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变化的宏观现状范文

时间:2023-10-08 17:42: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力变化的宏观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力变化的宏观现状

篇1

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失业问题一直严重困扰着中国的发展。20008年8月的华尔街金融危机,带来了全球性的经济衰退,更是使中国的失业现象雪上加霜。而我们,作为两年后即使将走上社会、面临就业问题的高校研究生,应当密切地关注国家的失业问题,更是当从现在起,全面提升自己,从各方面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将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失业现状、导致失业的原因以及失业的社会影响,并根据所学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法。

关键字:失业 形成机理 治理方法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激增、经济结构的迅速变化,失业问题在中国这个发展大国逐渐变得严峻,而随着高校的迅速扩招,高校教育体制弊病也渐渐暴露,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较以往相比有所下降,大学生也成为失业人口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失业现象在高校中也日益受到关注。

1、失业的概述

1.1失业的含义

失业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社会形态,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与就业岗位相互脱节的一种状态。我国对失业的定义为:在16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在调查周内未从事有收入劳动,当前有就业愿望和可能并以某种方式正在寻找职业的人员。

1.2失业的分类

宏观经济学通常将失业分三种类型,即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及周期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这种失业在性质上是过渡性或短期性的。它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供给方,摩擦性失业被认为在任何时候都存在,但对任何人或家庭来说,它是过渡性的。因此,摩擦性失业不被认为是严重的经济问题。

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结构性失业在性质上是长期的,而且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

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当经济中的总需求的减少降低了总产出时,会引起整个经济体系的较普遍失业。

2、中国失业的形成机理

2.1中国失业现状

失业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失业现象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进入21世纪后,失业形势很严峻。

2000年―2008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及失业率

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自2000年至2008年,中国的失业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国家的事业情况都是与经济成长呈反向关系的,这也就是说,一国经济不断增长,经济规模就会扩大,雇佣需求随之增加,就业情况也就好转,反之,一国经济增长减速,就业情况就越恶化。可是中国却出现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就业情况快速恶化的不可思议的现象。从2000年至2008年,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失业人数呈加速上升趋势。经济发展的同时就业反而恶化,是中国失业现状的一大特色。

结构性失业是中国社会中最为普遍的失业现象,目前的状况体现在:

(1)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2)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

(3)下岗职工再就业形势严峻

(4)大学毕业生成为新的失业群体

2.2中国失业现象的原因

2.2.1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但不平衡,导致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目前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并且国家正在大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随着农村经营方式的改变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必然的趋势。

2.2.2劳动力总量增长过快,居民教育水平普遍偏低

中国人口基数大,劳动力供给远超过需求,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关系严重失衡。据国家统计局预测,中国劳动适龄人口2010年为9.70亿人,2020年将达到最高峰约9.97亿人,中国总人口增量达到了一个高峰。我国的科学教育水平仍处于落后状态,文盲在求职者中仍占据很大的比例。即便是高校毕业生,由于中国高校教育水平的局限性和近几年的持续扩招,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也有待提高,很难达到社会对于高端人才的要求。因而造成高校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专业的严重不对口现象,导致大量失业。

2.2.3就业服务市场中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

在摩擦性失业中,有一种很典型的现象,即具有某方面特殊技能的求职者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找到合适的岗位,而某些用人单位有时又很难寻找到具有此种特殊技能素质的人才,双方均不了解对方的状况,都在为寻找工作和寻找人才所苦。这一现象是由于求职者与招聘者的信息不完全造成的。

3、中国失业现象的影响

失业现象对国家有两种主要的影响,即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

3.1社会影响

在中国社会中,失业现象威胁着社会和家庭的稳定,更严重打击了失业者的情感。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新闻,某某高校毕业生不堪就业压力跳楼身亡甚至袭击别人;常常听说,某个家庭因为丈夫长期失业,导致家庭关系破裂,妻子另觅新欢;求职者因长期难以找到工作而失去自尊和自信,最终导致心理疾病更是时有发生。这充分证明,在中国失业已经对社会、家庭、个人都造成了极大危害,对社会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

3.2经济影响

失业的经济影响可以用机会成本的概念来解释。当失业人口过多时,经济中本可由失业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就白白损失了。从产出核算的角度看,失业者的收入总损失等于生产的损失,因此,丧失的产量是计量周期性失业损失的主要尺度,因为它表面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

4、应对中国失业现象的治理方法

4.1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克拉克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劳动力构成会逐渐由第一产业占优势而逐渐转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优势。

就中国的现状而言,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资源、自然资源和技术资源则相对贫乏。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失业问题首先应该充分认识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这一事实,更多考虑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第三产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强,而且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弹性较大,多数要求不高,比较适合中国下岗失业人员的素质现状。

4.2全方位提高科学教育水平,改进求职者各方面的素质

中国劳动力数量庞大但综合素质较低,一般劳动力严重过剩,高素质人才严重不足。目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劳动力素质低,从事非农产业的能力差。因此,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并促进社会力量办学,积极开展以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和培训,努力培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要求的人才,努力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4.3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首先,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建立统一高效的劳动力市场。政府解决失业问题的宏观经济政策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

其次,要加强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尽快建立起全面、高校的就业信息网络。从而就业信息在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充分传达,减少因信息内部完全和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摩擦性失业。

再次,通过确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地位,打破劳动力流动在地区、部门、城乡之间的各种制度性的障碍,清除劳动力市场的各种行政性分割,形成完善的市场就业机制。

另外,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主要通过财政、税收和用工补贴的方式,根据企业雇用下岗失业人员的数量、时间给予经济补偿,以降低企业雇用劳动力的成本。通过实施就业补贴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实现了社会安定,为实现促进就业的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

5、结论

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都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而中国的失业问题与世界其他国家不同。因此,要解决好中国的失业问题,就要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和把握其中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措施。解决好当前的失业问题,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通过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对于中国失业现状、失业原因、失业影响以及解决对策等方面的分析,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失业形势。我们相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失业这一长期困扰中国的问题将会得到缓解。作为两年后将走上社会,面临就业压力的高校大学生,我们应当密切关注国家乃至世界的失业问题,更应当从现在起,根据社会不断变化的人才需要,适时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为将来的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波.中国失业限制分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高鸿业.宏观经济学[M].人民出版社,2008(12).

[3]靳英华.我国双重转变过程中的就业问题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10.

篇2

关键词:宏观经济 青年就业 创新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0-055-03

青年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能否和谐的一个重要方面。三年前,美国的金融危机爆发,我国经济也受到了深刻而广泛的负面影响,经济增长急速下滑,产能过剩矛盾日渐凸出,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依旧提出力保896的经济增长率。以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的宏观经济目标。因为根据测算,我国只有保持GDP 8%的增长率,才能使就业增长率保持在1%。虽然从理论上讲,高的经济增长可以拉动就业,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GDP总体上呈高增长的态势下,显示出的却是GDP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很弱的相关性。高经济增长并没有必然带来高的就业增长。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创造100万个就业岗住,也就是说2010年我国依靠经济增长为社会创造了800万个就业岗位,相对于2400万劳动供给数量来说,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了严重的供大于求的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告2010年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约达到9.9%,经济增长所创造的就业岗位仍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青年农民工就业不稳和青年白领就业压力已成为当前青年就业的主要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一、当前青年的就业现状

目前,我国面临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体制转轨中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退役军人和失地农民就业等众多问题。在我国,高等教育连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连续上升。2008年和2009年毕业的大学生分别还有100万人和15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他们与教育部公布的2010年高校毕业63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一起竞争工作,加在一起有880万人。根据以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比例,估计有约36%的人能找到工作,还有约500万人面临就业的困难。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我国实体经济带来的冲击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海外市场业务的缩减,二是国内市场需求的低迷。劳动力市场上,劳动供求数量矛盾突出。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被迫选择考研,国家也在扩大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以延缓就业。大学生就业难派生出新的问题:一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已经形成。这是由于高等教育中一个重要的转变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改革将大学毕业生推向了市场,作为一种资源,大学毕业生也要受价值规律的作用和影响,同样要通过使用价值和价值来判断,和供求关系紧密相连。就业状况的变化对培养大学生的高等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对大学生及家庭的一种考验。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流入就业困难群体。:是加大受教育不平等。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对于贫困家庭绝对是高投资,如果投资没有产生回报,势必影响人们对教育的投入,由就业问题引发公众教育授资的进一步拉大,会加大受教育的不平等。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大规模转移农村劳动力是中国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十一五”期间,从农村劳动力供给看,虽然乡镇企业和进城务工转移了2亿人,由于土地容纳的农业劳动力有限,按1.7亿计算,则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有1.2亿以上。有资料显示,2010年,中国农民将减少至7亿人左右,这就意味着至少有近2亿农民耍转移到城镇;另外,目前中国人均0.3亩以下包括完全失地的农民已接近5000万人,而且每年以百万级的数量在增加,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也是一个现实的压力。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转移到非农领域,向城镇转移的规模会不断增加,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大多为青年人。国家统计局农村司的监测调查报告指出,2009年内我国外出从业6个月以上的外出农民工为14533万人,在本乡镇以内从业6个月以上的本地农民工为8445万人。据预测,未来几年,城镇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每年都将达到1000万人以上。监测显示,农民工外出务工目的地仍以东部地区为主,但在中西部地区的比重提高。经调查,进城务工青年年龄大多在18-28岁之间,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以初中及以下学历为多。青年农民工群体已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他们占整个农村流动劳动力中的大部分,是农村劳动力中的高素质人员,更是未来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后备劳动力资源。

二、当代青年就业面临的问题

1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派生出新的问题。现在,全球经济虽然出现了避渐复苏的迹象,但是全面复苏仍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国内经济资源在人为因素影响下。片面流向重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大学生就业相匹配的知识型服务业则长期低迷。这种产业结构所对应的人才需求状况,就是低端岗位需求旺盛。我国很多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需要的只是生产工人和技术1人,所以金融危机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很大压力。而且还要持续几年。

