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的治理范文
时间:2023-10-08 17:42: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的治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环境检测和监管有待加强
据了解,城市污染物项目众多,各个种类的污染物监管方式也五花八门,然而中国现在的相关监管水平还难以达到高标准,监管方式单一,缺乏和忽视对部分污染物的及时高效的监管处置。
1.2监管信息不精确
目前中国的监测方式还处于较低阶段,多领域的手段和技能尚不成熟,导致得到的相关数据不精确,因此所得结果不具有可信力,难以作为城市治理的基础数据。
1.3部分检测技术还待提升
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的主要技术包括:一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环境监测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促进了环境各项工作效率与准确性的提升。工作人员只需向基站相应的工作指令,基站会将相应的数据信息传回到控制中心。此外,控制中心人员也可以直接访问基站的数据库,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这两种方式都节约了信息数据获取的效率,精简了不必要的工作流程,提高了环境监测与治理的工作效率。二是物理、化学技术。物理科学技术、高分子化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物理化学技术在环境监测与治理中得以有效应用,促进了环境工作技术的提升。其中应用效果最好的物理化学技术为DOAS技术,这项技术主要应用在空气环境监测中。利用这项技术可有效检测出空气中各项气体的浓度,通过对比空气质量标准判断当前空气质量与空气污染程度,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此外,物理化学技术中的动态模压法检测技术常被用于水体质量检测中,利用这项技术对相应水体的表层进行检测,以此分析该部分水体的污染状况。三是生物技术。环境技术人员将生物领域的细胞学、微生物学与生物学等内容与环境工程、计算机、化学等综合一起,有效的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与治理中。主要的生物技术为PCR技术与生物大分子标记技术:PCR技术与其它应用技术相比,具备良好的准确性、快速性与简便性,有效地提升了环境监测的准确性与工作效率。生物大分子标记技术利于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引出相应的环境问题。因此,这项技术可对环境的问题进行明确警示,环境人员则根据生态相关性对其进行有效预防与治理,降低问题发生的几率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生物大分子技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虽然目前这些技术有一定的优势,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环境监测中需要进一步创新与应用。
2在测量环境参数中,改变评测结果的可能
2.1物样品质的作用
物样品质高低影响环境评测的数据。各异的物样容器甚至不一样的运输、保存流程都会改变物样的品质。此外,需要布置采集点,且采样方式对应特定环境,即使其它因素相同,环境要素的异样也会影响布置方式。
2.2联系的物件如科学仪器也会改变监测结果
监测信息一般需要昂贵的高级设备对物样作专业比对。监测仪器是用于观察整体环境影响因子而准备的设备,它以相关因数的因子数作标准,判定出环境优劣和变化方向。
3当前环境监测与治理中的主要应用技术
3.1环境监测与治理中的信息技术
就当前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总体发展情况来看,应用到的主要信息技术有PLC技术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环境监测与治理的安全性与准确性,极大程度上促进了环境工作质量与水平的提升。其中PLC技术的耐热性、防尘性及抗震性等性能极好,适合应用于条件较为恶劣的监测环境中,有效降低了环境监测人员工作的困难程度,并提升了工作的安全性。PLC技术可以应用在水环境监测如水质、水位、水速,及对降水情况远距离监控,这对有关部门积极制定旱、涝灾害的处理措施具有重要作用。要加强环境监测与治理中的信息技术提升,需要建设水、固、气各领域形成全面的监控网。这同时侧面反映了环境监测行业的规模是巨大的。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监测行业“十二五”增速19%,预计“十三五”复合增速16%。按照16%的增速估计,2019年市场空间超过400亿元。
3.2环境监测与治理中的3S技术
3S技术即将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三项技术整合应用到环境监测与治理工作中,对相应的环境进行高精度、高效率的监测工作。3S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与精准度,也利于促进工作的整体性与连续性。这是因为使用该技术不仅可以对环境指标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测量,还会利用3S技术综合系统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与评价,通过调用相应的模型进行有效对比,从而得出较为精准的环境质量分析报告。如将3S技术应用到水环境监测中,可有效得出水生生态环境现状、水资源质量及水域变化等情况的分析报告。这对工作人员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提高环境治理综合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3.3全面完善环境法规和治理规范
环保部门应加大环境审计的力度,完善相关的环境检测和治理规范,监测是方式,改变是目标。有关部门需要按照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保要求程度等扩充法规规范,确保当环境监测查出污染物的排放超标违规时,即以相关法律举措依法处置污染源头。全面完善环境法规和治理规范要结合环境监测数据来进行。生态环境部对环境监测数据提了三字要求——“真”“准”“全”,即真实、准确、全面。在顶层设计层面,新环保法及两高关于环境犯罪的司法解释中对“篡改、伪造监测数据”作出了明确规定,轻则惩处,重可入刑。地方政府如出现干预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的情况,将被“留痕记录”。更为值得注意的是,环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其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采样与分析人员、审核与授权签字人分别对原始监测数据、监测报告的真实性终身负责。近几年来,环境监测相关标准频繁落地,如2018年出台了大气PM2.5网格化监测系列的点位布设、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系统质保质控与运行、系统安装和验收技术指南;污染源源强核算系列的钢铁、水泥、制浆造纸等技术指南;土壤和沉积物11种元素的测定碱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
篇2
环境监测是一项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技术服务行为,其实质在“评价”,宗旨在“服务”。环境监测指的是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都有影响和生存的环境进行质量的监视和测评,主要工作就是通过对环境质量的某些主要代表因素进行实时监控,通过这些数据对环境质量进行分析和监控,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就是对环境质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及时、准确、全面的反映,对其他的环境规划等决策部门提供详细的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二、环境监测的意义
环境监测对于环境的科学管理和执法监督来说是一项基础性工程,主要是对环境质量的现状以及环境变化趋势进行数据的检测和判断,从而了解当前环境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对症下药进行解决,环境监测能够做到的是通过对环境的实时监控能够充分了解环境污染问题中主要的污染物分类和具体分布区域,根据详细科学的数据分析明确污染源和污染途径,并且能够对有可能发生的污染进行科学的预测,环境的监测能够为环境的管理提供数据,为环境的执法监督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仲裁,不仅能够解决已经存在的环境问题还能够提前解决潜在的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从而防治结合改善环境条件,保证生态平衡,促进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科学管理环境的基础就是环境监测,环境监测也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要求,环境监测是为环境管理和经济建设服务的一门工程,对环境保护部门来说能够及时提供环境质量信息和变化趋势,环境监测在环境污染事故和污染纠纷中的主要数据依据,在污染的防治中,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也需要环境监测的技术支持,通过环境监测可以确定环境是否受污染、污染危害程度、受何种污染物污染等,这就为正确处理环境污染事故和污染纠纷提供技术依据。
三、环境监测的内容
在环境监测中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其中首先是对环境总体各项要素的实时监控,根据要素变化对环境质量做到了解和预测;第二是政府部门在执行各项法律法规或者有关环境的政策时,环境监测能够及时提供详细数据和资料;第三是有关单位的排放污染物具体数据和情况能够通过环境的监测进行有效监督;最后环境监测的技术研究对于促进环境监测的有效发展和环境质量的保障尤为重要,《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明确规定进行环境质量方面的监测,系统掌握和提供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环境监测的具体实施需要首先对监测站点和网络进行设立,监测站点和网络的设立不是随机的,而是根据规定和规范的要求进行科学的选择,设立检测站点之后要对地区的环境要素进行监测,常见的包括连续的监测和定期的监测,具体的采用要根据具体地区进行不同的实施方式,各地根据污染源的具体监测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综合得出全国性、地区性的环境质量变化和变化趋势的预测,为环境的质量改善和防治提供数据基础和资料基础。在环境监测中还需要注意的是环境监测的调查数据要进行合理的保存,以便后续工作的及时查找,建立详细的污染档案,尤其是污染源的监测要进行现场监测的形式,对于重点排污单位进行进行检查和验收,定期监测污染指数,并且在环境的监测和保护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对污染事故和污染纠纷进行监测,为追究污染者的法律责任以及解决污染纠纷提供技术依据。进行环境科研和服务方面的监测,发展环境监测技术,为社会多做贡献。开展以科研为主要目的的监测,为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开展研究工作;为社会服务而进行的监测工作等。
1、物理指标的测定
包括噪声、振动、电磁波、热能、放射性等水平的监测。
2、化学指标的测定
包括各种化学物质在空气、水体、土壤和生物体内水平的监测。
3、生态系统的监测
主要监测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系统的变化,研究污染物从污染源具体排出之后的变化趋势和未来发展,以及对人体和其他生物体的影响和危害程度等。主要是对在不同功能区内的水、气等环境要素,进行长期的定点、定期监测,对环境污染的情况充分了解,通过治理结果的评价对环境质量进行科学的判断。环境监测还可按照污染物存在的空间分为大气监测、水质监测和土壤监测等。对环境中的各项要素要通过环境监测机构进行实时监测,对环境质量情况具体掌握,提高环境监测和环境质量的有关数据报告,从而对污染源进行管理上的控制和监督。
4、氮氧化物
