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的活动范文
时间:2023-10-08 17:42: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文化的活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豫剧二团不懈努力成绩显著
日子很苦,许多工作都做了。豫剧二团不懈努力,经常学习、排练,大家齐心协力,努力把工作做到更好。待遇不高,很多奖项获得了。虽然待遇不高,但是我们以煤矿工人为素材,编撰自己身边的故事,塑造了一系列的戏曲、小品,在各种比赛中斩获荣誉“。打鹿”在全国票友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爱心”在中国煤炭第四届艺术节大赛中取得银奖、“风雨故园”在中国煤炭首届专业组戏剧大赛中获一等奖;“卖苗郎”在全市专业组中荣获金奖;“安全五笔帐”、“安全生产大如天”,在局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路很难走,还要继续前行。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仍有许多不足。我们要以建设和谐矿区、打造艺术精品为目标,大力发掘煤矿工人的艺术内涵,传承煤矿工人的艺术情怀,为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1.2节日文体活动深入人心
我矿小型活动不断线,大型活动季季有:民间文艺“,孝贤之星”颁奖暨晚会,春节系列活动“,三八”女职工趣味运动会,文化广场消夏晚会,“安全杯”篮球赛等活动,营造出了热烈、祥和、催人奋进的气氛,极大的丰富了全矿职工家属节日期间的文化生活,为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矿区,促进矿区发展做出贡献。
2加大力度逐步完善
2.1如何协调好工作时间与活动时间的冲突
工会开展文体活动必然要从企业职工中选取部分人员,占用工作时间,势必会影响到生产任务的完成。如何有效的处理好生产与活动之间的关系?要在政策上大力支持,采取由单位主要领导点将的方式,结合实际情况,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积极组织人员参与。在活动中不盲目追求规模、档次,重视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参加者的广泛性和竞赛项目的协作性。参与活动人员保证奖金、工资待遇与岗位员工保持一致,充分调动职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前,向员工讲明活动的意义,进一步做好思想工作,让职工认识到参加活动是为了增强大家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进取精神,增强职工荣誉感和企业凝聚力,把比赛中那种不服输的精神转移到安全生产中去。
2.2活动的场地修缮。
在硬件设施上提供支持,大力完善活动场所设施、场地的改建,该投入的钱绝不少出,能省的绝不多花一分。我矿投入280余万对俱乐部文化广场进行了改造,购置了LED大型显示屏,用来播放电影、科教、养生频道,进行宣传工作。2012年7月1日,我矿俱乐部广场全面改造完工。俱乐部广场全面改造4300平方米,新建塑胶球场两块,铺设水磨石羽毛球场三块,购置健身器材四十余件,分别安装在文化广场、职工住宅小区,以便于职工更好的进行文体娱乐活动。
2.3工会活动室规范化管理
工会活动室规范化、制度化进行中。完善读书室、扑克室、象棋室、军旗室、乒乓球室、台球室、健身房等文体活动场所的建制、规划。从外部环境上,对整个工会楼进行了装饰,给大家一个明亮、舒适的环境;从内部环境上,加大企业文化的宣讲力度,特别是走廊文化、室内、外文化宣传,从传统的古典文化、名人名言等方面对企业文化进行了诠释,让大家进一步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影响力。
3未来文体活动目标
3.1职工是企业活力之源、竞争之本
在平等、和谐、融洽的环境和文化氛围中,让广大职工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人生的价值,真正感受到劳动者的乐趣和生活的意义,这种高级的精神建设是金钱所达不到的。文体活动是推动企业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调动职工积极性的主要载体,是工会组织助企业发展、助员工成长的重要举措。以文化促发展、以文化树形象,一定要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大活动的宣传引导力度,最广泛地把职工组织起来,积极性调动起来,参与到活动中来,为我矿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本文来自于《学术论坛》杂志。《学术论坛》杂志简介详见)
3.2为了更好的发挥工会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篇2
关键词:文化管理;企业文化;生产经营活动
企业管理模式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文化管理建立在科学管理之上,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在文化管理的宏观背景下,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并充分发挥其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贡献率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企业文化建设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在观念层次上培育员工高度认同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在行为层次上形成科学有效的制度规范;在物质载体层次上,设计包括企业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发展前景等企业形象感官认知系统。
企业文化这三个层次的建构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密切相关,然而文化管理模式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必须通过影响作为生产经营行为主体的员工来实现与生产经营活动的良性互动,从而不被束之高阁。我们认为,企业文化通过影响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来实现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互动的路径有两种:一种是柔性路径,即在精神层次上通过强化员工对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等的认同来实现企业文化内化于心,此路径以精神的自律来实现;另一种是刚性路径,即在制度层面上通过强化员工对企业文化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等的遵守来实现企业文化外践于行,此路径以制度的他律来实现。
一、强调“自律”的柔性路径
企业文化最初源于无意识的文化创造,是企业在创立和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它必须首先在企业内部得到广泛的认同,而后经历有意识的塑造过程。一个成熟的企业文化构建过程必须是逐步渗透到员工内心并得到广泛认同的过程,而后通过无形的文化力量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作为企业灵魂的展现,每个企业文化体系都蕴含着自身特定的企业精神,是以一定的价值观为核心囊括企业经营理念、企业道德、企业使命等的价值体系。
企业文化体系,不管是物质层、行为层,还是制度层、精神层,只要得到员工认可并主动遵循便会内化为员工的思想观念并形成一种“自律”的导向作用。它通过员工不断凸显的主体自觉和主动性来实现,在员工行为上变“要”为“我要干”,达到员工对个体行为的自我引导、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规划和自我发展等,从而成为影响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一条重要路径。
这一路径的重点是企业文化必须占领员工的思想高地,通过员工对企业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理念的认可和契合,不断的内化为其思想观念并演变成其主体自觉性,从而以一种“自律”的柔性路径来影响其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
二、强调“他律”的刚性路径
一个特定的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等观念形态的集合,还是企业规章制度、员工行为规范的总和,发挥着制度监督的作用。制度层面的企业文化是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物质文化实现的保证,更是要求员工务必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一旦违背便会付出相应的代价。企业制度构成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健康运转的有力保障。
