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主要形态范文

时间:2023-10-08 17:43: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命的主要形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命的主要形态

篇1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内容;途径;价值;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9-0219-02

生命的存在是人的一切可能性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生命不是仅指个体的生物性存在,最根本的是指个体的社会性和精神性存在,具体而言就是指人的以生命为基础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个体生命的存在具有唯一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它的现实存在是个体实现自我的创造性价值的基础性条件。生命的存在是生命的最高原则,没有生命,就谈不上人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问题。生命观则是指人对生命存在、价值及意义的认识、理解和基本观点。人只有具备了自觉的生命观,才能热爱和珍惜生命,从而努力去实现生命的价值。大学时代是大学生生命观树立并逐步成熟的关键时期,而我们的大学教育在重视专业教育的时候,却忽视了本应该是教育最本质内容生命观教育。

一、大学生生命观缺失的表现

生命观不能自发的形成,而需要经过一定的教育。目前中国的大学教育却忽视了生命观的教育,因而导致了大学生生命观的缺乏,使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生命的存在和理解生命的本质。大学生生命观的缺失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缺乏对生命存在重要性的认识。人的生命的出现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人的生命是到目前为止生命体演化的最高、最完美的形态;另一方面则是指人的生命不仅具有像其他生命一样的类的特征,而且具有鲜明的个体性和独特性。但我们的大学生恰恰在这两个方面忽视了生命的存在。有的大学生考上大学后,不思进取,忽视学习,只注重物质生活的满足,过着像动物一样的生活,不能以人的生活方式把自己与动物区别开来。有一项关于大学生生命观的调查显示:约40%的大学生感觉到生命空虚和生活没有意义 [1]。而另有一些大学生则盲目崇拜他人,赶时髦和追求时尚,以他人的生活方式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完全忽视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忽视了应该以生命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本质。

缺乏对生命存在价值性的认识。生命的价值包括两个层次:即生命的存在价值和生命品质。“尊重生命是最高的动机,尽管它似乎是愚蠢和无用的,但它是伦理学的最高原则,是目的本身,它的一切命令都具有自身的意义。” [2]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只要是人的生命,他就是有价值的,就应该被尊重,这就是生命存在的基础性价值。但这只是生命存在的最低价值,生命还有其存在的更高价值,这就是生命的品质。生命的品质指的是:什么样的生命是有意义的和更值得存在的?如何在生命品质的前提下衡量生命的价值呢?主要是指生命创造的价值大于自身消耗的价值。大学生对他人的死亡无动于衷,视他人的生命如草芥;或者只知道从社会索取而不知道通过生命的创造去回馈社会,都是忽视生命存在价值性的表现。大学生作为社会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命不仅是存在就够了,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生命的实践去超越生命的存在,实现生命的社会价值。

缺乏对生命存在超越性的认识。人的生命具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去超越生命本身的能力。生命正是在不断超越自身的过程中体现其价值的,这也是人不同于动物的地方。动物的生命是既定的,它们无法完成对自身的超越;而人的生命是未定的,其本质具有超越性。相当一部分当代大学生看不到生命的创造性和超越性,不自觉地把自己降为动物层次。他们或是被动享受社会提供的物质条件,简单地重复生命消费活动;或是以一种经验的方式重复生命的其他活动。本来是具有超越性的人类生命,在这里被他们还原为重复的、线性的动物水平的生命。没有了超越本性的生命,不仅导致个人无法超越自己,更为重要的是也使社会的发展受到影响。

二、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生命观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意识内容。生命观的缺乏不仅会使个体不能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还严重制约了其生命质量的提高和生命品质的实现。对大学生而言,生命观既是他们生命的存在观,又是他们生命的发展观,还是他们生命的创造观。在大学开展生命观教育,构建属于大学生的科学的生命观,离不开对生命观内容的科学确定。

生命存在观。人的生命与其他生命不同,它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物质形态的生命,即身体;二是精神形态的生命,即思想。人的物质形态的生命是所有生命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大自然演化的杰出成果,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与他人一样的物质形态的生命。人的精神形态的生命则是区别于动物和他人生命的根本标志。从与动物的区别来看,只有人才有思想,而动物则没有;从与他人的区别来看,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人生经验不同,因此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具有与他人不同的思想内容,这也构成了一个人是独一无二的永不重复的个体的特征。人还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的、基础性的条件,“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3]。正是这“有生命的个人”创造了历史,保证了社会的存在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生命安全观。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人的生命存在不同于动物的生命存在,动物的生命存在只是整体性的,没有个体性;而人的生命存在不仅是整体性的,更是个体性的。也就是说,人的生命存在具有个体的独立性和唯一性,同时人也能意识到自己生命的存在。“每一个存在者都满足于自身。没有一个存在者会否定自己,会否定自己的本质性;没有一个存在者对自身来说是有限的。”[4] 老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人应该“全生避死”的命题。因此,人的生命具有朝向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它会在自己的历程中不断地扩展和壮大,但其前提就是在生命存在安全的前提下。热爱和珍惜生命,就是要求大学生在认识和理解生命的基础上,把保存生命作为人生的最基本的价值,并以此为前提去充实生命的应有内涵。

生命超越观。实践活动是人类最本质的活动,实践以其超越性决定了生命中最根本的活动应该是创造,大学生应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断突破生命的限制,实现生命的超越性价值。我们经常追问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其实最简单的回答就是去实现生命的本质。作为人的生命本质的创造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命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非生命的东西,实现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达到改变和影响客观物质世界的结构和过程,从而满足人和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二是生命能够发展和壮大自身。生命从来就不会满足于自己存在的现状,它会不断地超越生命存在的现实,提升生命的创造力,以其超越性不断地更新生命存在的方式和内容。存在不是生命的根本价值和意义所在,生命存在是为了追求更有意义、更有品质和更有价值的生活。

三、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主要途径

大学生的生命观特别是科学的生命观不能自发地形成,因而进行生命或生命观的教育就成为培养大学生生命观的最主要的途径。怎样开展生命观的教育呢?或者说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途径来培养大学生的生命观呢?结合国外生命观教育的理论和中国的实际情况,要培养大学生的生命观,至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社会教育。现代人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成为了物质和科技发展的奴隶。在全社会致力于提高科技发展水平和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却忽视了对人本身的关注。一个正常的人类社会,应该是以人为中心,始终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的社会;应该是尊重人的生命,给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提供广阔发展空间的社会。培养大学生的生命观,就是要全社会都来关注大学生的存在和他们的生命,形成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社会氛围。人生活在社会中,他的意识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的影响,只有在一个以重视生命为基础条件的社会里,人才能形成真正的生命意识。因此,社会尊重生命的示范效应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程教育。课程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生命观的主要途径。结合国外和香港及台湾地区生命观教育的理论,实施生命观的课程教育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以学校教育为主,在大学的思想品德课中增加有关生命观教育的内容;二是开设生命观教育方面的专门课程,让大学生接受系统化、理论化的生命观教育。因此,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课堂阵地开展大学生生命观教育。

死亡教育。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经说过,人是向死亡的存在。死亡观教育是生命观教育最明确、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其实生与死是一体两面、不可分离的,死亡是依据生命而存在的,它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教育必然包含了要人们学会怎样去应对死亡,正是因为死亡的存在,我们才需要生命教育。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教育就是从死亡教育发展而来的。人类只有真正开始思考死亡问题,他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重要和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所以,有的学者主张用生命教育代替死亡教育,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参与教育。参与教育其实就是实践教育,就是通过大学生的实践参与,让他们认识到生命的重要和生命观教育的必要性。参与教育主要是要求大学生多接触和了解社会,多参与到与生命活动有关的社会实践中去,让大学生充分体会人的存在的意义和人在改造社会中的伟大作用和现实价值,从而使他们认识到生命存在的重要性,坚定他们珍惜生命、投身社会和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徐颖,等.大学生生命观调查分析[J].卫生软科学,2006,(10):476-477.

[2][美]波伊曼.今生今世――生命的神圣、品质和意义[M].广州:广州出版社,1998:7.

篇2

关键词:自然形态;螺旋基因;博物馆

Abstract:Thistextinquiriedintohowtoacquiretheinspirationoftheartisticfromthenature.Exploredtheidealpaththatabuildingandnaturalorganismjointogether.Putforwardthestrategyofthebuilding.Finally,taketheprojectdesignofthemunicipalnaturemuseumasanexample.

Keywords:natureappearance;spiralgene;museum

建筑师们一直都在探询一种方法:如果说自然界是一个既有逻辑性又有天然性的有机整体,每个局部都能为整体服务,那么通过效法自然也一定能帮助我们找到建筑与自然有机结合的理想途径,这也就是基于自然形态的建筑创作根源。然而面对极为复杂和无穷多样的自然形态时,如何与建筑结合成为了最大的问题,本文以重庆市自然博物馆设计为例,对基于自然形态的建筑创作进行了初探。

1理论探讨——基于自然形态创作的设计策略

自然存储了物质构成的规律和生物进化的法则,是功能与形式高度的统一,是材料与结构的和谐,是形态对物理法则的描述。因此深入到具体的设计策略时,我们能够通过从对具体形态的模仿到对要素的抽象,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法。

1.1对自然形态的直接模仿

外部环境是建筑存在的背景,一开始就决定了建筑的一部分天然属性,而自然形态建筑最有益的一面就是将环境的因素考虑到设计中。(图1)

1.1.1从地形构思

自然形态建筑创作强调了建筑形态与自然形态的相似性,并对原有的地形地貌持一种谦恭的态度,让建筑顺应地形。它包括基地的原始地貌,周边的自然景观,以及气候条件和城市文脉等等,这些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于建筑,对建筑产生综合的影响,同时,建筑也是对环境缺憾的一次补偿。例如,如果开始是晴天到场地勘查,那么也应该在雨天去看看,确认场地的排水和环境变化,还应留意场地周边有什么样的鲜花盛开以及树木生长,这些都可以为方案提供构思的起点。

1.1.2从物体的形态构思

自古以来,人们很自然地就会将熟知的物体形态运用于建筑当中,变为令人愉悦的装饰或是构件。古希腊柱式中的草叶装饰柱头,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兽头排水口等也都是典型的例子。建筑对物体形态的模仿可以带来最直观的语意,不需要额外的说明便能一目了然地领会建筑师的用意。

1.1.3用自然空间构思

自然界中存在着很多天然的空间形式,它们有着强烈的不规则的、含混的、有机体形态的特征,如海绵的内部、人体的血管、动物的腔室等等,我们可以从这些天然的空间中得到启发,把它们应用到建筑的设计中,想象一下将人们放到了现实生活中无法感知的,然而又是与我们如此接近的空间里,又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1.1.4用天然材料构思

