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范文
时间:2023-10-08 17:43: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89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24亿人,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48%;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近5391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55%.
与去年年底相比,从城市数量看,增加了27个城市;从人口规模看,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比重上升了5个百分点,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比重上升了7个百分点。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总体而言,2002年全国89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主要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
1.从全年总体状况看,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求人倍率为0.79.分季度看,其求人倍率从2002年一季度的0.73升至四季度的0.89.
2.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需求格局基本稳定。
2002年监测城市第一、二、三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依次为1.9%、27.2%和70.9%,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就业需求格局基本稳定。与2001年相比,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上升了1.6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的需求在原比重较大的基础上基本持平。
3.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制造业和社会服务业三大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依然占据主体,制造业需求有较大增长。
2002年各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集中在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制造业和社会服务业三大行业,其用人需求分别为32.4%、21.7%和19.8%,三者合计约占总需求近3/4.
与2001年相比,三大行业需求增长了7.9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增长幅度最大,增长了4.2个百分点,其次是社会服务业,增长了2.3个百分点。
4.私营及个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用人需求占据主体地位,两者所占比重之和约为61.9%.
与2001年相比,私营及个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增长了7.8个百分点;而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需求比重仅占12.6%,与2001年相比,下降了3.1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私营及个体经济和股份制经济用人需求的呈现上升态势;而国有、集体企业的用人需求呈现出逐季下降的趋势。
5.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主要集中在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两大职业,两大类职业的需求比重和求职比重分别是69.2%和59.1%.
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供求关系相对缓和一些,其求人倍率分别为0.9、0.85和0.7.
6.在所有求职人员中,下岗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69.1%,是求职主体。
其中,就业转失业人员占25.9%,新成长失业青年占20.1%,其他失业人员占12.5%,下岗职工占10.6%.其他类型的求职人员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占21.2%.
与2001年相比,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的比重增长了8.8个百分点。分季度看,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基本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增长幅度较大的是就业转失业人员和新成长失业青年,分别增长了7.5和6.7个百分点。
7.分文化程度看,对劳动力的需求与劳动力供给主要集中在高中文化程度。
从需求看,要求高中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占总体需求的41.9%,对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22.5%,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需求比重为35.7%;从求职看,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市场的求职主体,占全部求职者的45.2%,大专以上学历者占了总求职者的28.6%;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求职者比重为26.2%.求职人员文化结构和用人单位的需求结构基本一致。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除硕士以上文化程度劳动者以外,各文化层次的劳动者均处于求职人数大于需求人数的状态。具体而言,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求人倍率是0.86;高中文化程度的求人倍率是0.81;大专文化程度的求人倍率是0.67;大学文化程度的求人倍率是 0.77;硕士以上文化程度的求人倍率是1.26.
8. 从技术等级看,对劳动力的需求与劳动力供给主要集中在职业资格五级、职业资格四级和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篇2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竞争;分割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力资源配置
市场经济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为基础的经济运行方式,其核心是通过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使社会有限的资源、特别是劳动力资源配置到效率或效益最高的部门或领域。市场机制之所以能够对劳动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是由于各种市场经济规律综合作用下而形成的自发调节资源合理分配的机理。这种机理突出表现在市场信号(市场供求与市场价格)能够正确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并在市场竞争机制作用下,诱导资源由供给过剩向供给不足、由效益低向效益高的部门或领域流动。由于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使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以最有效的方式得到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与重新配置,是以市场信号为导向,以市场竞争为动力,以劳动力流动为条件。唯有不息的流动才能不断地配置劳动力要素于社会生产率最高或劳动力边际产出最大的部门或领域。因此,劳动力要素的流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之一。
同其他社会形态的市场经济一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其配置对象不仅仅是生产资料,还包括其他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力要素。在诸生产要素中,劳动力要素居于首要地位,如果其他生产要素是由市场配置的,唯独劳动力这个活的、能动的要素,是由行政计划配置的,企业一定活不了,国民经济也一定活不了。如果把劳动力要素排除在市场机制配置之外,这种市场经济就称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迄今为止,不管是哪一个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都没有把劳动力排除在市场机制作用范围之外,世界上就根本不存在没有劳动力市场的市场经济。又要搞市场经济,又不承认存在着劳动力市场,这是不能自圆其说的。
劳动力市场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是与传统经济体制下行政计划配置劳动力资源方式相对而言的。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力资源同其他资源一样,是伴随着政府的计划而确定的,而政府的计划又是跟着政府的决策转,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和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资源配置所依赖的客观经济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作为弥补市场失灵的政府计划和决策,不但不能破坏这个基础,还必须服从于市场的健康运行,有利于市场配置基础作用的有效发挥。只有用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资源,才能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所谓劳动力市场,概括地说,就是劳动力供求之间在劳动力使用权的转让与购买上达成一系列合约的总和。劳动力使用权的转让与购买,是完全出于自愿而进行的劳动力交换活动,反映了以劳动力交换合约为基础的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只有当这种关系成为一种普遍而非单个偶然的社会现象时,才成为劳动力市场。就其结果而言,社会上大量劳动力使用权转让与购买过程,同时就是劳动力资源在各种用途之间的分配过程。只不过这种分配是通过劳动力交换并由价格引导而自发实现的。可见,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乃是配置劳动力资源。进一步说,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形式上是劳动力供求双方一系列自由的劳动力交换活动,但这种交换活动实际完成的却是劳动力资源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