作为对员工行为的硬性要求和外在监督力量,制度层企业文化的首要特质便是强制性和规定性,即不管员工内心是否认可都必须共同遵循,从而通过这种强制规定性达到对生产经营行为的“他律”。由此将员工行为置于特定的企业规章制度、个人行为规范等的监督中。在这个层面上,企业文化一方面减少了制度建设所需要付出的昂贵成本;另一方面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
这一路径通过对员工行为的约束性、规范性、程序性和强制性来实现。它使企业规章制度和员工行为规范准则成为塑造员工行为的强制性力量,强调员工必须遵守或者违背规则后会出现惩罚性后果,是以一种“他律”的刚性路径使企业成员有序地组织起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三、“刚柔并济”,构建企业文化的两大渠道
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业绩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大家的公认,然而有形的企业文化建设投入怎样才能获得相应的产出从而不断地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只有深刻理解并疏通企业文化影响生产经营活动的两大渠道,从“自律”的柔性路径上做到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加强员工对企业文化认同力度;从“他律”的刚性路径上做到企业文化外践于行,加强企业管理中的制度建设,才能实现企业文化入眼、入脑、入心、入行,发挥其对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重要作用。
(一)从观念上强化文化认同
企业文化建设不能束之高阁,必须坚持全员参与,保证员工参与的真实性和广泛性。这就要求在企业文化的构建过程中要时刻与员工互动,提升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一是在企业文化形成之初广泛征求员工意愿,以在企业内部广泛达成共识;二是在企业文化形成之后,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强化员工对企业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契合和认同感;三是在生产经营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动态的企业文化系统衍生机制,强化员工的主体力量和主人翁精神,引导员工在企业文化母文化系统下,衍生出具体多样的子文化体系,不断丰富原有的企业文化系统。
(二)从行为上强化制度约束
企业制度一旦制定便具有普遍约束力,是生活在集体中的个人不得不遵循的行动准则和依据,企业文化发挥其导向作用必然要加强制度建设。企业制度体系一般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各岗位说明、企业组织结构划分及职责、值班考勤制度等岗位性制度;二是指专业性管理制度,如工作流程、管理报表、休假及报销制度等。这些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制度建设一方面要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上废旧立新并完善制度体系,确保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另一方面要陟罚臧否、奖惩分明,使制度具有执行力,发挥好其对生产经营行为的强制性、约束性和导向性。
四、结论
企业文化不仅靠其无形的文化力量影响员工行为,还通过强化制度管理约束员工行为。这就要求,企业文化建设一方面要致力于员工参与的广泛性和主动性,不断强化其对企业文化核心体系的认同,形成对生产经营行为的“自律”,发挥好企业文化影响无形、润物无声的效果;另一方面要致力于企业制度的建设,不断提升企业制度的执行力,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普遍有效的约束力和导向作用,做到对生产经营行为的“他律”,确保企业文化建设掷地有声。
“一年成功靠运气、十年成功靠经营、百年成功靠文化”,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企业文化的竞争。只有深刻认识企业文化影响生产经营活动的路径,才能有效的避免“企业文化政治化”、“企业文化口号化”、“企业文化文体化”、“企业文化表象化”、“企业文化僵化”等误区,从而发挥企业文化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秀珍,程省文.企业文化[M].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
篇3
企业开展员工活动一方面是为了增强员工的积极性,培养企业的活力,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在娱乐的同时,使得企业的文化深入人心。然而在实际操作时,往往会出现主次颠倒的情况。有些企业在开展文化活动的时,会安排大量的娱乐性活动形式,而这些活动形式,与企业的历史,发展以及经营相去甚远。那么企业应该在保证娱乐性,不让活动单一的情况下,更大程度的与企业的经营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二、职工文化活动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法
1.领导团队要引起充分的重视
管理层对职工文化活动的重视是开展职工文化活动的基本条件。从决定开展到经费的预算都需要管理层的批准才能行得通。同时管理层也应该积极的参与进活动中来,不要古板的认为职工文化活动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浪费金钱的无意义的活动。领导层参加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使文化活动更加积极的展开,而且能够缩小领导和员工之间的距离,使同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还能使企业更具有活力。
2.是开展职工文体活动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同时以增强员工素质为目标,使得员工的文化素质和企业文化建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始终坚持小型活动常保持,大型活动不间断;始终开展形式不同、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展的活动,让员工在活动中忘记烦恼,同时也能够增强同事间的友情。实践证明,通过开展多种文体活动,增强员工体质,促进职工体质健康发展,不仅能使员工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和强健的体魄,还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3.使企业职工文化活动成为固定活动
企业职工文化活动经常会因为一些客观因素而产生变动。这些突然变化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天气原因、场地协调、领导意见等。想要改善这种状况,第一,要在企业中牢固树立职工文化活动的权威性,像对待其他工作计划一样对待员工文化活动;第二,需要企业的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多提意见和建议,让员工认识到职工文化活动不是与自身无关的事情,要充分的表现出企业主人翁精神。同时也要站在公司的角度,为公司着想,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就照计划执行、有意见活动结束后再说。
4.企业职工文化活动形式要到位
活动形式单一是企业文化活动形式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些可能是因为经费和场地的局限,但是更多是考虑到企业员工年龄层次的不同,企业在举办活动时总是希望更多员工能一起参与,以为这样能节省资源消耗。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反而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企业应该以员工的需求为主体。根据不同的年龄层次,分别展开不同的文体活动。如青年职工就可以开展一些略带竞争的项目,如:篮球赛,足球赛等:而中老年职工则可以开展一些有益身心的项目,如:太极拳等体育活动。同时企业和企业之间也可以相互开展体育活动,进行友谊赛等等。这样不仅对可以使员工得到发展,也使得企业得到长效发展。本文来自于《大众文艺》杂志。大众文艺杂志简介详见
三、结语
篇4
关键词:标准化市场营销地位应用
我国加入WTO以来,企业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标准化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和认可。本文就标准化在企业营销活动中的地位、内容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和论述。
标准化在企业营销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所谓“市场营销”,就是通过创造和交换产品和价值,从而使个人或群体满足欲望和需要的社会和管理过程。“市场营销”不等于“市场销售”,是一个系统过程,包括市场调研、选择目标市场、新产品开发、原料采购、产品生产、促销和售后服务等一系列活动。在企业营销活动中,标准化处于基础地位,起着“技术保证”的作用。
