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疗质量控制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09 17:11: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院医疗质量控制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院医疗质量控制方案

篇1

一、工作目标

按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要求,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健全医疗质量控制体系,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二、工作职责与职能设置

(一)省卫生厅全面负责省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统筹协调全省医疗质量控制活动;*省医院协会受省卫生厅委托,承担日常管理工作。

省卫生厅负责质控中心的规划、协调和管理,组织质控中心拟订专业性医疗质量控制标准,建立评价体系和质量信息体系,统筹协调质控中心的质控活动。

省卫生厅加强对全省三级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重点是省、部属医院;各市按照全省医疗质量要求,参照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实施办法,结合当地实际,组织实施本辖区的医疗质量控制工作。

*省医院协会受省卫生厅委托,受理申报材料,收集、汇总质控信息,分析全省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状况,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二)根据医疗质量管理的需要,按不同专业分科或专业技术设置专科质控中心,省卫生厅根据我省医疗质量控制工作进展情况,不定期公布计划建设的专科或专业质控中心名称。

(三)质控中心挂靠单位条件:

1.质控中心原则上挂靠在省属、部属三级医疗机构,受省卫生厅委托,负责本专业的医疗质量控制工作,并设立由全省若干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质控工作实施专业技术指导;

2.质控中心所挂靠的医疗机构,其相关专业水平应处于全国或全省领先地位,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3.挂靠的医疗机构应为质控中心提供开展工作所需的办公场所、设备及必要的专职或兼职人员等支持;

(四)专业质控中心在省卫生厅的组织领导下,履行下列职责:

1.根据全省本专业质量管理的现状和质控要求拟订本专业质控规划,并根据规划对各级医疗机构进行专业性业务指导;

2.根据卫生部和省卫生厅颁发的医疗管理规范和医疗质量标准,制订本专业的医疗质量控制标准、技术规范;

3.负责制定全省本专业的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方案,组织对各级医疗机构的专业质量控制督查和质量评价;负责相关专业特殊医疗技术准入评估工作;

4.对全省本专业医疗质量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定期向省卫生厅报告,提出改进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5.组织对相关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组织学术交流,推广本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专业队伍素质;

6.建立相关专业的信息资料数据库,加强有关专业的信息收集、整理与分析;

7.充分发挥本专业专家的技术指导作用;

8.承担省卫生厅委托的其他医疗质量管理任务。

(五)质控中心设主任1人,副主任2-3人,秘书1-2人;质控中心设专家组,成员7-10人,专职、兼职均可,质控中心专家组成员包括医院管理和临床医学专家,原则上由相关专业的国家、省级学会(分会/组)的委员组成。

(六)质控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组织架构由省卫生厅确认。

三、质控中心申请与确认

根据全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规划与年度公布专项建设计划,符合条件单位可向省卫生行政部门申请。申请单位必须提交以下材料:

(一)《*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申请表》(附件1);

(二)可行性报告,内容包括单位基本情况、专业优势、工作设想;

(三)相关技术资料,科技项目、成果、专利及重要论文,学术/技术带头人、技术骨干在学术团体任职聘书等复印件;

申请单位将上述材料按顺序装订成册,一式三份按要求报省卫生厅。

四、组织管理

(一)省卫生厅委托省医院协会负责质控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专业质控中心的设置,采取自主申报的形式,省卫生厅公布拟设置的专业质控中心,由符合条件的单位自主申报,经专家论证,择优确认。特殊情况可由省卫生厅直接指定。

(三)质控中心制订、修订的有关质量控制标准、质量考核方案和培训计划等,经省卫生厅批准下发实施。

(四)质控中心的日常费用由挂靠单位或所在单位负责,省卫生厅给予适当启动经费补助

(五)质控中心定期收集各三级医院的质量信息,进行质量分析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每年向省医院协会上报上年度工作总结及当年度工作重点。省医院协会将各质控中心的分析、评价等情况汇总后上报省卫生厅,省卫生厅将视情况对外。

(六)质控中心的设置实行动态管理,以3年为一周期,经评估确不能胜任的将撤消其资格。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质控中心要本着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高度负责态度,认真履行质控中心的各项职责,为提高我省医疗质量,保障人民健康做贡献。

(二)客观公正,依法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依据实施方案的要求,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组建质控中心。各质控中心要严格遵守国家及各医疗卫生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开展质控活动。

篇2

〔关键词〕互联网+;医疗设备;管理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医学工程产业蓬勃发展。2016年,全球医疗设备种类已超过1800种[1]。当前,国内医院设备总值已达1万亿元人民币,成为支撑我国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基础[2]。然而长期以来,医疗机构对医疗设备的管理,虽然已经上升到医疗安全和质量的层面,但是没有同互联网结合其管理效率仍然较低[3]。在医疗质量和安全高度重视的今天,医疗设备作为临床上重要的诊断和治疗工具,基于互联网+的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也应引起重点关注。

1互联网技术在医院设备管理及质控中的应用的必要性

新形势下医疗设备管理的特点为技术综合度高、技术更新周期短、集成化自动化程度高。很多厂家的维修配件垄断,市场很难购买。有些厂商使用密码锁定医疗设备,使得第三方及医院无法进行维修。另外,由于医疗设备更新换代快,故存在技术壁垒。医疗设备管理的难点。(1)管理难。大型医院医疗设备数量多,逐一统计设备利用率、使用效益、维修保养情况难度大。(2)质控难。医院资产管理部门人员较少、专门的质量控制设备较少、缺乏质量控制技术人员。(3)维修难。医院的维修工程师维修响应速度快,但是培养周期长、成本大。购买原厂保修质量稳定,但是价格高、响应慢。第三方公司维修响应速度相对原厂较快、价格适中,但是维修质量没有保证。医疗设备质控管理提升的必要性。(1)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已经写入有关国家规定;(2)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有利于防范医疗风险;(3)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能够提升医院资产管理效益[4]。

2互联网+医疗设备管理原则

互联网+模式下的医疗设备管理原则为:动态管理、系统管理、经济管理[5]。动态管理是指审批登记、常见问题汇总、数据分析、维修跟踪反馈、合同供应商等内容实时录入到平台;系统管理是指中长期计划、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化管理、分级管理制度等内容可以通过平台进行系统的管理;经济管理是指:通过平台可以进行成本核算、折旧、报废、维修成本控制、预防性养护维修管理,进而分析医疗设备的成本-效益等经济情况。