二、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运作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早期雇佣工人起源的研究,撇开了对劳动力资源的分配功能,劳动力市场反映的是劳动力使用权转让与购买这一交换关系,这一交换关系是与雇佣工人的形成联系在一起,并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产物。马克思的分析表明,现代雇佣工人的前身是受土地束缚的农民,农民之所以成为雇佣工人,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农民与土地等生产资料相分离而变得一无所有,转让劳动力使用权是唯一的谋生手段;二是农民摆脱封建宗法关系的束缚和人身依附而成为自由人,从而拥有对自己劳动力自由的转让权。马克思的上述分析,显然是从劳动力供给这个侧面阐述了早期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历史条件,但对于劳动力市场分配劳动力资源的功能,以及劳动力市场实际运作过程中劳动力供求双方交易的行为规律及行为基础并未深入探讨。
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形式上是劳动力供求双方一系列自由的交易活动,但这些交易活动实际完成的却是劳动力资源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劳动力买卖当事人的行为及动机怎样,构成了劳动力市场运作最基本的规定。劳动力市场运作对劳动力供求双方行为及动机的基本的规定是:一、劳动力供给者只有通过劳动力的出售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因此,他必须是一个具有理的自由人。所谓“理”,即劳动力的供给者具有追求收入和福利最大化的动机。正是这种动机支配着劳动力供给者的行为。所谓“自由人”,即劳动力供给者对其劳动力具有自由的转让权,没有任何形式的人身依附关系,也不存在任何超经济的强制。因为,对于商品交换来说,除了它自己的性质所决定的交换者双方以契约形式表现的权利关系以外,不应带有任何形式的强制关系。货币所有者能够在市场上找到劳动力,只是因为劳动力的所有者愿意把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售。而劳动力要成为商品,首先必须是劳动力的所有者是自己人身的自由所有者,能够支配自己的劳动力。其次是劳动力需求者必须是独立自主的经济人。所谓“经济人”乃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动机,这个动机决定着厂商对劳动力的需求。显而易见,只有劳动力供求双方作为“理性的自由人”和“独立的经济人”的身份出现时,才能发生劳动力使用权转让与购买的自由交易活动,而正是这些活动本身构成了井然有序的劳动力市场的实际运作。
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运作的基本特征是:
(1)市场主体地位明确,通过双向选择实现就业。劳动者作为就业主体,具有支配自身劳动力的权利,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市场价格的信号,选择用人单位;用人单位作为用人主体,具有按照生产经营需要和工作岗位特点选择必要数量、相应素质劳动力的权利。这就是劳动者的择业自和用人单位的用人自。这种双向选择权利的充分贯彻,需要有一个统一、开放的市场,不仅要消除所有制、职工身份的界限,还要冲破城乡隔离、地区封锁的格局。劳动力必须能够自由地在各个部门、地区和企业之间流动,不存在任何行政规定和人身依附性而阻碍这种自由流动。劳动力的供给方能否自主决定劳动力使用权转让或是否为自由人这一劳动力市场的基本规定之一,是由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来体现和印证,而劳动力的现实流动则是实现劳动力资源在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优化配置的充分条件,没有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调节资源分配的劳动力市场就失去了生命。(2)是价值规律、供求关系调节着劳动力的流动。劳动力供求双方的行为都接受价格信号(工资率)的引导,这一信号引导或调节着劳动力资源在社会各种用途之间的分配。在劳动力市场上,价值规律的作用,是通过收入分配反映出来的,劳动者主要是根据劳动力价格信号来决定就业或转业;用人单位则主要根据社会平均劳动力价格信号及经营情况调节分配和用人数量。在一定时期内,需要就业的劳动者或多或少,用人单位需要的用人数量也各有不同,这种供求关系也直接影响着收入分配的变化。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共同决定着劳动力的配置和组合,推动着劳动者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合理流动。显而易见,价格(即工资率)作为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一种比例,既是反映现有劳动力在各部门、各企业供求状况的显示信号,同时又给出了引导劳动力供求状况,以及进一步调整的指示信号;不仅引导劳动力供求行为调整,而且同时也受劳动力供求状况的左右,由劳动力供求双方利益的共同平衡点来决定工资率的水平或具置。因此,任何单个劳动力供给者和需求者都以这个社会决定的工资率为前提,按照各自利益最大化原则决定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数量。如果说,在劳动力市场上有谁来主持劳动力资源分配和保证劳动力供求双方行为必须按照市场规则行事的话,那么,它决不是具体的人或者人格的代表(如政府),而是劳动力的价格即工资率这只“看不见的手”和劳动力供给之间、劳动力需求之间以及劳动力供求之间的优胜劣汰的生存竞争。竞争的规律会为劳动力供求双方恪守劳动力合约并在合约范围内行事强制地?俚缆贰@媲妥杂删赫抢投κ谐〉鹘诶投ψ试捶峙渲粮呶奚系娜ㄍ抢投κ谐〉牧榛辍?/P>
从目前中国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来考察,也大都可以从排斥市场机制和市场化程度低中找到根源,这些问题同样有待于劳动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来解决。因此,提出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确认劳动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方式,不仅是理论探索的必然,也是中国劳动就业体制改革和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转换,如何适应整个经济体制市场取向改革客观要求的必然选择。
三、现实经济运行中的劳动力市场分割
理论意义上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在部门间、行业间、区域间的配置,表现为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通过自由交换而自动平衡的结果。这种纯粹由市场力量决定的劳动力在部门间、行业间、区域间的流动,形成竞争性劳动力市场。在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作为流动行为主体的劳动力供给者(即流动者)具有完全支配自身劳动力的权力,即劳动者作为流动行为主体,对于其是否流动,以及怎样流动,具有完全决定权。对于流动者即劳动者来说,流动行为是否发生,主要取决于流动的机会成本与预期收益的差数。当然,劳动力流动的规模和程度,还要受经济结构变动因素的制约。正是经济结构的变动,直接导致劳动力在部门间、行业间、区域间的流动。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或者说,现实的劳动力市场竞争是不充分的,存在着形形的劳动力转移障碍,以及由此引起的劳动报酬上的显著差别。西方经济学家把它称为劳动力市场歧视。劳动力市场歧视,指的是在所有经济因素方面都相同的个人之间的报酬差别。这些劳动者具有同等的生产能力,但由于某些社会性、制度性因素的作用,从而引起劳动报酬或待遇上的悬殊差别。对这种现象的研究,旨在确定歧视对报酬差别的影响的重要程度,并由此引出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新概念。
同等劳动不能获得同等报酬,由此引起的劳动报酬上的显著差别,是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具体表现。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是把这种被分割了的劳动力市场,看成是同一个劳动者由于从事不同种类的工作,因而领取不同的劳动报酬。换句话说,这些劳动者之所以领取较低的劳动报酬,并不是因为其劳动素质低,而是由于他们无法进入可以领取较高劳动报酬的那部分劳动力市场,失去了在其中谋职的机会。出现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报酬不相对称的情况,即同工不同酬。
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首先表现为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所形成的城乡就业隔离政策,不仅是行政上的隔离,同时又是体制上的隔离,即不允许农村劳动力自由进入城市就业。在城乡两种就业体制的差别性还没有完全消除的情况下,彻底启动城乡之间长期隔离的劳动力市场闸门,即建立全方位开放的统一劳动力市场,其风险性是不可忽视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特别是80年代中后期以来,政府对农民的自由流动和就业选择权利的有条件认可,城市对农村劳动力进入的行政控制逐步放松,以及城乡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收入差距,使得流向城市寻找就业机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呈日益增长的趋势(目前已突破1亿人)。但是,至今还不可能形成稳定的、制度化的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化机制,城市劳动力市场还没有条件对农村实行全方位开放,农村劳动者和城市劳动者还不可能真正享受平等竞争的权利。在相当程度上还存在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状况。由于城市的开放性劳动力市场尚未确立以及政府对城市劳动者就业采取不同于农村劳动者的特殊保护制度,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市场性流动方式进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还无法同城市劳动力一样,进入同等待遇的职业领域并获得制度性工资。流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大多从业于劳动强度大的、劳动条件差的非技术性行业,领取比城市劳动者相对低得多的劳动报酬。这种对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就业限制和歧视,在短时间内还难以消除。它使我国劳动力市场规模难以通过无障碍流动而迅速扩大,也不可能使劳动力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平均价格。
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集中反映在城乡居民收入的差别上。改革初期由传统体制遗留下来的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是相当大的,城镇居民的人均生活费收入与农村居民的人均生活费收入或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的比率(简称城乡收入比率)高达2.37。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在农村地区展开后,城乡收入比率开始下降,到1983年达到1.70这一最低点。随着的进行,从1984年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又开始拉大,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速率有所加快,1992年开始超过1978年的差距,1994年进一步扩大到2.86,此后虽然有所缩小,但1999年仍然达到2.65。
