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10-08 17:43: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非遗文化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基于物质层面的文化建设,科技职业学院(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引进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蓝印花布印染和通派盆景技艺入校,建设了蓝印花布技艺传承基地和通派盆景园,将极其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朴实地呈现给青年学生。,职业大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和狼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的支持下建立了红木雕刻传承基地:朱宇雕刻艺术馆。该基地占地3亩,分为教学、展示、操作三个区域,为艺术设计学院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原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建校100周年之际正式开放文博馆,该馆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展厅面积达3800平方米,资料、藏品、图片等约4000件,有四个独具特色的分馆,其中沈寿刺绣传习馆和色织土布技艺馆有力地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和保护,发挥了积极的宣传展示作用,为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开辟了新的道路。
2.基于学生活动层面的文化建设,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五月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学院艺术系专业的学生参与了整个活动的策划和设计工作,得到了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提高了组织协调能力,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接受了文化、艺术的熏陶,还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科技职业学院成立了“非遗寻访”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30余人,来到非遗园参观展馆:木版画、仿真绣、红木雕刻、板鹞风筝、扎染等馆,并在扎染坊的老师指导下,体验了扎染技术,自制扎染手帕。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还组织了“江海流韵宣讲团”,利用新媒体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益性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收效。此外,各个学校还积极组建学生社团、协会,开展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活动。例如科技职业学院园林园艺协会的两名学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通派盆景的蟠扎技艺传承人袁华指导下参加“省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大赛”,勇夺第一名。
3.基于专业课程层面的文化建设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举办“民间工艺进校园活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仿真绣、板鹞风筝、如皋丝毯等民间工艺引进校园,通过与企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合作,成立工作室,组建了一支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师和设计师在内的科研团队,将研发工作和专业课程教学相融合,以创新的民间工艺品设计为载体,以工作室为平台和相对应的专业对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融入课堂,融入教学。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蓝印花布技艺传承基地涵盖了蓝印花布制作的每一道工序,设计专业的学生得到了吴元新先生心口相传,学习并整理研究蓝印花布的技艺和图案设计,掌握了蓝印花布生产的整套工艺,抢救了一批珍贵的图案造型,并且通过建设数字化平台手段加以传承和保护。
4.基于科研立项层面的文化建设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的教师结合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开展研究,参加省市的各项“非遗”研讨会,加盟或成立有关学会,积极立项或发表文章。如:2013年,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成功申报了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申报的社科基金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仿真绣的研究与发展”现已结题,在非遗的传承和实践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在学院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也纷纷结合自己在非遗保护和传承活动中的所学所想,参与“大学生创新计划”多项。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途径
1.营造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教育氛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校园的教育氛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往往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各高职院校应积极营造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环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教育氛围多层次、多角度、多类型,并逐步大众化、规模化和多样化,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如在校园内设置橱窗宣传“非遗”文化,张贴“非遗”保护标语,校园内放置“非遗”标志物等;利用校园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展示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遗”文化,让学生们接受“非遗”文化的熏陶,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2.将“非遗”保护和传承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高职院校的社团种类繁多,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团较少。我们应该积极创建并支持此类社团。另外,高校可开展特色的校园活动。如组织师生学习、表演非遗作品;或者举办与“非遗”文化相关的知识竞赛,鼓励师生以“非遗”为素材进行创作,举办“非遗”作品展览,邀请传承人进校园表演、讲座。另外,搭建校外实习实践平台,进行校外实践活动也是非常必要的。如开展一些“非遗”项目调查、研究、保护、宣传等工作,进行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体验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中国传统文化。这类学生社团活动和学生实践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民族民间文化的弥足珍贵,更加喜爱民间艺术,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激发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喜爱之情,从而升华为对祖国、民族的热爱与自豪,同时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底蕴、人文品格和人文情怀的培育与熏陶,打造异彩纷呈的校园文化。
3.将“非遗”保护和传承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相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其内涵丰富,并不缺乏教育的功能。而高职院校现有的课程较少涉及到“非遗”文化,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笔者认为,一方面,应该在课程项目立项阶段筛选出适合相关专业发展的非遗项目进行市场调研,综合传承人的意见,确定课程门类,制定课程目标及课时分配。高职院校应根据自己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自身校企合作的平台,使该课程发挥出其优势。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要与高职院校现有专业相融合,将非遗文化与专业技能结合起来。例如,科技职业学院将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与学生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融合在一起,设计出图案更为精美的蓝印花布。这样不仅推广了蓝印花布的印染技艺,还使与之相关的专业学生成为保护此非遗项目的新丁。甚至将其开发成新的旅游纪念品。
4.构建“非遗”保护和传承三位一体的合作新模式“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没有固定的方法,却有着相同的原则。在其保护和传承的工作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构建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就是指高职院校、地方政府与“非遗”传承人依托非遗实习实训基地这一平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行之有效的科学的保护与传承。高职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任何一方都无法代替的,它应承担起唤醒社会保护意识、抢救文化遗产的重任,通过学术研究、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培育等多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与传承;然而这个过程必须有政府部门的整合与协调,建立包括政策、资金、法律等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传承人的创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的精神因子,是民族文化生命的密码,其中所具有的特定思维、精湛技艺、文化意识是珍贵而无法复制的。整合三股力量的优势资源,调动所有积极因素,形成合力,共同构建高职院校、地方政府与“非遗”传承人三位一体的合作新模式。
5.将“非遗”保护和传承与教师队伍相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与教师队伍相结合,无论从保护传承角度还是师资队伍建设来看都是获益的。“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开设专修课程,举办讲座,对高职师资队伍是个有效的补充。高职院教师,尤其是部分学历较高并积极参与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教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是一股强有力的支持力量,弥补了部分“非遗”传承人学历较低的局面。两者的结合,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一是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定期开展文化讲座、选修课程等;二是让参与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高职教师拜传承人为师,这样可代替不能参与到高职院校教学的传承人。这样的拜师,不是单纯的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更重要的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授,也是对非遗传承工作的有益补充。三是可以组建“高校教师+传承人”的教学团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传承人聘为传习课程专业师资。通过民间艺人与高校教师共同参与、同台授课的方式,组建了“高校教师+传承人”的教学团队,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6.积极拓宽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宣传交流渠道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服务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高校在资源整理方面也要注意方式的创新。除运用传统的方式外,还要利用好当前的数字、网络平台。例如,可以成立学校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凭借图书馆资源,建立一个完备的数字化资源库,把资料和研究成果等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影像化方式记录下来,妥善保存并合理加以利用,从而拓宽宣传渠道。当然,高职院校更应加强校与校之间的非物质文化教育交流。