3互联网+成为医疗设备质控的有力武器

电子化档案、互联网信息实时交互、互联网实时数据采集、平台化发展打破垄断形成产业社会化[6]。(1)将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档案化管理;(2)提升设备使用效率、社会经济效益;(3)通过缩短报修响应时间、完善维修跟踪情况、实时进行维修记录、全面记录配件更换等工作,提升维修、质控效率。

4基于互联网+的医疗设备管理平台设计

该平台的功能包括:设备分类档案、设备申购管理、设备资产管理、设备质量检测、设备保养管理、质量控制(保养计划、质控记录、安全监测、服务推送、提醒功能、要点提示)、效益分析(大型设备收支及效益分析、按科室设备类型时间分析、维修养护成本分析)、工作提醒平台[6-7]。通过平台使医院建立起包含供应商管理、维修管理、质控管理、资产管理、流程管理、数据管理等方面的高效率管理[8-9]。

5对策建议

第一,将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作为资产管理处的重要日常工作。有3点原因:(1)《国家医疗器械管理条例》明文规定,医院医疗设备必须进行分级定期的保养、维护、质量检测,以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2)医疗器械引发的医疗纠纷逐年增多,如果发生因为医疗设备原因的医疗事故医院负全责,做好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可以规避医疗风险;(3)医院大型医疗设备多,价值高,做好质量控制有利于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率,降低运行成本[10-12]。第二,规范的医疗设备资产管理制度提高设备综合效益。逐步规范医疗设备资产管理制度,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对医疗设备进行中长期规划与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供应商资料库,对供应商资质、合同审批等进行动态管理。对设备的购置、折旧、维护维修、使用次数、使用时间进行分析,科学配置医疗设备资源,提高设备综合效益[13-14]。第三,整合自修、原厂修、第三方维修提高医院设备保障水平。逐步规范工程师培训、学习制度,进一步加强医院工程师的自修技术能力。对一些大型的、存在技术壁垒的设备,提前对设备进行原厂保修,保障医疗设备的使用率。选择一些技术能力强、信用度高、服务规范的第三方公司,对医院设备进行维修。对自修、原厂修、第三方维修进行分析,科学的选择维修方式,降低维修费用。

[参考文献]

[1]郑蕴欣,李斌,徐梓添.区域性医疗设备器械管理质量控制效果及需求调查问卷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2):36-38.

[2]张树伟.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的等级评审探索[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57):225-226.

[3]徐勇.医院大型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6,37(2):148-150.

[4]田君鹏,林小灵,胡立勇,等.医院卫生装备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J].中国医疗设备,2016,31(3):165-166.

[5]吕俊.医疗设备常见故障与维修养护方法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16,35(1):103-104.

[6]刘洪斌.医疗设备安全与质量控制中的定性检测方法[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1):47-50.

[7]曾莉,罗伟.基于云计算的医院大数据检验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2):55-56,57.

[8]阿米娜•卡德尔,海衣沙尔•斯玛依尔.研究医学计量在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中的作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7):290.

[9]赵伟伟.医疗设备全面质量控制管理状况及等优化策略[J].医疗装备,2015,28(18):67-67,68.

[10]林宁,梁倩玲,林家荣,等.透析设备的质量与风险管理[J].医疗装备,2016,29(7):94-95.

[11]梁志华,任婷婷.研究医疗设备计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与创新,2016(7):62,66.

[12]韩波.医学计量与医疗设备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6):72.

[13]邸广才.浅谈现代化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J].中国经贸,2015(24):76-77.

篇3

[关键词]医疗质量;内部控制;实证分析

一、引言

随着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深入,医疗质量对于医院的生存显得越来越重要,它是医院的生命,加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者面临的重要任务。医疗质量评价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一环,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随着医院规模和复杂性的增加,它们同样易受那些反应迟钝、行动缓慢、墨守成规的的影响。就我国医院而言,存在着管理层在职业管理上素质不高、人员老化、任命行政化等普遍现象,管理上还存在很多不足。

二、问卷设计

本研究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经实地调研和参考相关文献后,建立研究架构,并依据卫生部2008年印发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的第二部分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设计问卷,针对新疆地区若干家公立医院的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进行问卷的实测,由新疆审计厅协助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50份,其中有效问卷计4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43%。本研究问卷设计力求精简,分成如下两个部分。

(一)公立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现状

这部分问卷主要是利用医院现有数据和网上调查患者满意度来评价医疗质量状况,包括医院对医疗事故的处理、急重症患者的治愈率、先进医疗技术的运用、对医德医风的评价及患者对医院治疗结果的满意度,共分为9项目,从不同角度衡量;衡量方式采用利克特(Likert)五点尺度。即很好(5分)、较好(4分)、一般(3分)、较差(2分)、很差(1分)五个选项,填答者可以依据自身感知到的实际状况勾选。对于网络调查数据,本文采用每个样本的平均值计量。

(二)公立医院医疗质量控制要素

这部分主要是问卷填答者对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控制要素的评价。根据《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的要求,对医疗质量的内部控制概括为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全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医疗技术管理、主要专业部门医疗质量管理和护理质量管理五个方面。问卷共纳入了25个项目。其中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包括2个项目;全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包括4个项目;医疗技术管理包括4个项目;主要专业部门医疗质量管理包括8个项目;护理质量管理包括7个项目。衡量方式与医院整体内部控制相同。

另外,文章还将整体内部控制问卷中的控制环境和医院社会效益纳入了控制变量;其中控制环境包括7个项目,社会效益包括12个项目,衡量方式同上。

(三)统计资料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首先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在问卷可信并具有效度的前提下做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将医疗质量和医院相关控制因素作回归分析。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从委托理论和组织治理理论出发,医院必须建立起清晰合理的治理结构,方能保证权力的制衡和决策的科学。目前,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公立医院治理结构混乱不堪,没有层次清晰的授权制度,体现不出委托的结构关系,甚至出现了无法找到或者干脆不存在最高治理机构,要么就是出现两个最高治理机构的荒谬局面。结合我国的具体状况,绝大多数公立医院没有建立理事会(董事会),往往是行政主管部门或出资人直接任命院长。无法实现理事会作为重要权力制衡和科学决策的作用。就我国公立医院而言,存在着管理层在职业管理上素质不高、人员老化、任命行政化等普遍现象,造成了医院在医疗治疗质量管理上只是流于形式,对相关规定的实际执行效率很低。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

