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3-10-08 17:43: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个案:昆明曲剧的发展和历史成就
由扬琴说唱为主要表演方式演变发展而形成的昆明曲剧,是云南所有戏曲剧种中最年轻、阵容最“简陋”、最能反映昆明时代面貌和社会发展,并深受昆明人民所喜爱的民间表演艺术。昆明曲剧1957年确立剧种名称,但这个剧种发展到今天,却面临着失传困境。其整个发展历程只有短短的50年,在这短短的50年里,昆明曲剧从一个作为民间艺人的“街头小戏”,发展成为登上“大雅之堂”的在全省都具影响力的地方剧种。
昆明曲剧的前身是产生于清代的扬琴说唱艺术。解放前。昆明扬琴说唱仅仅是一些瞢目艺人(盲人)走街串巷的街头小戏,三两艺人相邀、一把扬琴、一把二胡、几个唱段就是扬琴说唱的全部阵容了。建国后,为了繁荣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娱乐,这些瞽目艺人由政府组织集中起来。与滇戏、花灯、京剧等戏种同台演出,得以吸收其他戏种的精华并加以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曲艺。为与外省曲剧相区别,所以命名为“昆明曲剧”,并于1957年成立了昆明人民曲剧团。为吸引观众、保持曲剧活力。一代又一代的曲剧工作者不断对昆明曲剧进行完善和发展。在音乐创作上,首先对那些瞽目艺人所掌握的扬琴音乐进行收集、记录、整理,记录整理出近200个曲牌。逐步建立了以大调为主、小调为辅的唱腔体系。随着剧目在舞台上的增多和实践,曲剧音乐由原来的曲牌音乐逐渐过渡到板腔音乐,通过节拍、节奏、速度、旋律的变化来表达各种戏剧情节和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乐器伴奏也由两大件(扬琴、二胡)发展为高胡、扬琴、二胡、板胡、中胡、大提琴、小提琴、贝司、琵琶、月琴、笛子、笙等以及管弦乐队伴奏。昆明曲剧音乐经过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以板腔体为主、曲牌体为辅的声腔体系,并因其极富地方特色而深受欢迎。在剧目创作上,紧抓时代脉搏,不断推陈出新,创作、改编、移植了200多个剧目,其中90%为现代剧目。截止到2002年,昆明曲剧就已经演出万余场次,观众达六百多万人次。其间。、郑律成、、凌子风等文化名人都先后观看剧目《祥林嫂》,并给予肯定和指导;曲剧团还多次为昆明军区举办慰问演出,受到广大官兵的欢迎和赞誉。表演剧目多次荣获国家、省市各级各类表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96年创作演出的《土官斩子》、《啼笑姻缘》参加全国第四届映山红民间戏剧艺术节获得文化部颁发19项奖励;2000年,受文化部选派,曲剧团参加了在埃及举办的第11届伊斯玛丽亚国际民间艺术节,排练剧目在艺术节上连演九场。深受观众欢迎和各国艺术家的赞誉。
现状:生存环境面临挑战
到了20世纪80年代,面对来自影视文化的冲击,戏曲行业不景气,市场日益滑坡,观众日益萎缩,很多戏剧团体或关停并转,或解散自谋出路。作为盘龙区惟一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全省惟一的集体所有制剧团,昆明人民曲剧团同样面临严峻的困境。但是怀着对昆明曲剧的热爱和不能让传统优秀戏种消亡的信念,曲剧团在盘龙区委、区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自力更生、不断进取,以改革谋生存,多次渡过发展困境。1983年,剧团进行了改革,精简人员、分流下岗,将富余人员转向其他经济开发项目,以渡困境。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主流文化单一化和娱乐方式多元化的冲击,戏剧演出市场进一步萎缩,以副养文已经不能满足曲剧团的发展需要,大批演艺人员要么待业在家,要么自谋职业。时至今日,曲剧团已经面临道具装箱、鼓乐入库的局面。
保护:时间紧迫困难多
正如国务院在2005年为设立“文化遗产日”下发通知中指出的,“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不论是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还是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都要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据调查了解。在过去的50年时间里,昆明曲剧在发展过程中,仅仅保留了一些剧照、剧本、曲谱以及部分录音,大量的资料都散失了。为了更好地维护历史的真实面貌,保存历史记忆,盘龙区档案局的同志克服种种困难,积极与原昆明人民曲剧团有关同志联系,争取将现存的昆明曲剧团的档案资料收集进馆。目前,盘龙区档案馆已接收昆明曲剧档案资料478卷。其中,剧本76册、曲谱85册、磁带235盒、光盘38盘、250G硬盘1盘、照片43册817张。
尽管档案馆同志不辞辛苦,多方努力,但工作中仍然面临各种困难。就目前而言,保护工作的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资金问题。目前昆明曲剧档案的调查、收集、整理和为了全面真实再现昆明曲剧表演场景而组织曲剧艺人展演进行现场录制音像资料,以及组织相关部门、专家进行座谈等都需要不少的资金。档案馆的业务经费不能满足需要。
第二是研究力量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是坚持其真实性和整体性,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在科学认定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如何抢救、如何保护、如何挖掘、如何研究都是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发展:政府保障多方参与
篇2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媒体
在全球化、城市化飞速推进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民族文化基因受到了各国的高度重视。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长、民族众多,孕育了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身所具有的活态性、生态性、传承性、渐变性等特征,无法形成统一的理想保护模型,保护难度较大。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采集、保存、展示、传播和开发利用,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普遍共识。
1 加快建立数字化保护数据标准规范
目前,我国现已完成《术语和图符》《数字资源信息分类与编码》《数字资源核心元数据》等3个基础标准草案,和《普查信息数字化采集》《采集方案编写规范》《数字资源采集实施规范》《数字资源著录规则》等4个业务标准草案,但仍有大量业务标准规范亟待研究制定。一个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描述元数据标准,应包括完整描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具体对象所需的元素项的集合,以及各元素及修饰词项的语义定义、著录规则和计算机应用时的语法规定等。
大数据的技术特点可以归纳为4个“V”――Volume(数据体量大)、Variety(数据类型繁多)、Velocity(处理速度快)、Value(价值密度低)。大数据的处理流程为采集数据信息、利用分布式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查询分类、挖掘数据来满足数据分析需求。通过大数据的处理,可以轻松获取想要的各类统计分析报表,从而有的放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我们应利用大数据的技术特点和运行原理,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元数据标准和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最新标准和规范等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科学规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数据标准规范。从而使我国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有依可循,从而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协同搭建统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云平台
当前,各地已建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各自为政,内容参差不齐、手段单一、信息单薄、数据无法互通共享等问题比比皆是,急需建立统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平台。考虑到硬件系统功能、设备维护升级、数据吞吐、网络带宽、流处理、存储容量、数据安全、管理员技术水平等问题,日益成熟的云计算是目前较为良好的解决方案。
云计算包含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综合运用编程模式、海量数据分布存储技术、海量数据管理技术、虚拟化技术、云计算平台管理技术等技术模式,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扩展性、价格低廉等特点。截至2014年6月,阿里云服务的客户数超过140万,12306网站75%的余票查询系统迁移至阿里云计算平台,云计算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因此,我们可以在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将全国统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平台架设在优秀的企业云计算平台中。并根据不同用途和需求,进一步完善开放模块、科研模块、大数据分析模块、账户模块、数据收集模块、信息交流模块等数据库模块。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的协同性。
3 充分发挥新兴技术在数据采集中的重要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存在空间、展示博物馆等物理空间的真实展示,一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的难点,当前热门的街景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街景技术是由街景车进行环境拍摄,然后把360度实景照片进行合成,进而进行虚拟展示的新兴技术。其在文化保护宣传方面已有涉及,如介绍北京文化遗产的App应用“北京文化遗产”,可以足不出户360度查看北京市各个文化遗产的建筑风貌、周边环境等。将街景技术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将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保护成本,加快保护进度。
其次,随着3D影视技术的兴起与成熟,3D显示设备的崛起与推广,将3D技术运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已越来越具有可操作性。例如,通过动作捕捉和三维建模技术,全方位展示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动作要领;通过3D摄像机拍摄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节日庆典,让观者有一种置身于庆典的真实感;通过制作某一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内涵的3D电影,宣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3D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能让民众容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语境,提升感官认知,产生情感共鸣。
4 综合运用移动媒体的宣传开发功能
当下,利用移动媒体进行办公、学习、娱乐、保健、消费等活动,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分享交流、消费购物的重要接口。因此,开发和建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功能各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移动应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意义重大。
利用移动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保护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最便捷有效的方式是开通公众微信号,结合H5技术,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新闻、介绍、视频等内容,发起各类投票、奖励等活动,扩大其覆盖面和影响力;利用已收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开发移动App,形成分类清晰、内容丰富、手段多样的宣传展示体系,及时与更新内容信息,增加App的用户黏度;开发针对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移动媒体游戏,用户在游戏中学习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提升对项目的熟识度。并通过增加电子商务模块,让用户在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内容的基础上,购买相关产品,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生产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是要在充分把握新兴IT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和现实问题,合理利用新思想、新手段、新技术,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宣传、传承和利用,实现资源的多元化应用。从而提高保护效率,加快保护进度,提升保护水平,加强保护效果,并使之成为传统保护方式的主要补充和延续。未来,随着IT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将不断丰富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手段和途径,并使之走向更为科学、更富效益、更利传承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特色馆藏;非遗;传承与保护