三、总结
篇2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中华文化是多民族文化,而民族文化又有其地域性,每个地域文化又集中体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要发扬中华文化,就应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重要资源。那么,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也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我国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法律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如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内蒙古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当丰富,为群众文化建设提供了广泛的资源,也为群众文化的大发展,为弘扬民族精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精神特质
任何民族的精神都蕴藏在它的文化中,而这个文化也是保持其生存,推动其发展的强大生命力。正如庞朴说的:“未来的陷阱原来不是过去,倒是对过去的不屑一顾。”就是说,为了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决裂,甚至将过去彻底砸烂,而应该妥善利用过去,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构筑未来的大厦。这样看来,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正是这既定的“地基”,正待我们去好好勘察,从而建立起更加稳固的中华文化大厦。由此可见,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我国现代文化的基础,它蕴含着民族的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群体意识、群体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的本质和核心。也就是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活态性和民族性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价值所在。如剪纸艺术,它既是我国工艺美术有的一种艺术样式,民间表达情感的手段,有很普遍的用途(用于日常的装饰,或用于节日的庆贺),又是一种象征符号,内涵丰富,是中国人特有的祈福和祝福方式,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不仅如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具有其民族性。每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都会在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所保留,构建传统文化的内容,规范本民族群体生活方式、思想内核,以及价值取向,因而维系着民族团结、社会巩固、族群和谐,是民族凝聚力、社会价值认同的重要载体,对民族文化认同、和谐社会构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
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在笔者几年间的走访调查中发现,一些民间艺人或年事已高,或已经离世,造成民间艺术的传承人断层;一些民间曲艺由于从事者文化素养较低,精华与糟粕共存。有关资料也显示,如2014年11月22日开始的第七届潘家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易博览会,诸多手工艺品使广大观众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熏陶。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与传承,也引起了研究者和艺人的担忧,有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都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如风车、风筝等传统玩具,二人台、晋剧等戏曲,受众越来越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传承,这是当前相关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也曾看到,一些能坚持制作传统玩具、秉承二人台艺术的老师们,只是坚持了自己心里的信念,要把自己的信念传承下去,不能让传统的手艺在自己手上断送了,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多么艰难。究其传承困难的原因,不外以下几方面。
(一)社会风气轻浮,艺术传承难收徒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其首要问题就是收徒弟,这也是多年来艺人们传承技艺的重要方法。但是,现在社会风气轻浮,人们急功近利,做任何事都要先考虑投入和产出比。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学习,本身就费时费力,一个学徒想要系y学习制作工艺,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事情。期间徒弟没有其他收入,生活就面临着很大的经济压力。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无人,已经是十分严重的问题。
(二)生活方式改变使许多乡土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娱乐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对大多数的人,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小就熟悉,因而对它们失去了热情和兴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有待进一步提升,以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学校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教育已经开始走进学校,广大师生也能够近距离学习简单的非遗技艺。但是,不可否认,由于学校教育都是为了学生的分数而教学,并没有把素质教育真正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能学习不积极,有的学校只是展览性地开办展览室,以备检查了事。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堪忧,“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每分钟都在逝去,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亟待加强。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
(一)鼓励家族式传承
一些民间曲艺和戏曲的从业艺人,他们大多是从祖辈、父辈或亲戚中得以传承的,传承给后人是他们的使命、也是责任。因此,他们在传承中就应主动把手艺传给后人,以使祖传的技艺能够传承下去,使自家的手艺后继有人,同时也为社会、为国家、为群众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如内蒙古土右旗的二人台、蒙古族的呼麦等,它们多是家族式传承的。因此,应鼓励传承人承担起传承的责任,为群众文化发展创造条件。
(二)师徒式传承
师徒式传承在过去十分普遍,但近年来,由于社会生活方式改变,加之经济利益的驱动,师徒式传承在民间已经比较少了,但它仍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群众文化建设中,政府应在资金上予以支持,对师徒都应给予一定的经济扶助,以打消“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顾虑,使师徒传承更加有效果,使群众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三)学院式传承
篇3
【关键词】民间传统体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 “挠羊赛”; 社会建构功能
“挠羊赛”是一种长期流传于山西北部忻州、定襄和原平一带的民间摔跤项目的俗称,因比赛获胜方的彩头为羊,故称作“挠羊赛”。这种以羊为赌注的传统民间竞技形式是一项以宗教庙会为载体、就地取材的民间娱乐活动。2008年6月该项目被列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地重要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挠羊赛”在当地的社会建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功能。
1功能论的视角
功能论的起源始于英国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在布朗看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当然也包括社会)是不现实的,我们必须排除实体的概念,通过研究构成事物诸因素间的关系来认识事物的属性和特征,并以此为基础了解每个因素在事物中所发挥的功能。〔1〕以“挠羊赛”为代表的民间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将对整个社会建构产生其特有功能。“挠羊赛”不仅对整个社会结构的变迁有着非常敏感的感知作用,并且还对整个社会结构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整合、传承作用。美国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在分析社会事物各自的功能时,提出著名的“显功能”和“潜功能”概念。显功能主要指的是社会事物本身是有助于系统自身的调节与适应的,并且这种调整的客观效果是所有活动参与者都期望达到且可以预见的。而潜功能则指的是社会事物本身在实现人们预期功能的同时,仍在发挥某些不为参与者注意的功能,这些功能本身也可能对系统本身的调整发挥作用。〔2〕“显功能”与“潜功能”二者相互协调,共同在建设和维护社会系统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挠羊赛”本身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活动,理所当然地在社会构建过程中承担了上述两个功能。
2“挠羊赛”在社会建构中所表现的显功能
2.1社会变迁与结构变化观测功能
“挠羊赛”虽起源于唐宋,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其本身的社会功能已从一种纯粹的宗教祭祀仪式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民间的娱乐活动(见图2-1)。每次形式与内容的细微变化实际都与当时社会结构的调整有着必然联系。挠羊赛活动本身正是社会结构变迁的重要“晴雨表”,且这种对于社会环境变迁的敏感性在今天亦表现得非常明显。如在当前的“挠羊赛”中作者发现,女性正逐步走上“挠羊赛”的舞台,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正是工业化进程导致当地男性外出打工人数增多,地区青壮年男性数量急剧减少而出现的必然结果。这种社会环境监测作用的有效发挥将为当地决策的制定与执政思路的转变提供更多的实证依据,进而降低政府决策本身的风险性。
2.2社会规范的解释规定功能
社会在产生初期并无现代的法律制度。此时规范社会行为的主要行动则依靠一种对于图腾崇拜的原始信仰,它在现代制度之前充当了社会规范解释者的角色。“挠羊赛”起源于一种原始的宗教祭祀仪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祭祀“仪式”正逐步取代“信仰”本身,在整个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如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写道:“宗教是一种与既与众不同又不可冒犯的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与仪轨所组成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与仪轨将所有信奉它们的人结合在一个被称为‘教会’的道德共同体之内。”〔2〕“挠羊赛”中对于“羊图腾”的认可正起到了这种社会纽带的作用。在涂尔干看来,宗教本身就是社会的产物,它塑造了人们的社会意识。“神圣的东西首先是依附在集体的非个人的力量之上,这一力量正是社会本身的再现”。〔3〕而宗教本身的各种仪式则是为了定期维系和建构所属群体的社会结构与生活,“不管宗教仪典的重要性是多么弱小,它都能使群体集合起来。所以说,宗教仪典的首要作用是使个体集合起来,加强个体之间的关系,使彼此更加密切”。〔4〕最终使得个体能够在宗教仪式的作用下逐步聚集起来,并在其感召力与约束力的共同作用下保持更加亲密的关系。
3“挠羊赛”为社会建构中所表现的功能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忻州“挠羊赛”活动在通过文化产业推动当地经济发展;通过文化事业形成内凝的群体意识以及民间自发运作模式与基层社会治理手段创新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3.1推动经济发展功能
自2003年起,忻州市政府提出打造以“挠羊赛”为龙头的城市体育文化品牌,鼓励地方建立“挠羊赛俱乐部”,举办“消夏挠羊赛”。在随后的“中国・忻州摔跤节”上,“挠羊赛”与北路梆子、二人台、剪纸、面塑、绘画等当地传统民间艺术共同登台,忻州市的文化集群发展模式雏形正逐步显现。下一步,忻州市政府还计划将“挠羊赛”与当地的自然风光与传统美食相结合,以实地体验的方式将“挠羊赛”作为本地重要的旅游资源加以推广,借助外力帮助其摆脱困境。
篇4