以氮氧化物为例:氮氧化物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监视和测定大气中氮氧化物含量的过程。是气态污染物监测的主要项目之—。存在于大气中的氮氧化物(NOx)有多种如—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氧化二氮(N2O)、三氧化二氮(N2O3)、五氧化二氮(N2O5)等。污染大气环境的氮氧化物主要是NO和NO2。NOx主要来源于燃料中含氮有机物的燃烧和高温燃烧过程中空气中的氮和氧化合而成,燃烧过程所产生的NO。主要以NO形式排入大气中,进入大气后,部分被氧或臭氧氧化成NO2。目前实验室较理想的检测空气中氮氧化物含量的方法是: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它操作简便,干扰少,灵敏度较高,精度和准确度较高。该方法适用于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的测定。空气中二氧化氮,与串联的第一支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反应生成粉红色偶氮染料。空气中的一氧化氮与吸收液不能发生反应,而是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管氧化为二氧化氮后,与串联的第二支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反应生成粉红色偶氮染料。这种反应原理就能够于波长540nm处分别测定第一支和第二支吸收管中样品的吸光度。
四、结语
篇3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治理;促进性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环境监测是通过对人类和环境有危害的物质含量进行监测,以此来确定环境的质量水平。通过环境监测将能够为环境治理提供最基本的保证,环境监测的内容包括背景调查、现场采样、优化布点以及数据收集等,主要是通过计划环境监测方案然后对该区域环境进行采样,然后根据采样得到的数据加以分析,最后获得环境的综合信息。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就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环境监测的范围很广,例如对酸雨、臭氧层空洞、全球变暖都能有很好的检测作用。本文将详述环境监测的意义、环境监测的分类、环境监测的对象、环境监测的目的及任务、环境监测的技术以及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作用。
1 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意义及其分类
我国在进行改革开放时,耗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而且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破坏。例如为了建立大型厂区而开山毁林造成了绿色植被覆盖率降低,使得空气中的CO2含量升高,从而造成了酸雨以及全球变暖等恶劣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许多麻烦,但是对环境进行实时监测的话就可以分析得到那些地区的CO2或其他有危害物质的含量超标,然后对于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地区进行综合治理,例如进行植树造林或关闭能够产生有害物质的工厂。目前我国仍然有许多对环境有高污染的企业,这些企业虽然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其对于环境的破坏是无法弥补的,所以要通过环境监测对于这样的企业予以重点监测,监测其排出的有害物质的含量,如果超标排放应停工整改,整改不合格应予以关闭。所以环境监测为我国的环境治理提供了理论保障,两者都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环境监测和环境治理的共同协作将能够使得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迈向一个新的台阶[1]。
环境监测有很多种方式,其主要是按照监测目的、监测介质对象、监测区域以及检测性质等来进行分类,通过对环境监测的分类将能够更好的实施环境监测工作。
1.1 依照监测目的分类
1.1.1 监视性监测
监视性监测即常规监测,其检测范围包括对污染物的检测、污染物排放量的检测以及对污染的检测。监视性监测的主要方式是对检测的区域进行长期定点的检测,并记录所检测的数据,通过和以往的检测数据进行对比便可以得到现阶段的环境污染趋势,如果环境有恶化现象,则对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2]。
1.1.2 定点性检测
在环境发生污染事故时,需要对事故区域予以及时检测,方便确定污染源的大致位置。并通过检测得到有害物质的扩散情况,例如及时掌握有害物质的扩散速度及方向,并预计污染的波及区域。环境监测将能够为国家对于污染事故实施仲裁提供依据,同时还可以预告近期的环境污染情况。
1.1.3 研究性监测
研究性监测主要用于科研,即所从事的环境监测是为科学研究奠定基础的,其主要任务就是保障科学研究的正常进行,对于这种环境监测要求更加严格,监测的任务也非常单一,研究性监测所测定的数据也更加准确[3]。
1.2 依照监测介质的分类
由于环境监测的范围很广,所以其检测的介质也不尽相同。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常用的检测介质有声音、震动、固体废物、水质、土质、气体、热能以及光,环境的变化可以引起上述因素的变化,通过检测这些介质含量或成分的改变就能够确定环境是否遭受污染,并可以得到环境遭受污染的严重程度。监测介质存在于大自然的每个角落,一旦某一地区的环境遭受污染便可以通过监测介质得到的相应的信息。
1.3 依照监测区域的分类
环境监测有许多环境监测点,这些监测点分布很广泛,但是可以大致的分为厂区监测和区域监测。厂区监测主要是针对一些对环境存在污染情况的厂区,这些厂区可能超量排放有毒物质,通过对厂区进行环境监测将能够有效的控制厂区对于有害物质的排放,对于经常超量排放有害物质的厂区应予以关闭。而区域监测主要是对于某一较大面积的区域进行环境监测,区域监测主要用于旅游景区或是大气的检测[4]。
2 环境监测的对象与技术
环境监测主要是利用气体、水质、土质、热能、光能以及声音等介质为对象,利用现代化的化学、地质学以及生物学对这些介质的变化予以检测。这些学科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加以分析便可以得到环境污染的程度,而且通过这些学科严密的科学实验可以得到污染物的具体成分以及各成分的含量。环境监测对于环境治理以及环境保护都有很大的作用,而环境对于生态平衡以及稳定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环境监测在现阶段的检测内容包括气体环境监测、水质环境监测、固体废物检测、土质环境监测、放射性污染检测以及噪声和光检测,这些监测手段几乎能够对所有危害环境的因素加以检测,通过对全球的监测对象加以环境检测将能够有效的预防环境被进一步破坏。
由于环境的监测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技术,环境监测首先要能够对监测区域的各种检测对象加以采集,通过对比采集到的数据和原有的正常数据将能够分析出该区域环境被破坏的原因,而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却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且有很好的化学成分分析能力。分析采集到的数据同时还有具备良好的物理学、地质学以及生物学知识,这些学科知识被广泛运用到环境监测的数据分析,只有得到准确的数据分析才能够对比得出环境的污染程度以及污染范围并对污染后造成的灾害程度加以评估。
现今的环境监测技术有很多,并且随着科技技术的高速发展,环境监测技术也变得越来越成熟。环境监测的数据分析中化学知识被运用的最广泛,其中用到化学知识的分析法有重量法、色谱分析法、容量分析法以及电化学分析法。这些方法可以对采集到的样本加以严密的分析,得出环境中的污染物以及各污染物的含量。在现阶段的环境监测中运用的最广泛的环境监测技术是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的原理是利用氧化速率来对污染物的成分进行分析,生物传感器有可多次使用、监测速率快以及准确度高的特点,通过生物传感器将能够对环境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更好的检测[5]。
3 环境监测的任务及目的
环境监测的目的包括评价环境质量、预测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监视环境管理的效果以及对环境综合防治的对策。
通过评价代表环境质量现状的数据,可以判断环境质量是否达到国家制定的质量标准,同时还可以大致了解污染物的分布情况。预测污染的扩散趋势,提前做好防范准备。环境监测还可以判断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的经济损失,并对受污染较严重区域提出防治对策以及治理手段。通过对比前后大量的检测数据,并结合时代的发展制定相应的法律来对环境进行保护。环境监测的任务就是在某一时刻对某一区域的某一污染或多种污染进行污染信息的采集―传递―分析,然后依照分析得到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而环境监测的目的就是为环境治理提供有效的基础依据,并通过环境治理来确保生态圈的相对稳定。
4 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
虽然我国现在正大力发展可持续的发展观战略,但是仍然还有不少企业为了谋求自己的利益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环境治理的工作势在必行,可要进行环境治理必须要对环境的灾害程度做出了解和评价,环境监理便可以利用自身的高科技技术以及遍布全国的4000余各环境监测站对所在的区域进行全方位实时的监测。通过环境监测可以得到一个较大区域内的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包括该区域内的污染指数、分布规律以及污染物的含量,在实际的环境监测过程中会首先监测对人类和生态环境危害程度很大的有害物质,通过分析这些有害物质的形成原因,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将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以及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例如,20世纪80~90年代,广西河池市南丹县大厂镇采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将废水、废渣直接排放,使处于下游的刁江受到严重污染,经过河池市环境保护监测站长期对刁江水质和污染源的定点监测,为刁江治理方案的编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加快了刁江治理工作的进度。经检测,目前刁江水质已稳定达标。
另外,人为因素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人为因素造成的污染对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危害,其中包括人们正常的生活中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以及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化肥、农膜等,这些因素都使得自然环境遭受了很大程度的破坏,我们必须通过进行系统地监测,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地治理。因此,环境监测为环境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并能为环境治理提供治理措施。
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保障,实时全方位的环境监测将能得到环境的污染情况,并能够为环境治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瑜.环境检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2(09).
[2] 王秀娟.环境监测对环境监理的促进意义问题研究[J].绿色科技,2012(10).
[3] 赵精明.环境监测对环境监理工作的促进作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
[4] 王英,龚起.环境监测与环境监理之间关系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04).