假设1: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控制效率与医疗质量控制目标实现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全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要求医院制定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并组织实施。应该做到定期进行全员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医疗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医疗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不断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严格执行诊疗技术操作规范,遵循诊疗常规。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等。实行医疗质量责任追究制,逐步完善各类会诊制度,医师外出会诊严格执行《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建立起医疗风险防范、控制和追溯机制,按规定报告医疗不良事件,不隐瞒和漏报。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

假设2:医院对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控制的遵循情况与医疗质量控制目标实现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医疗技术管理控制要求医院的医疗技术服务与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符合诊疗科目范围,符合医学伦理原则,技术应用保障安全、有效。在医疗技术管理上,要建立健全医疗技术和人员资质准入、分级管理、监督评价和档案管理制度。在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上,要制定和完善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并组织实施。对新开展医疗技术的安全、质量、疗效、费用等情况进行全程追踪管理和评价,及时发现医疗技术风险,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在科研过程中,科研项目的医疗技术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医学伦理原则。按规定审批。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签署知情同意书。保护患者安全,不得应用未经批准或已经废止和淘汰的技术。根据以上分析提出:

假设3:医院对医疗技术管理控制的遵循情况与固定资产控制目标实现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医院专业部门主要包括非手术科室、手术科室、门诊、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疾病科、临床检验、病理、医学影像、药事、输血、医院感染、病案、介入诊疗和血液净化等,这些部门的质量控制是医院医疗控制的核心内容,直接决定着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由此提出:

假设4:专业部门医疗质量管理控制的强度与医疗质量控制目标实现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医院护理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医院护理管理组织的健全与否、护理人力资源是否充分、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考核办法和持续改进方案的合理性以及临床护理、急重症患者护理等。这些控制的好坏会给患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本文提出:

假设5:护理质量管理控制与医疗质量控制目标实现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文章以医疗质量控制措施为对象,研究影响医疗质量管理控制的因素,根据前文对相关部门规定的分析。医疗质量不但与各业务部门管理控制密切相关。另外,可能还与医院的整体控制环境和社会效益相关,有鉴于此,考虑以下控制因素:第一,医院内部控制环境:医院整体控制环境是由医院治理制度和文化氛围等因素塑造的,控制环境的好坏对医疗质量控制有导向性作用。第二,医院

社会效益:医院属于公共服务部门,监管部门和社会对公共部门的评价往往以其带来的社会效益为标准,所以,社会效益好的医院也是对较高医疗质量水平的反映。因此对上述因素,本文都设置为控制变量予以处理。

四、研究设计

(一)变量设计

1 被解释变量

在本文中以医疗质量为被解释变量,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给各医院医疗质量实赋值,变量以YLZL表示。

2 解释变量

解释变量为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全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医疗技术管理、主要专业部门医疗质量管理和护理质量管理。控制变量为医院控制环境和医院社会效益。分别以ZZZL、AQZL、JSZL、ZYZL、HLZL表示上述五个解释变量,以Hu和XY表示控制变量。

(二)模型设计

为了分别考察医疗专业变量与医院管理变量对医疗质量的影响程度,依据内部控制理论,本文建立如下三个模型分别进行回归:

模型一:对全变量的回归模型

Y=B+B1ZZZL+B2AQZL+B3SZL+B4ZYZL+B5HLZL+B6HJ+B7XY

模型二:对管理变量的回归模型

Y=B+B1ZZZL+B2AQZL+B3JSZL+B4HLZL+B5HJ+B6XY

模型三:对主要专业部门医疗质量管理因素的回归模型

Y=B+B1ZYZL+B2HJ+B3XY

五、统计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利用SPSS15.0进行描述统计。对问卷调查得出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样本数据、均值、中位数、标准差、最小值和最大值等统计量。

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

由表1中解释变量的均值可以看出,专业部门医疗质量控制(ZYZL)为3.8110,说明此项控制水平处于中上等水平i医院控制环境(HJ)和社会效益(XY)分别为3.8538、3.7608,说明医院有较好的文化环境和社会名誉;从中位数上可以看出。专业部门医疗质量控制(ZYZL)为3.750。说明有一半以上的医院在专业质量控制方面处于较高水平;医院控制环境(HJ)和社会效益(XY)分别为3.8571、3.8571。说明有一半以上的医院的控制环境和社会效益都处于较好水平。

(二)回归分析

表2中的回归结果显示:三个模型的Adj-R2都在50%以上,F值都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模型高度拟合数据信息;由DW统计量和VIF值可以看出变量不存在自相关和多重共线性。模型一中只有护理质量与医疗质量控制目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模型二中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和护理质量与医疗质量控制目标显著正相关;模型三中的专业部门医疗质量控制与医疗质量控制目标显著正相关;同时还可以看出,在模型一和二中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控制与医疗质量呈负相关关系。以上结论说明公立医院对医疗质量控制的核心仍然是专业部门医疗质量的控制;其次也能更改加强对护理质量的控制,然后再逐步改善对医疗质量管理组织的控制。造成这种结论的原因可能是公立医院存在着管理层在职业管理上素质不高、人员老化、任命行政化等。

六、政策建议

从本文研究结论来看,新疆公立医院医疗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专业部门质量控制和护理质量控制上,对于医疗质量管理组织的建设还存在不足。本文认为存在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医院出资人与管理者之间的行为造成的。国家作为公立医院的主要出资人,也就决定了医院资产都属于公益性的,从性质上与经营性国有资产有着根本区别,因此模仿国有企业改革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作为出资者代表的做法在公立医院领域中并不一定合适。卫生行政部门完全可以作为出资人代表来履行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卫生行政部门又是行业管理者,这种双重身份有利于政府引导公立医院实现社会性目标,防范多头领导的局面。也许会有人担忧卫生行政部门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会引发规则上的混乱和竞争中的不公。但对于公立医院领域,即使存在竞争,也只是公立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的竞争。由于两者都以实现社会性宗旨为目标,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因此它们之间的竞争必然是良性的,不会因为卫生行政部门的两重身份有所改变。

