片的表现力,用国际化的视角和思维讲故事,用国际化的语言增加亲和力,用国际化的制作流程提高质量,用国际化的发行方式提高利润。同时,还要重视国际宣传和交易,懂得适时推销自己。

2、关注民生的态度,采用平民化的视角

纪录片一直被认为是“高雅艺术”、“精英文化”,是“小众”范围传播的。这种理念在当下已经受到质疑。任何一种艺术形式价值的体现应该是得到更多人的认同,要在选材角度和表现手法上考虑到大众。例如在选材上不仅仅是纪录历史和文化现象,更多地将镜头对准少数民族身边的人与事,体现“关注现实生活中小人物”的人文精神,离现实生活、离普通人们近些。让少数民族群众充分参与其中,变这种小众的、精英的艺术为大家的艺术。将百姓事用纪录片的形式展现,真正平民的视角和纪录片的记录真实的魅力结合,受到很多人认可。

3、走进电视,积极推进纪录片栏目化,打造纪录片栏目的品牌

随着电视时代的到来,纪录片转向了电视领域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很多电视台开设了纪录片栏目,比如内蒙古卫视的《北国纪事》,云南卫视的《经典人文地理》,江西电视台的《传奇》等,并且有很多受大众欢迎的电视纪录片出现:《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

以内蒙古卫视的《北国纪事》为例,“讲述、追述、纪录、发现内蒙古土地上历史、人文景观和故事,进而形成一部用形象化的语言和方法记录内蒙古的影响历史”。《北国纪事》还原历史的真实,记录明天的历史,同时又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百姓身边故事,让更多的人认识内蒙古,用记录的方式关注着这块土地的文化和文明,开播收视率在内蒙古卫视中排行一直在前。再有2004年云南电视台推出了《经典人文地理》纪录片栏目。栏目一开播就追求着纪录片新的表现形式,让观众在平实的视角中,能感受人文地理中的真实变迁,从历史和现实中吸取营养,直观感受人物和事件中的哲理和思想。栏目中播出的纪录片《茶马古道》获得中日韩电视制作论坛最高奖。

民族地域题材纪录片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纪录片栏目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打造精品纪录片栏目,树立栏目品牌形象。

4、开设民族纪实频道

频道的专业化是电视的一个发展方向,频道的专业化使目标受众更明确。开设民族纪实频道,以民族题材纪录片为主,开设多种关于民族题材栏目,形成频道的整体风格。但是纪录片制作周期较长,投入较大,相应的资金回收慢,民族纪实频道的具体可行性需要进一步论证。但这无疑是民族文化传播的一个有效的渠道,值得去考虑。

5、树立商业意识,进行产业化

纪录片不仅仅是纪实艺术,它还是商品,制作人在创作时必须考虑它的制作周期、制作成本和投入支出。如果把纪录片当作一个商品去运作,就可以在选题前主动进行市场调研,看看观众爱看什么样的节目,什么样的节目有市场前景,制作什么样的节目节省经费并能打入国际市场。一定要树立商业意识,给自己正确的定位。思维要主流化,要以中华文化为主流,要以带有世界性的观点看今天中国的发展,看今天中国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人民的生存状态。纪录片的结构要系列化,市场概念化。

6、实现跨媒体的互动

我们必须对纪录片进行多元化的开发。首先是制作主体多元化,纪录片形态多元化。其次,投资多元化也应该提上议事日程。要有政策的倾斜,媒体的鼓励,要给制作者回报。第三就是市场的多元化,不仅仅是电视节目,应该是跨媒体的市场。充分利用一切媒体形式。除了传统媒体外,还可以运用网络、举办活动等多种方式,对一些纪录片进行重新包装,树立纪录片的整体形象。同时,纪录片应拓宽发行渠道,建立发行网络,不仅在电视台播得好,还要考虑制成录像带、影碟,在市场销得好。可以尝试选拔优秀影片进入院线,扩大纪录片整体的社会影响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纪录片作为一种高品位的视听文化产品,在国际化的市场环境中将会蕴含着无限商机。