篇4
单从信息社会IT治理的角度来看,这一概念的提出至少给了我们以下启示:1、IT治理层面的多样性;2、信息社会中所有利益相关者利益均衡的重要性;3、人在IT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充分认识和理解IT治理的这些特征对我国IT治理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IT治理的多层次、网络化特征
组织对信息技术的依赖随着信息化的普及而不断增强,主要原因是信息技术对组织结构性及跨结构性的嵌入。
结构性嵌入造成组织结构、组织管理程序、业务流程等的彻底改变,直接影响组织中的资源流向及权力的配置,组织利益相关者的原有利益均衡被打破;跨结构性嵌入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在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组织之间建立起横向、网络化的利益纽带关系。企业可通过信息技术与这些组织形成更加广泛的利益关系,出现更加广泛的利益相关群体。将这些利益相关者连接在一起的就是信息的流动。
印度航空公司IT部经理在《企业IT治理》一文中认为,企业的有形资产仅为企业创造15%的市场价值,而剩余的85%的市场价值是基于信息产生的。信息通过信息技术流动,形成了利益相关者之间(组织)在同一层次或不同层次间的利益关系。
因此,由于信息社会条件下的动态环境、网络组织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产品及交易的特征以及从全球范围考虑我国信息化的发展及企业的利益,我国IT治理的研究与实践局限在企业IT治理(Enterprise IT Governance)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如何以企业IT治理为核心,对多层次、网络化的IT治理进行全面分析是理论研究、企业实践乃至维护国家及企业利益的要求。
IT治理边界的延伸性特征
IT治理的复杂性还体现在,信息技术既是治理的对象,也是治理的手段。作为治理对象,信息技术对组织的全面嵌入,形成了更加广泛的利益相关群体,并以多种契约形式、在网络组织(区别于科层和市场)环境下形成多重、复杂、多变的交易关系。
IT治理既要处理好企业内部信息技术投资等重大决策的制度建设问题,也要处理好与外部环境及与诸多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问题。众多的组织内外部关系的处理使得IT治理边界得到极大的延伸。
充分认识IT治理边界的特征,真正维护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IT治理有效的基础。仅仅强调组织自身利益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维护,再好的制度建设也是徒劳的。同时,信息技术不仅使IT治理的边界得以延伸,作为治理手段也使得诸多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的愿望成为可能。
IT治理的能力特征
IT治理机制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存在最佳的机制,而应根据所处的组织环境及组织文化设计IT治理机制,如此才能够鼓励组织所希望行为的产生,实现IT治理的目标,这正是IT治理的复杂性所在。
期望出现唯一的、最佳的IT治理模式以解决企业所有信息技术方面的问题是不现实的。只有动态的IT治理机制形成过程,与组织文化的真正融合,才是IT治理多种能力综合发挥作用的保证。
IT治理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IT治理的结构化能力。
一般而言,结构化能力采取了正式职位或角色的形式,指那些正式被任命管理组织职能内或职能间协调的人,如CIO。他们对公司层和部门层的IT职能及其与业务部门的协调进行管理。结构化能力的形成来源于组织业务职能和IT职能进行横综向联系和沟通的权利和责任的划分。
IT治理的过程化能力。
过程化能力描述了信息技术决策制订及监管所遵循的特定规则和程序标准。这种程序常常与固定化的决策制订方法和管理框架相结合,比如平衡记分卡,成本-收益分析法和服务水平管理等。
在过程能力中,一项必要的活动是对服务传递及企业利益实现过程中的IT绩效进行监管和跟踪。这种根据过去的发展形势进行分析的活动补充和完善了IT投资管理的过程。过程能力的重点放在IT决策和业务的融合,以及IT战略性投资和公司战略目标的结合上。结构化的IT治理能力和过程IT 治理能力倾向于强制性、有形性,且常常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实施。然而,研究表明:尽管结构能力和过程能力十分必要,但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设计有效的IT治理结构,仅凭这两项能力是不够的。
IT治理的关系型能力。
与前两种能力不同,关系型能力是一种“自愿”的行为,无法被事先设定,这种能力常常是无形的、沉默的。
一方面,关系型能力是指公司高级主管、IT管理者、业务管理者之间一种活跃的参与和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关系型能力的重点在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之间自发和合作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目的是找出分歧、解决问题,并最终找到综合性的解决方案。关系型能力要求组织寻求更广泛的解决方案,在跨越组织边界的环境中激发创造性。组织主要业务部门和IT利益相关者间,应进行战略沟通且彼此间要不断的相互学习,在亲密的合作中,人们有各自的思维,不同的能力和责任。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对界限模糊的问题做出可接受的解决方案需要不同利益相关者共同合作,运用不同的相关模式,并提出不同的见解。相互学习根本上是灵活的,最终结果是达成协调一致的决策制订和相互协作的关系。
总之,IT治理方式中的逻辑特点是协同网络结构:更加倾向横向沟通;任务的界定更加模糊和灵活,且与能力和技能有关,不是组织的一项固定职能;业务性IT决策的制订会受到专业知识的影响,而不是组织个人或团体地位的影响。
IT治理的基础是协同而不是控制。因此,构建适应动态环境下的IT治理机制需要IT治理能力与以人为核心的组织文化的完美融合。
相关链接
篇5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建设格局。党和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的宏观战略布局,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向外界传递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同时,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更为细致的部署和安排,形成了一系列的制度设计。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正朝着积极和乐观的方向发展。
1 环境教育的提出
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需要思想观念的觉醒,更需要实际行动。纵览全球,不难发现西方发达国家,也经历了类似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环境破坏的阵痛期。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西方发达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取得了生态环境建设的良好效果。西方发达国家的前车之鉴,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很多可资借鉴的经验和作法,其中积极开展环境教育便是关键作法之一。
环境教育是指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而展开的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环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这个术语是浦利查德在1948年国际自然保护联合(IUCN) 总会成立时最先使用的。[1]随后环境教育这一术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沉寂期,一直到1970年,美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环境教育法,环境教育这一术语才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并为人们所重视。特别是随着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以及日本水俣病事件等环境问题的频发,全世界范围内的人们,掀起了一股关爱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浪潮,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在此期间,几次重要国际环境会议的召开,最终使“环境教育”被作为一个专用术语确定下来,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和使用。
美国人非常重视环境教育,不仅把其纳入科学教材编写的主要内容,每年还大量地进行财政拨款用于环境教育,另外,美国政府还专门设立了“总统环境青年奖、罗斯福奖”等各种专项奖,以奖励在环境教育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德国人民通过长期扎实有效的学校环境教育培养了德国人民出色的环境意识和较高的环境素养。德国环境教育的有效实施,一方面与政府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分不开,使环境教育的课程被有效地和顺利地纳人学校教育之中。[2]在日本,环境教育也得到了很大重视,这也是日本生态环境在遭到战后经济快速发展而带来的严重破坏后又能及时修复并保持良好的原因。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日本政府就积极着手修建环境教育基地,每年还会由财政拨款提供专项经费预算保障其有效地运行。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环境厅开始有计划地规划和建设各类“自然体验设施和生态露营地”,加强环境教育。[3]
2 环境教育中公共治理的理论基础
环境教育是为了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从而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就其本质而言,环境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
根据萨缪尔森的定义,公共产品(公共物品)是指这样一种物品:每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即增加的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4]环境教育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属性,这也意味着在环境教育上容易产生“搭便车”行为。因此,在实际的环境教育上,私人组织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量,很难产生积极性。另外,环境教育的成果很难进行价值量化。因此,在当下环境教育的价值很难借助等价交换的市场机制来实现。环境教育的公共物品属性,导致了环境教育存在着“市场失灵”。
长期以来,政府一直独自承担开展国民教育的重任,各种基础教育产品和服务基本由政府提供。政府通过中央和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用以基础教育,保障教育产品的供给。但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政府宥于财政收入的限制,在教育的支出上捉襟见肘,在开展诸如环境教育这样的素质教育的支出上更是少之又少。与此同时,财政转移支付,在经由政府部门的低效运作之后,真正能用于开展环境教育资金所剩无几。这就导致了环境教育领域的“政府失灵”。
