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建设课程培训范文
时间:2023-10-08 17:43: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团队建设课程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民办院校以教学团队建设为抓手,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团队建设中,为精品课程、系列课程建设和科研工作做贡献,提高民办院校教师整体水平和教学质量。
关键字:民办院校 教学团队 青年教师
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建设教学团队,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的要求。教学团队建设成为高校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这对我国民办高校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西安培华学院以创建校级精品课程促进教学团队建设,以教学团队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校级精品课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建设以来,以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以专业梯队建设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为突破口,努力构建以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为核心的教学团队。
一、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教学团队建设
1、注重发挥学术带头人作用,提高教学团队建设水平。在"校级教学名师"的带领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合理配置教学团队人才资源,尊重和发挥教学团队成员的个人能力和智慧,使教学团队成员在年龄、知识、能力结构形成最佳组合,营造最佳能力场,达到人尽其才,各得其所,充分调动教学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教学团队带头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带动"一班人"研究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设计优秀课件和编写教材,创新实验和课程设计,集成优势,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有效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2、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加快教学团队人才储备。将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教学团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发挥传、帮、带机制,通过导师制、助教制、观摩课制等方法,帮助青年教师把好教学关,同时专门为青年教师指定教学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研究与交流,安排团队成员参加本课程教学研讨会。以学历提升、职称达标、"双师型"教师为培养目标,鼓励青年教师不断学习。学院创造条件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进修学习或攻读学位,并且每学期都安排由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组织的教师在线培训课程学习,让青年教师有机会接近国家精品课程主持人,学习高等院校讲授本课程的先进经验,得到清华、南开等高校的教学名师在教学上的指点与帮助。
3、以教学团队目标建设为指引,进一步提高学院教学科研水平。近年来,学院以重大教学改革项目的立项和开展科研为目标,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为课程改革项目和科研工作服务。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省级、院级重大教学改革项目的立项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强教育教学法研究,做到科研既出成果,又出人才。造就一批教学品牌、学术品牌,推动名师、名校建设明确走质量立校、科研强校之路,实现内涵发展的目标。学院从课程建设乃至学科建设的长远需要考虑,让一些具备优秀品质和较好技能的具有中级职称的青年教师担任主讲工作,在教学中,他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师生互动、提问讨论等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有效解决课程内容多而学时减少的矛盾。同时学院有计划安排在职教师深入到公司参加实践锻炼,提高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
二、发挥教学团队建设的积极作用
近年,通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已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益,主要表现在:
1、完成培养计划的三名青年教师,现已成为学术带头人和本课程的主讲教师,他们所主讲的课程在校内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主讲教师全部荣获校级优秀教师,成为教学骨干。按照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为自己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教学团队中教师年龄、学术、学缘结构日趋合理,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明显提高。现有教授1名,副教授1名,讲师3名,辅导教师1名。其中具有硕士学位4名,具有学士学位2名,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近50%。课程组从年龄分布看50岁以上2人,30~39岁3人,30岁以下1人,平均年龄35.8岁,梯度合理,发展潜力较大。
3、在注重校内教师培养的同时学院积极利用"外脑",引进高学历、高素质教师加入教学团队。每年邀请1~3名学者或企业家来课程组开展讲座;积极加强与校外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聘请2名以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承担实训课程教学任务。
4、通过每学期举行教学团队建设研讨会或经验交流会,不断优化《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完善教学团队的专业结构和建设思路。在教学改革中教师热情高涨、干劲十足,课程改革成效显著,网络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换代。
5、在教学团队中营造了以人为本、和谐进取的文化氛围,促进了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相互间的信任、理解和尊重,形成了教学团队的科学合作与乐于奉献精神。
三、在教学团队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团队的组建、融合、成长、成果的显现需要较长时间,要尊重教学团队的内部运行规律,在教学团队建设的过程中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能急于求成,保证团队建设健康有序地进行。二要正确处理好学院与教学团队之间的关系。学院应加强对教学团队建设的指导和宏观管理,整合教学资源、合理资金投入等,为教学团队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教学团队负责具体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详细明确的目标任务,鼓励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位成员内在的潜力得以充分发挥。三要真正发挥教学团队作用。在教学团队建设中,既要"好看",还要"好吃",不能只是为组建而组建,搞形式主义。要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加强内涵建设,采取动态发展模式,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使教学团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一星.团队建设研究[M]
篇2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金融专学业;教学团队;人才引进与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011-03
高等院校教学团队建设是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联合推行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校开展教学工作的有效组织形式。作为高校教师之间缄默知识传送、转化的纽带,教学团队的建设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整合、优化教育教学资源,因而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发展的主题之一。相较财经类院校、综合性大学等其他类型高校,理工科院校所设的金融学专业一般起步相对较晚、投入有限,体现金融专业特色的某些专业课程的教学力度、教学深度或多或少会受到一定影响[1],但也同时具备数理基础雄厚、突出实践能力发展、注重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等优势特征。相应的,理工科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也处于探索阶段,需结合其院校优势、教师特质等多方面因素,制定相关的教学团队组建方式、团队规模和结构以及引才与考核机制等。