特色馆藏是指图书馆依据本馆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传统及其主要读者群的需要,在收藏文献资料过程中有意识选择并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特点和优势的馆藏体系。图书馆要保持活力,保持竞争性,就要建设具有权威性、地域性、代表性和个性鲜明的特色文献资源,使之在国内外都具有较大影响,起到该领域信息资源体系的保障作用。依托地域文化资源建设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馆藏,凸显地方图书馆的区域特色,是保持地方高校图书馆权威性、地域性的客观需要,也是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优化馆藏结构,加快特色文献建设是现阶段地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同精英文化一同反映本地区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工艺技能等方面的信息,是研究本地区历史文化发展和现实状况的“活”文本。搞好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馆藏工作,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为地方文化发展服务,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图书馆服务的责任。通过图书馆这一信息窗口把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递给广大群众,是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的最好保护。
1 地方高校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现状
通过研究文献我们发现,当前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做的并不是很多,据于荣全在其文章《公共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刍议》统计表明,全国2762家公共图书馆绝大多数还没有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另就保山学院特色馆藏情况来看,我们现在地方文献库中所藏的地方文献资料十分有限,许多地方县志没有收集齐全。而对于保山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更是缺乏馆藏资料,这既不利于学院师生进行相关的研究,也不利于提升我院图书馆在地区的文化竞争力。出现以上情况,陈敏芳在其文章《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责任与作为》一文中将其归因为以下五点:1)重视不够;2)经费拮据;3)缺乏协调;4)人才匮乏;5)研究不足;陈敏芳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当前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缺席的原因,这不仅为我们,也为全国各大图书馆提出要求。当然,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的加强,文化建设需求的增多,近些年来有关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2006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了学者方允璋的《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书,作者依据其丰富的图书馆经验,借助系统论的方法,对图书馆如何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相互衔接的整套的可行、可操作的建议和方案,如“活态文化”的采集方法、专题知识库的组织、知识服务新方式的运用等,无论宏观、微观,本书都有深入的探讨。但遗憾的是该书对图书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馆藏建设方面并未作相应的研究。同样宋妙玲的《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蔡光龙的《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定位》、汪向明的《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图书馆职能审视》、吕庆华《地方高校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与管理》等文章分别从图书馆在非遗文化保护中的角色、作用等方面作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都为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研究提供了丰厚的参照资料。
2 地方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无形文化遗产”。根据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具体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3)社会习俗、利益、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它传承着华夏民族五千年来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情感的重要载体。然而,随着社会进程的加快,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维系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农耕社会受到挑战,许多富有特色的民族民间工艺已经或者正在消失,“人亡艺绝”,许多艺术绝技失传。面对日渐稀少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书馆提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藏馆,对地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技艺特点、传承模式以及研究资料进行收集和保存,是一件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践行。
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扩展是图书馆发展建设的需要,特色馆藏建设是提升图书馆文化竞争能力的要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既是图书馆馆藏资源扩展的需要,也是保持图书馆竞争力的要求。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一方面是扩展图书馆藏馆建设,一方面也是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理论水平的需要。特色馆藏建设集中收集整理关于非遗项目的研究资料和原始材料,有利于学院师生对于相关资料的查阅,为其研究提供便利。
3 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渐消失的局面,图书馆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图书馆文化建设责无旁贷的时代使命。地方高校图书馆作为地方文化传播和发展的窗口,对地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收集与整理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具体践行。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关键在于行动。国家总理讲,干事业重在“落实到实处”,“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样需要实干精神,过去地方高校图书馆忽视地方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研究和宣传,致使地方图书馆建设缺乏特色,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当前,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保护和利用呈现多样化、现代化、立体化的发展趋势,重视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图书馆自身优势,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普查采集、保存利用、传播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人类民族文化遗产资源的共享,使之成为地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护中最具有特色之亮点,为地方高校图书馆保护和弘扬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拓展新的道路。
3.1 摸清家底
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摸底普查是研究保护的基础。组织专门人员下乡调查流传在乡土劳动大众间的优秀民族民间文化,是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的前提。调查普查是对现在还在流行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调查、登记、采录、建档工作,并按照全国统一编码进行登记并分级建档,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保山作为西南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这里有高黎贡山的自然资源,有翡翠文化、侨乡文化、永子文化等文化名片,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造就了保山多样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保山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4项,以及200多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涉及传统手工技艺、礼仪与节庆、传统美术、传统医药、体育与游艺、民间音乐和民间文学等多方面,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收集、整理,分类与保护,是建立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实践要求。
3.2 政府支持、社会参与
排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四条工作原则之首的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政府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地方高校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的难题一是资金短缺,二是健全的法律法规。面对庞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单靠学校自身建设很难全面深入地收集、整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依靠地方政府支持在资金上的支持,在立法上的规范,在保护上的指导,是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保障。当然,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庞大的工程完全依靠政府和学校恐难实现有效的保护。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吸纳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依靠人民的力量,保护好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社会参与除了吸纳民间社会团体的参与,还需要广大社会民众的参与。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在特定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依据不同时代的要求,许多过去实用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浪潮中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重新定位这些传统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进行适度的开发和利用,加大社会宣传力度,使普通百姓能够重新认识到传统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自觉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是实现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3.3 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精华,图书馆参与保护,除了要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做好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工作,还要发挥图书馆作为文化的窗口作用,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内容多样,涉及学科门类广,如何才能整合利用现有人员,合理、高效地,跨学科地综合研究非遗文化遗产,是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充分发挥高校研究优势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在要求。
篇4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文化产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传承象征,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民族传承的文化遗产既具有精神层面的教育价值,又具有物质层面的经济价值。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内涵:“文化生产力”的市场化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最先由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国家民委和中国文联等单位实施发起,即于2003年3月启动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随后2005年3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同年10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召开。藉此推动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这标志着重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在中华大地全面展开,也标志着我国这项工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用发展的眼光,既要保护又要发展,以保护带动开发,以开发促进保护。那么如何发展?最有效的就是以文化产业化的方式,即开发物质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产业价值,将文化遗产中有条件的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生产力,带来经济效益,以此反过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基础:文化生产力