在“政府失灵、市场失灵”背景下,面对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以政府为主的一元供给存在着诸多的困境,而期待由市场供给也存在着现实困难的情况下,寻求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多元供给的公共治理之路势在必行。公共治理,作为补充政府管理和市场调节不足的一种社会管理方式,现已逐渐成为解决公共问题的主要途径。公共治理强调政府和社会组织多元主体在社会公共问题解决上的协商互动,重视倾听每一个主体的言论,尊重每一个主体的合理诉求,在此基础上集众力、回众求,为社会共问题的解决寻找最佳的路径。正如美国学者罗伯特?阿格拉诺夫和迈克尔?麦圭尔所言:“管理者的管理活动既存在于层级内部,又存在于组织之间,这涉及政府间的联络工作,亦涉及政府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联络工作。通过伙伴关系、网络、契约关系、结盟、委员会、联盟、公会和理事会,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的管理者代表其组织共同制定战略、提供物品和服务。[5]因此,在环境教育上,除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间基于业务流程形成相互协作,也包括搭建政府与私营企业、公众、社会组织等协同伙伴关系,就这样环境教育的公共治理便应运而生,并最终实现环境教育资金来源多元化、运营主体多样化、运行管理市场化的运营格局。
3 环境教育的公共治理路径
针对环境教育问题,应采用公共治理之道,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的作用,集众智而破之。
政府要一如既往的发挥主导作用,为环境教育问题搭建解决的平台、制定主体互动的规则、推动问题的解决。政府应制定环境教育相关法律法,每年在环境教育上增加财政拨款,设置环境专项奖金,建设环境教育基地,为环境教育的开展提供制度与物质保障。教育主管部门,把环境教育纳入科学教材编写中,并在考核中增加对环境教育的考核。
学校积极参与,让环境教育真正走进学生。学校教育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不仅让环境教育走上课堂,更要让环境教育走到学生的心中。因此,学校不仅要通过课堂讲授,把环境教育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感受,引导学生到自然中感受自然的魅力,让环境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
市场要发挥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作用,使各种价值要素高效地流动,调动起各主体的积极性,并为问题的解决提供资金保障。社会组织、专家学者、新闻媒体和社会大众发挥着最广泛的基础作用,他们是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他们的诉求和希冀,他们的满意与不满,既是问题的出发点,也是问题解决的最终归宿。只有最广泛的社会主体参与进来发出他们的呼声,获得他们想要的回应,这一问题才会有一个最终的圆满解决。因此,环境教育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政府、市场和社会有效互动和相互协商。
篇6
关键词 转型;转型管理;多层次框架;环境治理
中图分类号 X1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09-0078-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09.014
环境问题是全球共同面对的重大挑战,各国政府和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试图寻找到解决的途径。自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以来,人们开始从更为系统综合的角度来认识环境问题的解决,并认为环境问题的产生涉及到极为复杂的因素,包括生态、经济、技术、文化、政策等诸多方面,而这一问题的根本解决往往意味着整个社会系统的转型和变革,意味着宏观制度与微观机制的有效互补,单纯的技术治理或政策强制都难以取得长期的效应。
转型管理研究的兴起正是反映了这种认识论上的深刻变化。转型管理理论是由Rotmans首次 提出的,其关注的是某一社会系统的结构变革和动态行为,以及这一变革的内在机制和复杂影响,如交通部门、能源供应系统、农业部门、水资源管理等等[1]。从学术渊源来看,转型管理的基本理念根植于若干重要的理论传统,包括复杂适应性系统、整合评估(integrated assessment)、后常规科学(postnormal science)、演化经济学、创新研究、技术转型(technological transition)等,这些不同的理论范式之间存在着一些共性:作为研究对象的各个系统是开放的,不断演化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影响着系统;系统本身呈现非线性的发展以适应环境。但转型管理为分析这一现象提供了一整套独特的理论框架与技术工具,如多层次模型(multilevel framework)、转型域(transitionarenas)、转型情境(transition scenarios)、转型实验(transition experiments)和转型监测(transition monitoring)等等,并对能源技术系统、交通技术系统、水资源管理等具体案例进行了广 泛深入的研究[2-5]。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作为主要的咨询专家,Rotmans、Kemp、Geels等人深入地参与了荷兰的第四个全国环境政策计划(NMP4)的编制和执行工作,转型管理理论也因此成为了荷兰环境政策的理论基础,并对欧洲各国环境政策产生愈来愈多的影响。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剧烈变革过程之中,环境治理异常复杂和困难,而转型管理的基本理念和方法正是切合我国的现实挑战和需求的,对于我国环境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但目前,我国学术界对这一新的研究进展少有关注,本文力图对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观点、方法及其应用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期推动这一研究在中国的开展。
1 转型与转型管理
1.1 转型
作为学术范畴,转型(transition)一词已经在生物学、经济学、社会学、人 口学、心理学等领域中有所使用,但各具不同的含义。例如,人口学中的转型概念是指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即人口转变(demographic transition)[6]。但Rotmans等人则致力于将这一概念引入到可持续发展、环境治理和政策研究领域中来,并建立了相应的理论范式,开展了广泛的实证研究。在他们看来,转型是一个社会变革的基本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或社会的重要子系统发生了结构上的变化;转型不是由单一的变量――价格变化、政策行为或者新技术所引起的,而是相互维持的各个领域发展的结果;因此通过理解社会结构的变化进程,有可能构想出一套关于社会治理的原则、方法和工具,即转型管理[1]。
就其基本逻辑来看,在转型期间,变革的进程是非线性的,开始阶段变化缓慢 ,紧接着急剧变化,随着不同领域(如经济、技术、制度、文化等)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后达到稳定阶段,而新一轮缓慢变化也随之开始。具体来说,转型过程按照时间的跨度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3,7](如图1所示):①前发展阶段(predevelopment)。整个社会上没有什么明 显的变化,但是呈现出很多可能的发展趋势,也存在许多不同的尝试,并对现行系统产生了 越来越多的压力。 ②起飞阶段(takeoff)。变革进程持续进行,系统的状态开始转变,甚 至逐渐趋于“危急”状态;一些创新变革逐渐扰动或冲击现存系统,并引发更大规模的变迁 ;与此同时,基于替代性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的创新行为渐次产生,并通过相互强化 构建起具有自我维持(selfsustaining)的创新网络,新的制度开始出现。③突破阶段(bre akthrough)。社会或社会的子系统的结构变化已经显著发生,社会文化、经济、生态和体制 的变革不断增多和累积,并相互影响;各个领域通过不断学习和调整,吸取经验,共同演化 ,即存在着集体学习的过程,以及扩散、嵌入的过程。④稳定阶段(stabilization)。新的 系统基本建立,社会变革的速度减慢,达到了一个新的动态平衡;而新的组织更有效率,内 部工作流程更为优化,转型过程转变为优化过程。通常来说,转型持续的时间是比较长的, 至少超过一代人的时间(如25年以上)。
洪进等:转型管理:环境治理的新模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 第9期图1 转型四阶段[1,7]
Fig.1 Four phases of transition1.2 多层次框架(multilevel framework)
转型理论的目的是解释为什么以及如何改变复杂的社会系统,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转型的 不同阶段是由发生在不同水平的复杂变化所引起的,因此转型过程面对的是多维度的(multi dimension)动态性,其大量文献涉及到跨维度的相互作用,即所谓的“多层次框架”。Ri p和Kemp认为,转型模式必须要考虑采取不同的规模和层次,于是他们提出了“多层次框架 ”,即把这个框架区分为三个层次:①中观层次的制度(regimes);所谓制度涉及的是占支 配地位的文化、结构和实践,它们往往体现为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基础性结构,如道路、电网 、惯例、行动者网络、权力关系、规制等。这些建制化的结构提供了社会系统以稳定性,并 指导着行动者的决策和行为;但也预防社会系统发生根本的变化。②微观层面的创新生境(n iches)。在这些小生境中,新异的事物被创造出来,并得到试验和扩散;此类新异物包括新 技术、新规则、新法律、新组织,甚至新的计划、概念和思想。③宏观层面的演化场境(lan dscape)[8]。它是整个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价值、政治文化、人造环境、经济发 展及其趋势等;这一宏观场景是自发形成的,但通过约束变化的范围和方向来对制度水平和 微观层次施加直接的影响。总之,“多层次框架”概念的重要目的是更好地在社会环境的背 景下,理解技术创新和制度演化,而在这一框架中,创新是源于在微观层面的地方实践。
图2 多层次模型示意图[1-3]
Fig.2 Multilevel framework
自“多层次框架”理论提出以后,大量的相关文献陆续出现,并推动了这一模式的深入广泛的探讨。例如Berkhout 等人重新界定制度作为占据主导地位的集群,以履行经济和社会活动[9]。同时,许多学者把这个框架应用于广泛的案例分析,诸如能源、交通运输、航空、废物管理和水管理[10-14]。
1.3 转型管理
转型管理是一种基于复杂性思考的、过程导向性的治理理论,它是建立在多阶段和多层次框架之上的。Rotmans等人认为,转型管理包括着丰富多样的思想含义,它是探索和引发某种系统转变的一种集体意图(collective attempt),它往往采取的是渐进的、前瞻性的、反思性的、参与式的方式或途径[1,15]。这种治理模式可以表达为一个公式:
转型管理=现行政策+长期愿景+一致性+短期行动+过程管理[1]
作为一种面对复杂系统的治理模式,转型管理具有自身的特点:①转型管理是多层次的,强 调多种领域和不同行动者的复杂性,以求达到更好的协调;②转型管理是互动性的,强调连续的、参与性的决策方法,以保持有效的治理;③它是适应性治理(adaptive governance),以学习型过程为目标;④它是渐进的过程,可以带来系统的改善,但也可能带来质的飞跃,引发系统创新;⑤转型管理采用软规划以代替综合规划,用长期观点来思考短期政策,并保持广泛的选择性。
由于转型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所以难以形成一个或若干固定的转型管理程式在实践中应 用。然而,依据转型过程的本质特征,可以构建起关于转型管理的基本框架或“最低要求” (minimum requirements),以治理复杂的社会过程。例如通过建立和发展功能良好的创新 网络来组织多个行动者的变迁过程;形成整合式的愿景、转型路径和演化议程;以转型议程 为基础,开展相关的试验和协作行动;评估和检测转型过程;等等。
2 转型管理结构的周期性研究
为了将关于转型管理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可操作性的方法,促进系统转型,Rotman s、Loorbach和 Kemp制定了一个具有周期性结构的转型管理模型,并通过这个模型,组织和协调系统中各个领域的活动[2,16]。具体来说,这个模型既有时间的跨越,又有空间的跨度,通常包括以下四个组成部分(见图3)[3,17]:①在战略层面提出问题,建立转型域和转型愿景;②在战术层面发展联盟和转型议程(转型图像及相关的转型路径);③在运作层面建立并开展实验,同时动员由转型产生的转型网络;④当循环结束时,进行监测、评估,并从转型实验中吸取经验教训,引发调整下一个周期的问题和潜在的解决方案。因此,这个周期性转型管理模型的核心就是从实践中学习,并进行不断地调整和适应;但在实践中,转型管理活动不存在固定的顺序,或并行,或随机排列,甚至有的只开展部分的活动。