充分表现材料的内在特性和外部形态也是自然形态建筑创作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原生材料来源于自然,它包括竹、木等常用的建筑材料,由于原生材料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需要我们对材料更为深入地认识,并在创作中加以表现。如竹材体形细长,自重较轻,富有弹性,利于做成网状或曲面的有机形态。

1.2对自然形态的抽象与隐喻

从抽象的思维构思,仍然来源于对自然的再认识。抽象是经过思维提炼、组合,并将“印象”转化为“语言”,抽象的过程包括了两部分,一是提炼出自然形态最重要的特征作为表现的依据;二是找到某范围内自然形态的一般特征,并以建筑的方式再现。抽象并不强调建筑形体与模仿对象的形似,甚至根本没有固定的模仿对象,形体只是多种自然形态体验的综合,因此要求设计者既要对自然形态有深入地了解,又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让思维不再受惯性的束缚,自由地组合脑中的形体。(图2)

1.2.1从自然循环构思

建筑以日照、通风、采光、土和植物等能量循环作为构思起点。例如:雨水落在建筑物的绿化屋顶上后,通过雨水收集,储存起来,再用于花园内植物的浇灌,让雨水取得了循环;又如,从表面上看,城市形态似乎杂乱无序,如果反过来想,这不就是“使用舒适”优先产生出来的景观吗。看起来不规则的形态,却“有山有谷”,满足日照和通风,而接近于自然,因此“从自然循环构思”不是从视觉上“整理”自然,而是以更深层次的方式去适应自然的光、温度、湿度等等,塑造新景观。

1.2.2用生命的形态构思

起伏的波纹、大地的褶皱、常年被风雨侵蚀的岩石、螺旋的藤蔓……,经过时间和岁月的洗礼,呈现出“生命”的痕迹。生命形态虽然有着无穷多样的表现形式,但形式的构成也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在基本规律的引导下,通过变异可以衍生出更加丰富并且符合建造技术的建筑形体,就可以不局限于对具体形态的模仿。例如:高迪的建筑中,从屋顶到楼板,从立柱到墙体,从门窗到扶手,都栩栩如生地表现着生命的形态。

1.2.3用仿生结构构思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天然的优美结构形式,它们几乎代表了最佳的受力模式和最为节约的材料投入,这些为我们的设计构思提供了一个突破口,可以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建筑形态和空间形式。这是对框架、剪力墙、桁架等常规结构的变异或是组合上的创新,并不改变结构的受力原理,从而获得新的建筑形式或是空间效果。

2实践探索——重庆市自然博物馆设计

重庆市自然博物馆选址于北碚新城,北倚缙云山,南临缙云大道,风景优美,交通便利。对场地分析之后,我们确立了对自然博物馆规划设计的目标:寻求人工与自然,文化与技术,现实与发展和谐并存,既充满诗意又充分考虑实用性。

2.1模仿地层的大地景观

景观主体是由三个连续模仿“地层”的大地景观组成,它们如同起伏的“波”,映衬到远方的山脉之中,让人分不清是此山还是彼山……。同时,“地层”起伏的幅度逐渐减小,渐渐地隐没在地平线上,就好像一串渐远的音符,寄托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好奇。(图3)

每个地层代表了不同时期的大地景观:入口广场中五种不同颜色、形态活泼的草坡,暗示宇宙形成之初由五种主要的元素构成;入口广场北侧的下沉鹅卵石铺地象征地球初期没有生命的海洋沉积;紧接其后,“地层”逐步抬高,暗示大陆隆起,山脉形成,河流奔腾,最终,视线落在水边巨大的螺旋形DNA形体上,暗示着生命的诞生,一切在此嘎然而止。(图4)

同时,不同时期的地层展示有代表性的生物化石,从三叶虫到恐龙,从苔藓到乔木,物种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暗示了地球与生命一同进化的历程。这些景观被置于城市肌理中,与周边的环境发生关系,因此它不只停留在对原有城市环境的附和,而是积极地探索新的可能,试图将活力引入所在的地区。

2.2螺旋体·源于生命形态的抽象与隐喻

建筑形态的构思来源于“DNA”和“水”的抽象,两者代表了生命的核心和生命的载体,是对自然的重新认识与组合,是对自然的理解与尊重。

2.2.1螺旋形DNA隐喻生命起源

我们知道生命是自然的重要表现形式,同时生命的形态和演变又与基因密不可分,设计受到了“基因”(DNA)的启发,将两组对称的螺旋形基因组合,并截取出其中的一个片断,构成了设计的原型——双螺旋形体。同时将螺旋形屋顶的直径分别设计为80m、60m、45m,使屋顶边缘形成变化的柔和曲线,应和着周围起伏波动的自然景观。(图5)

在此,建筑已经成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屋顶沿地势向水平和垂直方向展开,在高大树林的影映下,时隐时现,为原生态的景色更增添了几分浪漫的美感。由基因抽象出来的建筑形体表达出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自然奥秘探索的勇敢之心,将建筑体量整体抬升置于岩石基座上,以现代的手法演绎传统光与影的变化,实现人与建筑的对话。(图6)

2.2.2“流动”的表皮

液体的形状给了我们新的启示:可以将液体的性质应用在建筑上。博物馆的表皮,通过真实或者视觉上水的特色,使表皮如同流动的水面,并与博物馆周围的水融为一体(图7)。同时,“流动”的表皮包裹着“螺旋形的基因”,暗示着生命的诞生和演变离不开“水”,这种流动的感觉通过坡道贯穿于各展馆中,使建筑最终成为环境的延伸。(图8)

2.2.3“可呼吸的屋顶”

重庆地区属于夏热冬冷地区,如何使建筑适应当地的气候成为本项目所要面对的又一难题,方案通过交叉的板形成“可呼吸的屋顶”,当百叶展开时,屋顶便充满了无数的空隙,多余的热量通过空隙排出,同时充足的阳光节约了电能;当调节百叶闭合角度时,便使得室内光线适合展示的需要,同时也利于保温。(图9)

设计中建筑材料的考虑上优先选择了当地的石材与木材,在降低造价的同时也更好地体现了本土文化的内涵。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利用遮阳、雨水回用等技术,既表现了重庆的地域文化特征,又使其融于动态的和谐中,降低了维护和日常营运费用。

3结语

重庆市自然博物馆的方案设计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并为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这是一次全方位的回归,将先进的发展理念与自然结合在一起,营造出生态和谐、功能舒适、绿色技术的自然形态建筑。基于自然形态的建筑创作是人们对自然、城市、建筑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望,是人们回归于对自然的尊重和敬仰,是对人类技术与艺术的不断反思与创造。

参考文献:

[1]【英】达西·汤普森著.袁丽琴译.生长和形态.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英】JoMo安德森著.环境生态学——生物圈生态系统和人.辽宁大学出版.

[3]【西】夏威尔·古埃尔著.曹新然译.安东尼·高迪.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日】宫宇地一彦著.马俊里妍译.建筑设计的构思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王受之著.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2.

篇3

关键词:老子;生命美学;道;自然

生存问题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近千年来,无数伟大的哲学家都对生命充满了终极关怀,探索生命之美、追求人生境界既是热爱生命也是尊重生命。老子就是这样一位哲学家。老子对人生的体悟包含了对个体生命无限的尊敬和关切,同时体现了老子遵循宇宙规律和天地法则的生命之美。老子生命哲学的境界已超过世俗层面,他的“生命自然”观对现代人们的人生价值和生命追求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老子其人其书

在研究老子生命观、生命美学之前,必须对老子本人及《老子》主要思想做一阐释,以更好的进入老子的生命美学之中。

关于老子奇其人其书的争论由来已久,近代著名哲学家们比如冯友兰、、钱穆等都对此做过研究和辩论。西汉时期,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里用简短几百字对老子做了记载,表示在西周有这么一位姓李,名耳,字聃的人著作了《道德经》一书,孔子还问礼与他。然而司马迁另外两条记述又增加了不确定性,一认为老子是楚国人与孔子处于同时期,二又说孔子去世一百多年后,有人说周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人说不是,世间没人知其然。正因为此,老子究竟是谁?是否著作《老子》一书?引起了后世哲学家的争议和质疑无数,在此不做列举。

不过目前学术界还是比较多地接受了老子就是老聃,著有《老子》一书。本文姑且以《老子》是老子所作来研究其生命哲学的重要思想。本文参阅版本为饶尚宽《中华经典藏书:老子》中华书局2004年出版,以及任法融《道德经释义》(竖排版)东方出版社2009年出版。

二、老子生命之源――道

(一)道化万物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也是其生命哲学的基本范畴。老子认为“道化万物”,“道”是宇宙万物产生的根源。“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万物的本原,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它赐予整个宇宙生机,道不生不灭。正是“道”的运动变化孕育了生命,宇宙间的一切生命皆因为道的变化而化生,各种生命的形态不断地展现在宇宙大道之中。

老子认为天地万物和合而生成,宇宙是生命流行的境界,充满生气,人立足其中,与天地共存,情感共通。宇宙生命浩瀚无边,流行不息。这样的生命场景孕育了无数的生命形态,体现这一形态的最为核心的哲学范畴就是“道”。老子的生命哲学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立场,以对“道”的形而上特征的显露,揭示了“道”作为生命本源的缘由。

天地万物的化生离不开“道”,“道”的运行离不开阴阳二气。这一过程,老子有集中的论述。《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①。老子此处未明言元气化生万物,但老子所说的气冲而和的过程,就是万物阴阳之气运行的结果。在道的化生之力的催动下,元气以其阴阳不同的发展方向构成了万物演化的进程。这就是道化生万物的具体表现。

(二)道不可命名

道化生万物,是万物的唯一起源。这个唯一性体现了生命的永恒性。《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②。“道”作为宇宙的本原,虽寂寥独立,但却周行不殆,流行不息,不可言说,亦不可命名。

生命的源源不断实质上超越了任何具体的、可名状的有限存在物。生命是素朴的,可以在广度上拓展,在深度上无限加深。“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③(《老子》第二十五章)。“道”先天地而生,寂寥独立,运行无始无终,没有中断,没有间歇,这一过程与万物创生相伴随。

老子给我们描述的“道”是无形的非具体的东西。因为具体的东西会受时空的限制,有形态、生灭的变化,所以“道”是无形的、永恒的,是真实存在的。但是“道”又是深远不可捉摸的东西,恍惚不可感知。《老子》第十四章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兮,复归于无物”\+④。道的超感官性对于人的感官就是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表明道处在无限时空之中。超感官的、无限的道是不可命名的。

正因为“道”无形不可感知,老子形容它的情况为“大”。老子所说的道之大,不是空间之大,也不是体积之大,而是指其创生万物生命的能力极其广大。“道”创生了世界,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虽然“道”是无形的,但不代表“道”不存在。老子用很多章证明了“道”的真实存在性。如《老子》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⑤。