首先,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隶属于文化的角度来看,文化遗产之于社会的作用表现为一种“文化生产力”。
其次,从现代社会的经济特征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是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环境相契合的一种发展方式。当前的人类社会处于经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的“智能生产力时期”,即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为特征的时期,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某些国家经济的支柱。从这个角度来看,有些国家都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文化发展市场化相结合,在如何更好地以产业化来强化民族文化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比如,“美国正是通过文化全球化战略,使自己从一个文化资源小国变成了文化输出大国。更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没有文化部,其文化产业归商业部管辖。由于市场化运作、商业机制的介入及合适的营销方式,其文化艺术的传播、推广、再创造变得及时有效,使得美国文化艺术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具备了非常强的竞争力。”毋庸置疑,文化已经成为智能生产力时期的社会发展中一种强有力的产业,如何使之发挥其产业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力才是更为重要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的精华,更应该通过将其产业化的方式去发展和传承。
再次,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实例来看,产业化盘活发展了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直接影响着发展地域文化、地域经济,甚至某些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该地整个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有些地区之所以誉满全球依靠的恰恰是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林寺和少林寺实业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正是1982年《少林寺》电影使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寺庙蜚声中外,更给少林寺所在的登封县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效益。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正如人称“在运作少林寺”的释永信所说:“如果少林寺没有自己的文化,没有自己的传承,它也不会有今天。”他认为,少林寺文化最有价值的是佛教禅宗文化,功夫只是少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该文化的传承正是在佛教与中国文化交流大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少林寺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河南少林寺实业有限公司的经营管理。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内涵就是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本真性、原生态保护的同时,要以适度的经济观念,以开发促保护的商业意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强化传承。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以文化个性保护为根本
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产业化对其保护和发展到底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如何才能有效地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又不破坏其文化遗产本身的特性?关键是如何运用,运用得当就一定能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中根本的问题就是要以保护文化个性作为产业化的基础和底线,避免以商业利润损伤文化遗产本身。
产业化过程实际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产力”作为商品,通过市场交换实现“文化经济化”的过程。被充分挖掘其经济价值的文化遗产,不再单单是艺术品或者技艺等文化形式,而是赋予了相应的经济价值或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三个关键:政策、科技和人才
(一)政策扶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前提条件
文化生产力在当代不仅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而且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的总实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高国际影响力”。由此看出,我国政府还是非常鼓励文化产业化。
(二)以现代科技手段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传承平台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赋予文化遗产新的生命力,是其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基础。
第三次革命浪潮将人类带到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网络手段等给文化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撑。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过程中,既要保留传统的传承形式,又要以高新技术为平台创新文化形式,以更新更多样的表现形式展现文化遗产本身的魅力,为其打造、开拓市场。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把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新媒体时代的动漫形式或网络游戏形式,会更有利于迅速传播。比如,河北省传统的唐山皮影艺术,完全可以依托高校的科研机构,建立唐山皮影艺术数字化研究基地,利用科技手段创造皮影戏的新媒体艺术形式。可以通过采用多媒体技术HCI人机互动技术、VFX技术相结合的手段,突出皮影艺术的动态特征,达到访客通过计算机外设装置对计算机里的皮影戏CG图形进行体验型控制的效果。这是在保留唐山皮影艺术文化个性的同时对其精髓的升华和创新,形成了新媒体时代的一种新艺术形式。这样既有效地保护了传统文化,又可以联合企业做相关系列产品的开发,逐步形成唐山皮影艺术的产业化态势,进而掀起皮影艺术形式产业化的热潮。
(三)以产业意识、经营管理人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保障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重要的是以产业的意识看文化、以产业的意识发展文化,树立经营管理观念,培养管理人才,以人才促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人才并不稀缺,缺少的是对非物质传统文化感兴趣、懂经营、有科技水平、会管理、有现代眼光的复合型人才。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缺乏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的科技人才。因此,人才的因素在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总理在谈“实施人才兴国战略”时讲了三点:“积极培养、大力引进、合理使用。”这对我们培养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人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成都武侯祠的文化产业搞得非常好,一年的门票收入就是2000多万元,开发了大量三国文化纪念品,从旅游纪念品,到与《三国演义》有关的食品,如张飞牛肉、孔明香茶等,形成了品牌。同时,高校理应自觉服务于人才培育,切实担当起培育高素质人才、推进科技创新、传播传统文化的重任。各地政府相关部门要主动引导,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发文化遗产产业化产品及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意识,以商业眼光去开拓国内乃至国际文化市场。同时,也要积极吸引科技人才,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信息方面的整合作用,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其产业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对策略建议
产业价值是市场经济和消费社会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价值形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价值利用。这种价值利用具有不可替代效应。只有根据市场需求,积极拓展其内涵和外延,才能有效地对其进行产业化经营管理。
(一)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这是对其进行产业化经营管理的前提条件。虽然我国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是由于长期不被重视,保护措施不力,已经受到很大的破坏。所以我们要马上行动起来。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术界,应从全球文化的背景下看待中华传统文化。政府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以做到有法可依。同时,也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及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对年轻人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
(二)坚持市场导向,尊重经济规律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其核心内容是建立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所以在以后的经济建设过程中,一切行为都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经营管理也不例外。“无论是有形文化遗产还是无形文化遗产,都应该在确保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进入市场。并通过市场手段完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管理的运作,要面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我们要重点‘打造’一批文化品牌产品,比如说昆曲。”
(三)深化文化企业改革,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搭建有效平台
为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有效开展,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企业改革,使之成为真正的文化市场主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有效平台。各地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快文化遗产产业化建设,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充分利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唯一性和特殊性,形成强势非物质文化产业。毋庸置疑,单靠事业单位实现不了文化遗产产业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市场主体就是文化企业。深化文化企业改革,既可以以科技激发活力,又能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将个性化的非物质文化企业打造成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负盈亏的现代文化企业,提高其竞争力。
(四)加大开发力度,增强文化吸引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的比较好的地方一般都在较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恰恰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所以我们要增加资金扶持,加大开发力度。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地域性和群体性,每个民族都有其特色的文化遗产,我们要深刻挖掘各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发展旅游业,增强文化吸引力,变文化遗产为文化产业,变文化优势为文化资源。
总之,在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同时,必须要有经济开发的理念,注重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对那些既能显示民族文化特色又有经济产业开发价值、市场开发前景广阔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敢于树立产业化的发展思路,进行科学的品牌定位,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集中力量培养优势文化产业。将文化遗产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与产业优势。
参考文献:
1、辛儒,孙强,赵艳芳.论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产业价值[J].经济论坛,2007.
2、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组.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实现途径[N].河北日报,2008-02-01.
3、席彩云.文化产业化中的政府角色[J].学习月刊,2004(11).
4、王永章.中国产业的发展趋势[EB/OL]..
5、叶舒宪.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经济[J].民间文化论坛,2005.