结语

纪录片通过纪实手段解释历史,分析现在,引导未来,是推动社会文明的一种重要手段。民族题材纪录片在纪录民族的同时,也担负着各民族相互交流理解的桥梁作用。民族地域题材纪录片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何充分发挥民族地域题材纪录片在少数民族各项事业发展中的现实作用,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①郑保章:《电视专题与电视栏目》[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②任远:《电视纪录片新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③吕新雨:《当代中国新纪录片运动》[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④钟大年:《纪录片创作论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⑤胡正荣:《中国西部广播电视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篇8

【关键词】电视节目 主持人 个性魅力 形象

随着受众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电视由当初单纯的宣传工具成了传播工具,电视节目对主持人素质的要求随之提高。主持人是否具有个性魅力,成了该节目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个性是受一定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形成的―个人比较固定的、区别于他人的特性,魅力是一种吸引人的力量。魅力是个性的外在流露,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魅力主要是通过一定的个性形象产生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魅力,就是自身具备的并且通过节目表现出来的一种吸引广大观众的力量。

成功的节目主持人,一般均具备富有个性特色的主持人形象。朝着个性化发展,是广播电视节目发展的一种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广播和电视的需求不断变化,节目主持人作为联系媒体和受众的纽带,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改往日的播报风格,在极度崇尚个性的复杂媒体环境中,转向突出个人风格和魅力。节目主持人代表了节目的特色和定位,慢慢成为衡量节目质量的参照物,代表了栏目的特色和形象。因此,主持人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以及如何培养,对于提升自身和栏目的竞争力尤为重要。

一、外在形象

主持人是电视栏目的形象代表,他们在节目中的举手投足直接影响着节目整体形象。主持人不仅是个体行为的体现者,更是群众的代言人。落落大方、自然得体的形象,向来是观众认同和欣赏的。当主持人的外部形象与栏目形式和内容协调时,会给观众留下得体、良好的印象。所以在给主持人设计形象时,应力避小气、媚气、俗气、邪气、傲气,追求真实、可信、自然。

在传统意义上,电视媒体对节目主持人外在形象的要求是很高的,当然这个外在形象更多停留在主持人的长相和身材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和成熟,主持人先天的外在形象似乎越来越被人们忽视,外在形象这四个字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即主持人综合素质的外化。基于此,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些非俊男靓女式的智慧型、学者型的实力派节目主持人,睿智的白岩松,幽默的崔永元,犀利的张越,可以称得上是其中的代表。他们通过学识、智慧和修养,向观众展示独有的魅力。

如果将电视节目比作一个家庭,主持人无疑是一家之主。能否让客人宾至如归,如沐春风,敞开心扉,就要看主人以何种姿态营造怎样的氛围。以笔者之见,无非是以真诚为本,自然做底,以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相对渊博的学识为左膀右臂,当然还少不了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必不可少的幽默感,而端庄大方、亲切随和、自然真诚的外在形象无疑使主持人事半功倍。

二、内在气质

主持人的气质源于既有的性格特征,不同的主持人将自己的气质特点贯穿融注于节目之中,使节目体现与众不同的特色。主持人的气质也与后天的学养和知识结构有关。知识结构全面、学养丰厚能使主持人将自身的知识特点融入主持过程中,让节目具有较浓郁的个性特色,从而引起公众的关注。

气质风度是构成主持人个性魅力的重要内涵。气质是一个人稳定的个性特点,由长期的环境影响、生活经历、情感经历和所受教育类型、程度养成。风度与一个人的外形、衣着修饰不无联系,但本质是精神气质、内在修养达到某一层次的体现。一个人如果容貌一般,但具有良好的气质风度就会让人感到可爱,就会产生魅力。主持人良好的气质风度若能在主持中得到理想的体现,就能“抓住”受众的注意力。

