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的综合性范文

时间:2023-10-09 17:10: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影视艺术的综合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影视艺术的综合性

篇1

论文摘要:诗歌鉴赏题应注意标题、作者、注释,还要关注诗眼并注意表达的条理性。

高考《考试大纲》在“古诗文阅读”部分的要求是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它要求考生能对所给的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论,对其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进行赏析,考查的能力层级为最高级。在此,我不想涉及本考点的其他题型,单就诗歌鉴赏中综合表述题型的解答谈一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综合表述题型就是命题者在问题设置上比较笼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分析、评价诗歌。这是一种开放性的鉴赏题型,也是体现高考题型创新的又一块“实验田”,学生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就近几年全国和分省命题中这一题型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明显存在着一些失误。一是对诗歌的分析、评价失之准确,或分析字句,或分析修辞,或简要概括内容等;二是分析时逻辑不明,表述时思路不清。学生作答时,往往把内容和形式搅在一起,时而内容,时而手法,时而形象,角度不一,逻辑不清,缺乏条理,仿佛要把自己想说的话全堆在那里,让评卷老师自己去挑得分点;三是分析、评价牵强附会,在理解诗词内容、情感、形象、艺术手法、语言风格时,或脱离诗词背景作无端的想象或无据的推理归纳;或在评论某一点时总喜欢联系作者的时代背景、心情及遭遇来问答,答案牵强生硬。

针对上述问题,这些年来,我在指导学生复习备考中归纳了以下几点答题技巧:

一、注意标题、作者和所给注释

有些标题本身就具有提示性,如杨炯的《从军行》、李白的《越中览古》和《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春夜喜雨》等等。一般考试出题选取的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诗作,例如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柳永、秦观的婉约词,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的“诗中有画”等等。注释,是鉴赏答题时最值得注意的内容,高考试题,字斟句酌,多余的话是不会给的。虽然是短短的几字注释,却有可能是出题人给考生的提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要考虑那是否在暗示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介绍相关诗句,要考虑那是否在暗示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介绍相关诗句,要考虑是否在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也说不定。所以,一定要研读注释,从中捕捉答题信息。例如,辛弃疾《摸鱼儿》(上海市2001年高考题)中“长门事”这一典故的注释,就是暗示自己受别人谄毁,不受重用。“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警告当权的主和派不要得意忘形,说他们的结果也将是悲惨的。

二、关注“题眼”“诗眼”“词眼”

从标题了解诗歌丰富的内涵,如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所以题目中的那个“喜”字虽然在诗中没有露面,但“喜”意却在字里行间洋溢着。诗眼、词眼是诗词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如王维的《送别》:“下马饮君酒,闻君何所知?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在这首诗中“不得意”三字,显然是有深意的,它不仅交代友人归隐的原因,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现实愤懑不平的心情,这三个字的诗眼就成了我们理解题旨的钥匙。

三、必须注意表达的条理性、简明性

如果题干中没有告诉你分析角度,则按“写了什么(主要对象),怎么写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等),有什么表达效果”这样的思路来回答,若给了分析角度,则按题目要求去答。由于是综合表述,答案并不是越长越好,应该准确完美、我给学生的建议是,如果是四分值的题,拟分两点或四点去答,并用序号清楚地标明。

另外,综合表述题的术语运用,分析深度和规范书写也是要注意的,本文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篇2

关键词:影视鉴赏;艺术教育;升华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3-0158-01

一、影视鉴赏能够丰富艺术教育的内涵

(一)影视鉴赏的发展丰富了艺术教育的时代内涵

影视艺术是随着影视技术的突飞猛进应运而生的一门技术,最具当代性的艺术形式和最具有技术表现力的一门艺术,打上了深刻的时代内涵。影视鉴赏作为欣赏影视艺术的方式大大拓展了艺术教育的时代内涵。因为影视艺术的兴起必然掀起一场对艺术教育的认识革命:艺术教育从以前的单纯强调审美育、情感教育和精神升华,与影视鉴赏联系在一起的艺术教育一定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而丰富其内涵。

(二)影视鉴赏的发展丰富了艺术教育的文化内涵

影视艺术是最年轻的艺术,它的发展速度和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人类历史上历经千年才发展起来的其他艺术门类和艺术形式。懂得影视鉴赏的观众可以从丰富多彩的影视作品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种类和适宜于个人观赏和品味的作品,这对于艺术教育的启示就是大大扩展了它的文化内涵,使艺术教育具有开放、多彩、生动的文化特征。

(三)影视鉴赏的发展丰富了艺术教育的艺术内涵

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载体使受教育者获得艺术享受的教育方式。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教育主要指文学艺术教育、绘画艺术教育、音乐艺术教育、戏曲艺术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影视艺术的兴起随之带来的影视鉴赏的发展,艺术教育的艺术内涵也扩大了。

二、影视鉴赏的发展拓展了艺术教育的功能

影视鉴赏是人们观赏影视作品时特有的精神活动,在影视鉴赏的过程中,银屏上丰富而成功的艺术形象、感人至深的生活画面会使观众产生丰富的审美联想,从而受到这样或那样的艺术感染。在影视鉴赏的框架内,艺术教育的功能无疑会有拓展。

(一)拓展艺术教育的艺术功能

影视艺术向观众提供的是生动逼真、直观可感的视觉形象,以及与视觉形象相配合的听觉形象。可以让观众获得清晰而强烈的观赏效果。通过影视鉴赏开展的艺术教育可以帮助更好的认识客观世界,具有树立典型,用真善美去教育观众的作用,具有以艺术形象使观众获得精神上愉悦与满足,借以陶冶情操的审美作用,同时还具有给观众感情上的激动与快乐,修养身心、调剂生活节奏的娱乐功能。

(二)拓展艺术教育的发展功能

在高速发达的现代社会产生的影视艺术,影视以其独有的特征在丰富艺术教育的形式的同时加大了艺术教育的发展功能。艺术教育的发展功能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影视艺术的运动特性。

影视艺术是运动的视觉艺术。影视艺术的发展促进了艺术教育的发展影视通过蒙太奇分切组合,在运动中寻找画面衔接和转换点,从而产生连贯、对比等效果,发展成一个连续不断的艺术整体。因此,在影视运动的特性下来审视艺术教育,要关注艺术教育的发展功能,以运动见长的影视则不同,它大大添加了艺术教育的发展元素,使发展功能大大扩展。

(三)拓展了艺术教育的综合功能

随着影视艺术的蓬勃发展,艺术教育的综合功能正在显现出来。艺术教育的综合功能来源于影视艺术的综合性,综合性是影视艺术的本质属性,影视的综合性首先是艺术上的综合。作为艺术殿堂上的后起之秀,影视是在各种已有艺术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影视艺术就是动态的造型艺术,影视艺术的发展史,实际上也是一部影视科技发展史。在此基础上的艺术教育就加大向综合性方向发展迈出了一大步。