一、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研究
1.教学团队的内涵与特征。上世纪80年代,团队研究开始被应用于教育体系,美国学者Joyce B.和Showers S.率先提出了“同伴互助”(Peer Coaching)的概念,他们通过实验结果的比较,认为教师应协同互助,形成同伴关系共同对教学进行研讨,并实行系统的教学训练与反馈,相互学习并改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2]。我国学者对于“教学团队”这一概念尚未形成统一定义。马廷奇从高校发展的任务需求角度出发,认为教学团队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推进教学改革为主要任务,由为共同的教学改革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教师组成[3]。孙丽娜、贺立军将教学团队定义为,由某一专业或某一课程的教师组成的、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而相互协作、共同承担责任的教师群体[4]。张意忠则指出,教学团队是由少数技能互补、愿意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分工明确、相互承担责任的教师组成的队伍[5]。上述研究虽对教学团队的界定有所不同,但都突出了教学团队的两大基本特征:一、目标同一性,教学团队需具备明确、一致的团队建设目标;二、责任互担性,教学团队成员应相互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承担团队建设的责任。
2.教学团队的组建模式。作为一类非正式教学组织,教学团队的组建模式有很多种,如基于教学研究室组建,基于课题组建,基于一级、二级学科组建,基于课程组组建等。根据学科方向、教学内容要求和培养模式等,成立数个由多门课程组成的课程组,组建相应的教学团队,这一组建模式不仅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任务要求,同时有利于教学团队的形成和发展。数据显示,我国2007~2009年来批准的205个国家教学团队中,课程(群)型教学团队数平均占90%,并逐年升高,2009年提升到100%。这种比例构成及变化说明,基于课程组的教学团队组建模式,是各高校教学团队通过逐步探索而形成的共识[6]。
3.专业教学团队研究。专业教学团队研究即以某一具体专业的教学团队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对其实践过程进行提炼与归纳,进而对相关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进行经验总结。专业教学团队的相关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如,李静敏通过对目前经济与管理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了人才引进机制、绩效考核和科研激励机制改革等相关意见[7],葛欣、许望和卢德馨总结了南京大学大理科基础平台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新探索和新成果[8],但目前尚无针对理工科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进行的专门研究。
二、理工科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探索
大连理工大学长期坚持高水平教学团队的培养建设方针,依托理工科院校的学科优势,以课程组为核心,组建了一支专业知识基础雄厚、国际化视野开阔、实践指导能力强的金融学专业教学团队。本文将以该教学团队为例,对其建设过程及经验进行系统总结,以期丰富相关研究内容,并为同类金融学专业教学团队的构建和运行提供一定借鉴。
1.金融学专业教学团队的组建。教学团队围绕金融学专业的课程组进行建设,以数理与金融基础培养、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为主体模块,组建了一支由数理与金融交叉、国际化双语和实践能力培养等三支子教学团队构成的、综合能力较强的金融学专业教学团队。①数理与金融交叉教学团队。根据院校特点,利用数理工程学科优势,以传授金融学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对金融问题的定量分析能力为目标,建立涵盖数理基础知识(包括工科数学分析、计量金融学等课程)和金融专业知识(包括公司金融、证券投资等课程)两大课程组全部师资力量的教学团队。②国际化双语教学团队。以国内教师双语授课、海外学者英文授课为主要教学模式,组建一支专业水平高、英语能力强的国际化双语教学团队,该团队涵盖国际化(英语能力)课程组(包括专业英语、国际金融等全英或双语课程)的师资力量。③实践能力培养教学团队。以培养学生从事金融活动的技能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组建涵盖金融专业实践(包括企业调研、综合实习等课程)和实践拓展(包括金融学案例分析、金融创新讲座等课程)两大课程组全部师资力量的教学团队。
2.专业教学团队的人才引进与培养。①多元化人才引进渠道。金融学专业采用“三大引才模式”,构筑教学团队多元化人才引进渠道:通过“高层次金融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完善教学团队,依靠“海天学者”基金计划及国际会议等吸引海外学者,利用校企合作机会聘请企业金融管理人才。首先,专业教师队伍引进。设立“高层次金融人才引进专项资金”,用作教学团队在海内外长期宣传人才招聘计划的费用,以及聘用教师的安置费用;其次,吸引海外知名学者。外聘“海天学者”、客座教授。依托院校“海天学者”基金项目,每年聘任1~2名优秀海外学者,作为特聘教授或高级访问学者,来校承担全英语授课、金融知识讲座等短期工作。依托国际会议,吸引海外人才讲座。每年定期举办“金融风险与公司金融国际研讨会”,利用会议的国际影响力,吸引更多海外知名学者、教育专家前来与教学团队进行交流互动,并为学生举办英语讲座;此外,吸纳金融管理人才。强化与大连银行、广发证券大连分公司、泰富(大连)投资公司等金融型企业的双向合作,从每个企业选聘2~4名学历水平较高、工作经验丰富的中层或基层管理人员,作为教学团队的毕业生实习指导教师,选聘1~2名高层管理者作为金融实践讲座客座教师,将具有丰富金融管理经验的相关人才充实到教学队伍中来。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不同个体需求,打造教学团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制定“青年教师海外进修计划”和“教师合作导师制度”,加速青年教师成长,组织双语教学培训和教学实验实训,提高教师双语授课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首先,青年教师培训。“青年教师海外进修计划”依托国家基金委、国家留学基金委,在教学团队内部,每年至少选派2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合作交流院校进行半年以上的学习或进修,使青年教师通过海外交流平台获取专业基础知识、前沿金融知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合作导师制度”为教学团队内新入校的青年教师配备1~2名教授级导师,从基础教学、课程实践及专业研究等方面对其进行全方位引导,以迅速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专业素养。其次,培育双语教学团队。与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外语学院等部门配合,为教学团队成员举办教师双语授课能力培训学习班,聘请2位外籍教师、2位国内教师承担约60个小时的课时量,对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进行系统化培训,并协助教师进行双语教学课程的设计或改革。最后,以训促教指导实践。利用每年寒暑假,邀请大连金蝶软件公司、世华国际金融信息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模拟仿真实验室和软件的提供方,为教学团队成员进行全面实训,使教师深入了解实验室、软件的操作程序及更新情况,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模拟教学实验。
作为一项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理工科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需与高校学科优势、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方向紧密贴合,通过借助相关理论研究,探寻其建设规律及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反复探索、修正,寻找有效的团队组建方式和教师引进及培养模式,进而不断充实专业教学队伍,推动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确保高校专业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张英,徐彬,崔兵.工科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思考[J].文教资料,2007,(3):10-15.
[2]Joyce B.& Showers S.The Coaching of Teaching[J].Educational Leadership,1982,40,(1):4-10.
[3]马廷奇.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7,(11):40-42.
[4]孙丽娜,贺立军.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探析[J].河北学刊,2007,(5):162-165.
[5]张意忠.建设高校教学团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13,(2):40-43.
[6]陈晓林.基于课程组的教学团队建设模式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1,(7):72-74.
[7]李静敏.对经济与管理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团队建设问题的思考[J].大众科技,2011,(3):100-101.
[8]葛欣,许望,卢德馨.大理科基础平台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9,(6):16-19.