三、个性语言

语言,是主持人表情达意的工具,是展示个性魅力的窗口。语言包括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即态势语),对遣词造句不露痕迹的追求,对词汇造型和形象化的关注,使语言表达体现出一定的韵律和节奏,呈现音乐之美。而在语言的表述中,间或融入象征、拟人、双关、比喻等修辞艺术手法,更能体现主持人的智慧与才华。这就是主持人富有个性语言的独特魅力。

节目主持人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也能显露个性魅力,具体表现在选词、造句等方面。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善于说理的主持人,多用长句,显得严谨、思辩性强;形象思维好,活泼开朗者,多用短句,显得语言更生动、更生活化。有时也要根据节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句式。老年和少儿节目适合多用短句,较亲切、生活化,易接受;时政节目要用逻辑严谨的句式,以增强说服力。为使表达更生动形象,更有个性魅力,还可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孤立地看,―个词、一句话难辨优劣,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主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恰到好处地选词择句,游刃有余地适应各种语境。

主持人是真实的“自我”,在用“我”的身份主持节目时,允许其表现出对现实的感受,即真情实感、独到的见解、独特的思维方式、运用语言的习惯等,并贯穿节的始终,这些都对语言个性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主持人参与采编工作,并直接驾驭节目,非常有利于突出语言个性。主持人的个性语言又与节目特点及时代影响有关。无论节目主持人自身的语言特点怎样,最终要根据节目宗旨和对象特点的需要确定自己的语言色彩。同时,时代需要、时代环境、时代风尚,对主持人语言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也产生重要影响。

四、品格修养

一些时事和政论性较强的节目,虽然要更多地服务社会、民族,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与规范,但也可以体现出主持人强烈的情感特色和基本审美倾向。而在更多的如科技、文化、娱乐、生活、法制、体育等节目的主持过程中,主持人的思想和审美倾向更能够得到体现,特有的思想情感和审美倾向的流露,更易于感染观众,使人们得到启示和教益。有的主持人在主持中表现出对文化和科学技术及其他知识的追求和探索,显得典雅不俗、充满神韵; 有的主持人在主持中表现出对社会真善美的向往和热爱,对假恶丑的憎恶,以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对真理的坚定信念,不遗余力地伸张人世间的真理和正义,呼唤人类的良知。

主持人的个性魅力还来源于良好的个人品格修养,它包括高尚的思想境界和真诚坦荡的人生态度。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职业特性决定了他是媒介的公众形象,不仅代表自身还代表着电视台,甚至还代表着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和广大民众。作为主持人,其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受众产生极大的影响。一个优秀主持人在节目中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可以给节目增光添彩,成为节目的标志,观众会因为喜欢主持人而更喜欢节目。所以说,主持人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品格修养,有了这块基石,才会更好的展现个性魅力。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品格修养是一个自我修养、自我开发、自我完善的过程,它是在不断的摸索中提高、升华的。主持人的独特魅力来源于自身的生活阅历、知识结构、思维品格、道德修养,这些都会通过节目折射出来。高超的主持技巧也许可以使主持人一时成名,但如果没有健康积极的品格修养作为支撑,也只能是暂时的风光,不会具有魅力。因此,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品格修养是极其重要的。

综上所述,作为连接电视节目与观众桥梁的主持人,若想得到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就要把自己与节目有机相融,并形成有鲜明特色的主持风格,充分展现自身的个性化魅力。节目主持人应将整个节目作为创造性工作来完成并参与节目制作的全过程,不论是节目的准备阶段,还是录制、剪辑阶段,都应让主持人参与,使个性特色得以体现。这样,才能使节目新颖和特点鲜明;相反,如果仅仅让主持人在录制阶段出现,就会使节目的个性特色大大削弱,难以以鲜活生动的特色赢得公众的认同与好评。

参考文献

①陆锡初:《节目主持艺术通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

②藤守尧:《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③张颂:《中国播音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④罗莉:《实用播音教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⑤罗莉:《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⑥任金州:《电视策划新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篇9