篇5
1.客观真实。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文化形态等进行影像拍摄,可以真实地将声音、内容、样式等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记录下来。这样既可原汁原味地留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貌,又可充分展示其艺术特征、表现手法或唱腔等独特神韵,还能做到永久保存。2.超文本性。“超文本”特性使用户在阅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新闻、专题、视频等信息时,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思路,主动且有选择地从文字信息转到图片、视频、音频等其它的文本类型。从而大大满足民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好奇心,并增强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3.信息海量。新媒体能够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海量内容进行存储和传输,从而用较少的成本保存极其丰富而又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随着4G时代的到来,手机和互联网等新媒体在信息存储和传输方面的优势,势必得到进一步的增强。4.即时交互。网络或手机等新媒体的即时交互特性,可以加深新媒体用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和支持,尤其是智能手机,可以很方便地让消费者与其它用户即时在线交流和沟通。从而可以增强受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较好地达到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范围和加强其影响力的目的。5.娱乐性强。随着娱乐时代的到来,受众早已不习惯于教条和说理性较强的灌输方式。针对这种改变,以用户为中心的新媒体在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通过动漫、影像、视频等娱乐性较强的诸多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进行生动展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形式更加生动活泼,形式多样。这样既可以改变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旧、落后的看法,又可增强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关注度,让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更易于接受和喜爱。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传播策略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利用互联网、博客、微博、智能手机、移动电视等构建交互立体的传播渠道,对新媒体的用户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与营养的输送,从而让更多的新媒体用户和消费者能够积极主动地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如果采取适当的策略,又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播与宣传的进程中,刺激新媒体自身的发展,从而开发新媒体的新功能,进一步增强新媒体在与其它媒体竞争过程中的优势。
(一)构建立体传播渠道,吸引受众的广泛关注1.互联网。一方面以国家、省、市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门户网站为平台,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表现形式,为消费者提供一种参与式的文化体验。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将民间的歌舞、乐器等文化资源与原创视频、博客、播客、电子杂志等新媒体形态相结合,丰富和拓展新媒体产业在内容方面的多样性。在此方面,韩国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2012年,韩国文化体育旅行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开通了“韩国博客”项目,并对参加此项目的博主进行选拔,然后约请优异博主到韩国研修。此举不仅是奖励其在推广韩国文化方面所作的贡献,也借此增进其对韩国文化的相识。此外,韩国还将借助社交网站平台,为其以后继续宣传韩国文化增添动力。2.智能手机。今天,作为用户数最多的新媒体之一,智能手机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智能手机内容的多样性、互动性、交互性、移动性和便捷性等特点,可以使智能手机中的内容更好更容易被广大用户观看和欣赏,这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比如,2013年1月,福建闽剧院与中国移动公司合作,精选经典唱段制作成彩铃并提供免费下载,打造了全新的传播模式。闽剧彩铃推出后不到一个月,试听达8431次,下载2406首。此外,也可以通过手机微信、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电影、手机电视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广泛传播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内容,从而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手机用户中的影响力。3.数字电影。数字电影可在永葆绚丽影像质量的前提下,让电影具备与其它新媒体一样的实时互动等长处。2011年5月,云南省拍成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数字电影《梅葛》。通过该片的拍摄,再借助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平台,云南省将“梅葛”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现状和困境展现给大众,从而引发人们对于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濒临失传文化的关注和反思。4.平板电脑。自从2010年“苹果”公司iPad平板电脑以来,平板电脑作为方便携带的个人小型电脑,不仅具有PC机的所有功能,而且具有笔记本电脑所不具备的一些功能,同时还具有移动性和便于携带等优势,因此自面世以来拥有越来越多的用户群体。所以,通过平板电脑来传播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不失为当下较佳的策略之一。2012年,一款名为“韩国之魂”的平板电脑应用软件在韩国问世,该软件将木雕、“大笒”“托肩”等韩国的主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现出来,让人们看到,韩国除歌曲、影视等大众流行文化之外,还有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5.移动电视。当前,移动电视的传播内容多是短小精悍的资讯娱乐节目,在受众对电视节目中的娱乐资讯节目感到审美和视觉疲劳以后,移动电视要想唤起大众的有效注意力,必须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这样,才能在竞争中显露自身有别于传统媒体的亮点,才能真正发挥其有效传播的魅力。而在移动电视中适当注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内容,无疑是一条既可行又创新的路径。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大多数城市的移动电视都在播放老北京的宣传片,从而使民众感受到不一样的非物质遗产文化内容,并受到广泛关注和喜爱。由此可见,移动电视这种全新的传播工具,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引起大众范围的保护共鸣方面,只要运用得当,便可以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
(二)创新思路和模式,注重传播技巧和方法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形式,打破了时空的局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接受提供了空前的便利。1972年,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肖提出了著名的“议程设置”理论,该理论中有两个重要观点:一、大众媒介可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议题,有效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二、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受众会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虽然此理论是针对大众传媒提出来的,但新媒体完全可以据此理论创新传播的思路和模式,主动建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议程”,并注重将传播内容与新媒体的形态充分结合。借此引导大众更加了解和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从而获得更加实际有效的传播效果。2013年5月,第四届成都国际非遗节比赛期间,主办方不仅开通了官方网站,更借助微博、微电影等新媒体,吸引新生代观众的目光和关注。受众只要关注或收听非遗节的官方微博“@成都国际非遗节”,就可全面了解大量的非遗知识和非遗资讯报道,并参与到生动有趣的非遗节互动活动中。此外,主办方还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手机用户只要用手机扫描非遗节官方微博首页上的二维码,或者在微信公众平台账户搜索中查询“成都国际非遗节”,便可以与“非遗节”直接对话交流。
(三)强化内容和服务,打造新的盈利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媒体的生存能力取决于传播内容的创造和消费。因此,把握新兴媒体的发展趋势,大力推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数字内容生产和动漫、网络游戏制作,将会促进我国信息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2008年,美国梦工厂动画大片《功夫熊猫》横扫全球,三年后《功夫熊猫Ⅱ》卷土归来。好莱坞将中国传统的中华武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形象大使熊猫相结合,拍摄出令世界瞩目的影片。这两部动画片,不仅为梦工厂赢得了很好的口碑,也获得了丰厚的票房收入。无独有偶,日本光荣公司近年制作发行的以我国著名小说“水浒”“三国”等为题材的游戏在全球大卖,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这些成功的案例表明,传统的非物质文化并非一些人眼中的守旧与落后,只要得到合理开发与利用,同样能够创造出巨大的价值。
(四)融合发展,与传统媒体合作共赢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独特优势,如拥有数量庞大且年轻的受众,具有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互动性,传播形式更加多样化,极大地摆脱了时空的限制等。与此同时,传统媒体同样具有一些新媒体所没有的优势,如拥有强大的制作能力和庞大的媒体内容,具有突出的品牌优势,在用户中有着较高的权威性,用户数量较为庞大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宣传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应该各展所长,避其所短。新媒体要借助传统媒体的内容制作能力和品牌优势以及知名媒体人的旗帜效应,凸显自身的强大竞争力。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也要融入新媒体的传播渠道,以此来抵抗新媒体的扩张。例如,微电影既具有传统电影媒介的形态,又兼具新媒体的特点。通过微电影这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融合的传播形态,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客观性与影视的艺术性、审美性结合起来。通过拍摄非遗项目的传承之路和艺术名伶的非遗人生,并借助手机或互联网播放影视作品,既可以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范围和影响能力,又使传统的影视媒体形态得以保留和传承,不失为一条新旧媒体相融合的良策。
三、结语
篇6
