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绿化景观规划设计范文
时间:2023-10-09 17:10: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路绿化景观规划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素;过程
1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是对城市道路空间进行研究,并且实现景观布置的一个具体过程。具体而言,是对城市道路或者城市中某个地段的物质要素进行全面综合设计,根据城市道路的特色以及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设计,为居民生活提供更加舒适、适宜的环境,以满足人们的物质以及精神追求。通过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可以有效改进城市道路的环境质量,对空间进行有效利用,进而促进城市道路的建设与发展工作深入开展。其中,景观设计的内容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对城市道路的景观风貌进行规划、对街区进行设计、对城市道路的历史文化要素进行规划设计等。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加强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2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要素以及过程分析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是在城市规划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体设计内容,是对城市景观功能进行实现的重要步骤。城市道路的规划与景观设计是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比如,城市道路的自然环境、人文特征、历史条件、社会形态等。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是为了使城市中的各种要素能够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给人留下美好印象。
2.1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要素
2.1.1 城市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每个城市道路都有与其它城市不同的特色,这是城市景观设计中要优先考虑的问题。不同的地理位置、地形以及地貌等,都是自然环境要素的内容。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根据城市道路当地的特色进行设计,对自然资源进行有效利用。比如,临海的城市道路可以有效地利用水资源进行景观设计。靠山的城市道路,则可以充分利用山资源,加强对山的开发和利用,形成有特色的景观。
2.1.2 城市道路的建筑特色。建筑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反映,建筑特色对景观设计也有很大影响,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结合,建筑的形象也决定了城市道路的景观特色。比如,我国南北方的温度差异较大,在北方的建筑,一般是将就保温性能的保障,南方则主要考虑建筑的通风、隔热等,再加上南北方的环境差异,在北方的一些城市道路,其街区一般比较宽大、笔直。南方地区由于人比较多,地比较少,因此,很多城市道路的建筑比较密集,从而形成街道狭窄的景观形式。建筑物的风貌对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具有一定指导和影响。
2.1.3 城市的人文特色。人文环境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人文特色的形成,往往是由历史过程决定。城市道路在发展过程中景观历史的变迁,逐渐形成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对于文化历史以及人文特色的反映,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原则。在现代化的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对城市道路的人文特色进行充分体现,不仅要对传统进行传承,还要结合现代化的理念,对人文特色进行发扬。当前,我国很多地区的城市景观设计都面临着如何保护文化遗产的问题,人文特色的保持以及发扬对于城市道路的个性化建设,以及城市内涵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准确把握城市道路的人文特征,才能在景观设计过程中保持城市道路的灵性,彰显城市道路特色。
2.2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过程
2.2.1 对景观进行分析。进行景观设计时,要根据环境学、生态学等相关理念,对城市道路的景观进行分析和评估,对景观设计过程中的损失进行估算。尽量采取措施将损失降低,并且要对景观进行详细分析,制作相应的评价图,为景观设计提供依据。
2.2.2 景观规划与设计过程。城市道路的景观规划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而定,将景观规划区域分成几个比较大的板块,每个板块承载不同的功能,如休闲区域可以进行公园规划设计;商业区域可以进行购物中心的规划设计等,要从整体环境的策划上进行景观规划,保证城市道路的功能有效发挥。此外,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对景观规划的内容进行具体反映。比如,对道路、道路两旁的草地、道路两旁的建筑等方面的设计,都是景观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景观设计时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特色以及资源进行设计,营造一种适合生活、视觉效果良好的景观环境。
3 结语
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城市建设的进程逐渐加快,城市道路的建设力度也逐渐加大。景观设计是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的配套工程,相应的规划设计部门要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景观设计,提高城市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智博,马力,杨岚,胡金萍.从城市规划看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J].
篇2
关键字:道路景观;设计;原则;道路绿化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 A
目前我国对环境的认识和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道路景观也不仅仅局限在满足功能和视觉美感的层面上,也逐渐转变到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上。因此,当代的道路景观设计就应该立足功能需求、生态原则、文化特征三位一体的整合[]。具体来说,物质景观是载体,生态保持是法则,文化内涵是目标,互相结合以此共同实现道路景观的现代化。
一、目前我国道路景观存在的问题
(一)景观规划忽视地下管网、架空线路
在道路景观绿化时,经常发现在埋有地下管网的地段上盲目栽植大型乔灌木,结果使植株生长势态减弱,甚至因根系无法伸展,吸取不到所需养分而死亡。有的在有架空电线的下面盲目栽植,因产生树线矛盾不得不疏枝,影响了美化效果,更严重的是大风季节,因疏枝不及时,造成线路中断,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危害。
(二)景观规划忽视道路的交通功能
有些地方过分重视道路景观设计,却忽视了道路的交通功能。比如在人行道上栽植树型不紧凑树木,影响人们步行或骑车,甚至也会阻挡行车视线。
(三)盲目选用外来植物品种
很多规划者只顾眼前效果,不考虑长远利益。选用未经引种驯化的外来植物品种,结果因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而逐渐死亡。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影响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的整体效果[]。
二、道路景观规划所要遵循的原则
城市道路景观是城市实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景观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一)生态性原则
在道路景观环境设计中,我们首先必须要坚持生态优先,保证生物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是稳定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具体内容之一,同时也构成了自然景观。道路景观要有生气,就必须建立在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基础上。一切生物都离不开地面,只有在地面上创造宜于多种生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才能达到生物的多样性。因此,城市道路建设一方面要保护城市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要对在城市化过程不可避免地被破坏的自然资源进行补偿,并建立城市的人工生态系统,保证城市持续发展。
(二)协调性原则
城市道路是一个有机整体,设计中要协调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保证生态效益的充分发挥。同时要协调保护与开发、景观与生态、投入与产出、建设与养护的多重关系,保证道路景观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另外,还应协调道路沿线各功能地块的总体景观建设,保证城市绿化体系结构良性地整体发展。
(三)服务性原则
道路景观的服务对象为居民,景观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充分挖掘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地域特征,满足各种不同情感的需求,尽量做到自然布景与规划布景相结合。应体现出“天、地、人”三位一体的环境观,追求天、地、人的和谐,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形成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主题。主要以自然美、植物美、景观美为基础,体现自然的重要性。形成绿地成片、树木成林、花香四溢、环境优美、生态平衡的城市景区。 三、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探析以上原则充分表明,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受到更大时空范围内的城市发展的制约与影响,因此观念意识上要转变“就景观论景观”的传统思维,形成景观的区域观和时空观,以下是对道路景观设计的方法进行几点分析:(一)生态绿地建设道路绿化和景观环境建设是建立和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环节。道路绿地应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道路红线内的绿化带,另一部分是道路红线之外沿道路的绿化带,该绿化带的宽度即为绿线宽度。根据《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的规定:红线宽度大于五十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百分之三十;红线宽度在四十到五十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百分之二十五;红线宽度小于四十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百分之二十[]。
对于生态树种的选择上要突出地方特色,南方地区还好,北方地区应该适当增加常绿树种以弥补冬景的单调和萧条,同时注重常绿树叶的相互衬托。在种植方式上,我们要打破单调的行列式布局,以组团式、条块式为主要配置特点,乔、灌、地被结合进行复合混合式立体绿化,形成富有层次感和韵律感的景观生态走廊。使道路景观努力形成行人视觉与行为心理的绿色景观。(二)景观设计的多样性
道路的景观设计在考虑一定连续性的基础上,也要增加变化,结合城市文化、企业文化,创造多样性的有文化意蕴的景观,同时也为各种材料、技术的多样性表达提供空间。
(三)分车带的景观设计
在设计分车带景观时,应结合自身宽度、所处车道性质及有无地下管线进行规划。位于快车道之间的分车带,以草坪和宿根花卉为主,适当配以小型花灌木。位于快、慢车道之间的分车带,宽度为两米以下或有地下管网的,以草坪和宿根花卉为主;宽度在两米到四米之间,且无地下管网的,可采用灌草结合的方式,做灵活多样的大色块规划设计;宽度为四米以上且无地下管网的,除灌草结合外,还可配以小型乔木。
(四)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在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中,我们也要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一方面,即使在人流不是很大的道路上,也应该设置便利设施,比如地图、公用电话、公共厕所等,避免在人们活动时,感觉缺乏人性化的关爱。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景观设置,不能设置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和弯道转弯处,不能影响驾驶员视线通透,所以在道路的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的车辆运行空间,树冠和树干不得进入该空间,同时要利用道路绿地的隔离、屏挡、通透等交通组织功能设计绿地。
四、参考文献
[1]韩丽雅.道路绿化建设现状及思考[J].河北林果研究,2003,(1).