[关键词]  [摘要] 电视纪录片是电视屏幕上最富于文化品位的节目之一。美国学者阿兰.罗森沙尔在《纪录片的良心》的序言中说道 “纪录片的头等重要的使命——阐明抉择、解释历史、增进人们的相互了解”。纪录片的这种作用对于今天的河南来说同样非常重要,对于传播河南新形象,提升河南软实力意义重大。同时,河南丰富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资源也为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

[关键词] 纪录片 选题标准 河南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民风淳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河南经济、社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河南的整体形象在全国的美誉度不够高。这就需要纪录片这样一种有效的节目形式,让全国乃至世界了解一个厚重的河南、发展的河南、繁荣的河南。同时,河南的种种资源优势,也为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任远认为,纪录片是“发现的艺术”。他指出:“发现,不仅仅是使我们找到了新鲜、有趣的景象,而且也让我们找到叙事结构的突破点。”[1]回顾纪录片历史上那些流芳百世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创作者无一不是在纪录片的选题上下了一番功夫。接下来,笔者将从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一下纪录片选题的标准。

一、题材要选择那些意义重大、与时俱进的事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纪录片创作开始“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选取普通百姓身边的事件和人物作为纪录片的题材。推出了一大批纪录片佳作,但是我国的纪录片也存在选题过于狭窄,对重大社会变革和具有普遍影响的重大事件和人物关注的太少等问题。题材是纪录片的根本所在,决定了纪录片的价值系数。“一个新的、重大题材的发现,本身就是纪录片成功的先决因素。”[2]题材选取的意义越是重大,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与传播效果也相应的提高与扩大。我们就是要透过纪录片了解社会的主流,记录社会的整体面貌。所以,我们在题材的选择上,要尽量记录那些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事实与人物。

比如大型人文纪录片《河之南》,选取了河南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人物和事件,首次真实而全面地再现了河南的历史文化风貌,通过对大河沿岸众多历史细节的诠释,演绎了一个个文化故事,为中原大地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特别是在影像结构上,全片以政治、文化、社会变迁的横截面串联题材,不受时间先后顺序的拘泥,正如总导演高峰所说:“在视觉表达上,《河之南》不但将中原这一区域文化提升到

三、题材选择要能弘扬优秀文化

纪录片很重要的一个使命就是要传播当地的优秀文化,传播当地的人文精神,让外面的人们了解当地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提高当地的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发展。河南文化资源丰富,为纪录片的题材选择提供了广阔的施展舞台。河南省原省委书记徐光春曾经说过:“文化联接历史,文化联接未来。伴随着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资源强省的跨越,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中原崛起提供强大动力,为中华文明作出新的贡献。”

四、题材选择要视角新颖

纪录片题材的选择要注意从合适的视角出发,要给人一种新鲜的感觉。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题材时候要注意两点:一是大人物、大事件,要有小切口;二是小人物、小事件,要有大情怀。首先,我们在选取关乎河南发展命运的一些重大的政治和经济人物和事件时,要注意克服过去主题先行的弱点,切记对重大的政治、经济事件泛泛而谈,造成“假、大、空”的印象。比如纪录片《公司的力量》,单从题目看,好像是对公司这样一个普通组织的介绍,其实该片是在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背景下,梳理近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公司”的起源、发展、演变、创新的历史脉络,重点在于探讨其与经济制度、思想文化、科技创造、社会生活乃至精神生活等诸多层面相互之间的推动和影响。可以说,该片是“以小见大”的典范,用理性精神和全球立场,诚实、冷静、客观的媒体姿态,用历史来观照现实、以现实来设问未来。

总之,纪录片是让外界了解厚重河南文化与新形象的重要的途径,选取那些有价值的事件、人物加以制作,必将为宣传河南新形象,增强河南文化软实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10

[关键词] 吸引力蒙太奇 戏剧理论 武侠电影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15.030