2 青年农民工最大的烦恼来自于经济收入少。数据显示,农民工的收入大多在1000-2000元之问(77.8%),没有文化的农民工更是100%在2000元以下,1000元以下的占6.4%,虽然长三角地区规定了最低工资标准,可是目前来说全覆盖还需要一个过程和相关部门的监管。

3 青年白领的职业压力大,对生存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当前。青年白领(本研究所调查的对象为工作3-5年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上的困惑与压力众所周知,作为扩招后的大学毕业生,在经历选择与被选择的矛盾冲突后,无论满意与否,最终都要选定某一职业,迈向社会,这无疑是人生的一大转折。大学毕业生由“自由人”向“职业人”的角色转换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事业成败和价值定位。以上海为例,2009年上海高校共有毕业生15.8万人,2010年迭16.8万,2011年毕业人数为17.5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7000人左右,加上外省市来沪求职及往年暂缓就业的毕业生,估计今年共有20万左右的高校毕业生在上海求职。人数再创新高。而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需要数目的同期降幅超过20%,其中以金融、航运、国内贸易和部分制造业的降幅尤为明显,部分上海金融财经类、外语外贸类毕业生的需要数目同期降幅甚至超过了30‰社会上存在大量的待就业人员,对已就业的大学生来说会产生很大的压力,一些人有被后来者取代的危险。

三、促进青年就业的对策思考

青年失业问题的产生与本国的宏观经济

形势密切相关,治理青年失业政策的有效性也取决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因此,应将青年就业问题纳人国家总体发展规划,制订一体化的政策框架。今后几年,城镇需要就业的人数每年仍将保持在2400万人以上。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长期存在。而在现有经济结构条件下,按经济增长保持8%的速度计算,新增岗位和补充自然减员只有1100万人,供大于求缺口在1300万人左右,矛盾十分尖锐。国际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国际和国内宏观经济的变数,也将对一些地区和行业的就业产生影响。青年就业应得到格外的重视。政府部门首先要采取措施,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1 调整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产业结构,我国经济的发展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但与第一、二产业相比,我国第三产业明显处于滞后的地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服务业是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在我国就业总人数中所占的比重仅有30%左右。而世界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一般为45%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都在70%左右。如果我国服务业就业比重达到45%左右,就可吸纳1.3亿人就业,这将意味着可以基本上吸纳今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第三产业GDP就业弹性高,吸收劳动力能力强的特点,决定了其在解决我国失业问题中至关重要的地位。现行的经济结构对扩大就业和经济增长极为不利,因此,今后应更加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掘第三产业的就业空间和就业会非常有限。而金融危机造成的订单大幅减少,出口下降,使得那些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吸收的劳动力也大大减少。因此,我国应该改变以往的GDP拉动形式。注重我国的内需和消费,利用国内消费稳定经济增长,扩大消费需求和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内需拉动增长的良性循环,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2 建立大学毕业生最低工资制度。大学生由于对市场缺乏足够认识,容易“眼高手低”。在职业搜寻的过程中,当意识到工作机会正在一个一个流失而竞争人数却在不断增加的时候,又丧失了冷静和理性,不顾一切地把自己“卖出”,这就天然地为用人单位降低薪水创造了条件。然而,政策空白也是大学毕业生起薪降低的原因之一。现在不少城市针对农民工制定了最低工资标准,对大学毕业生却没有相关规定,尽管上海制定了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指导价,但并未引起用人单位的重视,也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因此,建议制定大学毕业生最低工资制度,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和事业发展的基础,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和融入度。有人认为工资由市场决定,只要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就无可厚非,但为了约束企业的恶意行为,政府应有所作为。

3 加强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工作。大学生创业是缓解就业困难的有效方法,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率非常低。问题在于:一是大学生创业有热情没信心,真正创业的大学生少。大学生创业热情来自于国家的大力支持和高校举办各种创业讲堂、创业比赛。可是,由于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创业高成本、风险又大,所以真正实现创业的大学生并不多。二是大学生创业有氛围缺教育,多数大学生是没有创业经历的,急需一批创业指导老师,大学生创业有政策,但由于大学生对创业了解不多,申请时困难多。三是大学生创业注重高科技轻“草根”。这是源于创业资金的申请门槛仍然较高,还得有科技含量等硬性条件,这导致了大学生创业不得不注重高科技而轻“草根”的现状。所以,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当前急需要做的事情。通过创业教育使学生树立创业意识,有助于他们在初次就业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充分了解市场,寻找创业机会。要建立专门的创业指导机构,有专业的创业讲师队伍。要调整创业政策,更加切实可行,要多扶持立足于社区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大学生创业。发挥大学校区科研园区的优势,降低大学生创业的风险和成本。

4 相应提高青年农民工工资水平和工作稳定度。外来人口的就业情况直接决定了他们的经济地位。城市居民的工资与福利一直由政府有关部门作出规定,由用工单位强制执行。而外来人口则没有这样的规定,他们的工资完全由企业主说了算。由于中国现存巨大的就业压力以及企业主的短期行为,很多外来务工青年只能接受低薪。同时他们也没有城市工人合法的劳动权益,超时间工作、超强度劳动是城市农民工的普遍际遇。青年农民工对于增加收入的期望很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增加农民工工资的迫切性。数据表明:收入不能完全维持生活的青年农民工比例较高,因此,有必要适当地提高工资水平。具体的工资提高过程可以依照两个指标进行,一是农村以及小城镇生活水平提高幅度,二是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客观上也要求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有所增加。

5 平衡城乡、区域的发展,城乡、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使得就业环境差异大,使得大量的青年涌入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地区和珠江三角地区。这些地区显出就业压力十分严峻。而中西部城市及欠发展地区城市经济基础薄弱,大学毕业生和青年白领等技术和人才缺乏,呈现出典型的“东高西低”的不均衡分配。因此。均衡发展区域、城乡,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减少劳动力的跨区流动,缓解少数中心城市的就业压力,可以提高劳动力配置的效率。

在政策调整中,把青年就业问题纳入全面就业战略采用以下方法:将青年就业政策纳入全面的就业战略,加强青年就业政策与宏观经济、社会和发展政策的联系;采取统筹各部门问的办法,为青年人创造正当工作的机会,并把创造就业机会的政策与社会保护、增强能力、发言权和代表权以及工作场所的权利有关的原则联系起来;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加强人力资本投入,培养大批掌握新科技、新技能的科技人员和劳动者,创新各项政策策略,都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就业机会。确保我国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 朱莹,对青年就业问题的思考[J],现代管理科学,2010(12)

3 胡解旺,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N],就业信息报,2009.10.11

4 刘尚希,农村公共服务的基本目标:改善农民“就业状态”[J],地方财政研究,2006(10)

篇3

经过几十年经济改革,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相对薄弱,政府颁布了很多的就业举措,加强失业预警,对失业人员及时做出预测,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

2失业预警的重要意义

2.1有利于及时掌握事失业情况

建立失业预警,能够帮助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准确了解本地区的就业情况,若是预测到失业风险,能够及时通知用人企业和单位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了大规模的失业情况。政府及时掌握影响失业的因素,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加大对劳动力市场的调控,保证企业有人可用,为经济快速增长做出贡献。用人单位掌握失业预警,就可以尽早做好准备,提高了就业的风险意识,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

2.2有利于提早采取措施

失业预警能够帮助政府和用人单位提前采取相关的措施,减少失业带来的风险。首先,用人单位可以依据失业预警的警示,积极调整相关的经营方式,适当缩短工期、加强员工培训、降低工资等,保证员工工作的稳定性,降低生产经营的成本,避免出现大规模的裁员现象。然后,政府可以依据失业预警的提示,采取相关的鼓励措施,尽量保证员工就业稳定,减少失业。而且,政府还要积极的发展经济,完善就业服务,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增大就业。

2.3有利于进行失业调控

政府在失业调控方面具有很大的能量,能够利用合法的、合理的手段调整经济,和用人企业商量,保证避免大规模的裁员现象,若是出现裁员现象,要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监督。在保证职工的利益之下,减少企业破产行为,减少失业员工的数量。政府要加大对失业人员的培训工作,让失业员工和用人单位积极联系,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培养,为员工再就业提供多方面的服务。2.4有利于提高宏观调控政府要建立相关的应急机制,应对突然发生的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的突发事件,保证员工在发生重大的灾害的同时,还能够具备工作的能力,减少失业。政府要加大专项培训资金补助,给失业人员一定的补偿,保证社会和谐稳定。

3建立失业预警体系

3.1确定指标体系

失业预警体系指标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般指标体系和核心指标体系。一般指标体系主要是指影响不大的指标,比如文化结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等。核心指标体系主要是指严重影响或者决定失业的指标,例如国际贸易摩擦、汇率、主要经济数据变化、政府调控、失业就业人数变化等。一般性指标在失业预警中占据的比例少,核心指标影响较大,占据重要权重。

3.2建立调查信息系统

全面的失业调查系统有抽样调查统计制度、定期调查统计制度、城镇失业登记调查、劳动力市场发展情况调查、调查点失业调查等相关的调查制度。定期调查和抽样调查能够系统性地掌握本期失业情况,城镇失业调查能够帮助当地政府做出正确的决策,调查点调查能够掌握其调查点的就业情况。多方位的调查能够帮助相关人员掌握充足的数据,做出正确的失业预警。

3.3建立信息处理系统

依据收集到的数据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确定计算方法,做出正确的数据评估,确定失业预警的等级。