在管理层的选择上笔者认为,公立医院的管理者最好是复合型人才。既具有深厚的医学专业背景,又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在现实中这类人才数量甚少。因此从长期发展来看,建议从具有医学背景的中青年医师中选拔具有管理意识的后备力量加以培养:从短期发展来看,可以直接吸引职业管理者加入,充分利用其丰富的管理技能来提高医院的整体运营效率,必要时,可以为职业管理者配备专门的医学顾问或助手,以弥补其决策与管理中医学知识欠缺所造成的障碍。

[参考文献]

[1]刘建,朱慧芳,第二周期医院评审首家试点的体会和建议[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1)

[2]李小兵,医院评审推动了医院基础管理工作[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5,11(3)

[3]林钧才,关于医院评审之营见[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7,1(3),

篇4

l 主要成绩

1.1领导重视为检验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石 随着

1.2建立和完善了相关制度和标准化操作程序文件(SOP)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考核评价标准》,各实验室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制度、各种检验仪器和检验项目的SOP。

1.3充分认识到检验质量的重要性。各级医院制定了质量控制工作方案,在日常检验工作中生物化学、血常规室内质量控制工作开展得比较全面。都参加全区临床检验中心举办的室间质量控制评价。

2 存在的问题

2.1制度落实有待加强科室对制定的各种制度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提高检验人员的工作素质,才能真正起到提高检验科的管理水平和保证检验质量。只有加强管理制度化,建立起一个长效的管理机制才能有效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2比对实验不规范或对比对实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一科室用不同仪器测定相同项目时,出现结果的不一致,分析不到位或无处理措施,因此,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得不到有效保证。所以,建议各级临床检验中心很有必要开展有关比对实验相关规范理论知识的培训,以便更好地指导基层工作。对失控规则和失

2.3室内质控的理论水平和实际能力欠缺控现象缺乏理论基础知识,对失控原因的查找不及时或不查找,对失控项目不处理,部分人员对质控工作认识不足或不够,没有按要求按时做室内质控,甚至出现采取复制以前的质控结果等弄虚作假的方式应对检查的现象[1]。

2.4临床医生对输血制度认识不充分特别是对输血后患者的不良反应记录不全或输血不良反应回单不及时,甚至超过lw没回单的情况都很常见,这不利于患者档案的存放管理。医院极有必要组织临床医生认真学习相关的输血制度并确保制度的严格执行,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隐患。

2.5临床医生对检验申请单填写不完全和不规范 比如骨髓细胞学的检查没有患者临床体征或相关检查结果,不利于检验人员作出明确结论。患者输血申请单有些必要的检查结果没填,如输血前三项检查结果没有回报,没有乙型肝炎和甲型肝炎的检查或结果,这样也为医疗隐患埋下了伏笔。

2.6不按时监控和记录冰箱温度实验室冰箱温度记录不全面,常常冷冻层无记录,温度计放在隐蔽处或使用失效的温度计,有应付检查之嫌。由于不按时对冰箱温度进行监控和记录,在大医院、小医院均发生过大量试剂由于储存不当而浪费的情况,我科也不例外[2]。

3 整改意见

3.1作为二级医院,要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全面开展室内质控和参加室问质评。尽可能多开展相关检查的室内质控:如常规生物化学、血凝项目、血球计数、尿液于化学、乙肝二对半等。特别是电解质、血凝、血气分析应该作为强制室内质控项目,因为这些项目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3.2试剂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提,必须制定试剂采购、保管、使用等完整的制度并严格执行。必须采购使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合格试剂,并根据本科室工作量,制定采购计划,做好试剂的出入库管理且进行登记。同时,加强自配试剂的管理,做好自配试剂登记。

3.3质量是检验科的生命线,应加强质量控制理论的学习,特别是Westgartl多规则的学习和应用,以提高查找失控原因和失控处理的方法和能力,建立健全质控工作方案,以指导每天的室内质量控制工作。认真做好每天的室内质控,即接收数据,查找失控项目的原因,做好失控的处理。

3.4加强对各种安全制度和实验誊管理办法的相关制度的学习。

3.5为保证检验结果,强化检验质量工作,认真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和参加区临检中心或卫生部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加大对资金的投入,对二级医院所做质控的投入要设置一定的比例,比如占总收入的5%~10%。同时建议实验室专项检要检查购进质控品的来源和发票等[3]。

3.6切实加强当地临床检验中心的作用,当地临检中心有针对性地多主办一些结合基层医院实际情况的学习培训班,使他们能够在自己家门就能学到专业理论知识的最新进展和室内质量控制方法,同时提高科室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88-98.

篇5

在检验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实验室运用各种类型的现代化自动分析仪,并对检测过程采取了严密的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检验质量,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有价值的诊断依据。因此检验室的质量控制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医院内涵建设的基本内容,并且愈来愈受到医院管理层的重视。本文就医院检验室的质量管理,提出一些看法。

1 坚持做好室内空间的质控工作,确保检验质量

1.1 加强医院的标准化管理,要严格按照医院医疗管理和检验质量管理要求,创立和改善检验质量管理,确保机制,对检验室的工作实行全过程的监控,主要检测室的质控记录和空间质评成绩。发现隐患,及时提出意见,及时改进,防备医疗缺陷。

1.2 实行对机制落实状况的考核和管理,检验工作者要按照医院和检验室的质量考核方案,对管理机制的落实状况进行考核,要重视终末质量控制,又要注重每一阶段的质量考核。

1.3 协调好检验室与临床的关系,每个检测项目都有特殊的要求,检验人员应把这些测试要求告知临床,说明它对结果的影响。定期与临床交流,加强其对检验项目的了解,听取临床医生的意见和要求,并对此进行思考和探讨,以此来相互提升、相互推动,从而为临床查明病因、制定疗效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协调好与临床的关系,对检验室的工作改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尤为重要。

2 加强每一阶段的质量控制

2.1 做好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排除各种干扰,重点对标本的采集和处理采取监控。

2.2 开展室内质控、常规查看项目,同时一定要参加本省卫生部临床检验核心机关的室间质评行为。检测前查看仪器的运行及日常维护,把仪器造成的误差降低到最低。

2.3 认真执行检验结果的核对制度,对检验结果实行查对、核实,好出现结果异常及时复查,并对临床医生分析缘故,确定无误签字后,方可发出报告,尽可能的做好分析后质量控制。