2002年10月22日-23日,中央美术学院召开了我国首届高等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此次会议正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并明确提出高等院校应“肩负起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肩负起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谭寅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建设模式探讨[J].图书馆建设,2010(3):13-17)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全国高等院校均以保护、继承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目的,运用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地域资源优势,进行大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如中央美术学院于2002年5月率先成立了我国首个高等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并将民间美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式列入大学艺术教育体系。此后,中央民族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纷纷建立起相关的科研机构或是课程体系。
与美术类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快速发展相比,音乐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脚步稍显迟缓,无论是在相关科研机构还是相关学科的创建方面都处在起步阶段。不过,尽管没有创建相应的科研机构,但大多数音乐院校仍不遗余力地运用手中的资源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相关的工作。其中,以音乐院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即是这方面特色较为鲜明的一种方式。下面,笔者以自身参与创建的西安音乐学院图书馆“西安鼓乐数据库”为例,试谈音乐院校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特色之处,以及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之间的关系。
一、创建“西安鼓乐数据库”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2009年,“西安鼓乐”(又称“长安古乐”、“西安古乐”等等)这一源自唐代、绵延千年,流传在陕西关中地区的珍贵乐种,正式列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次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中。一时间,社会各界反响热烈,从中央到地方、从社会团体到高等学府,都在热议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西安鼓乐的问题。作为国内最早从事西安鼓乐研究的音乐专业院校,西安音乐学院在此方面具有深厚的学术研究基础,更为难得的是我院图书馆内就藏有大量珍贵的西安鼓乐文献资料。那么,在全社会都在讨论如何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大背景下,我们如何能够发挥音乐院校图书馆的优势,在保护、传承和开发西安鼓乐文化资源方面突出我们的特色?我们在经过深入调研和思考之后,选择了创建数据库这一形式,其原因有下几点:
首先,数据库(Database)作为一种数字技术集成模式,已成为当前网络时代背景下最为常用的多介质文献资源整合手段之一。通过将纸质文本、音频文件和视频文件等传统文献资源的数字化,我们可综合海量的信息用于呈现某一事物的全貌,并用储存、检索和研究。作为高校图书馆而言,运用数据库技术将馆藏文献资源进行整合,一方面有助于形成某一学科的专项科教资源库,一方面也可使图书馆的文献利用率和学术科研质量得到提升。
其次,数据库是国家所提倡的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技术手段之一。2005年,我国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所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雷国洪.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构:意义、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三峡文化研究,2009(00):528-538)因此,使用该手段对西安鼓乐资源进行整合,也符合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要求。
第三,创建“西安鼓乐数据库”,既可突出学院学术科研特色、发挥学院图书馆的馆藏优势,又可成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遗产的教育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别强调:“大学现行教学知识体系中应当反映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大学应当积极创建国家及社会文化遗产事业继续的新学科,为国家文化遗产事业服务。”作为音乐类专业院校,保护和传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天职,建立与之相关的学科或专业方向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但在目前现行高等音乐教育体系还未形成相关学科或专业的情况下,通过音乐院校图书馆自建数据库的形式在大学中普及、传播以及进一步传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一种多赢的选择。这样一方面可以发挥高校图书馆教辅职能的作用,一方面又可为未来相关专业的形成做好文献准备和人才培养工作。同时,亦可为学院乃至国内外同类研究提供科研文献服务。
正是基于上述理由,以西安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刘荣弟教授为主持人的研究团队,在2011年以“西安鼓乐数字资源整合应用研究”为题申报了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并于同年顺利通过立项审批,项目编号为2011KRM89。该项目已于2013年3月通过验收顺利结题。
二、构建西安鼓乐数据库的基础与结构
(一)以馆藏文献为基础,组织数据库内容
构建西安鼓乐数据库的第一步,便是以馆藏文献为基础,研究馆藏文献、整合文献资源。经过检索我们发现,目前我馆藏有西安鼓乐文献共计五类,其中西安鼓乐乐谱35种,9525页;研究论文142篇;专著2种;视频文件85个,总长7554.960分钟,约126小时;音频文件63首,总长851.84分钟,约14小时。这些文献资料中,既有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院相关研究者的采风资料;也有目前最新出版的西安鼓乐研究文集。
在乐谱方面,我馆藏有20世纪70年代由本院研究者和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的相关专家合作辑录的油印本《安来绪古乐谱》《僧派鼓乐曲集》《俗派鼓乐曲集》和《城隍庙鼓乐曲选》等早期研究文献,还有一部分是直接从西安的各个鼓乐社中复印而来的明清手抄本,如何家营乐器“古韶乐”抄本和东仓古乐社“福寿堂”抄本等等。此外,由我院早期西安鼓乐研究机构存留的老艺人手抄谱也收入我馆藏内容当中,如余铸先生传承的清代鼓乐手抄谱等等。尤其是我馆近期收藏的已故西安鼓乐研究领域巨擘李石根先生的鸿篇长卷《西安鼓乐全书》(1-5卷),更使本数据库的规模和价值得到提升。
在理论专著方面,褚历的《西安鼓乐的曲式结构》和程天建、李宝杰编撰的《长安古乐研究论文选集》作为目前国内仅有的两部西安鼓乐研究文论,也纳入了本数据库的资源整合之列。
视频与音频文件方面,更是本数据库建设的最大亮点及价值所在。在总约164种(首)音视频文件中,囊括了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大量西安鼓乐表演、采访和曲目演出的珍贵图像和音响,是不可多得研究西安鼓乐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具有突出的科研价值。其中不乏李石根的采风录像,余铸的教学音响,关于西安鼓乐的电视纪录片,西安音乐学院赴海外演出西安鼓乐曲目的珍贵视频等等。
(二)从文献类型入手,构建数据库框架
在拥有大量实物文献的基础上,本数据库开发人员进行了大量的数字化转换工作。出于保护版权的目的,本数据库所有的实物文献的数字化转换工作均由本馆人员完成。与此同时,关于本数据库的框架与模块设计也进入了实验论证阶段。
本数据库是在ASP技术上构建的动态网页式数据库。ASP是一种服务器端脚本编写环境,可以用来创建和运行动态网页和Web应用程序。使用该技术可有以下几个优点:
第一,ASP可以使用服务器端ActiveX组件来执行各种各样的任务,例如存取数据库或访问文件系统等;
第二,由于服务器是将ASP程序执行的结果以HTML格式传回客户端浏览器,因此使用者不会看到ASP所编写的原始程序代码,可防止ASP程序代码被窃取;
第三,方便连接ACCESS与SQL数据库。
由于ASP技术可实现动态网页效果,因此对于音乐类文献的展示就带来了更为优化的条件。本数据库开发者,根据收集文献内容的不同,将其框架和模块设计为六个板块,具体如下:
1.简介
1.1 关于本数据(本数据库的简介)
1.2 西安鼓乐小知识(关于西安鼓乐的入门知识,包括概念解释、具体性质等等)
1.3 西安现存鼓乐社(以地图的形式展现西安市内目前仍在演出和发展的民间鼓乐社)
2.文苑集萃
2.1 新闻报道
2.2 学术论文(涵盖1980年以来以西安鼓乐、长安古乐、西安古乐为题的论文)
2.3 学术著作(以西安鼓乐研究文论为主的专门著作)
3.音乐资源
3.1 乐谱资源(含有出版物、油印本、手抄本和复印资料)
3.2 音频资料(含有出版物和采风录音资料)
3.3 视频资料(含有出版物、出访演出录像以及采风资料)
4.专家学者
4.1 我院专家(以我院冯亚兰、焦杰、程天建三位学者为主,内含其个人简介与学术成果)
4.2 知名学者(以李石根、余铸、马西平等西安鼓乐研究领域知名专家为主)
4.3 西安鼓乐传承人(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公布的西安鼓乐传承人为主)
5.读者留言
5.1 读者留言(读者可通过此处,留下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5.2 文献预约(研究者可在此留言预约相关研究文献,来馆进行阅览)
6.西安音乐学院学术成果专栏
6.1 学术活动与掠影(含我院西安鼓乐研究方面的学术活动图片)
6.2 出版物与论文(由我院专家学者编著、撰写的相关出版物)
6.3 西安鼓乐讲堂(由超星公司采录的我院教授程天建先生主讲的《西安鼓乐》学术视频)
6.4 西安鼓乐进校园(西安鼓乐民间社团在我院的演出视频)
该数据库本数据各个板块均能够实现在线阅览。在音乐资源板块,各子栏目还有更为具体的目录呈现。
三、结语
西安鼓乐数据库于2012年底建设完毕并投入使用,目前仅针对校园网用户开放试用。截至目前,该数据库点击量已达8320次,按人均点击率计则两倍于西安音乐学院的在校生总数。其中,读者关注和点击率最高的是“音乐资源”板块,尤其是音视频资料的点击率占总点击量的三分之一。其次是“文苑集萃”板块,点击率达到2000余次,在线浏览人数最高时达到同时80人在线阅览。从目前该数据库的运行状态来看,各项工作指标正常且反馈良好。
篇5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农民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孕育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即非物质文化。农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地,民间文化以最传统的方式保留在农村,积淀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基础。
一、新农村呼唤新型的农村文化:与农民“零距离”,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
农民是农村的核心,是新型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农民在不断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渴望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把现有的文化资源和当地的民间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让农村文化与农民“零距离”,建立一种适合农民的新型农村文化。这种文化理念需要对内在的文化挖掘、保护、传承和发扬,对外来的文化有效整合、合理利用,要让深奥的理论简明化,传统的文化大众化、普及化,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传播方式来表达,这就是新型的农村文化。
1.发展中的新农村呼唤新型的农村文化
在农村,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其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而其原有的生产、生活习俗也在悄然变化,特别是大集体(生产队)活动减少了、社会活动(民间民俗活动)的次数、区域和覆盖面也相对减少,人们的民俗文化意识也随之发生改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文化艺术的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文化的思想、情感、格调需求也要发生变化,原始的农村文化开始与现代人的情感需求不相适应,发展中的农村呼唤新型的农村文化。
2.创建农民“口味”的农村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
新型的农村文化应产生于农村,流传于民间,与民间生活要相适应。在各民族长期聚居区,特别是各民族农村聚居地有人们通过几百年积累下来的文化产物,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是农村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珍贵遗产,我们应当沿袭和发展、保护和传承。