①失业率在4%之下,证明社会充分就业,劳动力和用人单位存在考察时间和等待,市场不需要调整。

②失业率在4%~5%,适度失业,事业对于社会的影响力很小,通过适当的培训,劳动力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③失业率在5%~6%,失业率开始上涨,个别地区的失业率比较高,失业情况引起政府的注意,政府开始采取相应的手段,加大劳动力的培训,提高就业率。

④失业率在6%~7%,达到警戒线的区域增加,政府要做好相应的失业预案,加大工作力度,解决失业率严重的地区。

⑤失业率超过了7%,政府发出警告,增加财政的投入和保险金的使用,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促进企业投资,严格控制失业。

⑥失业率超过10%,政府发出严重警告,要立即采取措施,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和失业保险金额,再次降低银行贷款利率,鼓励企业进行投资,采取宏观调整,鼓励消费者消费,拉动内需,增加就业率。

4促进就业的举措

4.1政府方面

政府在失业和就业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政府要严格做好经济增长和失业预警的相关工作,把增加就业放在首要的位置,确立和就业相关的发展目标,在保证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上,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政府加大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资金的投入,加强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规范,加大对失业人员的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帮助失业人员进行再就业。

4.2经济方面

就业能力取决于就业弹性和经济增长,因此要加强就业水平,就要提高经济增长。各级政府要加大经济增长的投入,创造更多就业的机会,扩大就业人口。经济发展的目标要从绝对追求经济高速增长,转变为在保持经济增长的情况下,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原来的粗放型经济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要加大集约型经济的转变。将原来重工业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转变为轻工业、服务业、农业为主的发展模式,促进就业。

4.3发展中小企业

经济增长的方式由原来的政府主导经济转变为市场主导经济,企业成为市场的主导,国有企业的比例不断的降低,各种民营企业成为主导。中小企业的就业人数占据的比例远远高于国有企业,中小企业解决劳动力就业的作用非常强大。我国借鉴德国、芬兰、日本等国家的经验,政府加大资金担保力度,建立更多的中小型企业,减免一定的税收,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要认真研究失业预警,在失业预警发出警示的时候,提高社会保障、劳动条件、失业补贴、工资等方面待遇,鼓励自由职业、季节工、临时工的发展,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改善外资的引进政策,提供优惠的服务,加强外资的投入,改善产业结构。在进行职业培训过程中,要把员工和用人企业联系起来,让企业培养需要的人才,让员工掌握必备的技能,帮助员工实现再就业。加强失业保险制度,保证失业人员能够拥有一定的失业保障,在再就业之前,维持正常的生活水平。

5结论

篇4

对于破解中国宏观经济难题,我的主张是货币宽松。凯恩斯曾说过,经济周期最好被当作是由资本边际效率的周期性变动所造成的。对危机的更加典型的而且往往是更具决定性的解释,从根本上说并不是利率的上升,而是资本边际效率的突然崩溃。正是由于资本边际效率的崩溃,萧条状态才如此难以治理。在我看来,今天的经济形势非常严格地印证了他的这个主张。

关于中国宏观经济现状的判断,我一直认为,增速下行不是结构性的,而是趋势性的,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不会再出现。我们的生产价格指数PPI已经连续48个月为负,我们的上市公司资本回报率也一直在向下走。更重要的是,从2010年开始,我们所有的企业税前利润低于企业的利率利润,这肯定是有问题的。经济增速下行,目前的表征现象主要是产能过剩,但实际上却是中国企业面临的四大挑战,即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高税收以及高融资成本。针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问题,即便是废除《劳动法》,也很难解决。但是,对于人民币升值、高税收、高融资成本的问题,我们是可以有所作为的。现在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导向不应该是保增长,而应该是避免明斯基时刻,即避免资产价值的崩溃。

美国经历了两次大萧条,第一次发生在1929年,在此之前的几年时间,美国的股市在猛涨,房市也在猛涨。但是到了1929年,形势突然逆转,股市突然崩溃。后来人们反思认为,如果美国央行当时采取了正确的政策的话,美国大萧条不会那么严重,一直持续到1951年才复苏。在金本位的情况下,出现了泡沫,出现了杠杆,美国不是发货币,而是减货币,于是造成了大萧条。

而美国应对这次的金融危机,应该说伯南克的三次量化宽松起了很好的功效:虽然量化宽松导致金融市场波动不断,但是整个股市却在屡创新高;房地产市场虽然跌得比较严重,但现在已经开始复苏。通过这三次量化宽松,美国避免了1929年大萧条那样的冲击。

今天,中国经济的困难在于2008年4万亿振兴四大产业过程中,企业贷到的款到了还款期,但是大量的企业还不起,要破产。目前中国的企业负债严重,占GDP的160%,再加上产能过剩导致PPI连续48个月负增长,这就产生了帕廷金效应(指当货币数量或价格水平发生变化时,实际余额就要发生变化。实际余额的增加或减少被认为将增加或减少总需求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央行确实做了一些工作,去年进行了5次降准、6次降息。不过,我认为,这远远不够。到去年年底,我们的实际利率在上升,我们的基准利率为4.35%。全世界都是负利率,中国的利率却如此之高。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我主张发货币,但不主张政府再来个财政赤字,那还是投资拉动的旧思路。在我看来,利息就是货币市场供给需求的函数,货币多了,降准才能降息,才能减少企业的债务和利息负担。

避免明斯基效应才是中国经济的宏观政策的当务之急。所有宏观政策应该支持微观的救企业。降准也好,降息也好,货币贬值也好,或者是减税也好,都是为了让企业活过来。

篇5

关键词:民族地区;云南;劳务经济

一、民族经济与民族地区发展重要性分析

一个民族的兴衰取决于民族经济的发展。民族经济本质上具有民族与经济因素的二重性,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将这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并且是由它们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国家和经济的一部分,是具有特殊结构的有机现象。作为一个国家、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共同的经济生活是将国家团结成一个整体的基本力量。一个民族的总体经济生活与其社会生产息息相关。由于分工、产品分配和交换关系的发展,人们和地区在经济上是相互依存的,人们组成一个整体。没有共同的经济生活,民族的形成和生存是不可能的。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民族正在发生变化和发展,其发展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一般来说,一个民族自下而上的发展,是开发生产方法的自下而上的过程。经济发展是民族发展的基础,对民族生产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二、我国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发展情况云南有许多民族且发展不平衡。在面临劳动力对外输出、迁移的情况下,云南省委、省政府将工作重点放在支持民族自治市、人口少的民族地区。云南民族地区在各个阶段都在发展,也在逐步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步伐。目前,云南劳动经济概况与特点是,随着云南农村人口的增加和耕地的减少,农业劳动力过剩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很严峻。随着各级政府的改革和支持,以及服务的不断加深,农村劳动力正在缓慢地向城市和非农业产业的过渡。“八五”期间,该地区劳动力出口5900万人,年均增长11.8万人。在“九五”期间,云南的劳动力输出增长了255万人,平均每年增长51万人次。在21世纪初,云南农村劳动力的劳务经济方面,劳动力就业转移增加了100万人次。具体说,2015年,云南民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了143.5万人次,其中65万人次是增加的农村劳动力转移。2016年,云南民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增加了77万人次,总体规模达到160万人次。2017年有136万人次,其中78万人次属于新增的范围。2018年达到150万人次,增加人次为65万。2019年达到153万人次,其中60万人次为增加数额。总体上,云南民族地区劳动力的大规模有序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云南民族地区劳动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发展效益分析2017年,云南的劳动力出口超过350万,约占该省民族地区劳动力的15%。其中,该地区劳工的总体外出劳务收入达到26亿元。2018年,云南省民族地区的劳务经济总收入增加到95亿元。2019年度,云南省民族地区的劳务经济总收入增加到190亿元。同时,云南省民族地区的劳务经济发展的同时,该地劳动者的人均工资收入从2015年的1326元增加到2019年的1617.5元,劳动者的人均纯收入约2000元。在云南民族地区中,许多劳工输出的地区,劳动经济对农民收入的增加做出了重大贡献。总体上,劳务经济已成为云南省的重要产业,也是当地劳动者的重要收入来源。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云南省共有近700万剩余劳工通过各种渠道迁移。在调动过程中,许多工人继续提高技能和能力,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地方土地资源重组使大规模的土地被利用,在另一个区域工作或劳动力转移成为可能。2017年,云南省整体经济发展仍然以农业为主,但劳工工人人均耕地达到4亩。此外,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入,直接为劳务经济的发展积累了资本。除了用于改善生计的收入外,很大一部分收入还用于家庭,并投资于当地的农业或非农业产业。随着剩余劳动力自由地流向更大的区域,根据市场规则,经济资源已逐渐达到城乡之间,以及输入与输出地区之间的最佳分配。这带来了互利的经济利益,并有助于民族地区区域发展。

(三)我国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发展特点首先,剩余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主要发生在云南民族地区内部和附近地区。云南民族地区出口的大部分劳动力在云南省内就业和流动。2019年,云南民族地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就业人口695万人。此外,根据云南省统计局的统计,云南民族地区每年度向省外流出的劳动力数量为80万人左右,同时也有将近90多万人口流入,民族地区附近地区是劳动力的主要流转地域。2018年,云南乡镇工厂的员工总数为400多万人,其中90%以上是该地区的农民工,他们约占总体云南民族地区农民工总数的60%。云南民族地区大部分劳动力流动相对狭窄,许多人在该地区寻找工作,因为他们更适合云南,而且工资更具备吸引力。其次,民族地区劳动力的转移以青年为主。根据2019年的数据统计,云南民族地区的劳动力中,有39%年龄在25岁以下,26岁—35岁的年龄占36%,36岁—45岁占15%,46岁以上占比为10%。其中,该省民族地区劳动力整体的男女比例为53∶47,男性比女性高5%。最后,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是劳动力中高质量的群体。根据云南省劳动局和社会保障厅截至2019年的跟踪数据,云南民族地区劳动力雇用的结构分别为31%、55%和13%,对应的教育程度分别为小学及以下、中学、高中及高中以上教育程度。