三、影视鉴赏提升艺术教育的品味

影视艺术和影视鉴赏的发展不仅给艺术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给艺术教育带来蓬勃生机,也提升了艺术教育的品味。

艺术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培养健全的人”的一种教育,是一种培养综合性的、创新性的、艺术性的大写的人的问题,而要达成这一目标,没有艺术教育的参与是不可能达成目标的,艺术教育的加入使得培养大写的人成为可能。

四、结语:影视鉴赏与艺术教育的境界——艺术大观园

影视鉴赏的发展丰富了艺术教育的内涵,拓展了艺术教育的功能,提升了艺术教育的品味,在影视鉴赏的推动下,艺术教育正在构筑一个艺术大观园,在这个大观园里能感受到艺术的真谛——求真、向善、唯美。

篇3

影视艺术是当代最具群众性的艺术之一,是通过银幕或荧屏上的艺术形象进行思想熏陶、情绪感染的一种精神活动。它吸取了各种艺术的精华,变成了一门崭新的艺术。本文从影视画面的精神意蕴,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影视艺术的审美作用、影视艺术的现实性四个方面分析了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同时阐述了影视艺术欣赏要善于捕捉影视作品的思想光芒,要善于把握影视作品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

影视艺术;审美特征;审美作用

就人类艺术发展历程而言,影视艺术是最富有活力、创造性最强的一门艺术。尽管影视艺术诞生得较晚,但无可否认,影视艺术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其地位也不逊色于一些传统的艺术。影视艺术主要借助光和电来带给人们听觉和视觉的享受,不仅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也使得人们的交流和沟通变得更为便捷。影视艺术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也成为人们消遣娱乐的必备形式,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去欣赏这一类艺术。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说,对于一个艺术作品,觉得作品好,需要说出个所以然来。对于影视艺术,要想领悟这门艺术的美,就必须把握住以下审美特征,才能对影视艺术进行全面的解读。

一、影视画面的艺术内涵

不同的艺术都很注重画面美的营造。诗歌艺术的画面美往往是通过营造特定的意境来表现的,散文则主要是通过文章的情韵来营造一个充满美感的世界,小说则可以借助一个个故事来表现现实生活里的美感,戏剧艺术主要是借助具体的动作来表现这一艺术的美感,而影视艺术则主要是借助影视画面来表现特定的美感。在影视画面里,最基础的构成部分即一个个屏幕画面,这也是影视艺术反映现实生活里的美感所采用的途径。对于影视艺术而言,屏幕画面就如同诗歌的意境、散文的韵味、小说的章节、戏剧的动作一样,借助具体的屏幕画面,向观众传达出影视艺术的美感。影视艺术自身要表达的美也是贯穿于现实生活的,可以说,影视艺术借助的屏幕画面就是一种活动画面的表现,不同的画面将观众带到不同的场景里,通过连续性的画面变更,就创造出了源于现实生活、但又带有艺术元素的一个个画面,这也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折射。爱森斯坦曾说,影视艺术领域的画面带有很深厚的情感元素,这种情感主要在于创作者自身情绪和心境的表达,是一种情感艺术的浓缩。影视艺术借助具体的画面,将观众带到特定的情境中,再试图将艺术本身的情感注入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如果说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文字来传达作品的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那么影视艺术则是借助一个个持续性的画面来表现真实的生活,也正是借助画面,才成功塑造了影视艺术。倘若没有视觉上的享受,观众也难以领悟到影视艺术自身的美感。对于艺术,最主要的表达对象便是一个个形象,艺术形象自身的承载量是十分丰富的,能够将一些难以表达的定义生动地表达,也可以弥补艺术在传播交流方面的缺陷。然而,文学作品只能借助语言文字来表达一个形象,影视艺术则可以借助的画面来表达某个形象,这就使得这类形象更加直观和具有感染力,在形象的表现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影视艺术不仅能真实地再现现实生活,还能对现实生活进行必要的艺术加工,从而表现出创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并感染观众。影视艺术能够将生活直观地表现出来,此外,这门艺术的信息容量又是十分丰富的,作者往往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到作品里,影视作品就被赋予了具体的内涵,这也是作品由理性转移到意识层面的表现。因此,影视作品的创作需要重视画面的构建,只有创造生动的形象,才能有效感染观众,才能充分展示出影视作品所蕴含的审美情趣以及艺术追求,这样才能使得影视艺术成为一门凝聚了现实生活元素的艺术。

二、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1、影视艺术的综合性影视艺术和文学作品由很大的区别。尽管文学作品也有具体形象的塑造,也有具体的情节来表现现实生活的概况,然而,影视艺术所塑造的形象更具直观性,观众可以直接通过视觉来接触影视艺术塑造的形象,文学作品则必须依靠描述的语言来进行塑造。影视艺术和音乐艺术也有很大的差异,尽管影视艺术一个个画面的组成也是有规则的,如同音乐艺术里音符的衔接,但影视艺术所表现出来的却是画面和声响结合的情境,这是音乐艺术无法同时满足的。影视艺术和美术比较起来也有着巨大的差异,尽管这些艺术都注重造型的塑造,但影视艺术创造出来的形象却是可以活动的。影视艺术和戏剧相比也具有很大的差异,尽管这两类艺术都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然而,影视艺术突破了传统的舞台视角这一局限,可以穿越不同的情境来突破时空的限制,不管是从艺术跨越的时间还是空间元素来看,都远远超出传统的戏剧艺术。影视艺术自身的综合性,进一步丰富了这门艺术的感染力,可以使得观众在较短的时间内随着屏幕画面的变化穿越不同的时空情境,表现形式上也是十分灵活的。以影视作品《牧马人》为例,节目开始时就呈现了蓝天与白云整合的完美画面,观众随着镜头仿佛一起进入了美丽的大草原,但随后,影视作品的视角就变为了北京的饭店,让人们将自身的角色幻化成一个个旅行者,紧随其后的便是黄土路场景,带领着观众在短时间内体验不同环境的氛围。在影视艺术里,会根据角色的需要切换到不同的情境,而且在时间跨度上也是十分灵活的,这部影片在画面情境变化的同时,借助旁白,让人感觉刹那间已经穿越了三十年。因此,影视艺术作品只要不违反人们生活的逻辑,根据艺术的需求,可以对作品进行主观的创作和重组,不同的画面也可以自由地进行转换等,这都充分表现出了影视作品的综合性。