劳动力市场分割,也表现在行业之间同工不同酬的劳动报酬的差别上。即在行业之间,也没有形成统一开放的竞争型劳动力市场。1998年,我国最高行业的平均工资为10633元,最低行业的平均工资为4528元,相差6105元,极值比2.35。我国垄断行业高工资、高福利状况的存在,说明城镇内部不同行业的劳动力市场仍然处于相互分割的状态,缺乏必要的竞争性和流动性。垄断行业在缺乏适当约束机制的条件下,将垄断收益大量地分配给职工个人,形成这些行业不合理的高收入,如金融保险业、城市供应业、邮电通信业和房地产等行业。这既是市场化不够、市场机制不健全的结果,也是国家对这些企业监督管理不力的结果。
篇3
关键词:知识经济 人力资本 供求 教育体系
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劳动力资源资本化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势所趋。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已得到了全世界广泛认同。然而,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极其丰富而人力资本极度匮乏的国家,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还不能跟上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因此,重视人力资本的培育和配置问题将是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前提。本文以劳动力市场作为体现人力资本供求关系的载体,反映市场机制作用下人力资本的配置状态,通过对现阶段人力资本供求状态的分析和预测,以期为进行人力资本培育提供重要依据。
劳动力供求状态与人力资本供求趋势的关系
(一)人力资本水平的衡量
大量关于人力资本的研究成果认为,人力资本是凝结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的总和。其中,直接体现为人类劳动水平和效果的是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我们用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代表其知识积累程度,称为教育资本;用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以及职称等级等反映其劳动熟练程度,可称为技术资本。
(二)劳动力供求状态的本质
一个具备高效率的熟练的劳动力更容易被劳动力市场所接受,原因是其拥有更多的人力资本。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低素质劳动力,这些低素质劳动力往往是供大于求,而对人力资本较高的行业和职位则是供小于求。因此,劳动力的供求状态从本质上来看正是其人力资本在市场上被认可、被接受和参与竞争的结果。
人力资本供求趋势预测与分析
为反映我国劳动力市场上人力资本供求关系的现状与未来趋势,本文选用求人倍率作为主要的分析工具。求人倍率是反映劳动力供给与需求适应程度的指标,其基本公式为:求人倍率=劳动力需求量/劳动力供给量,该指标用一个数值同时反映供需双方的状态,并衡量其供求平衡程度,可以反映相对供给的人力资本需求急迫程度,非常适于分析人力资本供求趋势的变化。
本文选取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的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数据,通过对2001年1季度至2005年2季度共18个季度中,100多个城市的数据进行加工汇总后进行统计分析。考虑原始数据散点图基本呈直线趋势和锯齿型波动,本文选择直线趋势模型作为衡量劳动力市场上教育资本以及技术资本供需动态的基本模型,其具体形式为:Yt=b0+b1t(t=1,2,Λ,18)。其中,Y为各季度对不同人力资本劳动力的求人倍率,t为时间变量,b0为截距项,反映人力资本初始供求状态,b1为斜率,反映人力资本供求状态的变化方向和变化幅度。将数据引入模型,用OLS法估计参数,可以分别得到对教育资本和技术资本供需状态的模拟结果和趋势分析。
(一)教育资本供需状态及趋势分析
表1列出了五个层级的人力资本供求模型的有关参数。模拟结果显示,大学和硕士及以上教育资本的初始相对需求最高,但近年来相对需求变化甚小,甚至在逐渐下降,说明市场对该层级人力资本的吸收愿望和能力较小。从供求变动情况来看,市场对较低学历的劳动力具有较高的吸收能力,初中和高中学历的劳动力是当前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相对需求日益增大。
劳动力市场对不同教育资本类型的不同态度恰好反映出了我国当前相对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缺乏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当前劳动力市场上对劳动力的需求绝大部分集中在制造业、批发零售、商业餐饮业中,低层次的产业结构自然带来低层次的劳动力需求。
(二)技术资本供需状态及趋势分析
根据劳动者所拥有的不同技能水平,笔者对技术资本也分为五类分别模拟其供求趋势,并将有关参数列入表2中。
可以看到,对技术资本的需求较教育资本而言其增长态势相当明显,尤其是对初、中、高级技工的需求增长更为突出。虽然其初始相对需求较低,但近年来市场对技术型人力资本的认可程度已经越来越高,未来对技术型人力资本的需求还将看高。
(三)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本的供求趋势
1.教育型人力资本并未受到市场认可和追捧。在现今的劳动力市场上,受教育程度的“筛选”功能日益减弱,这一方面说明企业在挑选人才的价值观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加看重能力和综合素质,但是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不足,高等学历的“筛选”功能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难以延续,而我国教育体系的培养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等仍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培养出的学生脱离实践,缺乏综合能力,千人一面的“机械化产品”。
2.对技能型人力资本受重视程度增强。随着劳动力市场的日益完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政府、地方和个人在技能型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力度会逐渐加大。由于技能型人力资本通常是通过“干中学”、在职培训和职业教育来获得的,因此我国未来的职业和成人教育将会得到大的发展,提倡“终身教育”将是我国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主要途径。
3.未来人力资本供求关系会进一步失衡。初级人力资本日益供过于求,高级人力资本总是供小于求,由于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依靠接受教育和积累工作经验,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此外,劳动者从接受教育并开始工作之后,还有一个技能应用和成为熟练劳动者的时间过程。因此,人力资本培育具有很强的“滞后”效应。因此,初级人力资本过剩和高级人力资本短缺的状况在未来一定时期会更加恶化。
4.教育型人力资本与技能型人力资本的割裂还将延续。教育型人力资本与技能型人力资本的割裂使得我国难以在短期内积累起符合新的经济增长方式需求的创新型人力资本,当前我国人力资本培育的目标应该是尽快改革我国的教育体系,培养出能被市场认可的劳动者,只有同时兼具厚实的教育型资本和丰富的技能型资本的劳动力才能成为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
解决人力资本供求失衡的对策
笔者认为,要解决未来人力资本供求失衡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人力资本的供给结构,而教育体系的重构正是前瞻性人力资本培育的核心所在。
(一)树立“大教育”观和“终身教育”观
“大教育”观是教育不仅依靠学校正规教育,还有赖于家庭、社区、企业的共同参与;“大教育”观强调丰富多样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大教育”观强调的是各层级教育子系统的相互衔接和协调运转,为经济发展输送合适的人才,这也是我们重构教育体系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终身教育”观则是在实践中落实“大教育”观,建立“大教育体系”的基础。建立国民终身教育体系将对现有国民教育体系起到补充作用,并通过其完善和衔接,最后建成“大教育体系”。
(二)整合国家、企业、家庭、社区教育
与大多数人的一般经验相反,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份额其实并不算低,关键在于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只依靠国家是很难办好教育的。在“大教育”体系中,还应该充分发挥企业、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功能。在这一点上,日本、德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在日本的教育体系中,学校负责培养具有高水平“综合智能”的毕业生,雇主则从学校挑选合适的雇员,为新员工提供所需的一切技术和工作技能,大雇主花大力气为新雇员提供一流职业技能的结果是日本企业的员工能够很快地适应不同的工作并在其中发挥创造性。德国企业则通过其著名的“学徒制”为新员工提升工作能力提供有效的帮助。
此外,我们应该重视家庭和社区的学习和教育功能,针对家庭和青少年教育及发展制订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如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以及女性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等,并利用社区教育功能的广泛性,提供多种工作――学业衔接项目来提升劳动力的教育型人力资本和技能型人力资本,以弥补国家、企业和家庭教育的空档,对于构建完整的“大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发展职业教育和职后培训
我国的职业教育从1998年开始出现生源减少、质量下降,这与高等教育的高速扩张、社会观念的限制作用以及职业学校规范化程度低,教学质量差,专业设置与现实需求脱节等不无关系。因此,我们必须对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教学质量等方面重新以法律或制度的形式加以规范。
而职后培训则需要更长期的坚持和投入,由于职后培训往往在工作场合进行,是直接提高现有劳动者人力资本的重要手段。但我国职后培训还较为薄弱,企业不够重视,在职工培训方面的开支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职工工资总额1.5%的最低标准。因此,制订法规政策保证企业和个人在职后培训上的投入应该得到重视。
(四)建立灵活的人力资本培育体系
篇4
需求旺盛推销仍据职业排行首位
根据该项报告的统计,##市上半年通过劳动力市场进行招聘的用人单位有17560家次,招聘各类人员225500人,进入劳动力市场进行求职登记的各类人员为306000人,其中单位在职人员为70114人,企业下岗待工人员为9986人,失业人员为98618人(其中预备就业人员为12088人),外省市人员为68239人,离退休人员为2054人,本市农村人员为56989人。