在被称为“战鼓之乡”的正定县,流行于东、西杨庄的常山战鼓因其慷慨激昂的气势、灵活多变的队式,弘扬了优秀民族文化艺术,充分展示了战鼓之乡的风采,常山战鼓成长为正定县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而其他村街等不同区域的战鼓,其鼓点和节奏又略有不同,可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可见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文化风俗。正因为民族、地域的不同,才形成了丰富多彩、风情各异的民间文化艺术。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彰显区域文化特色,以地域文化优势构建和发展特色鲜明的符合农民“口味”的农村文化。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不嫌弃“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传统文化扬名正身
1.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要。在广大农村部分人法律意识淡薄,竞争意识不浓,缺乏发展意识,文明、健康意识不强,具有一些传统陋习,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新风尚、建设乡风文明的要求格格不入。人们甚至错误地将经济的落后与本地的“土”文化等同起来,由此产生自卑心理、崇外思想,甚至否定了乡土传统文化,祖祖辈辈辛苦劳作的文化大餐却被丧失在愚昧落后的文化思想中。其主要原因是传统优秀文化的流失、政府投入不足、管理机制不畅、农民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和文化发展失去载体。为此,针对新农村建设文化滞后问题必须从多方面切实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发展。
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是否定传统、完全创新,切莫一概而论,要因地制宜,新农村文化建设不要嫌弃优秀传统的“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母体文化,是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特定文化的传承、维护和弘扬是新农村全民利益所在,也是维系新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2.民间传统文化并不“土”,政府与农民“零距离”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传统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早已得到党和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4年以来,我国先后已制订《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从法制上为传统文化扬名正身,民间传统文化并不“土”,是真正农民“口味”的文化,是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优秀文化,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
在正定这个物华天宝、美丽富饶的民族聚居区,广大劳动人民在不同的生存背景下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分布在全县各乡村的龙山文化、仰韶文化以及战鼓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典型的“土”文化。
可喜的是,正定县委、县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门在正定“土”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开发等方面做了不少深入细致的工作。从2006年开始,就采取得力措施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了保护。首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并由文体局负责对此项工作具体实施,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对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大量细致周密卓有成效的发掘、收集、整理和研究,坚持四不漏、调查摸底、逐级排查、研究上报,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民间艺人办培训班,“带徒传艺”和“学艺有成”,创“非遗传习所”者给予奖励,鼓励保护和传承各种优秀的民风民俗尤其是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还将常山战鼓纳入到正定首家民办学校弘文学校的教学课堂之中,并计划推广到全县中小学教学。
正定常山战鼓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后,参加了众多公益性演出。近年来,受北京2008城市奥运文化活动协调小组邀请,参加了中华世纪坛文化广场表演、天安门广场表演、昌平永安文化广场演出以及在西柏坡举行的奥运火炬石家庄站传递等活动,共计500余人、200余家庭参加了常山战鼓的全国比赛和商业性演出200多场。从2004年正定县第一届民间文化艺术节至2009年举办第六届鼓王争霸赛和民间文化艺术节为止,举办各级各类民间艺术演艺活动达几百次,鼓手们用雄浑奔放的表演和极具震撼力的鼓声敲出了太平盛世的时代强音,敲出了正定儿女顽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展现了燕赵鼓乐文化的磅礴气势。县委县政府也曾多次表彰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人。2010年初,再次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评选100个农村文艺家庭户,100个民间艺术带头人的文化“双百”评选活动,由政府为正定“土”文化传承人评“职称”,为传承人扬名正身,与农民文化人“零距离”,可谓是正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大盛事。
3.民间传统文化和文化人有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启动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已逐步建立,相关的保护法律、法规制度与措施正在实施。传统民间文化得到国家政府的保护,为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和文化人建立了可靠的法律保障,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是文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008年6月份正定县两项非遗项目正定县常山战鼓、正定新城铺高照(中幡)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项即正定竹马、正定宋记碗、真定府马家卤鸡、正定腊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9项包括元杂剧、赵氏剪纸艺术、刘家卤鸡制作等。目前,石家庄市国家级非遗项目8项中正定县占2项;省级31项中占4项;市级49项中占9项,正定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2008年底正定县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常山战鼓)”、这是继“全国文化先进县”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截止目前,搜集整理了正定县非遗普查线索386项,立项资源360项,包括民间文学54项、传统音乐21项、传统舞蹈32项、传统技艺66项、传统美术16项、传统戏剧29项、曲艺5项、生产商贸习俗5项、消费习俗5项、人生礼俗28项、岁时节令8项、传统体育15项、传统医药3项、民间信俗64项、民间知识9项涵盖了15个门类,极大地丰富了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正定县已被命名的县级以上优秀传承人40名,其中省级传承人5名、市级优秀传承人4名。县政府分两批公布了“正定龙狮道具制作”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5项。
弘扬民间传统文化进入法制化轨道,以民间传统文化为基础,以传统文化传承人为骨干,全面建设新农村传统文化,这对保护、传承、发展地方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开展新农村新型农村文化建设有着积极推动作用。
三、打造新农村传统文化品牌:星级农村传统文化建设,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我国的民间传统文化资源丰富,遍布村村寨寨,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新农村文化的发展必须以此为依托,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全面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近几年来,新农村文化建设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农村文化品牌。农村民间传统文化取得了可喜的发展场面,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1.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
农村地区有其特殊性,农民的思想意识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农村中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因此,必须弘扬与人们联系紧密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同时,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低俗文化得到根治。而文化事业的发展仅靠当地政府和个人是不够的,应拓展文化开发渠道,推进农村集体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以村和组为依托,开展自己的公益性传统文化活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地方政府也应重视公益性传统文化事业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粮食。同时要坚持继承与发展、实行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构建农村和谐文化,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新文化的需要。
正定近几年来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举办或参加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比赛, 着力打造新农村传统文化品牌。一是鼓王争霸赛,通过比赛,在全县选出“战鼓王和“优秀战鼓手”。2004年在正定镇举办了首届鼓王争霸赛。来自全县农村共50支代表队2000多人参加了比赛。通过这次大赛把正定的战鼓正式搬上了新农村群众文化的舞台。二是举办每年一次的民间文化艺术节,展示各级各类民间艺术,表彰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人。三是开展评选农村文艺家庭户,民间艺术带头人活动,由政府为正定文化传承人扬名正身,分别颁发“带徒传艺奖”“学艺有成奖”“优秀非遗传习带头人“等奖项。
2.组织有规律性的新农村传统文化节庆活动,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
加强科学研究,合理制定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规划,形成以集镇为中介的城市文化辐射区,不断丰富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推动城乡文化均衡发展。同时要加强城乡互动,开展各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或者借助经济活动弘扬传统民间文化的活动,推进农村集体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达到城市经济拉动农村文化发展的目的。
政府牵头,组织有规律性的新农村传统文化节庆活动,促进新农村民间文艺队伍的状大和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些年来,正定县坚持每年举办全县农村文艺汇演、全县中小学生文艺汇演、歌手大奖赛、全县书画美术大赛等各种文化赛事,连续举办了7届民间文化节,每年有40余支优秀民间花会、文艺表演队伍参加,节目荟萃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受到了广大市民广泛赞誉。尤其是“2010年元宵节河北省花会踩街启动仪式暨正定县第六届民间艺术节”,由河北省文化厅、石家庄市政府、正定县政府主办,在正定国际小商品市场广场隆重举行。此届艺术节以展现燕赵文化为依托,集萃了一批具有地道燕赵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除正定传统的民间花会表演之外,还特别邀请了河北沧州舞狮、昌黎地秧歌、保定寸跷、曲阳擎阁、吴桥杂技独轮车表演等共15支优秀民间花会、文艺表演队伍进行集中展演,内容丰富多样、节目精彩纷呈,充分展示了河北省民间艺术靓丽风采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博得群众阵阵喝彩。通过这些群众性传统文化活动,不仅大大丰富了新农村广大人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需求,而且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和教育事业,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带动新农村主导文化的发展
一方面,在农村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推广民间文化。