3 加强临床检验质量的控制措施

3.1 随着检验仪器的自动化、网络化,产品化试剂的规范化的运用,检验工作者系统化、规范化的业务知识的培训,使检验工作日益改善,现代化的全自动仪器可同一时间检测数七项,基本上自项常规和生化分析,因此要更新传统的管理模式、应用现代仪器,规范各临床检验室,有效降低综合分析成本,使患者能够得到有效和及时医治和康复。

3.2 加强仪器的运用管理,应使用国内有行政部门认证注册的仪器,并按照操作规程规范应用,做好每日、月、年的保养记录,定期保养和维护,以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

篇6

关键词:PDCA循环;临床检验;质量控制

近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医疗行业也取得了相应的发展,医疗技术水平也逐步提高,且对于临床检验工作的要求也更高。在临床疾病诊断工作中,正确的临床检验指标结果是医师对病患做出正确且合理诊断的主要依据之一,其检验质量高低直接关系着病患疾病的诊断[1],对此,加强临床检验质量的控制非常有必要[1]。目前在临床检验质量的控制工作中,常用的一种方式为PDCA循环,即借助于广泛收集数据资料、采取合理且科学的管理技术与方式来实施管理的一种方式[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将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检验科在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上未采用PDCA循环方式所得检验样本作为对照组,其检验样本一共有800份,其中门诊病患检验样本为450份,健康体检者检验样本为150份,住院病患检验样本为200份。将我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检验科在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上采用PDCA循环方式所得检验样本作为观察组,其检验样本共为800份,其中门诊病检验样本为500份,健康体检者检验样本为140份,住院病患检验样本为210份[3]。

1.2方法 本研究,就对照组、观察组中住院病患、健康体检者以及门诊病患不合格标本实施统计与分析,并在基础上,对两组健康体检者、门诊病患以及住院病患检验标本的不合格率进行观察。

1.3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的实验数据中采用的是SPSS17.0软件来实施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的对比采用的是t检验,而计数资料对比则采用的是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不合格检验比标本数据可知,观察组中住院病患、健康体检者以及门诊病患的检验不合格标本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所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见表1。

3讨论

临床检验结果作为指导医师诊断病患所患疾病的依据之一,在疾病诊断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检验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病患疾病的正确判定,为医疗质量中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4]。因此,必须要加大临床检验质量的控制力度。

PDCA循环就是实现全面质量管理必须要遵循的一种科学程序,PDCA循环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即p(计划)、D(设计)、C(检查)、A(处理),在计划阶段中,需结合实际需求以及组织方针,为提供相应的结果构建过程以及目标,首先选择课题,对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设定目标,并对产生问题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其次,提出相应的方案,明确最佳方案,区分主因与次因,最后在此制定相应的对策与计划;在设计阶段,主要是根据预定计划以及相关标准,结合已知的相关信息资料,设计出具体行动方案与方法,并实施布局,接着再按照设计方案来操作;在检查阶段,主要的任务是明确实施方案的切实可行性,对实施效果进行检查、验证以及评估;在处理阶段,则是对已经证明有效措施进行标准化,使其成为相应的工作标准,并对遗留的问题进行总结,在本次循环中未得到解决的问题再从下个循环来开始解决。

在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应用PDCA循环,必须要做好3个方面的工作:①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工作的策划,按照检验项目来制定相对应的质量控制需求、控制标准,切实做好检验准备工作。②在检验中,应按照检验工作的要求以及相关对规定,首先对检验之前质量进行控制,规范检验单的填写与医嘱。其次,在采集标本时,应严格按照检测项目的要求,结合病患疾病的需求,将病患姓名、采集时间、病例号以及床号等准确在容器上标明,所采集的标本应在两小时内送于检验科实施检验,若不可及时送至检验,应按照有关规定施予低温保存,检验科对于所送达的标本应及时进行检查与核对。③客观评价PDCA循环在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应用效果,且不断地完善。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在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应用PDCA循环,所获成效较为显著,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以及应用。

参考文献:

[1]胡云岚,陈信良,李学成,等.PDCA循环法应用于临床检验危急值的管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9):1107-1108.

[2]何少雄.PDCA循环用于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23):61-62.

篇7

【摘要】

通过对医院环节医疗质量管理的具体实践,探讨环节医疗质量管理的组织体系、方式方法和内容,对加强综合性医院环节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医疗质量环节质量质量管理

【Abstract】The medical link quali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edical quality management in modern hospital,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medical activities. It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edical care. By specifically practicing, the essay discusses the organization, methods and contents of medical link quality management. It has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f others to go by in strengthening the medical link quality management in comprehensive hospital.?

【Key words】 Medical quality, Link quality, Quality management?

【Author′s address】Tongj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0030 PRC?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06.049

同济医院作为一所具有110余年悠久历史,集医疗、教学、科研和培干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医院,一直高度重视医疗质量管理,尤其是环节医疗质量管理。每年均确立明确的质量管理目标,多年来先后提出了“医疗质量年”,“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细节管理” 等质量管理主题,在实践中中也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环节医疗质量管理方法。

1健全环节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1.1环节医疗质量管理的五层结构?

环节医疗质量管理是对医疗活动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实践所进行的管理,包括病人从就诊到入院、诊断、治疗、疗效评价及出院等全部医疗过程??[1]?,需要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参与,共同进行管理。我院环节医疗质量管理分为五层结构,质量决策层由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及各相关专业委员会组成,主要负责医院总体质量管理目标、方案、计划、措施的制定、体系建设及重大问题决策;指挥协调层由医务处、门诊部、护理部等职能部门组成,负责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落实,督促考核及结果使用;质量控制层由医疗质量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文明优质服务办公室等组成,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环节医疗质量监督、考核和评价等工作;科室层由科室医疗副主任、护士长、质控员等组成科室质控组构成,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确保医疗质量,杜绝安全隐患;操作层包括各医疗组及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医生的个人行为具有较大的独立性,是决定医疗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医疗组及医务人员的自我控制,是做好环节医疗质量的基本点。?