2、影视艺术的视觉性从形式上来看,影视作品是视听结合的,可以充分发挥多种艺术和手段,为观众创造更好的体验。影视作品的视觉性主要表现为一个个具体的画面,这也是该类艺术的关键元素,通过一个个具体的画面,才得以构成影视艺术这一整体。影视作品能够借助变化的画面来传达人物的思想情绪,这鲜明地体现了影视艺术的视觉性特征。戏剧只能借助人物的动作来表现,然而戏剧会受到实体舞台的局限,观众的视角也会严重影响戏剧表演的质量,所以戏剧在人物内心情感的表现方面存在很多缺陷。由于在实际表演过程中,观众的视角是较为固定的,演员为了让更多的观众尽可能清晰地看到戏剧动作或情节,表演过程中往往都带有夸张的成分,对于一些细微的动作,则很容易被观众忽略。以朝鲜影片《卖花姑娘》为例,主角是一位双目失明的女孩子,得知母亲逝世的噩耗时,一路上跌倒了很多次,药包也散落在地,摔倒时主角还有一个伸手抓的细节,这一细节对于表现对母亲的爱以及母亲逝世的悲痛有着显然的作用,在一细节在传统的戏剧艺术里就是难以表现出来的。在影视艺术领域,还可以借助镜头特写的模式来进一步表现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例如可以通过对人物面部表情放大或细节的模式,更加鲜明地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情感,这也是影视艺术视觉性特征的鲜明表现。具体的影视作品里,镜头可以选取人物的面部表情,诸如眼神等,这就不仅增强了艺术作品的现实性,也使得作品更具感染力,这也是影视艺术独特的优势。以国产片《归心似箭》为例,中玉贞将烟袋赠给魏得胜时,便充分运用了以物托情的表现手法。所以,要充分发挥影视艺术的细节表现优势,更全面地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情感,以物托情的表现手法可以极大地激起观众的兴趣,从而达到更好地感染效果。

3、影视艺术的造型性与运动性整合特征影视艺术主要是依托屏幕上的画面来表现的,通过屏幕画面的活动来反映生活,创造一个又一个鲜活的形象。另外,影视艺术的造型性和运动性具有重要的美学特征,造型性涵盖美术、摄影以及导演等众多造型艺术,也涵盖了演员的众多外部特征,而这些特征都是通过画面来表现的,所以影视艺术的画面是体现美学特征的典型元素。画面造型又具体表现为美术、雕塑以及摄影等艺术,可以有效地实现信息的沟通和交流,自身具备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画面的造型性具体可以表现为颜色、光线以及构图等模式。影视艺术也被人称作运用的美术,运动性是其核心特征之一,这也是和传统美术、雕塑等艺术根本属性的差异。所以,运动性也是影视艺术显著的美学特征,这一特征的运用十分普遍。不仅涵盖客观事物的运动,也涵盖主体的运动,也可以将静止的事物连接起来,从而造成时空的运动。但运用的复杂性也表现为连续性的变化,这是影视艺术和其他类艺术最大的差异之一。但造型性和运动性也是辩证统一的,造型性专注于画面本身,运动性则更注重不同画面内部的联系。此外,影视艺术的造型性又是以运动为基础的,画面涉及到的情节、情感等发展都是在动态的变化里实现的,一旦画面的运动脱离了造型性,画面的运动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4、影视艺术的真实性与虚拟性整合特征影视艺术是集真实性和虚拟性于一体的一门艺术,可以对现实生活里的事物进行切实的表现,这一性能主要是借助该类艺术的记录性而实现的,从而影视艺术里的事物与现实生活里的事物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加上声音以及颜色等元素的充斥,进一步提升了影视艺术里相关事物的真实性。影视艺术涉及到的事物表现出的都是一种直观的真实,观众往往是难以接受屏幕上事物的虚假的,主体的美感也与艺术里事物的真实性密切相关。但无可否认的是,影视艺术所借助的事物都是一种形象,主要在于表现某一种本质,所以影视艺术里的形象更应该追求事物本质特征上的真实。影视艺术相关形象的创作也是带有很强的主观性的,创作者自身的努力也显得更为重要。由此可知,影视艺术的真实性与虚拟性是辩证统一的,真实性在于表现生活的本质,而虚拟性又是以真实性为基础来进行创作的,这种虚实结合的特征便鲜明地体现了这门艺术的美学特征。

三、影视艺术的审美作用

影视艺术吸取了多类艺术的精华,依托现代科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日益密切。影视艺术不仅可以作为思想文化的传播工具,对于学生综合能力以及审美艺术的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影视艺术在具体的播放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主体的情绪和精神境界进行感染,通过具体生动的情节和形象,鼓舞人的精神,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在教育领域,发挥影视艺术的效用,对学生的思想素质进行有效的引导,可以提升学生的辨别能力,从而避免不良影视作品的影响。影视艺术还是一门审美性极强的艺术,主体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管是古今中外的事件,都可以包揽于一体进行浏览,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加强了主体对外界的了解,还能够对人们的精神生活起到陶冶的作用,使得主体能够在一种比较舒缓的节奏里,得到身心的愉悦。由此可知,影视艺术不仅能培育学生的兴趣,拓宽其视野,对于学生想象力以及情感的培养也具有重要作用,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对艺术作品的认知能力。

四、影视艺术的现实性

能够对人们的现实生活加以重现,正由于该特性的存在,赋予影视画面两大突出特质:首先,影视画面可被理解成事物所对应的一种单义再现,其仅是以现实为对象,抓住其在时空下一系列具体化的形态加以呈现,所以,单独审视某个镜头所给出的画面,其可理解成对事物的一种单义再现,而非文学作品那样泛意性十足。正由于该性质的存在,影视所呈现出的人物事态便脱离了普遍性的范畴,而是特殊情形之下的一个独有状态。所以,画面呈现给人们的物体形象以独立视角来看是单义性质的,然而当这个拥有独特个性色彩的单义画面和另外一个拥有独特个性色彩的单义画面有机组合一起时,两者便会在结合过程中产生火花,衍生出其他的、不同意义的、更具内涵的价值意义。此种以不同画面片段为对象,利用特有序列加以组合,形成新概念的方式便是所谓的蒙太奇表现手法,能够深化单个画面所拥有的内涵,又或使其得以拖延,最终赋予影视画面以更高水平的美学价值。所以,在影视艺术创作中,蒙太奇思维得以广泛运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审美特性。其次,其始终保持为所谓的现在进行时态,因为画面通常是对现实的一种艺术化的片段性表现,因此,观众能够看到的是只能是“现状”,属于当境正在发生的事情。在影视艺术中,通过画面来描述现实生活,还表现在画面通常不是对现实生活生搬硬套、简单再现,而是融入了创作主体的一些观点和想法,渗透了不同程度的自我主观意识,所以,能够赋予画面以一定程度的感染价值,给人以不同观感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王世德.影视审美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2]爱森斯坦.蒙太奇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

[3]李鸿明.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及鉴赏策略分析[J].电影文学,2013,16(7):18.