[2]丁铭绩.浅谈城市道路绿化设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2).
[3]沈清基.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M].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5]王晓谋.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6]刘滨谊. 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交通部[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作者简介:梁稀(1983.11~),男,瑶族,广西平果人,大学本科学历,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道路、交通设计工作和研究。
篇3
关键词:绿化设计;意义;生态保护
中图分类号: U418.9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1.055
近年来,辽宁省在道路绿化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其他省市相比仍有巨大差距。我国南北方地域之间差异悬殊,温度气候存在巨大差异,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上很受限制。所以对景观设计师们提出更高要求,不但要设计新颖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注重该空间各项功能的合理分布,而且更要注重该空间的活动人群和应用功能。因为道路是城市的脉络,是人行车行的重要通道,形成一个完整的道路网。道路景观代表着的一个地区的特色,可以说是综合实力的直接体现者,也是发展历程的忠实记录者。它总是真实的反应着政治、经济、文化总体水平及特色。而道路绿化的好坏对城市面貌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对于调节道路附近区域的温度、湿度、减低风速起着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街道的小气候。道路绿化是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绿化体现的姿态美、意境美蕴含着文化与艺术的融合与升华,使人感到亲切、舒适、具有生命力。它可以体现一个绿化风貌及景观特点。
1道路绿化意义和作用
1.1组织交通作用
道路绿化起到组织交通作用,道路的中央和两侧设有绿化带。具有良好的分隔道路、分隔来往车辆、组织交通、分隔人车的作用。
1.2美化作用
良好的道路绿化,给人一种活力和精神象征,植物具有观赏特征:春季鲜花盛开,新绿初绽,夏季浓荫,秋季秋叶斑斓,冬季银装,一年四季不同色彩。
1.3环保作用
道路绿化可以净化空气,降低空气尘埃和有毒气体的污染。吸收汽车尾气,排放氧气。植物作为一种优良的保护环境的素材,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2道路绿化一般形式及功能
2.1交通岛绿地
交通岛周边的植物配置加强了导向作用,在安全的行车视距范围内应采用灌木修剪、草花地被配置;中心岛绿地和导向岛绿地应保持各路口之间的行车视线通透,种植灌木及草花,布置成装饰绿地;立体交叉绿岛应种植草坪等地被植物。草坪上可组团种植灌木球,大片面积种植花卉,以形成疏朗开阔的绿化效果。桥下宜种植耐荫地被植物。墙面宜进行垂直绿化。如三叶地锦、五叶地锦等。
2.2广场绿地
广场绿化应根据各类广场的功能、规模和周边环境进行设计。可种植高大乔木,用来遮荫挡光,整齐绿篱,增强广场绿地效果。
2.3停车场绿地
停车场绿地种植树冠宽大的庇荫乔木,利用植物作为车位与车位之间的隔离防护带,草坪覆盖地面,减少大气与地面间的辐射热,保护汽车免受日晒地蒸。
2.4人行道路绿化带
人行道绿化带的植物的形式由绿化带宽度来决定,在不影响地上、地下管网时,宽度在2.5米以上绿化带,可种植规则式。宽度大于6米时,规则式、自然式皆可,可选用复层式种植方式。宽度在10米以上时,可考虑开敞式种植方式。
2.5车行道路绿化带
车行道绿化带可消弱噪音,吸收汽车尾气,消除司机视觉疲劳。
2.6分车绿带
分车带绿化起到分隔交通,具有安全功能。
2.7路侧绿带
路侧绿地设置于道路侧方,根据沿街用地性质,建筑物体量进行景观设计。并保持路段内连续、完整的景观效果。宽度大于8米时,可开辟为开放式绿地形式。《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规定,园林景观路的绿地率不少于40%,红线宽度大于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少于30%,红线宽度在40~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少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少于20%。
3道路绿化植物品种的运用
乔木(小乔木)。乔木是种植设计中的骨干树和主景树。树木品种的选择和搭配能使整个道路景观的植物景观框架明晰。乔木选则分支高、冠幅大具有遮荫效果,落叶乔木冬季能投射阳光。《风景园林设计》(CJJ-289)运用于广场绿地、停车场绿地、人行道路绿化带、车行道路绿化带等。例如:常绿乔木有侧柏,油松、云杉等;落叶乔木有国槐、白蜡、水曲柳、银杏、法桐、新疆杨、梓树、五角枫、三角枫等;小乔木有京桃、栾树、火炬树、山杏、海棠、紫叶李、金叶榆、稠李等。
灌木花卉。灌木作为绿化带的围合,可用来防止抄近路的人们、保护行人安全、引导人流,作为低视线的平面构图要素,衬托了乔木和草花,修剪整齐的灌木作为较小前景的背景与中小乔木一起加强空间的围和等。灌木的植株多处用于人们的常视域内,尺度角亲近。《风景园林设计》(CJJ-289)交通岛绿地、停车场绿地、分车绿带等可选用耐修剪灌木作为绿篱。例如:水蜡、桧柏、红王子锦带、小叶丁香、红瑞木、朝鲜黄杨、紫叶小柏、金山绣线菊等。人行道绿化带、路侧绿化带等可选用带修剪灌木和自然形态灌木。例如:大花水桠木、连翘、榆叶梅、木槿、紫丁香等。
花卉。花卉是道路绿化中的观赏植物,花卉的高低错落,疏密有致,颜色各异,争鲜斗艳提升了道路绿化的品质。通常运用的花卉有一串红、蓝花鼠尾草、马蔺、萱草、鸢尾、千头菊、假龙头等。
4结语
道路绿化不仅强调了在园林景观的重要作用,设计合理具有创新的道路绿化不仅起到了观赏效果,还起到了安全作用。道路绿化设计的好坏还要充分的考虑到生态和经济效益。绿化主要运用乔、灌、草、花形成层次分明、阻隔噪音,调节空气,同时拥有季节变化的不同效果。人行车行都能感受到道路绿化带来的景观之美。
参考文献
[1] 王伟,杨慧.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J].河北农业科学,2007,(03).