从产业需求状况看:上半年第三产业的需求人数为183390人,占81.3%,第二产业需求人数为41910人,占18.6%,第一产业的需求人数为200人,占0.1%。
从经济类型需求状况看:依次为股份制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私营企业及个体、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
从行业需求状况看:排在前列的分别为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制造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电力、煤气和农、林、牧、渔业等。从职业需求状况中可以看到:
推销员市场需求人数为76606人,已连续17个季度位居需求首位。上半年前10位的职业分别是推销员、营业员、餐饮服务人员、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一般管理人员、秘书、财会人员、饭店服务人员、记者、编辑、中西餐厨师。
网上招聘抬头复合型人才短缺明显
在对上半年劳动力市场运行的特点和问题所做的分析中,报告认为:
(一)、大型洽谈会有隐忧、专场供需会受青睐、上网招聘更盛行。
全市上半年举办了大型综合职业招聘洽谈会18场,比去年同期减少2场,参会单位达6000余家次,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2,表明用人单位参加大型招聘洽谈会的热情正在降温,原因在于一方面大型招聘洽谈会虽然参会的单位和个人数量不少,但由于环境和时间的限制,成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另一方面用人单位的招聘手段和渠道也逐渐增多,如在众多新闻媒体的人才与就业专版上刊登招聘广告、参加经济实用的定期和专场招聘洽谈会等。尤其是区分不同求职对象和不同职业需求的专场洽谈会虽然参会单位和个人数量不很多,但针对性强、洽谈成功率较高,应成为今后职业招聘洽谈会的发展方向。
享有“第四媒体”称谓的因特网日益为众多职业、人才中介机构所重视,网上招聘求职盛行一时。现在##地区开通的人才职业网站已有30余家,其中较为知名的有中华英才网、前程无忧网、##市人才网、赛伯工作网、百分网等。目前各人才网站都在积极探索着生存和发展之路,随着竞争的加剧,各网站还会推出自己的服务特色。但无论怎样都必须以满足人才供需双方的各种需求为前提,应打破网络单一的服务方式,将网络、平面媒体、猎头等不同方式进行组合,实现优势互补,走立体化服务的道路,只有这样职业人才网站才能生存和发展。
(二)、供需双方趋于冷静、复合型人才市场短缺。
当前职业中介服务机构加大了对用人单位科学招聘用人的职业指导,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表现在单位招聘人员日趋理性和务实,根据单位发展的实际需要招聘,也体现出再就业工程鼓励用人单位招聘下岗职工的优惠政策发挥了明显作用。
求职者的心态也正日趋成熟,许多人在择业时一改被动应考的形象,反过来“考”招聘者,通过各种途径观察、审视招聘单位,提出形形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这标志着求职者正力图追求在人力资源市场流动中的主动地位。
今年以来,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的职位越来越市场化,表现为职业分类越来越细,并且不断有新的职业和岗位出现,市场需求对求职者的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应聘人员不仅需掌握所学专业的知识技能,还应掌握最新科技最新管理理论,了解市场行情、具备公关和管理能力、精通计算机知识,这种复合型人才需求走势看涨。例如企业招聘“财务总监”,相当于原来的总会计师,而它既要懂得财务,又得通晓管理。此外,精通计算机如今要具备综合开发能力,例如,网络编辑是目前较为热门的职业,应聘者除熟练掌握Photoshop、DreamWeaver、Fireworks等软件操作外,还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像做旅游网页的编辑,还要具有历史、地理等专业知识。
(三)、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招聘求职行为有待规范。
随着人力资源流动的日趋明朗化、规范化,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之间通过一则招聘广告便能达到双向选择的目的。但调查中发现,不少单位频繁出现在各类招聘洽谈会上,主要是由于人员流动性过大,陷入一种常招聘、高流失的恶性循环之中,用人单位招聘、用工行为不规范是主要原因之一。表现在招聘时承诺的薪金及福利待遇不兑现、试用期满后借故辞退、不与应聘者签定劳动合同、不按规定上各项社会保险等。使应聘者得不到应有的权益,造成人员严重流失。
而一部分求职人员轻率跳槽也给招聘单位带来了管理上的失控和经济上的损失。这里提醒求职者应当注意的是人的确应该流动,可是职业流动率和职业满意程度并非成正比关系,盲目和过于频繁的流动会降低自己的职业背景优势,削弱自身的敬业精神和招聘单位对其职业稳定性的信心,因此有流动意向者应在能发挥个人能力并权衡利弊的前提下合理流动。
(四)、劳动力市场倍受新闻媒体关注。
如何搞活劳动力市场,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促进劳动就业工作如今引起众多新闻媒体的密切关注,几乎所有知名报纸都开辟了专版,宣传就业政策、分析劳动力市场行情、开展咨询服务、招聘求职广告。新闻媒体参与劳动力信息资源的竞争有利于新闻事业的发展,能更贴近现实生活、服务读者。但应在权威性、时效性和独家信息上下功夫,根据读者群的特点进行定位,这样才能在竞争中树立良好信誉和具有生命力。
(五)、市场日趋成熟规范,劳动力价格逐渐合理。
劳动力价格是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晴雨表,它客观地反映了劳动力余缺的状况,随着劳动力市场的成熟和稳定,劳动力价格也逐渐趋于合理。日前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向社会了2000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实行企业工资指导线制度,是建立“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控指导”的企业工资制度的重要措施,它有利于劳动力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对于企业合理开发劳动力资源和鼓励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有积极的作用。当前影响劳动力价格的因素除了职位所需学历、技能、年龄以外,还有行业、经济类型、企业规模、经济效益与知名度等差别。
(六)、政府部门开办的公益性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受信赖,劳动事务需求空间广阔。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开办的公益性职介收费价格低、服务功能全、可信度高,而且有存档和社会保险业务,因此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都愿意接受它的服务,许多求职者包括一些破产、改制企业的职工和下岗职工纷纷将档案存在劳动保障部门开办的公益职介机构。这反映了人们就业观念的转变和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
此外,企业和个人对劳动事务和人力资源派送行为越来越认可,对单位它可以减轻企业管理者事务性负担、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对劳动者个人来说,可以更好地保障自己的合法利益。
供大于求服务业仍是需求主力
报告对##市下半年本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趋势进行了分析,认为:
(一)、从供求比例上分析看:预计下半年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趋势仍不会改变,供求比例大致为1.5:1。
(二)、从产业需求上看:目前新的经济增长点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社区服务业、房地产业、信息服务业、咨询广告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符合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正在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下半年本市劳动力市场第三产业的需求人数仍将位居首位,约占用人总数的80.5-82.5%,第二产业因所属支柱行业的发展需要,需求人数将保持一定的比例,约占总人数的17-19%。版权所有
(三)、从用人单位的经济类型上看: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需求人数会保持稳定增长,特别是股份制企业将继续位居用人需求首位,外商投资企业需求量保持稳定。而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量不会增加,并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篇5
关键词:扩展;劳动就业;渠道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1日
2011年度,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全国117个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监测城市用人单位通过市场招聘人员累计2,068万人次,进入市场求职人数累计1,956万人次,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06,与上年相比上升了0.05;《201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末,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8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9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这两组数据表明:中国城镇用人需求持续升高且高于求职总人数,而另一方面,城镇就业困难和失业登记人数同样也持续升高,城镇登记失业率已达4.1%。当然以上两组数据只是对城镇就业情况的统计,还不包括各大城市农民工用人荒与农村失业人口持续攀升的情况说明。从上面两组数据我们对中国目前劳动力就业问题可以略窥一斑,一方面就业需求不断增长;另一方面人口失业率同样不断提升。当有一部分人吃不上“蛋糕”时,我们首先往往想到的是如何把“蛋糕”做大。就业这块蛋糕是由目前我国总体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发展国民经济是我们需要长久坚持的中心,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然而,如果不能在短期内有效地解决目前社会就业问题,不但会造成社会劳动力资源的浪费,也会最终影响社会经济总量的发展,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因此,不能总把目光紧盯在“蛋糕”的总量上,我们应该综合考量就业“蛋糕”结构、分配等因素,才能更科学地解决目前劳动力从业与就业市场需求不相匹配的社会问题。一方面社会就业市场需求存在;另一方面闲置、失业劳动力存在,如何让两者更科学合理地融合,这就涉及到劳动就业渠道的问题。面对目前劳动力市场的问题,扩展劳动就业渠道是一条快速有效的举措,也是我们理应探讨的要点。下面将从社会各个层面分析劳动就业渠道的扩展。
一、构建合理的产业发展结构