正定县多途径宣传推广民族民间文化,带动新农村主导文化的发展。一是举办全县性大规模的农村民间艺术展示活动。在每年的春节期间,全县各个乡镇村街上千名民间艺人,演出了《常山战鼓》《中幡》《二鬼摔跤》《车子旱船》《特色秧歌》等优秀民间艺术节目,将正定的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做了一次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展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二是组织新农村民间文艺队伍参赛,常山战鼓等优秀民间艺术在各种全国性大赛中多次获奖。常山战鼓于2010年3月参加了第五届石家庄市鼓王争霸赛暨中国北方鼓乐展示大会,被中国群文学会授予“金鼓王”称号。三是组织大型民间文化宣传推广活动。近几年县政府在北京、上海等地举办了大型正定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活动,以此宣传和推广正定的新农村民族民间文化建设。在2009年迎国庆60华诞群众文化系列展演活动中,县政府在全县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2010年5月12日至18日赴上海参加了上海世博会河北演出周活动获得成功,为正定争得荣誉。2010年6月12日,正定县组织举办了主题为“非遗保护,人人参与”的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营造人人了解、人人关注、人人保护“非遗”的社会氛围。四是利用现代媒体保护传承民间文化。2007年初开始,我县通过县电视台、政府网站、正定风采报等现代媒体开辟“正定故事”和“村名故事”、“正定文化”等专题栏目,定期向广大市民讲正定的民间故事、村名由来等传统文化。这些举措开辟了正定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广阔天地,新农村的农民文化艺人登上舞台,讲农民自己的故事,符合农民“口味”的新农村文化稳步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也得到了保护和传承。五是推动民间文化精品生产。重点打造常山战鼓、元杂剧《墙头马上》、柏棠竹马、三角村高跷、新城铺高照(中幡)、赵向荣剪纸等民间文化品牌。充分利用“文化遗产日”,组织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系列宣传展示活动,建设民间文化艺术展馆(厅),对民间艺术表演队重新整合、编排、包装,提升其民间文化品牌,对民间文化特色村、民间文化工作者、民间艺人建立档案,颁发证书。
另一方面,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把传统文化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应开设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乡土教材课。
民族文化进校园,民间艺人上讲台,是正定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一个特色。如正定教育部门聘请常山战鼓民间艺人进入校园开展教学,培训在校学生常山战鼓专业知识,组织实地教育教学。常山战鼓传承人被聘请组织弘文中学学生战鼓队,通过教学使弘文中学2000多学生都能进行一般战鼓演示,弘文中学战鼓队参加了国家、省、市战鼓表演和比赛。
这些行动弘扬了新农村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改变了正定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后继乏人的局面,同时促进了正定新农村民族文化的新发展。
四、新农村新气象: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与转换
1.新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保护应是开放式的,不是封闭式的
通过民间传统文化浓郁的民间特色和鲜明的地方风格装扮多彩的新农村,我们要让凝聚着祖辈们几百年的民族文化精神永不停滞地流传就必须保护优秀的民族文化,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文物,保护不是放到博物馆,它是活态的,应该放在民间。但保护它不等于“原封不动”,不是让它停留在原始的阶段而不发展,继承与发展并存,保存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格一定要原汁原味,但民间传统文化的技法、曲段、语言、格调等是可以发展的。多年来,民间艺人、文艺文化工作者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力求为新农村传统文化寻找一条可发展之路,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2.民族文化遗产是发展新农村文化产业的宝贵资源: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与转换
新农村建设把节日民俗文化活动作为新农村文化的重要内容来广泛开展,作为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展示和传承的载体,显示农村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并从传统的区域文化传播,追求到省外、国外展示。每到传统节日,新农村的农民击打战鼓、舞龙舞狮、踩高跷、荡旱船、讲故事、演戏调曲等,这些活动必将成为新农村农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将对城乡文化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近几年来,国家重视新农村民间传统文化建设,农村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蒸蒸日上,各地区在打造传统文化品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传统文化产业。传统文化产业是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在中国是一个新兴产业。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把具有民间特色的农村民间文艺、手工艺、民间习俗、餐饮等都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正定县是一个地处平原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县,早就认识到民族文化遗产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贵资源,正定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在影视演艺业、文化旅游业、餐饮业等方面有成功的尝试,为我县非遗项目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既发展了文化产业又促进了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如正定东、西杨庄常山战鼓传承人和新城铺高照传承人已在当地办起了培训班,创建了“非遗传习所”,带动周边多个村庄的村民参加到此项活动中,共计500余人200余家庭参加了常山战鼓的全国比赛和商业性演出年达100多场,人均年创收5000余元,常山战鼓成为当地农民在传统的种养业之外的又一致富途径,作为正定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对提高非遗项目的知名度,推动产业经济的发展壮大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正定的文化产业虽然刚刚起步,但已经有了良好的势头,一方面促使了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篇6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问题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必要性 从医院自身管理考虑,由于医疗业务及其各个辅助科室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有不同的来源,也以不同的存储方式进行保存,这对管理工作来讲产生了很多麻烦,所以统一的数字化采集、存储、查询、统计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医院是以病人为中心的,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每个人在医院产生的诊断、治疗、消费、药品信息都必须记录在案,建立电子病历,为病人提供主动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而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先进的医疗设备是医院诊疗水平的标志之一,但是这些大中型特检及治疗设备,都是相对独立的,如何将这些设备产生的信息进行合理的保存也是信息化建设要考虑的,来自于临床的各个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存储检索的最佳方式也是电子信息化。从以上分析来看,只有建立比较完善的信息化建设才能满足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需求。
意义:经济效益 庞大的医疗体系、大量的数据信息,靠人工管理已经不足以满足现代医院对管理水平的需求。信息系统在方便病人的同时,也在方便了医院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对药品出入每个环节的监管。另外规范医院的流程,提高医院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社会效益: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大处方、乱收费等问题是近几年来导致医患关系不和谐的焦点问题。医院信息化建设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全院各种业务和管理统一到一个平台,并通过就诊流程的改造与规范,使各种诊疗、收费信息实时、快速的传递与公示,有效地施行医疗收费核查问题。信息化无疑给患者和医院之间架起了相互沟通的桥梁,提高了医院的公信度,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管理效益:医院信息化建设不仅规范了各种业务及管理流程,还通过对业务信息、管理信息的实时获取、传递、共享,使医院的管理效益提高到新水平。相信随着现代管理理念逐步引入医院管理,医院信息化的作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二、医院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过程中收费板块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支付方式不可随意更改 现阶段伴随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段完善和各项利民政策的实施,我国已经实现了医保全覆盖,进入了全民医保的新时代。不但如此,还有许多的利民便民措施给予不同群体相关的优惠和照顾(例如:民政部门开展的低保人群和两参军人补助经费项目;残联开展的脑瘫儿童救助项目;妇幼保健部门开展的降消项目等等)这些项目的开展为了最大限度的体现便民服务,都要要求享受群体在医院一站式结算完毕。再加上现代金融的便捷,有许多的患者在结算时选择不同的结算支付方式(例如现金支付,银行下卡支付,支票付款,各类医保卡余额支付等)。各类名目繁杂的报帐方式和付款支付方式为了便于统计和各部门的应收帐款的计算,必须在出院结算时将其分门别类标识清楚。这就产生各种不同的支付方式(例如;医保支付,新农合支付,残联支付,民政部门支付,两降项目支付,支票支付,现金支付,各类医保卡余额支付,预交金支付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医院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时必须锁定这各种支付方式在结算之后不得随意便改。否则,这将会给收款人员留下巨大的舞弊空间而且查证繁锁和困难。
2.费用统计口径一致,分类正确 谈到数据就离不开统计和分类,特别是财务和收费。临床上名目繁多的治疗和检查项目以及各式各样的药品和材料消耗都需要变成数据在收费过程中加以统计分类得以按照统一的形式体现出来,让使用者共享。这统一的形式分各种类别(例如,发票,各种要求不同的分类清单,日结报表,向各层次机构报送的报表等等)。这就要求在这各形式的分类和统计中必须保持统一的口径和分类。否则将会造成各种统计和分类之间数据不相一致,产生误差,失去了数据的严谨性,让使用者产生误解和使用困难。
3.冲单限制 在财务和收费形为之中,作废发票和冲单是最正常不过而且经常发生的事了。但是由于我国现有社保体制把医疗保险分成了不同的几大板块,它们分别在不同的机构下以不同的方式在运行,这就要求医院在做内部应用时区分开不同的医保方式来处理。所以,就必须要求在做作废发票和冲单时,各收费方式和医保方式之间不可以交叉作废发票和冲单,否则将给收费和统计造成巨大混乱。
4.发票打印次数限制 为了体现发票的严肃性和唯一性,必需锁定发票的打印次数,即每张发票只允许打印一次,否则会给内外勾结到各医疗费用报消机构套取医保基金提供可乘之机,这对医院本身的声誉和各块医疗保险基金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5.数据传输打包 现行医疗费用结算方式,大部分都为了方便患者,要求现场结算,这就免不了要适时向各医疗保险主管部门传输大量数据,这些数据量非常的大且主管部门线路有限,使用的医院众多,经常造成线路繁忙拥堵,导致系统运行缓慢,效率低下。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实施数据打包传输和重复传输数据时可以自动识别并实行自动覆盖,这样能有效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
6.内外部数据之间的融合 由于我国现有社保体制把医疗保险分成了不同的几大板块,这几块数据都需要不断在各主管机构和医院之间传送和返回数据信息,这就要求在做医院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时,注意内外部数据之间的融合,以达到方便使用的效果。
篇7
[关键词]弗洛姆;消费异化;资本增殖;价值缺位;生态文明;生态消费
[中图分类号]B15[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2.04.004