三、老子生命哲学实质

老子的生命美哲学有两大前提,一是“道”是宇宙的本原,二是“自然”是万物的法则,其中“道法自然”,这是“道”的根本特性,道的性质也是自然的。“道”的特性还包括“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⑥。可见老子追求“自然无为”的生命境界。

(一)老子的“自然”

“自然”和“道”一样,是老子生命哲学的中心范畴。“自然无为”的生命境界是老子生命观的实质。“自然”范畴,在《老子》书中一共出现了五次,分别见第十七章、二十三章、二十五章、五十一章和六十四章。

“自然”的基本意义是“自己如此”,同时也有“自然而然”的意思,此处并非指物理意义上的大自然。在古代,一般用“天”、“天地”或者“万物”来表示物理意义的大自然、自然界。

老子所讲的“自然”是他对个体生命的一种期许,他向往通过“无为之治”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类生命境界的升华。“无为”不等于“无所作为”,老子的“无为”是在遵循宇宙根本法则的基础之上的一种治国手段和方式,关键在于个体生命的自觉。同样,“自然无为”不再局限在世俗层面,而是老子对个体生命的终极关怀,个体生命的“自然”是老子生命观的最理想状态。

(二)老子生命之“美”

超脱世俗条件限制的“自然”生命才是老子追求和希望实现的,脱世俗限制的个体生命的“自然”发展是实现更高人生价值的基础。就像庄子在《齐物论》中追求“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化境”,渴望实现独与天地精神同往来,遵循宇宙大化之美的人生境界一样。老子的追求也是生命的大善大美,是超越自我的审美境界。

《老子》里直接论述美与艺术的部分有七章,可见第二章、十二章、二十张、二十六章、六十二章、八十章和八十一章。通过这些章节我们可以看出老子对“五音”“荣观”等东西持否定态度,老子认为这些东西只是“表象”的美,不是真正的美。不是大美,并不能帮助个体生命实现生命的“自然”。个体生命的“自然”,即个体生命的自适和情性的完足才是老子强调的真美。

老子的生命之美具有超越性、自由性和解放性,是符合冯友兰划分的人生境界的最高境界“天地境界”的高层次的审美。因为老子不仅觉得“生”美,生命由生到死的变化也是一种美,生死只不过是生命的不同形态罢了,是“自然”的变化。老子言:“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⑦(第十六章)在老子看来。“道”让生命得到延续,让个体生命在宇宙大境中实现了永恒。

四、老子生命哲学的现代意义

现代社会高压的社会环境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个体生命充满压抑,暴力事件、自杀事件频繁发生,患抑郁症和其他精神疾病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在寻找解脱的路上迷茫不知所措,看不到生命的美好,无心感受“生”的自由。我觉得老子的生命哲学可以为现代社会的个体生命带来清泉,指明方向。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

冯友兰认为天地境界是一种最高的人生境界,到了天地境界的人,与天地运行同步,平衡相通,知晓天地大化而不言,参与天地运行而不显作为,乐与天地精神同往来,既是把人生当作其审美对象,以一种审美的心态去看待宇宙和人生。老子的生命哲学体现的人生境界就是天地境界。

老子的生命哲学追求个体生命的超越和解放,在老子这里,“自然”的个体生命不止意识到了人作为社会之中的人,也意识到了人作为宇宙中的人;不止遵守社会道德准则和社会公共秩序,他们更注重合乎宇宙大化的运行规律。当人意识到自己的宇宙人身份时,就会以宇宙运行规律为准则,与天地精神同往来。不求功利也不求知识,也不对事物赋予道德的意义,只是对宇宙万物进行直观的观赏和领悟。

现代社会的我们需要向老子学习,学习老子的“自然”,学习尊重生命,顺应“自然”,排除外界的牵累和羁绊,去实现个体生命的自适和情性的完足,用审美的眼光看待生命,让自然去雕琢生命的宝石。

[注释]

①任法融.道德经释义[M].东方出版社,2009年.

②任法融.道德经释义[M].东方出版社,2009年.

③同上

④同上

⑤饶尚宽.中华经典藏书:老子[M].中华书局出版,2004年.

⑥任法融.道德经释义[M].东方出版社,2009年.

⑦任法融.道德经释义[M].东方出版社,2009年.

[参考文献]

[1]任法融.道德经释义[M].东方出版社,2009年.

[2]饶尚宽.中华经典藏书:老子[M].中华书局出版,2004年.

[3]郭瑞科.《老子》生命哲学探析[D].华侨大学,2008年.

篇4

【关键词】沈从文 生命意识 乡土 人性 非理性 悲观

生命意识,意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中所呈现出的种种生命形态作自觉的沉思与探索,它是人对自身生存状态所作的一种返观。生命意识作为一种创作观被得到强调,是因为生命与文学是相伴相生的。文学表达的应当是对万方生命的终极关怀和不倦探寻,真正纯粹的文学精神要求作家用生命的曙光去烛照读者的心灵,借此唤起他们对于生命的热烈向往以及对高质量生命的健康追求。所以,生命意识能够成为我们窥探作家创作观念的一个窗口。下面,我们试着对沈从文创作观中的生命意识作一剖析。

一、乡土:生命的根

作家与故土的联系是一种生命联系,尤其对于一个生长在乡村的作家而言。故乡生活在作家创作中的地位,除了题材倾向的决定外,更为主要的是对于作家人生观与审美观的铸造,对于作家基本生命素质的确定。那么创作中的乡土意识,在深层意义上,它应该是作家对生命之根的一种寻找。

沈从文的生命意识孕育在他那片风貌独具的湘西故土中。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使湘西一隅的地域色彩显得异乎寻常的浓厚。在地理分野中,湘西和黔北、川东接壤,有“中国盲肠”之誉,边域荒僻,却不乏大自然的灵秀之气,万山细流,亦处处洋溢着生机,湘西的山与水、城与乡,均非贫瘠偏僻所能概括。人文方面,山民们猎兽充饥,对歌定情,在原始野性中爱与被爱,凭着山民特有的胃口品尝着生命的种种欢愉和忧伤,他们强悍但却充满深情,他们粗犷但却懂理,他们不乏野性却具有璞玉般的品质,湘西人在自己独特的生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和独特的生命体验,湘西的人与事、哀与乐,亦非蛮悍蒙昧所能表达。雄浑而又灵动的湘西山水,自由流动的生存形态生成了一种独特的生命氛围。沈从文,一个“在这地面上”过了二十年日子的青年毫无选择地在其中完成了自己生命意识中最基本的铸造。

沈从文对乡土的依恋并不意味着他对那种近于原始的生命形态的完全认同。事实上,沈从文着眼的是现代人生命结构的建设,只不过他是站在昨天的时空里,力求从过去提炼出于今天有益的精神元素。按照沈从文的说法,他是在倾心于“国家重造的设计”。沈从文凝结在乡土情绪中的寻找意识一方面是对现代文明的怀疑,因而强调它的缺陷,比如《八骏图》里八位教授均心灵空虚,行为乖离,精神异常,由于断了传统之根而害了很蹊跷的病。在沈从文看来,他们共通的病是现代文明对自然人性的压抑和扭曲,但沈从文又并非反对文明的现代进程,他只不过是从建设的角度探讨如何保存和发展自然人性及其他生命素质,使之成为现代人的生命要素。另一方面,沈从文对于故园乡土的眷恋又并不能使我们据以判定作家是在亲近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传统文化。事实上,童年时代的沈从文就已开始抵触《诗经》、《论语》、《幼学琼林》一类的教材了,并且形成了自己“一生性格与感情的基础”。此外,湘西特异的地域环境也使这片土地相对较少地受到儒家文化的熏染。沈从文借乡土以寻生命之根的特殊性就在于他力图从一个地区性的少数民族(苗)的观点出发,考察一个较大的文化,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这仍然是在中国文化内部对中国文化所作的批判。怀疑现代化文明却非主张原始性的回归,寻找传统之根又非对正统文化的盲肯,这就是沈从文乡土意识的基本特征。

沈从文的乡土意识具有典型性。一方面,沈从文的乡土情绪源于对我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历史过渡的思考,带有明显的现代中国特色,它有别于西方后工业社会那种彻底的原始主义态度。另一方面,由于传统文化心理的积淀,沈从文的乡土意识又能让我们窥见一些传统的精神基因。作品中某些超然的气息,让人想到道家的生存哲学,作家对生命的苦苦探索,让人联系到屈原的上下求索,作家对自然风情的亲昵描绘,又让人忆及陶渊明的与万物同化。所以传统文化中关于自然与人生的理解依然流淌在沈从文的乡土意识中。沈从文乡土意识中的时化印痕与民族色彩使他能够成为乡土小说作家群中的特立者。

二、人性:生命的内核

既然沈从文要用一支笔去解剖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复杂多方”的生命现象,那他就不能不涉足人性的领域。虽然文学与人性是一道复杂的创作命题,但沈从文依然凭着“乡下人”的任性,热情地去表达自己对人性的理解和追求,重视“人性”为自己生命意识的内核所在。他这样写道:“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在沈从文的创作观念中,人性应当是文学生产的起点和归宿。他说:“人心与人心的沟通和连接,原是依赖文学的。人性的种种纠纷,与人生向上的憧憬,原可依赖文学来诠释启发的”,“一部伟大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对于当前社会黑暗的否认,以及未来光明的向往”。正是出于这样一种对文学使命的理解,沈从文方自称为“人性的治疗者”。

沈从文对人性有自己的理解。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都共通处多、差别处少的共通人性,是这位作家在他的文学世界里不倦探索的主题,同时也正是这一“共通人性”一度给沈从文带来了“抽象人性论”的批判。时展到令天,随着人性探讨的深入发展和人们人性的不断趋于科学与合理化,那种否定人性存在、将人性等同于阶级性的庸俗社会学人性已被摒弃,阶级社会中的人性除了带有阶级性外还存在共同人性的观点已为众多人所接受。相应的,在对沈从文人性探求的评判中,人们已经能够运用永恒性与历史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事实上,认为沈从文的人性表达既包含了特定的社会内容,反映了某种历史生活的真实,又客观地存在抽象化的瑕疵这种评判已成为共识,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科学的解释和辩证评价。