篇3
关键词:独立学院 教学团队 模式 农村区域发展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8C-0076-02
自2007年2月教育部提出进行教学团队建设,培养有利于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以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发展重点要放到提高质量上来的战略决策和部署,教育部于2007年至2009年期间共评选出30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希望依托教学团队的建设,达到提升学科专业发展水平、满足学科综合化需求、优化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培育有利于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教学人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良好愿景。然而,独立学院作为大众化教育时代的新生产物,以“教学”为首要工作任务的独立学院对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的意义重大。
一、独立学院教学团队建设的任务取向
所谓“团队”,如美国著名学者乔恩.R.卡曾巴赫所描述的,是指拥有共同愿景而聚集在一起的个体,通过开展相互协作完成群体共同目标,以追求集体的成功。立足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独立学院学科专业发展的角度,教学团队承担以下的工作职责。
第一,提升学院整体教学水平。作为满足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背景下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需求不断扩大的产物,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无疑是以教学为其首要职能。独立学院通过教学团队的组建相关资源、政策的配套,明确学院扶持的重点学科、专业、课程或项目,以此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引领作用,有效整合教学资源,鼓励和引导教师间相互合作,并以此为辐射点积极带动学院其他学科专业教学改革的进展,提升学院整体教学水平。
第二,提升教师队伍水平。相对于普通本科高校拥有众多学术中坚乃至知名学者而言,独立学院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从目前的普遍师资结构来看,除去拥有母体高校教师身份的兼任教师和来自兄弟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外聘教师外,学院通过人事方式聘任的专任教师往往只有师资总数的30%至40%。从其学历水平看,以教学经验较为缺乏的应届硕士研究毕业生为主;从职称水平看,以初级、中级职称居多,从所承担教学任务看,多为量大面广的公共课或专业基础性课程。通过组建教学团队,在充分发挥母体高校教师兼任教师传、帮、带积极作用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热心教学、努力进取的青年骨干专任教师的培养,通过团队建设与发展,实现团队教学水平的总体提升,为专任教师逐渐成长进而成为专业核心课程群中坚力量奠定基础,以更好地为学院人才培养服务。
第三,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推动着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日益增多的教学内容和日益多样化的学生需求,使得教师对学生传递的知识信息量随之增大,尤其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下的独立学院,为更好地培养具有社会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的人才,对相对固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的需求就显得更加迫切,而这些任务单凭个体教师的力量难以驾驭。因此,建立教学团队的基础上整合教师资源,加强对重点学科、专业、课程或项目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从而实现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目标。
二、独立学院农村区域发展教学团队建设模式探索
(一)明确教学团队建设目标
共同的教学团队建设目标是联系团队成员的首要因素。正是基于对共同奋斗目标的认可,才能形成团队凝聚力从而形成强大合力。独立学院教学团队建设为达致提高应用型人才教育教学质量这一终极目标,需围绕教学改革与发展设定一系列目标,并通过可量化的数字化指标加强建设目标的可考核性。一是完善教学内容体系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育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完善、教学大纲的修订、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等;二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显著增强,主要体现在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学时数的增加、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并获得成绩、发表课外学术作品等;三是步提升教师队伍水平,主要体现在教师参加培训进修、新申请教学科研项目、发表教学科研文章、参加教学竞赛活动等。
(二)科学规划教学团队人员结构
一般而言,教学团队成员数量控制在5~9人为宜,且应注重团队成员结构的合理配置,从年龄层次、职称水平、专业能力、教学分工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组织行为学中金字塔型团队结构最为经典,即配备带头人1名、教学研究骨干2至3名、青年教学人员2至4名,以及教学辅助人员1名。首先,重视教学团队带头人遴选,应在相关学科或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成就或积累,对学科或专业发展具有较高的把握度和敏感度,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技巧熟练,且具有吸引人、团结人、凝聚人的人格魅力和学术气质。鉴于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可聘请母体高校教师兼任教师担任团队带头人,承担起团队建设初期在方向把握、任务布置、对外联络等方面的职责。其次,加大教学研究骨干培养力度,独立学院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一批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各学科或专业的教学研究骨干,是将团队建设任务有效推向实施的中坚力量,注重培养优秀教学研究骨干朝团队带头人方向发展。再次,鼓励青年教学人员积极加入教学团队建设,并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和再教育提高教学水平,注重培养优秀青年教学人员朝教学研究骨干方向发展。最后,配备教学辅助任务,行政管理岗位角度对团队运行提供日常事务支持和实验技术服务岗位服务。
(三)注重培育教学团队组织文化
注重培育“和谐、合作”“共进、共赢”的教学团队组织文化,在团队带头人的统一领导与部署下,结合专业发展特点与团队资源条件,将专业教学团队分成若干子团队进行建设,由教学研究骨干担任子团队负责人,带领青年教学人员开展教学和研究工作,如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可根据其专业发展方向,分成农业多功能性产业教学团队、农村发展规划与设计教学团队、区域发展与乡村治理教学团队等三个子团队,团队定期备课、经验交流、互相听课,从而使老教师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中年教师科研的新成果、年轻教师开拓进取的新体验都能成为团队的共享资源,团队成员通过围绕共同主题展开团队学习、案例交流、课题申报、文章撰写等教学团队活动,抱团形成合力,增加团队教学、学习的效果和课题申报的优势。依托教学团队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交流活动,营造教学相长、和谐共赢的团队文化氛围。
(四)完善教学团队运行管理机制
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运行管理机制是促进教学团队成功运作发展的关键,秉持“客观公正、量化考核、注重实绩”的运行管理原则,完善包括立足绩效的利益分配机制、公平导向的团队评价机制等方面运行管理机制,充分根据团队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岗位责任制,为团队成员制订个性化的团队建设任务书,对团队成员在授课任务、教学改革研究、教学活动设计等、教学案例编写等方面任务进行引导和量化,每学年度进行进行考核,将考核情况与教师外出进修、参加培训、到企业锻炼等提升机会相结合,通过建立科学公正的考评指标体系,形成竞争与激励有机结合的良好运行环境。
(五)加强教学团队制度保障建设
学院应为教学团队提供制度支持,保证教学团队能长期、稳定地获得高效运行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资源,实现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在制定学院层面教学中长期发展规划时,应将建设一批优秀教学团队纳入其中并给予充分的重视,在学院进人计划、专业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配套考虑。其次,制定配套的有利于教学团队发展的激励制度,将更多的培训进修、教学改革项目立项机会朝表现突出的团队成员倾斜,对于有突出成绩的团队带头人和团队成员在职称评聘、物质奖励等方面给予支持与鼓励。再次,进行教学团队建设授权制度,在学院宏观的人事、财务、教学管理等制度允许范围内授权团队负责人根据团队建设实际需要行使教学改革的自、教学经费支配权等,团队内部考核权等,以保证教学团队的良性运行。
资助项目:2014年福建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课题独立学院教学团队建设模式研究(编号JAS14816);福建省“十二五”本科工程“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综合改革试点(0137Z3)
参考文献:
[1]赵丽.本科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分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5).
[2]徐皓.地方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及运行机制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
[3]王移芝.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09,(12).