标准化可以实现企业预定的产品功能和质量要求。产品能否满足市场和顾客的期望和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产品的功能和质量。产品设计标准化、工艺标准化可以将顾客的期望和需要,通过制定标准(产品标准),转化成产品的质量技术特性,进而生产出市场需要的产品;质量检验标准化使企业通过标准化的检验手段和方法,加强质量预测,保证产品质量;同时,实现预定的产品功能和质量也离不开原材料和外购件标准化。没有标准化,管理者缺乏衡量产品质量指标的尺度,不可能实现企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标准化可以使企业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信誉。企业营销实践证明,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仅仅依靠提供符合标准要求的实体产品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提供令顾客满意的无形产品--售后服务。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售后服务的质量。虽然大部分企业对售后服务工作很重视,但仅有重视是不够的,还要有方法。售后服务标准化是企业加强售后服务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的制度保证,使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标准化有利于增强产品适用性,提高顾客满意度。产品的适用性是产品的生命源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只顾提高产品质量和功能或者降低产品的价格都不足取。道理很简单,即使然产品质量指标高或价格水平低,如果不符合消费者需要,产品还是卖不出去,因此企业必须努力提高产品的适用性。产品的系列化是指通过对同类产品的技术、经济分析,将产品参数、尺寸进行合理地分级,通过确定基型产品开发变型产品,形成产品品种和规格系列;产品模块化采用系统的观点,利用分解与组合的方法,建立模块体系,并将若干具有相同或不同功能的模块互换,重新组合形成具有不同品种、规格、性能或用途的产品。产品系列化和模块化使企业能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和较短的时间,迅速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需要,增强产品适用性,提高顾客满意度。
标准化是企业突破国际营销技术壁垒的根本途径。在国际市场营销中,商品进口国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口的产品制定过分严格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标准、商品包装和标签标准,从而提高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限制进口,形成技术壁垒。我国企业要想突破技术壁垒,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能将希望寄托在发达国家对我们的同情和让步上,而应千方百计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研究并采用国际标准,通过进口国的合格评定,从根本上解决进口国设置的技术壁垒难题。
标准化可以改善营销管理,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营销活动成功与否,还取决于营销管理的有效性。企业通过制定营销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为营销人员提供活动规范。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优于管理制度,具有明确的质、量、期要求,便于操作和考核,能显著提高营销人员的管理效率和工作绩效。另外,标准化可以使企业通过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开展绿色营销,实现可持续发展。
企业营销标准化的主要内容
营销标准化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确定适用标准。这里的“确定”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采用,即企业选择与已相关的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制定,即在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制定企业标准,已有相应标准的,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为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企业有必要制定更加严格的企业标准。
建立标准体系。标准化应能满足企业设计、开发、采购等各营销环节的需要。因此,企业必须在确定适用标准的基础上建立标准体系。标准体系与企业经营方针目标相适应,由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三个子体系构成。技术标准子体系是企业标准体系的核心,是影响企业营销活动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该子体系的核心是产品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子体系是为技术标准子体系服务的。
运行标准体系。运行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营销活动的重要内容。标准体系的运行涵盖了营销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从新产品开发设计到产品售后服务的所有内容。只有运行标准体系,才能向顾客和用户提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只有通过标准的实施,才能衡量标准水平,发现标准存在的问题,检验产品的适用性,为完善标准体系提供依据。通过运行标准体系,规范新产品开发,约束原料采购,提品的质量特性依据,建立标准化的企业售后服务体系,获得最佳的营销秩序和经济效益。
正确认识和开展营销标准化
营销标准化的直接目的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建立企业营销活动的良好秩序;其根本目标是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企业要想正确认识和开展营销标准化,就必须理解或做到“五化”。
标准化活动的法规化。标准是有关产品质量法规体系的细化和补充,是法规实施的技术基础。企业开展营销活动必须以标准化工作为基础。否则,企业没有进入市场的资格和条件,就不能向目标市场提品,更谈不上扩大市场占有率了。
标准化活动的市场化。企业确定适用标准、建立标准体系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依据的标准,尤其是产品标准一定要符合顾客的期望和需求。企业标准的制定不但要符合已颁布标准的要求,还必须反映顾客潜在和多样化的需求。营销标准化的任务不是保证产品符合现行标准的要求,而是要提供令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标准化活动的动态化。企业营销活动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外部环境力量的影响。如自然资源短缺、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演变、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导致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及竞争加剧、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技术壁垒等很多因素都给企业标准化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标准化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建立和运行标准体系。标准体系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要根据市场需求、技术发展、竞争者等情况的变化适时进行修订和完善,始终保持标准的先进性、适宜性,以及标准之间的协调性、配套性,才能为企业开展营销活动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标准化活动的国际化。企业从事跨国经营必须开发、生产和经营国际化的产品。所谓“国际化的产品”是指符合国际市场需要的、能够进入国际市场的产品。为此,我国企业应该加快技术创新,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海尔”是我国企业利用国际标准化活动取得跨国经营成功的典范。“海尔”的国际化表明,企业开展国际营销只有研究和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才能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标准化活动的绿色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根本改变,消费者不仅关注产品的质量和功能,也愈来愈重视产品的“绿色”品质。我国已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绿色标准。贯彻绿色标准已经成为我国企业标准化活动的方向。