*市第二期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培训班今天在这里正式开班了,我代表局党委向为本期培训班顺利举办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向参加培训学习的各县(市)、区的分管局长、文化馆长和我们长期从事基层文化工作的文化站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借今天开班的机会,我讲两个方面的问题,供大家参考。
一、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富有灿烂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各级文化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成就。
一是有一个比较好的工作基础。从建国以后,到新世纪之初,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广大文艺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对保护我市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倾注了大量心血,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例如,民间文艺集成,竹根雕、布龙、朱金漆木雕,还有许多传统民间文艺节目的挖掘、整理、保存、研究,乃至开发利用,都取得了成效。使我市许多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延绵至今,并且发扬光大。所有这些,都使我们现在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一个好的基础,有许多现成的珍贵的资料,有可以总结吸取的经验,有行之有效的办法,也有了许多人才,这些基础,都是我们在当前和今后的工作中不能忽视,而应该最大限度的利用好的。
二是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变化,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诸如,自然消失、人为破坏、过度开发等等,再加上保护意识淡薄、缺乏法规、政策、投入方面的保障,保护工作的体制、机制、措施手段等不完善,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加强保护工作十分紧迫,刻不容缓。
三是有了一个新的良好的开端。近两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党和国家的空前重视,新一轮的保护工作已经展开,一些政策、措施陆续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一个新的良好的机遇。先是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开展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接着国办专门发了文件,召开了全国性的会议,标志着政府重视和推动。后来,国务院又发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文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列为重要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从我省看,从*年到*年,省政府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和人才的培养。从我市来看,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健全机制、制订规划、深入普查、组织培训、公布名录、舆论宣传、申报“国遗省遗”、展示成果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掘抢救和传承发展了我市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了全社会关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目前我市入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项,省级23项,建立市级名录27项,县级名录173项;荣获“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4处,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1个,命名“一乡(村)一品”93个。“张德和根艺馆”、“何晓道十里红妆博物馆”等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场馆纷纷建立,依托“梁祝传说”“开渔习俗”开办的“中国梁祝婚俗节”“中国开渔节”已成为影响广泛的文化活动品牌,甬剧《典妻》入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奉化布龙等屡获全国大奖,宁海耍牙、象山竹根雕等多次赴境外展览,促进了*的对外文化交流,提升了*的文化魅力和影响力。许多县(市)、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挖掘、整理、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上,也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可以说,经过这两年的工作,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许多工作也已经开始破题,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和省、市的要求,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创造了一个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的、基础性的工作。普查的目的,是要全面、系统地摸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濒危程度、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等基本情况,为规划做好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依据。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有利于制定我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规划,有利于认定和抢救、保护一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并已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运用文字、音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有利于逐步建立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级保护的工作机制和制度,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文化大市’’战略,推动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
今年5月,我市被省文化厅列为全省唯一的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试点。两个月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方案》,搭建了市、县、乡三级普查机构,召开了由各县(市)、区文化科和文化馆干部参加的动员会,依托各个县(市)、区,组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专家深入各地陆续召开首批培训班20余个,培训人数达4000余人。面向全市发放的20万张普查简表正在陆续回收、分类、整理和数据化输入当中。下一步,要在全面普查摸底的基础上,对上一阶段获取的线索,选择重点项目进行详细调查和登记。今天,是普查工作开展以来,第一次将我们各县(市)、区文广新闻出版局的分管局长和馆长、站长同时聚到一起,因此,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培训会议,也是一次专题的、集中的进行研究、部署普查工作的会议。
国家和省市的文件,都对普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接下来我们还要请市里的专家,尤其今天下午安排了国家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的田青教授做专题讲座,相信大家可以对第二阶段的普查工作基本做到心中有数了。因此,我就不再全面地讲了,重点再强调几点:
(一)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普查工作,是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础,只有把当地的资源底子弄清楚,把生存状况搞清楚,并进行相应的梳理归类,提出问题,明确保护工作的重点、难点,才能有效地开展保护工作。从现实情况看,底子不清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就许多项目来说,即使知道一些情况,也存在不全面的问题,其真实性需要确认。同时,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项目进行系统的记录、保存、整理的工作,普遍做的不够,有的一点没做。这个状况,很难适应开展长期的、系统的、高质量的保护工作的需要,必须通过认真全面的普查,为保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普查工作面广量大,是一项专业性强,艰苦细致的工作,必须下大力气、在人力、物力上有大的投入才能抓好。各级文化部门的领导同志,以及所有参与这项工作的同志,必须增强历史责任感,以强烈的事业心和求真务实的精神,努力完成普查任务。
(二)统一部署,科学安排。这次普查工作,要在省厅的统一部署下,有序进行。市里统一制订规划,负责牵头抓总、组织协调、指导促进,汇总整理普查成果。县(市)、区作为普查工作的基本单位,要集中人力、物力,认真负责,全面系统地搞好本辖区的普查工作。有条件的县(市)、区,也可以把各门类的专家组织起来,分成若干个组,集中统一地对本地资源进行普查。总之,在组织普查的方式方法上,既要强调各级都有责任,都要尽心尽力;又不搞一个模式,当地适合采取哪种方法,哪种方法有利于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就采用哪种方法。要在专家指导下,结合当地情况,制订好本地区的普查工作计划和方案。从时间上讲,全省普查要求于2008年底完成,我市作为试点,按照省里的要求,最迟也应于2007年12月结束,下半年,由市里先行检查验收,年底接受省里的验收。
(三)用心把握普查工作的指导原则。理解好、把握好、贯彻好普查工作的指导原则,才能在普查工作中抓住要领,取得成效。我们把指导原则概括成“三性”:即全面性、真实性、代表性。所谓全面性,就是在所有地域上,都要涵盖,不漏乡(镇)不漏村;同时,在各个门类上,不能有任何遗漏。全面性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在各个具体项目的普查上,既要注重历史,充分吸纳、利用以往调查的成果,又要注重了解现状,看到发展变化,把现在的生存状况和发展趋势弄清楚。所谓真实性,就是尊重其历史和原貌,保证普查成果真实可靠,杜绝出现作假材料。所谓代表性,就是普查中要善于发现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代表性的东西,要组织专家们深入研究,本地区哪些形式、哪些作品、哪些类型、哪些民俗现象是有代表性的,然后深入挖掘,重点整理。抓住了这些,就是抓住了主流,或者说是重点,作为一个地区,也就有了特点,将来要重点保护什么项目,也就清楚了。要避免主次不分,平均用力。
(四)精心组织,抓好关键环节。在普工作中,要抓好这样一些关键环节:一是制订好本地方案,每个月进展到什么程度,都要心中有数;二是搞好现场调查,尤其是当地的重点项目要组织好详查;三是明确普查所要取得的结果。通过普查,要取得的成果,主要的应该有这样几项:撰写出普查工作的总结报告,包括组织形式,方式方法,经验体会,取得的成就;提交本地保护项目清单,建立分级保护名录,建立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档案和数据库;绘制出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状况地图集;收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加强保管,有条件的可建立博物馆和展示中心;开展学术探讨,产生一批研究成果。对这些工作目标,从一开始就要明确,从人才、资料、设施、设备等方面创造条件。
(五)注重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加强队伍建设。各级文化单位本身、乃至社会各界,如行业协会、大学、科研机构和民间,有一大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研究的专业人士,我们在开展普查和今后的保护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以成立专家组、咨询组,参加普查班子、委托做专门课题等方式,吸纳他们参加普查工作。对我们组织的普查队伍,各级都要加强培训,加强在实际工作中的传、帮、带,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在这里,还要给各级文化部门、群艺馆、文化馆和文化站分管这项工作的负责同志提个要求,就是要带头钻研业务知识,尽快提高自己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工作的本领。