[4]谢开勇.基于产学研协同的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创新探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篇4
所谓的教学团队,主要是涉及到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教学小组。一般来说,在自我管理的要求下,几个教师就可以形成有效的教学团队,来负责相应的教学内容。目前,由于各种原因所致,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教学团队建设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个问题在高职高专教育中更加明显。对于高职教育来说,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具有较强职业技能的社会实用性人才,这就更好突出了教师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通过有效的教学团队,能够保证发挥每个教师的潜能以及特长,也有利于更好实施教学内容,通过各种有效的渠道,保证教学团队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和实践性则是在进行培养高职人才方面的重要内容。
二、关于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措施的思考
在进行高职教育中,教师的实力对于培养学生的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高职教师一方面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背景知识,另一方面,还应该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市场、企业的具体需求,目标就是培养满足岗位要求的合格毕业生,同时,也拥有属于高职教育的优秀教学团队,达到双赢的局面。在进行建设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为了有效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应该根据教学设置情况,每年制定详细的教师培训计划,培训形式多样化,可以包括单科教学内容培训、短期技能培训、学历进修等方面。
第二,积极同企业联系,有效建立起产学研一体化的机制,可以充分利用好教师的理论基础以及企业专家丰富的现场经验,通过这种有效的互动机制,保证高职人才的高素质培养。一般来说,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外聘的形式,选择业务精湛的技术人员或者管理人员对于相关的专业进行专题报告、课堂报告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弥补专业教师的缺陷,另外,还能极大化丰富用人单位的信息,有利于进行专业课程的调整,有利于学生的下一步就业。同时,高职院校教师也可以为企业家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培训,有效提升企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鼓励技术人员在教研室参加各项活动,形成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第三,积极增设各种机会,保证课程教师能够有效参与实际工程建设,并能有效积累现场经验,有效进行工学结合方式的课程开发。
第四,应该通过有效的校企合作方式,对于教材的实用性进一步开发,保证能够和企业需求相接轨,很好地做好理论联系实际。经过充分的企业教学调研工作,应该在进行教学大纲、作业考试、讲课方式、教材内容方面,积极和企业相关专家、技术人员继续探讨,目的就是开发满足企业实际需要的教材。在进行这部分教材的讲授过程中,应该主要是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进行联合讲授,可以有所侧重不同,教师负责理论知识的讲解,而企业转接则是注重于进行典型案例分析,这种能够很好地体会到“做中学”以及“学中做”的特点,有利于实际操练。
第五,应该对于课程骨干教师、课程负责人进行多种形式的培养,可以进行企业的挂职锻炼学习,以及学习进修工作,还可以安排专项科目的短期培养,鼓励参加各种专业学术会议。
第六,严格管理相应的教师资格,要求必须具备教师职业资格方可以上岗。部分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进行在企业进行一定的岗前培训。另外,通过参加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多媒体教学等方面的培训活动,能够有效改善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方法。对于新来教师,应该进行一定的试讲考评,符合条件方可承担教学工作,课程建设负责人和教研室主任应该对于年轻教师开展有效的“传帮带”工作。另外,年轻教师还可以对于实验课程进行一定的辅导,并能积极参与关于教学理论、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的研讨会。
篇5
【关键词】高职高专;专业课程;教学团队;焊接
0 前言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社会需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动力,专业的发展,决定了培养的学生是否符合社会的需求,而教学改革是专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要有精干高效、业务优良,治学严谨,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来保障。建设一支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促进教学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是实施质量工程的核心。通过建立优秀的教学团队、推动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使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接结构件》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为例,探讨了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路与措施以及对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1 专业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及过程
团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校企合作为宗旨,以课程和教学资源建设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在课程开发的基础上,以专业核心课程为载体,建设课程教学团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教学改革、技术服务、学生就业等方面的校企合作,共同承接课题、申报教学成果奖、参加教学改革经验交流、焊接新材料新工艺技术交流,凝聚成专兼结合稳定的专业课程建设优秀教学团队。
1.1 调整教学团队结构
构建《使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接结构件》课程教学团队,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从团队教学人员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以及专兼结构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调整与建设,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专兼结合教师梯队。通过建设,使得团队教师100%具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双师比例达100%。
1.2 开展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进一步明确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体现基于工作过程与任务的课程设计理念。
(2)以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接方法为主线,以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规定的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工考核项目来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将专业岗位所对应的工作过程中的任务分解,结合专业培养目标、职业技能要求,确定与本课程内容相关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以丰富的课程资源、真实的实践环境作为课程的基础和支撑;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课程融理论与实践,职业能力与素质为一体的教学形式。
(3)《使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接结构件》课程教学改革
课程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不同的任务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实施,强调采用“学中做”、“做中学”,激发学生学习的自学性、主动性。
1.3 加强《使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接结构件》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优化课程整体设计,选择更为典型的教学项目,并分解成与其工作岗位更为接近的教学任务;完成《使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接结构件》课程教学资源及课程教学网站建设。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接生产过程中的案例。完成《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接结构件》教材的编写等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工作。通过《使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接结构件》课程的建设,带动其他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2 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措施
以江苏省示范院校重点专业和服务产业重点专业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建设专兼结合的课程教学团队。
(1)以特种设备焊工考试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为平台,强化校企合作,提高课程教学团队的整体实力
目前,学院已建立了特种设备焊工考试中心,其主要功能就是按照特种设备制造相关标准为特种设备制造企业培训及考核焊接技术人员,教学团队成员将在与企业合作培训及考核焊接技术人员的工作中不断提高行业标准的应用能力,并能有效地把工程经验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内容。
江苏省示范院校重点专业和服务产业重点专业建设方案中都把焊接技术服务中心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项目,课程教学团队将在现有焊接培训的基础上,在工艺研究和技术服务上又将开辟新的领域,并把工艺研究和技术服务的成果与学生能力提高相结合,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2)加强教师培养,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理念
每年不少于1人次参加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兄弟院校组织的职业教育研讨会,进一步熟悉和掌握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与设计的具体程序、项目课程实施中的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学把握、学校实训资源的配置及学校课程网络化问题、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创新、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设计方法、课程教学实施。课程教学团队成员在教学组织中实施项目化教学,通过总结提炼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能力。
(3)课程教学团队教师主持教学研究课题,提高研究能力
课程教学团队参加教学研究课题,课题将包括课程建设、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实训中心运行机制、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等。通过课题研究不断加深对专业的认识、专业的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内涵和形式,提高课程教学团队的教学研究能力,更好开展专业建设,为社会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4)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提高教学团队整体水平
按照学院《关于实施青年教师“1358成长计划”的意见》,针对新引进的青年教师,采用“1帮1”以老带新制度,作为助教参与指导老师的项目化教学,转变青年教师职业教育理念、提高运用项目化教学方法的能力和水平,同时鼓励青年教师下厂实习,通过下厂实践,能够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丰富工程经验,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更好的服务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
(5)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按照学院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评聘合作企业中技术能力强、技能水平突出的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作为专业兼职教师,同时加强兼职教师的培养和管理,开展日常教学规范、项目化教学方法和能力的培训与测试,促进兼职教师熟悉职业教育规律和教学方法,将最新的生产技术、最精的操作技能科学地传授给学生,形成稳定的兼职教师库,构建优秀的专业课程教学团队。
3 结束语
建设优秀的教学团队,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是实现高校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同时也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始终是高校改革发展中的永恒课题。通过以上的措施,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建设了3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团队结构合理,教学能力突出,协作能力强,团队教师具备先进的职业教育观念、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及教学设计创新能力,同时在专业课程教学团队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韦小波.高职项目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文汇,2008(10):15-16.