篇4
摘要:现代化的城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和舒适,同时也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污染。近年来 ,我国城市交通已有很大的发展,并且逐步趋向现代化历程 。绿化是道路环境中的景观元素。道路的带状绿化可以使城市绿地通过“线”的作用丽连成一个整体 ,它可 以美化街景,衬托和改善城市面貌,所以道路绿化是道路环境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道路绿化作为道路环境的景观元素其重要性除美化道路环境外就是它的功能的一面,如遮荫、减噪、地 面覆盖等。
关键词:城市道路 景观绿化 设计原则
城市园林建设是一种渐进、有序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过程 ,但近年来 ,各地城市园林绿化事业飞速发展的同时,园林工程的质量却参差不齐。城市环境景观的规划设计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城市环境质量优劣的重要 因素 ,与城市居民的生活休戚相关。
一、道路绿化遵循原则
(1)利用绿化加强道路特性
现在道路的环境往往容易雷同,采用不同的绿化方式将有助于加强道路特征,而使不同的道路区分开来 ,一些道路也往往以其绿化特色而命名。在现代交通条件下,要求道路具有连续性 ,而绿化则有助于加强这种连续性,并从纵向分割之间,使行进者产生距离感,认知这一理论,将对其规划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在建设中才不至于走人误区。只有正确的理论指导 ,规划才具有科学性、合理性 ,建设方 向才不致偏离正确轨道。理论指导规划,建设按规划操作。
(2)道路绿化要注意突出地方特色
城市应该有不同的道路绿化方式与树种选择。城市道路绿化要提倡使用乡土树种 ,乡土树种具有成活率高、长势健壮 、抗逆性强等优点,切不可盲目引进所谓的“稀有”品种。
(3)道路绿化要有适宜的树种
要注重多品种 的选择和多种栽植方式的配合 ,提倡物种多样化。各种绿化材料因树形、色彩、香味、季相变化的不同,在景观上 、功能上也有不同的效果。根据道路景观以及功能上的要求 ,要做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 ,需要每个品种配合与各种栽植方式的协调。街道绿化直接影响到街景的四季变化,要使春、夏、秋、冬均有相宜的景色,体现不同的色彩美、姿态美和风韵美。应根据不同道路的功能以及不同道路者的视觉特性及观赏要求 ,处理好绿化种植的问距、品种、树冠 的形状 ,还要从长计议,特别不能忽视的是要考虑到树木成年后的高度及修剪等问题。同时,还要考虑到远近期的绿化效果。
(4)道路绿化要与其他街景元素相协调
街景是由多种景观元素组成的,多种元素的作用、地位都应恰如其分。一般情况下道路绿化应与道路环境中的景观诸元素相协调,单纯考虑行道树而栽植的树木往往收不到最佳效果。通常道路两侧的植物栽植应看成是建筑物前的种植 ,应该让路者从各个方面来看,都有好的绿化效果。有些街道树木蒙蔽了一切,绿化成了视线的障碍,用路者看不清街道面貌 。更无法加深对某一街道景观的印象,从街道景观元素协调来看就不适宜,无疑设计是失败的。道路绿化除有特殊的功能方面的要求以外,应根据道路性质、临街建筑、道路宽度 以及地域特点等作为道路环境整体的一部分来考虑,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二、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1)整体优先原则
城市道路景观绿化植物配置要遵循 自然规律,利用我们所处的环境、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景观,城市性质等进行科学建设和改建。
(2)生态优先原则
在植物材料的选择、树种的搭配、草本花卉的点缀,草坪的衬托等最大限度地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质量为出发点,也应该尽量多地选择和使用乡土树种,创造出稳定的植物群落:充分应用生态原理和植物他感作用,合理配置植物,才能发挥 出最大的生态效益。
(3)可持续发展原则
以自然环境为出发点,按照生态学原理,在充分了解各植物种类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上,合理布局、科学搭配,使各植物种和谐共存,群落稳定发展,达到调节自然环境与城市环境关系,在城市中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
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道路绿化是人们对一个城市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工细琢的道路景观是 自然美的提炼和再现,是人工艺术环境和 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再创造,使人感到亲切、舒适、具有生命力,是衡量现代化城市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的标志。
三、种植设计基本原理的应用
在做种植设计之前, 首先要考虑遮挡、防风和围护等植物功 能方面的基本 要求,其次才能开始应用设计原理将色彩、质感和形态统一在优美的 构图中。在 设计时,应该弄清园林绿化中每个种植单元的目的和意图, 事先拟 出每个单元大致的尺度、形态及质感, 充分利用这个单 元中所有的因子, 使它们在统一的 整体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一个种植单元, 通常是由一个重点植物和衬托它的丛植植物组成。
重点植物的目的在于强调, 应具有非常强烈的外貌特征, 能 够在一个种植有许多其他植物的群落中很突出而引起足够的注意。重点植物的视觉强度能够产生于任何三个自然特征之一或综合两个以上的自然特征, 换句话说, 一株植物之所以能成为重点植物, 正是由于它具有比其他植物更强烈的色彩、质地或形态。
除了重点植物以外, 大多数的植物不具备作为重点植物的强烈的观赏特性, 这些植物最适于三株以上的成组栽植, 即丛植。它们采用自然式栽植手法效果最好, 正常情况下, 把它们配植在一起时要留出一定的空间, 以便长大后它们能长成一体, 这时欣赏的不是植物的个体美, 而是群体美。每个种植 单元在园林绿化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而这些不同的种植单元结合起来则构成了园林 绿化一个完整的空间 。
总而言之,城市街道园林绿化的目的是美化人的生活,陶冶人的情操 。城市街道园林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美化城市人民生活环境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反映城市文化 ,展示城市管理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窗 口。
参考文献:
[1]王宁.生态城市与住宅小区园艺设计的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5期 :62
[2]汤学东.城市住宅小区总体规划设计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 10期 :176~17
篇5
关键词:城市道路 绿化景观树种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目前道路绿化存在的普遍问题
1..忽视绿化地面布局与地下管网、架空线路的矛盾。在埋有地下管网的地段,没有更多考虑树木的生长发展而栽植大型乔灌木,结果使得地下积水等造成植物生长不良,甚至因根系破坏管线;在有架空电线的下面如果栽植大型乔木,树木长大了使树线发生矛盾,不得不砍头疏枝,影响了美观和生态,更严重的是大风季节,因疏枝不及时,造成树木吹到、破坏线路,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危害。
2.片面的强调绿化,忽视道路的交通功能。在人行道上栽植树型不紧凑的灌木,影响步行或者骑车;较狭窄的分车带上密植大量的乔灌木,阻挡了行车的视线。
3.设计形式与道路设计不够协调,相邻各个干道形式单调,没有特色、毫无创意、缺乏构思与创意,照搬照抄,甚至把本身就有毛病的设计也不懂改正。
4.盲目选用外来植物品种,选用未经引种驯化的外来植物品种,结果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而逐渐死亡,不考虑植物的适应性,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影响绿化整体效果。
以上的可能是新生的道路绿化设计,匆忙时没有全面去考虑,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既要现实又要不违反原则,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还有倡导生态型绿化,使我们的绿化设计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景观设计”,这样设计才是每一个绿化工作者应该努力的目标。下面就根据我个人从优秀设计作品和实践中总结的城市道路绿化树种选择的经验、要点及注意事项。
三、城市道路绿化树种选择要点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选择什么样的树种及风格和树木的群体配置。一般说来城市道路主要树种是遮荫树种,应具备冠大荫浓、主干挺直、树体洁净、落叶较少,无飞絮、毒毛、臭味,能够适应城市环境条件,如耐践踏,瘠薄土壤、耐旱、抗污染等;萌芽刀强,耐修剪,易复壮;长寿等条件。
道路树种选择应以乡土树种为主,从当地自然生长植被中选择优良的树种。但不排斥经过长期驯化考验的外来树种。根据适地适树原则,分别选择适合当地立地条件的树种为主,结合城市特色,优先选择市花、市树及骨干树种,结合城市景观要求进行选择。道路各种绿带常可配植成复层混交的群落,应要选择一批耐荫的小乔木及灌木;郊区公路绿带可考虑选用一些具有经济价值的树种。乔木和灌木的选择的一般性原则如下:
1.乔木的选择
乔木在街道绿化中,主要作为行道树,作用主要是夏季为行人遮荫、美化街景,因此选择品种时主要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1).株形整洁,观赏价值较高(或花型、叶型、果实奇异,或花色鲜艳,或花期长),最好叶秋季变色,冬季可观树形、赏枝干;