三、完善我国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发展策略分析

(一)强化地方政府调控云南民族地区的贸易经济相对薄弱,剩余劳动力的选择范围相对较窄。在发展劳务经济中,各级政府部门和机关的领导和组织角色很重要。同时,劳务经济的发展是一项涉及许多地区、部门和人力资源的系统工程。政府必须进行良好的组织和协调,以整合和发展人力资源。第一,政府应制定云南省民族地区劳务经济发展目标。云南省民族地区的政府,应根据当地人口变化、经济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领域的总体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劳务经济发展目标,并按照目标来制定相应的对策。第二,政府应加强对人力资源和市场体系的宏观调控。人力资源市场的最大特点是,政府不必做出宏观控制决策。政府应规范市场贸易秩序,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人力资源市场。人力资源市场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相互影响,要建立一个系统的市场并维持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政府必须调查和惩处非法活动,并加倍努力建立标准化的劳务市场秩序。

篇6

关键词:智能化机器人;人力资源管理;影响

1.智能化机器人的普及情况以及应用现状

1.1智能化机器人发展概况

我国应用最广泛的工业机器人在1980年左右起步,至今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2011年我国机器人市场年均增长率超过50%,尽管普及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但是潜力是巨大的。从2008-2011年四年之中,比例增长了2倍,与同期的美国相比,是美国采用率的5.12倍。

智能化机器人替代人工的情况出现在中国的部分工厂中,他们引进智能化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生产工作,在2013年中国首次成为工业机器人最大消费国,并在2014年蝉联冠军。我国的工业机器人高达50%以上出现在制造业,其中汽车制造业所占比重最大,在一些关键步骤均使用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工作业,这些机器人有自己的专攻领域,如焊接、喷漆、装配、搬运等方面不再使用人工,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国际政策的支持,如今智能化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不仅仅局限于制造业领域,它也扩大到其他的领域。例如,我们所熟知的家政服务类型的机器人:助老助残机器人、教育娱乐机器人就是在家庭清洁、医疗康复等领域,还有一些我们不熟悉的核能、航空、航天、生化等高科技领域也有所涉及。智能机器人涉及领域行业之广泛,可能会使未来某些行业的消失的状况出现,其普及范围的广度和深度深,在横向与纵向上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1.2智能化机器人对劳动力市场影响浅析

尽管中国在几十年中的经济增长十分迅速,但是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显示的关于中国的就业弹性的数据来看,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投资起到重要作用,相反就业其实并没有起到促进帮助的作用。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有以下几个特点:适龄的劳动人口比例下降、人口老龄化趋势仍在继续、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步伐变缓、接受的教育程度较低。

根据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适龄的劳动参与人口于2014年达到7亿的最高值后,开始呈下降趋势。而劳动适龄人口在2011年就开始减少,这说明了劳动力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会越来越小,加之中国在1999年就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这种状态会大约会持续到2050年,并且由于农民工成本增加,虽然总体上城乡劳动力转移仍在继续,但是速度已经明显减缓,而符合岗位的高素质人才也是市场所急需的。

2.智能化机器人对人力资源管理影响分析

科技化成果的产生与运用促进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影响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从宏观角度对于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的外部影响;另一方面是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对于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2.1智能化机器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外部影响

外部影响受到的影响因素包括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国家政策倾向、大的经济背景与整个市场的宏观走向息息相关。因为部分内容前面分析过,所以不再赘述,这里只浅析受到智能化机器人直接影响的失业率与产业结构两个方面。

2.1.1智能化机器人的采用率影响国家的失业率

智能化机器人与人并不是简单的互为替代品的关系,他们之间也可以是辅助关系,机器人帮助人工提高生产效率,人维护机器人的功能、修改机器人的指令。但是机器人的采用率与国家的失业率有一定的影响。引用的智能化机器人越多越容易造成工人的下岗,失业率就高,这大多发生在机器人采用率较高的发达国家,例如日本、美国。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调查结果显示日本是机器人采用率最高的国家,平均每有1万名工人就有300台机器人与之相对。

从图中可以看出失业率与机器人的采用率基本上是平行的呈同一方向发展,这说明了在机器人采用率较高的国家,机器人与人工是互相替代竞争的关系。引进的智能化机器人少,对整体的失业率的影响不明显。

图2在中国处于一个复杂的情况,对于智能化机器人的引进给中国失业率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个别地区或企业,富士康集团就是一个例子。2013年富士康引进了大批量的机器人进入生产车间工作,进行了大批量的裁员,企业从2013年的11万人到2015年时仅剩6万人。

目前受到智能化机器人影响最大的非“蓝领工人”莫属,部门智能化机器人代替人工的事情大多发生在生产者车间、流水线制造业方面,造成了一部分的“蓝领工人”的失业。对于把智能化的机器人看做是“竞争对手”还是“助手”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我们未来要重点考虑的。

2.1.2智能化机器人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我国处于经济增长时期,引进智能化机器人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增强我国的科技实力。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壮大,中国原有的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已经渐渐丧失,在第二次人口红利的消失和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重的影响下,我国适龄的劳动力正逐渐下降,引进智能化机器人可以起到补充劳动力的作用。不仅如此,引进国外先进的智能化机器人还可以带过我国经济转型,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关于机器人制造的企业规模已经达到上千亿元。并且由于技术的不断完善智能化机器人的应用成本已经低于人工成本、市场上的机械手一台成本接近13万元,可以使用10年之久,这笔长期待摊费用进行折旧后一年产生的费用比人工费用低很多。所以智能化、自动化是制造业的趋势。

2.2智能化机器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内部影响

2.2.1智能化机器人对一线工人的影响

2.2.1.1影响工人的工作环境。智能化机器人承担了许多高危险的工作,使得工人可以不用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改善了环境,但是就我国现有水平,我国的制造业并不能全部实现没有工人在场的机器化,因此引进智能化机器人产生的器械的噪音对于一线工人来说也是智能化机器人带来的新增的困扰。

2.2.1.2影响工人的工资水平。对于工人来说,引进智能化机器人需要接受额外的培训,根据不同的工种需要接受不同的培训方案,因此培训期业不尽相同,简单的技术操作培训期短至几天,对于自动化的工人培训期则较长,多则能达到一年。根据培训期长短的不同,工人对工资的心理预期也产生了变化。由于企业的效率的提高,工人们的工资水平会上涨0.2~0.3(向斯诺等,2013)

2.2.1.3增加了工人的工作压力。智能化机器人的生产方式改变了企业的生产计划,提高了生产率的同时也增加了工人的工作压力。尽管机器人可以减少企业人为的风险,但同时也增加了企业故障的可能性。一旦某一条生产线发生故障,为了减少损失就需要技术人员加班加点的恢复生产线,同时也需要工人人力的代替原有的生产工作。增加的工作量导致了增加的工作压力。

2.2.2智能化机器人对企业管理层的影响

2.2.2.1对管理者岗位设计、组织结构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企业有了智能化机器人之后最明显的变化便是许多岗位“形同虚设”,例如机器人与工人的分配比例、技术维护工人与机器人的分配比例都是需要重新制订计划的。以达成成本最优化的一个结果。当减少底层的一线工人,增加中层技术人员时,企业的结构就会从锥形向菱形转变,解决了企业容易出现的“用工难”的问题优化了企业结构使企业更稳定。

2.2.2.2影响组织绩效、招聘、培训方案的制订。对于绩效目标,在引进智能化机器人后需要企业重新分配个人绩效;对于不同工种与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制定出不同的培训方案、培训周期,与培训师的安排都是管理层需要考量的;在招聘环节也对应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2.3减少了劳动纠纷增加了企业“安全感”。我国每年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的当事人高达数十万人,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统计的数据可知,涉及集体劳动争议案件的当事人数尤为显著,许多案件的产生都是因为集体工作所导致的职业病、工作伤害等。而智能化机器人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低,可以节约生产车间的成本;保密性强,可以防止人员流动所造成的工作泄密的情况发生。增加了企业的“安全感”。

3.智能化机器人应用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在面对智能化机器人带来的影响时,从宏观国家政策角度、微观企业自身角度出发提出了几点建议。

3.1从国家宏观角度来说:①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完善相关法规从国家层面上给予工人保障。②积极引进先进的科研成果,加大对智能化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的力度,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保证市场上的智能化机器人的安全性、促进我国在机器人的使用的普遍程度,引导人们对于新的科技成果正确使用。③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解放体力劳动者,让人们向脑力劳动工作逐渐转变。

3.2从企业自身角度来看:①企业内部应重新分配岗位,优化企业结构,并制定出完善合理的薪酬体系。使公司制度的合理化保证激励因素对一线工人发挥出作用,满足其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是企业对员工最基本的保证。②改善一线员工工作环境,将其与智能化机器人区别开来,保证员工的安全,在对于一些不可避免地要与智能化机器人一同工作的情况下,减少对工人的损伤应是企业的首要目标。③扩大企业规模增加一线工人人数合理安排工时。 防止出现员工过度劳累而产生的工作压力以及其他不满情绪的爆发,影响组织正常的生产生活。④合理规划企业自身发展,针对企业自身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进行理性分析后,理智的对待机器人的引进问题。包括引进后的机器人与人工的配置比例、绩效方案的重新设计、岗位分析说明书等都需要重新做出调整。⑤增加投资,引进更易工人操作的智能化机器人,便于工人们学习并操作机器人,减轻员工负担,减少工作失误率。

4.研究结论与启示

过去,中国过于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占领的优势已经慢慢离中国远去,越来越科技化的生产方式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中国的适龄劳动力的缺失让我们必须合理正确的利用智能化机器人。智能化机器人对于劳动力的补充和协助作用,慢慢演化成竞争、替代的趋势。尽管智能化机器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的,但是就如同创造机器人的是人类,未来社会的主宰还是人,尽管科技可能会发展到我们难以想象的地步,它的目的也只是更好的为人来服务。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科技的进步解决问题,就目前而言,好好利用智能化机器人补充劳动力才能达到我们最想要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瑾,黄志龙.我国人口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宏观经济管理,2014,S1:59-72.