标准化活动的战略化。“入世”之后,我国企业的营销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入世”带来机遇和挑战,我国企业必须制定科学的标准化战略。标准化战略是企业构造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没有标准化战略,企业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标准化在企业营销活动中处于“技术保证”的基础地位。标准化是企业营销活动的重要内容。标准化竞争已经成为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我国企业必须重视并正确认识和开展标准化活动,才能获得市场的准入条件,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
1. 《市场营销原理》第九版, Philip Kotler、Gary Armstrong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
篇5
一、浅析传统企业文化宣贯模式弊端
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文化宣贯,多采取硬性文字宣传、组织公司级文娱活动、开展主题活动等方式。为什么传统的宣贯方式不能达到良好效果?分析有以下三点原因。
第一,反复对企业文化理念进行宣传,内容形式较为单一。企业文化理念宣传,多借助张贴标语、印刷手册、内部培训等方式,枯燥的形式掩盖了企业文化本身独有的激励和导向作用。硬性灌输理论内容,除了加强员工对企业文化标语的印象外,很难引起员工兴趣,触发员工长时记忆,达到有效的宣贯效果,更难以指导员工日常行为,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行为规范。
第二,大规模的文娱活动费时耗财,影响员工正常生产生活。大多数单位组织企业文化活动,都会选择爬山、运动会、技能竞赛等类型的活动。对于大型企业而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较多,活动可能影响员工日常工作,员工参与积极性受到影响。虽然活动本身可以达到一定的宣贯效果,但无法作为日常工作持续开展,容易给员工造成企业文化活动就是娱乐活动的误区。
这类型的企业文化活动与文化内涵联系欠紧密,活动与理念脱节,导致员工对活动的记忆点盖过了文化内容本身,活动对企业文化宣贯的辅助作用没有发挥。
第三,越过制度学习,直接导入文化理念。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需要由制度作支撑。企业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前提要求是合理合法、符合行业规定、不违背本单位企业文化理念。多数企业文化负责部门,只着眼本岗位职责,不愿将工作范围延伸至制度学习与操作领域,造成文化理念与实际工作之间产生断层,企业文化被架空、宣贯效果较差。
二、换个角度,打破传统企业文化宣贯模式
综上所述,大型企业在组织企业文化宣贯活动时,需要扬长避短,打破传统模式,才能取得较好效果。具体方式可参照以下四点:
第一,主动送文化下基层。大型企业下属单位较为分散,企业组织活动时,下属单位只能选派人员参加,前往活动举办地比费时费力。因此,企业文化负责部门可组织一支活动组,针对企业下属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活动主题,到该单位所在地举行企业文化活动,单位员工可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参与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将企业文化宣贯覆盖至每位员工,也可以通过活动搭建起总部与下属单位的交流平台,畅通沟通渠道。
第二,拆分大型活动,组织小型活动。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政府、企业都在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并且积极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大型活动需要花费较高的财力,活动改为直接服务一线后,可以结合本企业文化理念关键词,开展一些有针对性、有益的小型活动,形成活动与文化的记忆关联。因为参与活动的都是该分子公司员工,活动组织较为容易,气氛也更为融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也可作为日常工作持续开展。
第三,创新活动内容,运用发达的网络和多媒体,丰富活动模式。年轻员工大多喜好新鲜事物,不愿拘泥于形式。企业文化活动也可以多运用新媒体,紧跟时代脉搏,创新形式、丰富内容,让年轻人乐于接受,进而认同,最终能按照企业文化自觉规范自身行为。
第四,将企业文化宣贯活动打造成公司对外的品牌活动。大型企业可借助自身的影响力,将本单位企业文化活动延伸到社会。无论是公益性质的活动,还是行业相关的活动,都可以将其设计成公司整体CIS中的一个独立分支,为活动设计专属LOGO和愿景等,使活动拥有一套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完整视觉识别及理念识别系统。品牌活动不但可激发企业员工参与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还可以持续组织开展,使活动本身成为企业文化的传承。
第五,重视制度与企业文化的结合。制度约束员工的行为规范,员工集体行为就是文化力的体现。要想让企业文化宣贯活动起到实效,制度的贯彻执行必不可少。企业文化负责部门要拓展工作范围,定期组织员工对制度的学习与贯彻活动,帮助员工梳理制度与企业文化的关联,让员工明白哪些行为符合企业文化要求。从根本上帮助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三、结语
篇6
关键词:人力资源;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战略;关联性;协同性
一、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概述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对人力资源进行规划、配置与开发,来实现企业内各职能部门的有序运行和协同配合。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侧重点在于调度、调整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关系,因此,只有充分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切实地发挥人力资源的创造价值。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不是单一的、片面的,需要融合企业文化、企业发展目标和企业战略来进行系统化管理,从而为挖掘人力资源潜能,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价值创造条件。美国学者将人力资源战略分为诱引式人力资源战略、投资式人力资源战略和参与式人力资源战略。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分类
1.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所形成、能够被企业成员广泛接受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以及精神理念的总和。企业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能够体现企业的物质层文化,即企业生产的产品、经营的成果、企业产品广告与包装、产品生产环境以及企业建筑等;第二,能够体现企业的行为层文化,即能够对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学习娱乐活动中的行为产生导向、激励和协调作用。2.企业文化的分类。密执安大学的奎因通过开放程度和稳定程度两个维度,将企业文化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家族式企业文化、官僚式企业文化、发展式企业文化和市场式企业文化。首先,家族式企业文化,顾名思义企业的文化精髓在于内部成员人际关系的和谐,强调的是企业成员互助和团结,显著特点是侧重于企业员工的忠诚、企业传统文化的传承。其次,官僚式企业文化,强调的是体制化、制度化的规章和硬性管理手段,侧重点在于企业的管理层级、职责权限和组织架构,重视企业的有序性、稳定性和员工的个人职业规划。再次,发展是企业文化,强调的是企业的长期发展和不断创新,侧重点在于员工间的合作、沟通和团结,但企业运作流程随意性大,正规性低。最后,市场式企业文化,强调以市场发展动态和需求为导向,追逐企业经营目标的具体实施和效果,重视生产经营环节的准时化和实效性,对成本控制要求严格。
二、人资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战略的协同性分析