[4]吴建新,赵伯飞,王彩凤.试析当代中国影视文化审美价值的实现[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3).

篇4

(一)影视是艺术和科技的综合影视艺术的发展

从本质上说就是影视科技的发展,这一本质体现在电影从无声、黑白、传统摄影发展到有声、彩色、电脑动画,其发展过程始终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影视艺术中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拟音、仿真技术、变焦组合镜头和数字式录音等高新技术。由此可以看出,科技的发展不但能为影视艺术提供物质条件,促进其发展,还开拓了影视艺术的表现领域和表现能力,所以,影视是艺术和科技的综合。

(二)影视是多种艺术元素的综合影视艺术

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借鉴了其他艺术的表现手法来丰富自己,如借鉴了文学艺术中对复杂生活进行表现的叙事方法,绘画、雕塑和建筑中的造型结构和造型技巧,音乐艺术中的音效节奏感,戏剧艺术中以调动等手段展现戏剧冲突的表现手法及戏剧演员的表演特长。因此,影视是多种艺术元素的综合,其不但包含了语言、造型和表演等传统元素,还包含了录音、摄影和剪辑等新的艺术元素。

二、影视艺术具有视觉性

(一)影视艺术的视觉性特点

影视艺术视觉性的表现之一在于影视能够以动作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戏剧中同样也有这样的特点,但因为观众距离舞台较远,且视角比较固定,观众很容易忽略某些细小却重要的动作,观众的观看和体验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因此,演员在表演时会有夸张的肢体动作,以便能让后排的观众看清楚。例如,《卖花姑娘》这部影片中,得知母亲死讯的妹妹跌倒在地时双手做出了向前抓的动作,极致地表现出妹妹对母亲的爱及在失去母亲后的悲痛,具有极强的威慑力及感染力。

(二)影视艺术的视觉性

情感影视艺术视觉性的另一个表现是影视能够借助镜头把人物脸部的细节、表情和眼神等进行放大,进而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在影视作品中,由于可以借助特写或大特写的镜头表现形式,其人物普遍具有比在其他艺术形式中更为细致的细节、表情和眼神,因而更加贴近生活,具有更强的表现力。例如,在《归心似箭》这部国产影片中,玉贞赠送了一管小烟袋给魏得胜,用以表达感情。由此可以看出,影视艺术中通常以物件等细节展示人物的感情,而采用以物寄情的手法能够最大限度激发观众的观影兴趣。

三、影视艺术的审美鉴赏

(一)影视艺术审美鉴赏的策略

(1)做好心理准备。观众看电影时总是会带入个人喜好,或是追求情感的平衡或释放,从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观众对影视作品的观赏主要强调的还是其娱乐功能,目的在于消遣和调节。如果从影视鉴赏的角度出发,观众的目标会更为鲜明,心理也更为紧张,在视听信息的获取上表现得更积极,思维也更加活跃,有些会自己与作品进行同化和融合,有些则会出现游离状态,即突破原先的剧本模式,通过思考、分析、联想和判断,挖掘出影片更深刻的艺术内涵。

(2)做好影视作品的信息准备。影视作品的信息主要包含作品故事的梗概、作品人物的简介、作品的时代背景及主创人员的风格和特点等,其来源主要是媒体,鉴赏观众通过这些作品信息能够对作品进行全方位和多角度的了解和把握,在进行艺术价值高的作品的鉴赏时,这一点尤为重要。

(3)把握局部与整体间的关系。观众在鉴赏影片时必须对影片进行分解,再以分解为基础对影片进行综合,即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观影经验及相关影视知识,合理地整合分解的过程和结果。

(二)影视艺术鉴赏的方法影视艺术鉴赏的方法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容鉴赏。二是形式鉴赏。

(1)内容鉴赏可以从宏观角度、微观角度及影视风格进行,其中,宏观角度通常与文学息息相关,主要考察作品的社会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内涵。首先,用文学方式对主要用故事情节作为其叙事和抒情框架的影视作品进行鉴赏时,要紧紧围绕人物的活动和事件,把握该事件是如何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思想感情的。其次,结合情节及人物安排了解作品的主题及创作者的创作思想。然而,作品创作者由于审美视角、创作心态及创作手法的多元化,其作品的思想内涵及主题指向往往也带有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点。在这类影视作品的鉴赏中,既要从情节和人物活动等方面进行分析,也要对创作者的创作思想进行体会,以把握住作品复杂而丰富思想内涵。

(2)形式鉴赏可以从听觉元素、视觉元素和综合元素的角度进行鉴赏。听觉元素的鉴赏特指对声音,即语言、音效和音乐的鉴赏,合理巧妙的音效能够突出作品中的造型表意。视觉元素与美术有密切的联系,主要包含镜头、服装、道具、化妆、特技和场景等元素。综合元素的鉴赏主要包括艺术和科技、形式和内容以及各部门间智慧的融合。

四、结束语

篇5

 

一、公共影视教育课程在我国高校的开设

 

纵观欧美国家,几乎很少有未开设影视课程的院校,将学生培养成一名影视制作人并非影视课程开设的终极目标,他们实际上将影视文化教育作为人文学科的一部分,加入到大学文化教育体系中,使学生能较系统的掌握视听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多样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在我国从20纪8Q年代起,国家教育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将影视课程逐渐纳入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在2006年教育部办公厅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彡中就明确将《影视鉴赏》课程纳入到各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中,成为公共艺术课程中的八门限定性选修课之一。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对于普通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越来越重视,艺术教育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思想教育、技能教育,而是一种完善人格、培养人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教育我们高等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机器人,“经济人,,,而是培养能融入我们这个社会的,有个性、富有创造力、全面均衡发展的公民,而艺术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和谐完善发展的保证。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日益完善,我国大多数高校也已开设了影视艺术的相关课程,影视艺术正逐渐成为高校公共艺术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倍受学生的青睐然而,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问题的存在,公共影视教育教学目标的模糊性,教学内容选取的随意性,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师资队伍建设的滞后性已然成为严峻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高校公共影视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原因是多样的,其中有部分是受到学校软硬件条件的制约,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对于国家的公共艺术教育决策认识上的偏差造成的。本文以影视艺术教育为例,谈当前公共艺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公共影视教育课程面临的一些问题

 

笔者在教授一些艺术课程时,让学生评析一些电影作品,可学生对于这些影片的理解与影片表现的主题和内涵偏差很大,这让笔者很不解。近年来,面对形形的现代艺术观念,不少学生对艺术的理解过于狭隘,尤其是面对一些现代影视艺术作品时,常常显得困惑不解和无所适从,一些学生失去了对于艺术应有的理解阐释能力,患上了〃艺术失语症”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这与我们的影视艺术教育不无关系。我国的普通艺术教育长期等同于技能教育或者几门鉴赏课程,影视艺术课程也不例外,这与西方综合性大学形成强烈反差,虽然国内一些高校开设了影视鉴赏课作为大学生的公共选修课,但多局限于对于影视作品的观赏,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开设存在诸多的问题,使学生失去了对于影视艺术的整体观察与把握,造成了许多学生由于影视艺术知识过于单一而对影视艺术的理解非常的狭隘。