1.2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主要包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各专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诊疗指南和我院组织编写的临床诊疗丛书;结合医院的实际现况,系统制定医疗质量管理的制度、流程、标准等,如医疗管理制度及医务人员岗位职责汇编、病历书写质量要求及相关规章制度汇编、医疗应急预案及管理制度汇编、病历书写质量要求及相关规章制度汇编。?

2规范环节医疗质量管理手段?

制定系统的医疗质量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方案,从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方面规范环节医疗质量管理方式方法,综合采用关键性环节、流程和重点对象的管理,全面检查、抽样检查、现场检查相结合,电子系统自动控制与人工实时抽查相结合等方式落实环节质量管理。

3环节医疗质量管理主要做法?

3.1流程优化再造?

梳理医疗流程,查找影响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因素,进行流程优化再造,提高工作效率。医院聘请专业公司对门诊流程进行全面诊断,并根据建议进行流程优化和再造,全面升级门诊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公共区域导医导诊服务,增加大厅引导地标,开通门诊医师工作站,实施分诊叫号系统,努力做到小细节、小流程、大促进。?

3.2关键流程、环节监管?

医院重点针对影响医疗质量的关键流程及薄弱环节,如急危重症患者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管理、特殊有创诊疗操作等和医疗安全的高危科室,如急诊科、手术室、血液净化中心、消化内镜中心、导管室、重症监护病房、产房、新生儿病房等制定管理标准和措施,进行重点监管,有效保障医疗安全。此外,医院在全国创造性地实施手术总监制,成立专门的手术总监部,重点加强围手术期管理,严格首台手术划刀时间和急诊手术医师到位时间,切实保障手术安全。同时,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一直将新生儿科、血液净化中心、消化内镜中心、手术室等作为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监测对象,每月进行监管。?

3.3临床路径管理及单病种质控?

医院结合电子病历系统积极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和单病种质量控制,对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实行电子化管理,将每日医嘱自动整合到电子医嘱系统,有效地减少了医务人员的记录工作量,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规范了医务人员诊疗行为,减少诊疗活动的随意性??[2-3]?,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同时,医疗管理部门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对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的相关质量监测指标数据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及时进行监管,保障实效。 ?

3.4强化医疗安全管理?

建立医疗风险预警管理制度,前移医疗安全管理工作重心,重在预防。坚持重点科室、重点人员和重点环节的防范,提前发现、处置可能诱发医疗纠纷的风险要素,努力减少或消除医疗安全隐患。加强医疗不良事件的上报和处理,建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管理系统、非正常二次手术报备系统、重大手术审批系统,实现电子报备与书面报备双保险。?

3.5标准化管理?

引进JCI咨询,系统梳理医院管理及医疗管理的各个流程环节。引入德国KTQ质量认证理念,开展认证评审,将其与“医疗质量荆楚行”、“优质医院评审”及“创建国际一流医院”等相结合,按照PDCA基本理念,从“以病人为中心”、“以员工为导向”、“安全”、“沟通与信息管理”、“医院领导”、“质量管理”等六个方面完善医院质量体系建设,经过德国专家前后两轮严格的评审,我院医疗质量、病人安全与员工个体发展得到德国同行的高度认可,顺利通过KTQ评审,成为亚洲第一家。同时在各个专科大力推行行业标准化认证和操作流程,检验科是全国第一家全面通过ISO15189认证的医院,积极参加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临床检验项目归口管理。?

3.6强化科内质控?

健全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组织,规范医疗组配置,实行医疗组长授权管理;编制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手册,明确科内质控的具体工作要求和内容;加强对医疗副主任和科室质控员的考核,考核结果与科室、科主任、护士长、医疗主任每月绩效考核挂钩;统计指标细化到专科、医疗组及个人,每月公布科内质控管理工作完成情况。?

3.7定期现场实时督查?

医务处定期到临床医技科室检查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情况,查看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手册、医生交接班记录本、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临床危急值登记本等,每周组织人员检查医生值班情况,院感人员定期下病区抽查Ⅰ类切口手术的用药和感染情况等,各部门对于现场督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沟通、表彰或惩处,重点强调整改落实。?

3.8充分利用信息化监管手段?

建立电子病历自动评分系统,每月对所有运行病历进行批量自动评分;建立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质量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结构化病历模板的建设,规范文书格式,自动提醒医生病历书写错误、流程逻辑控制、手术申请前必须有术前小结或讨论、知情同意等,杜绝矛盾错误;重点做好手术分级管理系统、手术风险评估系统、临床危急值自动预警系统、住院超过30天管理系统、院内会诊管理系统、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傅雅丽等??[4]? 通过信息化质控,实现了116个质控点的实时环节全程监控,达到了事前预警、检查缺陷、统计分析等目的,对医院管理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值得我们借鉴。?

4成效与体会?

我院通过上述措施加强了对医疗环节、医疗行为过程的控制,医务人员医疗质量安全意识增强,医疗秩序逐步改善,医疗质量明显提高。2013年上半年各项医疗质量安全监测指标明显改善,病床周转次同期增长0?72次,平均住院日同期缩短1?06天,住院CT检查时间同期缩短1?09天,住院MRI检查时间同期缩短1?19天,出院患者诊断符合率同期提高0?4%,甲级病历率同期提高1?03%,患者满意度同期增长0?53%,而且每百床医疗纠纷发生例数持续下降,医院核心竞争力逐步提升。?

同时,虽然上述举措是做好环节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的有效方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应注重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作持续改进。如如何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优势,不断进行流程优化再造,建立适合医院实际情况的、完善的医疗风险监测体系;如何做到日常现场检查和信息化实时监控相结合,努力做到从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从事后管理向事前管理转变,弥补现有环节质量控制手段的局限,提高整体医疗质量水平??[5]?。随着医疗资源的不断扩张和医疗需求市场的急速改变,做好环节医疗质量离不开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离不开医院领导的决心与指导,离不开医院各职能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同时需要持续强化职工培训、规范医疗行为,需要各级员工共同参与,也即必须抓住关键制度、关键环节、关键时间、关键患者、关键科室和关键人员,才能提升医疗质量??[6]?,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医疗质量管理方案,完善考评细则和制度建设,才能真正实现患者安全的目标。只有不断强化医疗质量控制的内涵建设,丰富和改进相关制度及内容,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才能从根本上切实有效地提高医疗质量,杜绝医疗差错,和谐医患关系??[7]?。?

参考文献?