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统筹发展一二三产业的发展,使未来产业结构更匹配劳动力市场的构成状况,最终形成劳动力就业市场中市场需求与劳动力的契合度。2012年4月,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2012年第一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显示:83.2%的企业用人需求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以上各行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为36.6%、14.3%、12.9%、8.9%、5.7%和4.8%。其中,制造业和建筑业的用人需求分别占第二产业全部用人需求的84.3%和11%,二者合计为95.3%;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用人需求分别占第三产业全部用人需求的26.1%、23.6%、16.2%和10.5%,四项合计为76.4%。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就业需求集中在传统的以制造业、建筑行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中,而原本对劳动力吸纳最多的第三产业的需求甚少。
第三产业就业需求的涵盖范围广,吸纳量大,基本上可以覆盖不同文化、年龄、技能的劳动力群体。例如展销、餐饮、配送等行业可以吸纳大量低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群体;而新兴的电子服务、网络、文化产业可以吸纳高文化水平的劳动力群体,比如目前就业困难、领域广泛、文化水平高的大学生就业群体。从目前就业市场需求分析来看,第三产业远远没有达到应当具备的劳动力吸纳水平。当然目前第三产业的发展也逐渐蓬勃而起,但是相对于第一、第二产业,相对于目前中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不甚合理。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还要注重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比如劳动力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好的,国家要相对进行政策、资金的扶持与鼓励。合理的产业结构不仅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而且也是协调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的最佳杠杆。
二、合理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涵盖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东、中、西经济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是城乡统筹协调。这“两个统筹”可以相应解决两个劳动力市场的协调。首先东、中、西三个区域劳动力市场需求严重不平衡。东部经济发展迅速,社会保障、就业机会、居住环境、社会福利水平较中西部高,因此吸引各层次劳动群体去东部发展,创造机会。但是东部地区虽然经济总量大,就业需求大,但总不能避免劳动力市场的供大于求,导致东部一些城市失业率偏高。而部分中西部城市,尤其是地域偏僻、经济发展落后的西部城市,一方面留不住高水平的人才;另一方面也安置不了大量的低文化水平的本地劳动力群体,造成双重矛盾。而这种现存的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势必会影响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造成恶性循环。合理协调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一方面将东部发达地区资源耗费大、就业需求量大的传统制造行业尽快向中西部欠发达的地区转移,以解决当地低技能劳动力群体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尽可能创造吸引人才的社会就业环境,留住高水平人才,缓解东部发达地区的就业压力。这种协调会形成两利的局面,促进我国劳动就业市场区域性不平衡问题的解决。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更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目前中国城镇化水平日益提高,城市极速的发展势必侵占农村资源,最严重的当属土地问题的紧张。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出现城镇化盲目扩张的问题。城市需要发展,需要农村土地资源,然而土地是农民最为基本的生产资料。一些城市盲目扩张,引进的一些发展项目在占用农民土地资产的同时,并没有相应解决当地农民就业问题。当地农民失去土地,资产转出却在当地找不到谋生的手段,只能去城市寻求适当的工作机会,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民工群体的就业问题,也给城市就业市场带来压力。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但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考虑具体实施的情况,综合考量各种问题。在占用农村土地资源的同时,兼顾当地人口的就业问题,这就需要国家调控这只有形的手加强把控,严格审批农村用地,严控发展前景小、只占资源不解决就业的发展项目;另一方面,农村目前的发展状况同样堪忧,大量劳动力迁出,土地资源占用浪费情况严重。加快新农村建设,集中土地资源,发展集体种植方式是有效可行办法。
三、着重关注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群体
农民工就业问题矛盾重重,涵盖社会问题复杂,这是我国长期关注并坚持改善的问题。目前,农民工就业市场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方面各大城市频频出现农民工荒的局面;另一方面大量农村劳动力资源闲置。协调农民工就业市场需要从权利保障、技能培训、当地安置、农村建设等各个方面进行解决,这是一个长期过程。
目前,大学生群体就业难已成社会公认问题,难以解决也亟须解决。同样是来自《2011年度全国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的数据,从用人单位的要求看,87%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有要求。要求高中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比重为39%;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需求比重为23%;对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25%。从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来看,高中文化程度的求职者占41.2%;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求职者占24.7%;大专以上学历的求职者占34.2%。这说明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供小于需,存在大量闲置的高素质劳动群体。大学生就业问题涵盖许多矛盾,比如专业设置与就业需求脱钩,教育水平与单位实际用人水平不符,大学生就业指导缺失等,这些矛盾也是需要长期并且从根本上解决。但我们从劳动就业这一角度来看,必须关注大学生就业群体,不仅因为目前矛盾凸显,也因为大学生群体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甚大,不容社会忽视。
四、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
自九十年代以来,民营经济一直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据统计,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所吸纳的劳动力占城镇就业增量的80%左右。在农村地区,从农业转移出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大部分在民营经济中实现了就业。我国民营经济吸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近1.5亿人,约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30%。在2,800多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在民营企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中实现了再就业。在高校扩招以后,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加入到求职队伍中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日趋严峻。据国家人事部以前公布的调查结果,2005年民营企业吸纳的高校毕业生占58.3%,超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比例。然而,从最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看,民营经济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明显减弱,仅从大学生就业选择来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涌向党、政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大型国企等部门,民营往往成为最后的选择。因此,必须继续加强对民营经济的扶持,提高民营企业的薪酬福利,规范民营企业的制度规范,提升民营企业的声望,引导劳动群体就业观念。
五、逐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劳动力市场发挥协调劳动者就业供需关系的作用。我国过去曾经长期使用“统包统分”的劳动力分配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才逐渐引进劳动力市场观念,但是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并不完善。劳动力市场在协调供求关系、促进就业等方面的作用明显,是劳动市场供需双方的粘合剂和剂。目前,一些就业中介组织遍地而起,在引导当地劳动群体就业方面效果显著。另外,一些大型猎头公司、就业网站等新兴就业渠道蓬勃发展。然而,目前劳动力市场还存在诸多风险与制度漏洞,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及时出台法律法规,规范劳动力市场,才能切实有效地发挥劳动市场的作用。面对目前劳动力就业矛盾凸显的社会问题,国家应当建立劳动就业公共服务部门,指导就业困难及失业人员上岗,发挥国家公共服务功能。
就业问题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关乎国民幸福,关乎社会稳定;就业问题存在于每一个发展时期,也存在每一个经济发展体中。因此,解决就业问题不可能一劳永逸,也不能一蹴而就,必须从经济发展、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等各个社会层面统筹考量,协调缓解。根据目前我国实际发展情况,从协调产业结构、统筹区域经济、关注矛盾凸显的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群体、发展民营经济、完善劳动力市场等五个方面努力,尽可能快速有效地缓解就业问题,使就业水平契合目前总体经济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梁鸿飞.略论民营经济的就业吸纳效应.中国中小企业网.