 

目前,公共影视课程开设的随意性较大,一般以影视鉴赏课或者影视概论课为主,特别是影视鉴赏课泛滥已成为普遍现象。影视鉴赏课仅从几部作品的观赏,很难从整体上去把握影视艺术的发展

 

脉络这一类影视课程的开设通常很孤立与其它课程缺乏联系,同时也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管理,没有统一的教学目标、教育大纲、教材及考核方式。公共影视教育目前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课程体系,缺乏长期稳定的核心课程,仅有的几门课程的开设也没有先修课程到后续课程的过渡,通常情况下都是入门课程与研究型专题课程并置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教师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关乎教学质量的高低,而目前公共影视教育普遍存在教师资源缺乏且非专业化的现象。在影视专业教师资源非常缺乏的情况下,部分非影视专业教师由于课时量不足,为补足课时量所以开设影视鉴赏相关课程,由于这一类教师非影视专业毕业,通常影视理论水平欠缺,因此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一类教师通常把影视鉴赏课中的“观影”作为教学的唯一手段,缺乏对于电影史、电视史或者相关的视听文化知识的讲解,只是让学生被动的看片,没有互动,缺乏一种学生的参与性。

 

学生上课的随意性也很大,大多数学生把影视课程当作是一种消遣,仅凭兴趣来观影由于部分教师开设这类课程也并无教材或者讲义,学生多数空手来上课,课程中也不做任何笔记。更有甚者,还带上零食、饮料,拉上好友走入课堂,俨然把教室变成了一个电影院。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影视课程的学习非常的轻松,因此把它当作赚取学分的最好手段学生不明确学习的目的,更没有一种参与性,学生评价课程的好坏,仅是教师放的影片是否合他们的胃口,是否“好看”,希望教师尽量少一些评析和讲解,而多给他们看片。

 

三、对于公共影视课程开设的建议

 

应该说公共艺术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并不高,或者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公共影视教育也不例外,这与影视文化在社会上的巨大影响力并不相称,影视艺术正冲击着我们的社会,影响着大众的思维方式和接受方式,影视艺术以其全面的文化内涵成为大众也是青年大学生认知社会和实现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学生正处于完善人格服务社会的关键时期,通过影视作品培养大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价值取向,促进大学生对于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判断,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都大有益处、任何一类课程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性,公共影视课程也不例外,目前公共影视课程开设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稳定的核心课程,在已有开设的课程中没有先修课程到后续课程,入门课程到研究型专题课程的过渡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改变过去那种以鉴赏课、概论课为主的方式,概论式的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学科的背景和知识概况,但很难获得相关人文学科的思想方法而鉴赏课仅从几部作品的观赏,又很难从整体上去把握影视艺术的发展脉络在公共影视教育中具有稳定性的核心课程的开设显得非常的必要和紧迫,所以应当首先确定一部分核心课程,而在这些课程中又要区分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入门课程与研究型课程,课程的开设要遵循一种规律性,影视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形式。

 

在电影电视中我们可以发现哲学、政治、音乐、文学、美术等课程元素,因此还应加强影视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加强学科之间的纵向联合,以促进公共艺术课程群的建立可以尝试开设一些综合性课程,例如影视美学、影视音乐欣赏影视制作基础等完善公共影视课程的设置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逐步加强影视课程的整体性和特色性,加强与其它门类艺术课程的纵向联合,逐渐完善公共影视课程的课程体系同时,高等院校还应在公共影视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加大投入,制定大纲,编写教材,加强影视精品课程建设,实施课程的优化和教学改革。

 

在普通高校公共影视教育中师资缺乏且非专业化已成为普遍现象,由于许多高校并没有影视相关的专业,因此也很难有专职的影视专业教师,而高校的公共影视课程一般由中文系或者艺术系教师教授,由于这一类教师通常理论水平欠缺,教学方法又不得当,所以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公共影视课程的教师应当由知识渊博、专业精深、视野开阔、经验丰富、注重创新的影视专职教师来担当,但这样的教师通常非常匮乏在专职的影视教师匮乏的情况下,笔者建议现有的公共影视课程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学校也应当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的支持,提供机会让他们参加进修、培训来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是影视专业毕业的教师也可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开设一些例如影视美学影视文学等自己更擅长的课程,而不是一味的开设影视鉴赏课在师资匮乏的情况下,还应加强校际之间的联合,整合教师资源,达到资源共享“目前上海东北片区的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九校已实行了跨校公选课制度,各学校可以优势互补,加强各高校强势学科、特色学科的校际交流,让不同学校的学生有机会感受其他学校的人文氛围,领略不同教师的学术风采。”(滕朝军、母华敏《中国高校影视教育发展历史与现状》,载《电影文学》2010年14期,10-11页)上海的这种跨校公选课制度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这样做可以有利于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共享大学校园是陶冶学生人文精神,道德情操的重要场所,因此高校还应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好的文化氛围可以使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得到提升。

 

例如可以定期开展艺术节影视文化节等各种文化活动,举办各种影视讲座,专题报告会等等同时高校也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可在校园网上建立影视资料库,供学生学习交流之用,学校的图书馆影像厅或者电影院应定期播放优秀影片,辅助公共影视课程的教学,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在寓教于乐中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篇6

关键词:影视艺术鉴赏;教学方法

G642.4;J905-4

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被形象的称为“第七艺术”。[1]它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兼具戏剧、文学、音乐、音乐、摄影、舞蹈等多种艺术的艺术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观影的热情和要求越来越高,在大学里开设影视艺术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电影艺术鉴赏知识教育,显得很有必要。

一、影视艺术课程的开设现状

1. 影视艺术课程的开设现状

我国影视艺术素质教育课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陆续出现。[2]2006年教育部办公厅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通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并且明确将《影视鉴赏》课程纳入到各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中,成为公共艺术课程中的八门限定性选修课之一。在教育部的督促下,各个学校对学生的公共艺术教育越来越重视,影视艺术鉴赏也在学校的美育教育中越来越普及。

2. 学生观影水平和电影知识储备

不断刷新的高票房,也预示着人们的观影热情,但是对于学生来说,由于人生阅历和电影基础知识的缺乏,对于电影的观赏,仅仅是停留在电影观赏的浅层次。之前有进行过艺术知识方面学习的同学,大多是以绘画和音乐学习为主,很少有专门对电影知识进行系统学习的。学生们对于电影的理解,基本以娱乐和放松身心为主。在课堂上和学生交流时,具体分析为何这部电影好、口碑好,学生还是不能够从编剧、电影拍摄手法,造型艺术、音效等方面来解析。