(一)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战略共同的核心理念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开展,行业竞争日渐加剧,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宝贵资源,势必会成为企业间争先抢夺的关键所在。因此,面对日趋复杂的人才竞争和抢夺态势,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要积极发挥以人为本的核心用人理念,尊重人才、爱护人才,才能在激发人才潜能的同时,获取人才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企业文化对员工的行为具有积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所以,企业文化战略的立足点仍然是高素质人才。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战略在核心内涵上是互通的,都是着力于培养人才、挖掘人才潜能,并以人才的物质诉求和精神追求为出发点来提高企业人员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二)企业文化战略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具有导向功能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虽然制度管理、人员权限匹配是主要工作,但是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活跃性是最为重要的。企业文化作为涵盖企业发展理念、人文精神和行为规范的重要战略基础,其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首先,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招聘和开发的过程中,会依据企业文化战略的目标要求采取一系列的宣传、公关等活动来吸引潜在的优秀人才,这些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渗透了企业文化,从而使潜在人才能够通过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的核心精神和价值理念;其次,企业文化战略强调结合企业战略和目标任务来进行企业文化的优化。因此,企业文化战略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配置有支撑和导向作用。
(三)人力资源管理是完善企业文化战略的先行军
企业文化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是企业文化的执行和渗透,虽然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独特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但是在企业实际运营的过程中,企业文化的战略性仍然难以得到完善和全面发挥,以企业的经营业绩为例,企业要想提升业绩,就要激励员工创造业绩,激励员工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总的激励根源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总之,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化抽象的企业文化为具体的战略目标,进而将其融入到绩效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以确保企业文化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员工转变价值理念的指导思想,从而在完善企业文化战略的基础上,增强员工的认同感。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战略的完善和优化需要人力资源管理的协助和配合。
(四)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战略是互为辅助和支撑的管理活动
将企业文化渗透、融入到企业的各项管理体系之中,进而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之间能够形成一种互相促进、互为支撑的协同关系。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融合管理的作用对象均为人,因此,人是衔接二者的关键枢纽。企业文化是借助价值观的塑造来激发员工的潜在价值,人力资源管理则是借助实实在在的管理方法和人事配置技巧来管理员工,当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技巧与企业文化所塑造的价值观、思维模式相一致时,就会对人力资源起到良好的配置和激励作用,否则,会受到员工的排斥和抵触。总之,当企业文化价值观与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相匹配时,员工能够自主地将自身的价值理念与企业相融合,从而使原有企业文化得以内化和提升。
三、人力资源各阶段活动与企业文化战略的关联性分析
人力资源活动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即选人、用人、育人和留人。人力资源四大主体活动是维系企业有序运营的根本保障。企业文化战略的完善同企业发展预期密不可分,而企业的发展预期则主要通过其在经济活动中的综合竞争力、市场占有率以及资源利用率来体现的。其中,资源利用和配置情况最为关键。由于企业文化战略部署对资源部署具有绝对领导权,而且企业资源中,人力资源又是核心资源。因此,加强人力资源活动同企业文化战略的关联性分析至关重要。
(一)人力资源选人阶段与企业文化战略的关联性
人力资源选人阶段的主要活动为多渠道招聘、面试和试用期。1.在招聘渠道上,很多企业通过举办校园宣讲会来传递公司经营理念、用人待遇和企业文化,从而借助招聘形式和活动来间接的进行企业文化调研,通过分析人力资源应聘流失率来完善企业文化战略。2.在招聘质量上,企业通过笔试、面试相结合的方式来考察人力资源的能力、专业素质和价值取向,从而对人力资源与企业岗位要求、企业文化战略进行匹配性分析。3.在试用期上,在一段时间的培养、训练和考察上,观察人力资源对企业文化的适应情况,从而综合评估人力资源的专业技能和价值趋向能否契合企业文化或有助于企业文化战略的完善。
(二)人力资源育人阶段与企业文化战略的关联性
人力资源育人阶段的主要活动为培训和开发、绩效考核。1.在培训和开发上,有效的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不仅能够提升员工的职业技能,加速工作态度和工作角色的转变,从而增强企业员工的适应能力,还能够促进企业文化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因为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凝聚员工,使员工群体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总之,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要以企业文化战略为指导依据,立足于企业未来发展规划和长期战略调整,从而在人员培训中获得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2.在绩效考核上,绩效考核是对员工工作期间所表现出的能力、业绩和态度所进行的综合评价,评价的目的在于改进工作方法,提供人才晋升决策依据,激励优秀员工。因此,在进行绩效考核与沟通时,要将企业目标和价值理念传递给员工,从而借助企业文化的力量来提高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三)人力资源用人阶段与企业文化战略的关联性
人力资源用人阶段的主要活动为薪酬设计和激励方案设计。1.在薪酬设计上,要以企业文化战略作为薪酬结构、薪资分配与管理的参考依据,一方面在薪资结构的设计上,要体现出企业文化中以人为本的思想,调整工龄薪资分配比例,从而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另一方面在薪资分配上,要公平合理,不可违逆企业文化的要义。2.在激励方案设计上,既要分层次激励又要分需求激励,灵活切换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从而为人力资源自我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
(四)人力资源留人阶段与企业文化战略的关联性
人力资源留人阶段的主要活动为员工晋升与留人策略。首先,在留人策略上,要加强同人力资源开诚布公的沟通,通过薪资提升、职位晋升或文化认同来留住人才;其次,在员工晋升上,要积极落实“融职计划”,为新晋升员工树立自信心,从而为提升员工士气,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奠定基础。
四、人力资源战略、企业文化战略与企业发展各阶段的协同配合
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需要采取与之相配合的人力资源战略和企业文化战略。在创业阶段,企业要选择家族式企业文化战略和参与式人力资源战略;在指导阶段,要选择官僚式企业文化战略和诱引式人力资源战略;在授权阶段,要选择官僚式企业文化战略和投资式人力资源战略;在协调阶段,要选择市场式企业文化战略和投资式人力资源战略;在合作阶段,要选择发展式企业文化战略和参与式人力资源战略。
参考文献:
[1]钱强.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促进作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6).