一、吸引力蒙太奇的由来

说到蒙太奇,就不得不提到苏联蒙太奇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流派,而提到苏联蒙太奇,我们也很难轻易绕开爱森斯坦。吸引力蒙太奇的提出是在1920年,爱森斯坦加入了无产阶级文化协会演剧团体,就大胆地提出了戏剧革新的方略,真正形成一种理论是在1923年,爱森斯坦在《左翼文艺战线》杂志上发表题为《吸引力蒙太奇》的文章,(这篇文章最早翻译过来是用“杂耍”一词代替“吸引力”一词,但是如果按照它的英译The Attraction Montage来看的话,那么直译过来就应该是用“吸引力”一词)。在这篇文章中,爱森斯坦详尽地解释了何为吸引力以及何为吸引力蒙太奇,他说:“戏剧的一切组成部分都可以作为把观众引导到特定方向上的工具,而引导的工具最终都可以被归结为一个单位,那就是吸引力”。而“把任意选择的、独立的(超出特定的结构和情节场面也能起作用的)、自由的,然而却具有达到一定的终极主题效果这一正确取向的蒙太奇——这就是吸引力蒙太奇。”[1]爱森斯坦将这种手法称为吸引力蒙太奇。从这一理论解释不难看出爱森斯坦运用蒙太奇的目的是为了吸引观众进而竭尽全力的造成视觉冲击,渲染一种主题,表达一种思想,突出一种效果,即便是脱离叙事情节和现实,也成了一种在所不惜的服务。并且在早期阶段,爱森斯坦着力将产生艺术形象的过程(主题构思、观者情绪及理性的考量)和产生艺术效果的过程(运用冲突产生新质、观者注意力的反馈)同样纳入影片的建构之中。并且吸引力蒙太奇的提出暗示了观者和作者相互引导的理论框架,观众的地位从一开始就是突出的。[2]从1925年的《罢工》和《战舰波将金号》这两部电影中不难看出,爱森斯坦顺理成章的沿用了他提出的理论基础——吸引力蒙太奇。《罢工》中的各种毫无相干的镜头的穿插以此达到讽刺意味,军队屠杀工人的场面同屠宰场杀牛的镜头拼接在一起以此来对这样的行为进行批判,这部影片在巴黎和德国都广受好评。而《战舰波将金号》中的敖德萨阶梯也成为蒙太奇的一个经典段落。这些都是爱森斯坦运用非凡的思维逻辑在银幕上创造一个又一个冲击力极强的画面效果,也都证明了爱森斯坦运用吸引力蒙太奇已经很好地达到了他所要求的两个目的:吸引观众、追求效果。

二、吸引力蒙太奇的问题

任何一种理论的提出都会受到一定的质疑,其实吸引力蒙太奇的问题一开始就是存在的,因为它本身是运用于戏剧舞台的一种蒙太奇,《吸引力蒙太奇》这篇文章都是基于一种戏剧理论来写的,文中爱森斯坦提到:“排演一场好的舞台演出(从形式的观点出发)——这就是根据从剧本基础中所选择的几个命题来编排一份轻歌舞剧的——马戏的节目单”。[3]《吸引力蒙太奇》还列出了这出剧目尾声部分的某些节目段落,这些完全不同的段落被他进行了近似于恶作剧式的解构和拼接,但就是这样的戏剧效果却得到了空前的好评。而这种戏剧蒙太奇被爱森斯坦运用到了空间和时间都与戏剧舞台都不相符的电影中,这样的做法似乎显得有点生搬硬套。即使结果是被称之为经典之作,但是它仍然使得蒙太奇仅仅是作为一个镜头剪辑方式存在,而没有突出一种总体上的创作原则。虽然形象生动吸引人,但是缺少电影中需要的真正的叙事结构的观念。