这里我们想谈及的是鲁迅与沈从文两位文学巨匠在人性领域里的不同探索。著名学者金介甫在研究沈从文时指出:鲁迅和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唯一可以比肩的两位巨人。如果说鲁迅的伟大在于他毕生用作品表达了对中国人的恨,那么沈从文的伟大则在于他表达了中国人的爱。尽管这一说法不无商榷之处,但却正确地发现了这两位作家独特性的巨大反差,如同沈从文自视为“人性的治疗者”一样,鲁迅致力于“国民性”的探索,是要“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但他们的思维角度及侧重点明显迥异。鲁迅遵循的是历时性原则,在他看来,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沿着从落后、愚昧的“原始”向进步、文明的“现代”这一进化轨迹演变。这种进化论的生命信念恰如摩尔根所表达的:由于人类是同一起源,因而他们的经历也基本相同。尽管发展不同,但在所有大陆上发展渠道是一样的。人类所有部落和民族都发展成极为相似的进步形态。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的差异在于他们所处的人类文化发展阶段不同。前者被后者取代也是历时性逻辑上的必然。鲁迅着眼于国民性的改建,而不考虑人性的普遍性,原因正在于此。与此相反,沈从文在作品中则灌注着共时原则和共同人性的观照,他更愿意关心的是全人类在经济时代都共有的普遍的人性,即生命的自然本质和原始形态的现代遗存。他曾表达过这一信仰:因为我说到这世界里有所爱。美丽、清洁、智慧以及对全人类幸福的行影,永远是一种德性,也因此使我们永远对它崇拜和倾向。可以说,沈从文对于人性的共同性的关注和鲁迅对于人性的历时性探索互补地形成了现代文学史上对人性问题比较完整的表达。

三、非理性:把握生命的方式

沈从文声明,他要“用一支笔来好好的保留最后一个浪漫派在二十世纪生命取予的形式”。在这位作家的视野里,生命不是一种合逻辑、合理性的客观存在,而是弥漫了无限的抽象性,是一种精神的生命力,在感官上,它是火焰,是闪光。简言之,沈从文明显地流露出他对生命的非理性把握。

沈从文非理性地观照生命,首先表现于他有将生命审美化的明显倾向。我们所谓生命审美化,一方面指作家在非艺术活动中对生命具有审美化意义的体验,另一方面则指作家在艺术生产过程中对于生命审美化的表达。“美在生命”是沈从文对象化的诠释,同时也是对生命的审美化理解。沈从文关于生命与美的这一等价判断即是作家对自己生命审美化倾向的告白。

如同泰戈尔一样,雪泥鸿爪,晨烟暮霭,莫不让沈从文感到一种生命的躁动和柔美。在非艺术活动中,一切生命,于自然的雨露阳光下萌发、生长、跳跃,这一切均使沈从文醉心神往。他可以从昆明寓所园子里那只跳跃于树枝间的小松鼠,“证实生命存在的快乐”。他也会像《绿魇》中的“我”那样,躺在绿色土坡上,从蚕豆发芽,水里的浮游生物,阳光下的瓢虫,感受着生命的意义。《从文自传》这样写道:“蝙蝠的声音,一只黄牛当屠夫把刀进它喉中时叹息的声音,藏在田塍土中大黄喉蛇的鸣声,黑暗中鱼在水里泼剌的微声,全因到耳边时分量不同,我也记得那么清清楚楚。因此回到家里时,夜间我便做出无数希奇古怪的梦。这些梦直到近二十年后的如今,还常常使我在半夜里无法安眠……”

沈从文曾经对周作人的“普遍趣味”表示欣赏:在路旁小小池沼负手闲行,对萤火出神,为小孩子哭闹感到生命悦乐与纠纷。不同的是,沈从文没有“绅士有闲心情”,也不具备“僧侣模样领会世情的人格”,他是怀着一种童心般的惊奇和热情去打量生命的种种。“为什么骡子推磨时得把眼睛遮上?为什么刀待烧红时在盐水里一方能坚硬?为什么雕佛像的会把木头雕成人形,所贴的金那么薄又用什么方法做成?为什么小铜匠在一次铜板上钻那么一个圆眼,刻苑刻画得整整齐齐?”这种童年的疑问与热情作为一种异常珍贵的禀赋一直留存在作家的大脑中,深刻地影响了他在作品中对自然与人生的审美化表达。

沈从文对生命的非理性把握还表现为他创作活动中的宗教色彩。在《从文自传》中他坦言:“我就是个不想明白道理却永远为现象所倾心的人,我看一切,却并不把那个社会价值搀加进去,肯定我的爱憎。我不愿问价钱上的多少来为百物作一个好批评,却愿意考察他在我思想上使我愉快不愉快的分量。”换言之,沈从文不是通过一种固定的思想观念,而是带着宗教奇观接近生活、接近人生的,这样,沈从文的生命意识便或多或少地带上宗教色彩。他谈到:“须用神情去接近美(而‘美’在生命),这种美或由上帝造物之于所产生的一片铜、一片石头、一把钱、一组声音,其物虽少,可以见世界之大,并见世界之全。或即‘造物’最直接最简便那个‘人’。流星闪电刹那即逝,即从此显示一种美丽的圣境,人亦相同。一微笑,一皱眉,无不同样可以显出那神圣境。”从作品中我们亦不难感受到沈从文的宗教气息。据沈从文l957年的回忆,早期在北京,他的两个伟大“师傅”中,其一便是《圣经》,在沈从文早期短篇小说和后期文章中点缀着不少“旧约”、“新约”的语句。《蒙恩的孩子》即是典型的充满着基督爱的作品。此外,道、佛等宗教气息也不时地流溢于沈从文的笔端。总之,宗教倾向使沈从文从事观照生命的非理性的色彩愈益浓郁。

四、悲观:生命的困惑

沈从文是用“悲悯”的目光凝视着生命的长河向不可知的远方蜿蜒流去。他执著不倦地探索生命,因为他信仰生命,但沈从文对生命的追寻与沉思给他带来的不是充满激情的生命断想,却是流溢着悲观情绪的生命迷惑。

沈从文徘徊在乡村与都市之间,是这两个风貌迥异的两级世界酿就了他无可奈何的“悲悯”。沈从文以“乡下人”的目光打量着那些营养不足、睡眠不足、生殖力不足的现代都市人,他感到“永远不能同谈‘子曰’的城市中人爱憎感觉一致”,“对于城市中人于狭窄庸懦的生活里产生的做人善恶观念,不能引起多少兴味。一到城市中来生活,弄得郁闷不像一个‘人’的感情了”。于是这位“乡下人”一边盲失,一边向自己的读者展示“文明人”的生命形态。《有学问的人》中的×××先生及其同类,“教育修正了他们的身份,却并不能克服他们的本能”,不过身份、教育以及名声之累又不能不让他们去防御诱惑的侵袭,所以×××先生那暧昧的野心稍有萌发时,他只好礼貌地制止了放肆,而去嗅另一种新鲜的“酒”了。沈从文从自然性的观点出发去庄严地包装了的生命残疾。如《八骏图》中故事主角达士先生所写的:“这些人虽然富于学识,却不曾享受过什么人生。”教授已不无地捡起一只为红色浴衣的赤足女郎所踏过的蚌壳时的姿态,教授丙想从希腊爱神雕刻照片中那大理石胴体凹下凸出处发现些什么的精神,均让人很不愉快地感受到一种绅士阶级的病态情趣和畸变人生。

不幸的是,当沈从文带着对都市文明的失望感将目光投向故园乡土企图去找寻心灵的抚慰时,现实人生又一次让这位“悲悯”的作家感到忧伤。沅水,湘西人的生命之河,它的流淌已显得有些沉重,湘鄂西并不能因为万山环绕而“天然依附”、“独立存在”于现代文明的时空之外。沈从文感到“一切皆用一种迅速的姿势,在改变,在进步,同时这种进步,也就正消灭到过去一切”。1934年沈从文第一次探视故乡,便感到一种“在变化中的堕落趋势”,而当他于1937年再访故园时,已感到“四年前的一点杞忧,无不陆续成为事实”。于是沈从文这样向读者幽幽地诉说:“地方的好习惯早消减了,民族的热情也下降了,所有女人也悛悛的像大城市里女人,把爱情移到牛羊金银虚名富事上来了,‘爱情’的地位显然已经堕落,美的歌声与美的身体同样被其他物质战胜成为无用的东西了……”

篇5

 

关键词:主体性  道德教育  生命  主体道德教育

进入新世纪.教育越发背负着提高人之生命质量的神圣使命  “学生是教育活动 的主体”这一思想已经在学校教育实践中逐步确立。然而.这一切只存在于一般 的课堂教学 中——学校道德教育仍然把学生 当作接受各种规范教育的客体.当作“无德”或有待着色的白板。虽然有过一些相关改革.但终归只流于形式——学生的主体性一直没有被提升到生命意义的高度  教育的过程虽然是在提倡学生的自由、自主和创造性 .但其实质却依然是在为“培育有用之人”.“培养英雄”等“无我”的目标而努力道德教育课是在宣扬“英雄”“圣人”的故事 .是在传授“爱国经”,然而,故事也好 ,“经文”也好 ,学生只会在看热闹,他们非但无法真正体会“道德”的究竟 .反而学会了“伪饰”或“盲从”。因此,重新审视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内涵、实质和目标 ;探求 主体性与生命 。生命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从而揭示主体道德教育的生命性实质成为研究的必要 本文意在回答以下 的问题 :主体性与生命有什么样的内在关联性?它们对道德教育意味着什么?主体道德教育 的实质和 目标如何定位 ,何以体现?希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再次明晰主体性 、生命化理念对道德教育的深刻意义,使道德教育的开展真正是为了学生.为了让他们真正成为一个人 。引导他们追寻自我选择的有价值人生。

一、主体性 :精神生命的形与质

(一)主体性及其 内在特征 

主体性 .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 的人的自由、自主 、和超越的综合特性。其中,“超越”作为主体性发展的高级要求。是主体性得以凸显的最为重要的因素  其表现为个体能够以理性 自觉的态度批判和反思各种规范、现象和问题,能够对我 ,进而对选择的意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换句话说 ,“超 越”就是寻求 意向、行为的“自我管理 ”和意义 的“自我实现”,就是对人的自然性的不满足、否定和扬弃它是人的一种理性 自觉。是人在适度自由、自主的基础上表现出的“自我与人我”的统一。所以,超越性凸显的关键即在于自觉性 、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施展 。拥有超越性的人不但具有较高的主我意识,不但能够认识到“我是活动的主导者”.而且能将自我看作待为提升的对象.自觉指导自我发展;同时,也将他人看作与自身共生共存的主体和合作的伙伴.而不是被利用的工具 