篇6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教学团队;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0-01
一、教学团建的建设思路
1.以应用型本科办学目标为导向。教学团队建设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办学宗旨。
2.以优化结构为重点。教学团队建设,应优化年龄、学历、职称、知识和能力等结构,形成合理的梯队,保持团队成员相对稳定,分工明确。
3.以团队精神为核心。教学团队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团队精神是教学团队的核心要素和精神支柱。全体成员应有明确的共同发展目标,有风雨同舟、共同进退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不断加强团队的凝聚力。
4.团队与规模相适应。教学团队建设,要与办学规模相适应。依据生师比例、专兼职比例等规定,以及办学预期和优化结构要求,配齐、配足教学、实训一线教师,使教学团队与办学规模相匹配。
5.以“双师”结构为特点。教学团队建设要以培养专、兼职教师“双师”结构为特色,优化团队“双师”结构。对专任教师应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测定,兼职教师应注重理论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测定。
6.以校企合作为桥梁。教学团队的成员应包括企业兼职人员,扩大行业企业在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中的影响力,综合利用企业提供的软硬件资源,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企业的交流合作。
二、教学团建的建设策略
(1)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学团队专业实践能力
校企合作是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校应用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应用型大学要根据自我发展状况及社会环境条件,采用多渠道与企业进行密切联系,并且建立长期有效合作机制。通过与企业开展“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资源共享”,使得企业成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在合作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资源,一方面开展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加强青年教师专业实践技能;另一方面与企业签订学生顶岗实习或企业实训合作协议,满足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和企业用工的需求。
(2)建立校级优秀教学团队评选机制,促进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成效
通过建立校级优秀教学团队评选机制,可以大力加快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从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积极鼓励各个教学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建立教学团队,依据优秀教学团队的评选标准进行团队建设。定期举办校级优秀教学团队评选活动,对于优秀教学团队成员教师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活动中优先考虑。
(3)创新管理体系,加强教学团队内部运行机制建设
教学团队的管理体制是决定教学团队是否具有创新力的关键因素。通过改革学校内部的权利配置模式,最大限度的使行政权利与学术权利分离,由学校管理部门充分授予教学团队的管理自,教师资源调配权、教师业务考核权等。教学团队建设应坚持开放性、动态性,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时吸收教学改革的新思想、新模式。在教学团队内部管理上,制定目标考核制度,逐步形成团队内部竞争激励机制,保持团队的动态管理。
(4)建立健全外部保障制度,促进教学团队健康发展
在教学团队建设中,人力资源、教学资源、项目资金等组成要素,往往受控于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团队带头人在制订团队任务目标、实施教学计划、内部调控等方面的自得不到充分体现,因此学校应该为教学团队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保障,包括物质支持和制度保障,确保教学团队的建设不收外部因素干扰顺利开展。
(5)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推动应用型大学发展
双师型教师是应用型大学的教学主导力量,是应用型教学团队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在双师型教师培养上有国家级高职师资培训计划。同时,还开展了青年教师参与企业实岗实训计划,为双师型教师提供了培训平台。学校可以通过校合企业聘请企业的岗位技术人员作为专业兼职教师,改善双师型教学团队的结构。学校在人才聘用上用向企业经验丰富,工作技能较高的技术型人才有所侧重,这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应用型大学的职业技能特色。
三、教学团队建设的管理及考核
(1)团队带头人负责制
团队带头人要对团队的建设目标、建设方案、团队结构、考核监督等方面总体负责,并负责团队建设中期检查和结项验收工作。团队的主要成员负责执行团队建设各项任务指标,带头人要做好团队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确保团队建设顺利开展。
(2)建设周期及经费保障
为了保证教学团队建设的质量,实现预期目标,学院要求团队建设的周期一般为3-5年,建设周期内需取得团队建设的预期成果,同时学院给予2.5万元的建设经费支持,启动经费50%,中期检查合格后拨30%,通过验收后拨付20%余款。
(3)建立中期检查制度
对教学团队进行整体绩效考评。对未能按既定计划完成预期目标和不合格的团队,停拨建设经费,限期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申请拨款,否则取消团队建设资格及经费支持。
(4)资金管理
①常规课时补助
教学团队成员课时津贴按现有规定执行。
②实训管理津贴
教学团队参与实训室管理,每个团队整体每月发放实训管理津贴,实训管理津贴标准按规定执行。
③激励津贴
每学年按照教学团队建设任务书提出的建设目标完成情况,给予团队整体每项指标定额奖励。
④教学团队申报市级、国家级教学团队成功者,分别给予教学团队5万、10万奖励。
(5)团队奖惩
①实行教学团队教学质量考核否决制,即教学团队任一成员在当学年质量等第出现三等以下等第或出现教学事故,则教学团队负责人和教学团队的激励津贴酌情减发。
②团队建设期满后,教学团队要提交团队建设总结报告,学院将组织校内外专家对团队建设的各项成果进行评价和验收,验收合格将颁发证书。对于建设成果非常突出和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的团队应给予奖励和表彰。并优先推荐参与上一级教学团队评选。
③实训管理津贴和激励津贴的分配比例由教学团队负责人根据团队成员绩效拟定,由团队成员、系部主任、分管院长签名确认,报人事部门备案。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2]俞祖华,赵慧峰,刘兰昌.本科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鲁东大学学报[J].2008年
[3]潘懋元.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
篇7
关键词:高校;混成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5-0070-02
由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以创业教育为导向,进行教育教学范式的变革,是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也是构建大学生就业长效机制的必然抉择。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晚,存在研究力量薄弱、高素质师资缺乏、课程建设滞后、教育理念陈旧、实习实训基地缺乏、教育文化缺失等问题,导致创业教育存在“雷声大、雨点小”、发展慢、创业成功率不高等问题。
对创业教育而言,思想是先导,教育是关键,师资是根本。整合社会资源,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混成创业教育师资团队,既是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现实选择,也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高校有效实施创业教育的关键。
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现状
创业教育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师资。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需要师资作为支撑,创业课程的创新需要师资去努力,创业教育师资团队是创业教育实施的关键。创业教育师资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近年来,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蓬勃开展,广大创业教育工作者克服困难,摸着石头过河,使高校创业教育取得了可喜进步。但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也严重制约着高校创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创业教育教师数量少,团队不稳定。缺少专门的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经过正规培训的专职创业教育教师非常少,难以满足创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兼职创业教育师资多从“两课”教师或学生辅导员中抽调而来,缺乏创业教育系统培训,并随时可能离开创业教育团队。
二是创业教育师资实践经验缺乏。创业教育的学科特性要求创业教育师资具备学者与企业家的双重素质。但目前,高校创业教育主讲教师大多属于“学院派”,“两课”教师或辅导员是创业教育师资主力,这些教师大多缺乏创业实践经验,没有企业工作经历,还有部分教师从事行政工作,专业进修机会少,教学技能相对欠缺,既缺乏创业经验,也缺乏创业教育训练,对企业缺乏了解,所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无论教学内容还是授课方式,都很难理论联系实际,难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影响了创业教育质量。
三是专业课教师创业教育意识淡薄。大多数专业课教师对创业教育理念、对专业与创业的辩证关系缺乏理解,对专业知识在创业实践中的支撑作用缺少研究,不能结合课程内容和专业特点将创业教育意识渗透到专业教学各个环节,做不到将创业教育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
四是实践课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应通过创业讲座、创业沙龙等形式,多聘请资深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或优秀校友作客讲座教师。这类师资比较受学生欢迎,但这类教师尚未纳入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创业教育体系,缺乏组织协调、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也缺乏教学经验、常常“有理说不清”,没有创业教育专职教师的配合和沟通,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总之,目前创业教育师资或者缺乏经济学或管理学的专业背景,或者缺乏教育教学经验,或者缺乏创业实践经验,远未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专业化师资团队。
高校混成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建设模式