(2).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治理,治理费用低,花、果、枝叶无不良气味;
(3).树木发芽早、落叶晚,适合本地区正常生长,晚秋落叶期在短时间内树叶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扫;
(4).行道树树冠整洁,分枝点足够高,主枝伸张、角度与地面不小于30度,叶片紧密,有浓荫;
(5).繁殖轻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复生长,适宜大树移植;
(6).有一定耐污染、抗烟尘的能力;
(7).树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不太缓慢。目前在河北省唐市应用较多的有雪松、法桐、国槐、合欢、栾树、垂柳、馒头柳、杜仲、白蜡等。
2.灌木的选择
灌木多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车行道的边缘与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带),可遮挡视线、减弱噪声等,选择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枝叶丰满、株形完美,花期长,花多而显露,防止过多萌孽枝过长妨碍交通;
(2).植株无刺或少刺,叶色有变,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内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树形和高矮;
(3).繁殖轻易,易于治理,能耐灰尘和路面辐射。应用较多的有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紫叶小蘖、月季、紫蔽、丁香、紫荆、连翘、榆叶梅等。
四、城市道路绿化乔灌木配置方式
树木的配置主要分为规则式的和不规则式的 ,其中不规则式的配置又称为自然式配置
1.规则式配植
行植:在规则式道路、广场上或围墙边沿,呈单行或多行的,株距与行距相等的种植方法,叫作行植。
正方形栽:植按方格网在交叉点种植树木,株行距相等。
三角形种植:株行距按等边或等腰三角形排列。
长方形栽植:正方形栽植的一种变型,其特点为行距大于株距。
环植:按一定株距把树木栽为圆环的一种方式,可有1 个圆环、半个圆环或多重圆环。
带状种植:用多行树木种植或带状,构成防护林带。一般采用大乔木与中、小乔木和灌木作带状配置。
2.自然式配置
孤植:单株树孤立种植,孤植树在园林中,一是作为园林中独立的庇荫树,也作观赏用。二是单纯为了构图艺术上需要。主要显示树木的个体美,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常用于大片草坪上、花坛中心、小庭院的一角与山石 相互成景之处。
丛植:一个树丛由三五株同种或异种树木至八九株树木不等距离的种植在一起成一整体,是园林中普遍应用的方式,可用作主景或配景用作背景或隔离措施。配置宜自然,符合艺术构图规律,求得既能表现植物的群体美,也能表现树种的个体美。
群植:一两种乔木为主体,与数种乔木和灌木搭配,组成较大面积的树木群体。树木的数量较多,以表现群体为主,具有“成林”。
带植: 林带组合原则与树群一样,以带状形式栽种数量很多的各种乔木、灌木。多应用于街道、公路的两旁。如用作园林景物的背景或隔离措施,一般宜密植,形成树屏。
四、城市道路绿化应该注意的问题
行道树以冠大荫浓的乔木为主,侧重落叶类,夏季可遮荫,冬季可为行人提供天然日光浴。分车带是道路绿化的重点,应结合自身宽度、所处车道性质及有无地下管线进行规划。位于快车道之间的分车带,以常绿和开花的矮生型地被灌木为主,适当配以小型花灌木。 在分车绿带和行道树绿带的上方不应有高压架空线,必须设置时,应保证架空线下有不小于9米的树木生长空间。中心环岛地处道路交叉点,目的是疏导交通,要求绿化高度在0.7米以下,为使司机和行人能准确地观察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可采用小乔木和灌木、花、草结合的方式进行各种几何图案或图形设计。
结束语
总之城市道路绿化树种配置是一门综合艺术,种植配置设计得当,不仅给人以愉快的美感,同时也能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品味。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要综合考虑城市道路的环境特点,立地条件,规划设计要求以及植物的形态、色彩、风韵等多方面的因素,精心组织,合理配置,才能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和观赏效果,创造多姿多彩、内容丰富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中国园林2001(6):3-11[6]Newton,N.T.,
[2] 王浩.谷康.孙新旺.陈蓉.金晓雯.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规划.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4: 51
篇6
关键词:道路绿化;城市化;景观;乡镇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271-2
道路绿化是城乡建设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城乡环境空间的重要景观因素。道路绿化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起到净化空气、减少噪音等生态作用,给人们的出行创造出愉悦、舒适、卫生的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需求和观念发生了改变。当前社会越来越重视环境空间的质量,主张打造绿色生态的生活空间。道路作为环境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受到关注,道路绿化成为焦点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全国各个城市都将道路景观绿化作为提高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道路绿化发展起来,就是在乡镇,道路绿化也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道路绿化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具有着特殊的意义。
1 城市道路绿化的发展现状
城市道路绿化起着美化市容市貌,减轻环境污染,为城市居民创造优美的工作、生活空间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和城市道路建设的发展,我国城市绿化适应新的功能要求,在不断创新中发展,出现了层次丰富、林荫夹道、景观多样、行车通畅、行人舒适的现代化城市道路,形成了多层密植、落叶树与常绿树相结合,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
当下,全国大多城市的道路绿化都有了很大改观。社会的进步,促进城市的发展,物质的充足,促进观念的改变,景观绿化得到了推广,全国各个城市都将道路绿化作为提高城市形象,展现城市风貌的重要手段。道路绿化是城市的窗口,在城市园林规划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提高对道路绿化的重视,人们将会得到高质量的生活环境,高质量的出行环境。与城市规划发展一样,乡镇规划也有了初步的发展,与之相应的乡镇道路绿化也有了初步发展,并且朝着城市化方向发展。
2 乡镇道路绿化现状及其城市化改造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乡镇发展也很见成效,道路绿化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受到了重视。乡镇是城市之外人口集散较多的地方,也是商业和文化集中的地方,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乡镇规划尤为重要,道路绿化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同样得到重视和发展。然而现在大多乡镇道路绿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存在的是脏、乱、差、这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2.1 下面就从天津静海县大邱庄黄山路整治改造说起,来分析一下当前乡镇道路绿化向城市化发展的趋势
2.1.1 黄山路现状条件分析 黄山路位于静海县大邱庄镇,全长1.4km,是大邱庄地区的商业文化集中的交通要道。自西向东分别相交于静王路、津团西路、香港路和长江道4条主要道路。目前的黄山路绿地率仅为27%。
2.1.2 黄山路现状景观存在的问题 绿化率低;硬质景观破损,需要更新改造;市政设施破旧(电线杆、灯杆、电话亭、变压器等);广告杂乱;建筑立面破损脏乱;存在部分违章建筑;绿化风格不一,缺乏整体性,缺乏层次性,植物品种单一,造型简单;缺少景观节点。
2.1.3 黄山路景观绿化的城市化改造 大邱庄位于天津静海县东部,团泊新城南区,全镇总面积40.5km2。大邱庄镇的主体产业是工业,工业占全镇经济总量的90%。大邱庄没有传统的田园风光,这里有的是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规划整齐的多层楼房、风格多样的花园别墅和高楼大厦,大邱庄是中国改变最早的村庄,它所走过的道路,不是每个村庄可以效仿的,但是大邱庄的发展毕竟指出了新农村的发展方向,它所走的正是一条农村城市化的发展道路。
黄山路是大邱庄的商业集中地,是交通要道,代表着大邱庄的形象,是大邱庄城市化发展的缩影。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新的规划整治方案着重从景观绿化、建筑界面、硬质景观、市政设施等六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力求将黄山路打造成大邱庄的新城市客厅,提高商业、生活环境质量。
2.2 下面对黄山路的绿化设计来做重要的说明