具备完整意义上的“主体性”.个体才有望在施展充分自由、自主性的同时,将 自己融于社会共 同体中.才有望具备一种终极关怀意识。有自由、自主性的意识 .但缺乏以理智为前提的超越性.个体往往局限于“情感欲望的释放.进而不可避免地招致其思想和行为的盲目和混乱,成为 自身欲望的奴隶.而无法作为真正意义的主体来生活:个体由于 自然条件和内在条件的局限 .他们对自由和自主的单纯追求有时是盲 目的甚至是非理性的尤其对儿童而言,他们早期阶段的未成熟性、非理智性 ,往往决定其对自由、自主的追求是混沌的。在没有理性突显的情况下,他们自由、自主性的施展,一定意义上带有个体化的主观意向。这即是说,绝对化的“自由”和“自主”观念的个体要么不存有“主体性”的观念.要么则将主体性推向“唯我独尊”的局面 :他们对“主体性 ”的意念 .是将“我”作为绝对意义的主体.其对人际关系的理解是“我对你”的关系—— 自身以外的事物包括他人在内.均被当作静态的等待认识和改造的“客体”。可见.尽管“自由性”和“自主性 ”的提倡可以克服现象中“无我”和“异化 ”等“无人”的问题 .但是在没有理性或者其他具有更高自觉性力量引导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人的“自我中心性”.个体呈现“癫狂”的生命形态——作为理性自觉的一种形态.“超越性”应该是主体性的核心要义 .而主体性则是自由 、自主及超越的有机联合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主体性体现为一种善或者美 。其表明.人作为社会共同体的成员.是平等相待 .互尊互重的 否则.那些拥有绝对 自由的人很可能将他人当作实现 自己个人利益的工具这即意味着.一部分人成为活动的“主动体”.而另一部分人则沦为被动 .从而他们的自由受到前者的限制.其进一步发展的 自主性与超越性也就无法成为现实  所以.从社会共同体层面提出人的“主体性”.一定意义上.正是探求人与人的内在和谐 正是由于主体性突显这样一种善或美 .使其自然地与人的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拥有了某种巧妙的通约性 .成为精神生命的核心特征和外在表象。

(二)“主体性”与精神生命的关联性

“什么是生命”在不同的学科或学术背景下均有不同的阐释  随着西方生命哲学的发展以及我国生命化教育理念的大力提倡 .人们如今已将生物学的“生命”概念与西方生命哲学中的“生命”内涵予以融合和提升 .将“生物性”生命拓展为 自然性生命和精神性生命的统一.或者是 自然生命、价值生命和社会生命的统一而就精神性生命 的实质以及它与“主体性”的内在关联性.可从 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 

篇6

关键词:绘画;荷;题材;美

绘画中以“荷”为题材的作品不胜枚举,画家用各种绘画手法来描绘荷花的绰约风姿,展现出一幅幅不朽的“荷”之画卷,它诉诸于画家的思想,寄托着画家的品格,传达着灵动与美感。它在中西方绘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研究“荷”题材之美是在美学意义上对于“荷”文化的思考。

一、“荷”题材的自然美

“荷”以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自然风姿吸引着众多文人与画家的喜爱,三国时的曹植在《芙蓉赋》中曾描绘荷花“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荷”的自然之美“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美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自由创造的,合于人的目的性并显示人的本质力量的,能引起人们喜爱和愉悦的生动形象。”[1]自然美是相对于人而言的。由于人类的出现以及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人与自然界发生了一定的联系,于是自然界中的“荷”才真正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意义,具有了一定的美感。只有画家对于“荷”的审美活动,才使“荷”具有了自然美,它是在绘画过程中产生出来的。“荷”的自然属性是构成“荷”的自然之美的物质基础,它是“人化的自然”。

“自然美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1]荷在不同季节与不同时段,其形态、色彩千变万化,荷本身所散发的自然之美不言而喻,之后通过画家作为题材去描绘与讴歌时,更使自然美上升为了绘画美、艺术美。“因为自然事物的美,不只是在其自然属性,而且在于它的自然属性同人类社会生活的客观联系,它间接地肯定与显示出人类创造生活的能力,因此,具有了审美价值。所以,能为人类所普遍地接受和喜爱,能够普遍地引起人的美感和审美享受,在精神上给人以巨大的鼓舞和感染力量。”[1]自然美侧重于形式之美,它也具有一定的变易性,“荷”的内在生物本质与外在客观世界的变化,阴晴云雨、四季更迭、透视方位都使“荷”的自然美发生一定的变化,鉴于这样的变化在绘画中便出现了晴荷、雨荷、夏荷、残荷等等表现荷的不同自然风貌的绘画作品。但荷的自然美又具有易逝性,由于绘画的介入,使“荷”的风姿、面貌留驻于画面,焕发着熠熠之光。

绘画以二度空间再现了“荷”的自然之美,“对于自然景物在进入艺术作品时应该具有的审美性,中国古代美学的研究主要放在自我确证性这一点上,不过它不是以严格的哲学术语来表达的,但它所强调的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内涵是可以看作对自我确证的强调。”[2]宋代院体画《太液荷风图》呈现出的一派天然之景中,画家以自然之荷为原型,通过对自然之荷的观看与理解,把荷的自然美表现得真实而生动,使审美感受得到了阐发与释放,体现出一定的对自我的确证。在这里,“荷”的自然美是与画家的创作发生了某种联系,而使自然美打上了“人化”的印记。

二、“荷”题材的生命美

“荷”高洁清丽、姿态万千,昭示着生命之美。它以旺盛的生命力与生命力背后所凝结的高尚品格与风骨傲然于世间。画家以“荷”为题材的作品中均取其审美要义,挥笔泼墨、赋彩,投入才思之涌动、挥写之、作画之激越。

“荷”蕴含着物质本体的美感与精神层面的内涵,它昭示着生命之美,体现着形象之外的精神力量与高尚风骨。荷的生命美,是外化于形象的,它体现于以“荷”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中,使作品具有了生命的力量和美感。任何生物都具有着生命,而“荷”题材运用于绘画中,更使生命的曙光照亮了画坛的一角,给人以视觉的美感和艺术的感染。“在对自然生命的揭示中,旺盛的生命力往往更易引起艺术家的注意,也更易引起欣赏者的共鸣。”[2]荷生命的有限性与其延续、循环的无限意味,是画家着力于表现的根本所在。对于枯荷的描绘,并不意味着生命的衰落,而是暗示着新的生命的孕育与萌动。“荷”是生物体征中最具生命特征的个体之一,无数画家以“荷”为题材表现出了最具生命力的“荷”之形象,这也是画家的必然选择。使绘画作品内敛与生动并举,含蓄与美感共生。

“亚里士多德看这自然界现象不是幻影,而是一个个生命的形体。”[3]生命之于荷,是一种自然的存在与消亡的过程,而它所蕴含的生命力量与美感却是永恒存在的,它以其高洁脱俗的情态显示着生命之美。只要有生命的存在,荷便能绽放它不同生命时期的美。

历代在以“荷”为题材的画作中,画家更是赋予了四季之荷以不同的面貌。画家林风眠的《荷塘飞雁》是以“荷”作为题材,画家无不在用“荷”题材的画作借物言志,在通过“荷”生命之美的传达,使自身的审美境界得以升华。“一个艺术品里形式的结构,如点、线之神秘的组织,色彩或音韵之奇妙的协和,与生命情绪的表现交融组合成一个‘境界’”。[3]

“世间花卉,无逾莲者,盖诸花皆借暄风暖日,独莲花得意于水月,其香清凉,虽莲叶无花时,亦自香也。”“荷”作为审美对象,被无数画家热情讴歌,各种情态均被画家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于画面,阐释着“荷”之生命、精神、风骨与神韵。大自然赋予“荷”以生命,又让“荷”题材的绘画传达给观者,通过心灵去相互关照,窥探生命之美的奥秘。观者通过体验“荷”的生命本质,于理智中洞悉生命的光芒。

三、“荷”题材的意蕴美

“所谓‘意蕴’,是指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或意味。”[4]意蕴是“荷”题材在绘画表现的意境中所蕴含的那种美的元素和效果呈现的意味,是意境的创造与生发后的内在意义。“荷”题材的意蕴之美正是体现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悠长的审美特征,它能够开拓画家的丰富想象力,使有限的画面具有无穷的意蕴。“在艺术至境的天国里,每一种艺术至境形态,都是人类最高审美理想的体现,都与人类的某种审美需要相联系,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某一方面的审美需要而存在的。”[5]

“荷”题材的画作,意蕴美透于画外,我们可以从“意蕴”的视角入手去探寻和理解作品的主题,把握画面的形式结构和艺术语言,使内容与形式形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不同的“荷”题材之画作,所呈现出来的绘画语言是丰富多彩的,由于画家用不同的具有个性的笔墨与色彩去处理画面,而使“荷”题材的作品在绘画语言上具有了意蕴美。通过画家对不同的媒介材料的运用,及其审美情感的抒发而使绘画深入人心。“对于意蕴的具体内涵,已经不再局限于具体的自然和社会事物的内容,而是指向自然和人的生命精神。”[6]清山人运用简率的笔法所画的《荷花》,达到了内在意蕴的生发。“意蕴是通过形式表现出来并诉诸人的心灵的。”[6]

荷的风骨与情操使无数画家提笔挥毫,使“荷”之精神呈现于画面,“荷”之意蕴为之体现,这些作品寄托着画家的品格与审美意趣,是画家内在精神气质的反映。而对于观画者来讲,他们又会以自我的目光去审视这些画作,去达到观画后的再认识与再创造,在这样的看与将来的再创造的过程中,使“荷”题材的意蕴美得以转化。

绘画作品的内容是由绘画的题材决定的,“荷”题材的作品在于作者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阐释着它在绘画中的自然之美、生命之美与意蕴之美。

参考文献:

[1]赵连元.审美艺术学[M].北京:首都师大出版社,2002年2

月版,第58、71、75页.

[2]张黔.艺术美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8

月版,第107页.

[3]宗白华.美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

第22页.

[4]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1月

版,第403页.

[5]顾祖钊.艺术至境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版,

第197页.