[2]蔡 .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劳动经济,2007,S1:4-11.

[3]蔡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中国金融论坛,2005(06)

[4]向思诺.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一线工人的影响初探――以东风汽车制造集团乘用车总装配厂为例.科学院管理,2013,05:59-61.

[5]王欢.人口结构转变、产业及就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劳动力供求关系分析.人口与经济,2014,02:96-105.

篇7

第一是在产品市场全球化及跨国公司大举进入的形势下,通过进口替代扩展产品空间,实现纵向增长及产业结构、出口结构的升级,其关键是政府如何帮助国内企业进入新产品部门并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问题。

第二是在金融市场全球化和跨国公司大举进入的形势下,如何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使之免受资本流出流入波动的影响,其关键是政府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管理、保持汇率政策的灵活性以及建立稳健的国内金融体系。

第三是外部冲击(如贸易条件恶化、外部需求锐减、国外利率和汇率的不利变化等)的存在,增强了政府履行收入再分配职能的必要性,其核心是政府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以及建立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外部冲击对低收入阶层的不利影响,防止该阶层成为社会动荡的根源,让更多的人从国际竞争中受益。

联系中国实际,政府在今后回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过程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一、从经济现状出发确定政府的经济作用

探讨中国政府的经济作用问题,一个逻辑前提是正确认识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中国由于尚未完成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而具有不同于一般的发展中市场经济的特点;另一方面,中国无论是在20年前开始改革时,还是改革20年后的今天,都具有不同于大多数前苏联和东欧“转轨经济”的特征——最突出地表现在农村人口所占的高比重及总的人口规模上。象世界银行(1997)那样用“双重转型”(“从乡村型农业社会,向城市型工业社会的转型”及“从指令性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来描述中国经济的现状,无疑是正确的,但同样是转型,不仅有的起点与起点不同、有的终点与终点不同,而且相同的起点和终点之间还有着宽阔的“中间地带”。对中国经济状况的进一步定位需要更详细的特征描述。下面从两个角度来进行这一工作:一个是经济循环的状况,一个是中国所处的经济增长阶段;前者是从横截面看的,后者是从一个较长时期的历史过程看的。

1尚未进入国内经济良性循环的轨道

国内经济的良性循环只有一种,就是与市场经济原则相一致的循环。在现代,这种循环至少包括以下几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企业在各种要素市场上购买生产要素并进行有效配置,居民用其收入在产品市场上自由地选择消费品,所有储蓄有效、顺利地转化为投资,企业之间的交易也遵循自由选择的原则,经济活动成果的分配能被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①。

目前中国尚未建立起这样的良性循环,主要依据是:

·从微观主体看,(1)包括劳动力在内的消费者选择大部分消费品(含服务)的自由已经实现;非国有单位之间的劳动力流动也比较自由,但国有单位劳动力仍占城镇劳动力的50左右,且缺乏流动性;作为最重要的储蓄主体,可供选择的金融工具比较单调,仍以银行存款为主。(2)非国有企业进入了越来越多的行业成为产品供应者,但国有企业仍在铁路、邮政、民航、电信等行业占有几乎100的市场份额,在金融、保险、电力、石油等行业占90以上市场份额,在冶金化工等行业占80左右的市场份额;并且在进入要素市场时,除外资企业外,其它非国有企业在获得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时与国有企业相比,常常处于不平等竞争地位。(3)国有企业在利用生产要素及对要素进行再配置时,不仅通常不象非国有企业那样关心效率和产品竞争力,而且遇到多种约束(如在房地产转让、设备出售出租、人员辞退、企业转产等方面),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往往得不到贯彻。

·从市场发展看,产品市场日趋完善(除粮食、棉花及一些垄断性的服务外),许多企业开始建立全国性的销售网络,大部分产品跨区域流动障碍逐步减少(相对较高的、通常带有歧视性的道路通行费仍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障碍)。但资本、土地、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受市场调节的范围还受到很多限制,现有市场的进出入自由、价格决定、竞争方式、全国一体化程度等方面都有不完善之处。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不均衡发展,还带来了一个严重后果:低效率企业的退出普遍困难,高效率企业难以扩张,新企业诞生也遇到障碍。

·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威胁不仅来自扩张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也来自储蓄转化为投资过程中的障碍和低效率。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居民成为最重要的储蓄供应主体,但大量储蓄经过国有银行体系流向低效率的国有企业,转化为低效率的投资,不仅银行体系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而且这一恶性循环还在不断地继续,构成对金融体系稳定的严重威胁,进而对整个宏观经济稳定构成了潜在威胁。

·以上三个环节的问题都可以说是由经济市场化不完全、不彻底带来的。从收入分配环节看,则目前既有市场发展不充分、按贡献分配得不到贯彻的问题(如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尤其是劳动力跨区、跨城乡之间流动性缺乏使之难以成为缩小收入差别的力量,行业、企业垄断带来的诸多特权和高收入,与政府官员影响资源配置权力相伴的个人寻租行为,与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相伴的“公款消费”及不公平的“化公为私”等),也有政府缺位、对高收入阶

层征税不够和对低收入阶层转移支付不足的问题。由此带来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增加,不仅使中国的社会矛盾激化,不稳定因素增加,经济良性循环的最后一环无法实现,而且对经济增长还有直接的不利影响:大多数人的消费将因收入越来越集中在富人手中而增长缓慢,而富人对进口高档产品特别是奢侈品的炫耀性消费对国内产业成长的贡献“微乎其微”。在一部分人已经先富裕起来,并且收入分配显着恶化后,政府将收入再分配问题置于更突出的地位,对低收入阶层给予特别的关注,让更多的人分享经济活动的成果,防止“富者愈富,穷人愈穷”的局面,目前显得十分迫切②。 2由资本积累驱动的吸纳乡村剩余劳动力的增长阶段尚未结束

无论是从大多数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长期历史过程看,还是从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韩国、台湾最近几十年的经历看,经济发展从收入水平较低,人均资本量也较低的乡村社会启动,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乡村人口和劳动力比重不断下降、城镇人口和劳动力比重不断上升,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不断下降、第二和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比如,到1913年,英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降到8,德国为24,美国为32;1985年,日本一、二、三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分别为9、35和56,而美国分别为3、28和69(国家统计局,1995)。作为新兴工业国的韩国,1965年城市人口的比重为32,1989年上升到71(世界银行,1991),短短的四分之一个世纪里,就实现了向城市社会的转型;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看,1985年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已降到25,二、三产业分别上升为31和44,1990年三者的比重分别为18、35和47(国家统计局,1995)。

在上述过程中,由于无论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资本投资,因而从经济增长的来源看,资本积累的贡献表现得最为突出。

对过去近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考察表明,中国已开始了这样的过程。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18上升到1997年的30,19年间上升了12个百分点(而1952-1978年的26年间,只上升5个百分点)。城镇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相应地由24上升到30;一、二、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由分别占71、17和12变化为50、24和26。乡村劳动力从农(及林、牧、渔)业中撤出来实现非农化,特别是在城镇从事二、三产业,是中国这一阶段经济增长的突出特征③。对增长源泉的众多计量分析同样表明,资本积累是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比如据胡永泰(1998)的计算,1979-1993年间中国资本存量年均增长9.8,资本积累使GDP每年增长了3.9-5.9,劳动力扩张使GDP每年增长1.1-1.6,全要素生产率使GDP每年增长1.1-3.6;并且1985-1993年间,劳动力从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流向生产率更高的二、三产业,是支撑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基本力量。

但无论是与世界银行(1997)统计的1995年高收入国家和地区平均的城市化水平(75)、中等收入国家的城市化水平(60),还是与世界平均的城市化水平(45)相比,中国今后城市化的潜力还很大,第二、三产业吸纳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进一步扩展二、三产业的余地也很大。换言之,从理论上看,中国仍将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处于由资本积累驱动的吸纳乡村剩余劳动力的增长阶段。在此期间内,并不排除全要素生产率由于改革导致的激励的加强、伴随技术进步和城市化而来的聚集经济,会有显着的提高并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从而使经济仍处于可与前20年相比的高速增长阶段。在此期间之后,才是主要依赖生产率增长带动经济增长的较低增速的阶段。

中国过去近20年高速增长的实现,与一系列改革措施修正此前的错误,为乡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城市化扫除障碍是密不可分的。首先是农村改革放松了政府对农业生产的管制,提高了农业劳动力的生产率,打破了土地对农民的束缚,为他们的职业流动、跨地域流动创造了条件;紧接着在80年代中期,政府长期通过户口、口粮、城市招工、住房及其它福利分配等措施实行“城市化抑制”的政策,在小城镇层次松动,使农村多种生产要素向小城镇的非农产业流动,乡镇企业飞速发展;在80年代晚期和90年代早期,城市粮食销售体制改革、房地产市场的初步建立、户籍管理的松动以及城市企业招工体制改革等措施,为乡村劳动力向大中城市的流动扫除了一些障碍,新增城镇人口集中到聚集经济更明显的大中城市。也就是说,即使不从经济良性循环的角度,而是从长期增长源泉的角度看,这些改革也是成功的。其成功之处在于适应了中国所处经济发展阶段,把潜在的推动经济增长的力量释放了出来;较为广泛的增长的受益面反过来证明了改革的“合法性”,使改革获得了广泛的支持。这是中国不象许多推行激进改革措施的转轨国家陷入恶性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类似于“为改革而改革”的国家),而能够实现平稳转轨与高速增长相结合的关键所在,也是过去改革真正的经验之所在。