二、影视艺术鉴赏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

1. 学生对于课程不够重视

公共艺术课在很多高校中并不受重视,影视艺术鉴赏课程也不例外。虽然影视艺术鉴赏课程为公共必修课,但是同学们依然是按照一个选修课的标准来对待。在上这门课的时候,一直用再影院观影的态度带着娱乐的心态来上课,虽然上课热情很高,但是上课既不做笔记,下课也很少复习,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远远不够。

2. 学生对于影视艺术鉴赏课的认识存在偏差

学生对于不够重视,是因为对于影视鉴赏课程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偏差。学生认为鉴赏课只需要做到三点:一了解,二听懂、三听完有印象,就认为已经完成了课程。在课堂上不做笔记,下课之后也不预习、不温习。但是对于影视艺术鉴赏来说,如果没有完备基础知识作为支撑,那么对于影片的赏析和鉴赏仅仅就停留在影院看电影的水准上。

3.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有学者在著述中指出, 在美国, 高校影视素质教育包括4 个方面:1)透视美国影视工业结构(包括从社会影响、影视法规到节目创意、影视经营等方面);2)探索信息与社会控制的关系(包括影视节目对社会、个人的冲击);3)分析影视节目中所体现出的社会行为、价值观念;4)了解影视节目劝服的本质、广告结构等[3]。对比看来,我国高校的影视教育基本上是以鉴赏为主,离美国的教育还存在较大的距离。并且由于授课课时要求,很难在2个课时的课堂上,完整的欣赏完一部经典影片后,再进行讲解。因此对于影片欣赏的完整性比较难以掌控。

三、影视艺术鉴赏课如何改进课程设置和教学效果

1. 针对学生特点,完善和改进课程设置,,充实教学素材,做到因材施教

由于公共艺术课程的听课对象都是跟非艺术类本科生,所以,学生的艺术欣赏基础很薄弱,艺术思维也很有局限性。因此我们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要注意根据学生特点,不能讲的太过深入和专业,要有意的穿插一些色彩和画面拍摄的基础知识。对于蒙太奇等抽象的概念,要多用文字加事例的方法加以具体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对于课程的设置,我们一定要理论加上实践,既不能太严肃刻板,也不能太过随意。在上课过程中,在讲授理论的同时,要及时配图,穿插视频进行讲解。对于影片的赏析性播放,一定要有目的性。首先把问题抛给学生之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影片,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定要运用相应的剪辑软件,截取大量的视频资料,收集大量的图片,用图片和视频组成一个活泼的教学氛围。

2. 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调适,配合课程安排,完成学习目标

受先入为主观念的影响,学生接触电影艺术欣赏的第一反应就是看电影。但是当课程中讲述理论知识的同时,由于有了课前对看电影的期望,在上课过程中对于理论知识的接受效果不好。在第一节课时,对于课程的安排和设置一定要给学生说清楚,纠正他们的固有的学习观念。电影艺术鉴赏的课程是为了教会他们如何从专业的角度去观看电影,并用专业知识对电影进行评论,提高自己审美观念和艺术修养。

另外,要事先对学生的审美提出一定的要求。要求他们从上课之日起,看电影都要试着用专业眼光和专业角度去分析和接收,不能把自己的鉴赏水平停留在普通大众去影院欣赏大片的水平上面。

3.采用多样的课程考核方式

对于传统的考核方式来说,不能够很好的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考核。在期末的考核方式中,可以采用课堂考试的方式,主要考察电影基础知识的掌握。在平时的作业中,也可以用上交剪辑视频,小剧本的形式。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督促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将会更好的保证课堂效果。

4. 影视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

影视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兼具戏剧、文学、音乐、、摄影、舞蹈等多种艺术的艺术特点。在教讲课过程中呢,要避免照本宣科,死板单一。要涉猎戏剧、文学、音乐、摄影、舞蹈等多个领域的相关知识,能够做到深入浅出。做到以影视艺术为主线,其他艺术形式穿插其中,真正让学生领略到电影的综合性的特点。

总之,影视艺术鉴赏课程是公共艺术课重要的一部分。只有转变了教育方式,更新了思维观念,充实了课堂内容,才能够更好的实现课堂效果,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影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旭光、戴清著.影视鉴赏[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6):16.

篇7

【关键词】基础音乐教育;学科综合

让我们来看一下,《新课程标准》其基本理念这样指出:“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标准》中还指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新课标对于学科综合已在理论上给予了明确的提出,那么,实施者应该如何把握、驾驭这一理论,如何在教学中正确的实施运用,则是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下面是本人对这一理论的一点认识和理解,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学科综合的提出

1、学科综合的意义

学科综合,是基础教育的一个基本理念。音乐教育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领域,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是音乐学科体系向其它学科领域的伸展,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

2、学科综合的理论依据

世界著名奥尔夫教育体系的创史人,奥尔夫说过:“从来就没有孤立的音乐,而只有与动作、舞蹈、语言同时存在的音乐。”因此在著名的德国奥尔夫学院中,综合性教学成为其最显著的特点,这种综合性教学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注重音乐与舞蹈、动作、语言的综合,比如该院开设的舞蹈、动作课,就是在音乐声中展开的,实际上也是动态的音乐课;二是注重每门课程本身的综合,像“普通音乐”这门课,就是一门包括声乐、器乐、节奏训练、合唱、指挥等多种内容的综合性训练课。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也说:“任何乐思可以转译成动作,任何动作也可以译成与之相对应的音乐。据此理论他创立了“体态律动学”,就是采用节奏性的动作伴之以声乐、打击乐或钢琴即兴伴奏,以身体的运动来反映音乐的要素和情绪的。

二、学科综合的具体实施

1、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

《新课程标准》把音乐教学领域分为“感受与鉴赏”、“表现” 、“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大方面。每个领域都有其特定的内容,从形式上来看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而从实际内容上来看,却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将他们综合起来进行学习。

2、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

舞蹈、美术、戏剧、影视等姐妹艺术,在本质上与音乐艺术相通,任何一门都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他们之间的融会贯通,密切结合,在教学中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妙处。而且,这种教育理念在很早以前,就被一些大家所认同和采用。1924年,在慕尼黑一所实验舞蹈学校,与17位女学生一起,奥尔夫就已经开始了古希腊音乐理念――音乐、舞蹈、语言合一的现代实验。奥尔夫这样说:“音乐教育的‘原本的’(elemental)观念并不是新东西。我只是用今天的术语表达了不朽的观念,使古老的思想恢复了生命力,并为我们服务。”还有我国早期的“乐教”也是“歌、诗、乐、舞”的综合活动。古代艺术活动中的语言、歌唱、舞蹈都是自然的结合。而今新课标中也写到:“认识音乐与姐妹艺术的联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特征。”如让学生通过舞蹈、律动来表现音乐。让学生通过线条、色彩来表现音乐,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形象的理解音乐。