欧美国家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基本实现了系统化和专业化,在高校设置了专职的创业教育机构,实行教学师资专兼结合,教学内容模块化,注重创业教育师资培训,创业教育师资具备相应的创业体验、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并将创业教育和创业心理特质内容训练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科目。从创业教育历史看,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还处于学习借鉴和探索阶段,尚未开展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建设的系统研究,没有形成有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师资体系。
“混成”为军事术语。部队根据作战需要,将功能互补的作战单元组成一个具有综合作战能力的集团,称为混成部队,多由多兵种精英组成,适宜一体化作战,战斗力强。高校混成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建设旨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为指导,以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动态发展的学校―企业―社会混成创业教育师资团队为重点,以校企深度合作发展为动力,以构建有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和科学完整的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生成体系为中心,以混成教育家与企业家结构、将创业精英引入课堂承担创业教育教学任务、打造专业化和本土化创业教育师资团队为途径,提升创业教育师资的创业理论水平和创业实践能力,探索一条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建设新思路,从而提高创业教育水平。
(一)校企深度合作,构建有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是高校混成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建设的前提条件
校企深度合作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最佳选择,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校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融专业教育、课程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于一体,应根据行业发展调整培养方向,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应成立由行业技术专家、行业管理专家、高校专家、企业家、就业与创业指导专家、创业成功校友等组成的专业建设与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要通过校企深度合作,让行业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设置,从专业设置、课程建设、顶岗实习、“订单式”人才培养、“双师型”教师培养、教学过程与教学考核评价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将项目引进课堂,促进高校内涵发展,加强沟通,扩大合作群体,深化合作层次,使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更贴近企业。应整合课程体系,构建实践体系,形成有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形成系统的创业课程群,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培养敢创业、能创业的高素质人才。
(二)设置专职创业教育机构是高校混成创业教育师资团队构建的桥梁和纽带
应设立高校创业教育师资管理机构,对全校的创业教育师资进行统筹管理,主要包括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课程的安排、课程的实施、专兼职教师的聘任与培训及组织协调、制度建设和资金支持等等,建立健全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的形成机制。
(三)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式是混成创业教育师资团队成长的活力源泉
应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根据专业特色,对现行教育体系中不适应创业教育目标的环节进行改革,建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教学模式,增强创业教育的活力和吸引力,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服务和实践机会。应聘请有创业实践经验又热爱创业教育的人士担任大学生创业团队教练,全程参与一个创业项目,给予专业化指导,这比学生自行摸索或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的指导来得更加直接具体,更有成效。
应不断加大教师到企业和科研院校挂职锻炼的力度,每年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半年到一年,直接参与企业项目的研发。通过在企业亲自参与具体项目,教师不仅自己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还掌握了很多来自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回到课堂就可以把这些传授给学生,这是一条非常有效的“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教师通过到企业挂职、共同研发项目等实践锻炼,不但自身素质得到了快速提高,也推动了学校“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
(四)创业教育师资创业实践培训是混成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建设的基石
创业教育需要专任师资负责对全校创业教育活动进行规划、设计和组织管理。一是要选派热心创业教育事业又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法律专业教师参加有关部门主办的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班的学习,通过系统化的理论研修和实践性的创业培训,提高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的专业教育水平,使从事创业教育的专业课教师能提高对创业教育的认识,探索创业教育的基本规律,研究创业教育的基本方法。二是聘请校内不同专业背景、既有理论造诣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组成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加强校内交流和校本培训,进行案例教学或举办研讨会,让更多教师掌握创业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从而有效提高教师创业教育水平,实现创业教育的知识和资源共享,不断提高教师在专业教育、就业指导课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还应编写创业教育的校本教材,使创业教育的内容理论化、体系化、特色化和本土化,以更符合本校创业教育需要。三是鼓励教师自学成才,将创业教育作为研究方向,学校给予时间、经费和课题方面的支持。四是完善人事制度,从企业和有关部门中引进具备不同学科背景的创业教育师资,讲授创业实务,从不同专业领域和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思想,缓解创业教育师资紧缺问题。
(五)将创业教育理念渗透到各专业教学中,专业化和本土化的创业教育师资团队是混成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的支撑
选拔与培养创业教育的优质师资,打造一支有专业特色、本土化、实际经验丰富、将创业与专业融会贯通的“双师型”创业教育师资团队是创业教育团队建设的支撑。为此,第一,高校应把支持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提供平台,鼓励教师参与行业企业的创新与创业实践活动,在教学考核、职称评定、平台搭建等方面,建立鼓励教师进企业、进车间的长效机制;应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培训、实训和交流,不断提高教学研究与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水平,造就一支“既敬专业,又敬创业”的敬业师资团队。第二,应提倡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兼职,鼓励教师到企业做“周末工程师”、当顾问、搞策划、搞设计等等;要求没有专业教学任务的教师一个学期到相关企业工作2~3个月、并计入工作量;要求年轻教师先到企业学习1~2年才能上讲台;组织教师承担企业相关科技攻关或成果推广课题。第三,学校应设立创业园或产学研基地,为教师及学生的创业教育活动创造条件,支持青年教师直接参与创业实践活动,建设创新创业团队,积极创新和创业。应鼓励教师从事创业实践,积累创业经验,提高创业教育水平,通过参与企业创业,理解创业,体验创业,丰富教学案例,提高指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的水平。
(六)创业教育兼职师资是混成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的重要补充
创业教育的学科特性要求创业教育师资需要具备“学者+企业家”素质,要求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理论高手,也是创业管理的实践战将。因此,应聘请校企合作企业人员作为高校混成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的兼职教师,纳入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成为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聘请社会上既有创业经验又有学术背景和社会责任感的专业人士,如政府相关部门(如工商、税务等)人士、经济管理专家、企业家、创业者、营销专家、财务专家、投融资机构专家等充实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弥补高校教师资源的不足,提高创业教育师资水平,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创业知识和有效的创业指导,脱离纯理论教学模式。对外聘的兼职教师应纳入常态化、规范化管理体系,对聘请的企业高管应进行教学帮助,做好系统的教育学培训,使他们能将创业的实践和经验转化为创业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引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使创业教育更加专业化、科学化。
二是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尤其是成功创业的校友担任创业导师,以“一对一”辅导等方式,对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高校应加强与企业家和创业者的联系,要尽量多地整合、调动这些人力资源,让他们与学生直接接触,讲创业经历与管理经验,让课程中关于企业的知识能在这种接触中生动地展现出来。
三是建立创业指导专家团队,为创业者提供咨询,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可设立大学生创业导师岗位,提倡大学生创业导师式投资人。教师创业指导是指通过建立一支懂理论、会实践的教师创业指导团队,给创业学生提供实用、前沿的创业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业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切切实实地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指导教师要经常与创业学生“混”在一起,在学生创业刚起步时给予必要的扶持,在学生创业遭遇“瓶颈”时给予必要的引导,帮助学生成功创业。
高校创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水平的创业教育师资团队是推动高校创业教育向纵深发展的核心所在,是培养高素质创业人才的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周秋江.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0,(4).