篇8

【关键词】劳动经济;现状;发展趋势

一、研究背景

劳动收入是居民收入的来源之一,劳动收入可以通过消费和投资这两种主要途径来影响经济的发展。中国刚建国时,片面追求收入的平等分配,大大打击了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导致我国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改革开放后,“按劳分配”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有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近些年来,劳动经济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人口数目很大,农村人口比重较高农村劳动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劳动收入在中国经济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却有下降的趋势。这一相互矛盾的现象对中国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另外,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中国的经济也极具特色。中国经济的特征主要有:面对非常大的国际经济压力;国内经济的各项宏观指标有所下滑,宏观经济增速逐渐放缓;对部分领域的投资增速下滑;居民消费难度加大;输入性通货膨胀导致价格上涨等。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着很多威胁,如何突破重围,实现经济增长成为当前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劳动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重要部分,所以劳动经济也要考虑这些挑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经济究竟应该何去何从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全面认识中国劳动经济的现状的基础上,分别分析制约与促进劳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探究中国特色劳动经济未来发展的趋势,可以帮助有关部门寻找更加高效的劳动经济发展策略,促进中国特色劳动经济甚至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

二、中国劳动经济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经济逐渐走向正确的道路,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已经和建国初期的劳动经济状况想去甚远。中国劳动经济的现状如下。

(一)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不断完善

在各相关方的努力下,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不断的得到了完善,很多新型科学技术也应用到了劳动经济的发展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量的劳动力得到了释放,与此同时,城市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劳动力需求,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劳动经济已经成为部分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国民经济体系越来越健全。

(二)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劳动经济发展

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数量,导致人均耕地面积较小,农民靠种地所得收入不多,难以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甚至导致农村收入与城市收入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由于科技的进步,农村劳动力有所剩余,农民可以离开农业生产,进入城市发展。进城务工人员的存在推动了中国劳动经济的优化,使劳动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总而言之,农业经济发展促进了劳动经济发展。

(三)乡镇企业增长速度慢

与城市相比,我国的乡镇经济增长也较为缓慢,难以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足够大的吸引力,这样就进一步导致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乡镇企业是乡镇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乡镇企业大多起步晚,起点低,经验不足,导致乡镇企业的质量良莠不齐,一些差的乡镇企业被社会经济所淘汰,更进一步导致了乡镇企业的吸引力不够,形成恶性循环。

(四)农村劳动力素质制约劳动经济发展

基于前三点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是劳动经济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他们的整体素质较低,这增加了农村劳动力融人城市各行业的难度,在城市中发展的农村劳动力被迫处在一个弱势地位,最终制约了劳动经济的发展。

(五)经济环境制约劳动经济发展

阻碍劳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经济环境的制约。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不可能完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所以农村以及乡镇必须思变,从内部解决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国城镇化发展依旧处于起始阶段,还存在诸多问题,使农村以及乡镇无法妥善处理剩余劳动力,对劳动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

(六)制度环境制约劳动经济发展

阻碍劳动经济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制度环境的制约。回顾以往,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我国一直在实行的,这导致了城市更多的进行工业发展,而农村更多的进行农业生产。另外,城乡间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导致城市和农村的劳动力不能面对公平的竞争环境,降低了对劳动力的资源配置的效率。更有甚者,有些地区为了照顾城镇下岗职工,甚至出台了很多不利于农民工的政策,导致很多已在城镇工作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被清退,严重阻碍了劳动经济的健康发展,甚至产生社会问题。

三、中国特色劳动经济的发展趋势

中国的劳动经济现在面对的状况不容乐观,但值得欣喜的是,国家、社会等各相关方都已经注意到了中国劳动经济的发展问题,并对这个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中国的特色劳动经济的前景非常光明。那么,中国特色劳动经济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呢?

(一)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向“人才红利”

众所周知,中国由于庞大的人口数量,其实可以享受到很多“人口红利”,即由于众多的劳动力数量而带来的好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红利”很难有效且长久的促进劳动经济的发展。中国劳动力市场必须转向“人才红利”,才能取得长期且可持续的发展。

“人才红利”要求充分利用人的才能,解决好人们就业难的问题。现在,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很多大学生难以找到工作,形成人才过剩的现象。而与此相对应的,对农民工的需求逐渐增多,拥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成为稀缺。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劳动经济需要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充分挖掘每个劳动力的优势。

(二)“国际劳动”成为新趋势

中国的国际交流越来越多,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都越来越多,政府、跨国公司逐渐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加快产业之间的对接合作,利用其他国家的优势,促进我国劳动经济的发展。

(三)劳动者倾向于创业

以前,我国劳动者的就业更多的是“被动就业”,劳动者对这样的工作的积极性较低。但是现在,国家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国的劳动者开始向主动创业转变,这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为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促进劳动经济的发展,政府应进行相关的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教育方面则应进一步完善创业创新的教育体制,市场应打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法律应提供必要的保障。

(四)公平就业

随着劳动者意识的觉醒,劳动者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越来越想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公平就业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实现公平就业,在法律法规方面,应提高相关的制度保障;在劳动者思想层面,应该提高所有工作人员的维权意识;在第三方力量方面,工会组织等第三方的谈判权利应得到充分发挥;在市场方面,应该深化相关的体制改革。

(五)劳动者行业状态转变为“体面劳动”

以往,我国劳动力的成本十分低廉,导致我国工人处在产业价值链的低端,遭受到很多压榨,却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意识去改变这种局面。但是,现在我国的产业结构逐渐得到了优化升级,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现在以及未来我国的劳动力可以从事“体面劳动”,得到更高的劳动报酬以及福利保障,有效促进了我国劳动经济的发展。

(六)集体主义

长久以来,我国奉行的是具有从属性的个体劳动关系,导致劳动者个人主义思想严重,经常单兵作战,不懂得合作。集体劳动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可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现在逐渐被社会所认可。

为完成向集体主义劳动关系的转变,相关的法律政策应该得到完善,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在协商机制中的作用,劳动者也应加强集体劳动关系的意识。

(七)劳动关系向“合作”转变

员工持股计划目前在中国已经被广泛应用,不仅对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员工具有非常大的激励作用。企业员工以前只是单纯的“打工者”,现在却逐渐向“合作者”的角色转变。

四、总结

对劳动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首先要考虑劳动经济的现状,然后再结合政策等因素对劳动经济发展进行探究。尤其是对于中国的劳动经济,中国的经济状况非常特殊,国情也和其他国家差别非常大,中国的劳动经济,可以称为特色劳动经济。本文就是基于中国劳动经济的现状,研究了中国特色劳动经济的发展趋势。

中国劳动经济的现状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不断完善;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劳动经济发展;乡镇企业增长速度缓慢;农村劳动力素质制约劳动经济发展;经济环境制约劳动经济发展;制度环境制约劳动经济发展。

在这样的劳动经济现状下,中国特色劳动经济的发展趋势是: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向“人才红利”;“国际劳动”成为新趋势;劳动者倾向于创业;公平就业;劳动者行业状态转变为“体面劳动”;集体主义;劳动关系向“合作”转变;雇佣时间向长期发展。

通过本文对中国特色劳动经济发展趋势的研究,政府、企业等相关机构可以在顺应发展趋势的前提下,结合各自的特点,制定出适宜的经济发展策略,来有效促进中国特色劳动经济的发展,进而提升中国经济水平。总而言之,本文对中国特色劳动经济发展趋势的研究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参考文I:

[1]杨宜勇,张强.当代中国特色劳动经济的变化特征[J].中州学刊,2016,(10)

篇9

(一)短期:去库存速度是关键

企业库存的调整是短周期经济下行的主要原因。进入2012年以来,实体经济需求不振导致去库存速度缓慢,目前主要依靠基建投资的提振和企业的主动降价促销。

从库存周期的角度来看,在经历量价齐跌的加速去库存过程后,供给收缩才能促使供求重新平衡,从而带动周期逐步企稳。目前价格水平已有所下行,但企业库存去化缓慢,价格是否调整到位仍待确认。

在房地产调控和外需乏力的背景下,基建投资是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唯一手段。此前,政府通过发展房地产市场,获取高额土地出让金,并以此作为资本金保证基建项目的融资能力。但在当前房价上涨压力凸显的情况下,原有的循环机制继续运转的困难在不断加大。

今年以来,我们观察到高资金成本和高融资总量的特殊组合,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资金的使用效率低,并且存在非常严重的挤出效应:政府与国企能够优先获取融资,而民营企业必须付出更高的利率争夺有限的融资。从经济整体来看,考虑到政府投资的非效率,利率持续高于回报率会使实体经济的活力下降。经济越来越依赖政府的投资托底,如果持续缺乏民间投资的接力,这种增长是低效率和不可持续的。

(二)中期:产能过剩制约扩张意愿

经过此前一个投资周期的扩张之后,目前实体经济存在普遍的产能过剩问题。从上市公司的资产周转率可以看到,目前主要行业的需求情况并未弱于上一个周期低点(2009年一季度),但资产周转率与当时相近甚至更低,其背后的原因正是产能新建带来的总资产大幅扩张。

在产能过剩情形下,订单需求的恢复会首先体现为产能利用率的提升,而不是立即引发投资扩张。只有订单规模大、可持续,导致产能利用率持续在高位运行时,企业才会有扩张产能的意愿。