此次绿化整治总体要求新增绿地6204m2,占总绿地的40%,需要提质的绿地9516m2,占总绿地的60%,适当增加街头绿地,对街头小公园进行改造,部分企业拆迁退绿,增加景观节点,合理配置植物,打造生态自然、错落有致、品种丰富,四季分明的景观效果。
2.2.1 道路功能 充分考虑交通分流和道路美观,分别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以及机动车道中央位置设计了绿化带和隔离护栏。沿线绿化带内、桥梁及沿线绿地的苗木配置、造型和整体线性都进行了认真的斟酌,达到了良好的美化效果。
2.2.2 绿化原则 遵循了整体化原则,统一考虑与之相关的绿植、建筑物、街道设施等,风格一致,整齐美观,避免简单的罗列和拼凑;因地制宜原则,适地适树,选择合适的树种,科学配置。生态原则,树种选择要适应生态环境,抗污染性强,无臭味、无飞絮、花叶优美的品种,美化环境,增加色彩,减少污染。
2.2.3 植物配置 道路绿化设计要结合当地特点选择适宜的园林植物。因树形、叶形、花色不同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道路绿化的植物选择直接关系到绿化的成败、绿化效果的快慢、绿化质量的高低、以及绿化效应的发挥和道路景观特色的形成。在遵循坚持功能与景观相结合、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原则下,通常考虑选择易成活、生长快、寿命长、根系深、适应性强、管理粗放、抗污染、耐干旱、抗风和抗病虫害的树种,其中以乡土树种为首选树种。行道树种应选择树干直、健壮、分枝点较高(一般在2.5m以上)、冠大荫浓的树种,以满通运输、形成绿荫效果等功能作用。根据景观功能要求,要是实现绿化四季长青,三季有花,需要多品种配合与多形式栽植,国槐、白蜡、泡桐、金银木、紫叶李、木槿、合欢、月季矮牵牛等二十多种植物在本方案中应用。乔木、灌木、花草、地被植物相配合,注意植物栽植的高低、疏密、比例、形状、色彩搭配,从而形成生动、活泼的自然氛围,显现出春、夏、秋、冬均有的相宜景色。
2.2.4 改造效果 此次道路绿化可弥补建筑在色彩、质感上的不足,通过绿色植物可协调、统一千变万化建筑物的色彩;装点道路空间,满足景观需求;通过道路绿化,如绿化隔离带、行道树、绿篱、花池等,组织交通,达到人车分流;街道中的行道树可以遮荫降温,道路绿化的植物还可降低噪音、遮挡灰尘、防风防火、增加空气湿度、防污染,起到改善环境、净化空气的作用。道路通过绿化,能够形成绿色的景观走廊。
3 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
3.1 规划设计不合理
许多道路在完成绿化后,反复的重建;有的道路缺乏整体性,一条路上有多种种植方式,杂乱无章;有的人流和车流多的地方,停车位短缺,人行便道过窄,结果造成绿化人为的破坏;有的市政设施和绿植混杂一起,例如公交站台建在绿化带之后,不仅行走不便,对绿化的破坏也很大,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3.2 绿化植物品种的选择不合理
绿化设计首先必须认真调研,充分考虑地理条件和地理位置。有些地方为追求景观风格,忽视本地土壤、气候等条件,盲目引进外来品种,造成树种不能存活,绿化带重复施工,浪费人力、物力。有些立交桥的绿化设计中没有考虑植物的喜阴性,结果植物不能成活,绿化效果差。另外乡镇道路远离城市,常穿过农田、山村,不具有城区内较密集的建筑物和复杂的各种管网,它的绿化有着自己的特点,在绿化中无需采用过多的名贵花木与鲜花,虽然说乡镇道路有向城市化发展的趋向,但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规划。
3.3 道路绿化完成后养护管理不足
这是目前道路绿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乡镇道路绿化中表现更加突出。一方面是因为资金不足导致施工后养护不足,甚至停止养护。另外就是养护队伍知识不足,专业程度低,不了解植物习性,使用方法不当,造成资金、植物和人员的浪费。
综上,尽管目前道路景观绿化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整体上环境是越来越好。尤其是乡镇道路绿化也正在进行着城市化改造。创建好的道路绿化、营造优美的出行环境是现代化发展的结果,也是扩大改革开放的需要。道路绿化是一门艺术,不仅可以创造美感,还可以展现城乡空间的文化,现实实践中要综合考虑城乡环境特点,地理条件,植物形态等多个方面,合理规划,精心配置,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性和观赏性,创造丰富多彩、生动活力的城乡道路绿化景观。
参考文献
[1] 同济大学等.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2] 郭峥春.道路绿化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初探[J].山西建筑,2007,(34).
篇7
关键词:城市新区景观生态规划生态基础设施 生态用地 城乡统筹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景观生态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理解空间结构如何影响生态过程。土地利用规划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协调性,自然保护思想在这一领域日趋重要。因此,景观生态学可以为城市土地利用和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个亟须的理论基础,并可以帮助评价和预测规划和设计可能带来的生态后果。而景观规划和设计的实践可以用来检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假说。如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分析和空间模型方法与遥感技术结合,可以大大促进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景观生态规划概念与内涵
景观生态规划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从欧洲及北美景观建筑学中分化出来的以综合性应用科学领域,起源于园林设计和景观建筑,是以人为中心,将各种土地利用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以构成和谐并且有效的地表空间的人类活动方式。景观生态规划尚无确切的定义,但综合国内外学者对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解,其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1)景观生态规划是以景观为研究对象的规划活动,其理论涉及景观生态学、地理学、土地科学、环境科学、生态经济学等多种学科,具有高度的综合性。(2)景观生态规划建立在对土地和景观的自然特性、景观生态格局和过程及其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充分理解基础之上。(3)规划的目的是调整或协调土地利用过程中的景观内部结构和生态过程,正确处理土地开发利用与生态、资源开发与保护、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而改善景观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4)景观生态规划强调立足于当地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条件的潜力,形成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及社会经济功能的协调与互补,同时具有开放性,考虑与更大尺度上景观生态系统的对接与协调。(5)规划侧重于土地资源利用的空间配置和布局。(6)景观生态规划不仅协调自然过程,还关注文化和社会经济过程的协调发展。
3城市新区景观规划的内容
城市景观的基本构成相当于城市特色的基本影响要素,包括自然景观和由历史文化古迹、城市结构、街道空间、建筑群体、天际轮廓线、乡土风情等组成的人文景观,它们之间相互交错融合,构成了城市自身特有的景观风貌。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是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的协调配合,以维持城市基本的生态设施为前提,以满足人们的生存、生产、生活和休闲审美的要求为目标,创造具有地方特色与时代特色的空间环境为目的的工作过程。对各景观构成要素的情况和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并作出客观的分析评价是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对构成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各个构成要素的实质、特点和所具有精神内涵。因此,在城市新区景观规划前,必须全面了解各景观要素的构成。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工作领域覆盖从宏观城市整体环境规划到微观布局的环境设计的全过程,可分为城市总体景观、城市区域景观和城市局部景观等三个层次。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互相渗透,互为补充。
3.1城市新区道路网络系统景观规划
道路网络系统的规划时城市景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规划思想是:在新区内应减少过境公路对城市新区的干扰,在区内寻求最合理的道路配置,尤其应注意路网对新区内乡村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方面统一协调考虑,合理规划设计道路的形态结构。
道完善道路网络的生态功能应加强道路绿化体系建设,行道树和防护林的景观规划建设是减少道路对城市环境和生态平衡不利影响的有效途径。道路绿化带是城市景观中重要的绿色走廊,对改善城市生态功能十分有益。道路与道路绿化应视为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是道路网络形态规划中永远适用和应该遵循的原则。
3.2城市新区绿地系统规划