图3 转型管理周期[1,4]
Fig.3 The transition management cycle
2.1 战略上的转型管理
转型管理针对的往往是人们普遍认同的重大问题,但这些问题都不是单一的,而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集。例如能源的问题通常面临着许多复杂的挑战,包括过分依赖单一稀缺(不可再生)的资源(石油、天然气)、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逐年增加、供应短缺造成的价格波动进而引起的战争和军事冲突等等。针对这些问题,通常可以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但每个单一办法都有各自的缺点,只能达到短期内的均衡,而转型管理的目的则是要实现某一转型目标,以求达到更好的、长期的协调与均衡。如在能源的案例中,其转型的目标是:便宜、安全、可靠和对环境无害的能源。
转型的目标必须逐渐转化为转型愿景(transition vision),但在这一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愿景,这些愿景或相互矛盾,或相互补充,如在能源的案例中,至少可以有三个愿景:氢经济(hydrogen economy)、全电气社会(allelectric society)以及基于微热电厂和可再生能源的分散能源系统[16-17]。同时,转型愿景也是可以调整的,因为参与到转型进程中的人已经有了某些经验或特定愿景,而参与转型进程本身就是一个愿景找寻的过程,所以转型愿景可以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转型目标很可能保持不变)。
战略上的转型管理重点是确定转型目标和转型愿景,而这往往需要使用转型域(transition arena)这个“元工具”(metainstrument)[4]。转型域是虚拟的网络结构,社会行动者在开放动态的网络中,交流知识,讨论分析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期望和不同的议程,尽可能达成一致。但在开始阶段,转型域是一个相对小的创新者网络,基于这个“元工具”,转型目标和转型愿景才得以成功挖掘出来,形成富有创意的、激励人心的、整合的目标和愿景。
2.2 战术上的转型管理
这一阶段的转型涉及了各种具体的网络、组织和体制。在社会层面上来看,新兴的愿景能够给现有的保守、僵化制度带来冲击,尽管他们仍然给社会带来福音。例如,社会正常的生活离不开化石燃料带来的便捷,但可持续能源的新范式正在挑战与化石燃料相关的活动。然而,只有当替代的愿景强大到足以威胁现有的制度,或者当这些制度自身消弱了,这才意味着新兴的愿景可能会越来越多的转化为具体的、有形的、可能的和有利的选择行为,如公司投资于新技术、非政府组织和科学家支持此类创新等。此时,参与的行动者开始建立自己的网络并组成联盟,努力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战术转型管理的重点是突破结构或制度上的障碍,包括规章、体制、经济和技术条件,但也可能涉及到消费者习惯、有形的基础设施或者文化方面的问题。要想消除这些障碍,需要将不断扩大的转型管理网络(基于转型域)转化为行动,形成强有力的行动者联盟。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工具是转型图像(transitionimages),它们描述的是在同一水平上的战略部门的具体计划、专题战略或战略创新方案等等,是与转型愿景相一致的[4,7]。同时,转型图像还将转化为所谓的转型路径(transition pathways),即可能实现最终愿景的方案途径;在探索转型路径时,行动者往往通过某些转型实验,形成某种实施战略,并加以执行。于是,与愿景结合的图像、转型路径、实验便形成了联合式的转型议程(transition agenda)。
在不损害个体利益和目标的情况下,联合议程的网络提供了一个合作的基础。但是,转型议程在抱负、目标、信念和期望上也不一定能完全达成共识。从某种意义上讲,转型议程需要异议和冲突,这样才有利于创新、竞争和学习。总之,转型议程的形成源于一个长远的眼光和对目前问题的认知,并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而那些形成了的议程也需要进行不断的评估和定期的更新。
2.3 运作上的转型管理
运作上的转型管理旨在创造充满活力的社会小生境(societal niches),以促进各种各样的创新活动,提高创新的成功几率,它包括所有具有创新潜能的行动和实验[8,18]。运作转型管理的重点是最大化愿景和议程的整合、加速和指导效应,并同时形成若干实验,以提供更多的新见解、新知识和新选择。具体来说,在不断演变的行动者网络和转型进程中,越来越多的行动者和组织参与了转型管理,这主要是通过具体的项目、愿景和议程的交流、公开辩论、媒体关注等形式来实现的。
然而,愿景和议程往往具有很多的假设的成分,需要有更多的实验或实践的支持或修正。转型实验正是这种意义上的实际试验,它可以对转型过程的演化和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转型实验大多直接来自于可持续发展愿景和转型目标,并在已确定的转型路径之内;它们往往与其它创新活动相联系,并导致某种系统创新,以挑战现存的体制。另外,许多转型实验可能会同时运行,但它们之间往往缺乏系统的一致性,可能会导致相互竞争或相互背离。当然,这种多样性也会为愿景和议程的实施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也可以帮助愿景和议程的改进和完善。总之,转型实验关注的不是单个方案的价值,而是与长期愿景相一致的不同选项和可能性,以及它们对整个转型过程的贡献,而实验过程本身也就因此成为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
2.4 评估、监测和学习
在转型管理循环中,监测与评估是一项常规性的活动,主要的对象是转型路径、临时设置的转型目标、转型过程本身和转型实验等。首先,评估转型路径的可行性和临时设定的目标是否实现;其次,评估关注的是转型管理本身,比如,转型管理的参与者以及他们的参与方式;最后,评估还关注前期的学习和累积过程,从经验中吸取教训,获取知识,以促进转型。
评估也是一种社会学习,通过互相交流、合作等活动以产生新的认识。这种“干中学”和“学中干”的形式有别于所谓的一阶学习(firstorder learning,知识的转移),往往与所谓的二阶学习(secondorder learning,基于经验的思想重构)紧密联系[1,4]。由于持续的互动和反思的过程,社会学习遍及整个转型管理过程。因此,评估这一社会学习的过程,其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由学习到学习),并可能会导致转型愿景、转型域、转型过程的重新调整。
3 低碳能源的转型管理:荷兰的经验在转型管理的研究和应用中,荷兰的实践是至关重要的,例如荷兰政府的第四个《国家环境政策计划》(NMP4)首次将转型管理模型引入到政府政策制定之中,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后续研究。其中,荷兰的能源转型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领域。
从转型的角度看,荷兰能源转型仍然是处于前发展阶段。荷兰不仅能源密集,而且依赖于单一的化石燃料能源。因此,荷兰能源发展呈现不可持续性,具有技术、政治、生态上的高风险,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能源结构和基础设施的状况。
荷兰能源转型管理始于转型目标的协商和议定,这包括多层面的内容,不仅仅是定量的。从社会文化角度来看,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最重要的要求,而生态风险则要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总体来看,荷兰的低排放的能源转型就是减少二氧化碳,大约是1990的50%,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50-100年的时间[13,16]。
第二步关注的是能源转型的最终愿景。根据荷兰能源中心(ECN)的相关研究,未来荷兰能源 系统具有三个可能的愿景:第一个愿景是在目前的能源设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最终的能源燃料来自可再生能源资源(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甲烷、石油、和电力仍然是能源燃料的来源,只是有更多的转化步骤,更加清洁。第二个愿景是氢经济。氢是主要的最终能源燃料,尤其是对工业、运输和建筑领域。第三个愿景是全电气社会。作为最终能源形式,电力在社会所有部门都是占主导地位的。这要求彻底的改造目前的能源基础设施,如建立一个大型电力网络,以便汽车也能依靠电力运行。
这三个能源愿景并不相互排斥,每一个愿景都与荷兰现行的能源系统紧密相连。另外,要真正实现的转型愿景还必须考虑转型的社会、文化、体制和环境背景等因素。
转型管理的第三步是制定中期目标,它描绘的是不同愿景背后的各种转型路径。荷兰能源中心提出了各种转型路径,但应该首先注意的是,转型路径和最终的转型愿景不是一一对应的 关系;其次,能源转型不是一系列的跳跃,而是一个进程的逐步发展,其中充满着可能的变化 和调整。所以,所有制定的最终愿景(现状、氢和电力)必须保持开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 济、技术、环境等状况。
然而,从荷兰减排措施的实际执行来看,情况并不令人乐观,能源结构和基础设施状况并未发生彻底改变。但一些变化已经发生,按照荷兰能源研究中心的报告,在2010-2020年期间,荷兰可能实现二氧化碳减少约13%[1,13]。
4 转型管理对中国的启示
尽管转型管理主要产生于及应用于欧洲发达国家,并与先进的技术储备、高度的民主化、良好的政府治理等因素紧密相联。但这一新的理论方法对于中国的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第一,中国正处于剧烈而持续的社会转型之中,环境系统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历史变迁,具有发展路径上的独特性和复杂性。而转型管理的多阶段模型正是分析中国环境系统演化的有力工具,它能很好地关注到历史性的因素和阶段性,强调系统演化的长期趋势,避免了仅仅 关注当前环境污染问题的片面性。同时,转型管理非常强调学习和适应的重要性,强调干中学和自我调整的动态过程,这与我国在环境治 理方式的发展趋势十分贴近,也对改善我国环境治理结构具有启发作用。
第二,中国地域广大,各个地区的环境状况及社会经济差异也很大,难以采用一种治理模式 或政策路径来解决环境问题。转型管理的多层次框架则很好的解决了宏观与微观之间的深刻矛盾,既考虑到宏观体制因素的作用,更关注到微观层面上的特殊性,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环境问题在宏观层面上的基本特征和趋势,更能促进对不同地区环境问题的具体性和多样性 的认识,并能帮助地方政府制定更为恰当的、更具针对性的治理政策。
第三,转型管理十分强调微观层次的小生境(niches)治理,强调创新环境的培育,并开展 了非常丰富的实证研究。这避免了宏观理论容易流于空洞的缺点,也为转型管理的具体操作提供有力的指导。就目前而言,我国环境治理的基本体制因素已大致具备,尤其是与政府相关的制度建设。但是,我国环境治理的微观机制仍十分缺乏,执行层面的能力很弱,导致大量的政策法规形同虚设,环境治理的目标难以达到。因此,如何建立和激活环境治理的微观机制是非常关键的。
实际上,国际学术界已经开始运用转型管理的理论方法来研究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环境挑战。2009年2月,国际著名期刊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出版了一期专刊,题为Sustainability Transitions in Developing Asia[19]。Frans Berkhout等一批国际学者就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的转型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的探讨。尽管这一新的研究范式还正在兴起和成长之中,但已经显示出独特的理论魅力、很强的解释能力以及广泛的应用价值,它的研究和应用也将有助于对我国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解决。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Rotmans J,et al. Transitions & Transition Management [R]. Final report of study “Transitions and Transition management” for the 4th 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y Plan (NMP-4) of the Netherlands, ICIS & MERIT, Maastricht,2000.