[2]陶向南,兰俊棒,蒋春燕.企业文化、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南通市通州区企业的实证研究[J].南大商学评论,2013,(3).
[3]刘凤.企业文化制胜时代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5).
[4]乔瑞中,王一奂.基于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源培训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3,(8).
[5]周霞,严竟成.基于企业文化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4).
篇7
关键词中小企业企业文化文化创新
1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中小型企业管理者素质普遍不高,对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正确的理解与认识
(1)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外在形象设计。我国很多中小型企业的领导者在这方面存在对企业文化理解上的误区。他们认为所谓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外在表现形象,所以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企业标语口号的斟酌、企业标识的设计上。例如,有些企业从办公楼到生产园区,从厂部到班组,到处都张贴或悬挂着诸如“开拓创新”、“拼搏进取”之类的标语口号;还有很多企业设计了精致的厂徽、统一的厂服、嘹亮的厂歌、鲜艳的厂旗,企业的外在形象可谓被设计得淋漓尽致,但他们只简单地将企业文化等同于形象设计,并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把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精神体现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也没有把企业精神渗透到企业员工的思维方式、工作、行为习惯中。
(2)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文体活动。这种观点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很多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寄希望于通过举办几场球类比赛,搞几次文艺演出,放几场电影,组织几个职工俱乐部来达到塑造企业精神的目的。事实上,文体活动的开展只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表层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进员工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但如果仅仅依靠这些表层活动,而不进行企业文化的渗透,不用企业精神塑造员工,企业文化建设是不会得到持续协调发展的,也就更不可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文化支持。
(3)将企业文化等同于政治思想工作。有些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和我国传统的政治思想工作混淆起来,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一种思想灌输、说服教育,是宣传部门、工会的事情,这种观点在国有中小企业中尤其普遍。另外,由于中小型企业规模不大,机构设置较少,经常将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归属于同一部门管理,但是由于许多管理者对企业文化内涵理解不深刻,经常将二者混为一谈,这对企业文化建设非常不利。
(4)将企业文化等同于规章制度。有些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规章制度,只要制定出企业的规章制度,组织员工学习、了解并严格实施,企业的文化建设就可大功告成,企业精神也就可以培育起来了,企业的文化氛围也会逐步地形成。尽管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但规章制度的制定并不是文化建设的全部,绝不能将二者等同。
1.2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活动缺乏紧密联系,企业文化不能真正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
企业的文化建设与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经济利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与企业的发展壮大和经济效益地提高是相互作用的。企业文化建设是通过企业文化的导向和渗透作用,以体现企业价值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引导员工的行为朝着有利于实现企业目标的方向发展,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提供动力源,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实力;而企业的发展壮大又能促使员工产生自豪感和向心力,从而约束自己的言行,自觉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企业形象,积极参与企业文化的建设。然而,当前我国企业的领导者在文化建设上往往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有些企业为建设文化而建设文化,不注重经济效益,不注重经济效益与文化建设的实际联系,最后形成了文化建设、经济效益“两张皮”,失去了文化建设的根本意义。
1.3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个性,缺少创新精神,雷同化比较严重
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小型企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新的管理理念和新的管理模式的影响下,很多企业也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但其中一味模仿、全盘照搬的比较多,而不是通过选择淘汰,消化等方式,把外来先进的文化吸收进来,作到有机的融合,培育自己企业的文化特色。企业文化建设普遍缺乏个性甚至雷同,这是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特点。
企业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环境的具体反映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反映,社会文化、企业经营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处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所以企业文化也要随着社会、企业自身地变化而不断做出调整,不断进行文化的创新。很多中小型企业不注重创新,不根据社会、企业条件的变化而对企业文化建设做出相应地调整,使得文化建设与社会文化发展、企业自身发展严重脱节,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企业文化不仅不能推动企业的发展,甚至会阻碍企业的发展。.4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没有进行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和决策
由于中小企业只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他们的企业规模普遍不大,组织机构相对简单,管理方式较为单一,员工素质相对不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忙于生计,不被残酷的市场所淘汰,只能更多地考虑企业当前所处的位置和现状,忙于追求自己的短期利益,而对长远利益的战略无暇顾及,而且,他们一般认为文化战略是大企业、大集团的事,中小企业没有必要进行战略方面的考虑。这也使很多中小企业的领导者认识不到文化战略对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企业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
2加强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2.1不断提高管理者素质,加强对企业文化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我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领导者都是“白手起家”,从小作坊发展起来的,并且是靠经验的积累来管理企业,领导者的素质普遍不高,而企业的领导者又是企业文化的设计者、倡导者和建设者,对企业文化的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企业文化又或多或少地体现了企业最高领导者的价值观、经营哲学和领导风格。因此,企业领导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提高自己的科学管理能力以及深化对企业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全面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及企业文化各部分内容的关系,这样才能使企业的文化建设步入良性发展的道路。
2.2重视企业文化的创新,推动企业文化的个性化发展
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认识到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特征不只是在自己的产品上、企业的外在形象上,而更多的应该是在自己企业的文化特色上,文化能够反映一个企业本质特点,其他外在形象的表现都是这种文化的表现,所以中小型企业在建设自己企业文化时,应该结合自己企业的自身特点,创造出具有一定特色、富有个性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进行不断地创新,不断为企业文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这样才能增强企业文化的活力,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文化的推动作用。
2.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活动的联系,用文化推动生产经营活动地开展