[2]文中数据均来自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方网站统计分析报告.
[3]2012年第一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篇6
自主择业程度。以前,我国经济是典型的二元结构,农村劳动力不仅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能流动,而且在农村内部
也不能随意流动。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如今,农村劳动力不仅可以在农村务农或从事非农产业,也可以在城镇务工经商。非农就业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既能反映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变化程度,也能反映农村劳动力择业的自主程度。统计显示,*年到*年这一比重由6.37%提高到20.65%,到2005年已超过四成。可见,农村劳动力自主择业已达到较高程度,而且还在提高。
工资自主决定程度。工资反映的是劳动力的价格,工资的决定机制是劳动力市场的核心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具有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作用,是影响劳动力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工资的自主决定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工的谈判能力与工会的作用。虽然农民工的谈判能力还不是很强,但在不断进步,尤其是近几年进步更快。*年开始在全国范围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年国务院颁布《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提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同时,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正在发生变化,农民工的谈判能力明显提高。以前,农民工与工会无缘,而目前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加入工会,他们正在从遇到困难找老乡变成遇到困难找工会。从定量的角度看,可以用农民纯收入中非农收入所占的比重来间接反映农民工工资的自主决定程度。统计显示,这一比重由1983年的31.35%提高到*年的54.85%。
流动自由度。劳动力流动的自由度反映劳动力在流动中是否遇到阻碍及阻碍的程度,可以衡量统一劳动力市场建立和完善的程度。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农村劳动力可以进城务工经商,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城市受到不少歧视,包括一些制度性歧视。近年来,这种状况发生了显著改变。各地清理了对农民工带有歧视性的政策法规,并着力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建立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政策体系和执法监督机制,建立惠及农民工的城乡公共服务体制和制度。在定量方面,可以用外出农民工占农村劳动力比重的变化来反映。统计显示,*年这一比重是15.53%,年达到24.75%。可见,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自由度在不断提高。
企业用工自由度。农民工一般在非公有制企业或新型部门就业,这些单位是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及企业利益最大化原则来聘用员工的。即使在公有制单位就业,农民工也不是正式工,这些单位也是按市场原则招聘或解雇农民工的。可见,企业对农民工的使用完全市场化,或者说企业对农民工的用工是完全自由的。
篇7
农村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来自农业的收入持续下降,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向农业与农村以外转移。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的一项调查显示,农业比较效益低和劳动力过剩是农村劳动力外流的最主要动因。62%的外出者是因为农业的比较效益低,想外出多挣些钱;26.4%的劳动力是因为家中人多地少无活可干而外出。目前,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仍面临诸多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剩余劳动力规模庞大,农村劳动力总量还在逐年增加,就业压力和转移难度越来越大。随着耕地面积的逐渐减少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林牧渔业所需劳动力规模还将进一步下降。
第二,城市就业压力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降低,转移空间越来越小。
第三,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不高,职业适应能力差。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明显高于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水平,但与城市劳动力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素质上的局限性决定了他们在行业选择上的局限性。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工业、建筑业、服务业及其他一些行业,大多数从事的是简单劳动。当前非农产业技术进步、结构升级的步伐加快,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素质较低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很难适应这一变化。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劳动力市场形势的分析显示,近年来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在上升,表明社会用人需求在增加。目前,我国城市中低级劳动力市场竞争过度,高级劳动力市场供给不足,“有人无事做,有事无人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这也给进一步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增加了难度。
第四,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制度性限制和歧视性政策仍未得到根本消除,农民工合法权益屡受侵害。
对于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我国为了加速工业化进程,长期以来走了一条非均衡式的发展道路。为优先发展重工业,政府采取了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剪刀差”,为工业提供积累,这使得农民的利益受到剥夺,城乡间利益之差也就非常明显。为了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我国建立了森严的户籍管理制度,将人口划分为农业户口的农村人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城市人口,并且将户口与就业、福利等挂钩。国家对非农业人口的就业和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实行“大包大揽”和低价补贴政策,农业人口的就业和福利则由农民自行解决。这种二元经济政策导致了城乡劳动力市场的行政分割,大量的农村人口被固化在有限的土地上,造成了农民的全面贫困。改革开放后,为了摆脱贫困、改善生活,再加上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大批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就业,形成了特有的“民工潮”现象,对城市劳动力的就业形成一定的压力。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改革的深化,大批国有企业工人下岗,城市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有人认为,农民进城打工抢了城市劳动力的“饭碗”。
许多地方还出台了限制农民进城的政策,以期有利于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主要措施包括:清退,即辞退没有本地户口的外来劳动力,将其岗位转让给本地劳动力;收费,即向雇用外来劳动力的单位或外来人口个人征收就业管理费、就业调节金、暂住人口管理费,以用于下岗工人安置的相关经费;限制,即限定外来劳动力进入的行业或岗位。实际上,这种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的做法效果是令人怀疑的。首先,这种通过“腾笼换鸟”政策腾出来的岗位,本地劳动力往往不愿意接受。由于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没有经过劳动技能方面的培训,职业技能普遍较低,无法胜任城市工业的某些现代化劳动,只能进入非正规部门,从事一些城市劳动力不愿干的工作。从长远看,我国应当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体系,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健全整合。
二、农村就业制约因素
对于农村就业问题,我国理论界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探讨:(1)对于我国农村就业的特点、范围、趋势、富余劳动力和农村失业、农村贫困、农村和城镇收入的不平衡、移民压力等;(2)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农村就业的影响;(3)对农业和非农业增长和生产力的影响,以及对工作数量和收入减少的估计;(4)农村就业中的性别问题;(5)农村就业的政策框架。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虽然有所提高,但就整体而言,中介服务组织发展还很不平衡。已经建立的中介组织,特别是乡镇级的服务组织,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没有形成相对集中统
一、信息畅通、运作规范的中介服务网络。从劳动力转移的渠道看,通过劳动力中介机构的占少数,多数属自找门路、自行外出,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较大。对于农村劳动力就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制约因素。
1、劳动力素质不高影响进一步转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素质偏低。目前已经转移的都是农村劳动力中的“精英”,而仍滞留于第一产业、难于实现转移的劳动力多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二是农村劳动力劳动技能低,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不多。三是农村滞留劳动力进取意识较低,保守思想惰性意识较强。
2、转移空间的制约。首先,乡镇企业吸纳能力的减弱。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乡镇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一批乡镇企业倒闭了,一批好的乡镇企业由劳动密集型逐步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对劳动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吸纳农村劳动力趋于绝对饱和和相对短缺。其次,城市容纳有限。由于城镇职工的下岗失业队伍不断扩大,新增劳动力加速,对农民工产生“排挤”。再次,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不快,减弱第三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功能。