其次,爱森斯坦的艺术理论大都是从马克斯主义哲学中推导出来的,然而随着他对自己认识论上的绝对自信逐渐形成为一种更为极端的理论。爱森斯坦之前认为“吸引力”它无法凭借自身得以完成,它在表演过程中具有双向传导的模式。其中包含两大要素:首先是直接的演出效果具有感染效果;其次是表演过程乃至作品构思的完成要充分考虑观众对这一事件的反应。[4]而这样的吸引力蒙太奇被运用到电影中就逐渐变得不是试图在交流中让观众认同,观众只有耳提面命的份儿,这未免有点脱离他最初提出吸引力蒙太奇的初衷。而吸引力蒙太奇此后也开始偏离了电影创作的主流,以至于后来的蒙太奇方式在叙事和表现上的探索逐渐被接受,替代并经过实践上升为蒙太奇美学。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吸引力蒙太奇的出现作为爱森斯坦蒙太奇美学建设上的一个雏形,其对后来蒙太奇电影理论建设所产生的影响还是不容忽视的。

三、吸引力蒙太奇的价值

但是时至今日,无论是在电视中还是在电影里,爱森斯坦所提出的这一蒙太奇理论依旧发挥着其本质作用,目前吸引力蒙太奇在电影中最典型的一个运用就是在武侠电影里。中国的武侠电影从《英雄》开始掀起一股武侠商业热潮就陷入了一种怪圈,那就是故事不重要了,即便历史也可以随意篡改,但是动作场面一定要炫目。武术指导的工作被赋予了比编剧还重要的任务和功能,那就是不顾一切的让吸引力蒙太奇发挥奇效。颜纯钧在《景观电影——电影史的又一个幼稚时期》这篇文章中讲到:“景观电影有意无意的对影片中的人物和故事降格以求,而竭尽全力去经营那具有奇观效果的有限场面,这既反映着电影创作者注意力分配的情况,也反映了他们寄望于观众注意力的分配情况”。[5]这样的奇观效果的有限场面组合在一起,就是吸引力蒙太奇的运用。看过《英雄》的观众你可能忘记,无名到底为什么放弃刺秦,残剑和飞雪到底和无名做了怎样的妥协放弃刺秦,但你一定不会忘记两个红衣女子在枫树林里的那场打斗,一定还记得残剑和秦王身着绿衣在绿布翻动的宫殿内的打斗,这就是吸引力蒙太奇的效果。在郝建的《美学暴力和暴力美学——杂耍蒙太奇新论》一文中讲到吸引力蒙太奇的形式方向之一就是发掘纯观赏效果视觉冲击力,现如今除了武侠电影,暴力美学电影也是从吸引力蒙太奇发展出来的一种技巧论的形式美学观念,它的内涵是发掘枪战、武打动作和场面中的形式感,将其中的形式美感发扬到了炫目的程度。吴宇森的一系列动作电影,以及《低俗小说》、《天生杀人狂》等影片都是暴力美学的代表作品。只不过因其表面上弱化了社会劝解和道德审判,而把更多选择权交给观众。它的含义是:电影不再提供社会楷模,也不承担对观众的教化责任,它认为电影提供的是一种纯粹审美判断。[6]

但是无论是暴力美学电影亦或是武侠电影,吸引力蒙太奇在现代电影中发挥的作用还是不容小视的。爱森斯坦提出的吸引力蒙太奇以及他的那篇《吸引力蒙太奇》都不可争论的成为世界电影理论史上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 [3](苏联)谢?爱森斯坦:《吸引力蒙太奇》,俞虹译,见于吴小丽、林少雄主编:《影视理论文献导读——电影分册》,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9页,第70页。

[2] [4]陈彦君、尚峰发表:《浅析观众在吸引力蒙太奇中的地位》,《电影文学》,2011年第1期,第34页。

[5]颜纯钧:《景观电影——电影史的又一个幼稚时期》,《电影艺术》,2006年第5期,第97页。

[6]郝建:《美学的暴力与暴力美学——杂耍蒙太奇新论》,《当代电影》,2002年第5期,第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