埃里希?弗洛姆(ErichFromm,1900—1980)是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原籍德国,曾执教于法兰克福大学,是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弗洛姆对资本主义社会消费异化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认为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它使人向非人化方向发展,人与物、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都被异化,因而是病态的消费异化的社会。学界对弗洛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弗洛姆与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关系、弗洛姆的社会心理分析和社会改造理论及人道主义与人学思想等方面,但都没有对弗洛姆异化理论的具体内容及成因作系统探讨,也较少涉及它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问题。本文拟在分析弗洛姆对资本主义社会消费异化现象的批判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探讨弗洛姆异化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一、弗洛姆对资本主义社会消费异化现象的批判
总体上,弗洛姆认为,人类有“自我保存的需求”和“生存的需求”,人性是一种潜能、创造性和理性,对自由、幸福的欲求是人的天性,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模式。如果一个人按照人性的特性和规律去充分发展,他就可以达到精神的健康;如果一个社会以符合人性的、满足真正的个人需要为基准,它就是健全的社会。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个不健全的社会,它以人的病态化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人的异化。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一书中对资本主义造成人的病态化及消费异化现象进行了深刻批判。弗洛姆认为异化主要是心理学问题,是一种心理体验。所谓“异化”,就是一种认识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人把自己看做一个陌生人”[1](P106)。弗洛姆认为,在现代社会,异化几乎无处不在,“它存在于人与他们的工作、与他所消费的物品、与他的国家、与他的同胞,以及与他自身的关系中”[1](P109),消费异化就是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已经在物质上进入了富裕社会,但人被异化的范围也更广泛了,已经由生产领域延伸到消费领域。消费本来是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手段,但消费的这一功能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被异化了,消费被赋予了其他意义——一方面,它成为人们在劳动中失去自由的一种补偿,成为人们逃避现实痛苦与不幸的避难所;另一方面,统治者对消费进行操纵和控制,使消费成为一种实施社会控制的工具。消费异化使消费的主体、客体和消费行为都发生了异化。
1.人所创造的世界成了人的主宰者
弗洛姆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人造世界,然而人却感觉不到自己是一个创造者,反而成为自己创造出来的世界的奴隶。人所释放出来的力量越强大,人就越感到作为一个人的渺小和无能。在劳动分工越来越细、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组织越来越庞大的工业社会中,人所创造的世界没有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和确证,人所生产出来的消费品也没有成为人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必需用品,它们反而成为人的偶像和控制人、奴役人的上帝,物欲驱使使得生产者成为消费行为实现自己的必需手段,人不过是消费得以实现和持续的环节,人对物的消费异化为物对人的消费,消费异化成为社会存在的重要特征。“人所创造的世界却成了人的主宰者。在它面前,人俯首帖耳。他竭尽全力地安抚它,巴结它。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成果反过来成了他的上帝。”[2](P159)
2.商品使用价值被遮蔽
在消费社会里,商品的炫耀价值走向前台,商品的使用价值越来越微不足道。当一个人说到“300万美元的物品”的时候,主要关心的并不是它的用处、外观或具体特征,而是在说它作为一种商品所具有的能用金钱数量形式来表达其交换价值的品质。弗洛姆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代表了一种抽象形式的劳动和努力,它不必是“我”的劳动和“我”的努力,因为“我”能通过继承或欺诈或运气或其他方式得到它。“如果我有钱,我就能够得到一张精美的油画,即使我可能没有一点艺术鉴赏力;我能买到最好的留声机,即使我毫无音乐感。”[1](P115)在消费社会里,商品的使用价值被遮蔽,商品的价值被异化,失去了其本真的意义。
篇8
论文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图书馆;采访
“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并积极搜集有关实物资料,选定有关机构妥善保存并合理利用”,这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的保存办法。地方高校图书馆作为收集、传递文献信息的专门机构,有义务、有责任参加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利用在文献收集工作中的各种优势,制定合理的采访原则,采取科学的方法,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形成科学完整的体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传承、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采访的原则
(一)全面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访在秉承图书馆采访模式的基础上,更注重田野调查,深入非遗现场的采访。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而且大多散落民间,由于人力、财力的限制,做到每一件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采购完备,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但在“访求”方面一定要做到全面,细致的做好访求笔记,务求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访求记录,为进一步采购做好目录体系。
(二)层次性
2005年6月,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有10大类518项,此后各省、市都相继按批次公布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文化,在不断发展和延续。非遗资源的采访,要明确采访的重点和范围,采访要有层次性,秉承级别采访原则,即级别越高的项目优先采集,完备收藏,先把要重点采访对象的申报材料、非遗实物、口述历史、物理环境等完备收藏,然后再梳理其他的非遗作品,形成重点项目完备收藏,一般项目零散收藏、完备记录的体系。
(三)整体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特定的民族、文化氛围和地理环境中,离开特定的环境、孤立的采访传承人或是保存非遗的实物,都失去其表现的内涵。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访,既要以物质的形态收集非遗的实物,还要通过音频、视频等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对其作品的描述、产生的历史背景、特定的文化氛围等,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
(四)活态性
一切现存的非物质文化事项,都需要在与自然、现实、历史的互动中,不断生发、变异、创新,这也注定它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变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访也要依据采访对象、环境、民族特性的不同保持活态性,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时空下立体复合的能动活动。比如徐州剪纸的传承人王桂英的剪纸技艺,心里想什么就剪什么,整个构图在剪纸过程中快速形成,每一幅作品就是一副动态的农村生活长卷。其作品在几十年的时代演变中,风格上保持原真,但作品的类型上体现活态原则,层出不穷。我们在采访的时候采取田野调查跟踪采访,不定期深入其家中,融入其生活,利用多种采访技能,体验农村生活场景,领略其剪纸技艺的演化变革。
(五)原真性
采访的原真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采访的非遗项目是原真性的,真正的非遗应该是原生态的,人和当地生活环境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文化表达的是一种生活的理念和价值观。由于利益的驱使,现在一些非遗项目脱离了原真性本色,烙上现在机器的痕迹,这样的作品我们在采访的时候一定规避。第二,非遗的采访要保持原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隐藏在乡村田野,街道小巷,采访的时候不能因为地处偏远而走马观花,或者根据地方文化部门提供的非遗目录采访,而是要设身处地,深入田间地头,拉近和非遗传承人的关系,跟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过程,做深度采访、原真采访。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采访的方法
(一)政府主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访和图书馆正常采访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于,无论是哪一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访,都不可能避开政府部门的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需要,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由文化主管部门负责进行。地方文化主管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
申报、认定的过程中不但形成了大量文献资料,而且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之间形成密切的关系,这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的建设提供文献和人力资源,脱离地方文化主管部门单独搞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是行不通的。为此,徐州工程学院与徐州市文化局签订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合作协议,利用文化部门非遗文献和人脉上的优势和学校在人才、文献信息保护技术方面的优势,共同建设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资源共享,共同推进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研究工作。在协议的基础上,我们从徐州市文化馆采访到项目书200多种,非遗图片3000多幅,音频1000多分钟,还有大量的视频材料,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文化部门的协调帮助并征的传承人同意的情况下采购非遗实物200余件。
(二)田野调查
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访必须以实地调查为主,到现场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和内涵,真正做到“不漏线索、不漏村镇(街道、乡)、不漏种类”。2009年我们以举办“中国·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论坛”为契机,数次跟随地方文化主管部门深入田间地头、街道乡镇,有选择对徐州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摸底采访,细致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背景、风土人情、传承沿袭、保护情况等,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悉心拜民间传承人为师,完整采录讲述者、传承者或表演者的技艺技能和相关历史情况、人文背景、相关数据,做到资料来源清楚,内容真实,数据可靠。比如我们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王桂英老人及其技艺的采访就有五六次之多,徐州香包的传承人王振霞老师的采访更是不下十次,这些前期的亲历亲为采访调查,为后期的数字资源库建设积累了大量的资源。
(三)学生收集
作为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我们充分利用生源大都来自本市周边的优势,弥补采访人员的不足,招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兴趣的学生充当采访人员,并对其进行采访基础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访技能。由于当地的学生对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民族特性、文化氛围的耳濡目染,再加上培训所掌握的采访技能,对于他们来说,采访就变的得心应手,并能按照事先拟定好的采访项目、内容、形式、方法,做好采访笔记。学生收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地方性特色明显,地方高校又缺乏采访人员的图书馆来说,是一个非常有益的补充。实践证明充分利用学生来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们构建非遗采访体系,充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捐赠