[2]Rotmans J,et al. More Evolution than Revolution: Transition Management in public policy[J]. Foresight, 2001, 3(1):001-0017.
[3]Loorbach D. Transition Management: New Mode of Governance for Sustainab le Development [M]. International Books,2007.
[4]Kemp R,et al. Transition Management as a Model for Managing Processes of Coevolution Towa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World Ecology, 2007, 14(1): 78-91.
[5]Sondeijker S,et al. Imagining Sustainability: The Added Value of Transition Scenarios in Transition Management[J]. Foresight, 2006, 8(5):15-30.
[6]Shackley S, Green K.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Exploring Transitions to Ecarbonised Energy Systems in the United Kingdom. Energy [J]. 2007, 32: 221-236.
[7]Shove E, Walker G. CAUTION! Transitions Ahead: Politics, Practice, and Sustainable Transition Management[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2007, 39(4) :763-770.
[8]Kemp R, et al. Regime Shifts to Sustainability Through Processes of Niche[J]. Technological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1998, 10(2):175-195.
[9]Berkhout F. Technological Regimes, Path Dependency and the Environment [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02, (12): 1-4.
[10]Geels F W, Schot J. Typology of Sociotechnical Transition Pathways[J]. Research Policy, 2007, 36: 399-417.
[11]Parto S, Herbert C B. Industrial Inno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M].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 2006:233-284.
[12]Brugge V, Rotmans J, Loorbach D. The Transition in Dutch Water Management [J]. 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05, (5):164-176.
[13]Verbong G, Geels F. The Ongoing Energy Transition: Lessons from a Sociotechnical, Multilevel Analysis of the Dutch Electricity System[J]. Energy Policy,2007,35(2):1025-1037.
[14]Brugge R J. Rotmans. Towards Transition Management of European Water Resources[J].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2007, 21(1):249-267.
[15]Geels F W. Analysing the Breakthrough of Rock ‘n’ Roll (1930-1970): Multiregime Interaction and Reconfiguration in the Multilevel Perspective[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2007, 74: 1411-1431.
[16]Kemp R et al. Blueprints for an Integration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R]. Mannheim: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2004:1-64.
[17]Kemp R Technology and the Transition to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J]. Futures, 1994, 26(10): 1023-1046.
[18]Genus A, Coles A. Rethinking the Multilevel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ical Transitions[J]. Research Policy, 2008, 37:1436-1445.
[19]Berkhout F, et al. Sustainability Transitions in Developing Asia: Are Alternative Development Pathways likely?[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2009, 76(2):215-217.
[20]Berkhout F,et al. Asian Development Pathways and Sustainable Sociotechnical Regimes[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2009,76: 218-228.
[21]Voss J,et al. Reflexive Governan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06.
[22]Schandle H et al. Sociometabolic Transitions in Developing Asia[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2009, 76: 267-281.
Transition Management: a New Model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HONG Jin1 ZHENG Mei2 YU Wentao1
(1.School of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Aahui 230026, China; 2.School of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 Univers 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Anhui 230026, China)
篇7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挑战,畜牧业养殖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坚持社会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集中精力治理畜牧业养殖中的环境污染。本文主要从畜牧业养殖工作中环境污染的特征出发,从而探究出有效的治理措施,为畜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充分的保障。
关键词:
畜牧业;养殖;环境污染;特征;治理
1畜牧业养殖中环境污染的特征
1.1化学污染畜牧养殖过程中会使用到很多化学饲料,但是一般畜禽对于蛋白质的利用率都比较低,饲料中含有的氨、磷都会随着粪便排出体外,氨和磷挥发到大气中会增加大气的氨含量,为酸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养殖户将畜禽粪便用于农作物生长,会增加土壤中的氨、磷含量,造成土壤污染,再通过土壤冲刷和渗透作用对地下水形成污染,人们生活中使用地下水,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1]。所以,在畜牧业养殖过程中,饲料中的氨、磷含量会对大气环境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对农作物生长和人体健康都会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1.2自污染畜牧业养殖过程中,自身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主要是因为畜禽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粪便,粪便中含有很多会对生态环境形成污染的物质,如果没有对这些粪便进行有效的处理,就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会对周围居民生活质量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2]。畜禽长期处于低度氨环境中,随意焚烧畜禽粪便会污染空气质量,甚至可能引发火灾,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2畜牧业养殖中环境污染的因素
2.1缺乏环保意识目前,大部分畜牧业养殖户还未意识到畜禽养殖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认为工业和生活才是造成生态环境污染的关键性因素。在畜牧养殖过程中,缺乏环保意识,没有对养殖场进行合理布局,也没有配置相应的畜禽粪便池,粪便直接输送到种植业中,通过土壤和挥发对地下水和空气造成了污染,导致生态环境污染的情况出现。
2.2资金投入力度比较低在我国大部分小规模养殖户都是贫穷农民,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上,一般采用的露天养殖,缺乏科学的管理规范,随意性比较强,容易造成生态环境污染。
2.3养殖模式转变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养殖业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造成大量粪便累计,粪便不能及时用于农作物生长中,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抗生素和激素类药品频繁出现在生活中,在畜牧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为提高畜禽的成活率,会使用这些药品防治疾病的出现,促使畜禽快速成长,药物残渣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也对人畜健康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作用。
3畜牧业养殖中环境污染的治理
3.1提高环保意识当前,在畜牧养殖业发展过程中,要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目标,就必须使养殖户认识到科学养殖的重要性,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增强养殖户的环保意识,合理布置养殖场的布局,加强养殖业和种植业的联系,及时将畜禽粪便投放到农作物生长中,避免粪便大量积累,在挥发作用和渗透作用下造成生态环境污染。通过增强养殖户的环保意识,使其在养殖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为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当前,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要使更多贫穷的农民富起来,可以鼓励农民小规模养殖畜禽,但是,也要树立环保意识,在畜牧养殖过程中,注重基础设施建设,配置相应的粪便处理池,相关部门加强监督,帮助养殖户解决畜禽养殖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基础社会建设不齐全的养殖户,应该督促其快速完善基础设施建设[3],始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畜牧业实现长远发展目标提供充分的保障。
3.3养殖方式转变中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在畜牧养殖业转变发展方向的时候,要保护生态环境,避免畜牧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就必须加强环境治理工作,将种植业和养殖业联系起来,使畜禽养殖中产生的粪便可以技术投放到农作物生长中,一方面,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养分;另一方面,避免畜禽粪便堆积造成生态环境污染。最后,在畜禽养殖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类药品,主要是因为这些药品会对人畜健康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药品残渣也会造成生态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田发荣,田玉屏,杨光,等.山区畜禽规模养殖环境污染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湖北畜牧兽医,2013,34(6):92-94.
[2]孟祥海,张俊飚,,等.畜牧业环境污染形势与环境治理政策综述[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4,30(1):1-8.