一个生态稳定的城市植被景观,其结构和功能要高度统一和谐,不仅外形符合美学规律,内部和整体结构更应符合生态学原理。要从空间异质性程度、生境连通程度、人为活动强度、物种多样性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在合理的规划设计指导下进行建设的同时,还应为生物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必要说的生境条件。
城市新区的绿地系统应具有反映地方乡土特色和城市特色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城市新区绿地系统景观规划时要把建造自身特色放在重要地位。城市特色是评价城市规划和建设最基本的标准之一,城市特色是一座城市自然、社会、经济、文化传统和市民价值观的综合反映。城市景观规划应以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地理位置特点为基础,融合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和现代生活需求,反映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价值观念,给绿色景观赋予人文内涵,这样的绿地系统才具灵魂、生气和活力。
4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构建方法
规划的要义不仅在规划建造的部分,更要千方百计保护好生态设施用地等非建设用地。城市的规模和建设用地的功能是可以不断变化的,而由河流水系、绿地走廊、林地、湖泊湿地所构成的景观生态基础设施则永远为城市所必需,是需要恒常不变的。因此,面对变革时代的城市扩张,需要逆向思维的城市规划方法论,以不变应万变。即在区域尺度上首先规划和完善非建设用地,设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形成高效维护城市居民内生态服务质量、维护土地生态过程的安全的空间格局。为此,提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如下[5]:
(1)保持城市自然景观格局的连续性
(2)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态环境系统,维持景观的异质性和稳定性
(3)维护和恢复河道、湖泊、堤岸及滨水地带的自然形态
(4)保护和恢复城市的自然和人工水体、湖泊和湿地系统
(5)将城市森林建设与城市绿地系统有机结合
(6)规划设立行人、自行车专用的非机动车绿色通道
(7)规划绿色历史文化遗产廊道
(8)开放专用绿地,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单位制是中国城市形态的一大特征,围墙中的绿地往往只限于本单位的人员享用,特别是一些政府大院、大学校园。开放专用绿地应作为城市开放空间规划建设的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来对待,这不仅需要打破原有的单位领地意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在新的扩建的每一个地块中落实。
(9)分散和溶解公园,使其成为城市的绿色基质或斑块。 随着城市的更新改造和城市新区的建设,开放的城市绿地空间将取代传统的公园。孤立、有边界的公园正逐渐成为城市内各类地块的基质和斑块,并以简洁、生态化和开放的绿地形态,渗透到居住区、办公园区、产业园区,并与城市自然景观基质相融合。
(10)保护和利用特色优质农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农田斑块布局于城市斑块和基质之中。
(11)绿地应充分利用乡土植物,降低营造和维护成本
参考文献
[1]王祥荣.论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措施与途径 [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4期
[2]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 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
篇8
关键词:色彩景观 武汉大道 街道
中图分类号:TU985.1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课题学术和实用意义
“城市街道色彩”是一个新课题、新领域。街道色彩景观的规划与控制,是景观建筑学体系下城市设计的重要范畴,对城市的和谐社会环境影响深远。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对街道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功能上的用途,而是在此基础上更加注重它的审美价值,从宏观、景观的角度去分析,通过对环境色彩的设计体现出一座城市重要的景观大道。因此,在城市设计中应注重研究街道色彩景观的控制模式和方法,使之能科学、规范地指导街道色彩景观的规划设计工作。这对改善和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城市街道色彩设计的作用:中国许多城市处在超高速发展及扩容过程中,武汉也是如此。由于规划失控,以及普遍缺少审美文化修养,缺少对城市色彩的重视,许多城市被涂成色彩斑斓的大花脸,既失去了鲜明的城市个性,又切断了历史文脉,而且造成严重的视觉污染,影响到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目前,就武汉而言,现阶段正进入快速建设时期,新老建筑并存,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和力度非常惊人,而对于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的观念和理论研究却发展停滞,城市规划部门缺少系统控制和管理的科学依据。此时对我国发展极快的大型城市进行统一的色彩规划设计具有一定难度,缺少充分的理论基础。但是,城市重要景观大道进行合理的色彩景观规划设计是现实可行的。通过对武汉达到沿线的街道色彩景观进行设计说明它对城市的影响,从大的角度看可以提升和展现武汉这座城市的整体形象,从小的角度看可以使市民享受到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其完整的展现武汉的特色和这座城市的现代感和协调感。
二、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武汉大道景观设计是湖北武汉近些年开始开展的一个重要项目,开始被命名为迎宾大道,后改为武汉大道。武汉大道是从天河机场一直经过长江二桥再到武昌的东湖一带。在项目中沿线地段被分为“保留用地”,“整治用地”“城中村用地”“储备用地”四大块。
武汉大道不同于其它的街道,武汉大道全长43.9公里,从天河机场一直跨越了张公堤、黄孝河、金桥大道、黄埔大街、长江二桥、徐东大街、一直到东湖一带。中间伴随着商业区、生态绿地、公共活动区、居住区等功能建筑群。
其中存在的问题:
1.邻街建筑复杂多样,建筑之间年代相差较大
武汉大道途中邻街建筑功能复杂多样,建设年代相差较大,形式各异,材料选择多样。现状建筑色彩景观缺乏与周边城市环境的协调感,单体建筑各自为政。从建筑的立面看,目前在武汉大道沿街的建筑高低错落,一些建筑之间过于紧密,一部分则相隔太大。此外建筑的天际线杂乱无序,缺乏美感。
2.道路旁植物搭配不够理想
现有道路景观仅停留在道路绿化上,缺乏对道路景观的整体设计;现有道路绿化量尚可,但中央隔离带和人行道绿化采用同一设计尺度,总体比较凌乱,缺乏特色。除此之外,道路两旁的植被区也没有合理的搭配和设计,显得格外的乱。
3.城市家具不合理
城市家具缺乏细部设计,没有统一风格。如公交站台、地下通道入口等都不醒目。
4.沿街道路标识色彩不符合每段道路的主题
道路标识不清晰,缺芝吸引力,缺乏对百湖之市的展示和标识性设计。标识的色彩不能融入每一段街道。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一座城市而言,影响城市景观色彩的因素有很多。武汉大道也是如此,在对武汉大道街道色彩进行规划设计时,首先要进行现状调研。城市的现状反映了这座城市的历史,而历史的积淀也是通过城市的现状表现出来的。一个城市的街道景观色彩的确定并不是任何人凭空臆断,而是建立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的。一般来说,现状调研包括:自然环境条件、人文环境条件以及街道现状景观色彩的构成要素。
不同地方出产不同的材料。“就地取材”是古往今来世界各国普遍的使用材料的方法。虽然当今地域材料的使用不再受到交通等方面的制约,但每个地方都有自己当地的某种文化和精神元素在其中。武汉大道是承载着武汉这座历史深远的城市的典型代表。所以在武汉大道上的选材方面要充分体现出武汉深厚的文化底蕴。
因此,针对与上述的几个问题,我认为应该采取如下办法。
1.首先对于建筑的形式差异比较大,应该给每一段道路进行一个总体的分类。例如东湖段,这一段周围的建筑群基本上分为三大类,一类为政府人员的聚集地。另外该段上有湖北省博物观,湖北社会科学院等。其次是年代稍久的一些低层住宅。该段给人的感觉如同一个公共且比较严肃的的街道,所以在颜色选取上应该尽量的让街道能显得更加的整体。我认为该段的主色调应该统一。可以选用略微偏灰的复合色,控制城市街道两侧公共空间的界面和建筑屋顶,并采用相同或相近的灰色。再如岳家嘴段、徐东大街、黄埔大街段它集聚了金融贸易、商务办公、公司总部、科技会馆、现代生活等功能,是未来服务于华中、乃至整个中国的区域中心,是体现城市活力和魅力、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所以武汉大道以明快、淡雅的高明度灰和为街道的基本色调,其中位于中部的现代生活区段应适当增加色彩纯度,接近天河机场段色彩侧是以淡咖啡色为主。
2.沿街道路的植物搭配。对于道路中间的植物选取上应该打破常规,营造出亲切于人的道路空间。在机动车道和辅道的隔离绿化带,可以种些香樟、广玉兰等常绿树种。灌木则可以种些金叶女贞、法国冬青等。此外在地皮层可以种植草皮。道路两边的行道树可以种植一些法国梧桐、银杏等落叶树种。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之间可以种植雪松与香樟。这样可以使道路与人之间的环境更加的亲切。
3.城市家具。对于一个城市中间的城市家具,应采用与周围大环境相近但又突出的点缀色。这样一来可以使像公交站台、地下通道入口更加的醒目。同时在不破坏大环境色调的同时可以增加该地域的趣味性。