3、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

音乐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同广泛的文化领域之间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这也使得音乐课程同其他非艺术课程之间的相互融合成为可能。如在小学各门课程中,音乐可与语文教学(诗词、戏剧段落等)沟通;音值、节奏等内容可与数学课中的数量概念结合讲解;体育课的广播操、韵律操与音乐节奏感、旋律感的结合、一定的音乐与地方文化产生的民族、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与科学、历史等课程的结合等等都使得音乐教学与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成为可能。而且要在学习和发扬本民族的音乐之外,不断地开阔[视野,站在世界的高度,享受世界不同民族的音乐和文化。

三、实施学科综合的几点建议

1、 注意选择的综合性材料要具有音乐性。

每一首歌曲或者乐曲都有它特定的创作背景或民族地域的特点,因此可以选择的素材很多,但是,素材是否合适,是否具有音乐性,是否能为你的教学增色才是关键的。我们还是以《草原就是我的家》为例,可教性的材料有很多,如蒙古的生活、民居、服饰、挤奶、骑马、放牧、人文、风情、音乐、民族语言、风俗等等,而要挖掘它的音乐性就需要老师的再加工。

2、 注意选择的综合性材料是否会喧宾夺主

综合性材料的运用,会使我们的音乐课堂气氛显得更加活跃、更加热闹。因此很多老师愿意采用一些综合性的材料。特别在公开课的时候,喜欢运用很多的综合性材料,但往往由于使用不当,反倒适得其反。结果挤占了学生学唱的时间,如本文开头所描述的那节课,把音乐课上成了大拼盘,变成了四不像。因此我觉得,我们的教师在选择综合性材料的时候,应该是遵循少而精的原则,既照顾到学生的兴趣,又要考虑到学科的特点,以音乐为主线来组织课堂教学。因此选择综合性材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的材料是否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2)选择的材料是否能为你的教学目标服务;(3)选择的材料在教学中是否能用与音乐相结合的手段来表现。选择了合适的素材以后,还要合理的使用,像时间的分配、位置的体现等一定要设计好,不要喧宾夺主,失去了音乐本身特有的价值。

3、注意选择的综合性材料是否有利于展示自己的特长

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所受教育的不同,以及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情感内涵的不同,因此在教学中也会展示出各种不同的风格。而学科综合的提出,更是给了教师更多发挥的空间。例如有的教师擅长绘画;有的老师擅长舞蹈;有的教师擅长演奏某些乐器;有的教师擅长朗诵等,那么在选择综合性的材料来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特长来组织。总之,要扬长辟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充分展现自身的教学魅力。

总之,提倡学科综合是新课标的最基本的理念,是教育的一种进步,也是基础音乐教育最终的理想与追求。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

篇8

1996年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其中指出:“高校的艺术教育是要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高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使其心身都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2]美国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DBAE(discipline-basedarteducation)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熟知各类艺术学科,能用艺术媒介来表达思想、能看懂艺术、评论艺术,能了解艺术史以及美学中的基本概念;对艺术品和世界作出反应,并进行创造。”[3]可见,大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不是某种单一艺术形式的教育,更不是某门艺术技能的单纯培训,还要涉及到创造、自我表现、美学与文化层面;它不仅仅是一种单一的、不涉及其他感觉的视觉教育或听觉教育,而是综合人的听、视、触、动、言语等器官和感觉的教育;它不仅要综合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艺术门类的功能,而且还要综合非艺术的生活、情感、文化、科学、及哲学、道德、自然宗教等要素;它使人受到的不是某一方面的素质教育和技能培养,而是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它不是教师单一传授,学生被动接受而是发挥学生主动性、运用研究性学习和师生共同合作的综合教学方式;是全方位的综合素质教育与各种能力、特别是审美能力的培养———全面的教育。如何来体现这种艺术教育的新理念和实施这种全面的教育,综合性艺术教育体现了这种理念。

二、综合性艺术教育的运用

现代教育目标对未来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标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获得“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全息意识、形成学生综合认知能力和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未来人才的指标,学校教育要以此做出相应的变革。那么,开发、设置与实施综合课程,实施学校课程的综合化,这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课程的综合化意义深远,它不仅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大大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世界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具有综合意识的全新思维与视界。”[4]综合性艺术课程就是其中之一,综合艺术性教育包括综合艺术(多门类艺术相融合或多种表现手段相融合)与艺术综合(一门艺术与姊妹艺术或非艺术学科想链接)教育。综合性艺术教育是艺术教育改革的产物,旨在消除传统艺术教育的弊端,传统艺术教育面对的是一个艺术整体的一小部分,而综合艺术教育所面对的是艺术的整体。从艺术门类的角度讲,它是美术、音乐、戏剧、舞蹈影视等艺术的综合体;从创作、欣赏和能力的角度讲,它是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的综合体;从艺术生成环境的角度讲,它是生活、情感、文化、科学的综合体。从感知方式的角度讲,它综合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和味觉等各种感觉,它们之间彼此打通、相互强化、相生互补,这就是艺术最需要的感觉,即通感。而“通感往往使人感觉更为敏锐,使其精神和情感更为丰富、使其急性创造和表现能力更强,综合艺术训练对于通感的形成尤为重要。”[5]综合性艺术教育一般分两种模式:采用综合的手段;运用综合艺术。

1、采用综合的手段包括:“一科切入,兼及数科”或“一科切入,兼及它科”与“多科综合”。一科切入,兼及数科:在教学中,以各门类艺术中的某一门学科为教学内容,容纳或渗透其他艺术学科或非艺术学科,以切入的学科为据,保持原有学科特点,以此学科为主,逐渐渗透到其他学科相关知识,由点带面的展开,来进行综合教学达,到教学目的,并掌握各艺术要素,如节奏、色彩、和谐、过程(开始、发展、高超、结束)、结构等的艺术门类要素。课例1以音乐切入,结合文学《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来赏析王立平创作的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序列音乐。通过欣赏《红楼梦》故事的某个片断,看看音乐、文学与影视是如何用各自的艺术手段表现“红楼惆怅”意境的,他们又有哪些共同的艺术要素。音乐表达的意境是什么,中国音乐有哪些特点。反思、评价与总结:音乐是用富有情感和歌唱性的音响来表现的事物的,但带有不确定性,是时间、音响的艺术,具有直接性;文学是凭借语言的描述而作用于听觉或视觉,启发想象、唤起联想在头脑里进行再创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形象的非直观性和间接性;而影视剧是视听交融,逼真和动态的,具有综合的特点。