篇8
1.矿产地的地质环境及治理现状
矿产资源被过度的开采利用,就会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矿山的地质问题和环境问题主要分为四种:过度的占用非矿区,使得土地资源得到破坏;矿产地遭遇自然灾害而引起的地质问题;过度的矿产开采造成了地下水位的流失;水土遭到严重的污染。其中最严重的地质和环境问题就是矿产地的地质灾害,还有就是由于矿产地废弃物的随便排放而造成的水土污染问题。
矿山在开产矿资源时会大量的排放污染水,使得附近水源遭到破坏,并且这些污染水会随着水循环流到地下,对附近的地下水的均衡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出现井口干涸、地下水明显下降以及地表水严重流失等问题,人畜的饮水和农田的灌溉都将受到影响。同时矿产地排出的含泥矿等污染水,能够阻塞池塘与水库等公共设施,给国家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2.地质环境的保护与防范措施
2.1 土地的保护
矿产地的建设工程不应该没有限制的扩大土地的使用范围,要尽大的提高对占有土地的利用率,尽可能的减少对占有土地的破坏,维持矿产地的土质平衡性。矿产地的临时推土场、产品堆场以及生产设备的摆放场都应该得到规范的管理,要充分的利用现有占有土地的使用平台,最大效益的发挥出土地的利用率,尽可能的减少对其他土地的破坏与侵占。做到合理的、规范的、科学的利用土地资源,有序的摆放渣土,杜绝一切乱堆乱放的混乱现象,而且为了员工的人身安全,摆放矿石场的斜坡度不应该大于40度。整个矿石开采过程中,要尽量的利用好表层废土,实现资源的二次利用率,当整个矿产资源要枯萎时,要及时的封闭好矿井口,并用那些原来的废土填平好整个内采场,使得环境污染的源泉得到遏制。
2.2 植被的保护
矿产地的各种工程都不应该对林木砍伐区进行扩大,避免因为过度的破坏绿色植而引起的环境破坏问题,在矿产区进行作业的过程中,要懂得对那些比较大的乔木和灌木进行栽培和异地移植,而不是见木就伐,遇树则砍,这样只能给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破坏,从而出现更大的灾害问题。并且在适当的时候还要种植一些花草树木,扩大矿产地的绿色用地,改变其脆弱的绿色问题。
2.3 水资源的保护
矿产地的水资源无疑是及其宝贵的,但是由于受到污染或者采矿的影响,使得矿产地的水资源严重不足,地下水位严重降低。所以在采矿的过程中,那些废水不要直接让其流入到附近河流中去,而是要将废水先处理一遍然后再让其流入,极大的降低了河流被污染的风险。
2.4 对矿山露采场的处理
(1)、清除露采场边缘的岩石,并且对两侧进行加固,采用绿色植物等进行露采场进行绿化。
(2)、在露采场的山顶上修筑截水沟,尽量减少外来水进入到采场内。
(3)、尽可能的积蓄地皮表面的雨水,为植被的后期培养提供水源。
2.5 制度的保障
(1)对有关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的法律法规要进行系统性的完善,通过法律法规的手段去保护矿山的可持续性。
当前要加快推进有关法律法规的建设进程,结合我国环境的实际情况,尽早的制定出一部科学的、合理的、严谨的律法,去监督和管理有关矿山土质环境的保护及治理问题,为阻止地质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同时也为治理环境提供了极大的法律保障。
(2)、当地有关管理部门必须实施高效、严格的矿产地地质环境的管理措施。实行苛刻的矿业准入条件,对矿产地的地质环境保护要加大执法力度,要想严格的将矿产地的地质环境搞好,就需要一个公平、公共以及客观的评价制度,并且需要时刻的完善好评价制度,评价人员每一次对矿山进行考察时,必须秉持着客观、公正的原则去对矿产地的地质环境进行考核,考核人员要及时的将考核的结果送到相关管路部门去。对管理方式进行切实的转变和改进:
一、依据矿产地的地质环境来划分,实行对地质环境的分类管理。
二、改变传统、陈旧的管理模式,将被动式管理转变成主动式管理。
三、负责到底、监督到底、管理到底,对治理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要严肃对待,所以管理部门要实行全过程管理。
(3)、利用矿产地的经济手段,大力的发展环保与循环经济,逐步的改变经营模式,从根本上降低经济开发对地质环境造成的破坏。引导当地企业部门走上一条绿色发展的道路,进一步的去完善经济环境,扩展矿产地地区的融资渠道,吸收外来资金的投入,使得矿产地地区的循环经济能够实现有序化和产业化的运作机制。
2.6 技术措施
矿山企业都应该遵循“无废矿山”、“绿色矿山”的相关环境标准,对矿山开采区内的废渣等污染物要进行科学的处理和有序的规范,实现矿山开采区内的技术的科学化、废物排放的无害化、作业的清洁化、复垦环境的优良化,对矿产区的废弃矿物加以加工,使得其可以综合利用。保护矿区周边环境的平衡性。
2.6.1 无废开采
矿产区内的无废开采,一般指的是矿床在回收、开发及资源利用的过程,尽可能的减少无用之物的产出,同时对矿产区的所有资源加以整合,最大限度的提高矿产物的综合利用价值,而不用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影响生态环境的平衡性。无废开采需要遵循的这些细节和原则:
(1)提高综合利用的原则。
(2)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原则。
(3)就地利用、就地处理的原则。
(4)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统一性的原则。
(5)无用之物尽量减少产出和尽量利用的原则。
(6)依靠政策引导和依靠科学技术的原则。
2.6.2 矿区的复垦
矿区的复垦应当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去执行,依照大家共同制定的复垦方法、复垦目标以及复垦程序,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生物措施或者工程措施,使得本地的自然生态系统能够迅速的恢复和发展。
篇9
【关键词】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发展; 问题;对策;分析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推行以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各种工业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这些工业企业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大量废水、废气、废物等被大量的排入空气、河流、土壤中,严重污染了城市的自然环境,也给环境治理工作带来了困难。这种情况下,我国的整体环境水平迅速下降,由于污染导致的经济损失也逐年攀升,所以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有待加强和提高。作为能够给城市提供准确环境信息的环境检测和治理技术,也逐渐成为了有关部门关注的重点,下文中笔者将主要就这方面谈谈如何加强和提高预防和治理污染的技术,从 现阶段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存在的问题、环境监测与质量技术实现长足发展的对策两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浅析。
1 现阶段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1.1 监测结果难以对环境质量做出全面的反映
要想对环境污染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处理措施,首先要详细的了解和掌握环境的实际情况,而这一切都要靠环境监测技术来实现,就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来看,并不能达到理想的环境状况反馈的效果,主要表现为对于待测对象的污染指标的监测不够准确。同时,由于环境监测和治理技术受人力、财力、物力等因素的限制,导致监测过程中的我频次较低,所以无法得到较为详实的待测区的具体环境情况,更加无法监测出企业的排污状况。两外,我国的环境监测和治理工作的重点主要侧重于各种单项污染指标的检测,对于全方位的环境状况描述还有待提高。
1.2 环境监测和治理技术手段落后
就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和治理的技术水平来说,还比较落后,主要表现为我国对于不同的污染物的检测要通过不同的采样分析才能完成,而且整个环境监测和治理活动缺乏系统性和制度性,一些器具和检测系统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因而也就无法同国际上的一些先进国家相提并论,无论是检测结果还是检测过程都相对落后。
1.3 环境监测和治理技术缺乏应急措施
所谓应急措施,就是指在环境监测和治理的过程中,所采取的对于突发污染状况的处理措施。就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与治理工作来看,在这方面的建设还不够完善,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制度上都没有形成一个相对成形的应急预案。这也就导致了我国现行的环境监测和治理工作在采样分析的过程中,无法对现场动态做出及时的准确的反应,给突发污染的治理带来了不便。同时,由于我国地理位置跨度较大,自然环境多变,应急措施的不完善也会给环境监测的采样工作增加难度。
2 环境监测与质量技术实现长足发展的对策
上文中笔者对我国现行的环境监测与治理工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目前该技术存在的不足,下文中笔者将在此基础上谈谈如何加强我国的环境监测与治理能力,提高技术水平,实现环境监测好治理的更好更快发展,为我国的环保事业做出贡献。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实施科学的环境监测
所谓实施科学的环境监测,就是要在环境状况监测的过程中制定合理的计划,采用科学的手段,以使得所测结果更加的趋近于待测区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为下一步的治理工作提供一个有效的参考依据。首先,要认真分析待测区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确定环境监测工作的重点,选择该区内的出现频度高、危害大的污染进行重点监测,以准确描述待测区的污染特点;其次,要制定一个周期性、综合性强监测模式,以便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能全面掌握测区的受污染状况,对污染动态进行掌握有利于制定更加符合待测区的实际情况的治理方案;再次,从人体危害的角度,对污染物质和污染源进行分析,正确描述该污染对于人体可能产生的危害,并对有毒物质进行重点监测和治理;最后,对所得的各项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据监测数据背景进行相关性研究,做出有预见性、综合性的分析评价,并为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提供依据。
比如水环境污染的治理中,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要吸取西方国家的教训,决不能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但同时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现实情况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要知道实现真正的统筹规划,有效控制新污染源的出现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付出长期的努力。建立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保护管理模式,实行水量水质统一管理,健全流域水环境监测网络,实行动态监测、区域联防。要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加强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当前,尤其要注意强化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管理,供水与需水统一管理,水量与水质统一管理。搞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保护,努力提高水资源的科学有效利用和保护水平。为了防治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引起的地面沉降,各级水利部门要认真加强对地下水的监测和采补平衡分析,提出回灌规划,充分利用洪水及间隙期多余的水量,采取各种补给入渗技术回灌地下水,争取地下水早日恢复平衡,抑制地面沉降的发展。流域水环境监测网是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的尖兵与耳目,应该优先建设,先行发展。对跨界河流与重大污染事故实行动态监测,定期向社会公布水环境信息。应加强省际边界水体的监测,积极开展跨省的污染联防。
2.2 明确环境监测与治理的标准化
要想充分发挥环境监测在环保工作规范化中的支柱作用,首先应充分的认识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环境监测是环保部门进行管理的依据,是做好环保工作的基础。随着环境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关注化学污染的同时,也开始注意到辐射等物理因素造成的危害。这种危害的监测需要环境监测工作来实现,从而为环保工作规范化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依据。通过对现代环境监测、环境治理、采样制样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取其精华,对于存在缺陷的地方,积极进行改进。国家投入相应资金,完善环境监测与治理设备,缩小同发达国家间在环境监测、治理领域的差距,引用发达国家相应标准,作为标准的技术参照。
2.3 加强突发环境事故的监测与治理
首先,明确突发环境事故的监测与治理重点,快速确定突发环境事故的动态变化及具体处理措施。待处理结束之后,查明原因,总结相应事故处置经验并分类建档,构建环境事故应急体系并经常开展应急演练。其次,采用多种预警和应急手段,使用应急检测车等仪器,采用标准的采样与分析方法,配备经培训合格的技术人员,从而提升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环境事故处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预见性。最后,加强对自动化、便携式检测仪器设备的研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科技指导行动,才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实现长足发展的必然出路。
3 总论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环境污染的愈演愈烈,使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责任,但是基于其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我们要实施积极的应对措施,使其环境保护的作用得到应有的发挥,最终实现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继.室内环境监测与治理前景分析〔J〕.山西建筑.2010,21:2-3.