3、配套政策滞后的制约。首先是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放弃土地、脱离农村的农民工进城后得不到与城市人一样的医保、养保和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使转移劳动力还有后顾之忧,不得不成为离农不离土的兼职农民。第二是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不能有效地组织农民开展土地流转,从而使一部分需要土地的农民不能成为规模经营者;一部分不需土地的农村劳动力,因土地的牵制而成为兼业农民。第三是户籍制度改革滞后。一部分想脱离农村、扎根城市的农民,因为户口不能解决,而导致住房、子女入学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影响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第四是缺少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上的扶持,使农民出国、进城务工支付过高的成本。
三、完善我国农村劳动力市场
1、逐步打破城乡壁垒,取消各种歧视性政策。传统的户籍制度导致了城乡之间明显的经济势差和社会势差,劳动力市场中也出现了很多歧视性就业政策,最终影响城市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对其实施深度改革。当然,户籍制度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按照尽可能降低改革成本、增大改革收入的原则逐步推进。在这一渐进过程中,关键在于社会总资本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非农业部门吸纳一个劳动力,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社会基础设施条件的资本投入。同时,应当逐步打破各种行业壁垒和区域分割的局面,使农民能够逐步进入以前只能由城市人口从业的行业,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大市场。
2、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当前,政府对劳动力的调控应从仅由面对城镇就业,扩大到包括农村劳动力在内的全体劳动者就业,逐步建立全国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把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
(1)加强各地政府调控劳动力市场的力度。要把控制和降低失业率作为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要加快各级政府在提高再就业率、采取再就业措施方面的法律责任。各级政府要把控制失业率、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摆在优先位置。政府部门应成立对农村劳动力市场进行管理的专门部门,建立一套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法律和政策体系,包括防止就业歧视、保护平等竞争、维护市场秩序、打击欺诈行为、消除市场障碍等方面的立法和政策,为市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地运行创造环境和条件。同时,依据政策法规和劳动合同,开展争议仲裁处理和劳动监察工作。还应打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劳动力供求信息沟通不畅的局面,由各级政府牵头,以劳动主管部门为主,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组建区域性或省级统一的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
(2)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尽量依靠法制调控劳动力市场,规范市场运行秩序要以国家现行法规《劳动法》为“龙头法”,通过制定就业促进法、职业介绍法等法规,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包括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和维护市场秩序以及政府宏观调控、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等一整套法律制度,为劳动力市场健康运行提供法律保障。应当完善劳动争议、劳动仲裁、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同时,动用劳动监察手段对劳动力市场进行监督,解决劳动力资源配置过程中出现的争议问题,以便保护企业和劳动者择业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力市场正常发育和运行。
(3)建立完善的劳动监测指标体系。把农村的失业率、工资增长率、工资结构、劳动关系紧张程度等作为监测内容。同时,建立统计监测制度、联络员制度和信息反馈系统、监测预警系统及综合调度系统,逐步实现对劳动力市场运行状况的监测预警。
(4)改革工资体系。除国家公务员外,其他就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应由企业、部门在国家法规框架内自行制定,让工资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劳动力资源的地区和行业配置,通过弹性工资计划、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企业工资监督检查制度等措施,加强对工资发放的宏观调控。通过深化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劳动者的素质和所承担的任务,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工资标准,使工资水平基本反映劳动力成本和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从而发挥工资对劳动者就业方面的调节作用。
篇8
从经济数据看,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6%,一季度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二季度增速较一季度回落了0.2个百分点;出口、投资、消费的增速均出现回落,投资比上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消费的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7个百分点,出口增长为10.4%,回落8.0个百分点。
7月16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他指出,从国内外实践看,经济运行出现一定波动,有客观必然性。宏观调控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其“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上限”就是防范通货膨胀。“今年要完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要实现全年经济增速7.5%的目标,我们面临不小的挑战。但正如总理所说,“对此,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但也要付出许多努力。”
信心同样来自数据。从数据看,当前企业盈利状况已经企稳,同时就业市场仍然整体保持景气。这为进一步推行结构调整措施提供了政策优化配置空间。
尽管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但是劳动力市场的求人倍率(劳动力市场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之比)却稳步上升,劳动力市场总体仍然供不应求。人保部2013年3月的最新数据显示,城市劳动力市场总体求人倍率为1.10,达到2001年有数据以来的历史最高值。
而从就业市场结构来看,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劳动力错误匹配日益加剧。劳动力市场的错误匹配,指在一个劳动力市场出现职位的空缺,但同时在另一个劳动力市场出现失业的情况。
这会导致我们不得不面临两个负面影响:从局部的劳动力市场来看,大学本科及大专学历求职者的劳动力供给过剩;企业的职位空缺,导致生产能力无法充分实现,而作为较高学历的求职者,其积累的较高人力资本也无法转化为生产能力,资本、劳动力由于不匹配而同时面临闲置,对潜在产出造成了负面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量新增的人力资本难以转化为现实的供给能力。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将进一步影响经济稳步增长。
为了提高潜在增速,我们的结构调整应该注意以劳动力、资本的优化配置为目标之一。优化资本的优化配置,必须进行金融体制改革,尤其是利率、汇率制度的改革,发展成熟的金融中介机构和市场。
而优化劳动力,尤其是激活目前闲置的人力资本、释放其生产能力方面,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其一,从产业结构层面来看,鼓励和发展服务业。尤其是发展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信息技术、教育、研发、创意产业、环境保护、地质勘查等行业,这将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的就业。但目前的情况恰恰是服务业发展较为滞后。
其二,改善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状况。我们目前的劳动力市场存在两种制度性分割,即就业制度分割和社会保障制度分割。
具体来说,就业制度分割的情况包括:户籍制度、具有保护性的地方就业政策、从农村或西部地区向城市或东部地区转换工作面临较大的进入成本和离去成本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分割则包括:不同部门、行业、地区之间的社保制度存在分割。
篇9
[关键词] 劳动力需求 对数线性回归 影响因素 变量显著性检验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基数最大、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研究劳动力市场有利于劳动力的供求保持动态的平衡,实现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进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对劳动力市场需求规模的研究为解决我国劳动力供求矛盾,降低失业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影响因素
社会劳动力需求总量是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总量。劳动力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因为劳动力需求产生的直接基础是人们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社会各企、事业单位之所以需要雇佣劳动力,是因为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能够为市场提品或服务。因此,劳动力需求的直接基础是人们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通过概括以往对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发现,影响劳动力需求总量变动的因素可以归纳为:经济增长、政策和季节性三个方面。
1.经济增长