篇7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发展前景
自计算机的出现,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可以看出计算机的发展是极其迅速的,并且也渐渐的向多功能个性化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的作用也是随之越来越重要,正是因为有了计算机,电子商务时代也逐渐的发展起来,电子商务在计算机的基础上迅速的占领了各个领域,形成了一种新的网络文化。计算机很显然已经成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例如,生活中上网阅览资料等,办公和娱乐,甚至在某省的民族非物质文化保护中也用到了计算机,计算机可以取代传统的管理方式,使在对保护非物质文化的工作中有了更先进的工作方式,在这么多便捷的同时,计算机也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一、计算机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1、计算机应用的概念
计算机的应用是指将计算机运用到各个行业当中,对计算机的应用和功能全面的进行研究,研究其应用的方法、技术等,这需要与其他学科的综合知识运用,其涉及的面很广,主要包括办公、家用、管理、数据统计等等方面的应用。
2、计算机应用的功能
2.1信息数据处理
计算机对于信息数据处理方面也是强大的,计算机能够确切的对搜索规则进行设定,很快的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处理,此功能现也被广泛的应用。现如今计算已经在工作方面已经替代了很多手工工作,例如对信息进行筛选、加工、管理等的处理,现在只需要简单的进行计算机操作就可以完成这些复杂的工作,而且不会出现差错,准确性也相对提高,最重要的减少了人们的工作时间,获得了最直接的资料信息。现阶段,有很多大型企业也应用计算机来对生产进度进行跟踪、管理、有的甚至通过计算机来传达指令,实现了真正的无纸化自动管理,对于企业来说减少了人力投入,为企业节约了成本。
2.2科学计算
计算机的发明最初是为了解决数学上的数值计算研究的一项计算工具,现如今计算机的普遍应用,计算机依旧是数值计算的一项重要的计算工具。由于很多高科技的行业领域有大规模的数据统计以及数值统计,此时,计算机对于这些工作来说就尤其的重要,因此计算机在工程设计、气象预报、地震预测以及航天技术等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也正是计算机在其他行业领域的广泛使用,如现某省的民族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也应用了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上得到了更可能的完善性和安全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计算机的应用可以减少很多人力劳动,对于很多的数据统计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实现。计算机以其强大的计算功能和逻辑判断能力,在各个科学领域获取了不可替代的位置。
2.3监测和控制功能
随着计算机不断地应用和发展,在应用过程中总结问题,研发更多的使用功能。计算机在工作中还有一个是非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在工业生产的全部过程进行检测,可以实现远程遥控,通常只需要把指操作令输入到系统中,并对生产设备进行操作,通过监测系统对运行情况进行监督,便能够收集检测到信息,形成数据库,从而便于操作者观察。这个检测和控制功能在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用是非常有利的,这样的自动化系统已经在各个工厂的自动化管理中被广泛应用,为实现无纸全自动化管理打下了基础。
二、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技术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进行更新发展,行业领域的广泛性决定了计算机技术也要随之越来越完善,涉及的领域也要越来越广泛,在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影响推动下,不仅推动了市场的发展,同时也有新的问题产生。
1、电子商务的发展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带动了电子商务这个新兴产业,使电子商务在市场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子商务是依托于计算机的,故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电子商务的发展,或好或坏。然而怎样让电子商务安全、持续的发展,这将是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化的发展,电子商务市场也越来越广阔。
2、网络教育
计算机课程在教育领域早已应用,教育作为培养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渠道之一,其发展也越来越高,计算机的运用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技能。计算机网络教育一方面能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增长学生的见识,开阔视野。所以计算机对于教育发展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3、网络化
随着计算机广泛应用的深入,尤其是家用计算机越来越多,一方面是为了能让更多的用户得到更多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之间也可以实现信息传递的功能,人们可以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例如网上购物等都可以在计算机网络上实现。
4、智能化
随着社会各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也是在不断地深入改革,计算机智能化将是其发展的必然方向,但是智能化的计算机的研究是要建立在现代科学成熟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根据现阶段发展的趋势来看,智能化是一个计算机发展的重要方向。
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在不久的将来,计算机也将更加的迷你化、网络化、智能化。以目前计算机的迅速发展来看,计算机将来完全可以替代人类,甚至计算机会发展的和人类的大脑一样,使其代替人类,人类所做的一切,计算机也将会实现。计算机技术的种种功能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着很大的影响,现阶段的使用领域极其广泛,如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计算机监控功能对其是非常有利的,还可以对参观游人进行数据统计,在达到饱和状态下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人数控制。计算机将来面对的发展方向就是使其更加人性化,甚至超出人们的期望。我们将会把计算机的科技化、信息化的产物应用于有利人类的一面。使其为我们人类创造更多的财富,坚决杜绝以之满足个人私利去破坏社会安定。
参考文献
[1]李尹浩,马文字.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纵横,2012(13).
篇8
一、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民族特色文化会展业发展的舞台
长期以来,内蒙古文化会展宣传的主要场地是198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内蒙古展览馆。该馆自成立以来,先后举办和承办了国内外和自治区各类会展活动数百项,其中文化会展活动占70%以上,年接待观众数十万人次。近年来,以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内蒙古博物院、乌兰恰特大剧院、内蒙古体育馆和各盟市的相同类型的场馆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文化展示、文化交流和文化经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自治区的演艺大厦、科技馆和各盟市的文化产业园区、动漫产业基地等项目也在相继筹备和建设中,开创了自治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局面。
二、文化产品是民族文化会展业的主角
开发草原文化资源,打造民族文化精品,是发挥民族文化会展业的动力。文化精品的多少和其影响力是衡量一个地区文化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近年来,内蒙古紧紧依托草原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着力扶持精神产品的创作生产和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集中力量创名作、塑名品,一大批文化精品脱颖而出,成为内蒙古的名片,走出草原,走向世界。草原歌曲唱响海内外,电影、电视剧、蒙古音乐剧、大型蒙古剧、大型蒙古风情剧、大型民族歌舞、民族曲艺、民族声乐、民族舞剧以及话剧、杂技、二人台剧等优秀作品享誉海内外;青年无伴奏合唱团代表国家和自治区出访演出,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世界许多著名音乐殿堂留下了他们美妙的歌声,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而热烈的反响,获得了很高赞誉;“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的演出在国内外引起轰动效应,被列为2008年香港世界儿童合唱节首场演出节目;千人马头琴齐奏参加国际性演出,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文化精品的产生,为民族文化会展业充实了内涵。
三、文化产业集群的建设与发展是文化会展业的支持与保障
近年来,内蒙古一批大型的文化产业集团相继成立,以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创意产业集团大盛魁文化创意集团、鄂尔多斯文化创意产业集团正在建设之中;鄂尔多斯市东联集团投资2亿多元兴建的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年营业额突破2000万元,年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鄂尔多斯市大型民营企业东方路桥集团在呼和浩特市投资4.5亿元建设的蒙古风情园,是集蒙古族历史文化、军事文化、宫廷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为一体的特大型旅游景区;包头市海德娱乐公司坚持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引进国际先进的休闲、健身、娱乐项目,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企业总资产已达1.11亿元,经营利润以每年15%的速度增加;赤峰市的力王工艺美术有限公司,以自主研发的仿青铜器工艺品和手工挂毯为主导产品,实现年产值1500多万元,其仿青铜器工艺品已被确定为国家外事活动的专用礼品。此外,北方新报社、昭君博物院、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等10家文化企业,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自治区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为促进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起到典范和带动作用,提高了内蒙古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自治区加强对全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指导,使文化产业成为内蒙古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全区GDP的比重逐年上升,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呼和浩特和鄂尔多斯两城市荣获“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内蒙古旅游热已在全国兴起;内蒙古广播电影电视局成功整合全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注册成立了资产规模6亿多元、净资产3.8亿元的内蒙古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影视音像和网络传媒业无论资产规模还是创作生产规模,均已形成可观的产业形态,成为自治区文化产业中最具活力、发展速度最快、影响力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产业之一;全区出版发行业发展迅速,其中出版业产值达30亿元,发行业年销售总额8.41亿元,印刷业年产值达10亿元,产生巨大的集聚效应,蒙文出版已成为世界蒙古文图书出版中心;演艺娱乐业多门类、多层次、多形式、多投资主体的文化娱乐市场已经形成;文博会展方面,每年举办的各类展览会、展销会、洽谈会等参加人数达200多万,成交额上百亿元;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北方十省区旅游交易会等全国性大型文化会展先后在首府举办,影响巨大。文化产业主体框架的形成,文化产业骨干企业不断涌现,产业关联作用和社会效益逐步发挥,产业链逐步延伸,带动了其他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为民族文化会展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亟待开发的文物古迹展览展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演是发展文化会展业新的资源