葛建忠,王凯红.浅谈医疗质量管理[J].现代医院管理,2009,7(4):25-27.?

[2]魏威,何革,邵征洋,等.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医疗质量环节中控制的体会[J].中国医院,2013,17(6):42-44.?

[3]李彬,樊光辉.数字化医院医疗质量管控流程及特征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2,26(2):183-185.?

[4]傅雅丽,陆敏,罗毅,等.基于信息化医疗质量控制的初步实践[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9):114-115.?

[5]李玉明,张瑞军,韩晨光.军队医院环节管理实践[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11):1059-1060.?

篇8

关键词:医院;医学装备;质量控制体系;运维管理系统

引言

医疗技术维系着我国发展,特别是医疗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命安全。从发展的角度来说,将医院医学装备控制体系与运维管理系统进行有机融合,有利于为患者提供较好的生存环境。同时,工作人员也需不断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内容,提升应用、管理的有效性。实际控制过程中,工作人员需结合当前卫生指标体系内容进行建构,利用相应法律体制,确保医学装备质量得到合理保障。

1医院医学装备质量控制体系内容

医院医学装备控制体系实践中,主要以提高医院医学装备系统的应用效率为目标,采用相应自动话、科学化的控制体系和控制技术,提高管理和临床医学的实践质量。同时,该指标也涵括系统工作形式、采购质量以及临床医学的护理、治疗质量等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当前控制体系实践中,采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建构[1]。通过设立相应的计划机制,并结合体系内容进行实践处理,再集合相应技术监控和设备检查实现设备的优化。总的来说,该体系的实践,能够提高所有控制指标的合理性,促使医院规划及建设方针均能落实到实处,有利于提高医院管理的必要性和实践性。

2当前医院医学装备运维系统的应用情况分析

2.1检修数据管理及更新问题

医学装备控制过程中检修、操作周期过长,容易导致设备检修时间、设备运行时间与检测内容不统一,难免会引发设备维修、管理方面的问题。同时,某些设备运行中设备的校检周期和工作时效不统一,容易导致该设备所检测效果不到位,进而导致诸多管理要素方面的问题。

2.2检测结果问题

检测结果需要借助自控设备进行筛查与比对,借助对应功能校检问题,实现项目控制指标。但是,传统医学装备运维问题过于繁琐,对校检信息的真实性有直接性影响,不能确保临床数据指标的合理性,为临床工作提出了严峻的问题。同时,校检结果不能第一时间送至对应科室,而采用传统信息传递模式进行综合性管理,极其容易出现校检结果失真、数据异常情况。总的来说,当前控制体系的实践中,无法将具体质量控制指标与控制系统相结合,导致质量控制方法不到位,出现数据集成控制方面的问题[2]。

3医院医学装备质量控制体系创建方法

3.1完善机构设计

工作人员需将医院医学装备控制体系与质量控制指标相结合,结合各科室的责任和机构运行模式进行综合性探讨,提升管理的有效性。由此,需结合以下几方面内容进行综合设计:工作人员需结合设备管理形式成立相应监察、控制小组,且主要工作人员配置需具备医学工程部两个质控员督查,使用科室主任,护士长日常管理本科室质控,同时使用科室有一名兼职设备管理员协助管理进行协调管制,从而明确相应的管控项目。例如在血透机设备的监察过程中,需分析血透机的设备型号、软件工作模式、半透膜功能以及Hb(血红蛋白)、HCT(红细胞比容)参数指标内容,采用相应日常管理工作对这些功能的实时指标进行分析,确保机构组织的责任均能落实到实处。通过对所有医疗设备的工作性能进行监察,从而提升各科室所应用的医学装备应用的功能。

3.2落实管理机制

工作人员需确保核心管理机制的有效性,根据医院的发展动向确立基本质量规范性和管理办法,促使管理形式更为有效。首先,工作人员需结合《质量控制工作管理制度》内容进行实践探索,在管理流程中分析常规监测工作形式和指标数据的不合理性,采用相应维修管理方案进行优化。例如可根据设备所显示的数据内容进行制度校检,对比各设备的工作效果,提升医院控制体系的精准度。其次,工作人员需将机制内容与考评内容相结合,促使管理更为有效[3]。其次,工作人员需将控制机制与质量控制内容相衔接,采用一体化模式对指标机制进行审查,将所有合格或不合格的数据进行集成化管理,确保所有管控方案与计划流程的有效性。设计过程中,需分析出较为科学的定评测机制,提高管理的精准度。再者,管理设计中,采用以下模式进行机制优化:(1)集成管理:集成管理主要采用精确搜索模式对数据结果进行审核,分析出设备的工作情况,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同时,管理过程中,需设立对应预防维修措施和预防管理措施,分析设备预开机、中期以及后期的工作形式,促使被动化管理能将有所数据进行监测。例如在心电图控制设备监测中,需采用项目监察技术进行设计,结合质控体系进行统一测试,使所有设备的工作情况均能够得到全面体现。(2)分散管理:分散管理主要采用较为简单的管理技术进行实践,采用模糊查询技术对数据等效情况、实验数据精准度进行测试,确保医疗设备的使用达到相应校检要求。同时,分散管理过程中需对所有医学装备的所有功能性进行调研,重点分析气密性、管件连接情况,并结合科学化控制机制和管理机制分析设备的运行周期,有利于全面提高管件的使用功能。

3.3完善教育宣传

强化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和工作主动性,也有利于提高医学装备的应用效率。首先,需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较好的工作主动性,根据资源汇总情况、汇总目标确立相应的宣传机制,提升宣传的合理性。其次,需根据我院的组织规划活动设立相应的宣传任务,采用相应卫生部署会议进行组织会议,提升控制工作的有效性。再者,专题讲座设计中,需结合我院的医学装备的运用情况进行培训设计,针对科室工作形式和工作目标进行组织探讨,落实核心质量控制指标培训形式,促使培训工作的氛围更加有效。例如培训内容制定过程中,需在此内容中融入新时期医院控制方针内容,组织工作人员对医院工作方式进行探究,并结合会议培训、探究模式提高宣传有效性,促使相应知识讲座提升医学装备工作价值。最后,工作人员需采用相应编制办法对工作内容、工作形式进行宣传。例如对于重点仪器的管制中,可结合医院仪器管制办法进行实践推广,分类处理仪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事故问题,提升控制工作的合理性。