[5]曾永成.文艺的绿色之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年5月版,第80页.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 生命观教育 内容与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9-0029-02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学生不仅要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生命观,而且更应该懂得珍惜和热爱生命,以及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生命价值的重要性。生命观教育包含:生命的演进、生命的关爱、生命的危险、生命的奇迹、生命的尊严等内容。我校自2009年开展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以来,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关注,通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已形成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但对众多高职院校来说,生命观教育尚在起步摸索阶段。现就开展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 高职院校学生生命观教育不可缺失

高职院校公共课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体育教育、就业与创业指导教育,但公共课教育还应该承担起高职院校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任务,在许多高职院校这一内容往往是缺失的。从而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生命观的缺乏,造成了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出现学生轻生现象,与学校生命观教育的缺失不无关系。我校重视对新生开展生命观教育,加上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学生轻生现象已杜绝。

高职院校开展生命观教育的必要性有:

1.让学生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

人类生命是地球生命的最高级形式,因为人类不仅能够改造世界,还能改造人类本身的意识形态。人的生命具有特殊的存在价值。这种特殊的存在价值表现在:(1)人具有其他生物所没有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功能;(2)人类个体存在具有唯一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2.让学生明白人类的行为具有创造性

认识到人类生命的价值不仅仅是简单的生存,而是去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

3.让学生理解生命本身的超越性价值

人的生命是未定的,其本质具有超越性。纵观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超越的历史。人类既要超越其他生命体,又要超越人类自我,只有不断超越,人类社会才有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4.强调生命意识对行为的指导性作用

人的行为是由意识支配的。人的个体发展,就是要懂得掌握技能和技术是谋取生存和发展的手段。只有热爱生命,懂得生活的人,才会珍惜生命,才会理解生命的超越本性。

二 高职院校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内容

正确选择高职院校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内容,是生命观教育的重要前提。当前高校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相当缺乏。国外的学生生命观教育,主要是对生命的理解、生命的经营、生命的思考。相比之下,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生命观教育任重而道远。

1.生命的个体性和社会性教育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丰富生命、完善生命是整个生命观教育的核心。个体生命的存在是基础,生命的个体性和社会性相结合,才能实现个体生命的价值。充分认识个体生命的重要性,才会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才能在社会中实现生命的价值和体现生命的社会性意义,才能学会有意识地有效地保存自己的生命,学会热爱和珍惜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存在。

2.生命的独特性与整体性教育

每个个体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生命无论从肉体到精神都有不同于其他生命的特殊性。个体生命只有融入社会,才能使个体生命展示出无限的魅力,才能理解生命在展开和实现过程中的精彩。高职院校学生要学会理解人类及个体生命的独特性、整体性,才能懂得尊重和敬畏人类的生命。

3.生命品质教育

高职院校学生怎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生命品质呢?一方面要努力学习,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不断充实生命的内涵;另一方面要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社会中,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生命的价值。

4.生命超越观和价值观教育

高职院校学生只有认识到生命是在不断超越自身的过程中体现其真正的价值,也才能意识到社会对其生命存在的认同。

三 高职院校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途径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生命观,至少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观念

生命观的培养,就是要学生转变思想和观念,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生命的存在价值和超越价值。当前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对话交流法、情感体验法、团体学习法、咨询辅导法、艺术陶冶法和情景教育法等几种。

2.改善社会环境

人类社会,是以人为中心,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的社会;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生命价值是社会的职能。大学生的生命观培养和提升,培养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 社会意识。只有在一个重视生命的社会里,人才能形成科学的生命观。

3.开展生命观的理论与实践教育

篇8

【关键词】后期浪漫派;个人话语;生命体验

20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浪漫派”文学指的是在抗战时期成名的两个作家――徐和无名氏的文学创作。他们的代表作都属于浪漫主义的情爱小说,所以严家炎先生将他们称为“后期浪漫派”,也有学者将其称为“新浪漫派”。无论哪一种称谓,徐和无名氏在40年代文坛上独特的地位都是不言而喻的。他们以相近的创作倾向和审美风格标示着浪漫主义思潮的一种新的走向,即把浪漫主义的情感自由转化为讲述奇情、奇恋,借助奇异的幻想达成精神的自由。后期浪漫派小说始终是以异域情调、传奇色彩、大胆的想象、充沛的感情吸引了普通市民阶层,满足了他们爱好传奇的心理。后期浪漫派承接了早期创造社为代表的浪漫传统,又融进了三十年代新感觉派的某些特征,而且与同时代上海的“海派”作家群又有着血缘关系。如此一来,在广泛的融合与创新中后期浪漫派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特征。

徐和无名氏实在30年代末40年代初逐步形成与流行的主导话语相对立的个人话语,这种意识形态话语理论,是指语言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群体表现形式。在这里,40年达的“后期浪漫派”是属于一个以“个人性”为中心的审美话语系统,而与此相对应的主流话语则是另一个以“历史政治革命”为中心的话语系统,在意识形态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与左翼文学和抗战文学的社会功利视角不同,“后期浪漫派”超越于时代之上,以一种审美的个人的视角来抒发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力图逃避社会、政治、道德对人的生活的约束,为个体的非理性辩护,强调人生存的个体性原则。他们的创作表现为对爱与美的执着追求,对超越于现实之上的哲理思考,对宇宙终极意义的探寻。为此,徐和无名氏的个人话语突出体现在宇宙万物自身、人在宇宙的位置以及人的存在价值问题上。这种个人话语的核心也即人文关怀、审美关怀。

一、徐生命体验下的创作

30年代后期徐积极涉入现代生命哲学领域,着力关注生命存在的境况,并追问生命的超越性意义,呈现出极为强烈的生命体验倾向。他倾向表现心醉神迷的诗性世界,发掘生命深处的神秘体验,以直觉的领悟和原型的追寻把握生命本体的终极奥秘,从而建构了一种独特的体验美学。在徐看来,文学创作不是对生活经验的重现和摹写,而是作家真切而内在的个体生命的体验过程。这一点完全不同于当时30年代左翼文学的主体论,徐淡化了主题的确定性和目的性,突出了个体生命体验的独特性,迥异于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

1936年的《阿剌伯海的女神》是徐创作生涯中的重大转折,预示着他40年代的基本风格,作品以绮丽怪谲见长,着重表现人真实的体验和生命感悟。为徐赢得“文坛鬼才”称号的代表作《鬼恋》继续沿着《阿剌伯海的女神》奇遇、奇恋的方向进行,蓄意营造一个扑朔迷离的“鬼域”,小说中“女鬼”的革命者身份成为点缀,着力表现的是“我”对她那种神秘的生命的一种执着追寻,把一个本该耸人听闻的鬼遇转化成对永恒爱情的追求,稍纵即逝的爱情使得小说笼罩着一种生命体验短暂性与偶然性的忧伤,在生命过程中表达了对人生神秘性的感应。

而在上海“孤岛”时期徐继续描写了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关注着芸芸众生,从爱情中抒发普遍意义的形而上的哲理,最终达到生命哲学的高度。《荒谬的英法海峡》、《吉普赛的诱惑》、《精神病患者的悲歌》这三部小说尽管没有直接表现战争,却都反映出战争时代人类的生命体验。在极富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背后渗透着作者对于生命存在的永恒的思考,作品的思辨色彩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40年代,徐始终关注着那场民族的战争,同时也始终透过战争去发掘生命的独特价值,把握生命的超越性意义,从而大大提升了文学的艺术水平。一方面使中国作家把个体生命体验与民族的生命体验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使他们在关注自身命运的同时也着力发掘人类整体存在的价值与意义。《风萧萧》无疑是徐40年代崭新生命体验的杰出代表,它将个体的生命体验直接置于战争环境之中,通过主人公亲历战争与爱情中的痛苦与欢乐及其在生命重大事件面前的追求与责任,从而揭示出民族精神的内涵。从战争的历史承担、在知识者的生命抉择以及爱情体验中揭示了超越个人乃至民族的永恒思考,它沉淀了具有人类普遍价值的关于战争与爱情的形而上意义,并通过对异族人生的烛照表达了战争时代人类共同的生命感受和精神价值。小说以“我”结识美国军官史蒂芬开篇,以“我”告别曼斐尔太太和海伦结束,这样的安排从侧面说明了异族人物形象的重要性。徐着重表现他们与中国人一道承担苦难、坚守正义的人类精神力度。史蒂芬在战争中奋不顾身、死而后已,海伦单纯高贵的灵魂在战争环境中不懈追求,他们与白苹、梅子等勇敢的中国女子一样寄寓了作者对人类高尚精神品格的赞许。

《风萧萧》中的“我”抱着独身主义的信仰,在白苹、海伦和梅子三个光彩夺目、个性迥异的女子间周旋。徐通过塑造白苹这个人物使得全书带有一种理想主义的色彩,她身上既有的风尘味道,也具有忍辱负重的革命精神,这两者的完美结合使白苹的形象成为苦难和高贵的生命本质的化身。白苹的感情是一种基于人性的感情,即使在战争环境下也未失去人情之美,在牺牲的同时也完成了自己的生命追求。白苹的爱是一种超越性的爱,是爱和美的基础,给战争年代带来了一丝温情。徐始终认为生命的完美不在获得而在奉献,《精神病患者的悲歌》中的海兰和白苹因自我爱的奉献而使他人受益,同时也在无限的宇宙永恒的上帝那里实现了生命的完美与永生。这种人性美是拯救沉沦世界的力量源泉,从而使人类超越尘世的浊音。

《风萧萧》并不局限于多角爱情纠葛的抒写,而是通过浮士德式的哲学家永恒地向往着生命的终极目标,向往着融入历史洪流去亲历,去奉献,去承当。他从战争与爱情中发现个人、民族乃至全人类生命存在的乐趣和庄严。《风萧萧》从惊心动魄的间谍角斗中升华出对爱情、人性以及生命超越性意义的深刻哲思,因而具有了明显的玄学特征。从战争经验突入到人的精神世界,通过对史蒂芬和海伦等异族人生的描写强化了战争时代人类共同的生命感受,那种勇敢地承担苦难、坚守正义与理想无疑具有人类整体性的精神力度。

二、无名氏的个体生命追寻

《北极风情画》和《塔里的女人》使无名氏一举成名,标志着他创作的一大转变。他开始与主流文学疏离,专注于表现爱和美,追寻人生形而上的终极意义和价值。虽然这种爱与美的传达是在现实的背景之下展开的,但作家开始摆脱时代的重负,淡化社会道德色彩而凸现浪漫的感性色彩,着力描绘一幅浪漫主义爱情图画。无名氏开始重新思考个人的价值与文学的审美意义,关注人的独特生存感受和体验。《北极风情画》和《塔里的女人》更多地融入了作者自身的生命体验,也表现出了更多的人性的内容。在无名氏的幻想世界中,有着对人生最高的美的欢乐追寻的激情,展现的是一种超现实的精神价值的实现,一种对于人生真意的追问。

《北极风情画》中的男主人公林是一位韩国人,亡国之后流浪到了中国,参加了抗日义勇军,与日军作战,但节节失利而流亡苏联。在初识奥蕾莉娅时,无不是一种轻浮游戏的动机,无非是想驱走在异国他乡的寂寞。但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对渺茫的未来的悲观使林开始关注当下的生存,考虑个人的幸福和快乐。这样的态度就带上了及时行乐的色彩,这场爱情也就偏离了纯真爱情的轨道。待小说处让一切的功利的因素消褪,让爱情之光超越世俗甚至生命来达到极致。两位主人公只能面对命运的召唤,成为爱的牺牲品。

《塔里的女人》主要表现的是唯美主义的爱情之梦及其在现实中的坠落,主人公是一个动荡时代里的唯美主义者。罗圣提以一种唯美主义的态度来看待人生,他认为生命里的欢笑与快乐,就是每一刹那的沉醉。他倾心于生命中的那种短暂的快意,一种当下状态。而女主人公黎薇则是这种唯美恋爱观的牺牲品,她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爱情之中,表现的勇敢而热烈。而罗圣提作为一个有家室的人愿意接受这种爱,却不敢承担这种爱所带来的风险和责任。爱和美与道德发生冲突之时,他还是选择了后者,因而造成了两人的悲剧结局。

无名氏并没有一边倒地认同爱情至上的态度,而是深刻感受到了爱与美和道德准则之间的矛盾冲突,两者都是值得肯定的,正是在这种真切的体验之中,无名氏表达了他的生命意识。虽然他让笔下的主人公在理想破灭的情况下选择了死亡和对生命的放弃,但这不是对生命本身的否定,而是对冷酷鄙陋命运的蔑视。