4.沿街道路标识。道路标识相对于城市家具而言,既要更好的让人分辨,又不能太过于招摇。对于岳家嘴段、徐东大街段、黄埔大街段选用轻快一些的浅色调。而像东湖等植被较多的低端则使用原木色的色调,使其更加的具有原生态的色彩。
此外穿插街道中心的高架、立交本身的颜色是混泥土本色,对于桥梁本身我觉得适合用近似于白色的浅色调,一侧可以打破传统的冷冰的感觉。另外配合桥身的灯光,可以使桥身产生不同的颜色变化。而桥面的处理则可以采用新型的材料彩色陶瓷颗粒,不仅具有防滑耐磨、环保耐腐、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更重要的是可以打破传统的混泥土色,同时可增加桥面的美观。
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从城市文化的深层次上去挖掘,武汉市建筑从历史到近代,再到现代所呈现的特色都比较明显。总结武汉社会历史文化的沿革和历史上多民族、多文化的多元特征,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到四季分明的城市色彩与武汉特色的结合,经研究,我认为武汉市总体色彩规划应本着“现代、热情、温暖、和谐”的原则, 确定城市总体色彩以浅咖啡色和灰色为主,这两类主色调在民国时期武汉已充分运用,可以得到一种传承的作用此外,又可以体现武汉这座发展极快的城市的整体面貌和成熟感。再此基础上调整变化颜色的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作为辅助色和点缀色,形成色彩丰富又统一和谐的城市色调,打造一个历史与现代融合的、充满热情活力的武汉。
四、结束语
从城市视觉环境的角度出发,人们在漫游魅力城市街道的时候,首先感受到色彩景观的印象。街道色彩景观也反映出城市的文化底韵和物质文明,而科学地规划与整治街道色彩景观,是构建城市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五、主要参考文献
1.吕正华、马青.《街道环境景观设计》.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美)亚历山大等.《建筑模式语言》王听度,周序鸿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篇9
关键词:景观设计;校园景观;场所精神;生命文化
中图分类号:TU-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7-0046-02
1 前言
场所,是活动发生的地方,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场所具有吸收不同内容的能力,它能为人的活动提供一个固定空间。场所不仅仅适合一种特别的用途,其结构也并非固定永恒的,它在一段时期内对特定的群体保持其方向感和认同感,即具有“场所精神”。从“场所精神”中获得建筑最根本的经验。
校园规划除了建筑实体外,外部空间作为校园生活的发生器,是校园中最有活力的地方,也是产生公共记忆,公共特征的主要场所。一个学校在具体的校园物质环境实地营造的同时,应更加重视景观的创造、建筑组群的维合界面及景观空间若干层次环境场所的氛围营造,因为它们才是作为校园非物质文化的基本载体,构成了包括校风、学风与内在的校园文化传承的主要空间场所,而不是过分讲究平面形式构图,忽视环境场所与校园特点的创造。
2 项目主题――生命、文化与“场所精神”物语
设计方案在保留校园本身自然形态与景观要素的前提下进行环境处理,在设计构思反映生命的奇迹、生命的状态、生命的故事如DNA、蛋白质细胞的概念,以及生命与人类的交流的理念和场所精神,让老师与学生能够提高对生命的文化认知与尊重,对景观生态的保护与延续。并且在场所精神中强烈反映出华侨大学中感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龙舟文化通四海,凝集世界各地数十个国家学生的多元文化精神。所以项目主题以生命与人类的交流的基础上,为校园景观提供了空间场所,记载历史沧桑,展现校园精神,孕育校园文化,突出表现了校园景观“场所精神”。
3 项目背景
探索新型办学模式,推动教育资源共享,形成高档次的文教、旅游区是华侨大学厦门校园的办学目标。高校校园文化是校园精神和校园文化活动赖以生存的基础,体现着大学理想和人文精神,反映着一种特殊的文化氛围。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理念的新一轮校园文化大潮,促使了这次华侨大学厦门校园总体景观规划设计这个项目的诞生。基于上述的观点,在这个项目设计中,设计者贯穿了一种生命文化、龙舟文化与校园文化高度融合的景观设计文化。
4 现状调查分析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位于集美文教区东南角,东面隔路与集美大学相邻,南面是规划中的滨湖的集美大道,西面亲水(杏林湾),北面是规划中待引进的其他高校园区(见图1、图2)。
5 设计原则
整个项目在以设计主题为导向的依据上,提出的设计原则有:整体有机的景观格局,生态原则和地域特色,分期规划原则,开放性原则,资源共享原则。
6 用地布局
根据设计目标和设计理念,全园分为六大景观功能区,分别是:湿地景观观赏区、广场活动区、户外交流区、运动区、读书林区、休闲野趣区。
校园景观有一实一虚两景线,实线为校园观赏环路,贯穿校园不同功能空间;虚线为水体,连接着校园区主要景观节点。
校园的西南部是湿地景观观赏区,主要的景点有南入口、五洲文化主题湿地观赏区、生命之塔、渔舟晚唱等。校园的西北中部为广场活动区,主要的景点有叠水舞台;湿地景观观赏区以北是户外交流区,主要的景点有滨水大道、以及细胞概念等;校园的东南部是运动区,主要的景点有生命之源等,读书林区位于中部,主要的景点有书香竹林等,休闲野趣区位于校园的东北部,主要的景点有兑山的山景保留改造、生态走廊等。
7 功能结构组织
校园的设计从它的概念出发,在布局结构上强调了五条主脉,五种景观功能线,分别是文化线――文脉,水景线――水脉,生态线――绿脉,游乐线――嬉脉,历史线――史线。设计中五条主脉相互包容、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组成了整个校园布局构架,满足师生的文化、娱乐、休闲等要求。整个水系的设计有机结合又能突出重点与,其内容有湿地景观观赏区、人工湖、广场水体、野趣溪涧、生态溪涧等各种丰富的水体景观。并且在五洲文化湿地中又结合中国传统龙舟文化进行景观构架的搭建,使整个校园呈现浓郁的历史、人文风情。
8 道路交通设计
校园道路规划整个道路组织主次分明,自成系统,完整有序。依据高等学校学生上下课自行车、步行人流量大且集中的特点进行布置,同时考虑机动车安全方便顺畅运行。校园规划道路分为五级,校园主干道,校园次干道,环绕综合教学楼群道路。IV级道路、消防车道(平时为步行道),道路绿化设计错落有致。景观设计在每个区增加环园步道。既是联系各个园区的主要干线,又使每个园区自成一体。
9 可持续性景观设计
在可持续性发展方面,从四个角度去设计。首先是环保教育――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的展示窗口;其次是可持续性材料的使用――多使用回收材料、地方材料、快速更新、低反射表面;第三是中部的节水与泻洪―节水装置、实施中水处理、中水再利用、河道和地下汉水层的补水、透水性良好的铺地;第四部分是可持续性生态景观设计,包括强力吸收二氧化碳、节水的设计、维护要求低、本土的/适应性强的植被。
10 绿地规划设计
整个校园在保持原生林的基础上对植物进行局部维护和改造,组成非营业性的植物绿地生态架构,使整个绿地系统的保持与恢复可持续性发展。新植物也以当地生态土生的原生树种为优先,保留原有的古树,种植形式为复层栽植,创造多种生物区位。通过合理的生态群落设计,在校园创造滨水绿链与弹性绿化渗透,并且结合整个的布局,组成以水面和自然山体为核心、以景观绿带为纽带、点、线、面、体相结合的多层次多样化开放型的绿化体系,从而呈现出亚热带环境海滨城市特色。
特别是绿化结构,沿龙舟竞技湖沿岸设计连续富有变化的滨水绿化带,以五座大桥为节点,形成五个不同特征的滨水区段,分别设置以斜坡绿化、亲水平台、观景码头、自然叠石与龙舟码头为特点,通过滨水绿链向校园内部有机渗透,提高山水校园的感知度。
11 结语
正如现代科学和哲学的危机产生现象学,现代环境的危机则直接引发了建筑现象学。整个华侨大学厦门校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在“生态型、景观型、开放型”的思想指导下,探讨与深入新型大学校园的规划、建设和发展模式以及校园文化的建设,体现华大多元文化的特色。特别是在新大学校园都比较类似的情况下,抓住校园场所的精神特征和建筑现象,延续华侨大学的办学特色、历史传统、大学精神、治校理念,力争使设计出来的新校区成为一个高质量的亚热带风光的海滨高校。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创新设计宁波市两横两纵
【 abstract 】 : urban road landscap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landscape, is the city of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is based on humanistic landscape city show stage, it is people watch the city landscape channel. The quality of direct embodiment of a city landscape quality, representing a city image; Can also reflect a city of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level. But in the past in planning and design of urban road for the whole city image of the influence they didn't get the attention it deserves; Not to mention the urban road to bear the burden of inheriting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his paper to ningbo "two horizontal two longitudinal and" the street view project as an example, the urban road landscape design innovation, some problems are discussed.