结合文学、影视欣赏音乐,使音乐具有可阐释性,而且它们彼此交融,相互解释、相互渲染,由于“通感”的作用,很容易使人入境,正如美国当代著名音乐艺术教育家(BennettReimer)贝内特.雷默所说“以若干人文艺术学科的结盟是对艺术境界的最好说明,也是进入艺术境界最佳途径。”[6]另外,他们又共同的艺术要素:节奏、色彩(暗淡)、过程(开始、发展、高超、结束等)。通过《红楼梦》音乐得欣赏,我们感觉到中国音乐具有虚淡空灵、余韵悠长的特点,这和中国文化和审美特点有关。多科综合:在教学当中围绕或一个人文主题、实现多种艺术学科的不分层次,淡化界限的自由融合。如:课例2西北风情———“花儿会”音乐、舞蹈(活动)、美术(服饰)、戏剧(对歌表演)的综合感知与体验:欣赏“花儿会”的录像资料,领略那里的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简介当地的民族,习俗、生活、娱乐等,引出青海音乐———“花儿”,讲解青海一年一度的“花儿会”。

表现:对这一切有所了解后,同学们也可以讲讲自己对“花儿会”及风土人情的感受,或请在当地生活或出生的同学介绍家乡的人情风貌和“花儿”的特点并亮一嗓子,其他同学有的模仿,有的讨论创编与表演:师生共同创设“花儿会”的场景,请出自告奋勇的恋人们即兴演唱“花儿”进行对歌,互诉衷肠。老师扮演长者和其他同学穿上各式民族服装,在“青海湖”边围着他们边唱边随着音乐的节拍做动作表演(模仿男人、女人的甩手绢或左手背后、右手贴耳等表演动作),一起用歌声和舞蹈祝福他们,把课堂气氛推向。反思与评价:老师系统的讲解“花儿会”,并通过大家热烈讨论:艺术是人们表达情感,进行交流和劳动之余进行愉悦的基本方式,艺术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我国各地区、各民族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绝妙的艺术形式,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同时,艺术来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人们的生活离也不开艺术啊。

篇9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概论》一书共8章,主要内容包括媒介进化论,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图像拼贴与数字艺术,科学、艺术与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简史,数字媒体艺术与创意产业,数字媒体艺术与信息化设计和数字媒体艺术的未来。作为典型的综合性学科,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不但包括数字技术内容的主要学习课程,而且包含广告、环境艺术、影视、动画、玩具、游戏和建筑装饰等艺术设计课程。另外,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科还包含诸如材料学和数字存储等学科的相关课程。

目前,高等院校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科建设与发展不容乐观。很多学校没有与此相关的课程设置,又或者虽有相关课程但体系结构并不合理,课程设置不均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等院校教师对此学科认识不足或存在分歧,数字媒体等学科的老师侧重于对数字媒体技术等课程的教授,而艺术类学科老师则坚持认为更应该注重学生艺术类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两个领域老师之间所存在的意见不统一导致了该学科的教学目标不一致,使得该学科的教学定位得不到统一,从而导致课程之间失去联系,结构不完整,体现不出该学科的综合特性。所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科的定位需要相应的改进对策。

首先,高校教师应革新教学理念。高等院校的老师应该消除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科在定位上的异议。数字媒体相关课程的老要明确艺术类课程对于该学科的不可或缺和二者之间的相互补充关系,同时艺术类相关课程的老师也必须明确只有将数字媒体学科和艺术设计学科有机融合才是该学科的教学精髓,以大局意识认识该学科,体现其综合性,以当前市场发展情况为基础,对该学科的必修和选修课程进行分析,合理地完善课程体系,找到该学科正确的教学目标。

其次,建立教学体系,推动学科发展。要深入分析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科的特征,并对其准确定位,这样才有利于该学科相关的专业知识体系的完善和学科知识架构的延伸。学科所设置的课程应该包含艺术设计类课程和数字媒体类课程,数字媒体类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等应用技术类课程,比如网页设计、计算机程序编写、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图像处理、动画设计、影视后期制作等,而艺术设计类课程则应该包含数字图像处理、视觉艺术、美术基础等,另外还应该包括大学语文、大学法律基础、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等人文社科类课程。其中,专业核心课程在整个体系中占主导地位,能够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

篇10

电视纪实的最大优势正在于逼真而又迅捷。在各类大众传播工具中,只有电视可以兼备音画视听,同时又迅捷及时,尤其是通过电视直播的方式更是可以将纪实的客观性、现场感和敏捷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中央电视台直播的一些重大事件如、、钱塘大潮、日食天象、汶川和玉树地震等都以其迅速敏捷、内容丰富、现场与资料相结合等纪实特点而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电视纪实直播已经开始逐渐渗透进日常的节目编排。

在各类电视节目中,不仅新闻与专题类节目能够体现出电视的纪实特征,其他类型的节目也具有一定的纪实性特点。只要是真人、真事、真实的时空再现,都容易引发观众对于电视的纪实亲和力。如在演播室内有观众现场参与的各类节目,像中央台的《实话实说》、《开心辞典》、《春节联欢晚会》等,真实的表现空间和荧屏的客观纪实也容易将电视机前的观众吸引到现场氛围之中。即便是虚构创作的电视剧艺术,它同电影的艺术高度浓缩和时空跳跃变化相比,其表现手法和叙事过程也显得更为真实平和。

影视艺术同为视听综合艺术,但二者的综合性特点还是有所区别的。电视艺术采撷英华,兼收并蓄,在综合的基础上更体现了一种广泛的艺术兼容性。电视艺术的综合性和兼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从宏观上看,电视艺术是对科学技术和其他艺术门类的兼容和综合;从微观上看,电视艺术则是对各种艺术构成元素和表现手法的兼容和综合。也正是由于电视兼容和综合了科技手段、艺术元素和表现手法,才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电视荧屏艺术形态。

电视艺术的综合兼容首先表现为艺术与科技的兼容。电子科技与视听艺术结合所产生的电视艺术,就其创作特点来说体现为制作的迅速与快捷,就其接受特点来说则体现为观赏的方便与自由。这种其他艺术所不具有的科技兼容特点,导致了电视艺术本身的美学特征和审美观念与其他艺术形态的差别。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形成了电视所特有的艺术语言和美学特征,如多机拍摄、现场编辑、同期完成,媒介科技与艺术美学融合一体,对艺术、情感和心态直接揭示,从而产生了审美方式的多层次和大众化特色,以及艺术形态、表现手法、审美客体的多重交织特点等。一方面电视可以及时迅速地反映社会生活,具有艺术的纪实性和时代感;另一方面,观众则不断要求电视艺术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同时也要求电视艺术体现出更深刻的真实性和更广泛的参与性。电视艺术如临其境的审美感受和身临其中的愉悦效果具有其他任何艺术都无法比拟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