无论是《北极风情画》还是《塔里的女人》,在生命激情飞扬的同时还有一种浓厚的悲凉气氛,对个体生命赞美的中还有着为幸福稍纵即逝的遗憾哀婉。在无名氏这两部早期浪漫主义作品中,传达了他对个体自身状况的反思,超越灵魂的追寻和对生命激情的肯定,向着最高的美进行探索。

无名氏的创作是凸显生命意识的浪漫主义文学在40年代的一个发展,在他早期创作中对生命执着追求的激情赞美中还流露出浓厚的对个体生命存在的哀矜和怜悯,从而使作品带上了现代性的色彩。而后期的《无名书》立足时代又超出时代之外,表现主人公印蒂探寻宇宙本体、人生真谛的曲折心路历程,体现了无名氏对现代人类社会的人文主义关怀。

三、结语

徐和无名氏小说的意义,主要在于它使在极端环境下被时代话语所吞没的个人话语再一次浮出海面,他们关注的是宇宙万物自身存在的问题,人生存的终极意义问题。而这正是与当时主流文学所不同之处,后期浪漫派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超现实超功利的倾向,一种审美的人文关怀,而这种关怀又通过壮丽浪漫的故事表现出来,具有唯美主义的浪漫气质,富有幻想性、主观性和个人性。正是由于“后期浪漫派”这种直入个体内在世界探寻生命的本体意义,使得作品达到了一种形而上的层面,带有着强烈哲学思辨的色彩以及几许现代主义的色调。

在40年代文坛上,“后期浪漫派”的地位不容动摇,他们坚持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基础之上的个人性写作原则,创作出了一种不同于“五四”浪漫主义的、具有新的人文关怀的浪漫主义文学,并且站在个体的视角上对时代给予特殊的关注,从而寻找人的生存价值的真谛,着眼于现代文化危机。

【参考文献】

[1]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2]郭志刚.中国现代文学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发.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流派论纲[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4]耿传明.轻逸与沉重之间―“现代性”问题视野中的“新浪漫派”文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篇9

(一)审美主体与自然、社会、人生的高度融合动画原本是无生命的幻象,动画家将自己对生命、人生、社会、自然的感悟、理解、思考,倾注在动画之中,使无生命的图画仿佛有了思想,有了情感,实际上是动画家自己的生命律动通过动画形象显现出来,才唤起了观众的共鸣。动画家的生命律动体现在与自然、社会、人生的高度融合之中,体现在理性与情感的有机统一之中。

1·动画家对大自然的生命体验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法国哲人卢梭说:大自然就是艺术家……她永远不会打消孩子们的梦。这些梦想正是动画艺术的胚胎,它一旦成熟将在人们面前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大自然的雄伟、大自然的温柔、大自然的慈爱……动画家在动画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象是自身对于大自然的生命感受、生命体验、生命净化的艺术再现。它吸引观众对美好的大自然产生向往、依恋和探求,于是更加热爱大自然。海底世界的奇妙(《海底总动员》);江河之壮阔、峰峦之秀美(《山水情》);淳朴的田园风光给孩子们带来的童趣(《龙猫》)等等,让动画家与观众通过动画中的大自然景色达到了心灵的沟通、生命的融合。

2·动画家对社会的责任和使命

社会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等)和精神需要(包括劳动创造、文化教育、审美享受、休闲娱乐等),人们也以自己的劳动创造回报社会、奉献社会。动画家对社会的回报和奉献就体现在他对社会的责任和使命之中。也就是说,动画家要用自己的生命去感悟和体察人类社会的脉搏使之与自己的生命律动合拍,然后,将社会现实的情状通过主观的想象改造和变形投射到动画的虚幻世界里,让观众感到似真非真,亦真亦幻的心灵震撼,从而使动画家的生命律动与观众的生命律动在梦幻的潜意识中达到了融合,激发起生命的活力。动画世界主要是孩子们的世界,从这个角度说,动画家以自己童真般的生命动力为孩子们创造着真、善、美的美好世界,完成着培育未来的社会使命。

3·动画家对人生的向导作用

人生的价值目标是一个人行为活动的最终目的,它贯穿在个人一生的全部社会生活过程中,成为一个人全部思想活动和行为过程的内在动力。因此,动画家创造的为理想而奋斗的动画形象正是为青少年树立了人生的目标和为之奋斗的典范形象。这正是《灌篮高手》、《梦幻街少女》等动画片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

(二)审美主体的生命理性与动画情感的融会统一艺术情感是追求自由的情感,人们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获得自由;克服人性弱点也获得自由,因而艺术情感是包含着社会历史内容的情感,是人类普遍存在的情感通过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表达出来的。这种艺术情感是与理性、思想融为一体的。动画艺术的审美价值正体现在理性与情感的结合与统一之中,动画家的生命律动也表现在这两者的统一之中。这里的理性,包括科学理性、教育理性和道德理性。这里的情感称之为动画情感(冒昧制造这一概念,意在强调动画是艺术,就必须赋予艺术情感)包括两层含义,其一,动画家必须将自己的艺术情感倾注在动画创作之中;其二,动画作品中的每个动画形象不论是人,还是动物、植物、物品、事物、现象,甚至是妖魔鬼怪也都应该赋予它们符合各自心理、性格和情境的情感,实际上是动画家爱与憎、喜与怒、哀与乐等不同情感的外化。理性与情感之间并没有无法超越的鸿沟,高度的理性必然激发强烈的情感;激越的情感也积淀为理性的思考。

1·科学理性与动画情感的统一

科学是人类系统地反映世界、把握世界的基本形式,是揭示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其本质的方式。动画家只有掌握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科学方法才能以高度的理性认识宇宙、自然、人类、生命、社会等方面的规律和本质,也才能在有关科学题材的动画创作中准确地反映出来。但是,仅止于此,并没有达到艺术的层面,充其量不过是科普教材而已。现在有些科幻片、环保片不感动人,不受欢迎,主要原因就是缺少艺术情感。因此,动画家必须用激情点燃理性,进行大胆地想象,预测宇宙的未来、人类的命运……创造出艺术化的科学寓言式的动画片。《风之谷》、《幽灵公主》等正是宫崎骏的科学理性与艺术情感高度统一的产物,使观众在感情共鸣中获得了科学的启迪。

2·道德理性与动画情感的统一

道德以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来评价人们的各种言行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德也通过教育和社会舆论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和传统,规范着人的行为方向。动画家正是以高尚的道德理性清醒地判断各种各样人、事、物的真假、好坏、善恶、美丑,从而产生爱憎分明的强烈情感,并将这种情感外化、物态化到动画作品中去感染观赏者,使原本带有某种利害关系和实用价值的生活情感加以升华和净化,使之超越功利目的,而达到审美情感的境界。《钟楼怪人》所表达的崇高的道德情感深深打动了各国观众。

3·教育理性与动画情感的统一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必要手段,教育对促进人的发展、提高民族素质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动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承担着重要的教育功能。动画家从教育理性的高度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出于对孩子们的深爱,对国家、民族未来的深爱,将这种理性与情感融汇到艺术想象中去,创造出美妙的动画形象,让孩子们在喜爱和欢乐中得到心灵的陶冶、净化和提升。有些动画片把成人的说教通过动物等动画形象说出来,完全失去了动画艺术的美感,令人感到厌倦。美国的《芝麻街》之所以受到全世界孩子们的普遍喜爱,就是因为教育理性与动画情感巧妙结合在一起,让孩子们在享受着审美的乐趣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了教益。

二、动画作品的审美魅力

(一)动画艺术的审美张力

所谓审美张力,即是艺术品本身具有的内在审美价值在审美过程中被欣赏主体感受、体验、发掘、思考而不断呈现、扩张、发散出来的艺术魅力。

动画艺术的审美张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陌生化的动画意象与人们惯常思维的巨大反差所形成的审美张力

在动画银幕或屏幕上出现的人物、动物、植物以及各种事物、环境、气氛……,其造型、形态、动作、运动、色彩、声音以及情节、故事等一切视听影像都是观众在现实生活中未曾见过的、令人惊奇的、完全陌生的,因而,一下子引起观众的注意,并唤起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的极大兴趣。

本来,人们对老鼠、鸭子之类动物非常熟悉,然而,米老鼠、唐老鸭之类的动画形象却给人无穷乐趣而惹人喜爱。人们看过中国和外国很多精彩各异的哈姆雷特的舞台形象、银幕形象和荧屏形象,对他们各有所长的表演感动不已,但决不会想到“狮子王”这样的动画形象也会如此令人震惊赞叹。即使像《梦幻街少女》之类的写实类动画作品,尽管其中的人物是画出来的形象,但也不是摹写生活真实的画法,如素描、油画等,而是以夸张、变形的漫画塑造出的动画形象让人感到陌生。至于动画中的天堂仙界、海底龙宫,各种神魔鬼怪征战厮杀的离奇故事,更是现实生活中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一般人恐怕连想也想不到。动画艺术正是要创造这样完全陌生的世界,与人们司空见惯的现实世界形成强烈对比,观众在两相对比中感觉两者差别愈大随之产生的惊奇感就愈大,审美欲望就愈强,从中获得的兴奋和也愈多,这正是动画艺术的审美张力之所在。

第二,动画艺术创造出超常性审美的形态所构成的审美张力

1·优美感。优美的结构形态特征主要表现为和谐,这种和谐,是人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在配比上的协调。也就是说,构成优美的审美对象在配合比例上非常恰当,既能满足自由驰骋的想象力,又能满足严格按照心理内在尺度标准衡量的理解力,使两者达到统一,给人以轻松、雅致而又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这种优美感既表现在动画片的剧作结构、形象设计和影像表现中,同时体现在影片的整体风格上。如《风中奇缘》在自然崇拜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中不忘抒写印第安少女与英国青年的浪漫绮丽的恋爱故事;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是受我国近现代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的名画《蛙声十里出山泉》、《虾》、《荷花蜻蜓图》的触发创作的。

2·崇高感。崇高,相当于我国古代美学中的阳刚之美。实际上,崇高体现了想象力和理解力在力量上的协调。就是说,想象力在审美空间上得到自由发展,显示出一股压倒一切的气势,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随之,理解力也将“内在尺度”提到新的高度与想象出的审美对象紧密吻合,造成格外壮观的协调,表现出粗犷、壮阔、恢宏、激荡、刚健等审美特征,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例如象《埃及王子》、《风之谷》等动画片就是以生命的忧患意识表现主人公向悲剧厄运展开决战的勇气和意志,在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中虽然充满了焦虑和恐惧,但仍散发着浓重的崇高气概,最终仍是代表真善美的一方取得了胜利。显而易见,动画艺术在展现崇高的审美形态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3·悲剧感。动画的虚幻和变形本性似乎不宜于创造严格意义上的悲剧,但是营造悲剧氛围,渲染悲剧色彩还是不乏其作的。《钟楼怪人》将原著《巴黎圣母院》宣扬真善美的主题更深化为人性的挣扎与反抗,在激烈的性格冲突中隐隐透露着悲剧感。《狮子王》更把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雷特》中的人物性格悲剧做了淋漓尽致的角色置换。