企业之所以要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企业的发展,而不是用于宣传和作摆设,如果不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活动紧密相联,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就失去了根基。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时,一定要立足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文化保障。
2.4着眼企业文化发展战略,注重培育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它是一个持续发展培育的过程。中小型企业在制定自己的经营发展战略时,一定要包括文化的发展战略,要把企业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对企业文化的发展应该有总体的设计,能够使自己企业的文化发展有一个不间断、连续的发展过程,这样才能使文化得到不断的累积,避免企业因为领导者地改变而不断变化自己的企业文化精神。另外企业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有适合这个阶段的文化的支撑和推动。能够为自己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提供这种支持,所以一定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
2.5提高员工素质,注重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性,培育团队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
在上面的论述中强调了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的巨大作用,但不是说企业的文化建设靠领导者自己是能够完成的,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员工,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有员工的广泛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位员工了解自己企业的文化,逐步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一般来说中小型企业员工的素质会比其他大型企业的员工素质低,这是中小型企业的先天来决定的,但是企业一定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员工的素质,而不是任其发展,不管不问,否则企业文化建设是无法持续推进的。在员工广泛参与的前提下,不断推进文化建设的深入,通过文化建设地不断推进,逐渐培育员工的团队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使企业文化建设走上“全民参与”与“全民互动”的良性发展轨道。
2.6注重企业文化传播工作,扩大企业文化的影响力
很多中小型企业不重视企业文化的传播工作,认为这是大企业所需要做的。其实,企业无论大小都应该重视企业文化的传播工作。企业文化不只应该被本企业的员工所了解和接受,也应该在企业文化建设到一定程度时为更多的公众所了解并逐渐被接受和认可,这样通过企业文化的传播可以加深公众对自己企业及自己企业产品的了解和认可,这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在进行广告策划时一定不要只重视宣传自己企业的产品或企业的外在形象,而应该将企业的文化及所蕴含的企业精神融入到广告当中,并利用有效的广告形式将自己的企业文化传播出去。当然传播企业文化有很多途径,各个企业应该根据自己企业的条件进行选择。例如企业可以加强与自己所处社区的联系,利用和社区的一些友谊活动来传播自己的企业文化;再如,经常和其他企业进行横向联系,增强与其他企业地沟通,在沟通交流中传播自己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程全性.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J].冶金标准化与质量,2003(2)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
计出版社,2003
3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
社,2002
篇8
企业文化的构成
企业文化通常是由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的制度文化、企业的行为文化和企业的物质文化等四个层次构成的。
企业的精神文化是用以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规范、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
企业的制度文化是由企业的法律形态、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构成的外显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中坚和桥梁,把企业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企业的制度文化一般包括企业法规、企业的经营制度和企业的管理制度。
企业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包括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交往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
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其显著的特点是以物质为载体,物质文化是它的外部表现形式。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通过重视产品的开发、服务的质量、产品的信誉和企业生产环境、生活环境、文化设施等物质现象来体现的。企业文化还通过厂区建设,包括生产环境的改造,生活设施、文化设施等诸多方面来展示企业良好的形象和严谨作风,体现企业的物质文化。
存在的问题
1、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忽略企业文化的内涵。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内涵。根据企业文化权威爱得加・沙因所划分的层次,位于企业文化最核心的是基本假设,其次是价值层面,再次是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层面,位于最表层的才是企业文化的各种表现方式,包括各种符号、英雄、活动等。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活动和企业形象设计都是企业文化表层的表现方式。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聚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的企业文化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2、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使企业文化脱离企业管理。专家曾经指出,企业文化就是以文化为手段,以管理为目的,因为企业组织和事业性组织都属于实体性组织,它们是要依据生产经营状况和一定的业绩来进行评价的,精神因素对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渗透于企业的管理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并协同起作用。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的价值观是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的,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因此不能脱离企业管理。
篇9
1.1工会具有组织优势。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职工之家”,工会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民主管理引导职工参与企业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职工参政议政的意识,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1.2工会具有宣传优势。工会作为宣传文化教育阵地,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职工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还联系着一大批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可以通过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达到教育和激励职工的目的,对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途径。1.3工会具有开展群体活动的优势。工会的生命力在于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活动,是企业融洽人际关系,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宣扬企业精神、培养职工企业归属感的有效途径。可以通过开展劳动竞赛、提合理化建议、技术创新等活动来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由此可见,工会不但可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而且可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2、工会组织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2.1发挥宣传教育作用,提高文化品位。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职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而工会作为企业的群众组织,要充分运用各种宣传教育阵地的载体,广泛宣传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在提高人的意识、统一人的思想,塑造的人精神、规范人的行为、凝聚人的力量上下工夫,增强企业文化对职工群众的影响力。2.2发挥激励示范作用,增强文化自觉。抓典型是一种常用的、有效的工作方法,典型抓好了,可以起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以先进事迹报告团、讲师团或总结表彰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劳动模范和各类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充分发挥模范人物的示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他们在培育企业文化方面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把个体行为逐步转化为群体行为。2.3发挥凝聚作用,服务企业大局。工会工作的对象和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都是职工群众,工会的社会职能也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有紧密关系。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开展文体活动结合起来,以增强职工体质、提高职工健康水平为目标,不断满足广大职工的精神和文化需求,不断提高职工的身体素质和幸福指数,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