3.4完善监控设计

项目监察及控制对提高质量控制效果有积极作用,而多方面审查结果存在数据异常情况,所以需要对监控指标测试进行项目优化。首先,工作人员需完善管理、验收、预防等效果,并采用相应预防性维护(PM)技术进行技术监控,根据项目功能值参数效果情况进行测试,提升初期控制的有效性。在控制过程中,需结合体系内容对所有风险情况进行预计排查,如肾脏疾病、组织病变的疾病的检查中,则需采用流程化控制指标测试分析出血透设备、CT机、MRI机器的工作效果,采用信息化机制对所有医学装备情况进行测算,落实各科室工作人员的管理责任[4]。再者,监控设计中,需结合多重审核要求、审核机制、质量标准体系进行优化,结合相应测量要求对所有管理、技术操控模式进行调控,并根据医院医疗设备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情况进行探索,以确保主体监控体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工作人员需深入对各类监控体系工作步骤合理性的审查,采用相应校准技术对比当前操作技术环节与原始操作模式的差异性,并依据相应数据情况落实对应操作方法,进而提高监控设计的有效性。譬如可设计相应监控标准进行对比调控,确保项目主体的要求在检测标准当中。最后,需要工作人员对所有监控设计进行测试,结合项目结果进行综合筛查,从而实践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总之,完善监控设计模式,并将相应控制流程与设备维修、管理实践模式相结合,采用相应控制举措提高维修的精准性,有利于降低设备安全隐患的发生几率。

篇9

一、监测范围与对象

全市各公立医疗单位全面开展公共卫生监测,监测对象为本市户籍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

二、监测内容及报告要求

1.医学人口资料:市疾控中心通过向公安部门,收集人口资料数据,汇总后于次年2月15日前上报省、市疾控中心。

2.出生资料:市疾控中心通过向市妇幼保健所等单位了解本年度全市新生儿数及相关资料,汇总后于次年2月15日前上报省、市疾控中心。

3.死亡、相关慢性病网络直报:根据市卫生局《关于在全市启动慢性病、死因监测网络直报系统的通知》相关要求落实网络直报工作。

三、医院公共卫生监测漏报调查

对全市市级医院、梨洲医院、各乡镇(街道、中心)卫生院进行一年二次的慢性病、死亡、出生监测的漏报调查。

(一)时间安排:

6月份和10月份各一次,每次调查覆盖率按要求均达到100%。

(二)医院漏报调查的主要内容:

1.死亡、慢性病报告管理制度、公共卫生科工作情况。

2.报告卡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

3.死亡、慢性病漏报情况。

四、质量控制

市疾控中心具体负责有关监测工作的技术指导及质量控制,通过检查指导和举办培训班等方式,提高各项数据的正确性,确保监测质量。具体要求为:

1.出生、死亡报告率达95%以上。

2.慢病报告及时率、准确率、项目完整率在95%以上。

3.死亡报告项目完整率98%以上,及时率、准确率95%以上。

4.医院慢性病漏报率控制在5%以内,死亡无漏报。

5.人群高血压病人发现率提高到8%以上,糖尿病病人发现率提高到1.5%以上,规范管理。

五、工作评估

对相关慢性病、出生、死亡监测及其报告质量,根据《省卫生医疗机构监测工作质量控制方案》中各类监测标准进行评估。

六、有关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公共卫生监测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并将其列为单位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分管领导要重点抓,职能科室要具体管,专兼职工作人员要认真做。

篇10

一、超声质量控制的范围

1、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2、仪器设备性能及调节水平。

3、操作检查及检查报告。

4、病例追踪随访。

5、质控会议。

二、质量控制具体内容

1、人员管理与素质

(1)、成立以科主任及高年资医师为主体,成立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管理科室日常诊疗工作管理及质量控制,保证医疗质量。每月一次组织科内治疗自查。

(2)、加强业务学习及继续教育力度,利用本地区及医院资源,提高本科室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上岗资格证考试通过率。

(3)、加强服务意识及人文教育,增强行风作风建设,减低因工作态度问题所引起的投诉及纠纷。

2、仪器设备使用及维护

(1)、严格按仪器使用说明进行检查操作,熟悉各仪器性能指标,熟记各项检查适应症与禁忌症,避免重大仪器故障及医疗事故发生。

(2)、加强与保养维修厂家的联系,定时告知仪器使用情况,了解日常保养及使用知识,学会排除机器简单故障,对重大机器故障要及时上报医院相关科室及维修部门。

(3)、仪器使用后清洁探头,并及时关机,关闭电源,避免长时开机,每天下班后关闭仪器总电源,防范事故发生。

3、操作检查及检查报告

(1)、严格按操作规程对不同脏器进行扫查,质控小组成员要不定时观察科室人员检查时操作情况,及时纠正错误检查手法,并加以解释说明。

(2)、对发现有特殊及疑难病例时,要请教上级医师及高年资医师,初步达成科内讨论统一意见后作出较合理的超声诊断。

(3)、质控小组每月定期抽查定量检查报告,规范报告内容,制定相对统一标准,对于出现明显医疗差错的要及时作好登记。

(4)、对医院质控部门反馈情况要及时调查处理,并作登记,依照医院相关规定及科室制度作处罚处理。

4、病例追踪随访

(1)、质控小组指定相关人员专门负责起病例追踪随访登记,设立专门病例追踪随访登记本。

(2)、科室人员对于平时工作中所出现的疑难或特殊病例,要及时联系相关人员进行追踪随访登记,详细记录联系人电话及相关信息及当时检查的声像表现,并记录图像。

(3)、质控小组定期检查督促病例追踪随访情况,对已经明确的相关病例做好归纳总结,并定期公布,以供科室人员学习积累。

5、质控小组会议

(1)、质控小组每月至少一次举行质控小组会议,总结前期各项质量控制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质控会议中要按质控条例的各项内容进行总结,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3)、质控会议对工作当中发现的事故差错进行讨论,做出相关处罚意见,并进行记录。

(4)、对医院质控检查作科室讨论,得出反馈意见,上报相关部门;并针对自查和医院检查反馈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计划和实施方案。

附:

科室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名单

科主任:林梅清

组员:何晓薇

陈慕洁

周泽华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