徐州目前已经发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2800多项,每一个项目在传承、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实物和技艺类目繁多、琳琅满目,靠图书馆有限的经费,在保证正常采购的基础上,采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现实的,况且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的、无形的遗产,凝聚了民族情结和文化认同,从另一个角度说,他是无价的。所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访上,我们在采取正常的采购外,鼓励传承人捐赠这种方式,我们为其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品,展示的时候特别标明捐赠者的姓名。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采访的内容
(一)文字材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的文字材料包括下面几个部分:
1、项目申报书、田野调查笔记等,这方面的文献主要通过地方文化部门获取。
2、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2009年中国·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论坛共收到来自全国非遗研究论文100多篇,我们把它完整的收录到非遗资料库;会议期间产生的大量会议文献;另外特别关注徐州地区地方文化研究中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论文;
3、图书通过各种采访途径,尽量全面收集各个层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著、图书,尤其是地方文化研究方面的书籍,采访层面没有收全的图书,我们和数据库商合作,在合理使用原则框架下,按需订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图书,保证国内研究著作的收全率,保证一本图书既有纸本,也有对应的电子文献。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是传统文化、制作技艺的集中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征集是一项全新的、紧迫的、艰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市场经济的冲击,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加速消失。因此,我们多次深入传承人家中,通过捐赠、采购的方式收集非遗代表性作品,目前共收集徐州剪纸、徐州香包、邳州纸塑狮子头等代表性作品200余件。
(三)照片、音频、视频
为了更加细腻的展现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我们专门购置高性能照相、摄像设备、非线编设备。对每一次采访调查的场景、实物、人物跟踪拍摄;采用音频设备采录传承人口述资料。对一些传统戏曲、文艺表演、手工工艺、节庆活动、祭祀活动等,更加注重影像保存。在一些民俗活动如云龙山庙会、泰山庙会的影像采集的过程中,不刻意回避一些封建的、原始的场景,在后期制作中,除采用技术手段修饰相关环节外,对拍摄的内容不加任何粉饰,保持其原真性。
(四)多媒体资源
为了把“非遗”研究与学科建设结合起来,推进学校人文学科错位发展,创建“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课程体系,提升工科院校学生的文化素养,繁荣校园文化,我校采取一加一模式,即一位传承人帮带一位专业教师,集合传承人技艺和专业教师教学的优势,邀请传承人进入课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备课笔记、教学课件、教学大纲、教案、课堂录音、录像、实习环节的设计等,我们都细致整理,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系统。
篇9
【关键词】高职 旅游专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 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068-03
2011年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定了教育机构和文化部门应该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工作,该法颁布之前的2005年,国家有关部门就对此类工作提出意见,并指出教育机构和文化部门要从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选取合适内容,根据教育对象和教育条件编写相关教材,开展相对应的教学活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从2007年起,截至2016年公布了5批共424项广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含22个扩展项目),已评出了5批共421名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含16名国家级传承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大力开展起来。但目前不少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开发认识不够,打着经济效益优先的旗号和现代化加工名义,出现不少歪曲民俗旅游的现象,使当地的民俗旅游在开发中变形,民俗旅游庸俗化,很多旅游活动在商业化开发中变味,地陪导游迎合旅游者的好奇心理,对旅游目的地的民俗风情进行错误的传播,使得当地的旅游文化在被误传歪曲,在传播中产生传承变质。广西文化旅游资源种类多,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全区,在高职旅游专业开设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是传承广西本土文化的渠道之一。该课程应从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搭建课程教学内容、确立课程的定位等着手,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校园多元文化建设相结合,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一、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是广西首次在高职旅游专业中开设,该课程的开设对旅游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以及学校多元化文化建设具有很大作用,也会激发学生参与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播等相关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本土文化的认同。
(一)教育传承与文化传播的需要
激发大学生对本土非遗文化的兴趣,促使本文非遗文化的正确传播,这是目前高校非遗文化教育的任务之一。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设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确地融入这个现代化的社会,让校园教育在非遗教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让大学生也积极参加到保护遗产的行列之中。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可以让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教师和学生都将受益匪浅。
(二)校园多元文化建设的需要
现在大学校园里,学校重视校园多元化文化的建设,各种系部活动、协会活动和技能比赛等名目繁多,但学生感兴趣的少,参与人数少,整体效果不好。在网络化的冲击下,出现大量低头族,网络游戏在高校中普遍流行,学生上课缺席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高校本身肩负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播的重任,学校设置非遗课程,开展相对应的非遗活动,在学校成立非遗产文化长廊等,不但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得到正确全面的传播,而且可以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的多样化建设,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
(三)旅游行业人才文化素质培养的需要
1.培养导游本土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导游担负着本土文化的传播工作,在从业人员里对文化综合素质要求是最高的,地陪导游如果文化素质低,对本地的文化了解肤浅,那么他们对品位高、等级高的人文旅游资源,解说就会黯然失色。目前在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里,导游实务、导游带团和讲解技巧、模拟导游实训等课程在培养导游带团的规范性和基本讲解上是必需的。但在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上,本土文化熏陶还做得远远不够。民俗旅游现在已经是旅游的重要类型,导游除做好本职规范性工作外,对当地文化的熟练讲解是非常重要的,地陪导游对本土非遗文化有深刻的了解才能引领游客进行正确的学习。
2.导游特色才艺培养的需要。导游才艺尤其是带团才艺是一个优秀导游必备的技能,要想带好团,除了讲解水平、服务态度好,在游客面前展示自己的一些带团才艺也是一个好办法。在教育部门、旅游行业协会、旅游局等举办的各种导游职业技能比赛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解,导游才艺展示都是其中主要的环节。很多参赛的导游对于导游才艺比较畏惧,但实际上,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本地特色才艺项目,比如当地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体育、武术等,是非常出彩的,而这些可以通过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学习来掌握,难度也相对较小。
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设计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设为旅游专业学科基础文化课和学校的文化公选课。教材的内容设置以广西的区级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教学内容主要考虑能否与旅游专业其他文化课程相结合,能否与学生兴趣、社团活动相结合,能否服务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能否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才艺、文化综合素质。课程以广西非遗项目中的各类民间民俗、人类文化为基本理论部分,选取广西非遗项目的民族语言、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戏曲、民间手工技艺等有代表性的项目,跨学科搭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学时各占一半。
2.课程目标: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目标包含三部分,即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理解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论;掌握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野外调查的基本技能;掌握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解技巧;提高学生专业的导游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特色的导游才艺,促进关系本土文化传承与交流。
(二)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的内容体系包括三大模块,即知识理论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和社会实践模块。模块一是知识理论,包含两大项目,第一项目是遗产的基本定义、形成历史、遗产保护的理论、遗产分类;第二项目是广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这是本模块的这个、重点内容,包括有10大情境,对应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类的内容;模块二是专业技能,包含导游带团的本土人文讲技巧、导游带团才艺和导游大赛才艺三大项目。模块三是社会实践部分,包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野外模拟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野外调查。
三、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改革措施
(一)构建团队式教学模式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授课内容涉及的学科较多,因此,应成立多专业跨学科的教学团队,成员由旅游、音乐、舞蹈、体育、艺术等专业的教师共同授课,不同教学内容上课地点都不一样,每个学科的教师负责其中的专业模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理论和民俗部分由旅游专业教师讲授,民间文学由汉语言文学教师负责,传统音乐、舞蹈等可由音乐教师负责,手工技艺部分由艺术设计的教师负责,体育、游戏与竞技部分由体育教师负责,还将邀请民间传承人和国内相关知名专家进课堂担任客座教授。
(二)建立专业的广西民俗博物馆