在对于过剩产能的处理问题上,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如美国主要采取允许企业大量破产的手段,实现迅速但剧烈的周期调整。但国内出于“维稳”的需要,更多采取扩产、贷款延期等方式防止企业破产,近期赛维的国有化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这种政策干预产能调整的做法减缓经济调整的剧烈程度,但会延长底部徘徊的时间。

(三)长期:唯一的出路是提高效率

从带动长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来看,中国经济此前依靠劳动力和资本等大量生产要素投入的模式遇到了一定的瓶颈,劳动力和资源价格在边际上发生了变化。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劳动力成本出现了趋势性的上行。资源定价机制改革也将提升资源的使用成本。

近期资金流入的明显放缓,也从侧面说明了我国长期投资回报率的下降,固有的成本优势发生变化。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的经济增长,除了加大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之外,更大的动力来自于改革。因此对于2013年而言,政策只有维持现状或锐意改革两个选择,没有中间地带。我们认为,较大概率出现的情形是维持目前的政策现状,经济持续缓慢回落;如果政策锐意改革,则短期经济需要承受剧痛,但可能打开长期增长新的空间。

(四)从三驾马车看未来宏观经济

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难以大幅回升。从制造业、房地产和基建三个部分来观察,首先,在消化过剩产能和高杠杆之前,制造业ROE难以出现趋势性提升,因而制造业投资将维持低位;其次,在房价上涨压力下,房地产调控方向不会放松,房地产企业在投资上也将相对谨慎;最后,基建投资受到财政和项目资本金的约束。

消费更多体现后周期属性,在经济整体增速相对低迷的情况下,居民收入预期恶化,消费增速较难出现趋势性改善。

海外主要经济体均面临财政紧缩,货币政策的宽松对经济有一定支撑,但从OECD领先指标来看,美国温和复苏、欧洲小幅衰退的格局短期看不到改变的迹象。

从CPI来观察通胀,虽然CPI同比数据有望维持相对低位,但环比仍然呈现持续上涨的态势。从结构上来看,非食品通胀仍在相对高位,表明通胀压力并未实质减轻。

股票投资策略

“扬汤止沸”,意思是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013年,预计A股市场仍然是“扬汤止沸”:由于找不到彻底解决宏观经济所存在问题的办法,全年看市场没有整体性机会,指数可能再创新低;预计有结构性机会,但是选行业和选股比今年更难。

考虑到宏观经济的不确定,以及经济转型的复杂性,我们认为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市场依然会偏好确定性,业绩为王。一季度建议较高弹性配置,但要以业绩为基础,推荐建筑、建材。全年角度,行业上,首推医药、食品;次推家电、汽车;房地产的投资机会取决于政府的态度,年中或有波段。与此同时,由于转型的主题长期存在,导致有成长故事的股票仍将是2013年的明星。

(一)估值:创出历史新低

从估值角度来讲,A股目前的估值水平已经处在了历史最低的位置,但由于市场利率居高不下,严重破坏了原有的估值体系,A股是否已经到达估值底尚难判断。

(二)业绩:成本有所下降,未来关键看需求

我们观察到今年以来由于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价格的下行,部分行业的毛利率出现了明显的提升。但随着成本的逐渐企稳,业绩能否持续改善的关键又回到需求能否恢复上。

(三)流动性:取决于资金成本

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理论上降息等宽松货币政策的出台将有利于资本市场资金面的改善。2012年资金成本下行不明显,2013年市场流动性能否出现实质改善,关键还是在于整个经济体的资金成本能否有效下降。

(四)行业配置建议

2012年的行情呈现“防守反击”的特点,即业绩确定或有长期前景。表现最好的行业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第一,业绩趋势向好,如白酒、电子、医药和部分家电、汽车等;第二,行业性有广阔发展前景尤其是有海外成功案例,且短时间不能被证伪,最典型的就是页岩气;第三,改革相关的金融;第四,政策压制过久,业绩出现爆发的,如地产;第五,行业调整时间很长或及时,产能之前没有扩张的,如家电、农药。

篇10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失衡原因

1、包头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分析

1.1包头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

1.1.1产业结构演进

根据产业结构高级化规律,产业结构应该由第一产业为重心,转向第二产业为重心进而转向以第三产业为重心。

包头市的工业开发较早,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移通过政府引导的方式,在建国初期已经开始。而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重心转移较为迟缓,在“十一五”之后初见端倪。“十七大”之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主旋律,第三产业开始加速发展,产业重心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加快。

表1:包头市产业结构变化表 单位:亿元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第一产业 31.04 35.11 45.15 52.08 55.34

第二产业 449.98 547.53 657.47 1003.93 1175.15

第三产业 367.68 427.48 574.57 703.99 938.31

资料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10

具体到近几年,从2000年开始,包头产业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比重大幅减少,第三产业比重显著提高。2005年至2009年五年间,包头市宏观经济快速发展,各个产业的总产值均有大幅提高。工业产值总量提升最多,提升725.17亿元;第三产业增幅最大,增幅约为144%;农业增长相对缓慢,增幅约为77%。

图1 :产业比重对比图

资料来源:包头统计年鉴2009

1.1.2就业结构演进

图2:劳动力结构变动图

资料来源:包头统计年鉴2009

对于经济发展中就业结构的变化,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律”有如下阐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劳动力开始向第三产业转移。[2]

包头市是国家规划的重要工业城市,对于工业的开发较早。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移在改革开放之前已经开始。至80年代之后,转移基本完成,劳动力结构趋于平稳。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繁荣,第三产业开始活跃,劳动力比重开始提高,之后进入到稳定状态。2007年,我国明确提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第三产业的发展被视为“转变”的重点之一。自此开始,第三产业又焕发了更为活泼的生机,包头市的就业结构也开始了新的变化。第一产业释放大量劳动力,补充了其他产业日益增加的人员需求。不论从总量还是比重,劳动力流动向第三产偏移的趋势十分明显。

具体到近几年,包头的就业结构在2000年至2006年处于较为平稳的波动状态,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配略有变化但并不明显。从2006年“十一五”规划开始施行之后,劳动力结构开始出现明显变化,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开下滑,第二产业略有下降,第三产业上升明显。2007年之后,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开始大幅提升,第一产业比重降幅明显。

1.2包头市三次产业贡献率分析

三次产业贡献率是分析各个产业在经济发展中贡献和作用大小的指标,可以体现出各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程度。产业贡献率可以用(公式1)表示:

(公式1)

式中,表示第i产业的产业贡献率; 、 表示报告期与基期的GDP; 、 表示报告期与基期第i产业的产值。[3]

通过整理包头2006年~2009年的统计资料得出表2:

表2:三次产业贡献率对比表

2006年~2007年 2007年~2008年 2008年~2009年

0.7% 1.4% 3.8%

41.9% 71.8% 41.2%

57.4% 26.8% 55%

资料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07~2010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包头经济发展中农业的推动作用较弱,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为经济进步提供了主要动力。

农业对经济的贡献逐年增加,变化较为明显,体现出农业在经济体系中重要性的逐步提升。但是,包头的农业区位优势并不明显,气候干旱少雨、丘陵多平原少、土地肥力不足等众多问题制约着农业的开发。农业的良性发展往往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因此在诸多自然因素的约束下,包头的农业难以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较低的局面难以改观。

第二产业中的工业是包头的传统经济部门。包头从建国初期开始被定位于重工业城市,工业历史悠久、资金及技术基础雄厚、产业集群效应及规模效应突出。此外,该市具备资源、能源、市场、运输等众多优势条件。[4]在良好的工业禀赋基础上,该市实现了工业迅猛发展,高效的资源整合使得工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当地的经济体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第三产业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点领域,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战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当地的产业政策对于第三产业支持力度较大,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基础。另外,工业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现代服务业往往建立在高度工业化的基础之上。包头市悠远的工业化历史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在良好的经济基础与政策扶持下,第三产业高速扩张,成为当地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包头近几年各产业贡献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当地形成了以第二产业不断深化发展为基础、以第三产业为增长支撑点的经济格局。

1.3包头市三次产业就业吸纳弹性分析

就业吸纳弹性是衡量经济增长引起就业增长大小的一个指标,即在某一时期内就业数量的变化率与产值变化率之比。三次产业的就业吸纳弹性,是指各个产业产值增长率每改变一个百分点,所带来的就业增长率改变的大小。该指标可以反映相关产业对于就业的吸收程度。用函数表达如下:

(公式2)

其中,L表示就业人数,Y表示产出水平,A是常数, 表示就业吸纳弹性系数。通过对(公式2)两边取对数可得:

(公式3)

通过(公式3)我们构建回归方程,

(公式4)

其中: 为常数, 为就业吸纳弹性, 为随机误差,样本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加以确定。[5]

通过整理包头2000年~2009年的统计资料得到表3:

对表3中的数据,通过参数的OLS估计,得出表4:

由表4可以得出,包头市农业的就业吸纳弹性为负。农业的发展不但没有促进农业部门就业量的增加,反而造成劳动力从该部门中流失。当地的农业对于劳动力的吸纳作用较差,属于劳动力的输出部门。

究其原因,主要源自农业发展过程中生产效率提升的普遍规律和目前的农村人口现状。随着国家对于三农问题不断探索,农业生产效率迅速提高。同时,包头原有农业体系中存在劳动力的剩余,伴随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人口过剩问题更加凸显,劳动力转移的愿望日渐突出。而城镇其他产业的大量用人需求为农业劳动力转移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劳动力由农村转向城市、由第一产业转向其他产业进程加快。

表3:三次产业产值与就业水平表 单位:Y万元L万人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Y L Y L Y L