4·喜剧感。喜剧感的突出特点是轻松愉快的笑,这种笑包含着同情感、智慧感和新奇感。喜剧作为一个审美形态,包含了多种因素,有滑稽、机智、幽默、诙谐、夸张、误会等,因此,喜剧的笑也不是单一的,而是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笑,如嘲笑、理智的笑(机智)、轻松的笑(幽默)、同情的笑(反讽)。因此,“喜剧情感是一种强烈的生命感”,“它是紧张迅速、夸张的、生命力的显现形成一个爆发点,引起欢乐和笑声。”大多数的动画片都是在轻松愉快的喜剧氛围中展开想象和故事。例如《小鸡快跑》、《玩具总动员》等,让人们在体验主人公惊险刺激的经历同时开怀大笑。

(二)神话元素的审美潜质

很多动画作品都以不同形态渗透着或多或少的神话元素,显现出一种特有的精神力量,神秘而崇高。神话,指“一个想象的故事”,其特质是“一个神秘的故事”。神话产生的思想基础是万物有灵观念。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象人类一样有思想、有心理活动、有感情,各种自然现象背后似乎存在一种超自然的伟大力量主宰着一切,这就是“神”。于是,原始人类按照自身的形象构想出各式各样的神,并且认为是神的各种行为造成了各种自然现象。同时,人们还将一切有生命的事物(如动物、植物)、无生命的事物(如风、雨、山川、星体等)乃至抽象的概念(如邪恶、贫穷、善良、友爱等)都加以人格化,都看成是有生命、有意识、有感情,并且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和意志行动的“人”,正是在这种原始思维的促使下产生了神话。

神话并不是原始人类的一种有意识的文艺创作,而是他们对自然界和社会本身所作的自以为真实可信的描述和解释。但我们现代人却从中看到了原始祖先是如何不屈不挠地与强大的自然力进行英勇斗争,是如何对未来世界充满了希望和美好的憧憬。正是这种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唤起人们产生许许多多美丽的幻想,从而对社会发展具有一股强大的推动和鼓舞力量。《大闹天宫》中孙悟空不畏、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成为历久不衰的经典。神话充满了超现实的荒诞色彩和超自然的神秘性质,所以现代人可以从中汲取一些现代文明里所缺乏的精神营养。

(三)童话化的审美情趣

篇10

Abstract: This paper, taking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education and students in colleges as the entry point, analyzes the urgency of life education,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at 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is the main carrier of life education in colleges currently, and makes several recommendations on how to promote life education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推进;高校生命教育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arrier; advance; life education in colleges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2-0291-02

1高校生命教育的紧迫性

1.1 从大学生自身状况而言,高校生命教育迫在眉睫

1.1.1 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近年来,高校自杀及杀人等暴力事件的频繁发生,已向人们敲响了警钟:高校学生生命意识淡薄问题已发展到很严重的程度。从清华大学的刘海洋泼熊事件到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杀人事件到中国政法大学的弑师事件,从残害动物到残害同窗到残害师长。这一个个血淋淋的事实向我们证明了一点:高校生命意识教育丞待加强。生命意识教育旨在通过教育引导学生理性审视生命的珍贵,亲情友情的美好,让人们学会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热爱生命。同时提高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培养学生的生命情感,引导学生关注弱势群体。

1.1.2 大学生生命知识欠缺很多大学生对生命的基本理论知识知之甚少,不懂得生命形态的知识,不懂得生命的生理结构以及生活习性等,不懂得保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知识,耳边听到的只是泛泛的抽象的理论和空洞的说教。从实际情况来说,学生因为缺乏性知识,进而影响了他们的人格健康和心理健康,很多大学生不懂得正确的自救或是他救。曾经出现过西安某高校学生在5.12大地震期间因恐惧地震而冒险跳楼自救以致身亡。所以,加强生命理论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理论的知识,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冷静面对处理一些突发的安全威胁,正确进行自我防卫,这理所当然要成为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生命教育中起着重要的基石作用。

1.1.3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偏离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已经不那么清晰,而且越来越多的表现出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倾向,如对待课程学习重专业科课轻基础课,对待就业注重物质享受而忽视精神追求。面对这样的问题,生命价值的教育迫在眉睫。生命价值的教育就是在生命的基础上谈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生命价值的教育中,我们要认识到价值冲突的社会意义,科学地对待现实客观存在的多元价值观念,并把这些价值观念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从而确立主体的价值评判标准,促进个体认同和理解社会、认可他人,从而培养和树立自己的价值标准。

1.2 从教育的现状而言,高校生命教育丞待加强

1.2.1 生命是教育的原点,但我们的教育往往忽视这一原点从教育与生命的关系看,教育是生命的教育,以生命为起点,以生命为载体,以生命为终极目标。同时,任何生命的发展都无法脱离教育,都受制于教育。所以,教育与生命密切相关。我们的教育不能重蹈轻视生命,无视生命及其价值的覆辙。我们只有真正做好教育为生命服务,生命受益于教育,把教育和生命真正结合起来,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体现教育的价值,更好的实现生命价值。

1.2.2 现实的高等教育轻视甚至忽视生命教育众所周知,高等教育以丰富的专业性闻名,加之高校就业压力的增加,众多高校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非常重视,而忽视学生的生命教育。我们教育学生高尚,诚信,进取,但却忽视了教育最基本层面的内容,忽视了对他们生命知识的传播,生命情感的培养和生命意识的加强,于是出现了众多学生重名轻命,无谓扩大挫折的后果,轻生、暴力等成为大学生中常见的字眼。殊不知“生命教育不是一项教育内容,也不是一种教育模式;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是教育的一种存在形态”。[1]

2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生命教育的主要课程载体

2.1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更好的把握生命,实现生命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大学生,让大学生在社会思潮发展的多元化的潮流下保持清醒的头脑。

2.2 目前在我国高校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尚不可能生命教育最早于1968年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明确提出并倡导践行。最早进入中国是在1996年前后,主要因为台湾地区校园一再发生暴力与自戕事件,引起台湾当局教育部门的重视并开始在学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而在大陆,生命教育也是最近几年才铺展开来,但依然没有收到足够的重视,发展较为缓慢。查阅中国大陆生命教育的发展成果会发现,我国目前生命教育研究成果可操作性差,大多还是停留在对轻视漠视生命的惋惜,对现行教育体制的抨击和对生命教育的呼吁上。而且,对于生命教育目前在国内尚无统一界定,更没有比较权威且可行性强的高校生命教育教材。所以,目前在我国高校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尚不可能。

2.3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生命教育最合适的课程载体从中国的传统文化看,生命哲学思想主要植根于中华民族悠久的道德文化传统之中。如孔子曾明确的指出:“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圣治章》。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也成为儒家学说的基本思想。而佛教的生命观则是通过强调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修行,把顿悟成佛作为人生命的最终目的,以达到让人放下生命之外的一切物欲,把有限的生命融入无限的超脱之中去。道家的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生命哲理即贵己重生,轻物重生。的生命价值观则是建立在其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之下,是面向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观,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为基础的。所以,从生命哲学的思想载体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责无旁贷的成为高校生命教育的主要课程载体。当然,高校的其他课程也同样负有生命教育的责任。

3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推进高校生命教育的几点思考

3.1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应该多样化20世纪末,叶澜教授提出了“让课堂焕发出生命力”的命题,指出“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才有真正的活力”。[2]从生命教育的视域看,单调枯燥的理论说教远远不能达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在国外的生命教育实践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如美国的一些学生曾要求学生在进行人生规划与教育时,给自己写"墓志铭",让学生真正感知死亡以至于不虚度人生。生命教育开展的比较成功的台湾晓明女中则以引导学生探讨自杀、堕胎、死刑等问题,从而达到理顺学生生命观的目的。海口景山学校曾组织学生参观殡仪馆,后以生命教育为主题开展主题班级活动等等。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注意利用校内外的生命教育资源,多开展实践性教育,如组织学生参观监狱,参观贫困地区人口的生活并鼓励援助,开展有关的辩论,请相关人士进行现身说法,对一些专业问题聘请校外专业人士开展讲座等。通过这些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信服力,也真正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有效地推进高校生命教育。

3.2 加强“生命美育”教育所谓“生命美育”主要是强调在美育中凸显人的生存方式、生活形态和生命质量的内涵,由此培养青少年认识生命之美的觉悟,追求生命之美的理念和创造生命之美的能力。[3]众所周知,审美素质在当今社会已成为学生的重要素质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但受社会思潮多元化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审美素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重视形象美而轻视心灵美,对新奇事物盲目跟风,苛求完美等。这正是生命美育所期待解决的问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树立正确的美丑意识,用先进人物的事迹影响感召学生,适当开展美育系列讲座,动员全体学生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总之,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追求生命之美。

3.3 渗透生命基本知识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适当渗透生命基本知识教育。要让学生认识到21世纪的今天,世界生态环境已被严重破坏,人类也因此正在遭受生态环境的报复。因此,关注生态,关注生命已成为每个社会人的责任,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生命的基本知识,如克隆人、人工受精、生命权的至高无上性等等。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往往进行了太多的生命价值教育,而忽略了生命知识的教育。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成为人生价值及爱国主义等课堂教学中最鲜活的事例,但却很少有思政教师向学生介绍地震及避震的相关知识,难道大学生以跳楼的方式在地震中自救以致死亡的教训还不足以唤起教育者对生命教育的重视吗?很多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而忽视教育学生如何在恋爱中自我保护,如何看待“性”及因“性”而产生的困惑等。所以,从生命教育的视域看,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不能忽视生命的物质实体而去建造所谓的空中楼阁。

3.4 加强孝道教育所谓孝道就是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赡养、关爱、送终等。[4]孝道是中华民族育己育人的主旋律。几千年延续至今,其包含有深刻的生命教育思想。我们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高标准,以至于忽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基本层面的东西。从总体来看,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孝道教育不是不涉及就是一带而过,真正占到应有比例的不多。加强孝道教育,通过让学生感悟生命的来之不易,感受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从而把孝心变为孝行。也就是说引导学生尊敬父母,关心父母,体谅父母。进一步来说,就是珍惜父母给自己提供的学习机会,认真学习,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在大学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勤俭节约,不搞攀比,不搞浪费,在步入工作岗位以后,认真工作,报效社会。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孝道教育,不仅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同样是高校生命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晓虹.生命教育论纲[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12).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江苏教育,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