[2]杨信海.创业教育师资评价体系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9).
[3]崔玉婷,赵放辉.高校创业教育之困[J].教育与职业,2010,(25).
[4]杨继瑞.大学创业教育的国际借鉴[N].光明日报,2011-02-23:(16).
[5]厉正宏.刘延东:把创新创业理念融入各级各类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1-03-30:(1).
[6]赵达,刘妍.解读大学生就业新动向[N].光明日报,2010-05-21:(11).
[7]启一丁.健全创业教育体系 增强创新经济驱动力[OL].(2010-04-08).http://省略/zong_he_news_465/20100408
/t20100408_463520.shtml.
[8]沈祖芸,董少校.让大学生拥有“第三本教育护照”――全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经验交流会综述[N].中国教育报,2011-03-30:(1).
[9]文明.论我国创业教育的五大瓶颈问题与五点对策建议[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1).
篇8
通识教育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
通识教育教学团队应该把课程整合、体系完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建设目标中的核心目标。促使教学团队和教师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形成合作和分享机制的教学。为构建符合课程目标的课程体系,团队建设需要对课程进行整合。通识教育需要用开阔的视野将各个学科知识融汇贯通;还要对社会、自然和人生有较为通透的理解。目前,教学型大学都没有足够的教师来承担这重任,从教学型大学的实际来看,需要进一步建设。不过,通俗课和通论课,不能够再为厚基础、宽口径和复合型培养目标服务,也无法再成为专业成套知识的基础。对于通识教育教学团队而言,最近切的建设目标就是对已有课程进行整理和升华,重新设置课程,通过团队的方式来建设新课程,更好地去解决师资方面的问题和经费的匮乏。为解决教师的精力投入问题,需通过考核团队建设目标,打造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引领并示范通识教育的实施,建成高质量课程群,切实推动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的分享与合作机制的形成,促成团队间的互补,使其为了共同的事业和目标,形成一个技能互补、责任相互承担的团队群体。团队视为了集体绩效目标的实现,相互间积极协同配合,补充相互间的技能,充分发挥团队精神的核心力量。教学团队的组织由共同教学任务做基础,但是必须有共同的目标、使命和价值观等来作为保障,才能成功。教学团队的建设中,共同教育理念的相互熔铸和分享是最重要的。
教学投入和教师的精心投入对建成高质量课程必不可少。在一个团队中,教师分工合作,不仅会降低每一位教师投入的量,而且会提高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的质。在一门课程中,每位教师将自己最有把握,最有心得的部分在团队中分享,实现教学资源、经验和技能等共享,对降低教学成本,提高教学质量都是有益的。为构建教学梯队和促进教师成长,高校必须加强学科建设。在科学研究越来越重要的背景下,高校对非专业课程的重视程度十分有限,教师便较少将精力和意愿投入到课程中去。总体上看,教学型大学都存在着迈进研究型大学的趋向,而高校中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资源原本就非常匮乏,在学科中往往都是骨干力量,较重的科研和专业建设任务使得他们无暇去顾及非专业课程。于院系来说,较不情愿将最好的教师在全校范围内开设课程,也不愿予以太多的教学任务。团队的建设这个时候是必需的,要利用团队中成员的学识和人品,分享其教学的经验和技巧,构建规模合理、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以引领这个教学队伍的进步。彼得•圣吉所说“:团体的智慧高于个人智慧”,这不仅对教师的成长有较大的促进,团队的整体行动力使其在学习中产生出色效果,与其他学习方式相比而言更具效果。
通识教育教学团队建设的关键
高校教学质量工程启动以来,各界对教学团队的建设高度重视,因此,也形成了很多的有益经验。对教学团队的组织管理体制进行精心细致的设计。高校开展教学活动,长期以教研室为主要的组织管理体制。通识教育教学团队打破了基层教学的教研室组建适宜学科专业或课程的传统形式,跨院、跨系、跨教研室来进行教学资源整合,促进性组织管理模式形成,但是这也会对原有教学组织的运行规程产生扰动甚至是打破。新教学制度对教务提出了新要求,合理调配资源,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对教学效果进行合理评估等等。同时,人事管理工作也加入了要求准确计量教师在教学团队中的工作量这一新考验,认定教师在团队中的工作绩效等等,以上这些新的要求和新的考验,都需要突破传统体制的障碍,安排新制度来调动各相关团队和人员的积极性,有效避免教学团队中新制度的有名无实。独立的通识教育学院不利于教师的发展和教育的进行,很容易导致本专业对教师的滋养。
篇9
关键词:生物科学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006-3315(2015)06-152-001
生物科学是目前国内外发展最迅速、最热门的学科之一,在21世纪已成为自然科学的前沿学科。我院生物科学专业自2003年招生以来,已有8届毕业生,为当地经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院积极应对社会的要求,从不同角度全方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教高[2007]1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指出: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既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也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需要。加强生物科学专业教学团队建没,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和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整体提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针对我院生物科学专业团队建设存在的缺乏领军人才、学历结构偏低、新教师实践能力和教学技能有待提高等问题,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目标,开展了生物科学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为教学团队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1.教师离岗访学,更新观念,培养团队领军人才
根据生物科学专业改革需要和团队建设缺乏领军人才的问题,利用广州市与黔南州对口帮扶的人才培养政策,推选了一位教授到广州高校进行为期一年的离岗学习深造,更新观念,紧跟学科前沿,为专业改革和团队建设培养领军人才。
2.创新教师培养机制,新老教师“一对一”结成对子在岗培训。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
培养新教师是生物科学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生命科学系引进了5名专业新教师,由系上统一安排,新聘教师与老教师“一对一”结成老带新对子,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根据教学需要,一般采取新教师在实验室培养锻炼半年至一年后独立开课。在这半年或一年中,新教师跟随老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和参与科研工作,听老教师的理论课等,在老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在岗培训,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促进新教师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3.教师离岗深造,提高学历学位,提升学识水平
我院生物科学专业是在原黔南教育学院生物系的教师队伍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学历偏低,多数教师仅有本科学历,结构不合理,制约了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发展,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和水平,是团队建设的重要工作。利用学院政策,鼓励教师在岗学习深造,报考和参加研究生学历学习(现有3位教师在岗攻读硕士学位,一位教师考上博士研究生),培养后续骨干,促进教学团队建设可持续发展。
4.公开课教学,教师教学水平整体提升
每学期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专业骨干教师开展两次公开课教学,通过听课和评课,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及时拓展教师授课亮点,改进教学中的不足,促进教师教书育人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推动教学教法不断优化和创新,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5.引进高学历人才,优化教师队伍
我院是2000年新建地方院校,地处不发达的民族地区,高学历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利用学院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生物科学专业在2014年和2015年先后引进博士5人,充实专业课教师队伍,教师学历结构得到改善。对引进的高学历人才,创造和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解决其后顾之忧。通过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使教师队伍逐步壮大。
在岗硕士以上学位教师由原来的12人提高到20人,硕士学位的教师占生物科学专业专任教师的比率达50%以上,团队建设师资结构不断优化。