从宏观上说,劳动力需求总量取决于经济增长和发展能够创造多少就业机会, 而这个数量又取决于经济增长规模、结构,以及发展的质量等。经济增长产生的直接结果是资本增加,新增资本追加投入到生产领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从而增加劳动力需求。经济增长还会带来技术进步,新技术新机器的应用取代了本来由人完成的大量工作,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这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劳动力需求增长的速度总是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从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也验证了这一点。
2.政策
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通常认为劳动力市场不同于其他商品市场。政府很少干涉普通商品市场,而往往对劳动力市场干预较大。由于工资是劳动力市场的价格信号,因此成为政府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的重要手段。在实行最低工资政策的劳动力市场中,初级劳动力的工资很大程度上受最低工资率影响甚至由其决定,如果雇主面临成本压力,可能裁员或减少招募新员工。有研究表明,最低工资增加10%,会减少年轻人就业率1%~3%。通过调节产业结构改变整个劳动力市场的用人结构也是政策调整的手段之一,比如鼓励用人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等。此外,对外开放、经济体制改革等也会对劳动力需求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3.季节性
劳动力需求总量的季节变动指以一年为周期的周期变动,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四季变化、节日或寒暑假等。第一产业受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农业生产的主要环节都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集中完成,而且劳动强度大,因而或多或少地造成了对雇佣劳动的季节性需求。建筑、房地产、原材料开采、旅游、娱乐等第二、三产行业也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季节影响。
二、劳动力需求总量计量模型的建立
本文以某国10年间长期固定工作的劳动力需求数据为基础,建立了用于分析和判别劳动力需求总量影响因素的模型,并据此进行对该国劳动力市场需求趋势的判别与预测。长期固定工作具有如下特点:劳动期限不固定,雇主无法定的合理原因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依法向劳动者支付以最低工资为下限的薪金并缴纳各类保险。长期固定合同最大程度的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在该国劳动力市场也最为普遍,因此最具有代表性。
某国劳动力市场1995年~2005年间长期固定工作的劳动力需求数据见表1。
数据来源为该国官方劳动统计机构
1.模型的初建
首先,我们选取影响劳动力需求的主要因素,即经济增长、政策和季节性,作为变量来建立初步的劳动力需求模型。
对于计量模型的选择,考虑到各解释变量对于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是非独立的,再加之我们的研究目的是为了确定因变量对于各解释变量的弹性,因此,选择对数线型模型来建立劳动力需求函数。
经过分析,建立初步计量模型如下:
LnY=at+b+∑ai*Ri*t+∑bi*Ri+∑cj*Sj
Y-劳动力需求总量
t-时间(单位:年)
Ri-政策虚拟变量
Sj-季节虚拟变量
a,ai,b,bi,cj-未知参数
i=1,2,3,4
j=1,2,3…12
其中a值大小反应劳动力需求随时间增长的总趋势,其根本原因为经济随时间的累积而增长;1995年~2005年间该国有关劳动力市场的重大政策变动有四次,分别在1996年、1998年、2000年、2003年。分别用虚拟变量R1、R2、R3、R4表示, 即1996年以后R1取值为1,之前取值为0,以此类推;季节虚拟变量S1,S2…S12分别表示一年中的12个月份。
2.初步回归模型检验。用SAS软件对上述模型进行回归分析,除S1、S2、S4、S5、R1*t外其余变量都能够通过变量显著性检验。表明一月、二月、四月、五月对该国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总量基本没有影响,第一项政策对劳动力需求的趋势影响较小,因此将它们从模型中剔除。
3.修正回归模型的检验
(1)拟合优度检验。从修正模型的回归结果来看,测定系数R-squared值为0.8744,拟合度良好。
(2)残差序列自相关性检验。在上述方程的回归结果中,DW值为2.060,可见残差序列不存在自相关性,因此模型的设定是正确的。
(3)变量显著性检验。如表2所示,所有变量的拒绝概率都小于0.05,全部通过检验。经过整理后,最终建立的多元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LnY=(0.009+0.121R2-0.205R3+0.095R4)*t+0.294R1-
0.471R2+0.635R3-0.063R4+0.107S3+0.068S6-0.044S7-
0.146S8+0.184S9+0.069S10-0.132S11-0.262S12+11.525
三、实证分析的经济学解释
根据上述结果,做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经济增长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从回归的结果可以看到,劳动力需求随着时间的增长有微弱上升的趋势,年增长率大约为0.9%(ea-1),假设这十年内该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5%,则可推论该国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够带动劳动力需求增长0.18%。
2.政策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根据回归结果可以看到,1998年和2003年该国出台的政策对劳动力需求起到促进作用,加速了劳动力需求随着时间的增长,分别使劳动力需求增长速度提高了13%和10%, 而2000年出台的政策则减少了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劳动力需求增长速度减少了19%。
3.季节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到,三月、六月、九月、十月是该国劳动力需求最旺盛的时节,尤其三月份和九月份比平时的劳动力需求增加了10个百分点以上,而七月、八月、十一月和十二月是劳动力市场最为惨淡的季节,特别是十二月份的劳动力需求比平时减少了23%.
四、所建计量模型的意义
综上所述,该计量模型可以用来分析劳动力需求总量的变动趋势。在给出未来某时期全社会经济增长速度和相关政策等因素的基础上,依据该模型计算出劳动力需求的预测值,可大体观测劳动力需求的波动情况,为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劳动力市场相关管理部门以及就业服务中介机构提供分析依据。有利于各方主体进行理性决策、采取有效措施,以规避风险、提高劳动力市场效率,推进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改革和规范化进程,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Arnaud RYS, Nicolas VANEECLOO. Econométrie: théorie et Application[M].Nathan, Paris.1998
[2]童玉芬:北京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及影响因素的分析[J].求是学刊, 2007(9)
篇10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下退休政策改革的发展趋势
逐步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并日趋严峻,为缓解日趋失调的生产性劳动人口与退休人口的比例,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将是我国家退休政策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提高退休年龄可增大养老保险计划的资金投入,相对减轻养老保险计划的过旺需求。
实行弹性退休政策。经在70、80年代欧洲国家的推行,弹性退休政策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应付人口老龄化、调整劳动力市场结构的重要政策主张。一方面可以减轻劳动力市场供求压力,缓解尖锐的失业问题,协调老年劳动者与青年劳动者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逐步退休或部分退休的方式,有助于劳动者理更好适应退休后的生活与体现收入保障。
抑制提前退休,鼓励延期退休。养老金压力越来越大,适当提高退休年龄,延期退休,一方面可以增加养老金积累,另一方面可以减缓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付压力。另外世界上多数国家的退休年龄都在60到65之间,高于我国的退休年龄,因此从我国的长期发展来看,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是和世界接轨的必然。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下退休政策改革的影响
可以缓解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解决分配不公。分配制度差距过大,养老金双轨制不公问题使贫富悬殊过大,使社会矛盾突出甚至激化,严重阻碍和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企业工资政策的调整,缩小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差距,解决企业分配制度的过度自主化、无政府状态化状况,取缔和抑制高管高工资化。国家减免工资过低企业的税收,提高工资过低企业职工的收入,使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收入差距尽可能的缩小,可缓解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
可以逐渐填补养老金缺口,减轻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速发展,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潜在财务危机,法定退休年龄的延长,劳动者退休期限的缩短,就业期限即可相对延长,从而抑制急剧上升的养老保险费用支出;依据社会保险的权利与义务的对应关系,通过弹性退休年龄制度,每延后一年退休,参保人就多交一年的养老金,同时推迟一年领养老金,研究表明若提高退休年龄五年退休金支出可以减少一半,这样可以减轻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危机。
可以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缓解在下世纪中期日趋失调的生产性劳动人口与退休人口的比例。现阶段实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国家包揽过多,保险基金不堪重负,缴费多者与缴费少者在享受退休待遇时差别不大,职工自我保障意识和责任淡薄,缺乏激励约束机制。职工在职时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多少与其退休时的待遇应是相对应的,这样才有激励约束作用。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下退休政策改革完善的对策
要推行标本兼治的退休政策改革策略。按照现行发展模式,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巨大压力、失业压力同养老保险及退休制度构建的内在冲突,难以轻易克服,提前退休将会是一种长期困扰。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主张,在具体实施中难免同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相抵触,其效果尚不能过分乐观。因而,应当拓宽视野,力求在养老保险和退休政策之外寻求综合配套的改革思路,尤其是联系发展模式、就业模式的改革进行更为广泛深刻的调整。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劳动实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