【 key words 】 : urban road landscape design innovation of ningbo the two longitudinal and two
中图分类号: U412.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道路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筑景观的依托、是城市人文景观展现的舞台,是人们观赏城市景观的通道。其质量的好坏直接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景观质量,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还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列举了构成城市形象的五大要素,道路是处于首要地位的,它对城市功能分区、城市交通、城市景观、城市空间组成都有着重要意义。城市道路的交通功能很容易被人们理解,也一直是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往往局限于解决交通等工程技术问题,而城市道路对于整个城市形象的影响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更不用说城市道路要承担继承传统文化的重任。为了提升城市形象,创造高品质的城市生活环境,对城市道路景观进行创新设计就成为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以宁波市“两横两纵”街景整治项目为例,客观的分析与评价道路景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道路景观创新设计的设计原则、设计理念和定位,强调文脉和人文精神对塑造道路景观的指导意义。
一、项目背景:
为贯彻落实宁波市城市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充分展示我市全国文明城市风貌和港城特色,宁波市政府决定开展以“争创文明城市三连冠”为主题的中心城区主要道路街景整治工作。2010年重点实施百丈路-药行街-柳汀街-联丰路、通途路、人民路-灵桥路和环城西路等“两横两纵”道路沿线街景整治工作。整治的范围如图1所示。整治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完善道路交通功能,整合公共设施;实施沿街建筑立面改造;提升道路绿化品质;营造特色城市夜景等。
二、道路景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交通混乱,街道设施缺乏人本意识。
主要表现在道路建设没有从人的角度出发来满足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需求,很多路段的交叉路通组织混乱,部分路段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缺乏应有隔离设施,机非混行,步行空间缺少安全性。步行道地面铺装材料耐久性差,不能满足步行者基本的行走要求,缺乏无障碍设计。市政配套设施滞后、杂乱、缺乏维护。标识系统缺乏系列化,不清晰,不能很好的满足市民需求。
2、沿街立面缺乏整体性、连续性。
主要表现在沿街整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欠佳,道路两旁建筑、绿化、小品、设施等景观要素设计缺乏统一考虑,如沿街建筑形式杂乱无章,广告随意张贴,街道设施分散零乱,缺乏系列化、标准化设计,业主根据自己需求各自为阵,不考虑整个街道风格,而规划部门又没有进行有效的引导与协调。
3、道路绿化设计缺乏特色。
城市道路绿化被简单的认为是道路预留的少的可怜的用地上的“填绿”而已,“点”状的道路节点绿地和“线”状的道路绿化缺乏统一的规划,植物造景脱离了周边文脉与关联,植物种类单一,季相变化不明显。很多路段行道树清一色是香樟,隔离带则是简单的修剪成型的绿篱,显得单调呆板。在植物品种选择、色彩搭配以及平、立面布局上缺乏特色,同时在植物配置时对植物的生态问题考虑太少。
4、不同道路空间缺乏文脉意识。
主要表现在缺乏对原有城市道路既成景观风格或特色的尊重,道路景观不能够有机的与原有周边环境融合,从而导致人们对环境缺少认同感,不能唤起对原有场所的回忆。这种现象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段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药行街天一广场路段、月湖公园关帝庙路段、灵桥路三江口路段等。
三、道路景观创新设计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与特色化原则。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体现城市的形象和个性。“两横两纵”四条主干道穿越城市不同区域,承载城市不同功能,形成很多不同的环境小空间。在进行道路景观设计时要将每一条道路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统一考虑道路两侧的建筑物、绿化、街道家具、色彩、历史文化等,避免其成为片段的堆砌和拼凑。同时在设计中要考虑到城市的整体形象,要在变化中求统一,统一中有变化。
2、人性化原则。
所谓“人性化”设计,就是“以人为本”的设计,更加注重人的需要,这种需要除了对于其基本使用功能的要求之外,还要体现出设计对于人的心理、生理、风俗、文化、生活环境、历史背景等等诸多方面的充分考虑。在道路景观设计中都要从人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市民的实用性和安全性,为市民创造安全、实用、美观、舒适的道路景观空间,尤其是在细节的处理上。
3、文化性原则。
城市景观环境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往往给人们留下较深刻的印象,这是因为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形式、空间尺度、色彩、符号给人带来了强烈的地域文化的认同与共鸣,产生文化认同感。因此,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尊重历史、继承和挖掘地域文脉,创造充满地域文化特色的道路景观空间。
4、生态性原则。
城市道路是人类活动的通道和产物,在道路景观设计中,我们一定要重视道路的生态廊道功能及其生态效应,强调植物的多样性,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绿色植物营造色彩丰富的植物群落。
5、可持续发展原则
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设计师在进行道路规划设计时,不仅要满足现在的需要,而且要考虑到后续发展的需要,不能自私地以“杀鸡取卵”的手段来满足目前的需要而不去考虑后果,要大力提倡环保、节能的“绿色设计”。
四、设计理念与定位
宁波水路交通十分发达,堪称东方威尼斯,设计将水的意向运用于景观营造,城市的印象打造;“书藏古今,港通天下”是宁波人文成就的最贴切概括,“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宁波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无宁不成市”、“商帮文化”总是让人津津乐道。
设计将宁波的人文、地理文化、以及绿色城市设计哲学理念抽象为本次设计的装饰形体语言符号,如图2所示。“书”(天一阁)、“尺”(红帮裁缝)、“水”(三江交汇的城市格局)、“植物”(绿色城市理念)。这些设计语言分别用于四条道路的特色交通指示系统(VI系统)、特色道路铺装、市政设施装饰等表达,可以区分每条道路并体现城市的特征。
(1)百丈路-药行街-柳汀街-联丰路:是贯穿中心城区和联系海曙和江东的城市轴线,是综合性城市主要干道,是打造城市形象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道路景观直接展示宁波的城市风貌,是城市名片,其定位目标是“时尚都市,浪漫花街”,充分体现宁波的文化底蕴,该道路的装饰形体因商而取“尺”。在一些重要路段和节点,一是针对历史遗迹,充分挖掘民间典故,再现“宁波帮”艰辛的创业历程,增加艺术装饰性雕塑以增强城市底蕴,传承城市文脉。二是更多的增强新颖别致的现代装饰作品,使其更具时尚气息,作品采用浮雕、雕塑、壁画等多种形式。
(2)通途路:联系新老城区的快速景观通道,其定位目标是“律动通途,都市绿廊”把它建设成为含生活居住、科教文化、金融商贸等多功能聚集的中心快速景观大道。通途路因“速度、车轮与书的形体呼应”而取“书”。塑造一个既有时代特征,又独具地方特色的城市风景线,充分展现宁波“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城市形象。
(3)人民路-灵桥路:灵桥路是宁波市三江口核心路段,是宁波城市的发源地,具有深刻的地域文化特色,其定位目标是:“灵巧秀水,春花秋韵”的休闲景观道,在此路段将主要体现宁波港口城市风貌的主题,构筑深刻的道路印象。灵桥路因滨江而取“水”,以水波的涟漪作为标识符号,体现其闲适的气质特色。
(4)环城西路:是宁波市外部交通进入市区的主要交通干道,集迎宾性质与商业服务于一体,其定位目标是延续迎宾主题,打造城市门户形象;立足现有植被框架,丰富植物景观,创建城市生态廊道,将其打造为“缤纷四季,生态走廊”的迎宾大道,展示城市生活品味。环城西路以“绿色生态、鲜花烘托的活力、热烈、欢快”而取“植物的绿叶”,象征着一个城市的生命与活力。
五、结语
城市道路景观创新设计需要考虑到城市交通、城市规划、城市景观、城市文化、城市生态与城市管理等多个层面,本文只对宁波市“两横两纵”道路做一个设计理念的探索,要使城市道路景观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需要在以后的实践和理论中做进一步的总结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刘滨谊,余畅,刘悦来.高密度城市中心区街道绿地景观规划设计[J].城市规划汇刊,2002(1).
[2]吕元.城市道路景观设计[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1.
[3]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甬发改审批函[2010]127号.
[4]宁波市“两横两纵”街景整治工程概念方案文本[Z].宁波中鼎建筑设计研究院,2010.
Discussion on Innovative Landscape Design of Urban Road
____Case Study on Street Renovation Project of “Two Horizontal and Two Vertical”, Ningbo City
Huang Haidong1, Huang Ai2
(Ningbo Chuanglv Landscape Construction Co.,Ltd;Ningbo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ity, Ningbo 315000)
【Abstract】: The landscape of urban roa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urban landscape, the backing of the urba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he stage ofurban cultural landscape, the channel that people watch the urban landscape. Its quality directly reflects the quality of the landscape of a city, representing the image of a city; can also reflect a city's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level. But in the past,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urban roads for the entire image of the city's influence has not been given due attention; not to mention the urban roads to bear the heavy responsibility of inheriting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is passage, we will take the street renovation project of “two horizontal and two vertical " Ningbo City, for example, to explore a number of issues on the innovative design of urban road landscape.
- 上一篇:班组绩效考核实施细则
- 下一篇:信用建设的重要性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道路通行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