篇10
关键词:环境治理 政府政绩考核 差异化
一、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角色
对于环境治理,政府担任着两种角色,即治理者和监管者。
(一)政府是环境的治理者。环境治理的主体有民众、社会团体、企业以及政府等。环境治理需要大量资源和资金投入,民众、社会团体与企业的资源能力有限,因此政府必须担任环境治理的核心主体,承担环境治理的主要责任。政府可投资于三废治理及噪声治理等项目,治理环境污染,实现绿色发展。
以废气治理为例, 政府治理投入如表1所示,废气排放量如表2所示,政府对废气治理的投入及投入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例逐年上升,在政府的治理下,污染物的排放量逐年下降,可见政府的治理卓有成效。而2014年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平均天数从上年的234天下降到229天,说明政府仍需要加大废气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
通过表1、表2分析,政府治理废气的投入与有害物排放趋势如图1所示,随着政府投入的增长幅度上升,污染物减少的幅度也更明显。
(二)政府是环境的监管者。民众、媒体和政府是环境的监管者,监管流程如下页图2所示,媒体与民众分别利用各种媒介与舆论的力量监管企业的环境行为,但无法采取强制性措施,而政府可以通过立法等方式对企业实施有效监管。2010 年,环保部出台《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征求意见稿),要求制药业等十余个重污染行业环境报告,由于《指南》的约束,大部分重污染企业公布了环境信息,尽管披露的方式和质量存在差异,却已证明了政府对环境监管的重要作用。另外,政府也可监管企业废水、废气等排放物的指标是否符合规定,根据达标情况对企业实施奖惩。
二、环境治理对政府政绩考核的诉求
当政绩考核以GDP为主导时,政府与企业的利益一致,政府希望企业的利润增加,从而提高财政收入,而企业在追逐高额利润时可能会破坏环境、滥用资源,维护短期收益却无视长期收益,对环境造成难以弥补的损伤。
将环境因素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后,政府与企业的利益产生分歧,企业仍然追求高利润,而政府则追求环境与经济共同发展。这时,政府与企业之间产生的博弈如下:
(一)博弈基本假设。
1.参与者集合:博弈中有两个博弈方,博弈方1 是各级政府,博弈方2是企业,博弈双方都是理性的。
2.策略集合: 政府的策略集合是S1={ 监管,不监管} ,企业的策略集合是S2={ 污染,不污染}。
(二)博弈矩阵。由基本假设得到博弈矩阵,见表3。
其中,F代表政府从企业收取的罚款,E代表监管企业需要的费用,C代表政府因监管不力受到的处罚,I代表企业因滥用资源而获得的额外收益,R代表企业因污染环境而丧失的声誉。博弈中的四种情况如图3所示。
设政府监管的概率是P,不监管的概率是1-P;若企业污染的概率为Q,则企业不污染的概率为1-Q。U1为政府收益,U2为企业收益。
则U1=P[(F-E)Q+(-E)(1-Q)]+(1-P)[(-C)Q+0(1-Q)]
U2=Q[P(I-F-R)+(1-P)I]
分别对U1,U2求导:dU1/dP=(C+F)Q-E,dU2/dQ=I-PF-PR
当政府和企业的收益最大化时,即dU1/dP=0,dU2/dQ=0时,P*=I/(F+R),q*=E/(C+F)。
因此政府与企业间博弈的纳什均衡解是p*=I/(F+R),q*=E/(C+F)。
博弈结果的经济意义在于,当政府监管的概率为p*=I/(F+R)时,企业选择污染的概率是 q*=E/(C+F)。当政府监管的概率大于I/(F+R)时,企业的最佳选择是不污染,反之,企业的最佳选择是污染。类似地,当企业选择污染的概率大于E/(C+F)时,政府的最佳选择是监管,反之,政府的最佳选择是不监管。
通过博弈得出,企业污染的概率是q*=E/(C+F),通过q*可知,降低E(政府监管费用),提高F(政府从企业收取的罚款)以及提高C(政府因监管不力受到的处罚)能降低污染概率。因此,建议将环境治理因素纳入政绩考核体系,运行机制如图4所示,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并重,使得各级政府明确责任,充分利用其资源与能力,实现环境永续发展。
三、引入环境治理的政府政绩差异化考核体系
为确保引入环境因素的政绩考核有客观公正的奖惩依据,应设置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重点、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不同区域的特征不同,功能不同,定位不同,应针对不同区域设置差异化的环境治理考核标准,各有侧重。考核体系中的指标应尽量采用相对数形式,使指标具备横向和纵向可比性,便于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年份之间进行比较。另外,指标的计算方式应简便明确,相关数据容易获取。
(一)优化开发区的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优化开发区经济发达,具有很强的综合实力,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减弱,应当致力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将部分产业向重点开发区转移。笔者认为,调整产业结构是优化开发区环境治理的根本,应当从产业结构变化、环境治理与环境质量三个方面考核优化开发区的环境治理(见表4)。
(二)重点开发区的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重点开发区的经济状况较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也较强。应当致力于如何承接好优化开发区的产业转移,努力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重点开发区的环境治理指标体系包括环境治理指标和环境质量指肆讲糠帧T诨肪持卫碇副攴矫妫相对于优化开发区的指标体系,重点开发区指标体系增添了工业废水废气处理指标。在环境质量指标方面,二者大致相同。具体见表5。
(三)限制开发区的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限制开发区对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尤为重要,要对大规模的工业开发活动实施约束。对其环境治理政绩考核,应从政府支出以及环境状况两方面考虑,主要关注政府的投入和环境保护状况(见表6)。
(四)禁止开发区的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对于禁止开发区,要禁止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同时要减少区域内的人口,主要目标是保护区域环境。可以从政府支出、设施与人员和环境状况三个方面考核(见表7)。
四、保障措施
为保证引入环境治理因素的政府政绩考核体系能切实发挥作用,需要实施一系列保障措施对考核体系进行支持。
(一)加快配套数据库建设。考核体系中的各项指标需要准确全面的数据作为支撑,建立健全配套数据库是政绩考核的基础,统计部门应尽快建设相关数据库。可以利用互联网将指标体系涉及的数据在第一时间汇总至数据库,便于及时进行各指标的计算与比较。
(二)正确处理环境因素与整体考核的关系。任何地区的发展都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进行政府政绩考核时要全面考虑多方面因素。政府政绩考核体系包含多个模块,如经济发展、农业发展、人民生活及环境治理等,处理好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合理设置各模块所占比例尤为重要。环境治理是评价政府政绩考核的一部分,权重过低导致环境问题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过高则会湮没其他因素,应当为其设定恰当的权重,确保政府兼顾各方面的发展。
(三) 建立科学的奖惩升迁制度。根据考核体系科学合理地任用、升迁与奖惩官员可以将政府人员的自身利益与全社会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助于约束政府行为并调动政府官员的积极性,使政绩考核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共同提高。
(四) 加强监督。民众与媒体应对政府行为与政绩考核体系的应用实施监督。政府应公布管辖区域的各项考核指标具体数值与奖惩制度,方便民众与媒体实施监督。此外,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公益广告等形式提高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使民众主动履行监督责任。
在环境治理的众多主体中,政府作为核心主体,应当承担核心责任。并且,政府有能力通过投资、监管等一系列行为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因此有必要将环境治理因素引入到政府政绩评价体系中,形成一套差异化的政府政绩评价体系。不同区域的功能、任务不同,制定考核标准时不应一概而论,差异化的考核体系有助于调动各地区的积极性,切实地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共同发展。X
参考文献:
[1]Dascalu C,Caraiani C,Lungu C I,etal.The externalities in social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0,18(1):19-30.
[2]张劲松.试析环境治理与政府政绩考核关系[J].中国农业会计,2016,(07):46-48.
- 上一篇: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
- 下一篇: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环境污染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