3、工会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3.1铸就一种精神,形成共同遵守的文化理念,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要铸就全体员工共同认同、共同追求的企业精神。工会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要以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引领塑造企业精神,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铸就企业之魂,强化职业道德建设,发挥职工文化创造力,把企业精神有机融入企业的生产环境和各项管理活动中。3.2形成一套制度,弘扬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制度建设是企业文化执行力的重要保障和具体内容,也是企业区分平庸与卓越的重要标记。工会组织应该推动企业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3.3搭建一个平台,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工会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职工素质建设工程。3.3.1继续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营造职工群众岗位成才的良好氛围。塑造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企业文化通过团队学习、读书成才充分激发每一个职工的学习潜能和创造活力。3.3.2广泛开展劳动立功竞赛。本着“学什么比什么,干什么赛什么”的原则,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职工职业技能大比武和岗位大练兵活动,把练兵比武活动渗入到每个专业、每个岗位,使广大职工全员参与,广泛竞赛,掀起学技术、比技能、当先进的热潮。3.4建好一片阵地,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提升职工群众满意度。3.4.1要重视建好文化宣传阵地。规范企业内部刊物、企业网站的建设,把它们作为企业文化宣传的主阵地。宣传动员职工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宣传正面典型,发挥导向作用。同时,要注意坚持宣传橱窗、文化展板、板报等传统宣传阵地的建设。还可以结合企业实际,建设微博、QQ群、手机短信等形式多样的新型宣传阵地,为企业文化提供有效的宣传沟通渠道,传播企业文化,促进文化落地。3.4.2要继续建好文体活动阵地。工会要推动企业结合实际建设和更新适应时展的文体活动阵地,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活动计划,有效利用好这些活动场所,使其真正成为传播企业文化的有利阵地。3.5建设一支队伍,发挥各类文化人才作用,推动企业文化上水平。3.5.1要营造有利于文化人才成长成才的环境氛围。通过经常开展文化交流和创作展演活动,培育人才脱颖而出的土壤,选树和培养职工,宣传他们的成果,使他们的才华智慧都有展示舞台,成就贡献能够得到企业、职工和社会的认可和尊重。3.5.2要培育工会文化骨干。要善于发现、培养企业文化骨干,造就一支基层工会文化人才队伍,在各行各业都要选树扎根在基层、活跃在基层、奉献在基层的企业文化骨干、职工明星,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创作出更多弘扬劳模精神、反映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展现企业和谐发展的优秀文化产品,彰显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成果和水平。3.5.3要壮大积极分子队伍。建立激励机制,不断壮大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分子队伍,带动身边职工一起参加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夯实文化赖以生根发芽的群众基础,营造人人关心企业文化建设、人人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人人为企业文化建设作贡献的良好氛围。
篇10
工会作为企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企业的文化建设过程中有很大的优势和促进作用。为了让现代企业更好地发展,工会应该将企业文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运作,通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工会的主导作用,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加强企业的核心凝聚力。
(一)充分发挥工会宣传造势的作用
为了发挥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工会应该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和时间资源,采用多种宣传方式,大力宣传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从而培养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主体②。通过宣传造势,提高企业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度,让企业职工明白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从而强化职工三方面的意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升的效益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权意识;强化企业文化的创新意识。
(二)充分发挥工会教育引导的作用
工会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较强的教育作用和引导作用,通过工会的宣传教育,可以提高企业职工的思想觉悟,提高企业职工的文化素质,最终提高企业职工的业务水平和技术水平③。为了充分发挥工会教育引导的作用,工会应该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通过建立读书小组等形式,积极组织职工开展自我教育活动,从而帮助企业职工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充分发挥阵地载体的作用
工会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工开展各种活动的阵地载体,为了满足企业职工的文化需求,工会应该充分发挥阵地载体的作用,通过开展多种积极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来陶冶职工的情操,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凝聚力。
(四)充分发挥组织指导作用
为了更好地建设企业文化,还应该充分发挥工会的组织指导作用,通过向企业职工灌输现代企业文化的概念,做好相关的组织宣传工作和教育指导工作,激发企业职工的创新精神和热情,调动企业职工参加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工会还应该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的教育培训,通过相关培训,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加快企业文化的建设进程。
二、工会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为了更好地建设企业文化,必须通过合理的途径让工会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当中。工会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较多,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1.合理规划。工会要促进企业的文化建设,就必须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系统的任务放入工会整体工作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活动。2.树立榜样。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工会应该积极总结相关经验,并将优秀职工作为榜样,通过推广相应的精神来督促企业职工自我提高。3.加强管理。为了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加强民主管理,通过有效的民主管理手段,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职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参与度。4.开展丰富的活动。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发挥积极的作用可以通过开展丰富的活动来实现,各种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可以激发企业职工参与的兴趣,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加强企业文化的基础。5.加强教育培训。为了更好地建设企业文化,工会应该加强对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通过教育培训帮助企业职工树立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职工的道德素质,进而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市场调查