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启动文物保护工程,逐年增加文物保护的经费,使一批珍贵的历史文物、革命文物和民族文物,如成吉思汗陵、辽上京遗址、辽中京大塔、元上都遗址、喀喇沁王府、阿尔寨石窟寺、汇宗寺、将军衙署、“五一”大会会址等重要遗址得到了科学保护与维修。自2004年起自治区成立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和专家小组,启动了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设立“草原文化遗产保护日”,在全国率先组织实施文化遗产保护日活动;组织实施了“内蒙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数据库”、“蒙古语语料库建设”和出版蒙古文《中华大藏经》等文化遗产保护和抢救项目;启动全区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蒙古族服饰艺术项目试点基本完成;中国和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开创了不同国家、跨境民族、同质文化联合申报的成功范例;中蒙两国联合启动了联合保护长调十年行动计划;自治区申报的长调、呼麦、马头琴、那达慕、搏克、曲棍球等8大类、17个项目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10位民族民间艺术家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度,相继批准公布了第一批、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全区被文化部命名“民间艺术之乡”10个,自治区级“民族民间艺术之乡”31个。
五、文化、旅游、体育、节庆产业优势资源结合,促进民族文化会展业长远规模发展
文化会展业是指文化类会展或富有文化创意内容的会展及活动。文化会展业的发展,是一个资源优势到多个相关优势资源的整合发展过程。不论先天的资源怎样丰富,如果缺乏相关政策的支持,缺乏优秀的创意策划和优秀的展示平台将其激活,各个优势的资源也将因缺乏生机而“枯萎”,更难以转化为产业的“亮点”和“卖点”。对于内蒙古这样极富草原文化资源的地区来说,发展文化会展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发展导向: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会展业,要以打造国际知名会展、节庆项目、文化旅游景区为目的,以打造全国重要的民族会展中心及民族文化会展强区为目标,加快内蒙古文化会展业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进程,加快培养和引进会展业专业人才,完善文化会展服务机构体系,强化政府职能,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会展市场主体。在已有的文化产品、民族工艺品、农牧产品、奶业展等传统会展品牌的基础上,结合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加快培育民族文化创意产品、工艺美术品、文体休闲娱乐产品、草原动漫等新型会展产品。
(二)发展载体:加快构建以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金三角”为中心,以满洲里、锡林浩特、赤峰、巴彦淖尔、阿拉善等特色文化会展城市联动发展的文化会展业体系,充分利用已建成的展览设施、文化设施、体育设施、旅游景区、节庆地区有效资源,以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成吉思汗旅游文化周、包头鹿城文化艺术节、中国·赤峰红山文化节、通辽8·18赛马节、锡盟元上都草原文化节等为依托,发展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内蒙古草原文化风情展、国际草原大会等文化会展项目,构筑一批链条式、版块式的民族特色文化会展品牌,打造优势文化会展;以正在建设和发展中的大盛魁文化创意集团、鄂尔多斯文化创意产业集团、成吉思汗陵旅游景区、蒙古风情园为依托,打造一批知名文化会展企业。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艺演出、广播电视、出版发行、文化旅游、工艺美术等传统文化产业的同时,大力培育发展动漫、网络游戏、文化创意、数字音像等新兴文化业态,实施原创民族动漫扶持工程,建设民族动漫产业基地,为文化会展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篇9
关键词:彩调;英译;可行性
1 彩调简介
在多民族地区聚居的广西,民间歌舞形式丰富多彩。作为广西三大地方戏种之一,彩调是在桂北农村地区民间歌舞说唱的基础上,接收了湖南花鼓戏和江西采茶戏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民间戏曲。从清代以来,彩调就在民间这丰富的土壤中扎根并繁荣,其主题源自于民间平凡趣事,贴近生活。彩调艺人们通过扇子和方巾歌唱着生活和赞美大自然,其曲调都是民歌和山歌,因而在广大农村地区这样的表演形式广受欢迎。
彩调的传统剧目有《王山打鸟》、《三看亲》、《娘送女》等,主要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着幸福。在新时代的发展之下,彩调艺人们与时俱进,编写了一些更贴近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的小剧。在多种媒体形式随手可得的情况下,彩调以其特有的魅力活跃于乡村和城市的各个角落里。
2 彩调发展的新趋势
在桂林的发展趋势:作为一个传统的旅游资源项目,彩调在桂林市区的两江四湖景区也有固定的演出场所。在桂林临桂区和周边的县城,彩调仍旧有很深的群众基础。永福县9个乡镇共有70多支业余彩调队,每年都要演出100场以上的彩调剧。同时永福罗锦镇林村还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列为彩调传习基地。在2013年,广西彩调艺术传承创新基地落户永福,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彩调表演及研讨形式,将这一古老的地方戏剧进行传承和创新,并发扬光大。在阳朔县,群众业余组成彩调队,在过年过节之余,为群众进行免费演出,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
在全国的影响力:彩调也走出了广西,登上了全国的艺术舞台。2005年新编音乐剧《刘三组》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将民族音乐的经典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在武汉、深圳等地进行巡演,受到群众的好评,同时彩调剧《刘三姐》在2012年获评文化部优秀保留剧目大奖。2013年由永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编排的彩调小戏《追梦》获得“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优秀剧目奖。通过这些表演形式,使得彩调在全国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让更多的观众对彩调有所认知。
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彩调不仅在国内进行了公开演出,也走出国门,拓宽了自身的影响力。新编彩调剧《刘三姐》于2013年赴美国、新加坡、泰国和文莱等国进行演出,获得了外界人士的一致好评。通过彩调的演出,既增加了彩调的宣传,也为桂林旅游增添了较好的知名度。
3 彩调英译的重要性
保留非物质文化的方式。作为广西本土的非物质文化形式,彩调面临着一个极其尴尬的局面:继承人稀缺和听众偏少。如果无法改变现状,彩调也许会面临走向没落的境地。在2006年,彩调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通过结合当今的全民英语学习热潮,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了解并传承彩调,能够使他们在视频中对彩调这一本广西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和宣传。以使彩调能够在下一代年轻人心中留有其作为传统文化的地位,从而更好地保留这一非物质文化的形式。
扩大桂林旅游的影响。桂林的旅游名气日盛,每年来自境外的游客超过百万。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进一步吸引境外游客提供了便利。目前桂林旅游的重点还是山水游,对于像彩调这样的本土文化的旅游资源并没有过于注重开发,其因或许是彩调所用语言与英语相差甚大,不存在共通性。将彩调英译,以字幕形式突出彩调语言特点,既能保留彩调原有的特色,又能通过字幕让国外游客领略到彩调的精髓。除了观看彩调的现场演出扩大影响之外,还可将带有英文字幕的彩调刻成光碟,打造成桂林旅游独特的纪念品。法国和韩国就成功地运用了这样的方式来增加游客对其本土文化的了解,并扩大其旅游知名度。
将市民爱好与国际接轨。彩调的观众群体日趋老龄化,在广场上,不难发现都是年纪稍大一点的群众围观彩调的表演,因为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对于年青一点的人群来说,彩调的内容与他们的生活严重脱节,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将彩调英译,可以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通过将本土文化与高科技挂钩。充分发扬彩调的优良传统,将属于市民的爱好与国际接轨,让国际友人也能体会到彩调的乐趣。正如意大利的歌剧在全球都有较好的影响力,其歌词的英译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培养年轻人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在电影和互联网等多种娱乐方式之中,青年人不断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对西方的文化及传媒有着极大的兴趣,但对彩调却因其内容的陈旧而与之并无交集。通过将传统经典彩调与现代改编彩调进行英文翻译,将青年人纳入彩调的视听及学习过程,开拓年轻人的国际视野,通过彩调的英文译本,传承和保留了这一传统的文化,同时对宣传本土文化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4 彩调英译的可行性条件
桂林国际旅游城建设的契机:2012年11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批复《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中在桂林旅游业发展方面提出开发民族文化旅游,鼓励引进或自行开发具有桂林特色及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演艺产品,创新发扬桂剧、彩调、文场、零零落等传统演艺,加强内容创新,丰富表演形式,融合科技创新。在这一契机之下,将彩调这一民族特色文化翻译成英文是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的。境外游客的增多,也必然会带来文化旅游的繁荣。
彩调视频资料来源。在桂林有许多从彩调团里退休的艺人,利用空余时间仍旧,在进行着业余的彩调演唱活动。通过联系在桂林的彩调艺人,获得以前的传统彩调表演的视频,获取第一手的视频资料。
字幕的翻译工作。彩调是以桂柳话为基础,进行歌唱的一种方式,在桂林地区有着较为广泛的喜爱程度。在桂林的一些高校里,有教师团队正在研究彩调这一民俗,并还有进行国家级的课题项目研究的团队。通过与这些团队的合作,共享一些彩调资源,并集结部分桂林籍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观看彩调的视频,通过听写软件,将视频里的桂柳话以汉字形式输出,并进行校对,以确保所观彩调语言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英文译者的资源。在桂林的众多高校中,几乎每所高校的英语专业都有着资深的教授和学者从事着翻译教学与科研工作。通过联合各高校一线资深教师,分别翻译已整理好的彩调文本。在初始译本翻译的基础上,大家共同进行探讨,就其有争议的地方进行修正和修饰,使译本更具有易读易懂性。