2000年 191400 25.59 1369600 34.66 722600 50.25

2001年 186800 31.57 1483900 33.81 815000 44.6

2002年 224700 32.41 1803600 32.9 1301900 45.76

2003年 237400 30.83 2533700 33.35 1730800 48.35

2004年 292200 30.62 3246800 32.55 2165200 51.07

2005年 310400 29.6 4499800 34.4 3676800 54.4

2006年 351100 27.17 5475300 39.18 4274800 55.33

2007年 451500 25.16 6574700 39.96 5745700 62.64

2008年 520800 22.4 10039300 40.22 7039900 70.56

2009年 553400 21.3 11751500 42.1 9383100 74.3

资料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01~2010

表4:三次产业就业吸纳弹性表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0.29 0.108 0.177

包头市第二产业的就业吸纳弹性为正,同时低于第三产业,这一数值传递出包头第二产业对于就业具有一定的吸纳作用,伴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该产业吸收的就业人口增加。

第二产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作用突出,不论从增长量、增长率还是从贡献率角度都对当地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作为工业主导的城市,工业基础最为雄厚、产值规模最大、产业链最为完整。但是相对于工业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它对于就业的吸收能力则略显不足。主要因为,当地工业以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为主导,劳动力不是工业主要的制约因素。庞大的产业规模需要一定比例的劳动力,但是以资金、技术为主要增长动力的工业体系对于劳动力需求相对较低,因此工业产值增长与其吸纳的劳动力数量增长之间的联动关系并不显著。这一现象在最近几年更加凸显,经测算,2006年至2008年第二产业的就业吸纳弹性仅为0.038。

包头市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弹性较高,具有极强的劳动力吸纳能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伴随着该产业从业人员的剧增,在包头就业格局中属于劳动力输入部门。

第三产业部门繁多,其业务具有广泛性与多样性,不同部门又具有吸收不同类别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海纳百川的业务特性决定了第三产业较高的就业吸纳能力。包头的服务业日渐兴旺,各个部门繁荣发展,良好的局面推助了服务业对劳动力的吸收。

1.4包头市三次产业的就业偏离度分析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主要描述一个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平衡程度。偏离度越大说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越失衡;随着偏离度的缩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就趋于平衡;偏离度为零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达到均衡状态。计算公式为:

(公式5)

其中, 表示第i产业的就业偏离度, 表示第i产业的就业人口, 表示就业人口总数, 表示第i产业的产值, 表示总产值。[6]

通过整理包头2000年~2009年的统计资料得到表5:

表5 :三次产业就业偏离度表

P1 P2 P3

2000年 0.1538 -0.286 0.1383

2001年 0.212 -0.2896 0.0776

2002年 0.2243 -0.2454 0.0211

2003年 0.2213 -0.2906 0.0452

2004年 0.2168 -0.2843 0.0674

2005年 0.2134 -0.2396 0.0263

2006年 0.1885 -0.22 0.0315

2007年 0.1615 -0.202 0.0405

2008年 0.1369 -0.2684 0.1298

2009年 0.1291 -0.2361 0.107

资料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01~2010

通过表5不难看出,包头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存在失衡状态。其中,第一产业就业偏离度为正且数值较大,存在明显失衡状态而且有劳动力输出倾向;第二产业就业偏离度为负且常年居高不下,是当地经济格局中就业结构最为失衡的部门,具有较强的劳动力输入倾向;第三产业的失衡状况较为缓和,偏离度较低,失衡状况在2007年以前较为微弱,但是2008年以后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劳动力输出倾向凸显。

2、包头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原因分析

2.1不同产业之间人员技术要求差异大,存在流动障碍

产业之间的技术结构存在巨大差异,生产设施与其从业人员的专业对应性较强,不同设施要求不同的技术能力。然而,随着科学与技术的不断更迭,技术的专业化、复杂化趋势加强。人员素质发展的滞后性与技术能力获得的长期性成为了制约产业间人员流动、实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匹配的重要障碍。

农业是包头劳动力输出的主要部门,基于农业的生产实际,其从业人员主要具备农业生产的专业知识与生产技巧,技术能力与农业生产对应性强。该产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工业、高端服务业的技术要求迥异,导致劳动力流动障碍。

包头的工业历史悠久且富有底蕴,在几十年的高度化进程中生产效率不断提升,技术结构高级化进程较快。产业总体技术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对于人员的专业化能力要求日渐提高。包头工业的爆炸式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劳动力需求,而且需求层次不同。对于一般劳动力,所需的技能水平较低,可以很快得到满足;对于专业技术人员,要求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层次较高,难以得到快速补充。

第三产业部门繁多,劳动力吸纳能力较强。即便如此,每个部门都有相应的人员素质要求,不同部门之间也存在劳动力的行业壁垒。一般服务业的专业要求较低,可以实现劳动力快速流转,技术壁垒并不突出。但是高端服务业的技能专业化趋势显著,人员调整中存在技术性瓶颈。

2.2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调整的信息传递存在时滞

包头市的宏观经济近年来飞速发展,总量变化显著,其中的产业结构变化也较为显著,企业的变化则更为明显。虽然经济宏观数据变化趋势较为明朗,通过统计资料容易做到判断与预测,但是微观经济中不同类型的各个企业的就业信息难以做到及时、全面、有效地公布。信息中的局部信息、滞后信息;信息获得中的信息渠道、信息真实性等诸多因素直接影响劳动力的就业选择。虽然包头建立了大量的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许多部门定期举行招聘会等信息交流活动,但是飞速变化的包头经济对于信息传递提出更高的要求。就业信息系统自身同样存在调整时间,高速经济发展下的就业信息传递滞后更为明显。

2.3不同产业之间发展差异导致就业结构性失衡

在一个经济体中,不同的劳动者有不同的就业意愿,就业意愿与实际就业市场之间的差异是造成就业的结构性失衡的原因之一。包头市的不同产业间存在巨大差异,表现在发展前景、薪金水平、职业愿景实现能力、工作稳定性等诸多方面。这些差异导致了产业间就业分配的结构性失衡:高期望值产业具有较强的劳动力吸引能力,但其中部分行业吸纳能力有限,造成就业失衡;部分低期望值产业具有较强的劳动力吸收愿望,同时具备一定的就业吸纳能力,但劳动力流却动对其有所偏离。具体来讲,工业及第三产业的部分行业具有发展前景优越、高薪等特点,对于劳动力具有强烈的吸引作用,然而其他的一些行业缺乏就业吸引能力。这样的差异影响劳动者的就业选择,部分劳动者宁可暂时失业,而争取高水平就业,对于其他职位却较为冷漠,因此出现了就业的结构性失衡。

2.4区域竞争力有限,高端劳动力吸引能力不足

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是造成劳动力流动偏差的重要因素,根据增长极理论,较发达地区形成了区域经济增长极,对人才产生极化效应,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开始人才的扩散。[7]因此,在不平衡的发展中,很容易造成发达地区人才聚集,欠发达地区高端劳动力缺失。包头市是西部地区较大的重工业城市,城市规模属于中等以上。然而,包头地处全国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在全国位于第46位;经济以重工业为主,产业间发展不均衡;市场整体竞争力不强……这些不利因素造成包头市人才极化作用相对不足,对于高端劳动力的吸引作用明显弱于东部的较发达地区。而且东部发达城市人才扩散效应有限,导致包头产业间就业结构失衡,高级劳动力的供给不足。

3、包头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调整对策建议

3.1解决产业间发展不均衡

解决产业间的发展不均衡是改善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途径。产业间发展不平衡影响该经济体的运行效率以及竞争力,同时影响就业结构。包头产业间发展不均衡是当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重要原因。平衡产业间发展,强化第一产业、优化第三产业、保持第二产业,可以强化当地的经济体系、均衡三次产业就业市场的差异,有助于吸引外来劳动力,弥补高端劳动力短缺。

同时,健康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而经济问题往往需要在经济的发展中解决。平衡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发展中扩充区域经济实力、健全就业体系、促进劳动力流通,才能在发展中解决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失衡。

3.2建立快速反应的就业信息系统

信息作为当前经济生活中的要素,在劳动力流动中同样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随包头经济的高速发展,微观经济中的信息数量也呈现高速增长。建立快速反应的就业信息系统,是解决当前包头就业结构中的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高效的信息分享平台,可以缩短劳动者的搜寻时间,加快劳动者的就业速度;同时可以扩充劳动者的就业选择路径,帮助劳动者实现其就业愿望。

3.3健全劳动力流动机制,促进区域间的劳动力流通

包头的产业体系日渐高级化,诸多行业对于高级劳动力有迫切需求。包头市的就业体系中劳动力技能水平层次明显,部分高端劳动力缺乏,部分劳动力供给过剩。通过对当地的劳动力进行教育、培训,可以达到所需技能水平,但是这一设想在短期内难以实现。因此,为了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弥补就业体系的内在不足,需要区域间的人才交换。健全劳动力流动机制,输出供给过剩的劳动力,同时吸引供给短缺的劳动力,实现劳动力的流通,实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进一步平衡。

结语:

包头的产业结构处于不断优化的进程中。经济发展是一个过程,结构失衡难以避免。本文试图探索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的问题,寻找问题的原因与对策。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技术差异;信息时滞;产业间不均衡发展;地区间不均衡发展。提出三点建议:平衡产业间差异;建立更快速的就业信息传递系统;加强区域间劳动力流通。

立足现在,展望未来,通过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吸取过去的经验与教训,制定能够把握现在的方针政策,相信未来将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杨国庚,杨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理论综述[J].全国商情,2009(9):7.

[2]杨公仆.产业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高雪会,鲍建辉.聚集优势重点突破加速发展――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贡献率分析及发重点研究[J].河北企业,2010(10):54-55.

[4]包头政府网.包头概览.baotou.省略,2007-3-20.

[5]欧阳旭.江苏省第三产业就业吸纳弹性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6(10):38-41.

[6]吴瑾.四川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0(04):578-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