6.外聘行业专家,构建特色鲜明的教学团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涉及生物科学的一些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我院生物科学专业教师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特点,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弥补学校人才培养师资的不足。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贵州省和黔南州政府做大做强都匀毛尖茶品牌这一战略性产业,聘请校外专家,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开设专业特色课程,构建了专任教师与行业兼职教师结合的专业课教学团队。本学年度开展了认识都匀毛尖茶,都匀毛尖茶产业现状与发展等专题讲座,构建了专任教师与行业兼职教师结合、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课教学团队,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使教学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
篇10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务处,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是国际化社会赋予现代大学的历史使命,而人才培养的最核心力量是教师。高校教师教学团队是高等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它可以增进学校各方面的协作和整体能力,有效地提高组织效率。
关键词 :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培养;教学团队建设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3.005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3—0010—02
基金来源:2014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项目编号:GDJG2014109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1年度校级教改项目,项目编号:GWJYQN11026。
收稿日期:2014—09—02
作者简介:邓丽君(1986— ),女,湖北仙桃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一、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基本素养
作为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应具备如下基本素质: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较强的思想政治觉悟,热爱国家和民族;较宽阔的国际视野,比较熟悉国际事务,懂得并遵守国际惯例和国际礼仪,能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至少比较娴熟地掌握一门外语,了解对象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状况,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强的专业能力,基本熟悉当前国际上本专业、本领域的发展状况和最新发展方向;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
二、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对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诉求
(一) 带头人应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
教学团队带头人不仅是本学科或本专业领域的专家,具备较强的学术造诣和较好的教学口碑,长期致力于课程建设,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授课,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同时带头人还应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熟知专业领域的国际学术前沿知识,具有海外游学背景,充分了解对象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情况,能有效指导团队成员进行学科专业领域内知识的国际比较研究,将国际学术前沿知识、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引入到团队教学与自我发展中来。
(二) 教学团队结构合理,总体外语应用水平较高
教学团队里老中青相结合能更好地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外语应用水平和双语授课能力是教学团队能否承担国际化课程和双语课程的重要条件。团队成员不仅需要查阅大量的外文文献和掌握外文素材来提升自身知识储备,更需要有较好的外语授课能力,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还应具备较好的外语应用水平,指导学生参与国际化的专业实习实践。
(三) 教学团队内部管理应更加注重协同
团队中的成员都是有各自专长、研究领域不同的教师,他们之间没有所谓的层次高低,都能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实现团队目标而努力。要在民主自由的团队氛围基础上构建具有强大协同力的教学团队,更倡导兼容并包,鼓励学术争鸣,保护学术自由,促进团结协作,在团队内部协同的基础上碰撞出学术火花,促进教学革新。
(四) 教学团队内部评价制度完善
各高校在建设教学团队时,大多已制定了学校教学团队的遴选条件和验收条件等相关政策。除此之外,教学团队内部应设置关于教学工作量、课程教学质量、教研业绩、科研业绩、教学活动等方面的评价体系,不仅对成员的教学表现进行评价,同时也对团队的发展进行自我监控。
三、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培养导向的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思路
加强优秀本科教学团队建设,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应从学校和团队内部两个方面着手。
(一)学校层面
1.分类构建教学团队,鼓励组建中外协作教学团队
学校在开展教学团队建设时,应根据自身办学目标和学科专业特色以及专业课程建设发展思路,分类构建教学团队,尤其应鼓励中外协作,共建教学团队。如全英或双语课程,可以吸收部分海外经历丰富的年轻教师、专业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组成;实操性较强的课程,可以由校内教师和校外实操工作岗位的技术人员共同组成。除此之外,还可以依靠现代信息技术组建基于课程的中外协作教学团队等,吸引国外知名大学的高水平教师参与到课程建设和教学中来,让国外教师远程为学生授课、答疑和交流等。
2.注重培养国际视野开阔的团队带头人
学校应通过政策引导等方式,创造机会,培养国际视野丰富的带头人,并鼓励其组建教学团队。应充分利用学校与国外多所知名大学合作的优势,重点鼓励教学名师、精品课程负责人及特色专业负责人等出国访学交流以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吸收国外大学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了解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学习国际学术前沿知识,拓宽带头人的国际化视野。
3.完善教学团队建设保障机制
学校应针对不同类型教学团队建设需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保障团队在教学活动开展、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内容编写、质量工程项目建设、青年教师培训、科研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各项工作能顺利开展;学校应建立绩效考评奖励机制,由单纯的数量考核向更加重视质量评价转变,由重个人业绩考核向个人业绩与团队业绩并重的考核机制转变;学校可以在教学工作酬金、带头人待遇、成员师资培训、职称评聘、“质量工程”项目申报等方面优先考虑教学团队成员,并注重创造条件,支持带头人以及团队成员出国访学或交流。
(二)团队内部
1.以建设国际化课程为目标,加强教学内容建设
国际化课程建设是实现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教学团队成员应适当选用国外同领域的优秀原版教材,或指定外文原版教材和有关论著作为教学参考书目,以利于学生最及时、最真实地了解、掌握本学科国际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技成果。团队带头人可以带领团队成员主动设计双语教案、编写双语教材,将更适合本土学生使用的双语教材引入课堂,再结合国外原版论著为参考,在本土和境外双面知识的碰撞下激起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2.以各类出国访问项目为契机,鼓励团队成员出国学习
教学团队内部应有计划地鼓励团队成员出国访问学习,在国外大学感受多元文化的碰撞和专业前沿知识的洗礼,并提升自身的外语应用水平,同时建立起基于课程或专业的中外教师良性互动,将国外大学优秀教师的教法带入课堂,为以后的长期合作打下基础。
3.以开展教学活动为基础,强化团队内部协同
教学团队内部应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通过教学活动强化团队内部的协同创新。如采取观摩国外教师课堂、互相听课评议、集中备课等方式,革新教学模式,强化团队内部协同效应,互助成长。
4.以教改项目和科研项目为平台,提升团队研究能力
团队的研究能力是延续团队生命力、彰显团队实力和成果的关键因素。教学团队内部应依靠老中青教师梯队,建立起老教师指导、中青年教师构思实践的研究改革梯队,以申报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项目研究以及学术研究项目为契机,提升团队研究能力,产出团队研究成果。
5.以形成性评价为手段,实现团队预期目标
教学团队的建设周期通常为五年。团队内部可以以年度为周期,针对团队每个成员设定发展目标;定期召开教学活动会议,对每个成员的年度发展进行跟踪并给予指导意见,逐步实现团队预期的建设目标。
[
参考文献]
[1]李昌新,刘国瑜.基于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8(6).
[2]曾明.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与制度保障[J].中国电力教育,2010(3).
[3]刘宝存.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高[J].中国高等教育,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