5 结论
广西彩调起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属于民间小戏的范围。它也面临着小戏在发展过程中的困境,在桂林争取建立国际旅游城市的契机之下,若能将其字幕译成英文,一则可以扩大彩调的影响,二则可以将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到世界各地,且对扩大桂林的旅游文化影响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蔡定国.彩调艺术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篇10
“十四五”规划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起止时间2021-2025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这个时间正值中华民族发展之路的重要性拐点,中国正从旧常态跃迁到新常态,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攻坚期。
《“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更是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对我国文化业和旅游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绿维文旅认为,《“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编制要先解决好文旅融合发展的问题。
一.《“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意义重大
《“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是承前启后的规划。《“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将成为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将开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征程,既要巩固提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果,又要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第一阶段的奋斗目标在文化旅游领域起好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是统筹发展的规划。应紧密结合新时代背景,符合阶段性特征,深入研究文旅和旅游领域的重大课题,找出重大问题的矛盾症结,提出管用实用的对策措施,让《“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中的重大工程项目统筹到国土空间规划中。
《“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是融合发展的规划。文化不等于旅游,文化价值不等于旅游价值,但文化资源、需求与旅游产品、活动密不可分,文旅融合发展不能仅仅依托传统渗透,而是要着眼于产业一体化,以实现两个产业的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应该是融合发展的规划,既要认清文化和旅游的差异,也要通过规划实现文化和旅游的乘数效应。
《“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是创新引领的规划。旅游与文化一直以来都是融合发展,旅游强调文化为魂,文化界非常在意如何有效地与旅游结合,从而落地文化价值。因此,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重点不在于它们是否融合,而在于如何运用创新理念引领融合。《“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应该是创新理念引领的规划,目前文旅融合的创新型开发还远远不够,更多是块状结合,真正意义上的融合还不多。
二、《“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文化和旅游具有天然的耦合性,但是,以往的融合一般属于自发性融合,缺乏系统和科学的理论指导,融合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要指导文旅融合发展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文化旅游融合须进一步深化。一方面是目前的文旅产品结合仅停留在文化表层,融合内容浅薄,形式单一,游客体验内容单调乏味。另一方面是我国的文旅产品的设计总体上还处于简单融合、模仿的阶段,缺乏对现代元素、创意IP等内容的应用,产品创新性不足。
二是文化旅游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差距影响,我国旅游业呈现出“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特点。文化旅游的开发顺应了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在经济发达的区域,文旅融合程度较高,在经济欠发达区域,尚未形成大规模性的文化旅游产品聚集。因为区域差异,文化旅游发展要找准发展重点区域,树立典型示范项目。
三是文旅融合方法论体系尚未健全。在文旅融合的发展和研究中,无论是业界还是学界,大多只停留在分析融合现状的基础上,对产业融合的思路、方式、结构等方法论体系没有进行深入分析。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本身主动融合的层面很多,但两者在产业发展模式和架构上存在很多不同,需要探索科学系统的融合方式,实现产业间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四是文旅品牌仍需持续培育。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和历史大国,但是文化输出较弱,更是缺乏文化旅游方面的世界品牌。《“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应该加强文化旅游品牌的建设,扶持龙头企业,让中国文化旅游更多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带动中国文化旅游发展的标杆。
三、《“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编制重点
目前,文化和旅游部已经完成“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正在开展“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专题调研等工作,并且统筹确定了25个“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组织各司局结合本领域工作开展前期研究,为“十四五”规划编制提供支撑。
在《“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编制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重新梳理文旅资源与现状
目前我国的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是在传统观光旅游发展阶段形成的,很难满足体验旅游时代的游客需求。我国地域广阔、人文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以及多种公共资源,均可与旅游资源进行融合,成为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
文旅融合专项规划编制应突破传统的资源分析框架,挖掘能够充分代表自身文化特质、对客源市场有吸引力、整合后能在具有充分市场竞争力的文化旅游资源。建立“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文化”的旅游资源分析框架,深挖文化旅游资源内涵,建立完整的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体系,筛选出对规划区最具价值的文化旅游资源。
首先,传统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内涵需挖掘。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具有较大重合性,但传统旅游资源的边界在延伸,文化旅游资源不再是单一的某个景点或具象的吸引物,它可以是一种城市气质,也可以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对应的规划编制中要将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的解读,充分挖掘地方的资源价值;吸引更多旅游者,实现产业发展和文化保护的双赢。
其次,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旅游资源内容在扩充。除了传统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外,以现代文化为支撑的城市创意图书馆、博物馆、音乐节、小剧场等都成为热门的旅游资源。
(二)明确文旅融合发展目标与战略
坚持“以文强旅、以旅兴文”,结合当地文旅资源等级和分布,明确各地文化旅游发展重大任务、重大项目、重大产品,在此基础上明确规划区的文旅融合总体发展目标,并且明确产业增值、区域布局合理性、产业结构优化、产品与服务提升等具体目标。
在充分了解当地文旅资源、市场环境、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分析出地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明确地区发展目标和文化定位,完成当地文旅发展的结构调整和重构,制定出文旅产业发展的详细战略和实施方案,培育形成文旅创意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推进组建跨界、跨域融合的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形成旅游、文化、体育、娱乐、康复、餐饮、传媒等融合的产业体系。
(三)制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
对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原生文化等优秀地域文化及遗址遗迹进行保护和修复,保护和培养传承人,通过文旅保护与利用专题明确保护范围、规划目标、功能分区、建立保护管理体系、明确保障措施等,实现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开发利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需要在分析历史遗存、民族服饰、特色民居、民间工艺等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开发利用分析民间习俗、节庆活动、仪式、语言、书法、舞蹈、音乐、戏曲、杂技、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现状,构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利用为核心的开发利用体系。
(四)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应该成为《“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形成文化旅游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通过业态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科技创新等多种创新手段,形成文化旅游产业布局。其中,注重文化创意与旅游融合发展,明确文创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领域,完成当地文创产业发展的结构调整和重构,制定出文创产业发展的详细战略和实施方案。要挖掘文旅消费的新动能,构建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动力,建设文旅融合创新业态系统。对于重点产业项目,应该确定行动目标,分解行动任务,保证重点项目的先行突破和落地。
(五)明确重大项目及其空间布局
国土空间规划需要对国土空间进行统一部署,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性规划融合,推进“多规合一”。所以,《“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需要明确重大项目及其空间布局。使国土空间规划为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落地实施提供空间保障,这也是《“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落地实施的重要环节。
(六)针对重点领域明确战略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