建立专业的广西民俗博物馆,该博物馆的民俗文物由每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野外考察中师生共同收集,打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会相结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和模拟导游校内实训讲解基地。如果学校支持,申报设计主题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廊,该长廊可以作为校内物质文化遗产活动节庆的载体,为创建学校3A旅游景区提升文化内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
(三)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坊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模式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立各种平台,比如工艺研发、设计、制作工作室,工艺流程展示室,作品展示厅,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教育长廊等,利用这些基地平台,学校可以参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产品设计,和学校营销协会合作,参与产品的生产、销售。在这些平台,可以进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旅游专业的毕业生要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作品;与艺术专业的师生合作,设计有广西本土元素的旅游工艺品,将其中优秀的作品挑选出来,参加设计类的比赛,比如南宁礼物设计大赛等。
(四)建设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活动平台,建设多元化校园文化
以旅游专业学生为主体力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借助课余文化活动的大舞台,由学校团委、各系办主办,旅游协会承办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文化节,让受学生喜欢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比如各种民族体育、武术、音乐、舞蹈等在全校推广。这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文化节是定期与不定期举行的,如三月三,花炮节等民族节庆必须定期,像大学生校园科技艺术节、寝室文化节、广西礼物设计大赛、手工艺文化节、民族服装大赛、导游技能大赛、学校的桃花节、芒果节等可以不定期举办,这些活动都要融入广西本土的非物质遗产文化,培育成有特色的高校旅游节庆,形成多元化的校园文化。
(五)构建四位一体的合作模式
高职院校、地方政府、企业与“非遗”传承人依托非遗实习实训基地这一平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行之有效的、科学的保护与传承。聘任民间传承人和国内知名学者进入校园开展相关实训工作与专题讲座活动。专业教师走出校门,向传承人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把企业、传承人的工作间变成学校的校外基地,把校园的非遗课堂建设为非遗知识传承基地。学校要与广西区文化厅、广西非遗研究机构等的相关单位合作,参与广西非遗项目的调查、申报、分类、编目等科研工作,加快师资力量的培养。
(六)实施多样的考核方式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采用的考核方式有期末考核(占总比的30%)和课堂考核(占总比的70%);课堂考核方式多样,有课堂互动、模拟专项文化讲解、专项文化创意设计,野外非遗项目调查。在课堂考核环节,学生将占主要地位,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成员4-6个,每个小组的模拟讲解或创意设计结束后,其他的小组进行打分和评论,其他的打分小组平均分就是该讲解小组的这个考好环节的分数,教师在该环节起主持的作用。无论期末考核还是课堂考核,都要突出对广西本土文化的培育,把广西非遗产知识的传承与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相揉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目标。
四、结束语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高职旅游专业的文化基础课和大学的文化选修课,是培养大学生对当地的民族文学、音乐、舞蹈、戏剧、体育、传统技艺、民俗等的兴趣,能提高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和促进校园多元化文化的建设,有助于传承和发展广西本土文化,提升旅游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将广西非物质文化的教育落实,拓宽广西本土文化的传承渠道,极大提高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对广西旅游行业和广西高职旅游教育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红.西部高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公选课的意义和策略[J].柳州师专学报,2011(5)
[2]宋德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天津人民出版社,教学研究,2011(2)
[3]杜红艳.“非遗”牵手高校的理性思考[J].陕西教育,2012(6)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多元文化背景下广西高校本土文化教育模式研究”(2010C067)
篇10
关键词:群众文化;拓宽视野;创造新事业;创建文化强市
一、群众文化概述
文化广义上讲是人类社会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讲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人是文化主体,文化是一种内涵,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国家,人口将近14亿,群众文化的覆盖面广。参与对象之众是其他类文化所无法比拟的。我国群众文化源远流长,而且是最早产生的,最古老的文化艺术活力的基本形态。
真正开始使用“群众文化”是在1953年。群众文化,是指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群众文化概括了主体为群众,客体为活动;群众文化内容广泛,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文化包含了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群众文化事业、群众文化队伍。人民群众是一种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特殊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原有的群众文“组织、培养、辅导、创作”指导下,发展新的形式群众文化是现代群文工作者的一种责任;在现代人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文化修养的不同,人群的需求也不同,适应新人群新需求,就需要新项目,新创意,新的形势新的理念,新的群体创新的项目。
二、以深圳为例的群众文化建设
深圳市是一个人口倒置,外来工和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不相匹配的城市,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要创建的新型国际大都市。群众文化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新形势而转变的,群众文化的方式要适应这个城市又区别于别的任何一个国家和城市的不同方式来创新。具体来说,有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街头文化、商业文化、老年文化、青少年文化、残疾人文化、军营文化、外来工文化、非遗文化、旅游文化、网络文化、游戏文化、服饰文化、休闲文化、声频和视频文化、礼仪文化、建筑文化等等项目非常多,针对不同的人群有不同项目,下面来具体讨论。
(一)街头文化
重新重视这一街景,群众晨晚练舞蹈、器乐、拳道、街边山歌、街舞等等艺术形式。
(二)商业文化
其含量更大,服饰、首饰、装饰、灯饰、工艺品、广告、造型、雕塑、艺术品、车型、漫画、油画、动画、国画等等它们都是文化又是产业,这些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交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三)军营文化
军队的业余文化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当兵几年都不能回家,远离市场文化,那么军营的文化基地建设是群文工作者必须坚守的阵地,美术书法摄影,舞蹈合唱卡拉器乐戏剧等项目进入,战士们的业余生活活跃起来,站岗,训练都更有劲头,战士在艺术的熏陶环境里成长,同时也学会多几种技能。
(四)外来工文化
深圳非常特殊的一个群体是外来工,远离故乡,远离亲人,文化水平不高,从农村走向城市,集体宿舍,流水作业,三班倒的作息时间,城市文化的差异,生活的不习惯都给这个人群的产生很大压力。对此,深圳采取了一些特殊方式来满足外来工的文化需求,主要有:群文的百场电影进社区、厂区活动,广场的节庆演出,艺术类别下企业的培训,外来青工的艺术节,周末音乐会,周末剧场等等服务,在这种氛围下,深圳已有多个外来青工艺术团队伍产生。在人口倒置的深圳,为加强服务,群文工作者的加班和工作项目增加是根据群体的需要而有多个项目创新,政府又根据项目需求跟进资金,编内不够人手就想办法向民办艺术团队实行购买服务方式解决。
(五)非遗文化
“普查、宣传、保护、传承”,在全国掀起了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把祖国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在新时代得以发扬光大,不断创新,拓展视野,改革创新。深圳究竟用什么作为文化的理念,客家文化还是移民文化?“深圳是海洋文化为主理念,客家和移民文化为普的一个新移民城市”大办海洋文化活动。讲座和文艺演出,比赛等项目,提高深圳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同时保护非遗是每个中国人的职责。现代人对民族文化的沉淀容易忽视,应传承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发扬民族文化,以民族文化原生态结合现代人欣赏角度和方式表达“民俗村”方式,群体和景致结合,文化与旅游结合;沙头角“鱼灯舞”原始居民和香港居民一起舞动鱼灯跨过国界,原始鱼灯舞、少儿鱼灯舞、舞台鱼灯舞、广场鱼灯舞,老百姓舞动着鱼灯舞追求艺术享受,在舞台上展示新人生,以此祈求着幸福平安,促进了社区和谐,又传承了祖先留下的非物质遗产项目。
(六)服饰文化
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现代人对经济建设当中出现的问题容易觉察而文化当中的一些元素容易忽视。比如一个国际性的活动,中国人应该穿什么衣服,14亿人没有一个总体概念,那么这个项目就要出大问题。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是个礼仪之邦,不同身份的群体服饰要求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明确一个民族的原始文化,在“立新”的同时也要渗入自己的独特元素,比如深圳的“良子香云纱”“衡韵”服饰等等。拥有自己民族的服饰是不容忽视。
深圳市是担任特殊历史任务30年迅速发展起来的城市,创造了“设计之都”,“时尚之都”等神话。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文化消费有了许多选择,如以商品形态存在的,休闲形态存在的,总之是以各自的角度不同需求,释放压力,追求精神享受的一种途径。这些多样的文化样式,赢得人们的青睐。而传统的群众文化单一枯燥,不能满足人们随意洒脱自然和消闲的心境而被人们所淘汰。其次,大众传媒对群众的冲击,收音机电视网络,谁占领媒体市场,谁就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市场经济下要促进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就必须采取一定的策略,过去人们印象中的文化,只是组织演出展览和娱乐活动,或只是供圈内人、专业人士自娱自乐的。如今的文化与经济社会融汇在一起,概念越来越宽泛,可以说无所不在。因此,如今的文化工作与文化管理就要联系整个社会发展的大局,了解时代流行趋势,掌握市民需求,拓宽工作思路。如拓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空间。通俗文化、广场文化、网络文化等要发挥现代人的想象创新能力,拓展视野求发展。
视频利用网络把世界各地的文化作品精品形成系统的展示网络平台,群众需要了解的电影、电视、动漫、纪录片、纪实片、教育片、自拍视频;音频也是一样,音乐作品、声乐作品在网络上分类存入,伴奏和原声分开存入,全面在网络上形成世界级的系统不断连接,让其形成交流视看的最大系统――“网络剧场”。
文化建设“以人为本”,把文化作为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的重要方面,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公益”“零门槛”,这都源于深圳长期以来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懈探索,深圳文化工作者们一直致力追求的,就是让文化成果惠及广大市民,让所有市民公平、平等地享受文化权益。“可以说,相对于经济来说,我国的文化影响力在国际上还处于弱势。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担当着增强文化实力,增强文化影响力的重任。面向未来,我们还要努力在营造和谐文化氛围,提高市拓展民生文化福利上面下功夫,努力让文化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每个环节中,成为生活链条中重要的一环,让文化成为深圳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不断增强城市软实力与竞争力。”
深圳正致力于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和国际化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在更高层次上繁荣文化事业和发展文化产业是题中应有之义。对深圳人,特别是对深圳文化人来说,正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